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水的组成》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水的组成》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水的组成》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水的组成》教案设计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水的组成》教案设计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水的组成》教案设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三上册化学《水的组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过程与方法

1.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难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定义。

教学工具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条、酒精灯、小试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空气,自然界中还有什么物质与人类活动、生产密切相关呢?对,是水。从太空上观察。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这

种蔚蓝色物质是什么呢?对,是水。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积的约,所以有人戏称地球为水球。水与生物关系非常密切,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水。水是生命的孕育和维系必需物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力发电利用的是水,水还能为人类提供水运的航道和宜人的环境。那么,你对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源等知识的了解又有多少呢?本单元将引领我们走进水的世界,首先,我们一起来研究水的组成。

二、推进新课

师:古人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金、木、水、火、土)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息。因此他们认为水不可以继续分解,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一)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演示实验4-25]水的电解实验

教师先进行演示,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图中所示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提示](1)提示学生观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2)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水的导电性。

[现象](1)通电后,正负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

(2)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提问]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猜想:可能是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师:下面,我们就来检验这两种气体分别是什么。

2.实验验证

(1)(教师演示实验):用带火星的火柴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将试管2移近火焰检验试管2中的气体。

[提问]试管1和试管2中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现象]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条复燃,试管2中的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2)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试管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火柴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②试管2中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通过预习可知是氢气。

师:试管2中产生的这种无色气体是叫氢气,也就是拉瓦锡所谓的易燃空气。

[结论](1)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2)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

(3)水可以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

师: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产生了新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师:对,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变化表示出来。这个反应中,水为反应物,反应条件为通电,生成物为氢气(H2)和氧气(O2),所以可表示为:水(H2O)氢气(H2)+氧气(O2)

师:从上面这个反应式中可以看出,水中含哪些元素?

生: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

师:电解水的反应类型是什么?

生:分解反应,因为水分解生成了两种物质。

3.认识新的气体氢气(H2)。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氢气,大家对氢气了解多少呢?

让学生阅读课本的相关内容,分析、总结出氢气的相关性质。

[结论](1)无色无味;(2)可以燃烧,火焰呈淡蓝色;(3)密度小,难溶于水;(4)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二)单质和化合物

[提问]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水(H2O)、氢气(H2)、氧气(O2)虽然都是纯净物,但它们的组成却各不相同。你们能说说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吗?

[回答]氢气(H2)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O2)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而水(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小结]化学上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①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2、H2。

②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CO2、Fe3O4。

③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CO2。

[强调]单质和化合物是根据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来进行分类的。

板书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电解水的实验

现象:①两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②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二、验证实验

结论: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

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水(H2O)氢气(H2)+氧气(O2)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三、氢气(H2)

1.物理物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四、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人教版初三上册化学《水的组成》教案23教学目标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教学重难点

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确定水的元素组成,引出氢气。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了解水是由氢元索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是H2o。

(二)整体感知

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教材。通过电解水实验的事实,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且通过实验和推导要给学生一个启示,物质的化学式是实验事实再通过严格的计算得出的,不是凭空捏造的,从而深刻理解课文含义,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

本节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引出氢气,为下一节内容打基础。所以本节的关键是做好实验,一定要保证实验成功,否则必须重做。以使学生对实验事实有正确的表象。使他们可以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到正确结论。

讲解本节内容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它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水污染的形成,危害以及防治办法。知道了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要保护水、爱惜水,节约用水。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水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水的物理性质是什么?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几个问题。

[强调]:水是一种纯净物,而江水、河水以及我们日常所用的自来水都或多或少带有杂质,是混合物。通常我们化学中所说的水或蒸馏水都是指纯净的水。在前面我们学化学式时,我们就已经知道水的化学式是h2o。水是我们天天接触到的东西,但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首先我们来学习水的物理性质。

[板书]:一.水的物理性质

[教师活动]:展示一瓶蒸馏水。

[学生活动]:观察后描述一下水的颜色、状态,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概括一下水的物理性质。

[总结板书]: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并且,水在4℃时密度最大为lg/cm3,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膨胀。

[讲解]:那么水是单质还是化合物?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水的元素组成。

[板书]:二.水的组成

[实验]:演示实验31:电解水实验,注意提示学生观察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

[总结板书]:(一)电解水实验

现象:1.正负极都产生无色气体。

2.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讲解]:那么正负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我们来验证一下。

[实验]:演示实验32:用燃着的木棒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

用带火星的木棒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总结板书]:(二)验证实验

现象:1.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包火焰;

2.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火柴樟复燃。

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氢分子

[讲述]:所以水电解的反应用化学式表示为:

[板书]:通电

h2o h2 + o2

[讲解]:这个反应也证明了这样一个理论: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练习]:第49页第l题。

课后小结

本节我们主要研究了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组成以及水的化学式的确定。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仅要了解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从学习中体会到要想掌握一门科学知识,必须有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