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布龙菲尔德语言学读书报告

布龙菲尔德语言学读书报告

布龙菲尔德语言学读书报告
布龙菲尔德语言学读书报告

布龙菲尔德语言学读书报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读书报告

姓名:XX 学号:XXXXXXXX 班级:20XX级 XXXX班

摘要:布龙菲尔德是美国着名的语言学家,他的着作《语言论》也是一部优秀作品,在语言学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集大成之作。《语言论》一书制定了语言结构的总框架,其中谈到了许多研究语言学的原则和方法,对我们研究语言学的产生、内在规律以及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与文字语言用途列昂纳德·布龙菲尔德是二十世纪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他由日耳曼语系和印欧语系入手,继承并发展了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布龙菲尔德并没有止步于接受索绪尔的理论,他将语言学具体化,并在此基础上创新,由此于1933年发表了他的着作《语言学》。(《语言学》一书是布龙菲尔德1914年《语言学研究入门》的修订本)

一、全书简析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学》共分二十八章,可以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章至第十六章为共时语言学,第十七章至第二十八章为历时语言学。其中共时语言学中,第一章到第四章论述语言学的一般问题;第五章到第八章论述音位学;第九章至第十六章论述语法和词汇。而历时语言学中则主要论述比较法、方言地理学、语言演变、语义变化、借用等。可以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一书内容几乎涉及了语言学的所有方面,构成了一个全面而具体的语言学体系,既使得读者更加明晰语

言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又具有开创性,对全世界语言学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帮助。比如:布龙菲尔德的语言学理论对中国的语言学发展就有很大影响,他的语言学分析方法现在仍有很多为中国语言学家所采用,用以分析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

语言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它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语言产生之初,只是简单语素的组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认识能力的提高,语言也日益丰富完善。语言的生命存在于人类社会对它的使用过程中。语言因人类认识事物和互相交流的需要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完善。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漫长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它发生、发展、变化或消亡的轨迹。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中的语言学系统研究内容主要从语音层、语义层和语法层三个层面分析,与我们所学的基本一样。但《语言论》中有许多布龙菲尔德的创新之处,比如:提出语言的科学描写的标准,排除对心理学的依赖,主张从“形式”入手,谨慎对待“意义”等。

由于我对语言学的理解及学习有限,目前水平尚浅,因此本报告中大体分析一下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层面,之后主要分析《语言论》中第二章“语言的用途”,就这一章节谈一些个人观点以及语言学家的相关观点。

二、三个层面的分析

首先,在语音层上,布龙菲尔德先生首先给语音学和音系学下了定义。语音学是关于语音的发出、传递与接受的科学,也就是现代语音学

的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和听觉语音学。音系学是具有限制、能区别意义的语音的科学,也就是关于音位的科学。事实上,语音学又可以分为生理音位学、物理音位学,此外还有实用语音学。音位是区别语言特征的最小单位,其主要的类型有噪音、乐音等。布龙菲尔德以英语为例,对各种类型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随后对音延、音长、重音、音高等概念作了分析,并且根据发音方式研究各种变异,把语音的结构分为主音位和次音位两类。布龙菲尔德还使用了“替换法”研究音位学,这也是创举性的做法。

其次,在语义层面,布龙菲尔德在其研究中提出了对语言意义研究的看法。他认为,意义是“说话人发出语言形式时所处的情境和这个形式在听话人那儿的所引起的反应”,“语言学的描写工作在于对语言形式作出比较严格的分析,同时假定这些语言形式具有固定的和可以确定的意义。”与语言的形式相比,布龙菲尔德认为意义的研究有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是难以界说的,所以语言研究应该立足于形式。布龙菲尔德对于主观性的“意义”提出质疑,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并未在其理论中否定意义的重要性,“言语——话语,无论它本身多么微不足道,只要它有一个意义,它就是重要的,因为意义包含着言语——话语所联系的重要东西,即实际活动。”他也认为,完全否认语义研究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事实证明,布龙菲尔德在他的《语言论》中是中国没有抛开对于意义的研究,相反还多次提到“语言研究必须包括意义的考虑和运用”。

最后,在语法方面,他从语法的角度提出了研究语言的方法,从句型上,布龙菲尔德通过语调变化特征和选择特征来区分不同的句子类型。他把语言分为两大句子类型,完整句和小型句,并作具体分析;从句法上,他依照传统的方式,把语法分为句法和词法两部分,先讲句法,他认为短语和句子都属句法部分,“一个语言的自由形式(词和短语)在较大的自由形式(短语)里出现,是按变调、变音、选择和语序这些语法单位来安排的。任何有意义的、重复出现的这些成套的语法单位就是句法结构。”可见布龙菲尔德基本上还是从语音的角度分析语法的。他在分析短语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并且运用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的方法,把合成短语分成具体的类别,他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由形式结合成一个短语称为合成短语。关于语法形式的配对方式,布龙菲尔德也把它分成了四种,即词序、变调、变音、形式的选择。

三、浅析第二章“语言的用途”

在《语言论》第二章中,布龙菲尔德认为“在语言研究中,最困难的一步就是第一步”也就是确定语言研究对象,而语言的研究对象不是文字,“文字并不是语言,而只是利用看得见的符号来记录语言的一种方法。”“优美的或‘正确的’言语的区分,是一定社会条件的副产品”,“语言学家的任务,有一部分就是查明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说话的人们赞许或非难某个形式,而且对于每一个具体形式都要查明为什么会有人赞许和非难。”他认为语言就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在人类的语言里,不同的声音具有不同的意义。研究一定的声音和一定意义如何配

合,就是研究语言”认为语言学只管语言,语言是言语的话语中的部分特征。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抽象的。

我们所学的北京大学出版的《语言学纲要》一书中,有关语言的用途,名之为“语言的功能”,大体意义相同,内容虽非一致,但主要都是从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人际互动功能和思维功能三个方面来说的。不同的是,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阐述的更加具体,举例更加详尽,当然,所涉及的专业名词及抽象概念也更多更复杂。很显然,《语言论》更适合专业语言研究者研究,与针对以大学生为主的受众编制的《语言学纲要》有很大不同。

比如,《语言论》一书第二章中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假设杰克和琪儿正沿着一条小路走去。琪儿饿了,她看到树上有个苹果。于是,她用她的喉咙、舌头和嘴唇发出一个声音。杰克接着跳过篱笆,爬上树,摘下苹果,把它带到琪儿那里,放在她的手里。琪儿就这样吃到了这个苹果。”

布龙菲尔德将此例子分为三部分,即:A言语行为以前的实际行为,B言语,C言语行为以后的实际行为。然后开始了详尽的分析,从说话人的刺激和听话人的反应,分析到二人关系,并以S和R代表刺激和反应,说明“语言可以在一个人受到刺激(S)时让另一个人去做出反应(R),并在接下来分析出“劳动分工以及人类社会按分工原则进行活动,都依靠语言”等许多语言学内容。在这个例子中,布龙菲尔德还提到了声波的介质作用、发音器官以及实际刺激、语言的替代性刺激等。(布龙菲尔德提出的刺激反应论)以上都可以是《语言论》中阐明

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的具体示例及解析,分析的详尽清晰,易于理解。

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第二章第四小节提到了人类语言与动物发出的声音的不同、语言的传递信息功能以及思维价值。信息传递基本上是语言最初产生的原因之一。布龙菲尔德说“在性质上和语言传递密切相关的是语言的抽象性。在实际的刺激发出以后,实际的反应发生以前,那一连串的语言传递并没有直接的实际的效果。所以这一连串语言传递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只要在作最后实际反应之前能正确的变为原有的刺激就行了。”他举了设计桥梁的建筑师的例子,以正式筑桥之前的错误和纠正为例,证明了语言信息传递功能的重要以及语言的思维功能。布龙菲尔德在书中说:“自言自语或是思维的价值就在于此”,又说“用词来思考”,这些都是很新颖的说法,让人读之眼前一亮。

在《语言论》的第二章中,布龙菲尔德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独特观点。除了之前举例分析中的刺激反应论,还在第五小节中提到了语言社团,在第六小节中阐述了心灵主义的理论和唯物主义(更恰当地说,是机械主义)的理论,根据他对二者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解析客观,但布龙菲尔德实是机械主义的支持者。第二章虽然陈述的问题相对简单,却是后面语音、语义、语法三层面的基础,也是入门研究的必经之路,还是有其研究价值的。

四、总结

总体来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既有其精华,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语言论》对于构建语言学体系、丰富语言学理论观点、开创多样的研究方法以及对濒临灭亡的美洲印第安语言的调查和描写等都有很高的价值。但另一方面,重视形式的同时却忽视了意义,这也是无法抹杀的缺憾。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可以说使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顶峰,它的影响意义不仅仅是历时的,更是共时的。布龙菲尔德许多研究语言的方法都被后来的语言学家所运用来帮助研究本族语及其外族的语言,推动了各国语言研究的进程,从而使语言研究以稳健的脚步不断向前进。

参考书籍:

[1]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2]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3] 石安石.布龙菲尔德语法理论的贡献--布氏《语言论》读书笔记

〔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3期

[4] 曲建华.试评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6年第14卷第6期

[5] 辜向东.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

年第19卷第2期

[6]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着选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 10级汉语3班徐星星100322 本书著者是本世纪最著名、影响最深远的语言学家之一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在本书中,他对欧美语言学界所接触到的各种有关原理和方法的问题都作了总结,并且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本书的影响也遍及世界。 首先在绪论的第三章中,索绪尔向我们阐释了语言的定义: 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人们说话的机能只有借住集体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不管是天赋的或非天赋的。所以说,说语言使言语活动成为统一体,那绝不是什么空想。在索绪尔看来。语言是语言共同成员中的语法体系,言语则是人们平时说的那些话,是依赖于语法系统的说话行为。言语是语言的体现。语言学研究实际语言行为中所潜藏的形式系统,因此,在索绪尔看来,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而不是言语。 索绪尔认为,把语言和言语分开,我们就把什么是社会的,什么是个人的,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从属的和偶然的区分开来了。照此看来,语言学家主要的研究对象应该是“语言”、确定构成“语言”的单位及其组合规则,而不是去描写言语活动。“语言”是一个符号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的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 索绪尔为了确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区分出“语言”和“言语”,他的“语言”和“言语”理论不仅对本世纪的语言研究的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还影响着文学和符号学研究。 在第一编中,索绪尔指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是符号学的一部分,他强调语言具有一般符号系统的主要特征。语言与其他一切同类的的符号系统有以下几点共同点。一是目的相同,各种符号系统虽然采用的手段不同,复杂程度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传递信息。二是它们的内涵相同,一切符号系统之所以能传递信息是因为它们与意义相联系。意义是符号的内涵,是符号在使用该系统的人在头脑中激发的概念。三是构成元素相同,无论使用

《翻译学》读书报告

一、书名:《翻译学》 二、著者:谭载喜 三、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四、页数:357页 五、內容概要 本书共九章。 第一章为绪论。作者认为:尽管翻译是一项古老而蓬勃开展的活动,但翻译研究却受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片面观点和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长期发展缓慢。其中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翻译研究未能享受起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所以作者呼吁:确立翻译学得独立学科地位必须作为一切翻译理论工作者的共识。 第二章:翻译学的学科性质。作者认为:翻译学是一门与符号学、文艺学、社会学、心理学、信息论、数控论,尤其是语言学等多种学科有着密切联系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综合性科学。 第三章:翻译学的任务和内容。书中所阐述的翻译学学科建设主要任务是:研究中外翻译的历史、理论、流派;探讨翻译的性质、作用、标准、原则和方法;描述实际的翻译过程,说明各类翻译的特点和不同要求;探索语言转换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确定翻译人员应具备的素养、才能和培养提高途径,预测翻译事业的发展方向等。作者认为,翻译学大的任务的具体落实就是翻译理论的建立。翻译学的内容和任务是“揭示翻译活动的客观规律”。 第四章:翻译学的研究途径。书中主要论述了5种基本途径:文艺学途径、语言学途径、交际学途径、社会符号学途径、翻译学途径。作者认为:翻译活动涉及两种语言或符号系统,无论从哪种途径翻译,都离不开对比的方法。可以说,翻译学的研究是语言对比、社会文化对比、符号系统对比的研究。 第五章:翻译学与语义研究。书中指出翻译时应从句法、修辞、词汇三个层次和所指、联想两个方面探讨语言的意义。 第六章:翻译学与词汇特征。对比英语和汉语,它们之间存在着四大基本特征:词汇偶合、词汇并行、词汇空缺、词汇冲突。对词汇的这类基本特征进行研究,也自然是翻译学所必须承担的任务。 第七章:翻译学与西方译史译论研究。本章简单介绍了西方翻译实践与理论史,并着重介绍了奈达、雅可布逊和贝克的一些翻译理论。 第八章:翻译学的分支学科:比较译学。主要介绍了比较译学的学科属性,目的和任务范围以及研究方法。 第九章:中西译论的比较。本章分析了中西译论的异同并从深层次挖掘了造成这种差异的社会文化烙印。 其中第二至四章是从宏观方面为翻译学定位,指路。第五和第六章是翻译学对具体翻译实践所提出问题的一种解释。第七至九章是通过中西译论比较来明确翻译学的任务和努力方向。 六、读后心得 1 诗歌是否可译 书中在介绍翻译的文艺学解释时,提到了英国诗人德南姆(Denham,1615—1669)有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传播学史》读书笔记 美国传播学者E.M.罗杰斯说:“任何涉入一条新河流的人都想知道这里的水来自何方,它为什么这样流淌。”1 今天传播学理论对于我来说就像一条崭新的河流,而罗杰斯的《传播学史》则如一叶扁舟,带我领略河流上游的奥秘。 《传播学史》此著作也不似寻常地叙述历史般冗长而乏味。著作通过传记式的编年史工作,在人的基础上来理解传播史,给予了众多如我一般“传播学理论新学者”新奇而意味深长的旅途。 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寒,传播学的形成也非凭借着几人的一日之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早就有了传播学的身影。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而正规的学科是在20世纪初期的美国,但它的思想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欧洲的三大理论,包括达尔文的进化论、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批判学派。 查尔斯??达尔文对传播研究的直接影响始于1873年出版的《人与动物的情感》。这部著作创建了非语言传播的领域。他的进化论在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方面,直接影响了马克思。社会达尔文主义所表达的“变异”成为库利和帕克等美国早期社会学家的引路人。 与达尔文相同,对马克思传播研究的影响表现在对整个社会的理解和研究范式上。 卡尔?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出版了《共产党宣言》。至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成功后才将《共产党宣言》推举为“工人阶级的《圣经》”。 批判学派是马克思主义和佛洛伊德理论的一种理智结合。2批判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达尔文的进化论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处于社会的宏观层次,而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思想是个体性的,是在个体范围内,特别是在个体的儿童经历之中寻求对于行为的解释。3佛罗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间接地了拉斯韦尔的精神分析研究和霍夫兰的人格研究。 1【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引言第1页。 2【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3【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布龙菲尔德《语言学》读书报告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读书报告 姓名:XX 学号:XXXXXXXX 班级:20XX级XXXX班 摘要:布龙菲尔德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他的著作《语言论》也是一部优秀作品,在语言学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集大成之作。《语言论》一书制定了语言结构的总框架,其中谈到了许多研究语言学的原则和方法,对我们研究语言学的产生、内在规律以及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布龙菲尔德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与文字语言用途 列昂纳德·布龙菲尔德是二十世纪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他由日耳曼语系和印欧语系入手,继承并发展了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布龙菲尔德并没有止步于接受索绪尔的理论,他将语言学具体化,并在此基础上创新,由此于1933年发表了他的著作《语言学》。(《语言学》一书是布龙菲尔德1914年《语言学研究入门》的修订本) 一、全书简析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学》共分二十八章,可以在内容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章至第十六章为共时语言学,第十七章至第二十八章为历时语言学。其中共时语言学中,第一章到第四章论述语言学的一般问题;第

五章到第八章论述音位学;第九章至第十六章论述语法和词汇。而历时语言学中则主要论述比较法、方言地理学、语言演变、语义变化、借用等。可以说,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一书内容几乎涉及了语言学的所有方面,构成了一个全面而具体的语言学体系,既使得读者更加明晰语言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又具有开创性,对全世界语言学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帮助。比如:布龙菲尔德的语言学理论对中国的语言学发展就有很大影响,他的语言学分析方法现在仍有很多为中国语言学家所采用,用以分析方言以及少数民族语言。 语言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它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语言产生之初,只是简单语素的组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认识能力的提高,语言也日益丰富完善。语言的生命存在于人类社会对它的使用过程中。语言因人类认识事物和互相交流的需要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完善。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漫长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它发生、发展、变化或消亡的轨迹。 布龙菲尔德《语言论》中的语言学系统研究内容主要从语音层、语义层和语法层三个层面分析,与我们所学的基本一样。但《语言论》中有许多布龙菲尔德的创新之处,比如:提出语言的科学描写的标准,排除对心理学的依赖,主张从“形式”入手,谨慎对待“意义”等。 由于我对语言学的理解及学习有限,目前水平尚浅,因此本报告中大体分析一下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层面,之后主要分析《语言论》中第二章“语言的用途”,就这一章节谈一些个人观点以及语言学家的相关观点。

《普通语言学》读书心得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会心得 近一个月来,大家都在为这次读书会进行忙碌的准备。下午听完各位同学不同的观点,有受益匪浅的地方,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可以讨论、不确定的地方,甚至反驳的地方。 值得一提,也是值得思考的是,几乎所有同学对这本书的普遍反映就是——看不懂。有看了整本书三遍以上还是觉得很费解的同学,也有反反复复的看很多遍绪言却还是没懂,卡在绪言部分的同学。大家都非常用心的读了这本著作,却也被其中谈到的哲学、心理学、地理学、甚至物理学的东西的搞得头晕眼花,我也是如此。借用今天读书会上一位同学的话说,“哲学系的同学跟我说想看懂这本书就要先学懂哲学,于是,我就借了一本哲学书看,可是看不懂。心理学的同学跟我说,想要看懂这本书就要先学心理学,我又借了一本心理学的书,还是看不懂。无奈,我又去借了一本微心理学的书,看是看懂了,可是发现跟语言学没什么关系”。这足以说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这本书涉猎学科之广泛,蕴藏知识之深奥。再借用另外一名同学在读书会上讲到的一个小笑话为例,她说她曾在朋友圈发表一条状态,她的某位学经济的同学是这样评论的,“索绪尔说:‘你的结构有问题’。乔姆斯基说:‘亲爱的,别听他的,结构这玩意儿就是一坨屎。’”。可见,这本书不仅仅是学语言的人需要读的著作,也吸引着其他很多学科的人了解它,认识它,潜心研究。 先以我个人的观点为例谈谈我对这本书的内容的感触。与其他同学一样,《普通语言学教程》之于我也是非常难理解的一部著作,其中涉猎的学科之广,有些是我从未接触和涉及过的领域,以现阶段的学识基础,读起来真的是非常有难度。那么,就我现阶段知识结构来说说关于书中第三章“地理差异的原因”——基本原因:时间的浅显认识吧。索绪尔提出语言有地理差异的原因的基本原因是时间。相信很多同学看到这里都会有疑问,我也是如此,一谈到语言的地理差异,第一反应认为基本原因就是空间差异,因为去了另外一个地方,受到当地人、事、环境、习俗等等的影响,语言才会出现差异。抱着这种疑问并且不服气的心态看了这章内容,不得不说,我被索绪尔的理论说服了,也被自己曾经历过的实践说服了。由于大学时读英语专业,自己有着很深切学习另一门语言的感受,加之对英美文化背景的了解,让我更容易理解和赞同索绪尔提出的——言地理差异的基本

《唐代的外来文明》读书报告

《唐代的外来文明》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爱德华?谢弗(Edward H. Schafer,1913-1991),中文名薛爱华,生于华盛顿,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世界著名汉学家和语言学家。谢弗的《唐代的外来文明》是公认的谢弗的代表作,并与《朱雀》共同被视为其研究唐朝外来文化的双璧。 二.内容简介 本书原名为《撒马尔罕的金桃——唐朝的舶来品研究》,是西方汉学的一部名著,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的必读之作。此书不仅展现了大唐时期的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生动画面,为认识唐朝的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也是了解中华文明和文明交流史的必读书籍。这部书在西方汉学界影响之深远可知。汉译本自1995年问世以来,也已再版两次,得到了海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三.心得体会 史学著作在我的脑海中,一直以来似乎可以与一个词划上等号:严谨。对于《唐代的外来文明》这本书,我一开始完全没有“也许这本书会很有趣”之类的妄想——这类事无巨细的历史细节的著作,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大堆的史料和数字图表的堆砌,要想仔细的阅读是要有大恒心的,而我一开始也真的没有打算认认真真的把它读完。但是当我翻开它之后,我就惊喜的发现,它竟是如此的引人入胜,以至于厚厚的四百多页的书我竟然丝毫不觉得厌倦的读了下来。所以我想,能将如此枯燥的东西写的如此生动,这种史学写作的手法,大概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吧! 这种吸引力的一个来源,我想是因为作为一个精深的汉学家,谢弗先生很了解中国诗词中最有魅力的一个部分:生动的比喻和精彩的想象。当这两者与史学家敏锐的目光和睿智的思维联系起来的时候,美丽的历史就再现了。比如说这本书的书名吧。《撒马尔罕的金桃》是本书的英文原名。至于为什么起这样一个名字,谢弗先生自己是这样说的:“‘撒马尔罕的金桃’之所以被选作书名,是因为‘金桃’可以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金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水果,这中水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传播学概论课本,从各个方面介绍了传播学要研究的内容及其传播的意义.课本的理论知识有很大的难度,但只要抓住个章节课本知识的重点话语,加一自己的理解及一些资料的辅助,就能大略的掌握课本理论知识所要表达的意思. 我比较感兴趣的章节是第5章_传播学的社会功能.它主要介绍的内容就是大众传播以及人际传播信息的社会作用,功能,以及传播理论所涉及的一些特殊功能性.比如:传播的三种社会功能-环境检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娱乐功能. 这个章节也是我认为的,对我的传播学学习以及新闻专业知识学 习具有启发性的内容之一.新闻传播的学习以及专业新闻报道.采访 的学习,首先的前提就是要弄清楚传播的社会功能及它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让我们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意识到春播信息对社会 中的重要性,以及它所造成的影响和作用.才能要求我们抱着严谨的 态度来学习新闻学以及传播学的知识,严格要求自己今后在传播信息,创作新闻作品时,考虑到的更多是自己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作用,以次 来严格要自己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成为合格的新闻人才. 我认为最难学习及理解的章节多是一些理论性知识占主要内容的章节,比如.第12章-传播学的批判学派.以及个章中理论知识的部分,它们大多涉及传播学研究的一些传统和现代的各种派别的理论成果,语言比较专业拗口,读起来比较生涩难懂.

我认为应该重点讲解的内容有第5章-传播学的社会功能,第7章-内容分析和信息交流.第9章受传者研究及第10章-传播效果的研究.这些章节的知识内容较为难懂,而且与我们所学的新闻专业有很大联系,对我们新闻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写作新闻,采访技能等有只管重要的作用,只有弄清信息传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弄清信息传播的效果-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弄清信息受众学要什么样的信息,才能个好的为我们的信息传播,新闻创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打好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让我们在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几实践中,更家得心应手.既然如此,当然,这些章节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完全可以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的,为我们的学习及工作提供充分的"知识武装". 2. 传播学作为一门多科学的边缘学科是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传播现象,它的诞生是有条件的,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各类科学不断延伸并相互联系,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就为传播学的产生作好了铺垫,同时,由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世界的各个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客观上成为传播学产生和发展的催化剂,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传播学在美国问世了.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十分广泛的,广义上讲它包括人类社会所有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而从狭义上讲它又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环太平洋国家在内的传统学派,另一派是和美国对立的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面对如此庞大的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研究领域,要想取得好的传播效果,研究的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心得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心得 篇一: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在十一长假期间,我结合课上教学笔记和申小龙等编著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对《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一些内容做了比较肤浅的了解,虽难窥全貌,却也对某些内容有一些感想。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关于自己在语言学上思想最为系统的阐述。包含了其对语言符号、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语言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等的理解,开创了结构主义,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由于对语言学了解尚浅,只是谈一下读后对言语与语言关系以及语言符号系统的理解。 对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在尚未学习语言学课程之前,如果问我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会这样认为,语言包含言语,它是在大的范围下人们话语的总和,而 言语则是小范围的、偏个体的。而通过阅读《教程》,我们可以一言以蔽之,语言和言语最主要的区分在于社会性。在《教程》绪论的第三章,“在任何人的脑子里,语言都是不完备的,它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完全存在”。还是在第三章,“语言... 它既是语言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取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即语言是在社会条件下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规则,是在整个社会集体中起作用的,即“自然的秩序”。而相对于语言,言语则具有一种个人性,即“个人永远是它的主人”。一方面你必须遵守社会语言习惯,另一方面你说话则是有个人自由的,不过是在语言规则下的自由。举个例子,在汉语中,你可以说“我喝茶”,也可以说“我吃茶”,符合汉语语言习惯,你的说话是自由的。但你不能说“我茶喝”,这就违反了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别人就很难理解了。当然,这只是从汉语角度举的例子,不排除其他语言中有这样的表达。“只有借助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索绪尔在此表述的工具毫无疑问就是语言,比如说你有“我、

《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读书笔记

《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读书笔记这个月读了《传播学概论》这本书中关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了解了大众传播的发展,什么是大众传播及其特点,以及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对传播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众传播的世道。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不仅普及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上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同时又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大众传播的影响之普遍、作用之强大,使得它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的信息系统。 大众传播的定义 大众传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说它特殊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类型的传播所不具有的性质和特点。理解这些性质和特点是我们把我大众传播的本质出发点。 那么什么是大众传播呢?简单的理解就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就是大众传播,我们每天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就是在接触大众传播。不过这种简单的理解不能帮助我们把握大众传播的实质,要把大众传播作为社会科学考察的对象,就必须为它下一个较为严谨的定义。 澳大利亚学者苏利文提出的定义是“大众传播是即现代印刷和广播、电视等影像和声音媒介组织运用法人资金,借助高科技和产业化手段,在国家调控的范围内向未知的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产品的实践活动。” 关于什么是大众传播,学者们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澳大利亚学者苏利文提出的这个定义将大众传播的主体表述为“媒介组织”更为确切。 实际上,由于大众传播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任何一个简短的定义都不可能概括出它的全部特征,结合传播学的宗旨,对这一概念作出的界定是: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 从以上定义出发,与其他类型的传播活动相比,大众传播具有的特点可以从以

语言学概论读书报告

《语言学概论》读书报告 汉语言文学 本科三班 吕锦豪 08

《社会语言学概论》读书报告 《社会语言学概论》,主编:戴庆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北京民族印刷厂印刷。2004年11月第1版,2004年11月北京第1次印刷。本书共245页,正文分为九章,每章节后附有思考练习以及文献目录。正文后附有《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问卷》例选、社会语言学研究报告中的图表示例以及术语表。第一章:什么是社会语言学,第二章:语言的性别年龄变异,第三章:语言与阶级阶层,第四章:语言与行业职业,第五章:跨境语言的变异,第六章: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第七章:语言的文化变异,第八章:语言规划,第九章: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但是我现在只看了前两章,所以就简单来说下我对前两章的认识和看法吧。 第一章是什么是社会语言学。这一章章主要讨论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兴起和发展过程、学科定位以及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价值等问题。由于社会语言学是20世纪50年代才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研究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人们对于这一学科的性质、对象、特点的理解不尽相同,甚至存在较大分歧。对于这些分歧,我认为并非是件坏事,一门新兴学科在走向成熟之前,大胆的猜测与探索造成不同的看法是必然的,这些分歧会在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逐步摒除不科学的成分而走向体系化,从而推动整个学科的发展。目前语言学界大致有以下四种看法:1.社会结构决定语言结构。2.语言结构决定社会结构。

3.语言与社会不存在任何关系。 4.语言与社会的影响的是双向互动的。我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人,都不是生存在真空中的。语言沟通的过程产生于人与人的接触中,是人社会性的重要特征。如果将语言与社会分离,就失去了语言运用环境的先决条件。换言之,人们不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试思考:语言存在的意义什么?所以我非常赞同语言学家布雷特的观点,那就是:“社会语言学的任务在于描述‘语言和社会的共变’”。 第二章讲的是语言的性别年龄变异。这一章章主要讨论了在社会的特点、条件、环境影响下,语言的变异与性别年龄的差异是怎样的。语言的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语言结构方面,如:语音形式,词汇选择以及语法规则的运用。还体现在语言行为的差异,如打招呼的方式,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社会地位的作用,社会文化的影响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制约。然而,语言存在这年龄差异是所有差异中最直观、最常见的。造成年龄差异的成因有社会发展因素以及语言系统演变因素。在阅读到语言的性别差异中,我联想到自己身边的情况。相对于经济较落后地区存在的重男轻女观念,造成男性往往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以及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从而使得男性有比较强的语言能力。而在大城市,女性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这样,女性往往在语言发挥更大的语言优势,例如在绝大部分高校的外国语学院,女性占大多数。但是又有数据表明,在口译领域,往往出色的译员大多都是男性。这一现象说明:男性在语言方面有更高的天赋?还是受到其他一些社会因素或其他条件的影响?我正在思索这个问题。

社会语言学读书笔记

《社会语言学导论》(英彼得.特拉吉尔) 读书笔记 姓名:王瑞 学号:0909224096 院系:文学院对外汉语

《社会语言学导论》读书笔记 语言不仅是交流信息的手段,也是和别人建立关系并维持关系的手段,而且语言在传递关于说话人的信息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着不同社会背景和地理背景的人使用的语言各异,说话方式也不同,这就形成方言,方言有地里方言和地理方言两种。社会影响语言,社会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观念影响语言。从社会角度研究语言就形成了社会语言学。英国的彼得.特拉吉尔编著的《社会语言学导论》这本书从七个方面介绍并解释了社会中各种语言现象。 开头,作者解释了有关方言和语言的概念。首先,他认为方言或语言没有明确的界线,使用两种语言或方言的国家或地区能互相听懂,之所以要将它分成两种语言或方言,是有地理、政治、文化因素形成的。作者指出,“方言一词指的是一个语言的不同类词之间的差别、语法差别和发音差别,“方言”一词能适用于所有变体,并不仅仅只非标准变体。由此我们可以推知,汉语在不同的地方,词类、语法、语音上有不同的变化,可见,普通话有很多地方方言。普通话可以看做一种标准汉语,可以说是在书刊上使用、学校里讲授、外族人学习的一种汉语变体。下面,介绍一下书中语言现象的七个方面: 一、语言与社会阶级 在研究语言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地理因素还要考虑社会因素,有一个很大的因素是社会阶级。在这里,社会阶级是指具有相似经济文化背景的人群,我们可以认为是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阶层使用的同一语言的变体不同,这里我就用书上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现象。农村中的广大农民一般是没有受很高教育的人,使用的语言是纯正地道的地方方言,语言中经常出现一些粗话、脏话。而受过教育的村官说的话一般是方言和普通话的混合体,用词也比较文雅,更不会有粗话或脏话。城市中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官员、白领阶层使用的一般是普通话。由此可知,在于某人交流时可以通过他的语言来判断他所属于的社会阶层。 上下级或上下辈使用的语言也有不同。比如上级对下级或上辈对下辈可以直呼其名,反之不可以。 总之,受教育程度、上下级、辈分等不同的社会阶层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变体。 二、语言与种族群体

社会语言学实验教程读书报告12

《社会语言学实验教程》 ————读书报告 院系:文学院 专业:08级汉语言文学 姓名:常林利 学号:081010126

《社会语言学实验教程》读书报告 一、书名:社会语言学实验教程 二、著者:徐大明 三、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四、页数:268 五、内容概要: 社会语言学,是关于语言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它始于20世纪60年代,综合了语言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引动论和方法,开辟了研究语言的新途径。本书分章介绍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并以详细的案例示范来表明有关理论或实际问题是怎样通过使用适当的研究方法来解决的。 六、读书心得 语言不仅是交流信息的手段,也是和别人建立关系并维持关系的手段,而且语言在传递关于说话人的信息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影响语言,社会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和社会价值观念影响语言。从社会角度研究语言就形成了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研究社会的各个层面对语言运用的影响,包含文化准则、社会规范或情境。重点研究语言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从中也发现科研成果向社会应用转化的途径,为解决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做出贡献。由徐大明主编的《社会语言学实验教程》讲授了社会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并以详细的案例示范来表明有关理论或实际问题是怎样通过使用

适当的研究方法来解决的。是一本非常实用的集理论与实例于一体的教程,而且,注意到了内容上的循序渐进。 这本书在开头主要侧重的是理论性的东西,简要的介绍了社会语言学以及它的发展历程,了解了社会语言学是一门以“研究社会中的语言”为主旨的语言学科。是研究社会与语言共变的一门学科。讲解了社会科学的特性:系统性、因果论、普遍性、开放性、实证性、客观性。并且明确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向,以及相关的实践教学。这就让对没有一点社会语言理论基础的学生对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 接下来,在进行知识的讲解时都注意到了理论与实例的结合。如:1.在讲解语言的变异与语言变化时,先让我们了解语言变异与语言变化的相关理论,明白社会群体有共同的语言,但在现实使用中的语言,随着社会因素(如阶层、性别、年龄)的变化或其他语言因素(如语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差异,即为语言变异。接着,通过具体案例如:溧水“街上话”(u)变项;应答语“行/成”变项;“有+VP”句式的使用情况等理解语言变异的具体表现及特点。2.在讲互动社会语言于语言接触时,先是让我们了解互动理论,理解会话策略、现出语法、社会语用学涉及的理论方法。了解社会文化接触和汉语的发展,语码选择的因素,理解语码的混合、混用和转用。接着,再通过具体例子如:奥克兰华人日常对话中的语码转换;马来西亚柔佛州客家人的语言转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社区语言等了解语码转换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与社会密不可分。3.在言语社区理论、城市语言调查章

应用语言学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促进学习者自主性:体验式英语学习 在读了以上十篇关于“体验式”教学的期刊后,对体验式的外语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体验式外语学习的好处是不言喻的,但是如何利用好也是关键。 读了《体验式英语教学策略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这篇期刊后,知道体验式英语学教学的特征如下: 1.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主体的交际教学。 2.通过模拟真实情景,强化主客体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的建构。 3. 教师是体验活动的设计者,促进者,引导者,总结评价者。 4.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5. 开放的,多维度,全方位的评价方式。 同时作者强调体验式教学理论主要来源于建构主义理论和体验学习理论。体验式教学主要是用于应用型研究,基于课堂的真实研究,其包含以下几个阶段:每一章节都要有教学目标和要求分析;根据教学目标,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设计教学情境;根据情境的需要,准备需要的材料;设计活动进行体验;进行归纳,总结与评价;课堂课后语言运用。 与传统的英语教学相比较,传统的英语教学是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信息单向的由教师传向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这种方法主要强调的是英语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而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在体验式英语教学则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通过交际情景和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并学会如何运用而不是孤立地学习语言。这种教学法体现了交际教学的原则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英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开动脑筋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扮演导入者,助学者,信息输出者和信息反馈接受收者。使课堂教学从“传授式”的模式向体验式转变,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建构。 在这些期刊中也提出虽然体验式教学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是受学生英语水平的限制,对于英语基础差的学生,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传授型教学方法会更有效。第二点是缺乏合适的体验英语教材,现在大部分教材是依照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编写的。体验式英语教材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第三点是受课堂教学实践的限制,体验式学习重视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但课堂时间有限,不能很好地去进行体验学习。占用其他教学内容的时间会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加强,词汇量的积累及其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所不利。第四是受教学设施,教学物理条件的影响;最后是受学生和老师的思维定势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中国课堂上实行体验式教学是有难度的,这就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名职前教师,我觉得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创设最佳的学习状态,使教学氛围与学生文化体验相结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跨文化背景的英语学习环境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训练、提高他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利用图片、照片和多媒体协调课堂环境,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了解国外的艺术和风俗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在十一长假期间,我结合课上教学笔记和申小龙等编着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对《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一些内容做了比较肤浅的了解,虽难窥全貌,却也对某些内容有一些感想。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关于自己在语言学上思想最为系统的阐述。包含了其对语言符号、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语言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等的理解,开创了结构主义,是一部划时代的着作。 由于对语言学了解尚浅,只是谈一下读后对言语与语言关系以及语言符号系统的理解。 对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在尚未学习语言学课程之前,如果问我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会这样认为,语言包含言语,它是在大的范围下人们话语的总和,而言语则是小范围的、偏个体的。而通过阅读《教程》,我们可以一言以蔽之,语言和言语最主要的区分在于社会性。在《教程》绪论的第三章,“在任何人的脑子里,语言都是不完备的,它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完全存在”。还是在第三章,“语言...它既是语言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取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即语言是在社会条件下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规则,是在整个社会集体中起作用的,即“自然的秩序”。而相对于语言,言语则具有一种个人性,即“个人永远是它的主人”。一方面你必须遵守社会语言习惯,另一方面你说话则是有个人自由的,不过是在语言规则下的自由。举个例子,在汉语中,你可以说“我喝茶”,也可以说“我吃茶”,符合汉语语言习惯,你的说话是自由的。但你不能说“我茶喝”,这就违反了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别人就很难理解了。当然,这只是从汉语角度举的例子,不排除其他语言中有这样的表达。“只有借助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索绪尔在此表述的工具毫无疑问就是语言,比如说你有“我、喝、茶”这三个语言材料。你可以说“我喝茶”、“茶喝我”、“我茶喝”等,但只有我喝茶是符合语言习惯的,才能被人理解,其他的表述没有借助于汉语语言规则,是不能被运用的。 其次让我感兴趣的是索绪尔对语言符号系统的解读。符号是一定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即能指与所指。而语言符号中声音即能指,意义指所指。在第一编第一章,索绪尔提出:“能指与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语言符号是任意的”。即单个语言符号的发音与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如表达“母亲”的意义,英语为“mom”,汉语则为“ma ma”。这让我想到了语言作为一种“自然的秩序”的社会性,不同语言之间由于社会习惯的不同使发音与意义之间的联系不同。我认为索绪尔在此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语言社会性相关联,更论证了他的语言社会性学说,是对之前语言学上自然主义和心理主义的极大突破。 索绪尔在此还提出了语言符号的线条性。索绪尔认为:“它体现一个长度”、“这长度只能在一个向度上测定:它是一条线”。即单个语言符号之间为线性组合,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既然不同的符号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它们整体间的关系。这由此引出了索绪尔对语言组合、聚合关系的探索,继而结构主义随之产生。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思想、整体论观点可以说是不仅为以后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广泛影响到了20世纪的哲学以及其他学科,充分显示出了语言学的基础性,也可以看出索绪尔的巨大贡献。 在阅读了部分章节后,我感觉索绪尔举例较为生动,如在第一编第一章,他举了“汉人从前用三叩九跪拜见他们的皇帝”这个例子,平浅地显示了社会性的

读《传播学概论》有感

读《传播学概论》有感 (文化产业管理10班 010610109 王世汉)我的专业是文化产业管理,其实我对自己的这个专业仍然有一些困惑。每当有人问我将来我能干什么时我不知该如何去回答。下一学期我们要学《传播学》老师让我们回去看一本与传播学有关的书并写自己的读后感。说实话,我看得并不是很投入,因为我真的是看不懂但我仍然有信心会学好它。 初次接触它我就觉得摸不着头脑,我问自己什么是传播学呢?传播学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一系列的疑问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其实我对它的认识是从传播学总论开始的。从中我知道了传播学起源于20世纪初期,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兴盛于20世纪中后期。传播学的大本营在美国,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为传播学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现实土壤。40年代诞生的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为传播学提供了必要的概念、模式和方法论。与此同时,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新闻学、符号学等诸多学科的彼此渗透,则大大丰富了传播学的研究内容。我发现传播学虽然很广感觉有点空洞但是它还是很丰富的,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等。我想,研究学习传播学的确可以让我们有很大的提升。 在传播学研究现状方面我了解到在对传播的重要问题进行探讨的众多学者中,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心理学家卢因的成就最为突出,他们被称为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而施拉姆则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构起传播学的体系与框架,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然我对这些人很陌生,但是我对这些人很是钦佩。正是因为他们传播学才会建立起来,才会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一些变化。在当代学说纷呈、流派林立的传播学界,有两大最有影响的学派。一个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经验学派,另外一个是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二者在研究方法、研究取向和研究内容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我觉得无论是哪一个学派它们均有各自存在的意义。只有传播学派内部的百家争鸣才能更好的促进它的进步。我在想什么时候我们中国也能出现一种甚至是多种研究传播学的学派,也让我们中国人能在传播学上有所作为。 一位专家曾说过,传播实际上是信息流通的过程,而这种过程错综复杂。如果仅用理论阐述的话,困难很大,难以把握。而模式则能清楚地显示传播的本质和规律,因此,模式化研究是传播学研究的一大特色,传播研究的许多重要成果最终都是以模式的形态出现。传播是一切社会交往的

语言学概论读书笔记

语言学概论读书笔记 汉语言文学邝云梅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表现为:口语、书面语。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在有了文字之后才产生的。口语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只记录词语,没有记录这些成分。书面语有可能比口语积累的语汇丰富,语法结构也更精密,表达方式也更多样化。 3.语言和民族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大多数情况而言,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在世界上也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即不同的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民族却又使用不同的语言。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 1.句子是最小的交际单位。 2.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3.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4.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5.组合关系是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叫组合关系,也叫“句段关系”。它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 6.聚合关系是在同一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7.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他人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言语则具有个人特色,因为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都不尽相同。即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包括写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8.语言符号的特征:任意性、强制性与可变性。人们最初创制单个的语言符号时,用什么样的形式——语音与什么样的内容——语义相结合,并没有什么必然性,而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或随意性。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同一社会在不同时代,其语言符号的声音、意义,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节语言学 1.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

中国近现代史读书报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书报告 ----读《京华烟云》有感 在老师布置作业后不久,我们组的组长就带领大家开始各自的阅读。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去百度阅读和超星图书找了一些书籍看,一共有以下六本:《围城》,《家》,《京华烟云》,《呐喊》,《平凡的世界》,《活着》。 1.A在百度阅读看的是钱钟书的《围城》。 该书写于1944~1946年,诚如夏志清先生所说,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一部小说,首先《围城》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揭示一个存在困境,故事又发生在动荡的抗战年代,小说里人物的命运随着时代迁流,真切地反映出那个战争年代的人的生存状态,有一种实实的在场感。其次《围城》最为人称道的是精彩生动的描写,一个个妙喻把作者的想像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围城》还包含深刻的文化寓意,作者本身就是渊博的大学者,他把一些文化批判巧妙地寄寓在小说中,彰显精湛的艺术造诣。总之,《围城》是部浅的人读来有趣、深的人读来有味的伟大的小说。 2.B在百度阅读看的是林语堂的《京华烟云》。 该书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仿照《红楼梦》的结构用英文写的长篇小说,并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对于这本书,林语堂的女儿说:“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此言不假,作者以有力的笔法,将整个时代缩影到小小的北平,缩影到曾、姚、牛三大家族。书中写得最出彩的是女子,落落大方、温良恭俭的木兰,率真可爱、敢爱敢恨的莫愁,多愁善感的红玉,贤良传统的曼娘……她们或古典、或现代、或保守、或开放、或老实本分、或工于心计,一个个鲜活生动,有血有肉。在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等近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下,家族兴衰、

施拉姆《传播学概论》读后感

施拉姆《传播学概论》读书笔记 “以前引以为傲的博学,如今只需‘举手之劳’,在我,真是喜忧参半,最大的担心,莫过于‘坚实的过程’被‘虚拟的结果’所取代”这是陈平原先生在《数码时代的人文研究》里的话。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传播发展到新的高度,但也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为了更加了解传播,更好的在传播过程中将信息尽可能地利用,我阅读了“传播学之父”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施拉姆出生在二十世纪初,与现在完全不同的是,那时候的美国传播手段无法同今天相比。在施拉姆的出生地,来自外面的传播渠道只有教堂和镇上的会议。在尚无广电媒介的情况下,除非一个人学会了读书识字,否则便无从接触传媒信息。所以,施拉姆对传播的重要性有十分深刻的认识。在如今社会高度媒介化、信息化的进程中,传播学与社会实践息息相关,施拉姆的智慧并没有随着时间而褪色,许多理论依旧适用于现在的情况。“他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在于他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一门新学科——传播学。”读了他的书后,我对这些评价有所了解,传播作为一直存在的现象一直隐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它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寻求认同感、适应生存环境、传承人类文化、娱乐等等。施拉姆是系统梳理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施拉姆提出了一条经验法则:。这个公式来表达个人对传播路径的选择。可能的报偿可以理解为内容和它满足需要的程度,费力的程度就是指便捷性和使用传播途径的难易程度。例如一个和朋友发生小摩擦后想要和朋友和好,同样的信息是选择写信书面道歉还是选择面对面口头道歉?哪条传播路径能轻便地达到自己的传播效果?就费力程度而言,口头道歉比写信更容易操作,且互动性更强,面对面道歉会更显诚意,双方交流更加便捷,因此大家小吵小闹后偏向于口头道歉。再比如我们更倾向于关注那些娱乐性质微信公众号或微博兴趣主页,在费力程度一定的情况下,可能的报偿便成了关键因素。传播路径的选择对当今的大众媒介提出的要求是:满足受众对各种或某种信息的需要,使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这个公式对广告商的广告传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广告内容是否吸引人取决于受众的特点,针对不同的群体挑选不同的广告材料和传播途径,例如,房地产广告多用报纸、杂志或传单的形式发布,房子富丽堂皇,因为买房的人一般是纵横商场的白领阶层,在办公室工作的他们接触报刊的机会多一些;而儿童用品的广告则色调明快,梦幻色彩浓厚,大多放在电视上,因为电视和鲜艳的东西对小孩子的吸引力还是比较大的,比较符合儿童的心理。 施拉姆认为,表现“暴力”的电视节目会对现实生活中的暴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美国,电视中的暴力色情毒品等内容对儿童的负面影响很大,父母们面对着吸毒、两性关系的逆反时尚、政治态度的叛逆行为、不信赖长辈心理的泛滥。然而美国人不愿意干预媒介的内容,不愿意监督媒介,不愿意规定他们的表现内容。因为,美国人不喜欢审查制度,担心削弱政治思想上的自由市场。传媒在传播中出现的问题每个国家都不可避免,但与美国“商业化”的运作体制相比,中国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对大众媒介的管制是强有力的,在市场准入、传播内容、结构管理等方面都有较为严格的规定。近期,中国广电总局又发布禁令:1、2015年4月起实施限外令,海外电视剧将延迟半年播出;2、演员名人不得主持养生节目;3、2015年起一部电视剧将最多在两家卫视联播; 4、9月到10月底间,必须播爱国主义题材和反法西斯题材;5、严打婚外恋、一夜情内容;6、青春校园片可以出现早恋,但不许成功;7、建国后动物不许修炼成精。传播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在新媒体的产生后更加突出,虽然有些禁令会引起部分民众的异议,但从内容看,国家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宣传忠诚的婚恋观与人生观,反对封建迷信思想。此禁令使海外剧的管理更加趋于规范化和严格化;对于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