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专题——三角形

初三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专题——三角形

初三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专题——三角形
初三数学中考第一轮复习专题——三角形

2019中考数学解直角三角形汇编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篇 1.(2019山东泰安中考)(4分)如图,一艘船由A港沿北偏东65°方向航行30km至B 港,然后再沿北偏西40°方向航行至C港,C港在A港北偏东20°方向,则A,C两港之间的距离为()km. A.30+30B.30+10C.10+30D.30 2.(2019山东淄博中考)如图,小明从A处沿北偏东40°方向行走至点B处,又从点B处沿东偏南20方向行走至点C处,则∠ABC等于() A.130°B.120°C.110°D.100° 3(.2019山东聊城中考)某数学兴趣小组要测量实验大楼部分楼体高度(如图①所示,CD 部分),在起点A处测得大楼部分楼体CD的顶端C点的仰角为45,底端D点的仰角为 30°,在同一剖面沿水平地面向前走20米到达B处,测得顶端C的仰角为63.4(如图② 所示),求大楼部分楼体CD的高度约为多少米?(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sin63.40.89, cos63.40.45,tan63.42.00,21.41,31.73)

4. (2019甘肃中考7分)某数学课题研究小组针对兰州市住房窗户设计遮阳篷”这-课 题进行了探究: 出: 1是某住户窗户上方安装的,要求设计的遮阳篷既能最大限度夏天 炎热的阳光,又能最大限度地使冬天温暖的阳光射. 方案设计: 2,该数学课题研究小组通过调查研究设AC 的遮阳篷CD 数据收集: 通过查阅:兰州市一年中,夏至这一天的正午时刻,太DA 与遮阳篷C D 的夹角∠A D C 最大(∠A D C =77.44°):冬至这一天的正午时刻,太 DB 与遮 阳篷CD 的夹角 ∠BDC 最小(∠BDC=30.56°);窗户的高度AB=2m 决: 根据上述方案及数据,求遮阳篷C . (结果0.1m,参考数据:sin30.56°≈0.51,cos30.56°≈0.86,tan30.56°≈0.59)

解直角三角形中考题型

《解直角三角形》复习及中考题型练习 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几何表示:∵∠C=90°∴∠A+∠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几何表示:∵∠C=90°∠A=30°∴BC=2 1 AB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几何表示:∵∠ACB=90° D 为AB 的中点 ∴ CD=2 1AB=BD=AD 4、勾股定理:222c b a =+ 5、射影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线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的比例中项,每条直角边是它们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即:∵∠ACB=90°CD ⊥AB ∴ BD AD CD ?=2 AB AD AC ?=2 AB BD BC ?=2 6、等积法: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之积等于斜边乘以斜边上的高。(a b c h ?=?) 由上图可得:AB ?CD=AC ?BC 二、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如图,在△ABC 中,∠C=90° c a sin =∠= 斜边的对边A A c b cos =∠= 斜边的邻边A A b a tan =∠∠= 的邻边的对边A A A 锐角A 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叫做∠A 的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的取值范围:0≤sin α≤1,0≤cos α≤1,tan α≥0, 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记) 四、 解直角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 三种基本关系:1:、边边关系:2 2 2 a b c += 2、角角关系:∠A+∠B=90° 3、边角关系:即四种锐角三角函数 类型 已知条件 解法 两边 两直角边a 、b 2 2 c a b =+,tan a A b = ,90B A ∠=?-∠ 直角边a ,斜边c 22 b c a =-,sin a A c =,90B A ∠=?-∠ 一边 一锐角 直角边a ,锐角A 90B A ∠=?-∠,cot b a A =,sin a c A = 斜边c ,锐角A 90B A ∠=?-∠,sin a c A =g ,cos b c A =g 五、对实际问题的处理 (1)俯、仰角. (2)方位角、象限角. (3)坡角(是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坡度(是坡角的正切值). 仰角 俯角 北 东 南 α h L i i=h/L=tg α A C B D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解直角三角形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解直角三角形 【基础知识回顾】 一、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在RE△ABC中,∠C=900, ∠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A的正弦可表示为:sinA= ,∠A的余弦可表示为CBA= ∠A的正切:tanA= ,它们弦称为∠A的锐角三角函数 【名师提醒:1、sinA、∠cosA、tanA表示的是一个整体,是两条线段的比,没有,这些比值只与有关,与直角三角形的无关 2、取值范围 】 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名师提醒:1、三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都是根据定义应用直角三角形性质算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表格进行记忆 2、当时,正弦和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sin A 3、几个特殊关系:⑴sinA+cos2A= ,tanA= ⑵若∠A+∠B=900,则sinA= cosA.tanB= 】 三、解直角三角形: 1、定义: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个已知元素,求出另外个未知元素的过程叫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 RT∠ABC中,∠C900 三边分别为a、b、c ⑴三边关系: ⑵两锐角关系 ⑶边角之间的关系:sinA cosA tanA

sinB cosB tanB 【名师提醒:解直角三角形中已知的两个元素应至少有一个是 当没有直角三角形时应注意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利用相应的边角关系解决】 3、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中的有关概念 ⑴仰角和俯角:如图:在用上标上仰角和俯角 ⑵坡度坡角:如图: 斜坡AB的垂直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用i表示,即i=坡面与水平面得夹角为 用字母α表示,则i=h l = ⑶方位角:是指南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所成的小于900的水平角 如图:OA表示OB表示 OC表示(也可称西南方向) 3、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⑴把实际问题抓化为数字问题(画出平面图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⑵根据条件特点选取合适的锐角三角函数去解直角三角形 ⑶解数学问题答案,从而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 【名师提醒:在解直角三角形实际应用中,先构造符合题意的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在哪个直角三角形中用多少度角的哪种锐角三角函数解决】 【重点考点例析】 考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例1 (?内江)如图所示,△ABC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sinA的值为() A.1 2 B. 5 5 C. 10 10 D. 25 5 思路分析:利用网格构造直角三角形,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解:如图:连接CD交AB于O, 根据网格的特点,CD⊥AB, 在Rt△AOC中,

(完整)初三数学备考计划

九年级数学中考备考计划 初三数学组 以我校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备考安排,复习时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实施素质教育,设法引导学生,因材施教,调整好学生的学习状态,力争在今年初三升学考取得好成绩。 一、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1、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运用结果。(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采用填空的形式提炼出各章节重要知识,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强化记忆,配套练习以《中考专家》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每年中考试题按难度比例,基础分占比例大,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脱离课本。以基础知识为本,训练基本技能。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5)、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中考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点整理复习

中考解直角三角形 考点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可表示如下:∠C=90°?∠A+∠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 +b 2 =c 2 .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 B C a b c 弦股 勾 勾: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 股: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 弦:斜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下面关系:a 2 +b 2 =c 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考点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 +b 2 =c 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经典直角三角形:勾三、股四、弦五) 用它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是: (1)确定最大边(不妨设为c ); (2)若c 2 =a 2 +b 2 ,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三角形; 若a 2 +b 2 <c 2 ,则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其中c 为最大边); 若a 2 +b 2 >c 2 ,则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c 为最大边) 4. 勾股定理的作用: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求另两边的关系。 (3)用于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4)利用勾股定理,作出长为n 的线段 考点三、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1、如图,在△ABC 中,∠C=90° ①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为sinA ,即c a sin =∠= 斜边的对边A A ②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为cosA ,即c b cos =∠= 斜边的邻边A A ③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为tanA ,即b a tan = ∠∠= 的邻边的对边A A A

中考数学专题练习解直角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 一、选择题:(满分24分) 1.在△ABC 中,∠B =90°,AB =3,BC =4,则tan A 的值是( ) A .45 B .35 C .43 D .34 2. 在Rt △ABC 中,∠C =90°,sin A = ,则sin B 的值为( ) A . B .513 C . D . 3. 已知0°<α<90°,则m =sin α+cos α的值( ) A .m >1 B .m =1 C .m <1 D .m ≥1 4.在ABC △中,若23sin (1tan )02 A B -+-=,则C ∠的度数是( ) A .45? B . 60? C .75? D .105? 5. 如果直线2y x =与x 轴正半轴的夹角为α,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sin 2α= B. cos 2α= C. tan 2α= D. 1tan 2 α= 6.如图,在8×4的矩形网格中,每格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若△ABC 的三个顶点在图中相应的格点上,则tan ∠ACB 的值为( ) A .13 B .12 C .22 D .3 7. 如图,坡角为30的斜坡上两树间的水平距离AC 为2m ,则坡面距离AB 为( ) A.4m 3 43 D.43 8. 如图,一河坝的横断面为等腰梯形ABCD ,坝顶宽10米,坝高12米,斜坡AB 的坡度1:1.5i =,则坝底AD 的长度为( )

A .26米 B .28米 C .30米 D .46米 第6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 在Rt △ABC 中,∠C =90o,BC =5,AB =13,sin A =_________. 10.计算:=?+0030cos 60tan 45sin 2 = . 11.如图,在地面上的点A 处测得树顶B 的仰角为α度,AC =7米,则树高BC 为 米(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12.如图,小明爬一土坡,他从A 处爬到B 处所走的直线距离AB =4米,此时,他离地面高度为h =2米,则这个土坡的坡角∠A = . 13.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小明同学从营地A 出发,要到A 地的北偏东60°方向的C 处,他先沿正东方向走了200米到达B 地,再沿北偏东30°方向走,恰能到达目的地C (如图),那么,由此可知,B C 、两地相距 米.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4.一架梯子AB 斜靠在墙上,若梯子底端到墙的距离是AC =3米,且3cos 4BAC ∠=,则梯子AB 的长度为 米. 15.如图,在△ABC 中,∠A =30°,∠B =45°,AC = ,则AB 的长为 . 16.如图,在半径为5的⊙O 中,弦AB =6,点C 是优弧 上一点(不与A ,B 重合),那么cos C ∠的值是 .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满分52分): 17. (本题4分)计算:00(32)4sin 60223-+-- 18.(本题4分) 如图,在△ABC 中,AB =AC =5,BC =8.若∠BPC =12 ∠BAC ,试求tan ∠BPC 的值. 19.(本题6分)如图,某数学兴趣小组想测量一棵树CD 的高度,他们先在点A 处测得树顶C 的仰角为30°,然后沿AD 方向前行10m ,到达B 点,在B 处测得树顶C 的仰角高度为60° (A 、B 、D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请你根据他们测量数据计算这棵树CD 的高度(结果精确到0.1m ).(参考数据:≈1.414,≈1.732) 20.(本题6分)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D 是AB 的中点,过D 点作AB 的垂线交AC 于点E ,BC =6,5 3sin =A ,求DE. AB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备考方案

2014届初三数学中考复习备考方案 ------九年级数学备课组初三是中学阶段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学年。这一阶 段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升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初三数学教研组以初三年级组中考复习备考方案为依据,制定了本备课组的的中考备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迎接2014年中考的到来,争取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完成张校长给年级下达的任务,中考备考工作需做到早计划,早落实。根据我校中考备考精神和年级备考工作要求,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数学具体知识内容、目标和考试范围、方向,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教学和备考的准绳,认真落实到数学教学和复习中。 二、现状分析 本届初三年级现在有1287名学生,从开学的几次考试来看,年级数学平均分能稳定在90分以上,整体水平比较高,这是优势,但临界生的数学成绩普遍不够突出,而这部分学生往往是决定中考成败的关键,因此,初三中考备考对于中考提高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分阶段任务目标及措施 第一阶段: 任务:本学科于2014年3月中旬,完成初三新课的教学工作。扎实的完成初三的新课的教学任务。 目标:让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知识,做到知识网络化,方法多元化,技巧灵活 化。

措施:全组教师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预习学案,不无故拖延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新授课和后续复习时间。由于学生的层次不齐,所以这一阶段地学习,授课教师要尽量做到关注全体,分层要求,抓差生,促中生,保优生。面对差生,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常跟踪;促中转优,目标管理,注重细节,方法引导;优生保先,能力至上,全面发展,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精选习题,练在实处。特别是在晚课习题的训练习题的设置上,尽量做到分层练习,人人都有事做;及时辅导,问题及时解决,精讲多练,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 第二阶段: 任务:第一轮复习3月中旬—5月中旬 以教材为主线,系统复习初一、初二和初三的基础知识,宏观把握数学框架,构建知识网络。 目标:第一轮复习中应该抓基本概念的准确性;抓公式、定理的熟练和初步应用;抓基本技能的正用、逆用、变用、连用、巧用;能准确理解教材中的概念;能独立证明书中的定理;能熟练求解书中的例题;能掌握书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基本方法类型化,解题步骤规范化,从而形成明晰的知识网络和稳定的知识框架。 措施: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做到重视课本。现在中考命题仍以 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立体的引申、变形或组合。所以第一阶段的复习必须深钻教材,把书中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知识结构。

九年级解直角三角形中考题

解直角三角形 练习1、(2013?十堰)如图,在小山的东侧A点有一个热气球,由于受西风的影响,以30米/分的速度沿与地面成75°角的方向飞行,25分钟后到达C处,此时热气球上的人测得小山西侧B点的俯角为30°,则小山东西两侧A、B两点间的距离为米. 2、(2013?钦州)如图,某大楼的顶部树有一块广告牌CD,小李在山坡的坡脚A 处测得广告牌底部D的仰角为60°.沿坡面AB向上走到B处测得广告牌顶部C 的仰角为45°,已知山坡AB的坡度i=1:,AB=10米,AE=15米.(i=1: 是指坡面的铅直高度BH与水平宽度AH的比) (1)求点B距水平面AE的高度BH; (2)求广告牌CD的高度. (测角器的高度忽略不计,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1.414, 1.732) 3、兰兰站在河岸上的G点,看见河里有一条小船垂直于岸边的方向划过来,此时,测得小船C的俯角为∠FDC=30°,若兰兰的眼睛与地面的距离是1.5米,BG=1米,BG平行于AC所在的直线,迎水坡的坡度i=4:3,坡长AB=8米,求此时小船C到岸边的距离AC的长

4、在1998年的特大洪水期间,为了加固一段大堤,需运来沙石和土将大堤堤面加宽1米,使背水坡的坡度由原来的1:2变为1:3,已知原来背水坡的坡长为BC=15米,堤长100米,那么需要的沙石和土多少方? 5、如图,某县为了加固长90米,宽5米,坝顶宽4米的迎水坡和背水坡的坡度都是1:1的横断面是梯形的防洪大坝,要将大坝加高1米,背水坡的坡度改为1:1.5,已知坝顶宽不变,要求大坝横截面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共要填充多少立方米的土? 6、(2013?眉山)如图,某防洪指挥部发现长江边一处长500米,高10米,背水坡的坡角为45°的防洪大堤(横断面为梯形ABCD)急需加固.经调查论证,防洪指挥部专家组制定的加固方案是:背水坡面用土石进行加固,并使上底加宽 3米,加固后背水坡EF的坡比i=1:. (1)求加固后坝底增加的宽度AF; (2)求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土石多少立方米?(结果保留根号)

解直角三角形 中考经典专题

第一章复习题(一) 1. 菱形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452AOC OC ∠==°,,则点B 的 坐标为( )A .(21), B .(12), C .(211)+, D .(121)+, 2. 如图,菱形ABCD 的周长为20cm ,DE ⊥AB ,垂足为E ,5 4 A cos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DE=3cm ; ②EB=1cm ; ③2 ABCD 15S cm =菱形.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 3. 如图,小明要测量河内小岛B 到河边公路l 的距离,在A 点测得30BAD ∠=°,在C 点测得60BCD ∠=°,又测得50AC =米,则小岛B 到公路l 的距离为( )米. A .25 B .253 C . 1003 3 D .25253+ 4.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 ,AC ⊥AB ,AD =CD ,cos ∠DCA= 5 4 ,BC =10 ,则 AB 的值是( ) A .3 B .6 C .8 D .9 5. 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小亮从位于A 点的营地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走了5km 到达B 地,然后再沿北偏西30°方向走了若干千米到达C 地,测得A 地在C 地南偏西30°方向,则A .C 两地的距离为( ) (A ) km 3310 (B )km 3 3 5 (C )km 25 (D )km 35 6. 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C =90o ,AC =6,D 是AC 上一点,若tan ∠DBA =5 1 ,则AD 的长为( ) (A ) 2 (B )3 (C )2 (D )1 7. 如图,在矩形ABCD 中,DE ⊥AC 于E ,∠EDC ∶∠EDA=1∶3,且AC=10,则DE 的长度是( ) A .3 B .5 C .25 D .2 2 5 8. 如图,在ABC △中,C ∠9060B D =∠=°,°,是AC 上一点,DE AB ⊥于E ,且 21CD DE ==,,则BC 的长为( ) A .2 B . 4 33 C .23 D .43 x y O C B A B C A D l A B C D E

九年级数学中考备考复习计划

九年级数学中考备考复习计划九年级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下面我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明确指导思想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注重“四基”所谓四基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也就是说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基本原理是考试命题的基本载体,而学科主干知识一直是近年来中招命题的重中之重。“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数学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各层次的学生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均有所提高,还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 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梳理清楚知识点,把握准应知应会。注重命题依据及内容,注重“四基”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重点章节考试的难易程度(如圆简单的切线证明,《相似形》很少单独考,在综合题中出现,《四边形》及《二次函数》考核力度最大)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能力和归纳。哪些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哪些要让学生灵活运用,哪些不作为考试内容,如:(1)有效数字。(2)一元一次不考试的应用。(3)近似解。(4)视角视点肓区。(5)圆柱(锥)侧面积。(6)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7)不能用计算器。教师对要复习的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数与代数部分45--55分,空间与图形45--60

分,统计与概率15--25分,主干知识方程函数不考试,四边形、圆、三角形、概率与统计。了然于心,这样就能驾驭复习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复习的质量。 三、复习思路(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以中考说明为主线,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 第一轮复习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数形结合的题目,学生能画图能做出,说明他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夯实基础。这也是好学生失分的原因,基础知识不牢,考试紧张,平时不太注重解题过程,今年中考试题按易:较易:中:难=4:3:2:1的比例,因此使每个学生对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理解和掌握。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说明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与说明,绝不能好高骛远。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老师要给学生精选题,尽可能把知识点在解题中体现,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同时观注学生的差异。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我们是每学一章及时测验,并且要给学生认真批改,然后有针对性的找同学失分的原因,查出错误,及时纠正,尽可能每次都批改,这样同学们会注重视作题,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过程。教师可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018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第三期)专题28 解直角三角形试题(含解析)

解直角三角形 一.选择题 1.(2018·重庆市B卷)(4.00分)如图,AB是一垂直于水平面的建筑物,某同学从建筑物底端B出发,先沿水平方向向右行走20米到达点C,再经过一段坡度(或坡比)为i=1:0.75.坡长为10米的斜坡CD到达点D,然后再沿水平方向向右行走40米到达点E(A,B,C,D,E均在同一平面内).在E处测得建筑物顶端A的仰角为24°,则建筑物AB的高度约为(参考数据:sin24°≈0.41,cos24°≈0.91,tan24°=0.45)() A.21.7米B.22.4米C.27.4米D.28.8米 【分析】作BM⊥ED交ED的延长线于M,CN⊥DM于N.首先解直角三角形Rt△CDN,求出CN,DN,再根据tan24°=,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作BM⊥ED交ED的延长线于M,CN⊥DM于N. 在Rt△CDN中,∵==,设CN=4k,DN=3k, ∴CD=10, ∴(3k)2+(4k)2=100, ∴k=2, ∴CN=8,DN=6, ∵四边形BMNC是矩形, ∴BM=CN=8,BC=MN=20,EM=MN+DN+DE=66, 在Rt△AEM中,tan24°=, ∴0.45=, ∴AB=21.7(米),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

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018·吉林长春·3分)如图,某地修建高速公路,要从A地向B地修一条隧道(点A.B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了测量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一架直升飞机从A地出发,垂直上升800米到达C处,在C处观察B地的俯角为α,则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 A.800sinα米B.800tanα米C.米D.米 【分析】在Rt△ABC中,∠CAB=90°,∠B=α,AC=800米,根据tanα=,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在Rt△ABC中,∵∠CAB=90°,∠B=α,AC=800米, ∴tanα=,∴AB==.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3.(2018·江苏常州·2分)某数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如下的三角函数计算图尺:在半径为1的半圆形量角器中,画一个直径为1的圆,把刻度尺CA的0刻度固定在半圆的圆心O处,刻度尺可以绕点O旋转.从图中所示的图尺可读出sin∠AOB的值是() A.B.C.D. 【分析】如图,连接AD.只要证明∠AOB=∠ADO,可得sin∠AOB=sin∠ADO==; 【解答】解:如图,连接AD. ∵OD是直径, ∴∠OAD=90°,

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第十九讲解直角三角形(含详细参考答案)

2019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 第十九讲解直角三角形 【基础知识回顾】 一、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在Rt△ABC中,∠C=900, ∠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A的正弦可表示为:sinA= ,∠A的余弦可表示为cosA= ∠A的正切:tanA= ,它们统称为∠A的锐角三角函数 【名师提醒:1、sinA、∠cosA、tanA表示的是一个整体,是两条线段的比,没有单位,这些比值只与有关,与直角三角形的无关 2、取值范围 】 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名师提醒:1、三个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都是根据定义应用直角三角形性质算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表格进行记忆 2、正弦和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3、几个特殊关系:⑴sinA+cos2A= ,tanA=sin A ()⑵若∠A+∠B=900,则sinA= ,tanA.tanB= 】

三、解直角三角形: 1、定义: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 个已知元素,求出另外 个未知元素的过程叫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 Rt ∠ABC 中,∠C=900 三边分别为a 、b 、c ⑴三边关系: ⑵两锐角关系 ⑶边角之间的关系:sinA cosA tanA sinB cosB tanB 【名师提醒:解直角三角形中已知的两个元素应至少有一个是 当没有直角三角形时应注意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利用相应的边角关系解决】 3、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中的有关概念⑴仰角和俯角:如图:在图上标上仰角和俯 角 ⑵坡度坡角:如图: 斜坡AB 的垂直度h 和水平宽度l 的比叫做坡度,用i 表示,即i= 坡面 与水平面得夹角为 用字母α表示,则i=tanα=h l 。 ⑶方位角:是指南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所成的小于900的水平角 如图:OA 表示 OB 表示 铅直 水平线 视线

(完整)初三数学中考备考计划一

初三数学中考备考计划一:初三数学中考备考计划 以我校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和所教班级的实际,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复习,复习时依据考纲和课本,实施素质教育,设法引导学生,因材施教,调整好学生的学习状态,努力提高(2)(5)班学生的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降低低分率,力争在今年初三升学考取得好成绩。 一、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1、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运用结果。(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提高对基本概念理解应用和基本运算能力。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采用填空的形式提炼出各章节重要知识,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强化记忆,配套练习以《新课程目标测评》、《初中毕业达标指导》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每年中考试题按难度比例,基础分占比例大,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脱离课本。尤其是在初三(5)班,以基础知识为本,训练基本技能,练习题浅显易懂。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5)、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6)、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基础训练,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二次函数综合题”、“开放题”、“二次函数和动态几何“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

中考专题:解直角三角形

(2007年泸州)21.某海滨浴场的海岸线可以看作直线l (如图6),有两位救生员在岸边的点A 同时接到了海中的点B (该点视为定点)的呼救信号后,立即从不同的路径前往救助。其中1号救生员从点A 先跑300米到离点B 最近的点D ,再跳入海中沿直线游到点B 救助;2号救生员先从点A 跑到点C ,再跳入海中沿直线游到点B 救助。如果两位救生员在岸上跑步的速度都是6米/秒,在水中游泳的速度都是2米/秒,且∠BAD=450,∠BCD=600,请问1号救生员与2号救生员谁先到达点B ? (10四川泸州)19.如图5,某防洪指挥部发现长江边一处长500米,高I0米,背水坡的坡角为45°的防洪大堤(横断面为梯形ABCD)急需加固.经调查论证,防洪指挥部专家组制定的加固方案是:沿背水坡面用土石进行加固。并使上底加宽3米,加固后背水坡EF 的坡比i=1:3。 (I)求加固后坝底增加的宽度AF ; (2)求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土石多少立 方米?(结果保留根号) (2011四川泸州,25,7分)如图,一艘船以每小时60海里的速度自A 向正北方向航行,船在A 处时,灯塔S 在船的北偏东30°,航行1小时后到B 处,此时灯塔S 在船的北偏东75°,(运算结果保留根号) (1)求船在B 处时与灯塔S 的距离; (2)若船从B 处继续向正北方向航行,问经过多长时间船与 灯塔S 的距离最近. 19.(2008年泸州市)如图6,在气象站台A 心,该台风中心以每小时20km 的速度沿北偏东o 60的BD 130km 内的地方都要受到其影响。 ⑴台风中心在移动过程中,与气象台A 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⑵台风中心在移动过程中,气象台将受台风的影响, 求台风影响气象台的实践会持续多长? B C D E F 45 图5 1:3 i 北 60o 东 D C B A 图6

初三数学中考备考计划

初三数学中考备考计划 以我校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和所教班级的实际,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复习,复习时依据考纲和课本,实施素质教育,设法引导学生,因材施教,调整好学生的学习状态,努力提高学生的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降低低分率,力争在明年初三升学考取得好成绩。 一、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1、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运用结果。(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提高对基本概念理解应用和基本运算能力。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初步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几何基本概念,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采用填空的形式提炼出各章节重要知识,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强化记忆,配套练习以《新课程目标测评》、《初中毕业达标指导》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每年中考试题按难度比例,基础分占比例大,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脱离课本。尤其是针对我们学校的学生,以基础知识为本,训练基本技能,练习题浅显易懂。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定期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5)、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6)、注重对尖子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二、第二轮复习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基础训练,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

2019中考试题分类——解直角三角形

2019中考试题分类——解直角三角形 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 1.〔2018江苏苏州,26,8分〕如图,斜坡AB 长60米,坡角〔即∠BAC 〕为30°,BC ⊥AC , 现计划在斜坡中点D 处挖去部分坡体〔用阴影表示〕修建一个平行于水平线CA 的平台DE 和一条新的斜坡BE .〔请将下面2小题的结果都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 ⑴假设修建的斜坡BE 的坡角(即∠BAC )不大于45°,那么平台DE 的长最多为▲米; ⑵一座建筑物GH 距离坡脚A 点27米远〔即AG=27米〕,小明在D 点测得建筑物顶部H 的仰角(即 ∠HDM )为30°.点B 、C 、A 、G 、H 在同一个平面上,点C 、A 、G 在同一条直线上,且HG ⊥CG ,问建筑物GH 高为多少米? 30°30°H M G D E F C B A 【答案】解:⑴11.0〔10.9也对〕. ⑵过点D 作DP ⊥AC ,垂足为P . 在Rt △DPA 中,,. 在矩形DPGM 中,,. 在Rt △DMH 中,. ∴. 答:建筑物GH 高为45.6米. 2、如图5,一天,我国一渔政船航行到A 处时,发现正东方 向的我领海区域B 处有一可疑渔船,正在以12海里∕小时的 速度向西北方向航行,我渔政船立即沿北偏东60o方向航行, 1.5小时后,在我领海区域的C 处截获可疑渔船。问我渔政船 的航行路程是多少海里?(结果保留根号) 知识点考察:①解直角三角形,②点到直线的距离,③两角 互 余的关系④方向角,⑤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能力考察:①作垂线,②逻辑思维能力,③运算能力。 分析:自C 点作AB 的垂线,垂足为D ,构建Rt △ACD ,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七:解直角三角形

中考数学复习专题7 解直角三角函数 一、知识点回顾 1、锐角∠A 的三角函数(按右图Rt △ABC 填空) ∠A 的正弦:sin A = , ∠A 的余弦:cos A = , ∠A 的正切:tan A = , ∠A 的余切:cot A = 2、锐角三角函数值,都是 实数(正、负或者0); 3、正弦、余弦值的大小范围: <sin A < ; <cos A < 4、tan A ?cot A = ; tan B ?cot B = ; 5、sin A = cos (90°- ); cos A = sin ( - ) tan A =cot ( ); cot A = 6、填表 7、在Rt △ABC 中,∠C =90゜,AB =c ,BC =a ,AC =b , 1)、三边关系(勾股定理): 2)、锐角间的关系:∠ +∠ = 90° 3)、边角间的关系:sin A = ; sin B = ; cos A = ; cos B = ; tan A = ; tan B = ; cot A = ;cot B = 8、图中角 可以看作是点A 的 角 也可看作是点B 的 角; 9、(1)坡度(或坡比)是坡面的 高度(h )和 长度(l )的比。 记作i ,即i = ; (2)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记作α,有i = l h =tan α (3)坡度与坡角的关系:坡度越大,坡角α就越 ,坡面就越 (1)

二、巩固练习 (1)、三角函数的定义及性质 1、在△ABC 中,,900=∠C 13,5==AB AC ,则cos B 的值为 2、在Rt ⊿ABC 中,∠C =90°,BC =10,AC =4,则______tan _____, cos ==A B ; 3、Rt △ABC 中,若,900=∠C 2,4==BC AC ,则tan ______=B 4、在△ABC 中,∠C =90°,1,2==b a ,则=A cos 5、已知Rt △ABC 中,若,900=∠C cos 24,13 5 == BC A ,则._______=AC 6、Rt △ABC 中,,900=∠C 3 5 tan ,3= =B BC ,那么.________ =AC 7、已知32sin -=m α,且a 为锐角,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8、已知:∠α是锐角,?=36cos sin α,则α的度数是 9、当角度在?0到?90之间变化时,函数值随着角度的增大反而减小的三角函是 ( ) A .正弦和正切 B .余弦和余切 C .正弦和余切 D .余弦和正切 10、当锐角A 的2 2 cos >A 时,∠A 的值为( ) A 小于?45 B 小于?30 C 大于?45 D 大于?60 11、在Rt ⊿ABC 中,若各边的长度同时都扩大2倍,则锐角A 的正弦址与余弦值的情况( ) A 都扩大2倍 B 都缩小2倍 C 都不变 D 不确定 12、已知α∠为锐角,若0 30cos sin =α,αtan = ;若1t an 70tan 0 =?α,则_______=∠α; 13、在△ABC 中,,900 =∠C sin 2 3 = A , 则cos B 等于( ) A 、1 B 、 23 C 、2 2 D 、21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1、在Rt △ABC 中,已知∠C =900,∠A=450 则A sin = 2、已知:α是锐角,22 1 cos = α,tan α=______;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计划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计划 【优秀篇】 导语:初中数学总复习备考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复习备考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初中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以下是cnfla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初三数学中考复习计划,欢迎阅读! 初三数学中考复习计划(一) 初三毕业班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谈谈本届初三毕业班的复习计划。 一、第一轮复习(3月10号4月10号))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找到了它的解题方法,也就是知道了用什么办法,这时就说具备了解这个题的技能。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个单元: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统计与概率等;将几何部分分为六个单元: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圆等。配套练习以《初中毕业班综合练习册》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今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50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注意气候。第一轮复习是冬、春两季,大家都知道,冬春季是学习的黄金季节,五月份之后,天气酷热,会一定程度影响学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