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某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0-2015年)

某某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0-2015年)

某某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0-2015年)
某某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2010-2015年)

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规划(2010—2015年)

江苏既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随着我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连年丰产,秸秆产生量越来越大,目前全省秸秆年产量达4000万吨左右。为切实加大秸秆转化力度,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近年来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特别是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下发后,我省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省政府常务会议作了专题研究。2009年5月20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秸秆综合利用地方性法规。5月21日,省政府召开全省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工作会议,对贯彻《决定》、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办发〔2008〕105号文件和《决定》规定,促进资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公共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和弃置问题,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关于印发编制秸秆综合利用规划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环资〔2009〕378号)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秸秆资源潜力与综合利用现状

我省地处东部沿海地区,耕地面积7100万亩。长江、淮河贯

—1 —

穿江苏南北,境内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四季分明,平原广阔,土壤类型以潮土、水稻土为主,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全省分太湖、沿江、丘陵、里下河、沿海和徐淮六大农区,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玉米为主,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

(一)全省秸秆资源潜力。江苏秸秆资源总量较大、品种多样,但主要类型以稻麦黄色秸秆为主,可利用潜力巨大。

1.资源总量。近年来,全省年产秸秆量基本稳定在4000万吨左右,资源量位居全国第四。2008年,全省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1369万亩,秸秆资源总量4011万吨,利用量2366万吨,综合利用率59%,尚有1645万吨未合理利用。

2.全省秸秆以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秸秆为主,占秸秆资源总量的80%以上。其中,水稻秸秆1836.83万吨,占总量的45.8%;小麦秸秆1015.62万吨,占25.3%;油菜秸秆299.1万吨,占7.5%;玉米秸秆198.14万吨,占4.9%。

3.全省秸秆资源量总体呈由南向北逐步递增,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分别占全省总量的15.1%、27.2%和57.7%。

4.全省农作物收获峰段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小麦、油菜等收获期由南向北从5月下旬开始历时一个月,水稻、玉米、棉花、大豆等收获期由北向南从9月下旬开始历时一个半月。夏季主要农作物(小麦、油菜)秸秆量1314.72万吨,占全省总量的32.8%;秋季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棉花、大豆)秸秆量2235.62万吨,占全省总量的55.7%。

—2 —

5.近年来全省秸秆产量持平略增、总体稳定。从变化趋势看,一方面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高效设施农业投入力度加大,大田农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减少,秸秆总量将呈略减态势;另一方面农业科技进步将使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增加,秸秆量随之增加。综合考虑增减两方面因素,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全省秸秆量将在3900—4100万吨之间小幅波动。

(二)秸秆综合利用现状。我省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特别是近年来从政策引导、技术推广、宣传教育、执法监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手抓秸秆禁烧,一手抓多形式利用,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地方性法规,从执法监管、目标任务、政策制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二是形成了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加强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明确市、县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发展改革、环保、农业、农机等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初步建立,省市县乡村秸秆禁烧监管网络逐步完善。三是试点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成效已经显现,为在面上推开、实现整体突破创造了较好条件。四是上下联动、多策并举的政策体系逐步形成,财政投入逐步加大,市场化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综合利用领域不断拓宽,已初步形成了多领域、多形式秸秆综合利用格局。

2008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量2366万吨,综合利用率59%,其中秸秆肥料化占23%、能源化占20%、工业原料化占8%、饲料化

—3 —

占5%、基料化占3%。

1.秸秆肥料化利用。包括秸秆直接还田和加工商品有机肥。秸秆直接还田主要包括机械化还田、覆盖还田、快速腐熟还田、稻麦双套还田、堆沤还田等。2008年,全省秸秆肥料化利用量920万吨,约占秸秆资源总量的23%,其中秸秆直接还田利用率22.5%,商品有机肥利用率0.5%。苏南、苏中、苏北肥料化利用率分别为31.1%、22%、21.2%。

秸秆直接还田是当前我省秸秆肥料化利用最主要的途径,也是最现实、最易于推广操作的秸秆利用方式,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苏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高,投入力度大,机械更新较快,机械化还田率较高,接近50%;苏中、苏北地区机械更新速度较慢,机械化还田率仅为20%。近年来,先后组织实施10个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5个试点县和30个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乡镇建设,启动秸秆还田财政补贴试点工程,要求示范县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达到50%以上,为在全省全面推行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奠定了良好基础。

快速腐熟还田、覆盖还田、稻麦双套还田、堆沤还田等非机械化还田利用方式近几年来也呈上升趋势。秸秆有机肥加快发展,对改善土壤性质、提高肥力具有良好效果。全省现有28家秸秆有机肥定点生产企业,生产商品有机肥约50万吨。

2.秸秆能源化利用。包括农村直接生活燃料、秸秆发电、沼气、气化、固化成型和炭化。随着近年来秸秆发电步伐的加快,

—4 —

秸秆能源化利用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2008年,全省秸秆能源化利用近800万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20%,其中农村直接生活燃料利用占16.5%,发电、沼气、气化、固化成型和炭化利用等占3.5%。各种利用方式中,秸秆直接用作生活燃料的比例在下降,苏南地区下降较快,苏中、苏北地区虽呈下降趋势,但仍约占18%左右;秸秆发电的比例呈快速上升趋势,秸秆沼气和秸秆气化加快推广,秸秆固化和炭化已步入实用阶段。

秸秆发电。据测算,每2吨秸秆的热值相当于1吨标准煤的热值,其平均含硫量仅0.38%,远低于煤1%的含硫量,且秸秆焚烧后的灰烬含有丰富的钾、镁、磷和钙等成分,可用作高效肥料。秸秆发电分直燃发电、混燃发电和气化后发电三种方式,我省以直燃方式为主。直燃发电是通过在高温高压锅炉中直接燃烧经过预加工的秸秆产生热能,再进一步转化为电能。目前,用于直燃发电的秸秆主要有两类:第一类为黄色秸秆,主要是玉米、小麦、稻草等秸秆,具有体积大、重量轻、密度小等特点,为保证单位时间内的上料量,需将秸秆按一定的规格打捆后输送至炉膛内燃烧;第二类为灰色秸秆,主要是棉花秸秆、树枝、木材下脚料等密度较大的木本类植物,需破碎加工后输送至炉膛内燃烧。两类秸秆的化学和物理特性有所不同,收集、贮运、处理难度和燃烧特性差异明显,用黄色秸秆作原料发电比灰色秸秆技术难度大、成本高,而我省秸秆发电又以黄色秸秆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秸秆发电企业的秸秆资源利用量。截至2008年底,全省已核准

—5 —

28家秸秆发电企业,有7家企业已并网发电。

秸秆沼气。我省农村沼气起步早、发展快,是提供农村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截至2008年底,全省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50.9万个。随着技术的逐步完善和推广应用,秸秆沼气发展步伐加快,全省已有1万多户使用秸秆沼气,利用量1万吨左右,不仅为农村沼气拓展了发展空间,而且为秸秆利用开辟了新途径。随着农村居民集中点建设步伐加快,秸秆沼气集中供气正在逐步推广,目前金坛等地已开展试点工作。

秸秆气化。秸秆通过热解气化将低值的秸秆资源转化为高值的燃气,提高了农村生活用能质量和效率,方便了农民群众生活。近年来,我省部分地区开始推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试点工作,以村为单位实行集中供气。每个供气300户的秸秆气化站(必要基础设施、1台机组、500立方米储气柜、300户管道及灶具配件、2名维护人员)总投资在120—150万元,正常运行年消耗秸秆量为280吨,每公斤秸秆可产气2立方米,每个农户每天需用气5立方米。截至2008年底,全省已建成秸秆气化站72处,年利用秸秆量约2万吨。已建成的秸秆气化站主要分布在南京、徐州、连云港等地,占全省的50%以上。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和炭化。秸秆固化成型是在机械设备的压力作用下,将秸秆压缩为成型燃料,可以替代木柴、原煤、燃气等燃料,广泛用于取暖、生活炉灶、锅炉、生物质发电厂等,是高效利用秸秆资源的有效途径。目前,我省秸秆固化成型燃料规

—6 —

模还不大,但发展前景广阔,江宁、丹阳、泗阳等地已开始试生产,苏州已开发出水稻秸秆压块成型技术。高邮市积极推进秸秆固化成型,市财政投入1000万元,在20个乡镇各建立一个秸秆固化加工厂,建成100个收贮点,进行企业化运作。

秸秆固化成型后再经炭化,单位热值提高,取用方便,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家用取暖炉、供暖锅炉、工业锅炉及秸秆发电等方面,目前在我省尚处于起步阶段,泰兴、溧水、溧阳等地秸秆炭化开始试点,已生产出燃料块、蜂窝碳、碳粉、机制木炭等。

3.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秸秆作为工业原料,目前主要应用于板材加工、造纸、建材、编织、化工等领域,全省年利用量已达320万吨,占秸秆资源总量的8%左右。苏南、苏中、苏北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率分别为4.8%、5.6%、9.2%。

秸秆板材、造纸、编织等行业发展较快,已初步形成产业化规模,形成了一批规模化企业。苏北地区秸秆资源丰富,工业原料化利用规模较大,走在全省前列,特别是秸秆制板产量已占全国的1/5。灌南县大盛板业有限公司引进英国核心技术,用麦秸秆生产“均质板”装潢材料,新型、环保,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广阔。秸秆造纸主要以江苏新大纸业为主,年秸秆用量已近20万吨,并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发展势头较好,其规划的扩能增产项目投产后年秸秆用量预计将达80万吨。秸秆编织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已形成一批秸秆编织专业村、专业镇,赣榆县草帘编织年利用秸秆量突破100万

—7 —

吨,销售收入3亿元,产品远销山东、河北、东北等20多个地区,还出口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张家港市一家企业以稻草为原料生产榻榻米出口,年利用秸秆超过5万吨。其他地区在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涌现出一批秸秆用量较大的特色企业,部分地区还利用秸秆制作工艺品、花盆等。

秸秆新型建材、秸秆化工等新领域开始起步并加快发展,为秸秆深度利用拓展了新空间。利用秸秆生产秸秆墙体材料、秸秆彩瓦、秸秆防火板、秸秆装饰材料等新型建材势头较好,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秸秆化工实现突破,世界上最大的酶发酵基地落户苏州太仓,利用国际先进的酶技术生产第二代燃料乙醇,2010年将投入规模化生产。另外,利用秸秆还可提取焦油、木醋酸、木糖醇等物质,徐州市苏能秸秆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已开始生产。

4.秸秆饲料化利用。主要指通过氨化、青贮、微贮、揉搓丝化等处理技术,增加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秸秆转化率,秸秆饲料化已成为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重要途径。2008年,全省饲料化利用秸秆量210万吨,约占秸秆资源总量的5%左右。苏南、苏中、苏北地区饲料化利用率分别为5.5%、4.7%、5.2%。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殖业发展和饲料出口带动,日本、韩国每年从我国进口饲料高达2000多万吨,推动了秸秆饲料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我省秸秆饲料产业也呈加快发展势头,龙头企业示范作用明显,张家港市格瑞恩饲料公司已研制出秸秆高能饲料,

—8 —

并成为我省奶牛养殖主要饲草饲料来源;灌南、赣榆等地大力推广秸秆氨化养畜技术;泰兴市利用秸秆调制技术,有效解决了山羊冬季饲草问题;东台市利用青贮、微贮和氨化处理秸秆量约占全市秸秆资源总量的12%。

5.秸秆基料化利用。包括食用菌基料和育苗基料、花木基料、草坪基料等,目前主要以食用菌基料为主。秸秆作为良好的食用菌基料,搭配必要的培养基生产食用菌,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生产食用菌后的基料富含营养,既能加工成饲料实现过腹还田,也可作为优质有机肥直接还田,是延长农业产业链和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全省食用菌生产发展很快,部分地区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利用格局。除用作食用菌基料外,秸秆还用作育苗基料、花木基料、草坪基料等,虽处于起步阶段,秸秆利用量不大,但呈加快发展趋势。2008年,全省秸秆食用菌基料利用量110多万吨,约占秸秆资源总量的3%。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秸秆基料化利用率分别为4%、1.8%、3%。高淳、金坛、沭阳、丰县等地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公司+农户”等产业化模式,带动秸秆基料化的快速发展,在当地秸秆综合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淳县是全国知名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年利用秸秆量超过10万吨,约占全县秸秆总量的40%。

(三)存在问题。总体上看,我省秸秆综合利用步伐虽然较快,但仍以传统利用方式为主,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步伐还不快,产业链较短,利用结构与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比较效益有

—9 —

待进一步提高,综合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秸秆露天焚烧和弃置现象短期内难以完全禁止。

1.农民积极性问题。秸秆综合利用事关千家万户,农民是利益主体,从利益引导、政策激励、技术支撑等方面着手,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的关键。

2.关键技术问题。现有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中还存在许多技术瓶颈,严重制约利用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一些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尚未突破或不成熟。例如,秸秆还田相关配套技术与配套机具的研发力度仍然不足,缺乏适应小地块、便于操作的还田、打捆机具;秸秆发电直燃锅炉腐蚀、结焦问题严重;秸秆气化供气管网焦油清除难、系统负荷率低;秸秆固化与炭化生产设备配套率低、耗能高;秸秆饲料转化率、消化率不高。另一方面,新技术应用规模较小,适宜农户分散经营的小型化、实用化技术缺乏,技术集成组合不够。

3.收集贮运体系问题。秸秆收集贮运体系是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秸秆量大、分散、体积蓬松、密度较低、收获季节性强,收割、捡拾、打捆等配套设施缺乏,造成秸秆的收集、贮运难度大、成本高,加上服务体系不健全,秸秆收集贮运问题已成为制约秸秆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4.产业化带动问题。秸秆规模化利用有赖于产业化发展的拉动。目前,社会资本投资秸秆开发利用的积极性不高,秸秆利

—10 —

用的龙头型、骨干型企业不多,年利用量超过20万吨的规模化企业仅有江苏新大纸业一家,除秸秆发电厂以外,大多数规模企业年实际利用秸秆量仅为2万吨左右,投入产出效率较低,仍处于小规模、低层次水平。

5.政策激励机制问题。目前,各地虽然制订了一些秸秆综合利用优惠政策,但政策的覆盖面不够宽、系统性不完备、利益纽带不紧密。

(四)基本结论。根据秸秆资源量、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全省秸秆综合利用总体呈现以下特征:

1.综合利用水平中等偏上。2008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接近60%,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与秸秆资源量相近的山东、安徽等省大体相当。

2.秸秆肥料化、能源化、工业原料化利用占主导地位。2008年肥料化和能源化利用量占全省的71%,在秸秆综合利用中起着主导作用;工业化利用率目前虽仅为8%,但发展势头快、产业化程度高、未来增长空间大,地位日益突出。秸秆饲料化、基料化利用在全省秸秆综合利用中仅起着辅助性作用。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全省秸秆综合利用应突出抓好“秸秆还田、秸秆能源化、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结合秸秆饲料化和秸秆基料化利用方式,引导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加以鼓励和扶持。

3.区域特色初步形成。苏北和苏中地区秸秆能源化、工业原料化利用率相对较高,苏南地区秸秆肥料化利用率相对突出。

—11 —

2008年,全省能源化利用秸秆量达百万吨以上的是盐城、徐州、南通市;工业原料化利用量居前三位的是盐城、徐州、淮安市,系苏北和苏中地区。苏南地区秸秆还田等肥料化利用水平领先全省,无锡市达50%,镇江市达41%,苏州市达33%左右,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4.各地发展不平衡。一是从综合利用率看,苏南地区最高,苏北、苏中次之。综合利用率最高的苏州市、无锡市已达78%,最低的扬州市仅为44%,相差30个百分点以上。二是从未利用秸秆量来看,盐城、南通、淮安三市未利用秸秆量合计达760万吨,占全省近46%。因此,突出抓好苏北和苏中地区的秸秆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5.瓶颈制约尚未突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益激励机制不健全,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二是“综合利用技术、收集贮运体系”两大关键环节支撑力度不够,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政策取向,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构建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形成多途径、多层次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有效解决秸秆焚烧、弃置问题,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12 —

(二)基本原则。

1.突出重点、多元利用。根据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的总体特征,重点抓好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与能源化、工业化利用,实现秸秆还田与其他非农领域利用方式的共生组合,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根据各地秸秆资源的数量、品种、分布特征和综合利用现状,着力引导各地选择符合本地生产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的秸秆综合利用结构与方式。在依法划定的秸秆禁烧范围内优先安排规模化秸秆利用项目,确保实现全面禁烧。

3.远近结合、分步实施。既要立足当前,努力实现秸秆禁烧的目标,大力推进秸秆还田等成熟适用的利用方式,又要着眼长远,充分把握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大力研发新技术,努力拓展新领域,推动秸秆利用向产业化程度高、循环链条长的深层次领域发展,实现秸秆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4.试点示范、以点带面。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工作实际中应充分发挥典型地区、典型企业、典型技术的示范带动效应,通过组织试点、重点项目实施和示范基地建设,有效调动地方政府、企业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切实推动面上工作,实现整体突破。

5.利益纽带、长效机制。着眼于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理顺利益关系,

—13 —

着眼于农民得实惠、企业增效益,通过完善利益链带动产业链发展,加快建立以政策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农民广泛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三)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省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全面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0%。

——各领域利用率目标。到2012年,秸秆肥料化利用率达32%,能源化利用率达26%,工业原料化利用率达12%,饲料化利用率达6%,基料化利用率达5%;到2015年,秸秆肥料化利用率达33%,秸秆能源化利用率达27%,工业原料化利用率达18%,饲料化利用率达7%,基料化利用率达6%。

——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目标。2010—2012年,大力推广机械化全量还田,确保到2012年全省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达到总面积的35%以上;2012—2015年,全省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基本稳定,继续鼓励秸秆覆盖还田、生物腐熟还田、稻麦双套还田等多种秸秆还田方式。

——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建设目标。在2009年15个秸秆综合利用示范试点县建设基础上,到2012年全省创建示范县力争超过50个,到2015年争取所有县达到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标准。

——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化企业发展目标。加快提升秸秆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力争到2012年年利用秸秆量5万吨以上的企业达到80家,2015年达到100家,规模化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14 —

进一步提高。

——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建设目标。到2012年,全省基本建立秸秆收集贮运体系,田间收集处理、收购站点、储存运输等环节有机衔接,基本满足秸秆产业化利用的需求。到2015年,在全国率先建立完善的秸秆收集贮运体系,进一步提高秸秆资源化、商品化程度,进一步健全市场化利益分配机制,完善以企业需求为龙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纽带、农民为基础的收集贮运体系。

三、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

(一)重点领域。根据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现状、资源潜力,综合考虑秸秆各种利用方式的现有基础、秸秆资源利用量、技术成熟程度以及发展变化趋势等因素,确定今后一段时期全省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领域。

1.基础领域。政策导向明确、技术成熟适用、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在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的领域,主要包括秸秆还田、秸秆基料、秸秆饲料、秸秆沼气等。

2.主导领域。以规模化利用方式为主、产业化程度高、资源利用量大,对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起重要支撑作用的领域,主要包括秸秆发电、秸秆板材、秸秆造纸等。

3.潜力领域。技术含量较高、利用程度较深、未来前景广阔、发展潜力较大,对秸秆综合利用方式具有拓展作用的领域,主要包括秸秆新型建材、秸秆化工等。

今后一段时期,全省秸秆综合利用总体上要按照“立足基础

—15 —

领域、大力发展主导领域、加快培育潜力领域”进行分类指导:——在资源种类上,主要解决占全省秸秆资源总量70%的稻麦秸秆的综合利用。

——在利用方式上,重点抓好秸秆还田、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工业化利用等对秸秆利用起支柱性作用的三种方式,作为全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主攻方向。

——在重点区域上,着力提升秸秆资源量大的苏北、苏中地区秸秆综合利用水平。

——在关键环节上,着力突破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和秸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两大瓶颈制约。

——在理念导向上,突出以产业化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尤其在秸秆能源化、工业化利用等非农领域,加快形成产业化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市场驱动机制。

(二)主要任务。

1.强力推进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在总结近年来秸秆综合利用示范试点县建设经验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推行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苏南地区要继续巩固提高,保持全省领先水平;苏中地区和苏北地区稻麦秸秆量占全省的80%以上,要采取更有力的举措加以推进。

加大目标考核力度,按照2012年全省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占总面积35%以上的要求,将任务按年度分解到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落实到具体田块,实行目标管理,严格奖惩措施。

—16 —

不断完善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路线、还田模式和相关扶持政策,加大机械推广和配套力度,鼓励农民购置大马力拖拉机和秸秆还田机具。加快制定还田作业标准,为推进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提供依据。

继续鼓励支持秸秆覆盖还田、生物腐熟还田、稻麦双套还田、行间铺草等其他秸秆还田方式,尤其是在地块小、田埂多、大马力机械不宜操作的地区和丘陵地带要积极提倡。

2.合理安排秸秆发电。充分考虑已批秸秆发电企业布局和秸秆资源状况等因素,重点抓好已批28家秸秆发电厂的建设和管理,一方面着力提高已并网发电机组秸秆利用潜力,力争一台额定容量15MW的发电机组利用秸秆量达10万吨以上;另一方面加快已批秸秆发电厂的建设进度,力争2012年底前秸秆发电厂全部投入运营,全省建成并网发电机组800MW,秸秆利用量达500万吨。新设秸秆发电项目要充分考虑秸秆资源量和经济合理的收集成本,原则上设置在农作物相对集中、缺少规模化利用企业的地区,80公里半径范围内不得安排2个及以上项目。

3.大力促进秸秆工业化利用。按照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延伸链条、放大优势的思路,围绕现有基础好、技术成熟度高、市场需求量大的重点行业,加快发展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扶持一批上水平的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重点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建设一批示范基地。

秸秆制板。围绕做大做强的目标要求,加快南京林业大学工

—17 —

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步伐,积极争取申报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强化我省秸秆板材产业的技术支撑。加快市场需求培育,加大机电产品等行业的产品包装节材代木推进力度,有效扩大市场需求。同时,突出抓好一批重点项目,进一步放大技术优势、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力争将我省苏北地区建成全国重要的秸秆板材产业基地。

秸秆造纸。鼓励企业扩能增产,采用清洁生产工艺,重点抓好江苏新大纸业80万吨秸秆用量的扩产项目。在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和采取先进生产工艺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扬州市永丰余等一批秸秆造纸项目。

秸秆编织。积极鼓励农户、村集体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进行秸秆编织,扶持一批专业村、专业镇,增加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

秸秆新型建材和秸秆化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围绕秸秆墙体材料、秸秆彩瓦、秸秆防火板、秸秆装饰材料等新型建材和秸秆提取乙醇、秸秆酶制剂等化工产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做大产业规模,不断提高在秸秆综合利用中的比重。

到2012年,全省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秸秆量达480万吨;到2015年,达720万吨。

4.扶持发展秸秆饲料加工业。加快推广秸秆青贮、氨化、膨化、压块和发酵等技术,特别是在养畜大县充分利用秸秆养畜,促进节粮畜牧业快速发展。积极培育秸秆饲料加工企业,鼓励秸

—18 —

秆饲料出口,扶持发展一批秸秆饲料出口加工企业。到2012年,全省饲料化利用秸秆量达240万吨;到2015年,达280万吨。

5.鼓励发展秸秆基料化产业。在全省推广发展秸秆食用菌基料产业,培育壮大秸秆食用菌基料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引导秸秆资源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以食用菌规模化发展带动秸秆基料产业的壮大。积极发展秸秆育苗基料、花木基料、草坪基料等生产企业,促进秸秆基料产业快速发展。到2012年,全省秸秆基料利用量达200万吨;到2015年,达240万吨。

6.加快发展秸秆固化成型与炭化。大力发展秸秆固化成型加工点,着力提高加工能力,加快秸秆固化成型产业化步伐。积极引导工业企业使用秸秆固化成型燃料,鼓励燃煤锅炉实施节煤替代,扩大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市场需求。围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燃料结构,抓好示范带动,扶持一批秸秆固化成型项目。在秸秆发电厂、用能大户周边区域和禁烧区域优先鼓励发展。到2012年,全省秸秆固化成型与炭化利用秸秆量达100万吨;到2015年,达250万吨。

7.支持发展秸秆沼气、秸秆气化。将秸秆沼气、气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稳步发展秸秆户用沼气和户用型秸秆气化(半气化)炉,积极发展联户沼气。在试点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沼气集中供气、热解气化集中供气,特别是加大对城市近郊、重要交通线等禁烧区域以及苏北、苏中地区的支持力度。结合规模化养畜场发展,积极推广“统一建池、集中供气、综合利用”

—19 —

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模式,向农户提供清洁能源,向农业提供高效有机肥,大中型沼气工程重点安排在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积极支持农村沼气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省级技术实训基地为依托、县级服务站为支撑、乡村服务网点为基础、农民沼气服务人员为骨干的沼气技术服务体系,为乡村服务网点提供进出料、检测和维修工具等设备,推进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化、市场化、规范化。到2012年,全省建设一批秸秆沼气与气化集中供气示范点,利用秸秆量在20万吨以上;到2015年,在25万吨以上。

8.大力推动秸秆综合利用装备研发制造。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机生产企业,积极开展秸秆还田机械、打捆机械、固化成型机械、发电锅炉设备、板材加工设备、气化设备等的研发与制造,促进秸秆综合利用设备制造业发展壮大。支持关键技术重点攻关和技术集成应用研究与示范推广,推进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促进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

9.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收集贮运服务体系。加快建立以需求为引导,利益为纽带,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政府推动,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收集贮运服务体系。鼓励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提供秸秆收集贮运综合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和秸秆利用企业建设秸秆收贮中心,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

—20 —

2015年济南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歼灭(qiān)驯良(xùn)干涸(hé)坚持不懈(xiè).... B.和煦(xù)要塞(sài)炫耀(xuàn)人声鼎沸(dǐng).... C.迁徙(xǐ)瓦砾(lè)迂回(yū)齐心协力(xié).... D.酬和(hè)伫立(zhù)刹那(shà)中流砥柱(d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易错字字音的辨析能力。B项读音全部正确,其它选项误读的分别是A歼灭(jiān)、C瓦砾(lì)、D刹那(ch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造型顶粱柱刻骨明心隐姓埋名 B.藉贯沉甸甸锐不可当秩序景然 C.丰硕紧箍咒疲备不堪振耳欲聋 D.憔悴逐客令家喻户晓进退维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A“顶梁柱”,非“顶粱柱”,“刻骨铭心”,非“刻骨明心”;B“籍贯”非“藉贯”,“秩序井然”非“秩序景然”;C“疲惫不堪”非“疲备不堪”,“震耳欲聋”非“振耳欲聋”。每个选项设置两处错误,难度较小。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他看完电影《狼图腾》,受到了震撼,感觉开卷有益。.... B. 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共享天伦.... C.在当地人心目中,王大夫是一位医德高尚、妙手回春的好医生。.... D.清晨的公园里,一些老人在指手画脚地打着太极拳,姿势优美,如行云流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A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使用的对象不恰当,应该用“获益匪浅”。B“津津乐道”与后面的“谈论”重复了,用“津津有味”才恰当。D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关注和培养的重要工作。 C. 劝阻青少年戒烟,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D.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B搭配不当,删除“和培养”。C“劝阻”“戒烟”,把意思说反了。把“戒烟”改为“吸烟”。D句子成分(主语)残缺,去掉“随着”或“使得”

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总结范文

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总 结范文 【仅供学习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总结范文 一、xxxx年基本情况 xxxx年我区年产秸秆xx.xxxx万吨,“五化”利用量xx.xxxx 万吨,其中,肥料化xx.xxxx万吨,饲料化x.xxxx万吨,基料化x.xxxx万吨,燃料化x.xxxx万吨,原料化x.xxxx万吨,综合利用率达xx.xx%。全面完成年度秸秆综合利用任务。 二、xxxx年工作措施 (一)机构落实 区上成立了由区政府区长任组长,区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区生态环境局。各镇也成立了由镇人民政府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镇长为副组长,相关工作人员和村两委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全区自上而下建立了区、镇、村、组、农户五级

联动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印发《市区xxxx年农作物秸秆禁烧暨 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关于成立xxxx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督查组的通知》和《市区秸秆禁烧工作考核办法》 (二)经费落实 区禁烧办向区政府申请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工作经费xx万元, x个镇落实禁烧暨综合利用工作经费合计xxx余万元。 (三)督查巡查落实 区上成立了x个督查组,分别负责对x个镇进行督查。同时, 各镇也相应成立了督查组,负责对村、组的督查工作。各相关部门、各镇、村组也成立了巡逻队共计xxxx个,出动宣传巡逻检查车 xxxx台次,巡逻次数xxxxx人次。 (四)宣传落实 区、镇、村、组自上而下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农户签订秸 秆综合利用承诺书(xxxxxx份)。全区印发纸质通告xxxx份,广播、电视宣传xxxxx次。各镇在交通要道、城镇周边、村民集中点 等人口密集地悬挂秸秆综合利用宣传标语、横幅xxxx幅,出动宣传 巡逻车xxxx台次,同时开展了校企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共建,对不识 字的农户进行面对面告知,达到群众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家喻户晓,

(完整版)山东省济南市2015年中考数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3分)(2015?济南)-6的绝对值是() A . 6 B . - 6 C. ± 6 D . 故选:A. 2. (3分)(2015?济南)新亚欧大陆桥东起太平洋西岸中国连云港,西达大西洋东岸荷兰鹿 特丹等港口,横贯亚欧两大洲中部地带,总长约为10900公里,109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 0.109X 105 B . 1.09 X 104 C. 1.09 X 103 D . 109X 102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x 10n的形式,其中1W|a|v 10, n为整数.确定n的值 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 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v 1时,n是负数.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 x 10n的形式,其中1w|a|v 10, 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3. (3分)(2015?济南)如图,OA丄OB,/仁35 °,则/ 2的度数是() A . 35°B. 45 ° C. 55 ° D. 70 ° 考点:余角和补角;垂线. 分析:根据两个角的和为90°,可得两角互余,可得答案. 解答:解:OA丄OB , ???/ AOB=90 ° , 即/ 2+ / 1= 90°, ???/ 2=55 ° ,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余角的知识,掌握互余两角之和等于90°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 (3分)(2015?济南)下列运算不正确的是() A. a2?a=a3 B. (a3)2=a6 C. (2a2)2=4a4 D. a2* a2=a 考点:同底数幕的除法;同底数幕的乘法;幕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分析:根据同底数幕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幕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积的乘方, 先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幕相乘;同底数幕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对 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解答:解:A、a2?a=a2+1=a3,故本选项错误; B、(a3)2=a3X2=a6,故本选项错误; C、(2a2)2=22?( a2)2=4a4,故本选项错误;

秸秆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秸秆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引言 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的短缺及农业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作为世界的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具有较大的新型能源化开发潜力。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物,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具有来源广、污染小、热值含量高等显著优势,曾是我国农村主要的牲畜饲料和生活燃料。由于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改变,秸秆的利用受到收集方式、利用技术和运输成本的限制,目前主要采用田间焚烧和废弃的方式处理过剩的秸秆,导致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存在火灾和交通事故隐患,同时破坏土壤抗旱保湿能力。秸秆综合利用率低(约为33%),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商品化,可以缓解农村能源、饲料、肥料、工业原料和基料的供应压力,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概况 1.1秸秆产量的计算 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的作物残留,含有大量的矿质元素、纤维素、木质素及蛋白质等可被利用的成分,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再生生物质资源。我国秸秆资源丰富,2013年中国农作物秸秆的总量约有7亿t,约占世界秸秆总量的19%,位居世界第一。秸秆的产量与当年的作物品种、作物产出和气候条件相关,一般可采用谷草比法、农作物副产品比重法和农作物经济系数法进行估算。各地农作物的产量与其秸秆资源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8),谷草比可在《农业技术经济手册》中查阅,因此谷草比法最简单应用也最为广泛。 1.2我国秸秆资源的分布 我国农作物秸秆具有产量大、种类多和分布广的特点。粮食作物秸秆是我国主要的秸秆类型,稻草、玉米秸和麦秸是产量最高、分布最广的三大作物秸秆,约占秸秆资源总量的2/3。油菜籽和棉花是秸秆可规模化利用的主要经济作物。 由于区域种植方式、气候条件、耕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秸秆资源存在地域性,呈现显著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整体上看,我国东北部地区秸秆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西南部地区比较贫乏。按照各地人均秸秆资源占有量与全国平均水平(246kg/人)的对比结果,可将我国分为资源丰富区(东北区、蒙新区、华北区)、资源一般区(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和资源匮乏区(华南区、黄土高原区、青藏区),整体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点,如图1所示。按照各地区秸秆可能源化利用资源量与全国平均水平(1.92t/hm2)的对比结果,将我国分为分布集中区(东北区)、分布一般区(蒙新区、华北区、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和分散区(黄土高原区、青藏区),整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 2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 2.1秸秆能源化 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一半的产物贮存在秸秆中,秸秆中富含大量的碳、氢、氧等养分,但N、S含量低,因而秸秆具有发热量高(热能大约相当于标准煤的1/2),有害气体排放少的特点,所以秸秆可作为一种优质的生物质原料进行能源化利用,进而降低对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根据秸秆转化利用技术的不同,能源利用的主要方式可以分为直燃供热(直接燃烧、固化成型后燃烧和混燃发电)、气化(生物质燃气、沼气)和液化(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三类。 2.1.1直燃供热 直燃供热即将秸秆直接燃烧获取热量,可以分为传统方式和现代方式两种。将田间收获的秸秆直接燃烧以满足农村炊事取暖的要求。是一种相对传统落后的能源利用形式,秸秆利用率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差。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种途径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种途 径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目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五种途径目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有5种途径:一是作为农用肥料;二是作为饲料;三是作为农村新型能源;四是作为工业原料;五是作为基料。 1、秸秆还田。 (1)作用。农作物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是高产田建设的基本措施之一,秸秆还田后,平均每亩增产幅度在10%以上 (2)弊端。秸秆还田最大的问题在于难以将秸秆梨耕到土壤中。即使秸秆被成功地梨耕到土壤中,在犁沟中的秸秆股形成过程中也可能引发问题,即不能以足够速度进行分解,而在下一次耕作时露出地表。此外,犁沟中的秸秆股也将会阻碍作物的根系向土壤深层生长。 (3)秸秆还田方法包括:①秸秆覆盖或粉碎直接还田;②利用高温发酵原理进行秸秆堆沤还田;③秸秆养畜,过腹还田; ④利用催腐剂快速腐熟秸秆还田,在秸秆中添加一定量的生物菌剂及适量的氮肥和水,再经高温堆沤,可使秸秆腐熟时间提早15~20天。实践证明,机械化粉碎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和手段。 2、秸秆饲料。

(1)秸秆富含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非淀粉类大分子物质。作为粗饲料营养价值低,必须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经过物理法和化学法处理的秸秆,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都大大改善,但仍不能为单胃动物所利用。秸秆只有经过微生物发酵,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特殊酶的降解作用,将其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分解为低分子的单糖或低聚糖,才能提高营养价值,提高利用率、采食率、采食速度,增强口感性,增加采食量。如生物有机肥,秸秆可以作为培养土使用,同一些饲料细菌培养后,作为花草、蔬菜的肥料。 (2)秸秆饲料的主要加工技术主要包括:①直接粉碎饲喂技术;②青储饲料机械化技术;③秸秆微生物发酵技术;④秸秆高效生化蛋白全价饲料技术;⑤秸秆氨化技术;⑥秸秆热喷技术。 3、秸秆能源。 (1)生物质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在世界能源总消费量中占14%。我国每年农作物秸杆资源量约占生物质能资源量的近一半。安徽省好多县就建有火力发电厂,主要是武汉的凯迪电力公司投资建设。 (2)农作物秸秆能源转化的主要方式是秸秆气化。除秸秆气化以外,秸秆还可以用来加工压块燃料、制取煤气。 4、建材、轻工和纺织原料。

能源的综合利用

第九章第一节能源的综合利用 一、能源的分类 1、根据能源利用角度①能源:如 ②能源:如 2、能源是否可以循环再生角度 ①能源:如 ②能源:如 3、解决能源危机方法: ①;② 二、化石燃料中国节能标志 1、煤,又叫,称为“工业的” ●煤的综合利用:即煤的 原理: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 属于变化 ●作,可以生产很多化工产品。 2、石油,称为“工业的” ●石油的综合利用:即石油的 原理:根据所含各物质的不同,属于变化 产品: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甲烷燃烧现象: 化学方程式: ★化石燃料都属于物,若直接燃烧,则会产生、等危害。必须。 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方法一:火力发电:而发电 方法二:化学电源(又叫) (1)原理: (2)优点:、 (3)电池类型:、、 (4)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丢弃,要,否则会引起 例:电池工作时:由能转化为能。 蓄电池充电时:由能转化为能。 氢气燃烧放热,由能转化为能。 电解水,由能转化为能 四、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 1、太阳能 光—热转换:能转化为能,如 光—电转换:能转化为能,如 2、氢能 优点:、、

缺点:、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 ★三大材料、、 一、无机材料,包括材料和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与; ①合金有、、、等; ②优点:;缺点。 ③使用注意点:避免与、接触 2、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等 二、合成材料(又称:材料、材料) 包括:、、 1、合成纤维,包括、、 ●也属于纤维,但不属于合成纤维的有:纤维和纤维 天然纤维:动物纤维(、)和植物纤维(、);例:如何区别羊毛和化纤布料? 优缺点:合成纤维: 天然纤维: 2、常见的塑料:、、、 ①聚乙烯中含哪些元素?;聚氯乙烯含哪些元素? 如何区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可以包装食品的是,原因: ②废弃塑料会引起污染,解决方法: 3、合成橡胶:用途:、、 三、复合材料 (1); (2); (3); (4); 例、写出下列物质属于什么材料?(填三大材料名称) ①陶瓷;②青铜③玻璃钢; ④有机玻璃;⑤不锈钢⑥聚氯乙烯 ⑦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⑧涤纶⑨机动车轮胎

【化学】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化学部分】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湿法炼铜 B. 雕琢玉石 C. 制造轮胎 D. 葡萄酿酒 2.“2014年中国综合小康指数”调查显示,人们最关注的是“食品安全”问题.下列有关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化工染色剂制作“彩色馒头” B.用剧毒农药杀灭韭菜根部的害虫 C.用回收的食用油重复炸制食品 D.适量的小苏打用于制作面包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注入盛水的量筒中 D.做氢气燃烧实验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4.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A.使用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B.将污水排入大明湖 C.察觉燃气泄漏后,严禁明火或电火花 D.将垃圾分类投放

5.如图是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不加入催化剂,过氧化氢就不会分解 B.自然界中的物质都在不断运动 C.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 D.任何纯净物都有固定的组成 7.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图示中x的值为3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D.反应中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7 8.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A.N aCl溶液(Na2SO4):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B.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C aCO3(CaCl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K 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9.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中,所选的鉴别试剂,不正确的是() 选项待鉴别的物质鉴别试剂 A 氧气、二氧化碳、空气燃着的木条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姓名:孙欢 学号: 2012026271 班级:化学12-10班

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据有关统计,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可生成7亿多吨秸秆,成为“用处不大”但必须处理掉的“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如何变废为宝,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其利用率。经过搜集资料,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有5种途径:一是作为农用肥料;二是作为饲料;三是作为农村新型能源;四是作为工业原料;五是作为基料。 目前秸秆综合利用途径简要介绍如下: 一、稻草秸秆综合利用: 1、稻壳水泥混凝土 美国以65%磨细的稻壳灰、53%熟石灰、5%氯化钙混合,使用时再与水泥、砂、水按一定比例拌和,即得到一种性能相对稳定的混凝土砂浆。固化后强度高、防水、防渗性能良好,适合于砌筑仓库、地下室。 2、植物秸秆粉再生板材 利用回收废旧聚乙烯塑料和粉碎后的植物秸杆为基本原料配上适量的阻燃剂加工制作而成。各成份重量百分比为:植物秸杆粉60—65%,废旧聚乙烯塑料33—40%,阻燃剂1—3%。植物秸杆通常采用玉米、稻草或麦草秸杆。将废旧聚乙烯塑料和植物秸杆粉及阻燃剂按比例均匀混合,通过压塑机压塑成型。该板材具有吸音、隔热效果,加工性好,价格仅为同类产品的1/3—1/4,应用领域广泛。 3、高强轻质稻壳灰保温砖 一种由10-70%稻壳灰,20-40%粘合剂和10-50%增强剂组成的高强轻质保温砖,它以稻壳为燃料烧制,又利用稻壳灰为制作保温砖的原料。由于保温砖配料中加入空心微珠增强剂,并采用优选的烧成工艺,使该保温砖兼有硅藻土保温砖保温隔热性良好的优点又有轻质粘土砖强度高,耐火度高的优点,为工业窑炉提供了一种价廉物美的节能材料。 4、户用秸秆气化炉燃料 生物质秸秆作为燃料,在缺氧的状态下,不完全燃烧,使其转化为一氧化碳、氢、甲烷等可燃气体。气化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干燥与干馏、氧化、还原。 直接燃烧主要化学反应式如下: 生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氧化反应) 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原反应) 水+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反应) (1)、秸秆气化技术指标: 1.原料玉米秸秆、玉心芯、薪柴、木材加工废弃物等。原料含水量要求小于20%。

【初中数学】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2015?济南)﹣6的绝对值是() A. 6 B.﹣6 C.±6 D.1/6 考点:绝对值.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概念可得﹣6的绝对值是数轴表示﹣6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解答:解:﹣6的绝对值是6,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关键是掌握绝对值的概念: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2.(3分)(2015?济南)新亚欧大陆桥东起太平洋西岸中国连云港,西达大西洋东岸荷兰鹿特丹等港口,横贯亚欧两大洲中部地带,总长约为10900公里,109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0.109×105 B. 1.09×104 C. 1.09×103 D. 109×102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答:解:将109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09×104.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3.(3分)(2015?济南)如图,OA⊥OB,∠1=35°,则∠2的度数是() A. 35°B. 45°C. 55°D. 70° 考点:余角和补角;垂线. 分析:根据两个角的和为90°,可得两角互余,可得答案. 解答:解:∵OA⊥OB, ∴∠AOB=90°, 即∠2+∠1=90°, ∴∠2=55°,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余角的知识,掌握互余两角之和等于90°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3分)(2015?济南)下列运算不正确的是() A. a2?a=a3B.(a3)2=a6C.(2a2)2=4a4D.a2÷a2=a 考点: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分析

晨鹰科技研究院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分析 ——“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系列的应用与推广 一、概论 “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是新乡市晨鹰科技研究院陈巨峰工程师研发的专利系列产品(专利号:200420074835.3)它是利用庄稼秸秆加入一定比例的巨峰牌“JF—SSY母液”(暂定名)和其他原料制成的绿色环保节能型建材新产品。 随着党的“三农”富民政策的贯彻落实,现代农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年年获得大丰收。可是丰收的背后出现了非常重要的、急需解决的大量农业废品垃圾——庄稼秸秆,除少部分被利用作造纸或畜禽饲料外,另有80%竟然被农民烧掉了。每亩年产秸秆按1000公斤计算,新乡市域现有耕地550万亩,除150万亩用于养殖业和造纸业外,另有400万亩即40亿公斤秸秆被烧掉了,如加工成粉末按每公斤售价0.4元计算,我市域农民每年白白损失了16亿元。这笔损失完全是人为造成,实在可惜。且每到收割季节,地面上烟雾弥漫,飞机不能起降,车辆不能行驶,行人无法呼吸,既污染了环境又损坏了人身健康。“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是为了响应政府大搞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利条件,减轻政府禁止焚烧秸秆工作的麻烦和难度,保护环境,造福于民而研制发明的绿色建筑专利产品。 二、经济效益分析 1. 每亩地可年产秸秆1000公斤,如将秸秆粉碎后卖给生产厂家,每公斤售价按0.4元计算,可使农民增收400元,解决了农民种地种子、肥料、农药、水电费等的投资;每亩秸秆可加工成“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200平方米,每平方米净赢利按5元计算,农民可增收1000元。 2. 新乡市域现有耕地550万亩,除150万亩用于养殖业和造纸业等外,另有400万亩耕地可产40亿公斤秸秆,如将秸秆粉碎后卖给生产厂家,每公斤售价按0.4元计算,全市农民可增收16亿元;可加工成“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系列产品8亿平方米,每平方米净赢利按5元计算,全市农民可增收40亿元。 3. 河南省域现有耕地1.2亿亩,除2000万亩用于其他行业外,另有1亿亩耕地可产秸秆1000亿公斤,如将秸秆粉碎后卖给生产厂家,每公斤售价按0.4元计算,全省农民可增收400亿元;可加工成“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系列产品200亿平方米,每平方米净赢利按5元计算,全省农民可增收1000亿元。 4. 全国现有耕地20亿亩,此项目如在全国推广,按一半耕地10亿亩计算,能产秸秆10000亿公斤,可加工成“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系列产品2000亿平方米,每平方米净赢利按5元计算,全国农民可增收10000亿元。 三、社会效益 1.每亩耕地生产200平方米的“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如按厚240毫米墙计算,相当于免烧25600块砖,可节约土方34立方米;节约烧煤1.59吨。 2.新乡市域400万亩耕地秸秆加工成“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系列产品,可节约土方1.36亿立方米;节约烧煤636万吨。 3.河南省域1亿亩耕地秸秆加工成“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系列产品,可节约土方34亿立方米;节约烧煤1.59亿吨。 4.全国10亿亩耕地秸秆加工成“秸秆三合夹心轻质板”系列产品,可节约土方340亿立方米;节约烧煤1 5.9亿吨。 既保护了耕地又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能源,并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换问题,起到了社会稳定的作用。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河南省正阳县熊寨镇农业服务中心周留洋摘要:农作物秸秆未被充分利用,既浪费资源又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我国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方面起步晚但己引起政府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包括机械技术和工艺技术,目前推广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工艺技术和机具问题以及投入问题。因此,要把秸秆综合利用做好,需要政府从财力、物力、人力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一个产业发展,推行企业化管理。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 近年来,农村不再需要这些农作物秸秆作为炊事的主要燃料,每到“三夏”“三秋”季节,农民为抢收、抢种把剩余秸秆绝大部分在田间直接焚烧处理。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并频繁引发火灾事故;特别是在机场周围和公路两侧焚烧秸秆,还严重影响了飞机的起降和汽车行驶的安全。因此,搞好秸秆综合利用,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政府重视。 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1.1用作饲料———秸秆养畜过腹还田 秸秆饲料,就是将秸秆经过青贮、氨化、微贮处理后饲喂畜禽。通过养畜过腹还田,是一种具有很高综合效益的秸秆利用模式,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1)青贮。将秸秆切成10cm长的小段后用粉碎机加工成长2-3cm的碎段,在青贮池内一层一层铺放,并按各种家畜对能量饲料的需求,加入适量的玉米粉、麦皮、米糠等精料,每层均反复踩实,用稀泥密封30天后即可饲用,贮存期可保存半年之久。 (2)氨化处理。首先将秸秆加工成类似粗糠的秸秆粉;氨化贮窖深度不超过2m,每1立方米氨化饲料 75千克左右;秸秆粉:水:尿素的配置比例为100 :(30-40):(3.5-4.5),秸秆粉每铺30cm按比例喷洒配置好的尿素溶液,每层均压实,当秸秆粉超过窖口呈抛物线时,经充分压实再用塑料薄膜封顶,最后用湿土压实踩实;开窖取料要根据喂多少就取多少的原则,用后即封严窖口;取出的氨化饲料要晾晒1-2天后方可饲喂家畜。 (3)生化发酵处理。将秸秆经粉碎机粉碎后,加入发酵调制剂均匀拌和,填入塑料袋、水缸或水泥池内压实密封,使其软化、熟化。生化成一种类似酿酒厂酿出的废渣即“酵糠”样物质。秸秆在生化发酵过程中可使粗纤维得到有效降解并经生化转化,合成氨基酸、脂肪酸、菌体蛋白及维生素等,产生酵酸等特殊风味,改良秸秆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 1.2用作肥料———作为有机肥还田. (1)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农作物秸秆机械还田是以机械的方式,将田间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并均匀抛撤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能源的综合利用 练习卷 【有答案】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种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煤 B. 太阳能 C. 天然气 D. 石油 2.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实现化石燃料的清洁利用,就无需开发新能源 C. 生活垃圾应集中后露天焚烧处理或向海里倾倒处理 D.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出行方式 3.建构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正确的是() A. 化石燃料模型 B. 物质的分类模型 C. 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 D. 地壳中元素含量的模型 4.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不属于石油分馏产品的是() A. 汽油 B. 柴油 C. 石蜡 D. 植物油 5.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 CO有毒,在房间内放置一盆水,可以防止CO中毒 B. CO2用途广泛,可以作为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

C. 铅笔字摩擦容易模糊,是因为石墨化学性质不稳定 D. 甲烷(CH4)和乙醇(C2H5OH)可用作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6.如图表示我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B. 使煤分解制成管道煤气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C.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D.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7.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 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充分 D. 天然气中混有空气,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 8.下列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 A. 风能发电 B. 太阳能发电 C. 火力发电 D. 潮汐能发电 9.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是() A. 空气中的氮气是工业制造硝酸的原料 B. 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C. 空气中的氧气约占总质量的21% D. 空气中的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 10.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成本低、效率高的催化剂,使水发生反 应获得氢能。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B. 自然界澄清透明的水都是纯净物 C. 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D.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 11.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山东舰”入列标志着我国进入“双航母”时代。下列 有关航母建造过程中描述错误的是()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2分) 1.(2分)(2015?济南)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湿法炼铜B.雕琢玉石 C.制造轮胎D.葡萄酿酒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湿法炼铜的过程中,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雕琢玉石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制造轮胎的过程中,橡胶、炭黑、各种化工料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葡萄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2分)(2015?济南)“2014年中国综合小康指数”调查显示,人们最关注的是“食品安全”问题.下列有关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化工染色剂制作“彩色馒头” B.用剧毒农药杀灭韭菜根部的害虫 C.用回收的食用油重复炸制食品 D.适量的小苏打用于制作面包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常用盐的用途.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染色剂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进行分析; B、根据韭菜中残留的剧毒农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进行分析; C、根据地沟油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进行分析; D、根据小苏打对人体无害,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农作物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技术

农作物秸秆“五化”综合利 用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农作物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技术 农作物秸秆是一类具有丰富氮、磷、钾及有机质养分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副产品。随着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条件和农村燃料结构改变,作物秸秆逐渐变为农产品废弃物,秸秆焚烧成为春秋两季农忙时节的标志性现象,同时因其所引发的强雾霾天气等环境问题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社会性问题。自1999 年国家环保总局与农业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秸秆焚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200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2011 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2016 年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行《中国秸秆产业蓝皮书》、至2017年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及著作相继对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进行界定,阐述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技术措施,并将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技术分解为20 余项小类技术,这对稳定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缓解能源、环境压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各科研院校针对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技术不断地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作物秸秆肥料化利用技术

01寒地玉米秸秆还田东北农业大学以玉米秸秆为原料,根据东北寒地垄作特点,将秸秆粉碎的细一些,春季秸秆绝大部分留在垄沟中,对垄顶(作物播种带)的土壤温度影响较小的原理,构建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工艺流程如下:玉米秋季机械收获、秸秆粉碎抛撒→沿原垄深松、灭茬→沿深松灭茬带播种玉米或大豆→播后化学封闭除草→苗期垄沟深松→苗期化学除草→中耕追肥→秋季机械收获、并粉碎秸秆。以玉米秸秆还田现场为例,如下图所示: 玉米秸秆还田现场图02秸秆菌糠生物有机肥南京农业大学以稻草、麦秸、玉米秸、大豆秸、甘蔗渣等农业废弃物作为原料,利用工厂化秸秆栽培食用菌的菌糠,经过粉碎、补料、发酵等流程,二次利用秸秆原料,增加了经济效益,减少了秸秆对环境的污染,延长了秸秆循环的链条,促进了秸秆物质的进一步循环利用。该项技术成果已形成秸秆菌糠生物有机肥生产线、可年产万吨秸秆菌渣生物有机肥。现今该项成果已在某市成功示范了30 个鸡腿菇大棚,生物学转化率达到了120%,合计示范区应用面值800 余亩。 03高效生物质腐熟肥料中国农业科学院以麦秸、玉米秸、稻秸、油菜秆、甜高粱秆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在农作物收获后,及时将收下的作物秸秆均匀平铺,配套喷洒机具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XX市XXX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 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XX市XXX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申报单位:XX市人民政府 申报日期:XXX年03月

目录 一、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现状 (1) (一)基本情况 (1) 1、自然生态条件 (1) 2、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1) 3、农业发展现状 (2) 4、秸秆综合利用情况 (3) (二)建设规划 (4) 1、建设内容产业现状 (4) 2、发展潜力 (5) 3、当地资源条件 (5) 4、秸秆综合利用区域布局 (6) 5、发展目标 (7) 6、资金投入 (7) 7、保障措施 (8) 二、试点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 (11) (一)总体思路 (11) (二)任务目标 (11) 三、试点建设概况 (12) (一)项目实施区域情况 (12) 1、XX镇 (12) 2、XX乡 (12) 3、XX街道办 (13) 4、XX镇 (13) (二)相关产业及基础设施情况 (13) (三)项目实施主体基本情况 (14) 1、XX省XX木业有限公司 (14) 2、XX市XX养殖有限公司 (14) 3、XXXX农肥业有限公司 (15) 4、XXXX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16) 5、XX市XX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16)

6、贵XX市XX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17) 四、建设内容 (18) (一)秸秆收储体系建设工程 (18) 1、建设区域 (18) 2、建设内容及规模 (18) 3、收储中心建设标准 (19) 4、建设目标 (19) (二)农作物秸秆还田工程 (20) 1、建设区域 (20) 2、建设内容及规模 (20) 3、建设标准 (20) 4、建设目标 (20) (三)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工程 (21) 1、建设区域 (21) 2、建设内容及规模 (21) 3、建设标准 (21) 4、建设目标 (22) (四)农作物秸秆有机肥生产工程 (22) 1、建设区域 (22) 2、建设内容及规模 (22) 3、建设标准 (23) 4、建设目标 (23) (五)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试点工程 (23) 1、建设区域 (23) 2、建设内容及规模 (24) 3、建设标准 (24) 4、建设目标 (24) (六)监测调查与第三方服务 (24) 1、建设区域 (25) 2、建设内容及规模 (25)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试卷类型A 市二〇一五年初中学生学业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考试时间60分钟。共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2015?)了解自然 自然环境是由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的,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据此完成1~4题.

1.(2分)下列选项中可以预测一个地区气候的是()A.纬度高低B.经济水平C.人口增长D.资源多少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分析: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解答:解: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故选:A. 点评:考查影响气候变化的主发因素,要理解记忆. 2.(2分)与山体素描图相匹配的等高线地形图是() A. B. C.

D.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解答:解:图体素描图中有两个山顶,并且左高右低,结合选项,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和不同景观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2分)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赤道附近降水少,两级地区降水多 B.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 C.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D.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少,陆地区降水多 考点: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

第一节能源的综合利用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能源的综合利用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 2、知道几种常见的能源及能源的简单分类,了解太阳能、氢能的优越性及目前使用时存在的一些困难。 3、知道几种常见的电池,认识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4、认识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等措施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的重要性,并体会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方面的重大意义。 【课前预习】 请带着以下问题阅读预习课文并试着回答它们。 一、化石燃料 1、目前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是什么?化石燃料主要是指哪几种? 2、化石燃料是怎样形成的?煤、石油、天然气各自的组成特征是什么? 3、化石燃料为什么要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有什么不利的影响? 4、你知道石油分馏用是什么原理的吗?石油分馏能得到哪些产品呢? 二、化学电池 1、电池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生活中各种各样形态各异的电池有什么共同之处? 2、请预测课本中96页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实验的现象并试着解释原因。 3、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如何处理呢? 4、利用化石燃料产生电能的缺点有哪些? 三、太阳能 1、太阳能有何优点?太阳能的利用途径有哪些? 2、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辐射能的两种主要转化方式是什么?你能说些生活中的太阳能用品和它的转化方式吗? 四、氢能 1、试着回答课本97页的交流与讨论。 2、氢气作为理想的绿色能源有何显著的优点? 3、氢能的开发与利用还面临着哪些主要的困难?

2016山东省济南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3分)5的相反数是() A.B.5 C.﹣ D.﹣5 2.(3分)随着高铁的发展,预计2020年济南西客站客流量将达到2150万人,数字215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215×104B.2.15×103C.2.15×104D.21.5×102 3.(3分)如图,直线l1∥l2,等腰直角△ABC的两个顶点A、B分别落在直线l1、l2上,∠ACB=90°,若∠1=15°,则∠2的度数是() A.35°B.30°C.25°D.20° 4.(3分)如图,以下给出的几何体中,其主视图是矩形,俯视图是三角形的是() A.B. C.D. 5.(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a2+a=2a3B.a2?a3=a6 C.(﹣2a3)2=4a6D.a6÷a2=a3 6.(3分)京剧脸谱、剪纸等图案蕴含着简洁美对称美,下面选取的图片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B.C.D. 7.(3分)化简÷的结果是() A. B.C. D.2(x+1) 8.(3分)如图,在6×6方格中有两个涂有阴影的图形M、N,①中的图形M平移后位置如②所示,以下对图形M的平移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 B.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3个单位 C.向右平移1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 D.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4个单位 9.(3分)如图,若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交y轴于点A(0,3),则不等式﹣2x+b>0的解集为() A.x>B.x>3 C.x<D.x<3 10.(3分)某学校在八年级开设了数学史、诗词赏析、陶艺三门校本课程,若小波和小睿两名同学每人随机选择其中一门课程,则小波和小睿选到同一课程的概率是()A.B.C.D. 11.(3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1 B.k≤1 C.k>﹣1 D.k>1 12.(3分)济南大明湖畔的“超然楼”被称作“江北第一楼”,某校数学社团的同学对超然楼的高度进行了测量,如图,他们在A处仰望塔顶,测得仰角为30°,再往楼的方向前进60m至B处,测得仰角为60°,若学生的身高忽略不计,≈1.7,结果精确到1m,则该楼的高度CD为() A.47m B.51m C.53m D.54m 13.(3分)如图,在?ABCD中,AB=12,AD=8,∠ABC的平分线交CD于点F,交AD的延长线于点E,CG⊥BE,垂足为G,若EF=2,则线段CG的长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