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我国建筑材料的标准分为。

A、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个等级

B、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三个等级

C、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个等级

D、国家标准、部门标准、企业标准三个等级

2、根据试验数字修约规则,保留一位小数,修约得,修约保留一位小数,修约得。修约成整数,修约得。

A、、、

B、、、

C、、、

D、、、

3、建筑材料应具备等四个方面的性质。

A、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路用性质

B、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工艺性质

C、稳定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路用性质

D、力学性质、工艺性质、化学性质、路用性质

4、GB、JT、JG、ISO分别为标准代号

A、国家标准、交通行业标准、建材行业标准、冶金行业标准

B、国家标准、交通行业标准、石油化工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

C、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交通行业标准、建材行业标准、冶金行业标准

D、国家标准、交通行业标准、建材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

5、岩石的强度、水泥的密度、石灰的CaO含量分别属于材料的性质。

A、力学、物理、化学

B、力学、工艺、化学

C、力学、物理、工艺

D、物理、化学、工艺

二、判断题

(×)1、试验数字修约规则规定,拟舍去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大于等于5时则进一。(×)2、试验数字修约规则规定,拟舍去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等于5时,右边的数字全部为零,所拟保留的末位数字若为偶数则进一。

(×)3、GB为国家标准代号,所有标准代号中包含“GB”的标准都必须执行。

(√)4、材料的工艺性质是指材料适用于按照一定工艺流程加工的性能。

(√)5、建筑材料应具备力学、物理、化学、工艺四个方面的性质。

第一章砂石材料

一、单项选择题

1、两种砂子的细度模数相同,它们的级配相同。

A、一定相同

B、不一定相同

C、一定不同

D、以上都不是

2、砂的级配分区是以(方孔筛)上的累计筛余值进行划分的。

A、B、 C、 D、

3、砂子的细度模数愈大,表示砂。

A、越粗

B、越细

C、级配越好

D、级配级差

4、某工地通过粗集料筛分试验得到相邻两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等,则可判断该粗集料的级配为级配。

A、连续

B、间断

C、密实

D、无法判断

5、表示材料吸水性的指标是。

A、含水率

B、吸水率

C、软化系数 4、亲水性

6、含水率为5%的砂子220Kg,干燥后质量为 Kg

A、209

B、211

C、210

D、以上都不是

7、一组砂样经筛分试验得到两次平行试验的细度模数为、,其细度模数的测定值应为。

A、 B、 C、 D、重新取样试验

8、岩石的内部组成由三部份组成

A、矿质实体、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

B、矿质实体、水、空隙

C、矿质实体、空气、水

D、矿质、空气、空隙

9.路用石料抗压强度测定试验条件是。

A、在干燥状态下

B、在吸水饱和状态下

C、在冻融循环后

D、在真空饱和状态下

10、划定水泥混凝土粗、细集料的筛孔尺寸是。

A、B、C、 D、

11、经岩石毛体积试验(量积法),测得试件质量为,直径平均值为,高平均值为,又已知该岩石真实密度为cm3,则该试件的孔隙率为。

A、%

B、%

C、%

D、%

12、通常情况下,石子的公称粒径与最大粒径的关系是。

A、小一个粒级

B、大一个粒级

C、相等

D、无关

13、岩石强度等级划分的技术指标是。

A、密度、强度

B、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

C、单轴抗压强度、磨耗率

D、抗冻性、磨耗率

14、经筛分试验,某筛上筛余量为,各筛筛余量之和为,则该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为。

A、%

B、%

C、%

D、试验不合格,应重做试验

15、按克罗斯分类方法,岩石中称为碱性岩石。

A、SiO2>65%

B、SiO2<52%

C、SO2>65%

D、SO2<52%

16、在水泥混凝土中,粗集料是指粒径的集料。

A、>

B、>

C、>

D、<

17、在沥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是指粒径的集料。

A、>

B、>

C、>

D、<

18、砂子的粗细程度,一般可以采用的大小表示。

A、空隙率

B、

C、级配

D、细度模数

19、集料的空隙率是指集料试样堆积时中空隙体积占的百分率。

A、矿质实体体积

B、矿质实体与孔隙体积之和

C、集料总体积扣除空隙体积

D、集料总体积

20、已知某砂的细度模数为,则该砂级配。

A、良好

B、较差

C、中等

D、无法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

1、按照砂的细度模数,砂分为()

A、Mx=~为粗砂

B、Mx=~为中砂

C、Mx=~为细砂

D、Mx=~为粗砂

E、Mx=~为中砂

F、Mx=~为细砂

2、岩石的毛体积密度测定方法有()

A、量积法

B、水中称量法

C、李氏容量瓶法

D、容量瓶法

E、真空抽气法

F、蜡封法

3、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是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毛体积的质量。其中毛体积包括()。

A、矿质实体

B、闭口孔隙

C、开口孔隙

D、颗粒间空隙

E、集料中的水分

F、集料中的空气

4、以下关于砂的分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砂的分区是根据(方孔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划分的。

B、砂的分区是根据(方孔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划分的。

C、砂分为三个级配区,其中Ⅰ区砂较粗,Ⅲ区砂较细。

D、当=53%时,该砂为Ⅱ区砂。

E、当=45%时,该砂为Ⅱ区砂。

F、在Ⅰ、Ⅱ、Ⅲ区砂中,建筑一般常用砂是Ⅰ区砂。

5、若经试验知、、、、(mm)筛上筛余量分别为10、20、60、130、125(g),假定试验结果符

合要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为%

B、=%

C、筛累计筛余百分率为100%

D、=%

E、=%

F、=0%

三、判断题

(√)1、砂的细度模数只反映全部颗粒的平均粗细程度,而不能反映颗粒的级配情况。(√)2 两种砂子的细度模数相同,它们的级配不一定相同。

(√)3、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细集料越粗。

(×)4、岩石的的力学性质主要有压碎性和磨耗性两项性质。

(√)5、对于同种岩石,一般其饱水率大于其吸水率。

(×)6、集料磨耗率愈高,表明集料的耐磨性愈好。

(√)7、岩石的真实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岩石矿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8、同一种材料,若其表观密度与密度差值越大,则其密实度越大

(×)9、材料的软化系数越大,则材料的耐水性越好。

(√)10、细集料筛分时,无论用于工程什么部位均用方孔筛。

(√)11、混凝土中采用间断级配粗集料可获得更小的孔隙率,密实性更好,从而节约水泥。(×)12、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中的试算法适用于二种以上矿料配合的情况。

(√)1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岩石中开口孔隙越多,岩石的抗冻性就越差。(×)14、Ⅱ区砂级配良好,Ⅰ区、Ⅲ区砂级配较差。

(×)15、细度模数是划分砂子粗细程度的唯一方法。

(√)16、集料的压碎值越大,说明其强度越低,则集料的质量越差。

(×)17、集料的磨光值越大,说明集料的抗滑性能越差。

(√)18、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我国现行规范推荐采用的图解法为修正平衡面积法。(×)19、集料的冲击值越大,说明其抗冲击能力越差。

(×)20、岩石的吸水率是指岩石在强制条件下,岩石试件最大吸水质量占烘干岩石试件质量的百分率。

第二章石灰和水泥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行国标规定:水泥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分别。

A、不得早于45min,不得早于600min

B、不得迟于45min,不得早于600min

C、不得迟于45min,不得迟于10h

D、不得早于45min,不得迟于10h

2、生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Ca(OH)2

B、CaCO3

C、CaO

D、CaCl2

3、水泥胶砂抗折强度试验中经测定,得三个试件抗折强度分别为 MPa、 MPa、 MPa,则该水泥抗折强度测定值应为。

A、 MPa

B、 MPa

C、 MPa

D、 MPa

4、普通水泥的代号是。

A、P·I

B、P·II

C、P·O

D、P·S

5、用干燥环境工程的水泥,不宜选用。

A、矿渣水泥

B、普通水泥

C、粉煤灰水泥

D、硅酸盐水泥

6、抗渗性最好的水泥为。

A、矿渣水泥

B、普通水泥

C、粉煤灰水泥

D、火山灰水泥

7、测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目的在于。

A、检测水泥强度

B、测定水泥凝结时间

C、检验水泥体积安定性

D、检验水泥的凝结时间与体积安定性

8、水泥胶砂抗压强度测定时,其受压面积是 mm。

A、160×160

B、40×40

C、100×100

D、50×50

9、水泥细度用筛析法测定时,其方孔尺寸是 mm

A、 B、C、 D、

10、某水泥经试验测得试杆下沉深度距底板5mm,而此时拌合用水量为138ml,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是。

A、%

B、%

C、138ml

D、140ml

11、氧化镁含量为是划分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的界限。

A、5%

B、10%

C、15%

D、20%

12、划分石灰等级的最主要指标是。

A、(CaO)ed含量

B、Ca(OH)2含量

C、(CaO)ed+MgO含量

D、CO2含量

13、在水泥熟料中对水泥强度起主要作用的矿物成分是。

A、C2S

B、C3S和C2S

C、C3A

D、C3AF

14、评定水泥强度等级应根据。

A、7天和28天抗折强度

B、7天和28天抗压强度

C、28天抗压强度

D、7天和28天抗折强度、抗压强度

15、我国国标规定,测定水泥体积安定性的标准方法是。

A、维卡仪法

B、雷氏法

C、ISO法

D、试饼法

16、同种水泥,分别采用负压筛法和水筛法测定细度,结果不一致时,应以为准。

A、负压筛法

B、水筛法

C、测定的较小值

D、根据具体情况定

17、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中加入石膏的最主要目的是。

A、使水泥稳定,防潮

B、中和有害成分,提高水泥质量

C、降低水泥造价

D、调节水泥凝结时间

18、在长期处于高温条件下的生产车间,宜使用。

A、硅酸盐水泥

B、矿渣水泥

C、火山灰质水泥

D、粉煤灰水泥

19、ISO法测定水泥胶砂强度,标准试件制备规定。

A、水泥和标准砂质量比1∶3,水灰比

B、水泥和标准砂质量比1∶,水灰比

C、水泥和标准砂质量比1∶3,水灰比

D、水泥和标准砂质量比1∶,水灰比

20、当使用中对水泥的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时,应进行复验。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半年

二、多项选择题

1、现行国标《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1999)规定,凡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的水泥,均为废品。

A、氧化镁含量

B、三氧化硫含量

C、细度

D、终凝时间

E、初凝时间

F、安定性

2、现行国标《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1999)规定,凡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的水泥,称为不合格品。

A、强度

B、氧化镁含量

C、初凝时间

D、终凝时间

E、细度

F、掺加料

3、关于硅酸盐水泥矿物组成对水泥特性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酸三钙反应速度快,水化热高

B、硅酸二钙对水泥后期强度起重要作用

C、铝酸三钙反应速度快,水化热高,对水泥强度起重要作用

D、铁铝酸四钙反应速度较快,水化热较高,对水泥抗折强度起重要作用

E、硅酸三钙对水泥强度起重要作用

F、硅酸二钙反应速度快,水化热高

4、关于水泥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国现行国标中限定水泥中氧化镁含量是因为它会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

B、一般来说,水泥越细,水泥的强度越高,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的使水泥更细。

C、测定水泥标准稠度采用试杆法或试锥法,当两法试验结果不一致时,应以试锥法为准。

D、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太迟。

E、我国国标规定水泥强度试验标准方法,试件的尺寸是40mm×40mm×160mm。

F、我国现行标准规定,水泥的强度等级是通过试验测定水泥抗压强度,再按国家规定的最低强度值来评定。

5、工程中常用的六大品种水泥中包括。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三) 第四章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单项选择题 1现代高级沥青路面所用沥青的胶体结构应属于 _________________ A 、溶胶型 B 、凝胶型 C 、溶一凝胶型 2、 可在冷态下施工的沥青是 _________ 。 A 、石油沥青 B 、煤沥青 C 、乳化沥青 3、 沥青混合料中最理想的结构类型是 ________ 结构。 A 、密实骨架 B 、密实悬浮 C 、骨架空隙 4、在沥青混合料中,应优先选用 _____________ 5、粘稠石油沥青三大性能指标是针入度、延度和 ____________ A 、软化点 B 、燃点 C 、脆点 D 、闪点 6、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沥青混合料中稳定度与沥青含量关系为 A 、 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随沥青含量增加而降低。 B 、 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 C 、 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减少。 D 、 沥青含量的增减对稳定度影响不大。 7、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沥青混合料中流值与沥青含量关系为 _________ 。 A 、 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随沥青含量增加而降低。 B 、 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 C 、 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减少。 D 、 沥青含量的增减对流值影响不大。 &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沥青混合料中空隙率与沥青含量关系为 _______ 。 A 、 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随沥青含量增加而降低。 B 、 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 C 、 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减少。 D 、 沥青含量的增减对空隙率影响不大。 9、A 级道路石油沥青适用于 ______________ 。 A 、 各个等级公路的所有层次。 B 、 适用于高速、一级公路下面层及以下层次 C 、 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各个层次 D 、 三级以上公路各个层次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MA 表示 。 A 、热拌沥青混合料 B 、常温沥青混合料 C 、沥青表面处理 D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A 、酸性石料 B 、碱性石料 C 、中性石料 D 、以上都不是 D 、以上均不属于 D 、粘稠沥青 D 、以上都不是

道路建筑材料试题

道路建筑材料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根据其能否被水湿润,将材料分为,亲水性,,,材 料和,,憎水性,,,材料。 2、无机胶凝材料按凝结硬化的条件不同又可分为气凝性胶凝材料和水凝性胶 凝材料。 3、水泥混凝土是由,水,,,、,,水泥,,、,,砂,,、,石,,,四种材料组成的,有时为改善其性能,常加入适量的,,,,和掺和料。 4、混凝土的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三个方面的含义。 5、钢材按照冶炼时脱氧程度不同,分为沸腾钢、镇静钢、半镇静钢和特殊镇静钢四种 6、伸长率是衡量钢材,,塑性,,,的重要指标。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含水率为10%的湿砂220g,其中水的质量为 (B ) A、19.8g B、22g C、 20g D、20.2g 2、孔隙率增大,材料的(A )降低。 A、密度 B、表观密度 C、憎水性 D、抗冻性 3、石灰膏在储灰坑中陈伏的主要目的是 ( A ) A、充分熟化 B、增加产浆量 C、减少收缩 D、降低发热量 4、水泥熟料中 水化速度最快,28 d水化热最大的是 ( A ) A、 C3S B、 CS C、CA D、 CAF 234 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灰比的值是根据混凝土的( A )要求来确定的。 A、强度及耐久性 B、强度 C、耐久性 D、和易性与强度 6、混凝土的( A )强度最大。 A、抗拉 B、抗压 C、抗弯 D、抗剪

7、在低碳钢的应力应变图中,有线性关系的是 ( A ) A、弹性阶段 B、屈服阶段 C、强化阶段 D、颈缩阶段 8、石油沥青材料属于( A )结构 A、散粒结构 B、纤维结构 C、胶体结构 D、层状结构 9、防止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主要措施有 ( C D ) A、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B、钢筋表面刷漆 C、钢筋表面用碱处理 D、混凝土中加阻锈剂 10、在原材料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D ) A、水泥用量 B、砂率 C、单位用水量 D、水灰比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8分) 1、孔隙率又称空隙率。( × ) 2、体积安定性不好的水泥,可降低强度等级使用。 ( ? ) 3、石灰熟化的过程又称为石灰的消解。 ( ? ) 4、石灰膏在储液坑中存放两周以上的过程称为“淋灰”。 ( ? ) 5、水泥为气硬性胶凝材料。( × ) 6、当采用合理砂率时,能使混凝土获得所要求的流动性,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而水泥用量最大。( × )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普通混凝土有哪些材料组成,它们在混凝土中各起什么作用,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混凝土是由水泥、水和一定级配的砂石料等按适当比例配制,经混合搅拌,硬化成型的一种人工石材。 混凝土中由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后成为目前最为常见,也是常用的普通混凝土。我们常说混凝土的强度,是指混凝土硬化后的力学性能指标,是混凝土抵抗压、拉、弯、剪等应力的能力。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水灰比、水泥品种和用量、

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课教学

2012.No10 3 摘 要 通过对自然班级学生情况调查,了解学生基本组成情况,以专业课程《道路建筑材料》中矿料配合比设计为例,详细剖析该部分内容的知识点组成,提出更好达到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包括调整原有知识点讲解顺序,教会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有针对性地预习从而有选择地听课,开展课后的教学内容辅导和教学活动专题讲座,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相应的学习目的。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专业课 教学 改革 多层次、多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批工作在一线的高级专门人才,成为新时期新阶段推动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加快学习型社会建立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当前成人高等教育面临学生生源素质不高、基础较差、教学质量下滑,社会口碑欠佳等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本文以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基础,以《道路建筑材料》中矿料配合比设计为例,探讨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课的教学新模式[1][2][3]。 1 学生样本调查 该调查样本为路桥专业学生,一个教学自然班,学生人数为110人,生源结构比较复杂;其中应届高中毕业生占20%,往届高中生毕业生占10%、中专毕业生占20%、待业青年占15%、还有参加工作多年的在职人员占35%。在这些学生中,年龄跨度也比较大,从十几岁到四十几岁不等;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有高中起点,大专起点,中专起点,有的甚至是初中文化基础的学生,学习目的和动机也呈现出多样性,有的是自觉学习,渴求知识增长,为将来继续深造做准备的,有的是为提高工作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的,有的干脆就是因晋级晋职需要奔文凭而来的。这些特征给教学增加了较大的复杂性和难度,多年传统的教学模式或者是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很难适应这样的要求,必须针对新形势下成教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模式[4]。 2 教学内容介绍 对于土木专业学生,道路建筑材料是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结构的物质基础,材料的性质对结构物的使用性能、坚固性和耐久性起决定性作用,是土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专业 基础课,该门课程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业务水平。目前选用教材为高等学校应用本科规划教材《道路建筑材料》[5],第二章第二节内容为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它关系到后续学习的两种建筑材料水凝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也是实际工程中控制的一项关键性指标。其基本的知识分布如图2所示。 在这一章节的内容学习中,首先介绍级配理论,然后介绍级配曲线的绘制范围,最后讲解级配设计方法,这样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讲解顺序是符合一般认知规律的,但对于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来看,完全能听懂并掌握的学生大概占到20%,基本能掌握的学生比例为40%,只能掌握少 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课教学探讨 刘燕燕 管 弦 彭 莹 (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 部分知识的学生占到30%,有大概10%的学生完全不能掌握所学内容,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就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先介绍级配理论,而级配理论中涉及到将级配曲线模型化为数学中抛物线的基本公式,然后推导出集料粒径,集料最大粒径与通过率之间的关系,这对于部分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思维停顿在这个知识点上。接下来的级配曲线范围绘制又涉及到对数坐标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常数坐标的换算,横坐标长度,坐标间距系数,以及距最小粒径的位置等,这又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而以上这部分内容在日常的工程生产实践中直接用到很少。课程讲授到此,很多学生已经有些云里雾里了,而接下来的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恰好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也是生产实践中学生应用最广泛的知识点,很多学生还在纠结于前面的内容,思维还没有转变过来,导致这部分知识也掌握得不好,实质上这部分内容与前面的关联度并不大,因此教师可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和删减教学内容。 3 教学方式探索 根据以上教学内容可作以下教学方式的探讨: (1)改变教学内容顺序:根据教学内容,首先从学生容易理解且较为直观的工程实际入手,介绍常见的矿料级配类型,并列举出在水凝混凝土与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以及由于级配不合理混合料产生的一系列质量通病,顺利成章地提出合理的级配设计方法。在设计方法的讲解过程中,可以放慢节奏,将设计方法步骤化,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最后在结合例题巩固所学知识点,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要求90%以上的学生都必须掌握,也可以在课堂上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提问,当场解决他们的疑点。然后在讲解级配曲线的绘制范围,此时只需讲解清楚级配曲线采用的是半对数坐标,筛孔尺寸成倍速增长时,在坐标上的间距相等,这足够学生在实际中的运用了,这部分内容要求60%的学生能掌握,至于半对数坐标相关的参数计算,以及级配理论中的“富勒”理想级配曲线和泰波公式可以适当做一下解释,只要30%左右的学生掌握就行,满足基础较好有继续深造要求的学生。 经过这样的内容调整和删减以后,可以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基础学生的要求,首先是90%的学生能掌握重点的内容,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60%的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适当的理论提高,30%的学生能清楚地知道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基本达到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的专业水平。 (2)提前预习: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很少有提前预习课程内容的习惯,大多数是被动地听从于老师的讲解。而教师只能从大致的比例判断学生的基础和理解力,很难细化到个体,这就要求学生自己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性学习,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办法就是上课前花一点时间提前预习。首先学生为自己准确地定位,个体的学习目的以及将来的

远程继续教育—习题库《道路建筑材料》及答案

1..本习题库答案,正确率约为90%。 2..因为是“开卷考试”形式,考试时可携带进入考场。远程继续教育——习题库 5 6、岩石按照Si02 7 过 8 9 10 11 12

() 则A 32 33. 、土的击实试验其目的在于求得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 42 43 44、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根据其组成的集料材料分为稳定土类、稳定粒料类。 45、常见的水泥或石灰剂量测定方法有EDTA滴定法、钙电极快速测定法。 46、无机结合稳定材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都是通过标准击实试验得到的。 47、沥青混合料是经人工合理选择级配组成的矿质混合料,与适量沥青材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48、沥青混合料按矿质材料的级配类型分类,可分为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49、沥青混合料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类,可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 50、目前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理论有表面理论、胶浆理论两种。 51、根据沥青与矿料相互作用原理,沥青用量要适量,使混合料中形成足够多的结构沥青,尽量减少自由沥青。 52、沥青混合料若用的是石油沥青,为提高其粘结力则应优先选用碱性矿料。 53、胶结剂的品种多,按其基料可以分为无机胶有机胶。 54、钢的化学成份中,磷可使钢降低塑性,硫可使钢产生热脆性。 55、经过冷拉后的钢筋随着时间的增长,屈服强度提高,塑性降低。 56、钢按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碳素钢合金钢。 57、碳素结构钢随牌号增大,屈服点和抗拉强度随之提高,但拉伸率随之降低。 二、单项选择题 1、岩石的吸水率、含水率、饱和吸水率三者在数值上有如下关系( D )。 A、吸水率>含水率>饱和吸水率 B、吸水率>含水率>饱和吸水率 C、含水率>吸水率>饱和吸水率 D、饱和吸水率>吸水率>含水率

道路建筑材料_含答案汇总

第一章岩石 一、填空题 1、岩石的物理常数有密度、毛体积密度、孔隙率。 2、岩石的吸水率与饱和水率的主要区别是试验条件不同,前者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测得的,后者是在煮沸或真空抽气条件 下测定的。 3、我国现行标准中采用的岩石抗冻性试验方法是直接冻融法,并 以质量损失百分率或耐冻系数两项指标表示。 4、岩石经若干次冻融试验后的试件饱水抗压强度与未经冻融试验的试件饱水抗 压强度之比为岩石的软化系数,它是用以评价岩石抗冻性的指标。 5、岩石的等级由单轴抗压强度及磨耗率两项指标来确定。 6、测定岩石的密度,须先将岩粉在温度为105-110℃的烘箱中烘至恒重。 7、我国现行《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规定,岩石毛体积密度的测定方法 有量积法、水中称量法和蜡封法。 8、我国现行《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规定,采用吸水率和饱和吸水率 两项指标来表征岩石的吸水性。 9、岩石吸水率采用自由吸水法测定,而饱和吸水率采用煮沸和 真空抽气法测定。 10、岩石按照SiO2含量多少划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 11、采用蜡封法测定岩石的毛体积密度时,检查蜡封试件浸水后的质量与浸水前 相比,如超过0.05g,说明试件封蜡不好。 二、选择题 1、划分岩石等级的单轴抗压强度一般是在(C)状态下测定的。 A、干燥 B、潮湿 C、吸水饱和 D、冻结 2、岩石的吸水率、含水率、饱和吸水率三者在数值上有如下关系( D )。 A、吸水率>含水率>饱和吸水率 B、吸水率>含水率>饱和吸水率 C、含水率>吸水率>饱和吸水率 D、饱和吸水率>吸水率>含水率 3、岩石的饱和吸水率较吸水率,而两者的计算方法。(A) A、大,相似 B、小,相似 C、大,不同 D、小,不同 4、岩石密度试验时,密度精确至 g/cm3,两次平行试验误差为 g/cm3。(B) A、0.001 0.02 B、0.01 0.02 C、0.01 0.05 C、0.001 0.01 5、路用石料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标准试件的边长为(D)mm。 A、200 B、150 C、100 D、50 三、判断题 1、(×)桥梁用岩石抗压强度的标准试件是边长为3cm的立方体试件。 2、(√)岩石的抗压强度是以标准试件在吸水饱和状态下单轴受压时的极限抗压强度表示的。 3、(×)岩石的孔隙率愈大,吸水率也愈大,抗冻性亦愈差。 4、(√)岩石的密度是指岩石在规定条件下单位实体体积的质量。 5、(×)岩石吸水率和饱水率之比可表征耐冻性,比值愈接近1,其耐冻性愈好。 6、(×)岩石的吸水率指在规定条件下,岩石试样的最大吸水质量与吸水饱和岩石质量之比。 7、(√)岩石耐候性的两项指标为抗冻性和坚固性。 8、(×)确定岩石等级的两项性质为抗压强度和吸水率。 9、(√)岩石饱水系数愈大,抗冻性愈差。 10、(×)岩石软化系数愈大,耐水性愈差。 第二章石灰与水泥 一、简答题 1、气硬性胶凝材料与水硬性胶凝材料有何区别? 答: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保持强度与继续硬化。水硬性胶能材料不但能在空气中,而且可以在水中硬化,保持强度或继续增长强度。 2、简述石灰的消化与硬化原理。 答:消化:氧化钙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硬化: (1)结晶作用:石灰浆中水分逐渐蒸发或被周围的砌体所吸收,氢氧化钙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结晶并逐渐紧密起来并具有一定的胶结性

《公路工程检测技术》课程教学与考核大纲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道路材料试验检测》课程标准 教育层次:专科层次、学制三年 课程代号: 课程授课学期:3 课程教学时数:68学时 学分数:3 制订人或修改执笔人:刘灿红

目录 一、课程性质、任务 (1)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三、课程结构 (2)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2) 五、课程实施建议 (3) 六、教学考核与评价 (5)

《道路材料试验检测》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任务 《道路材料试验检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职业技术技能课程,具有试验内容多,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强的特点。学生学习和掌握道路建筑材料的知识,可为《公路设计》、《公路施工》、《桥梁工程》、《试验检测》等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从事道路及桥梁的设计、施工、监理和养护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课程。 《道路材料试验检测》的主要任务是论述材料的组成、结构、技术性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论述某些材料的强度理论及其影响因素;介绍材料的检验方法,进行试验并评定其技术性能;论述材料的优缺点和可能改善的途径。本课程是通过基本内容的讲述和试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材料的基本理论和性能,能够正确地使用材料、准确地鉴定材料。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讲授土工材料、天然砂、石料、水泥、水泥混凝土、沥青和沥青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及适用范围,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集料级配的基本原理和钢材及新型建筑材料的性能及应用。对学生进行土、天然砂、石料、水泥、水泥混凝土及沥青、沥青混合料的常规试验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一)专业能力 1、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种道路建筑材料的组成结构及其物理、化学、力学、工艺性能的基本理论; (2)熟悉材料有关技术标准的基本知识; (3)掌握复合材料的组成设计及强度理论; (4)掌握参加国家工程质量检测员考试的基本知识; (5)了解新型材料的发展方向、技术要求及其应用。 2、技能目标: (1)能操作使用一般试验仪器及设备; (2)根据试验规范要求,能正确完成道路建筑材料各项常规试验的操作、数据处理,并能写出试验报告。 (二)方法能力 1、具有正确完成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计算的能力,并能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调整; 2、具有分析和判断材料试验检测结果的能力,并能提出改善的方案和措施; 3、能根据不同的工程环境选择和使用适宜的建筑材料; 4、具有较快熟悉新型材料性质和应用的能力;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打印版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我国建筑材料的标准分为。 A、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个等级 B、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三个等级 C、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个等级 D、国家标准、部门标准、企业标准三个等级 2、根据试验数字修约规则,0.4500保留一位小数,修约得,3.0502修约保留一位小数,修约得。15.4546修约成整数,修约得。 A、0.4、3.0、15.4 B、0.4、3.1、15.5 C、0.4、3.1、15.4 D、0.5、3.0、15.5 3、建筑材料应具备等四个方面的性质。 A、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路用性质 B、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工艺性质 C、稳定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路用性质 D、力学性质、工艺性质、化学性质、路用性质 4、GB、JT、JG、ISO分别为标准代号 A、国家标准、交通行业标准、建材行业标准、冶金行业标准 B、国家标准、交通行业标准、石油化工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 C、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交通行业标准、建材行业标准、冶金行业标准 D、国家标准、交通行业标准、建材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 5、岩石的强度、水泥的密度、石灰的CaO含量分别属于材料的性质。 A、力学、物理、化学 B、力学、工艺、化学 C、力学、物理、工艺 D、物理、化学、工艺 二、判断题 (×)1、试验数字修约规则规定,拟舍去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大于等于5时则进一。(×)2、试验数字修约规则规定,拟舍去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等于5时,右边的数字全部为零,所拟保留的末位数字若为偶数则进一。 (×)3、GB为国家标准代号,所有标准代号中包含“GB”的标准都必须执行。 (√)4、材料的工艺性质是指材料适用于按照一定工艺流程加工的性能。 (√)5、建筑材料应具备力学、物理、化学、工艺四个方面的性质。 第一章砂石材料 一、单项选择题

道路建筑材料

1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的粗细集料粒径界限? 水泥混泥土中粗集料指粒径大于4.75mm,细集料指小于4.75mm 沥青混合料中,一般以2.36mm为集料分界线。 2各种密度的定义和大小比较? 真实>表观>表干>毛>堆积 3试算法和图解法的区别? ①试算法是将几种已知集配的集料,配置成满足目标级配要求的矿质混合料, ②图解法是采用修正平衡面积法确定矿物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 4细度模数的概念,粗,中,细砂的细度模数值。细度模数与级配的比较? 粗砂Mt=3.7-3.1,中砂Mt=3.0-2.3,细砂Mt=2.2-1.6 细度模数用于评价集料粗细程度的指标。 细度模数是单种砂,级配是集体的概念,两种砂细度模数相同时,级配不一定相同。 5粗集料的压碎值试验,装几层?插捣多少次? 装三次,每次装三分之一,捣插25次。 6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的方法? 振实法 7水泥混凝土抗折,抗压的试件尺寸? 抗折150mm*150mm*550mm,抗压150mm*150mm*150mm 8填料的粒径范围? 0.075mm,0.15,0.6mm 9确定水泥初凝时间的意义? 半凝是指从水泥加水拌和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需要的时间,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施工。 10水泥熟料中为什么加石膏不多不少? 石膏的主要作用是作为缓凝剂,调节凝结时间。 11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表观密度试验中需要测的哪些量? 烘干试样的质量,晾干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饱和晾干试样在水中的质量。 12水泥中哪些是活性材料?哪些不是活性材料? 活性: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混合材料,粉煤灰 非活性:密细的古英砂,石灰石,黏土,慢冷矿渣,各处废渣

岩土工程师考试《专业知识》知识点总结

1、管材选择 目前,绿地灌溉中常用的管材是镀锌管和PVC管,镀锌管的特点是刚度大,抵抗外力性能好,因此,在埋设较浅处、过路管、未开发区及外露管应优先选用镀锌管,但它的缺点是安装效率低。PVC管的优点是耐腐蚀,安装效率高,因此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绿地灌溉,尤其在工业废渣区、酸碱区,其耐腐蚀的优点可被充分发挥,但其刚度小,阀门立管等处不可采用。 2、立管设置 立管为安装阀门、喷头所用,定位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皮管浇灌时,立管间距应在2倍皮管长度以内,一般不大于40米。采用喷灌时,立管间距不大于2倍喷头射程。值得注意的是,立管平面位置应成等边三角形布置,而非正方形位置,如此,可最大限度地缩小灌溉盲区。 3、喷头选择 尽管市场上喷头种类五花八门,但按安装形式可分为暴露式、隐蔽式和移动式三类,但无论采用何种灌溉设施,都会比浇灌节水,省时省力且效果好。 暴露式喷头大多为旋转式喷头,有的还可定向喷灌,射程一般在1 0至15米,这种喷头多为单阀控制,因此可根据需要局部浇灌。缺点是喷头、立管、阀门、阀门井外部暴露,不仅影响绿化景观,还会影响草坪修剪。 隐蔽式喷头克服了暴露式喷头的两个缺点,但出现了单阀控制管网复杂,总阀控制对水压要求高,对管径要求大的缺点。但其具有暴露式喷头不可比拟的优点,因此,在某些绿地中,人们仍然选用隐蔽式喷头。 以上两种喷头都会因为乔灌木遮挡、绿地边角而出现灌溉盲区,因此,选用与皮管相连的移动式喷头可克服这个缺点。移动式喷灌形式有座式移动喷灌、手动式移动喷灌和微型喷灌等。移动式喷灌通常与固定式喷灌配合使用,它的缺点是新植绿地不宜采用。 4、阀门设计 1.阀门位置不可远离硬化区,否则新播种绿地灌溉后无法关闭阀门,这是绿地设计中常

道路建筑材料复习题.doc

道路建筑材料复习题 单选题: 1、 两种砂子的细度模数相同,它们的级配()相同。 A 、一定相同 B 、不一定相同 C 、一定不同 D 、以上都 不是 2、 砂子的细度模数愈大,表示砂()。 A 、越粗 B 、越细 C 、级配越好 D 、级配级差 3、 某工地通过粗集料筛分试验得到相邻两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 等,则可判断该粗集料的级配为()级配。 A 、连续 B 、间断 C 、密实 D 、无法判断 4、 划定水泥混凝土粗、细集料的筛孔尺寸是()。 D 、<9.5mm 6、 砂子的粗细程度,一般可以采用()的大小表示。 A 、空隙率 B 、A0.6 C 、级配 D 、细度模数 7、 水泥凝结时间检验,临近初凝时,当试针沉至距底板()mm 时, 为水泥的初凝时间。 A 、 2.36mm B 5、在沥青混合料中, 4.75mm C 、 B 、>4.75mm 9.5mm D 、13.2mm )的集料。 C 、>2.36mm

3±1 8、水泥熟料屮水化速度最快,28d水化热最大的是( )o A、C3S B、C2S C、C3A D、C4AF 9、有硫酸盐腐蚀的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择()水泥。 A硅酸盐B普通C矿渣D高铝 10、有耐热要求的混 凝土工程,应优先选择()水泥。 A硅酸盐B矿渣C火ill灰D粉 煤灰 11、有抗渗要求的 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择()水泥。 A硅酸盐B矿渣C火山灰D粉 煤灰 12、下列材料中, 属于非活性混合材料的是()。 A石灰石粉B矿渣C火山灰D粉 煤灰 13、为 了延缓水泥的凝结时间,在生产水泥时必须掺入适量()。 A石灰B石膏C助磨剂D水 玻璃 14、对于通用水泥,下列性能中( )不符合标准规定为废品。 A终凝时间B混合材料掺量C体积安定性D包

道路建筑材料知识点

<<道路建筑材料>>试题一 1.反映钢材可靠性和利用率的是屈强比 2.沥青温度敏感性用软化点指标衡量 3.沥青的塑性用延度指标衡量. 4.普通混凝土的等级强度是以具有95%保证率的28天的立方体抗 压强度代表值来确定的. 5.新拌的砂浆的和易性可由流动性和保水性两方面综合评定. 6.马歇尔实验时,将沥青试件置于60度水槽中保温. 7.生产硅酸盐水泥时加适量石膏主要起缓凝作用. 8.评定沥青混合料密实程度的是孔隙率. 9.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矿物含量最高的是C3S 10.水泥中的有害成分是:氧化镁、三氧化硫、氧化钾、氧化钠 11.常用的水泥技术要求有: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及 强度等级、碱含量 12.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水泥强度、水灰比、骨料、养 护温度及湿度 13.硅酸盐水泥的特性是: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水化热大、抗 冻性好、耐蚀性差 14.影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是:水泥浆的数量、水灰比、 砂率、组成材料性质、温度和时间

15.石油沥青的大气稳定性以沥青试样在加热蒸发前后的那项指标来 衡量:蒸发损失百分百、蒸发后针入度 16.沥青三个主要成分是:油分、胶质、沥青质、 17.沥青主要(四)成分是:蜡分、胶质、沥青质、芳香分、饱和分 18.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包括: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 抗滑性、施工和易性 19.钢材开始丧失对变形的抵抗能力并开始大量塑性变形时所对应的 应力称为:屈服强度 20.粘性表示沥青抵抗变形或阻滞塑性流动的能力。 21.冲击韧性是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作用的能力。 22.聚合物的合成反应主要有两种:加成聚合反应和缩聚反应。 23.目前我国的车辙实验在规定温度条件下,实验轮以42+1次/min 的频率,沿着试件表面同一轨迹上反复行走,测试试件表面在实验轮反复作用下形成的车辙深度 24.石料吸入水分的能力称吸水性。 25.冻融劈裂实验是检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26.粗集料应具备哪些力学性质:强度、耐磨性、抗磨耗、抗冲击 27.石灰稳定土强度的影响因素:石灰细度、土与集料、石灰稳定土 的最佳含水量、养生条件和龄期 28.硅酸盐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有哪些:细度、标准稠度、凝结 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

桥梁下部施工技术 学习指南

“桥梁下部施工技术”是一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依据、通过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后所确定的以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典型工作任务为逻辑主线开发的项目化课程,适用于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和学生自学。 一、课程描述 该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该门课程旨在前续课程《道路工程制图》、《测量技术》、《工程力学》、《工程岩土》、《道路建筑材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在施工技术员岗位按施工图完成实际施工、实现施工全过程组织与管理的基本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在企业中发挥高技能、高素养,会学习、会团结,能吃苦、能耐劳的能力。 二、课程地位 该课程以校内外合作企业、道桥专业资源共享库、仿真实训系统及大量在建工程项目为依托,集合各种资源(图片、视频、动画、课件、虚拟、网络课程),使资源实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施工现场教学、学生分组讨论及自主学习等,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先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任务实作+施工现场教学+课堂技能提升等形式专、兼职教师配合引导,实现“做”中“教、学”,学生分小组完成项目实作,教师逐渐淡化出教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学及做的主权返还。学生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实践中学习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中不断累积经验并反馈到工作实践中进行校验,从而提高学生扎实掌握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的能力,增强学生后续、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就业前为培养学生的企业精神、合作精神、吃苦精神打下基础,真正实现了与公路建设行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中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的项目实施来构建知识点、技能点,使学生能描述桥梁常用基础构造、墩台构造和附属设施的基本构造,能严格按照施工图,应用桥梁施工技术规范完成施工准备、施工、事故处理、质量检验等工学项目,使学生获得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服务于当地行业企业技术人才需求。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提高如下职业能力: 1.能根据施工设计图进行图纸复核,工程量核算; 2.能进行施工方案拟定,施工前准备; 3.会进行施工前的桥位控制测量; 4.能有组织地完成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 5.会处理桥梁下部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能对施工事故提出处理方案; 6.会填写施工中相关资料; 7.会进行桥梁下部结构质量检验及评定。 ?价值目标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分析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分析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是现代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本文从现代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设计进行分析探究。 标签: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创新改革 现代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在现代道路建筑桥梁课程教学中有着非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将自身所学的道路建筑材料的书面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达到验证和巩固学生的道路建筑材料理论知识的学习质量和水平的目的。 1.丰富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的教学方法 对于现代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的教师而言,要想创新现代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提高现代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首先应当丰富自身的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的教学方法。优秀的、丰富的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的方法可以帮助道路建筑材料教师提高自身的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现代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的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来丰富自身的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的方法:第一,采用新型高效的多媒体技术辅助现代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的教学。新型高效的多媒体技术能够为传统的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课堂注入新鲜元素,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丰富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的方法。比如说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图片、视频播放等功能的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将现代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的内容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达到在吸引学生参与和学习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的兴趣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加深对于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知识点的记忆。第二,采用实际工程应用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丰富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的方法。现代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自身所学的道路建筑材料的理论知识点和实践应用能力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然后能够拥有应用到实际道路建筑工程之中,因此,现代道路建筑材料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积极采用施工工程应用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地提高现代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完善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的教学设备 教学实验设备是现代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能否进行正常开展和实验的基础保证,没有教学实验设备的支撑,现代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将无法运进行,因此,现代道路建筑材料课程实验教学的教师和学校一定要重视这一点,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三) 第四章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高级沥青路面所用沥青的胶体结构应属于 C 。 A、溶胶型 B、凝胶型 C、溶—凝胶型 D、以上均不属于 2、可在冷态下施工的沥青是 C 。 A、石油沥青 B、煤沥青 C、乳化沥青 D、粘稠沥青 3、沥青混合料中最理想的结构类型是 A 结构。 A、密实骨架 B、密实悬浮 C、骨架空隙 D、以上都不是 4、在沥青混合料中,应优先选用 B 。 * A、酸性石料 B、碱性石料 C、中性石料 D、以上都不是 5、粘稠石油沥青三大性能指标是针入度、延度和A。 A、软化点 B、燃点 C、脆点 D、闪点 6、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沥青混合料中稳定度与沥青含量关系为 A 。 A、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随沥青含量增加而降低。 B、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 C、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减少。 D、沥青含量的增减对稳定度影响不大。 7、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沥青混合料中流值与沥青含量关系为 B 。 A、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随沥青含量增加而降低。 … B、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 C、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减少。 D、沥青含量的增减对流值影响不大。 8、根据马歇尔试验结果,沥青混合料中空隙率与沥青含量关系为 C 。 A、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达到峰值后随沥青含量增加而降低。 B、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增加。 C、随沥青含量增加而减少。 D、沥青含量的增减对空隙率影响不大。 9、A级道路石油沥青适用于 A 。 A、各个等级公路的所有层次。 : B、适用于高速、一级公路下面层及以下层次 C、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各个层次 D、三级以上公路各个层次 10、SMA表示 D 。 A、热拌沥青混合料 B、常温沥青混合料

最新1997-2006年道路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完整版汇总

1997-2006年道路建筑材料考试试题(完 整版)

199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代码:401 试题名称:道路建筑材料 一、填空题:(10分) 1、道路或机场用水泥混凝土,以抗折强度为主要指标,以抗压强度考指标。 2、岩石的化学组成中, SiO2含量小于 52% ,称为碱性石料。 3、公路路基土的分类中,用塑性图对细粒土进行划分,是以扰动土的塑性指数及液限值为依据的。 4、石油沥青的胶体沥青结构类型可分为三种,即溶胶型、溶-凝胶型和凝胶型,在工程上根据沥青的针入度指数其胶体结构类型。 二、名次解释(24分) 1、沥青的劲度模量:在一定荷载时间(t)和温度(T)条件下,应力σ与总应变 ε之比,它是表征沥青粘-弹性联合效应的指标。 2、水泥混凝土的徐变:混凝土在持续荷载作用下,随时间增加的变形称为徐变。 3、钢筋的冷作硬化和时效:在常温下通过强力对热轧钢筋施加荷载,直至超过屈服 强度的一定限度,然后卸荷而引起钢筋发生强化的过程,称冷强或冷作硬化。冷拉后的钢筋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将随时间而提高,即所谓之时效。 4、沥青混合料的饱和度:它是指压实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体积填充矿料间隙体积 的百分率。 5、乳化沥青:将粘稠沥青加热至流动态,经机械力的作用,而形成为滴(粒径约 为2~5μm)分散在有乳化剂-稳定剂的水中,由于乳化剂-稳定剂的作用而形成均匀稳定的乳化液。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6、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当高聚物在玻璃态时,链段开始运动的温度称为 “玻璃化转变温度”。 7、石料的真实密度及孔隙率:石料在规定条件下,单位真实体积(不含孔隙的矿 质实体的体积)的质量。孔隙率是石料的孔隙体积占其总体积的百分率。 8、水泥混凝土中碱-集料反应: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的碱与某些碱活性集料发生化 学反应,可引起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这种化学反应称为碱-集料反应。 三、问答题(46分) 1、简述石灰煅烧、消解、硬化的化学反应,并说明石灰加固土的强度形成机理。 (5分) 答:石灰石在煅烧过程中,碳酸钙的分解需要吸收热量,通常需加热至900度以 上,其化学反应可表示为:CaCO 3→CaO+CO 2 ↑;煅烧后的石灰称为生石灰,成块 状,在使用时必须加水使其消化成为粉末状的消石灰,这一过程即为消解过程,其 化学反应可表示为:CaO +HO 2→Ca(OH) 3 ↑;石灰消解后,分两种方式硬化,① 石灰浆的干燥硬化:石灰浆体干燥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形成网状孔隙,这时滞留 在孔隙中的自由水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而产生毛细管压力,使石灰粒子更加密实, 而获得“附加强度”。此外,由于水分的蒸发,引起Ca(OH) 3 ↑溶液过饱和而结 晶析出,并产生“结晶强度”,其化学反应可表示为:Ca(OH) 3+nHO 2 →Ca(OH) 3nHO 2, ②硬化石灰浆的碳化:石灰浆体净碳化后获得的最终强度,称为“碳化强 度”,其化学反应式为:Ca(OH) 3+CO 2 +nHO 2 →CaCO 3 +(n+1)nHO 2, . 2、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有哪几种矿物成分?从强度、水化反应速率、水化热、耐 化学侵蚀性、干缩性方面各有何特点?(6分) 答: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有: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⑴强度:硅酸三钙最高,硅酸二钙早期低,但后期增长率较大。二者为水泥强度主要来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道路建筑材料部分

道路建筑材料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岩石吸水性:是岩石在规定的条件下吸水的能力。我国现行《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规定,采用吸水率和饱水率两项指标表征岩石的吸水性。 2、堆积密度:是在规定条件下,单位体积(包括矿质实体、开口孔隙、闭口孔隙和空隙)的质量。 3、表观密度:是在规定条件下,单位表观体积(包括矿质实体和闭口空隙)的质量。 4、毛体积密度:是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毛体积(包括矿质实体、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的质量。 5、连续级配:是指由大到小、逐级粒径均有,并按比例相互搭配组成的矿质混合料。 6、间断级配:是指在矿质混合料中剔除其一个或几个分级,级配不连续的矿质混合料。 1.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是矿质混合料(简称矿料)与沥青结合料经拌制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1、 针入度:指沥青材料在规定温度条件下,以规定质量的标准针经过规定时间贯入沥青试样的深度,以 1/10mm 为单位计。常用试验条件为P 25℃,100g ,5s 。 2、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夏季高温(通常为60℃)条件下,经车辆荷载长期反复作 用后,不产生车辙和波浪等病害的性能。 3、 改性沥青:是指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或采 用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使沥青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沥青结合料。 2.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是指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 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3.混凝土拌和物:混凝土拌和物是将水泥、水与粗、细集料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是指在施工过程 中使用的尚未凝结硬化的水泥混凝土。 5.聚合物:聚合物是由千万个低分子化合物通过聚合反应联结而成,因而又称为高分子化合物或高聚物。 4.建筑钢材:建筑钢材系指在建筑工程结构中的各种钢材,如型材有角钢、槽钢、工字钢等;板材 有厚板、中板、薄板等;钢筋有光园钢筋和带肋钢筋等。 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按照标准的制作方法制成边长为150mm 的正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温 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下,养护至28天龄期,按照标准的测定方法测定其抗压强度值, 称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以cu f 表示。 2、 碱-集料反应: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的碱与某些碱活性集料发生化学反应,可引起混凝土膨胀、开裂, 甚至破坏,这种化学反应称为碱—集料反应。 3、 砂率:是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水灰比:混凝土中水与水泥质量之比称为水灰比。 1、堆积密度)('0ρ――松散材料在规定的装填条件下,单位松散堆积体积的质量。表示为: '0 '0V m =ρ m —散粒材料的质量 '0V —材料的堆积体积 2、孔隙率(P )——指材料中孔隙体积(V k )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体积(V 0)(即构成材料的固体物 质的体积与全部孔隙体积之和)之比的百分数。用公式表示为:

2017年长安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838《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考试内容范围 考试科目说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包含《材料科学基础》、《道路建筑材料》和《无机化学》3个模块,考生可任选其中1个模块进行考试。 考试内容范围: 《材料科学基础》模块 参考教材: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石徳珂,机械工业出版社 考试内容: 一、性质与要求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从材料的组织结构出发,研究材料的结构与材料的制备方法、加工工艺以及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考试要求:(1) 系统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2) 能应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释常见的工程现象。 二、试卷结构 题形为问答方式的简答题、分析计算和论述题。 三、考试内容及要点 1.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 内容:原子结构,原子结合键,原子排列方式,材料的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 要点:了解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 2. 材料中的晶体结构 内容:晶体学基础,典型金属晶体结构,离子晶体、共价晶体的结构。 要点:密勒(Miller)指数法;晶带;配位数、致密度;多晶型性;鲍林规则。 3、晶体缺陷 内容:点缺陷及其平衡浓度,位错的几何性质、运动性质及弹性性质,位错的增殖与位错源,实际晶体中的位错,晶体的界面理论。

要点:点缺陷类型、平衡浓度;柏氏矢量;滑移与攀移;位错线的应变能与张力;柯垂耳(Cottrell)气团;位错反应的条件;全位错与分位错;堆垛层错;界面吸附;界面润湿。 4、材料的相结构与相图 内容:材料的相结构,二元相图及其类型,铁-碳合金相图,相图的热力学基础,三元相图。 要点:固溶体和中间相的类型及其特点;影响固溶体溶解度的因素;相律、相图的建立;杠杆定律;枝晶偏析;伪共晶、不平衡共晶、离异共晶;包晶偏析;铁-碳合金相图;铁素体、渗碳体、奥氏体、珠光体、莱氏体;铁-碳合金平衡凝固分析以及组织组成物相对量、相组成物相对量的计算;热脆、冷脆、氢脆;相平衡条件;浓度三角形;共轭连线、直线法则;共轭三角形、重心法则; 5、材料的凝固 内容:材料凝固时晶核的形成,晶体的生长,固溶体合金的凝固,共晶合金的凝固,凝固理论应用。 要点:凝固的热力学条件;过冷度,形核,临界核心,形核率;非均匀形核;熔化熵、温度梯度与晶体生长特性间关系;固溶体合金溶质分布;成分过冷;共晶体的结构;铸锭组织特征;区域熔炼、单晶制备、定向凝固、非晶态。 6、材料中的扩散 内容:扩散现象及扩散方程,扩散微观机制,扩散驱动力,反应扩散,影响扩散因素。 要点:菲克第一定律;菲克第二定律及应用;间隙机制、空位机制;柯肯达尔效应;扩散驱动力、上坡扩散; 7、材料的变形 内容:金属的弹性变形,滑移与孪晶变形,单晶体的塑性变形,多晶体的塑性变形,纯金属的变形与强化,合金的变形与强化,冷变形金属的组织与性能,冷变形金属的恢复与再结晶。 要点:弹性模量的微观解释;位错宽度、派-纳力;滑移系;孪晶变形;施密特定律;单滑移、多滑移、交滑移;霍尔-佩奇(Hall-petch)关系;割阶、扭折;梯杆位错、L-C锁;弗兰克-瑞德源(F-R源);固溶强化;细晶强化理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