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一度电的成本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一度电的成本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一度电的成本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一度电的成本

汪时锋

去年全国用电量近4.7万亿度,每度电附加6厘的费用,就要多收280多亿元

在全国居民阶梯电价密集听证间隙,关于山东魏桥集团电价低于一般电网电价三分之一的新闻,引爆了公众对于电成本细节的关注。

对于大多数居民和厂家来说,电价账单最熟悉不过,但每度电的产生和输送过程,以及成本结构未必清晰。

一度电的旅程

在一度电的生产旅途中,要经过很多站点,每个站点形成一个成本和价格,而起点当然是发电厂的生产车间。

众所周知,中国有五大发电集团,但其实这五大发电集团的发电量只占全国的50%左右。另外20%来自于包括神华集团、三峡集团在内的7家中央企业,以及15家规模较大的地方发电企业,剩下30%的发电量来自其他企业。虽然“其他”两个字很简单,但实际代表了约18000家具有发电许可证企业的庞大产业群。从电力生产车间所生产的电力有了一个电价属性,就是上网电价。

通过一系列的变电设施,这一度电被送入了电网企业的高压电网,按照需要被留存给当地企业使用,或者被输送到远方,或通过抽水蓄能被暂时储存起来。由于中国电力资源西富东贫,而用电负荷西低东高,因此数以亿计的电量在你无法察觉的瞬间,已源源不断地行走在“西电东送”的大通道上。高压电网就是好比电力的“高速公路”,这样的送电服务在电网内被称为输电,而这项服务所形成的电价是输电电价。

当电力到达东部负荷中心,又需要利用变电设施从电力“高速公路”安全驶下,被配送到千家万户,走完全程。这项服务在电网内被称为配电,所形成的电价是配电电价。上网电价与输电电价、配电电价之和就是销售电价,里面既包含了一些税费,也包括电力行驶途中的损耗。

尽管国家电监会一直在努力,但中国还没有厘清究竟有多少是输电电价、多少是配电电价,只能笼统地通过销售电价和上网电价计算一个购销差价,统称为输配电价。

一度电成本构成

按照电监会《2010年度电价执行及电费结算情况通报》,2010年发电企业平均上网电价为384.56元/千千瓦时,电网企业平均输配电价为187.33元/千千瓦时,电网企业平均销售电价为571.22元/千千瓦时。这一度电能让一台冰箱运转24个小时,让电视机运转10

个小时。

1

当然,不同用户所使用的电力价格并不相同。商业电价最高,为812.24元/千千瓦时,而大工业用电617.72元/千千瓦时,居民生活用电475.04元/千千瓦时,如果贫困县需要排水灌溉,则只需要194.40元/千千瓦时。

但用户几乎不可能用这样的销售电价购电,因为电力作为一项公共服务业需要居民进一步支付辅助的成本,这就是随电价征收的政府性基金和附加。全国政府性基金及附加主要有5项,即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农网还贷资金、城市公用事业(1788.875,7.65,0.43%)附加、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

以魏桥集团所在地的山东滨州为例,从2012年开始,一般工商业用电,电压等级1千伏~10千伏之间的,每度电价格为0.8024元,其中包括6项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分别为:农网还贷0.02元、三峡工程建设0.007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0.01元、中央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0.0083元、地方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0.0005元、可再生能源基金0.008元。另外1项是农维费0.0059元。这些附加费用大概占整个电价的7.2%。

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可以理解为以往的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在三峡工程2009年基本建成之后,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取消并开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主要用于南水北调和三峡工程的后续工作,以及一些地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使用,征收期为10年。

而农网还贷资金是用于全国投资规模约5000亿的农网改造。在中国13亿人口中,仅在国家电网(微博)所服务的区域,还有57.6万无电户、240.9万无电人口。为无电使用的人们送去光明,让农忙时节的农民不会因为电力供给不稳难以春耕秋收,这就是农网还贷资金的用途。

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的征收依据来自于1964年的《财政部关于征收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的几项规定》。在国家对上述文件未作修订前,有关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的规定仍继续被执行。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城市维护和建设。不过江苏省财政厅在关于农网还贷资金等18项政府性基金政策到期后有关问题意见的复函中就指出,“城镇公用事业附加”的文件依据过老,40年前的文件至今一直未作调整,使公用事业附加的征收缺乏现实依据。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则用于补贴可再生能源产业,由于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原来按照每度电4厘左右征收所形成的年均100亿元已是入不敷出,因此国家在2011年将该项附加提升到每度电8厘。

这些基金和费用依据各省条件和用电需求,各地征收水平并不完全相同。在2011年连续调整电价后,中部的河南省,电网直供销售的每度电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为

0.011元,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为0.01元,可再生能源附加为0.01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为0.008元,地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为0.0005元。农网还贷资金每度电一般约0.002元。

争议价格使用

一度电的价格构成,一般情况下都是公开的,但这些占电价构成近8%的基金及附加是如何使用和分配的,却是一本糊涂账。根据相关测算,去年全国用电量近4.7万亿度,每度电附加6厘的费用,就要多收280多亿元。

这些资金有些是电网代国家征收,有些是电网自己征收。征收之后的使用情况,并不公开透明。仅仅在1998年,发改委清理电价行动中就曾查明560项违纪加价的情况。据报道,当时的电价政策执行过程中,许多地区不顾国家三令五申,擅自在电价外加收各种不合理的基金和费用,已经查明的这560项违反国家规定的电价加价项目总金额超过210亿元。

一边是资金使用和去向的不透明,一边是电力行业高福利。《广东省居民生活用电定价成本监审报告》显示,广东电网员工月平均工资为7418元。而根据广东省统计局的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广东城镇单位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3980元。

在回应“魏桥自备电厂电价比国家电网低1/3”的报道时,有关官员称,是因为他们没有承担社会责任,包括以上基金和附加,还有脱硫、脱硝等环境污染问题。但也有专家表示,这些社会责任,其实已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那么,对于魏桥现象,是否可以在全国推广呢?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微博)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对记者表示,作为自备电厂,魏桥电价构成情况同电网企业的授电价格并不可比。

林伯强表示,不可比的第一方面在于自备电厂是为自身使用所设置的,只有十分有效的输电配电成本,和电网企业那样满足全社会需要的情况不可比。不可比的第二个方面是魏桥的价格体系和供电情况处于政府监管之外,而且其本身有违相关法律之处。

但国务院研究室副司长范必(微博)则指出:现行《电力法》是1995年12月通过,1996年4月开始执行。之后,1998年撤销电力部,成立国家电力公司;2002年撤销国家电力公司,实行厂网分开,成立电监会;现在又在研究输配分开、直接交易的改革。《电力法》原有的一些规定和内容已经滞后,再用《电力法》说事,恐难服众。

3

成本会计的核算流程及实务操作案例分析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人力、物力的耗费,耗费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成果,如在供应阶段,一切耗费都是为了取得保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对象--材料;在生产阶段,一切耗费都是为了生产出合乎社会需要的产品;在销售阶段,一切耗费又都是为了获得销售收入和盈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述耗费的总和,必须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这些耗费的货币表现,称为费用,费用是形成成本的基础。 之所以要计算成本是因为:通过成本计算可以核算和监督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是否超支或节约,并据以确定企业的盈亏。因此,做好成本计算工作可以如实反映资金运动的情况;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可以为制订价格提供依据;也是保证企业生产耗费得 以补偿的重要手段,因此,每个企业都必须要计算成本。 由于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都会发生各种耗费,因此都有成本计算问题,所以成本计算在工业企业中又分为供应阶段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生产阶段生产成本的计算。销售阶段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但由于生产阶段生产耗费的多样性和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使生产成本的计算较之其他两个阶段成本计算要复杂得多,所以典型的成本计算是指产品成本的计算,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是生产成本计算的准备,销售成本的计算又是生产成本计算的必要补充。 1、材料成本核算会计对本月各部门材料领用进行单据记账,制单,核算当月材料消耗成本。 2、车间统计人员进行完工工时日报、完工工时产量、消耗标准等统计表进行上报。 3、总帐会计进行日常各部门费用报销,提供各生产部门发生的各种费用。 4、固定管理员提供本月变动情况,总帐会计进行计提折旧,提供制造费用-折旧费。 5、工资核算会计进行本月工资发放计提,提供各生产部门的直接人工、间接人工费用。 6、成本核算会计从成本管理模块取数各部门当月原材料消耗数据,和其他成本资料进行成本计算,得出半成品的成本。 7、材料成本核算会计在存货核算模块进行产成品成本分配,读取半成品仓库的半成品加工成本。 8、材料成本核算会计在存货核算模块进行单据记账(主要是半成品仓库的半成品的入库、出库成本)。 9、进行半成品仓库的期末处理、制单工作。 10、成本核算会计从成本管理模块重新数各部门当月原材料消耗数据,和其他成本资料进行成本计算,得出产成品的成本。 11、材料成本核算会计在存货核算模块进行产成品成本分配,读取产成品仓库的产成品加工成本,具以结转销售成本。 工业企业的会计帐要看你们是采用什么样的成本核算方式

【精编推荐】成本会计案例及答案

【精编推荐】成本会计案例及答案

绪论 【资料】 某企业为进行生产耗用全部外购原材料30000元,辅助材料14000元,低值易耗品8000元。其中,生产产品耗用外购材料36000元,耗用自制材料10000元,基本生产车间消耗材料6000元。本月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20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00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6000元。按工资14%的比例提取应付福利费。 【要求】 (1)计算生产费用要素:外购材料、工资、应付福利费的金额。 (2)计算产品成本项目:原材料、工资和福利费、制造费用的金额 【资料】 某公司有两个基本生产车间,分别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为简化核算,在进行产品成本核算过程中,只将为生产产品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按其发生的地点和用途分别计入各相关产品生产成本,对于发生的其他各项生产费用和经营管理费用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账户中。本会计期间内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各有关项目包括: 各生产车间机器设备折旧费用44000元,其中:第一车间20000元,第二车间24000元;办公设备折旧费5000元; 支付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8000元,其中: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分别

为3000元和5000元;支付厂部管理人员工资12000元; 第一车间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发生修理费用4000元; 本期支付水电费8600元,其中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分别为4600元和3000元,其余1000元为厂部耗用; 本期为推销产品支付广告宣传费34000元; 支付各项办公用品费5200元; 计提坏账准备3000元; 本期预提长期借款利息2500元; 本期摊销印花税1000元; 专设销售机构发生经费支出15000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对该企业的会计处理进行评价,并说明理由。 第二章 【资料】 某小型冶金设备生产企业Y,主要产品为A型毛坯。由于建厂之初,工作人员没有成本管理的经验,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与此同时,国内某知名大型钢铁企业H的成本管理制度因其先进性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高潮,且H企业的主要副产品是A型毛坯,于是Y企业的会计制度设计者从互联网上下载了H企业的成本管理制度,并依样行事,制定了Y企业的成本核算制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 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案例一: 一家化工厂为了保持其所有产品的市场方向,雇用了一些产品经理。这些经理在销售及生产的决策上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以下是一种大量生产的化学品的资料: 原材料及其他变动成本60元/千克 固定制造费用每月900000元 售价100元/千克 10月份报告的销售量比9月份多出14000千克。因此,产品经理预料10月份的利润会比9月份的多,他估计会增长560000元。 但将9月份和10月份的财务结果互相比较,该产品10月份的利润竟然由9月份的340000元下降了100000元,只有240000元。 产品经理被这些差别困扰着,所有他找你帮忙。经过详细的研究后,你发现该公司采用完全成本计算系统:把固定制造费用根据生产数量每月按30000kg 来分摊。所有分摊过低或过高的固定制造费用会在当月的损益表上调整。 9月份的期初存货为10000kg,生产为34000kg,而销售为22000kg。10月份的期末存货为12000kg。 要求:1、把该产品9月份及10月份的生产、销售及存货量列示出来。然后利用这些数字计算出题中所示的9月份和10月份利润。(提示分别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列出了利润表) 2、解释100000元的利润减少和经理预期560000元的增加之间660000元的差别。 本量利分析 案例二、在一个小镇中有一个加油站,油站内设有一所卖报纸和杂货的商店,该商店在本地社区的销售每周达到3600元。除此之外,外地顾客在路过加油的时候也会光顾这商店。 经理估计,平均每100元花费在汽油上的车主便另花费20元在商店的货品上。在汽油销售量波动时,这比率仍维持不变。本地社区的销售与汽油的销售是独立的。 汽油的贡献边际率是18%,而货品的贡献边际率是25%。现行的汽油销售价是每升2.8元,而每周的销售量是16000升。 场地每周的固定成本是4500元,而每周工人薪金是固定的2600元。 经理非常关心将来的生意额。因为一个近期的公路发展计划将会夺去油站的

成本会计案例[精品文档]

《成本会计》 案例 编者:葛素云 二零一一年二月

(一)资料 为了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圆满完成成本会计的任务,企业必须科学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成本会计工作组织主要包括设置成本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成本会计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会计制度等。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生产规模的大小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等具体情况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但是,有许多企业在组织成本会计工作时并没有认真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实例3 武小波于200X年8月从某财经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东方机械厂当成本会计核算员。财务部成本会计科李科长向武小波介绍了该厂的基本情况: 该厂主要生产用于矿山企业的大型重型机械,全厂设有8个基本生产车间,分别生产矿山机械的各种零件和零部件的组装。另外,还设有4个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和其他部门提供劳务。该厂现有会计人员38人,其中成本会计人员8人(不包括各个生产车间的成本会计人员)。该厂规模较大,但为了集中控制成本和进行成本分析的需要,现在实行的是厂部一级成本核算体制,但有人建议该厂应该实行车间和厂部两级成本核算体制。李科长让小武对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成本核算和其他方面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之后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1)根据本厂的具体情况,应采用一级核算体制还是两级核算体制? (2)车间和厂部应该设置哪些成本会计核算的岗位? (3)车间和厂部应该设置哪些成本核算的总账和明细账? (4)对企业现行的成本核算模式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 (二)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一)资料 对于学习和运用成本会计的人来说,明确区分“成本”和“费用”的概念是学好、用好成本会计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而对于初学者来说,经常会对“产品成本”、“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等概念发生混淆。 实例:某企业6月份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 (1)生产耗用原材料60000元; (2)生产耗用燃料3000元; (3)生产耗用水电费1 000元; (4)计算生产工人工资15000元; (5)计算车间管理人员工资5000元; (6)计算销售部门人员工资4000元; (7)计算企业管理人员工资9000元; (8)支付车间办公费1 000元; (9)支付厂部办公室电话费800元; (10)支付第三季度报刊杂志费600元; (11)支付购买职工劳保用品费1 400元; (12)支付车间机器修理费300元; (13)支付为购买车间设备借款应由本季度负担的利息30000大 (14)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净损失10000元。 该企业会计人员将上述费用分类列示如下: 生产成本=(1)+(4)+(5)+(6)=84000(元) 生产费用=(2)+(3)+(8)十(12)=5 300(元) 期间费用=(7)十(9)+(10)+(11)+(13)+(14)二51 800(元) (二)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企业会计人员对这些费用所做的分类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管理课件】成本管理会计案例

【管理课件】成本管理会计案例 案例四贡献毛益 —珍珍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贡献毛益案例 2000年初,财务报告显示,食品销售销量下降。 (一)基本案情 主要经营主食面包,老式酸面包和热狗面包,且分别由三个车间独立加工制作。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一直很好。 ,006年上半年以来,珍珍公司的销量开始下滑。热狗面包下滑更多。董事会研究,由于原有“热狗面包”车间的设备暂时无法转作它用,拟将原有的热狗面包转产“珍珍面点糕”,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原有的设备,又不必重新聘请面点师(面点师工资实行计件工资制)。经市场调查,得到生产“珍珍面点糕”的相关资料如下表: 成本费用资料(单位:元) 1. 按月支付下列费用:折旧费:2000设备维修费:850管理人员工资12000办公费 2500 2. 每筐“珍珍面点糕”费用: 面粉 12 鲜鸡蛋 9 白砂糖 2.5 面点师工资 3 水、电费 2 包装袋等其他 2 销售预测(单位筐)

月份 4 5 6 7 8 9 10 11 12 销量6050 6000 5650 5580 5020 5480 5820 6100 6050 根据市场平均价位,定价39元,筐 同时董事会也掌握了3月份其余两种食品的相关资料: 3月份销售及成本资料 项目主食面包老式酸味面包销量 100000袋 80000袋单价 3.00 元 2.60元收入 300000元 208000元费用(元) 其中:面粉 100000 78000 白砂糖 50000 35000 鲜奶 10000 鲜鸡蛋 60000 其他 30000 33000 面点师工资 10000 10000 折旧费(车间) 8000 8000 维修费 1600 1600 管理人员工资 4000 4000 办公费 2500 2500 二)分析要点 1. 珍珍公司转产“珍珍面点糕”可行吗, 2. 试计算3月份其他两种食品贡献毛益总额, 3.珍珍公司如何才能使销量上升, 案例五:单品种本量利分析 —常印冰淇淋加工厂决策分析案例 (一) 常印家位于长春市外县的一个乡镇,周围方圆几十里没有一个冷制品厂,人们渴望能有一个随时批发,零售雪糕、冰淇淋的厂家。常印进行市场调查。调查显示: 1.需求量资料:周边5个乡镇,每个乡镇下约有人口8万,总计约有40万人口,按现有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估算,在3、4、5、11、12、1月淡季,每日也需40000至冰淇淋,在2、6、7、8、9、10月则日需要量达到80000—90000支,经咨询有关测算,若考虑乡间距离的远近,和其他竞争市场的因素,该加工厂若能保证冰淇淋的质量,价位合理,将占市场60,—65,的市场,即在淡季,日需求量将达到24000—26000支,旺季,日需求量将达到48000—58500支。

成本案例分析报告

《成本会计》课程案例资料 案例一 大学生吴晓东2012年7月毕业应聘到北方机械公司当成本会计员。 财务部成本科刘科长向小吴介绍了公司的有关情况。东方机械公司的基本情况如下:1.产品情况 该厂主要生产大型重型机械,用于矿山等企业,是国内矿山机械的龙头企业。 2.车间设置情况 东方机械公司设有7个基本生产车间,分别生产矿山机械的各种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组装;另外,还设有4个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及其他部门提供劳务。 3.成本核算的现状 该厂现有会计人员36人,其中成本会计人员8人(不包括各个生产车间的成本会计人员)。由于该公司规模较大,现在实行两级成本核算体制,厂部和车间分别设置有关的成本费用明细账进行核算。 刘科长让小吴再了解几天企业成本核算及其他方面的情况后书面回答如下几个问题:1.根据本厂的具体情况应采用什么核算体制(一级还是两级)? 答:采用两极核算体制。由于该公司规模较大,现在实行两级成本核算体制,厂部和车间分别设置有关的成本费用明细账进行核算,实行统一核算和分散核算相结合。由于本公司规模较大,生产车间较多,为了加强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应采用两级成本核算的管理体制。这样,可以有效地组织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如果采取一级成本核算体制的话,则会使成本管理工作高度集中于公司,不利于提高各个生产车间降低成本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提高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 2.车间和厂部应设置哪些成本会计核算的岗位? 厂部应设置的成本核算岗位包括材料成本核算、工资成本核算、费用核算、产品成本核算等岗位。其中材料核算岗位承担由公司负责的一些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通过将各仓库交来的各车间领用材料的凭证进行审核,然后,将其分配给由各车间、部门负担。同时,应与材料供应部门密切合作,做好材料的采购、发放等工作;工资成本核算岗位主要负责计算每位

管理会计业务分析题及案例题答案

管理会计业务分析题及案例题答案 四.业务分析题: 1. 某企业2010年上半年的机器维修成本资料如表2---17所示。 表2—17 某企业2010年上半年的机器维修成本资料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高低点法分解该企业维修成本,并写出维修成本的)(1 数学模型。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回归直线法分解该企业维修成本,并写出维修成本(2) 的数学模型。解:(1)从资料可以看出,最高点是月份,其维修机器小时和维修成本分别为15000小时和27000元;最低点是6月份,其维修机器小时和维修成本分别为8000小时和22000元。 则: 单位变动成本(b)=(27000-22000)/(15000-8000)=(元) 固定成本(a)=(*15000=16286(元) 维修成本的数学模型为: y=16286+ 所示。1)回归直线法数据表如表2(

表1 回归直线法数据表 222 )=(元]=(6*1678-68*146)/(6*804- 68—(Σx) y)/[nb=(n Σxy —Σx ΣΣ x) a=(Σy —b Σx)/n=*68)/6=(千元) 维修成本的数学模式为:y=16400+ 2. 某企业生产A 、B 、C 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表3—33所示。 表3—33 A 、B 、C 三种产品的相关资料

假定该企业固定成本为468000元,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多种产品的本量 利分析。 要求: 计算保本点、安全边际和经营杠杆。)1(. (2)如果根据市场调查A产品的产销量加为1500件,并且追加固定成 本12500元,其他条件假定不变,则其保本点是多少 解:所示。13C相关资料如表A、B、(1)表13 A、B、C相关资料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40%+45%*45%+25%*15%=39% 综合保本点销售额=468000/39%=1200000(元) 安全边际额=2000000—1200000=800000(元) 经营杠杆系数=1+468000/(800000*39%)= (2)A、B、C香港资料如表14所示。

成本会计5个案例

管理成本会计课程实验 案例资料 第一部分:成本会计案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 财务管理教研室 案例一纺织厂成本核算案例 李明军2011年9 月从原来的企业辞职,应聘到一家纺织厂做成本会计员。财务部老成本会计张师傅向小张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该纺织厂规模较大,共有三个纺纱车间,两个织布车间。另外,还有若干为纺纱织布车间服务的辅助生产车间。 该厂第一纺纱车间纺的纱全部对外销售,第二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一织布车间使用,第三

纺纱车间纺的纱供第二织布车间使用。纺纱和织布的工序包括清花、粗纺、并条、粗纱、细纱、捻线、织布等工序。各工序生产的半成品直接供下一工序使用,不经过半成品库。 该厂现行的成本计算模式是,第一纺纱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第二纺纱车间和第一织布车间采用品种法计算成本,第三纺纱车间和第二织布车间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 为了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厂财务部对各车间生产的半成品均要进行考核;另外,主管部门还要对半成品成本情况进行评比和检查。 张师傅问李明军,我厂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如何改进?同时,张师傅还向小李提供了本企业三个生产车间的生产成本资料,让小李熟悉企业的成本计算过程。有关资料如下: 某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第一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二步骤;第二步骤生产的半成品,直接转入第三步骤,在第三步骤生产出产成品。各步骤产品成本明细账见表1至表3: 表 1-1 第一步产品成本计算单

[ 思考题] 1、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实际成本结转法)计算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人相应表中 2、该厂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应如何改进? 案例二BBC 公司全部成本计算法与变动成本计算法案例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

管理会计案例 编者案:自去年10月发布《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管理会计理论不断创新,管理会计实践日益丰富。为引导我国管理会计的探索和发展,我们整理了2015年以来公开发表的管理会计案例索引,以便于查阅原文,从中借鉴。 一、全面预算 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建立科学管理体系的核心,逐渐成为我国企业应用面最广,应用量最大的管理会计方法,但在应用的深度上,许多企业距离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尚有不小的差距。随着管理会计应用日益广泛,越来越多企业的预算管理已经或正在迈入全面预算阶段。 (一)神华集团16年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的意义建构模式据《会计研究》2015年第7期?集团企业预算管理实施中的意义建构:以神华集团为例?介绍,意义建构活动使企业和个人能够阐释预算管理情境,建立对预算管理的集体认知,并以此为指导,调整预算实施行为。神华集团在16年预算管理的实施模式:最小程度的意义建构、受限的意义建构、分散的意义建构和导向明确的意义建构。 (二)大冶有色的?五特色?全面预算管理实践 据《新理财》之公司理财2015年第2-3期合刊?大冶有色:预算管理上台阶?介绍,大冶有色作为一家集采矿、选矿、冶炼、铜材加工于一体的国有特大型铜冶炼和企业,在管理会计的全面预算体系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近6年累计实现增收节支13.59亿元,各分、子

公司2014年成本同比下降4%-6%。有色的预算管理取得如此成功得益于五大举措:一是从公司和厂矿两个组织层面建立了公司预测和年度预算的双闭环预算管理体系。二是将预算主体向下延伸至班组,真正实现了成本从最基层作业环节开始的有效控制。三是实行定额管理,形成了涵盖1235项的大冶有色定额库,作为公司预测、年度预算和成本管控的基础。四是在公司内部大力推行对标管理,全面建立指标对标比对库,寻找短板,树立标杆,持续改进,制定规划,限期达到。五是实行超利分成的预算考核制度,真正实现了将预算执行与生产单位业绩的直接挂钩。 (三)上汽集团?人人成为经营者?的全面预算管理实践 据《新会计》2015年第2期?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案例研究——来自上汽集团实践?介绍,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汽集团)通过有效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工具,为集团经营目标的合理制定和有效执行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上汽集团的的特色管理应用实践,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管理层视预算管理为重心,不仅专设预算管理委员会,并由集团总裁亲自牵头部署和下达预算工作。二是重点突出?全面?,该公司独创并长期实践?人人成为经营者?的管理模式,将每个员工或若干员工组成的基准单位,设定为独立核算的?经营体?,将核算单位分解细化为企业相关管理资源和技术资源的最小利用单位。三是始终将预算跟踪和分析作为预算管控的重点,不仅关注数据,更深入挖掘造成偏差的经营实质,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支持。四是推行全面预算

成本会计案例及答案

绪论 【资料】 某企业为进行生产耗用全部外购原材料30 000元,辅助材料14 000元,低值易耗品8 000元。其中,生产产品耗用外购材料36 000元,耗用自制材料10 000元,基本生产车间消耗材料6 000元。本月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工人工资20 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 000元,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6 000元。按工资14%的比例提取应付福利费。 【要求】 (1)计算生产费用要素:外购材料、工资、应付福利费的金额。 (2)计算产品成本项目:原材料、工资和福利费、制造费用的金额 【资料】 某公司有两个基本生产车间,分别生产甲、乙两种产品。为简化核算,在进行产品成本核算过程中,只将为生产产品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按其发生的地点和用途分别计入各相关产品生产成本,对于发生的其他各项生产费用和经营管理费用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账户中。本会计期间内计入“管理费用”账户的各有关项目包括: 各生产车间机器设备折旧费用44 000元,其中:第一车间20 000元,第二车间24 000元;办公设备折旧费5 000元; 支付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8 000元,其中: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分别为3 000元和5 000元;支付厂部管理人员工资12 000元; 第一车间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发生修理费用4 000元; 本期支付水电费8 600元,其中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分别为4 600元和3 000元,其余1 000元为厂部耗用; 本期为推销产品支付广告宣传费34 000元; 支付各项办公用品费5 200元; 计提坏账准备3 000元; 本期预提长期借款利息2 500元; 本期摊销印花税1 000元; 专设销售机构发生经费支出15 000元。 【要求】

成本管理会计案例一

案例一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分别计算利润 某电视机厂连续两年亏损,厂长召集销售和生产部门的负责人开会,研究扭亏为盈的办法,会议要点如下: 厂长:我厂去年亏损500万元,比前年还糟,金融机构对于连续三年亏损的企业将停止贷款,如果今年不扭亏为盈,企业将被迫停产。 销售经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以每台电视机1600元的价格出售,而每台电视机的成本是1700元。如果提高售价,面临竞争,电视机就卖不出去,只有降低成本这条路,否则,销售越多,亏损越大。 生产经理:我不同意。每台电视机的制造成本只有1450元,我厂的设备和工艺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力量强,熟练工人多,控制物耗成本的经验得到同行业人士的肯定。问题在于生产线的设计能力是年产10万台,而销路打不开,去年只生产4 万台,所销售的5万台中,还有一万台是前年生产的。由于开工不足,内部矛盾增加,人心涣散。 厂长:成本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于销售经理和生产经理的分歧,厂长请财务经理做出具体意见,财务经理对厂长解释到:每台电视机的变动成本是1050元,全厂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是1600万元,销售和管理费用总额是1250万元。并建议生产部门满负荷生产,通过扩大产量来降低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制造费用。这样,即使不提价和扩大销售也能使企业扭亏为盈、度过危机。为了减少将来的风险,今年应追加50万元来改进产品质量,这笔费用计入固定制造费用;再追加50万元做广告宣传,追加100万元作职工销售奖励。厂长会采纳财务经理的建议吗? 1)请说明去年亏损的500万元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2)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3)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4)请你分析厂长若采纳财务经理的意见,今年能够盈利多少?

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 案例

本—量—利分析报告 会计八班

张哲 1103034241 案例: 在一个小镇中有一个加油站,油站内设有一所卖报纸和杂货的商店,该商店在本地社区的销售每周达到3 600元。除此之外,来买汽油的顾客也会光顾这商店。 经理估计,平均每100元花费在汽油上的车主便另花费20元在商店的货品上。在汽油销售量波动时,这比率仍维持不变。本地社区的销售与汽油的销售是独立的。 汽油的贡献边际率是18%,而货品的贡献边际率是25%。现行的汽油销售价是每升2.8元,而每周的销售量为16 000升。 场地每周的固定成本是4 500元,而每周工人薪金是固定的2 600元。经理非常关心将来的生意额。因为一个近期的公路发展计划将会夺去油站的生意,而汽油销售量是利润最敏感的因素。 分析

1.本案例目标:分析该加油站实施恰当的价格、销售量、成本等提高加油站的盈利水平状况等相关信息。结合具体数据来具体说明其中的原因。 2.分析思路:通过企业所给的资料销售成本、销售数量、和销售单价之间的关系变动所用的成本而对经营产生的影响。合理计划好成本和产量的关系,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确定好销量,最终达到盈利的目的。 3.角色认识:首先要提出降低成本的方案,根据材料所给降低成本。在保持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对整个过程进行测算、归集、汇总、分配并加以分析,给企业提供合理的建议。 4.问题识别:企业可以针对本量利分析来达到盈利的目的。但是降低成本是有底线的,产量的多少也是依据加油站的能力,站内设有商店,如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商店的影响力会带来更多的利润。 5.分析方法和过程: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保本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 =保本额/单价

成本会计分类法案例

班级学号姓名 分类法综合案例 1、企业概况 远达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产品品种、规格较多,但可以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该企业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根据产品结构,材料耗用与生产工艺情况,企业将A、B、C、D、E五种产品划分为一类(甲类)计算成本。雷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为:原材料费用按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系数进行分配,原理费用系数按原材料费用定额计算,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2、相关资料 2011年10月,甲类产品的月初在产品成本分别为: 直接材料32000元,直接人工21200元,制造费用13000元;当月生产该类产品领用材料568000元,发生直接人工费用238800元,制造费用187000元,该类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成本划分采用定额成本法,经测算,该类产品月末在产品各成本项目定额成本为:直接材料25000元,直接人工20000元,制造费用12000元。当月A、B、C、D、E五种产品的产量分别为300件、200件、250件、220件、400件;单位产品的定额工时分别为15工时、20工时、18工时、14工时、10工时。 3、成本计算: 表1 各种产品原材料费用系数计算表标准产品:B产品产品名称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原材料费用 系数材料名称消耗定额(KG)计划单价费用定额 A 301 200 0.5 302 100 0.8 303 140 1 合计 B 301 240 0.5 302 200 0.8 303 120 1 合计 C 301 240 0.5 302 300 0.8 303 120 1 合计 D 301 160 0.5 302 250 0.8 303 100 1 合计 E 301 260 0.5 302 225 0.8 303 280 1 合计

【免费下载】成本会计习题与案例

幻灯片1 成本会计习题与案例 2011.9幻灯片2第二章● 思考题● 成本核算要贯彻执行哪些要求?为什么?● 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应设置哪些主要会计科目?●这些会计科目的用途及结构是什么?幻灯片3第三章 案例一 某钢铁企业除了基本生产部门外,设有动力、机修、运输3大部门。属于动力部门的有发电、给水、燃气等车间;属于机修部门的有生产修理用备件的铸造、锻造和机械加工车间,以及专门从事修理工作的机械设备修理车间、电气设备修理车间和冶金炉修理车间;属于运输部门的有铁路运输、汽车运输等。 该企业辅助生产部门的职工人数约占全部人数的30%,这些部门提供的产品、劳务和作业的价值,在基本生产车间产品成本构成中达10%。 幻灯片4 第三章 案例一 该企业管理人员认为这些部门只是为基本生产提供服务的辅助生产部门。因此,为简化核算,只根据动力、机修、运输3大部门设置了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并且辅助生产部门的间接生产费用也一并直接归入相关部门的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而没有通过专门设置“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车间”进行归集之后再分配。 请分析: 你认为该企业应该如何核算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费用?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应如何设置?幻灯片5 第三章 案例二 博恩特机械制造公司过去有供电和修理两个辅助生产车间,现在新增一个辅助生产车间——供汽车间。该车间所生产蒸汽主要供机械加工、冲压、供电、修理等车间使用,其他部门使用较少。 本月各车间共发生费用情况如下:供汽车间800 000元,供电车间1 200 000元,修理车间900 000元 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和耗用单位情况见下页 请分析: 该企业原先采用的直接分配法是否合适?有什么优缺点? 现在是否需要改变分配方法,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 幻灯片6 第三章 案例二、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论文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 上海某化工厂是一家大型企业,该厂在从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的过程中,从厂长到车间领导和生产工人都非常关心生产业绩。过去,往往要到月底才能知道月底的生产情况,这显然不能及时掌握生产信息,特别是成本和利润两大指标。如果心中无数,便不能及时地在生产过程个阶段进行控制和调整、该厂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本—量——利分析的方法来预测产品的成本和利润。 首先一主要生产环氧丙锭和丙乙醇产品的五车间为试点。按成本与产量变动的依存关系,把工资费用、附加费、折旧费和大修理费等列作固定成本(约占总成本的10%),把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生产费用的其他要素作为变动成本(约占成本的65%),同时把水电费、蒸汽费、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除折旧以外)列作半变动成本,因为这些费用与产量无直接比例关系,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约占总成本的25%)。 按照1-5月的资料,总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半变动成本和产量如表2-4所示. 定成本为-9.31万元。 固定成本是负数,显然是不对的,用回归分析法求解,单位变动成本为0.0321万元,固定成本为1.28万元。 经验算发现,1-5月固定成本与预计数1.28万元相差很远(1月:1.675万元;2月:1.585万元;3月:0.230万元;4月:1.694万元;5月:0.354万元)。 要求:会计人员感到很困惑,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划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理论背景 案例理论背景(高低点法对混合成本分解) 一.成本性态分类 固定成本:指其总额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

变的成本。如行政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财产保险费,按直线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受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费,广告包装费,按件计酬的工人薪金等。 半变动成本:此类成本的特征是当业务量为零时,成本为一个非零基数,当业务发生时,成本以该基数为起点,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比例变化,呈现变动成本形态学。如电费,水费,电话费等企业的公用事业费。 二.高低点法 基本做法是,以某一期间内最高业务量(即高点)的混合成本与最低业务量(即低点)的混合成本的差数,除以最高与最低业务量的差数,得出的商数即为业务量的成本变量(即单位业务量的变动成本额),进而可以确定混合成本中的变动成本部分和固定成本部分。 高低法分解混合成本的运算过程如下: (y表示总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x表示业务量) 设高点的成本性态为: y1=a+bx1 (1) 低成本的成本性态为: y2=a+bx2 (2) 用(2)减(1)有y1-y2=b(x1-x2),表示总成本的差量是业务量的差量与单位变动成本的乘积。 移项后b=y1-y2/x1-x2 (3) 代入(1)中求a=y1-bx1 代入(2)中求a=y2-bx2 案例的问题: 答:该化工厂再对总成本进行分析时,把明显属于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的项目剔除后,其余作为半变动成本,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分解,这样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从半变动成本的结构来看,许多费用都不是线性的,如修理费用,4月份产量最高,但费用较低。第二,下脚料不能作为半变动成本处理。第三,把大部分近似变动成本和近似固定成本都已分别归入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剩下的少数费用性质比较复杂,而且有些费用的发生没有规律,这部分费用一般难以用公式单独分解,否则,矛盾就比较突出,如本案例计算出来的结果就很不合理。 根据本案例的情况,可以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案。 第一,全部费用除了已划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剩下的这些半变动成本再按照性质直接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本案例中,修理、动力和水费都可归入变动成本,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归属于固定成本,下脚料单独列示。这种方法虽然不太准确,但便于费用控制。 第二,总成本作为半变动成本,按高低点发分解:单独变动成本为0.12万元,固定成本为6.463万元。计算各月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如表2-14所示。

成本会计学课程案例资料-(题目QQ)(1)

成本会计学课程案例资料-(题目QQ)(1)

《成本会计学》课程案例资料 第一部分案例 第一章总论 案例一 大学生吴晓东2015年7月毕业应聘到北方机械公司当成本会计员。 财务部成本科刘科长向小吴介绍了公司的有关情况。东方机械公司的基本情况如下: 1.产品情况 该厂主要生产大型重型机械,用于矿山等企业,是国内矿山机械的龙头企业。 2.车间设置情况 东方机械公司设有7个基本生产车间,分别生产矿山机械的各种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组装;另外,还设有4个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及其他部门提供劳务。 3.成本核算的现状 该厂现有会计人员36人,其中成本会计人员8人(不包括各个生产车间的成本会计人员)。由于该公司规模较大,现在实行两级成本核算体制,厂部和车间分别设置有关的成本费用明细账进行核算。 刘科长让小吴再了解几天企业成本核算及其他方面的情况后书面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1.根据本厂的具体情况应采用什么核算体制(一级还是两级)? 2.车间和厂部应设置哪些成本会计核算的岗位? 3.车间和厂部应设置哪些成本总账和明细账? 4.成本费用应按什么程序进行归集和分配? 5.对企业现在实行的成本核算模式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

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案例一(第二次案例题目) 某企业在本会计期间内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内容如下: 1、为制造产品消耗了材料费用250 000元,消耗的全部材料均为前期储备材料; 2、为制造产品支付了工资费用—150000元: 3、生产设备和生产用房屋计提折旧费用80000元,行政管理部门办公设备和办公用房屋计提折旧费用30000元; 4、生产过程中发生废品损失5000元; 5、购买新的生产设备支付银行存款500000元; 6、维修生产用厂房支付现金3 000元; 7、对外投资支付现金20000元; 8、向投资者分配利润30000元; 9、以现金支付办公费用4 000元; 10、以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50000元; 11、因违反税法有关规定被处罚,支付现金6000元; 12、支付财产保险费8000元,其中生产车间保险费5 000元,行政管理部门保险费3 000元; 13、支付本期利息支出600元; 14、支付生产车间水电费1 000元; 15、向长期合作单位捐赠现金40000元。 该企业将上述各项支出,按照其用途分别计入当期生产的甲、乙两种产品成本中。 要求:对该企业的上述会计处理进行评述,并说明原因。 案例二 某小型生产企业,由于考虑成本——效益原则,所以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材料消耗是根据实际领料数量进行核算,没有考核标准,因而各月之间成本波动较大,而且领用材料计量不够准确,对于不能点数的材料

管理会计案例分析

格力公司企业成本效益案例分析 案例简介: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一直致力于产品专业化生产,即空调。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1995年至今,格力空调连续17年产销量、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空调行业第一,连续八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格力市场渗透的主要方式是:扩大生产规模、降低产品成本和扩大市场份额。实行总成本领先的策略,加大生产,形成规模经济。为了降低成本,格力电器在采购方面也具有严格的策略,所以成本控制也是格力公司这些年一直盈利并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以下将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评价格力电器的成本水平。 1.格力电器主营业务成本费用率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反映企业成本效益的指标很多,其中最为常用的有产值成本率、主营业务成本费用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如表 1 反映的是格力电器2007-2013年中的主营业务成本费用指标①,数据来源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2007-2013年的财务报表。 表1 格力主营业务相关数据及成本费用率计算(单位:万元) 年份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毛利率% 期间费用总和 成本/收 入期间费用 /收入 (成本+费 用)/收入 2013 10,805,284.45 7,121,984.65 34.08 2746119.56 0.67 0.25 0.91 2012 9,124,825.49 6,637,025.74 27.26 1822069.05 0.73 0.20 0.93 2011 7,675,474.61 6,266,225.57 18.36 1038096.67 0.82 0.14 0.95 2010 5,635,452.60 4,378,098.52 22.31 1007922.04 0.78 0.18 0.96 2009 3,906,887.16 2,944,959.29 24.62 893106.74 0.75 0.23 0.98 2008 3,909,494.46 3,120,363.74 20.18 564645.92 0.80 0.14 0.94 2007 3,579,771.74 2,934,107.15 18.04 495774.87 0.82 0.14 0.96 主营业务成本费用率指标反映主营业务收入消耗成本费用的水平,该指标越低,说明企 业经济效益越好。从上表中的毛利率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比较好,但进行总体主营业务 成本费用率分析后,可以看出格力企业的成本费用水平还是比较高的。由于影响成本费用率 ①主营业务成本费用率= (主营业务成本+ 期间费用)/主营业务收入

成本会计案例分析

成本会计案例 毕茜

经济管理学院2011.7

案例 1 邯钢——项目成本逆向分解 一、案例分析 钢铁行业是多流程、大批量生产的行业,由于生产过程的高度计划性决定了必须对生 产流程各个工艺环节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为了严格成本管理,一般依据流程将整个 生产线划分为不同的作业单元,在各个作业单元之间采用某此锁定转移价格的办法。而邯 钢在成本管理方面率先引入市场竞争手段,依据市场竞争力为导向分解内部转移成本,再 以此为控制指标,落实到人和设备上,将指标责任与奖罚挂钩,强制实现成本目标,碇以 系统总合最优。 “倒”出来的利润。对邯钢而言,要挤出利润,首先需要确定合理先进、效益最佳化的单 位产品目标成本。公司根据一定时期内市场上生铁、钢坯、能源及其他辅助材料的平均价格编 制企业内部转移价格,并根据市场价格变化的情况每半年或一年做一次修订,各分厂根据原材 料等的消耗量和“模拟市场价格”向下道工序“出售”自己的产品。获得的“销售收入”与本 分厂的产品制造成本之间的差额,就是本分厂的销售毛利。销售毛利还需要做以下两项扣除: 一是把公司管理费分配给分厂做销售毛利的扣除项,一般采用固定的数额(根据管理费年预算 确定);二是财务费用由分厂负担,一般根据分厂实际占用的流动资金额参考国家同期同类利 率确定。做这两项扣除后,就形成了本分厂的“内部利润”。 如三轧钢分厂生产的线材,当时每吨成本高达 1649 元,而市场价只能卖到 1600 元,每吨亏损 49 元。经过测算,这 49 元全部让三轧多分厂一个生产单元消化根本做不到。如果从原料采购到炼钢、轧钢开坯和成材,各道工序经济指标都优化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比如,邯钢三轧钢分厂发现,为使产品包装质量符合公司要求,修卷减去的线材头尾一个月达上百吨,由此造成的损失超过 6 万元,为了降低成本对卷线机进行了技术改造,在充分保证包装质量的前提下,轧用量降低了 40%,吨材成本下降 8 元。其他流程环节也纷纷采取不同手段降低成本,开坯的二轧钢分厂挖潜降低 5 元/吨坯,生产钢锭的二炼钢厂挖潜降低24.12 元/吨钢,原料外购生铁每吨由780 元降到750 元以下,这样环环相扣即“8+5+24.12+(780-750)>49”就可扭亏为盈。 总厂分别对各生产单元下达了目标成本,其中对三轧钢分厂下达了吨材 1329 元的不 赔钱成本指标。面对这一似乎高不可攀的指标,分厂领导班子对这个指标既感到有压力, 但又提不出完不成的理由。因为这既是从市场“倒推”出来的,又是由自己的历史水平和 比照先进水平测算出来的,不下调就意味着邯钢都要出现亏损时,压力就变成了动力。面 对新的成本目标,只能扎实工作,努力实现。 三轧钢分厂组成专门班子,也将工段进行层层分解,用总厂下达的新成本“倒推”的办法,测算出各项费用在吨钢成本中的最高限额。比如,各种原燃料消耗,各项费用指标等,大到 840 多元(时价)1 吨的铁水,小到仅 0.03 元的印刷费、邮寄费,横向分解落实到科室,纵向分解落实到工段、班组和个人,层层签订承包协议,并与奖惩挂钩,使责、权、利相统一,使每个单位、每个职工原工作都与市场挂起钩来,经受市场的考验,使全厂形成纵横交错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 为促使模拟市场核算这一机制的高效运转,当然,需要严格的奖惩机制保驾护航。在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