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高中新课程有效教学设计案例之《分子的立体结构》

学习方案设计

学校名称:河南省临颍一高

课程名称:高二化学

内容主题:《分子的立体结构》

教师姓名:邹云霞

简介:本课是高二化学《分子的立体结构》(人教版)选修四,课时安排为3课时,分别是

问题发现评价课、问题展示解决课、问题拓展训练课。在本科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的结构化预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以及探究学习,让学生学会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推断微粒的空间构型,了解配合物理论的基础知识。

年级高

二化学学

主题《分子的立体结构》导学教

课时 3 课型问题发现评价课、问题展示解决课、问

题拓展训练课学习日期

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

(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

型;

(2)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空间构型;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

关系,杂化轨道理论。

(3)认识配合物理论,了解配合物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

(1)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2).认识分子的极性与分子构型的关系.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

学等方面的应用。

(3)能根据配合物结构与配合物形成的条件和过程实验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信息处理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1)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2)杂化轨道理论;

(3)配位键,配合物理论,配合物结构与配合物形成的条件和过程

实验解释。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分子的立体结构的相关知识

合作探究法:通过合作交流,探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

理论

展示交流法:通过小组展示,尽可能展示更多的判断分子立体结构

的方法

学习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程序(要素)时

创设

情境

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

一、创设情境,呈现目标3

创设

语言

情境

【旁白】我们学习过一些常见分子的

空间构型,有直线型、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等。那如果遇到我们不是很

熟悉的分子,我们该如何判断空间构

型呢?

从学过的知识出

发,激发学习兴趣,

带着兴趣走进文本

二、自主学习,结构预习20

创设

自主

预习

情境

【旁白】请学生根据《问题导读-评价

单》进入文本情景,发现问题,评价

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采用“一分钟关注法”

各小组学科长组织

组内进行结构化预

三、预习评价,合作讨论7

创设

预习

评价

情境

【旁白】请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问题导读-评价单》

关注学困生

学生自主独立完

成,学科长和小组

长检查。

四、小组展评,合作探究11

创设

组间

展评

情境

1.小组内进行小展评

2.组间大展评

1.展示时要遵守

“展、思、论、评、

演、记”六原则

2.小组展示时,各小

组成员认真倾听,

积极思考并及时质

疑、补充

3.小组内开展总结

讨论

个别小组派代表谈

学习体会

五、归纳共性,生成问题4

创设

问题

生成

情境

【旁白】

1.请各组并完善《问题导读-评价单》

2.教师引导学生对预习所生成的问题

进行整理

3.教师巡回指导和观察问题质量

1.小组内开展总结

讨论

2.个别小组派代表

谈学习体会

3.生成小组共性问

题由学术助理将问

题生成卡回馈给老

\

学习过程设计(第二课时)

程序(要素)时

创设

情境

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

一、创设情境,问3

创设

问题

学习

【旁白】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结构

化预习,这节课我们接着

各小组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围

绕此单上的问题分组展开积极

讨论,使讨论具有时效性和深刻

题呈现情境对生成的问题进行深层

思考,通过合作展示交流

解决所有问题

1.课前下发《问题解决-

评价单》

2.在学生讨论时,教师逐

组巡查,教师参与引导学

生进行讨论

性。

二、自主学习,合作讨论10

创设

讨论

学习

情境

【旁白】下面由小组内讨

论,时间为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

论学习

2.引导学生讨论中展写

1.讨论中遵循“12345”策略

2.由由学科长负责组织讨论

三、展示交流,规范评价15

创设

展示

学习

情境

1.对学生展示情况给予

及时评价

2.采用“煽风点火”策略

引导学生进行质疑

3.采用“阳光灿烂法”鼓

励学生大胆展讲

1.展示时要遵循“展、思、论、

评、演、记”

2.在小组展示时,各组成员要认

真倾听其他小组的观点,积极思

考并及时质疑追问,要科学评价

别人发言,适当保留个人意见

四、问题训练,评价指导8

创设

问题

生成

情境

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生

成问题,教师进行指导点

各组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

五、归纳总结,意义提升4

创设

总结

情境

归纳知识收获,让学生谈

谈学完此课的情感收获

各小组积极归纳,达到意义提升

的目的

学习过程设计(第三课时)

程序(要素)时

创设情境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

一、创设情境,问题呈现5

创设问题

情境

教师针对学情引导学生

对所学知识回顾、挖掘,

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

境,进行深入思考

二、拓展训练,合作评价20

创设自主

学习,小组

互评情境

请大家完成《问题拓展-

评价单》,然后小组互评

1、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

情境,围绕此单上的问

题进行独立阅读、完成。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学科长组织成员互评。

三、共性问题,规范指导10

创设反思

提升情境

对于学生合作探究中遇

到的共性问题进行规范

指导。

认真思考、加深对共性

问题的理解。

四、归纳总结,体验成功5

创设总结

情境

教师要求学生概括收

获,表达自己的感受。

每个小组对本节内容归

纳总结。

附件:

1. 《分子的立体结构》问题导读-评价单

2. 《分子的立体结构》问题解决-评价单

3. 《分子的立体结构》问题拓展-评价单

参考文献:

【1】《韩立福:有效教学法》

【1】《新教材完全解读》

【1】《化学选修3教师教学用书》

《分子的立体结构》问题导读---评价单

高二化学组设计人:邹云霞审核人:郭星杰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认识共价分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初步认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2)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空间构型;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关系,杂化轨道理论。

(3)认识配合物理论,了解配合物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

(1)能用VSEPR模型预测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2).认识分子的极性与分子构型的关系.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3)能根据配合物结构与配合物形成的条件和过程实验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信息处理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2)杂化轨道理论;

(3)配位键,配合物理论,配合物结构与配合物形成的条件和过程实验解释。

【关键问题】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2、杂化轨道理论

【学法指导】

学习本节要在实现结构化预习(采取“查、划、写、记、练、思”阅读六字诀)的基础上,结合重点难点、学习目标来学习,解决师生生成的主要问题。课中学生讨论,采取12345策略,课后学生进行回归拓展学习。

【知识链接】

1940年美国的西奇维克(N.V.Sidgwick )和鲍威尔(H.M.Powell)在总结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概念上比较简单又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分子几何构型的理论模型,后经吉利斯皮(R.J.Gillespie)和尼霍姆(R.S.Nyholm)在20世纪50年代加以发展,现在称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valence-shellelectron-pair repulsion),简称VSEPR法,该法适用于主族元素间形成的ABn型分子或离子。该理论认为,一个共价分子或离子中,中心原子A周围所配置的原子B(配位原子)的几何构型,主要决定于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层中各电子对间的相互排斥作用。这些电子对在中心原子周围按尽可能互相远离的位置排布,以使彼此间的排斥能最小。所谓价层电子对,指的是形成σ键的电子对和孤对电子。孤对电子的存在,增加了电子对间的排斥力,影响了分子中的键角,会改变分子构型的基本类型。虽然这个理论只是定性的说明问题,但对判断共价分子的构型非常简便实用。

【预习评价】

问题1、三原子分子、四原子分子、五原子分子常见的空间构型有哪些?分别举例说明

问题2、结合常见分子、离子思考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如何计算?价层电子对数为2、3、4的微粒VSEPR模型分别是什么,空间构型可能是什么?举例说明

问题3、怎样判断中心原子有几个原子轨道参与了杂化?

问题4、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中心原子采用这些杂化形式的微粒的空间构型是什么?

问题5、什么是配位化合物呢?举例说明什么是中心原子?什么是配体?什么是配位数?

问题6、向硫酸铜溶液中缓慢加入氨水知道过量,整个过程中的现象是什么?相关反应是什么?

【我的问题】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_____________ 同伴评价:_____________

学科长评价:_____________ 小组长评价:_____________

《分子的立体结构》问题解决---评价单高二化学组设计人:邹云霞审核人:郭星杰

班级:__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

【学生生成问题】

【教师预设问题】

问题1、下列分子的立体结构,其中属于直线型分子的是()A.H2O B.CO2 C.C2H2 D.P4

问题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推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BeCl2;SCl2;

SO32-;SF6

问题3、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问题4、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一方有空轨道一方有孤对电子。

B、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C、配位化合物中的配体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阴离子。

D、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是成键原子必须有未成对电子

挑战性问题:为什么H2O分子的键角不是180°不是90°也不是109°28′而是105°?

【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_____________ 同伴评价:_____________

学科长评价:_____________ 小组长评价:_____________

《分子的立体结构》问题拓展---评价单

高二化学组设计人:邹云霞审核人:郭星杰

1、用VSEPR 理论判断

物质

成键电子对

数孤电子对数

杂化轨道数

杂化轨道类

立体构型

H2O

NH4+

BF3

H3O+

2、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H原子的1s 轨道和C原子的2p轨

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

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 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

形成的一组能量相近的新轨道

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3、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A.NH3

https://www.doczj.com/doc/aa8801977.html,l4

C.H2O

D.CH2O

4、用Pauling的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四面体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原子的四个杂化轨道的能量一样

B、C原子的sp3杂化轨道之间夹角一样

C、C原子的4个价电子分别占据4个sp3杂化轨道

D、C原子有1个sp3杂化轨道由孤对电子占据

5、对SO2与CO2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直线形结构

B.中心原子都采取sp杂化轨道

C.S原子和C原子上都没有孤对电子

D.SO2为V形结构, CO2为直线形结构

6、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

①H2O ②NH3③F—④CN—⑤CO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多元评价】

自我评价:_____________ 同伴评价:_____________

学科长评价:_____________ 小组长评价: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第二节 光的反射(第二课时)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二节光的反射(第二课 时)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学习目标】 1、运用光的反射定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 【导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光的反射规律有哪些? (二)典型例题例1 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60。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让平面镜绕入射点转10,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改变() A、60 B、10 C、30 D、20例2 如图所示,A B、CD是某一点光源S发出的二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它们的反射光线,标出点光源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实验思考:晚上关掉电灯,将一个平面镜平放在一张白纸上,用手电筒的光正对着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镜面/白纸)更亮。 2、阅读课本P41,了解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3、讨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点: (1)反射面不同:发生镜面反射的反射面是,例如: ;发生漫反射的反射面是,例如: 。 (2)反射结果不同:物体发生镜面反射时,我们只能从(某个/各个)方向看到(较强/较弱)的反射光;物体发生漫反射时,我们能从(某个/各个)方向看到(较强/较弱)的反射光。 (3)镜面反射(遵循/不遵循)反射定律;漫反射(遵循/不遵循)反射定律。 4、解释现象: 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甲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那么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请你对乙同学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必做题 1、用久了的油漆黑板常会因“反光”而看不清写在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光的造成的;而毛玻璃黑板则不会发生这种现象,这是因为光射到毛玻璃黑板上发生了光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第二节光的反射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第二节光的反射同步练习含答案 知识点光的反射现象及反射定律 1.下列事实或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太阳未出地平线时,人已看到太阳 B.人在太阳光下行走,出现人影相随 C.在隐蔽处用潜望镜观察外面的情况 D.小孔成像 2.关于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3.如图所示,甲、乙两条光线射到镜面并发生反射,则甲、乙两条光线的反射角分别是() A.90°60° B.90°30 C.0°60° D.0°30 知识点光路的可逆性 4.如图所示的情景说明:在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的 知识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5.黑板发生“反”光时,上面的粉笔字看不清楚,这是黑板发生_______反射的缘故;我们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清楚物理课本,是光在课本上发生_______反射的缘故;小红用小镜子晃小明的眼睛,是使太阳光发生了_______反射. 能力提升 6.下列成语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立竿见影 B.海市蜃楼 C.镜花水月 D.坐井观天 7.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8.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小明用右手写字),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学习,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A.把台灯换为吊灯 B.把台灯放在正前方 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 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 9.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光的反射

第二节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三、德育目标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难点 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讲练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氦氖激光器、刻度尺、手电筒、水、盆、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平面镜、玻璃片、投影片. 学生用:手电筒(玻璃上有1~2 mm缝隙的黑纸)、白纸、小平面镜、大头针、量角器、钢笔、图钉、刻度尺、透明胶条.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师]举例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师]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日光灯、烛焰? [生]日光灯,蜡烛是光源,我们能看见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师]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到屋子里的桌子、电视,怎样才能看到呢? [生]打开灯就能看到屋子里的东西. [师]为什么打开灯就能看见屋子里的东西呢? [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师]所有的物体表面都反射光,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射入了眼睛.本节我们学习光的反射.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反射定律 [演示实验1] 在桌面上放一盆水,用强光的手电筒照射到水面上.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墙壁上有明亮的光斑. 师生共同活动得: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板书) [师]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在讲光的反射规律时,让我们先弄清几个光反射中的名词. [演示实验2]让氦氖激光器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一点、两角、三线.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反射图.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2019~2020学年度)

第2节光的反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的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的反射规律。 3.区别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重点: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区别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如图所示的是一个台球桌面,A、B、C、D、E、F是它的六个洞。现根据桌面上台球的分布情况,需要采用打反弹的方式将黑球击入A洞或B洞(小球的反弹类似于光的反射)。 如图①、②、③、④四个反弹点中哪几个点切合实际?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板块一光的反射现象 自主阅读教材P73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如图所示,光射到物体的表面会发生反射现象,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表面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知识板块二光的反射定律、光路的可逆性 自主阅读教材P73~74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2.如图为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O点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每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线分别为AO、CO、EO时,对应的反射光线为OB、OD、OF,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1)由上述实验可知在光的反射现象中:①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观察光的反射实验,可以发现: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交于一点,这个点是入射点。②法线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③法线与反射面是垂直关系。 (3)仍用上述实验中的器材,使光束逆着实验中的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光线的传播路径。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向镜面,它被反射后的光线会逆着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这说明了反射光路可逆。 知识板块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自主阅读教材P75的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3.一束平行光射到镜面上,会被平行地反射,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在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时,会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4.如图所示,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潢,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请你为建筑设计师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在能美化城市的同时减小光污染,你的建议是:将玻璃外墙换成表面不光滑的其他材料。 对学:分享独学1~4题:(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群学: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生成能力 方案 关上门窗,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从侧面看去镜子比较暗,是因为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白纸比较亮,是因为其表面发生了漫反

第2节 光的反射

公开课教学设计 科目:物理 课题:光的反射 年级:八年级803班 学校:独秀初中 教师:张成华 时间:2018.10.29 第2节光的反射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光的反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并有广泛的应用,

本节教学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进行的,又是学习平面镜成像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光学中处于基础地位。本节教材首先通过图片事例简单地介绍了光的反射现象,而后通过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得出“光的反射规律”,并且对光的可逆性做了说明。教材在最后介绍了光的反射的两种形式: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教材安排的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要把获得“反射角跟入射角相等”的关系作为主要探究目的,把三线共面的规律用图铺垫,留给学生思考和探索。 ◇学情分析◇ 对于光的反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而且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究经验、作图基础,会画光线,知道一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但学生对光的反射规律、光的反射类型缺乏理性认识,授课时要充分运用学生的已有感知来加深对新授知识的理解,要利用学生好奇心强、好动手的特点设置与生活有关的问题,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实验中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能区分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2.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光的反射》学案

第二节 光的反射 课标要求:通过探究,了解光的反射规律。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会画简单的光路图 学习目标: 1. 通过各种现象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 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光的反射规律,并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 通过实例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 通过实验和实例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课堂学习: 1. 光射向物体表面时,又返回到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叫__________ 2.探究光在反射时遵循的规律: (1)实验器材 (2)实验步聚: (3)光的反射规律: a._______光线、_______光线分居_____线_____侧 (两线分居); b._______射角等于________射角 (两角相等); c.________光线、_________光线和_____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三线共面); d.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随之_________; e.在光的反射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的; 3.(1)光的反射 类型分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两种反射 的对比 课堂检测 基础检测: 1.人们能看到火把、太阳等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的光进入了_____,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2.一束光与镜面成60o入射,则反射角_______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______。 3.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位同学的眼睛,他也一定从这块平面镜中看到你的眼睛,原因是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_的。 4.当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____,反射角是_____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方向_______。 5.我们看到黑板“反光”,是因为光射到黑板上发生_____反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发生________反射。 能力提升: 1.如图1所示,已知反射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请将入射光线补充完整。 镜面反射 漫反射 反射面 反射光线 反射效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教案

光的反射 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认识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法线、入

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教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学、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想、实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渗透学生探2目究的理念。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3,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密切联系实际 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重点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激光笔、平面镜、毛玻璃片、白硬纸板教师准备教学准备刻度尺、激光笔、平面镜、白硬纸板学生准备教学过程自备补充教学内容集备补充 举例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复习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巩固由此引出“反射”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日光灯、烛焰?,进漆黑的夜晚我们如何才能看到屋子里的桌子、书等入新课学习。不发光的物体呢? 情境导入页 1 第

【探究一】 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桌面上,再把一张纸竖直立在1.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一束光贴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示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最好演射光的径迹。 2、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有时思考: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黑r。滑的光两侧的角3、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i和铁或ANB4、纸板是用两块纸板粘起来的,把纸板BN向者板铜板在板、前折或向后折,还能看到反射光吗?射5课、关于光的反射发现了什么规律?的照光下会反光。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堂 放电影时,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活 以人动们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角从各个【探究二】电让光逆着反射光线方向入射度看到为什么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影,二、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呢?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入射到物体表面,其反射光束仍然是平行的。漫反射:平行光入射后,经反射后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2.2-7 P41图利用 1注:()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滑表面产生的反射不一定是镜面反射,2 (如凹面镜和凸面镜。 60°, 30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则反射光1、一束光线以°。60,入射光线与镜面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基的夹角为。础、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当入射角增大时,就表明入2训。法线的方射光向向移动(“靠近”或“远离”)练光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若入射光逆着反射光的方知向,则反射光将逆着原来的入射光方向,这表明反识的。射现象中光路是运用一条光线垂直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时,1、入,保持入射光线不动,将,反射角为射角为 ?20能镜面绕入射点逆时针旋转,则反射光线转过。力,反射光线与水平线夹角为(多选)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路面已基提、2里,下水坑,为了不踩到水升本干了,但仍 有一些小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时,路面上发亮处是水坑页 2 第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第2节光的反射教案 新人教版

第2节光的反射 (共2课时) 第一课时光的反射定律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什么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2.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经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 【难点】 光的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的理解. 知识点一光的反射现象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73,完成以下问题: 1.光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返回到原来的介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合作探究】

1.通过实验感知光的反射现象 演示一用熏香将盒子里充满烟,再在盒子里放一面镜子,将激光打在镜子上,观察光的传播现象. 绿色激光照射 现象: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有两束光,一束是我们打在镜子上的光,另一束是经镜子反射的光. 2.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 答: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总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任何物体表面都可以反射光. 知识点二光的反射定律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73-74,完成以下问题: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合作探究】 演示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器材:平面镜、带刻度的白纸板、激光笔. 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术语: 法线:过入射点并垂直于镜面的直线.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猜想: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及其法线有什么样的关系?入射角与反射角有什么样的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训练: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光的反射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放大的字 B.水中的倒影 C.钢笔错位 D.墙上手影 2.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PON 等于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A. B. C. D.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水中弯折的铅笔 B.镜中的人像 C.人在太阳下的影子 D.日食 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A.楼台倒影入池塘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潭清凝水浅 D.云生结海楼 5.民谚俗语常常包涵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并底之蛙,所见甚小 B.以冰取火,前所未有 C.海市蜃楼,虚无缥渺 D.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捞不到的是水中月 6.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 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 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 A.轿车上中兴 B.轿车上兴中 C.公交车上中兴 D.公交车上兴中 7.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8.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形影不离 B.海市蜃楼 C.日食月食 D.镜花水月 二、多选题 9.小鸟和小鱼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小鸟给小鱼讲空中的奇闻异事,小鱼给小鸟将水中的神秘世界,但两个好朋友却没有一张并肩的合影,热心的小鹰决定帮助它们.当小鱼在水中时,小鹰让小鸟在空中距水面一定的高度后,就给它俩拍了一张并肩的合影.小鹰应拍出了小鸟与小鱼并肩的合影利用了下面的哪些光学知识?()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0.小明站在湖边往水中看去,可以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鱼儿在白云中穿梭,青山在水中摇曳.小明看到的景物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船儿和白云 B.青山和白云 C.白云和鱼儿 D.鱼儿和青山

分子的立体构型知识点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 知识点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1. 分子的立体构型 (1)概念:指多原子构成的共价分子中的原子的空间关系问题。由于多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一定存在共价键,共价键的方向性使得分子中的原子按一定的空间结构排列,形成了分子的构型。如3原子分子的构型有直线型(CO2)和V(H2O)型两种。 (2)作用:分子构型对物质的活泼性、极性、状态、颜色和生物活性等性质都起决定性作用。 特别提醒:双原子均为直线型,不存在立体构型。 2.形形色色的分子 不同分子,构型不同。常见分子立体构型如下表: 知识点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模型) (1)内容: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由于相互排斥作用,尽可能而趋向于彼此远离以减小斥力,分子尽可能采用对称的空间构型。电子对之间夹角越大,排斥力越小。 (2)VSEPR模型特征:用有区别的标记表示分子中的孤对电子和成对电子,如H2O、NH3的VSEPR 模型特征为: 2.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1)VSEPR模型把分子分成以下两大类 ①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成键。在这类分子中,由于价层电子对之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它们趋向于尽可能的相互远离,成键原子的几何构型总是采取电子对排斥最小的那种结构。它们的立体结构可用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来预测。如:

②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对于这类分子,首先建立四面体模型,每个键占据一个方向(多重键只占据一个方向),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 (2)价层电子对数的计算 ①σ键电子对数的计算 σ键电子对数可由分子式确定,中心原子有几个σ键,就有几对σ键电子对。如H2O分子中σ键电子对数为,NH3分子中σ键电子对数为。 ②孤电子对数的计算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1/2(a-xb) 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 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如:如何确定CO2-3和NH+4的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 阳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减去离子的电荷数(绝对值),故NH+4中中心原子为N,a=5-1,b=1,x=4,所以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1/2(a-xb)=1/2(4-4×1)=0。 阴离子: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加上离子的电荷数(绝对值),故CO2-3中中心原子为C:a=4+2,b=2,x=3,所以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1/2(a-xb)=1/2(6-3×2)=0。 ③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1/2(a-xb)。 例1:下列分子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的是( ) A.H2O B.BF3C.CH4D.NH3 【解析】H2O中O的价层电子对数=2+1/2(6-2×1)=4 BF3中B的价层电子对数=3+1/2(3-3×1)=3 CH4中C的价层电子对数=4+1/2(4-4×1)=4 NH3中N的价层电子对数=3+1/2(5-3×1)=4。 (3)分子立体构型的确定 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出分子中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再利用中心原子的成键电子对数,两者结合,就可以确定分子较稳定的立体构型。举例说明如下表:

第二节 光 的 反 射

第二节光的反射 【名师解读】 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应注意的问题 1.实验中纸板起到两个作用: 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判断三线的关系,将光屏折转一定角度,为了验证反射 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中纸板要竖立在平面镜上,这样法线ON才垂直于镜面,反射光线在纸板上,才容易找到反射角和入射角。 3.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方向,多做几次实验,目的是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4.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粗糙一些,目的是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观察到光线。 二、光的反射定律 1.共面: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居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3.等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光路可逆。 【温馨提示】 当光线垂直于镜面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也为0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直线上,光的传播方向相反,并不是没有发生反射。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镜面反射后的光线是平行的,因此只能在小范围内看到,易造成光污染。

3.漫反射后的光线是杂乱无章的,看到的范围较大,因此能够从各个方向看清物体。 【典题通法】 考点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例1】(2018·东莞质检)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呈现光路__。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__不能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3)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α和∠β,将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反射角等于入射角__。 (4)另一同学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板右半边沿中线向后折,活动板上__不能 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__。 (5)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__OA__方向射出,这说明了__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__。

第2节 光的反射(重点练)(解析版)

第四单元光现象 第2节光的反射 1.一束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若反射角为30°,则入射角为() A. 0° B. 30° C. 45° D. 90° 【答案】B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入射角=30°.故选B. 2.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 ,当把重物N放在台面P 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B. 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C. 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 D. 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 【答案】C 【解析】B镜子上放重物M后,镜子受到弹力作用而向下凹,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根据镜面反射的特点知反射的光线偏向右方,即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故选C。 3.下列关于“影”的描述,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A. 毕业合影 B. 形影不离 C. 立竿见影 D. 水中倒影 【答案】D 【解析】A、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进行拍照的,而毕业合影中的“影”是照相机拍出的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B、形“影”不离中的“影”是由于身体遮住光线后,在地面形成了自己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不符合题意; C、立竿见“影”中的“影”是由于光线被竿遮挡光线形成的影子,故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不符合题意; 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而水中的“影”是平面镜形成的像,故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D.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日环食 B. 倒影 C. 海市蜃楼 D. 手影 【答案】B 【解析】A、日环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月亮转到了地球和太阳之间,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月球较小而不能全部遮掩太阳形成的,所以我们就看不见全部的太阳,只看到部分太阳的光环;故与题意不符;B、水面上景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光在沿直线方向传播时,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故与题意不符;D、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故选B. 5.皮鞋涂上油后,会越擦越亮,这是因为皮鞋没上油之前,光射到皮鞋上时发生________ ,而上油擦后,光射到皮鞋上会发生________ . 【答案】漫反射;镜面反射 【解析】皮鞋没上油之前,鞋面上落满了灰尘,表面不再光滑,这时光射到皮鞋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所以看起来变暗了;皮鞋涂上油后,皮鞋表面比较光滑,光射到皮鞋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所以会越擦越亮.故答案为:漫反射;镜面反射. 6.暑假期间,小明在美丽的太原晋阳湖游玩,他欣赏湖水时他发现一群小鱼在“云里”自由自在地游动,看到的“云”是由于光的________ 现象形成的,看到的小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_ 现象形成的.【答案】反射;折射 【解析】①云在天上,所以“白云”是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

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第二章第二节流程分析练习题-普通用卷

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第二章第二节流程分析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小明同学生活在北方某缺水城市,他所在的校园内有多处景观池,他想把校园内生 活污水处理后给景观塘和喷泉池使用。他设想的污水处理和供水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 该污水再利用的设计需要研究流程的内在机理 B. 沉淀池处理和回料池处理是串行环节 C. 设计集水池的容量不需要考虑过滤池的过滤效率 D. 经过沉淀池、厌氧池等处理,实现生活污水的有效利用 2.如图所示是某工厂的自来水处理工艺流程图。以下有关该工艺流程的说法中合理的 是 A. 补加氯可以和加氯、加碱合并为一处 B. 回用水池与中间提升属于并行环节 C. 絮凝沉淀池环节的反冲排水可再次进入絮凝沉淀池 D. 排泥水处理对自来水水质无影响,可省去该环节 3.在设计“中学生使用的台灯”过程中,以下设计环节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进行稳定性、绝缘性能等方面试验

通过设计分析,制订并筛选出最佳设计方案 制作台灯原型 对各班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同学们喜欢的造型、色彩、附加功能等 A. B. C. D. 4.下列对流程方框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方框表示每个事项或活动,称为环节 B. 单向箭头表示时序不可以颠倒,双向箭头表示时序可以颠倒 C. 串行框表示须依次进行,称为串行环节 D. 并行框表示可由多人或在多个地点同时进行,称为并行环节 5.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学生们用直径16mm的铝棒加工成如图 所示的螺栓.加工螺栓需要下列环节:①划线;②套外螺纹; ③锯割;④锉削;⑤倒角.合理的加工流程是() A. ①⑤②③④ B. ①③④②⑥ C. ①②⑤③④ D. ①③④⑤② 6.一位学生发现家中灯泡不亮,于是对线路进行检修。由于没有切断电源,导致触电。 根据这个案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人切断电源和检修线路是流程中的两个环节 B. 减少切断电源环节,优化了流程的工期 C. 切断电源和线路检修的先后顺序是流程的时序 D. 本案例中流程的时序是不可颠倒的 7.如图所示是某制药厂的废水处理流程图。下列对该流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过滤和焚烧环节是串行工序 B. 注人空气与回流是并行工序

第二节光反射

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 第二节光的反射 【知识要点】 知识点1、光的发射定律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 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不发光物体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 【典例解析】 例题.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答案】(1)不合理;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2)OA;可逆;(3)不能;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难度:简单 【解析】 试题分析:(1)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应多做几次试验,然后才可以得出结论; (2)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变为相反方向,由图可知,光路是可逆的;

(3)实验要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还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共面. 解: (1)不合理.实验有偶然性,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 (2)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即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以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一个角度,在白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是因为纸板OB面和反射光线以及法线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 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故答案为:(1)不合理;凭一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有偶然性,应进行多次实验;(2)OA;可逆;(3)不能;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考点】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知识点2、分类 1、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2、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典例解析】 例题.如图所示,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从侧面看去()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2) 价电子对数运算方法 (3)确定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 (4) 分子空间构型确定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方法、手段、 师生活动 [复习]共价键的三个参数。 [过渡]我们明白许多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如:……,是什么 缘故导致了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同,与共价键的三个参数有什么关系? 我们开始研究分子的立体结构。 [板书]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讲]大多数分子是由两个以上原子构成的,因此就有了分子中的原子 的空间关系咨询题,这确实是所谓〝分子的立体结构〞。例如,三原 子分子的立体结构有直线形和V形两种。如C02分子呈直线形,而H20 分子呈V形,两个H—O键的键角为105°。 [投影] [板书]1、三原子分子立体结构:有直线形C0 2 、CS 2 等,V形 如H 2 O、S0 2 等。 [讲]大多数四原子分子采取平面三角形和三角锥形两种立体结构。例 如,甲醛(CH20)分子呈平面三角形,键角约120°;氨分子呈三角锥形, 键角107°。 [投影] [板书]2、四原子分子立体结构:平面三角形:如甲醛(CH 2 0) 分子等,三角锥形:如氨分子等。 [讲]五原子分子的可能立体结构更多,最常见的是正四面体形,如甲

烷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正四面体形,键角为109°28。 [投影] 等。[板书]3、五原子分子立体结构:正四面体形如甲烷、P 4 [讲]分子世界是如此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常使人流连忘返. 分子的立体结构与其稳固性有关。例如,S8分子像顶皇冠,假如把其中一个向上的硫原子倒转向下,尽管也能够存在,却不如皇冠式稳固;又如,椅式C6H12比船式稳固。 [投影] [设咨询]分子的空间结构我们看不见,那么科学家是如何样测定的呢? [投影] [阅读]科学视野—分子的立体结构是如何样测定的? 肉眼不能看到分子,那么,科学家是如何样明白分子的形状的呢?早年的科学家要紧靠对物质的宏观性质进行系统总结得出规律后进行估量,现在,科学家差不多制造了许许多多测定分子结构的现代仪器,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二节光的反射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二节 光的反射 教材分析: 本章教材研究的是光的现象及其规律,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学习的又一光学重要内容。光的反射既对光的反射规律的探究是光学实验的一个开始,所以做好这个实验也为后面的光学规律的探究打下了基础,本节课除了使学生获得知识本身外,更重要的是掌握研究新问题的方法。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是学生第一次定量的研究物理问题。教师要做好指导,运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展示深奥难理解的问题,明确探究步骤,演示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弄明白光路可逆,镜面反射,漫反射现象。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还不具备很好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不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要求太严。根据学生前一节的学习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对于光的反射有了一点点的了解,但是对于具体的反射现象和反射规律学生还很模糊。所以这节课应多鼓励学生勇敢的进行合作探究,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重点: 难点: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光的反射现象,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知道光路可逆,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并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和获得知识的愉悦。 图片1 2 3 课前延伸: 我们问什么能看到这些东西? 我们为什么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东西呢? 通过课前延伸你有什么收获? 1、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能反光; 2、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的光或是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中。 一、光的反射 光射向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闪光的露珠耀眼的钻石波光粼粼皎洁的月光 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要发生反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的普遍性) 提出问题: 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呢? 图片 光的反射中的几个名词 实验探究一:光的反射规律 提出问题:光的反射有没有什么规律呢? 光的反射是不是任意的呢? 猜想:猜想……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知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第2节光的反射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表面时, 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回到原传播介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现象。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 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 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口诀: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 等。 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分类: ⑴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二、重、难点 重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难点:光的反射图画法。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1、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反射光线 画法:a、首先找到入射点,过入射点做反射面的垂线为法线,法线要画成虚线。 b、找出入射角,并量出入射角的大小。 c、过入射点和法线做一角,使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 d、在反射方向上标上箭头表示方向。 2、三种光路情况 (1)已知入射光线,找反射光线; (2)已知反射光线,找入射光线; (3)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找反射面。 解题思路:先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延长相交确定入射点,再做两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法线,最后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3、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a、作图必须用直尺、圆规、铅笔; b、光线用实线,且要画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c、法线画虚线; d、反射面的反面应画斜线; e、标出反射角r和入射角i。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异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课课练第4章第2节:光的反射

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 一、选择题 1.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45°,反射角为C A.0°B.30°C.45°D.90°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C A.入射角是3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反射角是60° D.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3.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中正确表示光的反射的是B 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D 5.下列属于光反射现象的是D A日晷B放大镜C玻璃砖D摇控器6.如图所示,下列物理现象中,产生的原因与其他不同的是 D O 30° D.桥在水中形成 “倒影” B.放大镜把文字 放大 C.鸽子在沙滩上 形成影子 A.筷子好像在水面 处“折断”

A.甲图潜水员利用潜望镜来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B.乙图汽车司机通过后视镜观察后面的车辆 C.丙图群山在水中形成美丽的倒影 D.丁图筷子插入烧杯中,看到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7.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C 8.图中的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D A.勺子的柄好像在 水面处折断 B.榕树下的树荫C.放大的文字 D.荷花在水中 形成倒影 9.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D A.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B.用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C.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D.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 10.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C A.不反射光B.能折射光 C.发生漫发射D.发生镜面发射 11.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B A.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B.地面发生漫反射 C.水面发生了漫反射D.水面不发生反射 12.下列成语所描绘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C A.海市蜃楼B.立竿见影C.杯弓蛇影D.凿壁借光 13.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B A.日食B.模拟望远镜C.拐弯处凸面镜D.手影 甲乙丙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