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试行稿)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试行稿)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试行稿)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试行稿)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试行

稿)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RULES FOR FORMULATING STATUTORY PLANS OF SHENZHEN 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1999年3月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目录 1 总则.................................................... 2 2 法定图则成果的构成...................................... 3 3 法定文件的编制内容及深度规定............................

3 4 技术文件的编制内容及深度规定............................ 7 5 法定图则的成果要求及其统一格式. (12)

附录1:法定图则电子数据标准格式........................... 14 附录2:法定图则统一注释..................................

18 ·1·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1 总则1.1 为统一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的内容和深度,实现法定图则编制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依据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有关规范和标准,遵照《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及《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SZB01-97)(以下简称《规划标准与准则》)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编制技术规定。1.2 法定图则是指在已经批准的全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及分区规划的指导下,对分区内各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公共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及城市设计等方面作出详细控制规定。重点是对分区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指标进行深化和落实,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后成为法定文件。1.3 深圳市城市规划区内的法定图则的编制均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1.4 本规定未包括的内容,除应遵守《规划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现行有关法律、

法规和其它规范性文件的规定。1.5 本规定的解释权属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或其授权的部门。·2·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2 法定图则成果的构成2.1 法定图则的成果是按法定图则制定程序批准的“法定文件”,包括文本和图表两部分。在编制“法定文件”之前,应先编制“技术文件”,作为制定“法定文件”的基础技术支撑和解释性技术说明。2.2 法定文件的构成2.2.1 文本文本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控制条文。2.2.2 图表图表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并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主任签署生效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控制总图及其附表。2.3 技术文件的构成2.3.1 规划研究报告规划研究报告是指关于规划情况的技术性研究和说明,以及关于法定图则制定的背景和过程的解释性文字。2.3.2 规划图

规划图是指为说明规划情况和研究过程的各类专项规划图纸和分图图册。分图图册是为了便于规划管理操作而制定的按街坊划分的规划综合控制图。

3 法定文件的编制内容及深度规定3.1 文本必须用法定文件的文体阐述如下内容:3.1.1 总则以条文的方式阐明规划依据、适用范围、生效日期和解释权所属部门。规划依据:必须重点阐明上一层次规划所确定的与本图则有关的规划内容,以此作为本图则编制的前提条件之一并单独列出。适用范围:阐明本图则控制管辖的地区界限。生效日期:是指本图则公布实施的日期,自此日始该地区原有图则自动废止。特别说明:法定图则所确定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的用地范围可能在下阶段详细设计时略有修改,但须报市规划主管部门审定。·3·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

解释权所属部门:所有法定图则的解释权均属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3.1.2 土地利用性质以“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 的方式阐明对各类不同性质的地块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具体控制要求。土地利用性质分为三类:一类是指“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性质”;二类是指“须经规划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变更的土地利用性质”;三类是指“须经市规划委员会批准方可变更的土地利用性质”。“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中地块控制指标必须包含的项目有: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绿地率、配套设施项目及其规模以及土地利用相容性规定。“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须附在“图表”右侧,而且表中的“用地性质” 和“土地利用相容性”的名称和代码应符合《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中表和《深圳市建筑设计标准与准则》的有关规定。当采用“二类”或“三类”用地性质时,其他控制指标必须规划主管部门或规划委员会重新核定。如有

重点地块,可在“备注”栏中附加控制要点,或以条文方式提出其他特殊控制要求。表1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街地块用地用地性质用地面容积绿地配套设备注土地利用相容性规定坊编号性质积(平方率率施项目编代码米) (%) 名称二类三类号用地性质用地性质 1 1-1 R7 住宅区道路—S3 1-2 R22 中高层住宅35 停车场R8R12 2 2-1 R6 配套设施30 托幼9班——2-2 R12 低层公寓30 现状公寓S3 R8 2-3 R21 多层住宅35 现状住宅R22R7 3 3-6 R31 商住混合30 现状商住R12R8 填表说明:①控制指标均采用统一单位,数字保留至小数点后1位;②控制指标的计算方法按照附录2的规定执行;

③公共配套设施必须标明项目名称和规模控制要求;④如某地块是现状建成区,必须在备注栏中注明。

3.1.3 土地开发强度各地块土地开发强度均以容积率作为基本控制指标在“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中表达,凡“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中不能表达的内容必须以条文的形式逐一阐明。3.1.4 配套设施以“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 的方式阐明对本地区各类配套设施的规划情况,并同时在“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的·4·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配套设施项目”栏中注明其名称和规模。凡“地块控制指标一览表”中不能表达的控制内容必须以条文的形式逐一阐明。

(1)各类配套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规模。

(2)配套设施的建设方式规定,如:必须说明是否单独占地等。(3)大型市政设施须占用的地下、地面以及上空的控制范围及其保护要求。(4)其它对环境有特殊影响的设施的卫生与安全防护距离和范围。表2配套

设施规划一览表序号类别项目数量现状规划增加 1 教育托幼小学中学职业中学 2 医疗卫生卫生站门诊部 3 文娱体育电影院文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场地公园 4 行政管理居委会工商、税务局 5 公安消防派出所消防站 6 邮电邮电支局邮电所7 商业肉菜市场书店8 道路交通公交场站社会停车场加油站9 给水加压泵站10 雨水雨水泵站11 污水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12 电力110KV 变电站路灯照明箱13 电信电话局邮政支局14 燃气气化站瓶装供应站15 环卫垃圾收集站所在地块号·5·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3.1.5 道路交通以条文的方式阐明本地区道路系统的功

能分级和交叉口形式,并提出对社会公共停车场、公交场站以及商业步行街系统的控制原则和措施。(1)本地区对外交通联系的主要出入口。(2)道路系统功能构成以及等级划分。(3)社会公共停车场和公交场站的控制要求。3.1.6 城市设计针对重点地段提出维护主要公共空间环境质量和视觉景观控制的原则要求。3.1.7 其它特殊设施针对其它特殊设施提出相应的控制要求。3.2 图表要求在1/2000的最新实测地形图上表达用地性质、布局、地块编号及其它控制内容,并以插图方式表达本图则所在区域位置以及主要规划控制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2.1 用地性质按《规划标准与准则》的土地分类标准,将各地块的性质用不同的用地性质代码表达,并采用统一标准底色。3.2.2 区域位置在图面右上角表达本图则所在区域位置,区域表达的范围以本图则所在分区的范

围为准,图中须突出城市交通网络的衔接关系。3.2.3 地区编号法定图则地区采用全市统一编号,表达方式见附录2。3.2.4 地块划分地块划分的大小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对于必须严格控制的重点地区、已建成区或旧城改造地区,地块划分原则上应达到《规划标准与准则》规定的城市用地分类中的“小类”;对于新开发区或开发条件尚不成熟的地区,地块则宜按照《规划标准与准则》规定的“中类”进行划分,特殊情况下也可按照“大类” 划分。3.2.5 地块边界图上必须以粗实线标明地块边界。重点地块可注明边界各点坐标,坐标统一采用深圳市独立坐标系,坐标值整数位数不准省略,小数位保留至3位。·6·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3.2.6 配套设施配套设施必须用统一的标准图例(按照附录2执行)标注在地块的相对位置上。

3.2.7 交通控制图上必须注明地块周围道路的边界控制范围。如有禁止机动车行驶的商业步行街,应注明其起始控制点位置。3.2.8 市政控制图上须注明市政设施站点用地和大型市政通道地下及地上空间控制宽度或高度。具体包括:(1)市政设施用地:水厂、污水处理厂、调节泵站、污水泵站和雨水泵站;变电站、独立式变电所;电话局、邮政局;燃气站点等单独用地设施;独立占地的环卫设施。(2)大型市政通道:高压走廊;微波通道;需在道路红线外布置的大型管网走廊;区域性主干管通过本区所要求地面控制宽度。(3)其它特殊设施控制要求3.3 《法定图则统一注释》《法定图则统一注释》(以下简称《注释》)是指制定和执行法定图则必须共同遵守的通用技术规定。该文件深圳市规划主管部门统一编制,可作为全市法定图则的通用附加说明附在文本之后,以供市民查阅。 4 技术文件的编制内容

及深度规定4.1 技术文件是编制法定文件的技术支撑,同时也是规划主管部门执行法定图则的操作性文件。技术文件应为下一层次详细蓝图的编制和审查提供全面的技术信息。其内容和深度原则上至少应达到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4.2 规划研究报告规划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2.1 前言阐明编制规划的背景及主要过程,包括本图则的委托、编制、公开展示、修改和审批过程等。4.2.2 现状概况与分析调查了解上层次规划对本地区的规划要求及其现状基础资料,分析研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作出评价。编制技术文件须收集以下基础资

料:·7·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分区规划及各

类专项规划对本地区的规划要求,相邻地区已批准或拟定的规划资料;自然条件及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包括用地分类和开发方式等;用地地籍:阐明已划拨或出让用地的用地单位的用地红线和性质等使用权情况;人口分布现状;建筑物状况:包括建筑用途、面积、层数、建筑质量及已批未建建筑等;公共配套设施的类型、规模和分布;道路的红线、坐标、标高及断面,交通设施的分布与面积等;市政公用设施及管网布局状况;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建筑特色及环境特征等资料;所在地区居民及用地单位对现状的综合意见及规划意愿;相关主管部门的规划意向。4.2.3 规划依据、原则与目标阐明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明确规划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对本地区发展前景作出预测和分析,提出发展目标。4.2.4 规划区功能与规模通过全方位的

论证明确本地区在区域环境中的功能与发展方向,确定规划期内控制的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4.2.5 城市设计要求落实、深化上层次规划城市设计的要求,研究本地区的环境特征、景观特色及空间关系。并提出控制原则和措施。4.2.6 用地布局确定本规划区用地结构与功能布局,明确各类用地的分布、规模。4.2.7 地块控制以“规划标准与准则”中用地分类标准为依据,划分地块并确定各地块的控制指标:地块划分:地块划分可考虑规划用地的具体情况及面积大小等因素,根据用地的天然界线、人工界线、行政管理组织状况以及用地功能布局和开发规模与能力等来进行划分;基本地块的划分应以保持用地性质的完整性和唯一性并有利于详细蓝图的编制和土地出让为原则。各项控制指标的确定:根据规划控制的需要和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地块的各项控制指标。控制指标一般为以下各

项: a.用地性质; b.用地面积;

c.容积率;

d.绿地率;

e.配套设施;

f.建筑覆盖率;

g.建筑限高;

h.建筑退线;

i.禁止开口路段;

j.配建车位;

k.居住人口;

l.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要求;

m.其它环境要求。4.2.8 公共设施规划根据《规划标准与准则》确定各类公共设施的项目种类、数量、分布与规模。4.2.9 道路交通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规划依据;规划道路的等级、功能、红线位置、断面、控制点坐标与标高禁止开口路段、重要交叉口形式以及其它交通设施的位置与用地规模。4.2.10 给水工程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规划依据;用水标准取定、用水量预测、给水系统平面布置及主要控制座标和管径、调节泵站、水厂及其它主要给水设施和构筑物用地规模和定位。4.2.11 雨水工程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规划

依据;排水制度、暴雨强度公式;防洪标准、汇水面积;管渠布置、管径、坡度和主要控制标高;雨水泵站的规模及用地。4.2.12 污水工程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规划依据;排水制度、排污标准;排水系统布置、管径、坡度和主要控制标高;污水泵站或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及用地。4.2.13 电力工程规划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规划依据;用电标准、地块负荷计算、电源、110kV及以上变电站用地规模、高压走廊及各电压等级断面、电缆沟布置原则及空间要求;10kV 供地块用电负荷范围及线路;道路照明要求、规划照明专用10 kV线路走向及·9·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用于记载各分地块用地性质信息。分层和用色等标准见下表:层名标识符

颜色线型内容备用层O WHITE CONTINOUS 现状已建设用地XJS 9 CONTINOUS 线框+填充现状已规划用地XGH 9 DASHED2 粗线框居住用地YR 2 CONTINOUS 商业性公共设施用地YC 10 CONTINOUS 政府/团体/社区用地YG/IC 30 CONTINOUS 工业用地YM 24 CONTINOUS 仓储用地YW 170 CONTINOUS 对外交通用地YT 150 CONTINOUS 道路广场用地YS 253 CONTINOUS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YU 150 CONTINOUS 绿地YG 90 CONTINOUS 特殊用地YD 143 CONTINOUS 水域和其它用地YE CYAN CONTINOUS注:①用地分类以大类划分;②地块填充采用HATCH方式或SOLID方式;③地块框线图和填充色块应在同一层且颜色一致。文件***的分层标准如下:标识符层名颜色线型TEXT 内容及备注O 备用层WHITE CONTINOUSE DK 地块界线

WHITE CONTINOUSE DKXX 地块信息WHITE CONTINOUSE TECHNIC 地块号码和用地代码DL 道路WHITE CONTINOUSE 包括道路、立交、人行天桥QWDT 区位底图8 CONTINOUSE 路、河、山等QWWZ 区位位置RED CONTINOUSE 规划范围图QWZB 区位周边BLUE CONTINOUSE 周边情况SCALE 比例尺和风玫瑰WHITE CONTINOUSE TEXT 数字、汉字标注WHITE CONTINOUSE HZ0 用地平衡表、经济技术指标TK 图框WHITE CONTINOUSE HTS XJS 现状建设用地9 CONTINOUSE SGH 现已规划用地254 DASHED2 粗框线表示ZB 指标WHITE CONTINOUSE 用地平衡表、经济指标和备注注:地块信息以地块编号形式表示。用地代码·15·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

技术规定2.2 规划图2.2.1 文件名的规定区域位置图:***(DWG) 用地现状图:***(DWG) 土地利用规划图:***(DWG) 地块划分编号图:***(DWG) 公共设施规划图:***(DWG) 道路网络规划图:***(DWG) 给水工程规划图:***(DWG) 雨水工程规划图:***(DWG) 污水工程规划图:***(DWG) 电力工程规划图:***(DWG) 电信工程规划图:***(DWG) 燃气工程规划图:***(DWG) 2.2.2 规划图的文件格式及其内容编排遵照市规划国土局信息中心颁布的有关规定执行。2.3 分图图册2.3.1 文件名的规定分图图册的文件名为***FT-*.DXF,其相应工作文件是***FT-*.DWG。注:***——该法定图则地区编号;-*——分图街坊编号2.3.2 分图的选取用标准图框框取规划区的某一街坊范围,选取该分图要详细表达的地块,除保留周边道路外,将无关部分剪切,以保持图面整洁。

2.3. 3 文件内容定位***.FT-*.DWG用于记载分图图册编制内容和深度规定应该表示的各项内容,各部分内容在图中定位见下图:街坊位置示意图控制指标一览表备注分图图册街坊号图则编号·16·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2.3.4 文件分层标准文件***FT-*.DWG的分层标准如下:颜色线型种类层名说明补充说明TEXT ROMANC POLYLINE STYLE HIGH WIDTH WIDTH DIM-TR red DK GHHX JKK DL DLDM DLZX TRHX DKBH DKXZ DLZB QWT TK PT WALK 建筑退线的尺寸标注blue continuous 闭合多义线地块边界线blue divide 闭合多义线规划区红线253 continuous 多义线禁止开口路段white continuous 线除道路中心线外的

深圳市城市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深圳市城市规划编制技术规定 (送审稿) 深圳市规划国土局 深圳市城市规划研究所 一九九八年八月

编制说明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深圳市政府于1998年7月1日正式颁布了《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规划法》)为基础,根据深圳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总结了深圳十几年城市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成果,并借鉴了香港城市规划的成功经验,初步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规划立法为手段、以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为目标的五层次规划体系。期间,为配合《条例》制订与实施,市规划国土局规划处于1997年7月委托我所着手《深圳市城市规划编制技术规定》的编制工作,经过一年的研究,于1998年7月基本完成初步成果,以下就本次工作的基本思路及存在的问题作简要说明。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以下简称《编制办法》)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4.《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 二.结构体系的比较分析 深圳市的城市规划体系自上而下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为:全市城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分区规划、法定图则及详细蓝图。与《规划法》所规定的规划阶段相比较,全市城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实质上均属于总体规划范畴;分区规划与《规划法》的分区规划基本一致,但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在内容深度及重要性上均有所加强;法定图则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控制层次上相同,但在具体内容、表达方式及编制审批程序上有较大差别;详细蓝图基本类同于修建性详细规划,但主要作为规划管理的内部工作图则,较为偏重于对城市设计及工程规划的控制与引导。 次区域规划层次的增加,缘于深圳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十几年来深圳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特区内,特区外围已进入高速城市化的进程。1993年,原宝安县撤县建区,全市城市总体规划将规划区范围扩展到全市域,但由于特区内外在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水平上的巨大差异,许多问题很难在一个层面上解决,因

深圳龙华新城核心地区(局部)法定图则修编草案

深圳市宝安402-01&22&24号片区[龙华新城核心地区](局部) 法定图则修编 NO.BA402-01&22&24/02 (草案) (文本、图表) 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八月 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2001)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深圳市宝安402-01&22&24号片区[龙华新城核心地区]法定图则(草案)(以下简称本图则),经初审同意,现予以公开展示。公开展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规定形式向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划委员会”)提出对本图则的意见或建议。 本图则包括文本及图表两部分。 (1)文本:是指按法定程序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控制条文及说明。(注:文本中的配图及照片均不具有法律效力。) (2)图表:是指按法定程序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图及附表。 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 二〇一四年七月 文本 目录 前言 1总则 2目标与定位 3用地布局与土地利用 4人口规模与开发强度 5公共设施 6综合交通 7市政工程 8城市设计 9自然生态保护与绿地系统规划 10“五线”控制

11规划实施 12附则 附录主要名词解释 附表 前言 《深圳市宝安402-01&22&24号片区[龙华新城核心地区]法定图则》于 2009年经市规划委员会审批通过,并较好的指导了地区发展。 2011年底深圳市政府宣布龙华新区正式成立。2013年龙华新区编制完成 了《龙华新区综合发展规划(2012-2020)》。《龙华新区综合发展规划 (2012-2020)》中指出:本片区是龙华新区南部商务核心,是新区城市 发展“引擎”;城市定位由原图则确定的“城市副中心”提升为“城市 中心区”。随着龙华新区成立带来的城市发展目标与需求变化,现对 《深圳市宝安402-01&22&24号片区[龙华新城核心地区]法定图则》深圳 北站周边地区进行法定图则局部修编工作。 本次修编范围为原图则中部以深圳北站和红山站为中心的地区,同时突 破原有图则范围,包括红木山水库周边地区。本次修编结合城市设计内 容,主要调整内容包括用地功能布局、地块开发强度、道路交通系统、 公共设施以及市政设施等。 1 总则 1.1 本图则适用范围(以下简称本片区)为:由福龙大道、龙华人民路、 梅龙路、玉龙路和民丰路围合,并包括龙华人民路以北局部未建设地 区,总用地面积610.23公顷。本图则位于已批《深圳市宝安402- 01&22&24号片区[龙华新城核心地区]法定图则 No.BA402-01&22&24》中 部深圳北站周边地区,本片区包含原图则局部范围及图则西侧红木山水 库周边地区。 1.2 本图则的图表与文本内容共同构成所在片区法定图则的法定文件。 其中文本的“下划线”部分及附表1、附表2(备注内容除外)为强制性 内容;文本中的图纸及照片为示意性,不具有法律效力。

深圳市法定图则法律解释

精心整理 1 总则???? 2 1.1??为规范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的内容和深度,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制定本规定。 3 ? C 类)7 ? 8 2 法定图则成果的构成 9 2.1??法定图则按照编制和审批程序分为法定图则草案(以下简 称“草案”)和法定图则正式成果两个阶段。草案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用

于公开展示的法定图则初步成果,当其经法定程序最终批准并公布后即成为法定图则。法定图则包括文本和图表两部分,即法定图则的“法定文件”。在制定法定图则草案之前,应当首先编制法定图则的“技术文件”,包括现状调研报告、规划研究报告和规划图,作为制定法定文件的基础。技术文件编制的内容及深度规定见附录一。 表。 18???? 19? 203 法定文件的编制内容及深度规定

213.1??文本 22在文本正文之前应说明法定图则编制和审批的背景、目的和程序。对原有法定图则进行修改的,应说明修改的主要内容。 23? B、C 31(4)法律效力:说明法定图则的法律作用与效力,以及与其他法律法规的关系。 32(5)生效日期:法定图则公布实施的日期。 33(6)解释权归属:说明法定图则的解释权归属及修改规定。

353.1.2??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36说明图则地区的发展目标及功能定位。 37? 不具 和管理基本规定。 43(5)特别管制区规定:法定图则可将图则地区中改造政策不明确的新旧村和旧城区,或是发展前景不明确的新开发地区划定为特别管制区。条文应说明法定图则划定特别管制区的目的、范围和管理基本规定。

453.1.4??土地开发强度规定 46(1)地块开发强度规定:法定图则确定的各地块开发强度为强制性规定,均以容积率作为其基本控制指标在“图表”中表达。凡 “待 50? 513.1.5??配套设施规定 52(1)说明图则地区配套设施(包括公共配套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布局情况及管理规定。由上层次规划确定的市、区级配套设施应严格落实。

法定图则文本格式送审稿

深圳市光明302-03&05号片区[光明中心地区] 法定图则 No. BA302-03&05/01 (草案) (文本、图表) 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 二〇一九年八月 深圳市光明302-03&05号片区[光明中心地区]法定图则NO.BA302-03&05/01 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2001)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深圳市宝安302-03

&05号片区[光明中心地区]法定图则(草案)(以下简称本图则),经初审同意,现予以公开展示。公开展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规定形式向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划委员会”)提出对本图则的意见或建议。 本图则包括文本及图表两部分。 ( 1 )文本:是指按法定程序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控制条文及说明。(注:文本中的配图及照片均不具有法律效力。) ( 2 )图表:是指按法定程序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图及附表。 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 二〇一九年八月 深圳市光明302-03&05号片区[光明中心地区]法定图则NO.BA302-03&05/01 文本 深圳市光明302-03&05号片区[光明中心地区]法定图则NO.BA302-03&05/01 目录 前言 (1) 1 总则 (2) 2 发展目标 (2) 3 用地布局与土地利用 (3) 4 开发规模与开发管控 (4)

5 公共设施 (5) 6 综合交通 (6) 7 市政工程 (9) 8 城市设计 (10) 9 自然生态保护与绿地系统规划 (12) 10 “五线”控制 (13) 11 规划实施 (13) 12 附则 (13) 附录名词解释 附表 深圳市光明302-03&05号片区[光明中心地区]法定图则NO.BA302-03&05/01 前言 本片区法定图则在《光明中心区城市设计》、《光明中心区开发指导规划》及2011年《光明中心地区法定图则(草案)》(公示)等一系列规划成果的基础上, 依据2018版《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4版《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 术指引》(试行)、深圳市更新系列政策等政策标准,结合光明中心地区及光明区发展实际需要,重新启动编制。 编制本图则的目的是制定本片区城市和土地管理的法律依据,规范城市规划、建设标准,推进光明中心地区空间有序发展。本图则方案经光明区政府讨论通过后,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审议并形成图则草案进行公众展示,公众展示意见收集和处理情况经深圳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报签。 本片区位于光明区中部,东邻两明生态区、西邻茅洲河、南邻高新技术产业区,为《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确定的光明区中心和深圳市副中心,规划用地8.18平方公里。现状建设用地4.8平方公里,包含推平未建用地达到5.4平方公里,现状建设已达到本片区可开发建设用地的75%以上。现状建设以工业为主,整体效益较低,环境较差,片区整体市政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商业服务设施未形成系统且建设水平较低,与本片区规划定位存在较大差距。

深圳市法定图则法律解释

1总则 1.1为规市法定图则编制的容和深度,依据《市城市规划条例》制定本规定。 1.2法定图则是指在已经批准的全市城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分区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对规划区指定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以及公共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城市设计等方面作出控制和引导规定,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后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文件。 1.3市围的法定图则的编制均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全市法定图则地区(以下简称“图则地区”)依据建设特点和管理要求分为基本建成地区(A类)、发展地区(B类)和特别指定地区(C类)三种类型。三种类型地区的围应在《市城市规划标准分区》中明确划定。 2 法定图则成果的构成 2.1法定图则按照编制和审批程序分为法定图则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和法定图则正式成果两个阶段。草案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用于公开展示的法定图则初步成果,当其经法定程序最终批准并公布后即成为法定图则。法定图则包括文本和图表两部分,即法定图则的“法定文件”。在制定

法定图则草案之前,应当首先编制法定图则的“技术文件”,包括现状调研报告、规划研究报告和规划图,作为制定法定文件的基础。技术文件编制的容及深度规定见附录一。 2.2法定文件的构成 2.2.1文本 文本是指法定图则中经法定程序批准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条文。 2.2.2图表 图表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并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划委员会”)主任签署生效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图及其附表。 3 法定文件的编制容及深度规定 3.1文本 在文本正文之前应说明法定图则编制和审批的背景、目的和程序。对原有法定图则进行修改的,应说明修改的主要容。 文本必须用法律文件的文体阐述如下容(下文中以A、B、

法定图则(修编)

深圳市宝安302-01号片区[光明北地区] 法定图则(修编) No.BA302-01/02 (文本、图表) 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

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2001),经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授权,深圳市宝安302-01号片区[光明北地区]法定图则(修编)经法定图则委员会2017年第9次会议审批通过,现予以公布。 本图则包括文本及图表两部分。 (1)文本:是指按法定程序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控制条文及说明。(注:文本中的配图及照片均不具有法律效力。) (2)图表:是指按法定程序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图及附表。 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

文本

目录 前言 (1) 1总则 (3) 2发展目标 (4) 3用地布局与土地利用 (4) 4人口规模与开发强度 (6) 5公共设施 (6) 6综合交通 (7) 7市政工程 (10) 8城市设计 (12) 9自然生态保护与绿地系统规划 (14) 10“五线”控制 (14) 11规划实施 (15) 12其它 (15) 13附则 (16) 附录主要名词解释 (20) 附表 (23)

前言 光明北地区(以下简称本区)位于深圳市西北部的光明新区新湖街道,距离宝安国际机场、蛇口港区和大铲湾港区约30分钟车程。西临光明中心区,南接凤凰城和光明小镇,东临东莞市黄江镇。本区南部设有广深港客运专线的光明城站,规划轨道交通6号线支线经过本区,设有新明医院站和中山大学站,并预留一处规划高等院校站点。同时,本区依托光侨路和公常路等主干路与周边高快速路进行联系,具备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 光明北地区属于《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确定的西部滨海分区中的西部高新组团,该片区原法定图则于2012年通过审批,其对本区的开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本区的内外部发展环境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1)重大项目落位的带动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原新明医院)的落户,对本区乃至整个光明新区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本区的发展定位、功能布局、建设规模、整体形象及重大基础设施布局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2)上层次规划提出新的指引 《光明新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对本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指引,提出光明新区打造“两城两带”发展格局。“两城”即中大城和凤凰城,中大城未来将建设成为区域性教育高地、医疗高地和创新高地。推动光明北地区的改造提升,优化城市空间,促进产业发展,强化光明北地区的综合配套功能。 图1:图则区位示意图

深圳市法定图则法律解释

1总则 1.1 为规市法定图则编制的容和深度,依据《市城市规划条例》制定本规定。 1.2 法定图则是指在已经批准的全市城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分区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对规划区指定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以及公共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城市设计等方面作出控制和引导规定,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后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文件。 1.3 市围的法定图则的编制均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全市法定图则地区(以下简称“图则地区”)依据建设特点和管理要求分为基本建成地区(A类)、发展地区(B类)和特别指定地区(C类)三种类型。三种类型地区的围应在《市城市规划标准分区》中明确划定。 2 法定图则成果的构成 2.1 法定图则按照编制和审批程序分为法定图则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和法定图则正式成果两个阶段。草案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用于公开展示的法定图则初步成果,当其经法定程序最终批准并公布后即成为法定图则。法定图

则包括文本和图表两部分,即法定图则的“法定文件”。在制定法定图则草案之前,应当首先编制法定图则的“技术文件”,包括现状调研报告、规划研究报告和规划图,作为制定法定文件的基础。技术文件编制的容及深度规定见附录一。 2.2 法定文件的构成 2.2.1 文本 文本是指法定图则中经法定程序批准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条文。 2.2.2 图表 图表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并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划委员会”)主任签署生效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图及其附表。 3 法定文件的编制容及深度规定 3.1 文本 在文本正文之前应说明法定图则编制和审批的背景、目的和程序。对原有法定图则进行修改的,应说明修改的主要容。

深圳市法定图则法律解释

1总则 1.1为规范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的内容和深度,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制定本规定。 1.2法定图则是指在已经批准的全市城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分区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对规划区内指定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以及公共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城市设计等方面作出控制和引导规定,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后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文件。 1.3深圳市范围内的法定图则的编制均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全市法定图则地区(以下简称“图则地区”)依据建设特点和管理要求分为基本建成地区(A类)、发展地区(B 类)和特别指定地区(C类)三种类型。三种类型地区的范围应在《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分区》中明确划定。 2 法定图则成果的构成 2.1法定图则按照编制和审批程序分为法定图则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和法定图则正式成果两个阶段。草案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用于公开展示的法定图则初步成果,当其经法定程序最终批准并公布后即成为法定图则。法定图则包括文本和图表两部分,即法定图则的“法定文件”。在制定

法定图则草案之前,应当首先编制法定图则的“技术文件”,包括现状调研报告、规划研究报告和规划图,作为制定法定文件的基础。技术文件编制的内容及深度规定见附录一。 2.2法定文件的构成 2.2.1文本 文本是指法定图则中经法定程序批准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条文。 2.2.2图表 图表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并由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划委员会”)主任签署生效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图及其附表。 3 法定文件的编制内容及深度规定 3.1文本 在文本正文之前应说明法定图则编制和审批的背景、目的和程序。对原有法定图则进行修改的,应说明修改的主要内容。 文本必须用法律文件的文体阐述如下内容(下文中以A、B、

深圳市法定图则地块容积率确定技术指引

附件: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容积率确定技术指引(试行) 第一章总则 1.【编制依据】为贯彻国家城市规划管理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我市容积率管理,提高容积 率确定的科学性,依据国家、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送审稿(以下简称《总规》),借鉴国内外城市和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目前容积率管理需求,制定本指引。 2.【适用范围】本指引适用于法定图则地块容积率的确定。 3.【适用用地类型】本指引主要为法定图则编制中的居住用地(R)、商业用地(C)、工业 用地(M)、仓储用地(W)及其混合用地的容积率确定提供依据。 政府社团用地(GIC)、对外交通用地(T)、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特殊用地(D)等,容积率依照相关规划建设标准和规范确定。 第二章居住、商业用地 4.【计算公式】居住用地(R)、商业用地(C)地块容积率确定方法如下: 居住用地(R)、商业用地(C)地块容积率上限是在密度分区确定的基准容积率的基础上,根据微观区位影响条件进行修正。计算公式如下: FAR规划=FAR基准×(1+ A1)×(1+A2)…; 其中:FAR基准为对应的密度分区地块基准容积率; A1、A2等为微观区位影响条件修正系数,分别为地块规模系数、交通修正系数等。 5.【密度分区模型】全市用地共划分为六级密度分区(详见附图1)。I级密度分区位于基本 生态控制线及其临近区域内,应严格控制,其容积率确定应专门研究。 6.【基准容积率】各级密度分区基准容积率按表1和表2确定。 (1)表1:居住用地(R)基准容积率表 密度分区I II III IV V VI 基准容积率- 1.2 1.8 2.2 2.6 3.2 (2)表2:商业用地(C)基准容积率表 密度分区I II III IV V VI 基准容积率- 1.8 2.4 3.2 4.2 5.4

法定图则编制审批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与审批程序暂行规定 (讨论稿)

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 一九九七年七月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与审批程序暂行规定 (讨论稿) 第一条为了促进城市规划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实现城市规划依法编制、依法审批、依法执行和依法管理,及加强公众的参与和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城市规划条例》,特编制本规定。 第二条法定图则的编制和审批部门 深圳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以下简称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深圳市指定地区的法定图则;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规划委员会)负责深圳市法定图则的审批。 第三条法定图则年度编制计划的制订与审批 规划主管部门每年应制定法定图则的编制计划,报规划委员会批准。 (一)计划制定的依据与原则 规划主管部门依据管理的需要,在调查研究和定期检讨的基础上制定法定图则年度编制计划(以下简称年度计划)。城市中心地区、旧城改造地区、近期发展地区以及其它重要地区应当优先制定法定图则。在法定图则尚未复盖的城市发展地区,已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原则上按控规的内容进行管理;未编制控规的,按已编制的其它层次的规划内容进行管理。 (二)计划编制与审批程序 1.规划主管部门于每年十一月完成下年度法定图则编制计划草案,内容包括需要编制和修订或替换法定图则的地区,编制和修订的依据及原因,编制的时间安排等,经部门领导同意后呈交规划委员会审批; 2.规划委员会在接收计划草案后,应在一个月内对计划草案进行批复。批准的计划于次年一月下达成为实施的年度编制计划,规划主管部门应遵照执行。

(三)年度计划的调整 1.规划主管部门应于每年七月对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半年总结。若在执行中遇到特殊情况妨碍年度计划进行的,可在该总结报告提出调整年度计划的申请。 2.规划委员会对年度计划调整申请进行核准后,规划主管部门遵照调整后的年度计划执行。 第四条法定图则编制的委托 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年度计划,委托城市规划设计单位(以下简称规划设计单位)编制深圳市指定地区的法定图则,被委托的规划设计单位应具有城市规划设计甲级资质; 第五条法定图则的编制及审批 (一)法定图则草案编制 1.规划设计单位接受委托后,应对上层次规划对该地区发展的预测、设想、布局和控制等因素作全面了解,并在编制法定图则时加以落实; 2.规划设计单位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及其它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并重点调查和研究该地区及其周围地区公共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3.规划设计单位在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下,就影响该地区发展的各种因素咨询相关专业的主管部门;同时以适当的方式对该地区内公众的规划意愿进行调查,对其中合理部分应在编制法定图则时予以反映; 4.根据调查研究成果,规划设计单位首先编制法定图则的技术文件。法定图则成果包括技术文件和法定文件两部分,技术文件作为编制法定图则的基础,是规划主管部门执行法定图则的操作性文件。在编制技术文件时,规划设计单位还应考虑政府相关政策,以及规划委员会或规划主管部门指示的须加以考虑的事项。 5.规划设计单位将编制完成的技术文件初稿呈交规划主管部门审查。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后,规划设计单位在其基础上编制法定图则草案(即法定文件初稿,以下简称图则草案)。二者编制的内容和深度均应符合《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内容及深度暂行规定》的要求,并符合《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有关规定。 6.图则草案编制完成后,规划设计单位将修改后的技术文件和图则草案

深圳市南山高新技术区南地区,法定图则规划研究说明书

深圳市南山07-05~07号片区[高新技术区南地区] 法定图则(技术文件) No. NS07-05~07/01 规划研究报告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00三年三月

深圳市高新技术区南区法定图则规划研究报告 前言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高新技术产业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后劲力量。而对于深圳市这样一个传统工业基础极为薄弱的城市来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是一条光明而艰难的道路。自1985年7月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建立深圳市科技工业园以来,深圳市的高新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1998年,园区内的工业产值为200多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170亿元,占全市同类产品产值的26%,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已达17家。 位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部的南区(以后简称高新区南区)原来是深圳湾的一部分,其中南区北片在1992年时曾被作为深圳市软件园区来进行规划,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软件园区的建设比较迟缓。1995年以后,在深圳市日益重视产业结构转型的氛围下,南区的高新技术工业村进行了及时而正确的规划建设。1996年11月,市委、市政府开始了整个园区的规划工作。《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土地利用规划》作为该规划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于1998年10月上报市政府并获审批。高新区南区的各项建设正以该规划为依据和指导有条不紊地进行。 随着1998年“依法治市”被深圳市提为治理城市的最重要举措以来,法定图则的制订便成为城市建设由人治向法治发展的重要标志。高新区南区法定图则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于1999年被纳入了市政府的工作日程。 第一部分现状研究报告 一、现状概况及分析 (一)、位置及范围 高新区南区位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部、深圳湾西北部,东起沙河西路,西至南油大道,南临滨海大道,北接深南大道,总面积为5.23平方公里。东边与深圳市重要的 城市组团绿化隔离带(沙河高尔夫)隔路相望,南与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相临,西边紧邻 南油集团的住宅区和荔景公园,北边是高新区中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二)、地形地貌 南区内最高的高程为41.59米,最低为0.23米。整个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且平缓的趋势,地形变化并不复杂。由于整个南区除西北部的深圳大学和粤海门村及桂庙村外都是 填海形成的,因此从西南至东部的地势非常平缓。 (三)、人口状况 高新区南区人口状况一览表表1 注:麻雀岭派出所管辖的高新南区东部指的是深大-粤海门村及后海路以东填海的新区 高新区南区的人口目前分属桂庙、麻雀岭两个派出所管辖。截止至1999年6月,南区总人口为17655人,其中常住人口5478人,暂住人口为12177人,常暂比为1:2.22。详 情见表1。 ·1·

深圳市详细蓝图编制专业技术规定

1 总则 1.0.1为统一深圳市详细蓝图编制的内容和深度,实现详细蓝图编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依据国家、 广东省和深圳市有关规范和标准,遵照《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及《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SZB01-97)(以下简称《规划标准与准则》)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编制技术规定。 1.0.2详细蓝图是指在已经批准的全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及分区规划和法定图则的指导下,对规 划区内用地在功能方面(包括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公共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市政工程)和形体环境方面(包括城市空间组织、建筑形态和景观环境等)做出详细的控制规定的规划控制图则。重点是对法定图则所确定的各项指标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和对规划区空间形态提出详细的设计控制要求。 1.0.3局部城市设计是详细蓝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单独编制过局部城市设计的地区,应将经批准 的城市设计成果落实到详细蓝图中。 1.0.4详细蓝图经批准后作为城市建设的政府内部管理图则,其目的是对下层次的总图设计和工程 设计进行指导和控制。 1.0.5按照详细蓝图的编制对象和编制范围的特点,详细蓝图可划分为A、B两类,各类详细蓝图在编 制内容和深度方面有所不同。 A类:包括城市重点地区、近期建设地区(新建/改造)、多功能的综合区和单一功能的产权分散区,以及在法定图则中因条件不成熟,需进行深入研究再确定土地利用的用地。 B类:上层次规划条件已确定、有明确开发意向的用地。 其它未包括在上述范围的情况,可根据实际需要纳入A类或B类。 1.0.6详细蓝图的规划期限一般为3年,新的蓝图批准后,旧的蓝图自动失效。 1.0.7深圳市城市规划区内的详细蓝图的编制均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1.0.8本规定未包括的内容,除应遵守《规划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规 范性文件的规定。 1.0.9本规定的解释权属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或其授权的部门。

深圳市福田05-05号片区[景田地区]法定图则

深圳市福田05-05号片区[景田地区]法定图则 1.总则 1.1制订本图则的主要规划依据是:《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送审稿),其对本 片区的功能定位是:以居住为主,兼有商业、办公、金融等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的综合住宅区 1.2本图则适用范围(以下简称本片区)为:深南路以北、北环路以南、新洲路以西、香梅路以东 的城市用地,总用地面积273.59公顷。根据图表将本片区分为三部分,其中,规划“南区” 是指本片区深南大道以北、红荔路以南的部分。规划“中区”是指本片区红荔路以北、莲花路 以南的部分。规划“北区”是指本片区莲花路以北、北环路以南的部分。 1.3本片区内的土地使用及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图则的有关规定。本图则未包括的内容应 符合国家、广东省及深圳市的有关政策、法律、规范相关条款的规定。 1.4本图则涉及的所有技术指标(本图则中特别注明者除外)均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 则》(SZB01-97)确定。 1.5有关名词解释及其他技术规定详见附件《法定图则统一注释》(以下简称《注释》。《注释》 是制定的执行法定图则必须共同遵守的通用技术规定。 1.6本片区内编制详细蓝图或城市设计,均应以本图则的要求为依据进行。 1.7本图则所确定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的用地范围,可能在下阶段详细规划设计时略有修改, 但必须报市规划主管部门审定。 1.8本图则由市规划委员会负责解释;若需修改图则,必须符合第二十七条、二十八条的规定。 1.9本图则经市规划委员会批准,自批准之日起实行。 2土地利用性质 2.1 本片区内各地块土地利用性质详见本图则《图表》中规定。 2.2 现有土地的利用性质若与本图则规定不符,暂时不须更正,但若对用地的部分或全部进行改造, 则该用地新的土地利用性质必须与本图则的规定相符。 2.3 为何障土地利用的灵活性,地块土地利用性质可以在相容性许可的范围内按有关规定进行变更, 具体操作详见本图则《图表》。 3 土地开发强度 3.1 本片区内各地块土地开发强度详见本图则《图表》的规定。 4 配套设施 4.1 本片区内的配套设施包括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 4.2 本片区内配套设施设置详见本图则“图表”的规定。其中,必须单独占地的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有:职业学校一座,位于02-18号地块;中学三座,位于03-13、07-08、08-01号地块;小学七座,分别 位于02-11、03-03、04-13、05-05、06-36、07-19、08-09地块;幼托十四座,分别位于02-06、02-19、03-02、03-08、04-10、05-01、05-21、06-01、06-21、06-26、06-33、07-05、07-17、08-10号地块;综 合市场及肉菜市场八座,分别位于02-13、03-16、04-03、04-12、05-11、06-17、07-22、08-07地块,以 及本片区内的所有医院、派出所、消防站、电话机楼、邮电支局、变电站、公交枢纽站、加油站等。配套 设施设置详见本文本“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表4.2)。

深圳市法定图则的探索与实践

29 城市规划/1998年第3期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院八周年专版 孙骅声 周劲 陈宏军 深圳市法定图则的探索与实践 =提要>法定图则是深圳市在加 强城市规划的法制化和民主化建设方面进行的一项有益的尝试和改革。本文简要地介绍深圳市法定图则的概念、特点、内容和形式以及其外部支撑条件,以期读者能对其作概略性的认识。 =关键词>深圳;法定图则一、法定图则制度的建立依赖于/立法程序0和/严格执法0 1997年12月,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公布了5深圳经济特区城市规划条例(草案)6(以下简称5条例6),5条例6对规划的层次规定为城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分区规划、法定图则和详细蓝图。其中,法定图则的编制、审批、公众咨询、定期检讨和修订都必须经过一整套严密的立法程序,审批后成为确认的法令文件,并规定法定图则的/终审权0不是规划主管部门,而是市人大授权的/城市规划委员会0。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法定图则的编制和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法定图则应当覆盖全市,但它必然会有一个覆盖的时间过程。因此,在尚未覆盖的地区仍然依据控规进行管理,条件成熟时再抽取其中必须法定的内容,经过法定程序而形成覆盖的法定图则。 其次,法定图则虽然是规划编制内容和方法的变革,但决不是一个孤立的层次,而是受到政府行政和法规体制改革的支撑。具体地说,法定图则的内部支撑是深圳规划国土局已颁发的5深圳市规划国土局依法行政手册6;外部支撑是深圳市人大和政府即 将颁布和实行的5条例6和其它行政与法规体系等;上部指引为国家和省颁布的国标与规范,下部基础为市规划国土局的三级管理架构,并在主管部门内设有执法监察部门,配合法定图则的贯彻。这些为政府部门执法和守法、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有关民众的守法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二、法定图则中/法定0的内容和形式 深圳的/法定图则0虽然是从香港直接借用来的名词,但其涵义有所不同。香港的/法定图则0在规划层次上更接近于我国传统规划体系中的/分区规划0阶段,而深圳的/法定图则0则定位于控规阶段。因此,深圳的/法定图则0包括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是指深圳五层次规划体系中的一个阶段,狭义是指该规划阶段中具有特殊法定意义的规划成果。 为了统一法定图则编制的内容、深度并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深圳市规划国土局从1996年起,开始组织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以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控规作为典型实例进行研究,经过反复探讨,逐步达成共识,形成一套法定图则的编制办法。具体来说,就是将法定图则的成果分为/法定文件0和/技术文件0两部分。其中,/法定文件0(包括/文本0和/图则0)是核心部分,是真正/法定0的内容。而/技术文件0(包括/规划研究报告0和/规划图0)则仍相当于传统的控规的成果,是/法定文件0的技术支撑。其目的在于:一是考虑到对于那些不具备编制/法定文件0条件的地区,仍可 将相当于控规的/技术文件0继续作为 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并与过去已做过的控规有良好的衔接;二是有利于保持地方法规与建设部已颁布的5城市规划编制办法6等国家技术规范取得法律关系上的一致性。 那么,对于/法定文件0而言,/法定0内容的提炼就成为关键问题。对此采取的做法是:为了杜绝目前规划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干扰,对地块的使用与开发实施严格控制,特别是对诸如土地用途、开发容量、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和重要市政设施等关键内容,必须制定严格详尽的技术规定,不仅对其定性,而且定量,甚至定位。而对那些主要受市场调节的影响和具有不可预见性的方面则给予较大的弹性,以免给实际管理工作造成不必要的被动。因此,我们在确定/法定0的控制指标时,只选取了/用地性质0、/用地面积0、/容积率0、/建筑覆盖率0、/公共配套设施0等5项作为必不可少的控制内容,而其它控制指标可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另外,与香港和国外做法不同的是,深圳还将/大型市政通道0也列入/法定0内容。但是,由于城市发展本身仍存在着诸多不可预见性因素,因此,上述所谓/法定0内容也并非是绝对一成不变的,也必须预留一定的弹性,以适应市场运作的要求。特别是/用地性质0常常受到市场力量的冲击,在保证符合规划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也需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用地性质0的弹性我们称之为/土地利用相容性0,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不同用地性质之间的兼容性,另一方面是同一用地性质中不同建筑用途之间的兼容性。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对每一个地块都规定三类用地性质和建筑用途:一类是/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或建筑用途)0,二类是/须经规划主管部门批准才能获得的用地性质(或建筑用途)0,三类是/须经规划委员会批准才能获得的用地性质(或建筑用途)0。这体现了规划控制严格程度的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到,法定图则的编制比传统的控规更加严密、更加细致。这对于规划编制部门是个新的挑战,但也是城市

深圳法定图则十年记

深圳法定图则十年记 杜 雁 摘 要:1999年深圳市规划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深圳市中心区等11个地区的法定图则至今,深圳的法定图则编制已历经10余年,从最初的质疑到不断地修正完善,是法定图则十年艰辛路程的真实写照。当《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执行,明确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规划审批的强制性依据时,深圳的规划编制技术和审批程序已经较为成熟,当深圳市政府发布“二年内完成深圳全市法定图则的审批全覆盖”的指示后,规划主管部门更多地将工作重点放在密集审查次数、统筹技术细节等方面。无论是深圳的法定图则还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皆因为《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法定图则与法制环境、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单元、公众参与 先简单回顾深圳法定图则的酝酿和编制历程: 1996年年底,深圳参考国外的区划法和香港推行法定图则的经验,决定逐步推行法定图则制度; 1998年,《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法定图则审批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和配套办法颁布施行,为法定图则的编制和审批提供了法律、程序和技术保障; 1999年,深圳市规划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深圳市中心区等11个地区的法定图则; 2003年,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网站正式启用,法定图则在现场展示的途径基础上,增加了网络展示和查询的公众参与渠道; 2008年,建立“法定图则编制及入库系统”平台,实现“一张图”管理; 2009年,“法定图则大会战”启动,计划2年内完成全市近250项法定图则(其中已批复89项)的全覆盖编制工作。 作为全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试验场”,我以为在规划编制技术上,深圳有三项成果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也值得向全国推广:其一是86版的深圳经济特区总体规划,其确定的组团结构令城市规模远超预测的城市仍能正常运转;其二是基本生态控制线和后续一系列配套管理规定,“铁线”的概念深入社会每个角落,城市粗放型扩张的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违规操作”成本大大提高;其三就是已经推广10年的法定图则—《城乡规划法》中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经过10年的历练,尽管法定图则的编制和审批还有一些尚未完善的细节,但这个可贵的平台越来越多地引发社会的关注,成为社会多方利益博弈的焦点。 回顾深圳的法定图则历程,结合国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历经的探索,有必要针对以

深圳市法定图则法律解释

1总则 1.1为规范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的内容与深度,依据《深圳 市城市规划条例》制定本规定。 1.2法定图则就是指在已经批准的全市城市总体规划、次 区域规划、分区规划及其她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对规划区内指定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以及公共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城市设计等方面作出控制与引导规定,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后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文件。 1.3深圳市范围内的法定图则的编制均应符合本规定的要 求。全市法定图则地区(以下简称“图则地区”)依据建设特点与管理要求分为基本建成地区(A类)、发展地区(B类)与特别指定地区(C类)三种类型。三种类型地区的范围应在《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分区》中明确划定。 2 法定图则成果的构成 2.1法定图则按照编制与审批程序分为法定图则草案(以 下简称“草案”)与法定图则正式成果两个阶段。草案就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用于公开展示的法定图则初步成果,当其经法定程序最终批准并公布后即成为法定图则。法定图则包括文本与图表两部分,即法定图则的“法定文件”。在制

定法定图则草案之前,应当首先编制法定图则的“技术文件”,包括现状调研报告、规划研究报告与规划图,作为制定法定文件的基础。技术文件编制的内容及深度规定见附录一。 2.2法定文件的构成 2.2.1文本 文本就是指法定图则中经法定程序批准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条文。 2.2.2图表 图表就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并由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划委员会”)主任签署生效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图及其附表。 3 法定文件的编制内容及深度规定 3.1文本 在文本正文之前应说明法定图则编制与审批的背景、目的与程序。对原有法定图则进行修改的,应说明修改的主要内容。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试行稿)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试行 稿)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RULES FOR FORMULATING STATUTORY PLANS OF SHENZHEN 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1999年3月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目录 1 总则.................................................... 2 2 法定图则成果的构成...................................... 3 3 法定文件的编制内容及深度规定............................ 3 4 技术文件的编制内容及深度规定............................ 7 5 法定图则的成果要求及其统一格式. (12) 附录1:法定图则电子数据标准格式........................... 14 附录2:法定图则统一注释..................................

18 ·1· 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技术规定1 总则1.1 为统一深圳市法定图则编制的内容和深度,实现法定图则编制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依据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有关规范和标准,遵照《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及《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SZB01-97)(以下简称《规划标准与准则》)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编制技术规定。1.2 法定图则是指在已经批准的全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及分区规划的指导下,对分区内各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公共配套设施、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及城市设计等方面作出详细控制规定。重点是对分区规划所确定的各项指标进行深化和落实,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后成为法定文件。1.3 深圳市城市规划区内的法定图则的编制均应符合本规定的要求。1.4 本规定未包括的内容,除应遵守《规划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现行有关法律、

深圳法定图则

深圳法定图则:控规法制化进程的先行者 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法制化进程的一个先行者,深圳法定图则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己获得社会广泛认可,成为市民参与度最高的规划。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广东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法定图则的地位更是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与此同时,社会各方对法定图则的编制进度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圳法定图则面临编制体制上的新探索。 深圳法定图则:2010年有条件全覆盖 1998年5月15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正式颁布实施《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作为深圳市十几年来城市规划体制改革实践的总结,它对深圳市的规划体系规定为城市总体规划、次区域规划、分区规划、法定图则和详细蓝图等5个阶段。其中,法定图则的编制、审批、公众咨询、定期检讨和修订都必须经过一整套严密的立法程序,审批后成为确认的法定文件。这标志着深圳市法定图则规划体制的正式确立。 据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级高级规划师周劲介绍,深圳自1998年开展法定图则编制工作以来,目前己基本覆盖特区内、东部滨海地区和宝安、龙岗两区重点建设地区,未来工作重点主要向特区外转移。同时,部分早期编制的法定图则也陆续展开修编工作。

迄今为止,深圳已批准79项法定图则,覆盖范围44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75.3平方公里,占全市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30.6%,并覆盖五大水源保护区,面积160.15平方公里。已批图则有60项位于特区内,覆盖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53.6平方公里,占特区内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70%;有19项位于龙岗、宝安两区,覆盖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21.7平方公里,占两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7.9%。 目前深圳市己批和在编法定图则总计覆盖范围约100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约730.6平方公里,占全市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81.2%。“根据全市法定图则编制计划,预计到2010年法定图则的编制有条件覆盖全市的规划建设用地。”周劲说。 成立“法定机构”,实现连续跟踪 按初步计划,深圳2010年可基本完成法定图则全市域覆盖。“但这只标志着深圳市城市规划管理走完了从总体规划战略指引阶段向法定图则精细化管理阶段迈进的第一步,只是解决了行政审批依据的‘有无’问题,而要真正提高深圳规划设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还须持续不断地开展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周劲说。 借鉴香港、新加坡的经验,深圳市规划局成立了规划编制的“法定机构”——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其核心工作就是开展法定图则的编制和技术跟踪维护。中心的职责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