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纸质媒介与国民阅读危机

纸质媒介与国民阅读危机

纸质媒介与国民阅读危机
纸质媒介与国民阅读危机

浅议当代国民阅读危机问题及其应对

摘要:阅读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文化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但是作为“人类进步阶梯”的书籍近年越来越不被重视,出现了全球性的“阅读危机”。[1]纸质媒体的衰微,“阅读危机”的出现,一方面是新型媒体的高速发展的冲击,另一方面也有社会功利性心理,人们生存压力,以及教育制度等多个方面的原因。本文探讨了纸质媒介与国民阅读危机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纸质媒介;阅读危机;功利性;生存压力

引言

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6年完成的第四次国民阅读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面临阅读危机。阅读现状是6年持续走低,阅读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网络的冲击以及媒体的多元化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心态。鉴于此,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网络监管进行媒体素养教育;加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的推进,城乡资源共享;把时间还给人们;要全面推动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活动乃至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活动。

阅读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途径,人类80%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得的。阅读作为学习的基础、教育的根本,与现代国家倡导的“知识经济”“学习型社会”建设高度相关。构建阅读社会关乎社会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更直接决定了整个书业的发展态势。资深出版专家程三国认为,一个阅读水平不高、阅读能力不强的国家,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放眼全球,大众出版业发达的程度,代表了一个国家整体出版业的发达程度。也就是说,大众出版在整体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越大,这个国家的出版业越发达;相反,教育出版的比重越大,这个国家的出版业就越落后。”程三国说,美国的大众出版物占全部出版物的比重超过60%,英国超过50%,日本甚至超过70%。而我国图书行业2005年产值大约是500亿元,教育出版就占了75%,大众出版只占10%。他表示,促进国民阅读也就是促进出版业的发展。[2]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非国有书业工作委员发布的《中国书业:产[1]林希.“读书率”绝非等闲事[N].人民日报,2OO6.07.07,(8).

业困境与整合之路》报告显示,中国书业与中国GDP发展速度、书业规模的增长与潜在消费群体(教育人口)的增长形成很大反差,由于中国还不是一个“阅读社会”,阅读人口不足,中国书业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价值还远未充分体现。如果中国的阅读人口有一定的增加,就必然会给书业带来增长。

一、纸质媒介的危机

(一)大众阅读率下降

2006年中国科学出版研究所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1999年首次调查时.国民阅读率为60.45%,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2005年为48.7%,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03年只有51.7%,比1999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下降了7.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下降了9、6个百分点。杂志阅读率为46.4%,不到一半。而1999年国民的杂志阅读率超过一半,达到了57%。2005年,城镇居民的读书率为58.8%,平均每人每年读6.4本书;农村居民的读书率为43.0%,平均每人每年读3.3本书。我国国民有阅读习惯的仅占5%左右。与图书阅读率相反,近年来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上网阅读率1999年是3.7%,2003年增加到18.3%,到2005年己增加到了27.8%,7年间增长了7.5倍,每年平均增长率为107%。调查得知:2005年,在识字的成人群体中,有51.3%的人连一本图书都没有读过,这一比例首次超过半数。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因此可以认为目前我国面临阅读危机。[3]

国民阅读率低下是国民文化素质下降的重要信号,我们绝不可无动于衷。鉴于我国国民阅读率总体不高,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距离较大,所以摆脱国民阅读危机,营建阅读社会,创建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势在必行。必须采取自上而下的措施,发挥阅读对于提高国民素质的作用。以求改容更貌,使我国跻身于世界阅读之林。

(二)纸质媒介作用降低

纸质媒体包括的总类很广泛,是指以纸张或者类似纸张的其他物质作为文字

或者符号的载体的一系列媒介的总称,包括传统的书籍,报纸,信件,海报等等,这里的纸质媒体主要讲的是书籍,杂志和报纸。自从文字发明以来,纸质媒介就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近年来伴随着多媒体尤其是网络的飞速发展,纸质媒体受到严重的冲击。纸质媒体落后于网络媒体主要原因如下:首先,纸质媒体及时性不强,互动性不强。新浪,搜狐的新闻可以做到每隔半小时内更新一次,保持与新发生事物同步,而报纸则不可能。这是纸质媒体的先天性劣势。现在的社会都强调资讯的快捷,更多的上班族看新闻多去门户网站,网络媒体的先天性优势也已经改变了人们吸收资讯的习惯。纸质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缺少反馈呢,所以造成信息不对称,这也是纸质媒体的先天性劣势。而网络媒体不同,充分给读者的权利,而且,人们发在网上的文章和信息,可以获悉反响,比如看看评论,跟帖之类,纸媒上这些都不能做到。

其次,纸质媒体条款太多,太过格式化,而且流程复杂。一篇在网络上受欢迎的文章,却不见得能被报社相中,原因就在纸质媒体条款太多,太格式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现在的人都有“猎奇”心理,朝奔“八卦”“恶搞”之类而去,搜狐在娱乐上的成功就是个例子,这个是大势所趋,平面媒体不与时俱进,被超越是一种必然。纸质媒体不同于网络媒体有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说话负责与否的问题。由此,两者在流程处理上大相径庭,文字如果上纸质媒体,经历的过程会很多,很漫长,而网络媒体不同,可以实现所见即所得。有这些问题在,纸质媒体落后于网络媒体是一种必然。

二、国民阅读危机的原因分析

(一)多媒体对纸质媒体的冲击

1、网络媒体对纸质媒体的冲击

国民阅读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网络的飞速发展对国民传统阅读的冲击。据悉,中国青年报甘肃记者站对兰州九所高校进行了一次关于:“网络时代大学生读书状况”调查。当问到“网络的普遍应用对于大学生读书有没有影响?”时,5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这个影响比较大,只有5.3%的同学认为没什么影响。在进一步的调查中,37%的同学表示上网占用了读书时间,35%的同学认为上网改变了读书习惯。同时有31%的同学认为上网对读书心态有影响,17%的同学认

定网络环境破坏了读书环境。两项总和高达48%。[3]网络正在破坏着学生们的读书心态,年轻人不再进图书馆,开始习惯在网上读书看报,从而使得读书成为一种“泛读”现象,不再有精读。不读书的直接结果是,思考的人少了,行动的人多了。“这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怕的是我们的教育者对此不管不问,装聋作哑。”

2、媒体的多元化对纸质媒体的冲击

除了网络媒体的冲击以外,媒体的多元化也对传统的纸质媒体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例如,电视、VCD、DVD、游戏的城乡普及也造成国民的阅读危机。各种影视媒体的发达,导致人们处理不好看电视与书本阅读的关系,放任自流,从而缺乏良好的阅读环境,阅读习惯很难养成。而且人们对那些新兴的大众媒体的兴趣远远大于阅读,其中,电视成为“第二上帝”,传媒成为“第四权力” (前三位是立法、行政、司法)。英国著名哲学家波普尔死前曾发表一篇论电视破坏力的文章认为:电视把学校、图书馆赶出了人们的生活。

(二)人们的生存压力带来的功利性阅读心理

阅读危机的社会原因主要在于,社会转型期的浮躁与喧哗,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心态。在当前的环境中,有一部分人确实在为生计而奔忙,他们生活节奏紧张,无钱更无暇读书,这样,没时间就成为阅读危机的另一个最重要原因。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6年完成的第四次国民阅读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没时间”读书的主要为中青年,一半以上20多岁年轻人认为自己“没时间”读书,比例高达54.2%;50.7%三十而立的人和49.2%年过不惑者也“没时间”读书。据中国青年报记者对兰洲9所高校调查显示:有17%的学生一年中未购一本课外书,8%的学生几乎未进过图书馆。[4]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娱乐休闲方式增加,比如说:听听mp3、唱唱卡拉OK、看看DVD、健健身、美美容等,从而导致这部分人们没有时间进行阅读。

1、学生在各阶段的压力

中小学生的应试的压力是当今学生远离阅读的一大原因。一种重要的情况是当前中小学生的作业多,虽然一直说是在减负,可是教委的政策不稳定。不少学生照样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如:奥数班、作文班、英语班、等等各类的兴趣

[3]网络时代大学生读书状况报告[C].中国青年报甘肃记者站.2006.12.2.

班。像这样的培训班开开、停停;停停、开开。导致学生的生活没有规律,没有能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另一种情况是升学、择校、高考等等都是以分数来录取。许多家长认为成绩第一,看课外书是逃避学习的一种借口。第三种情况是农村的孩子没钱买书,有的农村学校几乎没有图书室,农村的孩子有的连一本课外书都没有。

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压力冲击了他们的阅读的可能性。以及在校期间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四年来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比如说:外语过级、政治、计算机等公共课压力过大;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剧,很多大学生都要参加等级证书、考研等等各项考试。农村青年大多没考上学的都外出打工或者是学技术,还有就是早年成家拖儿带母的生活压力大,没条件也没时间看书。

2、成人的就业压力

现在各个单位定编、定岗竞争激烈,所以成人面临工作的压力,很多人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岗位,或者是已经下岗,面对家人老、小要糊口度日,面临再就业的压力,所以无心也无钱买书、看书。而更多的农村成年人大多数为了子女读书都外出打工挣学费,没条件也没时间进行阅读。

3、生存压力让阅读更趋功利性

不仅如此,现代人快节奏的生存方式使其没有多余的时间阅读图书。据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表明,“没时间读书”也是制约图书阅读率增长的最主要原因,甚至很多青年人已“不习惯读书”。有近25%的人读书时间减少了;只有18.2%的人最近半年读书时问增加了。[5]有些上班族在上下班途中还看看报纸和杂志,有些人则连报纸杂志都没时间看,更不用说读书了。可见功利性的阅读也是阅读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纸质媒体质量的问题

纸质媒体衰落,阅读危机出现的原因还在于当前纸质媒体的质量不高,缺少精品图书。所以,出现了可看的书很多与“无书可读”的怪现象。可是总是不知道本书好,没有多少好书可读,如今市场上缺乏把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结合得很好的书籍。学生、家长和老师都能接受的读物十分缺乏。所以人们说,“这是一个自由的时代,什么书都有,垃圾泛滥,知音难寻,所以书不敢读;这是一

个速食的时代,书成为纸做的快餐,令人兴味索然,所以书不屑读;这是一个功利的时代,出书只为销量计,读书只为稻梁谋,所以书不会读”。图书市场琳琅满目、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图书上市,使读者无从选择。时间久了人们也就不想读书或不愿读书,所以就出现了“无书可读”的现实情况。

在第四次阅读调查中还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读者“不知道读什么”书,并认为“没有可读的书”。而据调查,这“一部分读者”是最具备“文化人”素质的,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教师、医生和高校学生。这同时也反映出一直困扰着我国出版业的老问题——精品图书缺乏,图书产销不对路。虽然近几年,我国图书出版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单从我国2005年出版图书222473种、总印数64.O2亿册(张);出版报纸1931种、总印数412.6亿份;出版期刊9468种、总印数27.59亿册的数字看,中国书报刊出版总量已居世界首位无可争辩。但是,从1999年我国图书的出版销售就在66.7亿册这个数字徘徊。这不能不归罪于图书精品太少,有创意、吸引读者眼球的图书凤毛麟角。而在图书市场上,选题跟风、模仿现象严重,再加上盗版书、伪书充斥,都极大地影响和伤害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降低了读者对图书的预期值。读者对书籍的文本内容产生失望情绪,导致他们转向其他媒介获取信息和知识。

三、应对阅读危机的策略和方法

应对阅读危机的策略和方法应该是综合考虑各方面的问题,在分析客观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法。

(一)积极倡导全民阅读

1、政府的倡导

倡导国民阅读,首先必须让人们明确纸质媒体阅读的重要性。尽管当前电视把一切变成了娱乐,互联网也改变了几乎一代人的阅读方式,但纸质媒介传统的阅读却不可取代。清水英夫认为,“一般的情况是,以新闻信息为中心的信息的传递,是随着新媒介的发达而不断发生巨大变化的。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就认为活字媒介已经过时,图书的使命已经结束。否定图书、轻视图书,就等于舍弃了我们文化的最基本的部分。现在的新媒介,即使成为信息工具,也不能成为思

想的担当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图书就是思想本身。”[6]关于这点,曾任联合国哈马舍尔德图书馆馆长的列夫·乌拉基米洛夫也说过:“不管采取何种新颖的传播手段,都不能完全取代作为信息源的图书。”“图书是一种持续性的信息手段,它像一个巨型的储油罐,如果需要的话,随时可以从中摄取不同数量的信息。”可见,与其他媒体相比,书籍等印刷媒介对增加知识、开阔眼界、提高个人品位和完善自我修养的教化作用尤为明显。所以倡导国民阅读,首先要让人们明确纸质媒体的重要意义和其不可替代性。

2、借鉴外国的经验

倡导全民阅读,建设阅读型社会,要提高国民素质,首先要使更多的人读到好书,养成读书习惯,而这又离不开读书指导。在全社会倡导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社会背景下,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指导、有影响的全民读书活动,非常必要。当然,建设阅读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合作努力,小范围、短时期的尝试很难在根本上解决问题。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了解,一些国家已经积极采取措施,倡导全民阅读,应对阅读危机。比如英国就设立了由政府主导、民间机构全力参与的全国阅读年。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通过一个全年的活动,转变英国国民的阅读态度。在全世界最有影响的是“爱丁堡国际图书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每年8月在苏格兰的爱丁堡举办国际文化节,其中包括艺术、图书、电影、音乐等。图书节是文化节的一部分。

而美国政府自1995年提出“学童读写运动”,陆续提出“美国阅读挑战”、“阅读高峰会”等计划,并明确规定高中生必读的21种书,从荷马、柏拉图到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直至《共产党宣言》、《圣经》。美国从1 995年起还发起“反电视运动”,将每年的4月22日至28日定为“关闭电视一个周”,呼吁美国人在这一周的时间内关闭电视机。目前,这一活动已经在英国、加拿大、丹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得到响应。国外的这些先进经验可以作为我们摆脱阅读危机的借鉴。

3、发挥全社会的推动作用

值得欣慰的是,当前我国全民阅读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宣传和推动全民阅读,取得了很大成效。在2006年世界读书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文化部、教育部等l1家部委共同向全社会提出,在今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开展“爱读书,读好书”的全民阅读活动。另外,为提高9亿农民的国民整体素质,政府正在实施一项面向农民的公益性文化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期望在未来的5年内,通过在一些居住相对集中、人口密集的村庄建设20万家“农家书屋”,以缓解农民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各地各部门也纷纷以各种形式应对阅读危机,倡导全民阅读。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协会工作委员会已着手策划“21世纪新阅读行动”,呼吁上海青年“书人”——图书的创作者、设计者、生产者、服务者、流通者、销售者和研究者,积极主动创造新型、多元的符合读者需求的图书产品,开拓图书阅读的一片新天地。

一些地区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例如,北京市的“读书益民”工程已经列入市政府折子工程。计划从2005年起连续5年,筹集政府资金2000万元,为全市边远山区农村、农村中小学、来京务工人员聚集地捐建1000所“益民书屋”,初步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书屋网络系统。北京市委宣传部每年拨款250万元、市财政每年拨款1 50万元支持“读书益民”工程。相信通过各方长期不懈努力,纸质媒介阅读率得到提高,公民文化水准基本素质都能得到整体提升。就北京市所作的努力可以在全国各地进行推广。

(二)完善法制加强网络监管进行媒体素养教育

所谓媒体素养是指公众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媒体素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公民健康的媒体评判能力,指导公众正确理解、合理运用媒体及其信息资源。有鉴于网络的快速、互动、开放及多媒体等特性,可以尝试创建未成年人网络德育阵地。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平台生动地传播网络媒体的相关信息和知识,开设栏目和未成年人进行谈心和沟通。正确引导青少年如何上网?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在全社会振兴阅读,大力提倡创建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加快图书馆网点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图书馆(室)的职能作用,引导人们走进图书馆、热爱图书馆、并学会利用图书馆。最终使阅读变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加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的推进实现城乡资源共享,是解决目前阅读危机

的一种有效方式。我国应该由政府设置机构,向全社会发出“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提出“人人有书读,家家飘书香”的口号。[7]将图书馆、书店列入城市规划中,做到每个社区都有书店、图书馆。加快农村图书室的建设做到资源共享,组织城市各中、小学校向农村图书室捐书活动,加强农村图书室的藏书量从而丰富资源。使每个学生都有书可读,都能读到并拥有自己喜爱的一本书。为了培养青少年的阅读兴趣,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就发起一个“反电视运动”号召各个家庭在每年的4月下旬关闭电视一周。这一运动得到不少家庭的响应,并且波及到英国、德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从而使更多人们从电视、游戏中解放出来。信息资源共建是解决阅读危机的基础,也是关键。

(三)注重早期阅读的推进工作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终身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取决于有效的早期阅读。“美国一年级儿童每年读3万字,中国一年级儿童每年读4900字,少于美国儿童的1/6。西方发达国家儿童在6至9个月时就开始阅读,而中国儿童则普遍要到2至3岁才开始阅读。美国儿童在4岁后进入独立的、自主性的大量阅读阶段,而中国儿童平均到8岁才能达到这个水平。”世纪蓝图市场与研究咨询公司首席研究员张守礼在《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报告中这样写道。在报道中,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地区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广泛开展了阅读促进运动,其重点放在儿童阅读的促进和基础教育体制的变革上,从而掀起了教育领域的阅读促进风暴。

可见,要养成和建立早期阅读机制,应该推广科学的早期阅读理念和方法,指导家长和教师的有效参与分享,帮助儿童从依赖阅读走向独立阅读,为终生的学习能力打下坚实基础。人的一生中心智生活最活跃的时期是在青少年时期,人生的阅读最佳时期恰好也在这一时期。因此,要全面推动中、小学信息素养教育活动乃至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活动。

其次,应该注意培养中、小学生学习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在中小学广泛开设“阅读课”。学校老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指导,比如说严禁那些低水准、暴力、色情等读物充斥青少年的读物,也就是教孩子们如何阅读;如何选择图书、如何速读等等。使广大的青少年早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古人说:“开卷有益”,然而现在,有些书并不是有益的。全民阅读要有导向,图书馆是书之渊薮,也是读者集中阅读之地,交流之地。在读者不知如何选择好书时,各图书馆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提高公民对图书馆这一终身学习而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的认知度,图书馆应做好创新服务工作,做好导读工作,正确引导读者如何亲近书、热爱读书,让读者读到有益人生与社会的书。以上只是笔者针对目前国民阅读危机问题的一些粗浅看法,以及一些有针对性的应采取的措施。当然还不够全面,希望在提高国民阅读率时能得到有效的实践。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读书率是一个强国兴邦的象征。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从小养成勤奋读书的好习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多读书,读好书,以丰富的知识提升素质,从而提高我国国民的读书率,为中华民族的振兴提供不竭的动力。

(四)增加人们的阅读时间

阅读危机下,“没时间”读书的主要为中青年,“忙”只是表面现象,这种现象用在这里恰到好处,最关键的是人们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都成了“盲人”。所以要牢固树立终生阅读的理念。让终身学习、毕生阅读成为国人的一种习惯和风尚。正确处理好应试压力与素质教育及其与升学率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三方面相结合的难点,不能仅靠政府政策的出台,还需要学校、家长以及社会的配合。关键是要使整个社会在用人机制以及人才评价上以重能力为主而不是以考分为主的多元化,用人标准蔚然成风。这就需要学校老师在课堂上提高效率、布置作业适量。家长真正的做到让学生自己支配时闻,选择自己喜爱的读物。

可以设立读书日,企业单位要对员工读书提高自身素质提供条件和进行鼓励,例如建立图书阅览室,在休息室放置免费书报,开展读书读报活动。这些都可以增加人们的读书时间,努力使读书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五)提高纸质媒介的质量

应对纸质媒体的衰落最直接的措施就是提高纸质媒体的质量,增加纸质媒体中的精品数量。阅读危机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无书可读”,可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让大家有书可读。一方面要求,出版社出版适销对路的书刊;另一方面要求,出版社和其他出版机构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而不是单纯的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出版活动。努力增加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

为一体的精品图书。对于文化艺术类图书要在内容和装订等多个方面下功夫。政府相关部门对于图书和报刊的出版工作要进行有益的引导和监督,确保出版物的质量。

1、纸质媒体要进一步走市场化道路

事实证明,纸质媒体的最大缺陷是必须通过发行渠道(即人这个载体)才能到达受众,因此如何从发行渠道这个角度加强与媒体自身的亲和力就成为拓展市场的关键。目前,国内相当一部分报纸、杂志(尤其是主要在当地发行的)由邮发改为自办发行,不仅是从降低经费上考虑,而且也加强了对发行队伍的管理、激励,使媒体进一步接近市场,更好地掌握读者的需求,使得媒体的每一步动作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对以零售为主的报纸、杂志而言,如何让社会上各级零售商对报社、杂志社产生亲和力,让其竭尽全力去打开销售局面,成为发行量上升的根本所在。如新疆《乌鲁木齐晚报》曾经以一个整版的篇幅,以《风雨卖报人》为题刊登了一组卖报人顶风冒雨卖报的照片,当期报纸为每一位卖报人珍藏,许多卖报人表示:从来没有一家报社这样想到我们卖报人,《乌鲁木齐晚报》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了使命感。由此,卖报人尽力推销该报,也使《乌鲁木齐晚报》超越当地晨报成为新疆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对于一个具有一定历史的纸质媒体而言,当原有市场份额出现下降时,开辟新的市场就成为保持媒体生命力的必由之路。如由广州日报社创办于80年代初的《足球》报,当时独树一帜,且立足于广东这块沃土,一度成为全国个人订阅量最大的报纸。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一方面其他地区的报业也进入了足球这块热土,另一方面沿海发达地区人们娱乐方式的多元化使得关注足球的人数在减少,以沿海地区读者为主要对象的《足球》报面临冲击。1995年,中国足球甲A球队四川全兴面临着可能降级的命运,四川球迷通宵排队求购球票。《足球》报深感西部足球市场之潜力,由总编严俊君撰写了《保卫成都》一文刊登于头版,一下子“保卫成都”之声响彻大江南北,最后四川全兴队终于保级成功。从此,《足球》报在西部地区(尤其是大西南)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同,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市场。

2、“百花齐放”与加强监管相结合

百花齐放是要求纸质媒介丰富自己的内容,提供可读性,这是提升纸质媒体整体素质的更本和基础。加强监管就是要求有关部门对纸质媒体加强监督和管理,提供其质量,杜绝不健康的东西和不利于纸质媒体质量提高的内容出现。百花齐放要体现在对纸质媒体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方面,纸质媒体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方式存在,例如,近年来做工非常精美的收藏性书籍,以及做成64K版本的精装图书很适合随身携带;还有的书就是电影或电视的剧本,内容和电影相结合也是一种尝试。形式和内容可以多样性,但要控制质量,质量是媒介的生命所在,纸质媒体也是这样,所以必要的监管也是纸质媒体发展的基本要求。

3、纸质媒体要形成与网络的联动

从报纸、到电台广播再到电视,电脑,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对传播界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今,互联网、手机等技术手段的普及和发展,必然会引起传媒资源的又一次整合。面对这样的变革,纸质媒体如果不选择创新,就必然会被时代淘汰。2007年1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报告同时显示,我国域名总数显著增加,其中,CN域名总数超过180万,而与05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达到64.4%。上网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使用ADSL、Cable Modem、专线等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1040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75.9%。新兴上网方式—手机上网也初具规模,也达到1700万人。而同时CNNIC《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中最夺目的数字莫过于对整个博客市场容量的描述。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中国博客作者规模已达到1750万,其中活跃博客作者(平均每个月更新一次以上)接近770万,注册的博客空间数接近3400万,而博客读者则达到7500万以上,其中活跃博客读者高达5470万人。[8]

纸质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纸张” ,报纸最初被称为“新闻纸”,书籍则被称为是记载和传递知识和文化的工具,以纸张为载体向受众传递知识和新闻信息一直被认为是纸质媒体的重要特点之一。在新形势下,首先,纸质媒体要接受媒体革命带来的巨大的冲击力,通过提供自身质量来取得生存的空间;其次,就是寻求与网络媒体的组合联动,借助网络媒体的优势发展自己。这种联动下纸

质媒体和网站都能提供各自的优势,搭建信源、与受众互动等共享平台,实现资源优化、联手行动,使彼此的核心竞争力都得到提高。而在这一过程中,报纸也要相应对自身采编模式创新和突破,实现报纸质的飞跃。可以从搭建多方面的共享平台入手,充分发挥彼此优势,最终形成高层次的相互的融合,并以此带动纸质媒体尤其是报纸自身采编模式的创新和突破。

结论

总之,面对纸质媒体落后的局面,应对全民性阅读危机是当前我国文化教育事业建设中一项艰巨的任务。解决阅读危机的关键应该是立足于我国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充分借鉴国外应对阅读危机的经验,从而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措施和策略。努力使阅读在提高全民族素质方面的作用得到发挥。在这一活动中,以政府为先导,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尤其是教育系统中创造各种有利于阅读的有利条件,建立阅读型社会,知识性社会。

参考文献:

[1]林希.“读书率”绝非等闲事[N].人民日报,2OO6.07.07,(8).

[2]读书与我们的生活[N].光明日报,2OO6.04.24,(7).

[3]黄贵俊.提升阅读理念构建阅读社会[J].图书馆论坛,2O05,(6):40.

[4]钟军晓.我国网民人数达1.23亿[N].光明日报,2O06.07.20,(2).

[5]狄多华.网络环境侵蚀学子读书心态[N].中国青年报,2OO5.09.26,(12).

[6]周英.刍议阅读的衰微[N].中国文化报,2OO5.10.31.

[7]王小溪.网络时代何人依然恋书香[N].文摘报,2OO6.04.27,(7).

[8]杨泽文.“无书可读”与“有书不读”[N].中国文化报,2OO5.09.21,(2).

[9]瞿旭晟,张志安.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亟待实施[N].解放日

报,2OO6.01.24,(8).

[10]中国新闻出版报[N].2OO5.12.21,(13).

[11]让阅读成为全民的习惯[N].光明日报,2OO6.05.19,(1).

[12]谢迪南.如何推动国民阅读[N].中国图书商报,2OO5.09.30,(2).

(最新)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

学院:中药学院 年级:2013级中药制药 姓名:蔡家乐、曾家欢、陈朝辉、陈锦帆 学号:2013039001、2013039002、2013039003、2013039004 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 【摘要】“碎片化”阅读是在数字化、新媒体环境下技术飞速发展而催生的一种新阅读方式,也是人们日常生活改观之后的一种新常态。论文主要通过描述碎片化阅读的利与弊:“碎片化”阅读具有信息更新速度快、阅读便捷以及有利于实现阅读全民化、普及化的优点,甚至可成为经典导读的有效途径;也具有让人形成惰性阅读习惯、降低人们的思维发展与连续性以及辨识内容真伪性能力的副作用。从而探讨出:面对已盛行的“碎片化”阅读,人们应该根据个人情况理性对待,无论是碎片化阅读还是传统纸本阅读,都有可能提高阅读能力、提高欣赏水平、提高知识水平,不应一概而论地将碎片化阅读与传统纸本阅读割裂和对立起来。 【关键词】碎片化阅读;新媒体;传统纸本阅读;阅读方式; 碎片化阅读,作为新媒体融合语境下比较突出的一种阅读形式,这个概念近年来不断见于各类媒体,本质而言,它属于数字化的一个部分。碎片化阅读是数字化和新媒体语境下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习惯改观之后的一种新常态。人们已经习惯于借助可移动、便携式的媒介工具进行即时即地的交流与沟通,乃至分享各种信息。在新媒体这个大环境下,碎片化阅读以其独特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让利用每一个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的低头一族应运而生。当这种改变了人们文化发展节奏的阅读方式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碰撞时,论文主要讨论它的利与弊以及对其的看法。 1.“碎片化”阅读的概念界定 碎片化阅读,作为新媒体融合语境下比较突出的一种阅读形式,人们通常主

公共危机管理 B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公共危机管理试卷(作业考核线上)B 卷学习中心:院校学号:姓名 (共 4 页)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公共危机 公共性危机是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而引发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的危机事件。 公共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公共安全管理的任务与目的就在于解决公共危机问题,它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就客观存在着的。 2.政府危机管理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以突发性危机事件为目标指向,对突发性危机事件及其关联事物的管理活动,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危机发生前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时的反应能力与控制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处理危机,恢复社会正常秩序。 3.合法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指执行机关在执行活动中的执行根据要合法,执行程序要合法,采取的执行措施要合法。 司法鉴定合法性原则,是指司法鉴定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它是评断鉴定过程与结果是否合法和鉴定结论是否具备证据效力的前提。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公共危机管理中科学决策与经验决策的关系。 答:科学决策是决策者遵循科学的原则、程序,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的决策活动。它的特点是强调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注重集体共同决策。经验决策主要是凭借决策者个人的知识、才智和经验而做出的决策。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是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它们的结果并非完全对立。科学决策的结果并不必然是科学的、准确的,而经验决策的结果也不一是非科学的、不准确的。传统社会主要以经验决策为主,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决策逐渐占据上风。但是,经验决策在当代社会并没有随着科学决策方式的诞生而消失,在特定的情况下它成为科学决策的有益补充。 2.简述危机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答:一般来说,危机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机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危机的检测和预警;危机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危机应急处理技术和检测机构及其任务;危机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危机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危机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危机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危机的变化和预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 3.简述如何实现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与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机结合? 在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时有发生,对政府公共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政府公共管理提供了改革契机。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把公共危机管理和政府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地探讨和论述,其目的在于为政府更有效地管理公共危机提供合理的思路和有益的建议。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责任之所在,政府必须把公共危机管理作为其重要职能:从理论上言,政府权力源于人民,为人民谋求福祉而存在,而公共危机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政府承担公共危机管理的责任是政府存在的目的使然:从实践上看,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表现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关系到民心向背和国家政权兴亡,政府对公共危机进行有效管理的现实价值更加彰显。为此,必须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模型,明确政府在公共危机发生的不同阶段所应承担的具体责任。现实中,由于政府对危机认识不足、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缺位、政府奖励与惩罚体系错位、公共应急法制建设滞后等原因,公共危机管理中还存在诸多政府责任缺失行为,其表现在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危机管理模式单一、危机管理协作机制不完善、危机管理制度缺失、危机反馈控制缺乏等方面。为使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责任得以有效强化,就必须借鉴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的先进经验、强化各

武汉市武昌区2021届高三2月调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武昌区2021届高三年级1月质量检测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2021.02.19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以媒介为载体的信息交互网络正联结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阅读文本的生产、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平面纸质阅读到手机阅读、社交阅读等网络阅读,阅读媒介多样化趋势不可阻挡,这一发展趋势给传统的以纸质文本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更好地应对这一机遇与挑战,《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加入学习任务群,使之正式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 “媒介”一般指传播介质,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既包括静态的纸质文本、图片,也包括动态的声音、动画、视频等电子文本。由于文本内容呈现形式的多样性,“阅读”的内涵不再局限于对书面文字的识记、理解、鉴赏、评价,而是进一步拓展到对图片、表格、声音、视频等多元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与传统的纸质阅读相比,跨媒介阅读具有参与度高、自主性强、多样、快捷、便利等特点,人人都可以成为生活事件的发现者、记录者、写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跨”既强调“跨越”,更注重“整合”,不同的媒介形式特点各异,求同存异,将之有机整合并应用到语文课堂上来,可以丰富语文学习内容,加强语文学习与时代、与生活的联系。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围绕言语活动开展。阅读以不同媒介为载体的信息,首先应基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引导学生理解多种媒介运用对语言的影响,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手段,而非目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活动应整合丰富的语料,锻炼学生在多样的信息来源中去伪存真、辨识媒体立场的能力,在言语实践中形成价值判断和文化心理。从本质上看,“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具备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但这里所说的“媒介素养”不是新闻传播学范畴的,而是语文学科范畴的“媒介素养”,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新媒体试题

1.在新媒体上做推广,把流量集中导向某个平台,这种做法叫做________。 2.通过吸引人的标题来让用户对阅读内容产生兴趣的现象叫做________。 3.在直播或视频平台中,在视频中飞过的即时评论字幕,这种发表评论的方式叫做________。 4.通常把________网站称作互联网的入口。 5.新浪最著名的社交平台叫做_________。 6.国内用户最多的搜索引擎是._________,国外用户最多的搜索引擎是______。 7.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工具是_________,腾讯旗下的支付工具是________。 8._________技术可以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预测,使新媒体可以做到更精准的推广。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新媒体 2.数字电视 3.微店 4.VR

1.举例说出常用的几种社交软件。 2.简述一下VR技术的用途。 3.知乎平台能够吸引大量的用户,它相比较传统论坛的优势是什么? 4.BAT大平台中的BAT分别指的拿三家公司? 5.新媒体发展的四大趋势。

6.优质媒体的三大特征。 四.论述题(第1题10分,第2题20分,共30分) 1.对于一个新媒体运营专员来说,网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如何提高网感,谈谈你的方法。 2.某品牌的汽车公司推出一款15万左右的运动款新车型,你觉得如果要进行推广,广告针对的受众人群应该是哪些人?通过什么平台进行推广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并说出你的理由。

一、填空题 1.导流 2.标题党 3.弹幕 4.门户 5.新浪微博 6.百度,谷歌 7.支付宝,财付通8.大数据 二、名词解释 1.新媒体: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2.数字电视:将图像、声音和数据,通过数字技术进行传播、处理的视听系统。 3.微店:在微信平台上开设的移动电子商务店,成本低,只需利用碎片化时间和个人社交圈就可以进行营销推广。 4.VR:虚拟现实,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三、问答题 1.微信、QQ、微博、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 2.(1)视频网站(2)教育(3)医疗(4)游戏 3.(1)高质量的回复(2)用户实名制(3)手机阅读体验好(4)与社交平台交互(5)引入社交网络服务 4.BAT分别指的是: B(baidu):百度公司 A(Alibaba):阿里巴巴公司 T(Tencent):腾讯公司 5.(1)注意力经济时代来临

公共危机管理试题及答案

1、对紧急权力最重要的实质限制之一是()。 A、比例原则 B、非可减原则 C、非歧视原则 D、非程序原则 答案:A 2、发生Ⅰ级或Ⅱ级突发公共事件应在()内报告国务院。 A、2小时 B、3小时 C、4小时 D、5小时 答案:C 3、在我国的政府系统中,管理自然灾害救助的行政部门是()。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公安部 D、民政部 答案:D 4、根据《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的规定,重大动物疫情在()内报至农业部。 A、8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小时 答案:C

5、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是()。 A、国务院 B、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C、市(地)级人民政府 D、县级地方人民政府 答案:B 6、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通过()来实现对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A、预警指标体系 B、政府监管 C、金融机构内部控制 D、行业自律 答案:A 7、危机决策机制主要由危机决策主体和危机( )两个方面构成。 A、决策客体 B、决策信息 C、决策制度 D、决策结果 答案:C 8、阻断铁路干线、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和重要交通枢纽、城市交通8小时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属于()。 A、一般事件 B、较大事件 C、重大事件 D、特别重大事件

答案:D 9、在重要场所、重点地区聚集人数在10人以上,100人以下,参与人员有明显过激行为的事件属于()。 A、一般事件 B、较大事件 C、重大事件 D、特别重大事件 答案:B 10、免于因无力履行约定义务而被监禁的权利属于()。 A、非克减原则 B、非歧视原则 C、比例原则 D、克减原则 答案:A 11、地方政府是发现公共危机事件苗头、预防发生、首先应对、防止扩散的第一责任人。这是指公共危机管理的()。 A、社会性大协作原则 B、属地管理 C、常设性原则 D、统一指挥原则 答案:B 12、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除了取决于公共管理机构特别是政府的组织动员能力外,还取决于()以及国民的综合素质。 A、全社会力量

跨媒介叙事学

跨媒介叙事:媒介融合时代影视文化生产的新空间 张建敏 摘要媒介融合时代不同媒介的融合, 必然打破过去单一媒体对于媒介生产的限制, 催生出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新的媒介内容生产模式,生产可以跨媒介平台传播的媒介产品。本文通过对跨媒介叙事的文本特征、叙事逻辑、叙事主体及叙事动因的初步分析,反映出媒介融合给影视生产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跨媒介叙事,文本特征,叙事逻辑,粉丝叙事 近年来国内影视界《花千骨》、《琅琊榜》与《微微一笑很倾城》等荧屏热播剧,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网络IP 改编剧,都是在推出电视剧的同时,连带开发电影、网络游戏、动漫或者网络剧等相关内容产品。不同媒介平台在同一个大的故事框架中建构各自的故事文本,产品形态不同,内容各有侧重,这种影视文化产品的新生产方式显现出鲜明的“跨媒介叙事”特征。 跨媒介叙事这种内容生产方式在西方由来已久,最经典最成功的莫过于美国迪斯尼的系列卡通电影、迪斯尼乐园及其各种衍生产品。在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的深入发展使得这种跨媒介叙事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同媒介的融合, 必然打破过去单一媒体对于媒介生产的限制, 催生出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新的媒介内容生产模式,生产可以跨媒介平台传播的媒介产品。 一、“跨媒介叙事”的含义

早在上个世纪美国一些传媒制作者就已经尝试运用跨媒介叙事进行多种类型的媒介内容生产,除了美国迪斯尼公司的卡通电影及其系列衍生产品,电影《星球大战》和《黑客帝国》等也是成功案例。进入21世纪以来,跨媒介叙事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刺激下,更是成为全球性的影视生产模式。《哈利波特》、《一千零一夜》、《花木兰》等都衍生出文学、电影、漫画、舞台剧、交响曲等系列作品。 跨媒介叙事实践风起云涌,对跨媒介叙事最早进行深入研究的是美国传播学者亨利·詹金斯。《文本盗猎者:电视迷与参与式文化》(1992)、《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2006)两书集中体现出他对跨媒体叙事的探索。①在詹金斯的界定中,“跨媒介叙事”是指“横跨多个媒体平台展开的故事,其中每一种媒体都对我们理解故事世界有独特的贡献,与基于原始文本和辅助产品模式相比,它是系列产品发展的更为综合的一种方式。”②在著作中詹金斯以《黑客帝国》为例,具体分析这个拯救人类的故事如何在电影、动漫、游戏等各种媒介平台流转,共同构建起庞大的有待各方势力挖掘的故事王国。 我国是在近几年才出现跨媒介叙事的系统实践。近来热播的影视剧《甄嬛传》、《花千骨》、《小时代》、《琅琊榜》、《老九门》等剧作,在网络小说、电影和电视剧等传统媒介产品形态之外,也连带开发漫画、卡通、手游、网剧等其他媒介形态的系列产品,都是典型的跨媒介叙事实践。 从“跨媒介叙事”的视角,深入考察现今影视内容生产方式的发展,可以清晰地看出媒介融合给影视内容生产带来的深刻变革,感知媒体制作者如何在不同媒介平台上展开同一故事叙事,不同的媒介平台对故事文本与叙事逻辑产生怎样的影响,粉丝在跨媒介叙事中起着怎样的能动性作用等,通过这种考察,能更 ①施畅.跨媒体叙事:盗猎计与召唤术[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3-4):98-104。 ②[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第423页。

新媒体时代下的阅读方式

新媒体时代下的阅读方式 礼记中孔子曾说过,人其国,其教可知,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可见正是书籍记录了传承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与道德品质,正是阅读陶冶出了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即便是在几千年以后的今天,阅读仍然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在今天,阅读的方式正在悄然的发生着改变。从以龟甲,竹简为代表的原始媒体,到携带方便造价低廉的纸质媒体,再到信息技术下,视、听、触多种感觉融为一体的新型媒体,阅读从“纸质时代”进入“纸质与电子并存的时代”。 提到新媒体,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一个词就是便捷,没错。相对于传统纯文本的形式,新媒体可以快速提供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影像等在内的多样的阅读内容。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阅读的效率和检索功能,在新媒介提供的庞大的信息资源中,大学生可以借助更加广泛的阅读获得自我认同,并不断丰富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但是新型阅读虽然带领我们进入更广阔的信息空间,却造成了看完就马上扔到一边,从此不再理会的快餐阅读现象。这就违背了读书本身应有的内涵。一本好书需要细细地阅读、慢慢地品味其中的精妙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将书中的智慧与自身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这样看来似乎两种阅读方式都有自身的优劣之处,那么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阅读方式呢, 我认为,我们可以以传统阅读为主以新媒体阅读为辅,结合自身的实际将二者有机的结合。比如,对一些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思考的材料最好应进行纸质文本的阅读;对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最新信息的,应该选择网络阅读;在阅读纸质文本时,要善于“纵向深入”,在网络阅读时则要注“横向比较”,如果能够把传统阅读中细致深的入信息分析和与网络阅读中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结合起来,就一定会趋利避害,达到一种共生共荣的局面。 老师们,同学们当代社会,处于信息膨胀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会的是“自由穿梭”,从新媒体阅读中开阔自己的眼界。张扬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质疑的精神,从传统阅读中沉淀智慧,获取知识,领悟美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我们在阅读当中学会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追求真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相信前方我们将收获的是一个更加美好的青春和更加广阔的未来。 11级人资一班都琳

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应对公共危机管理

微信号:1 公众质疑:有的人同在一个城市可以买豪车,有的人开普通的车,而有的人没有车;孩子想出国就出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网上炫富等等。而却有很多人现在家庭的生活还难以为继,遇到重大疾病就感觉到很困难,生活很艰巨。这些现象使得总书记提出()。 构建一个城市的安全体系,其目的是()。 在危机事件后重塑政府形象要做到()。 在下列建设项目中,哪些属于邻避效应的项目()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造成约两万人死亡,并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日本也出现了很大程度的恐慌,和杭州一样也发生了抢盐事件。 本讲认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等同于安全生产事故一并来看待。 东黄爆炸事件,总书记在现场提出的方针是()。 我们拥有庞大的互联网的群体,网民就是公众,网民代表了一个国家,也代表了社会的中间力量、青壮年、甚至一部分老人,它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所以说我们从网民就可以看到社会的()。 本讲认为,在突发事件中,哪些心理传导的效应会对公众的心理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导致产生公众心理恐慌() 根据本讲,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包括哪些方面() 对于有些隐患的排查,客观地来看,还有一些技术难点,需要专业知识,还要导入专家制度。同时还要配备相应的技术装备。 政府信任指在突发事件后,在社会关系中,公众、非政府组织或社会组织,对政府秉持的信赖状态。 美国的全国突发事件管理系统,由哪些子系统组成() 本讲认为,在突发事件当中公众产生心理恐慌的原因是:() 国务办二号文当中明确指出,城市面临的风险特点包括()。 本讲提到,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第38条新增,对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给予处罚。 做应急管理工作,做安全工作,等到出事之后要加强处置动作。把整个的工作重心是放在处置上。 政府信任修复阶段的即时性修复指在面对一个突发事件时,可以边工作、边提高、边改善。 随着科技的发展情况,对地震灾害的监测和预警的能力已有突破性进展,但完全能够预警还有一定的差距。() ()是舆论引导与信任修复的基石。 一杭州网友在网上传播了日本大地震,造成核泄露污染海水,食盐不能吃的消息,引起抢盐事件,在本讲中被称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又叫什么() 根据本讲,我国2007年颁布并实施的()对突发事件做了界定。 本讲认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要鼓励引导各部门和企业把工作重心放在()上。新技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集成创新需要利用()技术。 ()第22条,明确提出来,所有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本讲认为,做好安全生产或安全防控工作,首先要了解的就是()。 根据本讲,()是舆论引导与信任修复的基石。

解读2017年高中语文新课标概念跨媒介阅读

解读2017年高中语文新课标概念跨媒介阅读 2017年新课标提出全新概念“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中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必须创设情境,设计专题。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通过专题完成跨媒体学习任务,必须弄清楚“跨媒介阅读”这个新概念。在弄清“跨媒介阅读”前,我们先考察语文课标中有关媒介的问题。 媒介是什么?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媒介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存储信息的工具,二是传播信息的工具。书、U盘、互联网上云盘都是存储信息的工具,这就是媒介。电话、电视、电子邮件、QQ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这也是媒介。这样把媒介看作两个工具,是为了方便而已。某一种媒介是哪种工具,有时是很难区分。书架上的书作为存储信息的载体而存在的,这时它是存储信息的工具。如果有人阅读这本书,它起着传播信息的作用,这时书是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果媒介只是存储信息的的工具,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它是没有意义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没有必要区分媒介是存储信息的工具还是传播信息的工具,把媒介看作是传播信息的工具就可以了。因为在语文学习中,没有哪个学生把作为存储信息的书束之高阁,书在这里起到了传播信息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在语文教学中,那些帮助学生阅读、交流的具有传播信息功能的物质就是语文学习媒介。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科书是最常见、最重要的媒介。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传播信息的工具增多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就自然增多了。新课标站在时代的前沿,敏锐地意思到这一点,在语文课程中引入媒介的概念,为了表述方便,称之为语文学习媒介。顾名思义,语文学习新媒介跨越语文教科书这个纸质传统媒介。换句话说,指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语文教科书以外的使学生与他人、学生与知识和信息发生某种关联的非纸质物质。 在这里我们强调语文学习媒体的“非纸质”性是有原因的。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读语文课本,也要读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学生对这些纸质媒介比较熟悉,都是通过视觉感知媒介获取信息。学生只要有一定的阅读知识和文体常识,就能够读懂。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介不列入语文学习新媒介范围内。语文学习新媒介强调一个“新"字,突出其依托电脑、手机、互联网的特点。语文学习新媒介有哪些具体形式呢?电脑存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强大,手机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及时、快速,互联网存储信息传播信息的广度无以伦比,其中的技术手段并非全部可以为语文教学所使用。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和目前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特别是互联网发展的水平来看,语文学习新媒介有这些形式或类别:广播、电视、新闻网站、阅读网站、文档收集类网站、视频汇集类网站、影视资料库、网络综合资料库、APP;新媒体、微信、微博、博客、QQ、公众号、电子邮箱、贴吧;搜索引擎、在线词典等等。这些媒介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是经常用到的,也体现了语文课堂的时代特征。 语文学习新媒介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应该弄清楚语文学习新媒介的特点。 第一、时代性。语文学习新媒介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它依托新时代的信息技术,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语文学习新媒介也将随着发展。可以预见,智能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又将给语文学习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一特性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掌握新近发明的传播技术。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运用传播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偏好,了解这些对教师设计学习专题有很大的帮助。

2019年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应对公共危机管理》试题

2019年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应对公共危机管理》试题及答案(66分版)考试中途请不要离开,即使您关闭浏览器或电脑,系统也将持续计时。 (一)单选题:每题1分,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天津爆炸案出现没有总指挥的状况,该如何解决。 A.警察局长总指挥 B.事故公司领导负责 C.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选任 D.武警交通队长担任 2.公众质疑:有的人同在一个城市可以买豪车,有的人开普通车,而有的人没有车;孩子 想出国就出国、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网上炫富等等。而却有很多人现在家庭的生活还难以为继,遇到重大疾病就感觉到很困难、生活很艰巨。这些现象使得总书记提出()。 A.全力扶贫 B.政府作为 C.全力合作 D.经济发展 3.“表哥”事件引起轩然大波,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这位官员被调查了,调查他并不是他在处理这场危机应对的情况怎么样,反而是由于现场一个表情引发了一场审判,最终这位官员还被判了刑,很多人开玩笑叫一场微笑引发的审判。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政府信任面临的()挑战与特点。 A.集体性的行动(抗争) B.公众终止与政府积极的互动 C.集体性的行动(诉求) D.政府官员容易成为焦点 4.产生政府信任危机的舆论因素包含()。 A.媒体导向 B.心理挫伤 C.公共直接利益 D.公共间接利益 5.在张家村拟建一座核电站,该项目引起了周围民众的恐慌,该种恐慌在本讲中被称为哪种症状() A.恐核症 B.恐水症 C.急性焦虑症 D.慢性焦虑症 6.根据本讲,()是舆论引导与信任修复的基石。 A.技术水平 B.措施手段 C.领导作用 D.制度设计

7.本讲提到,现在基尼系数过高,贫富差距较大,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社会集体焦虑,通过哪种措施可以改善人们的心理感受() A.调节分配制度 B.城乡医保同筹制度 C.廉租房制度 D.提前退休制度 8.本讲认为,做好安全生产或安全防控工作,首先要了解的就是()。 A.不确定性 B.目标 C.风险 D.消极影响 9.本讲认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要鼓励引导个部门和企业把工作重心放在()上。A.政府引导 B.科普宣教工作 C.处置工作 D.隐患排查治理 10.到今天为止使用互联网网民的人数规模已接近()亿。 11.在经历了一次危机之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产生了怀疑,不仅有怀疑也有批评,甚至还有其他衍生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需要去考虑()。 A.在危机发生的时候,我们究竟面临哪些挑战 B.立即着手工作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C.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公众给予的怀疑和批评给予立即回复 D.对公众的怀疑和批评避而不谈 12.根据本讲,我国2017年颁布并实施的()对突发事件做了界定。 A.《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分工的通知》 B.《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的通知》 C.《安全生产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13.本讲认为,隐患排查工作,首先要加强(),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等同于安全生产事故一并看待。 A.风险管理 B.风险与隐患清单 C.科普宣教工作

【整本书阅读与跨媒介阅读】动物庄园整本书阅读全指导3.24

《动物农场》整本书阅读 教学设计(共三课时,本节课为第三课时) 学情分析 我们班的同学比较喜欢看外国小说,一些同学尤喜卡尔维诺、石黑一雄等作家,于是 带动其他同学一起看,掀起了一股小热潮,有些同学还萌生了写小说的欲望。但是,我称他 们只是“看小说”,因为他们就就是了解一下情节,为人物命运唏嘘感叹几回而已,还停留 在“过一把眼瘾”的浅层次阅读阶段,同时,阅读方式也比较单一。想借这本《动物农场》 的整本书阅读,带领他们一起深读精读文本,学一点阅读方法,尝试一下跨媒介阅读,进行一下思维训练,写一点读书心得,真正地过一把“读小说”的瘾。 作品与作者 《动物农场》(Animal Farm)亦译作《动物庄园》、《动物农庄》,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中篇小说,1945年首次出版。 该作讲述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农场, 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 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它是一部革命史,但它误入歧途,而且每一次 偏离都那么有理由。”作者在1945年该书出版是如是说。 奥威尔一生短暂,但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 有书评称“自《伊索寓言》以来,没有一部作品比《动物庄园》更能道出人类的处境”,认为奥威尔“做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称他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仅以《动物庄园》和《1984》而言,影响已经不可估量。以至于为了指代某些奥 威尔所描述过的社会现象,现代英语中还专门有一个词叫“奥威尔现象(Orwellian)”。 教学目标预设 1、完成原生态阅读。学生直接读文本,通过画思维导图等方式,初步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 和内容,理清书中主要形象之间的关系,并提出阅读中的疑问; 2、开展批判性理解。 ①改变读书习惯,变“浏览”“浅读”为“细读”“深读”,在阅读中产生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新媒体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在新媒体上做推广,把流量集中导向某个平台,这种做法叫做________。 2.通过吸引人的标题来让用户对阅读内容产生兴趣的现象叫做________。 3.在直播或视频平台中,在视频中飞过的即时评论字幕,这种发表评论的方式叫做________。 4.通常把________网站称作互联网的入口。 5.新浪最著名的社交平台叫做_________。 6.国内用户最多的搜索引擎是._________,国外用户最多的搜索引擎是______。 7.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工具是_________,腾讯旗下的支付工具是________。 8._________技术可以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预测,使新媒体可以做到更精准的推广。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新媒体 2.数字电视 3.微店 4.VR 三、问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举例说出常用的几种社交软件。

2.简述一下VR技术的用途。 3.知乎平台能够吸引大量的用户,它相比较传统论坛的优势是什么? 4.BAT大平台中的BAT分别指的拿三家公司? 5.新媒体发展的四大趋势。 6.优质媒体的三大特征。 四.论述题(第1题10分,第2题20分,共30分) 1.对于一个新媒体运营专员来说,网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如何提高网感,谈谈你的方法。 2.某品牌的汽车公司推出一款15万左右的运动款新车型,你觉得如果要进行推广,广告针对的受众人群应该是哪些人?通过什么平台进行推广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并说出你的理由。 一、填空题 1.导流 2.标题党 3.弹幕 4.门户 5.新浪微博 6.百度,谷歌 7.支付宝,财付通 8.大数据 二、名词解释 1.新媒体: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2.数字电视:将图像、声音和数据,通过数字技术进行传播、处理的视听系统。 3.微店:在微信平台上开设的移动电子商务店,成本低,只需利用碎片化时间和个人社交圈就可以进行营销推广。 4.VR:虚拟现实,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下册练习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媒介素养-含解析

第四单元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案[10] 基础巩固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后面题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经济发展行稳致远,要靠民法制度()关系、维护秩序;社会生活风清气正,需要民法制度立规明矩、();法治建设劈波斩浪,离不开民法制度夯实基础、与时俱进。从呱呱坠地到两鬓如霜;从清晨迎接第一缕阳光,到下班回家休息打开电视,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民法打交道,受法律规制,____①____。民法典以“保护民事主体权利”作为主线,对人民权利的保障可谓()。 为了解决信息技术发展对个人信息保护带来的挑战,民法典新增对侵害人格权的禁令制度。互联网对侵害人格权的损害后果具有一种无限放大(),相关的侵权信息一旦在网上发布,即可在瞬间实现全球范围内传播,损害将如覆水难收,受害人的权利很难恢复原状。在人格权侵权中,____②____ ,因此,对受害人而言,最有效的救济方式是及时制止、停止侵权信息的传播。侵害后果如果任由蔓延,将使受害人的权益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侵害人格权的禁令制度适应了互联网、高科技时代的立法要求,对于及时制止侵害人格权的行为、有效预防侵害人格权损害后果的发生、强化对人格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B) A.调整隐恶扬善事无巨细效果 B.调整激浊扬清事无巨细效应 C.调节隐恶扬善事必躬亲效应 D.调节激浊扬清事必躬亲效果 【解析】调整:改变原有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根据语境“经济发展行稳致远,要靠民法制度()关系、维护秩序”此处

跨媒体阅读案例的实践与思考

跨媒体阅读案例的实践与思考 陈曦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100029 [摘要] 本文介绍了跨媒体阅读的概念和特点,选择跨媒体阅读案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讨论了图书馆实现跨媒体阅读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类型、组织手段和方法技术,提出了图书馆提供跨媒体阅读服务的方案和策略。 [关键词] 跨媒体阅读图书馆 1 跨媒体阅读 在人类信息传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纸张”凭借其优势一经发明便成为人类最主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加载了文字与图片的纸集合产品如报刊、书本等成为人类知识与科学文化传播的最主要手段,并统治了两千年左右的时间(公元105年至今)。在这过程中,书刊的高度普及曾经固化了人们对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阅读”这一概念的理解与认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依赖纸张作为通用媒介进行传播信息的方式受到了冲击,“阅读”的概念与内涵也被颠覆,新的阅读理念和体验不断涌现。 跨媒体阅读,即横跨平面媒体、磁光介质媒体、网络媒体甚至移动媒体等多种介质组合和交叉的阅读方式,是通过多种方式(如符号、文字、语言、图片、视频)的综合利用来解码信息的过程。跨媒体阅读在表现形式上不拘泥于一种,可以是通过不同的媒介载体阅读同样的内容,也可以是在阅读过程中切换到其他媒介获得延伸的信息,或者是在同一个媒介载体上对文字、图片和视频进行组合阅读,其实质是利用一切信息手段和感官系统来获取信息。跨媒体阅读的核心要素是打破原有的阅读观念,倡导开放式的阅读。这种开放式的阅读要求我们从传播媒体各自为战和互相封锁的割据状态中走出来,跨越不同平台、工具或媒体(从刻记符号和口头语言到手写体、印刷体、电视、广播和电影再到数字化社会网络)进行读、写和互动,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寻求一种或多种交叉融合的阅读模式,增强各种传播媒体之间的整合和互动,从而使得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化、立体化和全面化,利用媒介的不同特质实现即时横向延伸、纵向深化和互动提升。 2 跨媒体阅读案例与分析 最为理想化的跨媒体阅读模式是调用一切可调用的感官去接受信息,通过文字、声音、视频和互动等智能地组合呈现来完成一次阅读之旅,如此高端的跨媒体阅读案例对于初始资源整合和软硬件设施技术的需求非常高,因此在真正进行资源组织和跨媒体实现的时候有一些困难。但就跨媒体的本质而言,跨媒体阅读早就发生着和存在着,并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着。国外图书馆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多感觉资源,如图册、磁带、光盘等多类型资源来帮助视障人群和阅读障碍患者从他们无法阅读的载体上切换到其他载体进行阅读,其中最简单的模式是为这类读者提供有声读物。 2.1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简单跨媒体延伸阅读 二维码这个由黑白方格组成的马赛克矩阵,可以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位表示信息,能在较小的范围内表达大量的内容,借助移动设备的扫码功能,能方便获取大量信息。报纸、杂志、广告和个人名片等均可以通过植入二维码来实现一键切换,打开一条跨媒体的通道。 国内多家报纸通过当下流行的二维码技术为持有智能手机的读者提供相关视频或其他

新媒体文案试卷及答案

17级新媒体专业《新媒体文案》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下属于新闻资讯类应用的就是: A、今日头条 B、微信 C、当当读书 D、美团 2、“聚宝社区,陪优秀的您一起成长”,这就是一句: A、长文案+硬广告+销售型文案 B、短文案+软广告+销售型文案 C、长文案+软广告+传播型文案 D、短文案+硬广告+传播型文案 3、美国权威调查机构经过科学的测试,认为广告效果的来自于广告文案。 A、30%~50% B、50%~60% C、50%~75% D、60%~75% 4、以下哪些说法不就是正确的: A、广告文案就是指广告作品的全部。 B、媒介即信息 C、广告就是文案的核心 D、文案就是广告的一种表现形式。 5、文案的英文词为: A、Writer B、Copywriter、 C、Speaker D、Copyreader 6、加多宝在与王老吉争夺品牌使用权败诉后,在微博平台上,用自嘲的口吻配以幼儿哭泣的图片推出一系列“对不起”文案,反而占据了新媒体民意的上风。这种做法符合了以下哪一种说法: A、新媒体文案运用好,传播更快速; B、新媒体文案可以直接带来销售转化; C、体现了新媒体文案的重要性; D、以上说法都对。 7、以下哪一项更加符合新媒体文案“短、平、快”的特点: A、晒一晒您的MP3里最近单曲循环的一首歌 B、把1000首歌装到口袋里 C、纤动我心,有容乃大 D、以上没有符合的选项 8、新媒体文案的重要性体现在: A、传播更快速;可以在媒体渠道进行长期投放。 B、可以在媒体渠道进行长期投放;为企业直接减少大幅广告传播的费用。 C、传播更快速;可以直接带来销售转化。 D、可以在媒体渠道进行长期投放;可以直接带来销售转化。 9、按广告的目的分类,广告文案可以分为: A、销售文案与传播文案; B、软文案与硬文案; C、长文案与短文案; D、朋友圈文案与微博文案 10、您认为以下哪些工作不就是新媒体文案的工作内容: A、新媒体渠道的文案写作 B、策划产吕或品牌推广活动 C、为一个海报写宣传主题 D、根据时事热点撰写品牌借势营销文案 E、以上都就是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审美能力又被称为艺术鉴赏力,即能感悟欣赏到事物的美感,并且知道美的定义就是什么。( T ) 2、在企业对新媒体文案的岗位要求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四个关键能力为文案能力、创意能力、审美能力、学习能力。( T) 3、目标人群的三种典型购买动机就是归属需求、满足需求、地位需求。( F ) 4、文案竞争对手分析法“SWOT分析法”包括优势、劣势、机会、威力。( F ) 5、20世纪50年代初,罗瑟·瑞夫斯提出“独特的销售主张”简称USP理论。( T )

关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的一些尝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f9179024.html, 关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的一些尝试 作者:张静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9年第08期 一、背景 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其中必修课程共7个学习任务群,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是非常具有现代意义的一个学习任务群,对多媒体社会背景下学生阅读与交流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今社会早已突破传统单一的纸媒传播方式,进入了多媒介传播时代。除了传统的纸媒外,还有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传播媒介。具体而言,电视媒介有电影、综艺节目等媒介传播方式,网络媒介有微信、微博等媒介传播方式。当代人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跨媒介的阅读与交流。“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是顺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阅读与交流的方式。可以说“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这个概念的提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现代社会对人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要求。 二、研究目的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提高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传播内容的水平,以正确的价值观审视信息的思想内涵,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这是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给出的定义。 笔者在组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学习时,力求让学生达到以下学习目标:“了解常见媒介与语言辅助工具的特点,掌握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 力”;“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真实性,辨识媒体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判断”,形成批判性思维;获得生命的感发,得到精神的提升。 三、“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具体策略 鉴于媒介传播形式的多样化,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针对不同媒介的特点,笔者制定了不同的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培养学生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所需的各种能力。本文中,笔者主要探讨的是关于电视综艺节目和电影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策略。

新媒体文学的可能阅读训练附答案

新媒体文学的可能阅读训练附答案新媒体文学的可能阅读训练附答案 新媒体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性质,它不仅推动了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发展,而且加剧了文学体制和文学秩序的深刻裂变。 对新媒体的界定,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目前,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讯的方式。当前的新媒体文学,不仅仅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还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甚至是一种文化商品而被纳入到商业价值的生产中。新媒体文学逐渐出现了产业化趋势。 新媒体文学的产业化使得站与网络写手的利益得到保障,为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然而,文学的创作在新媒体中得以迅猛发展的同时,新媒体文学也暴露出它的短板与局限。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中国迅速进入全民写作的.时代,无门槛的写作首先带来数量的激增。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我国发表的长篇总共不过200部左右,但几年前的一次网络征文大赛,一天内就收到长篇小说147部,而盛大站号称有123万个作者,这些作者以每天1万至3万字的速度写作。这样的写作文学价值有多高,颇值得怀疑。这

也正是新媒体文学需要向传统文学汲取营养和的地方,门槛的拆除带来的不光是文学生产力的解放,同时也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释放出令人始料不及的妖魔和垃圾。 《共产党宣言》中说过,由于世界市场的开拓与生产,消费的世界性形成,才开始产生和形成一种世界的文学。确实,文学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自身价值和满足社会需要,文学的产业化可以解放文学生产力,促进文学新的生长点。海德格尔曾经追问:在技术化千篇一律的世界文明的时代中,是否和如何还能有家园?通过对新媒体文学及其产业化的考察可以发现,当我们在新媒体文学产业化与文学人文内蕴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时,文学新的路途就被打通,文学将继续发挥其文以载道的功能,以新的经典作品形式在当代文学史上闪耀出夺目的光辉。 新媒体文学庶几就是网络文学的别名,正如作家麦家所言,目前还没有出现一个领军人物。读他们的作品,故弄玄虚的成分更多一些,充满好奇与想象力,但是与我们的民族和文化,与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能够交融在一起的东西还太少,与读者真正实现内心交流的东西还太少。 新媒体文学作家现在亟须要做的是多与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亲密接触,多与我们的人民亲密接触,多与中华文化几千年的传统与民族现代化价值诉求亲密接触。新媒体文学不仅要凸显个人意志、一己情趣,更要对国家、集体、民众意志有所担当、有所表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媒体文学应赋予作品更多、更深、更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