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毅谈十七世纪法国社会性质的争论

高毅谈十七世纪法国社会性质的争论

高毅谈十七世纪法国社会性质的争论
高毅谈十七世纪法国社会性质的争论

十七世紀法國社會性質的爭論

●高 毅

在1950至60年代,蘇聯歷史學家波爾什涅夫(Anphq Onpxmeb)和法國歷史學家穆尼埃(Roland Mousnier)就十七世紀法國社會性質的問題發生的一場爭論,學界稱之為「波穆之爭」。這場爭論有力地推動了相關歷史課題的研究,堪稱當時兩個世界——馬克思主義史學界和非馬克思主義史學界——之間學術交流的一個典範。只可惜當時中國正值極左思潮空前猖獗的時期,正常的學術研究難以為繼,波穆之爭也未能引起中國史學界的注意。

事過四十多年了,法國和俄羅斯的史學界仍然沒有忘卻這場「兩個世界的論爭」。2006年9月23至24日,部分法俄歷史學家聚首法國景色旖麗的東南小鎮維奇爾(Vizille),就前蘇聯與法國之間的史學交流史開懷暢談兩天1,而會議期間的首要話題,便是波穆之爭。筆者有幸與會,會後又順藤摸瓜地做了些調查,在基本廓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餘,心下也多少有些感悟,遂將所見所想信筆輯錄於此,也許能引起國內外同道的些微興趣。

一 波穆之爭的由來

法國史在蘇聯的世界史研究中一直就是一門傳統的顯學,研究水平比較突出。直至今天,中國任何一個比較成熟的法國史研究者,都可以隨口道出一長串蘇聯的法國史名家,他們的一些著作不僅譯成了法文,而且還常常被列為法國大學歷史系學生的必讀書。除了文化上和地理上比較接近這些顯見的外部因素之外,法國近代史尤其是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等事件對世界歷史的衝擊性影響,以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本人對法國歷史的「情有獨鍾」(把它看作即使不是全人類的、也一定是整個西歐的歷史發展進程的典型或縮影),也引發了蘇聯人研究法國史的強烈興趣。

而從波穆之爭這件事來看,成就蘇聯人的法國史學術名望,還有一個不大容易為人們所注意的偶然因素:個別蘇聯人搜集歷史檔案的個人癖好。法國大革命期間,一批十七世紀的法國檔案資料莫名其妙地被運到了

在1950至60年代,蘇聯歷史學家波爾什涅夫和穆尼埃就十七世紀法國社會性質的問題發生的一場爭論,堪稱當時馬克思主義和非馬克思主義史學界之間學術交流的一個典範。

十七世紀法國73

社會性質的爭論

聖彼得堡,那本是法國絕對君主制時代黎世留(Armand Jean du Plessis de Richelieu )和馬扎蘭(Jules Mazarin )當首相時期的掌璽大臣塞吉耶(Pierre Séguier )遺留下來的文件。除了政府檔案外,還包括各種手稿(主要是外省行政長官寫給塞吉耶的信函)和歷史文件,而其內容多與那個時代法國大大小小的民眾騷動有關2。

這些被稱為「塞吉耶文藏」(Les Documents des fonds de Séguier )的資料原本藏於巴黎聖日耳曼德普雷修道院,它們後來之所以出現在聖彼得堡,全是當時沙俄駐法使館秘書杜勃羅夫斯基(O ?rp Dsapnbqjh )的功勞。杜氏素來喜好收集歷史故紙,無意中在1791年動蕩不安的巴黎發現了這批檔案,就趁亂把它們弄到了手,並在十九世紀初帶回聖彼得堡收藏,繼而又將它們賣給了沙俄政府。這樣,在後來蘇聯列寧格勒的公共圖書館?,才有了一套名為「杜勃羅夫斯基檔案」的法國史原始資料3。沒有這套史料的存在,就不可能有波爾什涅夫後來那部轟動整個歐洲及西方史學界的名著;而沒有波爾什涅夫的這部名著,甚麼波穆之爭自然也就無從談起了。

按波爾什涅夫的說法,他是在1933年「偶然發現」這些史料的,那時他正在做有關福隆德(Fronde )運動的研究4。作為一個接受過蘇聯學派馬克思主義理論嚴格訓練的青年史學工作者,面對這一大堆數以千計、充滿「鬥爭」火藥味的歷史文件,要他不將這些文件反映出來的種種民眾暴動事件和「階級鬥爭」聯繫起來,恐怕也不容易。再加上法國史學主流從來不細究這些暴動事件(通常被歸結為地方性的偶然現象),同時蘇聯學者中接觸到這些材料的人也還不多,所有這些情況,為年輕的波爾什涅夫打開了

一個巨大的想像與創新的自由空間。小伙子立刻投入了實戰,經過十多年的苦讀,終於按蘇式馬克思主義觀點構建出了一套有關十七世紀法國史的全新認識。

然而,同樣的史料還可以由不同的觀點得到不同的解釋,而波爾什涅夫所看到的這批史料很快就被法國歷史學家穆尼埃用別的理論賦予了別樣的意義。這事情說起來還頗有點傳奇色彩。原來,所謂的「杜勃羅夫斯基檔案」並不是「塞吉耶文藏」的全部,實際上只是它的一半。另一半仍留在法國,後藏於巴黎國家圖書館。為把這批有關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王朝的重要檔案補齊,法國政府還曾在十九世紀後期派過幾批專家專程去聖彼得堡抄錄。所有這些資料,又是法國十七世紀史專家穆尼埃瞭如指掌的東西。

穆尼埃與波爾什涅夫也算是一對天生冤家:他們不僅研究方向一致、使用相同的史料,而且年齡、個性、學術生涯和工作方式都很相近,唯一的差異是他們在政治意識形態上截然對立。用蘇式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看,穆尼埃顯然是一個「反動透頂」的傢伙:他不僅是一個右翼天主教徒,而且在學術上既反對年鑒學派(Annales School ),又反對馬克思主義歷史觀(這種人在戰後法國並不多見)5。對於波爾什涅夫把十七世紀法國民眾騷亂定性為「階級鬥爭」的說法,穆尼埃自然難以認同,尤其是波氏還在他的著作?點名批判了穆尼埃及其業師巴熱(George Pagès )的相關觀點,更使穆氏感到如鯁在喉,終於在1958年發表了一篇題為〈關於法國福隆德運動之前的民眾起義的研究〉(“Recherches sur les soulèvements populaires en France avant la Fronde ”)的長文予以駁斥,由此正式展開論戰6。

穆尼埃與波爾什涅夫也算是一對天生冤家:不僅研究方向一致、使用相同的史料,而且年齡、個性、學術生涯和工作方式都很相近,唯一的差異是他們在政治意識形態上截然對立。

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2008年10月號 總第一○九期

74人文天地二 波穆之爭的核心問題

波爾什涅夫的名著《福隆德運

動之前的法國人民起義》(M`pndmhe

Bnqqr`mh_bn Tp`mvhh oeped Tpnmdni

[1623-1648]),於1939年完稿,因為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耽擱,到1948年才

在莫斯科出版,1954年在柏林出德文

版,1963年在巴黎出法文版,名為

《1623-1648年間法國的人民起義》(Les

soulèvements populaires en France de 1623

à 1648),該書於1972年以《十七世紀

法國人民起義》(Les soulèvements

populaires en France au XVIIe siècle)

為名再版。全書分三部分。第一部分

綜述克洛堪(Croquants)運動和第戎、

普羅旺斯埃克斯、里昂、波爾多、穆

蘭等地的城市市民暴動。第二部分論

述諾曼第的「流浪漢」(va-nu-pieds)人

群。這兩部分都是依據「塞吉耶文藏」

寫成的,當中處處強調諸勞動階級對

王朝稅務官員的攻擊行動的自發性,

並認定是這些勞動階級領導了由自發

分散的群體騷亂逐步演成的反對剝削

者的階級戰爭。第三部分基本上是理

論分析,試圖根據在前兩部分提出的

有關各種城鄉民眾起義的解釋模式,

來對隨後發生的福隆德運動做一個簡

單的分析。概括起來看,波爾什涅夫

這本書主要有以下幾點新意:

首先,首次運用「階級鬥爭」的觀

點,把一直不為法國歷史學家重視的

十七世紀法國大量民眾暴動事件統合

在一起,定性為下層勞動民眾自發的

反封建的階級戰爭,使之成為影響法

國「舊制度」命運的一個重要因素。

其次,將十七世紀法國社會確認

為由城鄉勞動階級、中產階級(或資

產階級)和封建貴族階級等組成的階

級社會,並認定當時的階級鬥爭主要

表現為農民和城市平民反抗領主和王朝政府的封建剝削。

再次,認定法國絕對君主制本質上是一種維護封建社會結構的反動制度,它的出現與城鄉勞動人民在階級鬥爭中落敗有關。這種階級鬥爭既表現為勞動群眾反封建剝削,也表現為勞動群眾反對貴族與資產階級在歷次反封建國家的人民起義中的背叛行徑。

此書出版十年後才得到穆尼埃的批判性回應。作為專攻十七世紀法國史的學者,穆氏的主要研究興趣是當時王朝政府的官職買賣制度和民眾起義風潮的地方性質。這一興趣還是由他的老師巴熱遺傳給他的,而巴熱之所以對這兩個問題感興趣,是因為他感到其中隱藏′十七世紀法國史演進的動因。穆尼埃專門討論官職買賣制度的博士論文在1945年通過答辯並出版,題目是《亨利四世與路易十三時代的官職買賣》(La Vénalité des Offices sous Henri IV et Louis XIII)7。他在書中對乃師的觀點有很多重要的發展,主要揭示了官職買賣和民眾起義這兩個現象之間的關聯,那正是巴熱沒有看到的,由此,穆尼埃卓然成一家之言。應該說,這是穆尼埃刻意在傳統的政治史中引入社會學方法的結果,而他之所以要批評波爾什涅夫,也正是因為波氏的觀點有悖於他由這種「新政治史學」獲取的一種對十七世紀法國社會和政治機制的獨到認識。

穆尼埃對波氏書中的那三點新意都不以為然。首先,穆尼埃認為把十七世紀的民眾暴動說成是「階級鬥爭」,那是用十九世紀的社會分層語彙講說十七世紀的事,是犯了時代錯誤;而且實際上,城鄉勞動群眾的暴亂基本上都不是自發的,而是上流社

穆尼埃刻意在傳統的政治史中引入社會學方法,而他之所以要批評波爾什涅夫,也正是因為波氏的觀點有悖於他由這種「新政治史學」獲取的一種對十七世紀法國社會和政治機制的獨到認識。

十七世紀法國75

社會性質的爭論

會人士故意挑唆的,暴民在與絕對王權的鬥爭中是被貴族和上層市民當槍使了。

其次,針對波爾什涅夫把十七世紀法國社會說成是一種「階級社會」,穆尼埃爭辯說這個時候的法國其實只是一種「等級社會」,而等級的特點就是以職業或職能劃線,同一等級的人有強烈的認同感,往往能互相扶持、同舟共濟,不同等級在社會結構中按等級秩序排列。

再次,穆尼埃不同意把十七世紀的動亂定性為「反封建鬥爭」(包括反封建剝削和反封建專制國家),認為騷亂群體只是多種地方性的社會集團,它們依據共同利益和傳統團結感來抵抗專制中央政權的壓迫。實際上,穆氏對於「封建」、「絕對主義」之類術語都一概持十分謹慎乃至保留的態度,認為它們不是含義模糊,就是帶有先入為主的意識形態框框(如「絕對主義」頗似現代多元民主制度的一種必要的對立物、被否定物)8。

由此看來,波穆之爭主要就是圍繞怎麼給十七世紀法國社會定性這一問題展開的。法國學者貝爾塞(Yves-Marie Bercé)認為,波穆兩人年齡、經歷、個性相似,使用的史料也基本一樣,發生爭論「純粹是意識形態上的差異所致」9。這一斷言似乎有些草率。不錯,波爾什涅夫強調民眾暴動的自發性和主動性,而穆尼埃則堅持認為上流社會精英一直掌握′那些動亂的主導權,這的確反映了某種「奴隸史觀」和「英雄史觀」的對立,但不同的治學態度這種非意識形態的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恐怕也是不容低估的。從當年學界對波穆之爭的一些看法和評判中,我們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一點。

三 波穆之爭的衝擊與反響

第一個發現波爾什涅夫這部著作的法國人,是著名歷史學家塔皮耶(Victor-Lucien Tap?é)。他熟諳十七世紀法國歷史文化,也治中歐史,斯拉夫語很好。同時,他不大過問政治,因而能在學術上表現出比較開放的心態。受惠於波著的觀點和史料,他早在1952年就推出了一部轟動當時法國史壇的關於路易十三法國的綜合論著bk ,而其基本特色就是一反法國史學界關於古代法國王權始終得到平民支持的傳統觀點,專門寫了很多有關人民起義抵抗王權擴張的內容。他雖贊成波氏關於民眾暴動有既反國稅又反富人的雙重目標的觀點,但卻不同意將這些暴動類比為福隆德運動。到1950年代末,波著的廣泛影響已開始迫使法國的近代史研究者修正他們關於近代社會的看法,並推動他們去深入研究當時的農民,同時也開始激起穆尼埃的強烈反彈。

波穆之爭為戰後東西歐史學交流的重大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西歐人尤其是法國人突然對易北河以東的歷史研究產生了難以抑制的興趣。歷來很少翻譯和出版外國學術著作的法國出版社在1963年推出波著的法文版,被認為是一起罕見的文化事件。法國歷史雜誌如《經濟社會文化年鑒》(Annales:économie, société, civilisation )、《法國革命史年鑒》(Annales historiques de la Révolution fran?aise )、《歷史人口學年鑒》(Annales de démographie historique )等等,也刊出大量蘇聯學者的文章,並常常做介紹東歐國家史學研究的專輯或連載。此外,還有大量跨東西歐的國際史學討論會召開及其論文集的

波穆之爭為戰後東西歐史學交流的重大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契機。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西歐人尤其是法國人突然對易北河以東的歷史研究產生了難以抑制的興趣。

76人文天地

出版。這種學術交流的繁榮景象顯然

與1956年蘇共二十大後出現的緩和局

面有很大關係,但從十七世紀法國一

直是這些出版物的中心興趣之一這一

情況來看,波穆之爭的促進作用仍是

很顯見的bl。

波穆之爭似乎也曾有力地推動了

戰後東西歐歷史研究的深化。在西

歐,法國的十七世紀史研究出現了蓬

勃發展的局面,其中以穆尼埃本人的

貢獻最為突出。從1950年代末起,他

就在索邦大學(La Sorbonne)的討論班

上,以高超的教學技巧和組織才幹,

大張旗鼓地展開一系列的相關研究,

內容既涉及歷次民眾起義,也涉及王

朝官僚體制和相關的史料研讀。他開

闢了許多新的研究課題,取得了大量

成果bm。儘管穆尼埃一心要駁倒他的

蘇聯同行,可蘇聯的學術話語和問題

意識卻也藉機悄悄地滲入了法國的史

學界。

1960年代,法國史學界內部曾就

十七世紀法國社會的性質問題展開了

熱烈的爭論,並在1965和1967年相繼

開過兩次大型討論會,結果人們發

現,雖然討論會的參與者都是法國

人,可大家卻都在習慣地使用波爾什

涅夫等蘇聯學者的概念如「階級陣

線」、「階級意識」之類,而且都像東

歐學者一樣重視社會差別的問題。反

過來在東歐各國,尤其在俄羅斯、波

蘭和匈牙利,歷史學家也在使用穆尼

埃的等級社會概念來分析他們自己民

族的歷史bn。

我們知道,波穆之爭並沒有爭出

甚麼結果,所有的結論都沒有成為史

學界的共識。這其實也不難理解:這

個問題摻入了太多與冷戰有關的政治

意識形態因素,而學術爭論一旦和這

種非學術性的因素糾纏在一起,自然

難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不過,雖然波穆兩人的論述自覺不自覺地都帶有政治意識形態的色彩,但各自在學術上受政治意識形態影響的程度卻不盡相同。這就決定了兩人在治學態度、專業水準上的差異,從而奠定了兩人研究工作的不同價值,以及他們在學術史上的不同地位。

1967年新西蘭懷卡托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的薩爾蒙(J. H. M. Salmon)在英國牛津大學史學雜誌《過去與現在》(Past and Present,一份很有名的左派學術刊物,這一點值得注意)上發表的那篇關於波穆之爭的綜合評論文章,是四十一年前國際史學界有關波穆之爭的一塊帶有權威性的豐碑。文章中薩爾蒙對於穆尼埃扎實的史料功夫似乎沒有任何疑問,同時顯然很欣賞穆尼埃反對用十九世紀的社會學範疇和現代自由主義的政治學術語來談十七世紀歷史這種務真求實的治學立場,並明確聲言他在波穆之爭中更願意支持穆尼埃,就是因為意識形態羈絆對穆尼埃的影響遠沒有對波爾什涅夫來得那麼大。當然,穆氏的研究也有不足之處,這主要就是過於相信總督報告和高等法院宣言之類文件的字面價值,結果在民眾起義的責任問題上因一些證據矛盾而難以自圓其說bo。

對於波爾什涅夫的史學建樹,薩爾蒙在文章中談得也很充分,比如說波氏對人民革命總體影響的描述十分成功,值得重視;波氏承認在福隆德運動後法國王朝內部出現了一股要擺脫貴族監護的潮流,說明他已在試圖修正馬克思主義關於統治階級控制政治「上層建築」的教條;而且,儘管波爾什涅夫比穆尼埃受到更多的意識形態的約束,但就此否定波氏關於農民

波穆之爭並沒有爭出甚麼結果,所有的結論都沒有成為史學界的共識。因為摻入了太多與冷戰有關的政治意識形態因素,而學術爭論一旦和這種非學術性的因素糾纏在一起,自然難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

十七世紀法國77

社會性質的爭論

起義自發性的解釋,而把起義的責任完全歸於地方的貴族與官員,也會導致某種過份簡單化。然而,薩爾蒙也以很婉轉的口吻指出了波氏研究的一個缺點,那就是:「儘管他有獨創性,但看起來他的論點好像並不能跟他利用的所有資料相符。」bp 這話說得很客氣,然而其分量卻相當重,因為這實際上是在批評波氏的治學態度,是在說他對史料缺乏應有的尊重。

薩爾蒙的批評是有充分證據的,而這證據的提供者還恰恰是波爾什涅夫的一位同胞兼同行,當然也是同派——蘇式馬克思主義學派。這人就是蘇聯的著名法國史專家柳勃林斯卡婭(K~akhmqj`_)

。柳氏也是研究法國中世紀和早期近代史的,並且也很熟悉前述的「杜勃羅夫斯基檔案」。1966年,她從該檔案中選了359封信函匯集出版,書名為《法蘭西絕對王權時代的國內政策(1633-1649)》(Bmsrpemmh _

Onkhrhj` Tp`mvsgqjnbn @aqnksrhgl`,1633-1649)bq ,從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窺見柳氏對當時正在進行的波穆之爭的獨特看法。

柳氏對這場論爭似乎採取的是一種置若罔聞甚或「和稀泥」的態度——因為在該史料集的導言?,她對波穆兩人的研究工作都大加稱讚。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這態度本身已不大尋常,然而柳氏還有更不尋常的舉動。波爾什涅夫那本書的末尾附有79份原始資料摘錄,那是他為支撐自己的論點而從「杜勃羅夫斯基檔案」行政部分中的1,275份報告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一些段落。可是所有被他特意剪裁掉的部分,又都在柳氏的史料集?被一一補齊了。柳氏似乎是在暗中「拆台」,在無聲地揭露波爾什涅夫對史料任意剪裁、斷章取義的錯誤態度。而這也就表明,柳氏的「和稀泥」

只不過是表面現象,她實際上可能完全是站在「反馬克思主義」的穆尼埃一邊的br 。儘管柳氏沒有明說,但薩爾蒙還是根據柳氏在這本史料集導言?的相關陳述,說明她內心真正支持的是穆氏的觀點。

柳勃林斯卡婭的表現可能會讓某些自命「正統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學家義憤填膺:在自己的「同志」正與西方資產階級反動學者「浴血苦戰」的時候,不但不去助一臂之力,反而在一邊又是陰陽怪氣地「和稀泥」,又是偷偷地給自己人「拆台」,甚至亦步亦趨地附和敵方的觀點,這不是「叛徒」、「內奸」、「反革命」又是甚麼?這要是發生在當時的中國(正值文革時代),柳氏恐怕是注定逃不脫這些罪名的,下場說不定還很慘。可幸的是她生活在後斯大林時代的蘇聯,那?的學術界當時已經有了一定的自由度,以至於她已無需為這種「離經叛道」的行為而獲罪,仍能平安無事地做她的學術權威。這應該說是在前蘇聯一度備受壓抑的人類「求真」天性的初步勝利。

四 今天法俄學人眼中的

波穆之爭

四十多年後的今天,法國還是法國,蘇聯則已大變。那麼波穆之爭在今天的法俄史學界還能引起甚麼樣的情感呢?從維奇爾會議上的發言來看,法國學者顯然還沒有忘記波爾什涅夫那糟糕的治史方法,並忍不住要大加撻伐。其中,說得最不客氣的就是政治上右傾的貝爾塞bs :

波爾什涅夫的歷史著作會讓你感到很討厭,因為作者總是那麼自以為是,似乎在上演某種馬克思主義的歷史

在自己的「同志」正與西方資產階級反動學者「浴血苦戰」的時候,柳勃林斯卡婭不但不去助一臂之力,反而在一邊又是陰陽怪氣地「和稀泥」,甚至亦步亦趨地附和敵方的觀點,這不是「叛徒」、「內奸」、「反革命」又是甚麼?

78人文天地

劇。他會不假思索地為起義中的各種

人物賦予某種明確的社會政治特徵,

讓他們承擔起這齣歷史劇中的各種

在他看來既可操作又有啟示性的角

色。??波爾什涅夫還使用像「平民群

眾」這樣富於迷惑性的模糊術語,把

所有購買土地的市民都說成「領主」,

把一些地方財政官員稱做「高官」,等

等。??披這種意識形態的外衣,做

這種簡單化的性質判斷,也許在作結

論的時候還說得過去——因為那?將

牽涉較大的年代範圍,但在1述的過

程中卻是毫無道理的。??波氏史學

方法的根本缺陷是他對馬克思主義生

產方式演進理論的絕對信從,沒有看

到這種有關各經濟階段必然性的理論

正是歷史學家們應該據實加以駁斥的

謬說,也看不出這樣一種歷史信條有

必然導致對歷史事實的固定論的和因

襲性的戲劇化的危險。

這種痛批「馬克思主義」的話乍聽起來

可能很刺耳,但實際上它絲毫無損於

馬克思主義的光輝,為甚麼?就因為

貝爾塞這?說的「馬克思主義」,只不

過是那種在前蘇聯流行的冒牌貨色,

其基本特徵就是認定「五種生產方式」

的演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

而如今我們都已經知道,這恰恰是馬

克思自己都不相信的東西。

貝爾塞還批評了波爾什涅夫另一

些學風上的問題,主要認為他不講求

實事求是,隨便歪曲歷史事實。按貝

爾塞的說法,波氏總是故意誇大十七

世紀法國民眾暴動事件的規模和嚴重

性,使用的手法主要有二:一是在著

作附件中的地圖上做手腳,無視很多

暴動事件都是倏起忽滅的小打小鬧這

一重要事實,把大片並沒有發生或沒

有同時發生民眾暴動的地方劃入「動

亂區域」;二是列舉出許多發生民眾起義的地方,但又不說明其人口規模、行政級別或在起義過程中的作用等方面的差異,由此來營造一種「人民革命」席捲全國的假象。實際上在當時的法國,由於經濟、社會、宗教、司法等方面的各種習慣因素,每個人群聚居點都有自己的政治小氣候,民眾鬧事也難免帶有分散、零星和短暫的特點,根本不可能出現這種「全民起事」的局面;而當時法國政府以至後來的法國歷史學家之所以不大重視這些事件的原因,主要也就在這?。由此,貝爾塞還準確地指出,波氏歷史寫作方式的特徵之一,就是對於一切在他看來與政治演變無關的事物的漠視,就是對於形塑一塊土地、一個共存地理單位的命運的多種要素缺乏好奇bt。

這樣的批評得到了一些俄羅斯學者的認同。但在討論會中,也有俄羅斯學者試圖為波爾什涅夫提出某種辯護。如捷坎策娃(Zina?da Tchekantseva)這樣說ck:

最近重讀波氏著作,我驚奇地發現這位大家還是非常出色的。我說的不是他的那些歷史構想,而毋寧是他的研究實踐。終其一生波氏都孜孜於了解「人類的奧秘」並探索過去。??我不想否定波爾什涅夫的馬克思主義觀點。他接受了一種蘇聯式的馬克思主義,也為這種歷史哲學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但他從未停止過獨立的思考。他的作品透露出的毋寧是他的實用主義。他不相信有絕對權威,時刻都在準備接受新事物。

可是這種辯護詞似乎並沒有甚麼說服力。也許波爾什涅夫的確是一個勤於

也許波爾什涅夫的確是一個勤於思考的學者,他那部論法國人民起義的著作也的確對他的西方同行產生過重要的啟迪作用,但既然他的研究總帶有「實用主義」的傾向,那其科學性難免就要打一些折扣了。

十七世紀法國79

社會性質的爭論

思考的學者,也許他那部論法國人民起義的著作也的確對他的西方同行產生過重要的啟迪作用,也許他還在其他學術領域有過不少的建樹cl ,但既然他的研究總帶有「實用主義」的傾向,那其科學性難免就要打一些折扣了。

五 關於波穆之爭核心問

題認識的新發展

前面說過,波穆之爭雖然沒有甚麼結果,但對其核心問題,也就是對十七世紀法國社會究竟應該怎麼看的問題,相關的史學研究卻在不斷地深化。對此,法國學者勒馬尚(Guy Lemarchand )在維奇爾會議上提交了一份內容周詳的報告cm 。根據勒馬尚的報告,法國十七世紀史學主流經歷了一個從經濟社會史經由文化心態史向社會文化史演進的過程。他把相關的研究分為兩部分:一是理論探討,一是實證考察。

我們先看理論探討部分。1940年代法國史學界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對理論的興趣出奇地強烈。討論涉及了整個近代史,但關注的中心問題還是十七世紀法國社會的性質。這首先就牽涉到了「封建性」(féodalité)和「封建主義」(féodalisme )這兩個概念的使用問題。一開始,「封建性」是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開始流行的術語,使用者主要是一些中世紀史學家,其適用範圍很有限:一方面,僅限於指人對人的「恩惠」(舉薦和附庸)和封地制度(那是一種在中世紀學者看來從十四世紀起就在弱化和趨於消失的東西);另一方面,它只涉及人數極少的社會上層份子,並非全局情況cn 。

相反,封建主義概念的涵蓋面就非常寬廣了,它來自馬克思和恩格斯,但並無具體定義;且模糊性較強,用起來似乎也就更方便些,所以更受當時學界的歡迎。起先是蘇聯和法國的一些學者拿它來定義十七世紀的法國,然後一些英美學者如多布(Maurice H. Dobb )、斯威茲(Paul M.Sweezy )、亨德斯(Barry Hindess )等也

隨聲附和,最後,一些親近馬克思主義的法國史學家也接受了這個概念。但這個概念的內涵還是必須廓清,而其關鍵自然又在於怎麼看封建性。1968年,法國圖盧茲國際討論會一致接受了法國的索布爾(Albert Soboul )、意大利的維拉尼(Arnaud Villani )和匈牙利的本達(Koloman Benda )三人介定的封建性新概念,據此,封建性被視作一種「經濟、社會和政治制度,其特點是由享有司法權利和政治特權的貴族(主要是土地貴族)抽取土地耕作者的部分收益」co 。

這些年?,東西歐大部分學者都同意把十四至十八世紀的歐洲看作封建主義時代,但在封建社會何時轉變為資本主義社會這一問題上,大家卻異議紛呈。索布爾認為十八世紀還是封建社會;古拜爾(Pierre Goubert )大概認為十七世紀還算得上是封建社會,但再往後就難說了;波爾什涅夫說十七世紀已發生資本主義化,但該進程為絕對君主制所阻遏;柳勃林斯卡婭則主張封建主義早在商業資本主義興起之前就衰落了,原工業化時期已然是資本主義社會。這樣,在柳勃林斯卡婭和索布爾之間就發生了似乎無法彌合的分歧,幸好後來維拉爾(Pierre Vilar )就「經濟和社會構成」的問題提出了一套清楚的解說(大意是說一個社會可能存在佔主導地位的生

1940年代法國史學界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對理論的興趣出奇地強烈。討論涉及了整個近代史,但關注的中心問題還是十七世紀法國社會的性質,牽涉到了「封建性」和「封建主義」這兩個概念的使用問題。

80人文天地

產方式與某些過去的和未來的生產方

式要素並存的情況),才使這一矛盾

得以化解。最後是布羅代爾(Fernand

Braudel)於1958年提出的長時段理

論,為這些概念在史學上的應用提供

了一個合適的時間架構——這一點非

常重要,因為在此之前人們只習慣於

做短時段的事件史研究。

1960年代,法國史學理論界另一

個熱點,便是前面提到過的有關十七

世紀社會是階級社會還是等級社會的

爭議,就此問題上述學者曾在1965和

1967年開過兩次討論會。這?要注意

的是,法國人當時所說的階級社會概

念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它雖然建立

在相關的封建主義觀念基礎之上,但

由於受「單純社會史」(其涵蓋內容廣

泛,但卻將政治經濟因素排斥在外)

思潮的影響,它卻與生產方式的問題

沾不上邊。

在1965年的第一次討論會上,索

布爾作主題報告,強調社會對於個人

的決定性力量,否定兩次世界大戰期

間流行的偉人史觀,並提出了按多種

標準(主要是生產手段所有權和在生

產過程中的地位)構建的階級概念。

穆尼埃則用他的等級社會概念予以反

駁。他認為在十七世紀社會,每個群

體都由某種社會共識得到自己的尊

嚴、特權和職業,正是這種社會地位

決定了每個群體的富裕程度,所以等

級制度的確定,取決於人們的某種心

理選擇,而並非取決於財富水平;歷

史學家可以按財富的多寡來構建社會

的階梯,但真正的尊嚴終究還是由價

值判斷、集體習性和法律來賦予的。

可見穆氏的等級社會概念十分重視文

化心態的作用。但在許多歷史學家看

來,儘管穆尼埃說的那種等級社會

確實有?可循,儘管拉布魯斯(Ernest Labrousse)也承認了階級與等級的共存,但等級社會概念的排他性仍使它顯得比階級社會概念僵硬,而且所謂的等級,也只不過是深層社會實際的法律表象而已。

1967年的第二次討論會除了更具體地闡明近代社會的主要特點之外,就是向學界提出了一份問題表,其中主要包含四個方面的問題:(1)從當時的社會術語看人們對這個社會的理解;(2)現實中的和當時人們意識中的特權;(3)鄉村世界的複雜多樣性,它的矛盾和內部鬥爭;(4)城市享有的特權和內部分化。這?,細心的人已不難發現法國史學的風向標在發生偏轉:經濟社會史有所退縮,文化心態史就要大盛了。

再看實證考察方面的情況。儘管相關的經驗研究從不理會上面那些理論探討,但實際上也已深深為之浸染,並在不經意間使用′類似的概念話語。在1950年代以前,歷史學家利用的主要是政府文件、回憶錄、私人信函、文學作品和民事法規等資料,以後則有大量沉睡的檔案資料(如教區記錄、納稅名冊、契約和司法證書之類)被啟封,對各種流水賬式的系列文件進行量化研究的計量史學開始大行其道。

此時,年鑒學派和拉布魯斯等人的著作顯示了這樣一種問題意識:由於歷史上沒有留下手稿資料的廣大下層民眾一直沒有得到理解,舊史學只是一種政治?事,只涵蓋社會面貌的百分之五到二十,所以現在應該優先考慮經濟、人口、社會分層等方面的情況,同時也不排除政治和心理方面的因素,只是要削減它們的作用,並將它們納入一種複合的整體,從而辯證地認識社會總體的運行。由這種經

1950年代以前,史學家利用的主要是政府文件、回憶錄、私人信函、文學作品和民事法規等資料,以後則有大量沉睡的檔案資料被啟封,對各種流水賬式的系列文件進行量化研究的計量史學開始大行其道。

十七世紀法國81

社會性質的爭論

驗研究描繪出的十七世紀史畫面與傳統歷史著作大相逕庭,主要是揭露了法國歷史上這個所謂的「偉大時代」的大量陰暗面,如危機四伏、民不聊生、部分小農已被消滅、基督教社會整合功能衰退等等,同時還揭露了國王仍在依託貴族實施統治這一事實,否定了基佐(Fran?ois Guizot )以來流行的那種國王當時已與第三等級結成反貴族的同盟的說法。

我們知道,這種經濟社會史在1980年代曾飽受非議,而它的局限與不足在今天看來尤為清晰。這首先表現為理論界為它提供的概念框架還不夠完善:當時的生產方式概念並沒有遵循維拉爾的意見,它是作為各種社會構成的堆積構想出來的,根本忽略了各種複雜的中介關係的存在。其次,在經濟方面,一貫佔主導地位的自給自足經濟與發展緩慢且運行不規範的市場之間的關係問題也被忽略了(其實當時有許多因素在削弱小生產者的自我生存能力)。再次,模糊不清的心態概念還沒有明確地與文化或意識形態概念掛起é來。最後,雖然人們已經清楚自為階級和自在階級的區分,並已涉及階級意識的問題,但「階級」這個概念本身仍未得到充分的「史實化」(historicisé),因為人們可以說它自出生之時起就已結成一個集團,也可以說它因尚未完成這一集結過程而根本就不存在。

那麼時至今日,人們的十七世紀法國史觀又有了怎樣的發展呢?這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看。

其一,十七世紀被確認為封建社會,其基本特點表現為:家庭是利益、日常生活和社會關係的中心;領主仍勢力強大,但還不是十九世紀的那種資本主義農場主;村社是農民對

抗領主的團結中心,但其內部矛盾重重,各省村社的差異也很大;行會在路易十四時代發展到頂峰,但仍未覆蓋全部生產部門。

其二,等級體系之下的階級體系更加清楚了。各階級之間乃至同一階級內部各集團之間都壁壘分明。但也存在′些微的社會流動(並不像法學家說的那樣封閉),人口流動也比以往所見要頻繁一些,只是這種流動並未產生顯著的社會影響。

其三,主要社會階級的情況也更加清晰了。首先是城市資產階級的狀況比以往想像的要好:受王朝賦稅壓力較小,有城市自治權,經商致富的路也還通暢。其次是資產階級的人數基本穩定,有些地區還有所上升,原因是少數富裕農民的滲入以及官員和自由職業者的增多。再者是貴族形態的多樣化:有公爵廷臣等大貴族,有作為王室侍臣的中等貴族,還有鄉間小貴族,但大家的財富都在縮減。

其四,絕對君主制國家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乃至其行動方向都受到質疑。當時限制君主行動自由的兩個主要制動閘——財政困難和人民起義——並沒有削弱君主的統治權,而且,王朝政府這時已有了更多的官員和常備軍。但絕對君主並不像以往人們想像的疏離了貴族,實際上,頻繁的戰爭似乎使君主更加離不開擁有戰爭職能的貴族。國王似乎也不是獨裁者,而是宮廷中各陰謀集團之間的仲裁者,同時宮廷內外許多相互競爭的派別對於王權也有反制作用。連續不斷的戰爭壯大了高級貴族的實力,各種地方自治勢力仍根深蒂固。最後被取締了的各三級會議省過去被認為是中央政府的死對頭,但實際上它們雖不很順從王權,但也不是危險的造反派。一

十七世紀法國充滿了多元性,各省和社會各界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同文化之間也保持?交往,儘管佔上風的總是精英階層的文化。精英文化還有一統天下的趨勢。

82人文天地

些地方如不列塔尼,貴族、城市資產

階級和王權實際上串通在一起盤剝百

姓,導致民眾起義延綿不斷。

其五,文化心態史勃興並不斷向

社會文化史挺進。這是十七世紀史研

究領域最引人注目的新氣象,當然也

是1980年代以來西方史學新潮流的一

種表徵。房屋、傢具、日常生活用

品、食物、服裝等物質文化要素,行

為類型、社會關係規範慣例、生活訣

竅和趣味等風俗文化要素,均進入了

歷史學家的觀察視野。這些要素常常

是與群體和階級聯繫在一起的,因而

也可以由這些群體和階級來得到解

釋;個人再一次被部分地(也只是部

分地)融入了集體,即使仍有人試圖

消除階級的決定意義。

有關這個時期文藝科學的研究也

在深化,不僅涉及各種作品的內容,

還開始涉及這些作品生產的物質與精

神條件,包括書籍的製作和銷售、書

報檢查制度和讀者公眾的形成途徑

等。這樣的研究使人們感到公眾對這

些作品的接受不一定能符合作者的原

始意圖。人們還注意到集體意識形態

及形塑它的各種精神因素,以及宗教

和科學知識等課題。在這方面十七世

紀法國充滿了多元性,各省和社會各

界都有自己的特色,不同文化之間也

保持′交往,儘管佔上風的總是精英

階層的文化。精英文化還有一統天下

的趨勢,該趨勢得到了國家、天主教

會、首都巴黎和外來榜樣(主要是意

大利和西班牙)四大力量的支持。

六 餘述

勒馬尚最後關於十七世紀史學最

近發展的介紹,講的全是法國學者的

研究工作,蘇聯或俄羅斯學者似乎

徹底隱退了。與會俄羅斯學者也沒有就俄羅斯方面的研究情況提出任何補充,僅科波索夫(Nicola? Kopossov)在他關於「法蘇舊制度史學比較」的發言中講到,蘇聯一位中世紀歷史學者在1969年曾明確地用「社會自治」的概念反對階級鬥爭理論,而烏瓦羅夫(Pavel Ouvarov)和科波索夫則在1980年代把社會自治概念徹底內化在研究之中,同時還吸收了年鑒學派的長時段理論云云cp。

是不是十七世紀法國這個課題在蘇聯解體前後的俄羅斯史學界已引不起甚麼興趣呢?似乎也不盡然。中國的《世界史研究動態》雜誌1986年第1期和第5期曾連續譯載兩篇蘇聯學者討論十七世紀史的文章cq,其中題為〈十七世紀在歐洲歷史中的地位〉(原載蘇聯《歷史問題》[Bnopnq{hqrnphh],1985年第3期)的一篇還開誠布公地說:蘇聯史學界之所以密切關注十七世紀歷史,是因為「這個世紀正是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轉變的一個決定性階段」cr。可見十七世紀史至少在蘇聯解體前不久的史學界還是很熱門的,儘管它涉及的已經是整個歐洲而不單單是法國,儘管研究的內容仍局限於社會經濟史領域(至少從這兩篇文章看都是如此)。

依筆者之見,所謂十七世紀在歐洲歷史上的決定性意義,關涉的與其說是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的問題,倒不如說是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個方面的現代民族國家的創建問題。雖然這兩個問題從某種意義上看是密切相關的,甚至可能是同一個問題,但後一問題的提法看起來更優越一些,因為它少了很多政治意識形態的氣息,因而也就能進一步拓寬研究者的視野,同時還能避免一些偏狹無聊的論爭,從而增進研究的學術價值。

所謂十七世紀在歐洲歷史上的決定性意義,關涉的與其說是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的問題,倒不如說是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個方面的現代民族國家的創建問題。

十七世紀法國83

社會性質的爭論現在巴黎大學的法國大革命史研

究,好像是很強調後一種問題意識:

它力圖突出大革命在法蘭西現代民族

國家建設過程中的作用,而不再去觸

碰曾引起孚雷(Fran?ois Furet)—索布

爾論戰的從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

的問題cs。這樣看來,十七世紀法國

這個課題就又多了一層重要性,那就

是它直接關乎法國大革命起源的研

究。以往的相關研究都把重點放在

十九世紀,現在看來遠遠不夠。法國

大革命既是法蘭西現代民族國家創建

過程的完成階段,要研究它的諸多深

層意義,就應當到這一過程的起始階

段去尋找,那就不能不上溯到作為絕

對君主制上升時期的十七世紀。所以

波穆之爭成為這次維奇爾會議的首要

話題,也不是偶然的了。

回顧四十年前波穆之爭這場辯論

及其引發的東西歐史學的交流熱,再

看看今日法國十七世紀史研究領域?

的繁榮景象,法國學者感慨繫之。

勒馬尚在他發言的末尾做了這樣一段

小結ct:

那麼,1960年代法國和東歐歷史學家們

之間的接觸對於今天人們關於十七世紀

法國的看法起過甚麼樣的作用呢?除

了某些蘇聯歷史學家對一些歷史知識

作出的直接貢獻(這些貢獻動搖了人們

關於「偉大時代」的傳統定見)之外,這

些討論還打開了法國人關於國際比較

史學的視野,這有力地推動了我國對

於一些基本分析概念的理解的深化。

看來,今日歐洲史學界的活力與

四十年前由波穆之爭開啟的法俄乃至

整個東西歐之間的史學交流,的確有

一定的關係。這一事實意味深長,至

少告訴了我們兩條道理:其一,學術

交流是學術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而

最富有成效的學術交流也許還是尖銳

對立的觀點之間的論爭,即使這對立

源於所謂社會主義世界與資本主義世

界之間的意識形態對抗;其二,馬克

思主義史學還是富有生命力的,它完

全有可能為人類歷史知識的科學化

作出其他學派無法替代的偉大貢獻,

只是為了實現這種可能性,它還必

須徹底告別各種背離客觀實證精神

的傳統思維模式,先行完成自身的

「職業化」。

法國大革命既是法蘭

西現代民族國家創建

過程的完成階段,要

研究它的諸多深層意

義,就應當到這一過

程的起始階段去尋

找,那就不能不上溯

到作為絕對君主制上

升時期的十七世紀。

84

人文天地

高 毅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关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为了准确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以下简称“立法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就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如何适用法律、立法解释、司法解释提出以下意见: 第一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一般掌握为: (一)组织成员人数较多,骨干成员一般应在3人以上。 (二)组织关系相对稳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组织者、领导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骨干成员基本固定。 (三)有被组织和成员认可的帮规、戒律、家法等行为规则或约定俗成的规矩,但不要求必须具有明确的组织名称、纲领、章程、文字规约等作为必要条件。 第二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特征一般掌握为: (一)“经济利益”包括:组织及其成员通过违法犯罪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的利益。 (二)“其他手段”是指除违法犯罪活动以外的手段,包括正常的经营活动、犯罪组织及其成员以非法收益进行投资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渠道获取的经济利益,只要将获取的经济利益用于该组织的活动,均可视为“其他手段”。 (三)“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一般理解为:组织的经济实力能够支持该组织基本活动或组织成员的部分生活开支,并不要求其经济实力需达到某一固定的数额标准,也不论经济实力是较为雄厚还是较为薄弱,只要将其获取的经济利益用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就可以认定该特征。 (四)获取的经济利益一般由犯罪组织者、领导者或骨干成员管理、分配。 第三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特征一般掌握为: (一)多次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敲诈勒索、强买强卖、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 (二)“其他手段”包括: 1、以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暴力威胁为后盾,足以对群众形成心理强制的手段。 2、滋扰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的非暴力手段。 (三)“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一般掌握为: 1、组织者、领导者直接组织、策划、指挥、授意、指使实施的。 2、组织成员为组织的利益有预谋地实施或按照该组织一贯行为实施的。 第四条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非法控制特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在一定区域或行业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 (一)为组织争夺势力范围、确立强势地位而多次或大规模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或打

论19世纪法国文学作品中的都市生活

论19世纪法国文学作品中的都市生活 摘要:在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是最重大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包括了巴尔扎克、司汤达、梅里美、福楼拜这一系列光采夺目的名字,连同一大批长久以来以不朽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千万读者的杰作。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城市生活现象与心理,展示资产阶级取代封建贵族的历史进程,描写资产者发家史和城市平民的个人奋斗史,肯定金钱。因此,可以想象城市生活表面繁华,但实际金钱主义至上,都市生活腐朽不堪。 关键词:现实主义文学《人间喜剧》《红与黑》《包法利夫人》都市生活 1871 年,法国爆发了震撼欧洲的巴黎公社起义,建立了世界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这个大事件,犹如希腊神话中地下巨人翻身,引起了历史强地震。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一切,都在这次历史强地震的余波和先兆中风云变幻,动荡不安。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学当然概莫能外。它作为时代的脉搏,以其特有的敏感和特有的形式,传达出了这个时代的变幻、动荡与不安:“主义”频频易帜,流派异彩纷呈,思潮此伏彼起。浪漫主义刚刚击溃古典主义而称雄于文坛,现实主义又“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随之迅速崛起,接着,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纷纷登场,其间,还有巴黎公社的志士奏响了法国无产阶级文学的高昂序曲。它们或齐头并进,或你赶我追,在法国文学史上各自谱写了自己的华彩乐章,令人目不暇接。但是,就影响之广,声誉之高,成就之大,以及持续时间之长而言,在十九世纪法国云谲波翻的文学浪潮中,最强劲的主流是现实主义文学。在这个主流中,涌现出了斯丹达尔、巴尔扎克等法国文坛上震古烁今的第一流大师,他们创作了《红与黑》、《人间喜剧》等世界文学史上的扛鼎之作。现实主义,写下了十九世纪法国文学中最辉煌的篇章。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兴起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在四、五十年代达到高潮,此后时起时落,直到现当代仍有旺盛的生命力。现实主义之所以在这一时期产生、兴盛,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 第一,与“冷静务实”的时代精神有关。法国在1830 年的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得到确立,价值规律和自由竞争成为统治社会的根本大法。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封建时代一切古老的关系以及与之适应的思想观念被不断清除;而且,资产阶级革命高潮中的理想、热情和英雄主义也都逐渐消散。“天伦”的解体,“热情”的隐退,“过去”的消亡,“未来”的虚渺,使“冷静务实”之风成为时尚。这个时代的法国,也因此被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称为“冷静务实的资产阶级社会”。这样的时代精神作用于文学,就导致了对浪漫主义的排斥和对现实主义的认同。“真实”被当成文学的首要标准。斯丹达尔要求小说成为如实反映现实的“镜子”,巴尔扎克主张“严格摹写真实”,稍后的现实主义名家福楼拜更提出文学中“不要妖怪,不要英雄”,“只要是真实的就是好的”。所以,十九世纪法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正是资本主义秩序确立以后冷静务实的社会风尚和时代精神的产物。 第四,与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相关。在欧洲文学中,法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是相当强大的。中世纪市民文学就开了摹写人情世态的先河;十六世纪的短篇小说发扬了这一传统;十七世纪出现了莫里哀描写现实的卓越喜剧,这时期反映市民生活的文学也极为注重写实逼真;十八世纪先哲高扬的“理性”大旗,更进一步弘扬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描写人生,贴近真相”成为批判文学的重要准绳,这时期最富有远见的理论家狄德罗还创立了现实主义的美学体系,提出了打破悲剧与喜剧的界限,描写普通人生活的现实主义戏剧理论。所以,从文学内部的发展规律来说,正是这个源远流长、虽无定名却贯穿于古今文学实际的传统,引发了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洪流,为斯丹达尔、巴尔扎克登上无限风光的顶峰开辟了道路。在上述历史条件,社会心态,文化背景,文学传统的作用下,产生了十九世纪法国的现实主义文学,并且形成了它的基本倾向:真实地反映现实,辛辣地批判现实,注重人物与环境的典型性,注重情节与细节的真实性。当然,这也是随之而起的欧美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共同基本倾向.

对黑社会性质犯罪证据认定的经验材料

对黑社会性质犯罪证据认定 的经验材料 “涉黑”案件的侦破工作不仅难度大,涉及范围和领域也广,各地公安机关均把该类案件作为大要案来侦破,参加侦查干警必 然很多,形成的证据材料也就多而庞杂。对这些证据的审查和认 定较其它普通刑事案件证据的审查认定的难度也就大的多。我在 主审陈某某等七名被告人“涉黑”一案时,首先通过阅卷把庞杂 的证据材料进行了分类归纳,为庭审后综合认证奠定了基础。庭 审后,合议庭结合庭审质证的情况对相关证据逐一进行分析并严 格依照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要求均作出了是否采信的综合认定。 使七名被告人均得到了应有惩处,判决作出后尽管七被告均不服 判决提出上诉,但由于我们认定的事实有充分证据支持,二审均 全部维持了我们的一审判决。我们认定证据的主要作法是:一是对每一份证据材料进行程序性审查,看取证主体、程序 是否合法,方法、方式是否得当,如调取证人证言时,必须有两 名以上司法工作人员调取,辩护律师向被害人及其近亲属、被害 人提供的证人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必须征得人民法院准许, 司法人员制作书证的副本、复印件、拍摄物的照片、录像以及有 关证据录音时,制作人不得少于二人,询问证人可以到证人的所 在单位、住处或者司法机关进行,不得另行指定其他地点,向单

位收集、调取的书面证据材料,必须由提供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印章,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 集证据等,如果违反上述规定和规则要求,该份证据材料就应当 排除。主审法官在查阅卷宗材料时如发现公诉机关提供的证据材 料如果违反上述规定和规则,可在约见公诉人时提出建议,该类 证据不得在法庭上出示,以免影响庭审效果。 二是综合运用证据认证规则,对法庭上出示的证据进行综合 认定。主要方法包括,直接认证、推定和综合认证。直接认证一 般是指控方提供的证据辩方认可,控方提供的证据辩方不反驳或 反驳没有实质内容,辩方提供的由单位或个人出具的证明文书控 方不反驳或无反驳证据,已生效判决、裁定、仲裁、公正等法律 文书所确定的事实,无需举证证明,上述这些证据如与案件事实 有关联并能证实案件中的某项事实的可直接认证。推定就是依据 法律或者已证明的事实推论待证事实的存在与否的一种假设,如 我国刑法规定的故意犯罪,以被告人主观上“明知”作为犯罪的 构成要件,但主观“明知”是人的意识活动,无法用证据来直接 证明,只能依据被告人的客观行为来推定其是否“明知”或“应 当明知”。就“涉黑”案件而言,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 组织这个罪名的确定主要就是利用推定规则。如黑社会性质组织 的四个特征中的组织特征的认定,对组织成员、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以及组织内部的邦规、纪律等的认定因组织内部大多没 有书面的规定和章程,能不能认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就要依照组

(财务知识)第三章重农学派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派别

第三章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个学术派别 ——重农学派(18世纪50—70年代)【章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首先了解重农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掌握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理解和熟悉魁奈的经济学说。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重农学派概述 1学时 第二节魁奈的经济学说 3学时 第三节杜尔哥的经济学说(课下阅读) 【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魁奈的经济学说。难点是对魁奈的《经济表》的理解。 【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 了解魁奈成为经济学家的个人经历,懂得成为经济学家的主要品质在于: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兴趣。了解重农学派的产生背景,理解重农学派的产生背景决定了其封建主义外观的特征。联系中国经济学在转轨时期出现的不同派别,认清不同派别的外表和实质。了解重农学派与中国经济思想的关系。 【教学方式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主要运用课堂讲授的方式。 【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 课外阅读《魁奈经济著作选集》(中译本)。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思考题】 1、名词简释:重农学派;《经济表》;纯产品;原预付和年预付。 2、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 3、《经济表》述评。 4、杜尔哥对重农主义作了哪些发展。 【课时单元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节重农学派概述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1、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已有的相当发展,但封建生产关系仍占统治地位。封建剥削(主 要对农民)更加残酷。 2、政治方面:正处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准备时期。阶级矛盾尖锐。(资产阶级的矛盾) 3、思想方面: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的思想家的自然秩序思想对重农学派产

生了重要影响。奠定了哲学基础。 4、经济政策和经济形势方面:当时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仍统治着法国。 布法王路易二四死后,法国财政经济濒临危机的情况下。法王路易十五接受毛遂自荐的英国经济学家、银行家约翰·罗(John law,1671-1729)的建议:即通过信用扩张,发行纸币来挽救法国政经济危机。并任命罗为财政大臣。1715年,约翰·罗就任法国财政大臣,并开办银行,发行纸币代替硬币,用纸币涛偿债务。结果导致通货膨胀、财政崩溃。财政经济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约翰·罗也被解职逃出法国)。这时,经济问题成了法国社会中最大的问题,也是思想界讨论的中心。正如伏尔泰所说:“全国总算谈厌了诗文、喜剧、悲剧、小说、道德观念、神学等问题,而终于谈论面包问题了。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包括60岁的宫廷御医魁奈在内的一些学者,开始研究法国的经济问题,以魁奈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重视对农业问题的研究,并组成了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政治和学术团体。重农学派就是这样诞生的。 二、重农学派的主要成员: 除首领魁奈(F·Quesnay,1694-1774)外,还有 维多·米拉波即老米拉波(V·R·Mirabeau 1715-1789),(从1767-1776年,重农学派成员每周在他家里集会讨论学术问题。) 利维埃(Riviere,1720-1793) 奈穆尔(D·Nemours,1739-1817)“重农主义”一词(Physiocracy)就是他在编辑出版魁奈的著作时以此作为书名的。 波多僧正(Baudeau,1730-1792) 小米拉波(H·G·Mirabeau,1749-1791) 杜尔哥(Turgot,1727-1781)。虽不承认自己是重农学派成员,且从来没参加他们活动,但他的观点和魁奈一脉相通,并进一步发展了魁奈的经济学说。马克思说,重农主义在杜尔哥发展到了顶峰。 在经济学说史上,还没有哪一个学派象重农学派那样,其观点较为一致,他们不仅在学说上而且在私人关系上结成一体,共同拥戴一个学术领袖,许多文章都经学派成员传阅和讨论后发表,并办有学术刊物《公民评论》。 由于重农学派最早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把重学派为近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真正鼻祖重农主义主生于法国,但是它的影响则不仅仅限于法国。它对整个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 1、“自然秩序”观 在重农学派的思想体系中,“自然秩序”观念占有重要地位,它是重农主义整个学说的基础。当时,重农学派的成员对于自己所主张的经济理论就是以“自然秩序”来标榜的。利维埃所以写的一本书,书名叫《政治社会天然固有的秩序》。奈穆尔在整理编辑魁奈的著作,将其编成《重农主义,即人类最好统治的自然构成》一书。“重农主义(physiocracy)”一词被首次提出。这里必须指出,重农主义的法语原文为“physiocratc”英文单词为physiocracy,系由希腊文的“自然”和“统治”、“支配”两词合成,意指自然的统治。后来亚当·斯密把魁奈的理论体系视为不同于重商主义的“重农体系”或“重农”主义。因此,日本和中国的学者就将physiocrate一词直接译成“重农学派”或“重农主义”。由此可见,尽管以魁奈为首的学术团体非常重视农业,但是,重农主义体系的精髓是“自然秩序”思想而非重农思想,它贯穿于重农主义的全部理论之中。 重农学派的“自然秩序”思想是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和狄德罗等,对封建专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批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考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1.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摧毁了封建专制,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何被称为法国大革命:(拓展点) 这场革命的影响有四个方面: 其一,就其规模而言,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其二,人民群众在三次起义中都显示了伟大力量,每当在革命的转折关头,都推动革命向前发展; 其三,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其四,这场大革命还震撼了欧洲的封建制度,给它们以沉重的打击,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而具有世界意义。 易错微析 法国大革命建立了共和制这种政治体制易错: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封建君主。美国独立战争的结果是建立了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联合专政的总统共和制,保留了奴隶制。都没有法国大革命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彻底。 例题1 法国大革命高举反封建专制的旗帜,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影响了历史进程。下列属于法国大革命产生的影响的有:() ①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统治②引发了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 ③传播了《人权宣言》思想④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后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又把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推向大陆,故选D。 例题2 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B.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C.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 答案:D 解析: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1783年,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1794年,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显然不正确,故选D。 1.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影响最广泛的一次革命,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国支援美国独立战争②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 ③为此后许多国家的革命树立了榜样④奠定了西方先进和东方落后历史格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7世纪、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意义有() ①都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②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③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列宁说:“整个19世纪,即給予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概念下度过的”下列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A. 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B. 法国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C. 法国大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影响了世界 D. 法国大革命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 4.下列有关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其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 B.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使“民主”“共和”的思想广为传播 D.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 5.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晚期的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两次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对英、法两国乃至欧洲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相关法律认定

遇到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www.doczj.com/doc/a012458561.html,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相关法律认定 为了严厉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以下简称“立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 的规定,结合在办案中遇到的实际情况,现就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适用法律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涵义 《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作了概括性的表述,2002年4月28日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地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作了以下规定:1、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人数较多,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基本固定;2、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3、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

恶,欺压、残害群众;4、通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称霸一方,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形成非法控制或者重大影响,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可见,黑社会性质组织表现出组织性、经济性、犯罪性、控制性四大特点。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在我国发展的原因 经济因素:改革开放使中国大陆处于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由此从封闭转向开放,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经济关系的多元化,还有发展过程贫富差距,以及转轨时期社会制约机制的弱化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为犯罪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条件,同样也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重要原因。 历史、文化因素:黑社会性质组织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心理,这种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在中国大陆是有基础的。中国有五千年的封建文化传统,封建帮派的观念至今都在影响着人们,拉帮结伙,重江湖义气被其视为立足之道。 社会因素:人口流动打破了原有以计划体制为基础各安其位的封闭式社区管理,对人的约束力大大削弱;乡村城市化使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由于没有了土地,又没有工作,所以整天无所事事;对这些人员的安置一直未尽人意,主流社会对这类人员有本能的抛弃、排斥。

法国文学史笔记整理

法国文学史 一、中世纪11-15C 1.英雄史诗《罗兰之歌》La Chanson de Roland (英雄驰骋战场) 2.骑士文学《Tristan et Iseult》(特里斯坦与伊瑟,骑士与贵妇之间的爱情) 《玫瑰传奇》 十字军东征,宗教信徒的虔敬和狂热,武士精神的勇猛和野蛮,封建势力,基督教,商业扩张都在此达到顶峰。(骑士文学中爱情是纯粹精神性的,不参杂任何其他因素的神圣情感) 3.诗歌Francois Villon 4.市民文学《列那狐的故事》 讽刺叙事诗,形形色色的动物代表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的各种性格,狼代表贵族,暴虐又愚蠢;狮子代表国王,象征权力和正义;兔代表下层群众,软弱可欺… 5.市民戏剧《巴特兰律师》 6.市民故事 二、十六世纪法国文学—文艺复兴时期 背景:文艺复兴,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人文主义精神,以人权反对神权 1.弗朗索瓦·拉伯雷Francois Rebelais 1494-1553,作家,医生(医学博士,语言天才)·《巨人传》Gargantua et Pantagruel用了13种语言: ·巨人的故事本是民间流传的某些巨大无比,豪饮豪食的巨人的事迹,与中世纪苍白的骑士形象不同,拉伯雷看到了这些巨人形象所体现出的一种肉体精神,与教会的禁欲主义形成尖锐的对立。高扬人性,讴歌人性,鞭挞了法国16世纪封建社会,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封建教会统治发出的呐喊。

三、十七世纪的法国文学—古典主义 1.诗歌与戏剧 Boileau 布瓦洛《诗艺》 Corneille 高乃依《熙德》 Racine 拉辛《安德洛玛克》Andromaque Moliere 莫里哀 2.散文与祭奠 拉法叶特夫人代表作(心理小说)La Princesse de Cleves 克莱夫王妃 塞维利夫人代表作(书信)Correspendance 《书简集》 拉封丹La Fontaire 寓言集 ·法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著名的寓言诗人。他的作品经后人整理为《拉·封丹寓言》,与古希腊著名寓言诗人伊索的《伊索寓言》及俄国著名作家克雷洛夫所著的《克雷洛夫寓言》并称为世界三大寓言。主要著作有《寓言诗》《故事诗》《普叙赫和库比德的爱情》等。他被19世纪法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泰纳誉为“法国的荷马”。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以及莫泊桑的《一生》都提到他是法国古典文学作家中著名的诗人。 佩罗童话故事 La Rochefoucault 《道德箴言录》 笛卡尔,帕斯卡:既是文学家也是物理学家 四、十八世纪的法国文学(启蒙时代Le siecle des Lumieres) 1.孟德斯鸠Montesquieu 《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波斯人礼札》 2.伏尔泰Voltaine 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经商天赋 《哲学通讯》《老实人》candide 《查第格》Zadig 《天真汉》Ingenu 3.狄德罗Diderot,百科全书派,美学,真善美统一 《百科全书》花了21年,共28卷《修女》la religieuse

法国大革命对中国影响

浅谈法国大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读《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中是一件意义极其重大的事情,虽然对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没有丝毫的影响,可是一个世纪以后,却在中国掀起了惊涛大浪。本文将就法国大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法国大革命正值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最久的皇帝——乾隆在位时期,虽然法国大革命轰动一时,对十九世纪的欧美国家都产生了极大地影响,但遗憾的是当时的中国对这一影响世界的大革命没有丝毫的了解,中国就这样与这一大好的历史机缘擦肩而过。可若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就会发现这一切也实属历史的必然。大革命发生的时候在中国正是乾隆皇帝统治时期,这个以“十全武功”自称的皇帝此时正得意地统治着这个老朽的帝国。经过康雍乾三朝的文化高压以及诸多强化专制皇权的措施,整个朝野充满的是奴性与谄媚,整个国家也充斥着老气横秋的暮气,整个民族更是以天朝上国的臣民自居,妄自尊大。而当时的知识界也没有叫我们看到曙光,由于历经三朝的文字狱,加之皇权的淫威,当时的学人把精力放到了考据学上。清初顾亭林、黄梨洲、王船山等人的经世致用思想到这时候已经荡然无存了,知识界被严重的桎梏着,整个思想界万马齐喑,沉闷已极。“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要期待十八世纪末叶的中国思想界同法国启蒙思想界产生共鸣,从而对法国大革命作出反应,当然是不切实际的。”①另外清政府还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进一步封锁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故而有关于大革命的消息即使传入国内,也很难在普通民众和知识界普遍传播的。可以说,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并未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丝毫的波澜。 中国知识界对法国大革命的关注实际上开始于十九世纪末。这一时期,中国内忧外患,经历着重大的变革,像维新派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都已经开始关注法国大革命,他们试图通过对西方的革命和改良的探索获得教益,作为他们变革中国的借鉴。这其中尤属谭嗣同“对法国大革命评价最高而个人气质又最接近于法国革命志士”②,他在《仁学》一书中这样写道,“法人之改民主也,其言曰:‘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夫法人之学问, ①《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刘宗绪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9页 ②《法国大革命二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刘宗绪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年版,67页

探讨法国学派及奥德学派

探讨法国学派及奥德学派 发表时间:2009-06-26T14:12:49.857Z 来源:《戏剧之家》2009年第2期供稿作者:王金花王蒙蒙[导读] 当意大利学派日趋衰落之时,法国正处于经济、文化生活的活跃时代。 当意大利学派日趋衰落之时,法国正处于经济、文化生活的活跃时代。法国大革命后,世界上第一所音乐学院在巴黎成立,标志着音乐艺术和演奏技术的教学开始进入正轨。列克莱尔和维奥蒡把意大利学派的优秀传统带到了法国,并与当地的民族文化和小提琴艺术传统相结合,形成并发展了法国学派。 帕布洛·德·萨拉萨特是西班牙人,他的演奏既有法国学派典雅、优美的风格,又有热情奔放的西班牙民间色彩。萨拉萨特也创作了很多精致优雅的小提琴作品,包括《引子与塔兰台拉舞曲》、《流浪者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等。这些作品既表现了高难度的技巧,又具有西班牙民族的浪漫情调,至今仍然是小提琴音乐舞台上的保留曲目。萨拉萨特还是第一个把演奏录成唱片的小提琴家,他留下的录音有J.S.巴赫的《无伴奏E大调组曲》中的前奏曲和他自己创作的《引子与塔兰台拉舞曲》和《流浪者之歌》。弗里茨·克莱斯勒是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前半叶法国学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素有“近代小提琴之王”的美誉。他的演奏风格是在维也纳学派的基础上融入了法国学派的精华,加上自己的大胆创造,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他的演奏音色甜美丰润,声音饱满结实,表情丰富细腻,处处体现了他唯美主义的思想。克莱斯勒的运弓和发音方法与所有的小提琴家都不同。他拉起琴来弓子远离琴码,靠近指板;大量运用的表情滑指使旋律既有歌唱性又有顿挫感。他还是一个富有独创精神的作曲家,创作了不少迷人的小提琴作品,最著名的有《维也纳随想曲》、《美丽的罗丝玛琳》、《中国花鼓》等。耶胡迪·梅纽因是犹太血统的美国小提琴家,其风格也属于法国学派。他吸收了艾涅斯库和克莱斯勒的风格,又加入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的演奏高尚、热情、富有哲理性,着重于揭示音乐的意境,致力于挖掘音乐的内涵。他对巴赫的演绎,被公认为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梅纽因还致力于小提琴的教育事业,1963年在伦敦创建梅纽因音乐学校,专门培养各国青少年音乐人才,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小提琴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法国学派感情细腻,音色妩媚,典雅轻巧,富有情趣。它主张内容与形式并重,在追求完美的演奏技巧的同时,致力于表现蕴藏于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使小提琴艺术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也正因此,后来居上的法国学派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并逐渐取代了意大利学派。 德奥学派是在意大利学派风格基础上,吸收了法国古典学派的因素,并结合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特点而形成的。约瑟夫·约阿希姆是匈牙利籍的小提琴家,他是德奥学派19世纪后半叶的领袖人物。他的演奏严谨、端庄、典雅、淳朴,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善于揭示作品的内在精神,表达心灵深处的感受,既有壮丽、辽阔的构成,又有浪漫主义的诗意。他一向认为,一个真正的小提琴家,只有广泛涉猎艺术的各个领域,才能提高演奏的品位。在他心目中,最崇高、最美妙的是古典作品,而对于浪漫主义的炫技性作品则不以为然。他是杰出的古典音乐的诠释者,以演奏巴赫、贝多芬的作品著称于世。他的主要作品是三首协奏曲,其中《匈牙利协奏曲》最负盛名。他也是杰出的小提琴教育家,莱奥波尔德·奥尔、耶纳·胡鲍伊、布罗尼斯拉夫·胡贝尔曼等都出自他的门下。约瑟夫·席盖蒂是美籍匈牙利小提琴家,他是德奥学派20世纪中叶的代表人物。虽然他被认为是非学院派的音乐大师,但由于他十分重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终于使自己磨练成为一个有“清醒的头脑”的演奏大师。他的演奏富有灵气,既严谨庄重,又深刻细腻;既能充分体现贝多芬与勃拉姆斯作品中光辉、热情的气质,也能准确地把握贝尔格、米约、拉威尔、斯特拉文斯基等现代作曲家的作品。他在曲目选择上坚持自己的审美标准而与众不同。他在音乐处理上不墨守成规,也不拘泥于原作的意图,而是将原作的时代精神、风格特点与自己的气质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处处体现出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艺术修养,从而被认为是一个有个性、能跟上时代步伐的艺术家。德国学派在总体风格上讲究严谨、端庄,追求音色优美,强调作品内涵,注重艺术表现。但由于过分严肃保守,趋于刻板、教条,因此,其影响不及法国学派。责任编辑王春来

法国中世纪文学概况

法国中世纪文学概况 法国古代又称高卢,位于欧洲西部,公元前1世纪中叶被罗马征服后,本地的语言被罗马士兵和商人使用的通俗拉丁语所取代。5世纪时罗马帝国崩溃,蛮族混战,到5世纪末建立了法兰克王国,通俗拉丁语演变成为罗曼语,也就是古法语。法兰 克王国在查理大帝(768-814)时代最为强盛,统治着西欧的广大地区。后来他的三个孙子争夺江山,到 843年缔结凡尔登和约,将帝国分成三个国家,就是现在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所以通常认为法国文学诞生于9世纪。由此开始到15世纪,就是法国历史上的中世纪。 中世纪是法国封建制度从形成、发展到逐渐巩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基督教会势力强大,地方领主相互混战,王权努力统一国家,市民阶级刚刚兴起,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造成了丰富多彩的中世纪文学。其中产生最早的是宗教文学,即僧侣们用拉丁文创作的圣徒行传和圣经故事,例如9世纪末的《圣女欧拉丽赞歌》,就是法国最早的文学作品。法国早期的戏剧是表现《圣经》故事的奇迹剧和神秘剧,例如由教士和民间诗人改编的《耶稣受难神秘剧》和《亚当的滔天大罪》等,都是宣扬基督教的教义和上帝的神圣的。 随后繁荣起来的是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等各种体裁,其中又分为抒情诗、戏剧、散文、传奇和故事等多种表现形式。法语中的“长篇小说”一词的原义是罗曼语,指用罗曼语写作的骑士故事诗,说明骑士故事诗就是后来的长篇小说的起源。一般来说,长篇小说源于篇幅较长的骑士故事诗,短篇小说则是市民文学中的小故事发展的结果。 除了由僧侣或教士抄写的作品得以流传下来之外,中世纪文学基本上是口头文学,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例如英雄史诗来源于行吟诗人对古代英雄事迹的传诵,小故事来自法国民间的现实生活,同时也受到了古代和东方的民间传说的影响,这些作品在演变过程中变化较大,作者也大多匿名。但尽管如此,中世纪文学对后世的文学却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是现实主义文学还是浪漫主义文学,都可以追根溯源,在中世纪文学里找到自己的源头。 法国最古老的文学: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是法国最古老的文学。在11世纪之前,诸侯混战,民不聊生,人民渴望和平与安宁,所以从11世纪末开始,在行吟诗人口头传诵的基础上,产生了由圣职人员修改定稿的英雄史诗。主要描写历史上的战争和重大事件,歌颂为统一国家而战的帝王和英雄。其中的帝王深谋远虑、平定叛乱,骑士则忠君爱国、建立功勋,他们的高贵品质往往高不可攀,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形象。 英雄史诗主要分为帝王系、纪尧姆·德·奥朗日系和敦·德·梅央斯系,分别描写查理大帝的英勇事迹、纪尧姆家族的勤王御敌和诸侯的叛乱。它们大多是行吟诗人口头相传的民间创作,富有传奇色彩,没有署名的作者。 《罗兰之歌》是帝王系的主要作品,也是英雄史诗的代表作。有四个手抄本流传至今,其中只有牛津图书馆收藏的手抄本上有杜罗尔德的名字,他的身份却无法确定。行吟诗人的任务是表演而不是创作,他们在整理和改编民间传说的时候,很可能会不时加进一些表演所需要的内容。例如在《罗兰之歌》中,他的未婚妻听到噩耗后昏倒在地上,最初只有33句,到12世纪已被增加到了800句。这种集体的创作方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但同时也使作品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 《罗兰之歌》叙述的是查理大帝和他的侄子罗兰的故事。查理大帝的妹夫加奈隆是罗兰的继父,他主张与敌国议和,罗兰就提议让他作为使者,他因此怀恨在心,勾结敌人设下诡计,以送礼求和使查理大帝撤兵,同时建议让罗兰当后卫。查理大帝为此把号角留给罗兰,要他在危急时吹响以便回师救援。罗兰率领的两万骑兵果然遭到10万敌军的袭击,然而他视死如归、浴血奋战,直到只剩下60个人才吹响号角,等查理大帝赶到时已全军覆没。 查理大帝击败敌军,接着审判马奈隆,大义灭亲地处死了这个叛徒妹夫以及为他鸣冤叫屈的亲族,不愧为法兰西理想的君主。罗兰骁勇善战、忠君爱国,显示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则是一个理想的骑士和忠臣。《罗兰之歌》反映了法兰西民族要求统一的愿望,也是它开始立国的标志。

社会学思课后练习(带答案)复习过程

社会学思课后练习(带 答案)

社会学课后练习 第一章 一、填空 1、1838年,法国社会学家(孔德),在其代表作六卷本《实证哲学教程》中正式提出了“社会学”这一术语。 2、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称之为(社会运行论)。 3、社会运行基本上可以分为(理论社会学)、(经验社会学)和(应用社会学)三类。 4、斯宾塞是(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提出了(社会进化论)的思想 5、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科塞)、(达伦多夫)。 6、最早把西方社会学引入我国的人是(康有为),他将斯宾塞的《社会学原理》一书译作(群学) 7、英克尔斯给社会学下定义的三条途径是(历史)、(经验主义)、(分析)。 8、韦伯的社会学又称之为(理解社会学)。 9、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即(定量)和(定性)。 二、名词 1、社会学 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三、简述 1、列举20世纪40—80年代西方社会学主要流派及代表人物 功能主义:帕森斯,默顿

社会冲突理论:科塞,达伦多夫 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布劳 符号互动理论:布鲁默,戈夫曼 发展理论:列维,斯梅尔塞,艾森斯塔德 2、社会学的特征 社会学的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现实性,具体性,动态性 3、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互生互动,相互影响) 4、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观点 1,社会的运动受客观规律支配的自然历程 2,从经济条件出发解释社会现象及其关系 2,重视社会现象之间的辩证关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提出政治社会具体对象 四、论述 1、论社会学的功能 1.描述功能:就是客观的、完整的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料,真实的再现社会生活图景。 2.解释功能:弄清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从因果联系上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作出明确的理论说明,但因果联系不等于简单的决定论。 3.预测功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去预计和推测事物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法国学派

【法国学派】:法国一些比较文学学者以马力·伽列、梵·第根为代表,强调比较文学所研究的应该是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的“实际联系”,其根本特点是一切以事实为基础的实证主义信念,强调“事实”和“实证”。 【美国学派】:以学者亨利·雷马克为代表,扩大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认为比较文学不仅是国与国之间文学的研究,也是文学与人类一切知识领域、学科领域的比较研究,即所谓跨学科研究。 【比较文学】:以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为宗旨的文学研究,它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的跨文化的研究。 【微观比较文学】:指的是对各种微观的文学关系进行跨文化研究,研究范围绝大多数是双边关系,即在范围上只涉及两个国家。其作为具体文学现象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以具体的作家作品、局部的或某一侧面的文学现象作为研究课题,着眼于具体的局部的个案的问题。但具有一定局限性,其研究结论多为具体个案的,难以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高度。 【宏观比较文学】:以民族(国家)文学为最小单位,以世界文学为广阔平台的比较研究。它以平行比较的方法总结概括个各族文学的特性,用传播研究与影响研究的方法揭示多民族文学之间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文学区域性,探讨由世界各国的广泛联系而产生的全球化、一体化的文学现象及发展趋势。 三个层次:1、“民族文学”或“国民文学”(平行比较法) 2、区域文学研究(传播研究法——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影响研究法——以 文本的审美分析为特征) 3、世界文学研究 【传播研究】:是建立在外在事实和历史事实基础上的文学关系研究,像法国学派所做的那样本质上是文学交流史的研究。除非特别需要,一般不涉及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判断,只关注其传播与交流情况。适用对象:国际文学交流史或国际文学关系史。 从纵的历时角度看,主要研究范围是国际文学关系史。 从横向共时角度看,有很大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主动分析接受传播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环境条件,从而成为文学传播的先导。以当代世界文学为研究对象的传播研究,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当代文学消费,文学接受的研究。 影响研究的方法: 1、判断与假设,依据直觉和推理,提出影响关系存在的假说,指出某一作品受到 了某一外来文学的影响 2、较深入的研究,即作家和作品的影响分析。对题材,人物,情节结构的剖析, 形象和意象对比,主要是对具体作品的审美的批评。 3、研究接受影响者如何超越影响的问题,“超影像研究法”,进一步研究影像与独 创的辩证关系。 【平行贯通法】

法国文学流派

17世纪的最后10多年,是法国文学古典主义的衰落时期,也是路易十四王朝盛极而衰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比较突出的文学作品有:拉布吕耶尔的《品格论》,表面上是道德说教,实质上是社会批评;费讷隆的小说《忒勒马科斯历险记》,用希腊神话为题材,批评路易十四的朝政。这种对现实不满和批评的倾向,预示着18世纪启蒙运动即将来临。以童话作家贝洛为首的反对古典主义厚古薄今的言论,引起当时几个古典主义名作家的激烈反击,形成文学史上有名的“古今之争”,表明当时年轻一代作家的进步倾向,和古典主义保守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光明世纪法国文学史称18世纪为“光明世纪”,意思就是启蒙运动的世纪。“启蒙运动”一词见于某些欧洲语言,然而不见于法语。法国的文献典籍中一贯用“光明世纪”,而不用“启蒙运动”。法语中“光明”一词亦可训为“智慧”、“知识”,而此处所谓“光明”是指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曙光。法国的“光明世纪”与英国的“启蒙运动”,涵义是相同的。启蒙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革命在意识形态战线上的前哨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1789年,可是这场斗争的思想准备早在18世纪初期已经开始。1721年出现的《波斯人信札》,是启蒙运动文学的先声,它的作者孟德斯鸠的启蒙运动思想更系统、更集中地表达在他的专著《论法的精神》(严复译为《法意》)中。 启蒙运动是思想运动。启蒙运动的文学家多数以思想家的面目出现。对于他们来说,文学作品只是表达思想的一种辅助手段,但是,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也是不能忽视的。狄德罗、伏尔泰等人的小说都是“哲理小说”,不但以思想的深度见称,而且在艺术形式方面也别具一格。卢梭的《爱弥儿》被称为教育小说,也是广义的哲理小说。 18世纪虽然也有克雷比雍等作家摹仿17世纪的悲剧,然而那些作品被文学史家称为“假古典主义”,缺乏独创性。伏尔泰本人也写过一些传统形式的悲剧,在他全部作品中不占重要地位。代表18世纪法国文学的,是那些直接反映启蒙思潮的作品,例如《波斯人信札》和狄德罗的小说《拉摩的侄儿》(1823)、《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1796),伏尔泰的《哲理小说集》(1748~1759),以及讽刺当时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为主要题材并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某些小说和戏剧作品,例如勒萨日的小说《跛足魔鬼》(1707)、《吉尔?布拉斯》(1715~1735)和剧本《杜卡莱先生》(1709)。狄德罗的剧本《私生子》(1757)也属于这一类。18世纪引起广泛注意的剧本是博马舍的三部曲的前两部《塞维勒的理发师》(1775)和《费加罗的婚姻》(1784)。三部曲的第三部《有罪的母亲》(1792)没有引起人们注意。 受读者欢迎的还有普雷沃神甫的小说《曼侬?莱斯戈》。这部描写爱情的小说,也是法国18世纪的一部名著。 启蒙运动作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人文学创作的主导思想,在于揭露和讽刺世俗人情,针砭时弊。他们的文笔简练明晰,深入浅出,饶有风趣。卢梭的艺术特点在着重抒写个人情感。他的代表作《新爱洛绮丝》(1761)和《忏悔录》,都是一代名著,这些作品被认为是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兆。 从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的百科全书派与文学有密切的关系。18世纪法国的百科全书是知识宝库,也是宣传启蒙思想的有力武器。百科全书派宣传唯物主义和重观察、重实验的科学精神,反对封建王权和教会神权等一切权威与偶像;提倡自由思想与民主精神;重视发展工业生产。文学家狄德罗、伏尔泰、卢梭等都曾经为百科全书撰写条目。 十九世纪由于1789年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文化程度有所提高,文学作品的读者大大增加。文学已经不只是朝廷权贵、豪门巨富少数人玩赏的奢侈品,而成为愈来愈广泛的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于是作家日益众多,作品也日益丰富。在法国,文学的社会化、普及化,是在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下开始形成的。 1801年夏多布里昂的中篇小说《阿达拉》问世,震动了法国文学界,标志着浪漫主义文学的开始。小说以异域风光作为背景,写一对宗教信仰不同的异族青年的爱情悲剧。早在18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整理

人类学概论章节要点 第一章人类学要义 第一节何为人类学 第二节人类学的领域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 章节要点: 人类学有如下概念要点: 人类学是研究人性与文化的学科,具有兼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跨学科特征。人类学是关于不同文化的他者及他者性的学科,是以文化概念为中心,参与观察为主要方法,采取经验性的田野工作进行研究的领域。人类学是人类学者和田野调查点当地人进行的有关文化涵的知识性交流实践,并就文化撰写的结果——民族志素材进行分析、诠释或建构而著书立说(含口传记录和影视作品)。当我们承认存在着超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客观现实,以及总会有共同的可供研究的分析单元与要素的前提下,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及差异,以及发现某种通则或进行理论概括的跨文化比较法才能得以实现。 在人类学的诸分支学科中,跨越时空的生物——文化连续性与中断是人类学视野下体质与考古研究的共同旨趣。在此基础上,引起对人类自身进化和多样性的科学分析与文化诠释。由于不同文化中的语言和言语规则不尽相同,因此,话语分析和交际民族志在关注同一族群部的交际的时候,同样注重跨文化互动中的语言文化差异及其意义。而当代的文化研究,因日益凸显政治的、经济的、区域的、国家的、信息的,以及全球化的巨大的系统侵入,不断影响传统人类学旧日的研究领地,为此传统乡土社会和外在力量移入之间的联动过程尤为引人注目,成为今日人类学不可逾越的考查要点之一。 人类学在形成自身学科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特有的学科认识论主题。例如对人类普同性的认识是建立在对各个地理区域社会与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别的基础之上;不同文化具有相对性和平等性,并不意味着放弃批评或赞成某一群人的所思所为,而是将其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和看待。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不只是修正自己的社会文化系统,同时也是修正自然环境以适应自己的生存需要。人类群体的适应还包括教育、创新、发明等方式调整成员的行为习惯,以使社会得到持续的发展。人类学主把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视为一个动态的整体,从过程的、功能的、综合的(人的生物——文化系统)、认识论的和方法论的出发点考察人类社会,以下不断认识田野工作中的较小的社区和更大的人类社会之总体。上述人类的普同性、文化相对性、适应和整体性等,也和田野工作、参与观察以及民族志一样成了人类学的几个重要学科标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