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媒体概论笔记 浙江大学

新媒体概论笔记 浙江大学

新媒体概论笔记  浙江大学
新媒体概论笔记  浙江大学

新媒体概论

韦路

目录

第一章新媒体导论 (8)

1.1 什么是新媒体 (8)

1.1.1新媒体的定义 (8)

1.1.2 新媒体的特征 (9)

1.1.3 新媒体的形式 (9)

1.1.4 新媒体的内容 (10)

1.2 新媒体的历史 (10)

1.2.1前新媒体时代:长 (10)

1.2.2计算机时代 (10)

1.2.3 Web1.0:人类进入互联网的第一个阶段 (11)

1.2.4 Web2.0 (11)

1.2.5 Web3.0 (12)

第二章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12)

2.1技术决定论 (12)

2.1.1.媒介偏向论: (12)

2.1.2 媒介即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13)

2.1.3 传播时代论:倾向通过媒介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 (13)

2.2 社会决定论 (14)

2.2.1 技术决定论的反思 (14)

2.2.2 社会决定论的提出 (15)

2.2.3 油门-刹车模式 (15)

2.3 技术社会互动论 (15)

2.3.1诞生期 (16)

2.3.2成熟期 (16)

第三章新媒体的采纳与扩散 (18)

3.1 社会学习论 (18)

3.1.1 社会学习过程 (18)

3.1.2 社会榜样概念 (18)

3.1.3 自我效能理论 (18)

3.2 创新扩散论 (19)

3.2.1 技术创新的特性 (19)

3.2.2 创新采纳的过程 (19)

3.2.3 创新采纳的受众 (19)

3.3 技术接受论 (20)

3.3.1 理性行为理论 (20)

3.3.2 技术接受模型 (20)

3.3.3 权衡需求理论 (21)

第四章新媒体的伦理与法制 (21)

4.1 新媒体伦理 (21)

4.1.1 网民伦理 (21)

4.1.2 行业伦理 (23)

4.2 新媒体法制 (25)

4.2.1 知识产权 (25)

4.2.2 网络色情 (25)

4.2.3 个人隐私 (26)

4.3 其他控制手段 (27)

4.3.1 市场控制 (27)

4.3.2 技术控制 (27)

第五章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28)

5.1 网络社会 (28)

5.1.1 网络历史 (28)

5.1.2 网络类型 (30)

5.1.3 社会特征(大众社会 VS 网络社会) (31)

5.1.4.1 社会关系:开放性 (31)

5.1.4.2 社会关系:复杂性 (31)

5.1.4.3 社会关系:无标度(Scale-free) (32)

5.1.4.4 社会关系:弱关系(Weak Ties) (32)

5.2 阶层结构 (33)

5.2.1.1 阶层理论—马克思 (33)

5.2.1.2 阶层理论—马克思.韦伯 (34)

5.2.1.3 阶级理论(革新发展)—布尔迪厄(Bourdieu) (35)

5.2.2 阶层变迁 (37)

5.2.3 阶层目标 (38)

5.2.4 阶层认同 (38)

5.2.5 新媒体与阶层认同 (38)

5.3数字鸿沟 (39)

5.3.1.1接入沟——概念层次 (39)

5.3.1.2 接入沟(国家层面) (40)

5.3.1.3 接入沟(个体层面) (40)

5.3.2.1 使用沟(信息娱乐) (40)

5.3.2.2 使用沟:多模态网络使用 (41)

5.3.3.1 知识沟:经典假设(Knowlege Gap) (42)

5.3.3.2 知识沟:新媒体与知识沟 (43)

第六章新媒体的政治影响 (44)

6.1 网络参与 (45)

6.1.1 网络赋权 (45)

6.1.2 社会运动 (46)

6.1.3社会运动的情感动因 (47)

6.1.4.1 动员机制-悲情 (47)

6.1.4.2 动员机制-戏谑 (47)

6.1.4.3 动员机制-道德震撼 (48)

6.1.5.1 微博参与-校车事件 (48)

6.1.5.2 微博参与-公共知识 (48)

6.1.5.3 微博参与-行为模式 (49)

6.1.5.4 微博参与-研究结论 (50)

6.2 网络治理 (50)

6.2.1 网络治理 (50)

6.2.2 信任机制 (51)

6.2.3 协调机制 (52)

6.2.4英美实践-信息发布 (52)

6.3 电子政务 (53)

6.3.1 电子政务 (53)

6.3.2 发展阶段 (54)

6.3.3 绩效评估 (54)

6.3.4.1 政务微博发展 (55)

6.3.4.2 政务微博误区 (55)

6.3.5.1 政务微信发展 (56)

6.3.5.2 政务微信优势-信息发布 (56)

6.3.5.3 政务微信优势-公共服务 (56)

6.3.5.4 政务微信优势-危机管理、监督政府 (56)

第七章新媒体的经济影响 (57)

7.1 信息经济 (57)

7.1.1 信息经济的概念 (57)

7.1.2 信息经济的指标 (58)

7.1.3 信息经济的特征 (58)

7.1.4.1 信息经济的层次-知识阶层 (59)

7.1.4.2 信息经济的层次-知识经济 (60)

7.1.4.3 信息经济的层次-智能经济 (61)

7.2 创意产业 (61)

7.2.1 创意产业的概念 (62)

7.2.2 创意产业的特征 (63)

7.2.3.1 全球创意产业发展-全球创意指数 (64)

7.2.3.2 全球创意产业发展-英国 (64)

7.2.3.3 全球创意产业发展-美国 (65)

7.2.4.1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发展水平 (65)

7.2.4.2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城市 (65)

7.2.4.3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园区 (66)

7.2.4.4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创意产业品牌 (66)

7.2.4.5 中国创意产业面临的问题 (66)

7.3 电子商务产业 (66)

7.3.1 电子商务 (66)

7.3.2.1 网络营销的概念特征 (68)

7.3.2.2病毒式营销(Viral marketing) (68)

7.3.2.3搜索引擎营销 (68)

7.3.2.4网络营销-电子邮件营销 (69)

7.3.2.5网络营销-微博营销 (69)

7.3.2.6网络营销-微信营销 (69)

第八章新媒体的文化影响 (70)

8.1 网络文化概念 (70)

8.1.1 网络文化界定 (70)

8.1.2 网络文化特征-技术层面 (71)

8.1.3 网络文化层面 (71)

8.2 网络文化建构 (72)

8.2.1.1 网络语言 (72)

8.2.2.1 网络作品-恶搞缘起 (73)

8.2.2.2 网络作品-文字恶搞 (73)

8.2.2.3 网络作品-视听恶搞 (74)

8.2.2.4 网络作品-抵抗颠覆 (74)

8.2.2.5 网络作品-政经制约 (75)

8.3 网络文化影响 (75)

8.3.1.1 个体涵化-涵化概念 (75)

8.3.1.2 个体涵化-主流共鸣 (76)

8.3.1.3 个体涵化-新媒体涵化效益 (76)

8.3.2.1 群体分化-亚文化概念 (77)

8.3.2.2 群体分化-芝加哥和伯明翰学派 (77)

8.3.2.3 群体分化-亚文化转向 (78)

第一章新媒体导论

媒介技术:区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鲜明标志之一

以电脑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推动了人类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崭新阶段。

1.1 什么是新媒体

1.1.1新媒体的定义

1、不同学者的不同视角和观点:

①技术特性角度

Ron Rice:那些可以使用户之间,或者用户与信息之间,进行互动的一种传播技术,通常以电脑基数为基础。

②行为角度

波斯特:新媒体能让用户将信息再加工和再传播,使得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更难以控制,也会使人类行为发生变化。

③组织说

kevin Robins:新媒体创造了一个新的知识空间和传播空间,使人们脱离了原有的,线性的,等级的,僵化的本土知识形态和关系,形成了一个离散的,复杂的和灵活的知识体验。

不同的人可以在同一个传播网络中共同参与信息和知识产生。为组织说的精神内核。

④三合一观点:

Livingstone新媒体定义为,信息和传播技术及其相关的社会环境,包括三个层面:

A 扩展我们传播能力的技术和装备;

B 开发和利用上述技术的传播活动和实践;

C 围绕这些技术和实践,而形成的社会组织结构;

我们对新媒体的定义:

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的,包含特定技术、实践和社会组织的信息与传播系统。

①技术层面:新媒体是以数字网络技术为基础,它重组或融合了不同的传播技术,使单一媒体转化为全媒体;

②实践层面:新媒体使一对多的单向大众传播模式,变为点对点的多向网络传播模式。传播活动的主体,也由消极的受众,变为积极的行动者。

③社会层面:新媒体改变了工业时代自上而下,或中心至边缘的社会等级结构,形成了一种广泛联系,相互依存的网状社会结构。

以上三个层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新媒体的独特景观。

1.1.2 新媒体的特征

1、数字化:在传统媒体时代通过文字图像声音表现的内容,新媒体时代,全部可通过0101这样计算机可识别的代码进行传播。这个特性使得新媒体可以包容一切信息。

2、多媒体:得益于数字化技术,从前需要通过不同媒体传播的信息形式,现在可以通过新媒体一个

平台完成。

3、互动性:区别传统媒体最大的特征。传统媒体主要是通过专业的平台传播,而新媒体随时都能看

见互动。

4、网络化:新媒体时代,每个用户都是一个节点,参与信息的生产发布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

传播的垄断。

5、个人化:新媒体可以针对个人特点需求,量身定制信息服务。

1.1.3 新媒体的形式

相较于传统媒体,形式上的变化:

1、虚拟世界:社交网络社区/网游;

2、镜像世界:虚拟之外,对真实世界进行重现。比如谷歌地图、谷歌街景

3、生活记录:微博信息;微信分享,包括文字,照片,视频,甚至健康手环的信息记录。看网站不算。

4、增强现实:华西魔码,通过这些产品可以加强对于真实世界的理解;谷歌眼镜

上述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新媒体的四种情境,这四种情境有四个不同的维度

内在+仿真:虚拟世界仿真+外在:镜像世界

强化+内在:生活记录强化+外在:增强现实

1.1.4 新媒体的内容

相较于传统媒体,内容上的变化:

1、新闻:融合新闻的出现。

传统媒体,形式单一(要么文字,要么图片等等)

新媒体,多样化的媒体形式,视频采访,三维动画模拟,互动内容等

2、娱乐:互动特性

人与人,人机互动。比如体感游戏。

3、社交:用户产生

社交平台上自己生产内容。微博,微信

4、服务:信息服务之外,还渗透到生活其他方面。比如,余额宝的金融服务。

1.2 新媒体的历史

1.2.1前新媒体时代:长

语言→文字→造纸→印刷(使人类社会进入大众传播时代)→摄影→电报(人类信息传播第一次传播和交通分离)→电影→广播

1.2.2计算机时代

机械计算机→ENIAC(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DVAC(二进制、存储程序)→UNIVAC→TARDIC(人类历史上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线路的计算机)→IBM360(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Apple

II(被广泛誉为缔造家庭市场的产品)

1、机械计算机:1835年,查尔斯·巴贝奇提到概念:一般用途的,可编程化的计算机。(重要创新点:用齿轮模拟算盘的算珠进行计算)

2、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表明电子计算机时代到来。 1946年2月14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

3、EDVAC:1949年,人类第一台现代意义的通用计算机。实现了冯诺依曼(计算机之父)的两个设想:二进制、存储程序

4、UNIVAC:1951年,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商用计算机代表。标志着计算机进入商业时代。

5、TARDIC: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人类历史上第一台使用晶体管线路的计算机(此前都是电子管)。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称之为第二代计算机。

6、IBM360:1964年,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出现而出现的第三代计算机。宣告了人类历史上大型机的出现,同时代表世界上的计算机都有了共同的语言(共享代号为OS/360的操作系统)。

7、IBM PC:1981年8月12号,世界上一台个人电脑。首次使用PC。

8、Apple:1977年,Apple II,被广泛誉为缔造家庭市场的产品。

网络发展的发展历程

1.2.3 Web1.0:人类进入互联网的第一个阶段

1、万维网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研制的ARPANTE阿帕网。

2、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在阿帕网的基础上,发明了万维网(WWW),还发明了HTML,HTTP,URL

HTML:超文本标识,通过它可以创建图文并茂的网页。

3、浏览器(web browser):为了帮助浏览网页应运而生。

网景公司(NETSCAPE),1994年12月15日,推出网景浏览器1.0正式版,叫做网景导航者(Netscape Navigator )

4、门户网站(Portals):web1.0的重要特征。只是信息上网,将信息从网下搬上了网上。

目录服务(web director)+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的一站式服务(one stop service)

门户网站的模式基本等同于传统媒体:

①信息依然由专业的信息工作者产生

②盈利模式上也同于传统媒体。

1.2.4 Web2.0

1、web2.0定义

由O'Reilly Media2003首先提出概念,他们认为web2.0是一个集合集体智慧的一个平台。

2、与1.0的区别

①从门户网站进入到社交媒体时代;用户参与

②概念从受众演变为用户。前者是被动的,用户则同时包含主动传播和接收。

③从专业生产内容,到用户生产内容(Uer Generated Content,UGC)。

举例: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④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

1.0时代的门户网站,依然是一对多的传播模式;

2.0时代,每个人直接参与,成为节点。

1.2.5 Web3.0

1、3.0的定义

①语义网(Semantic Web)

语义网就是使得网络可以能够对信息的意义进行分析和解读。

②大数据(Big data)

③智能网

第二章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2.1技术决定论

2.1.1.媒介偏向论:

1、由Harold Innis (加拿大)提出,核心观点是媒介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社会的发展变迁。

他认为媒介总会体现出在时间或者空间上的偏向。

①时间偏向媒介:笨重难以移动的,但可以经历长时间而不受太大影响。

雕塑、岩洞的壁画、石窟,墓碑,甚至寺庙。

②空间偏向媒介:空间上易于传输,方便移动的媒介。

从造纸到印刷到电报,到广播电视,到现在的网络,都是空间偏向媒介。

2、媒介偏向的社会影响:

①时间偏向媒介:使社会更加注重历史,传统,礼仪,典籍,宗教,以及等级关系。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就是以时间偏向媒介为主导的社会,所以整个社会呈现一种比较传统,保守单同时比较僵化,封闭,等级森严的社会。

②空间偏向媒介:使得社会更加注重现在而非历史,地理意义上的扩张而不是封闭,未来而不是历史,人和人之间平等的关系而不是等级森严,科学技术而不是典籍和传统。呈现比较活力,空间上易于扩张,科学飞速发展的艺术形态。

2.1.2 媒介即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1、Marshall McLuhan(加拿大)提出,和伊尼斯共同被称为"多伦多学派"。

2、如何理解“媒介即讯息”?

①媒介能够重新定义时间和空间。

举例,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概念,缩小人和人之间的举例。

②改变人们的感官比率。

部落时代,原始社会,人们使用非常综合,非常全面的感官模式(holistic communication)

书写时代,印刷时代,更偏向视觉感觉来获取信息

广播时代,听觉感官

电视:试听兼备

③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

举例,看电视的更喜欢颜好的,听广播的则更偏向以声取人。

④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比如现在玩手机的低头族

2.1.3 传播时代论:倾向通过媒介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1、人类社会的传播分期,麦克卢汉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他认为有三种不同的传播媒介可以直接用来界定人类发展历程中的三个不同时期。

①口语传播时代,口语界定人类社会阶段的第一个时期。原始社会可以称之为口语社会。

特征:通过口语传播,交往;社会结构以部落为主;文化形态以传说,故事为主;主要生产方式是渔猎。麦克卢汉认为能够调动人类最多感官的、最综合、最全面的传播方式。

②书面传播时代,主流传播方式书写,通过文字传播。特征:

主导传播媒介为文字;社会结构从部落演变为村庄(village);

主要生产方式是农业;文化方式,并非所有人能接触到文字书籍,存在知识等级现象。知识被垄断在少数人手里。

③电力传播时代,以电报,广播电视为代表

主要传播媒介为电力媒介;

主要生产方式是工业生产;

社会结构出现了城市;

文化形态上出现了知识的普及。

1、技术决定论概念:媒介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社会的发展变迁;媒介偏向论是指媒介的时间偏向或者空间偏向。

2、媒介偏向论,媒介即讯息和传播时代论,是多伦多学派的代表学者伊尼斯和麦克卢汉提出的三个著名的理论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媒介对社会的塑造作用。

2.2 社会决定论

2.2.1 技术决定论的反思

1、技术决定论的缺陷:

①简化论

技术决定论者倾向把社会所有变迁的原因归结于媒介技术。

②单向论

技术决定论者认为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是单向的,只有技术到社会,没有社会到技术。

③机械论

技术的发展,就像钟表或机械一样,是自治的,是自己往下运行的,而不受外界影响;而且一旦开始运转,就会不断运转下去。(技术必然,不会停歇)

④中立论

认为技术是中立,无所谓对错,没有阶级偏向。不会偏重任何人,任何阶级。

(实际上,技术是有偏向的,会牺牲某些人的利益。比如网络技术,并非所有人都能从中获益。年轻人VS老年人;受教育低的人VS受教育高的人;经济欠缺的人VS经济富裕的人)

2、弱技术决定论的出现

弱技术决定论学者认为,技术不是唯一的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还会有政治,经济等等;

但无论弱技术决定论还是强技术决定论,都认为:技术一定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推动社会发展变迁的一种力量。

2.2.2 社会决定论的提出

1、提出背景(技术决定论的难题):

强弱技术决定论都认为技术是核心,主导力量,但有有些问题总难以回答。因此,部分学者提出了社会决定论。

持社会决定论的学者认为,正是各种社会力量,决定了一项技术原型,是否会被人们广为采纳。

社会决定论的主要观点:技术的产生,发展和使用,完全是被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因素所决定的;社会的特征在决定何种技术被采纳的过程当中扮演者主要角色。与技术本身的特征相比,社会,政治,文化因素的作用更加明显。

2.2.3 油门-刹车模式

布里恩·温斯顿提出了一个重要理论:加速器和制动器的模式,即油门刹车模式。

1、油门:在他看来,油门就是社会需要。举例,电影就是因为城市化导致的需要;

2、刹车:一般的社会制约因素联合起来对,发明装置所具有的,从根本上我瓦解,既存社会形态的

潜力,进行限制,使得新技术必须适应现有社会结构。

正因为刹车的存在,使得社会的变迁,往往呈现连续而非革命性的改变。也正因为刹车法则,使得

任何新传播技术都要花费数十年的时间才真正得以普及。

2.3 技术社会互动论

1、互动论提出背景:

简单来说就是,单项决定论面临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太多意向在预料中,效果在预料外的情况出现。所以提出了互动论。

更多学者采取了更为调和的观点,技术与社会文化,和人之间客观上是一种互动关系,而不是单一的谁决定谁的关系。

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诞生期。体现社会决定

阶段二:成熟期。技术决定

阶段三:过时期。社会决定

经过上述三个阶段,一个技术完成了它和社会的互动全过程。

如何理解技术社会互动,详解如下:

2.3.1诞生期

1、社会决定。社会因素对技术的影响大于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2、意图:只有与主导权利阶层的利益相一致的社会需求,才是催生一种新技术的关键因素;技术诞

生和扩散的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社会形成原因。

2.3.2成熟期

1、技术决定。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开始超过社会对技术的制约。

2、表现:

①技术成为社会变迁的主要推动力,在两个层面上导致社会变迁:

A 宏观社会变迁的层面上,技术是社会历史变化的主要原因。

B 微观社会变迁的层面上,特定工具的日常运用层面上,技术是特定而又细微的社会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②技术对社会的决定作用,还表现在技术与社会需求的关系的转变上,技术驱动社会需求。

3、技术扩散的前提:只有当某种技术扩散到一定程度后,技术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

美国传播学家罗杰斯,S型扩散曲线:当一种创新只有在其潜在市场中大概扩散到16%时,扩散率才会极具加深,进入起飞点(take off point)。与技术的扩散阶段相一致,技术对社会的决定作用也要

在起飞点之后方能显现。而一旦进入成熟期,社会对技术的作用就显得相对弱化和滞后,使得技术在特有的情况下,会凭借自身固有的属性暂时挣脱社会的控制,而产生人们难以预料的结果。

2.3.3过时期

当某种技术逐渐过时,无法满足新的社会需要的时候,社会的力量又一次超过技术的力量,迫使过时技术做出改进,否则就淘汰。

1、社会决定。社会对技术的影响又一次占据上风。

2、社会的决定力量在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两个阶段:

①喜新:新的社会需要对新技术的刺激。有新需要就需要新技术来满足

②恋旧:与就技术有联系的社会各种因素对潜在新技术的采用会产生一种延缓作用。

所以,在过时期阶段会同时看到喜新和恋旧的现象。

举例,微软1981年推出的MS-DOS操作系统。对于稳定的商业环境的欲望,似的技术的革命性大打折扣,再加上外部的限制和垄断趋势,使得利润原则表现最为明显。

过时技术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的制衡当中,以一种逐渐的方式淘汰或蜕变的。

3、“进化”而非“革命”

新旧技术的交替更多表现为一种进化(evolution),而非疾风突进式的革命(revolution)。

因此,任何单方向的决定论,都无法全面合理的解释媒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都是应该警惕的。

一方面,技术决定论,将技术视为影响个人与社会的唯一因素,无视实质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权利,与事实不符;

另外一方面,认为技术完全被外在力量所决定,同样是片面之词。毕竟人类生活的过程中,影响力的来往从来就不是单方向的,他更应该被视为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各种社会权利因素,相互竞争与较量,一起对媒介施加影响。

但正如威廉斯所言,这些权利因素从来不能控制全局,也不能全部预测,整个负责活动的结局,限制之下总有空间可以转圜,压力之下存有反抗的余地。

第三章新媒体的采纳与扩散

3.1 社会学习论

3.1.1 社会学习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

创始人班杜拉认为,人类行为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下,通过对他人观察和互动的一种学习结果,将这种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注意、记忆、模仿、结果。

交互决定论

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认知、行为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3.1.2 社会榜样概念

个体往往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重复或避免某种结果。

社会榜样三种来源:

①活榜样:真实的社会个体

②口头指引:来自于他人的对于某种行为的具体描述或者对于某种行为的鼓励或者不鼓励,从而指引参与者如何从事某种行为。

③符号:各种媒体符号,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信息包括真实的活虚拟的人物。

3.1.3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感(self efficacy),个人对于完成某项任务,或实现某个自我目标的自我能力的一种信念,自我效能感越强,人们从事某种行为的动机和意向就越强。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表现为三个关键特征,第一,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能力的一种信念,而这种能力所关乎的是个人做出某种行为,而不是对这种行为的后果进行评价。第二,他认为自我效能感关注的是整体行为,而不是达到这种整体行为的某个组成部分,或者说某个具体的技巧。第三,自

我效能感是对自己未来能够做什么的评价,而不是关注自己过去曾经做过什么。虽然过去的经验会对人们未来的行为有影响。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四种因素:第一,直接体验;第二,间接体验;第三,社会劝说;第四,生理因素。

3.2 创新扩散论

3.2.1 技术创新的特性

创新的扩散理论

创新的扩散理论创始人,美国传播学家罗杰斯,认为,人们是否会采纳一种新技术,会受到他们对于这个技术特征的认知的影响,即技术的认知特征。分为五个方面

一、相对优越性,人们在采纳一个新技术之前,会做出一个评价,判断新的技术相对于以往旧的技术而言,有哪些优势,有什么样新的功能是由这个新技术可以提供的。

二、兼容性,某一项技术出现之后,与人们现有生活相融合的程度究竟有多强。

三、复杂性,是否足够简单易用。

四、可试验性,一个新的技术产生之后,是否能够让人们有试用的机会。

3.2.2 创新采纳的过程

罗杰斯认为,一项技术创新被采纳的过程,可分为:

获知: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将新的创新信息广而告之。

说服:当人们获知了新技术之后,开始感受,如果感兴趣,就会寻求更多的信息,并形成对这种创新的一种态度。

决定:权衡利弊、综合考虑产品带来的利处和不利的地方,做最后决定。

实施:做出决策之后,投入创新的应用。

确认:综合使用经验,做出判断,这种创新是否与预期一致,创新是否满足要求。

3.2.3 创新采纳的受众

创新采纳的受众的类别:

创新者:大胆,有冒险精神,热衷于尝试新观念,拥有最高的社会地位,财力雄厚,社会资源广泛。

早期采纳者:受过良好教育,地位受人尊敬,经济上富裕,社会系统内部的意见领袖。

早期大众:具有中等偏上的社会地位,依赖早期采纳者获取信息,较少处于意见领袖地位。

晚期大众:相对于早期大众,社会经济又更低,基本属于平均水平以下,对社会创新保持疑虑,比较保守,经济上比较拮据。通常依赖早期大众和内部成员获取信息。

滞后者:一项创新采纳中最死硬的群体,因循守旧,经济比较困窘,社会圈子狭小,信息蔽塞。

3.3 技术接受论

3.3.1 理性行为理论

理性行为理论:分析态度如何有意识地影响个体行为,基本假设是认为人是有理性的,在做出某一个行为之前,会综合考虑各种信息,来判断自身行为的意义和后果。

3.3.2 技术接受模型

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1989年,技术接受模型是Davis1运用理性行为理论研究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时所提出的一个模型,提出技术接受模型最初的目的是对计算机广泛采纳的决定性因素做一个解释说明。

新媒体概论笔记

4轮) 浙江大学韦路教授10762人学习 每周一更新共10周2016.2.29——2016.5.5 评分标准:≧80优秀 1.“课堂交流区”讨论10%,≧20条 2.章节测验40%,5单选,5判断,允许1次 3.家庭作业20%,共有2次,互评≧6个 4.期末考试30%,15个单选15个判断,只允许尝试1次。 第一周新媒体导论 1.1什么是新媒体:技术说行为说组织说三合一 1.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包含特定技术、实践和社会组织的信息与传播系统。 技术层面:以数字网络技术为基础,重组或融合了不同的传播技术,使单一媒体转化成新媒体。 实践层面:使一对多的单向大众传媒模式变为点对点的多向网络传播模式传播活动的主体由消极的受众变为积极的行动者。 组织层面:改变了工业时代的自上而下或中心向边缘的社会等级结构,形成了一种广泛联系,相互依存的网状社会结构。 2.特征: a.数字化0101包容一切b.多媒体: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及互动的内容c.互动性d.网络化e.个人化:特点兴趣爱好 3.形式:(四个维度)a.虚拟世界(如美“第二人生)内在世界,中国“三维网游”b.镜像世界,如谷歌地图现实世界c.生活记录:微博微信生活视频手环(行走记录仪)d.

增强现实,如谷歌眼镜 4.新媒体的内容 a.新闻:融合新闻的出现(各种不同的信息形式都可在融合在同一个平台当中,如2013普利策新闻奖特写类作品:Snow Fall<雪崩>,有文字,有三维动画的模拟,重现雪崩的过程、视频的采访、互动的内容等。 b.娱乐:更多体现互动的特性(玩家与玩家、人与机器的互动)如体感游戏,通过人体的动作就可以完成与计算机的互动。 c.社交:如微博微信。新媒体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内容都是由用户(每一个人)生产出来的。(传统媒体内容生产一般由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生产。)用户生产内容当中很多相关的内容都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交流(关系的交往、延伸、强化)。 d.服务:新媒体给人们提供信息服务之外,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其他方面的服务,如余额宝。 1.1讨论:你认为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鲜明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1.2新媒体的历史 1.前新媒体时代:a.大致从人类的语言开始b .第二阶段:文字c.造纸d.印刷:北宋毕昇印刷术。泥板-木头-古登堡1455年发明了金活字印刷术(金属材料、机械的旅馆装置)e.印刷使人类社会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技术。f.摄影: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牌摄影法《巴黎寺院街》g.电报:意大利人马可尼首次将传播和交通分离(电波在空气中传播)h. 电影:1895年法国一对兄弟,卢米埃尔兄弟<电影之父>(1895年称为电影的开元年)i.广播:1920在匹兹堡的广播电台j.电视:第一家,英国的BBC在1936年伦敦开播,视听兼备。 2.计算机时代(世界最古老的计算工具:春秋时期算筹) 历史阶段: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 整理人:杰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一、概念比较题(共5 小题,每小题5 分,共25 分) 1.IPTV/ITV/NGB/DTV ①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它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今网络飞速发展的趋势,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②宽带互联网视听业务又叫做iTV,是中国电信推出的新一代交互式宽带视频服务,通过电视接入宽带网络,享受直播、点播、回看节目,使用增值应用。 ③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是以有线电视网数字化整体转换和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核心技术为支撑,有线无线相结合、支持“三网融合”业务的、全程全网的广播电视网,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电视、高速数据接入和语音等三网融合业务,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商务等行业搭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使信息服务遍及千家万户。 ④数字电视(DTV):是指从电视节目采集、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是在数字技术基础上把电视节目转换成为数字信息(0、1),以码流形式进行传播的电视形态。 2.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①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某一重要的、受众关注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进行连续及时的报道,完整反映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结局及其影响。 ②所谓“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态连续,却有在的必然联系。 ③连续报道的时效性强,时空集中;系列报道的时效性差,时空跨度大。连续报道按时间顺序进行,每次节目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系列报道没有时间上的承接关系,侧重反应事物空间上的平行关系,报道顺序随主观而定。在题材选择上,连续报道多为事件性新闻,特别是那些突发性

新媒体艺术概论笔记

新媒体艺术概论 课程准备 1.新媒体艺术已经出现在我们这个具有古老文化传统的民族的艺术舞台上了。 2.新媒体艺术依靠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体现出具有新质的艺术内涵、思维和存在方式,但它仍是民族的。 3.新媒体艺术已成长为一种新艺术形态,一切都在探索中充满生命的活力。 课程介绍 第一节什么是新媒体艺术 第二节新媒体艺术的形态特征 第三节为什么要研究新媒体艺术 第四节《新媒体艺术概论》的授课内容 第五节怎样学好《新媒体艺术概论》 第六节《新媒体艺术概论》的课程安排 第二节什么是新媒体艺术 一媒体(媒介) 1.定义:狭义(media):负载信息的介质。(图像、文字等) 广义(communication):传播信息的工具。(如邮局系统,出版发行售卖,虚)2.媒体与人类同时产生(媒体不只指新闻媒体,还包括信息出版、艺术媒体等。) “结绳”与“鱼雁” 3.媒体的更迭与进步 旌旗、鼓角、烽燧、虎符、电报、GPS 二新媒体 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化 信息存储与传播媒介

三新媒体艺术(2,代表传播方向;3,人性化) 多媒体及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在创作、承载、传播、接受与批评等艺术行为方式上全面出新,进而在艺术审美的感觉、体验…… 第二节新媒体艺术的形态特征 一造型机制 数字化机理,智能化功能,虚拟化呈现,海量化存储,非线性结构,网络化传播,无损花复制。 二本质特征 1.科学模拟(精灵鼠小弟) 2.多媒融合(把不同形态的媒介信息融合在一起) 3.互动参与 4.平等共享 (科学是让人“知道”,艺术是让人“感到”。“知道”不一定“感到”=_=!!造型机制是表层的,深层的是本质特征。数字化机理:过去不同的艺术使用的是不同的造型的物质材料,如音乐用声音造型;绘画用色彩,图案;摄影用感光和显影材料等。人们最熟悉的数字化结构:光盘。以扇形记录信息。新一代DVD 4.7G 存储介质的使用要和读取结合起来。地球上物质分四态,气态液态固态和等离子态。) 第三节为什么要研究新媒体艺术 一深化文艺理论研究 二深化艺术史的研究 三深化门类艺术的研究 四促进新媒体艺术的健康发展 五培养新媒体的创作和批评人才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第二版)读书笔记 《新媒体概论》新媒体概论/宫承波主编. —2版.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10 什么是新媒体?关于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40年前。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高尔德马克(P.Goldmark)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EVR)商品的计划书,他在计划书中将“电子录像”称作“New Media”,“新媒体”概念由此诞生。 美国《连载》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美国新媒体研究专家凡·克劳斯贝(Vin Crosbie)认为,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 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则认为,所谓新传媒,或称数字媒体、网络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它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互联网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提供和发布者。包括数字化、互联网、发布平台、编辑制作系统、信息集成界面、传播通道和接受终端等要素的网络媒体,已经不仅仅属于大众媒体的范畴,而是全方位立体化地融合大众传播、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方式,以有别于传统媒体的功能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 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把“数字化”和“互动性”作为新媒体的主要标准。 首先,“新媒体”是一个时间性概念。在媒介发展史上,每一次媒介技术的变革和物质形态的诞生。其次,“新媒体”是一个技术性概念。当下的新媒体指的是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科技而产生的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系列新的工具或手段,其种类可谓丰富多彩,目前受到关注的不下几十种,其中有的属于新的媒体形式,有的则属于新的硬件、新的媒体软件或新的信息服务方式。从传播学视角看,它们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可以称作新兴媒体,是新媒体的典型形态,以改变传播形态为主要诉求点,强调体验和互动,内容生产日趋分散化和个性化。另一类则可以称作新型媒体,包括户外新媒体、楼宇电视和车载移动电视等。它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依托新技术衍生而来的,其传播形态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是信息质量获得提高,传播范围更广,达到了以前无法覆盖的区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新媒体”概念作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上的“新媒体”可以作如下界定: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主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包括“新兴媒体”,也包括“新型媒体”;而狭义上的“新媒体”则专指“新兴媒体”。 中国是全球性互联网热潮的践行者。早在1987年,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就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1987年9月14日,钱天白教授向世界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中国提出了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1994年4月20日,中国于国际互联网相联的网络信道开通,首次加入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国开始踏上互联网的征程。 互联网真正开始向社会大众推广始于1995年之后,并且据统计,国内互联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笔记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笔记 第一章 1.1四次传播革命 文字 印刷术国家>公民 电报 互联网 变化:传播媒介 传播结构 传播方式 传播观念 传播文化 传播效果 1.2新传播革命的本质 ①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 大众媒介固定信息源;媒介权力 人人是记者;监督 ②“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 ③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 1.3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 去中心化: ①原因:互联网技术特点 传播资源泛社会化 传播权力全民化 ②结果:国家组织与治理能力受到挑战 再中心化: ①原因:信息过量,公民寻找代理人 互联网打破原有组织结构,重塑行动,话语,舆论中心 表现: 1.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 精力旺盛,拥有广泛社会资源,具有公共关怀 2.社会关系重新洗牌,重构行动中心 “强关系”“弱关系” 3.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

二元:虚拟与现实,官方与民间,公民行动与高层决策 1.4新传播革命的挑战 1.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 新媒体优势:时效性,互动性,传播手段多样性 改变:内容生产者,提供者,媒体信息分发渠道,受众的媒体接触,消费习惯,技术→传播范式,传播规则,内容生产方式,分享范式,消费方式。 需求:融合性,跨平台性,创新性 2.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 精英“冷眼旁观”普通民众“一点就燃” 3.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 自由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新消费主义 4.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 理论:福柯“全景监狱”少数人看多数人 意义:安全(信息,一时形态) 政策推行 措施:可操作的“解释框架” 1.5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 “全球化”与“个人化” 时代背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杂糅。 现代性特征:全球化(整体性的社会化大生产) 后现代性特征:碎片化(个人对于体制的和个人生存状态的觉醒) 即:吉登斯“意向性” 问题:中国媒体面对现状怎么办? 即:媒体转型措施。 第二章:互联网、新媒体与新技术 2.1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类比移动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2.2新媒体的基本特征 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 2.3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1.硬件设备终端划分 ①计算机 ②手机与便携式电子设备 ③数字电视机 *户外LED 2.软件属性分 ①web1.0

新媒体概论笔记

第4轮) 浙江大学韦路教授10762人学习 每周一更新共10周2016、2、29——2016、5、5 评分标准:≧80优秀 1、“课堂交流区”讨论10%,≧20条 2、章节测验40%,5单选,5判断,允许1次 3、家庭作业20%,共有2次,互评≧6个 4、期末考试30%,15个单选15个判断,只允许尝试1次。 第一周新媒体导论 1、1什么就是新媒体:技术说行为说组织说三合一 1、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包含特定技术、实践与社会组织的信息与传播系统。 技术层面:以数字网络技术为基础,重组或融合了不同的传播技术,使单一媒体转化成新媒体。 实践层面:使一对多的单向大众传媒模式变为点对点的多向网络传播模式传播活动的主体由消极的受众变为积极的行动者。 组织层面:改变了工业时代的自上而下或中心向边缘的社会等级结构,形成了一种广泛联系,相互依存的网状社会结构。 2、特征: a、数字化0101包容一切b、多媒体: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及互动的内容c、互动性d、网络化e、个人化:特点兴趣爱好 3、形式:(四个维度)a、虚拟世界(如美“第二人生)内在世界,中国“三维网游”b、镜像世界,如谷歌地图现实世界c、生活记录:微博微信生活视频手环(行走记录仪)d、增强现实,

如谷歌眼镜 4、新媒体的内容 a、新闻:融合新闻的出现(各种不同的信息形式都可在融合在同一个平台当中,如2013普利策新闻奖特写类作品:Snow Fall<雪崩>,有文字,有三维动画的模拟,重现雪崩的过程、视频的采访、互动的内容等。 b、娱乐:更多体现互动的特性(玩家与玩家、人与机器的互动)如体感游戏,通过人体的动作就可以完成与计算机的互动。 c、社交:如微博微信。新媒体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内容都就是由用户(每一个人)生产出来的。(传统媒体内容生产一般由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生产。)用户生产内容当中很多相关的内容都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关系的交往、延伸、强化)。 d、服务:新媒体给人们提供信息服务之外,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其她方面的服务,如余额宝。 1、1讨论:您认为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鲜明特征就是什么?为什么? 1、2新媒体的历史 1、前新媒体时代:a、大致从人类的语言开始b 、第二阶段:文字c、造纸d、印刷:北宋毕昇印刷术。泥板-木头-古登堡1455年发明了金活字印刷术(金属材料、机械的旅馆装置) e、印刷使人类社会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介技术。f、摄影: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银牌摄影法《巴黎寺院街》g、电报:意大利人马可尼首次将传播与交通分离(电波在空气中传播) h、电影:1895年法国一对兄弟,卢米埃尔兄弟<电影之父>(1895年称为电影的开元年)i、广播:1920在匹兹堡的广播电台j、电视:第一家,英国的BBC在1936年伦敦开播,视听兼备。 2、计算机时代(世界最古老的计算工具:春秋时期算筹) 历史阶段: A、机械计算机:英国1835查尔斯·巴贝奇设想(创新:用齿轮模拟算盘的算珠,她不仅设想也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18702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名词解释,4个*5分 简答,4个*5分 论述2个*15分 分析应用,材料做题,2个*15分 ●第一章 1.新传播革命的本质(p2) 答:第四次传播革命将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通过“自我赋权”落到实处。互联网赋予公民以传播权力,实现传播的权利向传播权力的转移,这是新传播革命的本质内涵。 ①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 ②“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 ③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 2.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p4) 答:“去中心化——再中心化”,是第四次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去中心化”,是指互联网技术本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技术,具有天然的反中心取向。“再中心化”是指网络信息离散后又重聚的特征。 ①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 ②社会关系洗牌,重构行动中心 ③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 3.新传播革命带来的挑战(p7) 答:①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由报纸、广播、电视引领百年的传媒业态正在经历重大转型。 ②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就传播媒介构建的舆论场来看,中国正从曾经的传统媒体一元空间、固定渠道的单向传播,走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双重话语空间并存、复杂多向的传播格局。 ③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多元思潮的泛滥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造成当前“噪声四起”的局面,也使得政府的执政环境复杂化。 ④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新传播革命带来执政环境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政府处在了全民全时空的“全景化围观”中。 ●第二章 1.新媒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p17) 答:概念:新媒体,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以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主要支撑,以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新媒体形态。 基本特征:①数字化是新媒体的显著技术特征 ②交互性是新媒体的本质传播特征 ③超时空是新媒体的外部效果特征 2.新技术的发展趋势(p27) 答:①数据化:数字技术走向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是互联网的关键支撑技术,也是新媒体的显著技术特征。 ②智能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从web1.0到web3.0;具有更多空间、更强安全的下一代互联网,将不断满足人类对互联网的各方面需求。

(完整word版)新媒体导论复习资料

1.摩尔定律: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新媒体发展迅猛,传统媒体也在实施数 字化转型,传媒化生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数字化生存。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呈现出间隔越来越短、其容量和集合程度却越来越高的趋势。 2.“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 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 3.公民新闻:“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 美国,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或者把它称之为“来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 4.媒介依存症:媒介依存症是一种由新媒介带来的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有 几个特点: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5.媒介人物:大众传媒具有塑造社会活动家等媒介人物形象的功能。公众对于媒 介人物形象的材料,基本上取之大众传媒营造的世界,人们所见所知的不过是经过传媒折射的现实人物的影像,甚至人们对现实人物本身并不感兴趣,感兴趣的仅仅是媒介上的人物。 6.新媒体(New media):1967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 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7.“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延伸人 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 8.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 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9.“媒介事件”:是指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通过电视的现场直播,本来在一个

新媒体概论MOOC笔记

新媒体概论 第一周新媒体导论 1.1什么是新媒体 定义: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的包含特定技术、实践和社会组织的信息与传播系统。 特征:数字化;多媒体;互动性;网络化;个人化 新媒体的形式:虚拟世界;镜像世界;生活记录;增强现实。 新媒体的内容:新闻→融合新闻;娱乐→互动;社交→用户生产内容;服务 1.2新媒体的历史 前新媒体时代:语言;文字;造纸;印刷术;摄影;电报;电影;广播;电视; 计算机时代:机械计算机;ENIAC;EDV AC;UNIV AC;TRADIC;IBM360;IBM PC;Apple 网络时代:Web1.0,浏览器,门户网站。 Web2.0,从门户网站到社交媒体,从受众到用户,从专业生产内容到用户生产内容,从大众传播到网络传播。 Web3.0,语义网,大数据,智能网 第2周: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 2.1 技术决定论 媒介偏向论,伊尼斯,时间偏向媒介、空间偏向媒介 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重新定义时间和空间、改变感官比率、改变人们思维方式、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传播时代论,口语传播时代、书面传播时代、电力传播时代 2.2 社会决定论 技术决定论的反思:简化论、单向论、机械论、中立论、弱技术决定论 社会决定论的提出:社会力量决定技术原型是否被采用 油门—刹车模式,温斯顿 2.3 技术社会互动论 决定论的困惑 诞生期:社会需要>原型 成熟期:技术决定,宏观上技术是社会变化主要原因,微观上技术是改变心理的原因,技术推动社会需求 过时期:新的社会需要>过时装置,新社会需要刺激技术——喜新,各种因素对新技术的延缓——恋旧 第3周:新媒体的采纳与扩散

3.1 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过程:班杜拉,注意、记忆、模仿、结果。 交互决定论 榜样,活榜样、口头指引、符号 自我效能感,个人对自己能力、关注整体行为、对未来的评价。影响因素:直接体验、间接体验、社会劝说、生理因素。 3.2 创新扩散论 技术创新的特性:相对优越性、兼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可观察性。 创新采纳的过程:获知、说服、决定、实施、确认。 创新采纳的受众:创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大众、晚期大众、滞后者。 3.3 技术接受论31 理性行为理论 技术接受模型 权衡需求理论 第4周:新媒体的伦理与法制 4.1 新媒体伦理 网民伦理。计算机伦理十诫;RFC1087;《文明上网自律公约》;网民自律公约 行业伦理。合理信息行为规范;(ISC)2伦理规范;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 4.2 新媒体法制 知识产权:版权,数字千禧年版权法,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 网络色情 个人隐私 4.2 其他控制手段 市场控制。盗版、礼品经济 技术控制。数字版权保护 NGO控制。非政府控制 第5周:新媒体的社会结构影响 5.1 网络社会 网络历史:;扩张趋势; 网络类型 社会特征:大众社会vs网络社会 社会关系:开放性、复杂性、无标度、弱关系 5.2 阶层结构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四次传播革命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印刷术 电报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媒体勃兴 变化: 传播媒介 传播结构 传播方式 传播观念 传播文化 传播效果 第二节新传播革命的本质 一、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大众媒介固定信息源;媒介权力;人人是记者;监督 二、“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 三、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 第三节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 1、去中心化是指互联网技术本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技术,具有天然的反中心倾向。 原因:

互联网技术特点 传播资源泛社会化 传播权力全民化 结果:国家组织与治理能力受到挑战 2、再中心化是指网络信息离散后又重聚的特征。 原因: 信息过量,公民寻找代理人 互联网打破原有组织结构,重塑行动,话语,舆论中心 3、“去中心化——再中心化”表现: 1.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精力旺盛,拥有广泛社会资源,具有公共关怀 2.社会关系重新洗牌,重构行动中心。“强关系”“弱关系” 3.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打破主流媒体的单一话语空间,重塑一个新的依托于网络的“公共舆论”中心。二元:虚拟与现实,官方与民间,公民行动与高层决策 第四节新传播革命的挑战 1.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 新媒体优势:时效性,互动性,传播手段多样性 改变:内容生产者,提供者,媒体信息分发渠道,受众的媒体接触,消费习惯,技术 →传播范式,传播规则,内容生产方式,分享范式,消费方式。 需求:融合性,跨平台性,创新性 2.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 传统媒体舆论和网络舆论 精英“冷眼旁观” 普通民众“一点就燃” 3.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 自由主义,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摩尔定律 2.拟态环境 3.公民新闻 4.数字鸿沟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2.请简述新媒体从哪几个方面改变了以往的媒介生态。 3.何为手机报?请简述其运营模式。 4.请简述媒介融合的特征。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新媒体的主要盈利模式包括哪些?请以优酷网为例进行详细论述(或以其他某个新媒体为例亦可)。 2.什么是公共领域?公共领域的构成需要哪些要素?有人说网络媒体实现了公共领域的重构,请加以论述。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摩尔定律:指IC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摩尔定律并非数学、物理定律,而是对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预测,同时为数字化生存提供了技术论证。 2.拟态环境:由美国传播学者李普曼提出。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3.公民新闻:“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的概念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至今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公民(非专业新闻传播者)通过大众媒体、个人通讯工具,向社会发布自己在特殊时空中得到或掌握的新近发生的特殊的、重要的信息”。或者把它称之为“来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 4.数字鸿沟: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数字鸿沟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数字鸿沟现象存在于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产业与产业、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之间,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当中,成为在信息时代突现出来的社会问题。 二、简答题 1.新媒体主要类型: 互联网新媒体:博客、播客、维客、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 手机新媒体:手机报、手机电视 电视新媒体:数字电视、IPTV、移动电视 针对每种新媒体简要概述各自的相关情况。

新媒体概论复习笔记

新媒体概论 期末复习笔记 课程讨论框架 新媒体传播环境 技术支撑 内容制作 传播观念 第一节 绪论 ? 新媒体——非传统报纸、电视广播传播平台,如传统媒体的网络平台发布,门户网站、微博、微信 等新APP 客户端(呈现形式) ? 新媒体——新计算机技术应用,如virtual reality 在电视制作中的应用(技术进步) ? 新媒体——新传播、通讯工具或终端,如个人移动终端(使用终端) “新媒体”,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不断变化状态 本课程采用定义为:新媒体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传播媒体和使用终端,融合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和内容,可进行“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P2P ) 1.传播介质改变: 2.使用体验改变:新旧媒体的区别体现在对人类感官影响的强硬程度和刺激程度。例如信息传播的速 度与强度、受众的反馈加强了信息本身的影响力 3.传播更具灵活性:时间、空间、形式上的灵活性。新媒体具有滚动型,而旧媒体是局限在一个时间 段,定时定点的传播信息 差别在即时的反馈与个性化的体现上——互动和点对点 4.即时的社交性:人际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重叠 新媒体体现的广泛参与度与旧媒体所体现的深度与权威性,两者本身就是有联系的,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发展为综合体——“全媒体” 本节要点: 1.对新媒体概念的理解 2.需了解网络媒体出现前的传统媒体特点 第二节 媒介融合与媒体融合

两种思维:发散思维和定向思维 媒介融合,是媒介业务形态的融合和媒介内容的多媒体性 各种传统形态的媒介产品都“借道”网络,而不是成为简单意义上的网络产品,即各种媒介产品都将汇流到网络中进行传输,而后又分散到各种不同的接收终端中,这样仍然可以保持媒介产品的多样化。——彭兰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1983)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索勒·浦尔提出 浦尔《自由的技术》:联网计算机将成为21世纪的印刷机;各种媒介功能一体化 思考:传播媒介——某一种媒介的常见特性是否是不能改变的?例如文字报道沉淀的全面宏观、广播新闻的口语化和伴随性、电视娱乐性和网络传播的碎片化等 媒介被大家熟悉的“固定”特性是能变化的,例如地铁报虽然是文字报道,但类似微博传播的碎片化,是一种浅短阅读;而各类移动网络终端进行专题的策划,也是网络传播追求深度化传播的表现(各种特性相互渗透) 选择的或然率=可能性报偿/费力的程度 融媒尝试 1.纸质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A网络报刊 电子版 1987美国圣何塞信使报首度报纸电子化 中国纸媒最早电子化实践为1995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网络化 2000年是中国传统媒体进军网络媒体标志性一年 2000年8月《人民日报网络版》改为“人民网” B移动终端报刊(纸媒与手机、平板电脑融合) 手机报-纸质内容通过移动通讯平台,以短信、彩信方式发送到客户端 2004年《中国妇女报》彩信版为国内第一家手机报 2.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网络与广播结合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1995年4月美国西雅图“进步网络”在其网页上放置Real Audio System试用版软件,提供“随选音效”服务 1997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国内网络广播之先河 A网络广播(利用互联网作为平台,提供音频服务,在线直播或点播,如QQ电台) B移动终端广播(利用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或手机内置FM广播协调器,如豆瓣电台) C.APP 3.电视和新媒体的融合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请勿商用 《新媒体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数字电视 2.网络报刊 3.拟态环境 4.网络暴力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何为新媒体?新媒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手机报面临怎样的困境?可以从哪些方面解决? 3.请简述媒介融合的特征。 4.新媒介形态和新产业对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造成了哪些冲击? 三、论述题(每个20分,共40分) 1.请结合长尾理论阐述你所熟悉的某种新媒体是如何盈利的。 2.有人说新媒体语境下公共领域是获得了重构,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数字电视:数字电视(Digital TV,DTV)指节目信号的摄取、记录、处理、传播、接收 和显示均采用数字技术的电视系统,包括了节目采集、节目制作、节目传播到用户端接收的 全过程。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 2.网络报刊:即通过互联网发行和传播的报刊,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 到报刊出版、发行、利用的全过程。网络报刊有网络报纸和网络杂志。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锯鳗鲮。 3.拟态环境:由美国传播学者李普曼提出。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 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戇鳖納。 4.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 其表现形式有: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 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詢鳕驄。 等。 二、简述题 1.新媒体: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 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 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亿鳔简。 主要特征: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 针对特征作简要阐述。 2.手机报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 1 / 3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 1 媒体的分类 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影视书籍电影 2 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3 新媒体——数字化新媒体主要包括 互联网站(如新浪网) 手机媒体(如空中传媒) 数字电视(如SiTV) 机航媒体(如美航传媒) 户外液晶(如分众传媒) 移动电视(如北广传媒) 电子报刊(如Xplus)等等。 4 新媒体概念包含以下要素: □新媒体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 □新媒体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是多媒体; □新媒体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 □新媒体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 有创新性; □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 5 新媒体发展的原因 技术与市场发育,手机增值业务的横向发展 党政重视支持,媒体领域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和资金 新媒体发展,智能制造计划互联网+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6关于数字化新媒体 新媒体中有一种从技术角度来看的说法:数字化新媒体,它是技术革命带来的产物。 每一次传播技术的变革所带来产物 数字化新媒体 当下的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数字新媒体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经济发展新引擎 7信息的分类 人类能感知的外界信息可按其媒体划分成几类: 8 信息的数字化 人类本来是生活在一个物理的、模拟的现实中。 数字化是为了使人类能够更好地享有各种信息服务,从而实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的目的。从技术上而言,数字化的信息比模拟信息在存储、处理、检索、传播和利用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9 如何看媒体 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以三种形态存在: 物质材料或物质实体 物质和能量的波动信号 符号载体 “媒体”、“介质”与“符号”、术语的关系“信号” “信号”和“符号”都是媒体的基本形态。 当着眼于媒体的物质特性、习惯采用“信号” 当着眼于媒体包含的内容和意义、采用“符号” 当着眼于媒体的具体物质形态时,采用“介质” 当从技术层面使用“媒体”这一术语,往往侧重于媒体

(2020年整理)网络与新媒体概论重点知识.doc

什么是新媒体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等传统媒体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新媒体特征 1.数字化是新媒体的显著技术特征 2.交互性是新媒体的本质传播特征 3.超时空是新媒体的外部效果特征 4.数字化与多媒体交互性与共享性超时空与即时性碎片化与社交化 分众化与个性化精准化与智能化 新媒体主要类型/形态 1.门户信息型(雅虎、新浪) 2.搜索信息型(谷歌、百度) 3.社交分享型(脸书、微博) 4.智能推送型(今日头条) Web1.0 1994年,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创办了“网页目录”Yahoo 网景公司:互联网繁荣的开始(1995)Netscape 全球第一个大规模运用的商业浏览器 1996年,全球首个门户网站“雅虎”上市。 1997年,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创建Google(谷歌) 2001年,李彦宏和徐勇创建百度(baidu)。 中国互联网三大门户:新浪、搜狐、网易 瀛海威启蒙中国互联网 BAT 百度阿里腾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TMD 美团字节跳动滴滴出行 中国于1994年正式完成接入互联网,成为全球接入互联网第77个国家 作为互联网雏形的阿帕网(ARPA)于1969年诞生于美国。 1983年,互联网的TCP/IP协议被指定为互联网标准协议,是互联网技术的第一次飞跃。 1989年,英国人蒂姆·博纳斯·李提出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即WWW)的技术构想。 美国保罗. 巴兰发明了“渔网理论”,主要特征是去中心化和扁平化,又被称分布式通讯系统理论。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调查报告》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5亿 Web2.0 社交网络时代博客、微博兴起 1998年克林顿与莱温斯基(德拉吉报道) 2001年美国“911”事件 博客(Blogger)引起关注 2002 方兴东在中国推广博客 创建“博客中国” 2006年博客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 推出Twitter服务 2007年微博在中国兴起 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互联网产品模式。

新媒体概论复习大纲

新媒体概论复习大纲2017-2018(一) 第一章新媒体导论 一、新媒体定义(名词解释) 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微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等为主要输出终端,向用户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连线游戏、远程教育等集成信息和娱乐服务的所有新的传播手段或传播形式的总称。包括“新兴媒体”,也包括“新型媒体”。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多选题) 1、数字化; 2、多媒体; 3、互动性; 4、网络化; 5、个性化 三、新媒体传受双方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单选题) 1、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 2、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 3、从消费产品到生产内容。 四、用户生产内容(UGC)(名词解释) 用户生产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又称作User Greated Content,UGC),泛指以任何形式网络上发表的由用户创作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是Web2.0环境下一种新兴的网络信息资源创作与组织模式。 它的发布平台包括微博、博客、视频分享网站、维基、在线问答、SNS等社会化媒体。 五、UGC的特征(单选题) 1、以网络出版为前提; 2、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3、非专业人员或权威组织创作 第二章新媒体类型 ★第一节网络媒体 一、请简述新媒体的主要类型(单选题) 互联网新媒体:博客、微博、播客、维客、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刊。 手机新媒体: 手机报、手机电视。 电视新媒体:数字电视、IPTV 。 户外新媒体:移动电视、户外彩屏、楼宇电视等。

二、搜索引擎的特征(多选题) 1、搜索引擎本身不生产内容,却是信息的集大成者; 2、搜索引擎不能控制信息的内容却能控制信息的传播。 三、搜索引擎的分类(单选题) 百度搜索属于: 1、目录式搜索引擎;2、全文搜索引擎;3、元搜索引擎;4、垂直搜索引擎 四、门户网站的概念和功能(多选题) 门户网站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 门户网站被称为网络世界的“百货商场”或“网络超市”,主要提供:新闻、搜索引擎、网络接入、聊天室、BBS、免费邮箱、影音资讯、电子商务、网络社区、网络游戏、免费网页空间等。 五、门户网站的类型(单选题) “中国四大门户”属于以下那一类 1、综合类门户网站; 2、地方生活门户网站; 3、垂直类门户网站 六、门户网站的特性(选择题) 1、先入为主的导航性; 2、庞大的用户群; 3、网民的依赖性与高黏性; 4、完善的搜索引擎; 5、灵活性。 七、社交网站SNS(名词解释) SNS(英文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缩写),社交网站是为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群创建的在线社区。社交网站是互联网的一种服务,它可以让用户在特定的网络系统中构建一个公开或半公开的形象,用户还可以在上面列出自己的联系人,彼此进行交流互动。 八、网络社区(单选题) 网络社区是互联网最早兴起的概念之一,是伴随着网络以及网络行为的扩展而出现的一个人类社会活动的新空间。网络社区作为言论传播和人际互动的新平台,是社会群体互动的最重要的网络场域之一。 网络社区包括趣缘型网络社区、SNS型社区(社交网站)、幻想型网络社区、交易型网络社区。 九、博客(名词解释) 博客是英文单词Bl ogger的音译。Bl og是Webl og的简称,即Web 和Log 的组合词,Webl og就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简称“网络日志”。 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短明了( brevity);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复习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概论复习资料 整理人:杨杰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一、概念比较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IPTV/ITV/NGB/DTV ①IPTV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它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今网络飞速发展的趋势,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②宽带互联网视听业务又叫做iTV,是中国电信推出的新一代交互式宽带视频服务,通过电视接入宽带网络,享受直播、点播、回看节目,使用增值应用。 ③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是以有线电视网数字化整体转换和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的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核心技术为支撑,有线无线相结合、支持“三网融合”业务的、全程全网的广播电视网,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电视、高速数据接入和语音等三网融合业务,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商务等行业搭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使信息服务遍及千家万户。 ④数字电视(DTV):是指从电视节目采集、录制、播出到发射、接收全部采用数字编码与数字传输技术的新一代电视,是在数字技术基础上把电视节目转换成为数字信息(0、1),以码流形式进行传播的电视形态。 2.连续报道与系列报道 ①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某一重要的、受众关注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连续及时的报道,完整反映新闻事实的发生发展结局及其影响。 ②所谓“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题材、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态连续,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③连续报道的时效性强,时空集中;系列报道的时效性差,时空跨度大。连续报道按时间顺序进行,每次节目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系列报道没有时间上的承接关系,侧重反应事物空间上的平行关系,报道顺序随主观而定。在题材选择上,连续报道多为事件性新闻,特别是那些突发性的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系列报道的题材大多为典型报道和反映各方面成就等非事件性的新闻报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