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习题 - 近代史

复习题 - 近代史

2. 简述近代中国社会与的主要矛盾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它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阶级;一方面,他们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有反侵略,反封建的要求,有革命性的一面;另一方面,他们又同国外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不同程度的联系,有妥协的一面,缺乏彻底的反侵略,反封建精神,"一身而兼二任"是他们的基本特性。

3. 简述近代中国社会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民族面临的两大任务是互相关联的,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延续和追求的目标。

6. 辨析:作为一场旧式农民战争,太平提昂运动避免不了失败的历史命运。这是由农民阶级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
太平天国运动避免不了失败的历史命运,设是由农民阶级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成为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即不能在政治上成为一种独立的力量,也不能再经济上铸就一个稳固的基础。

8. 维新运动的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旨在挽救祖国危亡的爱国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改革运动。
(3.)戊戌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现代的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9. 三民主义的内容
(1.)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满清专制政府,破除满洲贵族的残暴统治,重建汉人当权的政府。
(2.)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3.)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或“土地国有”。

10.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把皇冠打落在地,建立了共和政体,在政治上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使民主主义思潮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空前地激发了人们的革命精神,使封建帝制的复辟无法得逞。
(2.)辛亥革命不仅打击了封建势力,也给帝国主义以有力的打击。
(3.)辛亥革命给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新的推动。
(4.)辛亥革命所进行的其他方面的社会改革,冲击了封建习俗,淘洗了20世纪中国国民的国魂。

11. 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性质影响
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以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就其知道思想来看,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范畴;就运动的参加者来考察,主要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12.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在中近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伟大的意义。它是一场伟大而彻底地反对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性爱国运动,也是一次主求民主和科学的空前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五四”运动促成了中国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即中国工人阶级的迅速发展与壮大,中国国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并且充分显示了其伟大的革命性和彻底的革命精神。“五四”运动促成了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的广泛传播,并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 中国共产党成立历史意义
(1.)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工人阶级不断成长壮大以及工人运动发展的基础上创建的。
(2.)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的党”。
(3.)中国共产党初创之时即确立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并执行严格的组织纪律。
(4.)小资产阶级及封建主义思想的应先比较严重也是中国共党创建初期不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16. 辨析:新三民主义成为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也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强调了耕者有其田与中共二大制定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新三民主主义成为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也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17. 毛泽东论证了中国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
(1.)中国是半殖民地办封建大国,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
(2.)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3.)全国继续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式。
(4.)想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5.)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18. 辨析:中国现实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1.)毛泽东在科学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系统而完整地论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毛泽东认为,中国现实社会的办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即第一步改变殖民族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2.)毛泽东科学地分析了中国农民阶级及其各个阶层,论述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并确立了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的思想。
(3.)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的科

学结论。
(4.)指明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不可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也不可能立即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是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

19.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
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
(1.)在抗战初期阶段,正面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
(2.)支援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3.)国民党中爱国官兵的抗战英雄亚绩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
(4.)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习,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5.)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20. 敌后战场的作用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辟的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配合,对日军形成两面夹击的战略格局,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2.)解放区战场的开辟,小号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为整个抗日战争赢得了战略主动权。
(3.)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的1941年后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成为中国抗战的重心和台柱子。
(4.)敌后解放区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大反攻的战略出发地和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战略基地。

22. 解放战争事情第二条战线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第二条战线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1.)对于人们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起了积极的配合作用。
(2.)暴露了国统区社会矛盾的尖锐化,直接动摇了国民党统治的社会基础,极大地扰乱了国民党统治的后方。
(3.)积聚了革命力量锻炼和培养了干部。同时,配合解放军接管城市,保护了城市的公告设施。毛泽东指出,解放区人们解放军的胜利和蒋管区人民运动的发展,预示着中国新的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大革命毫无疑义地将要到来,并可能取得胜利。

23. 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主要有下列因素决定:
(1.)帝国主义不允许。
(2.)社会主义不允许。
(3.)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不允许。
(4.)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大众不同意。
(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因为他们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24. 辨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跟本任务是解放和反战生产力,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

26. 建国初期外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有了日益强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这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条件。
(2.)资本主义经济先天不足,发展维艰,难以承担实现国家公务化的任务。
(3.)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同样是生产力发展和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客观要求。
(4.)新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是决定我们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外因。
(5.)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当时人们的普遍心理要求。

2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
(1.)讲话首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思想,科学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新学说。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两类矛盾性质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两类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上的表现。
(2.)讲话明确指出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阐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讲话阐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方针。这主要是:在人民内部的日常政治生活中,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经济工作中实行对全国城乡个阶层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和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等。
(3.)讲话指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为了实现中国工业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