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文字学试题

最新文字学试题

最新文字学试题
最新文字学试题

一,文字学术语解释

1小学2.小篆 3 大篆4.古文5合文

6 以形会意宇7.借形变体字8合音宇9.异体宇10古今字

l 小学:专门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民国以前称为“小学”。隋唐以后,“小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成了传统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门学科的总名。清代末年章太炎认为‘小学”之名不确切,建议把它改为“语言文字之学”。其后,人们逐渐用‘汉语文字学”或“文字学”来代替“小学”,专称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近人多改称之为“汉字学”。

2 小篆: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通用的泰国文字,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小篆的面貌,现还可以从一些秦代的刻石、有铭文的金属器物,以及《说文解宇》和三体石经上看到。

3 大篆:广义的大篆指所有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和其他古文字。狭义的大篆则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文字,是与小篆相对而言的。大篆通过《说文解字》和春秋时的金石器物流传至今,《说文解宇》中籀文、石鼓文、诅楚文和秦公钟、氢公鎢、秦公簋上金文是其典型代表。

4 古文:六国古文,又称东方六国文字,简称古文,是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

5 合文;或称合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刻或合写在一起,在行款上只占一个字的位置,形式上象一个字而实际上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语素。例如:甲骨文中“祖乙”写作、“祖丁”写作、“四祖丁”写作。

6以形会意宇一种会意字,即通过偏旁的形象意义来会意的会意宇。例如:“ ifc休,”和“制(杲)”字。

7 借体变体宇;指改造变易现存字的形体结构而形成的与原字不是异体字关系的新字。它是通过改变笔画形态、增减笔画、倒书或反书字形、移换偏旁的位置等方式来形成的与原字读音、意义有不同的字。例如:“甩”、“乒”、“丛”、“幻”和“忡”等。

8 合音宇:是一种由两个作表音构件的宇组合而成的合体宇,其读音由用作构件的两个字反切而成,即取一字的声母取一字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例如:‘‘ ”(名夜反)和“秽(禾岁反)。

9异体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部可以互相替代的宇。也称为或体、重文、俗宇。例如:“野”字和“墼”字,“块”宇和“由”字。

10 古今字:是汉字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的形体不同的汉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古字,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今字。例如;“要”字和“腰”字,“说”字和“悦”字。

二,填空

L《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段玉裁),《甲骨文字释林》的作者是(于省吾)。

2.《说文释例》的作者是(王筠),(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朱骏声)。

3.《三代吉金文存》的作者是(罗振玉),《两周金文辞大系》的作者是( 郭沫若)。

4.《甲骨文编》的作者是(孙海波),《金文编》的作者是(容庚)。

5.周有光在《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一文中根据汉字使用符号所起的表意和表音作用的整个状况得出汉字是( 意音、语素)文字的结论;裘锡圭在《汉字的性质》一文中根据汉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将汉字又叫做( 音节)文字。

6. 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 象意、)文字、( 形声)文字三类。

7. 1956年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谈到整个汉字发展的过程,把汉字分为( 象形)、( 假借)和形声三种基本类型。

8.人们一般把自汉字产生以来至小篆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古文字、),把用秦隶书以后的

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今文字)。秦隶书写的文字是二者的分水岭。

9、古文字按照时代的先后,可以区分为原始文字、( 殷商)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 战国)文字等类别。

10、多数的古今字从意义上看,今字只是分担古字的( 一)个意义。

11.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形体不同的双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古字).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 今字)。

12异体字的(读音)和( 意义)完全相同。

13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 削弱)而表音性(增强).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4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削弱而(表音性)增强,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5 笔画的简省,是汉字字形简化的主要方面,这种现象只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常用宇)字形中间,而并非所有的字形都有。

16汉字字形不仅所记词义有的要随祝语的发展演变而演变,所记语音有的也要随(词义)的演变而发生变化,随( 时间、空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17 除了字形比较法和综合论证法之外,考释古文字通常使用并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有(偏旁分析)和( 辞例归纳法)。

18 1988年1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台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宇(3500)个。

19 1988年1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字( 7000)个。

20战国两汉时代,普遍流传( 仓颉)造字的传说。

21 专门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民国以前称为(小学)。

二、填空

1段玉裁、于省吾2王筠、朱骏声3罗振玉、郭沫若4孙海波、容庚5意音、语素音节6象意、形声7象形、假借8 古文字、今文字9殷商、战国10 - 11 古字、今字12读音、意义13 削弱、增强14表意性、表音性15常用宇16词义,时间、空间17偏旁分析法、辞例归纳法18. 3500 19. 7000 20 仓颉21 小学

三、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泣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

号码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许慎说:“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其下定义的对象是( )

①象形@指事③会意④形声

2许慎说:“以事为名,取譬相成。。其下定义的对象是( )

①象形@指事@哙意④形声

3许慎说:“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其下定义的对象是( )

①指事@会意@形声④转注

4许慎说:“比类合谊,以见指揋。”其下定义的对象是( )

①指事@会意@形声④转注

5根据汉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汉字应届于( )

①表意文字②表词文字⑧意音文字④语素音节文字

6周有光先生根据汉字所使用符号的表意,表音作用,在v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一文

中指出汉字是( )

①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意音文字④形意文字

7 把“转注”说成是“引申:改许慎转注定义为“体不改造,引义相受,令长是也。”

的是清人( )

①郭沫若@王国维③朱骏声④戴震

8最早提出三书说的学者是( )

①唐兰②陈梦家③刘又辛④裘锡圭

9考定甲骨文的出土地点河南安阳小屯村为殷都放墟的学者是( )

①戴震②王国维③罗振玉④郭沫若

1。首部甲骨文字著录书是刘鹗的( )

①契文举例②铁云藏龟③殷虚书契前编④卜辞通纂

Il 考释甲骨文的第一部专著是孙诒让的( )

①殷虚书契考释②契文举例③甲骨文字研究④甲骨文字释林

12 第一位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来研究汉字并取得了杰出成就的学者是( )

①罗振玉②王国维③郭沫若④徐中舒

13. 《说文解宇》中的籀文是( )

①六国古文②大篆③小篆④隶书

14 《说文解宇》中的籀文是( )

①殷商甲骨文②西周金文③大篆④小篆

15石鼓文是( )

①六国古文②大篆③小篆④隶书

16诅楚文是( )

①殷商甲骨文②西周金文③大篆④小篆

17 侯马盟书上的文字是( )

①六国古文②大篆③小篆④隶书

18 战国、两汉时期流传的仓颉造宇的传说透露出汉字的起源时代是( )

①黄帝时代②夏禹时代③商汤时代④周武王时代

四、多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

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l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会意字的是( )

①铜②伐③及④秉

2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会意字的是( )

①及②孔③本④臭

3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舍意字的是( )

①尘②歪③楞④耷

4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会意字的是[ ]

①鹿②果③劣④北

5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会意字的是( )

①俘②果③雀④男

6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形声字的是( )

①相②柏③从④视

7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形声宇的是( )

①釜②實③瞧④暮

8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形声宇的是[ ]

①桐②忠⑨寶④溢

9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形声宇的是( )

①休②佑⑧釜④到

10 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形声宇的是( )

①辉②璧⑨岛④河

Il 下列汉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

①至到②说悦③岳擞④自鼻

12 下列各组汉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

①够鉤②柄棟③昏婚说悦

13 下列汉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

①景影②正征③村邮④反返

14 下列汉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

①止趾②益溢③明明④杭航

15 下列汉字属于古今字的是( )

①大太②景影③滑猾④没殁

16 下列各组汉字属于繁简字的是( )

①愆惭②棱后③堤隍④債价

17 下列汉字属于繁简字的是( )

①堤陧②實宝③酰丑④溢益

18 下列各组双宇属于繁简宇的是( )

①槽礼②婚昏③瘵疗④盘盘

19 下列各组汉字属于繁简字的是[ ]

①點点②磊碌③搆构④然燃

20 下列各组汉宇属于繁简宇的是( )

①杯盂②说悦③浪泪④檩标

21 六国古文包括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韩、赵、魏等国的()]

①甲骨文②陶文③金文④简帛文

22 大篆包括战国时代秦国的( )

①甲骨文②陶文③金文④简帛文

23. 《诅楚文》上面的文字是( )

①战国文字②古文③大篆④石刻文字

24 石鼓文上面的文字是( )

①战国文字②秦国文字③大篆④古文

25 属于今文字的有( )

①隶书②篆书③草书④行书

五,简答题

l 根据许慎的假借定义,简单述评一下许慎的假借说原意。

1、①许慎《说文解字·叙》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意思是说,假借字是语言中一个表达某事物的词义,本来没有表示它的字,就依据读音去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现存字来寄托这个词义所要表达的事物,令字、长字就是这种宇。②许慎把本义为“发令”的“令”和本义为“久远”的“长”去表示县级行政长官作为假借的例宇,这表明许慎所谓的假借字是指的字形不表示本义即造字时准备让它表示的意义的字,当一个字表示它的本义之外的某种意义时,它就被假借了。从许

慎的定义和例宇,可以看出假借字的特点:字形结构不能表示出其字义。③由于假借说的是一字表数义时其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是文字学问题,就字而言,只有本义和假借义,没有什么引申义,所以许慎的假借说是科学的。

2简答商周甲骨文在形体结构上有何特点?

2、①形体来源于客观事物的图象,但已经过了符号化的改造,在线条化和规范化方面都已具有相当的规模。②结构上六书皆备,而以象形、会意字为主。⑨处在不定型文字阶段,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因素,字形多不够固定,异体字繁多。④有相当数量的合文。⑥笔画有直笔、圆笔、粗体、细体,但一般是瘦硬的细线,笔画多方折。⑥行款比较自由,可直可横,可左可右,但一般直行书写,而提行有的向左,有的向右。段落一般是由下向上排列,以先下后上为序。

3 说明汉字笔画的简省为什么只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常用字形中间。

3、①汉字字形的发展史表明,一个设字书写时字形中笔画是否要简省一部分,不单纯看字形结构是否繁复,而要看其社会使用频率。笔画的简省,它只存在于各个时期的常用字形中间,而并非所有的字形都有的。②双字字形的发展史表明,那些应用率低或根本不再使用的字,笔画再多,一般也无人去简化,例如:彝字,本义是杀戮人性而祭祀,现只作民族名;#(从四个“籠”者)字,(字汇补》释为“多言,知易切。”③使用频率低或已不使用的字,正因为其不常用,其字形的表义性和表音性就显得很重要,笔画稍有变动,都可能被误认为是另一个字,而失去交际的作用,因此它们—般都难于减省笔画,即使简省了也难于约定俗成。

4 你认为仓颉作书的传说透露出了那些有关汉字起源的文化信息?

4、我们认为仓颉作书的传说透露出两条文化信息:①汉字的起源时代是黄帝时代;②在将原始记事符号收集、整理、加工成文字系统的过程中,众史官也就是巫师集团,曾经发挥过独特的作用,原始汉字是巫史创造的。

5 简单地叙述一下形声字声符的功能。

5、①形声字的声符,是给形声字标音的,即通过它独立成字时的语音与由它构成的形声字语音之间的音同或音近关系来标示形声字的读音。②因为在造形声字时就存在有用不完全同音的字充当声符的情况,加上古今语音的演变和方言对文字读音的影响,即使在造形声字时是用完全同音的字充当声符的形声字,在不同的时代或不同的地区,用当时的普通话或当地的方言读这个形声字,就未必跟它的声符读音相同了。这就意味着,进入了汉字系统的形声字,声符的标音功能有的能保留,有的会减弱,有的甚至已失去。酬如:“忠,桐”的声符都保留着标音功能,声符字与形声字今音相同;而“绿、悲,撞、域、偷、扔、配”的声符,有的不能确标音,有的完全失去了标音功能,声符字与形声字今音不相同。④有些形声宇的声符还有表义示源功能。这类形声字中,声符是由源字直接转化成的,自然具有表义示源功能。⑤例如:甲骨文“又”,象右手形,本义为右手,常借作“有”,金文加上形符“肉”成“有”字,“又”既标示读音,也有袁义示振作用。

6举例说明形声字形符表意有哪两种情况。

6、①表示形声字的本义。例如:辉、爸、斧、狗、鼻、站、到、罔。2表示形声字字义的类属。例如;从玉的形声字中,据(说文解字》,“璧“本义是瑞玉环,“瑗”本义是大孔璧,“璜”本义是半鐾,“瑛”本义是玉光,“玲”本义是玉声,“理”本义是治玉,诸字字义不同,但跟玉都有关,“玉”作为形符,表示出它们的字义类属。

六、解说题

l 试就甲骨文的“傻、劓、刖、剥、伐”这几个古文字的形体解说商代的刑法制度。

1、①甲骨文中有“僕”字,象身附尾饰、手捧粪箕的人形,在人形的头顶上有象古代施黥刑的工具的“辛”字,表明此人曾受黥刑,商代已有黥刑。②甲骨文“劓”字,从刀从自,自象鼻形,此字义为割鼻,说明商代已有劓刑。⑨甲骨文“00刹”字,象用,刀割男子生殖器形,是宫刑的专用字,表明商代已有宫刑。④甲骨文“刖”字,象人用手(又)持锯断人的脚形,表明商代已有刖刑。⑥甲骨文“伐”

字,从人从戈,大戈的刃横砍在人的耻,本义是杀人。古代的死刑主要是杀头,“伐”字形表明商代刑法有大辟,大辟即死刑。⑥甲骨文字形表明,商代已有刑法存在,其种类已与后世的“五刑”相当。

2 试就甲骨文的“鬼、畏、巽、冀”这几个古文字的形体解说商代的傩俗。

2,①甲骨文“鬼”字,象戴有面具的人形,以示非人面而似鬼。②甲骨文“畏”字象鬼执杖之形,以示可畏。③甲骨文“具”宇象人举双手往头上戴面具之形,当为“戴”宇初文,人头戴面具,故有奇异、怪异之义。④甲骨文“冀”字作象戴有面具和角形头饰而作舞的人形,“蠶”为古代中原的通称。⑤上述甲骨文字形表明,商代的确有戴面具驱鬼的傩祭、傩仪,古代中原地区的确盛行过这一巫术活动。3试依据《说文解宇》和商代甲骨文,解说汉字字形所体现的中国古代社会的货币制度。

3、①许慎《说文解字》“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指出古代以贝为货币,直到秦时才废贝摧行铜钱。②《说文解字,贝部》所收的59字,从贝,都有财富义或与财富义相关。从汉字的构形系统看,中国社会早期的货币的确是以贝壳来充当的。③商代甲骨文也有不少从贝之字,如“贮、宝、买、得”等,可见商代已用贝为货币,作为贮存和交换流通的手段了。

4试就甲骨文“舞”,“磬”,“鼓…龠”这几个古文字的形体解说其所表达的文化信息。

4、①甲骨文“舞”宇,象人手操舞具跳舞形,本义即跳舞。②甲骨文‘磬”宇,隶定为‘ 殷”,象悬石以击。③甲骨文“鼓”字,象手执鼓槌敲击建鼓(树立在地上的鼓,有别于“悬鼓”)之形。④甲骨文“桀(乐)”字,从丝从木,以丝附木上来象琴瑟之类弦乐器,表示“五音八声总名”。⑤甲骨文“龠”宇,象口吹原始的排萧形,排萧为竹制口吹的乐器,古书上说其小者只有三孔,大者有六孔。⑥上述甲骨文表明,商代已有舞蹈,人们是伴着音乐跳舞的,当时音乐很发达,已有了打击乐、弹奏乐和吹奏乐形式的音乐。

5 结合先秦习俗和《说文解字》对“孟”字的说解,解说“孟”宇的形体和本义及其所传达的文化信息。

5、①先秦有食长子的习俗,东越和南楚在春秋时仍有此俗。②《说文解字》;“孟,长也。”段玉裁注‘长子也。”《说文解宇》‘皿,盛食器也。”⑨商代金文“孟”从子从皿,象用盛食器盛小孩形,春秋金文“孟”再加上“八”,“八”表示剖分,故该字形象以皿盛子,分割而食之形。从金文字形看,“孟。是盛在盛食器中的小孩,而古人训“孟”为“长。,为“长子”,称头胎所生之子为“孟子:“首子”,排行以孟、仲、叔、季为序,每季的首月称孟春、孟夏、孟秋、孟冬,④“孟”宇的形体和本义,实来源于古代存在过‘食长子”(或称“食首子”)的习俗,这茬明汉族人也曾和少数民族一样,在上古有过“食长子”的习俗。

七、论断题

l 宋人王安石说“坡者土之皮,波者水之皮。”请指出其考释文字的方法,并结合汉字构形系统的实际和实际运用情况,判断其考释的正误。

1、①王安石使用的考释方法是望形生义法,是把形声字当成以义会意字来解释,拼合偏旁意义来说其本义。“波”和“坡”本来都是以“皮”为声符的形声字。②“坡”字所记词义无“土之皮”,“波”宇所记词义无“水之皮”。③在文字的形义关系问题上,王安石认为所有的字都是表意的,连各种笔画都表示一定的意义,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汉字是按照几种不同的方法创造的,特别是否定了汉字有大量形声字存在这一客观事实。因为不合乎汉字构形系统的实际和实际运用情况,其考释是错误的。

2 有人据“障”字的简化字形,把“队”的形义关系说解为“排队的时候,人们向左耳看齐。”请指出其考释方法,结合汉字构形系统的实际,判断其考释的正误并说明原因。

2、①使用的考释方法是望形生义法。②“队”本是“隊”字的草书楷化简体宇,本义是坠落,从阜声。双包耳在字左边,为阜的变体,阜字在甲金文中象土山或阶梯形,从阜之字,字义多与山陵、土石或地名有关。③释“队”字为“排队的时候,人们向左耳看齐。”把双包耳作‘耳朵”讲,那么类推,则“方耳为防”、“百耳为陌”、“千耳为阡”,岂不可笑。讲了一个字,却与另一个字甚至一批字发生矛盾,其结论既难以让人信服,也不科学。

3有人以为商代甲骨文中有。奇。字,并以为字形。是人骑马形的概括,省略图,由字形推断,应即骑字初文。”请指出其所用考释方法,并结合甲骨文“马”字字形和华夏民族骑马习俗的产生来判断其考释的正误。

3、①望形生义法。②甲骨文中“马”字之形未有如此字下半部分者,③华夏民族骑马之俗据史料记载始于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殷商之时不可能有此行为和概念这一点,便可以知道当时不会造表示骑马义的汉字,④康氏对该字的考释必定有错。

4有人释“册”宇“概象古人所祭祀的列石之形,是示(社)土之外的另一种灵石。”“册声与社近,殆亦社石之一种形式。其字形之所以作册,估计可能当时在石腰部有绳索彩帛之类缠束。本义是列石、灵石、社石、册石。。请指出其所用考释方法,并结合汉民族的习俗和汉语言文字的客观实际判断其考释的正误。

4、①其所用考释方法为望形生义法。②古今汉民族没有称“列石”、“灵石”和“社石”为“册”的习俗,古汉语中没有“册”作“列石。、“灵石。和“社石”讲的用例。③所以其对“册”字的考释是错误的。

5有人把“婚”字看作会意字,据字形释其本义为“女人昏了头”。请指出其考释方法,结合汉字构形系统的实际和实际运用情况,判断其考释的正误并说明原因·

5、①使用的考释方法是望形生义法。②“昏”,本义是黄昏。因为古人的婚礼都在黄昏时举行,渐渐从黄昏引申出婚姻的意思。起初,同一个“昏。字兼表黄昏、结婚等好几个词义。因为婚姻的“婚”是常用的生活词汇义,为了区别于黄昏的“昏”,便以“昏”字为基础,增加偏旁“女”,另造一个“婚”字。

⑧“婚”从未表过“女人昏了头”。④对该字的这种考释必定有错。

八、识认古文字(在题后用楷书字写出其相应的古文字)

八,识认古文字

1北2亦3友4無5眉

6析7孟8我9旅1。安

11 身12 雷13 得14 伐15.秦16雨17隻(获)18.友19休20.孔21 妻22 孟23男甜光25至

26示(下)27册28夜29莫30休

31 亦32我33余34鹿35 臣

36牛37末38身39雷40步

文字学试题

一,文字学术语解释 1小学2.小篆 3 大篆4.古文5合文 6 以形会意宇7.借形变体字8合音宇9.异体宇10古今字 l 小学:专门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民国以前称为“小学”。隋唐以后,“小学”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成了传统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三门学科的总名。清代末年章太炎认为‘小学”之名不确切,建议把它改为“语言文字之学”。其后,人们逐渐用‘汉语文字学”或“文字学”来代替“小学”,专称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近人多改称之为“汉字学”。 2 小篆: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通用的泰国文字,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小篆的面貌,现还可以从一些秦代的刻石、有铭文的金属器物,以及《说文解宇》和三体石经上看到。 3 大篆:广义的大篆指所有的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和其他古文字。狭义的大篆则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文字,是与小篆相对而言的。大篆通过《说文解字》和春秋时的金石器物流传至今,《说文解宇》中籀文、石鼓文、诅楚文和秦公钟、氢公鎢、秦公簋上金文是其典型代表。 4 古文:六国古文,又称东方六国文字,简称古文,是战国时代东方齐、楚、燕、韩、赵、魏等国文字的合称。 5 合文;或称合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刻或合写在一起,在行款上只占一个字的位置,形式上象一个字而实际上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语素。例如:甲骨文中“祖乙”写作、“祖丁”写作、“四祖丁”写作。 6以形会意宇一种会意字,即通过偏旁的形象意义来会意的会意宇。例如:“ ifc休,”和“制(杲)”字。 7 借体变体宇;指改造变易现存字的形体结构而形成的与原字不是异体字关系的新字。它是通过改变笔画形态、增减笔画、倒书或反书字形、移换偏旁的位置等方式来形成的与原字读音、意义有不同的字。例如:“甩”、“乒”、“丛”、“幻”和“忡”等。 8 合音宇:是一种由两个作表音构件的宇组合而成的合体宇,其读音由用作构件的两个字反切而成,即取一字的声母取一字的韵母和声调拼合而成。例如:‘‘ ”(名夜反)和“秽(禾岁反)。 9异体字;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部可以互相替代的宇。也称为或体、重文、俗宇。例如:“野”字和“墼”字,“块”宇和“由”字。 10 古今字:是汉字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一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的形体不同的汉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古字,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今字。例如;“要”字和“腰”字,“说”字和“悦”字。 二,填空 L《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段玉裁),《甲骨文字释林》的作者是(于省吾)。 2.《说文释例》的作者是(王筠),(说文通训定声》的作者是(朱骏声)。 3.《三代吉金文存》的作者是(罗振玉),《两周金文辞大系》的作者是( 郭沫若)。 4.《甲骨文编》的作者是(孙海波),《金文编》的作者是(容庚)。 5.周有光在《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一文中根据汉字使用符号所起的表意和表音作用的整个状况得出汉字是( 意音、语素)文字的结论;裘锡圭在《汉字的性质》一文中根据汉字字符与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将汉字又叫做( 音节)文字。 6. 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 象意、)文字、( 形声)文字三类。 7. 1956年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综述》中谈到整个汉字发展的过程,把汉字分为( 象形)、( 假借)和形声三种基本类型。 8.人们一般把自汉字产生以来至小篆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古文字、),把用秦隶书以后的字体书写的文字,统称为( 今文字)。秦隶书写的文字是二者的分水岭。 9、古文字按照时代的先后,可以区分为原始文字、( 殷商)文字,西周春秋文字和( 战国)文字等类别。 10、多数的古今字从意义上看,今字只是分担古字的( 一)个意义。 11.汉字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同一词义先后异字的现象,即表达同—词义,因时代不同而出现形体不同的双字,其中产生时代较早的称为(古字).产生时代较晚的称为( 今字)。 12异体字的(读音)和( 意义)完全相同。 13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规律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 削弱)而表音性(增强).由日益繁化转为逐渐简化,不断地变异又不断地规范三方面。 14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其主要表现在字形的(表意性)削弱而(表音性)增强,由日益繁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试题及答案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唐代孔颖达主持撰定的70卷的《》集唐前汉学之大成,是《诗经》研究 史上《毛传》、《郑笺》之后又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2.“二南独立说”认为“二南”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这里的“二南”指的是《》《 ___》。 3.《秦风.》是《诗经》中最能体现同仇敌忾、抵御外侮的战斗精神的诗篇,诗日:“岂日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4.许穆夫人是《诗经》作品中少数几位留下了姓名的作者之一,《诗经·都风》中保存了她的作品《____》,诗中表达了对故国卫国灭亡的哀伤,也对阻止她回国吊唁的许国大夫进行了谴责批评。 5.“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诗经·卫风.一》一诗中的句子,诗中用桑叶的凋落来暗示了女子的年老色衰。 6.“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是《诗经·王风.____》-诗中的句子。 7.现存最早的《楚辞》本子是东汉王逸的《____》,他在《叙》中表明所依据的底本是刘向的辑本。 8.《____》一诗是屈原的绝笔,全诗最后说:“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9.“首虽离兮心不惩”、“魂魄毅兮为鬼雄”是屈原《____》一诗中的句子,诗歌赞颂勇武刚强的将士,充满了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 10.南朝齐诗人____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即是他描写山水的名句。、 11.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风以清淡著称,但他《临洞庭》中的名句“气蒸云梦泽, ”却气势壮阔。 12.中晚唐很多诗歌关注民生疾苦,如诗人____ 的《橡媪叹》一诗就反映了老百姓在官吏的横征暴敛下只得以橡实充饥的惨剧。 13.周邦彦怀古词名作《西河·金陵怀古》化用了唐代诗人____ 的《石头城》和《乌衣巷》中的句子,但却没有斧凿的痕迹。 14.唐代大诗人杜甫伤悼诸葛亮的绝句《____》结尾写道:“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竞的无限惋惜。. 15.建安时期的咏物诗多借咏物来寄托情志,其中诗人的《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颇具代表性。 1

汉语言文字学试题

汉语言文字学试题 一、15分) 1、根据汉语拼音方案写出下列的拼音。(4分) ⑴我们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⑵留学生要提高运用汉语的水平。 2、根据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分别说明下列拼音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4分) ⑴ciǎo(巧)⑵tā(拖)⑶jà(价)⑷güé(决) 3、写出下列声母的国际音标,并说明其发音特点(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4分) ⑴ch[]⑵z[]⑶r[]⑷q[] 4、轻音音节有什么作用?举例加以说明。(3分) 二、文字部分(15分) 1、说明下列汉字的造字法,合体字请指出其偏旁及作用。(7分) (示例:休,会意字,偏旁为亻、木,均表意,表示人靠着树休息) ⑴森⑵辩⑶从⑷舟⑸甘(6)闻⑺阁⑻武 2、下列词语中如有别字,请加以改正。(4分) ⑴飞扬拔扈()⑵短小精捍()⑶投机捣把() ⑷如法泡制()⑸惮精竭虑()(6)潜然泪下() ⑺篷荜生辉()⑻磬竹难书() 3、写出与下列繁体字相对应的简化字。(4分) ⑴嘆⑵難⑶畢⑷塵⑸穢(6)瀋⑺豐⑻邊 三、词汇部分(20分) 1、举例简要说明应该从那些角度辨析同义词。(6分) 2、指出下列各个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复合式的还须指出其类型)。(6分) 司令说服女儿沙子花儿质量莲子姐姐胆怯老乡跳高老龄 词语辨析。(8分) ⑴“大家请他再唱一个,他就又唱了一个”中“再”和“又”能否互换?为什么? ⑵“欢迎你以后常常来母校看看”中的“常常”能否换作“往往”?为什么? ⑶“情况很复杂,你的想法未免过于简单了”中的“未免”能否换作“难免”?为什么? ⑷“看到这次冠军非自己莫属,王平不免有些飘飘然”中的“不免”是否可以换成“难免”?为什么? 四、语法部分(30分)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4分) ⑴汉语中的形容词大部分都能重叠使用。 ⑵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语法单位。 ⑶词类划分的标准主要是词的意义。 ⑷连词都可以连接词、词组、句子,甚至段落。 2、下列句子或短语是否有歧义,如果有歧义,请加以分化。(8分) ⑴电脑没叫他拿走。⑵我让他说了几句。⑶我们三个人一组。⑷热爱边疆的战士。 3、举例说出表达下列意义的语法形式(至少列出两种)。(6分) 示例:表示“完成” 语法形式①动词+了例如:他买了一本书。 ②动词+结果补语例如:作业刚做完。 ⑴表示“比较” ⑵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起始” ⑶表示“存在”

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期末考试 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某种感觉的韦伯分数越小,说明该感觉越( )。 A.迟钝B.敏锐C.正常D.低常 2.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人们的心理活动主要是( )。 A.思维B.感觉C.知觉D.想像 3.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续学习内容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叫( )。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超限抑制D.侧抑制 4.心理旋转实验中被试在大脑中进行图像旋转,体现了表象的( )特点。 A.直观性B.稳定性C.概括性D.可操作性 5.以下不属于诱导依从策略的是( )。 A.登门槛效应B.留面子效应 C.引诱法D.示范法 6.冯特创立的心理学派是( )。 A.构造心理学B.机能心理学 C.格式塔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 7.主张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的情绪理论是( )。

A.詹姆斯一兰格理论B.坎农一巴德理论 C.沙赫特一辛格理论D.斯腾伯格理论 8.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的智力量表是( )。 A.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B.比奈一西蒙智力量表C.韦克斯勒智力量表D.瑞文推理测验 9.“活泼好动、行动敏捷”是人的( )特征的表现。 A.气质B.能力C.性格D.兴趣 10.“印刻”的概念是由奥地利的( )提出的。 A.劳伦兹B.皮亚杰C.艾里克森D.柯尔伯格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1.韦伯定律 12.聚合思维 13.复合情绪 14.刻板印象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 15.简述意识的含义并列举意识的几种不同状态。16.遗忘的影响因素有哪些7 17.使用智力测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8.简述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的成分及其作用。 四、论述题(20分) 19.试述主要的工作动机理论,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运

汉语言文字学基础2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部分

汉语言文字学基础2 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部分 省形:指汉字形声字的形符在形体结构上笔画有所省略。如乔字“从夭从高省”。 省声:指汉字形声字的声符为某字的省略如:炊,从火,吹省声。 异文:凡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 《说文解字》 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本义、辨识音读的字典,也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字训诂著作之一。作者东汉许慎。作者总结了汉字构造的“六书”理论。该书首创部首法排检法,所收9353个汉字(另有重文1163)依据540个部首分部排列;通过分析字形探求字的本义。 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金坛人《说文解字注》 朱俊声吴县人《说文通训定声》 桂馥曲埠人《说文解字义证》 王筠安丘人《说文句读》、《说文释例》 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义相受,考老是也。由于许慎定义模糊,对专注的理解分歧很大。南唐徐锴、清代江声等人主以同部为转注,戴震、段玉裁等人主以互训为转注,朱俊声主以引申为转注。 四体二用: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能创造新字。转注和假借是对已有汉字的运用,是用字之法。 古今字: 一种纵向的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称为“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称为“今字”。 异体字: 指在任何情况下,只是字形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的字。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而词义不发生歧义。 通假字: 就是古代文献中本有其字不用,而用与之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另一字代替其意义。 六书: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现意,上下是也。

文字学模拟二卷试题及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文字学》模拟试卷二 试题卷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我国民间歇后语和谜语中所用的谐音原则,就是( B )所依据的原则。 [A] 象形[B] 假借[C] 转注[D] 形声 2、( A )发现于商代后期王都的遗址——殷墟。 [A] 甲骨文[B] 金文[C] 大篆[D] 小篆 3、《史籀文》是( C )太史籀所作的一部字书。 [A] 周文王[B] 周武王[C] 周宣王[D] 周厉王 4、到了汉代,( C )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 [A] 甲骨文[B] 金文[C] 隶书[D] 楷书 5、在东汉晚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字体,就是( C ) [A] 隶书[B] 草书[C] 行书[D] 楷书 6、有不少形声字的形旁,既可以用甲字充当,也可以用乙字充当,或者先用甲字,后来改用乙字,我们称这种现象为( D )。 [A] 形旁的替换[B] 形旁的变迁[C] 形旁的更替[D] 形旁的代换 7、下列( B )汉字属于同形字中在结构或形体上是文字结构性质不同的类型的。 [A] 椅[B] 体[C] 夯[D] 槕 8、( B )的字形象某种实物,它们所代表的词就是所象之物的名称。 [A] 抽象字[B] 象物字 [C] 指示字[D] 象物字式的象事字 9、下列( A )形声字的形成,是通过改换形声字偏旁形成的。 [A] 赈[B] 羞[C] 弦[D] 野 10、改造表意字为形声字以及从已有的文字分化出形声字的途径,主要是下面的哪一种途径产生的形声字为数最多。( C ) [A] 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B] 把表意字字形的一部分改换成音符[C] 在已有的文字上加注意符[D] 改换形声字偏旁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

2017年汉语言文学考试真题以及答案解析(一)

2017年汉语言文学考试真题以及答案解析 2017年4 一名词解释(15分)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 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调类 就是声调的分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调值相同的归为一个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古汉语分为平上去入四个调类,现代汉语普通话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调类一般用五音标记法来表示。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3、部件 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可以独立书写的组字单位。大部分的汉字是由若干组笔画结构拼合而成的,这些相对独立的笔画结构称为「部件」。部件是大于基本笔画(例如:点、横、撇、捺等)而小于或等同于偏旁的结构单位。 4、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语叫做单纯词 5、同位短语 又叫复指短语,多由两部分组成,前后各部分词语不同,但复指同一个事物。

二、简答(40分) 1、简述语音的社会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语音的社会属性表现在多方面。 1、从语音的地方特征和民族特征来看,普通话有翘舌音,而方言却没有;英语有齿间音,汉语却没有。 2、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来看,用什么声音跟表示什么意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随着社会不同而不同,由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同样的语音形式可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同样一个意义又可以有多种语音形式。 3、从语音的系统性来看,汉语里送气、不送气区别词义,英语不能;英语里清音、浊音区别词义,汉语普通话不能;语音的组合上,汉语的l只在音节开头出现,英语既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末尾。 2、举例简述四种造字法 ⑴所谓象形法,就是描绘实物的形状或特征的一种造字法。象形字当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来表示具体实物,而是用来表示与实物有关的概念。例如:“大”字,原来是像一个正面直立的人的形状,手足展开,就表示“大”的意思了。这种从名词推广到形容词的造字法,是后来发展出来的。象形字虽然起源最早,但数量却最少。因为宇宙间的事物很多,不可能按每一事物的特征都造一个象形字,很多抽象的概念根本画不出来,而且即使画得出,这种依样画葫芦的造字法也太笨了。后来为了克服象形字的局限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又发明了另一种造字法指

汉语言文字学习题

汉语言文字学习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论语》第一篇是《_____》,今见《孟子》最早注本为东汉_______注。《诗经.关雎》最后一句是_______。《左传.隐公元年》:“若阙地及泉,______,其谁曰不然?”《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______,而有志焉。”《离骚》:“纷吾既有_______兮,又重之以修能。”“绝圣弃知,大盗乃止。”语出《______》篇。 2、今字“婚”的古字是_______。“头发”的“发”字的繁体字是_______。“勝”字的声符是_____。查《康熙字典》“鄙”字在_______部。 3、《词诠》为近人_____所著,周德清《中原音韵》分曲韵为______部。陆发言著《_____》分诗韵为206韵。 4、现代汉语的两个元音韵尾是_______、_____。“除”韵的字母是舌尖后、送气、清、_______音。“居”的韵母是舌面、______、______、______元音。“共”的韵母属于______呼。“小雨”连续时,“小”的实际调值是_______. 5、从短语的结构类型看,“绕道走”属于______短语。“书本”一词属于复合式的_____型。修辞格的通感也叫____觉。 6、王力分先秦古韵为30部,与“缉部”相配的阳声韵是_____部。36个字母的牙音_____。“今”属13辙的_____辙。 二、解释名词术语(每题4分,共20分) 1、籀文 2、犯孤平 3、惯用语(举例) 4、施事宾语(举例) 5、之为言(举例) 三、回答问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举例说明动词和形容词相区别的语法特征。 2、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构成和应用有哪些条件? 3、根据王力《古代汉语》语法体系语气词有哪些?请各举一例说明。 语言学概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口腔、鼻腔、______腔是人类发音的共鸣腔。 2、瑞士语言学家绪尔在他的名著《_______》中提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的理论在主张。 3、在世界各大语系中,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是_____语系和______语系。 4、共鸣腔有多种形式,被特别强化的陪因在语音分析中叫_______,用______等等表示。 5、性、数、格是______词和______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 6、任何符号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音,而______是它的内容。 7、以_____结尾的音节叫做闭音节。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组合关系 2、音位的区别特征 3、外来词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大众传媒》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镜中我” 2.媒介控制 3.信息社会 4.拟态环境 5. 5W理论 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什么? 2.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三、论述题(30分) 试分析“受众即市场”观点的积极意义和缺陷。 试卷代号:21 6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大众传播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1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 1.“镜中我”是库利学说中最为流行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他在1902年提出的,用来说明自我如何在与他人的互动关系中不断形成的过程。所谓的“镜中我”可以理解为想像中的社会镜子,存在于个人生活交往的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我们的自我就映照在这面社会镜子里。通过这面镜子我们才能认识自己。 2.媒介控制是指传播制度中通过某些环节或因素对传播媒介的传播行为进行约束和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能够产生媒介控制作用的环节或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国家和政府的政治力量、各种利益集团和经济势力、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和传播媒介的内部控制等。 3.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为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简言之,就是大量生产、传播、消费信息的社会。 4.拟态环境也就是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的再现,而是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5. 5W理论由拉斯韦尔提出,指一个传播过程中的五要素,即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二、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二阶段是文字传播时代。(5分) (2)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传播活动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从文字的发明延续到印刷的兴起:(5分) (3)文字是继语言之后的第二种媒介,它的发明使传播活动和人类社会发生了意义重大的突破。从传播的角度看,文字媒介的显著功能有两点,即使信息在空间中传之广远和在时间上传之久远,从而弥补了口语媒介的两大缺陷。(5分) 2.民主参与理论要求大众传媒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受众的自主参与。(4分)其主要观点有: (1)任何个人和弱小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和媒介接近权。(4分)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商而存在。 (4分) (3)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的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的媒介更合乎

2020年汉语言文字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2020年汉语言文字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选择题(60题,每题1分判断题正确选A,错误选B) 1.要克服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困难,只有一条出路()。 A. 采用表形的方法 B. 采用表音的方法 C. 采用表形兼表音的方法 D. 采用表音兼表形的方法 2.在汉字里,像“花”这样可以从结构上进行分析的字,一般称为()。 A. 独体字 B. 象形字 C. 合体字 D. 指示字 3.“花”中的“艹”和“化”属于() A. 语言的符号 B. 文字的符号 C. 拼音的符号 D. 字母的符号 4.先秦称铜为金,所以后人把古代铜器上的文字叫作()。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大篆 D. 小篆 5.《史籀文》是()太史籀所作的一部字书。 A. 周文王 B. 周武王 C. 周宣王 D. 周厉王 6.到了汉代,()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 A. 甲骨文 B. 金文 C. 隶书 D. 楷书 7.魏和西晋碑刻一般使用(),字体大都很工整。 A.隶书 B. 楷书 C. 草书 D. 行书

8.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中,()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A. 甲骨文变为金文 B. 隶书变为草书 C. 篆文变为隶书 D. 行书变为楷书 9.在东汉晚期出现了一种新的字体,就是()。 A. 隶书 B.草书 C. 行书 D. 楷书 10.“余尝谓汉魏时,隶乃正书,钟、王小楷乃隶之行”,这里的“王”指的是()。 A. 王羲之 B. 王献之 C. 王廷风 D. 王学仲 11.()不但批判了六书说,而且还提出了关于汉字构造的新理论——三书说。 A. 许慎 B. 江永 C. 唐兰 D. 裘锡圭 12.下列()形声字的形成,是通过改换形声字偏旁形成的。 A. 赈 B. 羞 C. 弦 D. 野 13.下列哪对异体字的用法是属于部分异体字用法中的包含式?() A. 採和采 B. 汝和女 C. 记和纪 D. 雕和凋 14.下列哪个汉字属于同形字中在结构或形体上是同为形声字类型的?() A. 姥 B. 体 C. 夯 D. 槕 15. 指出下列哪些字是属于文字合并中的母字并入分化字的例子。

汉语言文学试题及答案资料讲解

汉语言文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各级各类学校要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在_______ ,普通话要成为校园语言。 2、涌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中国、______ 、缅甸、______ 等地。 3、单元音韵母包括________个舌面元音和3个舌尖元音。 4、上声音节后的轻声音节读_________ 调。 5、________ 、_______ 两韵母儿化,直接卷舌。 6、石鼓文是刻在鼓形石上的________文,是我国最古的________文字。 7、小篆据说是秦相________简化大篆而成。 8、了解字义,对防止________ 有帮助。 9、多义词的转义往上通过_______或以本义作比喻的方式形成。 10、谚语具有鲜明的_________ 、特定的思想性,通俗生动的等特点。 11、古语词具有________的特点,多用于_________语。 12、句式搭配不当主要指在一组结构较整齐或______一致的句式中,不须___ ___ 的要求,随意使用不一致的句式。 13、领词往往引出一吕排比句与________ ,使联语衔接自然,_________ 。 二、选择题: 1、粤方言的使用人口占汉民族的() A.4% B.5% C.2.4% D.8.4% 2、下列儿化属于表示"喜爱"、"亲切"等感情色彩的是() A.猴儿 B.话儿 C.头儿 D.信儿 3、东晋以后的草书变体称为() A.隶草 B.章草 C.今草 D.狂草 4、属于支配式的是() A.纠正 B.袒护 C.人为 D.借口 5、《汉江临泛》的作者是() A.李白 B.杜牧 C.李贺 D.王维 三、多项选择 1、通行客家方言的地区是() A.广东西部 B.广东东北部 C.福建西北部 D.江西东部 2、"不"念轻声的有() A.好不好 B.坐不住 C.不对 D.不可以 3、现行汉字使用楷体的场合有() A.国家正式文件 B.报刊 C.日常书写 D.书籍 4、属于惯用语的是() A.桃李满天下 B.八九不离十 C.马后炮 D.墙头草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中国现代文学试卷 2018年7月 一、填空题(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每空2分.共30分) 1.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即1917年至1927年,习惯上又称“____时期”。 2. 1926年4月,主编《晨报副刊》的徐志摩与闻一多在副刊上开辟了“------一”专栏,新月诗派(格律诗派)正式形成。 3.李金发的第一部诗集是《____》。 4.被称作京派小说“鼻祖”的一----- ,原本就是在鲁迅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乡土文学”作家,虽未能得到鲁迅的赏识,却得到了周作人的偏爱。 5.----------参加“剧联”后,受左翼戏剧运动的影响,创作了《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M>、《青龙潭》)。 6.一------- 的《包身工》刻画了包身工“芦柴棒”的形象,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感染力,标志着报告文学的成熟。 7.田间曾以精悍有力、通俗易懂、鼓动性强的长诗《给战斗者》,被一称为“时 代的鼓手”,是抗战初期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 8. 1918年5月,鲁迅在发表了白话小说《____ 》和白话新诗《梦》、<爱之神》后,一发而不可收,几乎同时开始了白话小说、白话诗和杂文的创作。 9. 19 21年出版的小说集《____》,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入郁达夫在日本完成的<银灰色的死》、岱沉沦》和《南迁》三篇小说。 10.《》写的是1917年冬,因为祖母病逝,作者从北京到徐州,和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办完,又和父亲乘车北上,到了南京浦口车站,父亲为了谋生不得不和他中途分手。 11. 1930年,丁玲以王剑虹与的恋爱故事为原型,创作了中篇小说《韦护》,透露出了创作转变的迹象。 12. 1946年初,曹禺和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到美国讲学,历时一年。 13. 出生在湖南凤凰的一个军人家庭,曾祖母和祖母是苗族,母亲是土家族, 身上流着湘西边地军人和少数民族的血液,这对他后来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最基本的影响。 14.《七月》的名字是____起的,用以纪念全民抗战爆发的历史时刻。 15. 1946年周扬曾说,《》、《李有才板话》和<李家庄的变迁》是“三 幅农村中发生的伟大变革的庄严美妙的图画”。 二、单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 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5分) 1.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一篇著名的游记散文。另一篇“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同样有名,它的作者是( )。 A.丰子恺 B.叶圣陶 C.何其芳 D.俞平伯 2. 19 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一起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的青年诗人是( )。 A.闻一多 B.徐志摩 C.戴望舒 D.臧克家 3.最早举起中国新感觉派旗帜的是( )。 A.穆时英 B.钱杏郄 C.刘呐鸥 D.施蛰存

文字学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文字的字符中,拼音文字使用了()符号。 [A] 意符[B] 音符[C] 形符[D] 记号 2.“花”这个词属于()。 [A] 语言的符号[B] 文字的符号[C] 拼音的符号[D] 字母的符号 3.()发现于商代后期王都的遗址——殷墟。 [A] 甲骨文[B] 金文[C] 大篆[D] 小篆 4.汉字自上而下、自右而左的排列方式,沿用了(),一直到解放后的五十年代中期,才基本上为自左而右、自上而下的横行排列法所取代。 [A] 一千年[B] 两千年[C] 三千年[D] 四千年 5.()代以后小篆成为主要用来刻印章、铭金石的古字体。 [A] 春秋[B] 战国[C]秦[D] 汉 6.()是隶书形成的时期。 [A] 春秋早期[B] 春秋晚期[C] 战国早期[D] 战国晚期 7.()时代可以看作隶书由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的时期。 [A] 秦代[B] 西汉早期[C] 西汉武帝时代[D] 东汉 8.()的形成,使汉字所使用的“随体诘诎”需要描画的字符,变成由一些平直的笔画组成的比较简单的字符,大大提高了书写的速度。 [A] 甲骨文[B] 金文[C]隶书[D] 草书 9.()朝代以后“楷书”就成为我们所说的楷书的专称了。 [A] 东晋[B] 南北朝[C]宋[D]唐 10.《说文?叙》说“上”“下”在造字法上是() [A] 象形[B]形声[C] 会意[D] 指事 11.()从外形上看很像象物字,二者不同之处在于象物字所代表的词是“物”的名称,这类字所代表的词则是“事”的名称。 [A] 抽象字[B] 象物字 [C] 指示字[D] 象物字式的象事字 12.有不少形声字的形旁,既可以用甲字充当,也可以用乙字充当,或者先用甲字,后来改用乙字,我们称这种现象为()。 [A] 形旁的替换[B] 形旁的变迁[C] 形旁的更替[D] 形旁的代换 13.下列哪个汉字属于同形字中在结构或形体上是同为表意字类型的?() [A] 椅[B] 体[C] 夯[D] 槕 14.由于另一个词的意义跟它相同或相近而借用这个词的文字,是()。 [A] 形借[B] 假借[C] 同义换读[D] 同形字 15.“强弱”与“勉强”中的“强”是一形多音义,主要是由以下哪种原因造成的?() [A] 语义引申[B] 假借[C] 同义换读[D] 异字同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6.就汉字的情况来看,在已有的文字上加注()或(),始终是形声字产生的主要途径。 [A] 定符[B] 音符[C]声符[D]形符 17.在已发现的各种内容比较丰富的古汉字资料里,时代最早的是商代后期的()和(),它们是已经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的成熟的汉字。 [A] 甲骨文[B] 金文[C] 大篆[D] 小篆

汉语言文字学试的题目集

汉语言文字学试题集 汉语言文字学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论语》第一篇是《_____》,今见《孟子》最早注本为东汉_______注。《诗经.关雎》最后一句是_______。《左传.隐公元年》:“若阙地及泉,______,其谁曰不然?”《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______,而有志焉。”《离骚》:“纷吾既有_______兮,又重之以修能。”“绝圣弃知,大盗乃止。”语出《______》篇。 2、今字“婚”的古字是_______。“头发”的“发”字的繁体字是_______。“勝”字的声符是_____。查《康熙字典》“鄙”字在_______部。 3、《词诠》为近人_____所著,周德清《中原音韵》分曲韵为______部。陆发言著《_____》分诗韵为206韵。 4、现代汉语的两个元音韵尾是_______、_____。“除”韵的字母是舌尖后、送气、清、_______音。“居”的韵母是舌面、______、______、______元音。“共”的韵母属于______呼。“小雨”连续时,“小”的实际调值是_______. 5、从短语的结构类型看,“绕道走”属于______短语。“书本”一词属于复合式的_____型。修辞格的通感也叫____觉。 6、王力分先秦古韵为30部,与“缉部”相配的阳声韵是_____部。36个字母的牙音_____。“今”属13辙的_____辙。 二、解释名词术语(每题4分,共20分) 1、籀文 2、犯孤平

3、惯用语(举例) 4、施事宾语(举例) 5、之为言(举例) 三、回答问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举例说明动词和形容词相区别的语法特征。 2、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构成和应用有哪些条件? 3、根据王力《古代汉语》语法体系语气词有哪些?请各举一例说明。 语言学概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口腔、鼻腔、______腔是人类发音的共鸣腔。 2、瑞士语言学家绪尔在他的名著《_______》中提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的理论在主张。 3、在世界各大语系中,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是_____语系和______语系。 4、共鸣腔有多种形式,被特别强化的陪因在语音分析中叫_______,用______等等表示。 5、性、数、格是______词和______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 6、任何符号都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音,而______是它的内容。 7、以_____结尾的音节叫做闭音节。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组合关系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课

2003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课 一、语音、文字 1. 拼音改错(大概这样,记不太准,音调我无法标出) Kong Zi jing chang ti qi ta de di zi…… 2. 读轻声时,声母韵母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3. 音调中四声各自特点 4. 注拼音 万俟冒顿茅厕胼胝 5. 写出繁体字 尘驴咸吁绳 6. 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谈谈“的”“得”“地”的利与弊 二、词汇(注:因匆忙间只记下了要点,句子大概如此,并非原文,见谅) 1.“这样不行,赶快上医院!”赶快改赶忙是否可以,为什么 2.“反复看才能记住”反复改来回是否可以,为什么 3.《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解释如下 出口指本国或本地区的货物运出去 进口指外国或外地区的货物运进来 此种释意是否准确,为什么 4.方位词“里”和“里边”有何不同,举例说明 5.词义辨析 1)以至以致 2)考察考查 6. 用意素法分析“老师”“学生” 三、语法 1.根据一下例句归纳“可”的用法 1)你可来了 2)可漂亮了 3)他唱得可好了 4)你可不要忘了…… 5)走了好远,可到家了 6)(大概用法同4),实在想不出了) 2.用层次法分析句子(与原句相差不大) 1)他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让她到他家去玩。 2)那位服务员很不客气地把菜单从桌上拿走了。 3.改病句并说明理由 1)我昨天刚才去过颐和园,今天不想再去。 2)我在中国学了一年汉语,水平一定提高很多。 3)我没有学过上海话,怎么能把上海话听得懂。 4)我打算了研究中国妇女问题关于现代。 5)今天一点儿冷,多穿一点衣服。 4.“我不老,走得动”“我没老,走得动”分析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并再举出两例。 5.总结现代汉语中“了”的研究成果,并说明你的观点 四、语言学理论 1. 简述语音学的主要研究方面、分属学科,你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哪一方面最重要

汉语言文字学期末考试押题卷

1.关于“六书”,我们通常采用许慎的名称和班固的次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基本上符合汉字发展的规律。最早对“六书”加以说明的是许慎,只是过于简单,每一书只用八个字来解释,如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会意”的解释: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A: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清代学者戴震将“六书”分为“四体二用”。 3.《说文解字》将九千多个小篆归并在 540 个部首之中,首创了部首法。在《说文解字》中,“颖”属和部,“理”属玉部,“背”属肉部,“郡”属邑部。 A:《说文解字》将九千多个小篆归并在540 个部首之中,首创了部首法。在《说文解字》中,“徒”属部,“弄”属部,“修”属部,“阶”属部。4.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析言之,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统言之,则文字可互称。” 5.“止”和“趾”可以理解成本字和假借字字的关系,也可以理解成母字和分化字字的关系。 A:北”和“背”可以理解成本字和假借字字的关系,也可以理解成母 字和分化字字的关系。 1.殷契:就是商代甲骨文。殷者,商代最后的都城。契者,商人传说中的先祖。故称“殷契”。 2.分化字:分散多义字职务的主要方法,是把一个字分化成两个或几个字,使原来由一个字承 担的职务由两个或几个字来分担,我们把用来分担职务的新造字称为分化字。 3.合音字:就是读音由用作偏旁的两个字反切而成的字。中古时代的佛教徒为了翻译梵音经咒 曾造过一些合音字来表示汉语里所没有的音节。 4.同形字:同形字这个名称是仿照同音词起的,不同的词如果语音相同,就是同音词,不同的 字如果字形相同,就是同形字。比如“行走”的“行”和“行列”的“行”。 5.草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不论时代,凡是写的潦草的字都可以算是草书,狭义的, 即作为一种特定字体的草书,则是在汉代才形成的,大约从东晋时代开始,为了跟当 时的新体草书相区别,称汉代的草书和章草。 A: 1.钟鼎文: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 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中国在夏代就已进 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 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 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2.亦声字:《说文》中常出现“亦声”这个术语。古人解说为“凡言亦声者,会意兼形声也”, 因而一些文字学的书籍中把这类会意兼形声的字简称为“亦声字”。 3.累增字:在既有字形上增加偏旁而字音字义均未改变的后起繁化汉字。 4.记号字:跟文字所代表的词在意义及语音上皆无联系的字符。于文字未造前,人们为了纪录某 些事物而造的约定俗成的符号,既无字形上的象形,也无语音上的联系。除了由于 形体演变等原因而形成的记号字之外,汉字里还有少量记号字,如“五”、“六”、“七”、 “八”等字 5.母字:分散多义字职务的主要方法是把一个字分化成两个或几个字,使原来由一个字承担的职 务,由两个或几个字来分担,我们把用来分担职务的新造字称为分化字,把分化字所从出的字称为母字。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基础课2001(A、B卷)

北大中文2001研究生入学考试汉语言文字专业基础试题 考试科目: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基础课考试时间:2001年1月14日下午 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汉语信息处理、汉语史、古文字学 注意: (1)试题分为:A卷(分为三部分)和B卷,报考不同方向的考生作不同的考题: 报考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汉语信息处理方向的考生作A卷的第一、第二部分; 报考汉语史方向的考生作A卷的第一、第三部分; 报考古文字学方向的考生作B卷。 (2)除标明“在答题纸上作答”的试题以外,其它各题一律直接在试卷上作答。(3)不按规定部分答题不能得分。 A卷第一部分:报考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汉语信息处理、汉语史方向的考生作(共五题,50分) 一、归纳音位有哪些原则?北京话至少需要几个元音音位?(15分)[在答题纸上作答] 二、下面给出了几个汉语词汇在我国周边国家语言中的读音,能否据此认为这些语言与汉语有亲属关系?说明你的理由。(15分)[在答题纸上作答] 汉语罗多左 高丽na ta ?a 汉音ra ta sa 吴音ra ta sa 字喃la dra ta 三、构词和构形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5分)[在答题纸上作答] 四、按照记录语言的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文字分成几类?举例说明。(5分)[在答题纸上作答] 五、“经常读英语”这个结构的直接成分是什么?说明你划分的根据。(10分)[在答题纸上作答] A卷第二部分:报考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汉语信息处理方向的考生作(共五题,50分) 六、分别从文字和词汇的角度分析下列各组字的关系:(10分) 取—娶没—殁箴—鍼信—伸说—悦 七、简释下列术语:(12分) 1. 破读 2. 并提 3. 读曰 4. 拗救 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12分)[在答题纸上作答] 1.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2.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汉语言文学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汉语言文学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题) 1.汉字的萌芽大约是在(B ) A、旧石器时代的早期 B、新石器时代的晚期 C、奴隶社会的晚期 D、封建社会的早期 2.被郭沫若先生称为“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的文字符号实物是(B ) A、山东大汶口的陶器 B、西安半坡村的陶器 C、浙江河姆渡的耒耜 D、浙江良渚文化的木刻 3.下列汉字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原甲骨文表示“人体形态”的是(A ) A、人、大、天、长、目 B、夫、取、好、孝、保 C、丰、甫、稻、力、年 D、戈、矢、武、辟 4.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字体是(A )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5.汉字形体和结构上一次重大的突破,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界,变汉字的象形符号为书写符号的字体是( C ) 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草书 6.我国历史上通用时间最长的标准字体是(B ) A、行书 B、楷书 C、草书 D、隶书 7.楷书的创始人是(D ) A、苍颉 B、王羲之 C、程邈 D、钟徭 8.文字一般用刀刻写,笔画拐弯多为方笔;字型参差不齐、大小不均;单个字呈细瘦形状的字是( C ) A、石鼓文 B、金文 C、甲骨文 D、铭文 9.字形显得工整,笔画趋于圆润,字体雍容厚重的字是(B ) A、石鼓文 B、金文 C、甲骨文 D、铭文 10.字体方正微长,行款整齐,笔画匀称,偏旁结构有定的文字是(A) A、Liu文 B、金文 C、铭文 D、契文 11.字体古朴凝重,笔画遵劲有度,圆润奔放,刚柔相济的文字是(C ) A、甲骨文 B、钟鼎文 C、石鼓文 D、器铭 12.笔画粗细等均,清晰明朗,弯笔圆润,不失筋骨,字形丰满充盈,结构环抱紧密,章法横竖划一,排列平正的字体是(B)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13.字形扁方,整齐划一,波Zhe雄健,体势挺秀,笔画竖短横长、结构严谨讲究的字体是(A )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14.字形方正,笔画布局精密细致,笔道形态丰满,横平竖直,书写方便的字体是(B )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15.下列图贴上的文字(略)图1-图5正确的顺序是() A、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隶书 B、石鼓文、金文、甲骨文、小篆、隶书 C、小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隶书 D、甲骨文、隶书、金文、石鼓文、小篆 16.根据许慎“六书”说,以下哪一项全部为形声字(C ) A、火、日、舟 B、刃、中、下 C、骑、硝、胸 D、明、林、看 17.根据许慎“六书”说,指出下列哪项4个字的构成方式都不相同(A ) A、田、旦、武、蛇 B、菜、房、本、立 C、石、水、众、分 D、信、众、山、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