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oc

《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oc

《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oc
《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doc

《制造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Machine Manufacture Technology Base

总学时:48课堂教学:48 学分:3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作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主要介绍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及生产活动的组织、机械加T.过程及其系统。包括了金属切削过程及其基木规律;机床、刀具、央具的基木知识;机械加工和装配工艺规程的设计;机械加工中精度及表面质量的概念及其控制方法;典型的制造技术等,能从事机械装备的研究、设计和制造技术。使学生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对制造活动有一个总体的、全貌的了解与把握。能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木规律;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木知识;能选择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及加工参数;具备制订工艺规程的能力和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分析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了解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概况;初步具备对制造系统、制造模式选择决策的能力。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课程包含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部分课程如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工.艺学、机床概论等基木内容及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方面的内容。

在讲授本课程前、希望学生已通过金属工艺学的实践环节。在生产实习时,使学生了解各种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与设备、常用刀具与量具、典型央具的结构与功用、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机器的主要装配方法与过程。

本课程讲授中,应结合课程内容选做6学时实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将安排24学时的综合实验。

本课程授后,应进行阶段性生产实习和工艺课程设计,实现理论到实践的应用过渡。

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

章次内容总学时数课堂讲授学时数

绪论21

■ ?机械加T?方法84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1210 (8)—- 金属切削机床8 1 (5)四机床央具原理与设计1610

五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1410 (8)六工艺规程设计1612

七先进制造技术4(自学)

总学时数8048

1、机制模块设有《机械制造装备设计》限修课,金属切削机床课时E略减少。

2、机制模块设有《先进制造技术》选修课的专业模块,先进制造技术一章可不讲解;

3、后续有《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专业模块,应加强工艺规程设计及机床夹具原理与设计两章内容。

4、设计模块应加强机械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评价的相关内容介绍。

5、与本专业其它后续课程内容重复的章节内容只做要点简介,具体内容不讲述。

五、本课程的性质及适用对象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主干技术基础课程,也可供工业工程、机电、设计、车辆工程、内燃机、制冷、农业机械、日动化、材料工程、食品与生物工程、管理工程等有关专业本科生的限选课。

教学大纲内容

绪论

(Introduction)

制造业的重要地位,制造业与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制造系统的概念,木课程的内容与学习要求以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提示:本节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制造技术的研究内容和重要地位,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与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观;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布置文献、参考教材阅读任务,培养学生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第一章机械加工方法

(Chapter 1 Machining Methods)

第一节零件的成形方法

(Part 1 Forming methods for elements)

第二节机械加工方法

(Part 2 Machining Methods)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零件的成形方法及主要机械加工方法简介:车、饨、刨、钻、镣、齿面、磨削、特神加工,分别介绍:机床运动、所使用的刀具、工艺范I韦I、特点等。使学生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二章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Chapter 2 Principles of metal cutting and cutting tools )

第一节刀具的结构

(Part 1 Structure of cutting tool)

第二节刀具材料

(Part 2 Meterial of cutting tool)

第三节金属切削过程及其物理现象

(Part 3 Metal cutting process and its physical phenomena )

第四节切削力与切削功率

(Part 4 Metal cutting forces and its cutting power )

第五节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概述

Introduction) 金属切削机床部件

Parts of machine tools )

常见的金属切削机床Common-used machine tools)

机床夹具概述

Introduction to jigs and fixtures of machine tools)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Location of workpiece on fixtures ) 定位误差分析

Analysis of locating error )

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Clamping of workpiece on fixtures ) 各类机床夹

具Fixtures for different machine tools )

(Part 5 Metal cutting heat and its cutting temperature )

第六节刀具磨损与刀具寿命

(Part 6 Wear of cutting tool and its life )

第七节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工件材料加工性

(Part 7 Selection of cutting parameters and machinability )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切削运动与切削要素;刀具的结构;刀具的角度;刀具材料及 选择;切削过程中关于切削变形、切削力、切削功率、切削热与切削温度、刀具磨损等方面 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刀具寿命及切削用量的选择;工件材料的加工性。使学生掌握工程 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通过布置课外拓展知 识作业锻炼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对终身学 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了解刀具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三章金属切削机床

(Chapter 3 Machine tools for cutting metal)

第一节 (Part 1 第二节 (Part 2 第三节 (Part 3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为金属切削机床的基础理论;机床的基木组成;机床的运动、性能 指标及型号的编制;金属切削机床部件:传动系统、主轴部件、支承件、导轨、刀架系统; 常见的金属切削机床。使学生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 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机床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 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四章机床夹具原理与设计

(Chapter 4 Design principles for jigs and fixtures of machine tools )

第一节 (Part 1 第二节 (Part 2 第三节 (Part 3 第四节 (Part 4 第五节 (Part 5

第六节现代机床夹具

(Part 6 Fixtures of modern machine tools )

第七节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木步骤

(Part 7 Steps of design of machine tool fixtures)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是机床夹具的工作原理、分类、组成;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基准的概念、六点定位原理、常见定位方式和定位元件、定位误差的分析与计算;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各类机床央具和现代机床央具;机床夹具的设计步骤。使学生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相关问题质疑,培养学生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了解夹具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五章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

(Chapter 5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quality of manufacture )

第一节机械加工精度

(Part 1 Accuracy of machining )

第二节工艺过程的统计分析

(Part 2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machining process )

第三节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Part 3 Surface quality of machining )

第四节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

(Part 4 Vibration in the machining process )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在于机械制造质量的概念;影响工件机械加工精度的主要因素;工艺过程的统计分析;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及主要控制途径;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切削振动及抑制。使学生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通过安排课堂互动教学环节,培养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六章工艺规程设计

(Chapter 6 Design of procedure specification )

第一节概述

(Part 1 Introduction )

第二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Part 2 Design of procedure specification )

第三节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

(Part 3 machining allowance)

第四节工艺尺寸链

(Part 4 Dimensional trains of technology)

第五节机械加工工艺的技术经济分析

(Part 5 Analysis of technology economics for manufacture process )

第六节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Part 6 Design of procedure specification of machine assembly)

第七节机械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评价

((Part 7 Technological evaluation for design of mechanical products )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是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定位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

工序尺寸的计算;工艺尺寸链;达到装配精度的主要工艺方法和机械产品设计的工艺性评价。使学生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 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拓展装配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第七章先进制造技术

(Chapter 7 Advanced manufacture technology )

第一节快速成形制造技术

(Part 1 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

第二节高速切削

(Part 2 High speed cutting )

第三节微机械及其微细加工技术

(Part 3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and Micro-Fabrication)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是:先进制造技术原理与应用简介。

木教材应针对不同专业根据需要加以取舍,部分内容可结企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来进行,有些内容也可让学生课外自习。培养学生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建议课程考核涵盖课堂知识、课堂拓展知识、课外作业、互动教学表现、实验课程内容等,以全面考核学生应有的能力水平。

建议选用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版卢秉恒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于骏一邹青,机械工业出版社主要参考书:《机械制造工程原理》冯之敬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姚智慧等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机床夹具设计》龚定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doc

附件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名称》实验课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依据培养方案的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见编写说明) 适用专业:****** 学时学分:**学时**学分 ****** 所需先修 课: 编写单位:****** 编写人:****** 审定人:****** 编写时间:20**年**月 一、实验课程简介 简述课程内容、本门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作用。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明确本门实验课总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总体上了解或掌握什么方法或技能,达到什么目标;对学生有什么具体要求(比如:理解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掌握正确操作规程;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性能参数、适应范围及注意事项等)。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包括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 四、考核形式及要求 明确说明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开卷还是闭卷,成绩的合成及评分标准,平时、期中、期末或实验操作等各教学环节的考核各占总分数的百分比等。考核应以考核实验技能为主。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使用教材和参考书按作者、教材名称、版次、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出版时间顺序填写,小四号宋体,[体例]如下: 使用教材:童庆炳.文学理论课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书[体例]如下: 参考书: [1]霍元极.高等代数(第一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3] 七、其他说明 针对本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应当采取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组织方法和实验考核等方面的建议等(也可省去该项)。 编写说明: 1.本大纲原则上全系统一按本参考模式编写。 2.每个项目里的填写说明作为参考,在大的框架统一(尤其是项目名称和顺序要统一)和版面格式统一的前提下,各系可根据学科的具体情况对填写内容适当修改。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doc

素描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学科教育平台、学科基础课。 课程地位:设计素描是现代设计的前沿基础课题,是绘画表现基础向设计表现基础的衔接与过渡。是在二维平面中表现三维立体与空间塑造的基本方法。 课程作用: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设计过程中,为设计师收集形象资料,表现造型创意,交流设计方案的语言和手段,也是现代设计绘画的训练基础,是认识形态、创新形态的重要途径。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很多专业课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对各专业课都起决定性的作用,是所有艺术专业如构成基础的前导课。 三、课程教学对象、目标和方法 课程教学对象:艺术设计专业、动画专业、摄影专业,本科层次学生。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素描教学是以感觉训练为基础,以透视原理为依据,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分析力,透彻的理解力,使学生了解掌握设计素描的表现规律,理解物象的表现设计形态。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并能准确的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在进行实物写生的过程中能熟练掌握造型规律及表现技法。 四、课程总学时及个主要环节学时 课程总学时:48学时 理论教学: 32学时 实践教学: 16学时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绘画素描》刘汉民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8年第1版 参考书:《设计素描》田敬韩风元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8年第1版 六、大纲管理 大纲版本号:2011-0602101 负责教研室:传媒教研室 编写日期: 2011年11月 启用日期: 2012年3月 大纲编写者:闻海鸣 大纲审核者:翟浩澎

第二部分教学大纲正文 第一章设计素描的概述 教学目标与要求 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并掌握什么是设计素描、设计素描的表现特征、设计素描教学的认识、绘画工具与材料、“线”的表现与分类、构图的处理、透视规律的应用、结构特点的体现、设计素描训练的方法及内容。实践教学 教学时数10学时(理论学时6,实践学时4)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1素描概述(了解) 一、什么是素描 要求学生了解什么事素描。 二、什么是设计 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设计。 三、什么是设计素描 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设计素描。 §1.2素描的表现特征(了解) 一、说明性 要求学生了解素描的说明性。 二、表现性 要求学生了解素描的表现性。 三、设计性 要求学生了解素描的设计性。 §1.3素描教学的意义(理解) 一、素描的基础性 要求学生理解素描的基础性。 二、素描的艺术性 要求学生理解素描的艺术性。 三、素描的时代性 要求学生理解素描的时代性 §1.4 “线”的表现与分类(了解) 要求学生了解“线”的表现与分类。 §1.5结构特点的体现(理解) 要求学生理解结构特点的体现。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doc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自然与环保》、《学生低碳环保手册》 课程由来: 人类在高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意识到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严重性,如何协调人和环境的关系,使中国的社会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这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新一代人的任务,也是对世界、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因此校本课程《环保》的开发与实施具有以下的实践意义: 1:塑造现代公民的素质。 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促进学校德育的实效化。 5:使环境教育具有系统性。 课程性质:跨年级必修课。 课程对象:小学一——六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1、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 帮助学生获得对整个环境及其有关问题的意识和敏感,欣赏大自然的生态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环境态度,进而关怀未来时代的生存和发展。 2、了解一定的环保知识: 引导学生了解生态学基本概念、环境问题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机会与行动。 3、掌握一定的环保技能: 培养学生具有辨认环境问题,研究环境问题、收集资料、建议可能解决方法、评估可能解决方法、环境行动分析与采取环境行动的能力,积累一定的环保经验。 4、积极参与生活中的环保实践:

为学生提供在各个层次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机会,将环境行动经验融于学习生活中,使教学活动生活化,培养学生处理生活周遭环境问题的能力,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中具有自觉的环保行为。 课程内容: 《自然与环保》 1、绿色家园篇 2、自然环保篇 3、工业环保篇 4、农业环保篇 5、科技环保篇 《学生低碳环保手册》 1、现实警示篇 2、文件倡导篇 3、知识方法篇 4、榜样实例篇 5、未来畅想篇 6、宣传资料篇 课程实施: 以跨年级授课制为主,每周2课时。 课程实施形式: 1、课堂实验: 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环保小试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一些环保的基础知识。如:通过用不同的水来浇花,观察结果,从而知道污染过的水会让植物死亡,知道了保护水质的重要性。 2、野外观察: 在春游、秋游以及各种外出参观活动中,了解身边的环境情况,关注身边的环境。 3、家庭社区调查:

(完整版)教学大纲范例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 学分:2 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英语 开课学科部:外语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学科专业核心课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目的: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完成校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任务的本科学生,学制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大学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原理,增强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外语思维能力和拓宽外语习得环境的同时,提高学生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在这两种语言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使学习者具备两种文化意识,能够互补和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并将这种意识有效的运用在实践当中,开拓文化视野,拓展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及个人素质。 本教程依托“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国家精品课程,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与本教程配套的教学支持网站(210.46.97.180/jpk)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练好坚实的语言基本功,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拓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灵活地进行有效的社会交际活动。1 培养目标:使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基本具备语篇阅读理解能力,2500左右词汇量;基本掌握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基础理论。本课程对跨文化交际理论进行系统的、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对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理性的认识。虽然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新兴学科,但理论并不匮乏,本课程通过对 Sapir-Wolf, Edward Hall, Scollon R., Larry A.Samover, Richard E.Porter, Geert Hofstede, Lisa A.Stefani, Fon Trompanar, Kluckhohn, Strodtbeck,等学者提出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讲解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的理论有所了解。第二,文化探源。本课程对比较典型的几种文化,如美国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非洲文化等进行探究,了解这些文化中人们的不同风俗习惯、行为模式、交际特点、言语及非言语语言的使用等,并进一步对不同文化的深层结构,包括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进行研究,使学生对不同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三,案例分析。本课程广泛发掘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发现问题,遭遇障碍的案例,以及成功跨文化交际的案例,给学生大量直观的、感性的实例,帮助学生建构跨文化交际的真实场景。 Chapter 1 Culture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doc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职业素养提升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学时:16学时 学分:1 适用专业:学院所有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育部“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文件精神,面向高职院校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旨在通过职业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完成学校人――职业人――企业人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被忽视,学生被直接从学校人培养成为了企业人,造成学生超过基本职业能力之外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缺失和不健全,造成学校就业难和企业的担忧。为了全面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在发展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优势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的需求和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现状,开发了《职业素养》课程。《职业素养》课程能够为其它专业课程、培养专业素养提供有力支撑,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持久的职业热情,该课程能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一个“职业人” ,弥补学生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培养的缺失和不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高职业教育学生“零距离”就业能力,真正实现高职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途径、以考试为终点的局限,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素质为本位、以探究为途径、以综合考评为结果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学生以教育主体的地位,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专业特色明确自己作为职业人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通过亲身实践去主动验证所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docword版本

《儿童少年卫生学》5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303010 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 英文名称: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课程性质:专业课 总学时:45 学分:2.5 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 预修课程: 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 预修课程: 建议教材: 课程简介:儿童少年卫生学是研究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

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长发育是本学科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研究方向。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②疾病防治儿少卫生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疾病防治工作,和临床医学有不同的侧重点;③心理卫生充分反映的有关儿童少年心理、情绪、行为问题发生、发展与个体素质、人文社会环境、社会变革等的相关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④学校健康教育进行较全面的改进和更新;⑤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对于学好儿少卫生学教学方法与要求有:①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儿少卫生学的基础学科,并与其它预防医学学科,如营养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等也有密切的联系;②熟悉自身领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技能;③熟悉法法规,依法从事儿少/学校卫生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本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工作者。

税法课程教学大纲.doc

《税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税法》课程为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中高级经济管理人才所必需的税法基本理论知识和税收实务操作基本技能,熟练进行企业主要税种的计算与纳税申报,熟悉主要税种的征收管理,强化学生依法纳税意识和税法知识应用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相关财经类课程和胜任相关职业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知识教学目标要求:使学生全面掌握我国现行税法的立法原则以及各个单行税种的税制要素、税额计算和申报缴纳。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避免税收法律法规的简单罗列。要求学生对理论问题要理解透彻,对业务方法要熟练掌握。 能力培养目标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税收理论分析税收法律制度,能够观察并且分析现行税收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能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加大案例教学的力度,把税收理论和税收实务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主要税种的政策规定和税款计算,能进行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的纳税申报,为以后对学生进行税务管理、企业会计和经济管理等应用技能的训练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税法概论授课学时:6学时 【理论讲授内容】理论学时:6学时 掌握:税法的概念、税收法律关系、税法的构成要素; 熟悉:税法的分类、税收立法机关及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了解: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税务机构设置。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案例教学;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讨论与作业】 税法的构成要素,我国现行税法体系,探讨我国税收立法权。 第二章增值税法授课学时:18学时 【理论讲授内容】理论学时:16学时 掌握: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增值税的征税范围、税率、征收率的确定,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几种特殊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出口货物退税的计算法。 熟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办法,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与纳税申报 1

漫画课程教学大纲.doc

《漫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开课部门:艺术与传媒学院 英文名称:The Cartoon Design 适用专业:动画 课程属性:专业拓展课学分学时: 2.0学分,计划32学时 编写人:审核人: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 漫画是为动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 本课程通过介绍漫画的发展历史、种类及商业功能等,让学生了解漫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通过对漫画绘制工具、绘制技巧等内容讲解,让学生掌握漫画创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同时通过漫画镜头语言的学习,学会分格漫画的表现手法。漫画课程能够锻炼学生的手绘能力、巩固人物造型的绘制技巧、培养创作构思的能力,为其他的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结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漫画设计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在培养学生学会漫画设计技法,能够独立完成漫画设计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出发。首先在教这一方面,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师始终处在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发挥想象力,并将想象力付诸于实践的角色。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较前沿的设计技巧表现,进而逐步尝试以漫画作品的要求去思考问题。其次在学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要在学习中探索发现适合于自己的特殊的技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将培养学生养成主动搜集素材的习惯,在最大程度鼓励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同时,也要求学生丰富自己知识的积累,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为其今后的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框架设计 漫画 漫画创作技法漫画叙事技法 漫画概述漫画人物 设计 漫画背景 设计 单幅漫画 绘制技法 剧情漫画 绘制 (四)教学方法手段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为理论讲授、教师示范、课题实践、作业点评分析等相结合的方

综合英语教学大纲(DOC)

《综合英语》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综合英语 2. 课程编号: 04001 3. 课程类别:必修 4. 课程类型:B 类(理论+实践) 4. 适用专业:英语教育(小学教育类,三年制) 5. 总学时:182 6. 总学分:10 二、本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综合英语课程是英语教育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为其他专业课程提供基础保障,服务于培养优秀小学英语教师的目标。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学年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面貌,引导学生将英语学习的重心放到听说方面。在选取教学内容时,有针对性的选取词、短语、句子和篇章对学生进行发音、重音处理和语调的训练。课上和课下均重视听说训练,在纠正语音发音的同时,全面提升听说能力。同时要求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和短语。本学年的主要教学目标如下: 语音:能自觉地模仿和纠音,正确掌握多音节单词、复合词和句子的常见重音模式;较好掌握朗读和说话的节奏感,并注意轻重变化对意义表达的影响;较好掌握语流中的语音变化规律、连续、辅音爆破和语音同化的技巧以及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调。 词汇:认知词汇不少于500个,能根据上下文的提示理解其含义。掌握200个左右的常用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并能在口笔语中运用;对词汇进行辨析。 听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基本听懂慢速英语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30词左右,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口语: 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谈,能就所熟悉的话题经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

教学大纲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舞蹈是一门专业技能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专业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培养广泛兴趣,积极表现自己。 2、教学任务: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具有表演和组织能力。 3、教学基本要求 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应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应以舞蹈基本理论、舞蹈技能训练为基础,与音乐教学法相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方法: 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工作的要求,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同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实践环节,组织安排学生观摩欣赏,提高感性认识。 2、教学形式: 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 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中要结合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多看多欣赏,熟悉律动、舞蹈的教学过程,有条件的要参与具体教学活动。 四、特殊说明 1、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要求中,基本概念和内容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具体的舞蹈技能技巧,按“掌握、会、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本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规范性、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举实例,善于借助学生心理,引导学生互看互学,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舞蹈教学也在改革中不断发展,教师在组织本课程教学时,要经常关心这些变化,注意适时地吸收有关的教育新信息,以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教好教活本课程的内容。 ③教学中,既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际出发,又要从学习环境实际出发,突出舞蹈的民族特点和环境特点,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 第一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Ⅱ、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2、理解舞蹈与教育的关系。 3、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做舞蹈记录。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古典芭蕾舞的基本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胯关节训练,腰的训练、胯的训练,压腿和抱

(完整word版)教学大纲模板

《******》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是我系专业及其相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并有极广泛的实用性。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实践知识,同时通过大量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程任务: 1. 使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组建一个计算机网络的各个环节。 2. 结合实际介绍常见计算机网络的组网和网络管理方法。 3. 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和实际网络关系的深刻理解。 4.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 5. 掌握组建网络和进行网络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专业技术知识。 6.奠定学生对未来计算机网络开发和应用基础。 二、本课程的目标与基本要求 目标:培养学生在处理网络工程方面的规划、安装、管理、维护等一般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 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掌握网络体系结构,熟练使用TCP/IP协议知识对网络的配置与

管理。 掌握局域网基本特点、网络互联设备的使用、常见网络的组建方案。 掌握WINDOWS2000网络操作系统。 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措施。 掌握几种常见网络服务器的安装、配置、管理和维护技能。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Internet技术应用等内容。能够熟练进行Windows 2000的系统安装、管理及维护,了解并掌握Windows 2000网络服务的安装与设置,能够胜任一般网络工程方案设计、组建、网络维护以及简单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 四、先行课程要求 本课程的先行课有:《计算机文化基础》。 五、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1、本课程概念多、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因此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 2、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保证实验课时不少于36学时。建议在WINDOWS 2000或兼容的系统中完成实验。 3、对关键性概念、整体实现思想方面的问题可辅以课堂讨论的形式。

专业主项教学大纲.doc

专业主项教学大纲 刖吕 该课程以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特有的教学模式为特色、以音乐学院考级内容为基础。主要对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基本条件、基本技能进行巩固深化。此配套课稈?结合国外教学法,引荐各国名家演奏风范,从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在教学上我们不仅注重基本的教学,更强调培养学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教学不是只拘泥于演奏技巧的重复练习,而是从索质教育入手。如:键盘类学生的手指、手掌骨骼、肢体运动协调、视谱反应能力等;吹管类学生的手指、手掌骨骼、音高听辨、肢体运动协调等;弹弦类考生的手指、手掌骨骼、肢体运动的协调等。器乐包括的乐器种类比较多,各类乐器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特性差井。此课程以一对一辅导的方式,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演奏水平。 1、教学目的 1、了解各种器乐的发展历史,懂得各种乐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通过学习懂得各种乐器在艺术领域重要位置及影响,及各自的艺术表现风格。 3、重点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通过四年的学习,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能够达到5—8级的演奏水准(依据屮央音乐学院考级教程)、能够参加屮、小型乐队演奏,屮级独奏水准。 4、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文艺活动,培养学生为艺术事业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 1、专业主项课共分四个部分:键盘部分,民乐部分、西洋管弦乐部分,电声部分、民乐:(1)二胡(2)古筝(3)琵琶(4)扬琴(5)竹笛(6)喷呐 键盘:(1)手风琴 西洋管弦乐:(1)小号(2)萨克斯(3)单簧管(4)长笛(5)小提琴 (6)大提琴 电声乐:(1)吉电它(2)贝司(3)爵士鼓 2、各种科目采用: 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屮国青年出版社 教育出版社屮国文联出版社文艺艺术出版社 及屮央音乐学院教材与考级教程 3、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 ⑴以个人辅导为主,大课为辅。⑵运用各种组合、排练、舞台实践等最人限度地强化学生专业技能。 4、教学基本内容及重点 第一学年 基本内容:加强基础训练,规范演奏行为,通过学习音阶、练习曲、屮外名曲,使学生进入良好的规范的演奏状态,具备一定的独立处理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加强基础训练,规范正确演奏。 第二学年 基本内容:在加强基础训练规范演奏行为的基础Z上,主抓技术技能训练,通过具

(2020年整理)教学大纲模版.doc

《××××××》教学大纲(小二号黑体居中) 适用专业: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学时数:学分数: 课程号:开课学期: 大纲执笔人:大纲审核人:杨金山 一、课程的地位和教学目标(小四号黑体) (本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概括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提出本课程的任务;本课程要求学生着重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小四号宋体)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小四号黑体) (一)××××××(写知识块标题)(×学时)(小四号宋体加粗) 教学重点、难点:(小四号宋体加粗) (小四号宋体)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小四号宋体加粗) 1、(小四号宋体) 2、(小四号宋体) … (按“了解”、“理解”、“掌握”等层次表述) (二)××××××(写知识块标题)(×学时)(小四号宋体加粗) 教学重点、难点:(小四号宋体加粗) (小四号宋体)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小四号宋体加粗) 1、(小四号宋体) 2、(小四号宋体) … (小四号宋体) (按“了解”、“理解”、“掌握”等层次表述) …… 三、课内练习环节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课时分配和场地(小四号黑体)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小四号宋体加粗) (一)(小四号宋体) (二)(小四号宋体) … (按“认识”、“学会”/“会操作”、“掌握”等不同层次的行为动词来说明教学基本要求)四、本课程教学建议(小四号黑体) (一)(小四号宋体) (二)(小四号宋体) … 五、本课程评价方式(小四号黑体) 六、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小四号黑体) (一)(按照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份顺序列出)(小四号宋体)(二)…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doc

感谢你的观看 GDOU-B-11-213 《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从软件开发技术、软件工程管理和软件工程环境等几个方面了解如何将系统的、规范化的和可以度量的工程方法运用于软件开发和维护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等软件开发技术,初步了解软件复用的概念及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同时对软件工程管理和环境等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软件开发方法和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学会运用系统工程学的基本方法,定量分析软件及其开发过程的各种特性,科学管理软件工程,同时让学生了解软件开发的最新方法和发展动态。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实用的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各领域的发展方向;如何用过程化及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软件项目,以及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准则、标准和规范。平时成绩(作业和实验)占30%,期末考试占70%。 三、面向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先修课程: “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等。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学习本课程要求有一定的程序设计经验,应至少学习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本课程涉及到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等的一些知识和概念,因此先导课程为数据结构、

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本课程将为信息系统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软件危机及软件工程2学时 1 教学内容 1.1 软件危机 1.2 软件工程 1.3 技术审查及管理复审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软件的特点,软件生产发展的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软件危机的产生及其表现形式;初步了解软件的生存周期模型;理解软件工程的定义及特点,软件生存期各阶段的特点和内容;深刻理解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 3 教学重点 软件危机的产生、表现、原因;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生存周期概念。 第二章可行性研究6学时 1 教学内容 2.1 可行性研究任务 2.4 数据流图 2.2 可行性研究步骤 2.5 数据字典 2.3 系统流程图 2.6 成本/效益分析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深刻理解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掌握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及可行性研究的具体步骤;了解系统流程图的作用及符号表示,重点掌握数据流图的画法及数据字典的编写。 3 教学重点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及步骤,数据流图的画法及数据字典的编写。 4 教学难点 数据流图的画法。 第三章需求分析6学时 1 教学内容 3.1 需求分析的任务 3.4 图形工具 3.2 分析过程 3.5验证软件要求 3.3 概念模型和规范化 2 教学目的及要求 深刻理解需求分析阶段的概念及任务,熟练掌握数据流图的细化及ER图,IOP图的画法。 3 教学重点及难点 需要分析过程,各种图形工具的应用。 第四章总体设计6学时 1 教学内容 4.1 总体设计的过程 4.2 软件设计的概念和原理 4.3 启发式规则 4.4 图形工具 4.5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

课程教学大纲

玉溪师范学院 国际教育专业(师范类) 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院 2015年8月审定 《西方教育思想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西方教育思想专题 英文名称: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 总学时: 36 学分: 2 适用对象: 国际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学原理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文学院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1、了解国外教育发展的重大事件及其背景; 2、了解国外著名教育家的生活、著作和思想; 3、掌握国外教育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线索。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各时期重要教育思想家的教育理论和思想 难点:教育学名著的解读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教师主讲的方式,适当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实践环节 课程实践:每人要求写两篇读书笔记,每篇字数不少于1000字,阅读文本为教师指定的十本必读书目中任选两本: 1、柏拉图:《理想国》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3、昆体良:《昆体良教育论著选》 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析》 5、洛克:《教育漫话》 6、卢梭:《爱弥儿》 7、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教育论著选》 8、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 9、福禄培尔:《人的教育》 10、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六)教学时数分配表(或教学进度表)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文学院国际教育专业选修课,是《教育学原理》课程的进一步延伸。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西方教育思想史》,单中惠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 1、《西方教育文化史》,[美]R·弗里曼·伯茨,王凤玉译,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年。

《XXXXXX》教学大纲.doc

《XXXXXX》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描述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和相关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如下能力:1、 2、 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五、教学内容 第1章(支撑课程目标X) 重点内容: 难点内容: 教学内容:

六、教学安排 该课程每周X学时,X周,X学时为课堂授课教学时间,X学时为课内实验教学时间。实验实践单独设课(如果没有,则删除),同时开设开放实验 (如果没有,则删除)。 建议教学进度如下: 七、课内实验内容、要求及学时 如果有课内实验,请填写下表;如果没有,则删除下表,并用文字适当说明。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 九、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 成绩评定标准: 十、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学大纲编写说明 1、课程性质:指普通共同课、学科共同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通识选修课及任意选修课等。 2、适用对象:指适用年级、学科类别、专业大类或具体专业。 3、先修课程:指选修该课程前,学生事先需先修的课程。 4、修订时间:大纲修订的年月,格式为年-月,如2015-12。 5、修订版本:与培养方案的版本相一致。 6、课程描述:对课程的性质、面向对象、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等做概要性描述。 7、教学目标:描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或达到的能力要求。 8、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结合专业培养方案,明确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9、教学内容:明确各章节的教学内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 10、教学安排:说明课程总课时、教学周、课堂授课教学时间、课内实验教学时间、实践教学时间及各章节对应的学时数等内容。 11、课内实验内容、要求及学时:如果有课内实验,需填写此内容,明确实验内容、要求、学时等信息。 12、教学方法与手段:说明本课程采用哪些教学方法与手段。 13、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说明课程的考核方式、成绩比例及平时的纪律要求等。 14、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列出该课程相关的推荐教材和参考文献(包括书目和网络资源),格式为:作者,《书名》(版别),出版社,出版时间。

教学大纲(中文版).doc

教学大纲(中文版) 1. 课程名称:英语语音 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3. 教学时数:周学时:2;总学时:36 4. 学分:2 5. 先修课程:无 6.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全面介绍英语的语音语调,使学生对英语语音语调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掌握英语的发音、语流的规律、语调的功能等,学会使用英语语音语调进行朗读与表达思想,与此同时,课程将通过对学生进行英语语音语调的听辨训练,打破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听力瓶颈,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听说的流利程度,达到实现流畅与自如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本课程要求学生以练习与实践为主,辅以理论学习,从听辨语音、语调能力的培养入手,将听力、发音与口头表达三方面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既强调语音语调基本功的训练,又注意语音语调的活用练习,以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7. 教学内容: (1). 英语音素的正确发音方法、辨音能力、模仿能力综合训练; (2). 英语的单词重音及语句重音基本规律、表现形式、表意功能的讲授与训练; (3). 英语语流的节奏规律基本特征、基本要素、强/弱读式的训练; (4). 英语所特有的语音语调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交际中的运用。 8. 教材: 王桂珍,《英语语音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 9. 主要参考书: (1). Gimson, A.C.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Edward Arnold, 1970. (2). Roach, P. English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3). O'Conner, J. D. Better English Pronunci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7. (4). Cruttenden, A. Gimson's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5). Hancock, M. English Pronunciation in U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10. 考核方式: (1). 笔试部分(30%):含听力(辨音、辨义)与标示重音、语调等;

课程教学大纲模板.doc

附件 6: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光电仪器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编码: 0639 英文名称: Photoelectric instrument design 总学时: 40实验:0上机:0 适合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卓越工程师)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课程性质:《光电仪器设计》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它是在机械、光学、电子学、计算机等有关课程的基础上,以光、机、电结合的光电仪器为着重点,讲授 其光电仪器设计中的共性问题,以培养学生光电仪器总体设计的能力。内容以总体设计,精度分析,光栅与读数装置的有关设计为主。 课程目的: 1.能进行光电仪器总体设计; 2.能进行光电仪器设计方案的论证和选择; 3.能估算光电仪器设计方案的精度。 (说明:课程目的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后能够具有什么能力)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能按照光电仪器总体设计的一般程序独立综合分析问题 2.能运用设计原则,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进行光电仪器总体设计; 3.能选择、设计光电仪器中的常用部件; 4.能拟定仪器的总体结构参数; 5.能估算光电仪器各部件及整体仪器的精度。

(说明:课程目标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学习后能够具体解决什么问题)三、教师信息 主讲:吴玲玲、纪小辉、尚小燕 助教: 四、基本要求 1.本课程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课前应修完精密机械零件,工程光学,光 电仪器电路,传感器,微机原理,误差理论,几何量测量,机械量测量等。本课程的内容 是上述课程的综合和进一步深化,是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在教学中既要注意与上述课程的联系、综合、深入,也要注意避免在同一层次上的重复。 2.根据本课程在本专业所处的地位和课程内容的特点,本课程的重点应放在专业知识的综合、深化、联系实际上。 3.本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对人材的要求,要尽量扩宽专业面, 要适当的增添自动化仪器仪表的内容,参考教材内容要不断补充国内、外新型的先进仪器方面的知识。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1.1 光电仪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光电仪器研究的内容,现状和发展方向. 1.2 光电仪器设计课程的性质、任务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1.3 光电仪器的组成。 1.4 光电仪器的特性指标。 要求:能说明光电仪器发展概况,能分析光电仪器的组成。 重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及要求;光电仪器的设计特点与组成;仪器静态特性指标。 难点:仪器的基本组成。 作业:用框图形式表示光电仪器的组成。 第二章仪器总体设计 2.1 设计任务分析 2.2 信号转换原理选择

专业讨论课课程教学大纲.doc

专业讨论课课程教学大纲 Course Outline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Course Code)MS209 臂时 (Credit Hours) 32 呼分2 (Credits) *课程名称(Course Title)(中文)专业讨论课(英文)Physics Seminar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专业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Target Audie nee) 致远学院物理学方向大一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中文 *开课院系 (School) 物理天文学院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本科新生 授课教师(Instructor)郑杭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课程简介(Description)该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课堂讲授和阅读2000年-2017年共18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相关知识和材料,让物理学专业的本科新生了解物理学研究前沿的重要进展和重要科学问题。教师和同学一起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进行课堂讨论;并以同学为主,每位同学讲解和研讨自选的一项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内容。通过教学过程,让物理学专业的大一新生对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和当代发展前沿有进一步的了解。 *课程简介(Description)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 widen students horizon and cultivate their interest and research consciousness in the physics?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通过讲课和课堂讨论,培养和提髙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兴趣。讲授内容和课堂讨论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2000年?2017年共18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介绍; 2.原子光谱与玻尔的量子力学; 3.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 4.超导电性,超导材料的强电和弱电应用; 5.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