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溢流阀的压力流量特性

溢流阀的压力流量特性

溢流阀的压力流量特性

溢流阀的压力流量特性

05第五章液压控制阀(习题五)

第五章液压控制阀(习题五) 二、填空题(请在括号中填入正确答案. , 1.溢流阀阀口常,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与阀的出口相通。定值减压阀阀口常,先导阀弹簧腔的泄漏油必须。 2.三位换向阀处于中间位置时,其油口P、A、B、T间的通路有各种不同的联结形式,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要求,将这种位置时的内部通路形式称为三位换向阀的。 3.直动式溢流阀的阻尼孔的作用是而先导式溢流阀的阻尼孔的作用是。 4.压力继电器的作用是。6.调速阀是由和节流阀而成,旁通型调速阀是由和节流阀而成。7.压力阀主要是通过和平衡的原理来工作的。 8.电液换向阀中先导阀的中位机能应选用型。液压系统采用三位四通换向阀换向,若要求需要液压泵卸荷、液压缸锁紧时,可采用的中位机能为型。 9.液压控制阀按其用途可分为、和三大类,分别调节、控制液压系统中液流的、和。 10.换向阀的中位机能是。11.当溢流阀进口压力低于调整压力时,阀口是的,溢流量为,当溢流阀进口压力等于调整压力时,阀口是的,溢流阀开始。 12.压力继电器是一种能将转变为的转换装置。压力继电器能发出电信号的最低压力和最高压力的范围,称为。 13.调速阀可使速度稳定,是因为其节流阀前后的压力差。 15.按阀芯运动的控制方式不同,换向阀可分为、、、、换向阀。 17.在进油路节流调速回路中,当节流阀的通流面积调定后,速度随负载的增大而。19.单向阀的作用是,正向通过时应,反向时应。 20.溢流阀是利用和弹簧力相平衡的原理来控制的油液压力。 三、单选题(请在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问题的括号内) 1.利用三位四通换向阀形式的中位机能可使液压泵卸荷。 A. O型 B. M型 C. P型 D. Y型 2.减压阀工作时保持。 A. 进口压力不变 B. 出口压力不变 C. 进出口压力都不变 D. 以上都不对

调节阀的特性及选择

调节阀的特性及选择 调节阀是一种在空调控制系统中常见的调节设备,分为两通调节阀和三通调节阀两种。调节阀可以和电动执行机构组成电动调节阀,或者和气动执行机构组成气动调节阀。 电动或气动调节阀安装在工艺管道上直接与被调介质相接触,具有调节、切断和分配流体的作用,因此它的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 本文仅限于讨论在空调控制系统中常用的两通调节阀的特性和选择,暂不涉及三通调节阀。 1.调节阀工作原理 从流体力学的观点看,调节阀是一个局部阻力可以变化的节流元件。对不可压缩的流体,由伯努利方程可推导出调节阀的流量方程式为 ()()212 212 42 P P D P P A Q -=-= ρ ζ πρζ 式中:Q——流体流经阀的流量,m 3 /s ; P1、P2——进口端和出口端的压力,MPa ; A——阀所连接管道的截面面积,m 2 ; D——阀的公称通径,mm ; ρ——流体的密度,kg/m 3 ; ζ——阀的阻力系数。 可见当A 一定,(P 1-P 2)不变时,则流量仅随阻力系数变化。阻力系数主要与流通面积(即阀的开度)有关,也与流体的性质和流动状态有关。调节阀阻力系数的变化是通过阀芯行程的改变来实现的,即改变阀门开度,也就改变了阻力系数,从而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阀开得越大,ζ将越小,则通过的流量将越大。 2.调节阀的流量特性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是指流过调节阀的流体相对流量与调节阀相对开度之间的关系,即 ?? ? ??=L l f Q Q max 式中:Q/Q max ——相对流量,即调节阀在某一开度的流量与最大流量之比; l/L ——相对开度,即调节阀某一开度的行程与全开时行程之比。 一般说来,改变调节阀的阀芯与阀座之间的节流面积,便可控制流量。但实际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节流面积变化的同时,还会引起阀前后压差的变化,从而使流量也发生变化。为了便于分析,先假定阀前后压差固定,然后再引申到实际情况。因此,流量特性有理想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之分。 2.1 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 调节阀在阀前后压差不变的情况下的流量特性为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仅由阀芯的形状所决定,典型的理想流量特性有直线流量特性、等百分比(或称对数)流量特性、抛物线流量特性和快开流量特性,如图5-6所示。

调节阀流量特性介绍

调节阀流量特性介绍 1. 流量特性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是指被调介质流过调节阀的相对流量与调节阀的相对开度之间的关系。其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Qmax-- 调节阀全开时流量 L---- 调节阀某一开度的行程 Lmax-- 调节阀全开时行程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包括理想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理想流量特性是指在调节阀进出口压差固定不变情况下的流量特性,有直线、等百分比、抛物线及快开4种特性(表1) 流量特性性质特点 直线调节阀的相对流量与相对开 度呈直线关系,即单位相对 行程变化引起的相对流量变 化是一个常数 ①小开度时,流量变化大,而大开度时流量变化小 ②小负荷时,调节性能过于灵敏而产生振荡, 大负荷时调节迟缓而不及时 ③适应能力较差 等百分比单位相对行程的变化引起的 相对流量变化与此点的相对 流量成正比 ①单位行程变化引起流量变化的百分率是相等的 ②在全行程范围内工作都较平稳,尤其在大开度时, 放大倍数也大。工作更为灵敏有效 ③ 应用广泛,适应性强 抛物线特性介于直线特性和等百分 比特性之间,使用上常以等 百分比特性代之 ①特性介于直线特性与等百分比特性之间 ②调节性能较理想但阀瓣加工较困难 快开在阀行程较小时,流量就有 比较大的增加,很快达最大 ①在小开度时流量已很大,随着行程的增大,流量很 快达到最大 ②一般用于双位调节和程序控制

在实际系统中,阀门两侧的压力降并不是恒定的,使其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泵的特性,当系统流量减小时由泵产生的系统压力增加。另一方面,当流量减小时,盘管上的阻力也减小,导致较大的泵压加于阀门。因此调节阀进出口的压差通常是变化的,在这种情况下,调节阀相对流量与相对开度之间的关系。称为工作流量特性[1]。具体可分为串联管道时的工作流量特性和并联管道时的工作流量特性。(1)串联管道时的工作流量特性 调节阀与管道串联时,因调节阀开度的变化会引起流量的变化,由流体力学理论可知,管道的阻力损失与流量成平方关系。调节阀一旦动作,流量则改变,系统阻力也相应改变,因此调节阀压降也相应变化。串联管道时的工作流量特性与压降分配比有关。阀上压降越小,调节阀全开流量相应减小,使理想的直线特性畸变为快开特性,理想的等百分比特性畸变为直线特性。在实际使用中,当调节阀选得过大或生产处于非满负荷状态时,调节阀则工作在小开度,有时为了使调节阀有一定的开度,而将阀门开度调小以增加管道阻力,使流过调节阀的流量降低,实际上就是使压降分配比值下降,使流量特性畸变,恶化了调节质量。 (2)并联管道时的工作流量特性 调节阀与管道并联时,一般由阀支路和旁通管支路组成,调节阀安装在阀支路管路上。调节阀在并联管道上,在系统阻力一定时,调节阀全开流量与总管最大流量之比随着并联管道的旁路阀逐步打开而减少。此时,尽管调节阀本身的流量特性无变化,但系统的可调范围大大缩小,调节阀在工作过程中所能控制的流量变化范围也大大减小,甚至起不到调节作用。要使调节阀有较好的调节性能,一般认为旁路流量最多不超过总流量的20%。 2. 调节阀的选择 2.1 流量特性选择

溢流阀压力流量特性

1.常用液压阀一方向阀、压力阀、流量阀的类型 【答】 (1)方向阀方向阀的作用概括地说就是控制液压系统中液流方向的,但对不同类型的阀其具体作用有所差别。方向阀的种类很多,常用方向阀按结构分类如下:单向阀:l普通单向阀 2 液控单向阀普通单向阀换向阀:1 转阀式换向阀 液控单向阀 2 滑阀式换向阀:手动式换向阀、机动式换向阀、电动式换向阀、液动式换向阀、电液动换向阀。

手动式换向阀 电液动换向阀 (2)压力控制阀 溢流阀:直动式、先导式溢流阀

直动式溢流阀 先导式溢流阀减压阀:直动式、先导式减压阀 顺序阀:直动式、先导式顺序阀 压力继电器 (3)流量控制阀 节流阀调速阀 …………. 2.换向阀的控制方式,换向阀的通和位

【答】换向阀的控制方式有手动式、机动式、电动式、液动式、电液动式五种。换向阀的通是指阀体上的通油口数,有几个通泊口就叫几通阀。换向阀的位是指换向阀阀芯与阀体的相互位置变化时,所能得到的通泊口连接形式的数目,有几种连接形式就叫做几位阀。如一换向阀有4个通油口,3种连接形式,且是电动的,则该阀全称为三位四通电磁(电动)换向阀。 3.选用换向调时应考虑哪些问题及应如何考虑 【答】选择换向阀时应根据系统的动作循环和性能要求,结合不同元件的具体特点,适用场合来选取。①根据系统的性能要求,选择滑阀的中位机能及位数和通数。②考虑换向阀的操纵要求。如人工操纵的用手动式、脚踏式;自动操纵的用机动式、电动式、液动式、电液动式;远距离操纵的用电动式、电液式;要求操纵平稳的用机动式或主阀芯移动速度可调的电液式;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用机动式。③根据通过该阀的最大流量和最高工作压力来选取(查表)。最大工作压力和流量一般应在所选定阀的范围之内,最高流量不得超过所选阀额定流量的120%,否则压力损失过大,引起发热和噪声。若没有合适的,压力和流量大一些也可用,只是经济性差一些。④除注意最高工作压力外,还要注意最小控制压力是否满足要求(对于液动阀和电液动换向阀)。⑤选择元件的联接方式一一管式(螺纹联接)、板式和法兰式,要根据流量、压力及元件安装机构的形式来确定。⑥流量超过63L/min时,不能选用电磁阀,否则电磁力太小,推不动阀芯。此时可选用其他控制形式的换向阀,如液动、电液动换向阀。 4.直动式溢流阀与先导式溢流阀的流量一压力特性曲线,曲线的比较分析 【答】溢流阀的特性曲线溢流阀的开启压力o当阀入口压力小于PK1时,阀处于关闭状态,其过流量为零;当阀入口压力大于k1时,阀开启、溢流,直动式溢流阀便处于工作状态(溢流 的同时定压)。图中pb是先导式溢流阀的导阀开启 压力,曲线上的拐点m所对应的压力pm是其主阀的 开启压力。当压力小于民。时, 导阀关闭,阀的流量为零;当压力大于pb(小于此 2)时,导阀开启,此时通过阀的流量只是先导阀的 泄漏量,故很小,曲线上pbm段即为导阀的工作段;当阀入口压力大于此2时,主阀打开,开始溢流,先导式溢流阀便进入工作状态。在工作状态下,元论是直动式还是先导式溢流阀,其溢流量都是随人口压力增加而增加,当压力增加到丸z时,阀芯上升到最高位置,阀口最大,通过溢流阀的流量也最大一为其额定流量毡,这时入

《液压与气动技术》习题集[附答案]

液压与气动技术习题集(附答案) 第四章液压控制阀 一.填空题 1.单向阀的作用是控制液流沿一个方向流动。对单向阀的性能要求是:油液通过时,压力损失小;反向截止时,密封性能好。 2.单向阀中的弹簧意在克服阀芯的摩檫力和惯性力使其灵活复位。当背压阀用时,应改变弹簧的刚度。 3.机动换向阀利用运动部件上的撞块或凸轮压下阀芯使油路换向,换向时其阀芯移动速度可以控制,故换向平稳,位置精度高。它必须安装在运动部件运动过程中接触到的位置。 4.三位换向阀处于中间位置时,其油口P、A、B、T间的通路有各种不同的联接形式,以适应各种不同的工作要求,将这种位置时的内部通路形式称为三位换向阀的中位机能。为使单杆卧式液压缸呈“浮动”状态、且泵不卸荷,可选用 Y型中位机能换向阀。 5.电液动换向阀中的先导阀是电磁换向阀,其中位机能是“Y”,型,意在保证主滑阀换向中的灵敏度(或响应速度);而控制油路中的“可调节流口”是为了调节主阀的换向速度。 6.三位阀两端的弹簧是为了克服阀芯的摩檫力和惯性力使其灵活复位,并(在位置上)对中。 7.为实现系统卸荷、缸锁紧换向阀中位机能(“M”、“P”、“O”、“H”、“Y”)可选用其中的“M”,型;为使单杆卧式液压缸呈“浮动”状态、且泵不卸荷,中位机能可选用“Y”。型。 8.液压控制阀按其作用通常可分为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 9.在先导式减压阀工作时,先导阀的作用主要是调压,而主阀的作用主要是减压。10.溢流阀的进口压力随流量变化而波动的性能称为压力流量特性,性能的好坏用调压偏差或开启压力比、闭合压力比评价。显然(p s—p k)、(p s—p B)小好, n k和n b大好。 11.将压力阀的调压弹簧全部放松,阀通过额定流量时,进油腔和回油腔压力的差值称为阀的压力损失,而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是指溢流阀达到额定流量时所对应的压力值。 12.溢流阀调定压力P Y的含义是溢流阀流过额定流量时所对应的压力值;开启比指的是开启压力与调定压力的比值,它是衡量溢流阀静态性能的指标,其值 越大越好。 13.溢流阀应用在定量泵节流调速回路中起溢流稳压作用,这时阀口是常开的;而应用在容

调节阀流量特性测试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实验项目: 调节阀流量特性测试学号: 1404210114 姓名: 邱雄 专业:自动化 班级: 3 2017年11月28日

一、实验目得 1、掌握阀门及对象特性测试得方法。 2、了解S值变化对阀门特性得影响。 3、根据对象特点合理选择特性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定不同S值下得调节阀流量特性。 2.测定二阶液位对象得阶跃响应特性。 三、实验系统得P&ID图(管道仪表流程图)、方块图P&ID图: 图(1)

方块图: 四、实验步骤 1、接通监控操作站、数据采集站电源预热相关设备。 2、启动监控操作系统设置“采集模式”。选中“采集模式”中得“模拟采 集”。 3、进入调节阀流量测试界面。 4、进入压力调节器操作面板。设置调节器为反作用,比例、积分、微分参 数得参考值分别为50%、4秒、0秒,点击选项“自动”进入自动调节。设定“给 定值”为90%,使泵得出口压力(调节器操作面板得测量值)为90%。 6、测试UV-101气动调节阀流量特性。在前面已经打开了相应得球阀, 并设置为350。分别记录设定值由0、30、60、75、80、83、86、89、92、 95、98、100%增加时与由100、98、95…0%减少时对应得流量(FT-101)。 7、改变S值再测试其流量特性。保持UV-101全开,调节球阀M10开度, 使流量(FT-101)为原来(MV全开时)得50%,即减小S值。重复第6步。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 测试UV-101气动阀得流量特性数据如下: UV-1 83 8992 95 98 100

F T-101 93、09 69、85 42、98 28、75 24、81 21、21 15、47 12、43 9、57 7、01 5、04 表(1) U V-1 89 83 80 75 60 30 0 FT-101 5、04 5、12 5、30 5、36 5、4 10、51 12、97 17、87 31、67 59、65 93、06 表(2) 图(1) 调节球阀M10开度,使流量(FT -101)为原来(MV 全开时)得50%,调节阀 开度此时为43。所得数据如下: UV-1 83 89 92 95 98 100 F T-101 49、71 45、12 34、56 25、71 22、01 20、02 14、66 12、50 9、81 7、12 5、04 表(3)

流量与阀门开度的关系

阀门的流量特性 不同的流量特性会有不同的阀门开度; ①快开流量特性,起初变化大,后面比较平缓; ②线性流量特性,是阀门的开度跟流量成正比,也就是说阀门开度达到 50%,阀门的流量也达到50%; ③等百流量特性,跟快开式的相反,是起初变化小,后面比较大。 阀门开度与流量、压力的关系,没有确定的计算公式。它们的关系只能用笼统的函数式表示,具体的要查特定的试验曲线。 调节阀的相对流量Q/Qmax与相对开度L/Lmax的关系 :Q/Qmax=f(L/Lmax) 调节阀的相对流量Q/Qmax与相对开度L/Lmax、阀上压差的关系: Q/Qmax=f(L/Lmax)(dP1/dP)^(1/2)。 调节阀自身所具有的固有的流量特性取决于阀芯形状,其中最简单是直线流量特性:调节阀的相对流量与相对开度成直线关系,即单行程变化所引起的流量变化是一个常数。 阀能控制的最大与最小流量比称为可调比,以R表示,R=Qmax/Qmin, 则直线流量特性的流量与开度的关系为: Q/Qmax=(1/R)[1+(R-1)L/Lmax] 开度一半时,Q/Qmax=51.7% 等百分比流量特性:Q/Qmax=R^(L/Lmax-1) 开度一半时,Q/Qmax=18.3% 快开流量特性:Q/Qmax=(1/R)[1+(R^2-1)L/Lmax]^(1/2)

开度一半时,Q/Qmax=75.8% 流量特性主要有直线、等百分比(对数)、抛物线及快开四种 ①直线特性是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相对开度成直线关系,即单位开度变化引起的流量变化时常数。 ②对数特性是指单位开度变化引起相对流量变化与该点的相对流量成正比,即调节阀的放大系数是变化的,它随相对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③抛物线特性是指单位相对开度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对流量变化与此点的相对流量值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 ④快开流量特性是指在开度较小时就有较大的流量,随开度的增大,流量很快就达到最大,此后再增加开度,流量变化很小,故称快开特性。 隔膜阀的流量特性接近快开特性, 蝶阀的流量特性接近等百分比特性, 闸阀的流量特性为直线特性, 球阀的流量特性在启闭阶段为直线,在中间开度的时候为等百分比特性。

计算题

七、计算题 1.某轴向柱塞泵直径d=22mm,分度圆直径D = 68mm,柱塞数z =7,当斜盘倾角为α= 22°30′,转速n=960r/min,输出压力p=10MPa,容积效率η v =0.95,机械效率η M =0.9时,试求: 1)泵的理论流量;(m3/s) 2)泵的 实际流量;(m3/s) 3)所需电机功率。(kW)(0 .0012;0 .00114 ;11.3 ) 2.有一径向柱塞液压马达,其平均输出扭矩T=24.5Nm,工作压力p=5MPa,最小转速n min=2 r/min,最大转速n max=300 r/min,容积效率ηv=0.9,求所需的最小流量和最大流量为多少?(m3/s)(1.1×10-6;170×10-6) 3.有一齿轮泵,铭牌上注明额定压力为10MP a,额定流量为16 l/min ,额定转速为1000r/m,拆开实测齿数z=12,齿宽B=26mm,齿顶圆直径D e=45mm,求:1)泵在额定工况下的容积效率η v (%); 2)在上述情况下,当 电机的输出功率为3.1kW时,求泵的机械效率η m 和总效率η(%)。 (90.73; 94.8、86) 4.用一定量泵驱动单活塞杆液压缸,已知活塞直径D=100mm,活塞杆直径 d=70mm,被驱动的负载∑R=1.2×105N。有杆腔回油背压为0.5MPa,设缸的容 积效率η v =0.99,机械效率η m =0.98,液压泵的总效率η=0.9。求:1)当活塞运 动速度为100mm/s时液压泵的流量(l/min);2)电机的输出功率(kW)。(47.6; 13.96) 5.有一液压泵,当负载压力为p=80×105Pa时,输出流量为96 l/min,而负载压力为100×105Pa时,输出流量为94 l/min。用此泵带动一排量 V=80cm3/r的液压马达,当负载扭矩为120N.m时,液压马达机械效率为0.94,其转速为1100r/min。求此时液压马达的容积效率。(%)(93.6) 6.增压缸大腔直径D=90mm,小腔直径d=40mm,进口压力为p1=63×105Pa,流量为q1=0.001m3/s,不计摩擦和泄漏,求出口压力p2和流量q2各为多少?(MPa、m3/s)(31.9;0 .198×10-3) 7.在图示液压系统中,泵的额定压力为p s=25×105Pa,流量q=10 l/min,溢流阀调定压力p y=18×105Pa,两油缸活塞面积相等,A1=A2=30 cm2,负载R1=3000 N,R2=4200 N其他忽略不计。试分析:1)液压泵启动后两个缸速度分别是多少(m/s);2)各缸的输出功率和泵的最大输出功率可达多少(W)。( .056、.056 ;168、235、300 )

各种流量调节阀工作原理及正确选型

暖通知识 计量收费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宏观节能:首先是装设了流量调节阀,实现了流量平衡,进而克服了冷热不均现象;其次是通过温控阀的作用,利用了太阳能、家电、照明等设备的自由热;第三是提高了用热居民的节能意识,减少了开窗户等的无谓散热。而这三条节能途径,其中有二条都是通过流量调节阀来实现的。可见,流量调节阀,在计量收费的供热系统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正确的进行流量调节阀的选型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温控阀 1、散热器温控阀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用户室内的温度控制是通过散热器恒温控制阀来实现的。散热器恒温控制阀是由恒温控制器、流量调节阀以及一对连接件组成,其中恒温控制器的核心部件是传感器单元,即温包。温包可以感应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而产生体积变化,带动调节阀阀芯产生位移,进而调节散热器的水量来改变散热器的散热量。恒温阀设定温度可以人为调节,恒温阀会按设定要求自动控制和调节散热器的水量,从而来达到控制室内温度的目的。温控阀一般是装在散热器前,通过自动调节流量,实现居民需要的室温。温控阀有二通温控阀和三通温控阀之分。三通温控阀主要用于带有跨越管的单管系统,其分流系数可以在0~100%的范围内变动,流量调节余地大,但价格比较贵,结构较复杂。二通温控阀有的用于双管系统,有的用于单管系统。用于双管系统的二通温控阀阻力较大;用于单管系统的阻力较小。温控阀的感温包与阀体一般组装成一个整体,感温包本身即是现场室内温度传感器。如果需要,可以采用远程温度传感器;远程温度传感器臵于要求控温的房间,阀体臵于供暖系统上的

某一部位。 2、温控阀的选型设计 温控阀是供暖系统流量调节的最主要的调节设备,其他调节阀都是辅助设备,因此温控阀是必备的。一个供暖系统如果不设臵温控阀就不能称之谓热计量收费系统。在温控阀的设计中,正确选型十分重要。温控阀的选型目的,是根据设计流量(已知热负荷下),允许阻力降确定KV值(流量系数);然后由KV值确定温控阀的直径(型号)。因此,设计图册或厂家样本一定要给出KV值与直径的关系,否则不便于设计人员使用。 在温控阀的选型设计中,绝不是简单挑选与管道同口径的温控阀即完事大吉。而是要在选型的过程中,给选定的温控阀造成一个理想的压差工作条件。一个温控阀通常的工作压差在2~3mH2O之间,最大不超过6~10 mH2O。为此,一定要给出温控阀的预设定值的范围,以防止产生噪音,影响温控阀正常工作。当在同一KV值下,有二种以上口径的选择时,应优先选择口径小的温控阀,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温控阀的调节性能。 二、电动调节阀 电动调节阀是适用于计算机监控系统中进行流量调节的设备。一般多在无人值守的热力站中采用。电动调节阀由阀体、驱动机构和变送器组成。温控阀是通过感温包进行自力式流量调节的设备,不需要外接电源;而电动调节阀一般需要单相220V电源,通常作为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执行机构(调节流量)。电动调节阀或温控阀都是供热系统中流量调节的最主要的设备,其它都是其辅助设备。 三、平衡阀 平衡阀分手动平衡阀和自力式平衡阀。无论手动平衡阀还是自力式平衡阀,它们的作用都是使供热系统的近端增加阻力,

压力阀和流量阀例题

图示回路路最多能实现几级调压?溢流阀的调定压力1y p 、2y p 、3y p 之间的大、小关系如何? 答案:p Y1> p Y2> p Y3

图示3个回路中各溢流阀的调定压力分别为P y1=3MPa,P y2=2MPa,P y3=4 MPa。问在外负载无穷大时,泵的出口压力p p各为为多少? 解:对于图(a),因阀Y2、Y3与阀Y1的导阀呈并联.其中阀Y2的调定压力最低,故阀Y2导通,泵出口的压力由阀Y2调定为p p=p Y2=2MPa。 对于图(b)、3个溢流阀(以直动式为例)成串联(相邻阀的进出油口相接),如下图所示。阀Y3导通后,其入口、亦即阀Y2油出口压力为p Y3=2MPa,此压力又经阀Y2体内h、g孔道反馈作用于阀Y2阀芯上端的调压弹簧腔a(对于先导式溢流阀则是先导阀左端的调压弹簧腔),使阀Y2的开启压力为p Y3+p Y2=6MPa。同理,6MPa的压力又反馈作用于阀Y1,使阀Y1的开启压力为(p Y3+p Y2)+p Y1=9MPa,即泵的出口压力为p p= 9MPa。 对于图(c),与图(b)的区别仅在于第二个溢流阀Y2必为先导式,且其远程控制口接通油箱,因此阀Y2的开启压力为零。故图(c)之泵的出口压力为p p= 7MPa。

若减压阀在使用中不起减压作用,原因是什么?又若出口压力调不上去,原因是什么? 答:减压阀不起作用,是因其减压阀口全升:当减压阀的负载压力p L小于减压阀的调定压力p J时,即p L<p J时,减压阀芯不能拾起,其开口最大——全开,不起减压作用;当减压阀入口压力p1小于其调定压力时,即p1<p J时.减压阀口也全开.不起减压作用。 减压阀出口压力调不上去的原因是;1、没有负载(负载没加上)。因压力决定于负载,没有负载就建立不起来压力,当然也就调不上去;2、负载虽有,但由其所决定的压力值小于减压阀的调定值。3、减压阀进出油口压差偏低。当进出油口压差低于0.5MPa时,其出口压力不稳,调节困难,即调不上去。4、减压阀进、出油口接反。 图示之回路,负载压力为p L ,减压阀调定压力为p J .溢流阀调定压力为p Y ,且 p Y >p J ,试分析泵的工作压力为多少? 解:因减压阀出口接通油箱,即减压阀负载压力为零,减压阀不动作,故减压阀阀门全开、相当于一个通道。液压泵启动后,其全部流量在零压或较低压力下通过减压阀阀口流回油箱,即液压泵卸荷(压力卸荷),所以泵的出口压力为零或近似为零。

调节阀流量特性测试

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调节阀流量特性测试 学号:1404210114 姓名:邱雄 专业:自动化 班级: 3 2017年11月28 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阀门及对象特性测试的方法。 2.了解S值变化对阀门特性的影响。 3.根据对象特点合理选择特性测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定不同S值下的调节阀流量特性。 2.测定二阶液位对象的阶跃响应特性。 三、实验系统的P&ID图(管道仪表流程图)、方块图P&ID图: 图(1)

方块图: 四、实验步骤 1.接通监控操作站、数据采集站电源预热相关设备。 2.启动监控操作系统设置“采集模式”。选中“采集模式”中的“模拟采集”。 3.进入调节阀流量测试界面。 4.进入压力调节器操作面板。设置调节器为反作用,比例、积分、微分参数的参考值分别为50%、4秒、0秒,点击选项“自动”进入自动调节。设定“给定值”为90%,使泵的出口压力(调节器操作面板的测量值)为90%。 6.测试UV-101气动调节阀流量特性。在前面已经打开了相应的球阀,并设置为350。分别记录设定值由0、30、60、75、80、83、86、89、92、95、98、100%增加时和由100、98、95…0%减少时对应的流量(FT-101)。 7.改变S值再测试其流量特性。保持UV-101全开,调节球阀M10开度,使流量(FT-101)为原来(MV全开时)的50%,即减小S值。重复第6步。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 测试UV-101气动阀的流量特性数据如下: 表(1) 表(2)

图(1) 调节球阀M10开度,使流量(FT-101)为原来(MV全开时)的50%,调节阀开度此时为43。所得数据如下: 表(3) 图(2)

浅谈各种节流阀的分析

1. 概述 节能和环保是人类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了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在该次会议上国际制冷学会发表了《制冷业对于可持续发展和减缓大气变化的承诺》,在此文件中阐明制冷业主要的挑战来自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制冷业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80%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些间接的排放是部分是由制冷装置运行所需能量的生产引起的。制冷、空调和热泵这些设备所消耗的电能约占全世界生产电能的15%,这表明间接排放的影响是非常的严重。此文件还提出在下一个20年制冷业必须树立雄心去达到目标之一:每个制冷设备耗能减少30~50%。制冷业者为保护环境,应把节能贯穿到制冷设备的使用周期中去。作为制冷循环的四大部件之一,节流装置在系统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选择应用合适的节流机构与制冷系统匹配是整个制冷设备降低能耗的重要一环。本文将对节流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能量匹配进行分析,重点对电子膨胀阀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2. 传统节流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匹配 节流的工作原理是制冷工质流过阀门时流动截面突然收缩,流体流速加快,压力下降,压力下降的大小取决于流动截面收缩的比例。节流机构的作用: 1、节流降压。当常温高压的制冷剂饱和液体流过节流阀,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并产生少许闪发气体。进而实现向外界吸热的目的。 2、调节流量:节流阀通过感温包感受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过热度的变化来控制阀的开度,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使其流量与蒸发器的热负荷相匹配。当蒸发器热负荷增加时阀开度也增大,制冷剂流量随之增加,反之,制冷剂流量减少。 3、控制过热度:节流机构具有控制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过热度的功能,既保持蒸发器传热面积的充分利用,又防止吸气带液损坏压缩机的事故发生。 4、控制蒸发液位:带液位控制的节流机构具有控制蒸发器液位的功能,既保持蒸发器传热面积的充分利用,又防止吸气带液降低吸气过热度。 若节流机构向蒸发器的供液量与蒸发负荷相比过大,部分液态制冷剂一起进入压缩机,引起湿压缩或冲缸事故。相反若供液量与蒸发器负荷相比太少,则蒸发器部分传热面积未能充分发挥其效能,甚至会造成蒸发压力降低,而且使制冷系统的制冷量降低,制冷系数减小,制冷装置能耗增大。节流机构流量的调节对制冷装置节能降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型中央空调冷水机组常用的节流机构有手动节流阀、孔板、热力膨胀阀、浮球+主节流阀。 2.1手动节流阀

最新调节阀流量系数计算公式和选择数据

1、流量系数计算公式 表示调节阀流量系数的符号有C、Cv、Kv等,它们运算单位不同,定义也有不同。 C-工程单位制(MKS制)的流量系数,在国内长期使用。其定义为:温度5-40℃的水,在1kgf/cm2(0.1MPa)压降下,1小时内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 Cv-英制单位的流量系数,其定义为:温度60℃F(15.6℃)的水,在IIb/in(7kpa)压降下,每分钟流过调节阀的美加仑数。 Kv-国际单位制(SI制)的流量系数,其定义为:温度5-40℃的水,在10Pa(0.1MPa)压降下,1小时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 注:C、Cv、Kv之间的关系为Cv=1.17Kv,Kv=1.01C 国内调流量系数将由C系列变为Kv系列。 (1)Kv值计算公式(选自《调节阀口径计算指南》) ①不可压缩流体(液体)(表1-1) Kv值计算公式与判别式(液体) 低雷诺数修正:流经调节阀流体雷诺数Rev小于104时,其流量系数Kv需要用

雷诺数修正系数修正,修正后的流量系数为: 在求得雷诺数Rev值后可查曲线图得FR值。 计算调节阀雷诺数Rev公式如下: 对于只有一个流路的调节阀,如单座阀、 套筒阀,球阀等: 对于有五个平行流路调节阀,如双座阀、 蝶阀、偏心施转阀等 文字符号说明: P1--阀入口取压点测得的绝对压力,MPa; P2--阀出口取压点测得的绝对压力,MPa; △P--阀入口和出口间的压差,即(P1-P2),MPa; Pv--阀入口温度饱和蒸汽压(绝压),MPa;

Pc--热力学临界压力(绝压),MPa; F F--液体临界压力比系 数, F R--雷诺数系数,根据ReV值可计算出;F L--液体压力恢复系数 QL--液体体积流量,m3/h P L--液体密度,Kg/cm3 ν--运动粘度,10-5m2/s W L--液体质量流量,kg/h, ②可压缩流体(气体、蒸汽)(表1-2) Kv值计算公式与判别式(气体、蒸气)表1-2 文字符号说明: X-压差与入口绝对压力之比(△P/P1);X T-压差比系数; K-比热比;Qg-体积流量,Nm3/h Wg-质量流量,Kg/h;P1-密度(P1,T1条件), Kg/m3

节流阀的特点及应用一、概述节流阀是指通过改变通道面积达到控制或 ...

节流阀的特点及应用 一、概述 节流阀是指通过改变通道面积达到控制或调节介质流量与压力的阀门。节流阀在管路中主要作节流使用。最常见的节流阀是采用截止阀改变阀瓣形状后作节流用。但用改变截止阀或闸阀开启高度来作节流用是极不合适的,因为介质在节流状态下流速很高,必然会使密封面冲蚀磨损,失去切断密封作用。同样用节流阀作切断装置也是不合适的。常见的节流阀如图 1 所示。 介质在节流阀瓣和阀座之间流速很大,以致使这些零件表面很快损坏-即所谓气蚀现象。为了尽量减少气蚀影响,阀瓣采用耐气蚀材料(合金钢制造)并制成顶尖角为140~180的流线型圆锥体,这还能使阀瓣能有较大的开启高度,一般不推荐在小缝隙下节流。 二、特点 1、构造较简单,便于制造和维修,成本低。 2、调节精度不高,不能作调节使用。 3、密封面易冲蚀,不能作切断介质用。 4、密封性较差。 三、分类 一)、节流阀按通道方式可分为直通式和角式两种; 二)、按节流阀阀瓣的形状分. 节流阀的阀瓣有多种形状,常见的有: 1、钩形阀瓣,常用于深冷装置中的膨胀阀。如图 2a 所示。 2、窗形阀瓣,适用于口径较大的节流阀如图2b 所示。 3、塞形阀瓣,适用于中小口径节流阀,使用较普遍。如图 2C 所示。 图2 节流阀阀瓣形状 四、安装维护 节流阀的安装与维护应注意以下事项: 该阀经常需要操作,因此应安装在易于方便操作的位置上。 安装时要注意介质方向与阀体所标箭头方向保持一致。 节流口堵塞原因:

1、油液中的机械杂质或因氧化析出的胶质、沥青、碳渣等污物堆积在节流缝隙处。 2、由于油液老化或受到挤压后产生带电的极化分子,而节流缝隙的金属表面上存在电位差,故极化分子被吸附到缝隙表面,形成牢固的边界吸附层,吸附层厚度一般为5~8微米,因而影响了节流缝隙的大小。以上堆积、吸附物增长到一定厚度时,会被液流冲刷掉,随后又重新附在阀口上。这样周而复始,就形成了流量的脉动。 3、阀口压差较大时,因阀口温度高,液体受挤压的程度增强,金属表面也更易受摩擦作用而形成电位差,因此压差大时容易产生堵塞现象。 相关措施 1、选择水力半径大的薄刃节流口。 2、精密过滤并定期更换油液。 3、适当减小节流口前后的压差。 4、采用电位差较小的金属材料、选用抗氧化稳定性好的油液、减小节流口表面粗糙度。 五、节流阀的应用 节流阀是流量控制阀其中的一种,优点是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调节方便,但由于没有压力补偿措施,所以流量稳定性较差。常用于负载变化不大或对速度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的定量泵供油节流调速液压系统中。有时也用于变量泵供油的容积节流调速液压系统中。 由于节流阀的流量不仅取决于节流口面积的大小,还与节流口前后的压差有关,阀的刚度小,故只适用于执行元件负载变化很小且速度稳定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对于执行元件负载变化大及对速度稳定性要求高的节流调速系统,必须对节流阀进行压力补偿来保持节流阀前后压差不变,从而达到流量稳定。 节流阀的启闭件大多为圆锥流线型,通过它改变通道截面积而达到调节流量和压力。节流阀供在压力降极大的情况下作降低介质压力之用。 可调节节流阀:阀针和阀芯采用硬质合金制造,产品按API6A标准设计,具有耐磨、耐冲刷性能。主要用于井口采油(气)树设备, 滑套式节流阀:阀芯采用低噪音平衡型结构,开启轻便,产品按API6A标准设计,阀芯表面覆盖碳化钨,适合于有闪蒸、高压差,高压力,空化等条件苛刻的场合,使用寿命长,流量调节精度大大提高。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化工,炼油,水电等行业。 元杉工业技术部提供

流量阀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流量控制阀是通过改变阀口通流面积来调节阀口流量,从而控制执行元件运动___ _ 的液压控制阀。常用的流量阀有___ ____阀和____ ____阀两种。 2、速度控制回路是研究液压系统的速度__ _____和___ _____问题,常用的速度控制回路有调速回路、____ ___回路、__ ______回路等。 3、节流阀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成本低。但负载和温度的变化对流量稳定性的影响较___ ___,因此只适用于负载和温度变化不大或速度稳定性要求___ ___的液压系统。 4、调速阀是由定差减压阀和节流阀___ __组合而成。用定差减压阀来保证可调节流阀前后的压力差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从而使通过节流阀的_ ___保持稳定。 5、速度控制回路的功用是使执行元件获得能满足工作需求的运动__ ___。它包括__ ___回路、__ ___回路、速度换接回路等。 6、节流调速回路是用__ __泵供油,通过调

节流量阀的通流截面积大小来改变进入执行元件的___ __,从而实现运动速度的调节。 7、容积调速回路是通过改变回路中液压泵或液压马达的_ ___来实现调速的。 二、判断题 ()1、使用可调节流阀进行调速时,执行元件的运动速度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 ()2、节流阀是最基本的流量控制阀。 ()3、流量控制阀基本特点都是利用油液的压力和弹簧力相平衡的原理来进行工作的。 ()4、进油节流调速回路比回油节流调速回路运动平稳性好。 ()5、进油节流调速回路和回油节流调速回路损失的功率都较大,效率都较低。 ()6、凡液压系统中有顺序动作回路,则必定有顺序阀。 三、选择题 1、在液压系统中,可用于安全保护的控制阀是()。 A、顺序阀、 B、节流阀、 C、溢流阀 2、调速阀是(),单向阀是(A ),减压阀是()。 A、方向控制阀 B、压力控制阀 C、流量控制阀

2、控制阀流量特性解析

2、控制阀流量特性解 析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控制阀流量特性解析 控制阀的流量特性是控制阀重要技术指标之一,流量特性的偏差大小直接影响自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使用单位希望所选用的控制阀具有标准的固有流量特性,而控制阀生产企业要想制造出完全符合标准的固有流量特性控制阀是非常困难的,因直线流量特性相对简单,且应用较少,所以本文重点对等百分比流量特性进行讨论。 控制阀的流量特性是指介质流过阀门的相对流量与相对行程之间的关系,数学表达式为Q/Qmax = f(l/L),式中:Q/Qmax—相对流量。指控制阀在某一开度时的流量Q与全开流量Qmax之比; l/L—相对行程。指控制阀在某一开度时的阀芯行程l与全开行程L之比 一般来讲,改变控制阀的流通面积便可以控制流量。但实际上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节流面积发生变化的同时,还会产生阀前、阀后压力的变化,而压差的变化又将引起流量的变化,为了便于分析,先假定阀前、阀后压差不变,此时的流量特性称为理想流量特性。 理想流量特性主要有等百分比(也称对数)、直线两种常用特性,理想等百分比流量特性定义为:相对行程的

等值增量产生相对流量系数的等百分比增加的流量特性,数学表达式为Q/Qmax = R(l/L-1)。 理想直线流量特性定义为:相对行程的等值增量产生相对流量系数的等值增量的流量特性,数学表达式为 Q/Qmax=1/R[1+(R-1)l/L] 式中R—固有可调比,定义为在规定偏差内的最大流量系数与最小流量系数之比。 常见的控制阀固有可调比有30、50两种。 当可调比R=30和R=50时,直线、等百分比的流量特性在相对行程10%~100%时各流量值见表一 表一 由上表可以看出,直线流量特性在小开度时,流量相对变化大,调节作用强,容易产生超调,可引起震荡,在大开度时调节作用弱,及时性差。而等百分比流量特性小开度时流量小,流量变化也小,在大开度时流量大,流量变化

阀门特性

调节阀介绍,等百分比特性,线性特性,抛物线特性 调节阀用于调节介质的流量、压力和液位。根据调节部位信号,自动控制阀门的开度,从而达到介质流量、压力和液位的调节。调节阀分电动调节阀、气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阀等。本手册主要介绍电动调节阀和气动调节阀两种。 调节阀由电动执行机构或气动执行机构和调节阀两部分组成。调节并通常分为直通单座式和直通双座式两种,后者具有流通能力大、不平衡办小和操作稳定的特点,所以通常特别适用于大流量、高压降和泄漏少的场合。 流通能力Cv是选择调节阀的主要参数之一,调节阀的流通能力的定义为:当调节阀全开时,阀两端压差为0.1MPa,流体密度为1g/cm3时,每小时流径调节阀的流量数,称为流通能力,也称流量系数,以Cv表示,单位为t/h,液体的Cv值按下式计算。 根据流通能力Cv值大小查表,就可以确定调节阀的公称通径DN。 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是在阀两端压差保持恒定的条件下,介质流经调节阀的相对流量与它的开度之间关系。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有线性特性,等百分比特性及抛物线特性三种。三种注量特性的意义如下: (1)等百分比特性(对数) 等百分比特性的相对行程和相对流量不成直线关系,在行程的每一点上单位行程变化所引起的流量的变化与此点的流量成正比,流量变化的百分比是相等的。所以它的优点是流量小时,流量变化小,流量大时,则流量变化大,也就是在不同开度上,具有相同的调节精度。 (2)线性特性(线性) 线性特性的相对行程和相对流量成直线关系。单位行程的变化所引起的流量变化是不变的。流量大时,流量相对值变化小,流量小时,则流量相对值变化大。

(3)抛物线特性 流量按行程的二方成比例变化,大体具有线性和等百分比特性的中间特性。 从上述三种特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就其调节性能上讲,以等百分比特性为最优,其调节稳定,调节性能好。而抛物线特性又比线性特性的调节性能好,可根据使用场合的要求不同,挑选其中任何一种流量特性。

6章习题解答

第六章作业习题解答 6-6/4-18图示系统中溢流阀的调整压力分别为p A=3MPa,p B=1.4MPa,p C=2MPa。试求当系统外负载为无穷大时,液压泵的出口压力为多少? 如将溢流阀B的遥控口堵住,液压泵的出口压力又为多少? 解因系统外负载为无穷大,泵起动后,其出口压力p P逐渐升高,p P=1.4MPa时溢流阀B打开,但溢流阀C没打开,溢流的油液通不到油箱,p P便继续升高;当p P=2MPa时溢流阀C开启,泵出口压力保持2MPa。 若将溢流阀B的遥控口堵住,则阀B必须在压力为3.4MPa时才能打开;而当p P达到3MPa时,滥流阀A已开启,所以这种情况下泵出口压力维持在3MPa。

别为P A=4MPa,P B=3MPa,P C=2MPa,当系统外负载为无穷大时,液压泵的出口压力各为多少,对图a的系统,请说明溢流量是如何分配的? 解图a所示系统泵的出口压力为2MPa。因p P=2MPa时溢流阀C开启,一小股压力为2MPa的液流从阀A遥控口经阀D 遥控口和阀C回油箱。所以,阀A和阀B也均打开。但大量溢流从阀A主阀口流回油箱,而从阀B和阀C流走的仅为很小一股液流,且Q B>Q C。三个溢流阀溢流量分配情况为Q A >Q B>Q C 图b所示系统,当负载为无穷大时泵的出口压力为6MPa。因该系统中阀B遥控口接油箱,阀口全开,相当于一个通道,泵的工作压力由阀A和阀C决定,即p P=p A+p C=(4+2)=6MPa。

5MPa,减压阀的调定压力为2.5MPa。试分析下列各工况,并说明减压阀阀口处于什么状态? 1)当液压泵出口压力等于溢流阀调定压力时,夹紧缸使工件夹紧后,A、C点压力各为多少? 2)当液压泵出口压力由于工作缸快进,压力降到1.5MPa时(工件原处于夹紧状态),A、C点压力各为多少? 3)夹紧缸在夹紧工件前作空载运动时, A、B、C点压力各为多少? 解1)工件夹紧时,夹紧缸压力即为减压阀调整压力,p A=p C =2.5MPa。减压阀开口很小,这时仍有一部分油通过减压阀阀心的小开口(或三角槽),将先导阀打开而流出,减压阀阀口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2)泵的压力突然降到1.5 MPa时,减压阀的进口压力小于调整压力P J,减压阀阀口全开而先导阀处于关闭状态,阀口不起减压作用,p A=p B=1.5MPa。单向阀后的C点压力,由于原来夹紧缸处于2.5MPa,单向阀在短时间内有保压作用,故p C=2.5MPa,以免夹紧的工件松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