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空中领航学》考试复习提纲..

2013《空中领航学》考试复习提纲..

2013《空中领航学》考试复习提纲..
2013《空中领航学》考试复习提纲..

2013年《空中领航学》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空中领航的知识准备

1. 空中领航的三大基本问题

确定飞机位置,飞机航向和飞行时间,是空中领航的三个基本问题。

2.经度和纬度的定义

纬度:某纬线的纬度就是该纬线上任意一点与地心的连线同赤道平面的夹角,单位为六十进制单位:度,分,秒。LA T N39°57', ,

39°57'N

经度:某条经线的经度,就是该地方经线平面和起始经线平面(本初子午线所在平面)的夹角,单位是六十进制单位:度,分,秒。

LONG E116°19', , 116°19'E

3.磁差的概念

由于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使得地球表面各点的磁经线偏离真经线,磁经线北端偏离真经线北端的角度叫做磁差或磁偏角,用MV或V AR表示。

4.兰勃特投影方法

投影时圆锥面与地球仪的两条选定的标准纬线相割,根据等角投影的要求,从地球中心将经、纬网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将圆锥面展开成平面就得到了兰伯特投影图。

主要特征:经线都是互不平行的直线,收敛于图外的一点(投影圆锥的顶点);

纬线都是以圆锥顶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弧;

纬度差相等的各纬线间的距离基本相等;

两经线间的夹角小于它们间的经度差,关系为:δ=△λ·sinφo;

兰伯特投影图没有角度变形,存在长度变形和面积变形。

长度变形的情况,两条标准纬线上没有变形,两条标准经线上长度有所变短,即比例尺变小,图上量出的距离将小于实际距离。两条标准纬线以外的地区,长度有所拉伸,比例尺变大,图上量出的距离将大于实际距离;离标准纬线越远,变形越大。

实际使用中,可以认为兰伯特投影既等角又等距,成为一种最主要的航空地图。

第二章:航图和飞行航线

1. 地图三要素

包括:地图比例尺,地图符号,地图投影方法。

2. 英尺、海里、英里、千米、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1feet=0.3048m ; 1n mile=1.852km=1.15mile; 1mile=1.609km=0.869n mile; 1km=0.621504mile=0.54n mile

3. 航图的分幅和编号规则

(1)百万分之一世界航图的分幅和编号

从赤道起纬度每隔4°为一列,记为:1,2,...22或A,B,...V;

纬度在0°-60°之间,从经度180°起,经度每隔6°一行,记为:1,2,...60.

(2)其他比例尺航图的分幅和编号

4. 等角航线和大圆航线的定义及特点

大圆航线:定义:以通过两航路点间的大圆圈线作为航线的叫大圆航线。

特点:真航线角不相等,但航线距离最短。

等角航线:定义:以通过两航路点间的等角线作为航线的叫等角航线。

特点:真航线角保持不变,有利于利用磁罗盘保持飞机航向,但距离比大圆航线长。

第三章:基本领航元素及测量

1、世界时的涵义;地方时、时区时和世界时之间的换算

世界时(UT)/协调世界时(UTC):国际上统一规定,以零时区的区时作为全世界统一的标准时,称为世界时(UT),也叫格林威治平时(GMT)。

2. 国际日期变更线

国际上统一规定以180度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叫日界线)。

飞越日界线时:从东-西,增加一天;从西-东,减少一天。

3. 高度的定义和种类

1)几何高度:以地球表面上某一水平面作为基准面的高度。

a.真高:以飞机正下方的地面目标最高点为基准面;

b.相对高(高度):以起飞或降落机场为基准面;

c.绝对高(高度):以平均海平面为基准面。

2)气压高度

a.场面气压高:以起飞或着陆机场的场面气压(QFE)作为基准面的气压高度;

b.修正海平面气压高:以修正海平面气压(QNH)作为基准面的气压高度;

c.标准气压高度:以标准海平面气压(1013hPa,760mmHg,29.92inchHg)为基准面的气压高度。

4. 最低安全高度和气压高度表的拨正程序

最低安全高度(MSA-Minimum Safe Altitude):保证飞机不与地面障碍物相撞的最低飞行高度。在航线两侧各25km区域内的最大标高,加上最小超障余度,以及由于沿航线飞行的最低海平面气压低于760mmHg而产生的气压修正量△H,即MSA=ELEV+MOC+△H。△H=(760-航线最低海压)*11m,但一般不作计算,可忽略。

最小超障余度(MOC-Minimum Obstacle Clearance):保证飞机超越障碍时所应保证的最小垂直间隔。平原地区400m,丘陵和山区600m。高度表拨正程序:起降过程中使用修正海压高,航线飞行使用标准气压高

a.规定过渡高度和过渡高度层的机场拨正程序

过渡高度(TA):以修正海压(QNH)为基准面在航站区域内划定的一个气压高度,在这个高度(含)以下,飞机按修正海压高飞行;

过渡高度层(TL):在过渡高度以上可以利用的最低飞行高度层(以QNE为基准面的飞行高度),在这个高度(含)以上,飞机按标准气压高飞行;

过渡层(Transition Layer):指过度高与过渡高度层之间的空间,随修正海压的变化而改变,但在任何情况下必须在300~600m。

QNH≤979hPa时,TA应降低300m,QNH>1031hPa时,TA应提高300m

b.没有规定过渡高度和过渡层的机场:

1)飞机起飞前,调定修正海压(QNH);

2)飞机起飞后,当上升到修正海压适用区域的水平边界或管制员指令高度时,调定其中一个高度表的气压刻度为标准气压

1013hPa,另一个高度表则等到上升至指定的航线飞行高度以后,再调定到标准气压1013.2hPa;

3)飞机进场着陆前,当飞机进入到修正海压适用区域的水平边界或者根据塔台管制的通知,将高度表的气压刻度调定为着陆机

场的修正海压(QNH)。

5.航向的种类

真航向(TH)—真经线北端;磁航向(MH)—磁经线北端;罗航向(CH)—罗经线北端。罗差(DEV)—磁经线北端到罗经线北端TH=MH+△M, TH=CH+△C+△M, MH=CH+△C

6.空速的分类及测量原理

1)仪表空速(BAS-Basic Airspeed):仪表空速表根据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下相对气流流速与动压之间关系所测定的空速。

2)修正表速(CAS-Calibrated Airspeed):仪表空速经过机械误差的修正;

3)指示空速(IAS-Indicated Airspeed):仪表空速经过机械误差和空气动力误差的修正;

4)当量空速(EAS-Equivalent Airspeed):指示空速经过空气压缩性修正量误差的修正;

5)真空速(TAS-True Airspeed):当量空速经过密度误差修正(领航使用);

6)马赫数(Ma数-Mach Number):该飞行高度上真空速与音速之比,Ma=TAS/a。

7.气压式高度表的测高原理及存在的两类误差

测高原理:通过一组具有弹性的真空膜盒,测量出飞行高度上的大气压力,并通过传送使指示器的指针指示出相应的高度。

机械误差和方法误差(气压误差,气温误差)

气压误差:由于气压式高度表上所调定的基准面气压与实际的气压基准面不同而造成的误差。海平面到3km,高度上升1km,气压下降104Pa。

气温误差:由于气温不标准而引起的高度表误差。实际气温偏高-少指,实际气温偏低-多指,高温区飞向低温区-多指。高度上升100m,温度下降0.65℃

对飞行的危害:少指:飞机不能正常着陆。基准面调高。多指:飞机提前接地。基准面调低。

第四章:风对飞机航行的影响

1、风的表示及换算

气象风:气象上用的风叫气象风。风向是风吹来的真方向,从真经线北端顺时针到风的来向,WDm,单位m/s;

航行风:领航学上用的风叫航行风。风向是风吹去的磁方向,从磁经线北端顺时针到风的去向,WDn,单位km/h或kn;

WDn=WDm±180°-△M, 1m/s=3.6km/h=1.944kn,航行风速(km/h)=4*气象风速(m/s)-4*气象风速(m/s)/10,航行风速(kn)=2*气象风速(m/s) 2. 航行速度三角形中包含的矢量

空速向量(MH,TAS)、风速向量(WD,WS)、地速向量(MTK,GS)组成的向量三角形称为航行速度三角形。

3. 偏流DA和风角WA的定义及正负号的规定

偏流(DA):航迹线偏离航向线的角度叫偏流角,简称偏流。

左侧风时,航迹线偏在航向线(基线)的右侧,规定偏流为正(+DA),称为右偏流(RDA);

右侧风时,航迹线偏在航向线左侧,规定偏流为负(-DA),称为左偏流(LDA);

风角(WA):地速和风速向量的夹角叫做风角,说明了飞机受侧风影响程度。

左侧风时,以航迹线为基准,由航迹线顺时针量到风向线,为正值(+WA);

右侧风时,以航迹线为基准,由航迹线逆时针量到风向线,为负值(-WA)。

4. 航行速度三角形的8个元素

空速向量(MH,TAS):MH-磁航向、TAS-真空速

风速向量(WD,WS):WD-风向、WS-风速

地速向量(MTK,GS):MTK-航迹角、GS-地速

DA-偏流、WA-风角

第五章:地标推测领航

1. 偏航角和偏航距离的定义(page77)

偏航角(TKE-Track Angle Error):飞机的平均航迹线与航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偏航角(TKE)。航迹线偏在航线右侧,偏航角为正。

偏航距离(XTK-Cross Track Error):飞机位置偏离航线的垂直距离,叫做偏航距离(XTK)。

2. 心算偏流的方法(page72)

风角为90度时,当风角不是90度时,实际偏流等于最大偏流乘以风角的正弦函数值,即:

3.产生偏航的原因(page77)

1)没有正确通过航线(航段)起点;

2)没有保持好应飞航向;

3)偏流变化或修正偏流不正确。

4. 辨认地标的四个要素(page74):航迹,时刻,地标相关位置和地标特征。

5.关于全面检查(page79):从方向上检查飞机是否偏航,如果保持原航向飞行,能否飞到预定航路点上空,叫做方向检查;检查飞机已经飞过多少距离,到预定航路点还有多少距离,能否按预计时刻准时到达,这叫距离检查。同时进行方向和距离的检查,就叫做全面检查。地标罗盘领航,全面检查通常在预定的检查点进行。

6. 修正航迹的方法,包括按新航线角进行修正和按航迹修正角进行修正的计算

按新航线角进行修正:,,,

按航迹修正角进行修正(TKE≤20°):,

第六章:无线电领航

1.位置线:由一个导航参量只能确定接收点的可能位置是在与该导航参量相对应的轨迹线上。一个导航系统所测量的电信号的某一参数为定值时,该参量所对应的点位置的轨迹。

位置线交叉定位的方式:θ-θ定位(测角-测角定位),ρ-θ定位(测距-测角定位),ρ-ρ定位(测距-测距定位),双曲线定位(测距差定位) 。要用位置面相交来定位,再进行换算来得到飞机的平面位置。

2.飞机航向:飞机纵轴前方的指向。

飞机磁方位(QDR):从电台所在位置的经线北端顺时针量到无线电方位线的角度,叫飞机方位角。以磁经线北端为基准的飞机方位角叫飞机磁方位角。

相对方位角(RB):从航向线顺时针量到无线电方位线的角度。

电台磁方位(QDM):从飞机所在位置的经线北端顺时针量到无线电方位线的角度,叫电台方位角。以磁经线北端为基准的电台方位角叫电台磁方位角。

3. 方位仪表RBI、RMI、CDI以及HSI判读:P94 P95

4.利用仪表进行向台和背台的航迹检查及修正计算:仪表判断偏航。

向台判断偏航:QDM>MC或,飞机偏左;QDM=MC或,飞机不偏;QDM

大偏左,小偏右,等不偏。背台与之相反

按新航迹角修正:1)根据判断偏航的方法求出新航线角和偏离角。

2)计算偏航角,TKD=MC-QDM

3)计算航迹角MTK=MC+TKE

4)计算偏流DA=MTK-

5)计算应飞磁航向=QDM-DA

6)计算应该指示的无线电方位=360o+DA QDM=QDM(或)

按航迹修正角修正:1)根据判断偏航的方法求出偏离角TKD=MC-QDM,△TK=TKE+TKD

2)心算航迹修正角

3)计算应飞航向

4)计算应该指示的无线电方位

向台切入预定航线以及背台切入预定航线的计算:P103 P109

5. 飞行中无线电方位的变化p92,93

(1)位置不变,航向改变。航向增大,相对方位角减小;反之,航向减小,相对方位角增大。(2)航向不变,位置变化。飞机保持航向不变,如果电台在飞机右边,随着飞机位置改变,电台方位角,飞机方位角,相对方位角都增大,如果电台在飞机左边,上述三个角都减小(3)航向位置都改变,转弯后向台飞行,左转,QDR,QDM,MH减小,RB增大到360°,右转MH,QDR,QDM增大,RB 减小到0°;转弯后背台飞行,左转,QDR,QDM,MH减小,RB从180°增大,右转MH,QDR,QDM增大,RB从180°减小。

6. 进入预定方位线的基本原理p111

进入预定方位线,是根据无线电领航仪表指示来判断飞机到达预定方位线的瞬间,飞机向预定方位线靠近过程中,飞机所在方位线将逐渐靠近预定方位线。

电台在右,无线电方位角逐渐增大,如果

<飞机未到

=飞机刚到

>飞机已过“台右渐增”

电台在左,无线电方位逐渐减小,如果

>飞机未到

=飞机刚到

<飞机已过“台左渐减”

7. DME台的功能;沿DME弧飞行的方法p124

测量飞机与DME台的斜距。(方法在书上,需要自己理解)

8. 沿DME弧飞行时偏航的修正p124

飞机在沿DME弧割线的直线段飞行中,如果飞机发生偏航,必须进行航向修正。修正的时机一般是RMI方位指针正好与翼尖参考一致的位置,通常的修正方法是飞机每偏离DME弧0.5nmile,航向改变10°到20°。如果飞机偏在DME弧外侧0.5nmile,操纵飞机向电台一侧转20°,如果偏内侧0.5nmile,则向外转10°航向,其目的是使飞机重新回到DME 弧上。

第七章:领航准备和实施及计算

1. 领航准备分哪两种准备?飞行前领航准备包括哪些准备?

包括平时领航准备和飞行前领航准备。

飞行前领航准备:从受领飞行任务开始,在平时的领航准备基础之上,围绕本次飞行任务进行的准备。分为预先准备和直接准备。

预先准备:飞行前围绕本次飞行任务所进行的准备;

直接准备:针对起飞前根据航行需要和天气实况的变化对预先准备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

在执行紧急任务时,预先准备和直接准备可以合并进行。

2. 仪表飞行离场入航的具体实施方法是什么?非标准离场入航的方法是什么?怎样记录入航时刻和入航高度?

1) 标准离场入航:在规定有标准仪表离场程序的机场,飞机起飞后,应当严格按管制员指令的离场路线飞行,没有新的指令不得擅自改变。飞行员在起飞前应根据所飞航线和起飞方向,仔细阅读标准仪表离场图,熟悉离场的程序。

2)非标准离场入航:

a. 过台入航:飞机向导航台方向起飞时,起飞后直接飞到导航台上空,并操纵飞机转向应飞向台,记下入航时刻和高度;背导航台起飞时,起飞后,按管制员指令,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向航线方向转弯、切入到航线反向延长线向电台飞行,按指定高度过台并操纵飞机转向应飞航向,记下过台时的入航时刻和入航高度。

b. 旁切电台入航:当起飞方向与航线方向的夹角小于90°,采用45°切入法;当该角大于90°时,采用30°切入法。

起飞方向与航线方向的夹角小于90°,采用45°切入法。起飞后,飞机上升至一转弯高度计算入航时刻,向航线方向转弯,以45°切入航线,保持飞行。根据无线电领航设备的指示器判断飞机切到航线的瞬间,适当提前改出切入,操纵飞机对正应飞航向背台

飞行。

起飞方向与航线方向的夹角大于90°,采用30°切入法。起飞后,飞机上升至一转弯高度时,向航线方向转弯,以30°切入角切入航线,保持飞行。根据无线电领航设备的指示器判断切回航线的瞬间,适当提前改出切入,操纵飞机对正应飞航向背向飞行。

3) 当方位指针在航向指标(或0°位置)左右75°时记下时刻、高度,该时刻和高度就是入航时刻和入航高度。

3. 转弯率、转弯半径、速度以及坡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V转弯速度,R半径,β坡度)

(转弯率),(转弯时间)

,,

4.上升及下降时间的计算

上升时间可根据飞机所保持的平均上升率(RC—Rate of Climb)和飞机从入行高度上升到指定高度层的上升高度差进行计算,即

下降时间TD是根据航线飞行高度下降到通过降落机场上空规定高度的高度差和下降率(RD—Rate of Descent)计算出来的,即

第八章:仪表进近着陆

1. 仪表进近程序分作哪几个航段?各个航段分别需要完成的工作?

仪表进近程序通常包含五个航段依次是①进场航段②起始进近航段③中间进近航段④最后进近航段⑤复飞航段。

各航段需要完成的工作:

①进场航段:在进场阶段,飞机沿航线下降到起始进近的高度,并在接近IAF时,速度减至起始进近速度,选放起始襟翼。

②起始进近航段:在该航段,飞机下降高度,并通过一定机动飞行完成对准中间(或最后)进近航段。

③中间进近航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调整飞机的速度和形态,并稳定在航迹上,完成对准下滑道,进入最后进近。中间进近航段最好是平飞姿态,一般不下降,确实需要下降也要平缓。

④最后进近航段:完成航迹对正和下降着陆的航段,是整个仪表进近程序中最关键的阶段。包括仪表飞行和目视着陆两部分。

仪表飞行:从FAF/FAP开始至复飞点或下降到决断高度的一点为止;

目视着陆是从飞行员由仪表飞行转入目视进近开始直到进入跑道着陆为止。

⑤复飞航段:在复飞的起始阶段不允许转弯,飞机直线上升到复飞程序公布的转弯高度或转弯点上空时,方可转向指定的航向和位置

重新进近。

注意:非精密进近程序的复飞是在最低下降高度(MDA)上飞越复飞点开始;

精密进近程序的复飞是在下降到决断高度时立即开始。

2. 仪表近近程序的基本形式

①直线航段程序②反向航线程序[(1)基线转弯(2)45°/180°程序转弯(3)80°/260°程序转弯]③直角航线程序④推测航迹程序[(1)S形程序

(2)U形程序]

3.ILS系统的构成及其机场配备图情况

ILS系统包括三个分系统:①提供航向引导的航向信标(localizer)②提供垂直引导的下滑信标(glide slope)③提供距离引导的指点信标(marker beacon)。每个分系统又由地面发射设备和机载设备所组成。

机场配备图:

4.关于决断高DH(高度DA)和最低下降高MDH(高度MDA)

①决断高DH(高度DA):在精密进近过程中飞机沿下滑道下降到规定的高度时,如果不能建立目视参考,或者不是处于能够正常着陆的位置时,飞机不能继续下降,而应按公布的复飞程序立即复飞。这一规定的高度就叫决断高度(DA)/高(DH),是表示机场着陆最低标准的要素之一。决断高度DA是以平均海平面为基准,飞行中气压式高度表拨正值为QNH;决断高DH是以入口标高为基准,气压式高度表拨正值为QFE。

②最低下降高MDH(高度MDA):执行非精密进近过程中飞机沿最后进近航迹下降到规定的一个高度/高时。如果不能建立目视参考,或者不处于能够正常进入着陆的位置时,飞机不能继续下降,应保持这一规定的高度平飞至复飞点。如果改平飞至复飞点的过程还是不能转入目视进近,则应按公布的复飞程序复飞。这一规定的高度/高就叫做最低下降高度(MDA)/高(MDH),是机场着陆最低标准的要素之一。最低下降高度MDA是以平均海平面为基准,飞行中气压式高度表拨正值为QNH;最低下降高MDH是以机场标高或跑道入口标高为基准,飞行中气压式高度表拨正值为QFE。

MDA和DA都是以平均海平面气压QNH为基准。

5.关于精密进近和非精密进近中的复飞问题

①精密进近的复飞问题:当飞机下降到决断高DH之前约3s,如果不能看到足够的跑道环境,或者飞机处于不能正常着陆的状态时,应在下降到不低于决断高DH时按照公布的复飞程序立即复飞。

②非精密进近的复飞问题:当飞机下降到MDH时,如果飞行员看不到足够的跑道环境或处于不能正常着陆的状态,则不能继续下降,应该保持这一高度飞至复飞点MAPt。如果这一过程中仍然看不到足够的跑道环境,则必须按规定的复飞程序复飞。

6. 从不同扇区加入直角航线程序的方法,包括具体实例的判断P178,179

(一平二偏三直接:第一扇区平行进入,第二扇区偏置进入,第三扇区直接进入)

7. 若从第三扇区直接进入,如何进行偏差的修正?

为了减小这种偏差,实际飞行中,当进入方向与向台(入航)航迹交角在+30 o以内时,可以先切入向台航迹,过台后转弯加入直角航线。如果进入方向与向台航迹近于垂直,从三扇区上半部进入时,过台后立即转弯,当转弯角度接近130 o时,将转弯坡度减小为原坡度的一半,继续转至出航航迹方向加入直角航线;从三扇区下半部加入时,过台前先切入垂直向台航迹的方位,过台后平飞一个转弯

半径的时间(),再开始转至出航航迹方向,出航边的计时可以从转过约30 o时开始。

8. 直角航线程序以及修正角航线程序的构成

直角航线程序:1个时间2个航迹3个高度

修正角程序P184--186:背台边(出航航迹)、基线转弯(入航转弯)、向台边(入航航迹)

9. 飞机在作修正角程序进近时, 如何修正风的影响?P187 (一)(二)(三)

10. 关于四转弯过程中的偏差判断和修正(P193详见课本述)

判断:如无线电方位大于规定的无线电方位,则右航线时偏在转弯航迹外侧进入晚;左航线时则偏在转弯航迹内侧进入早。如果无线

电方位小于规定的无线电方位,则右航线时偏在内侧进入早;左航线时偏在外侧进入晚。

修正:当判断出进入早了,则应适当减少转弯坡度;判断进入晚了,则应适当增大转弯坡度。

简答题:在四转弯偏差的判断与修正中,对于最后30 o转弯需注意。如果将要改出四转弯时,仍未修正好,偏差较大,则应按“早进入早改出,晚进入晚改出”,提前或延迟改出四转弯,以10 o切入角直接切入五边向台航迹。“早进入早改出,晚进入晚改出”的方法是,进入早时当飞机转至△MH10o时,改出转弯保持这一航向向五边向台航迹切入,从程序一侧切入入航航迹;进入晚时当飞机转到△MH10o时不改出,而继续多转10o后改出转弯,保持该航向以10o切入角从程序另一侧切入入航航迹。

11. 非精密五边进近高度的控制方法

(一)根据飞机的地速调整下降率

(二)根据DME距离控制五边进近高度

(三)利用飞机飞越电台高度控制五边进近高度

对于在五边进近航迹上安装有导航台、指点标台的机场,在五边进近过程中可以利用飞机飞越电台的高度指示与规定高度比较,控制飞机沿正常的下滑线下降。

(四)利用目视进近坡度指示系统控制五边进近高度

如果机场安装有目视进近坡度指示系统,飞行员可以利用目视灯光来控制五边进近高度,特别在最后进近的后半段作用更加明显。它可以提供能增大安全系数的下滑轨迹,引导飞机继续下降,完成进近着陆。

第三篇:现代导航理论与方法

1.区域导航的定义、特点及其工作原理

定义:区域导航(RNA V)是一种导航方法,允许飞机在台基导航设备的基准台覆盖范围内或在自主导航设备能力限度内或两者配合下按任何希望的飞行路径运行。

特点:区域导航(RNA V)的主要特点是能够脱离电台台址的束缚,便于编排短捷希望飞行路径,便于发挥多套组合及多种导航系统组合的优势。

RNA V的特点反映在航路结构上,RNA V的航线就是航路点系列组成的连线,这些航路点是脱离电台台址而自行定义的任何地理位置点,而传统导航的航线是电台台址点系列组成的连续;

RNA V的特点反映在定位方法上,RNA V定出的是飞机在地球上的绝对位置,传统导航定出的是飞机相对于电台的位置;

RNA V的特点反映在导航计算上,RNA V按飞行计划转换到航线坐标,算出向前方航路点飞行的已飞距离和待飞距离和航迹的侧向偏离,所有的计算都是在大圆航线上进行的,传统导航的计算是在当地地图投影平面上进行的。

工作原理:计算机根据储存的数据以及各种传感器的输入数据来计算飞机位置,用经纬度的形式给出飞机的绝对位置,也可以给出飞机相对于所选航线的位置,输出的导航参数至飞行仪表、控制显示单元,提供给飞行员目视信息。导航计算机在完成导航计算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以三种不同的形式输入。

2.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尤其是地面监控部分

组成: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

空间星座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其中包括3颗可随时启用的备用卫星。

卫星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储存和处理地面监控系统发射来的导航电文及其他有关信息;向用户连续不断地发送导航与定位信息,并提供时间标准、卫星本身的空间实用位置及其它在轨卫星的概略位置;接收并执行地面监控系统发送的控制指令。

地面监控部分主要由分布在全球的五个地面站组成,按其功能分为主控站(MCS)、注入站(GA)和监测站(MS)三种。

主控站负责协调和管理所有地面监控系统的工作

注入站又称地面天线站,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一台直径为3.6m的天线,将来自主控站的卫星星历、钟差、导航电文和其他控制指令注入到相应卫星的存储系统,并检测注入信息的正确性。

监测站共有5个,主要任务是连续观测和接收所有GPS卫星发出的信号并监测卫星的工作状况,将采集到的数据连同当地气象观测资料和时间信息经初步处理后传送到主控站。

用户设备部分包括GPS接收机硬件、数据处理软件和微处理机及其终端设备等。

接收机为其核心,主要功能是跟踪接收GPS卫星发射的信号并进行变换放大处理以便测量出GPS信号从卫星到接收机天线的传播时间;解译导航电文,实时地计算出测站的三维位置,甚至三维速度和时间。

3.惯性导航的主要惯性敏感元件及惯性导航的特点

主要的惯性敏感元件是加速度计和陀螺仪。

特点:①完全自主式的导航系统,不受气象条件限制,隐蔽性好,完全依靠机载设备自主完成导航任务;②系统校准后短时定位精度高。

4.关于飞行管理系统FMS的组成及各个部分的功能

组成: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FMCS)、自动飞行控制系统(AFCS)、自动油门系统(A/T)和导航传感器/传感器系统。

各部分功能:

飞行管理计算机系统:FMCS由飞行管理计算机FMC和控制显示组件CDU组成,协调、处理并控制其他分系统的工作。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AFCS是FMS的操作系统,它对自动驾驶仪、飞行指引系统、高度警戒、速度配平、安定面配平、马赫配平等提供综合控制。

自动油门系统:包括自动油门计算机和自动油门伺服机构。自动油门计算机接收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号,再根据方式控制板上来的工作方式和性能选择数据进行运算处理,从而输出操作指令到油门机构。油门伺服机构主要由伺服电动机和油门杆组成。最新出厂的飞机上自动油门计算机的工作由FMC代替,不再安装,FMC增加了推力管理功能。

导航传感器/传感器系统:

包括惯性基准系统IRS、大气数据计算机ADC、测距仪DME、全向信标VOR、全球定位系统GPS、仪表着陆系统ILS、燃油总和器和飞行时钟等。这一系统将实测的飞行、导航和大气数据传输给FMS的计算机系统。

预祝大家取得好的成绩!

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脂类代谢 【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脂肪动员 2.脂酸的β-氧化 3.酮体 4.必需脂肪酸 5.血脂 6.血浆脂蛋白 7.高脂蛋白血症 8.载脂蛋白 受体代谢途径 10.酰基载体蛋白(ACP) 11.脂肪肝 12.脂解激素 13.抗脂解激素 14.磷脂 15.基本脂 16.可变脂 17.脂蛋白脂肪酶 18.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 19.丙酮酸柠檬酸循环 20.胆汁酸 二、填空题 21.血脂的运输形式是,电泳法可将其为、、、四种。 22.空腹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脂蛋白是,其主要作用是。 23.合成胆固醇的原料是,递氢体是,限速酶是,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化为、、。 24.乙酰CoA的去路有、、、。 25.脂肪动员的限速酶是。此酶受多种激素控制,促进脂肪动员的激素称,抑制脂肪动员的激素称。 26.脂肪酰CoA的β-氧化经过、、和四个连续反应步骤,每次β-氧化生成一分子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脱下的氢由和携带,进入呼吸链被氧化生成水。 27.酮体包括、、。酮体主要在以为原料合成,并在被氧化利用。 28.肝脏不能利用酮体,是因为缺乏和酶。 29.脂肪酸合成的主要原料是,递氢体是,它们都主要来源于。 30.脂肪酸合成酶系主要存在于,内的乙酰CoA需经循环转运至而用 于合成脂肪酸。 31.脂肪酸合成的限速酶是,其辅助因子是。 32.在磷脂合成过程中,胆碱可由食物提供,亦可由及在体内合成,胆碱及乙醇胺由活化的及提供。 33.脂蛋白CM 、VLDL、 LDL和HDL的主要功能分别是、,和。 34.载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 35.人体含量最多的鞘磷脂是,由、及所构成。

2013年河南普通专升本教育心理学及答案

2013年河南普通专升本教育心理学及答案 一、选择题(教育学1-20,心理学21-40。每小题1分,共40分)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最早出自() A.《学记》B.《论语》C.《说文解宇》D.《四书集注》2.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学说是()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3.教育史上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的是() A.杜威B.梅伊曼 C.赫尔巴特D.拉伊 4.学校教育产生于() A. 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 D. 中世纪 5.我国古代教育内容“六艺”指的是() A.诗、书、礼、乐、易、春秋B.礼、乐、射、御、书、数 C.诗、书、礼、乐、书、数D.礼、乐、射、御、书、诗 6.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其教育的() A.方法B.组织形式C.手段n性质 7.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进行的评价是() A.诊断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8.实施“因材施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得到发展() A.特长学生B.优秀学生 C.后进学生D.每一个学生 9,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10.“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11.主张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思想家是() A.马斯洛B.涂尔干c.卢梭D.裴斯泰洛奇 12.不属于义务教育特点的是() A.强制性B.普通性C.普及性 D.免费性 13.我国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 A.义务教育B.职业教育C.基础教育 D.升学教育 14.在教学工作的诸环节中,是中心环节() A.备课B.成绩的评定C.批改作业D.上课 15.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的是() A.教育独立于社会的发展B.教育独立于人的发展 C.教育具有自身规律和特点D.教育独立于历史的发展 16.“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强调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A.发展智力和能力B.反复练习巩固 C. 传授科学知识D.思想品德 17.我国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道尔顿制c.分组教学D.班级授课制 18.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联想、系统和方法四阶段() A.分析B.综合C.明了D.综合 19.“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提出者是() A.巴班斯基B.斯宾塞 C.赞科夫D.布鲁纳 20.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B.自我修养C.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D.社会实践活动 21.当我们欣赏中国水墨画时依然会把水墨画的荷花和荷叶知觉为水红和墨绿,黑白电视和黑白电影依然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五彩缤纷的世界。这种现象反映了知觉的()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测试卷 第一讲 坐标系

第一讲 坐标系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点M 的直角坐标为 ),则它的球坐标为( ) 5.2,,.2,,444453.2,,.2,,4444A B C D ππππππππ???? ? ????? ???? ? ????? 解析 :2,1,tan 0,tan 02,x 0. 4 11,,1 5.4 r y x ??θ?θπθππ θ=== === <-=-= <= =由≤≤得又≤所以 答案:B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1,1)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在以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以Ox 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对应的极坐标方程为 ( ) () B.. C. D.44A ρθρθππρθρθ? ?=- ? ? ?? ?- ?? =- =?=- 解析:由题意知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x-1)2 +(y-1)2 =2. 化为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1)2 +(ρsin θ-1)2 =2.

∴0.40 4,04044 . . ρρθρθρρππππθρθρπθ?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也过极点与等价对应的极坐标方程为 答案:A 3.在极坐标系中,点(ρ,θ)与(-ρ,π-θ)的位置关系为( ) A.关于极轴所在直线对称 B.关于极点对称 C.重合 D.关于直线θ= 2 π (ρ∈R)对称 解析:点(ρ,θ)也可以表示为(-ρ,π+θ),而(-ρ,π+θ)与(-ρ,π-θ)关于极轴所在直线对称,故选A. 答案:A 4.在柱坐标系中,两点24,,04,,333M N π π???? ? ?? ??? 与的距离为( ) A.3 B.4 C.5 D.8 解析:解法一:由柱坐标可知M 在Oxy 平面上,N 在Oxy 平面上的射影坐标为 N |MN |4,24,,0MN 5.3. , C π'∴'===?? ??? 再由勾股定理得故选 解法二:可将M ?N 化为直角坐标 ,N(MN 5.. C =-∴=故选 答案:C

生化技术复习题 简答题 问答题

思考题 一.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制备 简述生化分离方法与一般化学分离法相比的特点? 特点: 与化学产品的分离制备相比较,生物大分子的制备有其特殊性: (1)生物材料的组成极其复杂,常常包含有数百种乃至及几千种化合物。还有很多化合物未知,有待人们研究和开发。 (2)有的生物大分子在分离过程中还在不断的代谢,所以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方法差别极大,想找到一种适合各种不同类生物大分子分离制备的标准方法是不可能的。(3)许多生物大分子在生物材料中的含量甚微。分离纯化的步骤繁多,流程又长,有的目的产物要经过十几步,几十步的操作才能达到所需纯度的要求。 (4)生化分离制备几乎都在溶液中进行,影响因素很多,经验性较强。 (5)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一旦离开活体,很容易变形破坏,因此常选用比较温和的条件。 生物材料选择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生物材料选择的一般原则是:制备生物大分子,首先要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材料选择的一般原则是,有效成分(即欲提取的物质)含量高、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则只须考虑材料的选择符合实验预定的目标要求即可。 材料选定后要尽可能保持新鲜,尽快加工处理。生物材料如暂不提取应冷冻保存。 常用于细胞破碎方法可分为哪些类型?简述细胞破碎的目的意义。 细胞的破碎方法可分为:机械法,包括(1)捣碎法(2)研磨法(3)匀浆法 物理法,包括(1)反复冻融法(2)超声波处理法(3)压榨法 化学与生物化学方法,包括(1)酶解法(2)化学法 目的意义:除了某些细胞外的多肽激素和某些蛋白质与酶之外,对于细胞内或多细胞生物组织中的各种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都需要事先将细胞和组织破碎,使生物大分子充分释放到溶液中,并不丢失生物活性。不同的生物体或同一生物体不同部位的组织,其组织破碎的难易不一,使用的方法也不相同。 何谓提取?影响提取有效成分的因素有哪些? 提取定义:提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溶液)处理原料,使欲分离物质充分溶解到溶剂(溶液)中的过程,也称为抽提。常用稀盐溶液、缓冲溶液和有机溶剂等来提取生物大分子。

2013年江西教师资格考试小学学教育心理学高频出题附答案解析五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0分) 1.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虚拟自我 D.心理自我 2.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桑代克 B.华生 C.苛勒 D.加涅 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标准是()。 A.社会意义 B.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C.个人的前途 D.动力来源 4.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上位学习 5.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 A.外显性 B.展开性 C.内潜性 D.客观性 6.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重点内容圈点批注的方法帮助记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策略 7.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很有帮助的这种方法是()。A.语义联想 B.视觉想象 C.谐音联想法 D.关键词法 8.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是()。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聚合思维 D.直觉思维 9.操作技能就其动作的进行而言,具有()。 A.外显性

B.客观性 C.展开性 D.观念性 10.()是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管理策略 D.调节策略 11.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的领导属于()。 A.民主式 B.专制式 C.监督式 D.参与式 12.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13.在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 A.接受 B.反应 C.形成价值观念 D.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14.影响教师课堂管理的情境因素是()。 A.班级规模 B.班级性质 C.班级类型 D.班级特征 15.为了减少误差,()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的程序。 A.评价 B.测量 C.测验 D.评估 16.新教师的课后评价要比专家型教师更多地关注课堂中发生的()。 A.活动 B.细节 C.经验 D.形式 17.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大致在()。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至S0年代 C.20世纪60至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专项复习教案设计22.doc

9.4两个平面平行 ●知识梳理 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的两条相交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2.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都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交线平行. ●点击双基 1.(2005年春季,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经过不同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B.分别在两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异面直线 C.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直线 D.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答案:C 2.设a、b是两条互不垂直的异面直线,过a、b分别作平面α、β,对于下面四种情况:①b∥α,②b⊥α,③α∥β,④α⊥β.其中可能的情况有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解析:①③④都有可能,②不可能,否则有b⊥a与已知矛盾. 答案:C 3.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a、b是两条不同直线,在下列条件下,可判定α∥β的是 A.α、β都平行于直线a、b

B.α有三个不共线点到β的距离相等 C.a 、b 是α两条直线,且a ∥β,b ∥β D.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a ∥α,b ∥α,a ∥β,b ∥β 解析:A 错,若a ∥b ,则不能断定α∥β; B 错,若A 、B 、 C 三点不在β的同一侧,则不能断定α∥β; C 错,若a ∥b ,则不能断定α∥β; D 正确. 答案:D 4.a 、b 、c为三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γ为三个不重合的平面,直线均不在平面,给出六个命题: .????;????????????????????αγγαβαγβγαααβαβαγγ∥∥∥⑥∥∥∥⑤∥∥∥④∥∥∥③∥∥∥②∥∥∥① a a a c a c c c b a b a b a c b c a ;;;;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将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答案:①④⑤⑥ ●典例剖析 【例1】设平面α∥平面β,AB 、CD 是两条异面直线,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且A 、C ∈α,B 、D ∈β,求证:MN ∥平面α. 剖析:因为AB 与CD 是异面直线,故MN 与AC 、BD 不平行.在平面α、β中不易找到与MN 平行的直线,所以试图通过证线线平行达到线面平行这一思路受阻,于是转而考虑通过证面面平行达到线面平行,即需找一个过MN 且与α平行的平面.根据M 、N 是异面直

生化简答题

名词解释: 1 、蛋白质: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通过肽键联系起来的含氮高分子化合物,是机体表现生理功能的基础。 2 、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为蛋白质变性。 3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4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某一段肽链的局部空间结构,也就是该段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 5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即整条肽链所有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布位置。 6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各个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接触部位的布局和相互作用。 7 、蛋白质的等电点:当蛋白质溶液处于某一pH时,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的趋势相等,成为兼性离子,净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8 、DNA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DNA分子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螺旋结构松散,变成单链,称DNA变性。 9 、DNA的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两条互补链可以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称为DNA的复性。 10 、核酸酶:所有可以水解核酸的酶。可分为DNA酶和RNA酶。 11 、酶:由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机体内催化各种代谢反应最主要的催化剂。 12 、核酶:是具有高效,特异催化作用的核酸,是近年发现的一类新的生物催化剂。 13 、酶原:无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 14 、酶的必需基团:酶分子结构中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称为酶的必需基团。 15、同工酶: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16、糖酵解: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生成乳糖的过程。 17 、酵解途径:由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18 必需脂酸:某些不饱和脂肪酸,动物机体自身不能合成,需要从植物油摄取,是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称为必需脂酸。 19 、脂肪的动员: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及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该过程称脂肪动员。 20 、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者酮体。是脂肪在肝分解氧化时特有的中间代谢物。 21 、转录:生物体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称为转录。 22 、基因:是为生命活性产物编码的DNA功能片段,这些产物主要是蛋白质和各种RNA。 问答题: 1、简述镰刀形红细胞溶血的发病机制。 答正常人血红蛋白β亚基的第6位氨基酸是谷氨酸,而镰刀形红细胞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中,Glu变成了Val,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改变,从而使本是水溶性的血红蛋白,聚集成丝,相互粘着,导致红细胞变形成为镰刀状极易破碎,产生贫血。 2 、什么是酶的抑制剂?说明酶的抑制作用分为哪几种。 答:凡能使酶的催化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根据抑制剂与酶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酶的抑制作用可分为可逆性抑制和不可逆性抑制。 3 、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答: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在生长繁殖时,不能直接利用环境中的叶酸,而是在菌体内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作用下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底物合成二氢叶酸,而磺胺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对氨基苯甲酸的结构相似,是二氢叶酸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从而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导致细菌的核酸合成受阻而影响其生长繁殖。 4 、什么是三羧酸循环?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答:三羧酸循环也称柠檬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的最终代谢通路。其生理意义在于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其过程中代谢的各种小分子物质为体内生化过程所必需。 5、什么是DNA复制中的半保留复制?其意义是什么? 答:半保留复制是指复制时,母链的双链DNA解开成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指导子链DNA的合成。子

2013年7月《教育心理学》(本)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3年7月《教育心理学》(本)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中至少有1个正确答案)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C )。 A.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B.教师教学的心理规律 C.学生的个性倾向和个性特征 D.学与教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于( C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关于合作学习叙述正确的是( AC )。 A.合作学习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 B.合作学习小组中最好有优秀生,这样可以帮助差生 C.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技能 D.合作学习不再需要教师 4.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对有些英语字母语音的学习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属于学习的( D )。 A.理解 B.定势 C.应用 D.迁移 5.科尔伯格研究品德的发展主要是采用( B )。 A.深入谈话法 B.两难故事法 C.调查法 D.文件分析法 6.下列属于程序性知识的是( BD )。 A.持有的“生命在于运动”的观点 B.会骑自行车 C.有效记忆的方法 D.解决问题时能明确思维方向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16分) 7.认知方式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8.动作技能动作技能,又称运动技能,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程序顺利完成身体协调任务的能力,如书写、体操、游泳、舞蹈等。动作技能主要是借助于骨骼、肌肉和相应的神经过程来实现的。 9.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又叫智力激励法,由奥斯本于1945提出的,它往往是以多人集体讨论或一组人员运用开会的方式进行,鼓励参加者尽可能多尽可能快提出各种各样的、异想天开的设想或观点,并罗列出来,相互启迪,激发灵感,从而引起创造性思维的连锁反映,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2013届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9.

2013年普通高考数学科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36讲空间向量及其应用 一.课标要求: (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①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 ②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③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 ④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2)空间向量的应用 ①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 ②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面面的垂直、平行关系; ③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一些定理(包括三垂线定理); ④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的计算问题,体会向量方法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 二.命题走向 本讲内容主要涉及空间向量的坐标及运算、空间向量的应用。本讲是立体几何的核心内容,高考对本讲的考察形式为:以客观题形式考察空间向量的概念和运算,结合主观题借助空间向量求夹角和距离。 预测2013年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将侧重于向量的应用,尤其是求夹角、求距离,教材上淡化了利用空间关系找角、找距离这方面的讲解,加大了向量的应用,因此作为立体几何解答题,用向量法处理角和距离将是主要方法,在复习时应加大这方面的训练力度。 三.要点精讲 1.空间向量的概念 向量: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如位移、

速度、力等。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 表示方法:用有向线段表示,并且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相等的向量。 说明:①由相等向量的概念可知,一个向量在空间平移到任何位置,仍与原来的向量相等,用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②平面向量仅限于研究同一平面内的平移,而空间向量研究的是空间的平移。 2.向量运算和运算率 加法交换率: 加法结合率: 数乘分配率: 说明:①引导学生利用右图验证加法交换率,然后推广到首尾相接的若干向量之和;②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在空间仍成立。 3.平行向量(共线向量):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则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平行于记作∥。 注意:当我们说、共线时,对应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可能是同一直线,也可能是平行直线;当我们说、平行时,也具有同样的意义。 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的

生化论述题

生化论述题 1、现有两支试管,有一支装有一种DNA溶液,另外一支装有一种RNA溶液,请根据核酸的理化性质设计一个实验来对二者进行鉴别,并对相关的核酸理化性质进行解释(可使用的设备和试剂:水浴锅,分光光度计,蒸馏水,移液器,试管)。 题解: 1)通过加热后测定吸光度,吸光度升高的是DNA,吸光度基本不变的是RNA。 2)DNA和RNA的结构上的不同,DNA为双链双螺旋结构,RNA为单链。 3) DNA双链之间通过硷基之间的氢键相连接,加热会破坏氢键,暴露出硷基,260nm吸光度增加。 2、凝血因子II,VII, IX和X是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γ-羧化酶参与了催化这些凝血因子的合成过程.维生素K对γ-羧化酶的催化活性是必需的.所以临床上,为防止手术中及术后出血过多,常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K,对促进病人的凝血功能有明显效果.请结合酶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理论进行解释。 题解: 1) 酶蛋白与辅助因子共同组成全酶,单独存在无活性,γ-羧化酶是一个结合酶,只有辅助因 子维生素K存在的情况下,酶才具有活性。 2) 酶的辅助因子分为辅酶和辅基,辅酶和酶蛋白结合疏松;辅基和酶蛋白结合紧密。 3、举例论述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紧密关联。 每一种蛋白质都具有特定的结构,也具有特定的功能。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其构象及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一级结构是空间结构的基础,特定的空间构象主要是由蛋白质分子中肽链和侧链R基团形成的次级键来维持,在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多肽链一旦被合成后,即可根据一级结构的特点自然折叠和盘曲,形成一定的空间构象。 一级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其基本构象及功能也相似,例如,不同种属的生物体分离出来的同一功能的蛋白质,其一级结构只有极少的差别,而且在系统发生上进化位置相距愈近的差异愈小。 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中,参与功能活性部位的残基或处于特定构象关键部位的残基,即使在整个分子中发生一个残基的异常,那么该蛋白质的功能也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被称之为“分子病”的镰刀状红细胞性贫血仅仅是574个氨基酸残基中,一个氨基酸残基即β亚基N端的第6号氨基酸残基发生了变异所造成的,这种变异来源于基因上遗传信息的突变。 (二)蛋白质空间构象与功能活性的关系 蛋白质多种多样的功能与各种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密切相关,蛋白质的空间构象是其功能活性的基础,构象发生变化,其功能活性也随之改变。蛋白质变性时,由于其空间构象被破坏,故引起功能活性丧失,变性蛋白质在复性后,构象复原,活性即能恢复。如血红蛋白结构与氧离曲线,Hb中的亚基和氧结合后,会促进下一个亚基和氧的结合。

2020年教育心理学

02111教育心理学 备注(★非常重要的必考的**老师末重点划记的但可能考的)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主要构成要素有: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创建、发展、成熟、完善。 6、教育心理学可为实际教学提供一般性的原则和技术。 7、19世纪末起,开始从事动物的学习研究,在1903年著书《教育心理学》,后来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角度来着重探讨《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与测量》。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专著,也是世界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专著,教育心理学学科从此产生。 8、20世纪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内容;50年代,信息论思想及相关成果影响到教育心理学。 9、在东方,维果茨基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并提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10. 1924年,廖世承为师范教育的需要编写了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学科正在形成,注重结合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70年代,奥苏伯尔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研究学生学习。 11. 20世纪80年代,在心理学完善阶段,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的成果表现为四个方面:主动性学习、反思性研究、合作性 研究、社会性研究。 12. 补充知识:教育心理学创建阶段:1)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第一次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2)瑞士的裴斯泰洛齐 在《论教学方法》中首次提出了“教育要心理学化”。3)德国的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要把教学理论绵研究建立在科学(心理学)基础上,提出“四段教学法”。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2、心理发哪儿几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3、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少年期(初中11、12-14、15岁)这是个体从童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矛盾。①其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仍要以形象作支柱,出现反省思维。 ②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有片面性和主观性。③他们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 动,也可集中精力学习。④身体剧变,成人感产生,独立意识强烈。⑤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⑥道德行为更自觉;但自控能力不强。 2)、★青年初期(高中14、15-17、18岁)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基本成熟的时期。①智力接近成熟,抽象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一、A型选择题 1.在荧光定量分析法中,下列哪种不是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A.荧光物质的浓度 B.溶剂的性质C.荧光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 D.温度E.溶液的pH值 2.琼脂糖凝胶电泳用pH8.6的巴比妥缓冲液可以把血清蛋白质分成五条区带,由正极向负极数起它们的顺序是() A.白蛋白、β-球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 B.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 C.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β-球蛋白 D.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白蛋白 E.白蛋白、β-球蛋白、α1-球蛋白、γ-球蛋白、α2-球蛋白 3.在区带电泳中,能产生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的固体支持介质有() A.醋酸纤维素薄膜、纤维素、淀粉B.纤维素、淀粉、琼脂糖 C.硅胶、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D.淀粉、琼脂糖、聚丙烯酰胺凝胶 E.醋酸纤维素薄膜、硅胶、纤维素 4.利用流动相中的离子能与固定相进行可逆的交换性质来分离离子型化合物的方法是() A.凝胶层析法B.吸附层析法C.分配层析法D.亲和层析法 E.离子交换层析法 5.通过在波片或硅片上制作各种微泵、阀、微电泳以及微流路,将生化分析功能浓缩固化在生物芯片上称() A.基因芯片B.蛋白质芯片C.细胞芯片D.组织芯片E.芯片实验室 6.离心机砖头的旋转速度为20000γ/min的离心为() A.低速离心B.平衡离心C.高速离心D.超速离心E.等密度离心 7.标本条码下有10个阿拉伯数字,其中第4~5位表示()

A.标本号B.标本类型C.组合号D.月份E.日期 8.由实验室自己配置或为商品,其中有关物质的量由参考方法定值的标准品为()A.一级标准品B.二级标准品C.控制物D.参考物E.原级参考物 9.经过详细的研究,没有发现产生误差的原因或在某些方面不够明确的方法为()A.决定性方法B.推荐方法C.参考方法D.常规方法E.对比方法10.测定恒定误差的试验是() A.重复性试验B.回收试验C.线性试验D.干扰试验 E.检测能力试验 二.X型选择题 1.酶免疫分析的基本技术组成为() A.应有高活性的酶和高质量的酶标抗体B.最佳固相载体和抗体包被技术 C.最佳酶作用的底物D.通过电场来精确控制整个分析过程 E.检测放大系统及再生技术 2.免疫比浊测定应注意的事项为() A.抗原或抗体量不能大大过剩 B.应维持反应管中抗体蛋白量始终过剩 C.高血脂标本易受干扰D.易受环境温度和pH值的影响 E.加入聚合剂可促进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3.流式细胞仪接受并分析的信号主要有() A.光散射讯号B.光吸收讯号C.荧光讯号D.电流讯号 E.生物发光讯号 4.鉴定纯酶度的常用方法是() A.比活力测定B.电泳分析C.免疫学分析D.活性浓度测定 E.Km测定 5.影响血标本成份变化的因素有()

生化简答题及论述题

简答题及论述题 1、请描述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 年提出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1、两条反平行链,右手螺旋;碱基在链内侧,戊糖磷酸在外侧,碱基垂直于螺旋轴,碱基与糖垂直。10 个核苷酸形成一个螺旋,螺距 3.4nm。碱基互补配对,一个 A 对应一个T , 一个G 对应一个 C 。 2、某些金属和非金属离子以及一些有机小分子对酶的结构和功能有何影响? 2、(1)通过结合底物为反应定向。 (2)通过可逆地改变金属离子的氧化态调节氧化还原反应。 (3)通过静电效应稳定或屏蔽负电荷。 (4)作为辅酶或者辅基起到电子或原子的传递作用。 3、使酶活力降低或丧失的可能因素有哪些? 3、(1)温度升高(2)酸碱变化(3)有机溶剂或重金属离子 4、试比较酶的变性与失活有什么异同 4、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所以具有蛋白质的性质。即在高温、过强的酸、碱环境下会发生组成或是结构的改变,这就是变性。由于组成或者结构改变,酶的功能也会受到破坏。酶的变性往往是不可逆的。当温度或者酸碱度达到一个程度时,酶的活性持续下降,当把条件恢复到初始状态时,酶活并没有恢复,这说明酶已失活。但是酶的结构或组成没有发生改变。在经过特殊处理后,酶活能够得到恢复。 5、试列举五种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 5、渗透压法、化学组成法、沉降分析法、凝胶过滤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6、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它主要有哪几种形式? 6、蛋白质主链的折叠产生由氢键维系的有规则的构象,成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β突起以及无规则卷曲。 7、什么是抗体?简述其结构特点(可用简图表示) 7、机体是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 B 细胞分化成的浆细 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 球蛋白。 抗体是具有 4 条多肽链的对称结构,其中 2 条较 长、相对分子量较大的相同的重链(H 链);2 条较 短、相对分子量较小的相同的轻链(L 链)。链间由 二硫键和非共价键联结形成一个由 4 条多肽链构成的单 体分子。 8、简述从蛋白质与氨基酸的混合物中分离和鉴定氨基 酸的方法 8、分配柱层析、纸层析、离子交换层析、薄层层析

2013年江苏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一书并使教育心理学进入初创时期的心理学家是() A.阿特金森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桑代克 2.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儿童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前面的观点的心理学家() A.皮亚杰 B.维果斯基 C.布鲁纳 D.加涅 3.在正常条件下,个体心理发展具有不可逆,且不能逾越的特征,称为心理发展的() A.连续性和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这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称为()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5.行为目标的陈述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 A.具体目标、产生条件和行为准则 B.行为样式、行为条件和行为准则 C.具体目标、具体行为和具体内容 D.具体条件,具体行为和具体准则 6.强调知识只是一种假设和解释、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的学习理论是() A.联结学习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认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7.在加涅的学习分类中,变现为影响个体对个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的学习类型是() A.智慧技能 B.态度

C.认知策略 D.动作技能 8.当教师感觉到自己完全能生存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这时教师成长处于()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自我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9.用来表达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的知识称为() A.陈述性知识 B.操作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10.根据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的教学评价方式叫() A.形成性评价 B.总价性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11.在操作技能形成阶段中,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属于() A.操作的定向阶段 B.操作的模仿阶段 C.操作的整合阶段 D.操作的熟练阶段 12.学生用已经学过的质量与能量、热与体积、遗传与变异之间关系的知识去理解价格与需求的关系,这种学西叫()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相关学习 13.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件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这一做法叫做运用() A.定式 B.定势 C.样例 D.变式 14.下列关于创造性与智力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B.高智商必定具有高创造性

生化简答题(附答案)

1.简述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2.何谓酮体?酮体是如何生成及氧化利用的? 3.为什么吃糖多了人体会发胖(写出主要反应过程)?脂肪能转变成葡萄糖吗?为什么? 4.简述脂肪肝的成因。 5.写出胆固醇合成的基本原料及关键酶?胆固醇在体内可的转变成哪些物质? 6.脂蛋白分为几类?各种脂蛋白的主要功用? 7.写出甘油的代谢途径? 8.简述饥饿或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的原因? 9.试比较生物氧化与体外物质氧化的异同。 10.试述影响氧化磷酸化的诸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11.试述体内的能量生成、贮存和利用 12.试从蛋白质营养价值角度分析小儿偏食的害处。 13.参与蛋白质消化的酶有哪些?各自作用? 14.从蛋白质、氨基酸代谢角度分析严重肝功能障碍时肝昏迷的成因。 15.食物蛋白质消化产物是如何吸收的? 16.简述体内氨基酸代谢状况。 17.1分子天冬氨酸在肝脏彻底氧化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尿素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简述代谢过程。 18.简述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的分解代谢过程及常见的代谢疾病。 19.简述甲硫氨酸的主要代谢过程及意义。 20.简述谷胱甘肽在体内的生理功用。 21.简述维生素B6在氨基酸代谢中的作用。 22.讨论核苷酸在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

23.简述物质代谢的特点? 24.试述丙氨酸转变为脂肪的主要途径? 25.核苷、核苷酸、核酸三者在分子结构上的关系是怎样的? 26.参与DNA复制的酶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有何异同? 27.复制的起始过程如何解链?引发体是怎样生成的? 28.解释遗传相对保守性及其变异性的生物学意义和分子基础。 29.什么是点突变、框移突变,其后果如何? 30.简述遗传密码的基本特点。 31.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包括哪些物质,各起什么作用。 32.简述原核生物基因转录调节的特点。阻遏蛋白与阻遏机制的普遍性。33.简述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 34.同一生物体不同的组织细胞的基因组成和表达是否相同?为什么?35.简述重组DNA技术中目的基因的获取来源和途径。 36.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7.什么叫基因重组?简述沙门氏菌是怎样逃避宿主免疫监视的?38.简述类固醇激素的信息传递过程。 39.简述血浆蛋白质的功能。 40.凝血因子有几种?简述其部分特点? 41.简述红细胞糖代谢的生理意义。 42.试述维生素A缺乏时,为什么会患夜盲症。 43.简述佝偻病的发病机理。 44.维生素K促进凝血的机理是什么?

2013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六 (1)

2013年小学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及答案6 一、单项选择题 1.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这种思维形式是( )。 A.判断 B.推理 C.概念 D.比较 2.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称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规则学习 3.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属于( )。 A.策略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4.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 )。 A.形象直观 B.实物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5.奥苏贝尔认为,适用于年幼的儿童以及年长的学生学习新学科或新材料的早期的学习方式是( )。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6.学生通过对整数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数概念,在此基础上学习有理数的概念。这种学习是( )。 A.派生归属学习 B.相关归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7.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为( )。 A.形象直观 B.言语直观 C.模象直观 D.实物直观 8.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称为( )。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规则学习

9.教师在书写板书时,要求尽量用白色粉笔,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10.学生认知结构的不断分化所依靠的学习形式是(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11.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 )。 A.无适当提取线索 B.信息相互干扰 C.痕迹消退 D.压抑 12.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的知识称为( )。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描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3.对遗忘原因的一种最古老的解释理论是( )。

临床生化检验简答题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1.简述双缩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原理。 答:血清中蛋白质中相邻的肽键(一CO—NH一)在碱性溶液中能与二价铜离子作用产生稳定的紫色络合物。此反应和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紫红色的反应相似,因此将蛋白质与碱性铜的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生成的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血清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 2.简述BCG法测定血清清蛋白的原理。 答:清蛋白具有与阴离子染料澳甲酚绿结合的特性,而球蛋白基本不结合这些染料,故可 直接测定血清清蛋白。血清清蛋白在pH4.2的缓冲液中带正电荷,在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时,可与带负电荷的染料BCG结合形成蓝绿色复合物,其颜色深浅与清蛋白浓度成正比。与同样处理的清蛋白标准比较,可求得血清中清蛋白含量。 3.血浆清蛋白具有哪些功能,测定血清清蛋白有哪些临床意义? 答:血浆清蛋白具有以下生理功能。(1)血浆中主要的载体蛋白,许多水溶性差 的物质可以通过与清蛋白的结合增加亲水性而便于运输。(2)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3)具有维持酸碱平衡的能力。(4)重要的营养蛋白。 血浆清蛋白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如下。(1)低清蛋白血症常见于以下疾病。①清蛋白合成不足: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但由于清蛋白的半寿期较长,因此,在部分急性肝病患者,其浓度降低可表现不明显;蛋白质营养不良或吸收不良也可造成清蛋白合成不足。②清蛋白过度丢失:由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清蛋白由尿中损失,有时每天尿中排出蛋白达5g以上,超过肝脏的代偿能力;肠道炎症性疾病或肿瘤时,也可由肠道损失一定量的蛋白,从而引起血浆清蛋白含量下降;在烧伤及渗出性皮炎,可从皮肤丧失大量蛋白。③清蛋白分解代谢增加:由组织损伤(外科手术或创伤)或炎症(感染性疾病)引起。④清蛋白的分布异常:如门静脉高压时大量蛋白质尤其是清蛋白从血管内渗漏入腹腔。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导致腹水时,由予肝脏合成减少和大量漏入腹腔的双重原因。使血浆清蛋白显著下降。⑤无清蛋白血症:是极少见的一种遗传性缺陷,血浆清蛋白含量常低于l g/L。但可以没有症状,可能是由于血管中球蛋白含量代偿性升高。(2)血浆清蛋白增高:较少见,在严重失水时发生,对监测血液浓缩有诊断意义。 3.请述OGTT概念、做法、结果判断及其临床应用。 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作系列血浆葡萄糖测定,以 评价机体对血糖调节能力的标准方法。 实验方法:WHO推荐的OGTT,葡萄糖负载量为75g,对于小孩,按1.75 g/kg体重计算,总量不超过75go清晨空腹坐位取血后,用葡萄糖溶于250一300mL水在5min内饮完,之后每隔30min取血1次,共4次,历时2 h。验前3天每日食物中糖含量应不低于150g,维持正常活动,影响试验的药物应在3天前停用,试验前应禁食8 ~14h。整个试验期间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清晨空蕨抽血后,开始饮葡萄糖水后30、60、120和180nin分别测定血浆葡萄糖。将空腹和服糖后30、60、120和180min静脉血浆葡萄糖,可绘制成糖耐量曲线图。 结果判断:正常糖耐量为FPG<6.1mmol/L服糖后2h<7.8mmol/L。空腹血糖受损(IFG)为FPG6.1~7.Ommol/L,服糖后2h<7.8mmol/L。糖耐量减退( IGT)为FPG<7.Ommol/L,服糖后2h7.8~11. Immol/L。糖尿病性糖耐量为FPG≥7.0mmol/L,服糖后2h≥11. Immol/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