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八单元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十八单元 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十八单元:实用类文本阅读

2009年考试大纲在“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提出: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里的“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是以前考纲所没有的要求,接下来对本考点提出具体要求: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⑵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⑶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这单列的三条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读。探究,在词典里的解释是:探索追寻。它作为一种专门的题型,出现的时间不长,我们对它的解题规律了解不够。但相信只要我们掌握了它的一般出题规律,加以适当的训练,就一定能做好探究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是高中语文新课标选考内容之一,自07年登上高考舞台,因其内容贴近现实,语言通俗晓畅,往往成为学生的首选,但实际上这类题并不简单,因为它不仅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必考的一些能力,还从实用类文本的文体角度命题。纵观09年全国高考试卷,考查到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试卷有福建卷、江苏卷、山东卷、辽宁卷、宁夏卷、广东卷共6套。实用类文本的考试,主要为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从选材上看,传记是试题考查的热点体裁,但新闻、科普文章等也有试题考查,访谈未被列入考查范围。从选文上看,选文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均十分典型,利于考生对高考新设文体文章的把握。从考查内容看,鉴赏评价、探究能力备受青睐,鉴赏评价侧重就文本特点进行考查并有所拓展,而探究题设题的点和面均进一步拓展。从选材上看,选文既体现时代特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实用价值。从题型上看,题型相对灵活,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形式多样。从考查内容看,均涉及对语句的理解、信息筛选、文意把握、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等能力的考查,这种趋势为今后高考命题和备考提供了借鉴。

一、(09福建卷)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寂静钱钟书

周劼人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

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心不在焉’。”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选自200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2.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B. 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

C. 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

D.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静”。

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12. AD

【解析】A项,“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错,原文是“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这说明清高孤傲是有人误读,而不是钱钟书的本性。D项,“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错,“寂静钱钟书”围绕的应该是钱钟书而非各种人。

13. 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4分)答:

13. 答案示例:钱钟书的“格调”是“静”。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的恪守着完整的人格,这样才能一生宠辱不惊;在治学风范上,他始终墨守“寂静”,这是用心苦读,潜心治学的重要条件。

(如有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要求学生能够从文本中筛选出能够表现“格调”内涵的事例,并加以适当的分析。

14. 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6分)

答:

14.探究要点:

①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②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对人才的影响。

③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

(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二、(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19-22题。

①杨澜(以下简称“杨”):您看您去过这么多地方,台北、高雄、美国、香港,哪能一块地方是您最心爱的?

余光中(以下简称“余”):这很难说。有人说我是乡愁诗人。我写过好多乡愁诗,可是我觉得我的乡愁呢,不是同乡会式的,不是关乎某省、某县、某村的,因为乡愁可以升华或者普遍化为整个民族的感情寄托。这样说来呢,乡愁就不完全寄托在地理上的某一点,它不仅仅是地理的,也可能是历史的,可以说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而且在中文里面也可以有所寄托。那一年到东北访问,我在短短的致辞里就讲到,小时候在抗战时就会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还有“万里长征万里长”。那时,我没有去过长城,更没去过松花江,可是整个民族的一个大

字为荣,有一天,中国亦将以你的名字……”

杨:为荣?

余:没有。

杨:没有这两个字,所以我不是诗人,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

②杨:我们看您的人生经历,觉得您其实并没有遇到过特别大的困难,家庭很美满,生活呢,教书、写诗、写散文、写评论,也是人们想像的比较安定的生活。但您为什么却说“我写作是因为我失去平衡,心理失去保障,而心安理得的人是幸福的,缪斯不会去照顾他们”?

余:一个人不能光看他表面的职业和家庭。他内心有很多心魔,内心世界可能很复杂,比如他的愿望并没有完全达到,那就不是表面上看得出来的。我在21岁时就离开大陆,那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我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而且一个人到了21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让我念念不忘,也成为我的一个……心结,一个中国结。

③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欢您的诗,但人们的欣赏对象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年轻人喜欢卡通、流行歌曲等那种节奏更快、更有形象感的东西。那么用于看白纸黑字的时间呢,相对就要减少一些了。您觉得未来的诗歌,希望在哪里呢?

余:这个情况不仅仅存在于大陆、台湾、香港。因为媒体变了,价值观也随之改变了。我向来不认为文艺要大众化,而应该小众化。可如果你连小众都维持不了的话,那就有很大问题了,像三毛也好,或者余秋雨也好,到底还是不能跟一个流行歌星比,对不对?可是,听流行歌的跟读余秋雨的散文的还是不一样,所以不能够拿来比较。目前的新诗有相当多的毛病,很多诗人如果得不到知音,也应该反省一下,检讨自己的诗是不是能吸引人,这是多方面的因果现象。

④杨:现在年轻一代接触更多的是一种网络上的语言,要想保持中文原来的那种纯粹和一脉相承,已经是越来越难了。您担不担心中文的纯洁度问题,或者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也要听之任之?

余:我是相当担心的,也不能听之任之。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问题是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所以很多人认为语言就由它去,它有它的生命,其实不然。比如说我们目前的中文,如果过分西化的话,中文特色就会荡然无存了。

(有删改)

19.这篇访谈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4分)

答:(1)对乡愁的理解;(2)诗人的创作动因;

(3)诗歌的现状和发展;(4)中文的纯洁度。

点评:此题考查概括能力,难度适中。

20.阅读访谈第一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⑴如何理解余光中所说的乡愁?(2分)

答:余光中认为乡愁并不完全由地理造成,它是历史的乡愁、文化的乡愁,可以升华为民族的感情寄托。

⑵为什么杨澜说“就要差这两个字才好”?(2分)

答:这样更有悬念,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点评:此题考查文中句子的含义。尚可。

21.怎样理解第二部分划线句子的含义?

答:(1)文学创作的动力源于作家内心世界的冲突和体验,这正是作家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的根本原因。

(2)心安理得、内心世界过于平静的人,不会产生强烈的创作愿望,也就创作不出优秀的作品。

点评:这一句仍然考查文中句子的含义,与上题考查点重复,命题人缺乏最基本的命题知识。

22.第四部分中提到“有学者说,语言就像河流,你不能阻碍它”而余中认为“有河流就有两岸,两岸如果太模糊了,这河流就不晓得流到哪儿去了”。请联系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而对语言的发展不能听之任之,需要加以必要的规范。在当今社会背景下,中文既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更要保持其特色和纯洁度。

点评:此问题对学生来说比较难,对习惯于做实用文本阅读的学生来说占不了便宜。

根据考纲的要求,我们分类整理了新闻、访谈、传记、调查报告阅读的资类,供同学们参考。

一、掌握新闻文体的相关知识

(一)新闻的文体特征

1、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3、文体特点:

(1)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2)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3)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

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引题(引标):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④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4、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消息文体知识

1、消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2、消息的特点:(1)真——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2)新——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3)活——生动活泼,鲜明生动,用形象说话。(4)短——篇幅短小,中心一个,用重点说话。

3、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4、消息的要素:消息(也叫新闻或报道)有五要素,又称“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

5、消息的写法:一般写法都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内容。特殊写法也可采用金字塔式,悬念式,并列式等。

二、解读新闻文本的几点方法

新闻是属于记叙文的一种类型,包含了记叙文的基本特点,解读时我们可以借鉴记叙文的阅读方法,但又不能照搬全套。因此,根据新闻特点我们在复习时可采用如下的六个步骤:

1、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

2、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3、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4、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5、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6、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

按照这六个步骤进行阅读,一般就能逐步达到全面掌握阅读一篇新闻的目的。下面,对这种阅读方法分析介绍:

第一步“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摩揣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迅。

第二步“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第三步“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点。

第四步“辨叙述方式”,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叙述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迅的叙述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关注了。

第五步“挖中心主旨”,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D层级的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

第六步“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新闻的基本要求,目的是针对考纲当中C层级的分析综合“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层级的鉴赏评价“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和F层级的探究“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这些考点。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

【答题方法】

针对新闻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简明阐述自己的看法。这是一种全新样式的开放度极大的命题样式。一般又附带字数要求(其实即便没有字数限制,出于时间和篇幅所限,考生既不可能也不需要写出长篇大论),答题时许多考生往往无所适从。如何突破这一难题呢?

1.综合权衡,稳妥立论

一般来说,这类开放性的考题,命题人并不限定论点的唯一性。只要不涉及是非性论题,考生一般可以自由表述自己的观点,即你既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既可以肯定褒扬某种做法也可以指出其不足。需要说明的是,简述答题不同于作文,无需标新立异,从应试的角度来说,我们更应该综合权衡,稳妥立论。在保证立论正确的前提下,应尽能的选择易于表述、利于自己把握的观点,省时高效。以广东新结构试题的典型样题为例(题见“典型题例”),命题要求就“泰尔瓦塔村刚刚受到海啸的重创之后急需救援,这时到灾区对孩子们进行心理辅导合适不合适”谈谈看法。理论上讲,无论是认为合适还是认为不合适都是可以的,但结合报道内容,显然选择认为合适的观点更为稳妥,也易于从选文找寻论据,利于表述。

2.回读原文,精选论据

明确观点之后需要作简明扼要的论述。应回读原文,从原文中精心挑选有力的论据用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一点非常重要。仍以广东新结构试题的典型样题为例(题见“典型题例”),我们确立这种做法是合适的为观点,就应积极回读原文,从心理辅导的针对性、做法及预期效果等角度精选关键句,作为有力的论据。

3.简要论述,联系实际

适当扼要引用原文关键句作为论据,还要作精要的论述,以证明观点的正确。有的时候,还要联系实际适度分析,以使论证更为有力。以“知识按钮”版块所引报道为例,如果命题设计针对“患病男扔东西,有人竟喊怎么不扔钱”这一现象谈谈看法,我们当然要批评这种漠视生命的卑劣行径。在论述时还可适度联系生活实际,稍作举例,比如见人落水施救先谈价钱,路遇已经临产的孕妇,怕弄脏座椅,出租车扬长而去等。可以更好的支撑自己的论点。4.精要作结,回扣论点。

最后要用一句话作精要概述,回扣论点作结。句式参考样式:因此……;基于此,我们认为……;简而言之,……II 访谈类文本阅读

【文体特点】

“访谈”的概念:如果因为某个人、事件、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这里要注意以下要点:访谈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某一特定人、事、问题;访谈的对象有很强的限定:专家或知情者。通常以答记者问、采访纪实、访谈录、对话录等形式出现。

一个成功的访谈应该达到如下要求:

1、首先要确定的就是谈什么,深入、细致充分地做好准备工作。所以要做到:

(1)根据目的和受众需要,选定访谈对象,确定采访方式。

(2)适当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搜集与访谈问题有关的资料,详细了解访谈对象的方方面面。背景知识要比较充足,在访谈过程中才能左右逢源。

(3)确定采访主题,并根据主题确定访谈的具体细则。访谈主题要明确集中,有针对性;具体细则要清楚明白,便于操作,并且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灵活机动应变。要列出访谈提纲,分类设计问题。

2、精心实施、调控好访谈过程。访谈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开头要能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主体要根据进程的变化,因势利导,充分运用各种设问技巧,保证访谈的顺利进行和内容的拓深、拓广。特别是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见微知著,准确判断它们所蕴涵的价值。结尾要作适当的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访谈在文本上呈现为一问一答的方式,但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还可以根据情景进行创造。一般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语言上提问要用平实的口语化的语句,回答则要视具体内容和人物性格而定。

整个进程中,都要注意访谈的各个方面。掌握好访谈的各个细节,要抱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谈。

象的谈话内容,尊重事实真相,尊重谈话者本意。由于访谈反映问题要有一定深度,所以需要对材料进行再加工,要适当剪裁,着力突出关键。注意访谈文章的时效性,典型性,使文章更加凝练、中心更加突出,个性更加鲜明。尤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较好地再现访谈对象的话语特点,二是体现和强调现场感。

当前媒体中有许多电视访谈节目可以作为借鉴的范例,如《焦点访谈》《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可以适当看一些,体会其过程的调控、设问的技巧、语言的风格等。视需要还可以制作成音像资料等。

【阅读方法指导】

阅读访谈关键是迅速把握访谈的话题、理清访谈的线索、归纳访谈的主要内容、分析访谈的技巧、评价访谈的收效。

1、如何快速准确地把握访谈的主要进程和内容。

(1)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把讨论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

(2)将访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先读提问者(访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

(3)重点精读一些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访谈对象的关键回答,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读解分析方法一样。

2、如何分析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访谈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就是由一问一答一直连环下去组成一篇文章。但其问答有互动的因素,并且依靠一问一答推动访谈的进行。这其中,双方要充分配合。提问者要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有物。如果遇到不和谐、浅层次徘徊、进行不下去的情形,提问者必须运用恰当的调控手段。

访谈文本的表现手法主要是针对提问者而言,必须掌握基本的问的技巧。而读者在阅读时着重就是要关注提问者问的艺术技巧。

(1)一般提问方法:要么直接问,要么旁敲侧击。可以细分为:

①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②直问:不转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③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④旁问:有意岔开,先谈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

(2)访谈对象的回答有时会出现一些新情况,访谈要及时抓住新情况,调节控制好访谈过程。使访谈访谈顺利、深入地进行下去。

①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②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

③对比:有时侯,访谈对象就某一问题在回答时的陈述不尽相同,如果发现这样的疑点可以进行对比提问。也可以引入一些其他人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问。

(3)要注意的问题:

①一组问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

②每个问题要明确单一,一次发问不要包含两个以上的问题。

③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一定的语气。

④要用平实的口语化的语句。

⑤要善于简单点评对方的话或精要讲出自己的理解从而引出对方的进一步阐述。

3、如何对访谈进行鉴赏评价。

要紧紧把握考试大纲来操作。“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包括访谈者的观点和访谈对象的观点,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能找出他们支持自己相关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然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高考考察一般会以正面的为主。访谈的题材通常都是名人、大事,与当前整个社会或某些阶层息息相关,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社会价值和影响。阅读时要将视野扩大,将该访谈放到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中,联系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主流思想文化、各阶层的关注程度来进行对照,然后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阐释。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文本的某种特色”主要落实于文本的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首先要能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章说一说文章为什么要营造这种特色,还要进一步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如果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就更好。

4、如何对访谈进行探究。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不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时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指的是文本可达到的层次,如深层、浅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可能涉及到的范畴,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风俗、娱乐、艺术、行文等。“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就是要尽量多从上述角度揭示更多的内容。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就是要分析归纳出提问者和访谈对象(主要是后者)的人生观,探讨他的人生价值,揭示他的这种人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

“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个考点是考查考生的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质疑精神。要善于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怀疑、对难点尽量依据文章或借助工具书试图解决,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要注意的是,高考考查一般访谈对象应该是该领域的专家,必有其独到之处,对其观点不要轻易完全否定。

III 传记类文本阅读

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

从表达方式看,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

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二、传记的文体特点

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三、传记的阅读要求

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传记的阅读要求是: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答题方法:观点+文本的材料+总结)

因此,学生在阅读传记时,除了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还要注意以上五点。训练时,建议按照以上五点要求分点训练。

IV 调查报阅读

【文体特点】

一、调查报告的定义:调查报告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是根据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某一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按调查报告的性质和内容,一般可以划分为综合调查报告、典型调查报告和专案调查报告三类。

二、调查报告的文体特点:一般来讲,调查报告的结构,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

1、开头:就调查的一些情况作简要的说明,比如说明调查的目的、对象、经过、时间、方式、方法和结果等。这样做,有利于作者展开和读者理解整个调查报告的内容。还可以在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写一个类似于消息的导语一样的文字,提示一下全篇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先形成一个总的印象,以便迅速把握全文的中心。

2、主体:调查报告中关于事的叙述和议论主要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地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在内容安排上,主要是采取纵式、横式和对比三种结构形式。

①纵式结构。按照调查的顺序、时间的顺序或是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过程来写。这种纵式结构比较简单,适合表达线索单一、内容集中的报告内容。它的特点是内容连接贯通,结构条理清楚。

②横式结构。可以按调查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加以叙述和说明。这种结构比较常见,它的特点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侧面回答问题,论述比较全面、透彻,适合表述问题比较复杂,内容层次多的报告内容。写作时要注意安排好

③对比结构。即把两个不同对象加以对比写。从自始至终的对比中让人们认识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做法,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结构安排上的对比是为了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对比,使读者在对比中肯定所是,否定所非。

主体部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结构,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以更好地表现主题。

3、结尾。可以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也可以是展望未来,提出希望;可是归纳主题,强调意义;也可以没有明显的结尾,全文由总到分,说完了事。结尾要简短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既不可草率从事,也不可画蛇添足。

四、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材料真实。报告中所运用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确凿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不能虚构,数字必须准确,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这是调查报告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

2.对象典型。调查报告反映的对象多种多样:正确的、反面的、现实的、历史的、个人的、单位的等事实都可以作为被调查对象,写进调查报告。但不管从哪方面取材,都必须注意典型性。只有被反映的对象具有典型意义,调查报告才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3.叙议结合。调查报告以介绍事实材料为主,运用叙述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交待清楚,但它不是运用文学具体描绘和形象刻画,是让读者具体了解经验成功之处或错误失误之处,所以要运用材料叙述来说明问题。为了揭示事物的本质意义,表明作者的主观见解,在叙述的过程中,作者往往要进行一些议论。但这种议论只能是“画龙点睛”的,要恰到好处、点到即止。

4.针对性强。调查报告反映典型,具有面上的指导作用,因此它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它必须有针对性进行调查研究,对经验或教训作认真细致的分析总结,指导群众去弄清他们都关心的事情或解决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五、调查方法:开调查会、个别访问、蹲点调查、现场察访

【阅读方法】

1.快速准确地把握调查报告的内容。

(1)迅速准确阅读文章第一段(开头部分),把握调查的对象、内容。

(2)阅读全文,了解清楚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注意事件的细节。

(3)重点精读一些调查者总结收集的数据,调查者发表议论的部分,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读解分析方法一样。

2.注意调查报告中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调查报告是在叙述中把观点表达出来的,即在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得出观点。因此,我们要注意在阅读中把握好文章中的材料与观点的统一问题。

(1)运用一个或几个典型材料说明观点。我们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同时也要注意材料内部的相互逻辑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说明观点。

(2)运用对比的材料来突出观点。这种对比,可以今昔、新旧、正反和成败等的对比。通过不同事物不同方面的对比,能够更好地突出事物特点,更好地划清是非界线,突出观点。对比还可以是具体的事实,也可以是统计数字、百分比。

(3)用精确的数字来直接说明观点。基本统计数字、百分比,都可以反映事物的面貌和实质,可以增强说服力。在运用统计数字说明观点时,要注意它的精确性,要实事求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运用时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力戒盲目堆砌数字,淹没观点。

调查报告可以先摆材料后提观点,也可以先提观点再用材料加以说明。有时虽不明显地提出观点,但可以从阐述中看出观点。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一定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的高度统一,以便更好地表现主题。

3.调查报告的鉴赏评价。要紧紧把握考试大纲来操作。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主要是调查者的观点,必须认真梳理,全面把握其要素和倾向,能找出他们支持自己相关观点的相应材料,分析其逻辑推理的科学性,尤其是对调查报告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高考考察一般会以正面的为主。调查报告的题材通常都是针对性极强的,与民生、社情、当前整个社会或某些阶层息息相关,因此会产生较大的社会价值和影响。阅读时要将视野扩大,将文章放到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中,联系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主流思想文化、各阶层的关注程度来进行对照,然后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阐释。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文本的某种特色”主要落实于文本的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首先要能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系文章说一说文章为什么要营造这

4.如何对调查报告进行探究。紧紧把握考试大纲来操作。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不同的角度”可以是正面的角度、反面的角度,当时人的角度、旁观者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指的是文本可达到的层次,如深层、浅层,实用层面、美学层面、哲学层面;可能涉及到的范畴,如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风俗、娱乐、艺术、行文等。“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就是要尽量多从上述角度揭示更多的内容。

“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就是要分析归纳出调查对象的人生观,探讨他的人生价值,揭示他的这种人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如果是事件调查,则更多应从时代精神的角度进行探究。

“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个考点是考查考生的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质疑精神。要善于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怀疑、对难点尽量依据文章或借助工具书试图解决,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提出补充,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观点。要注意的是,调查报告本身是一种极具科学性的文体,它是在事实的基础上得出观点,调查的结果本身就极具科学性,一般不能轻易否定。

对调查报告进行探究,应更多地从社会价值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进行一些社会学的原理,关注民生、经济,有时可以从自身的角度来对问题进行实例分析。

总之,我认为复习这个考点可以采用化繁为简、突出重点的策略。

首先复习范围方面,锁定新闻、传记、访谈三类实用文本。因为这是最常见的且有一定文学价值的文本,其内容要么贴近现实,有一定的时代精神,能产生积极的社会功用;要么主人公有崇高的人格、深刻的见解,对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一定指导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三类文本应是命题者的首选,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07年高考新课标卷就是这三类文本。

其次,命题上有从文体角度命题的特点。如山东卷考到了新闻文体基本构成部分中的导语、背景,并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广东卷考到了采访者所提问题可以概括为哪几个方面,这实际上是访谈类文本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并怎样展开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回顾相关文体知识,重点训练文体角度的命题,以便回答问题更准确、更规范。

第三,开放题的指导。“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是实用类文本考查的重要内容,这种题目要求学生不仅要读懂文本,而且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对重大的、热点的问题进行解读,甚至要求学生联系社会现实予以回答。对这类题,不仅要教给学生答题步骤,更要提高学生思想认识,避免发生原则性的错误。

有了以上对实用类文本考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把“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等能力训练暂搁一边,重点突破文体角度命题的应对和开放题的指导。

一、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按要求完成1—4题(14分)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带来历史性转折

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

三年增加蓄洪能力27亿立方米,蓄洪面积扩大554平方公里

本报讯洞庭湖变大了!经过三年规模空前的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1/5。这个自明清以来不断萎缩的湖泊,终于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湖南省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1998年以来,全省已将220处阻洪堤垸实施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洞庭湖蓄洪能力增加27亿立方米,扩大蓄洪面积554平方公里。水利专家称,整治后的洞庭湖如果再遇到1998年那样的特大洪水,水位可平均降低0.1米。岳阳城陵矶的水文标尺上,凶猛的洪水再也爬不到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高度。

长大了的洞庭湖别有一番景象。隆冬时节,原来人丁兴旺的华容县集成垸、汉寿县青山湖垸已无人迹,成千上万的白鹭、野鸭、天鹅在栖息、飞翔,成片的杨树在风中摇曳,赶走了冬天的苍凉。

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洞庭湖方圆八九百里,号称“八百里洞庭”,洪水期湖面达6000平方公里。此后数百年泥沙淤积,盲目开垦致使“堤垸如鳞”。在实施综合治理前,这个长江水系的重要调节湖泊面积减少到2691平方公里。湖面锐减,调蓄能力削弱,灾害频频发生,湖区人民深受水患之苦。仅以1998年为例,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97亿元。

1998年特大洪水过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整治洞庭湖极为重视,国家投资70亿元。洞庭湖治理改变了单纯加

主的综合治理方略。三年中,湖区8.4万农户、30多万群众告别故地,实施大迁移,成为湖湘史上的一大壮举。澧县的澧南垸、西官垸是治理的重点地区,许多老人虽难舍故土,但更感谢党和政府让他们离开了“水窝子”。两个垸子8万多人有序搬迁,实现了安居乐业。“平垸行洪还洞庭浩浩荡荡,移民建镇让百姓世代安康”,搬迁户新居门上贴的这副对联反映了湖区人民的共同心声。

(万茂华赵成新李志林王利亚)

可喜的变化(编后)

经过三年的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了1/5,湖区群众告别了水患之苦。这不仅是湖南人民的大喜事,也为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洞庭湖治理之所以取得如此成效,关键在于认真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决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加高加固大堤“堵”的办法,增强了调蓄功能,使水有了出路。洞庭湖治理的经验再次表明,只有遵循自然规律,符合生态平衡的要求,人和自然才能和谐相处。

眼下,各地都在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调整不能光盯着农业内部,增甲品种、减乙品种,别忘了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植树造林等生态环境的建设,也是“战略性调整”题中应有之义。这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不仅关系到能否搞好农业结构调整,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做到可持续发展。

(《人民日报》2001年12月31日第五版,本消息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这则消息的标题很有特点,试加以分析。(4分)

用一句话概括洞庭湖治理取得成效的根本方法。(2分)

这则消息很注意锤炼文字试从文中找出两例加以分析。(4分)

这则消息运用了很多历史资料,这样处理会不会冲淡的现实性呢?请发表你的看法。(4分)

二、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1~3题。(12分)

悲壮的超越

卞毓方

凡人不幸陷于末世,注定了要上演悲剧;一个大有作为的人不幸陷于末世,同时也是他那个时代的悲剧。郑成功,无疑是晚明的一位军事天才兼政治天才:取名“成功”,就径直道出了他经邦济国、扶助乾坤的赫赫大志,又字“大木”,寄寓的同样是独木柱长天的煌煌抱负。倘若他与刘邦并世,当不失为登台拜将的韩信;倘若他替李唐定鼎,将不亚于凌烟阁上的秦琼;且看他的云水角襟:“只有天在上,而无山占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但他不幸生活在朱明王朝的薄暮,自打踏上政治舞台,浓重的悲剧雾霭就把他重重包裹。

郑成功真是生不逢时。早在17年前,在他还是只有20岁的时候,朱明王朝就在李自成农民大军的炮火中降下了帷幕;随着吴三桂投降爱新觉罗氏,满人进关,入主中原,仓促的南明弘光政权,以及随后并起的鲁王、唐王政权,也都旋起旋灭;如今,抗守西南一隅的桂王朝廷亦是幕燕鼎鱼,倾覆在及。而他,既然生为大明遗民,有幸为唐王朱聿键亲赐国姓,自是矢志廓清山河,不惜和清军血战到底的了。这是一段艰辛曲折、可歌可泣的历程。想当初,他焚去儒服,披上战袍,高擎反清复明大旗,统率有志之士,连袂云,挥汗雨,雄视江东,是何等壮怀激烈!比方说最近四年多来,他就以厦门、金门两岛为根据地,三次誓师北伐;其中,以第三次声势最为浩大,大兵一路进入长江,连克瓜洲、镇江,直捣金陵。“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教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信朱。”至今想起,犹令人仰天长啸,血沸神飞。可惜呀,可惜!由于他被空前的大捷冲昏了头脑,误中了金陵城守军的缓兵计,末了,反落得损军折将,惨败而归。

天未厌乱,国步多艰,方今之时,伪满朝廷的气焰正炽,山河纷纷沦于敌手,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如何才能扭转时局呢?谈判,——在这之前不是没尝试过,说到底,那只是敌人诱降的翻版,他又岂甘自毁节操;开仗,这是早晚免不了的,不过,将不再是他们主动北伐,而是清军大兵压境,四面围剿。以区区两岛目前的实力,要和胡运当空的清军抗衡,显然凶多吉少,只怕扬州、江阴的惨烈局面又是在眼前重演。史可法公的《复多尔衮书》固然写得辞采飞扬,“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也不失昂愤激烈,结果,不过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至多是增加几缕悲壮的尾音而已;恨血千年土中碧。老天啊,老天!以四海之广,八荒之大,难道就没有我义军更好的出路吗?突然,海上狂风大作,洪波如山涌起,俄而,就像神话中仙人骑辟水兽从龙宫跃出,远近的海水唰地分开一条大路——该是冥冥中有神的力量启示,郑成功在刹那间完成了生命的突围:他决计战略转移,先行跨海东征,收复眼下

以后的故事,就是大家熟知的了。他本人没有来得及吟唱的,山河已经替他镌刻了;时人没有来得及升华的,历史已经替他弘扬了。山不转水转,他以悲壮的战略转移超越了悲壮。这是大义之上的大义,战场之外的战场。它超越了单一民族的狭隘视野,是个体生命在错综复杂的国家、民族矛盾面前所爆发出的最强度的璀璨。伟业不一定在顺境。伟业不一定在全过程。尽管,郑成功在收复台湾后的第二年,便不幸日落中天,遽然病逝。但他奇迹般地从绝境中把握住了未来。他是以大智大勇、大忠大义去撞击时代,从而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倚天仗剑的永久性造型。

1.下列对这篇传记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用饱含激情的笔调回顾了郑成功充满着浓郁悲剧色彩的命运,给读者以超越现实的苍凉感、真实感,对当今两岸关系有暗示作用。

B.郑成功诗词的点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一段中的“只有天在上”诗,再现了郑成功被浓重的悲剧雾霭重重包围的现实。

C.第四段中的景色描写既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跨海东征”,收复台湾,又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人物当时的心情。

D.作者在解读郑成功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观史、读史。“城存我存,城亡我亡”的誓语固然不失昂愤激烈,但事实只能是“使淋漓的鲜血更加淋漓”。

E.文章的语言典雅而不矫揉。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使作品更增添了审美情趣,由此激发了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2.文章的第一、二段充分渲染了郑成功的“不幸”与“生不逢时”,这样的写法有何作用?(4分)

答:

3.联系全文,根据下面的思路谈谈你对文题“悲壮的超越”的理解。(4分)

(1)具体含义:

象征含义:

三、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1~3题。(8分)

居里夫人自传(节选)

1914年8月1日,德国向法国宣战。所有符合条件的公民,包括实验室的职员和学生,都加入了军队的行列,镭研究所实验室里只剩下我和一个有严重心脏病的技师。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都应该义无反顾地尽其所能,帮助国家渡过难关。我当然也不能例外。我把实验室所储存的镭,放到绝对安全的地方藏起来,努力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学识,尽一切努力为国家作应有的贡献。我主要的工作是为各个军事医院提供X射线检查,同时负责组织战地医疗队。

战争期间,利用X射线能够查出伤员弹片所在的确切位置,医生手术时十分迅速和准确。如果是骨骼和身体器官受到损伤,通过X射线也能一目了然地发现。借助这一手段,医生对许多内伤的恢复情况也能了然于心。但是战争开始的时候,没有一所军事医院配备X射线治疗仪器,也没有必要的技师,在其他的医院里这种设备也是寥若晨星。

我决心自己来解决设施和技师这两大难题。我四处奔走,把所有的实验室X射线设备集中在一起,1914年8月和9月两个月里,建成了几个X射线医疗站,由我培训的志愿者在医疗站里负责具体操作。在马恩战役中,这几个X射线医疗站起了很好的作用,只是这种设备和人员太少,无法满足整个巴黎地区所有医院的需要。

我向红十字会请求帮助,他们给了我一辆普通的敞篷汽车,经过我的设计和改装,这辆车变成了流动X射线医疗车。车上有一台设备齐全的X射线放射设备,一台发电机固定在车厢里,利用汽车上的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以供应X射线设备所需的电力,只要有医院需要,我们便迅速开车赶到。

医生们尝到了流动医疗车的好处,这种车的需求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我向政府提出了增加流动医疗车的计划,很快得到“全国伤员救护会”的大力帮助,他们的工作效率很高,我的计划在最短的时间里变成了现实。法国与比利时之间的作战区以及法国其他地区,总共创建和改造了200多处X射线医疗站,还为军队装备了20辆流动X射线医疗车。这些车辆都是各界人士慷慨捐助的,还有些人捐赠了整套的X射线放射设备。这些私人捐赠对救助战地受伤士兵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时,称职的司机很少,没办法我自己学会了开车,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亲自开车前往。那些医院和救护站的医生、护士们大公无私、勇于牺牲的精神,使我们心生钦佩之情,并常以她们的精神鞭策自己去克服一切困难。那些被抬到救护车上的伤员们鲜血淋漓、血肉模糊,令人不忍目睹。在作X光检查时,他们咬紧牙关强忍着搬动身体所带来的剧痛,从来没有任何抱怨。他们在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痛苦时所表现出的坚强毅力和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经常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对人类生命的摧残,永远忘不了那血腥恐怖的场面,我坚决反对一切战争。

掌握这方面知识和技术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战争时期,符合条件的人大多数都去服兵役了,我决定培养妇女做我的助手。于是,我向卫生部建议,在伊迪斯?卡维尔医院下属的护士学校里,增加一个X射线照相科。我的建议很快得到批准。1916年,镭研究所开始组建这个科并培训学员,在整个战争期间共培训了150名妇女。所学习的课程有基础理论和解剖学,此外还要接受一般的实习和训练。她们的文化基础都比较低,但只要肯努力学习,便能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这里毕业的学员后来都成了优秀的X射线照相技师,得到了卫生部的赞赏。其实,按她们所学的课程只能成为医士的助手,但是她们当中却有很多人能够独立操作这项技术,真是非常的难能可贵。

由于战争期间从事了大量医疗救护工作,我在X射线在医疗的应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大量的医疗检验新技术知识。为了说明、证实X射线照相术对医疗的重大价值,尤其是对在战争时期的发展与和平时期的用途进行比较和说明,我编写了一本名为《战争中的放射学》的书,并将它出版发行。

(选自《相伴一生的伟大传记》,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因为有了居里夫人,所以能够利用当时在医疗技术上领先的又极少人能掌握的X 射线技术,来做好医疗救护工作。

B.战争期间,法国称职司机很少,居里夫人自己学会开车,各个军事医院都是由居里夫人亲自驾驶流动医疗车去提供X射线检查的。

C.因为居里夫人是女科学家,安排的培训课程就十分切合女学员实际,所以培养的妇女X射线照相技师得到了法国卫生部的赞赏。

D.居里夫人不仅在科学研究上立下卓著的功勋,而且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努力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学识,尽一切努力为国家作应有的贡献。

E.居里夫人的自传思路清晰,表述准确具体,文笔朴实无华,体现了她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家的行文风格。

2.请找出最能概括居里夫人在战争时期行动的指导思想的一段话,并作简要分析。(2分)答: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居里夫人中断了伟大的镭研究工作,而去做普及的战地救护工作;“自传”顾名思义应当写自己,可传主却用了许多笔墨去写读者不一定想知道的医生、护士、学员、伤员和工作人员。请就此二事,谈谈你对居里夫人这样处理的看法。(4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0分)

苦闷灵魂的呼声

陈孝全

1922年初春,朱自清为生计所迫,应允了第六师范校长郑鹤春的聘请,从浙江一师只身到台州教书,把妻子和儿女留在杭州。六师学生很朴实,对朱自清慕名已久,热烈欢迎他的到来。但3月间,一师同学来信要求朱自清回去,因为他的家小也还在那里,于是决定回杭州。六师的学生得知消息坚决挽留,盛情难却,他只好答应他们:“暑假后,一定回台州来!”

一师的同学对朱自清的回来感到特别高兴,因为他们正酝酿成立“湖畔诗社”。朱自清对湖畔诗社给予大力的支持,于5月18日写了《读〈湖畔〉诗集》一文,这是当时对《湖畔》进行全面评价的第一篇文章。正值此时,朱自清的内心世界掀起了一阵汹涌的波涛,这一灵魂震颤绝非偶然,而是久已郁积于胸之苦闷情绪的必然爆发。想当初,五四青年学生们,为改变中国的历史面貌,满怀激情,奔走呼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风流一时。他们满以为经此狂飚扫荡,祖国河山必然焕发一新,猗伟之声定将充沛于宙合。谁知狂潮一退,依然荒滩一片。各系军阀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丑剧。面对如此现实;和大多数知识青年一样,朱自清感到惶惶然了,当年为他那么热情歌颂的五四“金粒”种子,在中国土地上并没有开花结果呵!黑夜漫漫,风雨沉沉,光明路径又在何方?他从心中进发出一声呼告:这样莽荡荡的世界之中,到底哪里是他的路呢!

朱自清内心虽是痛苦,却始终没有颓唐,他一直面向人生,苦苦探索,这就如他的知友叶圣陶说的,“佩弦并非玩世,是认真处世”的人。他也主张刹那主义: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之位置。朱自清对俞平伯诉说了自己的懊恼和怅惘,他说自己“因怅惘而感到空虚,只有转向才可以比较安心”。

因为曾答应台州浙江第六师范学校师生暑假结束后要去,因此在9月间,朱自清带了妻子和两个孩子乘轮船到台州去。一时找不到住处,暂住在新嘉兴旅馆,六师同学听到朱老师来了,欢腾雀跃,连夜赶到旅馆探望。

在台州,朱自清很忙,除了教书备课,还要改六师同学们写的文章;同时,杭州一师的同学还不时寄来稿子要

寂静的环境更适于深思反省,检讨过去,计算未来。是呵,时光虽已流逝,脚步却仍须向前!11月7日,他给俞平伯写了一封信,明确今后的生活态度:丢去玄言,专崇实际,这便是我所企图的生活。这也就是他所说的“转向”。这便是所谓从小处下手。随后,他又给俞平伯去信,进一步解释自己的刹那主义:我的意思只是生活的每一刹那的趣味,使我这一刹那的生活舒服。至于这刹那以前的种种,我是追不回来,可以无用过问;这刹那以后,还未到来,我也不必费心去筹虑。我们“现在”的生活,往往只“惆怅着过去,忧虑着将来”,将功夫都费去了,将眼前应该做的事都丢下了,这真是自寻烦恼!他最后结论是:“我的刹那主义,实在即是平凡主义”。实际上是追求内心感情的节制与适中,安于自我满足,追求安定和谐。这种思想后来曾给他带来无穷烦恼,但他那种不务空想,不甘沦落,执著地“只管一步步走”的务实精神,却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坚实风格。在台州斗室中,他将纷乱的思绪幻化为生动形象,借助想象的羽翅,谱写自己的心曲。

寂静的家庭也有热闹的时候,那便是学生的来访,朱自清教学认真,循循善诱,对人和气,同学都喜欢和他亲近。或在夕阳斜睨的傍晚,或在灯光溶溶的良夜,他们时常来到他的书房,向他请教问题,翻阅堆积在案头的新书报,十分融洽。

正当《毁灭》于1923年3月在《小说月报》发表时刻,朱自清接受了浙江省立第十中学的聘请,离开亲爱的台州六师同学,到温州去了。

(节选自《朱自清传》之四,有删改)

1.下列对朱白清“刹那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时间的长河里,每一刹那有它相当的位置,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

B.生活中不必思虑过多,只需求取一刹那的舒服和享乐,回顾与前瞻,都是自寻烦恼。

C.“刹那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追求内心感情的节制与适中的平凡主义。

D.“刹那主义”体现出—种“从小处下手”,不务空想,崇尚实际的务实精神和坚实风格。

2.下列对评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评传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按时间顺序评述了朱自清由惶然苦闷而苦苦求索直至确立了“从小处下手”,不务空想,执著地“只管一步步走”的人生信念的“转向”历程。

B.朱自清写了当时对《湖畔》进行全面评价的第一篇文章《读<湖畔>诗集》一文,给予湖畔诗社大力的支持,也因此引发了他久已郁积于胸之苦闷情绪的必然爆发。

C.评传第7节所勾勒的六师学生向朱自清请教问题的场景,渲染了温馨祥和的研讨气氛,突出了朱自清循循善诱、平易近人的特点。

D.从朱自清的工作情状和他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尽职的胜任的语文教师,他的教学是成功的。

3.文章第3节引用叶圣陶的话说“佩弦并非玩世,是认真处世”的人。请联系全文,说说朱自清是怎样认真处世的。(3分)

4.从全文看,朱自清为什么苦闷?他苦闷的灵魂发出了哪些呼声?(3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共8分)

历史不可复制精神却能传承

记者(以下简称记):持续8年对西南联大的关注,你眼中的西南联大是什么样的?

张曼菱(以下简称张):西南联大是一部历史,是到现在为止还发现得不够、张扬得不够,大家认识得也不够的一部历史;它是大学史,是一部学校史、教育史、人文史。应该让它浮出水面,进入大众的视野,让它所蕴藏的财富,成为社会的财富和大众的精神食粮。

记:

张:我希望知识分子用自己的良知和热爱研究西南联大。社会发展到今天,进入到开放的世态,我们可以用广阔而不是狭隘的眼光来看待历史。

如果有人说这些饱经忧患的前辈们回顾历史仅是在进行“青春的抒情”,那么只能说这些人过于偏爱历史的暗角。我不愿意以一种窥视隐私的投机方式,来进入这一部对于我们民族对于我们中国知识分子至关重要的辉煌历史。西南联大总体是一种光明,一种骄傲,一笔稀世之宝的财富。

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是什么?

张:体制,大学的管理,教授参与管理学校(也就是教授治校),以及全面的人文精神,这些都是历史的价值观。甚至包括什么是校长,什么是教授夫人。当年联大的教授好不容易来到昆明就开始马不停蹄地进行讲授,而不是草草完成几节课就去游玩。这就是大学的“育人精神”。

同时,学风比知识重要。让学生保持自由的活泼的个性,使学生们的思维活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这才是一个充满个性、人文的大学。这样的大学,才能成为人才的输出地。

文化不是一本书,它是一条河,在一直变化的、有生命力的,那个时代的人们穿着长衫讲着现代文明,创造了新的文化阶段。这种文化从“五四”以来开始延续,虽被战争所迫而颠沛流离,万幸的是,以西南联大为代表的大师们,让5000年来的文化命脉得以延续。中华民族要实现全面复兴,必须要重拾这种文化精神。

记:关注西南联大多年,你个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张:人生识字孤独始,人读书识字就是为了提升自己,这是一种成长。求同总是发现异,人的成长就是不断验证这种孤独,你可以掩饰,但是不能拒绝。世界还是这个世界,你如何解决这种距离感?就是回报。回报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优秀的传统,这也是最后的出路,回报,让你感受到的,也是最深情的东西。我是一个既草根又有高台运作的幸运者,我从云南走出去,如果总是说云南太落后了,那何处是归宿呢?当你追求个人价值到了一个极高点,一定要回报,这也是熊秉明先生给我的启示,他说过:远行与回归,否则就是没有灵魂。关注西南联大,收存西南联大的史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回归,做这件事,让我感觉与故土非常的近、非常的亲。

第二大收获就是个人得到了很大提升。我现在已不是一般意义的作家,做这件事,影响着我的人生,对生命和价值观的思考、取舍。我珍惜与这些泰斗级大师们的情缘,不能让他们失望。与这些才华横溢、经历过西南联大洗礼的老人相处越多,越让我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

第三,做这件事的过程,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要传承下去。我在中科院给学生们讲课,一个博士生说他只想看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的经历,我当着很多人批评他狭隘,没有人文基础,就成不了大师。过后他专门来找我签名,孺子可教!中国的年轻人是充满希望的,他们渴望全面、渴望“通才”,但没有人教他们。今后我会更多地给年轻人开一些讲座,把更多的回报给予他们,把大师们的衣钵、苦心传承下去,也会出一些面对青年,更加人文化的书。

1、从全文看,西南联大给我们留下了哪些“稀世之宝的财富”?(2分)

2、根据张曼菱的回答,请推测横线处记者的第二个提问是什么,并分析本文记者安排的提问之间是什么关系。(2分)

3、张曼菱认为“人生识字孤独始”,你是否同意她的观点?请阐述你的看法。(4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12分)

深情的问候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看望季羡林纪实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季老,我看您来了。”6日上午9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走进解放军总医院病房,就紧紧握住季羡林先生的手说:“今天是您95岁生日,我向您表示祝贺。”

温家宝送来一盆枝繁叶茂的君子兰,向这位学贯中西、笔耕一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敬意。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他长期在北京大学任教,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

今天,季羡林特意穿了一件红色的衬衣,病房内充满喜庆的气氛。

温家宝说:“您今天穿了一件红衣服。非常精神。您现在是红衣少年。”顿时,大家都笑了起来,房间里气氛显得轻松而热烈。

听说季羡林仍然每天一早就开始写作。思维敏捷,温家宝高兴地说:“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

温家宝说:“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那时,您利用在传达室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梵文作品。这不仅是个人毅力决定的,也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充满信心。”

温家宝说:“无论是实现科学发展,还是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知识,离不开人才,离不开知识分子。我们要坚持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关心、爱护、信任知识分子,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季羡林和总理饶有兴趣地探讨了“和谐”这个话题。

季羡林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温家宝:“《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

季羡林说:“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很好,经济发展。政通人和。要注意的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高人的素质。”

温家宝说:“中国要受到世界的尊重,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学术民主。中国历史上的先秦、魏晋南北朝,出了不少大思想家、大哲学家,重要的一条是思想解放。我们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温家宝对季羡林先生一生待人真诚,行事正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人品表示景仰,他说:“真理和科学要求真实。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温家宝起身告辞时说:“我对您的生日记得特别清楚。您在书上写道: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官庄一个农民家庭。”

临别时,温家宝紧紧握住季羡林的手,久久不愿离去。

1.有关“和谐”这个活题,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这是季羡林先生考虑很久的话题,他认为我国在“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方面做得非常好,但在人内心和谐方面还需不断完善。

B.温家宝总理对《管予兵法》上说的“和合故能谐”进行了精辟的阐释,表达他对人内心和谐的理解。

D.季羡林先生认为现在这个时代很好,政通人和。但需要注意的是,应纠正只发展经济而忽视加强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不良倾向。

D.温家宝总理举“中国历史上的先秦、魏晋南北朝,出了不少大思想家、大哲学家”事例,是为了说明当时社会思想解放,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

2.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

A.温家宝总理对季羡林先生的生日记得特别清楚,充分说明季先生在温总理心中有很高的位置,体现出一位总理对一位!学者的深厚感情。

B.季羡林先生精通多种语言。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在许多学科都有很深造诣,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C.温家宝总理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称赞了季羡林先生的可贵品质,表达了对季老无比景仰的心情。D季羡林先生为迎接温家宝总理的到来,特意穿了一件红色的衬衣,这使病房内充满喜庆的气氛,显得轻松丽热烈。3.温家宝总理特意送给季羡林先生一盆君子兰,有何深意?青简要分析。(4分)

答:

4.纵观全文。季羡林先生是一位怎样的学者?请分点概括。(4分)

答: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2分)

严文井:一口柔和的井

林天宏

严文井爱猫。有人问过严文井,喜爱小动物和写童话,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他回答道:“没有孩子,没有孩子的眼睛和心灵,没有美丽的幻想,没有浪漫的精神……则一定不会有童话。”

柔和,是严文井最爱用的一个词,在他的作品中频频出现:“我的心是柔和的”、“妻看着我,目光渐渐转向柔和”、“我们的心很柔和,还要继续保持柔和”。

他的代表作《啊,你盼望的那个原野》,写给他去世的爱人,他们在投奔延安的路上相遇,然后相爱,直到她生命的尽头。时至今日,还有读者感叹:“奇怪,一个老头,怎么能写出那么唯美、感性的文字?”于是,便有文学评论家把这个“童话爷爷”比喻成“一口井”,“那种流淌出的柔和的美感,好像是底色,铺陈在他作品的字里

但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这样的“资产阶级情调”,无疑不合时宜。尽管长期担任作协的领导,但在旁人眼中,严文井似乎属于“刻意被权力边缘化的角色”。“文革”中,他的一次检讨竟这样开头:“春天,我看见一个穿红衣的少女骑着自行车从林阴道上过来,我感受到一种诗意和美……”作家阎纲回忆,“5·16”之后,他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白天干活儿,晚上接受批斗。一天夜里,他经过严文井床头,蚊帐中突然伸出一只手来,塞给他几颗水果糖,使得他“原本绝望的心,顿生出强烈的感激”。

许多人劝严文井也写写那段岁月的回忆,他却拒绝了,因为“不好说”,而且“会伤害许多人”。他宁愿用一幅自画像来解剖自己,并郑重地钤上了自己的印章,分赠给同事和朋友。于是,这幅嘴和脸都扭曲了的自画像,被人视为“他和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肖像”。

严文井留世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一篇不到300字的散文。向他约稿的编辑回忆,严文井反复修改,整整写了一年零八个月。他用这样的笔调写道:“我本来就很贫乏,干过许多错事。但我的心是柔和的,不久前我还看见了归来的燕子。”

2005年,严文井离世。一个前去他家采访的记者惊讶地发现,这个中国儿童文学泰斗的家,只是一套不到70平方米的“陋室”。除了老旧的单人床和书桌,剩余的空间都被书本占满。屋内能见着的唯一光亮,就是窗外的一棵绿树。树下,埋着他亲手安葬的爱猫。

(选自2007年12月12日《中国青年报》,有改动)

注:严文井(1915-2005),湖北武昌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

1.下列不能反映严文井“柔和”的一项是(2分)

A.对妻子的爱久远而深沉,用唯美、感性的文字纪念妻子。

B.善于发现诗意和美,甚至在检讨书的开头描写了一位红衣少女。

C.乐于助人,用善意温暖了难友原本绝望的心。

D.留世的最后一篇文章反复修改,整整写了一年零八个月。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借用“一口井”的比喻,赞美了严文井以作品和人格魅力滋润读者的心灵。

B.严文井“刻意被权力边缘化”,既写了他在文革中被夺权,又写出了他主动远离权力,和恶势力正面交锋,表现了文人应有的气节。

C.留世的最后一篇文章写到“归来的燕子”,表现了这位老人在生命的尽头,仍保持着浪漫精神和乐观态度。

D.结尾写到树下埋着严文井的爱猫,与开头相照应,又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

3.为什么严文井要画那幅自画像?(4分)

4.有人问严文井喜爱小动物和写童话之间的关系,严文井好像并没有回答二者之间的关系,

你怎样理解这一回答?(4分)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2分)

苦闷灵魂的呼声

陈孝全

1922年初春,朱自清为生计所迫,应允了第六师范校长郑鹤春的聘请,从浙江一师只身到台州教书,把妻子和儿女留在杭州。六师学生很朴实,对朱自清慕名已久,热烈欢迎他的到来。但3月间,一师同学来信要求朱自清回去,因为他的家小也还在那里,于是决定回杭州。六师的学生得知消息坚决挽留,盛情难却,他只好答应他们:“暑假后,一定回台州来!”

一师的同学对朱自清的回来感到特别高兴,因为他们正酝酿成立“湖畔诗社”。朱自清对湖畔诗社给予大力的支持,于5月18日写了《读<湖畔>诗集》一文,这是当时对《湖畔》进行全面评价的第一篇文章。正值此时,朱自清的内心世界掀起了一阵汹涌的波涛,这一灵魂震颤绝非偶然,而是久已郁积于胸之苦闷情绪的必然爆发。想当初,五四青年学生们,为改变中国的历史面貌,满怀激情,奔走呼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风流一时。他们满以为经此狂飚扫荡,祖国河山必然焕发一新,猗伟之声定将充沛于宙合。谁知狂潮一退,依然荒滩一片。各系军阀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丑剧。面对如此现实;和大多数知识青年一样,朱自清感到惶惶然了,当年为他那么热情歌颂的五四“金粒”种子,在中国土地上并没有开花结果呵!黑夜漫漫,风雨沉沉,光明路径又在何方?他从心中进发出一声呼告:这样莽荡荡的世界之中,到底哪里是他的路呢!

朱自清内心虽是痛苦,却始终没有颓唐,他一直面向人生,苦苦探索,这就如他的挚友叶圣陶说的,“佩弦并非玩世,是认真处世”的人。他也主张刹那主义: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之位置。朱自清对俞平伯诉说了自己的懊恼和怅惘,他说自己“因怅惘而感到空虚,只有转向才可以比较

因为曾答应台州浙江第六师范学校师生暑假结束后要去,因此在9月间,朱自清带了妻子和两个孩子乘轮船到台州去。一时找不到住处,暂住在新嘉兴旅馆,六师同学听到朱老师来了,欢腾雀跃,连夜赶到旅馆探望。

在台州,朱自清很忙,除了教书备课,还要改六师同学们写的文章;同时,杭州一师的同学还不时寄来稿子要他批改。在工作之余,他才整理思绪,继续创作长诗《毁灭》。风也依然,云也依然。

寂静的环境更适于深思反省,检讨过去,计算未来。是呵,时光虽已流逝,脚步却仍须向前!11月7日,他给俞平伯写了一封信,明确今后的生活态度:丢去玄言,专崇实际,这便是我所企图的生活。这也就是他所说的“转向”。这便是所谓从小处下手。随后,他又给俞平伯去信,进一步解释自己的刹那主义:我的意思只是生活的每一刹那的趣味,使我这一刹那的生活舒服。至于这刹那以前的种种,我是追不回来,可以无用过问;这刹那以后,还未到来,我也不必费心去筹虑。我们“现在”的生活,往往只“惆怅着过去,忧虑着将来”,将功夫都费去了,将眼前应该做的事都丢下了,这真是自寻烦恼!他最后结论是:“我的刹那主义,实在即是平凡主义”。实际上是追求内心感情的节制与适中,安于自我满足,追求安定和谐。这种思想后来曾给他带来无穷烦恼,但他那种不务空想,不甘沦落,执著地“只管一步步走”的务实精神,却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坚实风格。在台州斗室中,他将纷乱的思绪幻化为生动形象,借助想象的羽翅,谱写自己的心曲。

寂静的家庭也有热闹的时候,那便是学生的来访,朱自清教学认真,循循善诱,对人和气,同学都喜欢和他亲近。或在夕阳斜睨的傍晚,或在灯光溶溶的良夜,他们时常来到他的书房,向他请教问题,翻阅堆积在案头的新书报,十分融洽。

正当《毁灭》于1923年3月在《小说月报》发表时刻,朱自清接受了浙江省立第十中学的聘请,离开亲爱的台州六师同学,到温州去了。

(节选自《朱自清传》之四,有删改)

1.下列对朱自清“刹那主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时间的长河里,每一刹那有它相当的位置,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

B.生活中不必思虑过多,只需求取一刹那的舒服和享乐,回顾与前瞻,都是自寻烦恼。

C.“刹那主义”实际上是一种追求内心感情的节制与适中的平凡主义。

D.“刹那主义”体现出—种“从小处下手”,不务空想,崇尚实际的务实精神和坚实风格。

2.下列对评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评传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按时间顺序评述了朱自清由惶然苦闷而苦苦求索直至确立了“从小处下手”,不务空想,执著地“只管一步步走”的人生信念的“转向”历程。

B.朱自清写了当时对《湖畔》进行全面评价的第一篇文章《读<湖畔>诗集》一文,给予湖畔诗社大力的支持,也因此引发了他久已郁积于胸之苦闷情绪的必然爆发。

C.评传第7节所勾勒的六师学生向朱自清请教问题的场景,渲染了温馨祥和的研讨气氛,突出了朱自清循循善诱、平易近人的特点。

D.从朱自清的工作情状和他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尽职的胜任的语文教师,他的教学是成功的。

3.文章第3节引用叶圣陶的话说“佩弦并非玩世,是认真处世”的人。请联系全文,说说朱自清是怎样认真处世的。(4分)

4.从全文看,朱自清为什么苦闷?他苦闷的灵魂发出了哪些呼声?(4分)

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2分)

布衣学者张中行

世人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是再贴切不过的。他生于河北香河县一农家,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1936年北大毕业,曾在中、小学教过书;建国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编辑,偷闲写点文章贴补家用。1956年,他所在的出版社评级,六级以上为高级知识分子,张中行是七级,属低级。直到耄耋之年,才获赠一顶“特约编审”的桂冠。称其“布衣”,是当之又当。张中行在北大读的是中文,但涉猎的范围包括国学、哲学、禅学和文学,著述宏富。谓其学者,名副其实。

张中行是一匹老黑马,没有伯乐发现他。80岁时,适逢天时地利人和,他独自闯了出来,获得了“文学家”、“哲学家”、“杂家”、“教育家”等多项桂冠。其哲学著作《顺生论》引人关注,被称为“当代中国的《论语》”。张中行一介寒士,半生坎坷,晚景见晴。到85岁时才分到一套普通的三居室,自称“都市柴门”。他的“柴门”

房也不甚雅致,书橱里放着一些古玩,多为石头,像仓库。一把破藤椅的扶手用塑料绳绑扎着。老式书案上备有文房四宝,书卷气袭人。他的卧室更为简陋,被子是五六十年代农家常用的大花被,连叠法也是老式的,床边墙上还糊着报纸。

他对生活的要求很低,有时在外面吃饭,一根豆腐丝掉在桌上,他都要捡起来吃,席毕若有剩莱,他也很从容地打包带回去。布衣的他,深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张中行为人古朴,文亦如其人。他的文章开头喜欢旁征博引,下笔千言如行云流水。不似今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他的行文过程就是“思”的过程。启功说张氏的“散文杂文,不衫不履,如独树出林,俯视风云”。也有人说张氏散文“少张扬蹈厉之辞,也似乎缺少至大至刚的伟岸气象,但从他那清新自然如数家珍般的娓娓叙述中,从那貌似拉杂的谈古论今、引经据典中,我们可体察到他对摄生治世之道、国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斯言诚哉。周汝昌先生对其文也有贴切的评论:“看上去没有什么‘花哨’,而实际上绝非平铺板叙,那笔一点儿也不是漫然苟下的。”“读他老的文字,像一颗橄榄,入口清淡,回味则甘馨邈然有余。这里面也不时含有一点苦味。”1.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理由不贴切的一项是()(2分)

A.张中行出身低微,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

B.张中行本人北大毕业后一直吃笔墨饭,偷闲写点文章贴补家用。

C.张中行评级仅属低级,直到老年,才获赠一顶“特约编审”的桂冠。

D.张中行对生活的要求很低,为人古朴,尚古风。

2.对于张中行文章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他的文章开头一般不“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而是在行文过程逐步展现自己的思考,将哲思融入对人生的体察观照之中。

B.周汝昌先生评论张氏文笔,认为其外表平实,而实际上却蕴涵匠心,内藏深味,发人深省。

C.张氏散文似乎缺少至大至刚的伟岸气象,但并不缺乏对摄生治世之道、国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

D.启功认为张氏的散文杂文,有隐逸之风,洒脱之姿,傲啸之态。其实,这正是张氏“布衣学者”的身份决定的。这篇传记的细节描写相当传神,请选择一处加以分析。(4分)

张中行八十终于成名,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条简述。(4分)

【答案】

一、1.首先这则消息的标题结构完整,由引题、主题和副题三部分构成,是典范的新闻标题。(2分)其次用语准确,内容大气、生动:引题“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带来历史性大转折”一语点破了退田还湖的英明决策;主题“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生动形象,一个“长”字,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洞庭湖的变化写活了,是整个标题的点睛之笔;副题用具体的数字对主题作了进一步的解释。(2分)

2.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加高加固大堤“堵”的办法,采用“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决策增强了调蓄功能,使水有了出路。(直接套用原文没有调整语序的给1分,内容不完整的酌情扣分)

3.主题“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可谓生动形象,一个“长”字,用拟人化的手法把洞庭湖的变化写活了,是整个标题的点睛之笔。第二段“岳阳城陵矶的水文标尺上,凶猛的洪水再也爬不到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高度”中用了一个“爬”字,用比拟的手法表现了洪水的凶猛,也表现洪水再想攀升的艰难。第三段“成千上万的白鹭、野鸭、天鹅在栖息飞翔,成片的杨树在风中摇曳着,赶走了冬天的苍凉。” 这里的“赶”字,融入了感情色彩,表达了湖区人民的自豪感。还有最后一段“人与自然在洞庭湖开始和谐相处。”这里的“和谐相处”,表现了人们对待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态度。(选准字眼给1分,效果分析给2分。)

4.不会。这篇消息,采用了时空交错式的写法,详述今天略述过去,让历史给现实当陪衬,使历史与现实在“变化”之中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引用了一些历史资料,概述由“八百里洞庭”到“堤垸如鳞”到“灾害频频发生,湖区人民深受水害之灾”的“简史”,使读者感受到洞庭湖是在历史的阵痛后长大的。对“长大”后的洞庭湖,除在导语中用数字加形象表述外,还详尽地描述了恢复生态后的现实,读者在一种时空交错的“动感”氛围中,更容易接受作者提供的新闻事实。(讲会冲淡现实性也可以,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得分)

二、1.A B(A项“浓郁悲剧色彩”和“苍凉感”表达过当,本文的感情色彩是悲壮而不悲凉;“对当今两岸关系有暗示作用”在文中无依据;B项“只有天在上”句表现的是郑成功的才能和“大志”)(4分)

2.(1)内容上:展现郑成功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突出他的智勇忠义,为塑造人物服务;(2分)

(2)结构上:为下文写郑成功的“超越”(收复台湾)作铺垫。(2分)

人强占的台湾。(2分)

(2)象征意义:郑成功以悲壮的战略超越了单一民族狭隘的视野,在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版图上,留下了永久性造型。(2分)

三、1.B.C.(B项居里夫人便亲自开车去X射线检查仅限于“紧急情况”,而且各个军事医院不一定都是由居里夫人亲自驾车去的;C选项前后部分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且居里夫人“安排的培训课程就十分切合女学员实际”这一说法在文中并未涉及。)答对一项给1分。

2.“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都应该义无反顾地尽其所能,帮助国家渡过难关。我当然也不能例外。”(1分)这段话是居里夫人思想认识的核心,是居里夫人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国难当头时刻的体现,它表现了居里夫人的社会责任感、国家责任感,它有点像我国的名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分)

3.首先,国家危难当头,居里夫人把国家需要摆在第一位,义无反顾地参加了战地救护工作,充分体现了一名有良知的科学家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虽然因为战争推迟了对镭的研究,但保卫了国家就从根本上保住了镭的研究。其次,事实上,德国向法国宣战以后,居里夫人主持的镭研究所除了一个有病的技师,其他的职员和学生都参军去了。现实不容许在那个时候继续进行镭的研究。(2分)居里夫人并没有游离于“自传”之外去写别的不相关的什么人物,而是在记叙与自己战时工作相关的医生、护士、学员、伤员和工作人员。不写这些人物无法把事件的来龙去脉陈述清楚,而写了这些人物正是在真实地记录了自己一段生命过程,展示了一幅法国人民团结对敌的历史画面。至于赞美“全国伤员救护会”的高效工作、各界人士的慷慨捐、医生护士的无私勇敢、伤员们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和妇女学员难能可贵的学习精神等,这也不是虚言赘笔,而是居里夫人开阔胸怀和谦虚品格的自然流露。《居里夫人自传》是人类的教科书。居里夫人经常赞扬普通人士并且从他们身上吸取精神力量,这是她的伟大之处,也是读者应该向她学习之处。(2分)不同观点,言之成理可以得分。

四、1、(2分)[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找准原文有关对应语句。A项的对应语句在第3节,其余三项的对应语句在第6节。朱自清针对当时人们“往往只‘惆怅着过去,忧虑着将来’,将功夫都费去了,将眼前应该做的事都丢下了”的不良现象,而主张“从小处下手”,不务空想,崇尚实际的平凡主义,所以B项中“回顾与前瞻,都是白寻烦恼”理解有误。

2、(2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评传内容的领悟和分析评判,能力层级B级和C级兼而有之。B项的错误在于强加因果:即“引发了他久已郁积于胸之苦闷情绪的必然爆发”的原因是五四狂飚之后,社会依然“黑夜漫漫,风雨沉沉”等,而不是因为“朱自清写了当时对《湖畔》进行全面评价的第一篇文章《读〈湖畔〉诗集》一文,给予湖畔诗社大力的支持”。A项是对文章表达方法和行文思路的分析。C项是对文章场景描写作用的分析概括。D项是对朱自清职业形象和专业能力的推断概括。

3、(3分) [答案]①人生信念:虽苦闷却不颓唐,直面现实,不甘沉沦,苦苦探索;坚守“从小处下手”,不务空想,崇尚实际的平凡主义(刹那主义)。

②教书育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平易近人;有责任地支持、指导“湖畔诗社”。

③交际为人:真诚守信,呵护家人。

[解析]本题考查在整体把握评传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关键是首先要整体把握评传内容,找出“材料源”,然后归纳整合。例如:①人生信念的“事件材料”源于第3节和第6节等,③交际为人的“事件材料”源于第1节和第3节等。答案整合为三个方面六个小层次,每个小层次给1分,只要每个小层次的意思对,可以不讲顺序,即可得分。

4、(3分) [答案]第一问:①社会黑暗,时局动荡不安;②看不清现实,找不到前进的方向;③工作不稳,来去不定。(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①改变旧中国,让祖国面貌焕发一新;②向往光明,寻找人生前进的道路;③坚定从小处、近处着手,切切实实做些眼前的事情的主张(坚定主张刹那主义)。(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在整体把握评传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五、1.①西南联大的历史价值观,包括体制、大学管理、教授治校以及全面的人文精神等。②西南联大形成了崇尚自由活泼的个性、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风。③西南联大师生传承5000年文化的文化精神。(2分)

2.提问: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视角去研究西南联大呢?(1分)

特点:本文记者的提问采取追问(层进)的方式,首先提西南联大是什么,接着问应该怎样研究,再问研究什么,最后问得到什么收获,层层递进。(1分)

3、(答案示例)我同意张曼菱“人生识字孤独始”的观点。因为人生识字读书首先要耐得住寂寞,才能把书读好读通;(1分)其次,书读到一定程度之后往往与现实世界有距离。(1分)如尼采的思想远远地超越了同时代人,

料、有分析、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流畅。)

六、1、(2分)B(A“在‘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方面做得非常好,但在人内心和谐方面还需不断完善”,原文无依据;C“现在只发展经济而忽视加强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错;D“当时社会和谐的理念深入人心”主观臆断)

2.(2分)D(穿红衣是为过生日;“房间里气氛显得轻松而热烈”有误,这应是总理说句幽默话之后)

3.(4分)①深情的问候,表达美好祝愿,祝愿季老像君子兰那样生命力旺盛;②表示崇高敬意,“君子兰”喻指季老是君子,清新淡雅、品质高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4分)①坚守信仰,追求真理;②待人真诚,行事正直;③学贯东西,笔耕不辍,成果显著;④崇尚和谐,泰然面对困难、挫折、荣誉。(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七、1.D(表现其严谨的态度)

2.B(“恶势力正面交锋”无中生有,下文的检讨书表现其韧的战斗精神,而且正面交锋也不符合他柔和的特点。3.(1)作者自画像,嘴和脸都扭曲了,正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精神扭曲压抑的象征;

(2)也表现了他勇于正视过去、剖析自己的精神;

(3)他担心自己的回忆录会伤害别人,用这种曲折的方式严肃地反思文革。

(每点1分,答对三条得满分)

4.(1) 喜爱小动物是孩子的天性。

(2) 只有拥有孩子一样的眼睛、心灵、幻想和浪漫,才能写出童话。

(3) 作者的回答揭示了两者的关系,是他可贵的童趣和柔和的美感的写照。

(每点1分,答对三条得满分)

八、1.(2分) B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找准原文有关对应语句。A项的对应语句在第3节,其余三项的对应语句在第6节。朱自清针对当时人们“往往只‘惆怅着过去,忧虑着将来’,将功夫都费去了,将眼前应该做的事都丢下了”的不良现象,而主张“从小处下手”,不务空想,崇尚实际的平凡主义,所以B项中“回顾与前瞻,都是白寻烦恼”理解有误。)

2.(2分) B(B项的错误在于强加因果:即“引发了他久已郁积于胸之苦闷情绪的必然爆发”的原因是五四狂飚之后,社会依然“黑夜漫漫,风雨沉沉”等,而不是因为“朱自清写了当时对《湖畔》进行全面评价的第一‘篇文章《读(湖畔>诗集》一文,给予湖畔诗社大力的支持”。A项是对文章表达方法和行文思路的分析。C项是对文章场景描写作用的分析概括。D项是对朱自清职业形象和专业能力的推断概括。)

3.(4分)①人生信念:虽苦闷却不颓唐,直面现实,不甘沉沦,苦苦探索;坚守“从小处下手”,不务空想,崇尚实际的平凡主义(刹那主义)。②教书育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平易近人;有责任地支持、指导“湖畔诗社”。

③交际为人:真诚守信,呵护家人。

[解析]本题考查在整体把握评传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关键是首先要整体把握评传内容,找出“材料源”,然后归纳整合。例如:①人生信念的“事件材料”源于第3节和第6节等,③交际为人的“事件材料”源于第1节和第3节等。答案整合为三个方面六个小层次,每个小层次给1分,只要每个小层次的意思对,可以不讲顺序,即可得分。

4.(4分)第一问:①社会黑暗,时局动荡不安;②看不清现实,找不到前进的方向;③工作不稳,来去不定。(2分,一条1分,答对两条就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第二问:①改变旧中国,让祖国面貌焕发一新;②向往光明,寻找人生前进的道路;③坚定从小处、近处着手,切切实实做些眼前的事情的主张。(2分,一条1分,答对两条就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九、1.D(“布衣”揭示其平民身份,“学者”表现其学问渊博。这与他的为人无关。)(2分)

2.D(“有隐逸之风”错。)(2分)

3.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如写张中行在外面吃饭,一根豆腐丝掉在桌上,他都要捡起来吃,席毕若有剩菜,他也很从容地打包带回去。生动具体地表现张中行珍惜一粥一饭的优良品质,也更好地突出了他“布衣学者”的本色,使张中行的形象更加鲜活。(举例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表达效果2分,共4分)

4.①要有所成就必须扎扎实实,勤学善思。张中行晚年成名并非偶然,这与他平时广泛涉猎,善于思考有关。②要做事,先做人。张中行敦厚淳朴,在做学问、待人、处事以至生活细节上,他都是古韵犹存。③要自信。没有伯乐发现他,张中行就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独自闯了出来,人在失意的时候不能对自己丧失信心,要自信,坚持努力。④人在生活上不必一定是高要求,但思想上一定要高境界。张中行对生活的要求很低,但他追求精神上的高境界,虽为“布衣”,但拥有精神上的丰厚的财富。(每点1分,答对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