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大学曾辉教授信息

北京大学曾辉教授信息

一、基本情况

1. 基本情况

1)姓名:曾辉

2)性别:男

3)民族:满

4)籍贯:辽宁凤城

5)出生年月日:1964年6月8日

2. 联系地址及电话:

1)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地址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西丽大学城北大校区E栋205

邮编:518055

电话:0755-********

邮件:zengh@https://www.doczj.com/doc/af11133952.html,

2)北京大学本部地址

地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邮编:100871

3. 工作履历

1)2009年9月~现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教授

2)2005年8月~2009年9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城市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教授

3)2003年3月~2003年5月,美国Texas A&M大学地理系访问学者

4)2002年6月~2005年8月,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副教授

5)1996年7月~2002年6月,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副教授

6)1991年7月~1996年7月,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讲师

7)1989年8月~1991年7月,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助教

4. 教育履历

1)1995年9月~1999年7月,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自然地理专业完成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获博士学位。学位论文题目:深圳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复合研究。

2)1986年9月~1989年7月,在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地学专业完成研究生学习,获硕士学位。

学位论文题目: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农业生态系统动态模拟研究。

3)1982年9月~1986年7月,在北京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完成本科学习,获学士学位。学位论文:新疆北疆地区的梭梭群落研究。

5 个人业务工作概况

于1989获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中心环境地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9年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自然地理专业理学博士学位。先后任北京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等职务,2004年起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城市学院常务副院长。

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及宏观资源环境科学、城市与区域生态规划及生态修复技术、城市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规划及大型建设项目生态影响评估等领域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生态学会景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景观生态学联合会中国分会副理事长、自然资源学会理事。

先后主持和参与包括科技攻关专题、973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海外青年基金、面上基金、部委及地方科研项目6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合作出版学术专著3部,完成各类科研报告近50篇;获得包括国家环保科技二等奖(排名第一)、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均排名第四)、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等各类科研奖励10余次。

二、主要成果

(一)核心刊物论文

1. 简霞,韩西丽,李贵才,曾辉. 城市社区户外共享空间促进交往的模式研究. 人文地理(已接受)

2. 丁远昭,沈欣,曾辉,李喜青. Triad, 污染场地管理的新模式. 环境科学(已接受)

3. 张璇,唐庆龙,张铭杰,曾辉. 深圳市绿地植被凋落物存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植物生态学报.(已接受)

4. 李英汉,李贵才,曾辉. 居住区植物绿量与其气温调控效应关系研究. 生态学报. (已接受)

5. 刘语凡, 陈雪, 李贵才,曾辉. 深圳市植被受损分级评价及其与景观可达性的关系. 生态学报. (已接

受)

6. 张铭杰,张璇,秦佩恒,倪宏刚,曾辉. 深圳市土壤表层汞污染数量结构与空间特征分析. 中国环境

科学. (已接受)

7. 王俊坚,赵宏伟,钟秀萍,刘阳生,曾辉. 垃圾焚烧厂周围地区土壤重金属浓度水平及空间分布.环

境科学. (已接受)

8. 秦佩恒,倪宏刚,刘阳生,曾辉. 深圳市土壤PBDEs空间分布特征及蓄积量估算. 北京大学学报(已

接受).

9. Pei-Heng Qin, Hong-Gang Ni, Yang-Sheng Liu, Ye-Hong Shi and Hui Zeng?. Occurrence, distribution and

source of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in soil and leaves from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China.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DOI: 10.1007/s10661-010-1455-y.

10. Shan-Ping Cao, Hong-Gang Ni, Pei-Heng Qin and Hui Zeng?. Occurrence and human non-dietary exposure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soils from Shenzhen,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2010, 12, 1445~1450.

11. Hong-Gang Ni, Hui Zeng, Shu Tao, and Eddy Y. Zeng?. Environmental and human exposure to persistent

halogenated compounds derived from e-waste in China. Environmental Toxicity and Chemistry,29(6):1237~1247.

12. 吕晓蕾,曾辉,刘阳生. 深圳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基本特性研究,环境工程,2010,28(增刊):

289~294.

13. 王俊坚,曾辉,刘阳生. 甲烷液相制甲醇技术及机理研究进展. 环境工程,2010,28(增刊):389~

394.

14. 钟秀萍,王俊坚,赵宏伟,刘阳生,曾辉. 垃圾焚烧厂周围优势植物的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以深

圳市清水河垃圾焚烧厂为例.北京大学学报,2010,46(4):674~680.

15. 刘红梅,曾辉. 柳叶蕨属(鳞毛蕨科)的分类性状观察. 植物研究,2010, 30 (4) : 397~404.

16. 曾辉,高启辉,李贵才,陈雪. 深圳市1988~2007年期间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及成因分析. 生态学报,

2010(10):2706~2714.

17. 孔丝妨,刘阳生,曾辉,解庆龙,吕晓蕾. 焚烧源挥发性重金属的排放对周边土壤和植被污染的研究

进展. 生态环境学报,2010,19(4): 985~990.

18. Yangsheng Liu*, Fang Du, Li Y uan, Hui Zeng, Sifang Kong. Production of lightweight ceramisite from iron

ore tailings and its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in a 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 (BAF) reactor.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10, 178(1-3):999~1006.

19. 梁尧钦,谢芳毅,李菁,李贵才,曾辉. 基于轨迹变化探测的植被覆盖时空动态研究——以深圳大鹏

半岛为例.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5):1105~1111.

20. 张文娟,李贵才,曾辉. 城市化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干扰评价研究——以深圳坪山河流域为例. 应

用生态学报,2010,21(5):1137~1145.

21. Yao-Yu Lin, Hui Zeng, Gui-Cai Li, Hong-Gang Ni?.Economic development is ultimate determinant of food

safety: a case study of Chin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10,158:1185~1188.

22. Liu Hong-Mei, Zhang Xian-Chun, Wang Wei, Zeng Hui?. Molecular Phylogeny of two endemic fern genera

Cyrtomidictyum and Cyrtogonellum (Dryopteridaceae) from East Asia. Organism, Diversity and Evolution,2010,10:57~68.

23. 吴卉晶,曾辉,昝启杰. 薇甘菊入侵扩散机制研究进展及改进思考.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0,18

(1):101~108.

24. Ma WH, He JS, Yang YH, Wang XP, Liang CZ, Anwar M, Zeng H, Fang JY, Schmid B.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vary with plant diversity-productivity relationships among Chinese grassland sites.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2010,19:233~243.

25. 张文娟,白钰,曾辉.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模式的不足与改进思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

19(6):23~29.

26. 曾辉. 新形势下深圳市环保科技发展的几个重点方向. 深圳环境,2009,4:43~46.

27. Hong-Gang Ni, Ru-Lang Shen, Hui Zeng, Eddy Y Zeng. Fate of linear alkylbenzenes and benzothiazoles of

anthropogenic origin and their potential as environmental molecular marker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South China.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9,157:3502~3507.

28. 吴卉晶,昝启杰,曾辉. 区域尺度薇甘菊入侵分布的影响因子分析. 生态学报,2009(10):5442~5449.

29. 白钰,曾辉,李贵才,高启辉,魏建兵. 基于宏观贸易调整法的生态足迹模型改进及实证研究. 生态

学报,2009(9):4827~4835.

30. Yangsheng Liu, Sifang Kong, Y aqiong Li, Hui Zeng. Novel Technology for Sewage Sludge Utilization:

Preparation of Amino Acids Chelated Trace Elements (AACTE) Fertilizer.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9, 171(1-3): 1159~1167(SCI收录).

31. 汪自书,刘语凡,张文娟,曾辉. 深圳市典型城市化样带建设用地变化过程分析. 资源科学,2009,

35(5):794~800.

32. 赵宏伟,钟秀萍,刘阳生,王俊坚,洪渊,招康赛,曾辉. 深圳市清水河垃圾焚烧厂周围地区优势植

物的汞污染研究. 环境科学,2009,30(9):326~331.(EI收录)

33. 白钰,曾辉,梁尧钦,刘雨凡,詹望. 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中温室气体环境真人的区域分配法. 中国环

境科学,2009,29(5):555~560.(EI收录)

34. 汪自书,高启辉,刘语凡,曾辉. 快速城市化地区道路对两侧土地利用影响模式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

2009,29(4):437~442. (EI收录)

35. 程好好,曾辉,汪自书,简霞. 城市绿地类型及格局特征与地表温度的关系——以深圳特区为例. 北

京大学学报,2009,45(3):495~501. (EI收录)

36. 魏天凤,任艳林,曾辉,贺金生. 降水改变对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商动态变化的影

响. 北京大学学报,2009,45(3):533~540.

37. Hong-Gang Ni and Hui Zeng?. Law enforcement is key to china’s food safet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9, 157:1990-1992.(SCI收录,EI收录,收录号:20091912073736)

38. 刘红梅,张宪春,曾辉. DNA序列在蕨类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植物学报,2009,44(2): 143~158.

39. 白钰,曾辉,马强,吴卉晶. 基于宏观贸易调整法的城市尺度生态足迹模型——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2):241~250.

40. 梁饶钦,曾辉. 高光谱遥感在植被特征识别研究中的应用. 世界林业研究,2009,22(1):41~47.

41. 白钰,曾辉,魏建兵,张文娟,赵宏伟. 基于环境污染账户核算的生态足迹模型优化——以珠江三角

洲城市群为例. 应用生态学报,2008,19(8):1789~1796.

42. 魏建兵,曾辉,秦华鹏,马振邦. 深圳石岩水库流域土地利用空间分异的水环境效应. 中国环境科学,

2008,28(10):938~943.(EI收录,收录号:20084611702788)

43. Hong-Mei Liu, Li Wang, Xian-Chun Zhang, Hui Zeng?. Advances in the studies of lycophytes and

monilophytes with reference to systematic arrangement of families distributed in China.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2008,46(6):808~829. (SCI收录)

44. 汪自书,刘语凡,魏建兵,曾辉. 快速城市化地区道路格局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研究. 环境科学研究,

2008,21(2):180~185.

45. Wei Jian-bing, Xiao Du-ning, Zeng Hui.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n agricultural system und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based on Emergy analysis: A case study in northeaster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orld Ecology,2008,15:1~10.(SCI收录)

46. Jian-Bing Wei, Du-Ning Xiao, Hui Zeng, Yi-Kun Fu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properties in relation to land

use and topography in a typical small watershed of the black soil region, northeastern China. Environmental Geology,2008,53(3):1663~1672.(SCI收录,EI收录,收录号:20080611083492)

47. Ma Wenhong, Yang Yuanhe, He Jinsheng, Zeng Hui, Fang Jingyun. Above- and belowground biomass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emperate grasslands, Inner Mongolia. Science in China,2008,51(3):263~270.(SCI收录)

48. 马文红,杨元合,贺金生,曾辉,方精云.内蒙古温带草地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中国科学(C),

2008,38(1):84~92.

49. 武剑锋,曾辉,刘雅琴. 深圳地区景观生态连接度评估. 生态学报,2008,28(4):1691~1701.

50. 李一静,曾辉,魏建兵. 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变化分级的深圳市植被变化. 应用生态学报,2008,19

(5):1064~1070.

51. 白钰,曾辉,魏建兵. 关于生态足迹分析若干理论与方法论问题的思考.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44(3):493~500.(EI收录,收录号:20082611337746)

52. 马强,秦佩恒,白钰,曾辉. 我国跨行政区环境管理协调机制建设的策略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18(5):133~138.

53. 汪自书, 曾辉, 魏建兵. 道路生态学中的景观生态问题. 生态学杂志2007,26(10):1~6.

54. 曾辉,褚艳玲,李书娟. 南昌地区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的广义转移概率模型建设及应用研究. 地理科学,

2007,27(4):473~479.

55. 肖海燕,曾辉,白钰,汪自书,昝启杰. 基于高光谱数据和专家决策法提取红树林群落类型信息.遥感

学报,2007,11(4):531~537.

56. 秦佩恒,武剑锋,刘雅琴,曾辉. 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可达性及其对林地的影响—以深圳市宝安区为

例. 生态学报, 2006, 26(11): 3796~3803.

57. 赵军,曾辉. 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质量退降的自组织临界性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 生态学报,

2006, 26(11): 3804~3811.

58. 曾辉,褚艳玲. 绿色GDP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环境保护,2006,5B:52~55.

59. 杨春妍,曾辉. 深圳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演进分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4):84~

89.

60. 肖海燕,赵军,蒋峰,曾辉. GAP分析及其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 2006, 42(2): 151~158.

61. Hui Zeng, DZ Sui, Shujuan Li. Detecting Signatures of Rapid Urbanization on the Landscape: A New

Approach for Characterizing Urban Sprawl Using GIS and Remote Sensing. Urban Geography, 2005, 26(5): 410~433. (SSCI收录)

62. Hui Zeng, DZ Sui. Human disturbances on landscape in protected areas: A case study of the Wolong Nature

Reserve. Ecological Research, 2005, 20: 487~496. (SCI收录)

63. Hui Zeng, X. Ben Wu. Utilities of edge-based metrics for studying landscape fragmentation.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2005, 29(2):159~178.(EI收录,收录号:2005038795346)64. 曾辉、李书娟. 南昌地区城市建成区结构特征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研究. 生态学报, 2004, 24(9):

1931~1937.

65. 李书娟、曾辉、夏洁、张磊. 景观空间动态模型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4):701~706.

66. 李书娟,曾辉. 快速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沿城市化梯度的扩张特征研究—以南昌地区为例. 生态学报,

2004, 24(1):55~62.

67. 曾辉,高凌云,夏杰. 基于组分转移特征的城市景观动态研究—以南昌市区为例. 生态学报,2003, 23

(11):2201~2209.

68. 曾辉,张磊,孔宁宁,李书娟. 卧龙自然保护区景观多样性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 2003,

39(4): 454~461. (EI收录,收录号:2003347606309)

69. 曾辉,夏杰,张磊. 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理科学,2003,23(4): 484~492。

70. 李书娟、曾辉,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遥感学报,2002,6(3):233~240。

71. 曾辉、孔宁宁、李书娟,基于边界特征的景观碎裂化特征分析,生态学报,2002,22(11):1199~

1205。

72. 孔宁宁、曾辉、李书娟:卧龙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地形分异特征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2,38(4):

543~549。

73. 孔宁宁、曾辉、李书娟,卧龙自然保护区景观人为影响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2,38(3):393~399。

74. 曾辉、孔宁宁、高凌云,基于边界特征的景观结构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81~86。

75. 曾辉、高凌云、李书娟,云南省东川地区生态综合整治对策研究,中国环境科学,2002,22(1):80~

84。

76. 曾辉,孔宁宁,李书娟,卧龙自然保护区景观人为影响的比较研究,生态学报,2001,21(12):1994~

2001。

77. Daniel Z. Sui, Zeng Hui?. Modeling the dynamics of landscape structure in Asia’s emerging desakota regions:

a case study in Shenzhen.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1, 53(1-3): 37~52(SCI、SSCI).

78. 喻红、曾辉、江子瀛,利用地形位指数研究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地理科学,2001,21(1):64~

69。

79. 曾辉、江子瀛、孔宁宁,深圳市龙华地区景观结构特征的空间自相关分析,北京大学学报,2000,36

(6):585~591。

80. 曾辉、孔宁宁、高凌云,基于边界特征的景观动态分析,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0,8(2):

126~133。

81. 曾辉、喻红、郭庆华,深圳市龙华地区城镇用地动态模型建设及模拟研究,生态学报,2000,20(3):

243~249。

82. 曾辉、江子瀛、许国雄,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结构研究—Ⅰ城镇建设用地的结构

及异质性分析,应用生态学报,2000,10(4):567~572。

83. 曾辉、姜传明,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结构研究—Ⅱ林地的结构和异质性特征分析,

生态学报,2000,20(3):243~249。

84. 曾辉、江子瀛、孔宁宁,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结构研究—Ⅲ农业用地的结构和异

质性特征分析,北京大学学报,2000,36(2):221~230。(EI收录)

85. 曾辉、刘国军,基于景观结构的生态风险分析,中国环境科学,1999,19(5):454~457。

86. 曾辉、郭庆华、喻红,东莞市风岗镇景观人为改造作用的空间分析,生态学报,1999,19(3):298~

303。

87. 曾辉、邵楠、郭庆华,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景观异质性研究,地理学报,1999,54(3):255~262。

88. 曾辉、唐江、郭庆华,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常平镇景观组分转移模式及动态变化研究,地理科学,1999,

19(1):73~77。

89. 曾辉、郭庆华、刘晓东,景观格局空间分辨率效应的实验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为例,北京大

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6):820~827。(EI收录)

90. 曾辉、唐江、郭庆华,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小城镇景观动态变化研究—以东莞市常平镇为例,应用基

础与工程科学学报,1998,6(2):125~133。

91. 曾辉、郭庆华、刘静艳,东莞市景观生态演化特征的分析,中国环境科学,1997,17(5):422~425

(EI收录)。

92. 曾辉、崔海亭、黄润华,西北干旱区脆弱景观的生态整治研究,自然资源,1997,4:1~7。

93. 曾辉、姜艳萍,自然环境的另一种资源属性,中国环境科学,1992,12(2):138~141。

94. 曾辉、杨树槐,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若干问题探讨,自然资源学报,1992,

7(2):142~151。

95. 曾辉、杨树槐,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农业生产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农村生态环境,1990(12):

26~30。

(二)专著

1. 顾幼谨,吴萍,曾辉. 云南省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结构调整与改造对策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2.白英,曾辉. 资源型老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3.吴萍,曾辉. 澜湄次区域开发框架下的滇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研究.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三)专利

1. 刘阳生,曾辉。从垃圾焚烧二次飞灰中提取重金属的方法,申请号:20101018271

2.1(国家发明专利)

2. 刘阳生,曾辉。一种垃圾焚烧飞灰二次气化方法,申请号:201010182704.7(国家发明专利)

(四)专题论文集中发表的论文

1.曾辉、陈雪、高梅. 共建优质生活圈背景下的大珠三角生态保护合作研究. 第五届粤港澳可持续发展

研讨会,2010,香港.

2.Kong Sifang, Liu Yangsheng, Zeng Hui, Wang Junjian, Zhong Xiuping. New Utilization Technology:

Producing Compound Amino Acids from Sewage Sludge by Acid Hydrolysis. Progres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ce Press, 2009, 2324~2330.

3.曾辉、夏洁,成都平原西部地区城市化过程的时空特征研究,中国自然资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243~247。

4.曾辉,中国的环境保护-回顾与展望,第三届北京大学—樱美林大学中日关系双边学术交流文集,樱

美林大学,2000,1~11。

5.曾辉、江子瀛、孔宁宁,珠江三角洲小城镇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生态规划研究—以东莞市樟木头镇为

例,《环境科技进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617~621。

6.曾辉,东莞市城市生活垃圾总体处置方案的优化设计研究,《总量控制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

学出版社,1996:327~331。

7.曾辉,东莞市景观生态保护战略研究,《总量控制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405~

410。

8.曾辉,深圳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区域生态保护问题探讨,青年生态学论丛,第四辑,中国科学技术

出版社,1996:166~170。

9.曾辉,深圳市宝安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对策研究,《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年会文集》,中国科学技术

出版社,1995:366~370。

10.曾辉,本溪市石桥子新经济开发区城市生态负荷评价研究,《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环

境科学出版社,1995:260~264。

11.曾辉,我国外资企业环境影响特征分析,《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292~295。

12.曾辉、姜艳萍,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的类型、环境影响特征及环境管理措施,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

保护,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161~164。

13.曾辉、李德森,河南济源猕猴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论文集,中国环

境科学出版社,1992:145~149。

(五)参加学术会议报告或论文

1.曾辉. 大珠三角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生态保护合作研究. 第二届腊子口生态文明论坛(专题报告),

2010,兰州.

2.曾辉,汪自书,陈雪. 大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大会自然地

理学分会场(专题报告),2009,北京.

3.曾辉,魏建兵,马强,张文娟. 深圳市湿地景观综合研究. 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第六届学术年

会,2009,成都(大会报告)。

4.梁尧钦,曾辉. 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动态的影响研究——以深圳大鹏半岛为例,国际景观生态学

会中国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成都.

5.张文娟,曾辉. 城市化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干扰评价研究——以深圳市坪山河为例,国际景观生态

学会中国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成都.

6.Peihgeng Qin, Hui Zeng. Landscape accessibility and its impacts on forest cover change in a rapidly

urbanizing area: a case study of Baoan, Shenzhe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f forest landscape modeling: advances in forest landscape modeling approaches, standardization, 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2006, Beijing China, pp51~52.

7.Zishu Wang, Hui Zeng. Road pattern and its impacts on land use in Shenzhen.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urban development and land policy in China, 2006, Shenzhen, China, pp25~33.

8.Jianfeng Wu, Hui Zeng. The study of ecological connectivity assessment and ecological network

construction for Shenzhen City.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urban development and land policy in China, 2006, Shenzhen, China, pp159~168.

9.曾辉. 深圳市快速城市化过程的景观动态模拟研究,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大会

报告,2005,深圳。

10.曾辉,李书娟. 城市格局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研究,全国第四届景观生态学学术研讨会,2003,北

京(专题研讨会报告)

11.Zeng H, D.Z. Sui, and X.B. Wu, 2002. Human impacts on landscape in protected areas: The case of Wolong

nature reserve. Proceedings of the ESA Conference of 2002, Tuscon, USA.(专题研讨会报告)

12.Zeng Hui. A study of human impact on landscape strucuture in Wolong Natural Reserv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dscape Ecology of Asia and Pacific Region, 2001, Lanzhou, China.(大会报告)

13.Zeng Hui. Landscape structure study of Longhua area, Shenzhen City. Proceedings of Fifth National

Congress of Landscape Ecology, 1999, Colorado, USA.(专题研讨会报告)

14.Yu Hong, Zeng Hui. A dynamic model construction for the urban land use of Zhujiang Delta area.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dscape Ecology of Asia and Pacific Region, 1998, Shengyang, China.(大会张贴论文)

15.Zeng Hui, Guo Qinghua, Yu Hong. A study of landscape changing in Shenzhen area.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dscape Ecology of Asia and Pacific Region, 1998, Shengyang, China.(大会报告)

16.Zeng Hui, Guo Qinghua, Y u Hong. Landscape structure of Changping area in the eastern part of Zhujiang

delta.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andscape Ecology of Asia and Pacific Region, 1998, Shengyang, China.(大会张贴论文)

17.姜艳萍、曾辉,深圳市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全球华人第二届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文集,1997,落杉矶,

美国。

18.曾辉、吴波,太行山南段景观格局研究,第二届全国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讨会摘要文集,

1996,北京。

19.曾辉,遥感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第二届全国景观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讨会摘要文

集,1996,北京

20.Zeng Hui, A Study of Urban Landuse Problems on Zhujiang Delta Area, Collection of Abstracts, ⅩⅧ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1995, Beijing, China.

21.曾辉,深圳市光明华侨畜牧场农业生态建设研究,走向21世纪的中国生态学—中国生态学会第五届

年会论文摘要集,1995,珠海。

22.曾辉、刘鸿雁、王奉瑜,豫北太行山地植被分异规律研究,进展中的生态学—中国生态学会第四届年

会论文摘要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南京。

23.曾辉,植被生态学数量方法研究,中国青年植物生态学第二届学术年会摘要集,1987,四川灌县。

(六)主编并正式出版的文集

1.1997年度中国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2.1996年度中国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3.总量控制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4.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5.1995年度中国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6.1994年度中国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7.1993年度中国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七)主持或参与编写的研究和咨询报告

1.珠江口依据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湾区环境保护、生态维育及低碳发展策略研究专题报告,2010

2.武汉市低碳城市空间布局战略研究——低碳城市空间发展基础理论及模式研究报告,2010

3.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地区生态环境容量研究报告,2010

4.深圳市生态科技体系基础研究与建设规划,2010

5.粤港澳共建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报告,2009

6.粤港澳共建绿色大珠三角优质生活圈调研——食品、药品安全及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报告,2009.

7.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总报告,2009

8.深圳市龙岗区地籍调查项目报告,2009

9.深圳市香蜜湖片区生态保护论证报告,2008.

10.福建省南平市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报告,2008

11.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估研究专题报告,2008.

12.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区域生态保护方案研究报告,2008.

13.深圳市龙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专题——农用地保护与利用研究,2007.

14.鹤山市市域总体规划专题——四区划定与空间管制研究报告,2007.

15.深圳市福田区凤塘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2007.

16.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调研——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研究报告,2006.

17.济南都市圈总体规划研究——生态保护专题规划报告,2006.

18.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调研——建设用地四查清、四对照报告,2006.

19.深圳市植被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2006.

20.武汉市生态环境容量研究报告,2005.

21.深圳市盐田区国家级生态区建设规划报告,2005.

22.深圳市宝安区建成区划定研究报告及图册,2005.

23.深圳市光明集团土地确权基础调研报告,2005.

24.深圳市羊台山森林公园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05.

25.深圳市宝安区生态规划,2005.

26.深圳市南山区生态建设与保护规划,2004.

27.深圳市光明及观澜生态保护规划研究,2004.

28.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未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策略研究,2004.

29.武汉市城市生态保护战略研究报告,2004.

30.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专题规划报告,2004.

31.西气东输工程沿线施工干扰区生态恢复技术规范,2003.

32.西气东输工程沿线保护区穿越路段生态保护与管理研究报告,2003.

33.Study on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Scheme for the Passing Area of Natural Reserves along

West-East Pipeline Project. 2003.

34.云南省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结构调整与改造对策研究——环境与农业对策研究报告,2001.

35.东莞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0.

36.东莞市绿水蓝天工程计划报告,2000.

37.东莞市樟木头镇环境总体规划研究报告,1998.

38.壳牌中国公司海岸油库环境管理及突发事件预警研究报告,1997.

39.中国纺织印染废水处理技术选项与资料汇编,1997.

40.中国食品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选项与资料汇编,1997.

41.中国汽车污染治理技术选项与资料汇编,1997.

42.东莞市环境战略研究总报告,1996.

43.GEF高效工业锅炉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效益评估研究报告(包括总报告和14个改造项目的

环境影响评估报告),1996.

44.北京万春园风景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1996.

45.深圳市宝安区环境总体规划研究——生态规划及固体废弃物处置规划专题报告,1995.

46.深港治理深圳河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研究,1994~1995(主持和参与了10份中英文报告的编写,包括

投标标书、工作计划报告、方法论说明报告、各个时段阶段性汇报报告、生态保护专题研究报告、总报告、监察审核报告、执行概要报告等)。

47.The best practical 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in China(class A, 1992~1996),1993~1997(总计5册,

English)。

48.深圳市光明华侨畜牧场环境总体规划研究报告,1994.

49.本溪市石桥子开发区环境总体规划——生态保护规划专题研究报告,1993.

50.沪宁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生态影响评价研究,1991.

51.贵阳龙洞堡机场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报告,1991.

三、获得资助的科研项目

1.2010~2012,城市景观功能时空分异的植被生态效应综合研究—以深圳地区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面上项目(41071117),主持人。

2.2010~2011,珠江口宜居湾区重点建设行动计划,粤港澳政府联合资助项目,项目联合现场负责人和

环境保护、生态维育及低碳发展策略研究专题负责人。

3.2010~2011,深圳市突然痕量有机污染监测及基础研究,深圳市人居委三项计划项目,主持人.

4.2009~2010,武汉市大东湖生态水网地区环境容量与生态承载力研究,武汉市规划局项目,主持人。

5.2009~2010,深圳市生态科技体系基础调研及规划,深圳市科技局项目,主持人。

6.2009~2010,粤港澳共建大珠江三角洲绿色优质生活圈专项规划,粤港澳政府联合资助项目,联合主

持人。

7.2009~2009,粤港澳共建绿色大珠江三角洲优质生活圈基础调研,广东省港澳办项目,联合主持人.

8.2009~2012,基于功能网络的区域城市化生态环境效应及调控机制研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0830747),主要参加人员。

9.2009~2011,快速城市化地区典型湿地系统景观格局与水环境过程时空变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0871229),主要参加人员。

10.2009~2010,珠江西岸粤澳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澳门政府资助项目,主要参加人员。

11.2008~2011,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演化特征及特定废物资源化关键技术研究,深圳市“双百计

划”项目,主持人。

12.2008~2010,深圳市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关键修复技术研究与开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主要参加人

员。

13.2008~2010,深圳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回收重金属、制备轻质生物陶粒,深圳市科技计划项

目,主要参加人员。

14.2008~2009,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生态保护专题,深圳市国土局项目,主持人。

15.2008~2009,福建省南平市城市总体规划深生态环境规划专题,南平市政府项目,主持人。

16.2008~2009,深圳市石岩水库流域景观演化的水环境效应研究,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SZKJ-2007006),主持人。

17.2007~2010,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组建,深圳市科技局项目,主持人之

一。

18.2007~2008,深圳市石岩水库流域截污工程可行性研究——水文学与水质监测及分析,深圳市水务局

项目,主持人。

19.2007~2008,深圳市龙岗区地籍普查,深圳市国土局项目,专题负责人。

20.2007~2008,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专题,深圳市国土局项目,负责

人。

21.2007~2008,深圳市龙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用地专题,深圳市国土局项目,专题主持人。

22.2006~2010,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组建,深圳市政

府项目,主持人之一。

23.2006~2007,凤塘河流域水环境整治二期(生态恢复)可行性论证研究,福田区政府项目,主持人。

24.2006~2007,鹤山市市域总体规划——生态规划与空间管制专题,鹤山市政府项目,主持人。

25.2006~2008,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战略性环境影响评估与资源保护专题,粤港政

府联合资助项目,主持人。

26.2006~2006,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调研—生态限制性研究专题,深圳市政府项目,主持

人。

27.2006~2006,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期研究—“四查清、四对照”研究,深圳市政府项目,主要

参加人员。

28.2005~2006,济南都市圈规划——生态保护专题,山东省建设厅项目,负责人。

29.2005~2006,深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资源调查,深圳市政府项目,植被资源评价专题副组长。

30.2005~2006,武汉市城市生态环境容量研究,武汉市政府项目,主持人。

31.2004~2005,深圳市宝安区建设用地详查及规划管理评价研究,深圳市宝安区政府项目,主持人。

32.2004~2005,深圳市光明集团土地确权基础调研,深圳市宝安区政府项目,主持人。

33.2004~2005,深圳市羊台山森林公园生态保护规划及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估,深圳市政府项目,主持人。

34.2004~2005,深圳市盐田区生态区建设规划,深圳市盐田区政府项目,主持人。

35.2004~2005,深圳市光明及观澜环境保护规划,深圳市宝安区政府项目,生态专题负责人。

36.2003~2004,深圳市南山区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研究,深圳市南山区政府项目,技术负

责人。

37.2003~2004,深圳市宝安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研究,深圳市宝安区政府项目,生态研究专题负责人。

38.2004~2006,快速城市化的环境与生态效应:基于自组织域值理论(SOC)的深入研究,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40328002),中方合作人。

39.2004~2004,武汉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武汉市政府项目,第7子课题“生态保护战略研究”负责人。

40.2003~2004,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研究,山东省建设厅项目,第11子课题“生态规划”负责人。

41.2002~2004,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开发模式研究—以思茅地区为例,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基金项

目,主持人。

42.2002~2003,西气东输工程沿线施工干扰区生态恢复技术规范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基础科研

项目,主持人。

43.2002~2003,西气东输工程穿越保护区沿线地区生态保护与管理方案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基

础科研项目,主持人。

44.2002~2004,鄱阳湖周围地区景观人为改造影响及生态保护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1091),

主持人。

45.2000-2005,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变化、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生态安全,国家重大基础科研项目(973项

目:G2000046807),第七课题“区域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成员。

46.1999-2000,中国环境保护科普对策研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项目,主持人。

47.1999-2000,长江流域湿地保护策略研究,WWF基金项目,主要参加人员。

48.1999-2000,东莞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及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东莞市政府项目,主持人。

49.1999-2000,云南省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结构调整与改造对策研究,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基金项目,

主持人。

50.1999-2001,东莞—深圳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复合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9871070),主持人。

51.1998-1999,东莞市樟木头镇环境总体规划研究,东莞市环境保护局项目,主持人。

52.1997-1998,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景观人为干扰研究,北京大学青年基金项目,主持人。

53.1996-1997,广东省东莞市环境保护战略研究,东莞市环境保护局项目,主持人。

54.1996-1997,壳牌中国公司环境管理研究,壳牌公司委托项目,主持人。

55.1996-1998,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地区的景观遥感研究,国家环保局项目,主持人。

56.1995-1996,深圳河治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估研究,深圳市水务局项目,生态组组长。

57.1995-1996,GEF高效工业锅炉改造项目环境效益评估分析,GEF项目,主持人之一。

58.1994-1995,北京万春园风景区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估,北京市环科院项目,主持人。

59.1993-1995,深圳市宝安区环境总体规划研究,宝安区环保局项目,课题组副组长。

60.1992-199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最佳实用技术推广计划项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项目,主持人。

61.1991-1995,河西走廊生态脆弱带研究,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主要参加人员。

62.1990-1992,本溪市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本溪市政府项目,主要参加人员。

63.1989-1991,本溪市石桥子新经济开发区生态规划,本溪市政府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64.1989-1991,中国沿海地区外资企业的环境影响分析,国家环保局项目,主要参加人员。

65.1989-1990,贵阳机场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贵州省民航局项目,主要参加人员。

66.1989-1991,南太行—王屋弧型山地景观生态与开发整治对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参加

人员。

67.1988-1989,沪宁高速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江苏省交通厅项目,主持人。

68.1988-1989,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水资源规划及污染控制研究,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科委

项目,主持人。

四、获奖情况

1.2004年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2.2003年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3.2003年荣获云南省政府“省院省校”合作先进个人

4.2003年荣获安泰优秀教师奖

5.1999年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青年科学家奖。

6.1998年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获奖人)。

7.1997年获北京大学科技成果一等奖(第四获奖人)。

8.1996年获北京大学青年教学优秀成果奖(个人奖)。

9.1993年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成果奖(集体奖)。

10.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集体奖)。

11.1989年获北京大学科技二等奖(第二获奖人)。

五、社会工作及学术兼职

1.1996~2004,生态教研室主任

2.1996~2004,北京大学教代会执委会委员。

3.1996~2004,中国生态学会景观生态专业委员会的学术秘书

4.1999~2009,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副秘书长

5.2004~2007,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助理。

6.2004~2009,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城市学院常务副院长

7.2004~现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

8.2004~现在,中国生态学会景观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9.2005~现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

员会秘书

10.2007~现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11.2007~现在,深圳市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

12.2009~现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

13.2009~现在,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副理事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