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教案

识字8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字音。

2、在听神话故事中,展开丰富的联想,了解当今科学发展的进步。

教学重点:

掌握字音,能根据神话故事展开丰富联想。

教学难点:

了解当今科学发展的进步。

课前预习

1、读,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标,标出自然段序号。

3、圈,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组词。

4、写,查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5、阅读有关神话故事。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从电视、书本各种材料中都读过、看过一些神话故事和传说。他们都是古人的一些神奇想象和梦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古人的心灵、听听他们的梦想。

板书课题:识字8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

2、同桌互相指认生字,相互正音。

(二)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师巡视辅导。

(三)交流汇报生字的学习情况。

1、指生拼读带拼音的生字,师生相机正音。

2、去拼音认读生字。在认读中发现易读错的字音,及时纠错。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加深记忆。

三、交流识字方法,巩固生字。

1、同桌互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3、给生字口头组词。

4、选择词语说话。

5、打乱顺序,认读生字。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自渎,仔细观察,如何识记字形。

2、师生共同分析。

卫:与“工”区别。

运;半包围结构,与“动”字区别。

宇、宙:都是宝盖头,学生展开想象。

航、舰:为什么都是“舟”字旁?怎么区别?学生展开讨论。

3、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观察并书空。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点名认读生字。

2、听写词语。

二、情趣结合,学习新知。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老师提供的图片,了解课文内容。

2、生相互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二)汇报交流:

1、指名生介绍对太阳了解。

2、师讲后羿射日故事,点名生说当时有这种想法的人有什么样的了解和问题。师生共同评议。

3、师语: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去了解宇宙和太空呢?(科学)

4、点名同学将自己知道的科学知识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5、指名生谈谈心目中的“大海”的样子?

6、教师:古人就是因为对大海有一种深不可测的恐惧,就有了“精卫填海”之说。老师与学生一起了解这个故事。

8、指名生说说有关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传说。

9、师语:现在,我们人类已经真正踏上了月球的土地,这个梦想已经成为现实。请同学们说说有关月球上的小知识。

10、同学们,你们听过“女娲补天”的故事吗?谁来给大家说说。有疑问的可以提出来。

12、出示“人造卫星”“航空母舰”“宇宙飞船”“运载火箭”词卡,请学生认读。

13、说说这些高科技机器,实现了古人的哪些梦想,在当代有哪些用途。并想象在将来还会有哪些发展变化,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三、课堂回顾,课外延伸。

1、本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神话故事?认识了哪些高科技机器?(学生朗读)

2、指导朗读。

3、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和高科技机器?

四、我会读。

1、出示第一句话学生朗读,找出前后两个半句中相同的部分,都有“神话故事”。启发学生思考,两个都是神话故事,分开说要加上什么字?(也)

2、引导学生用“……是……,……也是……”的句式讲一句话。注意两个半句中要有相同的部分。

3、学生自读第二句话,找出类似的词语:“……能……,……也能……”学生结合上一题的知识,来说一句话。

4、教师给出适当的题材,让学生用这类词语口头说一句话。

识字8

古今

后羿射日人造卫星

精卫填海航空母舰

嫦娥奔月宇宙飞船

女娲补天运载火箭

30、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

课前预习

1、读,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标,标出自然段序号。

3、圈,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组词。

4、写,查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5:想:“我”到底是什么?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们,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们呀?

1、播放故事。

2、说说故事中的小朋友是谁。

3、板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互相指认生字,相互正音。

(二)给学生充分地时间,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师巡视辅导。

(三)交流汇报自主学习的情况。

1、指生拼读带拼音的生字,师生相机正音。

3、去拼音认读生字。在认读中发现易读错的字音,及时纠错。

4、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加深记忆。

三、交流识字方法,巩固生字。

1、同桌互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3、指生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后,师出示提示填空。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自渎,仔细观察,如何识记字形。

2、师生共同分析。

3、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观察并书空。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出示自学提示:

自由读课文,思考:

“我“是谁?我会变成什么?

(二)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及时关注各组学习情况,因材指导,确保学习质量。

(三)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汇报学习情况。

1、水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过程。

2、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第3自然段)

3、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

三、品读课文,积累语言。

1、演读:组织学生分别戴上"水、汽、云、雨、雹子、雪"的头饰,表演课文内容。适当加上运用和表情。

2、课堂小结。

3、课外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水的作用与危害?

四、课堂精练。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水的变化"及"水的不同性格"。

板书:

30 我是什么

汽云雨雹雪

31、回声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4、感受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的成因。

课前预习

1、读,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标,标出自然段序号。

3、圈,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组词。

4、写,查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5:想:小青蛙在桥洞下发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板书:回声。

2、设疑: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儿能听到回声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懂、读通课文。

2、同桌互相指认生字,相互正音。

(二)给学生充分地时间,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师巡视辅导。

(三)交流汇报自主学习的情况。

1、指生拼读带拼音的生字,师生相机正音。

2、去拼音认读生字。在认读中发现易读错的字音,及时纠错。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加深记忆。

三、交流识字方法,巩固生字。

1、同桌互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3、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后,师出示提示填空。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自渎,仔细观察,如何识记字形。

2、师生共同分析。

3、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观察并书空。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出示自学提示:

自读课文,思考:小青蛙是怎么弄明白这是回声的?

1、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2、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1)、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填空。

青蛙妈妈带着小青蛙跳到岸上。她()一颗石子,()河里,河水被激起()。波纹(),又一圈圈地()回来。

(2)、运用多媒体或图片等,加深学生对回声现象的理解。

4、合作探究:通过读课文,理解青蛙妈妈的实验过程。

声音的()碰到桥洞的(),要()回来。这样,小青蛙就能听到()啦。这返回来的声音就是()。

(4)你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吗?

三、朗读感悟

1、小青蛙的感情变化。

2、妈妈的话要读出耐心、亲切的语气。

四、课外拓展。

到山谷或者空旷的房子内叫两声,听听自己的回声。

板书:

31、回声

水纹——碰上河岸——荡回来

声音——碰上石壁——返回来

32、太空生活趣事多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

3、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科技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体会太空生活之趣,了解太空常识。

课前预习

1、读,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标,标出自然段序号。

3、圈,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组词。

4、写,查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5:想:课文写了太空生活的哪些趣事?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杨利伟乘坐神州5号遨游太空的课件,让孩子说说心里话之后,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没有神州5号可坐,只能在文中遨游太空了。那么宇航员在太空中究竟是怎样生活的呢?我们到文中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懂、读通课文。

2、同桌互相指认生字,相互正音。

(二)给学生充分地时间,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师巡视辅导。

(三)交流汇报自主学习的情况。

1、拼读带拼音的生字,师生相机正音。

2、去拼音认读生字。在认读中发现易读错的字音,及时纠错。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加深记忆。

三、交流识字方法,巩固生字。

1、同桌互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3、指名读课文,交流课文写了太空生活的哪些趣事?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自渎,仔细观察,如何识记字形。

2、师生共同分析。

3、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观察并书空。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理解其趣。

出示自学提示: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描写太空的什么事有趣?抓重点词句体会。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4 、练习朗读,边读边想象情景。

5、小结学习方法。

6、运用刚才的方法自学3-5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发现原因

1、合作探究:太空生活为什么会如此奇特有趣呢?

2、教师补充:这一切是因为失重而引起的。

四、课堂小结、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收集有关太空生活的资料。

32、太空生活趣事多

睡觉绑在睡袋里

趣喝水带吸管的塑料杯

走路鞋底带钩

洗澡特殊的淋浴器

33、活化石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意识。

课前预习

1、读,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标,标出自然段序号。

3、圈,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组词。

4、写,查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5: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活化石?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

1.出示课件,向学生介绍一点古代生物的知识,然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板书:化石。你见过化石吗?在哪里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师简述“化石”)3.板书:活。化石怎么是活的呢?同学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懂、读通课文。

2、同桌互相指认生字,相互正音。

(二)给学生充分地时间,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师巡视辅导。

(三)交流汇报自主学习的情况。

1、拼读带拼音的生字,师生相机正音。

2、去拼音认读生字。在认读中发现易读错的字音,及时纠错。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加深记忆。

三、交流识字方法,巩固生字。

1、同桌互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3、指名读课文,交流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活化石?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学生认读,交流记字方法。

2、观察规律,指导书写。

(1)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化”“代”“孙”“植”应该怎样写?

(2)写“灭”“克”应该注意什么?

(3)指导书写“历”和“史”中的竖撇。

3、组内推选出好的作品在全班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就可以称为活化石呢?你能不能在相关自然段里找到依据呢?拿笔画出相关词语或句子。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回答并出示:“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为什么你找了这一句呀?(年代久远,十分珍贵)

(2)、依次出示:

和它在同一时期生活过的动物,许多早就灭绝了,大熊猫却一代一代地活到了今天。

中华鲟也是一种古生物,它有一亿多年的历史。(哪个地方最能证明可以把它称之为活化石?)

4、我们一起来把刚才小朋友找到的句子读一读。

5、这三种古生物都是从很久很久以前一直活到今天,难怪被称为(“活化石”)。

三、教师小结。

这篇课文介绍了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知道了这三种古生物的样子的奇特、可爱和生存年代的久远,并知道了他们都是“活化石”。如今,这些古生物已经越来越少,让我们撅起手来保护它们吧!

四、课堂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写写”习题,全班练读练写。

2、情境说话

假如你是“活化石”银杏树或大熊猫、中华鲟,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好吗?

板书:

银杏树几亿年珍贵

活化石大熊猫祖先食肉可爱

中华鲟一亿多年稀有

34、农业的变化真大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课前预习

1、读,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标,标出自然段序号。

3、圈,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组词。

4、写,查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5:想:课文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画面并配解说。(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壮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地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2、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懂、读通课文。

2、同桌互相指认生字,相互正音。

(二)给学生充分地时间,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师巡视辅导。

(三)交流汇报自主学习的情况。

1、拼读带拼音的生字,师生相机正音。

2、去拼音认读生字。在认读中发现易读错的字音,及时纠错。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加深记忆。

三、交流识字方法,巩固生字。

1、同桌互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3、指名读课文,交流课文介绍了哪些农业的变化??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自渎,仔细观察,如何识记字形。

2、师生共同分析。

3、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学生观察并书空。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出示自学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上“————”。

(二)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

(三)同桌交流。

三、全班汇报交流:

1、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2、老师依次出示后挂图,请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四、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该怎么做呢?

板书设计:

34、农业的变化真大

杂交水稻

先进的科学技术大棚

彩色棉花

无土栽培

语文园地八

教学要求:

扩展识字量,反义词练习,朗读、识记成语,能写话,口语交际,才艺展示。

通过认、读、识、记、说、做完成练习。

培养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利用部件区分形近字,扩大识字量。能看图说反义词。

能在具体语境中区分意思相近的词语。

培养同学朗读、说话、写话的能力。

教具准备:

形近字卡片,找反义词的画面,几种熟悉的动物、植物画面。

一枝蜡烛。

课时划分: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一、出示自学提示:

1、读小泡中的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展开想象认记这些字。

3、认真观察“看看说说”的图,用心思考,看看能说出哪些反义词?

二、生自主学习,同桌相互交流。

三、全班汇报交流:

1、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部件这一汉字特点。

2、说说要记住这些字的方法。

3、指名说反义词。如:黑、白,大、小,长、短,高、矮,多、少,前、后,左、右,

单、双。

四、课堂练习。

写出带有下列部件的字:圭、兆、青、马。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读读记记

出示自学提示:

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生自读。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点名生读,师生共同正音。

4、生再读词,读熟。

5、创设情境协助理解词语:如,太阳一出来——金光闪闪,黄山的风景——秀丽神奇,小兔子跑进树林——无影无踪,广阔的大海——无边无际。

6、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7、让同学的把这些词语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上。

我会选

出示自学提示:

自读词语和两个句子,想像一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并选词填空。

1、生自读思考,并填一填。

2、请同桌检查,并说说自身的理由。

3、全班集体交流,订正。

我会写

1、启发谈话:平时你们有很多悄悄话在心里藏着没有说,你想说说吗?

2、组内同学互相说自身想说的话。(内容不限,长短不限。)

3、你可以说更可以把他写下来。这样自身以后看了还能想起来呢。

4、同学自由书写,教师巡视了解。也可以组织组内同学互相读读一读,评一评。

我会读

1、自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2、同学竞赛读,读给老师听。

3、组织同学说说韩愈聪明在什么地方。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是本组教材主题的一个延伸,融科学自然教育于口语交际活动之中。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交流活动,丰富学生的对生物知识的认知,培养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了解生物,保护生物的意识。活动中教师应该按照教材安排,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准备,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评价,以达到此次活动的多重目的。

交际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动物、植物的有关资料(文字、图片等)。

2、相关的动物头饰、写有动物名字的标牌等。

3、动物自我介绍的录音。

4、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

教学过程:

1、小组讨论交流

(1)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同学间互相阅读。

(2)互相推荐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3)用简单的话想全班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2、召开“动物,植物介绍会”

创设情境:大家看了这么多有关动植物的资料,掌握了这么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动植物的小专家了。我们组织一个“动植物介绍会”好不好?

示范引导:昨天,我请作北极熊做了一次讲解,下面我把录音放给大家听听,我们可以学着它的样子介绍一下自己。

3、分小组准备讲稿。

4、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解,讲解的同学要戴好相应的头饰,挂上相应的动物标牌。(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

5、各组推选最佳讲解员参加全班比赛。

6、师生共同评议。

第四课时

展示台

这是本学期结束前的一次展示,可以把本学期的学习成果都那出来展示。教师要组织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学生一个学期以来的收获。鼓励学生大胆展现自己,总结收获,在相互的交流中促进学生积累,培养学生的表达和自我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1、日记展示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也可以摆出来参观,或是打印成册发行在全班,全年级,家长。

2、中华鲟等资料可以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展示。自然博物馆见闻可以在小组内介绍,再在班里介绍。(条件不允许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集相关的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第八单元教案(新)

第八单元加与减 内容:(课本P97页,教参P131页)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探索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分析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减法。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材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用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计算的实际问题。基本运算技能的练习,教师要把握好节奏,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同时要区别对待不同学生。 本单元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 1、教材创设了“捐书活动”“运白菜“买洗衣机”等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倡方法的多样性。例如,在“运白菜”一节中,运用不同的方法,求剩余白菜的数量。 2、教材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买洗衣机”一节的第(2)题:“如果想用节余的钱买1台价格是620元的洗衣机,需要攒几个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并联系实际作出回答。3郾注意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在解决每个问题前,教材先要求学生估计结果的大致范围。在练习中安排了“500元能买回哪三种商品”“妈妈至少买哪几种商品才能获得大礼包”等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第一课时捐书活动 课题:捐书活动-三位数的连加运算(课本P97页,教参P135页) 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3、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发展学生从表格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能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计算。 4、培养学生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正确的估算算式的结果。 2、合作探究连加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进行三位数连加的计算。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第八单元备课教案

五年级数学总复习“简易方程”说课稿 熊细桂 一、教材分析 总复习的内容在编排上,同时考虑了《标准》规定的知识领域和前面教学内容的顺序,并把有些分散学习的内容适当归并,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复习“简易方程”时,要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代数的思想,巩固一些特殊的写法,例如,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一个数的平方的意义和写法,等等。 二、教学理念 1、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他们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的观察法、比较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尝试教学法、迁移法,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这就很好地突出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推理能力。 2、通过总复习,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代数思想、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得以进一步发展,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3、复习目标: ①使学生进五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定律和计算公式。 ②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方程。能解方程并验算。 ③能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灵活的解题能力。 复习重点: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三、教学流程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八单元教案.doc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已经明确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学生已经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让他们获得一些估量的经验并巩固质量观念,培养估测意识。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引导学生学习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1.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我们可以借助1个2分硬币和1袋500克的盐让学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说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体有哪些,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验物品的机会,以此巩固质量观念。在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中,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1 克和千克的认识1课时 2 练习二十 1课时

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模板

八、垂线与平行线 一、单元分析 本单元在原有教材上有所变动,把四年级的角的度量和平行与相交两单元融合为一单元,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初步认识了线段,对直线也有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复习直线和线段,同时引入射线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教学角的概念和角的表示符号。在学生认识了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基础上又进行垂线与平行线的教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要通过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和垂线,会用简单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或垂线,会用工具画平行线和垂线,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会度量角并且按要求画出对应的角的大小。 二、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含义,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2、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4、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认识平行线和垂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 5、使学生通过操作与合作交流,能用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画平行线和垂线,能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过程与方法: 1、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2、加强动手操作,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 三、单元重难点 重点:1、角的度量,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2、能用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画平行线和垂线,能确定和测量点到 直线的距离。 难点:用量角器画角以及用直尺等工具画平行线和垂线。 四、课时划分 共计14课时(含单元测评3课时) 直线、射线和角 1课时练习十五1课时 角的度量 1课时整理与练习 1课时 练习十三 1课时怎样滚得远 1课时 角的分类和画法 1课时单元测评 3课时

一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识字(四) 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会认4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韵母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解韵文的含义。 教学难点: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利用形声字来识字。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的老朋友乐乐和文文吗?他们可认识了不少的字,他们今天呀要来教教我们呢! 2、出示生字卡“也” 指名读、齐读 你们想认识一下“也”的兄弟姐妹们吗?那就赶快在书上找一找吧! 3、学生读课文、圈生字。

4、指名说,教师依次出示生字卡后问:“你们怎么找到它们的?”板书:也 师:那就赶紧认识一下这些字吧,把字音读准! 二、在情境中识字、发现规律 1、学生自由读字卡上的字。 2、检查字卡上生字的认读情况。 ⑴指名读、全班跟读 注意:翘舌音“驰”、“池”;“庄”三拼音节。 ⑵开火车读 ⑶仔细观察“驰、地、他、池”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呢? 3、对啊,乐乐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呢?大家赶紧去读一读吧! 依次出示: 驰有马能行千里(师:一群高大的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着。) 地有土能种庄稼(师:一块刚开垦的庄稼地长着绿油油地禾苗。)他有人不是你我(师:你、我、他)

池有水能养鱼虾(师:一个养满鱼虾的水池,有鱼儿在水里游来 游去。) 4、听了老师的介绍,你们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5、指名说,老师依次板书并指导学习新偏旁“马、土”,在画面上指导读音习文。 6、以游戏的形式来检查读韵文的情况,以加深对韵文内容的理解。同桌间、男女生间,互问互答。 如:问——我来问问带“也”的字,有马能行千里。 答——驰。 三、指导书写 1、出示“驰”、“千”、“庄”、“池”。 2、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了这几个字? 3、重点指导书写“马”字旁的横应写成提…… 4、练习写字,教师巡视。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表格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表格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表格教案1 学习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3、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交流。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诵读句子 三、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四、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表格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揭题释题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以思乡为主题的课文,谁能说说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分别是谁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呢? 2.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桂花雨》这篇文章又是谁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呢? 3.齐读课题并质疑:桂花雨是什么样的?(结合预习指名回答)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谁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情况(开火车、小组、齐读) 指名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师板书: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 根据板书,找出文章的相应段落并分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深入学文,品析感悟 爱桂花──香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备课教案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教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XX小学四年级语文备课组 2019年11月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两则》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从故事中明白道理。 2.本单元重点: (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经典故事,体会人物形象,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人物身上的精神。王戎从小就聪明过人,善于观察,动脑思考;西门豹的才智过人,将计就计,破除迷信;蔡恒公自我中心,刚愎自用,扁鹊,乐于助人;纪昌的学习是得其精髓,又不失创新的,飞卫让徒弟去真正地得到摸索的机会,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人物形象,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写出了独特感受。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独特的感受。 3.单元教学时间: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3---16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3课时,习作2课时,园地1课时。

XX小学集体备课记录卡 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 2019 年11月28日课题25王戎不取道旁李第 1、2 课时中心发言人XXX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

第八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目标】 1、本单元认识的生字有56个,会写的生字有30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4、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搜集有关资料,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刻苦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5、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蕴含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6、学习张衡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 【学情分析】 本组教材中的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着走进科技编排的,丰富的内容告诉我们,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学习张衡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认真观察自然现象,引导学生从阿德的梦中,体会少年儿童对未来世界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材结构分析】 一个导语,课文《数星星的孩子》、《爱迪生救妈妈》、《恐龙的灭绝》、《阿德的梦》和语文园地八。各部分内容紧密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重点、难点疑点分析】 重点: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认识56个生字,书写30个。 难点:使学生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敢于想象,养成学科学、爱科学、发现科学的情趣。 【课时安排】 29数星星的孩子 2课时 30爱迪生救妈妈 2课时 31恐龙的灭绝 2课时 32阿德的梦 2课时 语文园地八 2课时

【教学对策】: 1、激起学生的兴奋点。本单元跟第七单元的课文风格完全不同,具有科学性,都是通过做事要善与思考,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要正确的认识自己。 2、搜集有关名人的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深入理解课文。

29数星星的孩子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从小善于思考、观察的好品质。 三.课前准备 小星星形状的字词卡片、收集张衡和星空的有关资料、课件或挂图、音乐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引入课题 1.情景导入:课件演示(夜空、闪动的星星、《小星星》乐曲)。师生随着课件演示,共唱歌曲。启发:同学们,你们喜欢星星吗?你们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古代有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喜爱星星,他曾经认真地数过天上的星星,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 2.资料交流:(出示人物图片(张衡)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他有关,请大家把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在全班交流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 对话平台 识字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词语,借助拼音和工具书以及上下文,读准发音,了解含义。 2.游戏识字:采用"小星星亮起来的"的游戏方式,检查识字情况,重点进行生字的正音和识字记字的方法交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体验,教师相机点拨重点字音和结构上的注意事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扩词和必要的识字方法的提示和指导。 3.组内互读课文,进一步巩固识字成果,了解课文大意。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勺、斗、玉、组、数、睡"。 指读,组词。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找出难写的部分,交流书写中应注意的事项。 3.教师示范书写"数、睡"两个字。强调重点笔画的写法。如:"数"字左上方的"米"字最后一笔的变化;"睡"字右边几个"横"笔画的长短变化等。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全班评议。 朗读 1.分组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推选出"阅读小能手",准备在全班朗读。 2.组间朗读比赛,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评,交流体会。 3.读书交流:在读书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最新部编版一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资料讲解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教材解读 一、基本结构 本单元围绕“科普知识”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棉花姑娘》《小壁虎借尾巴》是童话故事,《咕咚》是一个民间故事。课文融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于故事情节中,既有教育性,又富有童趣。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 二、主要特点: 《棉花姑娘》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 《咕咚》一课讲的是一个木瓜从树上掉进了湖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兔子听见了吓得拔腿就跑,其他小动物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原委也跟着一起跑,结果虚惊一场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应该盲目地随大流,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小壁虎借尾巴》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却因它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借不到之后发现自己又长出了一条尾巴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棉花姑娘》告诉学生不同的动物能消灭不同的害虫;《咕咚》以木瓜掉湖中的声音引起小动物们惊慌逃窜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小壁虎借尾巴》则让学生知道动物尾巴有不同作用,壁虎尾巴有再生功能。学生可在本单元教材的学习中,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导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三、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课文 19、棉花姑娘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积累词语“棉花、许多、可恶、盼望、害虫、帮忙、忽然、碧绿碧绿、吐出”;能结合课文内容,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可恶、盼望、惊奇”的词义。 2、学生能正确朗读要求的句子;读出不同的语气。 3、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知道燕子捉空中的害虫、啄木鸟捉树上的害虫,青蛙捉稻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吃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示课题 1、同学们,在上课前老师给你们猜一个谜语。 2、教学“棉” (1)读准字音 (2)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棉花是植物,所以是木字旁,棉花的颜色是白的,所以右上是个白字,棉花可用来做毛巾,所以右下是个巾字) 3、出示答案,简单介绍瓢虫。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棉花和七星瓢虫的故事。出示课题。 5、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课题) 6、师:棉花健康生长的时候,长出的叶子是碧绿碧绿的,可是当他受到害虫的侵害,也会生病。

二、课件出示童话故事,整体感知 三、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看拼音读准字音,遇到生字看拼音多读几遍,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四、感悟课文,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 (1)、出示第一节课件,仔细看动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是呀,上面有许多蚜虫,什么是蚜虫呢?介绍蚜虫。出示ppt. (3)教学生字“娘、治” (4)蚜虫很小,浑身长满蚜虫是一件痛苦的事,哪句话最能体现棉花姑娘当时的心情怎样、指导读句: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为她治病啊!(抓住盼望一词读出棉花姑娘迫切想要医病的心情) 师:“盼望”你能换个词语说说吗?(希望) 师:“盼望”比“希望”的程度更加强烈。 (5)教师范读,学生领悟感情,自由读,指名读。 (6)齐读第一节 (二)学习第5、6节 1、棉花姑娘病得那么重到底是谁帮她只好了病?哪两节告诉了我们,自由读一读。 2、七星瓢虫本领大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3、教学生字“然、奇、颗、瓢” 4、你还能向同学介绍一下瓢虫吗? (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资料。) 5、介绍瓢虫家族。 6、七星瓢虫本领这么大,棉花姑娘感到怎样?你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惊奇)找一个近义词;你表演一下这个神态。 7、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她的心情怎样?你能读好第6节吗? 8、学生读第6小节。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全单元】表格教案

本单元围绕“科普知识”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棉花姑娘》《咕咚》《小壁虎借尾巴》。学生可在本单元教材的学习中,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导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 课题内容简说 《棉花姑 娘》 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语言符合 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 《咕咚》 《咕咚》一课讲的是一个木瓜从树上掉进了湖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兔子听见了吓得拔腿就跑,其他小动物没有搞清楚事情的原委也跟着一起跑,结果虚惊一场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 都不应该盲目地随大流,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的真相。 《小壁虎借 尾巴》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壁虎向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却因它们各自的尾巴都有用处而借不到之后发现自己又长出了一条尾巴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壁虎、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 功能及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的兴趣。 4.会读会背古诗,养成诵读经典古诗词的习惯。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1.会认45个生字,会写21个生字。 2.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我的发现”,激发学生识字学词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引导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新部编本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还2、读好了?课文中的这些词不好读,谁会?(课 件出示词语) 赫然在列焦急万分愁眉不展无可奈何千里迢迢赫赫 战功威风凛凛文静俊美 3、指名一生读。相机正音。 \有谁愿意读? 5、知道了这些词的意思,我们就能读得更好, 来,一起读。 三、理清课文层次 1谁来帮我们读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会产生 什么疑问?(生答,教师归纳为:从军的原因和从 军后的情况) 2、带着这两个疑问,再去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3、找到答案了?谁来说? 四、读中感悟2—5自然段 师:木兰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 年了,木兰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她与一般的女子 有什么不同呢?要想了解她,我们还得到文中一个 个具体的事例中去体会。我们先来看看她替父从军 的原因吧。 1自己读一读课文的2—5自然段,看看木兰不得 不替父从军的原因有哪些? 2、谁来说说木兰替父从军有哪些原因?(生答课 件出示句子:父亲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去从军打仗 呢?) 这是一个反冋句,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是什 么意思呢?(生答课件出示:父亲年老多病,不能 去从军打仗。) 第二个原因呢?(课件出示:弟弟又小,还 不到当兵的年龄) 还有吗?(课件出示:朝廷颁发的征兵令, 谁又能违抗呢?) 这也是一个反问句,什么意思?(朝廷颁发 的征兵令,没有谁能违抗。) 3、这几句话都是木兰从军的原因,既然陈述句表 达的更清楚,为什么这两个原因要用反问句,而不 用陈述句呢?(课件出示相关句子)读一读,比较 一下。 父亲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去从军打仗呢?朝 廷颁发的征兵令,谁又能违抗呢? 父亲年老多病,不能去从军打仗。朝廷颁发 的征兵令,没有谁能违抗。 会愁眉不展,把这两个 词再读读。 千里迢迢:什么意思? 那你再读。 这里有两个 词都带有“赫”字,它 们各是什么意思?(课 件出示:赫的三个选 项,生选择字意再说词 义) 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段落 里知道的?看来3、 4、5自然段都在写木 兰为什么要从军。还要 算上第2自然段,因为 不发生战争怎么会征兵 呢?(板书:替父 (2—5)) 5、那么木兰从军后情 况如何?你是从哪里知 道的?(第六自然段) (板书:从军(6)) 6、第七段写了什么? (板书:回家(7)) 7、我们不仅解答了疑 问,还理清楚了文章的 层次,其实这两个问题 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 要内容,谁能连起来说 一说。

人教八年级英语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教材解读 本单元以英美文学和音乐为话题,其目的不仅仅是在于让学生了解这些文学作品的名称、内容及相关的语言知识,同时通过与文学作品相关的听说读写活动,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兴趣,学会如何与人探讨和交流文学作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音乐这一主题不仅呈现了与音乐话题相关的词汇,还通过听说读写活动巩固学生对目标语言——现在完成时的认识和理解。总之课本所涉及的一系列活动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单元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本单元词汇,听懂、掌握谈论读书的语言材料。 2. 能听懂语言材料,掌握听的技巧;能就阅读方法提建议,掌握阅读策略;能读懂介绍名著的文章。 3. 现在完成时与一般过去时的区别。 4. 通过开展角色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通过本单元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陶冶思想情操。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Using contest guessing和Role playing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来展开课堂的听说读写等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单元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陶冶思想情操。通过课堂活动,增强合作意识。 教法导航 采用直观教学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采用Using contest guessing和Role playing的学习策略, 课时支配 第1课时:Section A 1a-2d 第2课时:Section A 3a-4c 第3课时:Section B 1a-2e 第4课时:Section B 3a-Self Check 课时教案 第1课时 Section A 1a-2d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能掌握以下单词:treasure,island,be full of,page,hurry up,due. 2. 能掌握以下句型:Have you read…?.No,I haven’t. I have already read it. 3. 能掌握以下语法:现在完成时的一般应用。 4. Improve the listening and reading ability.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目标和直观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西方文学,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体验和感悟already和yet 在现在完成时中的运用,初步了解几部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 2. Improve the listening and reading ability.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解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认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和分数的简单应用。从整数到分数是数学概念的一次扩展,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学情分析: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教师要提供丰富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分数的含义。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知识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 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难点: 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课时安排:共8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2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2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认识几分之一(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91页例1、例2,练习二十第1、2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主动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八组走进科技世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是“走进科技世界”。分别由29课《数星星的孩子》、30课《爱迪生救妈妈》、31课《恐龙的灭绝》、32课《阿德的梦》和《语文园地八》组成。单元导语是这样写的:在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夏天下雨,冬天下雪,这是为什么呢?在炎热的天气中,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雪糕,会冒出白气,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去观察,去思索,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吧!张衡在远古的汉朝“数星星”之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猜测地震的“地震仪”。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幼小的时候就表演出超凡的智慧,用镜子聚光救了妈妈。让孩子们津津乐道的恐龙竟然会跑到书本上来。阿德乘坐飞船到火星上去旅游,那可是小家伙们最感爱好的事情了。我们感叹编写教材者的韬光眼界、匠心别具。但教师在整体掌握这组教材的前提下,在详细教学时,请大家不要忽视语文的本质──发展学生的语言。语文要姓“语”,不要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常识课。 单元教学目标: 1、要求熟悉的字是56个,会写的字是30个。 2、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4、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科学奥秘、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单元训练重点: 1、认识的字是56个,会写的字是30个。 2、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悟课文。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的生字多而偏难,但是,仔细读读本组课文,我们不难发现,每篇课文都是那么的生动有趣。可以把生字的学习融入理解课文之中,我们自己也融入学生们中间,和他们一起识字、写字、朗读、感悟,培养学科学、爱科学、发现科学的情趣。如,学习《数星星的孩子》,可以把生字融入课文的“天空”,引导孩子们去摘星星;学习《阿德的梦》,我们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走进阿德的梦,感受美好的科幻梦境,还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做做美梦”,再畅谈“美梦”。当我们走进科学的世界,踏入幻想的“梦境”,学习生字、朗读课文,一切都会变得十分舒畅、十分轻松。 单元阅读扩展: 1、读张衡的故事。 2、课外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 3、课后收集一些有关恐龙的资料读一读。 4、阅读科学幻想故事。 单元课时安排: 本组课文计划安排教学课时 29、数星星的孩子……………………………………………2课时 30、爱迪生救妈妈……………………………………………2课时 31、恐龙的灭绝………………………………………………2课时 32、阿德的梦…………………………………………………1课时 语文园地八………………………………………………4课时 单元检测八………………………………………………2课时 共计13课时 29、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课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课题:认识钟表(整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2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 2、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点: 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 正确、迅速说出钟面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誰愿意说给大家听?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认识钟表) 教师说明:说起钟表,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不知道有多少精致美观、造型独特的钟表。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部分钟表作品,好不好? 二、主动探索 1、制作钟表 (1)欣赏完了这么多美丽的钟表,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 (2)在平时,你们也见过许多钟表,现在,就请你们闭上你们的眼睛,静静地想一想:钟面上都有些什么?(放音乐伴奏) (3)在每个小组的桌上,有一些制作钟表的工具和材料,你们能用这些工具和材料做一个钟面吗?

要求:先小组合作进行制作,做完后,同组的同学认真观察钟面,看一看,钟面上都有些什么,并相互说一说。 (4)有哪个同学愿意代表你们组给大家说说。(指2人------3人) 教师根据的回答进行板书: 数字:1、2、3、4、5、6、7、8、……11、12 针:分针(长) 时针(短) (5):把你们制作好的钟面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再拿出你们自己的小闹钟互相说一说哪是时针、哪是分针。 2、认识钟表 (1)出示一个钟面时刻:2时 提问:有谁认识这个时刻?你是怎么认识的?请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指名2-----3人) (2)再出示四个钟表,请每个小朋友先认一认,再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认的?最后指名起来认一认,说一说。 (3)象这样的时刻还有一种更简单的写法,有谁见过?指名学生上台试着写一写。那这四个钟面的简单时刻谁会写?(指名写,全班齐写) 3、每个小组在你们制作的钟面上拨一个整点时刻,先拨好就先贴在黑板上。(指名认,指名写简单写法) 三、游戏巩固: 1、教师说时刻,学生拨 2、同桌互拨,互认 3、这么多的时刻中,你最喜欢哪个时刻?为什么? 四:设计 请每个小朋友做一个小小钟表设计师,设计一个自己最得意的钟表作品。

克和千克教案人教版新人教版第八单元克和千克教案

克和千克教案人教版新人教版第八单元克和千克教案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学习质量单位。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 克、解决问题。其中“克和千克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克与千克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必须依靠学生的体验去感知知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解决问题”则注重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 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二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需要在操作中充分地感知,并逐步达到完善。同时,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它的实践性比较强,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在操作的基础上,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克与千克的不同,帮助学生建立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并在实践活动中感知 1 克、1 千克的物体有多重,了解克、千克的实际意义及1千克=1000克。 数学思考: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问题解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培养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1.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 1 千克=1000克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难点: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 第一课时: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00至102页主题图和例1、例2。 教材分析: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 眼睛观察得到,只能*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让学生了解每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全单元备课教案

第八单元 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教学内容】 教科书 P120~122 内容。 【教学目标】 1. 会认 8 个字,会写 15 个字。 2. 能流利、顺畅地朗读课文,读出主人公王葆的语气特点。 3. 理清课文内容,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的变化。 【教学重点】 在自读过程中,理清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通过课文语段进行分析,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的变化。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 1. 播放《宝葫芦的秘密》视频。 2.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部动画片好看吗?其实这部动画片是根据小说《宝葫芦的秘密》改编成的,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字词学习 1. 学生自主学习,圈画课文生字新词。 2. 出示生字,开火车读,分组读。 3.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三、整体感知 1. 课文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分别是谁?(两个;“我”和奶奶。) 2. 课文是按照第几人称叙述的,有什么好处? (第一人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身临其境。) 3. 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我经常”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也希望获得一个宝葫芦。) 四、理清脉络 1.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2. 教师明确: (1)第一部分(1~4):写“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葫芦的故事。(2)第二部分(5~14):写“我”总是听奶奶讲关于宝葫芦的故事的原因。(3)第三部分(15~21):写“我”听奶奶讲的故事的内容,并希望有一个神奇的葫芦,像故事中的人那样,实现自己的种种想法。 五、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课文中的王葆,你会想要一个宝葫芦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吗?为什么?全班交流。 第2课时 一、回顾课文 课文节选自小说《宝葫芦的秘密》的开头,讲述了王葆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那么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呢?他想用宝葫芦做什么事呢? 二、第一部分 1. 齐读课文第 1~4 自然段。

第八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 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 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 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 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用具:课件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直接引入,揭示课题 对于这个课题,你怎样理解: (世纪:每一百年称为一个世纪。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支配自然”。“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人类能利用科学技术来支配自然的二十世纪,即1900年到2000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为什么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时既要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同时还要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他们读得是否准确? 3、检查生字词: 这些生字词离开了课文,看你是否还记得? 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检查读等。

4、对于这些生字词,你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从音、形、义上提醒) 5、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及文章的层次结构。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三、细读品悟,入情入境 1、自读自悟: 为什么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文中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的?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结合你课前查阅的资料和文中的重点语句细细体会好吗?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做上标记。 2、导读品悟: 谁能把你的体会对同学们说一说? (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体会2~4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引导从两个设问句中体会。 它们强调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于人类呼风唤雨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在理解、“发现”和“发明”的区别的基础上,通过“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生活大大改观,其改观程度大大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年的总和”,来体会“呼风唤雨”,体会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之大。 第三自然段: 围绕“二十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谈谈“农耕”社会是怎样的社会,神话里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本领,猜想古代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人们为什么要有这些幻想。 再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为现实。 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引用在本文中的作用。 (这是一过渡句,说明现代科技成就之大,范围之广,变化之快。)通过20世纪前与后进行对比,学生体会“二十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