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泡沫现象观察

泡沫现象观察

泡沫现象观察
泡沫现象观察

5.观察泡沫判断浮选效果

浮选操作最重要的一项技能是观察泡沫,并根据泡沫变化情况来判断浮选效果的好坏。有经验的浮选操作工人从观察泡沫的表观现象的各种变化,就能判断出引起变化的原因,从而及时调整,以保证浮选过程在最优条件下进行:

浮选工能否正确地调节浮选药剂添加量、精矿刮出量和中矿循环量,首先取决于他对浮选泡沫外观好坏判断的正确程度,而观察、判断的能力主要是从不断的、认真的总结操作实践经验中获得。浮选泡沫的外观包括泡沫的虚实、大小、颜色、光泽、形状、厚薄、强度、流动性、音响等现象,这些现象主要是由泡沫表面附着的矿物种类、数量、粒度、颜色、光泽、密度、起泡剂用量多少等决定的。

泡沫的外观现象随浮选区域不同而不同,但特定的区域常有特定的现象。观察泡沫情况应抓住几个有明显特征的、对精矿质量和回收率有主要影响的槽,主要有:最终精矿产出槽、作业的前几槽、各加药槽及扫选尾部槽等。

矿化泡沫的“虚”与“实”:浮选厂操作工常把泡沫的虚(也称为空)与实(也称为结)作为矿化程度的反映因素。气泡表面附着的矿粒多而密,叫做“实”,气泡表面附着的矿粒少而稀,叫做“虚”。浮选工总是希望看到粗选槽内的矿化泡沫要“实”,扫选尾部槽的矿化泡沫要“虚”(表面有用矿物极少,表现为仅附着一层矿泥而显出较透明的空泡)。

对同一作业点来说,泡沫“虚”、“实”的变化.也反映浮选情况的变化。原矿品位高,药剂用量适当,粗选头部的泡沫将是正常的“实”。如果抑制剂过量,而捕收剂过少,泡沫就会变“虚”。在有些矿物的浮选中,捕收剂、活化剂用量过大、抑制剂用量过少时,就会发生泡沫过于“实”的所谓“结板”现象,这对浮选是不利的。泡沫对浮选指标有以下几种影响:

①矿化泡沫中气泡的大小。泡沫中气泡的大小是浮选重要的表现特征之一。在生产现场中,浮选工凭经验调整选择适当的气泡尺寸,可以得到满意的矿化泡沫。不同的矿石、不同的浮选作业,泡沫气泡的大小各不相同。在一般硫化矿的浮选中,直径为8~10cm以上的气泡可看做大泡,直径为3~5cm的气泡可看做中泡,直径为1~2cm以下的气泡可看做小泡。

气泡的大小与气泡的矿化程度有关。气泡矿化程度良好时气泡大小中等,故粗选区和精选区常见中泡;气泡矿化较差时,容易兼并成大泡;气泡矿化过度时,会

阻碍矿化气泡兼并,形成不正常的小泡;气泡矿化极差时,小泡虽然不断兼并形成大泡,但它经不起矿浆面波动等破坏因素的影响,容易破灭.所以扫选的尾部常见小泡。

浮选药剂是调整泡沫气泡尺寸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起泡剂用量愈大,气泡愈小;石灰用量愈大气泡愈大;抑制剂用量愈大,气泡愈小。

②泡沫的颇色和光泽。泡沫颜色是浮选的一个明显外观特征。浮选工可以根据各作业、区域泡沫颜色的变化,判断浮选是否正常进行和泡沫产品质量的好坏。泡沫产品的颜色是由泡沫表面粘附的矿物的颜色所决定的。在泡沫中,辉铜矿呈铅灰色;黄铜矿呈金黄带绿色;孔雀石呈暗绿带黑色;方铅矿呈沿灰色,泡沫空虚时铅灰中略带黝黑;闪锌矿呈淡褐黄色;赤铁矿呈砖红色,

扫选尾部泡沫常为白色水膜的颜色。若扫选区泡沫颜色变深,呈现出有用矿物的颜色,那就说明尾矿中金属的损失会增多。在精选区,浮游矿物的颜色越深,则精矿质量越好。

泡沫的光泽也是由附着的矿物的光泽和水膜的光泽决定的。硫化矿物往往呈现出较强的金属光泽,氧化矿物多呈半金属光泽或土状光泽。扫选区泡沫矿化差,呈现水膜的玻璃光泽。如果扫选泡沫出现半金属光泽,说明金属损失大。

浮游的矿粒粗、泡沫表面粗糙,光泽弱,给人以皱纹感。浮游矿粒细,泡沫表面光滑。

③泡沫形态、脆性与黏性、音响的观察。在铜、铅矿的浮选中,气泡多近于圆形,锌浮选时气泡多呈椭圆形,浮选氧化矿物时,气泡也常呈椭圆形。矿化泡沫刚形成时,水分充足,每个气泡的轮廓形态都比较鲜明。泡沫在矿浆面上停留时间长,矿物疏水性大,泡壁干涸残缺后,则气泡轮廓模糊,浮钼的精选区常见这种泡沫。上浮的矿物多而杂时。其泡沫轮廓也较模糊。

泡沫的脆性与黏性,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浮选指标。泡沫的脆性太大,稳定性差,容易破裂,有时刮不出来。当粘附于气泡的矿粒粗且硫化矿较多时,泡沫往往较脆。如果泡沫过于稳定,会使浮选机“跑槽”,破坏正常浮选过程,造成精矿输送困难。当矿石中矿泥含量高、起泡剂过量或者不慎漏入机油,都会使泡沫过于稳定。

泡沫被刮板刮出的声音也能反映矿化泡沫的性质。当泡沫被刮发出“沙沙”

的响声时,常常是泡沫中含有大量密度较大、粒度较粗的矿物的表现。

6.淘洗产品进行观察、鉴别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浮选工判断浮选过程的优劣,除通过观察泡沫的各种状态外,还经常用碗或的淘

洗泡沫产品、中矿和尾矿,用肉眼或显微镜鉴别精矿的质量、中矿的状况及尾矿中金属流失的情况。

淘洗产品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去进行。若要检查精矿中其他杂质的含量时.可先采取一定数量的精矿样品,再把精矿淘洗出去,留下杂质部分,通过检查夹杂物中的其他矿物的数量和种类来判断精矿质量。

对于某些重金属矿物,则可以把杂质部分淘洗出去,留下重金属矿物来判别精矿质量。有经验的工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正确地估计出精矿的品位。

当进行全产品淘洗法时,为了防止细泥对观察的干扰,常把产品中极细的部分淘洗出去,然后按要求观察细粒和粗粒部分;当难以用肉眼分辨时,可用双目立体显微镜进行。

淘洗鉴定,应选择有特征的某些作业或浮选槽。例如,在最终储矿产出槽沟查精矿质量;在粗选作业前几槽检查各种矿物上浮情况;在扫选作业检查扫选产品。观察金属矿物是否往后压;在最终尾矿排出点检查尾矿中金属损失的情况等。淘洗的要领:根据淘洗目的选择适当的淘洗地点和淘洗产物的种类;根据要检查的矿物的含量确定合适的接矿量;根据检查矿物的密度及数量确定淘洗程度。精矿中目的矿物多可以少接试样,尾矿中目的矿物少必须多接试样。密度大的矿物可以多次淘洗,密度小的矿物则应轻淘少洗。

为使淘洗准确。提高可比性和估计的准确度,每次接取的方法、接取的量、

淘洗程度应尽量保持一致。

7.浮选工艺操作中常见的异常现象

浮选操作中经常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也很复杂,常常并不完全是由一个因素所致。为查阅方便,把各种常见的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调整方法集中刮出,见表5-2:

表5-2

高中物理教案《波的干涉》

《波的干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物理第二册第十章第六节的内容,波的干涉和波的衍射是波动所特有的现象.对于干涉和衍射现象的学习能加深对波动本质的认识.对本节课的学习也为后面光的本性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这节课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另外在近几年高考的试题中关于波的干涉这个知识点经常出现.因此我认为本课在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教材知识结构 本教材对波的干涉的讨论分三个层次进行展开教学 (一)通过对实际问题及实验现象的观察定性说明了波的独立传播特性. (二)运用矢量叠加原理分析两列波叠加的情形,得出叠加原理. (三)观察波的干涉实验运用波的独立传播特性和波的叠加原理分析干涉现象,得出两列波发生干涉条件和干涉图样的特点 第(一)(二)两个层次的内容是学习第三个层次内容的辅助知识,不是教学的重点,第三个层次的知识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因为波的干涉图样是一种动态的稳定,稳中有动的现象,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因而是教学的重点 二、设计思想 “波的干涉”一节是高一物理教材中学生们感到较难理解的部分,难点在于对波的叠加原理的理解、干涉图样的解释。要突破难点,必须做好实验,“发波水槽实验”显现明显,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模拟演示可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教学过程中两处应用到多媒体课件。一是用于表现两个单波在相向而行过程中叠加的情况,波的叠加现象在实验中较难演示,“绳波的叠加实验”中几乎看不到现象。本课采用的“发波水槽实验”观察两个波峰的叠加现象较明显,但波峰与波谷、波谷与波谷的叠加情况则无法看到;此外,波的叠加过程非常快,不便对照讲解,也不能定量地看到叠加过程中每一质点的位移与原来两峰引起位移间的关系。要让同学们对波的叠加现象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课件模拟这一叠加过程。本课中另一处借助多媒体表现了动态

化学方程式及现象

初三化学上册常用化学方程式及现象 1.红磷燃烧: 4P + 5O 2 2P 2O 5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2.硫粉燃烧: S + O 2 SO 2 现象: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在氧气中) 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在空气中) 3.木炭充分燃烧: C + O 2 CO 2 现象:发白光,放热 (在氧气中) ; 发红,放热 (在空气中) 4.木炭不充分燃烧:2C + O 2 2CO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 Fe 3O 4 现象: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6.氢气燃烧:2H 2 + O 2 2H 2O (点燃前必须验纯) 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7.一氧化碳燃烧:2CO + O 2 2CO 2 (点燃前必须验纯)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8.甲烷燃烧:CH 4 + 2O 2 CO 2 + 2H 2O (点燃前必须验纯)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9.镁条燃烧:2Mg + O 2 2MgO 现象: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 10. 酒精燃烧:C 2H 5OH + 3O 2 2CO 2 + 3H 2O 1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 1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2KClO 3 2KCl + 3O 2 1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2H 2O 2 2H 2O + O 2 通电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MnO 2 MnO 2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及其现象”归纳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及其现象”归纳 一、氧气的性 质: 1 、 氧 气 与 非 金 属 单质 反 应 : (1)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O 2 CO 2 现象:燃烧旺盛、发白光、放热、生成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2)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C+ O 2 2CO 现象:氧气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燃烧、放热.生成有毒的气体CO (3) 硫在氧气中 燃烧:S+ O 2 SO 2 现象: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的气体有刺激味气体(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 火 焰) (4)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4P + 5O 2 2P 2O 5 现象:剧烈燃烧、放热、有浓厚的白烟生成. (5)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 2 +O 2 2H 2O 现象:燃烧、放热、淡蓝色火焰,干燥的烧杯壁有水雾出现 2. 氧 气 与 金 属 单 质 的 反 应 : (6)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2Mg +O 2 2MgO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7)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 O 2 Fe 3O 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注意:①做此实验时,瓶底要放少量细沙或水,防止生成的高温的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②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所以实验时,铁丝一端要系一根火柴,待火柴即将燃尽时放入氧气瓶 中 , 用 火 柴 在 氧 气 中 燃 烧 的 热 量 引 燃 铁 丝 . (8) 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2Cu+ O 2 2CuO 现象:红色金属铜变为黑色 固 体 (9) 铝箔 在 氧 气 中 燃 烧: 4Al + 3O 2 2Al 2O 3 现象:剧烈燃烧、放热、耀眼的白光, 生成白色固体 (10) 密 闭 容 器 中 加 热 金 属 汞 : 2Hg+O 2 2HgO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初中化学化学方程式及相应的现象汇总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及现象 一、氧气的性质: 1.1. 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 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 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 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 2P2O5现象:生成白烟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 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 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现象: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 2CO 现象:生成可燃烧气体 1.2. 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 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1.3. 氧气的来源: 13、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2HgO △ 2Hg+ O2 ↑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 + MnO2 + 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15、加热氯酸钾:2KClO3 MnO2 2KCl + 3O2↑现象:同上 16、过氧化氢分解:H2O2 MnO2 2H2O + O2 ↑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二、自然界中的水: 17、电解水:2H2O 通电 2H2↑+ O2 ↑ 18、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现象:放出大量的热 19、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 = H2CO3 三、质量守恒定律: 20、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1、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2、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 Cu + 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 23、氢气还原氧化铁:2Fe2O3 + 3H2高温 2Fe + 3H2O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24、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 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4.1. 碳的化学性质 25、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 CO2

2.3波的干涉和衍射(教案)

2.3波的干涉和衍射 授课人:陈小燕授课时间:2011.3.24 授课班级:高二(3)班 教学目标: 1.知道波的叠加原理. 2.知道什么是波的干涉现象和干涉图样. 3.知道什么是波的衍射现象,知道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4.知道干涉现象、波的衍射现象都是波所特有的现象。 教学重点:波的叠加原理和波的干涉现象,以及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教学难点:波的干涉图样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电教法、训练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设问]两个相向运动的弹性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相遇,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回答]两球会反弹 [进一步设问]两列波在传播过程中相遇,会发生什么现象? 二、新课教学 (一)波的叠加原理 [多媒体模拟绳波相遇前和相遇后的波形] [教师总结]两列波相遇后,每列波都像相遇前一样,保持各自原来的波形,继续向前传播,这是波的独立传播特性. [教师]刚才,通过动画模拟实验的演示,我们知道了两列波在相遇前后,它们都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彼此都没有受到影响,那么在两列波相遇的区域里情况又如何呢? [多媒体模拟绳波相遇区的情况]

[教师总结]在两列波重叠的区域里,任何一个质点同时参与两个振动,其振动位移等于这两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当两列波在同一直线上振动时,这两种位移的矢量和简化为代数和,这叫做波的叠加原理. [强化训练]两列振动方向相同和振动方向相反的波叠加,振幅如何变化?振动加强还是减弱? 学生讨论后得到:两列振动方向相同的波叠加,振动加强,振幅增大;两列振动方向相反的波叠加,振动减弱,振幅减小. (二)波的干涉 [投影演示水槽中水波的干涉]把两根金属丝固定在同一个振动片上,当振动片振动时,两根金属丝周期性地触动水面,形成两个波源,观察在两列波相遇重叠的区域里出现的现象. [教师说明]由于这两列波是由同一个振动片引起的,所以这两个波源的振动频率和振动步调相同. [学生叙述现象]在振动的水面上,出现了一条条从两个波源中间伸展出来的相对平静的区域和激烈振动的区域,这两种区域在水面上的位置是固定的,而且相互隔开. 两列频率相同的水波相遇,会出现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相互间隔的现象,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 [教师]干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互相间隔,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干涉图样:在干涉现象中形成的图样叫干涉图样。由于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振动加强处总是加强,振动减弱处总是减弱,所以出现了稳定的干涉图样。 [用多媒体展示课本水波的干涉图样及波的干涉的示意图] [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用多媒体课件解释振动加强区和振动减弱区的形成过程:利用波面的概念和波的叠加原理解释干涉形成的原因] 得到结论如下: 1、振动加强区的形成 在水面上的某一点,如果在某一时刻是两列波的波峰和波峰相遇,经过半个周期,就变成波谷和波谷相遇.波峰和波峰、波谷和波谷相遇时,质点的位移最大,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因此在这一点,振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故该点始终是两列波干涉的加强点,质点的振动最激烈. 2、振动减弱区的形成 在水面上的某一点,如果在某一时刻是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相遇,经过半个周期,就变成波谷和波峰相遇。在这一点,质点振动的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差,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始终是减弱的,如果两列波的振幅相同,质点振动的振幅就等于零,水面保持平静. 注意: (1)振动加强的区域振动始终加强,振动减弱的区域振动始终减弱. (2)振动加强(减弱)的区域是指质点的振幅大(小),而不是指振动的位移大(小),因为位移是在时刻变化的.产生干涉的条件:两列波的频率相同。 [说明] 1.干涉现象中那些总是振动加强的点或振动减弱的点是建立在两个波源产生的频率相同的前提条件下.

化学方程式及现象

初三化学方程式按元素归类总结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SO2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CO2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2CO 4P+5O22P2O5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2H2O+O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实验室制O2) 2KClO32KCl+3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室制O2) 2KMnO4K2MnO4+MnO2+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实验室制O2)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O4+H2↑现象:有可燃烧性气体生成,冒气泡(实验室制H2) Mg+H2SO4=MgSO4+H2↑现象:有可燃烧性气体生成,冒气泡 Fe+H2SO4=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Zn+2HCl=ZnCl2+H2↑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冒气泡(实验室制H2)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H2+CuO 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生成 2Fe2O3+3H22Fe+3H2O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2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 C+2CuO2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生成 3C+2Fe2O34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能使纯净的石 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O2+C2CO 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一《观察一种自然现象》

五年级下册《习作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一种自然现象,结合例文《二八月,看巧云》,知道作者写了云的哪些特点,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连续观察春天的朝霞晚霞、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自然现象,注意景物的特点,并能在课堂上将观察到的景色写下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顺序细致描写。 难点:抓住景物特点。 三、课前准备: 1、学生:布置学生连续观察春天的朝霞晚霞、春风春雨、雾起雾散,等等,并把观察到的情况全面、细致地记录下来,为写作时能够突出特点、有详有略打下基础,观察时注意填写好记录: 2、教师:准备1~2篇经典的描写自然现象的范文并制作成幻灯片。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让学生走进自然、触摸春天,感悟周围事物的变化和更新。学生有了自主体验,实际写作时就能够有的放矢,不至于为应付任务而凭空捏造,东拼西凑。让学生“有话写”) 四、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入情入境播放风声录音学生猜一种自然现象 第二板块:例文引路 (一)、启发谈话,引出例文 同学们,从刚才的接力赛中,我们分享了古人笔下盎然的春意。大自然的景色是美丽的,春天的景色更是生机勃勃、美丽无比。我们如果能把这美景写下来,和朋友、家人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啊!有位小作者,她把二八月的巧云写得多姿多彩,美极了。 (二)、赏析例文,感知写法 1、轻声读例文《二八月,看巧云》,自主思考: ①文章写了云在哪些方面的特点? ②作者在写云的造型时着重写了云哪些奇巧?分几种情况来写? 2、师生交流。 3、小结:作者详略有当,例文中写了二八月云在造型和色彩上的特点,其中重点写了云的形状,又分三种情况来写,集中在一起的云、分散的云和鱼鳞云,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和变化。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和文本充分对话,自己去发现写作方法,探究写作规律。学生明确“怎样写”)(三)、结合要点,归纳写法: 1、写景的时候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它的变化来写。 2、写作过程要按照一定顺序。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

化学方程式总结及现象

化学方程式(按元素归类总结) 编者语:这个总结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你应对初三化学的推断题,也就是所谓的框图题的。当在做框图题的时候应该看到某一物质时能立刻联想到跟它相关的所有反应,以及反应现象,从中挑选出符合题目的反应,进而一步步解题。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点燃====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O2CO2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 2CO 现象:燃烧现象外,其他现象不明显 4P+5O2P2O5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MnO22H2O+O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 △ 2Hg+O2↑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MnO22KCl+3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 K2MnO4+MnO2+O2↑现象:同上,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现象:同上 Fe+H2SO4==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2Al+3H2SO4==Al2(SO4)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H2+CuO △ 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高温 2Fe2O3+3H2=====2Fe+3H2O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2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不明显 高温 C+2CuO=====2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一种自然现象作文400字

一种自然现象作文400字 【目标要明确】 请你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雾气雾散等等,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题目自己定。 【写法告诉你】 本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一种自然现象。所谓“自然现象”,是指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空间运动的天文现象和在大气中发生的风雨雷电、霜雾冰雪等气象景观。 那么,怎么把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写下来呢? 一、仔细观察,抓住特征 我们在观察描写某种自然现象时,一定要抓住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地带的自然现象的特征。以“风”为例: 风是一种最常见的自然现象,无论是高山还是平原,无论是陆地还是海上,也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随处可见,随时都能感觉。按地区来说,有凛冽的山风、寒冷刺骨的山风,哗哗作响的山风;有凌厉的海风、掀起惊涛骇浪的飓风。按季节来说,春天有和煦的春风、拂面送暖的春风、吹绽百花的春风;夏天有热浪袭人的风、湿润的热风;秋天有萧瑟的秋风、有飒飒的金风、凉飕飕的秋风;冬天有刺骨的寒风。 二、抓住变化,展示形态

任何一种自然现象,都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每时每刻都处于运动 变化之中,因此,我们在描写时,一定要抓住它的形态变化,这样写出来的自然现象才会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为了把某一种自然现象写得具体生动,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在丰富联想的基础上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写出来的自然现象会给人以美的享受。请看下面描写"晚霞"的片段: 啊!晚霞,多么绮丽。它一会像一匹骏马在奔驰,一会儿像一头雄狮 在怒吼,一会儿像朵朵鲜花绽开??我看着看着,身体感到轻飘飘的,仿佛自己也成了一片晚霞。一会儿,一道霞光射来,晚霞闪耀着绚丽的光彩,我把眼微微睁开,眼前顿时出现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我的身体好像也被这七彩的晚霞裹住了。我低头一看,碧绿的鱼塘像个葫芦形的大宝石。晚霞把彩色的柔光洒在鱼塘里,就像给碧水插上了一朵朵绒花。塘里的鱼儿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悠闲地流动着。有时它们挤在一起,好像在窃窃私语。有时它们凝视晚霞,好像议论看晚霞的奇异。鱼儿的游动吸引了我,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奇景:一群群金色的鲤鱼仿佛成了塘中的霞光。一抬头,看到天 空中的晚霞又好像是一群群彩鱼在游动。 三、用心感受,放飞想象 大自然的现象很多,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善于用心感受、体验,方能写出活泼有趣、带有真情实感的习作。如果你能结合看到的现象,放飞自己的梦想,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也就写出了自己的个性,写出了与众不同的精彩之处,也就能把描写的情境写活了。

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全)

。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 一、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 2MgO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点燃 Fe 3 O 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 2 △2CuO 现象:铜丝变黑。 4、铝在氧气中燃烧:4Al + 3O 2点燃 2Al 2 O 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或爆炸:2H 2 + O 2 点燃 2H 2 O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 2点燃 2P 2 O 5 现象:(1)生成大量白烟(2)放出热量。 7、硫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S + O 2点燃 SO 2 现象:(1)在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C + O 2点燃 CO 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 2 点燃 2CO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 2 高温 2CO(是吸热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 2点燃 2CO 2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 1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CO 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 2 + H 2 O == H 2 CO 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某些非金属氧化物+水→酸如:CO 2 + H 2 O == H 2 CO 3 SO 2 + H 2 O == H 2 SO 3 SO 3 + H 2 O == H 2 SO 4 13、生石灰溶于水(制熟石灰):CaO + H 2O == Ca(OH) 2 (放热反应) 14、无水硫酸铜鉴定水:CuSO 4 + 5H 2 O = CuSO 4 ·5H 2 O 现象:白色粉末变成蓝色(用于检验水的存在) 15(附加)、工业上制盐酸(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 2 + Cl 2 == 2HCl 16(附加)、溶洞的形成中碳酸钙的溶解:CaCO 3 + H 2 O + CO 2 == Ca(HCO 3 ) 2 二、分解反应: 18、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 2 O 通电 2H 2 ↑+ O 2 ↑ 现象:(1)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体积比)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氧体小能助燃) 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氢体大能燃烧) 19、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 2 O 2 MnO2 2H 2 O+ O 2 ↑ 现象:有气泡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0、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 4 △ K 2 MnO 4 + MnO 2 + O 2 ↑ 21、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制氧气:2KClO 3 MnO2 2KCl + 3O 2 ↑ 22、高温锻烧石灰石:CaCO 3 高温 CaO+CO 2 ↑(工业制取CaO、CO 2 ) 23、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 2 CO 3 === H 2 O + CO 2 ↑ 现象:石蕊试液由红色变成紫色 24、加热氧化汞:2HgO△2Hg + O 2 ↑ 25(附加)、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制纯碱:2NaHCO 3 △Na 2 CO 3 + H 2 O + CO 2 ↑ 26(附加)、加热碱式碳酸铜:Cu 2 (OH) 2 CO 3 △2CuO + H 2 O + CO 2 ↑ 现象:绿色粉末变成黑色,试管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7(附加)、溶洞的形成碳酸氢钙的分解: Ca(HCO 3 ) 2 ==CaCO 3 ↓+ H 2 O + CO 2 ↑ 三、置换反应: (1)氢前金属(Mg、Al、Zn、Fe)+酸---盐+氢气↑ 28、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 2 SO 4 === ZnSO 4 + H 2 ↑ 29、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 2 SO 4 === MgSO 4 + H 2 ↑ 30、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 2 SO 4 == Al 2 (SO 4 ) 3 + 3H 2 ↑ 31、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ZnCl 2 + H 2 ↑ 3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MgCl 2 + H 2 ↑ 33、铝和稀盐酸反应:2Al + 6HCl === 2AlCl 3 + 3H 2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设计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化学理论性知识,作为启蒙阶段的学习,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的建立、认知结构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对化学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新教材减弱了对概念的机械记忆的要求,加强了理解要求,重视化学概念的形成,重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和说明。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和现象为素材,引导学生理解物质变化这一基本概念。与具体物质的学习比较,本节内容缺乏具体性和生动性,整节课内容单一,但又要达到理解运用的要求,所以对教师有一定挑战性。所以教师要注重化学源于生活,化学即生活,生活是化学方面的教学,生活与化学教学统一起来。不单纯学习化学知识,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化学对大多数九年级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但是通过生活学生已经接触大量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事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它们的区别没有注意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认识。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够,开始不宜要求过高,随着学习的深入会逐步记忆理解。 三、教学程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并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重点是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注意对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难点是真正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准确判断每个变化的种类。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本节共安排1课时 【教学用品】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玻璃片、坩埚钳、石棉网、研钵、烧杯、水、块状胆矾、镁条、碱式碳酸铜、火柴、蜡烛、白糖。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我们学了物质,知道了物质和物体的关系,知道一种物质可以制成不同的物体,铁可制成铁钉、铁锅、铁锒头……我们还学了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有三态变化,如水可变成水蒸气,也可以结成冰。 活动一:观察物质变化的实验,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编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自然现象作文300字

自然现象作文300字 自然现象作文300字(一) 今天下午第一节上兴趣课的时候,原本明朗的天空突然变得乌云密布,过了一会儿,天下起倾盆大雨——哗啦啦,哗啦啦......这场雨有时还伴着几声闷雷——轰隆隆,轰隆隆......雨时而大,时而小,下没多久,天就从乌云密布渐渐变成明朗。过了不久,大概半小时后,雨渐渐变小,然后停止。 下完雨后的学校又是一番景象。操场变得湿漉漉,清洁工阿姨忙着清理地上的积水;课室外面走廊上那一列盆栽在经过雨水的洗礼后,似乎变得更绿更美了。 下雨好处和坏处也很多,你喜欢下雨吗? 自然现象作文300字(二) 早上,我走出家门外,一阵清新凉爽的空气沁人心脾,眼前的一切都被白茫茫的雾裹着,多美呀! 走到马路上,空气潮湿极了.树枝上,电线上挂满了一颗颗小水珠.它们同珍珠比起来,一点儿也不逊色,一样的晶莹剔透,十分美丽!树枝上,电线上的水珠越聚越多,正一颗一颗地往下落,仿佛是一串串断了线的珠子.雾就像一片半透明的轻纱,把我和行人隔开来了.我只能听见身旁的脚步声和清脆的铃声.我被四周白茫茫的雾气包围着,就像在云海中遨游,又如进入了仙境,不禁有些飘飘然。 雾渐渐地簿了,退了虽然界限分明了,但还朦朦胧胧的。 雾散了,天空像水洗过一般蔚蓝,湖水如明镜一样明亮,远山依然云雾迷蒙。 我喜欢雾,它虽然不像火烧云那样绚丽多彩,不像朝霞那样迷人,但是它纯洁,朴素。 我爱雾。 自然现象作文300字(三) 在美丽而又奇妙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看!有云,雾,雨,彩虹,涨潮……许多自然现象而下面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彩虹的变化过程。 夏天宛如一个顽皮而活泼的孩子,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变成倾盆大雨。俗话说“雨后见彩虹”,我等待着下雨过后,看那美丽的彩虹。终于,大雨过后,夏天又恢复了原来的灿烂笑容,只是不同的是这次的笑容更加灿烂,更加甜蜜,那,那是彩虹! 看!那彩虹颜色是那么明艳,看着它,使人心旷神怡。它的颜色是从深到浅,具有渐变色。它的形状呈弯状型,仿佛是一座“七彩桥”,也宛如一个仙女正在空中飞舞着彩带。而我更觉得像织女在空中织着七色彩虹,种种幻想使我觉得彩虹更加美丽,颜色更加鲜艳了,形状更加完美了。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只见那彩虹渐渐变浅了,渐渐地,渐渐地消失了。虽然彩虹消失了,可我认为她的美丽形象永远生活在人们心中。永远是颜色那么鲜艳,形状那么完美,另人心旷神怡的美丽彩虹。 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相信你们一定也喜欢上了这个颜色鲜艳,形状完美,另人心旷神怡的彩虹了吧! 自然现象作文300字(四) 世界上有一种自然现象正危害着人类,这种自然现象使人类家破人亡。是什么自然现象使人类无法抵挡呢?噢,原来是速度飞快、攻击力极大的龙卷风。龙卷风分为F1、F2、F3、F4、F5级,其中,要数F1级龙卷风强度最小,可仅仅一个F1级的龙卷风,就

机械波的干涉和衍射

§6.4 机械波的干涉和衍射 教学目标 1、知道波的叠加原理 2、理解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一、波的干涉和衍射 1、波的叠加原理(动画演示) 两列波或几列波相遇时,在两列波或几列波相遇的区域内,任何一个质点振动的总位移 都等于两列波或几列波分别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这个规律叫做波的叠加原理 2、波的独立传播原理 几列波相遇之后仍然保持他们各自原有的特征(频率、波长、振幅、振动方向等)不变, 并按照原来的方向继续前进,好像没有遇到过其它波一样。 3、波的干涉(动画演示) (1)定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时,使某些区域的 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 减弱的区域互相间隔,这种现象叫波的干涉。形成的 图样叫做波的干涉图样。 (2)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条件:频率相同; 振动方向相同;有固定的相位差。 (3)两列相干波的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是振动最强的地方。 最强: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即δ=n λ 波峰与波谷(或波谷与波峰)相遇处是振动最弱的地方。 最弱:该点到两个波源的路程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即()122+=n λ δ 说明:介质中某点的振动加强,是指这个质点以较大的振幅振动;而某点的振动减弱,是指 这个质点以较小的振幅振动,这与只有一个波源的振动在介质中传播时,各质点均按此波源 的振动方式振动是不同的。 思考:任何两列波进行叠加都可以产生干涉现象吗? 举例说明:请学生思考和讨论在我们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波的干涉现象? 干涉是一种特殊的叠加,任何两列波都可以进行叠加,但只有两列频率相同的波才能发 生干涉现象。 总结: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 4、波的衍射(动画演示) (1)定义:波离开直线传播的位置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 (2)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多。 (3)波的衍射现象是波所特有的现象(只有明显与不明显)。 思考:请学生思考和讨论在我们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波的衍射现象? 举例说明:例1、俗话说:"隔墙有耳":是声波的衍射现象,既声音绕过障碍物到了耳朵。 例2、水波的衍射现象。 例3、在房间中可以接受到收音机和电视信号,是电磁波的衍射现象. 例1、如图所示,S 1、S 2是两个相干波源,它们振动同步且振幅相同。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 在某一时刻它们所发出的波的波峰和波谷。关于图中所标的a 、b 、c 、d 四点,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有( B C ) A 、该时刻a 质点振动最弱,b 、c 质点振动最强,d 质点振动既不是最强也不是最弱;

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现象大全

化学的一些知识 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 点燃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盐(溶液)------- 另一种金属+ 另一种盐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描写一种自然现象300字作文冬天的雪

描写一种自然现象300字作文冬天的 雪 五年级小练笔与寒假结伴而来的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似梅花、似羽毛、似柳絮……每一片小雪花都是那么纯洁,那么轻盈。你瞧,她们把世界“打扮”得多漂亮啊!她们给大地铺上了白白的地毯;她们给树木穿上了雪白的棉袍;她们给屋顶戴上了洁白的礼帽……多美啊!我望着这漫天飞舞的“白色小精灵”我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饭后,独自一人欢天喜地地跑到雪地上,尽情的嬉戏。我把双手从温暖的口袋里伸出来,小雪花静静地落在我的手心里,我仔细地看了看,果然如书上说的一样是六边形的。房檐下挂上了一根根水晶般的小冰笋,小冰笋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各种颜色,美丽极了。整个世界纤尘不染,晶莹如玉。 耳边传来一阵嬉笑声,只见一群小朋友打打闹闹向我走来,树上的雪花被他们欢快的笑声打动了,纷纷从树上落下,我也禁不住捏起一个雪球向他们扔去加入他们的队伍。

五年级小练笔与寒假结伴而来的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似梅花、似羽毛、似柳絮……每一片小雪花都是那么纯洁,那么轻盈。你瞧,她们把世界“打扮”得多漂亮啊!她们给大地铺上了白白的地毯;她们给树木穿上了雪白的棉袍;她们给屋顶戴上了洁白的礼帽……多美啊!我望着这漫天飞舞的“白色小精灵”我的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饭后,独自一人欢天喜地地跑到雪地上,尽情的嬉戏。我把双手从温暖的口袋里伸出来,小雪花静静地落在我的手心里,我仔细地看了看,果然如书上说的一样是六边形的。房檐下挂上了一根根水晶般的小冰笋,小冰笋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各种颜色,美丽极了。整个世界纤尘不染,晶莹如玉。 耳边传来一阵嬉笑声,只见一群小朋友打打闹闹向我走来,树上的雪花被他们欢快的笑声打动了,纷纷从树上落下,我也禁不住捏起一个雪球向他们扔去加入他们的队伍。 五年级小练笔与寒假结伴而来的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似梅花、似羽毛、似柳絮……每一片小雪花都是那么纯洁,那么轻盈。你瞧,她们把世界“打扮”得多漂亮啊!她们给大地铺上了白白的地毯;

光的干涉案例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光的干涉》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一节课,本章是以光的波动性为主线,以光的干涉为重点进行编排的,所以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光的干涉是光具有波动性的主要实验现象,本节内容的成功教学,将对学生关于光的本性的认知结构起到重要作用,在教学中介绍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之争,以便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关注,同时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学习的理念:“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机械波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比起机械波来说要深奥得多,机械波得干涉是以水波为例,形象具体可见,而光波就比较抽象,见到是亮暗相间条纹,不易理解其中的缘故,在教学安排上,要通过实验的对比展示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光的干涉条纹中所蕴涵的波动信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学生已有几何光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顾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发展过程(2)在复习机械波干涉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产生光的干涉的条件和杨氏实验的设计原理。(3)使学生掌握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产生亮条纹和暗条纹的原因及条件,并了解其有关计算,明确可以利用双缝干涉的关系测定光波的波长。 (4)通过干涉实验使学生对光的干涉现象加深认识。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的主要设置了两个探究的问题 (1)在复习水波干涉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光的干涉条件,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产生亮条纹和暗条纹的原因及条件。 (2)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相邻两条亮条纹(或暗条纹)的间距与什么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培养学生循着科学家足迹自主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许多光学的现象,如彩虹:彩虹是如何形成? 生: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初中化学方程式大全及现象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点燃====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 点燃====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点燃====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澄清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 现象:燃烧 4P+5O2点燃====2P2O5 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点燃====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MnO2====2H2O+O2↑ 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2Hg+O2↑ 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MnO2====2KCl+3O2↑ 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K2MnO4+MnO2+O2↑ 现象:同上,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 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现象:同上 Fe+H2SO4 ==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2Al+3H2S O4 ==Al2(SO4)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 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 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 H2+CuO====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 高温 2Fe2O3+3H2 =====2Fe+3H2O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不明显 高温 C+2CuO=====2Cu+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高温 3C+2Fe2O3=====4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

化学反应常见化学方程式及现象

化学反应类型 1、化学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C、CO)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 2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氧化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CuO Cu+H 3 3 CO+CuO Cu+CO 2Fe+3CO 3 3Fe+4CO 4 CO+FeO Fe+CO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2Mg+O 2 2MgO CO 2+H 2O=H 2CO 3 有 参加时,化合价改变 2CO+O 2 2CO 2 2H 2O 2H 2↑+O 2↑ CaCO 3 CaO+CO 2↑ 有 生成时,化合价改变 2KMnO 4 △ 2K 2MnO 4+MnO 2+O 2↑ H 2 △ Cu+H 2O (或C+CuO ) Zn+H 2SO 4=ZnSO 4+H 2↑(金属与酸) 化合价 变 Fe+CuSO 4=FeSO 4+Cu (金属与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