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文化的体系结构

安全文化的体系结构

安全文化的体系结构
安全文化的体系结构

编号:AQ-WH-02013

( 安全文化)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安全文化的体系结构

Architecture of safety culture

安全文化的体系结构

备注: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安全文化主要适用于高技术含量、高风险操作型企业,在能源、电力、化工等行业内重要性尤为突出。

据报道,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屯兰矿2009年2月22日凌晨发生特大事故,造成74人遇难,截至22日19时,有114名伤员在医院接受观察、治疗,其中5人病情危重。安全问题再一次以如此严重的血淋淋的事实摆在我们目前,让我们不禁自问,煤炭企业的发展一定要以矿工的血为代价吗?在媒体的后续报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屯兰矿不是那些事故频发的“小矿井”,而是山西相关方面对其安全生产一直引以为傲的“品牌煤矿”,屯兰矿曾在2006年保持和打破三项历史纪录:废水零排放,原煤零库存,全年没有一起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此外它的瓦斯、煤矸石、煤泥的综合利用也成为山西省煤炭工业的样板工程。无论此次事故的具体原因何在,这个典型的事件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持续的系统工程。

安全文化作为安全管理发展的新阶段也是有其完整的体系结

构。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和实践中形成的或是人为塑造的被广大员工接受的安全价值观、信念、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它关系企业发展、关系职工利益及生命健康,其重要地位决定了安全文化必然应当渗透到企业方方面面,是企业文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文化融汇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规范等多方面内容,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一件系统工程。君氏管理咨询机构在研究和实践安全文化中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三个方面来理解安全文化的内涵;结合这三方面内涵和企业的管理活动,将安全文化的体系分解为以下四个管理层面进行对接,以达到将安全文化落到实处的效果。

一、理念层

安全文化内涵中的观念文化方面对应安全文化的理念层,在企业中的表现就是企业的安全理念体系。

企业的安全理念体系作为一种精神理念,主要是指积淀于企业及职工心灵中的安全意识形态,包括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中逐步形

成的、为全体职工所接受遵循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思想意识、安全思维方式、安全道德观、安全价值观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安全目标体系。

二、制度层

安全文化不只是观念文化还是行为文化;对应到企业管理活动中,安全理念体系也不能只停留在理念表述阶段,成为口号和标语挂在墙上、喊在嘴上。要安全文化在企业中真正起到作用,需要安全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由此企业管理的制度层必须与安全理念相结合,将安全理念的指导思想、目标和行为要求用制度的形式进行规定和固化,以便于将安全理念贯彻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彰显其核心作用。

安全管理制度是将安全文化从观念文化向行为文化转化的保障。安全管理制度定义了在安全理念的要求下需要遵守的一系列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安全管理制度要实现良好的效果,不仅制度本身要逻辑严谨、权责清晰、符合企业实际,更是要一系列管理安全活动的制度相互、配合形成闭环,构成制度体系,如:目标责任制

度、精细管理控制制度、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安全监察制度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

三、机制层

机制层是指安全文化的落实机制。安全制度将安全理念里一般性的、高位阶的、柔性的规则转换为具体的、刚性的、可执行的体系,使安全理念在行为约束层面变得易于操作。但在企业实际执行过程中,虽然企业大令小令不断,监督处罚力度逐年加大,但是生产活动中依然是“三违”事件层出不穷,安全事故连连发生。这其中的问题就在于,安全文化不能只体现制度,安全理念需要一个内化于员工心理的过程。安全文化作为一种观念文化,真正的深入员工内心,才能从根本上起到保障安全的效果。

安全理念内化于员工的思想意思需要一系列落实机制,如安全理念的渗透机制,提高员工素质,接受安全文化的教育培训机制等等。这些落实机制是将安全文化作为观念文化向行为文化渗透的具体指导和执行方法。

四、载体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