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诊所医疗应急预案

诊所医疗应急预案

诊所医疗应急预案
诊所医疗应急预案

诊所应急预案

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液或者保留静脉通路,改换0.9%氯化钠100ML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诊所负责人。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收集整理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CDC检验。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程序】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检

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1.询问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的过敏试验。

2.皮内注射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要两人核对后方可确认,过敏试验阳性禁用。

3.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在医嘱单、病历夹、治疗单上注明过敏,

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4.停用此药三天以上,应重新做过敏试验,方可再次用药。

5.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治疗盘内备有肾上腺素。

6.试验阴性者,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分钟,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

1.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2.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毫克,注意保暖。

3.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4.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复苏等抢救措施。

5.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

6.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尿量,及其它临床变化。

7.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发生空气栓塞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1.输液前要排尽空气,输液过程中,值班护士要及时巡视,密切观察,及时更换液体,以免空气进入静脉形成栓塞。

2.当发现空气进入体内时,立即夹住静脉管路,阻止空气进一步进入。

3.让患者处于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使空气进入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的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同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做好应急处理。

4.立刻给患者吸纯氧,有条件者可行高压氧治疗。

5.如有脑性抽搐可应用安定,也可应用激素减少脑水肿、应用肝素和小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

6.患者病情稳定后,详细、据实的记录空气进入原因、空气量及抢救处理过程。

7.继续观察并记录,直至证明患者完全脱离危险为止。

【程序】

立即夹住静脉通路→ 头低左侧卧位→ 通知医生→ 吸氧或高压氧→ 药物治疗→ 观察生命体征→ 告知家属→ 记录原因及抢救过程→ 继续观察

发生肺水肿的应急预案

1. 发现患者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或将输液速度降至最低。

2.及时与医生联系进行紧急处理。

3.将患者安置为端坐位,双下肢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的负担

4.加压给氧,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同时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酒精,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缓解缺氧症状。

5.遵医嘱给与镇静、扩血管和强心药物。

6.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血带,可有效的减少回心血量。

7.认真记录患者的抢救过程。

8.患者病情稳定后,加强巡视,重点交接班。

晕针应急预案

一、预防措施

1、进行抽血、静滴、肌注、针灸等有创性操作前,护士对患者进行细致耐心的解释。

2、操作中护士与患者交谈,或抚摸换或患者,以分散患者注意力。

3、避免在紧张、饥饿、疲劳时进行操作,除需空腹采血情况外。

4、护士应做到技术纯熟、操作利索迅速、减少患者的疼痛。

5、抽血、静滴、肌注、针灸的科室常规备50%葡萄糖。

二、应急处理

1、晕针一旦发生,立即停止操作,通知医生。判断病人的生命体征,如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并取头低足高位。

3、立即掐人中、内关、外关、合谷或针刺涌泉穴。

4、口服温热糖开水一杯或50%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高血糖者除外)。

5、经上述处理无效,立即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电话联系120急救,协助抢救处理。

三、应急程序

发生晕针→立即停止操作,就地抢救→平卧,取头低足高位→通知其他值班医护人员→掐人中、内关、外关、合谷或针刺涌泉穴→口服温热糖开水一杯或50%葡萄糖20ml静脉推注→心脏、呼吸骤停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护理记录→安抚患者及家属→交代患者保持轻松

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应急预案]

1.立即抢救,通知医生。

2.室颤造成心脏骤停时,心前区撞击,准备除颤仪进行非同步电击转复心律。

3.非室颤造成心脏骤停时,立即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加压给氧、气管插管后机器通气心电监护等心脏复苏抢救措施。

4.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抢救药物。

5.采取脑复苏,头部置冰袋、冰帽。

6.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做好抢救记录。

7.患者心肺复苏成功,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

[流程]

立即抢救→通知医生→观察生命体征→基础、心理护理→记录抢救过程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医疗纠纷、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置预案

医疗纠纷、事故防及应急预案 一、防预案 (一)总则 1、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医疗质量保障工作建立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各种抢救器材平时要处于备用状态,每周检查或维修,届时可随时投入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医务科、护理部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使用调配。 3、从全局出发,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严禁在患者面前诽谤他人,抬高自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4、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立参加各种会诊。 5、加强对下列重点病人的关注与沟通: ①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②自费患者。 ③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④预计手术等治疗措施效果不佳者。 ⑤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⑥在给患者家属交待病情中表示难以理解者。 ⑦发生院感染者。 ⑧病情复杂、各种信息表明可能发生医患纠纷者。 ⑨住院押金预交不足者。 ⑩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⑾需要用贵重药品或材料者。 ⑿交通事故及其他纠纷的患者。 ⒀特需病人或经他人介绍者。 6、对于已经出现医患纠纷苗头,科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决定进一步的诊治措施,及时组织科讨论,安排专人接待病人及家属,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7、各项实验辅助检查必须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顺序。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认真分析检查结果。 8、合理使用药物,严格执行《省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导原则》。 9、重视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充分发挥各科室院感染监控小组的作用,对于已经发生的院感染要及时报告,不得隐瞒,服从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 10、输血前必须进行HIV、HCV、HBsAg、梅毒血清抗体等检查,输血后血袋各科保管24小时后方可销毁。 11、各种有创检查及手术治疗等必须提前化验HbsAg、HCV—Ab、HIV—Ab。 12、各科室抢救设备必须存放在固定区域,并保证随时可用,严防失盗。临床及医技科室在接到急诊检查申请后必须尽快安排,并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出具报告。值班及主管医师应及时追问结果。 13、药剂科保证药品质量,保证抢救药品及时到位。 (二)病历书写: 严格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执业医师法》、《病历书写基本规》的要求进行书写,严禁涂改、伪造、隐匿和销毁病历。 1、住院病历 ①首页必须按照卫生部有关规定及我院的实施细则进行填写。各科室质控医师以及病历质控护士必须及时检查病历质量。 ②科室主任对病历终未质量负责。上级医师对病房的运行病历质量负责。 ③住院病历必须在24小时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必须在入院8小时完成。 ④上级医师的首次查房记录应当于患者入院48小时完成。上级医师的日常查房记录要求:危重患者每天、病重病人至少3天、病情稳定病人5天必须有上级医师查房记录,对诊断不清、治疗不顺利的疑难危重病人,必须有科主任查房记录。

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

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 一、目的 l.为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特制定《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 2.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各医疗医技及相关科室。 二、防范预案 l.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各种抢救设备要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投人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医务科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3.从维护全局出发,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严禁在患者面前诽谤他人和他科,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4.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立参加各种会诊。 5.加强对下列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 (1)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3)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4)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者;

(5)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6)对交代病情中表示难以理解者; (7)有发生征兆或己发生院内感染者; (8)病情复杂,各种信息表明可能产生纠纷者; (9)住院预交金不足者; (10)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1)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2)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 (13)患者选医师诊疗者; (14)特殊身份的患者。 6.对于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决定下一步诊治措施。安排专人接待患者及家属,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7.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顺序。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其结果要认真分析,妥善保管。 8.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不良反应,特别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的用药安全,禁止将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于18岁以下人群。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严禁滥用抗生素,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一般不得预防性使用。 9.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充分发挥院、科感染监控人员的作用,对于己经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登记报告,不得隐瞒,服从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 l0.输血时必须进行HIV,HCV,HBsAg及梅毒血清抗体等检查。输血后的血袋交由输血科统一保管,7d后方可销毁。

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应急预案

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应急预案 1 目的 1.1 为了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和及时控制重大医疗设备安全事故,建立健全对重大医疗设备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医疗设备安全事故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依据卫生部发布《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卫医管发【2010】4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及《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器械管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试行)》等,制定本预案。 2 范围 2.1 本预案明确了医疗设备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处理办法。 2.2 本预案适用于医疗设备在正常使用中造成公众大量病亡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重大医疗设备安全事故。 3 内容 3.1 工作原则 a.以人为本,快速反应。把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事发前要采取防范措施,事发后要及时开

展抢救事故病员应急行动。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准确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协调、各方联动,按照医疗设备安全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 c.严密监测,群防群控。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重大医疗设备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公众自我防范、自救互救能力。加强群防群控,有序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 d.分工负责,协同应对。建立统一、科学、高效的指挥体系建立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常备不懈的保障体系。 3.2 上报流程 (1)重大医疗设备安全事故发生后,各临床科室应及时上报医疗设备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急小组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处置。 (2)发生医疗设备安全事故后,医务科、设备科应迅速组织人员到现场勘查并记录相关情况,并在24小时内组织人员将医疗设备安全事故上报卫生局等相关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医疗纠纷应急预案(范本)

医疗纠纷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1.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2.违反医疗护理各项操作规程。 3.对各项规章制度如岗位职责、查对制度、医疗安全制度等没有落实到实处。 4.发生医疗纠纷时需封存哪些资料等相关知识欠缺。 5.在透析前向病人及家属解释不全面,对透析风险未明确告知。 6.医护人员在病人及家属面前随便议论同行人。 二.纠纷预案 1.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争议,需立即通知科领导,同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不得隐瞒。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 2.完好封存现场,包括透析器、血管路、透析液、反渗水、血液、消毒液、透析机、穿刺针等,立即封存并检验。 3.由医务科根据患者或亲属的要求封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所规定的病历内容。 4.对不明原因的病人死亡,应动员家属进行尸体解剖,且应在死亡48h内进行,若不愿尸解应做签字或记录。

5.科领导及医务科共同指定接待病人及家属的人员,由专人解释病情。 6.当事科室科领导在24h内就事实经过以书面报告上报至医务科/护理部。 7.遇病人及家属情绪激动,不听劝阻或聚众闹事,影响医院医疗工作正常秩序者立即通知保卫科。 三.预防措施 1.加强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及保护他人意识,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的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并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加强证据意识,如透析记录的完整、齐全、准确。知情同意、护理风险告知等。抢救记录应准确、真实,未及时书写的病历应在先6h之内追记,并加以注明。 3.严格使用一次性透析耗材及卫生部明确规定的可复用透析器,有卫生部的报批手续,对产品的来源、去向、使用有严格的登记制度。

医院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

淮北市人民医院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防范医疗纠纷,根据国家《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一、防范措施 1、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 医疗安全第一”的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各种抢救设备及抢救药品要处于良好齐全状态,保证随时投入 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总院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3、从维护全局出发,全院各部门、各科室及医务人员之间应相互 配合相互维护;严禁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或贬低他人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4、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期医师均不得独立参加各种诊疗工 作。 5、加强对下列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 (1)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3)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4)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者; (5)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6)对交代病情中表示难以理解者; (7)在感染征兆或已发生院内感染者; (8)病情复杂,各种信息表明可能产生纠纷者; (9)住院预交押金不足者; (10)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1)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2)由于交通事故或打架斗殴有可能推诿责任者; (13)特殊身份的患者;

(14)过敏体质者; (15)自带药品来我院进行有创治疗者(输液、肌注)。 6、对于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决定 下一步诊治措施。安排专人接待患者及家属,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7、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 顺序。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其结果要认真分析,妥善保管。 8、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不良反应,特别关注 老年人和儿童的用药安全,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严禁滥用抗生素。 9、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及无菌操作规 范,对疑似传染性疾病病人必须做好隔离及消毒工作,对于已经发生的院内感染及时登记报告,不得隐瞒。 10、各科室在做有创检查时,必须填写知情同意书,配备抢救设备, 并保证随时可用。医技科室接到检查申请单后应尽快安排。11、病历书写必须严格按照《安徽省病历书写规范》《医疗事故处 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相关要求进行书写,按时完成,严禁涂改、粘贴、刮擦、伪造、隐匿和销毁。 二、应急预案 1、一旦发生医疗意外、差错事故、(输液反应、过敏反应)及突 发事件立即启动本预案,当班医务人员需立即通知上级医师和科室主任,同时报告医务处,不得隐瞒。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进一步损害,尽一切努力挽救患者生命。 2、由医务处组织科室负责人查找医疗差错、事故原因。必要时组 织多科会诊。 3、医务处及科室主任共同决定接待病人家属的人员,制定专人进 行病情解释。确定部门负责人、经治医师和科室负责人为差错、事故或纠纷第一责任人,其他任何医务人员不得擅自解释及处理。

医院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正确处理医疗纠纷,有效控制和打击“医闹”,维护患者的合理诉求和保护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保障医疗安全,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由于医疗纠纷导致的群体性事件。 2.编制依据:依据我国《侵权责任法》;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卫生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卫生部、公安部(维护医疗机构正常的医疗秩序)通告。 3.事件定义:医疗纠纷是指患者及家属就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诊治过程中的最终医疗结果不能接受,由此而产生的纠纷。“医闹”是指患者及其亲属,或社会其他无关人员为达到某种目的,有组织、有预谋的利用医疗纠纷和当事人的过激情绪,人为制造群体事件,激化医患矛盾,扩大事态,用极端手段要挟医院,以图从中谋利的非法行为。本预案涉及医疗纠纷(包含医闹)是指患方拒不依照正常程序、不通过正常渠道解决矛盾,以各种非正常行为严重影响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甚至非法组织、策划、煽动、纠集社会闲散人员或患者亲属在医疗机构内寻衅滋事的各种非法行为。 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人为利用医疗纠纷,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以极端手段自发或被无关人员有预谋利用和煽动医患双方对抗情绪,导致纠纷矛盾升级,影响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造成恶劣影响和不良后果,甚至可能形成群体性事件的“医闹”行为。 5.工作原则:有效预防,分级负责,妥善处理,化解矛盾,防止激化,正当防卫,快速平息,由警察协助打击主要闹事人员。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1.组织机构:成立医院处置医疗纠纷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作为负责处置医疗纠纷应急指挥机构。

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应急预案

西安碑林康杰医院 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医疗秩序,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有效预防及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相关配套文件,参照调整医疗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制定本预案。 一、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石亚玲 副组长:王云 成员:孙腊叶齐静亢军李扬帆赵勇郭川莲魏欢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部,由医务部主任任办公室主任。 各科室、各部门要按照本预案,认真防范和处理医疗事故。 二、本预案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致力于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有法可依、处理恰当。 三、医疗事故的预防 1、医疗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应当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相互协调,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树立正确、积极的医疗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医疗安全目标责任制,尽最大可能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2、医院每年四次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常规、规范,通过集中学习、轮训以及各种会议强调通报等方式,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事故的防范意识。特别要学习《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全国医院工作条例》等。 3、医院所采购的药品必须符合《药品管理法》及其他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严禁假药、劣药进入医院,医院药品管理委员会负责把好质量关。医护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毒麻药品的管理和使用规定,认真做好药品临床研究管理工作。

突发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乾县人民医院 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为防范和处理重大医疗纠纷事件,规范医疗纠纷处置程序,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维护正常医疗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处置原则 (一)依法管理,以人为本。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保障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院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和科室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密切配合,形成联动机制。 (三)快速反应,科学处置。一旦突发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各有关科室要快速反应,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处置,确保医患双方的权益。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院发生的重大突发医疗纠纷。所谓的重大突发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对医疗过程和结果在认识上产生意见、分歧及争议,患者及其家属不通过正常途径解决,发生危害医院财产和医务人员、患者人身安全及严重破坏医疗秩序的行为,甚至引发社会治安事件或群体性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一)停尸闹丧,拒绝将尸体移送太平间或殡仪馆,在医院内挂横幅、设灵堂、烧纸钱、放鞭炮、散发传单等。

(二)聚众占据医疗机构诊疗、办公场所,干扰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的。 (三)故意损坏或窃取医疗机构财产、设备和病历、档案等重要资料的。 (四)阻碍医师依法执业,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务人员或者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干扰医务人员正常生活,情节严重的。 (五)聚众闹事3人(含)以上。 (六)患者或其家属有自杀、自残倾向,或危害他人人身安全。 (七)有其它严重影响医疗秩序的行为,经劝说无效的。 三、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成立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处置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张谦 副组长:田苍通师庆璋张发思颜靖涛李英珊 组员:王俊歧薛刚袁俊龙祝小虎邢会芹聂德刚马志鉴李苏涛梁建勋刘玺敏 工作职责: 应急小组: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启动本应急处置预案,协调各方面(包括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公安司法部门、维稳部门、新闻媒体等)的应急处置工作;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和教育疏导工作,正确引导医患双方依法妥善解决医疗纠纷;组织院内相关医学专家和法律顾问对有关医学问题和医疗纠纷进行讨论并提出专家意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件处置进展情况。

医院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模板

XX市人民医院 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为全面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我院应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切实提高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危害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编制依据 根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 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XX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XX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XX 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事故处置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作为应急处置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

的人员伤亡和健康损害。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机制。 3、科学评估,依法处置。有效使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等科学手段;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的作用,提高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水平和能力。 4、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急准备,落实各项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加强宣教培训,提高公众自我防范和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意识和能力。 事故分级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范围,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事故等级的评估核定,由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照有关规定进行。 救助体系 一、XX市人民医院突发食品安全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xx 院长 副总指挥:xxx副院长

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和处理预案

牡丹区中心医院 关于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预案 的决定 为了减少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保证医疗秩序,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有关文件规定,特制定本防范及处理预案。 一、适用范围 凡从事医疗活动的科室 二、概念定义 1.医疗纠纷:是指医务人员在医院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发生的争执 2.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3.医疗隐患:凡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行为。 4.医疗意外:是指由于患者病情或特殊体质不可抗力而发生难以预料和无法防范的后果。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 (一)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 主任:王庆斌 成员:彭春海、李梅莉、赵献荣、刘新平、闫志见、张智全。 2.职责 (1)组织落实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及处理预案。 (2)实行医疗安全隐患零报告制度,督促检查指导科室对医疗安全隐患的自查和整改工作。 (3)接待患者及家属的投诉,协调处理医疗纠纷。 (4)指导科室对医疗文书的完善、整理收集、保管工作,避免在医疗事故争议鉴定或法院应诉时举证不能的情况发生。 (5)负责医疗纠纷发生后对医疗文书的封存工作。 (6)协助科室和相关部门做好与医疗纠纷相关的药液、血液、注射器、药物等现场实物封存工作。 (7)负责对死因不明确患者的家属动员尸检工作。 (8)负责向吉林省医疗纠纷协调处理中心报告工作。

(9)负责召集医院医疗纠纷裁定委员会会议,认真记录,并向医患双方当事人传答会议讨论结果。 (10)负责医疗纠纷在省、市医学会鉴定中的资料提交、人员组织、结果处理等工作。 (11)协助法律顾问就医疗纠纷在法院的应诉工作。 四、特别要求 一旦发生纠纷,当班院委会成员、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人员、纠纷科室主要负责人全部到位,全程参与,不再管理原岗位分管工作,全力以赴,直至纠纷解决。纠纷处理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辞、无故不到或借故离开。 五、科室成立医患关系协调小组(科主任兼任组长) 1、职责 (1)组织本科室的员工学习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诊疗护理规范,依法执业。学习情况做记录。 (2)执行医患沟通制度,尊重并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规范执行各种告知、知情同意。组织科室工作人员参加医院举办的医疗纠纷处理及医患沟通技能培训或讲座,并加以应用。 (3)负责科室的医疗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及时报告。 (4)接待科室内部患者及家属对医疗工作的投诉,协调医患关系。 (5)重大医疗纠纷及时上报,配合医务科妥善解决。 (6)配合医务科做好科内纠纷在医学会的鉴定和在法院的应诉工作。 六、医疗纠纷、医疗事故防范预案 (一)实行医疗隐患登记报告制度 1.医疗隐患登记报告制度 (1)科室定期自查医疗隐患,登记,制定整改措施,向医务科报告。 (2)医务科检查工作,汇总发现的医疗隐患,提出整改措施,要求当事科室立即整改,并跟踪整改进展情况,及时向主管院长报告。 (3)医务科总结阶段性整改效果,向全院通报。 (4)对科室不落实自查隐患、发现隐患不整改、不报告的行为予以处罚。(5)检查记录本由专人负责保管,保存五年。 2.医疗隐患登记报告制度实施细则 (1)科室每月最后一周,由科主任带领医患关系协调小组成员进行医疗安全自查,将发现的隐患逐一登记,召开医疗安全分析会,制定整改措施,同时对上个月的整改情况进行总结,详细记载于〈科室医疗隐患登记整改报告〉中,一式两份,一份于每月结束前上报医务科,一份科室留存。自查中尤其是要严把病历质

医疗安全防范及事故应急预案

医疗安全防范及事故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事故和差错,提高医疗质量,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医疗秩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医疗安全防范预案 (一)总则 1、各医疗、相关科室必须围绕确保医疗质量建立健全和完善与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抢救医疗设施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做到随时可以投入使用。 3、全体医务人员要有全局观念,科室之间、医护之间应积极互相配合; 4、严禁在患者及其家属面前谈论同行之间对诊疗的不同意见,严禁诽谤他人,抬高自己的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5、禁止手术中谈论无关或不利于医疗过程的话题; 6、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严禁推诿病人;任何情况下,对危、急、重病人,都要实行先救治的原则; 7、任何情况下,未具备执业资格的实习医师均不得独立处理病人和独立参加各种会诊。

8、诊所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病员,由主治医生提出,报请负责人批准,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患者同意后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二)加强对下列重点病人的关注与沟通 1、自费和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和睦者; 3、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4、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或预后难以预料者; 5、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6、交代病情过程中表示难以理解者或情绪偏激者; 7、发生院内感染者; 8、病情复杂、各种信息表明可能产生纠纷者; 9、已经产生医药费用欠费者; 10、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1、由于交通事故可能有推诿责任者; 12、患者或家属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者。 (三)常规要求

医院内应急预案汇编

、突发医疗救护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突发医疗救护事件的定义: 1.本区域内突发3 人(含3 人)以上重伤或食物中毒等需要紧急现场医疗救治的事件或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指定的医疗救护。 2.急诊科或相关临床科室同时接收3 名(含)以上危重病人时。 3.短时内大批具有相同症状的病员就诊,预示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或超出相关科室救治能力时。 4.承担特殊医疗救护任务,包括收治特殊病种如甲类传染病、SARS禽流感等疾病或需承担特殊 人物的医疗救护任务。 (二)应急组织机构成立突发医疗救护事件急救工作组组长:医务科长 组员:医疗急救小分队成员 职责: 在医疗救护领导小组领导下履行好以下职责: 1.负责全院突发医疗事件的救治工作,制定并落实救治方案,必要时向医疗救护领导小组建议邀请外院专家参与救治; 2.受医疗救护领导小组委派,直接参与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3.根据突发事件的情况决定召集一支急救小分队,必要时三支急救小分队同时召集。 (三)处理预案 1.院前急救应急流程: (1)当有关部门接到院外意外或危重抢救信息时,立即向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汇报情况,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根据急救情况,通知急诊科及相关科室和职能部门做好急救准备。 (2)各相关科室接到急救指令后,立即确定急救人员名单(以医院急救小分队为基础),到急诊科听从急诊科主任安排。准备抢救仪器、设备、药品(急诊科负责准备备用并有清单)、车辆及后勤物质。要求在15 分钟内派出救护车赴现场救护。 (3)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立即核实情况,尽可能搞清事件的发生地点、范围、原因、人员伤亡情况,一旦情况核实或接到上级部门的医疗救护指令,急救工作组组长及时派出急救小分队奔赴事发现场。 (4)医疗急救工作组应根据突发事件的原因、人员伤亡情况配备必需的抢救监护器材、药品、物资。急诊科及相关科室做好收治病员的一切准备。 (5)夜间院外急救任务,由在院的值班医师承担,总值班同时协调相关科室备班医师顶班,以保证院内医疗安全。 (6)病人入院后,按院内急救流程执行。 2.院内急救应急流程: (1)当急诊科接收同一事件有三人以上的急救病人时,除执行一般的抢救程序外,视病情轻重,事件性质处理:病情轻,病员少,直接通知相关科室值班医师;病情重,病员多,立即通知总值班开通绿色通道,通知急救工作组组长(工作日)或总值班(夜间、节假日)组织备班医疗急救小分队人员参与抢救工作,如有必要通知其他急救小分队人员参与。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在组织抢救的同时上报分管副院长、院长。 (2)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核实情况后迅速召集医疗抢救工作组成员到现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汇报。 (3)急救工作组组长全程指挥协调相关人员投入分检、抢救、手术、记录、安排住院等工作,并及时向医疗救护领导小组汇报。 (4)超出本院救治能力的伤员,在急救工作组组长的统一协调下,及时向就近的医院分流或请求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上级医院专家参与救治工作。

重大医疗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重大医疗安全突发事件 处置应急预案 第一条医疗纠纷是指因患者或其家属对医务人员或医院的医疗服务不满意,与院方发生的争执。 医疗事故是指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第二条医院应加强对全院职工进行医疗安全教育,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 第三条医务人员在医院各项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依法执业,恪守职业道德。行政、后勤各部门必须认真履行职责,为医疗活动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第四条医务人员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认真履行告知义务,及时将患者的病情、治疗措施、用药等情况告知患者或家属,在进行各种有创造作前,必须依据有关规定充分告知其并发症及相关风险并签 定相应协议书

第五条医务人员应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病史询问仔细,查体细致认真,禁止使用患者自购医用材料、药品;严格按照《河北省病历病例书写基本规范》书写病历,记录认真、详实。 第六条医院不定期召开医疗纠纷(事故)防范讨论会,以总结经验教训,减少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医院医疗技术委员会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对医院医疗纠纷(事故)进行讨论、分析、鉴定。各科室应对发生的医疗纠纷(事故)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和该进。发生医疗纠纷(事故)的科室在处理后一个月内,应召开专题会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及整改措施并报医院有关部门。 第七条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发现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诊疗、护理、服务态度等)存在异议,或医疗工作存在某些缺陷,以及某些领域特定情况,有可能演变为医疗纠纷时,必须发出医疗纠纷预警。 第八条根据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可解决程度、若演变成医疗纠纷将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医疗纠纷预警分为三个级别: (一)三级预警。指医疗纠纷隐患的程度较轻,有演变成纠纷的可能性,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问题可以解决,若演变成医疗纠纷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二)二级预警。指医疗纠纷隐患的严重程度较重,预计经科室内解释协调有可能得到解决,若演变成医疗纠纷将造成一定的不良后

医疗风险及应急预案制度

医院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为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及医务人员的正当行医权利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提高医疗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并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制定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我院各医疗及相关医技科室必须严格执行。 防范预案 一、总则 1 、医疗、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医疗质量保障工作建立、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 、各种抢救器械设备要处于备用状态,可随时投人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医务处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3 、全体医务人员要有大局意识,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 4 、严禁在患者及其家属面前谈论同行之间对诊疗的不同意见,严禁诽谤他人,抬高自己的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5 、禁止在诊疗过程中、手术中谈论无关或不利于医疗过程的话题. 6 、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严禁推诿病人。 7 、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自参加各

种会诊。 二、加强对下列重点病人的关注与沟通: 1 、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 、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3 、自费患者。 4 、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5 、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或预后难以预料者。 6 、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7 、交代病情过程中表示难以理解者,情绪偏激者。 8 、发生院内感染者。 9 、病情复杂,可能发生纠纷者。 10 、住院预交金不足者。 11 、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2 、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3 、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 14 、经他人介绍者。 15 、患者或家属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者。 16 、艾滋病患者。 三、常规要求 1、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参与决定下一步的诊治措施。主任本人或安排专人接待病人及家属,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完整版)医院消防应急预案

消防应急预案 根据公安消防部门和市政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为确保医院的正常办公秩序和人身财产安全,一旦发生火情,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扑救和疏散患者,抢救财产,使火灾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特制定此预案。一旦发生火灾,指挥灭火、组织抢救和疏散行动。 一、火情报警: 1. 在医院范围内无论何时、何地,医院员工一旦发现火情,都有责任立即向消防中控室报警。 2. 在医院内遇见火情,如为初起小火,应就近使用轻便灭火器进行自救灭火,保护现场,将情况报告保卫科。如火情严重要立即按下墙上的手动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或用内部电话报警。电话号码:6983724 3. 电话报警时,不要惊惶失措,要沉着冷静,语言清晰的将火情发生的所在区域、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有无人员伤亡、报警人姓名、部门、所在位置报告消防中控室。 4. 关闭火场附近的电源、煤气开关及门窗。 5. 切勿高喊“着火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混乱,要保持冷静,只有经消防总指挥授权才可向“119”报警。 二、火情确认: 1. 中控室接到报警电话时要详细记录报警人姓名,部门及发生火灾的确切位置及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有无人员伤亡。 2. 中控室接到电话报警或消防主机报火警,立即通知备勤警员到现场

确认,查清下列问题: (1)火情发生的具体位置、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有无人员伤亡。(2)火源是什么,是电器起火还是其它原因。 (3)确认火情时应注意,不得莽撞开门,要先试一下门体的温度,如果正常可开门检查,如门体温度高,可确认内有火情,此时房内如有人,应先设法救人,开门时注意不要把身体正对开门处,视情况进入。 (4)确认火情后,立即将信息反馈给中控室。 三、火情报告: 1. 火情确认后中控室值班员立即(正常上班时间)向消防保卫科和主管领导报告,夜间、节假日向值班人员报告。 2. 向总机值班员(正常上班时间)报警。 3. 总机值班员接到报警后立即通知院领导。 四、各级人员行动: 1. 医院保卫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中控室组建灭火指挥部,指挥灭火及抢救疏散行动。 2. 非正常上班时间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失火现场指挥灭火行动。 3. 保卫科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中控室,协助主要领导指挥灭火及抢救疏散行动。 4. 医院行政办公室主任、各科室、各部门接到报警后,通知本部门各岗位人员坚守岗位做好疏散准备,立即赶往中控室组成灭火指挥部。

医疗纠纷处理应急预案及责任追究制度

江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医疗纠纷处理应急预案及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章制度制定目的及适用范围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结合我中心的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结防科、计免科、检验科相关人员。 第三条各科应进一步健全各项医疗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重视医疗安全工作,制定医疗事故防范预案,积极防范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 第二章医疗纠纷的受理 第四条医疗纠纷发生后,首先当事科室负责人及当事人应积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并妥善保存资料,收集和保存有关实物及证据等,尽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科室层面,并及时上报办公室。 第五条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按有关规定立即封存有关的资料及相关物品,对医疗纠纷进行调查核实和调解,及时组织科内讨论,得出初步结论,并将情况如实向中心主任或分管主任报告,向家属通报、解释,并组织力量维护中心正常工作秩序。 第六条医疗纠纷发生后经医患双方协商,同意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由办公室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准备相关资料,报分管主任、主任同意后,按程序进行: 1、各科室对发生的医疗纠纷必须组织科内讨论和评析,并把结果及时上报办公室。 2、纠纷主要责任人和其他责任人要写出书面报告材料,包括事故发生经过、自己应负的责任及吸取的经验教训。 3、办公室负责收集患方投诉材料。 4、整理有关资料,组织并通知医患双方及有关医疗、医技、护理、管理方面鉴定专家进行医中心内的医疗纠纷鉴定。 5、纠纷发生科室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有责任及义务配合进行有关医疗事故调查。 第三章医疗纠纷的处理 第七条对一些小的纠纷,当事科室和家属通过协商予以解决的,但事前必须向办公室报告,事后必须在办公室备案,在办公室的指导下和家属签署有关处理协议,协议必须符合有关法律规定,避免给医中心造成隐患或带来不良后果。 第八条主要责任人认定:一般情况下医疗纠纷、事故主要原因属于护理方面的,追究护士的相应责任;检验员应该违反检验操作规程造成的纠纷的为主要责任人;因见习医生、护士(新分配大学生、),实习生、进修生发生的纠纷,带教老师为主要责任人;责任人界

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

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 一,目的 1. 为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特制定《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 2. 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各医疗医技及相关科室. 二,防范预案 1. 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 各种抢救设备要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投入使用.根据资源共享, 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医务处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3. 从维护全局出发,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严禁在患者面前诽谤他人和他科,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4. 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立参加各种会诊. 5. 加强对下列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 (1) 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 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3) 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4) 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者;

(5) 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6) 对交代病情中表示难以理解者; (7) 有感染征兆或已发生院内感染者; (8) 病情复杂,各种信息表明可能产生纠纷者; (9) 住院预交金不足者; (10) 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1) 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2) 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 (13) 患者选医师诊疗者; (14) 特殊身份的患者. 6. 对于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决定下一步诊治措施.安排专人接待患者及家属,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7. 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顺序 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其结果要认真分析,妥善保管. 8. 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不良反应,特别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的用药安全,禁止将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于18岁以下人群.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严禁滥用抗生素,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一般不得预防性使用. 9. 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充分发挥院,科感染监控人员的作

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理预案

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为维护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正常就医环境,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妥善处理医患纠纷,缓解医患矛盾,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管理局《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医患纠纷处置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重大医疗纠纷是指我院的就医过程中,医患双方对疾病治疗效果及其原因的认定存在较大分歧,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工作极不满意,强烈要求追究我院及医务人员的责任,或者提出较大赔偿损失的医患纠纷。 二、启动预案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启用重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预案。 1、出现患方在医院寻衅滋事。 2、故意损坏或抢夺公私财物;侮辱、威胁、恐吓、殴打医务人员。 3、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 4、非法占据医院办公、诊疗场所。 5、在医院内外拉横幅、设灵堂、张贴大字报、阻塞交通。 6、抢夺尸体或拒不将尸体移放太平间或殡仪馆,经劝说无效的。 7、纠集5人以上扰乱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的医患纠纷事件。 8、患者或其家属有自杀、自残倾向,或危害到其他患者(家属)人身安全。 三、处置原则 1、依法管理,以人为本,坚持依法管理,保障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 权益。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院领导的统一领导下,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 负责,分块结合,密切配合,形成联动机制。 3、快速反应,科学处置,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事件,各相关科室要快速响应,采取果断措施, 及时处置。 四、应急机制 1、应急机构 成立由院长任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处、护理部、保卫科、院办、党办、医疗纠纷调解办、应急办负责人为成员的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应急指挥、协调、调查和处理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义务处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2、责任分工 应急领导下载:协调各科室的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事件处置进展情况。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需要,建议院领导是否启动本应急处置预案,负责院领导交办的具体应急事宜。 五、应急处置预案 1、疑似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发生后,纠纷当事科室负责人须立即向医院医务科、医疗纠纷调 解办、护理部、保卫科报告,并提供事件详实情况,不得隐瞒事实真相。 2、医务处根据情况建议应急领导小组是否启动预案。 3、医院院长统筹指挥重大医疗纠纷处理,分管院领导集体安排纠纷处理,协调各科室工作 联动。

医院内应急预案汇编

一、突发医疗救护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一)突发医疗救护事件的定义: 1.本区域内突发3人(含3人)以上重伤或食物中毒等需要紧急现场医疗救治的事件或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领导小组指定的医疗救护。 2.急诊科或相关临床科室同时接收3名(含)以上危重病人时。 3.短时内大批具有相同症状的病员就诊,预示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或超出相关科室救治能力时。 4.承担特殊医疗救护任务,包括收治特殊病种如甲类传染病、SARS、禽流感等疾病或需承担特殊人物的医疗救护任务。 (二)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突发医疗救护事件急救工作组 组长:医务科长 组员:医疗急救小分队成员 职责: 在医疗救护领导小组领导下履行好以下职责: 1.负责全院突发医疗事件的救治工作,制定并落实救治方案,必要时向医疗救护领导小组建议邀请外院专家参与救治; 2.受医疗救护领导小组委派,直接参与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3.根据突发事件的情况决定召集一支急救小分队,必要时三支急救小分队同时召集。 (三)处理预案 1.院前急救应急流程: (1)当有关部门接到院外意外或危重抢救信息时,立即向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汇报情况,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根据急救情况,通知急诊科及相关科室和职能部门做好急救准备。 (2)各相关科室接到急救指令后,立即确定急救人员名单(以医院急救小分队为基础),到

急诊科听从急诊科主任安排。准备抢救仪器、设备、药品(急诊科负责准备备用并有清单)、车辆及后勤物质。要求在15分钟内派出救护车赴现场救护。 (3)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立即核实情况,尽可能搞清事件的发生地点、范围、原因、人员伤亡情况,一旦情况核实或接到上级部门的医疗救护指令,急救工作组组长及时派出急救小分队奔赴事发现场。 (4)医疗急救工作组应根据突发事件的原因、人员伤亡情况配备必需的抢救监护器材、药品、物资。急诊科及相关科室做好收治病员的一切准备。 (5)夜间院外急救任务,由在院的值班医师承担,总值班同时协调相关科室备班医师顶班,以保证院内医疗安全。 (6)病人入院后,按院内急救流程执行。 2.院内急救应急流程: (1)当急诊科接收同一事件有三人以上的急救病人时,除执行一般的抢救程序外,视病情轻重,事件性质处理:病情轻,病员少,直接通知相关科室值班医师;病情重,病员多,立即通知总值班开通绿色通道,通知急救工作组组长(工作日)或总值班(夜间、节假日)组织备班医疗急救小分队人员参与抢救工作,如有必要通知其他急救小分队人员参与。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在组织抢救的同时上报分管副院长、院长。 (2)急救工作组组长或总值班核实情况后迅速召集医疗抢救工作组成员到现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汇报。 (3)急救工作组组长全程指挥协调相关人员投入分检、抢救、手术、记录、安排住院等工作,并及时向医疗救护领导小组汇报。 (4)超出本院救治能力的伤员,在急救工作组组长的统一协调下,及时向就近的医院分流或请求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上级医院专家参与救治工作。 二、医院院内紧急意外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应对院内紧急意外事件(主要指心脏骤停、猝死、意外伤害)的应急及反应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