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播学纲要

传播学纲要

传播学纲要
传播学纲要

传播学纲要精讲版

第一章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1.(communication)传播的双向、共享意义:

(1)传播的双向意义是从指传受双方思想和信息的“交流”、“沟通”,传播双向和互动意味着信息在共享意义上的累加和增值。

(2)传播的共享的基本涵义,表明其本意是双向、互动的。它指信息、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动和变化。

比如甲乙两人聊天,双方交谈的过程中,信息在两人之间流动,聊天使得两个人自有信息量都有所增加,甚至发生质的改变,导致双方在思想认识上的变化,体现了传播的双向和共享。

2.(1)拉斯韦尔的线性传播模式:

拉斯韦尔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进行顺序化的结构性处理,形成广为人知的“5W 模式”或“斯韦尔模式”即 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该模式对纷繁复杂的传播活动进行了清晰的把握,将其视为五个要素和环节构成的结构过程,为传播研究提供了切入点。但该模式的解释力因其直线型大打折扣,使传播效果成为一个归宿和终点,从而忽略了传播的环境因素和传播的双向、互动特征。

(2)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双向传播模式:

基于传播过程直线模式的局限,施拉姆收到奥斯古德观点的启发,提出了传播的双向“循环模式”。该模式认为在传播过程的循环中,传播者和受传者没有主客之分,并且强调了传受双方对信息的编码、释码及译码处理,从而突出了传播的互动性,但该模式忽略了传受双方作为社会主体的社会性,片面强调二者的平等性不太符合人类传播实际受各种社会因素制约和影响的状况。从传播类型角度看,该模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际传播“面对面”的特点,但就大众传播而言解释力相对较弱。

3.用社会学家米德“主我”、“客我”的观点说明人内传播(以阅读为例):

人内传播也称为内向传播,即人的思维活动,只要具有正常的意识,人内传播活动就在进行。外界的刺激不断与已有的内在经验、知识相互碰撞,形成思考、判断和“思想斗争”等大脑内部的交流的方式。

人内传播并不是纯粹生理性的活动,有关外部世界的变化以信息的形式反馈给人的大脑,因而人内的信息处理活动具有相应的社会性。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指出,社会中的“自我”,是由“主我”(原来头脑已存的信息)和“客我”(新进入大脑的外来信息)互动而形成。“主我”是有机体对他人态度的反应,“客我”是有机体自己采取的有组织的一组他人的态度。他人的态度构成了有机体的“客我”,然后有机体作为“主我”对之做出反应。

以阅读为例,读者通过阅读,借助对知识、经验的记忆(即主我),通过句子、段落间的关联进行理解和产生意义(即客我),是新进入大脑的外来信息,读者在主我和客我的互动中,带有个人色彩地重新构建书的内容。

4.语言符号的内涵意义和外延:

符号的内涵意义是对所指称对象的概括和把握,是抽象的;而外延意义则是对其适用范围或量的规定,是具体的。符号意义包含情感意义。比如“人”这一符号的意义是指能思维、有语言、会劳动的动物。而其外延则可以指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各色人等。

了解语言符号的内涵和外延,可以避免传播活动中以偏概全的问题。在大众传播中,常见“某国人怎样”的表述,这种简单的判断和归纳是不真实的。传播过程中,很多麻烦都是误用语言造成的,应当科学用语,避免可能引起的传播尴尬。

5电子媒介对社会的影响:(论述中可以引用)

(1)电子传播媒介使接触它们的人的身体所处的地点,不再与其在社会上的身份、地位相关联。(2)多数电子传播媒介是作为一种共享的场地或平台存在的,服务于人们同时获取讯息

的需要。(3)多数电子传播媒介将原来属于各个社会层面内部的场景推到了前台,从而整合了信息系统。(4)电子传播媒介能够绕开空间的隔离,不再使人们限制在一个给定的信息系统中。(5)电子传播媒介无形中创造着新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准则。

(6)这些看起来能够使得每个人同时成为传播者与接受者的新传媒或新传播方式,在人们通过它们自由获得任何信息和自由发表意见的同时,也意味着受到更大的、更精细的控制。

第三章人际传播

1.“以他人为镜“的人际传播的首要目的(马克思和库利的“镜中我”观点):

人际传播的目的是确认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马克思曾写道:“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通过知人而知己,比如“我”通过与母亲的交流,确认母亲,也就确认了自己是母亲的子女。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自我认识的形成依赖与他人的互动。这种互动主要是他人“镜子式”的对自己评价和态度,自我根据这种镜子的“映照”进行调整以使自己不断进行社会自我的实现,因此,人际传播是自我形成的重要机制。自我意识的形成对自我满足及自我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与自我实际状况较为相符的自我期待有利于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

2. 人作为传播者的五个特性:

(1)人具有经验的独特性。人的经验可以与同他人分享,但是这种交流永远是有限的,因为人的经验的独特性难以完全交换。比如对某些人生经历,如果自身没有经历过便很难体验那种感觉。

(2)人的精神世界的不可测量性,经验—功能学派经常采用抽样调查和量化分析的方法研究传播现象,但是这种测量无法对人的情感、灵魂、精神等给出数据

(3)传播中的人通常会有回应,而且能够经过选择以后来回应,这种回应于那种无生命事物的“反应”,其性质完全不同

(4)传播中的人具有反思能力,这不仅指感知周围环境,而且还指反观这种感知

(5)人的传播是言说的,可以为事物诉说、命名

(6)人在传播中具有创新性,人可以建造个性化的交往。

3. 关系的讯息的种类:(1)社会角色的讯息,这种讯息在官本位和社会等级较为森严的社会中显得最为强大,而在强调人权意识的法制化国家较弱(2)伦理的讯息。这种讯息有意无意地传播着姓氏的差异、辈分的高低、血缘或亲缘关系的远近、长幼次序等,这类关系的讯息甚至在通报姓名之时能够马上产生,因为一些姓氏从名字上一目了然地排出了辈分,诸如孔子之后的孔姓、朱元璋之后的朱姓等。在传统较为厚重的地区,这种关系的讯息背后还会拥有一定的权力。(3)礼节的讯息这种讯息显示的是一种无形的施与报的要求。

4.影响“我—你”人际传播的三种密切程度:(从人际关系的亲密程度看人际传播)

(1)“亲密-距离”,即空间关系。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既需要与他人保持密切关系,又想与他人有所区别,保持自己的个性。即使实在夫妻、血亲之间也存在这样的要求。这是人际传播冲的一个悖论。

(2)“确定-不确定”,即交往认知范围的关系。传播双方确定的关系会给人一种安全感,因为参与交往者可以预见到交往的发展方向。可过多的确定性也会因为习以为常而使交往变得平淡和枯燥。人总是希望关系中带有一丝神秘,但“不确定”的关系真的来了,可能隐藏着危险,这也是一个悖论。比如恋爱关系,在交往之初,两人想确立关系。一旦关系确立,长期发展后,会觉得平淡无味。但如果这种恋爱关系出现不稳定后,又会潜藏着关系破裂的危机(3)“开放-封闭”,即交往者心里空间的关系。每个人在传播中都有“对他人倾诉”和“保持秘密”两种分寸的把我。但对交往的另一方来说,很难出现完全的对应。这也是一个悖论。

总结:由于存在这些人际传播矛盾,人际关系充满了多样性和多变性。关系的亲密不是对

距离的否定,人需要交往中的亲密感,也需要不同的距离感,有时距离反而产生亲密感,就如中国一句老话“距离产生美”。交往后总的“不确定”虽然产生了某种约束感,但在寻找确定性的过程中,人也尝到了交往的悲喜,比如人在寻找最终的结婚伴侣时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开放的交流能使人从外部获得能量,但有时“自我满足”的需要占上风时,封闭的交流也能带来宁静,比如一个人看书、听音乐也能放松。

5.马丁·布伯提出的人际交往中的“本相”与“装相”:

由于很多实际利益的考虑,或难以理清的微妙的心理动因,使得人在交往中虽然一般情况下谈的内容是真实的,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假相,真相和假相混合于人际传播中。马丁·布伯提出,装相是人们在交往中自我披露的部分,含有不同程度的本相,但也含有假象。

一方面,人们渴望别人按照自己做出的样子留下印象,怕他人用某种固定的眼光看自己;另一方面,又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别人。越是这样,就越会可能使“装相”不真实。长此以往,只见“装相”不见“本相”的结果是:即使后来披露的是本相,他人也不会相信这是本相。发展到极端,可能使双方谁也进入不了对方,谁也认不出对方的本相。任何人际传播中都潜藏着本相与装相的矛盾,这是一个痛苦的事实。网络中的匿名交流发达起来,因为你们可以披露本相而不用承担社会交往的责任。

6.帕克斯提出的人际传播中传播能力的三个主题:

传播能力,指一个人以有效而得体相宜的方式进行传播的能力。关于传播能力的三个主题:

(1)控制:两个以上的人在交流中,控制自己的言谈和控制整个谈话局面,使之达到预想的目的,这是一种能力,需要锻炼和经验。(2)适应:动态的传播中,根据对方的态度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以适应新情况,这也是一种能力,它要求思维的敏捷。(3)合作:传播能力不仅表现为个人的力量,也要在传播中体现与他人共同建构自我的能力,人际传播中会有很多协商和妥协。

7.人际传播中“回应”的两种主要方式:

“回应”对听者来说,意味着对传播关系的维系愿意承担责任。回应有两种主要方式:(1)支持式回应:是对言者的顺向回应,有利于正在谈的话题深入下去.(2)变换式回应:在不知不觉中偷换了言者的话题,将谈话的主题转换到回应者一方,半路带出新话题。比如:

①甲:我今晚想出去吃饭。乙:吃什么?(支持式回应)

②甲:我今晚想出去吃饭。乙:我现在很少出去吃饭了,我觉得在外面吃不如在家吃得卫生(变换式回应)

这里无所谓好坏评价,而是在说明传播中的回应现象。如果想把话题转行到自己需要的一方,可以通过变换式回应,自然而然地达到转换的目的。

第四章组织传播

1.组织传播及其特点:

(1)组织的信息传播行为只能由具体的组织成员担当,组织成员作为个体和组织人的双重属性,对组织传播具有影响。(2)除了以组织名义进行传播活动外,还存在着大量的组织成员间的个体互动以及小群体传播活动。因此,在管理上是否为这种传播活动提供方便的渠道,对组织的正常运转意义攸关。(3)组织内的等级决定了组织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从而组织成员和组织内部各小群体间的传播活动,会受到组织的话语体系和特有符号的制约。

2.组织内传播的方式:

组织内传播的信息交流依照信息流向及特性可分为以下几种传播方式:(1)下行传播。是来自组织领导层的信息向基层流动的传播。内容涉及组织规划、工作指令、人员任免奖惩等,准确性确定性强,有很强的单向性,有利于组织的政令统一、令行禁止,保证组织有效运行。(2)上行传播。是来自下层或基层的信息向上层流动的传播。上行传播是对下行传播的反馈。内容涉及上层决策及组织发展规划落实情况,以及成员在组织运行中的表现,还有组织成员对组织

决策以及组织本身的态度、要求等。通过营造宽松的上行传播环境,可以及时发现组织成员以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从而避免信息传播渠道不畅、滞后而导致组织运行的障碍。(3)平行传播。是组织内同同一层次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传播。组织是一个系统,系统各部分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各职能部门之间需要协作,才能保证组织的顺畅运行。

3. 角色意识的传播:(1)组织是社会分工或观点、兴趣爱好聚合的产物。在现代社会,专业化的社会分工赋予组织成员特定的地位、权利和义务。因此,每一个组织成员在组织中都得担当一定职责、行使一定权利的角色。角色是组织结构的外在表现,组织成员的角色认知是组织得以正常运转的保证。

(2)组织内的角色传播:包括了解组织环境、组织目标、规章制度、成员规范、组织运转过程、组织文化、价值观念等。除了正式的、明确的传播方式外,还有潜规则在起作用

4.组织的文化的多种形态和宣传方式:

组织文化就是标志组织目标、理念、精神、信仰、价值、观念等组织属性性的一套符号和观念体系。在层次上,组织文化包括器物性文化(如新浪网的吉祥物“小新”和“小浪”)、制度性文化(如公司管理规定)和观念性文化(如企业文化理念)三个部分,其中,观念性文化是核心。

组织文化的传播采取多元化的传播手段,除了正式地通过媒介反复宣扬、管理者的讲话强调、口号标语的悬挂张贴、定期或不定期的典礼仪式、日常的组织行为规范等进行强化和灌输之外,更为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组织故事的叙述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组织故事,即对组织历史上的人物、事件进行故事化处理和叙述,以宣扬和灌输组织的理念和意识形态。实质上是成员组织化的一种方式。

5.组织文化传播的目的:1使成员明确统一的组织目标和组织文化,增强成员的组织归属感 2关注成员的情感和态度等情绪性因素,从而为成员个人以及组织发展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3组织规范诉诸于强制和服从,而组织文化作为一种规范的力量却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发挥作用,以增强成员对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6.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的内涵和运用(企业组织形象传播):

CIS其主要含义是将组织文化与理念统一设计,利用整体表达体系尤其是视觉表达系统传达给组织内部公众与社会公众,使其对组织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以形成良好的组织印象,最终促进组织利益和目标的实现。

CIS系统是由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等三方面组成,其中MI是整个CIS 的核心,给整个系统奠定了基本概念和行为准则,并通过BI与VI表达出来。所有的行为活动与视觉设计都是围绕着MI展开的,成功的BI与VI就是将企业的独特精神准确表达出来。组织形象系统性,要求组织成员全员参与塑造、传播和维护组织的形象。

对电视来说,视觉识别主要是台标(VI),他是电视台的标志,面向大众的面孔。某种意义上讲,主持人是活台标。比如凤凰网的闾丘露薇,以其冷静、深刻的见解著称,人们不仅记住了主持人和名记者,更记住了背后的媒体——凤凰卫视。而电视台的精品栏目是BI,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

6.危机传播的“形象修复理论”的内涵及运用:

危机传播,是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之中以及之后,介于组织和其公众之间的传播。因此,危机传播实际上就是处理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通过传播以维护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创造良好的组织发展环境。

形象修复理论是指假设“个人或组织最重要的资产是其名誉”。在组织形象遭遇危机事件时,有五大战略方法进行形象修复与维护:①否认、②规避责任、③减少错误行为传播的范围和程度、④亡羊补牢、⑤自责.

由于危机事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动态性,因此在进行危机传播时尤其要重视时机的把握。要在第一时间内采访行动、发布信息以争取主动,为进一步处理危机奠定基础。抓住第一时间,除了能在公众中造成良好的“首因效应”外,还可以防止流言的泛滥所导致的信息失控。

第五章大众传播

1.大众传播的三个基本特点:

(1)公开的社会性的传播活动。

(2)基本传播路径是“点”向“面”的传播,信息主要由“点”单向流动到“面”,反馈是偶然的、延时的。

(3)“面”对这些“点”来说,是分散的、不确定的多数(大众)。这些“点”即专事这种传播活动的“大众传媒”。

网络时代大众传媒的改变:进入网络时代后,大众传播的概念受到挑战,网络传播已经不是原来意义的大众传播了,而是一种虚拟界面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跨文化传播叠加起来的整合传播。

2.揳入在人和环境之间的拟态环境:大众传播的营造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传媒通过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它一方面向人们提供了新的信息,同时亦制约了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比如《华盛顿邮报》在报道伊拉克战争时,新闻照片中,其中表现伊拉克平民和士兵生活的,约占1/4。就是在这些照片中,表现战争给他们造成影响和伤痛的画面很少,血腥场面更是稀有,相当一部分是表现伊拉克人离开家园时的平和的场景;而表现反战主题的照片只有区区10幅。其他约占3/4的304幅照片,则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美英联军(绝大部分时美军)生活、战斗的场面。据透露,在编选这些照片时,主编们刻意挑选那些能够表现美军"英雄主义"的照片,而绝对不用那些伊拉克平民被无辜打死、暴尸街头的照片。

大众传媒在某种意义上说成为了制造这场历史悲剧的首魁。我们在美国CNN的电视镜头前看到了大批支持本·拉登的阿拉伯人表现的对美国的仇恨,却忽略了或许数量更多的带在家里,更为安静的阿拉伯人对纽约死难者的同情;我们看到了塔利班支持者们要参与圣战的决心,却无意间忘记了那些对于塔利班分子仇恨有加的伊斯兰妇女的愤怒……媒介与历史往往戏剧性的将真实的世界抽象化,站在不同的立场将客观主观化,而它创造的这个并不真实的“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力往往给生活在现实社会的人们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3. 大众传播的主要社会功能:

(1)信息传播:是最基本的功能,其他功能都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和发挥。

(2)检测环境:大众传播为人们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预警,对人们身处的世界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为人们的决策应对提供信息支撑。

(3)社会协调:这一功能假设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的存在,社会各部分只有互相协调才能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大众传播则是执行联系、沟通、协商功能的重要角色。

(4)文化传承:文化是通过传播而一代代地传承下来的。现代社会,大众传播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异军突起,担当了社会表层范围的文化传承责任。相当程度上,大众传播代替了传统的社会化机构,执行着文化传播的守护功能。

(5)提供娱乐:娱乐是人类的本性之一,对于娱乐的追逐属于“本我”层面,“本我”唯一的运行机制是躲避痛苦、寻求快乐。传播的目的不是完成任何事情而只是一种满足感和快乐感。除了大众接受的心理因素外,吸引最大多数的受众以谋求最大经济利益,娱乐生产的成本节约,娱乐传播的政治机会主义,统治集团对娱乐传播的利益作用和操作等经济、政治方面的利益考量,也为大众传播承担娱乐功能提供动力。

(6)赋予人和事物知名度事实、人物、商品、意见等一经大众传媒的报道就会获得知名度或社会地位,从而给大众传媒支持的事物带来一种正统化的效果。

(7)“麻醉功能”:大众传媒以庞杂的信息占有了大众有限的休闲时间,导致人们疏远很多传统社会关系:(1)大众传媒以丰富多彩的内容虚幻的满足公众,使人们积极地参与事件转变

为消极地认识事件,降低和削弱人们的行动能力。(2)鉴于大众传播受到各种权力组织、利益集团直接、间接的控制或影响,再加上“公共关系”技巧,传媒对显存社会制度基本是维护和宣扬的,从而给大众造成“存在即合理”的美好幻想。大众媒介持续不断的宣传会使听众、观众和读者完全失去辨别力并且不假思索地顺从现状。(3)大众传媒为争取更多的受众,自觉削低文化准入门槛,任何高层次的文化作品为适应大众传媒的传播都不得不屈尊俯就,久而久之就不可避免会导致大众审美能力的弱化,先进的大众传播工具是大众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4.可能对大众传播生产流程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1)在大众传播的生产流程中,显而易见的影响来自传媒的记者、编辑。在那些不足以影响传媒组织利益的常规新闻报道中,他们拥有较大的创造性空间,属于个体的知识能力、文化背景、价值信仰等因素直接影响到传播作品的内容和风格。而那些与传媒组织利益关涉较大的事件,媒体的报道往往大体一致,这里反映出的是传媒组织甚至是政治权力或社会利益集团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2)传媒形态的特点也会影响大众传播的内容或传播过程。比如报纸适合表现一些深度的、思想性的东西,而电视则适合表现视觉性强的、故事性的东西。

(3)实际上对大众传播产生最大的直接影响的是传媒组织。传媒组织的利益取向决定了传媒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的内容。传媒组织的架构设置也会对大众传播造成影响。

(4)传媒之间的竞争也会影响大众传播的生产过程。一般来讲,传媒之间的竞争会提高新闻产品的质量,进而提高整个大众传播业的服务质量。但一味的竞争可能导致新闻的进一步肤浅和琐碎化(只追求新闻数量而忽略了新闻质量)。

5.“回归强效果论”阶段

5.1议程设置理论:

一个议题在传媒中的显著程度将决定它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现在的研究不仅关注传媒强调了那些议题,还关注这些议题是怎样表达的。比如两会期间,全国各家媒体对两会的会议内容与制定的政策法规等的报道与解读。

5.2沉默的螺旋理论:

该理论由诺依曼提出。该理论认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为防止因孤立而受到惩罚,个人在表明观点之际,往往观察周围的多数意见,以此作为标准来确认自己的归属。当发现自己属于“优势”意见时,个人倾向于更积极地发表观点,反之,则会因无形的舆论环境保持“沉默”。这样,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就形成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该理论的特点在于它的舆论观和效果观,它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认为舆论与其说是“公共意见”,不如说是“公开的意见”。人们根据舆论来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言行以适应社会环境。舆论还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防止意见由于过度分裂引起社会阶梯。就其效果观而言,该理论强调了大众传播的强大效果和影响。由于大众传播本身的特点和有事,传媒所提示的“意见环境”并非与客观存在的“意见环境”完全吻合。因此,即便是少数人的意见,在大众传播中也会被误认为是多数人的意见。银耳引起相反意见的“沉默的螺旋”。引发人们判断和行动上产生连锁的拥护前者意见的反映。

其实,沉默也是一种意见的表达。鸦雀无声的“舆论一致”是不正常的,是社会危机的一种征兆。

5.3培养理论:接触电视共同消息所产生的效果就是培养作用,或提供同一价值观和思想体系的作用。

5.4知识沟理论(也称“知沟假说”):

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导致了人们知识水平的差距。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

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1)传播技能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者比差者因文化程度地差异而比后者在信息处理上更具优势。(2)先赋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好者基于所受教育而比后者具备更多的知识文化储备,因而对某些问题理解较快、较深刻。(3)社会社会关系差异:经济状况好者比差者有更多的社会关系,因而有更多机会探讨相关问题。(4)认知差异:社会经济状况差者可能找不到与他们的价值观相符的信息,因而对公共事务之类的信息感到索然无味。(5)大众传媒在一定意义上为社会上层服务,从而对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进行了边缘化。

5.5第三人效果:第三人效果理论假设认为对于具体的被传播者而言,他们通常会认为一些事件对自身影响很小,但是同时对社会其他人影响会很大。

第六章文艺传播

1.文学的审美特性:(文学传播与接受的三个双重特征):

(1)最初的文学创作是无功利的,而且在无功利下的创作才更具艺术性。无功利是审美的主要特征之一。文学的无功利,是指无论从创作者还是从受众的角度看,对文学活动的参与都不是为了获得什么直接的实际利益因此,文学的功利性存在显与隐的差别,作为显在的无功利性是文学的特性。

(2)从方式看,文学是形象的,又是理性的。形象是文学的审美形象性,即由文学的文本所呈现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特有的存在方式。文学的审美形象渗透在想象、虚构、情感等文学特有的元素中。文学的审美形象需要主体进行自觉把握,这种审美直觉是对文本不依赖概念而获得的瞬间感悟,是感性的直接体验。因此,形象和理性构成文学的另一种二元特征。

(3)文学是情感的,又是认识的。这里的情感是审美情感,指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情感不仅反映对象本身,而且反映对象与主体的一种关系,即对象符合主体需要与理想的主观态度。文文学中的情感是审美主体从对象中直觉到人本身、满足了审美需要和理想而引起的。

2.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的叙事结构:(可能分析实例)

格雷马斯提出了三组二元对立的行动素,他们是①主体对客体、②送信者对受信者、③助手对对手

例如,以超女为例,①主体对客体,即选手A对超女桂冠;②送信者对受信者,即湖南卫视对选手和观众;③助手对对手,即投票观众和评委对选手B、C、D等

3.文学叙事的六个母题:

(1)寻宝母题。对宝藏的膜拜、好奇心或占有欲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因此“寻宝”成为文艺传播的一个核心母题。如电影《木乃伊》、《宝莲灯》、《鹿鼎记》等。

(2)灾变母题。灾难带来了恐怖的回忆,人类必然要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并建立应对策略,以化解灾难给人们造成的肉体和精神创伤。灾变故事是人类应对各种灾难的文化解释系统,因此成为重要的文艺叙事母题。如电影《泰坦尼克号》、《2012》等

(3)死亡母题。死亡是悲剧类型的文艺创作常用的母题,它可以极大地激起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被毁灭的个体的怜悯之情,从而肯定生存的价值。如电影《活着》、《泰坦尼克号》(4)情欲母题。作为人的一种本能欲求,情欲在中西文化传统中拥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情欲”母题因此成为文艺创作中长盛不衰的一个表现领域。如电影《泰坦尼克号》、《金瓶梅》等(5)英雄母题。神与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具有相同的性质和功能,神是虚构的、超自然的英雄,反映了先民的原始思维模式,是神话、民间传说等古代文艺的重要母题,而英雄是世俗化的、民间的神,体现了文明社会中人们的认知模式,神与英雄成为文艺传播中最为普遍和典型的母题之一。如《西游记》中孙悟空、《007》中詹姆斯邦德等

(6)撒旦母题。撒旦母题是人类对邪恶力量的憎恶和恐惧情欲的积淀。如《西游记》、《聊斋志异》里的妖怪。

4.文学接受理论中“第一文本”和“第二文本”概念的内涵:

(1)第一文本,即作家创作的文艺作品。

(2)第二文本,是指被读者印入脑中,经过领悟、解释、融化后再生的艺术情感和形象,即审美对象。这种观点认为,不应局限于读者群如何受作品影响,许多审美效果是读者自己创造的,这种效果一定程度上由读者自己负责。 S=A+R。S是指文本的意义结构,A指作者赋予的意义,R指接受者所领会、赋予的意义。A为恒量,R是变量,随着读者的水平不同而变化。

5.文本的召唤结构:

“召唤结构”是用来说明作品的虚构与陌生化、作品中的不确定性和空白、一定程度上对读者已有观念的否定等结构所构成的呼唤读者去完成未尽之意或完全进入情境的态势。它既激发了读者的再创造性,同时又先顶了读者的想象不能逾越文本的潜在含义。

6.期待视野:

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前和进入阅读状态之时,其意识并不是空白的,而是具有了某种思想倾向、社会经验、审美要求等。一旦与具体的作品发生联系,这种已有的意识会对作品进行补充、拓展、抵制等,对理解作品起到指导、制约、限定等不同的作用。

7.美学距离:

与一般信息接受不同,并非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艺文本越一致,接受兴趣便越强烈。只有所阅读的作品一定程度上超越、校正了期待视野的时候,读者的阅读兴趣才可能被调动起来。但是,如果作品过大地超越、校正读者的期待视野,他的吸引力同过于接近读者的期待视野的情况相同读者也不会产生阅读兴趣。

必须保持超越、校正读者的期待视野在一定程度下,才能令读者产生阅读兴趣。(6、7结合理解)

第七章跨文化传播

1.对文化的四点把握:

(1)文化作为社会遗产为人类所特有。正是人发明了语言、文字等工具,人类的文化才得以传承。

(2)现实的人后天习得文化。人拥有何种文化取决于他生活的文化环境。

(3)既定的文化是人们行为的无形向导和规范。

(4)文化是动态的。文化虽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但在与外部交流过程中通常会缓慢地演变(特殊情况下也会急遽变化),在与异文化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吐故纳新。

2.霍夫斯泰德的5种文化维度:(若题中提到4个,答前四条。提到五个,答五条)

(1)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将看重个人的价值和独立精神的价值观冠以个人主义或自我导向,将个人服从集体、集体的成员各就其位的价值观冠以集体主义或集体导向。来自这两种文化的人的传播特点:个人主义文化的人,交流中往往直抒胸臆,简洁明快;来自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交流中表达意见曲折婉转,冗长铺垫。

(2)“不确定性规避”的差异:根据人们对外界不确定性规避的程度,将文化分为高度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和低度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高度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中,人们面对外界的变动会感觉不舒服,因而以明确的规章、制度、典礼、仪式等规范来规避甚至消除这种不确定性。低度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中,人们乐于接受世界的变动,对不确定性容忍度较强。他们喜欢冒险和尝试新的做法或事物,变通性较强。在跨文化传播的情境下,来自高度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中的人,视制度性的东西为行为的圭臬(准则),形式的东西甚至超越了意义。而来自低度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中的人,在决策上喜欢冒险,当机立断,有时仅仅是靠直觉的非理性决策。

(3)“权力距离”的差异:根据社会成员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将文化分为“权力距离较大”的文化和“权力距离较小”的文化。在权力距离较大的文化中,人们承认权力的天然存在,人

生而不平等,安于自己在社会等级秩序中的位置。因此,在该文化中,权力高度集中,人们崇尚权力的威严,领导决策倾向于独断专行。不同等级之间的界限泾渭分明,领导与下属都较看重权力,他们之间的关系较为正式。在权力距离较小的文化中,人们也承认权力的存在,但权力并不是不可企及。人们通常认为,权力只是为方便社会组织而发挥作用,社会应该有保障每个人获取权力的机制。由于不同等级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因而人们总体的权力意识较弱,关系较为随和。

(4)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在男性特征的文化里,性别角色比较突出;认为社会由男性主导,男性应该勇敢、坚强、自信、重物质;而女性则应该谦逊、温柔、重感情。中国传统社会的“男主外女主内”是男性特征的文化的典型表现。在女性特征的文化里,强调理解、关心别人的行为;主张男性无须行事果断,也应当担负起照顾别人的角色;主张性别平等,女性与男性的分工并不具有特别的意义。为了实跨文化传播,要明了传播对象属于男性特征文化还是女性特征文化,以免在传播过程中流露出其实男性或女性的不妥倾向。

(5)长期取向文化和短期取向文化:长期取向文化强调长期承诺,尊重传统,认为长期忠诚会带来丰厚的结果。然而,这样的组织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去组建、发展,尤其对于外来者。而短期取向文化的组织不强调长期观念,同时传统和承诺不会成为组织的绊脚石。

3.爱德华·霍尔的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所谓语境,即传播的“背景”,是传播活动的时空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文化就是最大的语境。

根据语境在文化中的突出倾向,将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又译作强势语境和弱势语境)。在高语境文化中,传播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语境而不是可见的语义符号,因而传播是含蓄而模糊的,注重“意会”。在低语境文化中,传播的意义主要依赖于语义符号,语境对传播的意义并不明显,因而传播是直接而明确的,注重“言传”。比如,农村属于高语境,城市的银行、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是地语境。美国人/个人主义属于地语境,而中国人/集体主义属于高语境。

4.跨文化传播的障碍:

(1)认识误区。在跨文化传播中,人们因缺乏对异文化的敏感而下意识地认为别人与自己一样,从而形成传播障碍。

(2)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以及社会事物的一种简单而固定的看法,是对认知对象的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刻板印象来自于社会个体的经验。

(3)文化中心主义(理解并说明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就是把自己所属文化作为文化的中心,并作为评价其他文化的参照系和标准,用以衡量异文化价值观的优劣高下。文化中心主义往往是无意识的流露,想当然地认为本文化的价值观、社会规范等更正确、更合乎情理。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中心主义表现在对异文化不屑一顾、缺乏对异文化的敏感和正视、不与异文化的人交往甚至敌视他们,从而造成跨文化传播的障碍。比如清朝闭关锁国。文化中心主义还催生出种族、民族歧视,甚至演变成狂热的“爱国”沙文主义。而与文化中心主义相反地是文化相对主义:尊重差别,相互尊重。

5.跨文化传播发生冲突的类型以及解决冲突的三点思路:

跨文化传播的三种类型:

(1)客体冲突:许多跨文化的传播不通是由具体的事件、问题引发的,我们这里均归纳为“客体冲突”。这类冲突的特点是围绕着客体发生有意无意的分歧和误解,对待同一个事物或问题,不同的文化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在招聘是,美国招聘单位更看重个人能力,中国招聘时看重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网有多大。在外企,40岁容易被淘汰,在国企,40岁因人情而留下。

(2)关系冲突:是指人们的行为对彼此的不同意义。跨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冲突各方在各自的文化框架内对权利、责任的不同认识,而这些认识是确立人的身份关系的基础。这方面的事例涉及较为所谓的人与人交往中的关系。比如,公交车上让座行为,对东西方人有不同的含义。

(3)权重冲突:主要是指“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道德判断在不同的文化交锋时发生的冲突。所谓“权重”,在这里即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把什么置于重要的位置。比如在灾区救援时先救老人和孩子还是先救伤势严重的人。

解决跨文化冲突的基本思路:①首先,这方面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承认对方观念存在的合理性这是增进彼此了解、解决冲突的第一步。②第二,把问题具体化。很多冲突集中在抽象的概念上,必须暂时撇开概念的冲突,要回到具体问题上来解决,而把文化差异的问题暂时搁置。③第三,表明关心对方的诚意。尤其在冲突发生以后,有必要设法表达这种诚意,以便跨文化传播得以继续。中断传播是最不可取的方法。

第八章传播的社会控制

1.传媒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受到的物种自然地信息控制:

版面空间的有限和节目时间的有限,使传媒面对无限丰富的世界时,必须选择报什么和不报什么,选择成为一种职业的技巧。

(1)时间的控制:以传媒的重要产品“新闻”为例,它讲究时效性,这个标准要求事实除了具备新闻价值外,还要符合传媒运作的时空限制的要求。再如,栏目播出具有周期性。

(2)选择的控制:在实际社会中,很多事件可能含有多种意义阐释的可能,记者只能依据情境和自身的观察,选取一种或不多的几种来制作新闻文本。对特定事实的忽略或排除,反映了传播者特定的意涵。

(3)材料组合框架的控制:选择了具体事实以后,随之而来的是对事实素材的组合,以建构适合媒体传播的新闻文本。在长期的大众传播实践中,现在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组合事实素材的业务规范。如重要的新闻要素置于导语,重要的新闻置于头版头条。这些规范有利于传播者迅速开展工作,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某种不言而喻的控制。

(4)话语符号的控制:新闻话语的结构以及文本制作过程中的用词遣句、修辞、语体色彩、语境等,都会通过选择与组合获得特定的含义。在正义实践中,媒体常使用某种褒贬色彩的词来支撑实践中的行为者,如成某人为政客或流氓等。

(5)接受信息过程中对信息的无形控制:具体传播者的认知结构,以其在传播中的位置,也会不同程度地对大众传播的产品制作产生一种控制。从个体的层面看,大众传播就是新闻工作者个人选择、解释、强调或组织外在事物的过程。新闻作品一定程度上是新闻工作者选择社会事件的某些成分与排除其他成分的结果。

2.把关人理论:

怀特提出了“把关人”的理论。他认为,大众传媒的电讯稿编辑是所有“把关人”中地位最为重要的。怀特的“把关人”理论使新闻传播过程中作为“把关人”的编辑的作用得到显现。他把选择和判断的标准单纯归结为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显然忽略了传媒的所有者、传媒的组织特征和更大的社会背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麦克内利和巴斯对“把关人”理论进行了进一步修正和发展。麦克内利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的单一化缺陷,认为在整个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着一条由许多关口组成的把关链,不同的把关人对经过他们的大量信息一层一层地加以筛选。在巴斯看来,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把关人还是传播媒介(也即媒介组织)。传播媒介的拔罐活动氛围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即“双重行动”。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这里的把关人主要是记者,记者不会完全有闻必录,有一定取舍和加工。第二阶段是新闻加工,把关人以编辑为代表。这一阶段的把关活动比第一阶段更具决定性。其实,真个信息制作流程的每个节点都布满了“把关人”。他的存在标志着传播控制的遍在性。

3.“身→家→国→天下”信息传播顺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特征是:以个人的人内传播(修身)为核心,家族传播(齐家)、民族国家内的传播(治国)、全球传播(平天下)均是以其为中心的向外延伸,从内向外推及。

第九章批判视角看传播

1.关于“文化(媒介)帝国主义”的两方面观点:

由于大众传媒在当前社会中具有最大的传播优势,文化帝国主义也被称为“媒介帝国主义”。这是指发达国家基于强大的传媒资源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和普及自身文化,至少在客观上造成同化他国或其他民族的文化、思想、价值观等,同时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文化帝国主义不仅指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质检的关系,也管射到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比如美国传媒输出的内容占据全球流通量的2/3以上。

席勒提出了文化帝国的三个特点:①它是一个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占有而进行的扩张过程;②这种扩张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其实现的途径是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全球化销售,其目的或者说后果在于实现全球化的文化支配;③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这种文化扩张的过程主要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以实现。

汤林森对此提出质疑:①大众传媒不是文化的核心,传媒主要是作为载体提供便利,对文化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文化消费者自身经验这个“中介”,这个中介显示出个体经验的复杂性。②由于现代社会的庞大化和复杂化,所谓的民族和文化只是停留在人们意识的想象之中,文化的认同更多的来自于私人领域。③文化帝国主义的观点,突出了消费主义对人们的蒙蔽,却忽略了消费者选择的主动性和选择自由,资本主义本身所蕴涵的现代社会应该具备的民主、自由、法制等思想,对发展中国家并非百害而无一利。④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意味着对现代性的批判,现代性大致表征为理性、资本主义、民主、都市化、大众传媒等。现代性将全球联系在一起,不会造成全球文化和价值观的一体化和同质化。

2.信息爆炸和信息过载:信息爆炸是指信息的巨量复制和传播形成的量化态势。由于传播技术的改进,信息总量呈几何形态的增长。每天海量的信息涌来,而人们接受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从而造成信息过载,以至有些人为躲避过量信息的侵扰而远离各种现代信息源。

3.信息病毒:网络病毒是信息时代伴随着信息爆炸出现的一种新的传播问题。这是一种人为恶意编造的程序,具有自我复制能力,通过非授权入侵而隐藏在可执行程序和数据文件中,易于被数据、文件携带而进行传染,干扰和破坏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

4.表现媒介素养的四种能力: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个人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说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

(1)从媒介获取信息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获取信息,必须对媒介有所了解,指导从特定的媒介上获取相关的信息。

(2)分析能力。分析能力偏重的是一种客观的认定:判断媒介信息是否符合事实以及信息中的因果是否合乎逻辑,辨别记者和媒体的意图和观点,认识信息产生的政治、经济和历史语境以及媒介自身发展与社会进程之间的互动关系。

(3)评价。主要是对媒介信息进行一种价值观上的分析与判断。

(4)传播信息的能力,是对现代人在信息社会中发展的更高要求。互联网时代使得从网上向无限受众发出信息、言论和发表作品成为易举的事情,只要具有传播能力,就能够轻松利用大众传媒传播信息和知识,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综上所述,作为具有媒介素养的现代人,应该具有两方面能力:实践性的批判能力和批判性的实际操作能力。

传播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传播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72学时学分:4 一、考试对象 修完本课程所规定的修完该课程所规定内容的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美学等专业课的学生。 二、考试目的 学生对《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传播学概论》课程考试旨在考核能的了解、理解、运用水平与能力,属水平测试。 三、考试的内容要求及分值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了解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2)理解社会信息的本质 (3)掌握传播的定义、特点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1)了解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2)理解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3)掌握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了解符号和象征符的区别与联系,意义的概念 (2)理解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3)掌握象征性社会互动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1)了解传播的基本过程 (2)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3)掌握几种主要的过程和系统模式 第五章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 (1)了解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的概念、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2)理解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特点、个人处理信息的基模理论 (3)掌握作为能动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 第六章群体传播、集合行为、组织传播 (1)了解群体与组织 )理解群体规范、集合行为2(. (3)掌握群体的功能、集合行为的传播机制 第七章大众传播

(1)了解大众传播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理解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3)掌握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1)了解媒介组织的目标 (2)理解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 (3)掌握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第九章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1)了解传播制度 (2)理解媒介控制 (3)掌握关于传播制度的媒介规范理论 第十章社会转型和受众变迁 (1)了解大众社会理论 (2)理解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3)掌握分众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 (1)了解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2)理解传播效果的领域与课题 (3)掌握传播效果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 第十二章几种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 (1)了解宏观效果研究的成果 (2)理解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培养理论 (3)掌握框架理论、知沟理论、第三人效果 第十三章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 (1)了解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 (2)理解世界信息新秩序的争论 (3)掌握信息主权、文化帝国主义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1)了解两个学派的研究成果 (2)理解理论渊源、批判学派主要成绩 (3)掌握两个学派的异同 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1)了解调查研究的基本概念 (2)理解抽样调查法 (3)掌握内容分析法和控制实验法 四、考试方法与考试时间 1.考试方法:闭卷 2.计分方式:采用百分制 3.考试时间:考试课为120分钟。 4.试题类型:判断题、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论述题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传播学教程》,郭庆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主要参考书:

传播学课件

?第一章大众传播 ? 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理论》P10:大众传播:当消息来源(通常是某个组织)使用一项技术作为媒介与大规模的受众进行沟通时,就被称为大众传播。 《人类传播理论》P 352:“大众传播是指媒介组织生产信息并且将其传输给广大受众的过程;也是指受众寻求、利用、理解和影响这些信息的过程。” 特点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异质的、匿名的大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 新的媒介环境下的一些新的特征 新的媒介环境?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P3:―我们似乎正在快速进入一个用户主动和多媒体传播的新的媒介环境。‖―新的媒介环境有一个特征,即承认所有的信息都是相同的,即数字化的。‖ 目前学界关键词:Media Convergence——用来描述互联网、电视、有线和无线电话等服务的合并,以前其界限是分明的,技术是媒介融合的原因之一。 1、《大汇流:整合媒介信息与传播》鲍德温龙耘译华夏出版社(2000)(Convergence: Integrating Media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2、《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得勒明安香译华夏(2000) 3、《今日媒介:理解媒介、文化与技术》(美)约瑟夫罗伯特清华(2004) 描述―媒体资讯革命‖(informedia revolution)(信息革命)社会各方面状况: 1、(美)马克·波斯特范静哗译《信息方式》商务印书馆(1990)(2000.) 2、(美)马克·波斯特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01) 《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和文化》(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3、(美)曼纽尔·卡斯特夏铸九译《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2006) 4、(美)曼纽尔·卡斯特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2006) 5、(美)曼纽尔·卡斯特夏铸九译《千年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2006) 6、(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司艳译《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南京大学出版(2001)Convergence有6种不同涵义(宋昭勋,2006): ?媒体科技融合(Convergence in Media Technology) ?媒体所有权合并(Convergence of Ownership) ?媒体战术性联合(Convergence of Media Tactics) ?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 Convergence of Media Organization) ?新闻采访技能融合(Convergence of Information Gathering) ?新闻叙事形式融合(Convergence of News Storytelling) 目前中国学界很混乱 熊澄宇:媒介整合孟建、蔡雯:媒介融合王翰东:媒介敛聚汇流汇聚(彭兰) 对新闻传播业界的影响:媒介融合与受众对新闻传播的分享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 和“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是目前传媒业发展的全球性的前沿课题,传统大众媒介的数字

教育传播学复习提纲

第1章绪论 (2) 一、传播的含义 (2) 二、人际传播 (2) 三、组织传播 (2) 四、教育传播 (2) 五、教育传播的概念 (3) 六、教育传播的构成要素 (3) 七、互联网引发的教育传播变革 (3) 第2章教育传播过程与模式 (4) 一、编码和译码 (4) 二、教育传播过程的阶段 (4) 三、拉斯韦尔模式(5W模式) (5) 四、香农—韦弗模式 (5) 五、师生面对面传播模式 (6) 第3章教育传播符号 (6) 一、符号的本质 (6) 二、非语言符号的功能 (6) 三、信息的本质 (7) 四、教育信息的主要来源:★教师:★客观事物:直接接触、感知 ★教学信息体:载有事物信息的物质载体 (7) 五、语言符号在教育传播中运用的原则:★要有明确的教育教学目的;★要有 针对性;★要有适当的强化;★要进行不断的调整;★要有整体性; (7) 第4章教育传播通道与媒体 (7) 一、教育传播通道的含义及其要素 (7) 二、教育传播通道的含义及其特点 (8) 三、教育传播通道的类型 (8) 四、教育传播通道中的干扰 (8) 五、媒体与教育传播媒体 (9) 六、简述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9) 七、教育传播媒体的一般功能和作用 (10) 第5章教育传播中的教师和学生 (10) 一、教育传播中教师的任务 (10) 二、教育差不多中教师的传播行为 (10) 三、教师的素质要求 (10) 四、教育传播中学生的任务 (11) 第6章教育传播环境 (11) 一、教育传播环境的概念 (11) 二、对教育传播影响较直接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三、网络传播环境 (12) 四、教育传播环境对教师的作用 (12) 五、教育传播环境对学生的作用 (12) 六、实现教育传播环境的优化的途径: (13) 第7章教育传播效果 (13) 一、教育传播效果的表征 (13)

传播学复习提纲

传播学概论考纲 传播学的四大先驱: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心理学家卢因社会学家拉扎斯韦菲尔德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 鼻祖:威尔伯、施拉姆 第一章传播对象和基本问题 一、传播的定义(课本第4页) 1、三个基本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2、定义: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二、传播的障碍(课本第9页) 含义: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 三、传播的隔阂 含义: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见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四、传播的特点:(课本第4页) (1)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就社会关系性而言,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和发展 一、人类传播史上的几次飞跃及其影响(课本第23页) 1、口语传播时代(最基本、最常用、最灵活、受时空控制) 2、文字传播时代(第一套体外化系统,传播在时空领域发生重大变革,加速体外化媒介系统进程) 3、印刷传播时代(复制文字、生产信息) 4、电子传播时代(远距离快速传播里程碑意义:形成体外化声、影系统,电脑执行人脑功 能,数字技术发展开创媒介大融合时代) 哈特的媒介划分(课本第28页) 1、示现的媒介系统:口语或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人体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 2、再现的媒介系统: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需要使用物质工具和机器,信息接受者不需要 3、机器媒介系统:双方都需要使用机器 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的一个著名观点:媒介是人的延伸。即不同的传播媒介是人的不同感官和器官向外部世界的“延伸”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一、符号的含义(课本第34页) 1、三种定义:1)永井成男:只要在事物X和事物Y之间存在着某种指代或表述关系,那么一个 便是另一个的符号,另一个便是这个指代的事物或表述的意义。

传播学教程大纲

传播学教程大纲 传播学教程大纲: 传播学教程大纲 第一章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三、播的定义和特点 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系统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P8 一、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P10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P11;传播学的任务P11-1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 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二、动物传播的局限:动物传播的局限P24 三、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了语言的论述P26-27 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 第二节: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一、口语传播时代: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P29;口语的局限P29-30 二、文字传播时代:文字的出现P30;文字发明的意义P31 三、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腾堡印刷机)P31-32;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 四、电子传播时代: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 第三节: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信息社会的概念P35 一、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哈特的媒介三分法P35-36 二、信息爆炸与信息社会:贝尔的社会发展三大阶段P37;托夫勒的三次浪潮P38;信息社会在经济结构上的四个特点P38 三、迎接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战后社会信息化的两个阶段(初级、高级)P39;社会“高度信息化”阶段的三个特点P39;世界各国建设信息社会(NII,GII)P39;我国信息化建设P39-40;对人类发展史的概要认识P40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 第一节: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

传播学纲要重点整理

第一章 传播定义 传播是人类运用符号将信息进行传递或接受的过程。 1,? 这一定义明确了人类的传播与物理传播和生物传播的区别。物理自然界存在的多种多样的传播形式,人类的传播行为则是一种运用符号进行的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可以运用符号来准确表达意义的活动。2,? 传播的内容是信息。一切与人有关的,或是人们感兴趣的自然信息都是传播的内容,同时,传播的重要内容便是社会信息,这又是人类传播区别于其他类传播的重要特征之一。 施拉姆说“传播同社区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绝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同样,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传播建立了,改变了,维持了社会关系。 3,? 传播行为既可以是传递行为,也可以是接受行为,所以是双向的共享行为。传播双方通过信息的传递,反馈来形成互为一体的传播模式,建立协调社会关系,这种双向模式是共享模式。 (1)传播可以分为自我传播,人及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 传播的类型可以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生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人内传播:又称内向传播,指人的思维活动。 (一)?? 米德的“主我和客我”理论 最早从传播学角度对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形成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 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是具体体现出来;另一个方面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值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 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辩证互动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表现出来),客我是内容,客我可以促成自我的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发过来也可以改变客我,两者互为 人内传播是一个“主我”、“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互动的介质同样是信息,用米德的话来说即“有意义的象征符”。 非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的关系: 所有非语言符号都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但是非语言符号不能表达所有语言符号的信息(特别是较抽象的语言符号,非语言很难表达。)语言符号是一切传播的基础,非语言符号补充语言符号的传播效果。 信息的三个特征: 信息:一切事物、状态变化和特征的表征或反映。 1、它总是与现实或历史中的事实、现象相关,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 2、只有处在交流中才具有信息的意义,因而需要被相关的接受者接受,无人承认的信息不实信息 3、信息的功效与传播的实效成正比,失效的信息不再是信息 讯息:具体的信息 第二章 传播学在20世纪的形成原因 1、社会背景:a、20世纪大众传播的迅速发展。功能凸显,引起统治阶级、利益群众及社会大众出于自身 利益,研究,关注 b、工业革命带来传播技术的变革,使原有的传播形态变化重组。城市人口的增长意味着传 播成为生活需要。促成传播手段和传播对象的社会性结合 2、学科条件:a、诸多社会门类的形成,为其研究提供了较多的方法论和研究手段 b、20世纪40年代,“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参透其中 中国传播学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传播学介绍

《传播学》介绍及参考书目 虽然早在20世纪50年代即有学者开始介绍传播学,但是直到1982年北京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后,“传播学”这一命名才算是正式合法地进入大陆语言系统。1983年由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组织编写的《传播学(简介)》(人民日报出版社)小册子中明确使用了“传播学”这个概念。1985年陈韵昭在翻译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所著的“Communication Theories: Or 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时,将其名译为《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陈亮等翻译了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而此书的再版前余也鲁译为《传学概论:传媒、信息与人》,余也鲁先生它译成了“传学概论”,“传播”成为了“学”。 广播使用有声语言,适合一切听力正常的人,超越了识字水平、读解能力的制约,具有广泛的听众群。原始的人类传播信息用有声语言,发明文字虽然使人类传播信息的能力增强,信息得以储存,扩大了人类知识的积累能力,但是没有读写能力的人被排除在外。广播直接被听众接受,对于有相当多文盲的国家,广播成为最重要、最实用的媒介。在广播媒介发展的基础上,人类进一步发展电视图像传播技术,19世纪30年代,电视图像扫描技术被发明和应用。其后,经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又逐步完善了电视摄像及接收技术,为图像清晰的现代电子扫描电视创造了技术条件。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开始正式播送节目。电视利用画面和音响绘声绘色地再现了真实的影像,记录下的内容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人类正在形成“眼见为实”的历史观。无线电通信是通过电波的发射和接收来进行的,其传输方式可分为地上波传输和卫星传输两种。地上波传输,需要建立多处中转发射和接收台来克服高大建筑物或高山等的障碍,远距离传输需要较多的环节。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卫星传播的时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规模急速扩张,它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互联网的起源,除了成熟的技术条件外,还有着浓厚的政治背景。美国和苏联的政治与军事竞争,直接催生了互联网的研发。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研制成功,它是美国陆军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的产物,其主要作用是进行导弹弹道计算。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

传播学概论 英文版课件

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

What is communication? ?The process of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ssages and is both verbal and nonverbal (Fujishin) ?“a process by which information is exchanged between individuals through a common system of symbols, signs, or behavior” (Webster’s Dictionary)?the process of acting on information; it is a transactive process where messages are sent and received simultaneously; It is the way in which we make sense out of the world in which we live (Beebe & Masterson)

Linear model of communication process ?Generalizing communication process ?Providing different viewpoints from which to investigate mass communication ?Implying the presence of a communicator and a purposive message (Lasswell,1948)

传播学考试大纲

《传播学》考试大纲 I 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与设置说明 《传播学》传播学课程是国内新闻传播学科必须开始的核心专业课程,目标是通过中西方传播学理论和实践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对传播学的发展,各种理论、流派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利用传播学知识,针对生活中纷繁复杂的传播现象,进行思考、辨析以及进行各种传播实践的实际能力。 2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A、了解传播学的产生、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等;了解传播学的学科背景,世界传播研究的发展潮流和中国传播研究的现状 B、从传播者、受众、信息、符号、媒介、传播技巧、传播环境、传播效果等方面比较系统地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 了解传播学与各相关学科的知识的交叉性,具备初步的应用传播学理论进行各领域研究的能力。 C、能运用相关原理分析传播现象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熟练运用社会调查方法,形成较强的传播实践能力。 3、学习用书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2004年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I 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 传播学教程大纲 第一章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把握传播概念 2、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 3、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播的系统性: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 3、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传播学的任务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1、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 2、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 往的辩证关系;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 第二章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学纲要

传播学 一、选择题 1 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2 符号的基本功能: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 3 所谓意义,就是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 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4 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 5 英国传播学家麦奎尔将5W模式画成图式。 6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7 怀特将“把关人”这个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 8 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传播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 9 人类史上第一次进入家庭的大众电子媒介是广播。 10 电视与原子能、宇宙空间技术的发明并称为“人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件大事”。 ??11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12 库利提出的两个概念:初级群体、镜中我。 13米德提出“主我”和“客我”理论。 14传播学的主要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 15 电影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研究开创了以经验调查方式考察大众传播效果的先河。 16 伊里调查采用了精心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是经验性研究的一个典范。 17 “议程设置”研究是经验学派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填空题 1 施拉姆认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2 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3 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最根本的特征。 4 语言的产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传播的开端。 5 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 6 传播的历史进程并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 7 人类的符号体系中既包括信号,也包括象征符。 8 传播过程模式:直线模式、循环和互动模式。 9 传播的五大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10 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也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11 人际传播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 12 赖特“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与“三功能说”最大的区别是增加了娱乐功能。 13 媒介发展的分众化趋势:精英媒体、大众媒体、专业媒体。 14 传播流三部曲:《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创新与普及》 15 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包括:欧洲源流、美国源流。 三、名词解释 1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它包括具体的传播活动(如二人对话)进行的场景,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无他人在场等。

传播学纲要

传播学纲要 第三章人际传播 第一节认识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与自我 1)人际传播的第一个目的便是确认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 2)通过知人而知己,是一种伴随人一生的、必需的却又是有意无意的人际传播。 3)美国和会学家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 识,而自我认识的形成依赖与他人的互动。 4)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的“镜中我”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 认识,而自我认识的形成依赖与他人的互动。这种互动主要是他人“镜子式”的对 自己的评价和态度,自我根据这种镜子的“映照”进行调整以使自己不断进行社会 自我的实现。 2.“我——他”的人际传播 1)申农、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其实是较早的关于人际传播的直线性模式。 拉斯韦尔模式 2)人际传播当然不是直线性的,于是第一个纠偏模式便是“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模 式”,它把申农传播模式的两头——即传播者和接受者——变成了两个交谈的人。

3)美国学者丹斯“丹斯螺旋模式” A.人际传播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讯息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往的累进,扩大了 传播双发的认知或达成某种协议、获得更多的交流话题。 B.它强调:人际传播的性质是动态的,人在传播中是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 4)“人际需求理论”从心理层面对这种传播给予解释。这种观点认为,人际传播处于 三种需求: A.首先是情感需求,主要表现为倾诉和倾听。 B.第二种是归属需求,希望通过与他人交往建立某种联系,摆脱心灵的孤独状态, 获得“我们”这种心理安全感。 C.控制需求,每个人在不同的问题上或多或少都有影响他人的需求。 5)还有一种关于人际传播的“社会交换理论”。它的特点是借助经济学的概念,将其扩大到人际传播领域,认为人际传播之所以发生,取决于传播双方或多方所能获得 的报偿与付出交往的代价大小的互换。 3. “我—你”的人际传播 1)美国学者斯图尔特在他的人家传播专著《桥,不是墙》中谈到的人作为传播者的 五个特性值得重视。 A.人具有经验的独特性 B.人的精神世界的不可测量性 C.传播中的人通常会有回应,而且能够经过选择以后来回应,这种回应与那种 无生命是无的“反应”,其性质完全不同。 D.传播中的人具有反思的能力,这不仅指感知周围环境,而且还指反观这种感 知 E.人的方传波是言说的,可以为事物诉说,命名。 2)斯图尔特以“人格”作为一种区分人际传播品质的标准,将人际传播划分为三类: A.第一类是人格的关系传播。这种传播中的交流者互相注视,认识个性的差异, 充分表现出自我属性。 B.第二类是准人格的关系传播。这种传播中交流者主要由于不同的社会较色而 相遇,除了较色需要的传播外,常依交流各方的信仰、人品在某一方面的接 近,从而建立接近于人格关系的人际传播关系。 C.第三类是非人格关系的传播。这是一种工具性或物形的传播关系,人与人相

大众传播学复习大纲 (答案)

《大众传播学》复习范围 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 1、传播学中“传播”与传播学、大众传播与大众传播学的定义(名词解释) (1)传播: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机构(职业传播者)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迅速、密集、连续地向不特定的大众传播信息的过程。 (3)传播学的定义: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4)大众传播学: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产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研究大众传播的内容、过程、功能与效果的一门学科。 2、传播的分类:(填空) A 按媒介分亲身传播和大众传播。 B 按范围和规模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3、中国传播学第一代的开山人物是张隆栋和郑北渭。(填空或选择题) 4、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特点?(选择题) 5、传播学的鼻祖或传播学之父是施拉姆。(填空) 6、传播学的四个奠基人分别是拉斯韦尔、卢因(勒温)、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填空或选择题)特别注意:施拉姆不是奠基人!!! 7、拉斯韦尔主要贡献:(选择题) (1)提出了著名的传播学5w模式。首次科学地分析了传播的过程,首次较为完整地划分了传播学的五个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提出了“社会传播”的概念。探讨传播的社会功能。 (3)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8、卢因的主要贡献:(选择题) (1)首创“群体动力学”与“场论” (2)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把关人”的概念。 9、拉扎斯菲尔德主要贡献:(选择题) (1)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及“意见领袖”,破除了“魔弹论”,开创了传播效果研究的传统。 (2)倡导、确立了传播学的“实地调查法”,使传播学走出经院书斋式研究。 10、霍夫兰主要贡献:(选择题) (1)主持“传播与态度改变”研究,形成传播学上的耶鲁学派。 (2)把心理学实验方法引入了传播学领域,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和复杂性。 第二章传播模式论 1、模式的定义(名词解释) 所谓模式是一种再现现实的具有理论性的简化形式。 2、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高度抽象性、缩略性、意在说明一种特殊的秩序或关系。 3、模式的功能(5个)(填空题或选择题) 构造功能、解释功能、启发功能、预测功能和简化功能。 4、最早对传播的过程及模式进行研究的是拉斯韦尔。(选择题) 5、拉斯韦尔“五W”模式的中文表述是传者、讯息、媒介、受着及效果。(填空题)

《大众传播学》复习纲要.doc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要 第一章绪论 一、重点名词: 1. 传播学 2. 大众传播学 3. 信息 4. 信息社会 二、一般了解: 1. 信息的作用:信息是物质的普 通属性,物质、能量与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信息的功能在于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和变化趋势,减少或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 2. 信息的分类:信息分为物理信 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是指与人类社会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的传播称为社会传播。 3. 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就是社会 传播。社会传播既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信息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又指社会信息在一定系统内的运行。它具有行为性、过程性和系统性。 4. 信息社会的特征:信息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而出现的第三个社会发展阶段, 最早出现在20世纪中叶的美国。它是指整个社会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简言之就是大量生产、传播和消费信息的社会。 5. 传播学的流派:传播学是一门以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为研究对彖的社会科学。作为一门学料,它诞生于20世纪屮叶,迄今已经形成两大研究学派:其一是美国的经验学派,其二是欧洲的批判学派。经验学派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张扬科学主义和实证精神的行为科学,二是以香农创立的信息论、威纳创立的控制论以及系统论为主干的信息科学,三是探讨新闻传播规律的新闻学。 6. 五大先驱:在经验学派的传播学诞生过程屮,有五位杰出的学者贡献突出,影响广泛,被视为这门学科的奠基人物,他们是政治学家纽斯韦尔、心理学家卢因、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心理学家崔夫兰和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 7. 拉斯韦尔的主要贡献:提出了一个经典的5W模式,同时规划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一控制结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会分析。 8. 卢因的主要贡献:从其团体动力学方而对人际传播问题做服了许多研究,此外就是最早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和理论,开辟了传播学的把关研究。 9. 拉扎斯菲尔徳的主要贡献: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揭示了大众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从而实际

传播学教程考试纲要

传播的概念: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中设了《传播》一章专门加以论述,并为传播下了定义:传播指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的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话、电报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基本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基本特点: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传播隔阂: 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和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 人类传播区别于动物传播的本质特征:能动性和创造性。 人类传播发展的阶段:1、口语传播时代; 2、文字传播时代; 3、印刷传播时代; 4、电子传播时代。 文字发明的重要意义: 一、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能够把信息长久保存,使人类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和储存不再单纯的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 二、文字能够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 三、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总而言之,文字的产生是人类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电子媒介的里程碑意义: 一、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的影像信息系统; 二、电子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的诞生,电脑开始执行人脑的部分功能; 三、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开创了人类传播媒介大融合的时代。 信息社会: 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美传播学家A哈特把媒介分为三类: 1.示现的媒介系统 2.再现的媒介系统 3.机器媒介系统 符号的基本功能:1.表述和理解功能 2.传达功能 3.思考功能 意义的概念: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包括的类型):1.传播者的意义 2. 受传者的意义 3.情境意义 象征性社会互动的意义: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号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新闻传播理论适用专业:新闻传播学一、复习要求: 传播学是新闻传播学科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人类传播的历史、类型、特点、模式、功能及传播中的符号、意义等传播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初步了解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并理论联系实际,尝试用传播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传播现象,为新闻传播学科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具体要求: 1、掌握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包括传播的历史、类型、特点及功能; 2、熟悉信息传播的过程及模式、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3、熟悉传播的符号表征及其意义; 4、用传播学原理与方法,分析社会发展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了解我国传播思想的主要源流,特别是近现代传播思想、当代传播思想的主要代表及其演变。 新闻学阐述的是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学习新闻学,一要准确系统地了解新闻理论的 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二要正确把握新闻、新闻事业的本质、特征和规律;三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指导新闻实践和新闻研究的应用能力。 二、主要复习内容: A、传播学复习重点 一、传播与传播学 1、什么是传播 2、什么是传播学 3、传播学的奠基人 4、传播学诞生的诱因及其源于美国的必然性 5、我国传播学研究的轨迹与主要成就 二、传播原理 1、传播的功能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及赖特的补充、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的传播负面功能论; 传播的社会功能;

传播的负功能; 2、传播的类型 内向传播的意义; 人际传播的特点; 组织传播的特点; 大众传播的特点; 三、传播的基本形态 1、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的含义、新闻传播的系统学说;新闻传播的要素、新闻传播的特征; 2、政治传播 政治传播的内涵; 3、经济传播 经济传播的内涵; 经济传播的发展趋势; 4、艺术传播 艺术传播的特征; 艺术传播的社会功能; 5、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的定义; 文化传播的基本原理; 文化传播的分类、文化传播的特征;四、传播的自由与控制

传播学概论-教学大纲

《传播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62412A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 □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0 学分:2 适用对象:广告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无 一、教学目标 《传播学概论》是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通过聚焦日常生活中的传播现象,传授自我、人际、组织、大众和新媒体等的传播理论与规律,引导学生用理论来解释、解决广告传播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在广告传播领域的专业意识和职业敏感,帮助学生获得基本的媒介素养,为其接下来学习广告学概论、中外广告史、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奠定专业基础。 目标1:掌握自我、人际、组织、大众和新媒体等等不同类型传播的模式和相关理论; 目标2:运用理论说明和解释网络传播和社交媒体传播新现象; 目标3:建立批判性思维,提高媒介素养。 二、教学内容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教学内容讲授上的要求:从不同类型传播及相关理论入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传播诸面向,人、(传播媒介)技术与社会间的复杂、动态关系,并通过案例、

对话和互动式教学等手段带动课堂讲授。 对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对话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 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通过布置课堂互动、案例讨论和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养成勤于读书、独立思考等习惯,注重过程考核。 对课后作业以及学生自学的要求: (1)要求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传播现象,关注传播媒介技术的新发展、新动态(有一次课后作业要求撰写一项最新传播技术的介绍)等。 (2)每一章节都有推荐书目,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3)特定章节提供阅读相关阅读材料(分为必读和选读,内容涉及理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释传播现象,养成自主性学习的习惯。 该课程从哪些方面促进了毕业要求的实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查阅资料能力、批判性思维等。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以表格方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教学课时分配

《传播学纲要》第三章知识要点

第三章人际传播 一、填空、选择、名词解释 1、什么是人际传播? 2、理解人际传播的核心是什么? 3、什么是人类确认自我、通过对话实现心灵相遇的重要手段? 4、人际传播的第一个目的是什么? 5、“丹斯螺旋模式” 6、人际传播的“社会交换理论” 7、鼓励人们跳出主体与客体相互对立的“我——他”传播关系,转向具有人格特点的“我——你”传播关系,用“对话”的方式改善人际传播的学者是?代表著作是? 8、人际传播能力 9、人际传播能力的三个主题 10、回应的两种方式 11、体语 12、人际距离划分为那四个区域 二、问答 1、“我——他”的人际传播特点是什么? 2、“我——你”的人际传播特点是什么? 3、“我——他”的人际传播与“我——你”的人际传播的区别是什么? 4、简单阐述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 5、简述我——你“人际传播的三种关系。 6、简述影响人际传播的三种社会讯息 7、简述人际传播中的“装相”与“本相”理论 8、简单阐述“约哈瑞窗口”(图略) 9、简述人际交流中“你-语言”和“我-语言”的区别,为什么我们主张要采用“我-语言”来进行交流。 10、简述谈话中的三种方式。(见附录) 11、如何学会“倾听“ 12、你认为”网聊“属于人际传播吗?为什么? 三、论述 1、人是如何通过人际传播认识自我的?请举例说明。 2、请从人际传播中的“装相”与“本相”理论来谈一下你对“网络交流”的看法。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说话者在交流时,有时候说话人似乎经常模仿对方的行为: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口音、语速和手势、表情,变得和对方更相似。但有时,说话人又会做出和对方相反的举动,夸大本人对方的差异。请用传播适应理论(见附录)阐释这一现象。 (附1:传播适应理论 趋同和趋异的过程是传播适应理论(简称CA T)最初的核心。它最早由1973年霍华德·贾尔斯(Howard Giles)在《关于语言中人际适应的一个理论:一些来自加拿大的数据》提出。 在传播过程中,我们会试图调整言语风格以适应那个他人。这一过程有两个方向:趋同和趋异。

传播学纲要

传播学纲要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传播学 一、选择题 1 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2 符号的基本功能: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 3 所谓意义,就是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 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4 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拉斯韦尔。 5 英国传播学家麦奎尔将5W模式画成图式。 6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7 怀特将“把关人”这个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 8 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传播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 9 人类史上第一次进入家庭的大众电子媒介是广播。 10 电视与原子能、宇宙空间技术的发明并称为“人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件大事”。 11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12 库利提出的两个概念:初级群体、镜中我。 13米德提出“主我”和“客我”理论。 14传播学的主要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 15 电影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研究开创了以经验调查方式考察大众传播效果的先河。 16 伊里调查采用了精心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是经验性研究的一个典范。 17 “议程设置”研究是经验学派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填空题 1 施拉姆认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2 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3 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最根本的特征。 4 语言的产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传播的开端。 5 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口语传播时代;(2)文字传播时代;(3)印刷传播时代;(4)电子传播时代。 6 传播的历史进程并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 7 人类的符号体系中既包括信号,也包括象征符。 8 传播过程模式:直线模式、循环和互动模式。 9 传播的五大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10 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也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11 人际传播是一种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 12 赖特“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与“三功能说”最大的区别是增加了娱乐功能。 13 媒介发展的分众化趋势:精英媒体、大众媒体、专业媒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