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蒋军晶课堂实录《最后一句诗》

蒋军晶课堂实录《最后一句诗》

蒋军晶课堂实录《最后一句诗》
蒋军晶课堂实录《最后一句诗》

军晶课堂实录《群诗阅读之最后一句诗》

师:上课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这话筒声音有点怪怪的,大家坚持一下。我给今天的课起了一个名称,我把它打在屏幕上,咱们一起读

生:最后一句诗

师:这样的题目你们都读的这么有感情呀,真厉害啊。什么句子你们都能读好,这个题目中间有个间隔号,最后一句——诗,也就是说今天这堂课,我们要读诗。要读好几首诗。而且老师要你们关注诗的最后一句。注意喽,今天我们要关注诗的最后一句。我们先来读一首诗。

(老师播放PPT),这首诗,我非常喜欢。它是诗人林武宪写的,我到的时候,专门去拜访过他,我先读给大家听

林武宪

在窗上爬着,

在花上跳着,

在溪上流着,

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就这样读,很自然的读就可以了。自己也读一遍,开始。

生:自由朗读

师:真好听,感觉比我读的好听。我要问一个很难的问题。大家做好准备,非常难,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诗哪一句?

师:大家是不是觉得我不够幽默,怎反应都没有。其实是一个蛮简单的问题,对不对?最后一句诗哪一句?

生:,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师:同意吗?再确认一下,请一个同学来读

生: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师:一起来读,预备读

生齐读

诗:大家都确认这一句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吧,但是你有没有发现,这四句诗,都是差不多的,在哪里,怎么样,同意吗?

生:同意

师:既然差不多的,老师把这一句诗换到另外地方,可不可以?比方说这样(出示PPT)我请各同学读一读

生:在窗上爬着,

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在花上跳着,

在溪上流着,

师:读的太好了,但是这样改一改可不可以,

生:摇头

师:很多人摇头了,第一反应是这样不可以,是吧。我再换一换,把最后一句换到这里,(出示PPT)我再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生:在窗上爬着,

在花上跳着,

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在溪上流着,

师:好,这样改可不可以?

生:不可以

师:大家直觉也不可以,也就是说,大家直觉还是这样好一点。(出示PPT)我们再来读一遍。起

生齐读

师:你们总觉得在妈妈的眼里亮着放在最后最合适,那么各位,这一句诗跟前面差不多的,为什么要放在最后呢?这一句诗跟前面的打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举手

师:不忙着举手,想一想,今天我时读诗。

师等待

师:现在可以就近把你的想法和同伴说一说,聊一聊,为什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生:自由讨论

师:好,下面,我要听听你们的想法了。我很欣赏这个男孩,交流的时候吧自己的想法很真诚的说出来,这孩子很会学习,你先来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一生:在窗上爬着,这窗是一个物体,在花上跳着,花也是一个物体,溪上流着,溪也是一个物体,然后妈妈的眼里亮着,他妈妈是一个人。

师:简而言之,前面不是人,后面是人,差别吧,这就是差别。还有没有其他的差别?生:前面的在什么地方都是三个字的,后面在妈妈的眼里是5个字的。

师:对,字数上也有差别,你课不要小看这个差别哦。刚才放在中间就很突兀,很难看了,是吧?有形状美的,你很了不起。有没有第三点?

生:前面爬着,跳着,流着是动词,亮着不是动词

师:你说亮不是动词吧,也可以说动词,但老师知道你的意思,是说前面的动词时看得到的,而亮着是感觉到的,是不是?她的感觉非常敏感,真棒!

还有没有要说的?后面要说的就是很了不起的了,前面已经说的那么好了。

生:最后一句作者抒发的感情最深,就应该放在最后。

师:你看,话句通俗,但是很重要,他觉得最后一句表达的感情最深,所以放在最后。而前面是一个铺垫,是这个意思吗?非常好,还有要说的吗?

真的还有人要说,厉害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程度最深,因为前面都是容易看到的,但是最后一句是很难发现的。师:对,只有敏感的人才能看到。所以,程度上不一样,这个补充液挺好。还有要说的吗?生:我觉得诗应该要讲究押韵,最后一句话很押韵。

师:你觉得最后一个字是“着”,放在第二句也一样啊,说服不了别人。

生:我觉得前面几句说在哪里怎么样,最后一句是在想念妈妈的。

师:你读出了最后一句的意思。综合以上原因,诗的最后一句是很特别的,这一句就是要放在最后,来,我们一起慢慢来读这首诗。

生:齐读

师:我觉得我跟你们上课既会面临挑战,你们等一会会很过瘾。下面,老师已经发下一作业纸,上面有四首诗,我们一下子要读四首诗,每一首诗的最后一句诗,老师都空着,慢慢来,你一首一首读,你仔细揣摩,把你们的想法用铅笔写上去,今天要写的字比较少,但是难度有点大,待会儿你可以随时修改,诗歌的事情可以少考虑,主要凭自己的感受。你们写十分钟,我等你们十分钟,如果写20分钟,我也愿意等,不急。想好了再下笔,开始。

生:开始写

师:巡查

师:好,把笔放下,你们在写的时候,我在观察,你们在读四首诗,努力的把四首诗变得完整,我发现有一首诗,大家的答案都是差不多的,而且感觉这首诗比较容易填写,你们觉得哪首诗答案是差不多的?

生:《“死”了十二次》

师:那我们看看你们的答案是什么?秋生的《“死”了十二次》,后面老师没读过,有可能,(出示PPT)第一次死,请同学来读

一生读

师:好,死了一次了,第二次谁来?

生读第二次

师:死了两次了,第三次

一生读

师:看三次了,第四次

一生读

师:第五次一起来

生读

师:继续死

生笑,一生读

师:两个人谈话不到十分钟,整整死了12次,最后一句,你有什么办法让他们不死呢?办法就是,你们都填了,还差不多的,我们来验证一下,全体起立,谁填了?

生:办法就是多学一些形容词。

师:我来重复一遍,办法就是让他们多学一点形容词。你可能表达上有点不一样,就是这个

意思的,请你坐下。

生:部分坐下

师:有同学可能写的不一样,有什么办法让他们不死呢?办法就是——

生:以后不要用死来表示情绪

师:不要用死就是换其他词,所以要多学一点形容词喽,坐下

师环视四周

师:还有两个,我要听听看,不一样的就要关注唉,有什么办法让他们不死呢?办法就是生:跑到天堂活了

师:你让他们到天堂去,你还以为他们真死了。

生笑

师:那你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学一点……

师:还是让他们学形容词,坐下

师环视教室:还有不一样的,我们要关注

生:让他们上这死嘴巴,这个死要加上双引号

师:你表明他们不再骂人,闭上这死嘴巴。但他们还是要表达啊,怎么办呢?其实大概的意思就是大部分所选择的,多学点词汇看两个人之外,其实我们的意思差不多,我们大部分人最后一句补的都一样,就是多学点形容词,表明什么呢,表明最后一句,跟前面是有紧密关系的,是不是啊,我们要充分理解前面的,才能把最后一句写出来。尽管最后一句蛮特别的,蛮幽默的。好,刚才四首诗里面,还有一首诗真的要好好理解前面的几句,而且最后的答案大家也是差不多的,你看是哪一首?

师:对,花一把,最后一句真的要好好体会前面一句诗什么意思,否则,你续的最后一句诗,

意思不大,那我们来看一下前面到底写了什么意思?尽管没有什么形容词,好像看起来很简单,(出示PPT)来,我们把题目一起读一读,预备起

师:花一把,七星潭是他的笔名,真名叫做茂秀,一个注明的儿童文学研究者,也是一个诗人,花一把,第一句,读

生齐读

师:好不好看

生:好看

师:你们看到了?

生:没有

师:读到了?这朵花怎么好看?你看到了什么花?读诗没那么简单的

生:我看到了玫瑰花的花瓣很好看

师:哦,她看到了玫瑰花,好看

生:我看到一支菊花在草地上面一枝独秀

师:你看,这支菊花叶挺特别的,菊花都是一片一片的,结果他的菊花在草上一枝独秀,但他强调的是他的菊花是在大自然里的,不是在瓶子里的,对不对?大自然里的花,好看。生:我闻到了百合花,香味芬芳。

师:她闻到了花的香味,所以觉得好看,所以这一句诗读的时候要有点味道,要像诗的,一起读

生齐读

师:花一朵好看哪,这是最后一句诗吗?

生齐答: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觉得程度要越来越深,从一朵到一山越来越多。

师:你看到了后面,(出示PPT)

生齐读:花一山好看

师:好不好看?有同学不敢说了,因为老师要问的,你看到了吗?你看到过一山的话吗?生:看到过

师:没吹牛啊

生:没有

师:描述一下,你千万不要告诉我你看到了一山不知名的花

生:我看到了山上有一簇很白很白的梅花,满山都是

师:哦,梅花,哪里看到的?

生:我家附近公园的小山上,上面种满了梅花,快到冬天的时候,花圈都开了。

师:你确定你家后面公园的山上都是梅花吗?

生点头

师:哦,看到过的,我相信她。你看到过怎么样景象?

生:我看到过漫山遍野的映山红。

师:哦,映山红,它把山都映红了,它有一个学名,杜鹃花,都看到过满山的花吗?我们再来看一看,(出示PPT),这就是什么?

生:映山红

师:这是什么?(出示PPT)

生:野花

师:也只能是野花了,是油菜花。(出示PPT),这是什么?

生:有人不知道,对这是樱花。这是什么花?(出示PPT)

生:桃花

师:咱们再来读一读,预备起

生齐读

师:不是最后一句,花一盆——

生:还好

师:有变化了,前面说好看,这里说还好,你读出什么了呢?

生:花一朵的话可以一枝独秀,花一山的花更吸引人的眼球。花一盆就不吸引人的眼球。只有一点点。

师:它既没有一枝独秀,也没有漫山遍野,不多不少,吸引不了人的眼球,所以还好,这是他的理解。

28:20

生:花一盆一般是离开大自然的,所以不大好看。

师:好。它已经离开大自然,栽在盆里受约束了,所以是还好。还有意见吗?

生:盆里是娇嫩的花,在大自然里才是最好看的花。

师:你们这些理解对写最后一句都是有帮助的。我们再往下读——花一把就笨了。都是花怎么就笨了呢?

生:花一把把,根都切除了。

师:你的意思是把根留住。

生:花一盆是有水的,花一把是连水都没有了。

师:好,笨了。但诗是要转折的。刚才你们已经初步体会了,你看刚才仔细地读了前面几句

之后你就会修改,转折过,,还是没了,对不对?那除非怎么做呢?想改的修改一下。(学生修改,教师巡视)

师:所以你看哦,四首诗是有区别的。有些诗跟前面是有很紧密的联系的,你要读懂前面。(学生继续修改,教师巡视)

师:有个同学他肯定改了,因为我前面看到的是“除非它是一把漂亮的花”等于白说。是你吧?哦,你还没改。它没有了根,没有了自由,失去了水的浇灌,怎么又变成漂亮的花呢?你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诗了。

(学生继续修改,教师巡视)

师:行了吧!你觉得自己写得还不错,有点像诗的请起立。

(个别学生站起来)

师:终于有人站起来,否则我很尴尬的。三位。其他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还有没有站起来的?(又有学生陆续站起来)哦,你看,这是对我莫大的支持。站起来就是站起来,不要很勇敢的样子。不想站的也可以。如果你把它写成“除非种回大自然”也一般般啦!还不是诗歌,请坐。(有学生坐下)我就知道有学生这样写。幸亏有人站着。这位同学很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听是不是诗?花一朵好看,花一山好看。花一盆还好。花一把就笨了,除非——

生:除非把它撒在春天的原野上。

师:还行吧!这种表情是对你最大的鼓励。花一把就笨了,除非——

生:放在妈妈房间的花瓶里。

师:哦,放在其他花瓶里不美,放在妈妈房间的花瓶里就美了。你妈高兴死了,请坐。我也“死”了一次。花一盆还好。花一把就笨了,除非——

生:除非把它扔掉五朵就美了。

师:你总是很特别。请解释一下为什么扔掉五朵就美了。

生:反正已经死了,扔掉嘛可以变成肥料施肥,扔掉五朵,十朵里面取个中间数,那样比较公平。

师:想法很特别,反正已经死了,化成肥料至少贡献了一次。你的诗是黑色幽默,请坐。一样的就坐下。花一朵就笨了,除非——

生:土里扎根,因为如果它无法向一朵花发散就向一山花发散。

师:哦,幸亏解释一下,不解释我还是把它理解成种回大自然。请坐,他抱负很远大,这一把花让它全山发散。花一朵就笨了,除非——

生:除非它是一把有魔力的花,怎么拔也拔不掉。

师:这把花还是在土里的,请坐。就你一个了,花一朵就笨了,除非——

生:除非让天使把它带走,在天堂绽放。

师:这是我们中国人思维的诗歌。想看看诗人是怎么写的?这样比较得多了,你就知道诗是什么样的。(出示PPT)花一朵就笨了,除非你拿它去送人。有这样写的但是没有站起来,有没有?你看看,多可惜呀!有同学写“花一朵就笨了,除非把它送给我”。多好呀!刚才你也是这样写的吧!

生:不是,我第一次是这样写的。

师:都怪老师,第一次写得那么好,被我一说改掉了。都是我教得不够好。你看,这两首诗虽然最后一句都很特别,但是跟前面紧密联系起来。放宽心,有的诗前面只是做一个铺垫,后面这句完全可以自由发挥,答案可以各种各样,最后还有两首诗,机会把握住,再修改。(学生修改,教师巡视)

师:尤其这个《涂鸦》发挥,很多人,哦,不说了。

(学生继续修改,教师巡视)

师:改好了吗?我们来交流,我们先看这一首诗《最难的单词》是一个德国诗人写的约瑟夫·雷丁,最难的单词不是墨西哥的山名,你来读

生:波波加特帕托(学生读得不流利)

师:虽然不是最难的单词,也有点难的。我再请同学读一读。最难的单词不是墨西哥的山名,生:波波加特帕托

师:(学生读得很流利)不错!再往下看——最难的单词不是危地马拉的地名

生:齐齐家斯坦兰格

师:谁再流畅一点。最难得单词不是危地马拉的地名——

生:齐齐家斯坦兰格

师:你看,虽然不是最难度的但也是有难度的。最难的单词不是亚非利加的城名——一起读

生:阿瓦卡度哥

师:最难的单词对许多人来说是——你发挥了。我们今天玩起立的游戏。(学生起立)这一次答案可能会比较多,我先请一个来。最难的单词对许多人来说是——

生:妈妈的微笑。

师:妈妈的微笑是一句话吗?这是一个词,最难的单词会是什么呢?所以再想一想。请坐!最难的单词对许多人来说是——

生:做错事时的“sorry”。

师:你直接说最难的单词对许多人来说是——

生:“sorry”

师:是的,你不要怀疑我们的智商,不要解释那么多,你只要一个词对不起,为什么这个词是比较难说的?

生:因为现在很多人做错事都置之不理,好像若无其事的感觉。

师:这是一种陋习,最难的单词是“sorry”,请坐。都是“对不起”的请坐。你看,其他同学就不一样了,照样也是诗。最难的单词对许多人来说是——

生:加油

师:加油,为什么这个词很难?

生:因为很多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放弃了。

师:哦,心里对自己说要加油。好,这个是难念的,请坐。一样的都可以坐下了。

师:最难的单词对许多人来说是——

生:最容易的单词

师:我得琢磨一下。最难的单词对许多人来说是最容易的单词。他是做了一个总结,请坐。最难的单词对许多人来说是——

生:难

师:难,为什么?

生:因为难读得肯定是最困难的单词。

师:哦,就像脑筋急转弯,请坐,你们四个都很特别的。最难的单词对许多人来说是——生:!

师:为什么?

生:许多人在得到帮助时不会说“”。

师:忘记了说“”,好,请坐。最难的单词对许多人来说是——

生:世界。

师:世界,为什么?

生:因为很多人很容易迷路。

师:这需要你大量的解释别人才会懂,所以这首诗还得改一改,请坐。最难的单词对许多人来说是——

生:美好的。

师:美好的,怎么说?

(学生沉默)

师:所以这里虽然跟前面没有多大关系,但是最好是人说的话,对不对?这是一个单词,请坐。最难的单词对许多人来说是——

生:你好。

师:“你好”很容易呀,为什么把它作为诗的最后一句呢?

生:因为两个人不认识,跟他说“你好”就认识了。

师:你看要主动地跟别人去交往,“你好”这个词对有的人来说是很难开口的,是不是?好,请坐,我们大致明白了,请坐。像这样的诗,最后一句——你还想表达一下是吗?不好意思。最难的单词对许多人来说是——

生:对家人说“我爱你”。

师:来点掌声。最难的单词对许多人来说是我爱你。请坐。你看,这样的诗前面只是引子,关键是引出最后一句,是不是?我故意把另外一首是放在最后,考验你们大家的创意。最后一句,因为前面已经给你做了充分的铺垫。这首诗是我们学校的一位老师创作的,我为了上这节课,让她特地为《最后一句诗》创作一首最后一句很特别的诗。(PPT出示《涂鸦》)我是一支黑色的笔。我要把小妹妹的牙齿涂黑,让她变成笑掉牙的老奶奶;我要把红玫瑰涂成黑色,让它以为自己中了剧毒……你看,我特意让她前面有创意,因为你最后一句超不过她的话,那你这一句就根本没有机会没有资格放在最后一句。如果你超过“我要把小妹妹的牙齿涂黑,让她变成笑掉牙的老奶奶”不要举手,超过了“我要把白天鹅的羽毛涂黑,让它

以为醒来变成了乌鸦。但是但是,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观众自有评判,你这一句是否有资格放在最后一句。

师:但是但是,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

生:把月亮涂成黑色,让白天鹅认为是白天

师:把月亮涂成黑色,白天永远是白天。

大家没有什么反应

但是但是,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

生:把世界涂成黑色,让它在静寂的黑色中沉睡一会儿

师:我觉得应该来点掌声哦,真棒,还有吗?

但是但是,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

生:我要把世界涂黑,让它以为自己晒黑了

师:也是把世界涂黑,但是这个转折很有意思,世界像个小姑娘似的

但是但是,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

生:我要把地球涂黑,让地球以为自己在写生时打翻了墨水瓶。

师:也挺不错的,你们是不是跟世界,跟地球杠上了,就没有其他的思路了吗?

但是但是,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

生:我要把鸡鸭鱼涂成黑色,让它们不被人发现,变成晚餐。

师:来点掌声吧。太棒了,你想抓都抓不住,看不到。

但是但是,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

生:我要把天空涂成黑色,让它永远沉睡在梦境中。

师:你们是不是缺少睡眠啊?全都要它们睡觉

但是但是,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

生:我有两个答案,一个是——

师:你就选择一个,诗啊,一般是最想写的,没必要两个的。

生:我要把老师涂成黑色,让他变成“褐色的蜘蛛侠”(英语单词)

众生大笑

师:你把最后一句英文解释一下,老师听不懂

(生重复)

师:我很酷哦,这是一首很酷的诗。我觉得你对老师不太熟悉,如果老师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估计这句话会让大家非常开心。

但是但是,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

生:我要洪水涂成黑色,让它不敢欺负人类

师:掌声,真棒

但是但是,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

生:我要把沉睡了千年的化石涂成黑色,让它醒来时以为世界末日到了

师:我们班太厉害了,就这么临时的即兴创作的这些诗,比我们学校这个老师写的诗都要棒。我们学校的老师写的是,但是但是,这些都算不了什么。我最伟大的杰作是——

把太阳涂黑,那我就可以再安睡一会儿。大家都是缺少睡眠的人。

好,我们已经读了四首诗了,我们发现有一些诗就是这样创作的,最后一句非常重要,前面写那么多,都是为了引出最后一句。老师的问题来了,既然都是为了引出最后一句,那我可不可以直接这样呢?涂鸦,我要把天空涂成黑色,让爸爸妈妈和老师们认为天还没有亮,可以继续安睡。花一把,花一把太笨,除非你拿它去送人。最难的单词,最难的单词对许多人来说是。还有一首诗很难,题目是死了十二次,让你们多学一点形容词。你们觉得这四个作品还像诗吗?

生:不像

师:还让你们回味吗?我也是。为什么你们更喜欢前面的那些在创作?要讲清楚这点有点难度,还是建议四人小组讨论,讨论的时候如果讲不清楚,甚至可以用比喻来讲清楚,明白吗?现在开始讨论

生小组讨论

师:既然前面的诗是为了引出最后一句,最重要的也是最后一句,为什么这样写感觉到不是很好?

生:因为诗好像一个侦探的故事,它前面的是告诉你线索,然后你一下子知道了答案,你觉得好没意思。

师:多好的一个比喻啊,前面隐隐约约给你点线索,最后答案出来了,有意思

生:我觉得这些诗好像我早上打哈欠一样,前面是空气的推动力,但是没有它们的话,哈欠是打不出来的。

师:厉害,多好的一个比喻啊,最后一句是哈欠,我第一次听到,太牛了。

生:我觉得好像吃饼干一样,如果你吃最后一块就饱不了,前面一块一块的吃下去,最后一块九觉得好饱。

师:想吃饼干,最后一块最美味,饱了。

生:前面的几句是为了引出最后一句的,前面的几句可以强调最后一句

师:前面的几句是服务最后一句的,没有强调,它就突不出来了,是吗?

生:我觉得诗应该一点一点深入,比如说小树苗一下子长成大树,就没有意思,它需要成长的过程。

师:嗯个,诗要有个成长的过程,慢慢慢慢的长大。

生:这些诗就像您的课,最后一句才能体现出您上课的重点。

(众人大笑)

师:受不了,有你这样的学生,当老师的受不了,你,你是我的知音。

你看你们的比喻,说明你们慢慢懂了,有一些诗就是这样创作的。

我不往下上了,因为有点难度,我还没有试过。我请教过诗人,他们想到一句诗,然后开始想到前面部分,比方说给你一句诗,你能创作整一首吗?(出示PPT)

家里呢

种着爸爸妈妈和我

那是,

星星爬上了大厦

《世界上最黏的东西》(一个题目)

你能不能创作一首类似的最后一句让人眼睛一亮的诗?

写诗除了天赋,也是有方法的。但是,老师要强调未必所有的诗都是这样的,比方说一首《生活》一点都没有铺垫,根本不用打哈欠。这是其中的一种。明白吗?

好,下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