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
《发展心理学》课堂笔记北京大学自考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定义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心理发展是指各种心理过程向着机能水平提高、协调性加强方向的发展。

心理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生至生命结束的整个生活历程中心理的发展变化。心理发展是在生理成熟发展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进行的,年龄或社会角色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参照系。

二、发展心理学的定义的性质

儿童心理研究的第一本专著——《儿童心理》(普莱尔,1882)这标志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个体自出生至生命结束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非常强的学科。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

1.描述性研究:发展心理学一方面要揭示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另一方面也要描述与不同的文化和亚文化相联系的心理发展模式。

2.解释性研究:解释性研究探讨的是心理发展的机制问题。解释性研究除了关注普遍的心理发展模式的影响因素,也非常关注心理发展中个别差异的形成的原因。

四、心理年龄特征,是将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共同具有的、使他们与其他年龄段儿童区别开来的心理发展

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通常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为先天遗传因素和生物(或成熟)因素;

另一类为后天环境因素和文化(或教育)因素。

先天遗传因素:基因结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气质、性格和智力等心理特征。

后天环境因素:在所有的后天环境因素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系统的影响特别受到发展心理学家的关注。

有人强调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代表人物为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

有人则强调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者华生。

二、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从遗传决定论到环境决定论,再到试图调和遗传和环境因素作用的二因素论。二因素论同样存在不足,表现为二因素论将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看成是相互独立的。遗传与环境间必须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才能生成行为。

遗传与环境因素作用的相互依赖性表现在:

(1)染色体并不是表态的结构,基因也存在移位和变异等变化。

(2)基因的作用存在着一个时间表,而机体内外的环境因素是影响时间表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3)遗传的作用离不开环境因素,遗传所决定的只是一种倾向性或易感性,而个体是否表现出遗传的性状或心理特征,还要取决于环境因素。

因此,遗传与环境因素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在“遗传与环境之争”中,交互作用的观点已经成为当今发展心理学中的一种共识。在生理迅速成熟的儿童期和生理迅速衰退的老年期,心理发展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三、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心理发展的时间模式

1.渐进论,心理发展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是渐进式的、连续的变化的过程,因此,从时间维度上看,心理发展曲线应该是一条平滑上升的曲线。强调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理论一般都

是认为心理发展是连续渐进式的,如行为主义、社会学习理论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都认为

心理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连续过程。

2.阶段论,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非连续的过程。有时候心理发展是平稳的,有时候又会发生质变,使得前后两个阶段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征。因此,从时间维度上看,心理发展曲线应该

是一个阶梯的非平滑折线。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新老精神分析理

论,都属于心理发展的阶段论。这些理论的共同特点是都比较强调生物成熟因素在心理发

展中有重要的影响。

3.“连续性与阶段性之争”,关于心理发展是连续性的还是阶段性的争论。

四、前苏联心理学家根据儿童主导活动的特点,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1)婴儿期;

(2)前幼儿期(学步期);

(3)幼儿期;

(4)童年期(学龄期)

(5)青少年期

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的简史

一、关于心理学发展的早期哲学思想

1.洛克(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经验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来自经验;通过联想法则,观念与观念之间可以发生联结,从而产生新的观念。他将儿童的心灵比喻为一块“白板”,后天的经验将决定这块“白板”上将出现怎样的图画。它的学说又叫“白板说”。

他是关于心理发展的环境决定论的鼻祖。洛克看到了经验或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他思想中积极的成分。但他完全忽视了人的生物属性或先天禀赋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2.卢梭(1712~1778)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教育思想是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即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他认为儿童天生具有一些美好而高尚的观念,比如公平、慈悲等。在自然的状态下,儿童美好的天性会渐次得到展现,但是在不良的社会制度中,这些美好的天性却会被扭曲或掩盖,理想的儿童教育应该是在自然状况下进行,尽量避免社会文化的影响,让儿童的美好天性自然展现出来。但卢梭忽视教育的作用,他对社会制度持批判态度,这导致他将人的理想发展与社会制度对立起来,这当然是过分简单化的解决之道。

二、高尔顿认为,优异的遗传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在社会上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遗传是决定个体差异的

主要因素。高尔顿强调遗传在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优生学”的概念就是高尔顿在这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三、霍尔的复演说,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对人类种族

发展历史的重演,即所谓“复演说”,他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该学说

具有明显的遗传决定论倾向。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一、格式,皮亚杰将认知结构称作格式是一种动态的心理结构,一方面它不同于静态的知识结构,另一

方面又不具有生理解剖的性质。格式只是一些彼此孤立的简单的无条件反射动作,如抓握和

吮吸,但通过适应和组织机能,格式本身变得更为复杂,并彼此融合,形成新的格式。认知

发展的过程就是格式日益复杂化、不同格式日间融合的过程。

二、格式的适应和组织机能是怎样实现的呢?

皮亚杰认为,在格式与外部刺激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

当外部刺激作用与格式时,格式总是从已有水平出发来来理解新的知识和经验,格式对输入的刺激加以选择和改造,以使刺激能够被纳入现有的格式中去,这个过程称作同化。由于新刺激的作用,现有的过格式也会适当改变以适应外部刺激的特点,这个过程称作顺应。同化和顺应过程总是同时出现,而不能单独发生,因为,如果只有同化,认知就会停滞不前,心理就得不到发展;而如果没有同化只有顺应,心理发展将失去连续性。在认识较熟悉的事物时,同化过程更占优势,而在认识比较新异的事物时,顺应过程更占优势。

三、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1)生物成熟因素

(2)动作及动作相伴随的经验;来自自然环境的经验可以分为两类: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3)社会互动和社会传递

(4)先天的平衡过程,是发展的最高原则,平衡过程保证了同化和顺应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

四、(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觉运动阶段(0~2岁)

感觉运动阶段,儿童的格式为感觉运动格式,其内容是婴儿作用于外界的动作及与动作相联系的感知觉。

智慧行为时期(第四个亚阶段):儿童8~12个月,又称有目的的动作时期。他开始能够将不同动作结合起来,以达到一个目的。

感觉运动阶段的总的特点是,婴儿只能通过自身的动作及与动作相联系的感知觉来认识外部世界,尚未形成对事物的表征,没有表象和语言,所以,儿童只能认识“此时此地”的事物,物体一旦不在儿童的视野内,它就从儿童心理活动中彻底消失了。

2.前运算阶段(2~6、7岁)

前运算阶段的特点是产生了象征性功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表象与语言来进行思维。

象征性机能在行为上表现为:延迟模仿、言语、绘画和假扮游戏。

客体永存,儿童开始认识到一个事物即使不在眼前,它仍然存在于某个地方。

前运算思维缺乏逻辑性的表现之一是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三山实验,反映了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缺乏观点来看待事物的能力。P31

前运算阶段思维的第三个特点是:

(1)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容易受事物的现象所左右,表现出“现象论”的特点。

(2)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往往将两件先后发生的事件看成是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3)前运算思维是单维度的思维,所以儿童不能在事务间建立类与属的包含关系。

总而言之,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是一种象征性思维,它一方面使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对动作的依赖,另一方面也使儿童的思维局限于现象的世界,从而缺乏逻辑性。

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

具体运算阶段逻辑思维的表现:

(1)是儿童获得了守恒概念。守恒概念是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

(2)是儿童开始能摆脱自己的观点,从他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即获得了观点采择能力。

(3)是儿童获得了对事物的类似关系与序列关系的认识。儿童思维的逻辑性还必须依赖于具体的经验,离开了经验的支持,儿童就不能进行合乎逻辑的思维。也就是说,此时儿童还没有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结构。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5岁)

形式运算思维可以使儿童解决前所未有的问题或假设性问题,是儿童适应复杂环境的最有利的思维工具。

五、自我中心与去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是指儿童由于思维发展水平低而表现出的思维上的种种不足。在感觉运动阶段,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表现为他不能区分自身与外界,他完全生活在“此时此地”的世界中,他认识不到在他的感觉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在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表现在表征水平上。儿童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在“三山实验”之类的任务中表现出对他人观点缺乏认识,在语言交流时常常自说自话。

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后,儿童的思维进一步去自我中心化,能够认识到不同的人对不同事物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即具备了观点采择能力。

六、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

1.皮亚杰对主体与环境持交互作用的观点,强调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必须通过主体的过滤和组织作用才能实现。

2.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力来源于动作而不是感知觉。皮亚杰通过守恒概念的发展揭示了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规律,却低估儿童的能力。皮亚杰存在低估社会交往和教育对儿童认识发展的影响的倾向。

第二节精神分析理论

一、本我,储存力比多的人格结构。个人的很多欲望都不能为社会习俗、道德和法律所接受,所以在本

我的人格结构中就先后分化出“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

心理社会危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个体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在个体的需要和能力与社会的要求之间就产生了不平衡的现象,不平衡带来紧张感,艾里克森将这种社会

要求在个体心理中所引起的紧张。

二、根据心理社会危机的特点,可以将个体人格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1)口欲期(0~2岁)信任对不信任;(2)肛门期(2~4岁)自主对羞耻和怀疑;

(3)生殖器(4~7岁)主动对内疚;(4)潜伏期(7~12岁)勤奋对自卑;

(5)青少年期(13~19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成年初期(20~30岁)亲密对孤立;

(7)成年中期(31~65岁)生产对自我专注;(8)成年晚期(65岁以上)完美对绝望。

三、比较新旧精神分析理论异同

艾里克森是弗洛伊德的弟子,他认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过分强调性本能的作用,而低估了理性自我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精神分析理论过分关注病态人格的发展,而忽视了健康人格的发展,因而对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修正。艾里克森以自我的理性调节作用为核心,提出了他的人格发展理论——心理社会理论。这一理论与经典的精神既有区别,又有很多相同之处。

第三节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一、经典学习理论

1.代表人物:华生和斯金纳。

2.学习理论认为,心理发展就是行为改变的过程,心理完全是通过后天学习而发展起来的,华生用经典条件反射来解释儿童心理发展。

3.斯金纳认为,除经典条件反射机制外,人或动物还能通过操作条件反射来学习。一种行为,如果引起的结果是积极的,这种行为就容易再次发生;如果这种行为总是能引起积极结果,这种行为就巩固下来。

4.经典条件反射,就是通过学会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系,在刺激与刺激之间建立联系。

操作条件反射,是指一种行为的结果改变着该行为发生频率的学习机制。

二、社会学习理论

1.代表人物:班杜拉

2.观察学习,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受到强化或惩罚,使自己的行为发生改变的过程。

“替代性强化”,在观察学习过程中,他人行为受到的强化起到道德作用类似于儿童行为直接受到强化。3.认知学习理论,从经典条件反射到操作条件反射,再到观察学习,学习理论越来越重视人的行为的自发性,越来越强调认知因素在行为学习中的作用,这体现了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

相互融合的一种趋势。

第四节前苏联的儿童心理学习理论

一、维果斯基认为,人的心理机能应区分为两类: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技能。

前者包括: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和动作性思维等;

后者包括:观察、随意注意、词的记忆、抽象逻辑思维和高级社会性情感等。

二、内化过程,儿童必须首先掌握一定的中介手段才能发展出高级心理机能,这种中介手段就是工具,

工具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晶,儿童通过对工具的掌握,就将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文化转化为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

心理发展过程,就是在低级心理机能发展的基础上,在社会交往掌握工具,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中,是一个文化内化的过程。

最近发展区,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在得到环境的一定支持或指导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范围。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究心理发展趋势的实验设计

一、横向研究的定义和优缺点:

横向研究也叫横断研究,这是在同一时间内选取不同年龄的个体进行研究。

优点:⑴比较节省时间和经费,易于实施。

⑵由于横向研究可以对较多的被试进行研究,因此,被试的代表性往往较强,研究所得结果

也就具有较好的概括性。

⑶横向研究的时效性比较强,可以较快获得研究结果,同时避免了被试流失。

缺点:⑴存在组群效应;组群效应:是指横向研究将社会环境影响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当成是年龄增

长所引起的发展变化。

⑵不适用于研究发展的稳定性问题和早期影响的作用等问题。

二、纵向研究的定义和优缺点:

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是指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同一个或同一批被试进行重复的研究。

优点:⑴直接去研究儿童的发展过程,能看到比较完整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转折点。

⑵特别适用于研究发展的稳定性问题和早期影响的作用问题,也适用于个案研究。

缺点:⑴较花费时间、经费和人力;

⑵研究的时效性比较差;

⑶纵向研究耗时较长,可能发生被试流失的情况;

⑷由于需要对同一批被试重复进行研究,可能出现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

三、序列研究使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的结合

优点:⑴可以排除组群效应;

⑵可以不断补充被试,避免被试流失所造成的影响;

⑶可以了解是否存在练习效应或疲劳效应;

⑷耗时比典型的纵向研究少。

第二节研究心理发展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

一、研究心理发展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

1.跨文化研究;是在一项研究中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进行研究。

2.收养研究;是通过比较收养儿童与其生身父母和养父母在心理或行为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发展特征的影响。

3.双生子研究;是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之间和异卵双生子之间在心理发展特征上相似程度,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这种心理发展特征的影响程度。

4.双生子收养研究;这是比较被不同家庭分开收养的同卵双生子之间的相似性和异卵双生子之间的相似性,来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一种研究方式。

5.家谱研究;是通过研究具有血缘关系的同一家族中某种心理特征或心理疾病发生的概率,来了解这种心理特征或疾病是否具有一定遗传基础的研究设计。

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常用的智力测验有:斯坦福-比内智力测验、韦氏智力测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绘人测验等。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和绘人测验是非言语测验,在测验中较好地排除了文化因素,所以一般被认为是“文化公平”的智力测验,能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

二、实验法

1.实验法是在严格控制无关变量的条件下,通过系统地改变自变量(行为的原因)的水平,观察因变量(所要研究的行为)相应变化的一种研究方法。

2.在实验中,改变自变量的方法有分组实验和ABAB设计两种:

(1)分组实验有组间设计和组内设计两种;

(2)ABAB设计是通过系统地引进和撤去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其中A为没有引入自变量时的基线水平,B为引进自变量以后的水平。如果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引入和撤去而系统地变化,那么该自变量就是影响因变量的因素。

第四章产前发展

第一节遗传过程

一、很多致病基因都是隐性基因,当它与显性的正常基因结合在一起时,致病基因通常不会表现出来,

只有当两个隐性致病基因结合在一起时,才会导致个体发生该种病症。

二、除了眼睛颜色、色盲等特征是单个基因决定的外,个体的绝大多数特征,如身高、智力和气质等特

征往往都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

第二节产前发展

一、根据胎儿发育的特征,可以将产前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合子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环境中的不良因素一般不会对合子的发展造成影响。

(2)胚胎阶段;由于胚胎阶段是器官分化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也是胚胎对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影响最敏感的时期。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中,主要包括感染、药物、辐射和营

养不良这几类。

(3)胎儿阶段;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导致胎儿畸形的可能性明显减小。

第五章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新生儿的发展

一、神经系统在结构和机能上的发展均未达到完善的水平:

(1)首先,脑细胞的结构还不完善;

(2)其次,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联系较少,新生儿的各种感觉和动作之间还不能很好地协调活动;

(3)最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还很弱,大部分时间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

二、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可以分为两类:

1.一类是对新生儿具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包括:

(1)无条件食物反射,包括觅食反射(用手指触新生儿的一侧脸颊,新生儿将头转向同侧,用嘴去

寻找刺激源)、吮吸反射和吞咽反射;

(2)无条件防御反射,包括呕吐、喷嚏、眨眼反射等。

(3)无条件定向反射,新生儿出生后12~24小时就会把眼睛转向光源;在大声或其他刺激的作用下,

新生儿会将头转向刺激源,并因定向反射而抑制吮吸动作。

这一类无条件反射具有帮助新生儿获取食物,排出有害物质、注意环境中的重要刺激的作用。 2.第二类则是对新生儿不具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包括:

(1)巴宾斯基反射;(2)达尔文反射(抓握反射);(3)摩罗反射(围抱反射);

(4)游泳反射;(5)行走反射;(6)强直颈反射

第二类无条件反射是在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如果消失过迟,往往是大脑皮质发育不良的表现;如果这几种无条件反射弱或不出现,则提示脊髓发育可能存在障碍。

第二节婴儿的发展

一、婴儿的生理发展

1.身体发育:出生后第一年是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直至青春期时才进入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2.头胸交叉:医学上将胸围与头围相等时称为“头胸交叉”,在正常发展情况下,头胸交叉的年龄在1岁半前后。“头胸交叉”的年龄越小,说明婴儿发育情况越好。

二、大脑皮层髓鞘化的顺序是:一级运动区和一级感觉区首先开始髓鞘化,然后是联络皮质开始髓鞘化。

三、婴儿动作发展和活动的发展与心理发展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表现为:

(1)动作、活动是婴儿认识世界的渠道,通过这些动作模式和与之相联系的感知觉,婴儿获得了世界的最初认识。

(2)动作和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通过研究婴儿动作的发展,可以了解婴儿心理发展的水平。

动作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大脑成熟水平的制约,因此婴儿动作的发展存在明显的规律和顺序:

①动作的发展相对于落后于感觉的发展。

②动作的发展从未分化、不随意向分化、随意发展。

③动作发展的顺序和身体发展的顺序相一致。

婴儿动作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手的动作的发展,二是躯体动作的发展。

四、婴儿发音能力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

⑴简单发音阶段(0~3个月)

⑵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

⑶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

五、婴儿心理的发展

1.认知发展,包括:

(1)婴儿感觉的发展:视觉的发展、颜色视觉、听觉的发展、触觉和痛觉的发展。

(2)婴儿知觉的发展:模式知觉的发展、形状知觉的恒常性、深度知觉、跨感觉道的知觉。

深度知觉,(埃莉诺·吉布森)“视崖”实验,说明深度知觉在很大程度上是从遗传得来的。

(3)注意的发展:

去习惯化法,当同一个刺激持续呈现的时候,婴儿的心率就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或将头转开,这个过程叫习惯化。当再次呈现新刺激的时候,婴儿又会出现心率放慢的

反应,这个过程叫做去习惯化。发展心理学家经常利用婴儿的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现象,来研究婴儿对刺激性的认知活动,这样的研究方法叫做去习惯化法。

(4)记忆的发展

婴儿期的儿童只有动作记忆和情绪记忆,还没有表象记忆和词语记忆;只有再认记忆而没有再现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长时记忆在开始发展之中。

(5)婴儿“思维”的发展

通过儿童自身的动作获得的,是对事物之间、人与事物之间最简单、最直接的关系的认识,比感知觉活动更复杂。有人将婴儿的这种认识活动称作前言语“思维”。从本质上说,这是第一信号系统机能的体现。

前言语“思维”实质上就是婴儿通过不断运作其动作模式来认识自身与动作、动作与动作结果之间的关系,以及动作模式之间关系的过程。

2.社会性发展

(1)婴儿情绪的发展

大约在7个月左右,婴儿出现几种重要的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

依恋,是婴儿对他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即负责照料他并给予他爱的母亲、父亲或祖父母等)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体验,这是婴儿最初的爱的表现。

分离焦虑,是当婴儿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表现出的哭泣、找寻等不安的反应。

陌生人焦虑,则是当陌生人接近婴儿时他所表现出的哭泣、躲避等不安的情绪。

(2)婴儿依恋的发展

依恋的发展对于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①一方面,依恋作为最早的爱的情感的表现,为婴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全岛”,婴儿相信

他从依恋对象那里总是能得到保护、安慰和支持,这使婴儿有信心去探索更广阔的外部世界。

②另一方面,由于依恋关系的存在,儿童乐于接受依恋对象的帮助、指导和要求,并主动地模仿

和认同于依恋对象。

六、婴儿的依恋是怎样发展的:

(1)弗洛伊德、华生和班杜拉等人的理论倾向完全不同,但一致认为哺乳活动对于依恋的发展至关重要;

(2)H·哈洛及其研究发现,触觉上的舒适感是依恋发展的一个重要来源。

(3)新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认为,母亲(或其他人)以一种敏感、一致和关怀的态度对待婴儿,能够使婴儿形式对自己的信任感,并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搭建一个最坚实的基础。

(4)鲍尔比认为人类的婴儿也有这样的先天行动模式。婴儿跟随依恋对象、对他微笑、分离时哭泣等等这样一些行为都能使成人停留在自己身边,有助于婴儿的存在。

七、影响婴儿依恋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先天因素是依恋发展的基础,但婴儿的行为并不是象低等

动物那样刻板,也不是完全受遗传决定,相反,人类行为的可塑性是最强的,经验在依恋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八、依恋的类型:(1)安全依恋性;(2)回避型;(3)矛盾型。

九、双向性原则,儿童并不是像海绵一样被动地接受环境的影响,相反,儿童会主动选择与自己的先天

倾向相吻合的环境,而且这种先天倾向也会影响别人对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发展心

理学家将儿童与环境之间存在的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称作“双向性原则”。双向性原则

表明,儿童心理发展既受环境特点的影响,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是自身特点的产物。

十、婴儿气质类型:(1)轻松型婴儿;(2)困难型婴儿;(3)慢热型婴儿

第六章前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

一、前幼儿期是指儿童1—3岁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发展的特征:

第一特征:获得了独立行走的能力;

第二特征:儿童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的语言;

第三特征: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摆脱了婴儿期物我不分、人我不分、高度自我中心的状态,形成了对世界(包括自身)最初的具体性的表征。

二、由于前幼儿期儿童萌生了初步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其实是儿童自我意识开始发展的体现,也是儿

童运用发展中的运动技能的一种需求。有人将前幼儿期称作是“第一反抗期”。

一、第二信号系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在婴儿期,儿童针对各种具体的事物建立起了许多种条件反射,这些条件反射之间相互联系、融合,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感知觉—动作反应系统,这就是第一信号系统。在第一信号系统活动的基础上,当儿童建立起对词语的条件反射时,儿童的反应就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事物,而是针对一类相同的事物,反应就具有了概括性。词语不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事物或动作,而是对一类相同事物活动的概括。因此,将词语称作“第二信号”,在词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便是第二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的产生使儿童的认识活动具有了抽象概括性,第二信号系统是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稳定性的神经生理基础。

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一般要经地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直接刺激直接反应;第二阶段: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第三阶段:直接反应词的反应;第四阶段: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第二节前幼儿期儿童动作、活动的发展

一、模仿性游戏

在前幼儿期,当儿童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时,他开始自发地在自己的活动中模仿再现这些生活活动,这就是最初的游戏——模仿性游戏。

在前幼儿期,儿童开始在头脑中形成对事物和动作的心理表征——表象和语言,通过这种心理表征,当物体不在眼前时儿童可以在头脑中唤起它的形象,模仿性游戏因此得以产生。但这时期儿童表象很贫乏、水平很低,须依赖一定的游戏材料来维持其游戏活动,游戏的内容相应也很简单。

第三节前幼儿期儿童的语言发展

一、前幼儿期儿童的语音感知能力发展较好,而发音能力的发展则相对落后。儿童越来越多地模仿成人

的发音,他能够发出的音节,尤其是本民族语言中的音节也越来越多。4岁以前是语音发展的关键期。

二、儿童的言语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单词句阶段(1~1.5岁);(2)多词句阶段(1.5~3岁)。

三、前幼儿期儿童的言语活动的特点:

(1)前幼儿期儿童的言语活动具有情境性、活动性和对话性的特点;

(2)言语的交流机能还很不完善;皮亚杰将这种不完善的交流言语称为“自我中心言语”,反映了儿童心理活动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四、言语调节机能经历的发展过程:成人用语言来调节儿童的心理和行为活动→儿童模仿成人的语言来

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活动→儿童用不出声的语言来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活动。

五、言语发展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使儿童的心理活动开始有了概括性

由于掌握了语言,儿童的认知范围就不再局限于当前的环境,而能够将过去的经验与现在认知整合起来,并且能够认识依靠感知觉认识不到的事物的内在属性。

(2)使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开始有了随意性

(3)促使儿童自我意识的发生

一、在空间知觉方面,儿童在2、3岁时掌握了“上、下”关系,发展较快的儿童也开始掌握“前、后”

关系,但前幼儿期儿童一般不能掌握“左、右”关系。

二、记忆的发展的特点:

(1)前幼儿期儿童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与婴儿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

(2)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记忆的随意性开始发展。前幼儿期儿童记忆随意性的发展,除了表现为能够按成人的要求来记忆外,还表现为记忆策略的发展上。

三、直觉行动性思维,包含有词的成分但又不能脱离儿童自身动作和对事物的感知而进行的思维。

四、自我意识是“自我”结构中的认知成份,是个体对自身的存在和特征,以及自身与环境关系的认知。

五、鲍姆瑞德将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容型、独裁型和权威型。

国内心理学家有时也称作为溺爱型、独裁型和民主型。

第七章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

第一节幼儿生理的发展

一、在幼儿期,两个信号系统的发展表现为:

(1)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不断增长

由于第二信号系统作用的加强,幼儿建立条件反射的速度和巩固程度也就明显提高,并且能够认识感知觉不能认识到的事物的内在属性和事物间的复杂联系。

(2)两个信号系统之间复杂的相互诱导关系开始发生

当儿童对直接刺激物(声、光等)形成了某种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时,代表这种直接刺激物的词不经训练就能引起直接刺激物所引起的反应(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同样,在第二信号系统中形成的条件反射也能直接向第一信号系统传递。

第二节幼儿游戏的发展

一、主题游戏,在这种游戏中,游戏有明确的主题和角色分工,而游戏的情境则是想象的,游戏的规则

是内隐的。主题游戏反映了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即心理活动摆脱了直觉行

动性,而以形象性为主。

规则性游戏,游戏的情境和角色均为内隐的,而游戏的规则是外现的——才开始产生。因此,儿童的游戏是从前幼儿期的模仿性游戏向幼儿期的主题(角色)游戏发展,最后发展为规

则性游戏。

二:游戏的这些发展规律反映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从游戏最初要依靠摆弄实物发展到可以依靠表象,最后发展到更多的利用词来进行。由此可以看到儿童思维从直觉行动性向具体形象性的发展;看到一定程度的概括和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可能性。

从独自游戏发展到合作游戏可以看到,儿童从自我中心的个体向社会性个体发展;看到儿童的心理从不随意性向随意性的发展。

三、根据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特点,可以将游戏分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

四、心理学家关于游戏的理论:

(1)斯宾塞(能量过剩论):游戏是儿童发泄过剩精力的方法;

(2)帕特里克(能量匮乏论)——游戏的作用在于儿童为完成新任务而消耗能量的情况下为儿童补充能量;

(3)格罗斯(预演论):游戏是对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技能的排演与练习;

(4)心理学家彪勒认为:游戏是从行动中获得机制愉快的手段;

(5)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儿童释放焦虑和补偿生活中所遇到的挫折的手段。这种观点正是现代心理治疗技术中的游戏疗法的基础。

(6)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的图式与外界事物交互作用时,同化过程超出顺应过程的一种表现,因此外界事物就被改造以适应儿童的图式。

第三节、幼儿言语的发展

一、幼儿言语词汇的发展:

幼儿期可以说是儿童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从词义的发展来看,幼儿对词义的掌握比前幼儿期儿童有了明显的提高。儿童既能正确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称作积极词汇;儿童能够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或会说出但理解不正确的词汇称为消极词汇。

二、幼儿言语机能的发展:

(1)从情境性的对话言语发展为连贯性的独白言语;

他们的言语断断续续,很不连贯,必须依靠对情境的猜测才能懂得,需要成人的提问、解释和引导才能继续。

(2)内部言语开始产生。

内部言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言语,它是不出声的默语。它有3个特点:

①发音隐蔽,是无声的默语;

②句子压缩、简略;

③具有自觉的分析综合机能和自我调节机能。

在从外部言语向内部言语过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一种介于出声的外部言语和不出声的内部言语之间的言语形式,即出声的自言自语,亦称“自我中心言语”。

三、关于自我中心言语的看法:

(1)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由儿童思维的自我中心特点决定的,随着儿童思维的逐渐去自我中心化,自我中心言语就逐渐消失了。思维这种自我中心特点决定了儿童在说话时很难注意到别人是否在听,是否想听或是否听得懂。

(2)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言语可以分为外部言语、自我中心言语和内部言语三种,发展的方向是从外部言语向自我中心言语发展,最后发展为内部言语。这一发展趋势反映的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即心理活动从外显向内隐方向发展,这个过程称为内化。

(3)其实,维果斯基与皮亚杰的观点并不矛盾。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言语是从不完善的交际言语向完善的交际言语发展,而维果斯基认为儿童言语是从外部、交际言语向内部、自我调节性言语发展,实际上这两个发展过程是并存的。所以,维果斯基用自己的观点来否定皮亚杰的观点有其不当之处。如果将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观点结合起来,将能更好地说明不同类型的自我中心言语的发展。

四、关于言语获得的观点理论

1.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1)华生认为言语就是外界刺激与口腔发音器官的运动之间的联结;思维就是内隐的发音器官运动。

(2)斯金纳同样认为言语是一种外观行为,它的发展遵从强化原则。

在言语获得过程中,成人给予儿童言语行为的强化总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选择性强化),这就使儿童逐渐学会将发音与一定的事物、一定的情境联系起来,儿童因此获得词语的意义(语义)。社会学习理论用观察学习机制来解释言语获得的过程。儿童通过观察成人的言语活动及其所引起的后果,获得对成人言语意义的理解,并通过模仿学会像成人那样说话。

批评家对学习理论的批评:

①学习理论很难解释儿童言语获得过程中的一致性和同步性现象。

②儿童言语获得的过程是非常迅速的,不可能都必须通过强化或模仿才能掌握。

③成人对儿童言语的强化常常是针对内容而不是针对语言结构,所以用强化很难说明儿童语言发展的

全部现象。

④儿童言语是有高度创造性的,用模仿或强化无法解释言语的这种创造性和多样性。⑤模仿不能解释

所有的言语获得过程。

2.先天生物理论

言语获得的先天生物理论的代表人物有乔姆斯基和莱尼柏格等。

(1)乔姆斯基认为,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之分。表层结构是句子的外部语法结构,深层结构则是句子的语义结构。深层结构通过一套转换规则转化为表层结构。同一种深层结构可以表达为不同的表层结构。儿童言语获得的过程不是掌握各种具体的表层语法结构,而是获得深层结构以及掌握转换规则的过程。乔姆斯基认为,人类有一种先天的普遍语法,它

使人类的语言发展遵循共同的规律。乔姆斯基假设在儿童的大脑中有一个特化的言语获得区域,称为语言获得装置(简称LAD)。LAD根据普遍语法和环境中输入的少量的原始语言材料提出语法假设,经过假设检难过程逐渐建立起一套深层语法结构和转换规则。LAD只是一种假设性

的神经结构,一直没有得到验证乔姆斯基的言语获得理论被称为“生成——转换理论”。

(2)莱尼柏格是另一位重要的言语获得的先天生物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神经系统的成熟,尤其是言语中枢的成熟是言语获得的决定因素。先天生物理论不足是没有看到环境和儿童自身在言语获得过程中的作用,不能很好解释儿童言语获得过程中个体差异的产生。这种观点具有明显的机械决定论的色彩。

第三节幼儿的心理发展

一、儿童记忆精确性差的表现:

由于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比较低,对事物的理解往往不够正确,所以他们的记忆往往容易被歪曲,造成记忆的精确性较差。儿童对自身心理活动的认识(元认知)非常有限,所以他不能区分想象与真实的记忆,常常将二者混为一谈,造成对记忆的歪曲;有时又会将想象的东西当成现实,仿佛是“说谎”,其实这都是儿童记忆精确性差的表现。

二、思维的发展

幼儿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性为特征。形象思维可以摆脱对情境和儿童自身活动的依赖,依靠头脑中事物的表象和语言来进行思维。

皮亚杰认为2~6、7岁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表现为不能进行观点采择。观点采择是指一个人能够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和感受,并能从他人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事物的能力。幼儿在进行判断——思维的一种形式时,不能根据客观的、本质的事物关系来进行判断,而是根据主观的情感体验或经验来进行判断,或根据事物最直观的关系来进行判断。

三、通过儿童対实物概念下的定义的水平,可以了解儿童概念的发展。

儿童对概念下定义的水平可以分为:直指型、列举型、描述型、功用型和逻辑定义型。

幼儿初期主要是指直指型和列举型;幼儿中期主要是列举型;幼儿晚期主要为描述型。

掌握数的实际意义要经历这样的发展顺序:口头数数——按实物点数——说出物体的总数。

四、“认同”或“自居作用”,心理学家将儿童对成人个性品质的效仿的过程。

现代发展心理学理论认为,产生认同或自居作用的基础是,儿童知觉自己与认同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性别、相貌或能力等的相似性),认同带给儿童归属感和成熟感,这是认同发展的动力。

五、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上,如:

(1)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具有独立的评价;

(2)初步掌握了评价行为的标准。

(3)从笼统的评价发展到比较细致的评价,幼儿也能从不同侧面来评价自我了。

六、性别意识的发展:包括两个成分:一是性别恒常性概念,二是对性别角色特征和期望的理解。

七、性别恒常性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性别身份、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

八、儿童是怎样获得性别角色知识的呢?

成人的态度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时时在向儿童传递性别角色的标准。

九、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在前运算阶段的后期(4-7岁),儿童开始掌握道德标准,这时期儿童道德意识的特点,是将道德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因此皮亚杰将这个阶段儿童的道德意识称作“他律道德”。这一阶段的幼儿从不思考道德规则的目的和正确性,也不思考道德规则存在的理由是什么,皮亚杰将这种道德称作“道德实在论”。这种道德的特点是只能根据行为的后果而不是行为的动机来进行道德判断。

在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进入“自律道德”阶段,儿童开始将道德看成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达成的共识,因此在适当条件下道德规则是可以修改的,所以皮亚杰也称之为“道德相对论”。

这种道德的特点是能够将行为的动机与后果结合起来进行道德判断。

第八章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

第一节童年期儿童发展的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发展

(1)额叶的机能与抽象逻辑思维有直接的联系。额叶是意志中枢和人格中枢。是最迟髓鞘化的。

(2)α波是成熟的标志θ波是皮质不成熟的标志。4~20岁的个体枕叶皮质的自发电位频率的发展有两个飞跃期:一个是在5~6岁期间,一个是在12~13岁期间。

(3)失同步现象是神经系统成熟的一个重要指标。

(4)节律同化现象是皮质细胞可塑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阈限”复次光脉冲作用于儿童,引起皮质细胞电活动的频率向光脉冲的频率转化,这种现象叫做“节律同化”。

一、儿童的短时记忆在9岁左右基本达到成人水平,而长时记忆却在不断发展之中。

学龄儿童的记忆策略有:复述、组织和系统化。

二、童年期儿童复述策略的发展:

弗拉维尔认为,儿童运用语言复述策略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发展要经过“中介缺失”

和“说出缺失”两个水平,最终才能达到自动地运用复述策略。所谓“中介缺失”是指儿童完全不能利用语言这个中介手段来帮助记忆;“说出缺失”是指儿童虽然不能自发地利用说出的语言帮助记忆,但在成人的提示下进行复述却有助于提高记忆。

三、童年期儿童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其特点:

是儿童产生了逻辑思维的能力,但是这种逻辑思维能力仅仅局限在儿童已有的经验范围内。脱离了经验,童年期儿童就不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思维方式,来获得对事物内在本质属性的认识。

四、童年期儿童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这个时期儿童形成了守恒概念。

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可以分为3种:可逆推理、恒等性和两维互补推理。

五、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局限性则表现为:

在新的领域中,儿童无法用系统的方法来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也不能对想象的情形进行逻辑思维。皮亚杰用“钟摆实验”来说明童年期儿童思维的这一特点。

六、在实验室中研究自我控制行为,经常采用“延迟满足”实验范式。

成人的榜样是影响儿童自控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独裁型和惩罚型家庭教育方式下儿童的自控能力较差;

七、道德判断的发展

在童年期,随着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儿童能够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掌握道德标准,因此,此道德判断水平与幼儿期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皮亚杰将童年儿童的道德判断称为“自律道德”,即儿童认识到道德则是人们共同协商的结果,它的作用是使每个人的利益都行到保障。儿童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从依据结果进行判断转变为将动机与结果给合起来考虑。

心理学家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水平决定着道德行为。他采用与皮亚杰类似的方法——道德两难故事来研究从儿童到成人道德判断发展的特点。

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的3个水平,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共6个阶段: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习俗水平:第三阶段、第四阶段;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第六阶段科尔伯格认为,童年期儿童大多数处于第二个发展阶段。

八、萨利文认为,儿童的社会关系要经历3个发展阶段:

(1)2~5岁,儿童与成人的关系是其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2)5~8岁,儿童开始转向在同龄人中寻求朋友和玩伴。

(3)8~11岁,儿童与同性别的其他儿童形成强烈的情感依恋,及所谓“密友”。

第一节青少年期发展概述

一、青少年的界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有关文件中以“经济独立、有单独的住所、建立小家”来标定青少年起得结束。

我国目前而言,青少年期大约始于12、13岁,止于25、26岁。

二、关于青少年期发展的理论观点:

(1)生物发生论;代表人物:霍尔、格塞尔、雷奇默尔。

生物发生论主张从机体内部的发生过程来解释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特点,认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这一时期个体躯体生理趋于成熟的结果。

(2)社会发生论;代表人物:勒温、哈维赫斯特。

社会发生论从社会结构,社会化途径,以及青少年与他人相互作用的方式出来,来阐明其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认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其发与社会活动或社会环境对其施加影响的结果。

(3)心理发生论;代表人物:艾里克森、皮亚杰。

心理发生论并不否认生物成熟和社会环境因素在青少年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它坚持把心理发展自身矛盾运动的变化放在首位,并据此对青少年期的心理发生机制作出解释。

上述几种理论分别从生物成熟、社会相互作用以及心理矛盾运动的角度解释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机制。生物发生论的明显缺陷在于其对环境作用的忽视,社会发生论则对主体自身内在矛盾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分析。心理发生论由于将青少年心理发展中心理、社会以及生物等方面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所以其理论主张一直受到普遍的重视与认同。

第二节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

一、身体变化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青少年期是有机体从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的重要阶段,是身体急剧成长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期的生理发展和性成熟对其心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青少年身体的迅速成长的性成熟所带来的变化,使少年开始意识到自己已不再是个小孩子,由此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成人感”。“成人感”的出现对青少年个性的发展,尤其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性的成熟使少年开始意识到两性关系,对异性兴趣开始增加,并使其在与异性交往中产生一些新鲜的感受和体验。少年面对身体变化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反应。

第三节青少年认知的发展

一、青少年期的思维发展特点:

(1)抽象思维优势增强,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在知识理解和问题解决时还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只有到了高中阶段,青少年的抽象思维才能逐步摆脱具体经验的限制,达到直接根据概念、命题来进行逻辑推理的“理论型”的阶段。

(2)形式逻辑思维趋于成熟,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个体思维的发展一般要经历形式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两个阶段。形式逻辑思维是由具体抽象的过程,即先撇开事物的个别性、差异性和矛盾运动性,去片面、静止、抽象地反映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或普遍性。而辩证逻辑思维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即在形式思维的基础上,将事物的个别性、差异性和普遍性统一起来,在思维中恢复事物的本来面目,反映事物的矛盾运动,达到对事物全面、灵活、抽象具体的认识。

(3)创造性思维发展进入关键阶段

青少年期创造思维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创造性思维水平大幅度提高;

②创造性思维品质发展不均衡;

创造性思维品质一般是指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三个方面的特点。流畅性较易,发展速度较快;变通性较难,发展较慢;独创性难度最大,发展最慢。

③创造性思维发展呈现显著的个体差异;

④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结构日趋完善。

(4)想象力迅速发展

青少年期想象的发展的特点主要有:

①有意想象迅速发展;②想象活动的创造性水平日益提高;③想象更具有现实性。

二、元认识,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括主体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动态)和自

我认知能力(静态),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

第四节青少年情绪、个性及社会性的发展

一、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具体表现为:

①情绪的冲动性;②情绪的内隐性;③情绪的波动性;

④情绪、情感的丰富性;⑤情绪、情感的深刻性。

二、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趋势:

(1)成人感的出现及自我独立性的发展;

青少年更加渴望加入成人世界,希望他人将其当成人看待,并力争享有与成年人同等的权利。

(2)自我的逐渐分化

心理的自我也逐渐分化出主体和我客体我两个部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自己心目中的我(个人自我)与他人心目中的我(社会自我)之间的不一致等。青少年自我认识发展中的一飞跃——主体我和客体我的分化。

(3)自我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学生、大学生可以更独立、更全面地进行自我判断,自我评价的内容也由具体行为深入到个性品质;自我体验更加丰富与深刻;自我控制能力进一步加强,其行为更具目的性,也更符合意志行动的特征。

三、青少年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

(1)青少年自我认识的发展特点

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是自我认识的两个重要方面。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的连续性、同一性的认识,即对个体的整体性认识。

青少年主要通过以下途径逐步实现对自己的认识与了解:

首先,通过认识他人来认识自己;其次,通过综合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再者,通过自我探索来认识自己。

(2)青少年自我体验的发展

青少年自我体验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首先,自我体验更加丰富与敏感;其次,自我体验更为深刻;再者,自我体验具有易波动的特点。

自尊感是自我体验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种对自己可以胜任、值得人尊重的自我体验。

(3)青少年自我控制的发展。

四、艾里克森关于自我同一性的观点:

自我同一性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里森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青少年期(20—20岁)面临的核心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可以利用先前形成的关于自我的认识适应他们所担负的各种角色,为自己提供应付生活的策略,则可建立起自我同一性。如果个体无法发展一种统一的、持久战的自我感觉,无法适应各种角色,缺乏稳定的价值观念,难于做出适宜的职业选择,无法与他人有效交往,则会出现同一性混乱。出现同一性混乱的青少年,往往不能选择适应环境的生活角色,或表面上承担一定角色,却又很快变化角色。这些人还可能获得社会文化环境所不予认可的角色。

五、马西亚关于同一性地位的观点:

(1)同一性弥散:没有经历同一性危机,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尚没有明确的个人打算。

(2)同一性封闭:没有出现同一性困惑的情况下对自己的生活做出了个人选择,但他们的人生选择常常由权威性的父母做出,而不是通过自己探索而获得。

(3)同一性延迟:正处于同一性危机中,他们的选择或者尚未做出或者界定十分模糊。

(4)同一性获得:此类青少年在经历同一性危机后做出了个人的选择。

六、性别角色就是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

男性的五个最重要特征是:“有事业心”、“学历高有知识”、“独立自主”、“有领导能力”、“大胆敢为”。

女性形象最重要的特征是:“漂亮善良”、“温柔体贴”、“有事业心”、“独立自主”、“学历高有知识”。

第十章成年期早期和中期心理发展

一、成年期进一步划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成年早期始于20-25岁,结束于35岁;

成年中期(即中年期)始于35-40岁,结束于60-65岁;

成年晚期从60-65岁开始直至生命结束。

第一节成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有关成年期的发展理论大体可分为两类:即周期论和阶段论。

周期论者重视成人期发展与年龄的关系;阶段论成年期发展与年龄的关系不甚重视。

第二节成年早期和中期的生理变化

一、一般人的身体在20~25岁达到生理和感知能力上的最佳水平。

二、中年期身体健康的影响心理、社会因素:情绪状态、性格类型、生活习惯。

第三节成年早期和中期的认知发展

一、思维的转变过程至少可以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二元论阶段;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

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在分析事物时具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对各种现象的解释能持相对的态度。

第十一章老年期心理变化

第一节老年心理研究及心理老化学说

一、霍尔在1922年出版了《老年期》一书。

二、主要的心里老化学说

1.遗传学说认为,精神机能的老化、行为的变化以及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心理变化都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2.行为老化学说认为,老化主要是从行为变化中反应出来的,而且这些变化的发生是迅速而复杂的。3.疏离学说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与周围的人及环境的联系逐渐减弱,这种个体与社会的脱离是造成个体老化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老年期的认知变化

一、老年期的记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记忆过程的变化;

老年人的意义识记能力与先前相比没有多少改变,但机械识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

与再认相比,老年人的回忆能力下降显著,而且老年记忆力的减退主要是回忆能力的减退。

(2)记忆品质的改变;

老年人的记忆广度确实有所下降。

(3)不同类型记忆的变化。

短时记忆不受年龄影响,即很少减退,甚至不减退。一般认为长时记忆在储存的久远信息不会因年龄变化而受损,个体早年记住的字词意义和其他一般信息很少随年龄增长而减少。

二、老年期的思维变化

1.思维的自我中心化;老年人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思维的自我中心化。

2.关于老年期概念学习、问题解决及推理能力的研究;

(1)概念学习;老年人与中青年人在概念学习作业上存在着年龄差异。成年人形成概念所需的时间在延长,所犯错误在增多。

(2)问题解决;老年人在问题解决中发现和使用信息方面存在着不足;老年人提出解题策略的能力降低。

(3)推理;老年人通常会采用越来越简单的推理方法。到了老年期,个体的概念学习、推理、解决问题等思维等能力会有所衰退。

第三节老年期的人格变化

一、老年期的人格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⑴性别作用逆转;⑵性格内倾性增强;⑶处事方式消极。

第四节老年生活的心理适应

一、个体在成年后期如能做到以下几点,则在老年期仍可保持相对充沛的精力,对生活抱有积极的态度,

并乐于接受新事物:

(1)认识到智慧比体力更重要;(2)多从事社会化活动;

(3)灵活运用自己的精力;(4)保持心理的开放。

北大自考心理治疗选择题整理

1. 支持性心理治疗的目的是 A.改变人格结构 B.帮助来访者渡过当前难关 C.在无意识冲突中唤回其自知力 D.自知力重建 2.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结构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意识 3. 精神分析治疗设置的时间是 A.可以提前结束 B.对迟到不理会 C.可以延长时间 D.保持恒定 4. 在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予减弱某种行为倾向的刺激被称为 A.奖励 B.惩罚 C.消退 D.强化 5. 强化原理的提出者是 A.华生 B.斯金纳 C.班杜拉 D.巴普洛夫 6. 通过来访者的主动放松来增强其对体内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叫做 A.放松训练 B.系统脱敏 C.厌恶疗法 D.满灌疗法 7. ABC理论中的字母A是指 A.辩论 B.情绪及行为结果 C.信念 D.诱发事件 8. 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发展第二阶段是 A.体验阶段 B.开创阶段 C.修订阶段 D.发展阶段 9. 会心团体治疗的人员数量一般为 A.1-3人 B.3-5人 C.8-18人 D.20人以上 10. 格式塔治疗的人性观的基础是 A.现象学和唯物主义 B.现象学和存在主义 C.机械论和唯物主义 D.现象学和逻辑实证论 11. 以选择理论为理论基础的治疗方法是 A.精神分析治疗 B.行为治疗 C.森田疗法 D.现实疗法 12. 现实治疗的WDEP系统中"W"指的是 A.愿望和需要 B.自我评价 C.计划与承诺 D.方向和行动 13. 家庭成员过多参与到其他系统的任务和活动中,行使或替代某位家庭成员的功能被称为 A.替罪羊 B.三角关系 C.过度卷入 D.假敌意 14.用图示的方式描述家庭的发展、变化过程称为 A.再定义 B.家庭代际图 C.家庭雕塑 D.家庭结构图 15. 萨提亚所代表的家庭治疗流派是 A.结构家庭治疗 B.策略家庭治疗 C.经验性家庭治疗 D.家庭系统治疗 16. 结构性自我状态中的“A”是指

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第四节冲突与合作 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 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 决定使用威胁的因素:人格特性、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沟通。 如何运用协商减少冲突?答:(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大的让步。但是,最初的强硬立场未必总是有利。它有时会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对方也采取相应的强硬立场,从而使协商中止。(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

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3)逐渐回报策略。奥斯古德提出了一种协商的逐渐回报策略,这种协商策略由以下几步组成: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出呼吁。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4)中间人调解。协商对解决人际冲突是重要的。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锝权利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权力理论和协商理论。 *合作的权力理论:由卡普罗提出。这个理论涉及到了三个小组的合作问题。这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①权力均等;②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③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该理论还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于它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合作遵循着这一样一个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权力。 *合作的协商理论:由考默利达和契科夫提出。按照这一理论,在合作过程中,每个成员有着最大的期望结果、最小的期望结果和最可能的期望结果。个体或群体之所以合作是因为他们希望建立能产生最大期望结果的关系。最可能赢

北大心理学自考心得分享

北大心理学自考心得分享 2011-03-16 11:59 北大心理学自考心得分享 1、学习方法与应考技巧 2、课程架构简析 一、学习方法与应考技巧 北大心理学自考,有人觉得很难,也有不少人半途放弃的;但也不少一次考六门、七门、八门全过关的,一次过四门、五门还是比较常见的。那么北京大学的心理学自考,到底难不难呢? 我的基础也不算好,没上完初中,专本科同时报考,三年里考完专科,本科还有五门。因为要挣钱养肠子,一边做事情一边学习,没听过几次课,专科段是全自学的,第一次报考心理统计,我问一个北大讲实验心理的老师,她听我一说情况还自学心理统计,轻轻的摇头,意思是不可能靠自己学习考得过。看心理统计是很痛苦,不过我一次考过,八十八分不算太高,也是目前考得最高分了。通过这件事,我就认定,你想考过和想不想考好,并不在课有多难,关键还是在自己。老师讲不讲,只要你真想考过你就会去找你自己的方法。我也有重考的,不过我觉得是自己没学好的事,不关课程难不难和有没有听老师课的关系。所以,你要听了老师的课,别人考过,你考不过,至少自身的关系还是大一些。找不到问题的根源,总之是比较麻烦的。 做为公共的知识点,你想到了什么? 至少可以发现,公共的东西你学一次可以重复使用,第一次理解好学透,以后遇到了复习下就可以了,如果这一点你认为说得不对,那你真不适合参加这学习。 当你发现并接受这一点的时候,你已经在自考的路上给自己减少了很大的压力,也减少了不少的负担。这些你也不一定非要认同,因为规律和方法的发现确实不能完全的为简便快速的学习和应考打下通往必然成功的基础。 对课程的设置架构和相互关系有一些基础的了解,我们再来看一下学习的过程。 学习这回事我也不觉得件好玩的事情,所以,必要的努力还是需要的。 如果你去听辅导班的课程,我觉得对于应考来说,虽然不能说像婴儿吃奶那么容易,至少和你搬张课桌的难度不会大多少,前提是你真的认真的听了,事后学习了,考前复习了。

全国护理大专《医学心理学》自考第六章心理卫生

第六章心理卫生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儿童不同阶段的心身发展过程中,几乎是一生中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乳儿期 D、幼儿期 2、老年人心理保健的目的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列方法中不能 ..对老年的心理保健起直接作用的是A、确立生存意义B、适度锻炼 C、加强人际交往 D、死亡教育 3、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乳儿期 D、幼儿期 4、下列关于中年人心理发展中常见问题的描述,错误 ..的是 A、反应速度、记忆能力下降 B、渴望健康与追求成就的矛盾 C、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D、家庭与事业的双避冲突 5、(2次)中年心理发展中的常见问题是 A、主观健康评价差 B、性生活不和谐 C、反应速度和记忆能力下降 D、对生存和死亡的恐惧 6、下列选项中,智力发展到最佳状态的年龄阶段是 A、学龄期 B、青少年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7、下列选项中,不是 ..婴儿记忆特点的是 A、无意识记 B、机械识记 C、抽象记忆 D、形象记忆 8、下列选项中,不是心理健康的研究角度的是( ) A、病理学角度 B、行为学角度 C、统计学角度 D、文化学角度 9、下列选项中,称为“第一反抗期”的时期是( ) A、青春期 B、婴儿期 C、学龄期 D、幼儿期 10、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写下《一颗失而复得的心》一书,并且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作出直接贡献的 是( ) A、比尔斯 B、皮内尔 C、詹姆斯 D、罗杰斯 11、3岁的儿童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此时脑重已经达到( ) A、800g B、1000g C、1300g D、1500g 12、儿童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是() A.感官缺陷 B.营养不良 C.多动症 D.统合障碍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社会心理学(一)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心理学(一)试题 课程代码:0026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归因问题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 A.结构过程 B.个体过程 C.人际过程 D.团体过程 2.认为人类行为都是由本能决定的心理学家是【】 A.麦独孤 B.冯特 C.弗洛伊德 D.荣格 3.“我一生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对人类行为加以控制”,这句话反映了________的观点。 【】A.人本主义理论 B.行为主义理论 C.精神分析理论 D.认知主义理论 4.在理解行为的途径上,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比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更强调【】 A.心理状态 B.人格特质 C.行为预测 D.社会变量 5.强调个体的行为由其社会角色提供的理论是【】 A.角色理论 B.诱因理论 C.生物理论 D.认知理论 6.以下选项中不是学习理论的特点的是【】 A.强调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而来 B.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外在环境 C.只想解释外表的行为 D.强调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 7.一个长相漂亮的人往往在大多数方面都被别人作较高的评价,是由于________的作用。 1

【】A.正性偏差 B.晕轮效应 C.整体印象 D.第一印象 8.“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是指【】 A.自我图式 B.自我概念 C.自我觉知 D.自我确认 9.以下选项中关于“自我检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别人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B.故意低估自己的成就和贡献 C.为自己预期的失败事先准备理由 D.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检讨 10.我们常常认为毛泽东有魄力、有勇气、百折不挠,这实际上指的是一种【】 A.个人图式 B.团体图式 C.角色图式 D.自我图式 11.根据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如对张三打李四这件事进行归因,则李四是【】 A.内因 B.刺激物 C.行动者 D.环境背景 12.以下关于遗传和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遗传决定个体人格发展 B.环境提供发展空间 C.环境能改变遗传因素 D.遗传和环境互不干扰 13.Kelmen认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是【】 A.服从——认同——内化 B.认同——服从——内化 C.内化——服从——认同 D.服从——内化——认同 14.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说服效果的情境方面的因素的是【】 A.卷入程度 B.吸引力 C.可靠性 D.分散注意 15.认为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这是________理论的观点。 【】A.团体冲突 B.社会学习 C.认知 D.心理动力 16.以下选项中属于态度的间接测量方法的是【】 2

北大心理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复习过程

北大心理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心理学的性质 基本术语 心理学: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以下回答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认可:心理学曾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心理学也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应的一门学科。)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派别,反对研究意识,代表人物是美国的 B. Watson。行为主义集中关注环境事件(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的关系。行为主义将人比为具有心灵黑箱子的机器,方法学上强调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材料(可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注重实验研究。认为个体行为非与生俱来,而是学习的结果。 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学):心理动力学观点源于S. Freud,其主要目标是解释意义,其中很多是无意识的内容。主要研究方法是案例研究。冰山结构体现了人格构成,将心理比作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战斗。 本能:本能指个体不用学习就能表现出来的行为和行为倾向。Freud认为性驱力是人行为的根本动力。 范式:是科学界用来使局部经验有意义的一种广泛的理论假设系统,它包括理论假设、一致的比喻、认可的观察方法。心理学缺乏统一的范式,但有学派思想或观点。 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对“心理”有不同的界定。在哲学心理学时代,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1879年德国Wundt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心理现象的产生有两种根源:生理机制和社会文化。生物学和文化,是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基础和界限。 科学心理学同民俗心理学有什么根本区别? 民俗心理学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与心理活动或自然现象有关的一些比较神秘的现象进行的猜测性的解释,带有很强烈神秘主义的色彩,比如算命,相面,占星术,琢磨人,分析梦等等。其中有一些合理成分,但是更多的是用假想来解释现实,在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1.科学心理学是基于科学、系统的方法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2.科学心理学有学科继承性(哲学和生理学)。 3.科学心理学有一定的研究范式和自己的理论主张(研究对象的模型或抽象图象) 4.并且能把抽象的心理现象作出公认的比喻(将研究客体比作已知的客体)具有公认 的方法。 5.注重科学实验和实验数据。 心理学有什么作用? 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能够描述行为、解释行为、预测行为、控 制行为、改善行为(举例)。 心理学的诞生主要得益于哪些学科的影响?

医学心理学自考模拟2

[模拟] 医学心理学自考模拟2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 下列关于情绪和情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B.主观看法是其来源 C.任何事物都能引起 D.是态度本身 参考答案:A [考点点击]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情绪、情感的定义。 [要点透析]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客观事物是产生情绪、情感的来源;只有与人的需要相联系的客观事物才能引起;是对事物态度的体验,不是态度本身。 第2题: 情绪的特点不包括( ) A.情境性 B.不稳定性 C.短暂性 D.深刻性 参考答案:D [考点点击]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情绪的特点。[要点透析] 情绪的特点是情境性、不稳定性与短暂性。 第3题: 通常被称之为心情的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美感 参考答案:A 第4题: 下列关于激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 B.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 C.激情状态下当事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D.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 参考答案:C [考点点击]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激情的内容。[要点透析] 激情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激情状态下当事人失去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 第5题: 求知欲是一种(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心境 D.美感 参考答案:B 第6题: 面部表情中,对表达忧伤最重要的是( ) A.眼 B.口 C.鼻 D.前额 参考答案:A 第7题: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属于一种( ) A.认知调节 B.恰当宣泄 C.放松训练法 D.倾诉 参考答案:A [考点点击]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自我调节的方法。[要点透析]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自觉地、积极地换一个角度去重新看待发生的事情,纠正认识

北大自考心理治疗解答题真题

北大自考心理治疗解答 题真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解答题: 【1】简述运用解释时应注意的事项。 【2】简述系统脱敏法及其主要技术。 定义:系统脱敏法是在放松条件下从弱到强呈现刺激或情景,让来访者由轻至重逐渐暴露于容易引发其不良情绪的场景,同时给予奖励,使之产生逐步适应,达到脱敏目的。 操作步骤:操作起来主要有3大步骤:第一步进行肌肉放松训练,直至来访者完全放松。(可运用渐进性肌肉松弛法,对机体每组肌肉依次训练,即“集中注意-紧张-坚持-放松-松弛……”对儿童可用音乐和游戏等方法使之放松);第二步由治疗师与来访者共同设计出一个引起焦虑的由轻到重的等级表,即按刺激的大小不同确定一个刺激梯级表。(通常是通过来访者的口头报告来确定并评价出对每一件事感到焦虑(或恐怖)的主观程度。例如,某来访者小时候被蛇咬过之后,一直是闻蛇色变,听到有人谈论或是看到相关的音像资料都会紧张不已,对该来访者就可以采取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先给他看与蛇有关的物体,例如蚯蚓甚至是一截绳子,直到他对这些东西的恐惧感基本小时;在逐渐和他谈有关蛇的事情,让他从各种方面来客观了解蛇;然后给他看蛇的图片,直到他可以接受位置;最后让他近距离看蛇等。刺激梯级表一般分5-10级,从轻到重,逐步递增,来访者进入放松状态时向治疗师示意);第三步让来让着完全松弛时依次想象或经历梯级表中的不良刺激情景,(治疗师通过口述让来访者想象当进入到所指定的情境想象时来访者示意,让来访者保持这一想象中的情景30秒左右。每情景重复数次,其间休息片刻,每一治疗期呈现2-5项事件,持续时间15-30分钟,直至呈现最强刺激事件,让来访者学会使自身在克服焦虑或恐惧的过程中保持轻松,知

2018年4月自考00266社会心理学一试题和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一命题考试 社会心理学(一) 试卷 (课程代码00266)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社会行为的主体是 A.人 B.社会 C.行动 D.物质 2.《被奴役的儿童》使用的方法是 A.生活史分析 B.文献法 C.跨文化研究法 D.观察法 3.同辈群体又称 A.同龄群体 B.大众群体 C.学校群体 D.邻里群体 4.一般社会化的核心是 A.政治社会化 B.经济社会化 C.道德社会化 D.性别角色社会化 5.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始于 A.4岁 B.5岁 C.6岁 D.7岁 6.个人倾向于把有关认知客体的各方面特征材料加以规则化,形成完整的印象指的是认 知的 A.客观性 B.主观性 C.自我控制性 D.完形性 7.人们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这个现象是 A.假定作用 B.类化原则 c.晕轮效应 D.首因效应 8.总加量表法的发明人是 A.古德 B.李克特 C.苏西 D.塔南 9.规模小且互动性强的群体是 A.次属群体 B.首属群体 c.正式群体 D.参照群体 10.将社会与戏剧舞台进行比较的学者是 A.米德 B.库利 C.戈夫曼 D.班杜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心理学自考学习方法

心理学自考学习方法 心理学自考学习方法摘要学习法 在自学过程中,边学习边摘要,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在做同步练习题和自测题时,对平时的摘要进行校对和更正非常重要,它有助于知识的深化。 逻辑分类法 自考复习阶段,可适当地打破教材章节的限制,按照全书的逻辑结构,编制一个比较简明的逻辑关系图表,这对于知识系统化是一个很好的复习途径。 做题拓展法 很多复习参考书的单选题数量比较多,覆盖面也很广。因此,在做单选题时,要全面考虑题目所包含的知识点、相互关系和可能出现的变型题,这将有助于快速完成复习,也可以了解更多的题型。 争论提问法 真理的火花,会在碰撞中更加闪亮;适当的争论,会在记忆中更加深化。不妨在同学之间,多争论和提问。 重复学习法 当感到知识已经掌握得差不多的时候,再重复学一次。这一次也许会获得更深的印象和更多的体会。 换位思考法

在自学中,不要老是把你自己当成是“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要不断的把自己摆放到“先生”的位置上,采取主动,产生不同的想法来。 角色转换法 在自学某个专业时,比如会计,不要仅仅把自己当成考生练习题目,而要把自己设想成一个资深会计人员,正在替企业做帐。这样,就会学以致用,有益于考试。 交叉应用法 对知识多方位、多学科的交叉应用,会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产生更大的效应。这在科学史上已是不胜枚举的成功方法。 经典指导法 在自学中,会经常碰到困惑。这就需要运用自己学到的经典学科的理论知识,如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以及逻辑学、心理学等来指导实践。 重点把握法 好的自考生从不胡乱的猜题。但是,考前重点把握考点是可行的。就在考试前三五天,集中把学科的重点、难点弄懂,如果内容多、记不住,可以选择“重中之重”,强记下来,必有收获。 学习心理学的内容重点的建议一是图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心理学的自我提升离不开展卷阅读。然而,对于琳琅满目的心理学图书,非心理学专业出身的人,如何判断一本心理学书靠谱不靠谱?其实也不难,找到自己喜欢的图书,首先先看出版者。靠谱的出版社总会出靠谱的书。就心理学图书而言,几所高校出版社出的心理学书相对还是有质量保证的,

社会工作与管理自考科目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社会工作与管理自考科目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第一章概述 1、咨询的特征:第一,咨询体现着对来访者进 行帮助的人际关系。第二,咨询是一系列心 理活动的过程。第三,咨询它属于一个特殊 的服务领域。 2、咨询的定义: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 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过程。 3、心理治疗的定义:心理治疗是在良好的治疗 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 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 帮助的过程,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问题或 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4、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相似之处有:第一, 二者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常常是一致的。第 二,二者进行工作的对象常用常是相似的。 第三,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成长和改变方面二 者是相似的。第四,二者注重建立帮助者与 求助者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 助求助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5、咨询与心理治疗的主要区别有如下几点:第 一,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主要是正常人,正 在恢复或已复原的病人,心理治疗则主要是

针对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工作的。第二,心 理咨询所着重处理的是正常人所遇到的各 种问题。第三,心理咨询用时较短,一般咨 询次数为1次至几次;而心理治疗费时较长,治疗由几次到几十次不等,甚至次数更多, 经年累月才可完成。第四,心理咨询在意识 层次进行。第五,心理咨询工作是更为直接 地针对某些有限的具体的目标而进行的;心 理治疗的目的则比较模糊。 6、新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四个阶段:第 一,启动阶段(1949年至1965年),第二,空白阶段(1966年至1977年)第三,准备 阶段(1978年至1986年)第四,初步发展 阶段(1987年至现在)。 7、单选,改错:80年代末90年代初,李心天 先生将此法作了总结和提炬,称之为“悟践 疗法” 8、普及知识:全国一些城市和地区开始举办了 不同规模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讲心班。9、简答: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准有哪些要 求:第一,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第二,至少 对一种心理治疗的理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历年题目汇总

自考2047社会心理学(二)历年真题汇总 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20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因素如何影响个人和群体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行为的一门科学。( ) A.家庭环境 B.生物遗传 C.学校环境 D.社会情境 2.个体是通过微观环境来感知社会现象并获得一切社会心理特征的。微观环境包括很多,如:朋友、家庭、( ) A.学校 B.意识形态 C.社会制度 D.文化 3.人在某种情境中习得一定的行为,而当这种情境再现时,他会出现同样的行为。持这种观点的是( )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理论 C.场理论 D.学习理论 4.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多(P.Zimbardo,1973)等人在斯坦福大学所作的“监狱”实验属于( ) A.模拟研究 B.现场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 5.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定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 ) A.心理状态 B.心理特点 C.心理倾向 D.心理活动 6.通过记录皮肤电、心率或瞳孔收缩等指标,可以判断一个人对刺激的态度。这种研究态度的方法叫( ) A.生理记录法 B.行为观察法 C.假路线技术法 D.纸笔测验法 7.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恐惧程度与态度改变的关系是( ) A.倒U关系 B.U型关系 C.线性关系 D.反比关系 8.在听众没有改变态度的情况下,先向听众提出小的要求。在听众同意之后,再提出更高要求,听众往往也会同意,此称为( ) A.登门拜访 B.先大后小 C.对牛弹琴 D.折扣技术 9.弗斯汀格(L.Festinger,1957)提出的理论是( ) A.模仿理论 B.刺激反应论 C.归因理论 D.认知失调论 10.通常人们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不包括( ) A.改变认知 B.增加认知 C.减少认知 D.改变认知的重要性

北大心理学史历年试题选择填空02

单选题 1.古希腊哲学家、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赫拉克利特认为变化是世界万物的本质,并认为,代表万 物根源的是(C)P19 A、数及其关系 B、原子 C、火 D、水 2.伊壁鸠鲁认为,万物的基础是( C ) P36 A、上帝 B、灵魂 C、原子 D、永恒的自然界 3.18世纪法国著名的教育万能论者是( A )P106 A、爱尔维修 B、拉美特利 C、狄德罗 D、卢梭 4.孟德斯鸠最著名的著作是( A )P104 A、《论法的精神》 B、《人是机器》 C、《论精神》 D、《人类悟性论》 5.瑞士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波纳(博内)提出了神经特殊纤维说,这个学说又叫( B ) P113 A、神经阶层说 B、感官分工说 C、内部感觉说 D、共同感官说 6.第一个用心理学这个名词写书的人是( D )P119 A. 笛卡尔 B.洛克 C. 亚里士多德 D.伏尔夫 7.骨相学是由德国医生( B )创立的。 P131 A.斯铺宰姆 B. 哥尔 C.比兰 D.苏格拉底 8.美国最早的心理学实验室是郝尔在( A )年建立的。P213 A.1883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B.1911 C.1900 D.1887 9.提出学习顿悟说的心理学家是( C )P259 A. 精神分析学派的 B.行为主义学派的 C.完形学派的 D.机能主义学派的 10.把个体的人格体系分为内倾和外倾两个朝向的心理学家是( C )P277 A. 詹姆士 B.拉德 C. 荣格 D. 侯尔脱 11.( B )主张逆来顺受、听天由命,后来终于成为没落统治阶级和基督教的思想理论基础。P39 A.怀疑学派 B.斯多葛学派 C.伊壁鸠鲁学派 D.米多都学派 12.B=f(S.A)这一公式是( A )对行为的观点,其中B 代表行为变量,S代表情景变量,A代 表前因变量。P242 A.托尔曼 B.吴伟士 C.勒温 D.斯金纳 13.( D )认为,人格就是那些经常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模式。P279 A.卡丁纳 B.霍妮 C.罗洛.梅 D.沙利文 14.在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进步思想家斐微斯对心理学也有很大的贡献,他强调( C )的作用,

自考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1 .医学心理学-- 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2 .医学模式-- 指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它是某一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它影响着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 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4 .主观观察法--个人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传统上称为内省法。 5 .纵向研究--对同一批对象在一定时期内作连续追踪研究,从而探讨某一问题的发展规律。 6 .前瞻性研究-- 纵向研究的一种,是以现在为起点追踪到将来的研究方法。 7 .回顾性研究--纵向研究的一种,是以现在为结果,回朔到过去的研究方法。 8.行为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正常和病态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及其伴随的心身反应型式,都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这样,学习就成为支配行为和影响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行为学习各环节的干预,可以用于矫正问题行为,进而治疗和预防疾病。 9.强化--某些环境刺激对行为反应产生促进作用的过程称为强化。 10.消退-- 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亦即取消强化,条件反射可逐渐消失,这被称为消退。或者行为的结果是原有的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反应逐渐减弱,即R → S (积极)↓→ R (减弱)的关系 11.正强化-- 行为的结果是积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逐渐增强,即R → S (积极)↑ → R (促进)的关系,这称为正强化 12.负强化-- 行为的结果是消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逐渐加强,即R → S (消极)↓ → R (促进),这属于负强化 13.惩罚-- 行为的结果是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反应逐渐减弱,即R → S (消极)↑ → R (减弱)的关系,这属于惩罚 14.经典条件反射-- 指某一中性环境刺激(铃声、气味、语言等)通过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条件刺激,从而也能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15.操作条件作用--当某一行为反应R (如压杠杆行为或回避行为)出现时总能一次次获得某种积极的结果S (食物刺激或撤消电击),则个体逐渐学会对这种行为反应R 的操作,这就是操作条件作用 16.示范作用-- 是另一种类型的行为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可以通过对—个具体模型(mode1 )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学会这一种新的行为类型,而不强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 17.认知行为学习理论-- 与传统的行为学习理论不同,认知行为学习理论强调认知等个体因素在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的作用,即S → O → R 的关系。 18.潜意识--精神分析论认为,潜意识就是不能被人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它包括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活动和被压抑的愿望、被意识遗忘的童年经历等 19.社会化--是指特定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生活环境中,个体适应该社会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的过程。社会化的因素一般可分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信息三个主要因素。 20 .感觉--感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的反映。物体的大小、颜色、声音、气味等个别属性,直接作用于人的眼、耳、鼻等感觉器官而产生感觉。 21 .知觉--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任何事物的整体,都是由许多个别属性,按一定关系综合构成的。例如香蕉就是由它特殊的外形、特有的表皮、味道、果肉等多种特征综合构成。 22.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回忆)。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 23.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4.想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5.知觉的选择性--人们周围的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一定时间里,人们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26.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都是由不同属性的各个部分组成的,人们在知觉它时却能依据以往的经验把它组织成一个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27.知觉的理解性--人们知觉事物时总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它、理解它,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28.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改变以后,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29.遗忘--识记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称为遗忘。30.识记--是个体获取经验,记住事物的过程,也就是外界信息输入大脑并进行编码的过程。31 .保持--是对识记的进一步巩固,也就是把输入的信息牢固地贮存在脑子里。保持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32.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情感则是情绪的高级形式,侧重对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 33 .心境--是一种带有某种倾向性的、微弱而持续的基础情绪状态。 34 .激情--是一种猛烈、短暂、爆发的情绪状态。常常是由于某种有重大意义的事件突然来临时而产生的暴怒、狂喜、悲绝等。 35 .道德感--道德感是衡量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观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36 .动机--是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的的行为动力,具有激发、调节、维持和停止行为的作用。 37 .双趋冲突--即两个目标对个体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但由于受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 38 .双避冲突--]指一个人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必须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开另一个。 39 .趋避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即向往得到它,同时又想拒绝和避开它。 40 .挫折--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41 .个性--]或称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 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 总和。 42 .个性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 特征和自我调节系统 43 .气质--是指一个人生来具有的典型,稳定的 心理特点,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总和。 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速 度、强度、指向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44 .性格--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 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 了的行为方式。 45 心理评估-- 是通过观察、晤谈及心理测验等 手段对个体的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深入的客 观描述。 46 心理测验--指在标准的情境下,对个人行为样 本进行客观分析和描述的一类方法。 47标准化测验--只有通过一套标准程序建立测验 内容,制定评分标准,固定实施方法,而且具备 主要的心理测量学技术指标,并达到了国际上公 认的水平,才能称为标准化测验。 48常模--指某种心理测验在某一人群中测查结果 的标准量数,即提供了可比较的标准。 49-信度指测验分数的可靠性,通过对测验分数测 量误差的计算来估计。 50 效度--指测验结果的有效性,即某种测验是否 测查到所要测查的内容,在何种程度上测查了所 要测查的内容。 51智商(IQ )--智力测验结果的量化单位,用 于衡量个体智力发展水平的一种指标。 52.比率智商(ratio IQ)--最初由Terman 提 出,计算方法为:IQ=MA/CA ×100 。公式中 MA 为智龄指智力所达到的年龄水平,即在智力 测验上取得的成绩;CA 为实龄,指测验时的实 际年龄;设定MA 与CA 相等时为100 。比 率智商有一定局限性,适用最高实际年龄限制在 15 岁或者16 岁。 53离差智商(deviation IQ)--由Wechsler 提出, 它是用统计学的标准分概念来计算智商,表示被 试者的成绩偏离同年龄组平均成绩的距离(以标 准差为单位),每个年龄组IQ 均值为100 ,标 准差为15 。计算公式为IQ=100+15 (X- ) /SD 。离差智商克服了比率智商计算受年龄限制 的缺点 54心理治疗--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 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 技术包括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行动或通 过某些仪器以及一定的训练程序,改善病人的心 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消除心身症状,重 新保持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 目的。 55.行为治疗--是一类主要根据行为学习理论原 理来认识和治疗临床问题的心理治疗方法,强调 问题、针对目标和面向将来。目的是改善病人适 应性目标行为的数量、质量和整体水平。 56系统脱敏法--是行为治疗的一种,采用深度肌 肉放松技术拮抗条件性焦虑,包含了三个步骤: 放松训练、等级脱敏表,以及这二者的配合训练 (脱敏)。 57厌恶疗法--是行为治疗的一种,即在某一特殊 行为反应之后紧接着给予一厌恶刺激( 如电击、 催吐剂、体罚、厌恶想象等) ,最终会抑制和消 除此行为。厌恶疗法常用于治疗酒依赖或药瘾、 性欲倒错以及其他冲动性或强迫性行为障碍。 58 认知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根据认知过 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 技术来改变患者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 的总称。 59来访者中心疗法--强调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 性,发掘其潜能,不主张给予疾病诊断,通过治 疗师的倾听、接纳与理解,促进患者的成长,即 以患者为中心或围绕患者的心理治疗。 60通情-- 医生要按患者看待世界的方式理解他 的行为,并对患者的情感反应有所反馈。 61操作条件法(正强化法)-- 以操作条件反射 为依据,主要通过正强化(使用奖励)过程塑造 新的社会行为模式,从而矫正原有的不良社会行 为,因而又称奖励法。 62生物反馈--借助于仪器(生物反馈仪),将人 体内许多在一般情况下不能被人们感知到的各 种生物活动变化的信息加以记录处理、放大并转 换成为能被人们所理解的信息,如以听觉或视觉 的信号显示出来( 即信息反馈) 的过程。 63 暗示疗法的种类-- 言语暗示。药物暗示。操 作暗示。环境暗示。自我暗示。 64 支持疗法-- 一般是指医生合理地采用劝导、 启发、同情、支持、解释、提供保证、应激无害 化指导以及改变环境等方法,构成了心理治疗的 主要内容,帮助病人认识问题、消除疑虑、改善 环境、提高信心,从而促进心身康复过程 65生命周期(life cycle)--是指个体从生物学受孕 到生理学死亡整个时期所经历的过程,即一个人 从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到死亡的发展过程。 66 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 以积极有益的教育 和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以适应当 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67 代沟(generation gap)--是父母与子女间心理上 的差异和距离,以及由此引起的隔阂、猜疑、苦 闷和交流困难;代沟实际上是指代际交流困难, 常见于中学生。 68 第一反抗期(first-rebellion phase)-- 三、四岁 幼儿独立愿望增强,常要自行其事,表现不听话, 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反抗期。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 表现,具有积极的意义。 69“情商”(emotional quotient)--“情商”主要指人的 非智力因素,也就是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学家 大量调查表明,智商高不一定能使人成功,倒是 “情商”高的人更易成功。 70自我中心(self-centered)-- 以自己为中心来推 测周围事物,无法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进行思 考,假定每个人的思考都与他一样,以为自己喜 欢的东西别人也喜欢,不能理解别人会有不同的 想法。 71空巢(empty nest)--子女长大求学、就业、成家 独立后离开家庭,家里只剩下夫妻二人的现象。 72依恋感(attachment)--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照顾 者之间的情感联结。当婴儿重复接触一个人或一 件物,就会产生依恋感。很多学者认为,孩子与 父母早期的依恋感与未来他的社会化及情绪发 展的状况有直接的关系。 73分离焦虑(disconnection anxiety)--分离焦虑是 指婴儿离开了熟悉的环境,或他所依恋的人离开 他时所经历的紧张和不安全感。分离焦虑是最原 始的焦虑之一。 74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人类个体对自 我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75母婴联结(mother-infant connection) --婴儿早期 与母亲之间的心理与情感关系。 76人格完整(personality integration)--人格完整是 指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不存在明显的缺陷与偏 差;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 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有相 对完整的心理特征等。 77心身疾病--采用广义概念。指心理社会因素在 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医师资格考试中使用狭义概念,指心理社会因素 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 病。 78A 型行为--指冠心病倾向个性,主要特点是时 间匆忙感和竞争敌对倾向。 79 情感压制--研究显示,癌症病人较少有真正意 义上的否认机制。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只不过在 外表上表现无所谓的样子,实际上是有意识地强 行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家人朋友为自己过分担 心。 80异常心理是指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发 生异常改变,又称变态心理。 81社会常模(social norms)--社会常模是指正 常人符合社会准则的心理与行为。 82焦虑(anxiety)--是因受不能达到目的或不能 克服障碍的威胁,使个体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受 挫,或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预感到不祥和担心 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及带有恐惧和不愉快的 情绪。 83抑郁性障碍(depression)--是一种持久的心境 低落状态,多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 属情感性障碍的一个方面。 84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从童年 或少年期开始,并持续终生的显著偏离常态的人 格。这种人格发展的畸形与偏离状态,表现出固 定持久的适应不良行为,亦称变态人格、人格异 常、病态人格等。 85性心理障碍(sexual perversion)--称性变态或性 欲倒错,泛指在两性行为方面的心理和行为明显 偏离正常,并以这类偏离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 要或唯一方式的一组心理障碍,从而不同程度地 影响干扰和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正常的性活动? 86酒精心理依赖(mental dependence of alcohol) -- 是由于长期饮酒而对酒精产生了心理上的嗜好, 经常渴望饮酒。 87惊恐反应(panic disorder)--可能由于内心冲突 所致,这种反应常突然出现,使个体主观上极其 惊恐与不安,出现明显的植物性神经功能障碍, 如胸闷、心跳及窒息感等,多伴有失控感、濒死 感和将要发疯感。 88药物依赖(drug dependence)--亦称药物成瘾, 世界卫生组织(1974)将药物依赖定义为是一种强 烈地渴求并反复地应用药物,以获取快感或避免 不快感为特点的一种精神和躯体的病理状态。 89.神经性厌食(anorexia nervosa)--是由心理因素 引起的厌食,以自愿的饥饿和明显的体重下降为 特征 90社会角色--即社会身份,是与人的社会地位、 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 91病人角色--是指那些与医疗卫生系统发生关系 的那些有疾病行为、求医行为和治疗行为的社会 人群。 92 角色冲突--在角色转换过程中不能适应角色 要求而出现的角色矛盾。 93角色行为减退--已经进入病人角色后,由于家 庭、工作环境的变化对其提出新的角色要求而使 病人从病人角色中退出。 94 角色行为强化--]进入病角色并接受一定治疗 后,过份认同疾病状态,出现行为固着,对康复 后要承担的其它社会角色感到恐惧不安。 95焦虑--是人们对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危险或 重要事件时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 96抑郁-- 是一组以情绪低落为特征的情绪状态, 在抑郁状态下,个体会有悲观、失望、无助、冷 漠、绝望等不良心境。 97求医行为--是指当人们发现自己处于疾病状态 而向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寻求帮助的行为。 98遵医行为--是指病人为了预防、治疗疾病而与 医嘱保持一致的行为,即病人的依从性。 99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建立 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与排 斥的关系。 100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彼此注意、 欣赏、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从而促进人与人之 间的接近并建立感情的过程。 101. 医患关系--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影响的交往过程。 102. 交往--是人们以交换意见、表达情感,满足 需要为目的,彼此间相互了解、认识和建立联系 的过程。 103 非言语性交往--包括表情动作、目光接触等 方式以达到信息交往目的,在人际交往中占有重 要的地位。 104咨询--咨询系指商谈、征求意见、寻求别人 帮助。是通过人际关系而达到的一种帮助过程、 教育过程和增长过程。 105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咨询专家通过与来访 者晤谈与讨论来帮助他们,找出已经存在于来访 者的内在积极因素,并促进其发展的过程。主要 对象是正常人,所着重处理的是人们的正常需要 和问题。 106 医学心理咨询--是通过医学晤谈和讨论(必 要时进行心理测验),查明来访者心理障碍的性 质和可能的原因,给予劝告、建议、教育、支持 和各种形式帮助的过程,包括运用简短的心理治 疗和医药治疗(即综合干预)。 1 .医学心理学 2 .医学模式 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 .主观观察法- 5 .纵向研究- 6 .前瞻性研究- 7 .回顾性研究-- 8.行为学习理论 9.强化 10.消退- 11.正强化 12.负强化 13.惩罚 14.经典条件反射 15.操作条件作用- 16.示范作用- 17.认知行为学习理论 18.潜意识- 19.社会化 20 .感觉 22.记忆 23.思维 24.想象 25.知觉的选择性 26.知觉的整体性 27.知觉的理解性- 28.知觉的恒常性 29.遗忘 30.识记 31 .保持- 32.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33 .心境 34 .激情 35 .道德感- 36 .动机 37 .双趋冲突 38 .双避冲突 39 .趋避冲突 40 .挫折 41 .个性 42 .个性心理结构 43 .气质 44 .性格 45 心理评估 46 心理测验 47标准化测验 48常模 49-信度 50 效度- 51智商 52.比率智商 53离差智商 54心理治疗 55.行为治疗- 56系统脱敏法 57厌恶疗法 58 认知治疗 59来访者中心疗法 60通情- 61操作条件法 62生物反馈 或视觉的信号显示出来( 即信息反馈) 的过 程。 63 暗示疗法的种类-64 支持疗法 65生命周期( 66 心理卫生 67 代沟 68 第一反抗期 69“情商” 70自我中心 71空巢 72依恋感 73分离焦虑 74自我意识 75母婴联结 76人格完整 77心身疾病 78A 型行为 79 情感压制 80异常心理 81社会常模 82焦虑(anxiety) 83抑郁性障碍 84人格障碍 85性心理障碍 86酒精心理依赖 87惊恐反应 88药物依赖 89.神经性厌食 90社会角色 91病人角色 92 角色冲突 93角色行为减退 94 角色行为强化 95焦虑 96抑郁 97求医行为 98遵医行为- 99 人际关系 100人际吸引 101. 医患关系 102. 交往- 103 非言语性交往 104咨询- 105 心理咨询- 106 医学心理咨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