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家族小说叙述方式的转换_以_狂人日记_激流_财主底儿女们_白鹿原_为个案

20世纪家族小说叙述方式的转换_以_狂人日记_激流_财主底儿女们_白鹿原_为个案

20世纪家族小说叙述方式的转换_以_狂人日记_激流_财主底儿女们_白鹿原_为个案
20世纪家族小说叙述方式的转换_以_狂人日记_激流_财主底儿女们_白鹿原_为个案

20世纪家族小说叙述方式的转换

———以《狂人日记》《激流》《财主底儿女们》《白鹿原》为个案

吴晖湘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

[摘 要]20世纪家族小说的叙述方式经历了一个从全知叙述到限制叙述的转换,相应地,叙述者完成了从整合到分裂的转变,统一的权威的叙述姿态被打破并逐渐走向复合多元。家族小说叙述方式的转换,既表现了作家的创作个性和个体选择,又反映了特定的文化语境对家族小说创作的深刻影响。从叙述方式的角度考察家族小说,将进一步从形式入手深化对家族小说的研究和阐释。

[关键词]家族小说;叙述方式;叙述者;文化语境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3)06-0091-04

T ransform ation of N arration Mode in 20th Century ’s F amily Novels

———According to 《bedlamite diary 》《riptide 》《rich man ’s children 》《bai -lu plain 》

WU Hui 2xiang

(College of Literature ,Beijing Normal U niversity ,100875,China )

Abstract :The narration mode of 20t h cent ury ′family novels has changed f rom omniscience to rest ric 2

tion.Accordingly ,t he relater has accomplished t he t ransformation f rom conformit y to abruption.The u 2nited aut horitative narration gest ure has been broken ,and becomes complex and compound.The t ransfor 2mation of narration mode of family novels not only rep resent s t he aut hors ’individuality and choice ,but al 2so reflect s t he p rofound influence of specific cult ural surroundings.Reviewing family novels f rom t he angle of narration mode will deepen t he family novels ’st udy f rom t he meaning of form.

K ey words :family novels ;narration mode ;relater ;cult ural surrounding 20世纪初叶,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掀起了批判传统文化的热潮,五四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从各种角度、各种方位批判传统文化(包括家族文化和家族制度)的理论文章,表现在文学中,鲁迅率先以横空出世的《狂人日记》深刻地批判了家族制度的弊端和罪恶,从表面上看,小说的叙述者是一个精神错乱的人物即狂人“我”,随着叙述的不断推进,我们发现,在叙述者狂人的背后有着一套强大的话语体系和价值体系,而它恰恰是作者或隐含作者所赋予的,这种赋予在小说中有迹可寻,表现之一是叙述者狂人具有知晓他人的能力和洞穿他人的眼光,表现之二是狂人具有超常的观照文化和推断历史的能力,可见,狂

人病理上的精神错乱恰恰是其理性精神的外在表征,因为在那个时代就能对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进行先锋性判断的人必定不是一个庸常之辈,从这个意义上说,狂人的叙述就代表了隐指作者的意图,它在本质上是可靠的,只不过它采用的是反讽叙述的形式,即“叙述者有意让读者感到他不可靠,例如自嘲,自我取消意义权力,或隐身到完全看不出其态度。此时,叙述者表明的意义导向完全不能作为释义依据,叙述文本字面义与确实义(隐指作者体现的意义)明显相反。这样就出现了文本诱导而生的不可靠叙述,即反讽叙述”,[1]这种叙述形式为小说的批评意旨提供了更加强大而独特的张力。

[收稿日期]2003-07-29

[作者简介]吴晖湘(1976—

),女,湖南衡阳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1第17卷 第6期2003年11月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unan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ol.17,No.6Nov .2003

如果说,《狂人日记》时代尚处于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和论争的过程中,其文本相应地呈现出某种分裂和复杂的特点,那么,3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坚定的立场,相应地,小说的叙述方式也更加鲜明稳定,以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为例,小说采用了全知叙述方式。从叙述能力上说,《激流》中的叙述者能介入各个人物的行为和内心世界,充分掌握着事件和人物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并且它能将自己的叙述眼光随时转移到某个人物身上,分别由不同的人物来参与观察,但是,叙述眼光的移转并不意味着用多元的价值观念来观察,相反,叙述者在将自己的眼光分散的同时,十分注意将这些不同的叙述眼光统一在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充分地保障着自身的全知全能地位,人物始终无法逾越叙述者,叙述者保持了对事件和人物的基本价值判断,这主要表现为叙述者对人物所进行的基本文化归类,即以觉慧等为代表的新文化阵营、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旧文化阵营和以觉新为代表的文化中间人物,虽然叙述者对觉新在文化上和家族中的处境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同情和理解,但从整体上说,叙述者是利用新文化价值体系来对抗和否定旧文化体系和家族制度。

全知叙述者不仅全面介入人物的行为和内心,而且,它还不失时机地充分介入叙述过程,在叙述时直接或间接地对事件和人物作出说明、判断和评论,表明了叙述者的价值立场和思想倾向。热奈特曾经归纳了叙述者的四种主要职能,即叙述职能、管理职能、交际职能和情感功能,其中,在说明叙述者何种程度上以叙述者身份介入所说故事的情感功能中,热奈特又区分出了证实(证明)职能和思想职能两类,“叙述者对故事的直接或间接的介入也可采取对情节作权威性解释的、更富说教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职能可称作叙述者的思想职能”,[2]在全知叙述中,叙述者的思想职能更加得到充分地发挥。在激流三部曲中,全知叙述者一方面以某种思想观念来控制故事和人物,另一方面又对事件或人物时常作出观念性的解释,无处不显示自身的存在,同时也使小说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

《家》《春》《秋》之所以采用全知叙述方式,与创作主体及其具体文化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从创作主体即作家的写作动机来看,1937年2月巴金在给《家》所作的一个序言中指出,“我不要单给我们的家族写一部特殊的历史。我所要写的应该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历史。……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3]可见,巴金试图讲述一个关于家族没落的社会历史叙事,这样宏大的题旨需要一个相对高大的叙述者来完成,才有可能比较全面地观照家族没落的方方面面,具有“史”的权威性和宏观性,其叙述主要向着历史而不仅仅向着故事展开,这样,对小说叙述者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就巴金当时的创作情绪而言,他充满着不可遏制的激情和冲动,陈思和多次用“异化的情感”来描述巴金此时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状态,[4]这种异化情感对家族制度的憎恶和鞭挞必定是宽广而深切的,这样,为了对旧家族中的人物和思想进行全面地批判,作家选择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来洞穿一切也就显得相当必要了,正如巴金自己所说,“在每一篇页、每一字句上我都看见一对眼睛。这是我自己的眼睛。我的眼睛把那些人物,那些事情,那些地方连接起来成了一本历史。我的眼光笼罩着全书。我监视着每一个人,我不放松任何一件事情。好象连一件细小的事也有我在旁做见证”,[3]这些话可以视为创作主体对《激流》中采用全知叙述方式的有效注解。

另一方面,30年代的文化语境也为叙述者的高度自信提供了条件,自20世纪初思想界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对家族文化和家族制度的批判以来,经过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不懈努力,以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等西方话语为价值支撑,30年代文学中的家族批判和家族解构已经是一个经典主题了,加之此时社会进步论也日益成为共识,它为家族解构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旧亡新生成为大家公认的历史和文化逻辑。全知叙述恰恰是新文化价值体系在社会本文和文学本文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表征,因此,在家族小说中,叙述者也就具备了批判旧式人物和旧文化、肯定新式人物和新文化的超强能力,它背后所伫立着的强大的新文化话语为其提供了动力,全知叙述者因此能够进行充满自信的全面叙述,正如研究者形象地指出,当社会的文化结构趋向稳定时,“在很多情况下叙述者志得意满。他是叙述世界的主人———是相对稳定的文化构造派遣到虚构叙述世界这块幻想飞地的全权总监”。[1]全知叙述方式在现代家族小说中比较常见,叙述人的干预和评论也比较活跃,《金粉世家》《京华烟云》《北京人》《四世同堂》等均是如此。

但有时候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叙述者要么主动放弃或割舍一部分自身的权力,要么缺少控制叙述和控制人物的能力,这就使叙述者受到了有意或

29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无意地限制,统一的叙述者可能分解成多个限制性的叙述者,他们各自完成不同的叙事,这些不同的叙述者进行多声部混唱而形成不同的“声音”,这样,全知叙述者的统一叙述和权威叙述被打破,在作品中则形成不同价值观念和文化立场之间的碰撞与对话,作品更加充满张力,多姿多彩。《财主底儿女们》承接着家族批判的余绪,不仅描写了蒋家的大家族生活,而且也昭示了传统大家族走向分崩离析的历史命运,但是,和巴金的《家》相比,如果说《家》中各个人物之间倾向于某种家族文化、思想观念和历史逻辑的关系结构,反映了不同文化立场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那么,《财》中的人物则倾向于某种情绪、情感和生命的关系结构,反映了不同情绪状态、情感立场和生命冲动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此,家中的风暴和家族的衰落就通过人物之间的情绪对抗和情感隔膜得以表现和抒写。和特定的文化立场不同,情绪具有瞬时性、多变性、偶然性等特征,因此,叙述者在叙述的时候容易陷入同样的复杂境地并迷失自己,这样就使得叙述声音和人物眼光处于游离和自由的状态,有研究者将这种叙述状态称为“疯狂叙述”,[5]带有某种复调的意味,路翎的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的情绪和精神对抗,并且往往陷入失控和非理性的状态之中,叙述者因此而失去对叙述声音和人物视角的全面控制,小说充满了内在的紧张感和震惊效应。

同样是表现父子之间的冲突,叙述者就不像《家》中那样直接介入人物的内心并作出文化评价和价值判断,而是以“呈现”的方式展示父子之间的分歧,这一切都在人物的情感和情绪世界中展开最有力的冲突:

蒋蔚祖忧伤地凝视着父亲,注意他眼里的柔软的光辉,逐渐露出深沉的、凄凉的、聪颖地理解人世的表情。他在桌边托着腮,点头,并且叹息。老人说完,他以女性的姿势从桌上滑下手臂,大声叹息。这个叹息表示,他一切都了解,但事情常常是两难的。他底离家是不可避免的。父亲底孤独和痛苦,妻子底热情和愿望,他自己的需要……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

听见他底叹息,老人向他凝视了几秒钟。希望和老年的孤独在挣扎,并且受骗,这个时间于蒋蔚祖底善良软弱的心是痛苦的。但老人忽然跳下床,躁急地穿上鞋子走向他,不给他以吃惊或理解的时间,伸手抓住了他底两臂,把他从椅子上拖了起来。(《财主底儿女们》)

在这里,彼此的“凝视”意味着叙述眼光被分解成两个人物的眼光,蒋蔚祖代表着软弱和无奈的情绪,蒋捷三代表着失望和愤怒的情绪,这两个情绪世界在彼此的凝视中交融,又在这种凝视中分离,被分解的叙述眼光在短暂的会合之后呈现出各自独立的意义而非被整合成统一的叙述声音,叙述者对两个人物的情绪世界作出了看似全知的“呈现”,但在更深的意义上,叙述者的“呈现”已经显露出它部分丧失了对叙述声音和人物视点的全面控制,因为叙述者没能将它们统一在自己的价值体系内,隐含作者的价值判断呈现出某种模糊性。《财主底儿女们》承续着家族批判的现代文化母题,但是,它在表现父子冲突的时候,并没有像激流三部曲那样表现出决绝的子对父的批判和颠覆,在路翎的笔下,父子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分歧,然而这种文化分歧并没有被归纳为非此即彼、以新代旧的逻辑结构,相反,这种逻辑结构在作品中出现了波动反复,蒋少祖对早年反叛父亲和离家出走的反思与再批判就是例证,可见,现代家族批判母题所可能赋予叙述者的历史逻辑力量和文化支撑力量在《财主底儿女们》中被淡化或悬置了,这与叙述者对全知地位的放弃与限制有着相应的联系。这样,在进行家族解构的策略上,《财主底儿女们》显示出不同于以往作品的特色,一方面,叙述者依然具备全知式的洞察人物内心世界的能力和权力,也具备随时将自身的叙述眼光赋予各个人物的特权,但另一方面,叙述者也开始对自身的能力和权力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限制,部分放弃了统摄一切的权威声音和权威眼光,展现了各自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物精神世界和情绪世界的蔓延及扩张,叙述者对人物的控制能力相对减弱,这样,在文本中出现了由于叙述者自限而形成的多种声音和多种眼光交融、对立的格局,在家族解构大母题的笼罩下充分给予了人物及其内心、精神、情绪等以最大的展示舞台,极大地丰富了小说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层次,可以说,叙述者的限制和分裂为文本带来了更富张力的结构,而叙述者所做的一切,恰恰与作者的人生体验和文学性格有着某种关联。

如果说作者或叙述者对人物内心世界和情绪世界的痴迷与执着可能使其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状态下部分放弃叙述的全知全能地位,从而造成叙述者某种程度上的分裂并带来不同叙述声音与叙述眼光的交融与对抗,为文本提供了丰富的层次,那么,文化理性和情感的纠结也可能带来叙述者的分裂,统一的权威的叙述者不再是唯一高大的形象,它化身为

39

第6期吴晖湘:20世纪家族小说叙述方式的转换———以《狂人日记》《激流》《财主底儿女们》《白鹿原》为个案

多个限制性的叙述者穿行于文本之中,在文本中形成不同文化话语之间的对话与对抗,从这个意义上说,叙述者权力的自限恰恰为文本带来了多元的复合性叙述,《白鹿原》就是如此。

《白鹿原》的作者坦言要叙述一个民族的秘史,而秘史又势必与正史有着种种的关联,于是,叙述者采用了分身术来表现不同的历史和家族故事。一方面,叙述者通过白嘉轩、朱先生等人物的视点,承载着传统文化包括家族文化的话语体系和价值体系,即承担着秘史的叙述,另一方面,叙述者通过家族叛逆者白灵、鹿兆鹏等人的视点,承载着时代历史和社会革命的叙述,这是一种显性的历史叙事,在两种叙事相交融的过程中,家族与国家、族权与政权、宗法伦理与社会革命等关系结构被设置得极富张力,叙述者也在一种紧张关系中完成自身的分裂与整合。白嘉轩是白鹿原上拥有宗法大权的族长,朱先生是深谙传统文化精髓的关中大儒,二者的相知相依表征着传统文化与传统权力、家族文化与家族权力的有效结合,这使得他们不仅在白鹿原家族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无形的文化权威和道德权威,而且,它们还能不时地渗透到社会革命和政权交替的显性历史进程中,因传统道德伦理的力量而改写历史局面,朱先生对当权者的几次游说就改变了某种政权格局,白嘉轩则以族长的道德人格力量感染着人们向传统仁义和家族伦理靠近,从而使家族文化精神和传统文化力量在历史叙事中重新获得确立和尊崇,对此,叙述者一方面作着颇为志得意满的叙述,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无视社会历史进程的深刻变革及其对传统文化和家族结构的影响与重塑,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阶级革命以迅猛之势粉碎了几千年的家族制度,虽然白嘉轩等人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家族制度中无形的精神力量和道德人格,但是,社会历史运动毕竟解构了作为制度存在的有形的家族,而且,家族叛逆者们也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选择了逃离、沉沦或颠覆,叙述者不得不分身去正视这一部分历史,去用自己的文化理性承担这一关乎家族却又在家族外的历史叙事,叙述者的分裂使文本充满了历史理性与文化情感、批判与眷恋的双重变奏,叙述者将何处安身?小说里中间人物的存在和变化是其中较有意味的部分,他们有几种不同的人生走向:一是黑娃,由最初决绝的家族叛逆者走向对传统文化和家族精神的皈依,他的祭祖代表着真诚的忏悔,二是白孝文,由族长继承人变成国家权力的象征,这种权力的置换可以看作是国家话语取代家族话语的文化隐喻,[6]三是鹿子霖,他最大的悲剧是他文化立场的游离,他在家族权力结构中处于在野的位置,在社会历史运动来临的时候,他聪明地抓住了机会,倚重社会国家权力而一度压制了族长白嘉轩,但在社会权力结构中,他同样是一个边缘人物而无法进入核心位置,于是,在族权与政权、中心与边缘的游离中,鹿子霖逐渐失去了两方面的优势而一无所有,走向了彻底的堕落与衰亡,成为一个悲剧性的中间人物。对于这三个人物的结局,叙述者对黑娃怀着一份激赏,对白孝文怀着一丝淡漠,对鹿子霖则怀着一抹同情,可以说,分裂的叙述者是怀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复杂心态讲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和文化归宿,它无力抗拒历史叙事的发展逻辑,却又对传统文化和家族叙事怀着深切的眷顾与徘徊,历史的压力和文化的悖论使叙述者无法像全知全能的叙述者那样洒脱自信,而只能在爱与痛的边缘进行艰难的裂变与弥合,叙述者的处境恰恰反映了作者与隐含作者在文化立场上的复杂心态,这同时也是90年代文化语境中传统与现代化之间复杂关系与艰难嬗变的一种文学表征。

需要说明的是,叙述者的限制和分裂从某种程度上制造了多重的文化空间和文化张力,与全知叙述的统一、完整风格不同,限制叙述开创了丰富、多元的美学风格。按照叙述学理论,更高程度上的限制叙述意味着叙述者几乎等同于人物,即热奈特所说的“同视角”与“内聚焦”叙事,八九十年代家族题材小说如《红高粱》《我的帝王生涯》《尘埃落定》等所采用的第一人称叙述也是叙述者自限的一种方式,它使家族叙事具有了不同的文化意味和精神旨归,本文仅提及并在另文中加以详述。

[参 考 文 献]

[1] 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中国小说的叙述形式与中国文化

[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

[2] [法国]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 巴金.关于《家》———给我的一个表哥(十版代序)[M].北京:人

民文学出版社,19861

[4] 陈思和.人格的发展———巴金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

[5] 王志祯.路翎:“疯狂”的叙述[J].文学评论,2000,(3):103-

112.

[6] 谭桂林.论《白鹿原》的家族母题叙事[J].河北学刊,2001,(2):

58-62.

49湖 南 大 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呐喊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概括

呐喊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 概括 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

《呐喊》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形象 一、《狂人日记》 1、故事梗概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他。当他完全失望于改造周围环境时,他也“痊愈”了,去某地当候补官了。小说中的“狂人”实际上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周围都是被封建礼教侵蚀了灵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则是封建传统吃人的惯例。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作者同时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 写作特点:日记体的形式。写实主义(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和象征主义(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的结合。 2、主要人物:狂人——“我” “狂人”是一个矛盾的实体,作为一个封建礼教和制度的受害者,狂人“狂”。狂人的心态偏激,愤世嫉俗,傲岸不群。总是时时刻刻的提防别人伤害他,甚至认为自己的哥哥也要吃他的肉,连看病的医生也是吃人者的帮凶。在他眼里,人们的围观、注视、议论,赵贵翁奇观的眼色,小孩子们铁青的脸,路上行人交头接耳的议论,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以及赵家的狗叫,构成了一个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他思想活跃,想法特别,“语颇复杂无论次,又多荒唐之言”。如“这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救救孩子……”等

但作为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狂人却一点也“不狂”。狂人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开始觉醒,“须十分小心”,他发现了中国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吃人的社会的现实,并进一步加以揭露。狂人”对社会有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思想,惊人的洞察力,他对封建制度、礼教进行披露、批判,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庭和礼教的“吃人”本质,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踏倒一切传统价值的勇气。 二、《孔乙己》 1、故事梗概 《孔乙己》讲述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剧遭遇。主人公孔乙己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途潦倒,成了人们取笑的资料。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事,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小说通过对人物性格和遭遇的生动描写,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鞭挞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 2、主要人物:孔乙己 孔乙己的性格既可笑又可悲,他身上既有科举失败的隐痛又有以读书人自居的清高,生活中他既贫困不能自存又好喝懒做,他既想清白做人又不断有偷窃行为,他既死要面子、怕人嘲笑,却又时时自欺欺人,迂腐可笑,也又善良的一面。 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是社会原因。第一,封建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致使孔乙己那样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

试论现代家族小说的流变

试论现代家族小说的流变 文学院0801 陈天华“家”与“国”之间存在着或明或暗的隐喻关系。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 20世纪家族母题在当代小说创作中出现了三次大的转型,虽然它们在叙事视角、叙事时空、叙事结构上都存在着不少相似之处,因此,同一个家族母题在当代小说中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讲法,即革命话语中家族复仇的形结构,父子之间的精神相继,爱憎分明的叙事情感;启蒙话语中家国之间异形同构的结构形式,以思想启蒙立场对乡村宗法社会历史与人性悲剧的理性审视,对人间苦难的悲悯情怀;民间话语中多条线索经纬交织的网状式结构设置,对村落家族文化的重新定位以及叙事中流露的挽歌情调,显示出当代家族母题小说创作叙事策略的演化轨迹。 一 在中国文学史上,叙述家族史的小说可谓源远流长。第一部文人小说《金瓶梅》叙述了西门庆家由盛而衰的故事,包含了以后家族史叙事的大部分元素。在宗法制度占据统治地位的中国,家族命运始终是文学关注的对象,而其盛衰的无法把握又同扑朔迷离的人生之谜联系在一起。受《金瓶梅》影响很大的《红楼梦》则以贾家为核心,叙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落过程。宣扬“宿命”和“因果报应”是作者传达出的主要信息。是鲁迅用小说的形式,将这一主题进行了改造。《狂人日记》本义是“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这一宗旨与《金瓶梅》、《红楼梦》有很大区别,为以后的家族小说提供了新的主题。 巴金从小生活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中,对“家族制度”的罪恶有切身体会,他的《家》就是献给自己的大哥的。巴金认为,正是封建家庭害死了大哥。“五四”时期,对家族制度的批判十分严厉,陈独秀、李大钊都发表过言辞激烈的议论。鲁迅写作《狂人日记》也是出自这个目的。《家》的主题,明显受“五四”思想的影响。当时的一些激进刊物如《新青年》、《少年中国》等,在《家》中都被提及,是觉民、觉慧思想的主要资源。在《家》中,“五四”时期的活跃人物,被胡适誉为“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的吴虞还被传闻要做觉民等的国文教员。觉民、觉慧等还办了《黎明周报》,“登载新文化运动的消息,介绍新的思想,攻击不合理的旧的一切。”这些都可以作为证据来说明“五四”思想对《家》的主题有深刻影响。在《家》中,瑞珏、梅表姐、鸣凤三位女性的死就是对家族制度“吃人”的思想的图解。实际上,所谓“五四”思潮对巴金来说,相当程度上就是中国化的安那其主义。巴金的《家》不仅是写一个家族的历史,而是要写出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写出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走到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从根本上说,巴金要写的是封建主义的失败。在这一点上,“五四”和安那其主义是不谋而合的。《狂人日记》是揭露封建家族制度罪恶的,但是,鲁迅却不能消除罪恶,因此“狂人”只好“痊愈”,去某地候补做官了。《家》大胆预测了封建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深化了家族小说的主题。在深化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说,《家》对《狂人日记》提出的问题也进行了简化,似乎所有的问题都应该由制度负责。其实,即使罪魁高老太爷,出发点也不能说没有道理,他的所为全是为了“家”的延续和兴旺。巴金后来描写家族生活的作品不再坚持这一主题,《憩园》就把目光聚焦于人物心理,放弃了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 二 作为当代家族叙事性创作,《红旗谱》、《古船》、《白鹿原》无疑体现了当代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也是三个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中出现的家族叙事的代表性作品。从叙事结构上看,《红旗谱》叙述的是一家地主两代人与两家农民三代人之间的冲突,《古船》反映的是民族资本家隋家与农民阶级赵家两大家族之间的仇恨,《白鹿原》展现的是白姓与鹿姓两个族间半个世纪的恩怨情仇,且家族的兴衰与革命的发展有机交织在一起,都是以革命阶级的成长与贵族阶级的衰落作为基本的结构模式。 革命叙事显然是讲述革命故事的,《红旗谱》的叙事者,既是一个北方的农民,同时也是一个会说书的农民。小说一开头就确定了说书人的叙述基调,“那时,小虎子才十五岁,听得镇上人们为这座古钟议论纷纷,从家里走出来。……“三十年以后,在一年的春天,从关东开进一一二次列车,直保定驶来。……”主人公朱老忠在场,这个作为农民代言者叙述人就像是朱老忠,总是以他的视线、他的眼界、他的所见所闻、他心里的所思所想来叙事。因此,叙述人应该是晚朱老忠一辈的农民。但不管叙述人如何变,作为农民的阶级属性则是前后一致的,而且,这个叙述人叙述观点与朱老忠的价值立场表现出更多的相似之处。显然,叙述者只有从阶级的视角,用阶级斗争分析的理论,才会达到这样的思想高度。从整个情节内容设置来看,作品叙述的是一家地主两代人与两家农民三代人的故事,而有关地主家庭叙事篇幅占的比重少的可怜,相对突出的是农民革命英雄性格成长的历史,叙述者的设置从一定程度上与作家表现阶级斗争的主题是高度一致的。 三 进入历史新时期,随着政治解放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启蒙话语逐渐发展为80年代文学的重要的话语资源。

【课外阅读】鲁迅《狂人日记》的三层解读

【课外阅读】鲁迅《狂人日记》的三层解读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服于先生的天才。 下面,我将对《狂人日记》进行个人化的解读,其中自然有偏颇之处,然而作为一位读者,我想也可以有放肆一下的权力。 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这个狂人臆想的世界,是通过“常人视角”叙述出来的:狂人发病棗旁人侧目棗家人延医救治棗狂人复原。这一层的意思凡识字者均可以解读出来,因为在小说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通过常人视角,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比如小说的第一节中狂人记道: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些害怕,并且议论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请了医生来给狂人诊治,开了药,嘱咐大哥赶快给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是这样的情形: 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有了这些描写,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狂人

家族小说中的人物角色分析

家族小说中的人物角色分析 【摘要】家族小说中人物众多,但又能找到一些共有的原型,本文主要使用格雷马斯的行动员模型理论来分析四部家族小说中的人物,从而探讨四部家族小说中人物的角色功能。 【关键词】格雷马斯;行动元;行动元模型 一、原理论述 (一)行动元和行动元模型 在《故事形态学》中,普罗普通过分析神奇故事中的变与不变因素,找出了神奇故事中的七种角色和31种功能,得出:在世界众多的神奇故事中,人物各种各样,但是人物的角色功能却是不变的。 “普罗普区分了角色和人物,苏里奥也区分了角色和人物,他把角色看成做“戏剧功能”。普罗普、苏里奥,甚至早期巴尔特,均把人物和其行动类型联系在一起,因此人物即行动者。法国研究者的‘角色’概念,包括了人物的多种可能的行动或功能,因而增加了抽象性。” “行动元概念的优点首先是超出了传统研究中的“人物”概念,它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动物、对象,甚至指抽象概念。每一行动元都有一定数目的行动元作用或一特定的功能系列。格雷马斯在《结构语义学》中提出了一个包括六个行动元的模型。六个行动元是:主体、客体、发者、受者、对手和助者。它指出:主体要客体(欲望关系),遇到一助者或对手,最后获得客体,并将其给予受者。” (二)角色和行动元的关系 普罗普有关人物和角色的关系的阐述,这一观点被格雷马斯所吸收,也论述了角色和行动元的关系:一个行动元可以由多个角色来充当,而有时候一个角色又能够充当多个行动元。 格雷马斯在总结普罗普的七种角色和31种功能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个行动元模型理论。本文尝试着运用格雷马斯的行动元以及行动元模型理论,来分析家族小说中的人物、角色和功能。虽然学界对家族小说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且颇议稍多,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家族小说具有一系列的代表作品,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风貌,已经被认作是一个小说类别。葛红兵先生就曾对类型小说作出过这样的界定:“小说类型中那些具备相当的历史时段,具有稳定的形式或者内涵样貌,具有一系列典范性作品,同时又在读者心目中能引起比较固定的阅读期待的小说样式。”所以,本文使用“家族小说”这一定义。并选取《红楼梦》《金粉世家》《家》《四世同堂》四部通常被称为家族小说的作品,进行分析。

狂人日记解析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 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服于先生的天才。 下面,我将对《狂人日记》进行个人化的解读,其中自然有偏颇之处,然而作为一位读者,我想也可以有放肆一下的权力。 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 这个狂人臆想的世界,是通过“常人视角”叙述出来的: 狂人发病枣旁人侧目枣家人延医救治枣狂人复原。这一层的意思凡识字者均可以解读出来,因为在小说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通过常人视角,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 比如小说的第一节中狂人记道: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 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些害怕,并且议论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请了医生来给狂人诊治,开了药,嘱咐大哥赶快给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是这样的情形: 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 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xx! 有了这些描写,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狂人日记”就是这样一个医学上的病例的记载。由于鲁迅曾经学习过医学,并且护理过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这份“狂人日记”模拟得十分真切、详尽。 以上是对《狂人日记》的第一层解读,然而大多数人都可以很轻易地透过病例的假象,看到鲁迅以象征的形式对封建传统所进行的批判。在这里,我将它作为我的第二层解读,即狂人“狂行下的表层批判”。 当我们以“狂人视角”对作者笔下的世界进行关照时,我们就开始了解狂人眼中的世界真相: 狂人忽然醒悟“传统”杀人、吃人的罪恶枣周围人无法容纳清醒者开始对他进行迫害: 加之“疯”的罪名枣狂人重新屈服于恶势力,同流合污(或被吃)。这是在《狂人日记》发表的当时和以后,大多数评论者所解读出来的共同结果。在这种解读中,出现了一个时代化的批判对象: “传统礼教”----这正是新文化运动着力批判的对象。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此为自己批判的焦点,是无可置疑的,而且也的确是鲁迅当时的创作目的,在作品中,也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出来: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

《呐喊》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概括

呐喊》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形象 一、《狂人日记》 1 、故事梗概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他。当他完全失望于改造周围环境时,他也“痊愈”了,去某地当候补官了。小说中的“狂人”实际上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周围都是被封建礼教侵蚀了灵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则是封建传统吃人的惯例。 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作者同时发出“救救孩子” 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 写作特点:日记体的形式。写实主义(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和象征主义(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的结合。 2、主要人物: 狂人——“我” “狂人”是一个矛盾的实体,作为一个封建礼教和制度的受害者,狂人“狂”。狂人的心态偏激,愤世嫉俗,傲岸不群。总是时时刻刻的提防别人伤害他,甚至认为自己的哥哥也要吃他的肉,连看病的医生也是吃人者的帮凶。在他眼里,人们的围观、注视、议论,赵贵翁奇观的眼色,小孩子们铁青的脸,路上行人交头接耳的议论,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以及赵家的狗叫,构成了一个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他思想活跃,想法特别,“语颇复杂无论次,又多荒唐之言”。如“这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救救孩子……”等 但作为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狂人却一点也“不狂”。狂人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开始觉醒,“须十分小心”,他发现了中国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吃人的社会的现实,并进一步加以揭露。狂人”对社会有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思想,惊人的洞察力,他对封建制度、礼教进行披露、批判,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 现象,抨击了封建家庭和礼教的“吃人”本质,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踏倒一切传统价值的勇气。 二、《孔乙己》 1 、故事梗概 《孔乙己》讲述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剧遭遇。主人公孔乙己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途潦倒,成了人们取笑的资料。为生活所迫,他偶尔做些小偷小窃的事,终于被打断了腿,在生活的折磨下默默死去。小说通过对人物性格和遭遇的生动描写,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鞭挞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戕害。 2 、主要人物:孔乙己 孔乙己的性格既可笑又可悲,他身上既有科举失败的隐痛又有以读书人自居的清高,生活中他既贫困不能自存又好喝懒做,他既想清白做人又不断有偷窃行为,他既死要面子、怕人嘲笑,却又时时自欺欺人,迂腐可笑,也又善良的一面。 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是社会原因。第一,封建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致使孔乙己那样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牺牲品无能迂腐,成为废物、笑料,任人践踏。第二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以嘲笑比他们自己更不幸的孔乙己为快事。第三,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横行霸道,极端残忍地摧残孔乙己,最

狂人日记全文+赏析_读书笔记

狂人日记全文+赏析_读书笔记 狂人日记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遍,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伽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陈老五赶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脸色,也全同别人一样。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细。 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大哥便都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 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 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久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

最新狂人日记随笔

狂人日记随笔 小编:欢迎阅读与支持,如果喜欢记得常来!内容简介:接受所谓的中国式教育已有十年,也由昔日大人们眼中的乖孩子变成了人们所说的思想叛逆的高中生。其实我想我...觉得不错就继续看完以所有内容吧! 欢迎大家阅读《狂人日记随笔》,此文由随笔网小编推荐,大家多多指教! 【一】:狂人日记 接受所谓的中国式教育已有十年,也由昔日大人们眼中的乖孩子变成了人们所说的思想叛逆的高中生。其实我想我还不算是叛逆的孩子,对于父母从来没有顶撞只是不再按照他们的意愿做事;对于学习,成绩不至于科科挂红灯只是不再像从前那样一根筋地往书堆里扎;对于时下年轻人所说的时尚,我既不哈日也不哈韩,既不仰慕谁也不崇拜谁。因此,结论是我还算是一个规规矩矩的中学生。 然而在更多的时候,我在想自己活了这么些年,究竟干了些什么?呵,17年,值得光荣的是完成了一项巨大的工程:就是把自己从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屁孩,变成一个正值花季雨季的高中生,但是很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转变,但是在这17个365天的日子里,我除了吃得饱饱的,让自己快快长大之外,还干了些什么?而10余年的中国式教育又给我带来了什么?已经在理科班里混了一年的我,早已回答不出鸦片战争什么时候爆发,南京条约

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而这些问题,在高一时为了应付考试,我可是滚瓜烂熟,想想这是不是所有中国学生们的悲哀,为了考试,我们可以把整本厚厚牛津英语词典背熟;为了考试,我们可以把十几本资料书填得密密麻麻;为了考试,我们可以牺牲掉所有的兴趣和爱好。然而,然而当我们结束掉一切考试,走出这个校门时,关于那些定理那些法则我们能记得多少?多年的校园生活,能够让我们回味的珍藏的又能有多少? 我们都是一群疯子!深知自己根本不适合这种近乎摧残教育的体制,却依然义无返顾地往里陷,深知这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把它看得太重太重。 身处在这种教育体制中,我们无法尽情地笑,无法痛快地哭,无法肆无忌惮地挥舞翅膀,无法致死不渝地坚持青春的梦想。于是,当我们看到某个人跳出来把中国教育批得一文不值时,我们痛快。当我们看到某个人另寻他路成才时,我们羡慕。而然后呢,我们还是会跑到书店去看那些所谓的高考状元们的学习方法,还是会扎在学生堆里讨论数理化,语政史,还是会在无数个漫漫长夜里孤军奋战。因为身处在这种教育制度中,我们还有太多无奈。 我们矛盾着,我们犹豫着,但最终还是无法摆脱这种教育的束缚,于是我们继续沉默着,因为我们深深的知道背后那无数双充满期望的眼睛,我们辜负不起;十余载的青春岁月,我们赌不起因此,我们只能让自己成为疯子,没有快乐和痛苦,只是麻木地机械地学习的疯子。在伟大的中国精英式教育下的一群疯子。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25篇汇总)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第1篇 初读狂人日记,没有完全看懂,再次阅读方才体会狂人之意。 狂人的狂,指的既是病理上的神经错乱,语无伦次,措辞荒谬;还指了狂人在心态上的一种病态变化――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 《狂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它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中国的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发表于《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 故事梗概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所以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 传统观念认为,鲁迅借狂人之口,抨击吃人的社会制度,事实上,也只要狂人敢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语,可是,我和妈妈共同认同这部小说的是对狂人精神状态的描绘,确实是精、准确,妈妈说以前课本很多革命小说都如过眼烟云一般消散在历史尘埃中,而狂人却不会,我是第一次读这篇文章,而妈妈则是重读,她认为,因为这篇小说和鲁迅以往学过医有关,这篇小说准确地写出了一种有迫害症和强迫症的精神病人的形象,这篇作品成功不是其立意多么高,而是其形象把握之准而名流文坛。 我此刻不懂不要紧,过几年后,回过头再看看,也许会读出不一样的感觉!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第2篇 在如此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各个阶层都用他们的方式和力量去拯救危亡的旧中国,用他们的力量去努力地为下一代创造一个完美的自由的明天。 文章的最终“救救孩子”发人深省,以救孩子的呼唤表达了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人们要求得人性解放的渴望以及表现出了作者对被封建礼教所迫害的中国人的深刻同情。 狂人日记读书笔记第3篇 鲁迅是无人不晓的大作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1918年,他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经过这本书,我发现他的文章很有特色,必须很认真地去看,一不留神就会看不懂,也是很值得揣摩的文章。 “狂人”也就是“疯子”。他先怀疑赵贵翁和街上的男女老少要吃他,又觉得他大哥也要吃他,甚至还猜测他的妹妹就是被大哥他们吃掉了。我看这篇文章的第一感就是恐怖、吓人。看着看着就像被它迷惑了似的,怀疑是不是真的有人是吃人的人。那是多么黑暗的世界呀!竟然能把一个普通人变成一个狂人。异常是文中最终一句话救救孩子……喊出了鲁迅的心声,千万不要让下一代的孩子再遭受这样的不幸。

鲁迅《狂人日记》见解

《狂人日记》内涵赏析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早年曾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职教育部,辞职后曾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 《狂人日记》最初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鲁迅先生语)而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这篇小说受到俄国小说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说的影响。(以上简介来自于百度。) 鲁迅先生写的文章博大精深,如果不能细细品味,如吃晚餐一样细嚼慢咽,是无法领悟鲁迅先生所想要表达的发人深省的深刻内涵的。《狂人日记》是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文学界对其的解读更是数不胜数,但“有三千个读者便有三千个哈姆雷特”,细细品读完这篇小说,我也要来说说我对其中的理解。 《狂人日记》全部内容分为序和日记正文两个部分。序用文言文介绍鲁迅先生写作的缘由,正文共有十三则,为白话,内容则是一个“疯子”写的日记,记载着日记主人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波动---认为每个人都要吃掉他。它主要描写一个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动,把他生活的感受和心理幻觉融合一体,用人物自叙的方式“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狂人日记》中鲁迅运用了日记和精神病人内心的独白方式把他所想表达的内容发挥的淋漓尽致。 狂人是一个疯子,至少在他的那个年代里,周围的人们是这样看待他的---他有这个疯子的种种特征。 一是他总是有被迫害妄想症的重度患者,整天害怕别人把他吃掉。别人对他的注目,总是会被他当作是虎视眈眈要吃掉自己,就算是别人的善意的微笑,也逃不过这种待遇。这点在文中有大量的描写。比如”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还有后面的大夫来诊脉时低着头的行为,都被狂人认为是在掩藏他的凶狠的目光。 二是混乱的逻辑思维。疯子的逻辑思维在我们普通人看俩是那么的不可思议甚至不可理喻。而狂人的思维也是这样。在文中有好几处有不可思议的逻辑。比如说第一则中“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在这里,狂人看到了美丽的月光心情很好,但是突然就将狗看他两眼和有坏事情发生毫无逻辑地联系起来,让自己害怕。这种逻辑思维在我们看来就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正常来说狗看人两眼并不能代表什么。 三是生活在自己的臆想中。文中描写的“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

语文:江苏高考名著《呐喊》赏析 《狂人日记》

反封建的战斗檄文现实与象征的有机融合 ——《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以这篇小说为开端,鲁迅揭示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主题,以其内容上和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开辟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可以说是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全文由13段狂人的日记组成,实际上是精密安排的一篇心理小说,以一个“迫害狂”患者作为主人公,以狂人的病情和意识的流动作为具体的内容,通过对其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普遍的“吃人”现象,借狂人的口抒发了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揭露和颠覆。 主题:在思想上,《狂人日记》表达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鲁迅自述,《狂人日记》受到了果戈理同名小说和尼采思想的影响,但却“比果戈里的忧愤深广,也不如尼采的超人的渺茫”。《狂人日记》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揭露和批判是多层次逐步展开的:第一个层次是先从外部环境上揭示吃人的普遍性, 进而通过狂人的联想,把历史和现实具体的肉体上的吃人,上升到了仁义道德等纲常名教吃人的更深的层次。第二个层次,从家庭内部着眼,来透视封建礼教所依存的基础――家族制度的罪恶。“大哥”的意象就是家族制度的象征。“大哥”并不是有意的迫害狂人,但是他所遵奉的礼教制度观念却决定了他必须要按照社会传统的意志来消灭狂人的叛逆意识,所以也参与到了吃人的行列中。第三个层次,通过狂人的自我反省,把封建纲常名教“吃人”的含义引向了深广:狂人也被纲常名教毒害而成了吃人者。尤其是狂人所说的“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显然不仅是狂人自身,而且是代指处在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控制之下的“中国人”,作品由此完成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最深层次的揭露和批判。 《狂人日记》在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的精神。如狂人面对因循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思想,大胆地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这集中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狂人还面对面地向吃人者发出了警告:“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狂人还渴望将来有不再吃人的更高级的“真人”出现,这表现了一种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朦胧理想。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更是一种向封建主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 《狂人日记》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具体表现为省察历史与现实的理性精神,解剖自我灵魂的自审精神,以及关注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远远超出了一般知识分子顾影自怜式的自慰,显示了“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高度。 艺术成就:在艺术上,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狂人日记》之所以被称为是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除了其思想上的贡献外,还体现在艺术上的独特创造方面,具有独特的结构模式、表现手法和叙述视角,并成功地塑造了“狂人”的艺术形象。首先,在结构上,采用日记体,借鉴西方横截面式结构,按照狂人的病情和意识的流动来组织小说,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故事情节的结构方式(线性叙事方式)。其次,在艺术表现上,大胆采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这主要是通过狂人这个特殊的艺术形象来实现的。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一方面,从文

★《呐喊》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形象作文_杂志文

★《呐喊》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形象作文_ 杂志文摘 :《呐喊》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形象 《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包括《呐喊自序》《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社戏》《风波》《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共15篇。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旨在描摹“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作品真切展现了中国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民众生活画卷,刻画了阿Q、狂人、孔乙己等一批典型人物形象,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种种不可调和的深层矛盾,深刻剖析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观念,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渴望变革社会现状的迫切愿望。 《呐喊自序》 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 《狂人日记》 1、故事梗概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

一篇白话小说。本篇塑了一个反封建战士——“狂人”的形象。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他。当他完全失望于改造周围环境时,他也“痊愈”了,去某地当候补官了。小说中的“狂人”实际上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周围都是被封建礼教侵蚀了灵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则是封建传统吃人的惯例。 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作者同事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 写作特点:日记体的形式。写实主义(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和象征主义(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的结合。 2、主要人物:狂人——“我” “狂人”是一个矛盾的实体,作为一个封建礼教和制度的受害者,狂人“狂”。狂人的心态偏激,愤世嫉俗,傲岸不群。总是时时刻刻的提防别人伤害他,甚至认为自己的哥哥也要吃他的肉,连看病的医生也是吃人者的帮凶。在他眼里,人们的围观、注视、议论,赵贵翁奇观的眼色,小孩子们铁青的脸,路上行人交头接耳的议论,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以及赵家的狗叫,构成了一个充满杀机的生存空间。他思想活跃,想法特别,“语颇复杂无论次,又多荒唐之言”。 但作为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狂人却一点也“不狂”。狂人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开始觉醒,“须十分小心”,他发现了中国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吃人的社会的现实,并进一步加以揭露。狂人”对社会有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思想,惊人的洞察力,他对封建制度、礼教进行披露、批判,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庭和礼教的“吃人”本质,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踏倒一切传统价值的勇气。 《孔乙己》

狂人日记简介

篇一:《狂人日记》简介与评析 《狂人日记》简介与评析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15日发表于《新青年》杂志。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深刻揭露了集权专制社会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对集权专制社会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运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沈雁冰曾在《读<呐喊>》一文中这样回忆当时的情形:“那时《新青年》方在提倡?文学革命?,方在无情地猛攻中国的传统思想,在一般社会看来,那一百多面的一本《新青年》几乎是无句不狂,有字皆狂的,所以可怪的《狂人日记》夹在里面,便也不见得怎样怪,而曾未能邀国粹家之一斥。前无古人的文艺作品《狂人日记》于是遂悄悄地闪了过去,不曾在?文坛?上掀起了显著的风波”。与后来郁达夫的《沉沦》、汪静之的《惠的风》等作品相比,《狂人日记》确实“不曾在?文坛?上掀起了显著的风波”,没有因此而展开一场文艺论战;但是,《狂人日记》在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开拓现代小说的道路特别是在批判封建礼教的流毒方面,其影响仍然是巨大而深远的。所以,鲁迅的成功,又在于他对我们民族和社会的深刻认识。 《狂人日记》的主题十分明确,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他还曾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棠的信中说道:“《狂人日记》实力拙作……以此读史,有多种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司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由此可见,作品小序中所谓“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等语,完全可以理解为作者有意摹传统笔记小说作法而写的反语,也可以理解为作者所说的“医家”有更深广的含义,并非狭义的“医生”、“大夫”。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狂人虽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征,诸如“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等等,但作品的深层意蕴却是有意识地指向几千年的历史和当时社会上的“吃人”现象从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从“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到徐锡林(即徐锡霖)被炒食心肝。作品内容虽然带有狂人的非逻辑心理特征,但始终围绕着“吃人”,围绕着中国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不断发生的有史可查和无史记载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现象,其意图是显而易见的。 《狂人日记》在表现其主题时,也表现出鲜明的启蒙主义的思想特征。鲁迅对中国国民性中的“看客”心态最为深恶痛绝,他的“弃医从文”的重大抉择便直接由于这个因素。而顾在五四运动前后写的所有杂文和小说,都是以启蒙主义为总的思想特征的。 《狂人日记》的创作,是鲁迅在经历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第一声呐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企求等各种复杂的情绪,也必然地体现了他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 《狂人日记》的启蒙主义思想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对麻木愚昧的国民性的批判,以及对将来的坚定信念和热烈希望。作者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礼教就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这就是鲁迅对封建道德的定义,篇二:狂人日记读书报告 暗夜中的呼喊 近来,仔细拜读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心中对鲁迅先生的敬佩之情倍增。在《狂人日记》这篇短篇小说中,鲁迅先生借“狂人”之口,发出暗夜的呼喊,鲁迅先生是暗夜中的勇士和

读鲁迅白话日记体小说《狂人日记》有感,《狂人日记》读书笔记

读鲁迅白话日记体小说《狂人日记》有感,《狂人日记》读书 笔记 “吃人的人,什么干不出!”的确,吃人的人,什么干不出!为了吃人,竟连自己的同胞兄弟也要谋害。从中可以看出在封建 社会中,少的是亲情,多的只是杀害、暴力与凶残。所以,小孩子,狗,医生,陈老五以及大哥,都在以同样凶残的目光看着“我”这块肥肉,他们 《狂人日记》读后感(一)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 鲁迅他运用了日记和精神病人内心的独白方式把他想所表达 的内容发挥地淋漓尽致。那时候的人们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而 鲁迅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存亡,在这生死悠关的时刻,他抛弃了 学医的梦想,抛弃了封建社会的思想主义,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朝着文学殿堂为他展开的大门前进,用手中的笔跟敌人做战斗, 用手中的笔挽救中华民族的灵魂,让人们知道祖国的荣辱兴衰。 鲁迅他是一个作家,也同时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他用他手中的 笔描绘着属于他自己的蓝天,他就在这片蓝天中尽情地展翅高飞,写作则是最适合他的“翅膀”。 鲁迅先生抨击了当时吃人的社会现实。他巧妙借助"我"这一

角色,描绘了人性的丑恶与世界的残缺。说实话,这篇文章的色 彩过于晦暗,但这晦暗中分明灼射着亮光,透露着激荡与高昂!" 吃人!"真的是吃人吗?这显然不是先生的直接目的,先生眼中的吃 人只不过是在社会现实的无情压迫和吞噬下,人性一点点地泯灭。或许在茫茫夜幕下,先生一人独立于窗前,望着窗外被流水般月 光笼罩的夜独自叹息。"吃人的人的兄弟",天下谁不为兄弟?所以 先生揭露的显然不只一人,而是整个民族。"食人"的民族,何时 能清醒?先生以灰冷的一面,向尘世发泄着愤懑。然而,黑暗是如 此的深广,吞噬了一切,只有先生那炽热和焦灼的心在跳动着, 熠熠发光! 读《狂人日记》,我深切体会到先生内心的痛苦。一方面他无力杯葛政府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又为中华民族的衰亡而哀叹!所 以全文结尾时,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唤。先生宁可燃烧 自己,把光亮留给孩子们,因为那不仅仅是孩子,不仅仅是生命,更是希望! 《狂人日记》读后感(二) 我读过一些鲁迅的文章,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鲁迅先生创 作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呐喊》的初篇,也是现代中国文学的一篇杰出的作品——《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中所谓的狂人,就是指一个精神错乱的人物,他语无伦次,意识好象也有些不清。狂人出生于封建社会,身受封建 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和压迫,造成他对社会的恐怖心理。他认

鲁迅的简介.

鲁迅的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评论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人称“文思革”。代表作: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等。 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鲁迅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县。青年时代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898年更名为周树人,字豫才。1902年公费至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理想以自己的双手去治病救人,后因战乱纷起改行为作家,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见《呐喊》自序)。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留日归国,任时两级师范(现杭州高级中学)生理、化学教员,兼日语助教。其讲课及所编《生理学讲义》,深受学生欢迎。同年冬参加木瓜之役。1918年首次以鲁迅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新文学典范。1927年与许广平女士成婚,生有一男,名周海婴。有3个侄女。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著作收入《鲁迅全集》,作品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后于1981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鲁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小说中《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较为知名。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原来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此后他的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变故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亲一起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结束了,他过早地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他经常拿着医生为父亲开的药方到药店去取药,拿着东西到当铺去变卖。在过去家境好的时候,周围人是用一种羡慕的眼光看待他这个小“公子哥儿”的,话语里包含着亲切,眼光里流露着温存。但现在他家穷了下来,周围人的态度就都变了:话语是凉凉的,眼光是冷冷的,脸上带着鄙夷的神情。周围人这种态度的变化,在鲁迅心灵中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对他心灵的打击也太大了,这使他感到在当时的中国,人与人之间缺少真诚的同情和爱心。人们是用“势利眼”看人待物的:对有钱有势的人是一种态度,对无钱无势的人又是另一种态度。多年之后,鲁迅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呐喊〉自序》 家庭的变故和变故后的人生体验,也使鲁迅从少年时候起就亲近下层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农村,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在他祖父入狱的前后,他不得不到农村的亲戚家避难,长时期住在农村。在那里,他与农村的孩子们成了朋友,与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划船,一起看戏,有时也一起到他们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们之间,没有相互的歧视和仇视,而是相互关心,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