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社会心理学]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社会心理学]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社会心理学]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试论态度的形成过程

摘要

态度是一种内在反应倾向,通常进行研究的态度是具有行为能力的个体对周围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由一定的对象所引起,诸如喜爱,讨厌都是态度的表现。态度通常由认知、情感和意志三要素组成。而这三种要素越协调,所产生的态度就越趋于稳定。态度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个体和社会间产生的化学反应。人们在与他人、群体发生交往、联系时,总是受到自己态度的影响。人的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社会化进程的结果。

【关键词】态度形成转变

在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逐渐发育成为社会人,具有一定的思想观念和对周围世界的态度。如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持积极的态度,诸如喜欢、满意、热爱等,都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态度形成的过程是从不具有某种态度到具有某种态度,从简单态度到复杂态度,从不稳定的态度到稳定的态度的过程。态度形成的过程与个人社会化的进程是同步的。

1态度的形成和转变

态度是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不断增强态度的运动遵循的是这样一个轨迹,旧态度的改变必然带来新态度的形成,新态度的形成总是以旧态度的改变为先导。因此,态度的形成与改变并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态度运动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1.1态度的形成

人从出生开始,必不具有对任何事物的态度,可以说,态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形成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态度的形成: 态度是对欲望的满足后形成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理性的个体对凡是能满足欲望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会产生喜好的态度。相反地,对阻挠其目标实现或引起挫折的对象,就会发展出一种厌恶的态度。比如,增加部分服务性行业税收的制度出台的时候,很多餐饮等服务部门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对态度。

个体与团体的相互影响,人生活在社会中,个体难免与的其他个体产生作用,个体的很多态度都可能与其它个体的态度相一致,这样就组成了团体。个体的许多态度是由所属团体而来的,属于同一团体常具有类似的态度,这很可能是受到团体信仰、团体价值、团体规范以及他与这个团体的关系的影响,也有的个体分属几个团体,使他们对于某些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与这些团体的关系有所不同,影响也有所不同。

人格特征和种族偏激也对态度有着影响,在国外有学者曾作过这样的试验,调查高中学生对犹太人的态度,发现具有反犹太人态度的学生,对非犹太人也并不友善。反之,对犹太人没有偏见的学生,对其他人都很友善。这证明种族偏见的态度与个人的宽容性有密切关系。

知识和阅历的丰富和提高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个体对某些对象的态度的形成,受个体对这一对象所获得的知识的影响。如某个人开始研究教育学时,就会比以前更多地关心全国的教育事业并形成自己的态度。当个体接受外来新知识时,必须与原有的有关态度谋求协调,在谋求协调一致的过程中,个体或改变原有的认知系统,或创造甚至歪曲新知识。

另外,态度也受经验的影响,这种经验可能是一次创伤或戏剧性经验,如有的农民某次与村干部冲突,就有可能从此厌恶村干部。另外,经验的积累也影响态度,形式相同的特殊反应整合一起,使一个人既往形成的反应系统处于一个不断重新组合的过程中,这样时间一长,态度也会发生变化。

凯尔曼(H.K.Elman 1961)认为态度形成和转变过程包括服从(顺从)、同化、内化三个阶段。在服从阶段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避免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群体的规则和别人的意见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服从行为在生活中很普遍,往往是受到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但通常是一种权宜的态度改变。这种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一旦外因消失,它也就中止了。在态度改变的三个阶段中,表面上的服从虽然是被迫进行的,但它也有可能是态度改变的必经阶段。同化阶段是态度改变中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己不同于服从阶段,不是个体对社会压力的被迫屈服,也不是不自觉地模仿,而是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逐渐与他人或某个团体的态度与行为相接近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受众开始自愿接受并逐渐相信他人的观点、信念,虽然对这些观点和信念的信仰还不够坚定。态度仅停留在服从和同化阶段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是极其危险的,就有了态度的第三个阶段,内化阶段,内化是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这意味着它把外部的新思想、新观点归于自己思想体系之中,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内化阶段是人们的态度真正形成和彻底转化的阶段,也是人的态度和行为最稳定、最持久、较为系统的基础。

1.2态度的改变

态度的改变包括方向与强度的变化,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变化,依据态度改变的方向可分为一致性变化与不一致性的变化,一致性变化指强度发生改变,而方向保持不变,如由反对变为强烈反对。而不一致性变化则指态度方向发生变化,如由积极变为消极或由消极变为积极。依据态度改变的巩固程度可分为即时性态度改变与持久性态度改变,即时性态度改变是不牢固的,时间比较短暂,在一定的条件下,又会恢复原有的态度。大多数即时性态度改变只是态度体系中认知成分发生了变化,而没有改变情感与行为倾向,这样的态度改变是极不稳定的,时间一长,遇到的刺激一多,态度又会恢复原状。如那些屡教不改的犯罪分子,经过在监狱的劳动与思想改造,决心重新做人,但出狱后,经不起诱惑,又干出了对国家和人民有害的事情,这就是一种即时性态度改变。持久性态度改变则意味着具有对干扰因素较强的抵抗力,这种态度改变保持的时间较长,一般地是不易再改变的。按受众态度改变的速度可以分为突发性态度改变与渐进性态度改变,突发性态度改变是在一种较大的、意外的、突然的刺激下,改变原有的态度。而渐进性态度改变则意味着态度改变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这种态度改变从量变的积累而逐步过渡到质的变化。

2转变态度的对策建议

2.1充分掌握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内在机制

如果要转变个体的态度,使其向积极的方向发展,首先要掌握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内在机制。第一是相互需要,毫无疑问,个体的主观需要是特定态度的重要诱因或者说是关键诱因。需要是个体行为导向的前提,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个体就会进行有选择的动作。而事物是否符合需要以及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则直接关系到个体态度的形成和转变。第二是比较,具体的需要是建立在比较之上的,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引起具体需要。因此,比较是需要的尺度。第三是定势,有些人在比较中奋发,有些人在比较中沉沦,有些人在比较中淡然处之。究其原因是受每个个体自身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作用称之为定势作用。定势是有准备的心理状态,它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向、程度、方式。心理定势既可能引起正确的认识,也可能引起偏见,出现刻板效应,晕轮效应等现象。

个体内在机制还会随时受外在机制的作用而产生互动,出现诸如从众、模仿等现象。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很多,除了其本月的特性,诸如态度的时间性、态度的极端性、态度的复杂性、态度的一贯性、态度各心理因素的协调一致性以及态度对欲望的满足程度等因素影响外,还有个体的智慧和能力、性格特征、自我防卫特征、认知的

需要和式样等人格因素对态度的转变也影响深远、因此,在实施态度教育过程中,塑造和完善个体的积极态度尤为重要、从以上我们对态度机理的认识和探讨,便可以找到态度的改变方法。

2.2改变个体态度应注意的问题

在改变个体态度的时候要注意:第一,逐步改变、要改变人的态度,首先就必须了解他原有的态度及其强度,然后再比较两种态度之间的差距,逐步做工作、如果差距过大,操之过急会发生反作用、逐步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个体就比较容易接受。第二,在活动中改变态度、积极引导人们参加有关的活动,研究发现,在活动中比较容易改变人的态度、寓教育于活动当中,寓教育于娱乐当中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第三,通过组织规定来改变态度、一个集体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实验表明:集体规定公众参与的态度形成与改变比个别人的劝说更具有权威性,更有助于人们态度的改变。如果能把组织规定与个别劝说结合起来,效果可能会更好。第四,通过宣传教育改变态度、采取交谈、参观访问、观看电影电视等宣传教育方式也可以改变人们的偏见,影响态度的改变。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态度的形成与转化理论对人的工作、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结合自身的实际,更深入地理解态度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有待探讨的实践问题。

参考文献:

[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

[2] 陈红娟.态度改变理论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探索,2007,02

[3]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

[4]孙时进,社会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知识交流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 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 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 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 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 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②表里不一性③暂时性 ④转化性⑤模仿性 (2)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 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不再是被迫屈从, 也不再是消极模仿,而是自觉的接受。 (3)内化阶段:把情感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融为一体,内心真正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彻底形成 了新态度。 3、态度的改变 (1)方向的改变:以一种新的态度代替旧的态度,或将本来反对的变成赞成的,将本来喜欢的变成不喜欢的。 ——“非一致性的改变” (2)强度的改变:态度的方向没有改变,而只是改变了态度的强度。——“一致性的改变”

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人的性格形成与发展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家庭、社会、自然、教育等方面的因素。一个人从小开始,经受什么样的风雨洗礼,经受什么的磨难历练,经受什么样的环境熏陶,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和品格。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在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呢?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生理因素与性格。有很多人认为,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是生就的,甚至是不可改变的。其实,人的性格与人的生理基础有一定的关系,但与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关系更大。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人一面有着先天的品质,另一面也有着为生活情况所养成的品质。”“这就是说,如果说到那些先天的品质时,这就是指神经系统类型而言,如果说到性格的话,那就是指那些先天的倾向、意向与那些生活期间受生活印象的影响所养成的东西之间的混合物了。”有一位思想家说过:“人的性格是先天组织与人在自己的一生中,特别是在发育时期所处的环境这两方面的产物。”这种见解与巴甫洛夫关于性格是先天的神经类型与后天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之间的‘合金’的思想相一致。 二、环境因素与性格。环境包括家庭、自然、社会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是对不同的人起着不同的作用罢了。人的体态、成熟程度和气质是性格形成的生理条件,而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性格形成的社会条件。这些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因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差异而对性格形成发挥着不同的功效,致使人们形成独特的性格特征。同样处于逆境,为什么消极者消沉、悲观、退缩,而积极者坚强、奋发、进取,就在于两者内在心理活动的不同。由此看来,外部因素对性格形成的影响首先取决于个体对自己与外部因素之间的认识,而这正是个体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的问题。因此,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的深度整合构成了某个人的性格特征。 三、自然因素与性格。南北方因为气候不同,高原、平原、海岸地带由于地势不同,对人的性格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北方人往往粗犷、豪迈、外向,南方人往往细腻、含蓄、内向,高山地带的人意志坚毅,海岸地带的人心开阔,平原地带的人多克制。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带有普遍性。人们在现实生活、社会交往中也会感觉得到这种影响。但是,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比如,不论是高原、平原、海岸、北方、南方都有意

社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女性的社 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的社 会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人既 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 和()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化的 过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 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 纶,这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 是社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A、态度的构成成分 ?B、心理状态

最新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概述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概述 - 主体对外界事物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或一定的行为倾向。1862年美国心理学家K.W.斯彭斯最早注意到态度现象,认为是一种先有之见;1885年,丹麦社会心理学家C.G.朗格在关于情绪的实验中发现,被试者有思想准备和无思想准备,对刺激物的反应不一样。美国社会学家W.I.托马斯与F.W.兹纳尼茨基在《波兰农民在欧洲和美国》(1909)一书中首次使用态度概念。 社会态度(social attitude) 在社会心理学中对社会态度有不同的理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L.瑟斯顿和C.E.奥斯古德将态度视为评价或情感性反应;F.奥尔波特把态度看作为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认知论者将态度看作是由认知的、情感的、行为的三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整体,是对态度对象的理解、情感和行为的相互关联的比较持续的、某一个人内部的系统。认知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评价,是人对于对象的思想、信念及其知识的总和。情感性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绪的或情感性体验。行为倾向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向外显示的准备状态和持续状态。这三种成分各有自己的特点,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其他两种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判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性成分对态度起着调节和支持作用;行为倾向成分则制约着行为的方向性。 特点 社会态度有以下特点:①内隐性。态度本身是无法直接测定的,

必须从个人的行为或与行为有关的语言行为表现中间接推断出来,测定态度需要一定的中间变量。②方向性。态度总是具有赞成或反对的方向特点,并具有程度的差异,有时反映出态度的极端性,有时则反映出态度的中性性。③态度的统一性。构成态度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彼此协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④态度的复杂性。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并不是经常表现出与内心态度相一致的外部行为。⑤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态度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倾向。 功能 德国心理学家D.卡茨从需要满足的角度,认为态度具有以下4种功能:①适应功能。个体具有从外部环境获得奖励,避免惩罚的需要,而态度使人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功能。②价值表现功能。态度可以明确地显示自我的价值,具有积极的表现功能。③自我防御功能。态度既可以拒绝引起焦虑的外部事件,又可调节内部冲动。④知识功能。态度可以作为理解环境的一种手段,将它作为判断的标准或理解的参考系。 社会态度与行为 一般的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但是,也经常发现态度和行为之间并不完全处于对应的关系,其相关程度并不高。产生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原因,除了可以归之于态度测定及调查等方法问题外,还由于从态度到具体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各种中介因素,主要包括:①个体心理、人格因素。②社会的环境因素。这两类因素往往共同起作用。

态度的心理结构的三个因素

态度的心理结构的三个因素 ==什么是态度==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态度通常是指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的评价与心理倾向。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态度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即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 1.认知因素。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2.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3.意向因素。意向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 然而,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却过分强调态度的行为倾向性,认为通过态度可以推测人的全部行为,也可以通过行为推断人的全部态度,机械地把二者一对一的联系起来,而忽视各种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往往是与他们的态度不相一致的。例如,一个不喜欢抽烟的人,他没有抽烟的习惯,父母、妻子也不赞成他抽烟,但在大家都抽烟的情境下,他也会抽上一支,这里我们就不能认为他对抽烟持支持态度,这种偶尔发生的事只能看作是逢场作戏。[[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推论是武断的,尽管态度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 [[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互动过程,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科学 代表性的观点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性质 (一)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二)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三)期待效应 (四)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三、社会心理学常用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二)档案法 (三)调查法 (四)现场研究与现场实验(五) 实验室实验 观察法(obervational method)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通过一定组织方式进行直接而系统的观察,由此收集人类社会行为的资料,进而分析和判断变量关系的方法。观察法常常伴随着细致而准确的测量,如运用录音、录像、摄像头监控等方法。 优点:了解有深度、细腻,能及时发现变化外显行为的观察,能避免被试不善表达而造成的误差 长时间生活在被试中,能克服被试人为的紧张情绪 缺点:要等待现象自发出现,不能主动引起,花费时间精力 不易全面把握各种因素 档案法为档案分析法的简称。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搜集各种现存的发表和虽未发表但是通过系统方法记载(如论文、地方志)的知识载体,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借以揭示特定社会行为及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 优点:不引人注目、觉察,排除了特殊反应。研究一段时间内的一种社会心理趋势、特点。缺点:不易得到档案,也易受档案编著者等因素的限制。量大、耗时。有赖于分析者的样方法及概括与分析能力不能排除社会现象的多因性,不够准确客观。 调查法是运用各种数据或事实搜集方法,对所关心的现象进行研究的一类方法的总称。常有问卷法、量表法和访谈法等。 优点:能获得第一手生动的材料手续简练,可在不同时间对同质被试重复使用 可获得数据与某些假设的验证 缺点:必须有被调查者的配合被试必须有自我意识、口头或(和)书面表达能力 在必须选择典型代表做被试时,往往会受条件限制 现场研究是研究者亲临被研究情境——现场,对被试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方法。 优点:在自然情境中对人们进行研究,资料直接来源于实际生活和真实的人,因而真实可靠;现场研究还可以获得其他干扰被试真实生活的方法不可能获得的资料。现场研究获得的研究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的内部结构由认知、情感和意图三要素组成。三要素的协调程度越高,态度就越稳定。一般来说,态度的三要素是协调一致的。如果出现矛盾和不协调,则个体会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重新恢复协调一致。当三者发生矛盾及需要转变时,其中的情感因素起主要作用。因为在态度的转变中,认识的转变较容易,而思想情感的转变比较困难、缓慢。 积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有利的,消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态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形成个体的积极态度,促进个体健康成长与完善,造福于社会。表现为:其一,积极态度具有认识和情感的价值。外界信息的接受、理解与组织都要通过态度的过滤。因此,积极的态度常使个体在接触信息时,倾向选择正面信息,促使判断、理解产生良性的情绪体验;而对于负面信息也是有所认识,常给予排斥。常此以往,必然促使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情感的形成。其二,积极态度具有保护和激励的价值。积极的态度促使个体敢于正视现实,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以及生活中的不愉快经历,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同时常使个体追求符合需要和价值观的事物,促使自身不断努力,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其三,积极态度具有催生创造和完善自我的价值。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优良的个性促进个体认识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研究表明,许多高成就者具有优良的态度。他们充满自信,具有乐观主义业精神状态,敢于面对失败,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与人合作,视现实压力为挑战,惯于探索新的方式方法等。这都有利于人的潜能释放,创造奇迹,实现自我。 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过程,是由情感、认知、意志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心理结构。人们在与他人、群体发生交往、联系时,总是受到自己态度的影响。德育的对象是人,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需要或品质的实践活动。因此,德育工作无疑要受到教育和被教育者,甚至是周边人的态度的影响,必须研究人的态度问题。 一、态度的形成: 态度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态度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个体所处的全部社会环境对态度的形成都产生影响。另一方面,态度的形成也是一个内化过程,是外界的影响,通过个体的心理活动,不断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不断增强的过程。态度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主要特点如下:(1)社会性与稳定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 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一、什么是态度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 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 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 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 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 (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 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2、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及其形成

第六章态度及其形成 1 态度研究的重要性 早期的著名学者托马斯和兹纳涅斯基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态度的科学。” 著名心理学史学家墨菲所言:“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中,也许没有一个概念所处的位置比态度更接近中心。”有史以来最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家之一——奥尔波特1968年指出,态度的概念“可能是美国社会心理学中最有特色,最不可缺少的概念。 2 态度及其形成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第二节态度形成的理论 第三节态度的改变 第四节态度的测量 3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与特征 二、态度的结构与种类 三、态度的功能 四、高成就者的态度典范 五、态度与行为 4 一、态度的定义与特征 态度(attitude)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对象性 2、态度的评价性 3、态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4、内在性 5 态度故事---秀才赶考 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 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6 二、态度的结构与种类 (一)态度的要素结构 (二)态度的立体结构 (三)态度的种类 7 态度的要素结构 ---态度“三元论” 就态度的构成要素而言,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持“三元论”的看法,即认为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要素构成。 一是认知成分,它是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含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二是情感成分,它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三是行为倾向成分,是指人们对态度对象所预备采取的反应,它具有准备性质。行为倾向成分会影响到人们将来对态度对象的反应,但它不等于外显行为。 8 态度的成分及其关系 认知成分 事实 信念 观点 知觉 理解 情感成分 评价 情感 情绪 行为倾向 第1页共1 页

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可以从三点来考虑社会心理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从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个体过程 态度改变——“广告的威力” 人们总觉得广告只对别人有用,对自己是无效的。“分离电视市场测试法”的实验研究显示广告确实是有作用的,特别是对于新产品而言。大约60%新产品的广告有助于销量的增加,相比之下,对于已确立的品牌有46%因为广告而增加销量。从这些数据中就可以看出广告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影响的,而这影响的根源就是我们态度的改变。某些广告改变了我们的认知或者是改变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从而使我们在购买商品时有了明显的倾向性。这都是通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来揭示我们个体态度的改变的。 归因——“自利归因” 自利归因是将某人的成功归功于内部、性格因素,将失败归咎于外部、情境因素。事实上,一项对职业运动员和教练如何解释其队伍的成败分析发现,八成的获胜归因都被认为是与内在因素有关,而失败大多归结于外部原因。作自利归因的原因一是尽可能的维护我们的自尊,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并致力于改进工作;二是“找借口”,在别人面前不能失去自己的“面子”;三是和我们所拥有的信息种类有关。了解这样的归因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从而能够在成功、失败的时候客观的反省自己,了解其中的缘由,从而能够更好的处理问题。 2.从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过程 从众行为——“信息性社会影响” 从众是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之下改变行为与信念的倾向。在许多情境中,我们常常无法确定应该如何思考或者如何反应,简直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最正确的选择,但是我们拥有一个强大而有用的只是资源——其他人的行为。询问其他人的想法或者观察他们的行为能帮助我们对情境有更清晰的认识。当我们随即像他人一样行动时,我们就是在从众,但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软弱没有勇气,不能依靠自己。相反,是其他人的影响在引导我们的行为。我们从众是因为我们相信其他人对一个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正确,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行为方式。这就被称为信息性社会影响。 在美国,几百所大学的行政人员利用信息性从众并产生私下接纳的力量,来防止在学生群体中饮酒过度的现象。 3.从社会心理学如何影响我们的团体过程 偏见——制度化歧视 如果刻板信息和歧视行为被一个社会看做是一种规范的话,只要正火灾这个环境中,我们大多数的人便潜移默化地具有了某种程度的偏见态度和歧视行为。我们可以称之为制度化歧视,或者更明确地制度化种族歧视和制度化性别歧视。例如,例如在你成长的社会环境里,弱势群体和女性从事专门职业的很少,而且这些团体大多数成员从事一些琐碎的工作,那么,仅仅是在这个环境中生活,就能怎家你对他们先天能力持有特定(负面)态度的可能性。即使没有人积极地教导你弱势群体和女性是劣等的,也没有任何法律的或政令禁止弱势群体和女性进入大学、企业,这情形依旧会发生。实际上,社会性障碍已经使得这些团体缺乏机会,并使得他们的成功变得极度渺茫。 其实从以上的三个方面和例子中就可以看出社会心理学对我们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影响,但这种影响却并没有被大众所了解知道而已。常常在电视上出现的所谓的心理学家却都是一些伪心理学,向大众传播一些错误的心理学思想,而真正的心理学家研究出来的内容,应用于社会的时候,大家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拿来用就是了,没有将正确的客观的心理学知识普及到大众中去。导致人们根本不了解真正的心理学,从而忽略了心理学的影响。忽略了他对于我们的重要作用。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人的态度是经后天学习形成的,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而旅客对乘务工作是否满意,也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下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需求与欲望 人人都有需求和欲望这一最为原始和基本的心理现象。通常情况下,凡能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的事物,或者能帮助人去获得需求、欲望满足的事物,都会引起人对之产生喜欢、肯定的态度;反之,则是对之持厌恶、否定的态度。这种现象说明,态度形成的首先条件是事物能够或有利于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例如,一些高铁列车的班组成员,由于他们能够满足旅客安全、舒适、周到的心理需要,因而旅客对其持满意的态度。相反,在服务过程中,如有失误,旅客就会对其持不满意的态度,甚至是否定的态度。另外,由于人的需求有不同层面,欲望有不同水平,因此与之相应形成的态度状况也就不同。一般性需求与欲望形成的是一般态度;与社会性高层次需求、欲望相关联的态度,由于它们和人的理想、信念、人生观等紧密相连,所以是一些具有核心意义的态度。 2.知识、信息与经验 在态度心理成分中,认知因素是构建态度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态度是在人对事物的认知、评价中形成的。正因如此,外界若能全面真实地提供个体能理解并掌握态度对象的知识、信息,无疑将为态度形成奠定认识基础。因此,态度形成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知识、信息、经验的提供与理解、掌握。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即一个人知识面大小、知识多寡深浅都会影响其态度形成的正确性与形成的速度。因此,即使是已经在岗位工作的乘务员也要多读书,关注行业的动态,丰富自己

的内涵,这样才能培养自己正确的工作态度。 3.团体影响 团体影响是态度形成的一项重要促进因素。大量研究表明,人的许多态度由其所属团体而来。属于同一团体,如同一个家庭、学校、国家的成员,对事对人对问题常具有类似的态度。例如,喜欢什么样的食品、爱穿什么样的服装、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同一群体成员之间会相互作用、相互模仿、相互暗示。 4.个性 个性的各个方面都对态度的形成产生影响。 (1)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倾向制约态度形成方向。 (2)性格特点影响态度形成的难易和稳定性。例如,独立性强或自尊心强的人,由于他们凡事不盲从、不轻信,也不轻易崇拜权威,其态度形成往往较难、较慢,但形成后较稳定。而依赖性强或自卑感强的人,由于他们容易受暗示,轻信他人劝说,也容易崇拜权威,其态度形成往往较容易,但又往往波动、不稳定。(3)气质类型也影响态度形成。例如,多血质的人,脑子灵,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快,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广而不稳,因此他们态度形成较快、较容易,但往往容易形成“墙头草,风吹两边倒”式的人物。而黏液质的人,脑子欠灵活,对新事物、新观念反应较迟缓,凡事求稳,所以他们态度形成较难较慢,但稳定。(4)智力水平高低影响态度形成,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的差别,即智力高的人理解和分析判断力强,能按照个人想法去分析判断态度形成的理由依据,显示出主动性强的特点。而智力不高的人,理解与分析判断能力较差,易受暗示,因此态度形成显示出被动的特点。 5.社会文化特点

习题—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而得以实现的。其中,联想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强化学习的理论基础是();观察学习的理论基础是() A. 海德尔(F.Heider)的认知平衡理论 B. 巴甫洛夫(I.P.Pavlov)的古典条件作用理论 C. 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D. 斯金纳(B.F.Skinner)的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 2.由于事物本身的接近或相似,个体常常会将对一类对象所形成的态度扩展或延伸到其他相似或类似的对象上,这种态度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 A. 联想学习 B. 强化学习 C. 观察学习 D. 认知学习 3.人们通过电影和电视,就可以习得对某些事物、对象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 A. 联想学习 B. 强化学习 C. 观察学习 D. 认知学习 4.根据费斯汀格(L.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不包括() A. 改变认知 B. 消除认知 C. 增加认知 D. 改变行为 5.人们具有一种使自己已有的认知关系结构保持相对平衡不变的倾向,这种倾向被称之为() A. 认知完形倾向 B. 认知失调倾向 C. 认知强化倾向 D. 认知统合倾向 6.下列理论由贝姆提出的是( ) A. 自我知觉理论 B. 归因理论 C. 控制源理论 D. 社会知觉理论 7.根据谢里夫和霍夫兰德(C.I.Hovland)的社会判断理论,当一种新的观点处于哪个区域时,最有可能引起个体态度的明显变化() A. 接受区域 B. 态度不明朗的区域 C. 拒绝的区域 D. 潜意识区域 8.科尔曼(H.Kelman)于1961年提出的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按其先后顺序依次为() A. 认同、服从、内化 B. 服从、内化、认同 C. 认同、内化、服从 D. 服从、认同、内化 9.根据科尔曼(H. Kelman)的态度改变三阶段论,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作() A. 认同 B. 内化 C. 服从 D. 从众 10.社会判断理论强调个体自身对刺激信息的知觉判断,并认为这种判断是态度发生改变的中介物,这种理论的实验基础来源于() A. 谢里夫等人的物体知觉判断实验 B. 朗格(H.Spencer)反应时间的实验 C. 罗森塔尔(R.Rosenthal)效应实验 D. 奥尔波特(F.H.Allport)的社会促进实验

《社会心理学》社会态度 知识点

第七章社会态度 第一节社会态度概念 一.社会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态度的三个构成要素:认知、情感、意向。 在态度中认知是指人的一定的价值观念,意向是指人的行为的准备状态。 对交响乐的态度例子看出,在社会态度构成的三个因素中,人的情感是核心要素,在态度中起重要作用。 社会态度的构成有以下几点: 1.社会态度的对象是社会环境 2.社会态度的构成具有一定结构 3.社会态度具有比较持久的稳定性,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而 不发生改变 4.社会态度的心理状态是内在的,存在于个体自身内部的, 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 二.社会态度的特点:社会性、主观经验性、动力性。 讨论 1.态度和事实的关系 有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和事实是不一致的,如吸烟有害健康是事实,但有很多人在吸烟。

解释:人社会态度的一个构成要素是价值观念,它可以形成一种利害关系,如果这种事实不和人价值观念发生一种直接的利害冲突的时候,人的态度可以对事实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方式。 2.态度和行为的关系 准备状态和实际行为的做出有时是不一致的,如和关系不是太好的人打招呼,排华又让中国人住店等。说明人的态度和具体的行为表现要受到一个具体的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态度的理论研究 一.强化理论(行为主义的理论) 经典条件反射强调的是联想,也就是说,在人的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中,由于某个事件能够和人的某种经验形成一定的联想,于是我们人的社会态度就会因为这种联想而形成。操作条件反射是讲由于人的行为会带来某种奖或者惩的后果,于是他可以获得正强化或者负强化,而这种正强化或者负强化会使得人们做出形成某种态度的取舍。 二.认知理论 认知失调(费斯汀格)认知有三种情形,一种是认知是协调的,一种是认知是不相关的,一种是认知是不协调的。 只有当原有的态度和外来的刺激不协调时,才会产生认知失调,就要考虑不协调是由什么造成的,怎么样去调整它。所以认知失调会影响态度的形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什么是态度一、 1、含义: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反映个人对人物、 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 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2、对象: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其他客体 3、成分:态度的心里构成 (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信念、观 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

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 (2)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 感部分。 (3)态度的意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 反映。 4、态度的功能(作用) (1)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 惯性). ①导致刻板印象

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 ③导致晕轮效应 (2)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坚持作用)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高低 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3)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 (4)态度的隐藏性 (5)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 二、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1、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能帮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 厌恶的态度。 (2)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团体的影响 (4)个人性格的影响 (5)行为的影响 (6)其他:个人创伤或戏剧性的经验。 态度的形成过程、2.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

态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社会心理学

大连大学 公选课社会心理学论 [论态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 作者:吴谦 专业名称:环化学院环境工程 111班 2013年5月2日

论态度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 摘要: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人、事、物、团体及观念)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态度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态度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态度会影响个体对别人的知觉判断,会影响学习的素的和效率。同时,态度能帮助个体决定加入何种团体,选择何种职业及坚持何种生活信念。 关键字:态度评价系统行为倾向习惯性反应 正文: 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人、事、物、团体及观念)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一般社会心理学者都把态度分为认知、情感及意向三个成分。态度必须有一个特定对象,必然是三种成分一致协调作用,并且比较持久稳定。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体验,一种动机唤起的准备状态。社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态度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态度决定着对外界信息的判断和选择。态度一旦形成,便成为个人的习惯性反应,即成为个性的一部分,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于某些特定的人或事物,往往会有一套或强或弱的固定看法。而这种定型的看法又常常阻碍一个人去正确辨别群体中的个性差异,以致影响正确的社会判断。人对某事获得很强烈印象时,会犯“以偏概全”的毛病。当我们询问旅游者对某国的印象如何时,答案往往因人而异。有的说:“那国家的人亲切有礼貌。”有的说:“太粗野了。”乍听起来,好像讲不同国家。前者可能遇到一个亲切有礼的店员,印象深刻的缘故;

后者也许问路时遇到个粗野的小伙,惹得他一肚子气的缘故。每个国家都有亲切的人,也有粗野的人。可是人们往往对某事印象的强烈而以偏概全,产生误解,偏见。所以判断和选择时要冷静思考一下。态度影响学习的效率。当学习的内容与个体的态度不一致时,这种态度将阻碍个体的学习,从而降低效率;而当学习的内容与个体的态度一致时,这种态度将促进个体的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课目学得好,不喜欢的科目学得不太好。这说明个体对与自己态度吻合的学习材料,容易被吸收、理解、记忆。而与自己信念、价值观相违背的学习材料,则被阻止、歪曲难以记忆。由此可见态度具有过滤作用。 态度可以帮助人忘却自己的缺陷或不敢面对的问题,即为了防护自我的形象从而减少焦虑感和不安全感。例如,种族歧视态度可以缓和自我脆弱者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再如一般公司员工受上司责备时,也会发牢骚。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无权拒绝上司的指示,顶多只能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在与同事用餐时发牢骚泄愤。以此来消除对自己能力不强的焦虑和自卑。 态度能够表达个人价值观。有的人认为人生的最高意义就是追求美,那么对于艺术必然有正面积极的肯定态度;而有的人认为人生的最高意义就是享受,那么必然向往舒适的生活,并对此持肯定态度。所以,我们能从一个人的态度看出他的人生价值观。 态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默默地影响着我们。所以,保持正确的态度,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态度的形成及改变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摘要文章对态度的形成与改变进行综述,主要从态度的基本概念及特性,双重态度模型,态度的形成及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态度的改变过程的三阶段、态度改变理论包括认知失调理论、平衡理论、海德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态度态度的形成态度的改变 引言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1 态度的概念 1.1 态度的定义 态度通常是指个体自身对某一客体所持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比较稳定的评价与心理倾向。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1]。 1.2 态度的心理结构 1.2.1.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1.2.2.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1.2.3.行为因素

行为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1]。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认知,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尽管态度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 1.3 态度与价值观 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事物的善恶、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从性质上说,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1]。因为一个人的态度总是取决于态度对象对他个人的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的大小,决定了态度对象所具有价值的大小,而事物价值的大小,往往又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因此,人们的价值观不同,所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故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于他的态度明显地具有一种工具性的功能,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对人有利的事物,便产生肯定的态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对人不利的事物则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因此,态度的实质乃是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一个人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2 态度的特性 2.1 态度的社会性 态度不同于本能,态度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不须学习,与生俱有的行为倾向不是态度。态度是个体在长期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以及周围环境的不断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态度形成以后,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体对周围事物和他人的反应。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个人的态度经过不断的循环和修正,会逐步形成日益完善的态度体系[1]。 2.2 态度的针对性 态度必须具有特定的态度对象。态度对象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

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

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 态度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人的社会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在社会心理学体系中,态度是一种评价或情感反应,它是根据经验而系统化了的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对个人的反应具有导性或动力性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态度是认知、情感、意向三要素构成的。 一、认知的因素 认知因素是态度的主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了解和评价。人们在感知态度对象时,必然在脑海中形成心理映像,形成什么样的映像,与己有的只是状况相关。例如,具有不同文化的人内心深处的心里是不同的,文化高的觉得知识是成功动源,而文化低的往往觉得知识对他们来讲就是空谈,一无是处。 二、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指主体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和反应,表现为对某一类社会事务和现象的喜爱或厌恶、同情或排斥等。例如说我们平时时常谈到的“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情感就起主导作用了。所以从态度结构来细分,情感产生于认知,但情感一旦形成,就会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甚至会影响认知。 三、意向因素 意向因素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比如老师看到某个同学努力学习,表现一向很好,这时老师会觉得该学生很优秀,从而很喜欢他,愿意和他接近,甚至愿意和他做朋友,还交给他很多重要的事情。因此,态度与人们的行为是精密联系的,积极的态度趋向与接近该态度的对象,而消极的态度则趋向于躲避该态度的对象。 人对事物的态度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态度的形成主要由下面几方面影响。 一、欲求的满足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人都有欲求,欲求得到满足,紧张自然消除,从而产生轻松愉快感以及美感等。由此可见,欲求满足对于态度结构中情感与意向两种成分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凡能满足个人欲求的对象必使其产生的态度。主体经验的参照作用 我们的态度是对事实的认知的经验积累,然后才会出现各种态度。从态度形成的内在过程来看,经验的作用首当其冲,此时经验主要起内在参照的作用。经过这种比较,如果发现新、旧经验大同小异,那么,过去的经验事实会立即浮现出来,影响对当前事实的看法;如果发现大不相同,经验又会从另外一个角度影响当前看法。 二、群体规范的影响作用 态度的形成,除了要又内部参照以外,还离不开外部的参照,比如,一个小孩可能说他的理想是当科学家、音乐家等等,但是他真的理解这些工作的含义吗?我觉得不尽然。但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表达呢?根本原因在于家长和周围的人对他的称赞和贬损。因为导致积极结果的反应能得到加强并趋与反复;产生消极结果的反应得到减弱或压抑。 中国有句老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说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一个人态度的形成,往往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而是经过服从、同化、内化三个阶段。 一、服从 个体担心受惩罚而采取表面顺从的行为称为服从。这种情况一般只是行为上的相符,并不是内心真正的接受,而且该行为持续的时间与将发货惩罚存在的时间一样长。例如,在马路上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司机在交警面前表现小心谨慎,生怕罚款,但是民警的身影一消失,其表现好像是两个人。 二、同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