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doc

《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doc

《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doc
《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doc

《管理学慕础》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B )。

A.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C.管理就是决策

2.这是一个网络系统,由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环节构成;它在管理各职能屮占有重要地位,就是管理的(B )。

A.决策职能

B.控制职能

C.领导职能

3.为了保证组织H标得以实现就需要有控制职能。纵向看各个管理层次都要重视控制职能,(B )。

A.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吋效性愈短,综合性愈弱

B.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吋效性愈短,综合性愈强

C.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要求的吋效性愈长,综合性愈强

4.企业要正常运转,必须根据企业经营ri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管理的(B )职能。

A.组织

B.协调

C.控制

5?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C ),其手段都是管理。

A.对人的合理使用

B.科学技术的高度应用

C.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优利用

6.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A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B.《工业管理和-?般管理C《科学管理理论》

7.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A )。

A.行为科学学说

B.人文关系学说

C.人际关系学说

8.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Z-,科学管理的屮心问题是(C )。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C.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

9.约法尔是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管理的职能有五个,即(C ),这五种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A?计划决策组织、人员配备和控制B?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C.计划、组织、人员配备、协调和控制

10.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

开放的(CB )。A.社会技术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经济系统

11.管理科学学派屮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C )。

A.科研部门

B.学校

C.军队

12.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就是(A )的核心。

A.经营管理

B.战略管理

C.企业战略

13.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屮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是(C )。

A.企业精神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文化

14.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亨誉世界Z作,引起世界管理界的轰动,这就是(B )。

A.《企业再造工程》

B.《管理的革命》

C.《第五项修炼一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15.企业流程再造的H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A )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殆和

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A.生产流程B.生产管理 C.作业管理

16.按照计划内容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FI标、策略、政策等多种。在决策或处理问题吋,用以指导并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就是(C ),它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I羽。

A.策略

B.政策

C.规则

17.按计划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C )。

A.生产计划和财务计划

B.政策和策略

C.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18.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屮“看不见的手”的引导, 实现(A ),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A.资源配置的优化

B.利益的再分配

C.劳动力的合理利用

19.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H标可分为主要H标、并行冃标、次要H标。其小,(B )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貝献给顾客的H标。

A.主要H标

B.并行冃标

C.次要H标

20.H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吋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的实现金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H标的(BC )原则。

A.关键性

B.权变性

C.现实性

21?企业管理层次的差界决定了忖标体系的垂直高度。这样,企业H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 即是FI标的(A )o A.层次性 B.多重性 C.变动性

22.企业H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企业n

标的(C ) o A.层次性 B.多重性 C.变动性

23.H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A )。

A.科学管理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

24.传统的H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A ),企业员工参与企业

冃标的设立。A.参与制冃标设定法B?专家FI标设定法 C.员工冃标设定法

25.在H标设立过程屮要注意,H标数量要适屮。一般地,要把H标限制在(B )以内。

A. 4个

B. 5个

C. 6个

26.H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H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BC )。

A.日本

B.德国

C.法国

27.( C )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H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屮与计划管理、民主管

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屮国特点的H标管理制度。

A. 60年代

B. 70年代

C. 80年代

28.美国对70个H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若高层管理者对冃标管理高度重视, 并亲身参与FI标管理的实施过程,生产率的平均改进程度可达到56%;否则,生产管理效率仅提高(B )。

A. 5%

B. 6%

C. 7%

29.定量预测是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岀定量、具体的描述。

它需要有充分、有效的(A )做支持。A.数据资料B.科学技术 C.信息

30.预测方法很多,不同的预测方法往往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有的方法适用于长期预测,有的则适用于屮、短期预测,等等。例如定性方法往往适合于(B )。

A.长期预测

B.屮、短期预测

C.技术预测

31.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來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采用______ A 的方法。A、市场预测定性预测C、定量预测

32.在进行产品价格决策时,需要做的是—-A、长期预测B、屮期预测C、短期预测

33.例外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的决策活动,其方法和步骤也是难以程序化、标准化,不能重复使用的。这类决策属于(CB )。

A、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菲程序化决策

34.业务决策,如任务的日常安排、常用物资的订货与采购等诸如此类的决策属于()。C

A、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C、程序化决策

35.假如各种可行方案的条件大部分是已知的,且每个方案执行后可能出现儿种结果,各种结果的概率已知,那么,这种决策属于(C )决策。

A、风险型

B、不确定型

C、确定型

36.根据决策H标在决策屮的地位和重要程度,一般将其分为三类:即必须达到的H标、希望完成的H

标和不予重视的H标。其屮,(B ),对组织和决策是绝对重要的,完成它就意味着决策取得了成功。A、希望完成的FI标必须完成(达到)的H标C、不予重视的FI标37?在确定决策H标吋,姜注意把H标建立在(c )的基础上。

A.需要B、可能C、需要和可能

38.用特尔菲法进行预测与决策,对专家人数的确定要视所预测或决策问题的复杂性而定。人数太少会限制学科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人数太多则难以组织。一般以(B )人为宜。

A. 5?10 B、10?15 C、15?20

39.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巴纳德提出了构成组织的基木要索,它们包括:(B )。

A、共同的H标,相互的协调,信息的交流

B、共同的H标,合作的意愿,信息的交流

C、共同的F1标,合作的意愿,情感的沟通

40?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本世纪早期提出了理想的组织模式,即:所谓的“理想行政组织”。韦伯主要依据(C )来描述他的理想的组织模式。

A、劳动分工

B、职权等级

C、权威关系

41.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可以得出: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B )。

A、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

B、权责利关系的划分

C、企业H标

42.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工作屮的(A )原则。人、责权利相结合B、分工协作C、戸标任务

43.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H。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

度通常以(A )较为合适。A、4?8人B、6?8人C、8?10人

44.授权时应依被授权者的才能和知识水平的高低而定。这就是授权的(A )原则。

A、因事设人,视能授权因人设职,视能授权C、任人唯贤

45.管理者授权时,必须向被授权人明确所授事项的任务H标及权责范围,即授权的(A )原则。

A、明确责任

B、FI标明确

C、权责对等

46.为了充分运用用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常常采用(A )部门

的方法。A、按产品划分B、按职能划分C、按专业划分

47.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A )原则。A、因事择人因人择事C、量才使用

48.行为科学个别差杲原则告诉我们,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B )原则。

A、因人设职

B、量才使用

C、因才施教

49.在选聘管理人员的吋候,安排被选者担任某个临吋性的“代理”职务,以防止彼得现象的发生。这

就是(B )的培训方法。A、职务轮换 B.临时职务C、岗位学习

50.有一种领导理论,它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类,即专权命令式、温和命令式、协商式和参与式,这种领导

理论即(C )。

A.管理方格理论B、权变理论C、管理系统理论

51.领导者的口身影响力取决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修养,主要色括-(C )等因素。

A、品德、学识、资历、情感

B、品德、学识、能力、胆识

C、品德、学识、能力、情感

52.领导者只决定F1标、任务的方向,对部属在完成任务各个阶段上的口常活动不加干预。这种领导方

式被称作“效果管理”。它属于(C )领导。A、集权型B、均权型C、分权型

53?领导者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工作人员在职权范围内有自主权。这种领导方式展于(C )领导。A.集权型B、分权型C、均权型

54.领导者要科学地用人,需要先识人,即发现人所具有的潜在能力。科学用人的艺术主要表现在(B )等方面。

A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谦虚谨慎B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C以理服人体贴下情、量才适用

55.半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吋,不去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

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B )。A、不为法B、转移法C、缓冲法

56.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屮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C )。A、60-70% B、70-80% C、80-90%

57.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划归为五层次。他认为,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一层一层地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这就是著名的(B ) o

A、双因素理论

B、需要层次理论

C、过程型激励理论

58.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牛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B )。A、现场控制B、前馈控制C、即时控制

59.企业屮体现企业口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A) o

A、正式组织

B、菲正式组织

C、企业结构

60.老张到总公司开会,回来的路上丢失了部分文件,致使总公司的指令不能及吋被传达。由此造成的信息沟通障碍源于(C )O

A、沟通通道的选择外部环境的干扰C、信息接受者的态度、知识和价值观的影响

二.判断题11? V 13. V 17. V 24. V 39. V 46. V 49. V 51. V 54. V

XI.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H标、结构和关系。

X2.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及其各种资源。

X3.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X4.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基础。

X5.组织的效率,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H标的经济效益大小。

X6.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被誉为“一般管理理论之父” o

X7.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他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因此被称之为“组织理论之父”。他就是法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韦伯。

X8.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屮,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人的组织”。

X9.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区别在于,“正式组织”屮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X10.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來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教学。

11.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非程序性决策。

X12.权变理论学派试图通过“权宜应变”融各学派学说于一体,在美国等地遭到排斥,毫无价值。

13.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

X14.企业战略管理的冃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业务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站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X 15?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是因为他们的智慧不同。

X16.它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它就是预测。

17.企业FI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

X18.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H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

X19. H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屮心,以人为屮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來,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

X20. H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效益至上”。

X21.麦格雷戈在徳鲁克H标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业绩评价方法,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金业设置短期H标的责任,并同其上司一起检查这些H标的责任。

X22.强调短期FI标容易产生企业的短期行为,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屮,要强调企业的屮长期H标。

X23.美国管理学家徳鲁克在本卅:纪50年代屮期出版了《管理革命》一书,提出H标管理思想,他强调,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所有方面都必须建立H标。

24.H标设立过程屮要注意,H标期限要适屮。在大多数情况下,F1标设置可以与年度预算或主要项H

的完成期限相一致。

X25. H标实施过程屮,管理者必须进行控制。有力的领导控制是实现H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X26.在实践屮,结合日本企业管理的特点,将FI标管理理论赋予人性化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

X27.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销售预测。

X28.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经济预测。它往往用于对事物远期前景的预测。

X29.定量预测往往用于对事物屮短期变化趋势的预测,如对未来几个月的销售量的预测等。

X30?任何决策都是针对未來行动的,是为了解决现在面临的、待解决的新问题以及将來会岀现的问题, 所以决策是行动的基础。这就是决策的FI标性特征。

X31.决策所做的若干个备选方案应是可行的,这样才能保证决策方案切实可行。这就是决策的科学性特征。

X32.战术决策又称管理决策或策略决策,它是指为了实现战略H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它主要由企业高层领导制订。

X33.按照预测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短期预测、屮期预测和长期预测。一?般情况下,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正比例关系。

X34.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决策,就是确定型决策。

X35.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大政方针所作决策。如企业方针、FI标与计划等,都属于高层决策。

X36.由于企业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屮,决策者不可能对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全部掌握,也不可能对未来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准确预测。因此,决策者不可能作出“最优化”的决策。亦即产生了决策的相对最优化原则。

X37.决策者在作决策吋,应正确处理组织内部各个单元之间、组织与社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充分考虑局部利益的基础丄,把提高整体效用放在首位,实现决策方案的整体满意。这就是决策的综合效益原则。

X38.为了达到某些特定H标,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就是管理学意义上的组织。譬如某金业、某协会等。

39.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丄级的控制和监督。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木特征之一一职权等级。

X40.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定义屮可以看出,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责权利关系的划分。

X 41.企业屮存在着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屮,其成员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协作关系,以完成企业n标为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X42.非正式组织是在共同的工作屮,由于工作关系、兴趣爱好、血缘关系等原因口发产生的,具有生产协作关系的团体。

X43.英国管理学家厄威克曾比较系统地归纳了古典管理学家泰罗、法约尔、韦们等人的观点,提出了十五条组织原则。

X44.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等人在继承古典管理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八项基本原则。

X45.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半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

46.究竟采取扁平型或是高层型组织结构,主要取决于组织规模的大小和组织领导者的有效管理幅度等因素。因为在管理幅度不变时,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规模大,层次多,则呈高层型结构;反Z 亦然。

X47.影响组织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因素很多。从组织成长的不同方式來看,如果组织是靠其内部积累由小到大逐级发展起来的,则分权程度较高。

X48.组织规模的大小,也是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Z—。规模越大,管理层次和管理部门越多,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集权程度就应高些;相反亦然。

49. 一个组织选聘管理人员是采用内源渠道还是外源渠道,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高层主管一?般采用外源渠道。

X50.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扒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该方法能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屮的职务培训。

51.权变理论亦称随机制宜理论,强调领导无固定模式,领导效果因领导者、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X52.组成领导班子的成员,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即由不同的知识水平的人,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组合血成。一般血言,职能部门的领导者和屮层、基层领导者应具有较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

X53.凡正面难以处理的问题,你不妨灵活适时地运用“逆向思维”來个“换位”思考,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就能找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捷径。亦即所谓的逆向思维法。

54.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技术权力要求分散,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X55.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少,主要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X56.按领导权力控制的程度,可将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授权型领导。

X57.对于规模较小的组织或者必须时刻保持上下一致的组织,一般来说适合采用分层控制的方式。

X58.控制,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屮,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H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它是一种动态的、适吋的信息处理过程。

X59.企业要顺利运转,必须根据经营FI标,对各生产要索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索间能够均衡

配置,各环节和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组织,它需要管理者的管理行

为来执行。

X60.在组织内部,如果有两个人为争夺同一个职位而相互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则这种冲突属于竞争。

三?名词解释

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H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屮人的行为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屮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3.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屮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

4.战略管理:就是根据对企业经营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总的经营宗旨和经营H标,并且制定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战略,使企业达到经营宗旨和经营F1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动。

5.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需达到的具体H标以及实现FI标的方法。

6.企业H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FI 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

7.H标管理:是一?个全而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ri标和企业ri标。具体而言,它是-?种通过科学地制定ri标、实施n标,依据n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

8.决策:就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H标,从两个以丄的可行方案屮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9.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全体职工为实现企业冃标,在管理工作屮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

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10.人员配备:是组织根据H标和任务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

组织结构屮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H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

11.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n - 管理层次是指一个组织设立的行政等级的数FI。

12.集权与分权: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屮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屮。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

织系统屮较低层次的一定程度的分散。

13.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实现纽织预定H标,运用其法定权力和口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F1标的过程。

14.领导班子:在一个最高领导统帅下具有一定结构,一定层次的领导集体,即领导班子。

15.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Z朝向预定H标

的作用。通常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欲望、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

16.控制:是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屮,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H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

17?现场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工作过程屮,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给予必要的指导、监督,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

18?预算:是指以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预算多数是指财务预算,即用财务数字表明的组织未来经济活动的成本费用和总收入、净收益等。

19.集屮控制:是指在组织屮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的控制屮心,由控制屮心对组织内外的各种信息进行统一的加工处理,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20.成本控制:就是指以成本作为控制的手段,通过制定成本总水平指标值、可比产站成本降低率以及成本屮心控制成本的责任等,达到对经济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H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与过程。

21.分层控制:是指将管理组织分为不同的层级,各个层级在服从整体H标的基础上,相对独立地开展控制活动。

22.分散控制:是指组织管理系统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独立地实施内部直接控制。

23.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FI标的实现。

24.冲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在特定问题上冃标不一?致、或看法不相同或意见分歧而产生的相

互矛盾、排斥、对抗的一种态势。

25.控制系统:是指由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组成的具有口身H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

26.前馈控制:是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

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屮,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池。

27.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企业产站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屮,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方法等结合起来,在企业屮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新产殆设计、外购原材料、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28.正式沟通:是指按照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方式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如组织内的文件传达、定期召开的会议、上下级之间的定期汇报以及组织间的公函来往等。

29.信息沟通:就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30.菲正式沟通:是指正式途径以外的、不受组织层级结构限制的沟通方式。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3)管理的艺术性。

2.什么是计划工作的特征?

(DPI的性。(2)主导性。(3)普遍性。(4)效率性。计划工作的作用:

3.对H标管理该如何评价?

H标管理具有下列特点:

(1)H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过H标体系进行管理。(2)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最大能力,实行最佳“自我控制”。(3)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

H标管理的优越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1)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2)能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3)能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企业目标。

(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

FI标管理的缺陷体现在以下方面:

(1)Fi标制定较为困难。2)n标制定与分解屮的职工参与费时、费力。(3)ri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标准很难统一。

4.什么是决策?它具有哪些特征?

决策,就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冃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屮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决策具有这样的特征:

(1)超前性。(2)目标性。(3)选择性。(4)可行性。(5)过程性。(6)科学性。

5.正确的决策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1)满意原则。(2)层级原则。(3)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原则。(4)整体效用的原则。

6 ?如何准确理解组织的含义?

对于组织,要从两个角度理解其含义。从一般意义上來说,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F1标,在分工合作

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在管理学屮,组织的含义可以从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静态方面,指组织结构,即: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问的特定关系的网络。动态方面,指维持与变革组织结构,以完成组织H标的过程。

7.组织工作的基木原则是什么?

(1)H标任务原则。(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3)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4)管理幅度原则。

(5)统一指挥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8 ?如何理解企业组织结构的内涵?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2)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权责利关系的划分。(3)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与依据是企业戸标。

9.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是什么?

(1)决策的数量。(2)决策的范围。(3)决策的重要性。(4)决策的审核。

10.简述人员配备的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2)任人唯贤原则。(3)因事择人原则。(4)量才使用原则。(5)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11.简要说明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

(1)较高的政治索质(2)良好的道德品质。(3)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水平。(4)良好的决策能力。(5)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6)富于创新精神。(7)健康的身体素质。

12.领导者的影响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领导者的影响力表现在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两个方面。

法定权力,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它以服从为前提,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它们色括决策权、组织权、指挥权、人事权、奖惩权。

自身影响力就是领导者以自身的威信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

自身影响力不具有法定性质,而是由领导者个人的品质、道德、学识、才能等方面的修养在被领导者心

H屮形成的形象与地位决定的。构成领导者影响力的因素包括下述几方而:品德、学识、能力和情感。13.管理系统理论是怎样对领导方式进行分类的?

(1)专权命令式。(2)温和命令式。(3)协商式。(4)参与式。

14.领导者应具备哪些个人素质?

(1)政治素质。(2)知识素质。(3)能力素质。(4)身体素质。

15.领导者合理用人的艺术表现在哪些方面?

领导者合理用人的艺术主要体现在如何用人、激励人和治理人的艺术方面。

(1)科学用人的艺术表现在:知人善用的艺术;量才适用的艺术;用人不疑的艺术。

(2)有效激励人的艺术。激励理论是现代管理的基础理论之一。行为科学家根据人的需要、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对激励艺术和方法,提出了许多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理解和主张。

(3)适度治人的艺术

治人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应当包括科学用人和有效激励人的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批评人、指责人,帮助人克服错误行为以及发动人的艺术。

16.影响企业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1)职工空间距离的远近。(2)职工彼此交往的频率。3)职工观念态度的相似性。4)职工彼此需要的互补性。

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要归为五大类,它们都是哪些需要?

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归为五大类:

第一层次的需要是生理上的需要。第二层次的需要是安全的需要。第三层次是友爱和归属的需要。第四层次的需要是尊重的需要。第五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18.激励的作用表现在哪里?

(1)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2)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H标与组织H标统一起来。

(3)有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协调统一。

19.简述控制在管理屮的地位和作用。

(1)控制是完成计划任务、实现组织FI标的保证。(2)控制是及吋改正缺点、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3)控制是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4)控制是组织创新的推动力。

20.对组织进行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基本原则:(1)H标明确原则;(2)重点原则;(3)及吋性原则;(4)灵活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

实现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1)控制工作要有全局观点;(2)控制工作应面向组织未來发展;(3)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

21.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企业产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屮,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方法等结合起来,在企业屮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新产殆设计、外购原材料、生产加工,到产殆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22.简要说明零基预算法的含义。

零基预算的基本思想是:在每个预算年度开始吋,把所有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都视为是从零开始的,重新编制预算。预算人员以-?切从头开始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各项活动的实际需要,安排各项活动及各个部门的资源分配和收支。

23.协调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 H标一致原则。(2)效率原则。(3)责任明确原则。(4)加强沟通原则。

24.组织冲突的解决办法有哪些?

(1)回避,即让冲突双方暂吋从冲突屮退出或抑制冲突。(2)强制解决,即管理者利用职权强行解决冲突。

(3)妥协,要求冲突各方都作出一定的让步,使问题得到解决。(4)树立更高H标。

(5)合作,即将冲突各方召集到一起,进行开诚布公地讨论,搞清楚分歧在哪里,并商量可能的解决办法。

25.什么是信息沟通?如何理解它?信息沟通就是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要准确理解信息沟通的含义,需注意以下几点:

(1)信息沟通首先是信息的传递,如果信息没有被传递,信息沟通就没有发生。

(2)成功的信息沟通,不仅需要信息被传递,还要被理解。

(3)信息沟通的主体是人,即信息沟通主要发生在人与人之间。

(4由于管理过程屮各种信息沟通相互关联、交错,所以管理者把各种信息沟通过程看成是一个整体,即管理信息系统。

26.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因素有哪些?(1)社会环境。(2)政治环境。(3)经济环境。(4)科学技术环境。(5)文化教育环境。(6)自然地理环境。

27.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

该学派的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他们认为,尢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

28.简述经验学派的主要特点。

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即指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就可以抽彖岀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以有助于学生或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

员來学习和理解管理学理论,使他们更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

29.确定企业H标的原则是什么?

(1)现实性原则。(2)关键性原则。(3)定量化原则。(4)协调性原则。(5)权变原则。

30.有效的激励手段和激励方法有哪些?

(1)物质鼓励。(2)精神鼓励。(3)职工参与管理。(4)工作丰富化。

第二题判断答案

1.X即目标、部门和关系

2.X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3.X而经营的核心是决策

4.X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5.X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FI标的有效性

6.X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7.X他就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韦伯

8.X这就构成了“菲正式组织”

9.X “正式组织”屮以感情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10.X被称为案例教学

12.X在美国等地风行一世,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4.企业流程再造的H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

15.X是因为他们的心智模式不同

16.X它就是预算

18.X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顾客

19.X H标管理把以工作为屮心,以人为屮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

20.X冃标管理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

21?X提出下属人员承担为口己设置短期H标的责任

22.X企业在发展过程屮,要将短期FI标与屮长期FI标相结合

23.X出版了《管理实践》一书

25.X积极的口我控制与有力的领导控制相结合是实现H标动态控制的关键

26.X将H标管理理论赋予日本化的个性

27.X对企业销售收入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就是市场预测

28.X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定性预测

29.X定性预测往往用于对事物屮短期变化趋势的预测

30.X这就是决策的H标性特征

31?X这就是决策的可行性特征

32.X它主要由金业屮层领导制订

33.X预测时间范围的长短与预测质量的高低成反比例关系

34.X就是程序化决策

35.X如企业方针、”标与计划等,都属于战略决策

36.X亦即产生了决策的满意原则

37.X这就是决策的整体效用原则

38.X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组织

40.X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

41.X在正式组织屮,其成员之间保持着形式上的协作关系

42.X具有共同情感的团体

43.X提出了八条组织原则

44.X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十五项基本原则

45.X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关系

47.X则集权程度较高

48.X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分权程度就应高些

50. X就是管理人员培训方法屮的职务轮换

52.X职能部门的领导者和屮层、基层领导者应具有较多的专业知识

53.X亦即所谓的换位法

55.X适于采用集权式组织形式

56.X可将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领导、分权型领导和均权型领导

57.X—般来说适合采用集屮控制的方式

58.X它是一种动态的、适吋的信息反馈过程

59.X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协调

60.X这种冲突属于战斗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编制部门:管理工程系

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管理学基础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学制三年制、五年制学时64/80 执笔人王淑渊拟定单位管理工程系 系(部)意见:学院审核意见: 2014年3月日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管理学基础》是高等职业院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与酒店管理等管理类各 专业方向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职能 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 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研究的对象。 (二)课程设计理念 管理学基础作为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直接为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服务,同时, 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管理学基础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结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 (三)课程设计思路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作为一门带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管理学课程设 计既要重视管理理论和管理知识的传播,更要关注学生管理思维的培养、管理艺术的熏陶、管理技能的训练和管理素质的养成。

基于以上这个前提,我们应采用“理论 +实践”二元混合的灵活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来组织实施教学。在教学方法设计中,通过教学讲义、多媒体课件、典型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管理游戏、视频、音频资料等的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模拟实践教学为主线,建立多渠道的教学方法体系。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管理在人类各项活动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理解 组织内部的运作方式,掌握管理活动的基本原理、理论、方法和技巧,通过理论联系实 际,培养他们观察管理活动现象、利用管理学思想分析管理活动本质、解决管理实践问 题的能力。 管理学基础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 2.理解管理活动的性质、职能和流程。 (二)技能目标 1.培养对管理活动现象与本质的观察力与分析力。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管理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系统思维、逻辑思维和权变思维的能力。 4.培养具有基本的管理沟通、协同合作和组织实施的工作能力。 5.培养变革与创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具有正确科学价值观的人,即使知识、技能稍欠缺些,也会激励他奋斗,钻研知识,学习技能,创造出有价值的成果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 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 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 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教学内容

管理学基础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管理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C )。 A 促进科技进步 B 加强人的管理 C 提高劳动生产率 D 增强责任感2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要留有余地以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这一点体现了计划的( B )特征。 A 效率性 B 灵活性 C 主导性 D 目的性 3 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采用( A )。 A 参与制目标设定法B专家目标设定法C员工目标设定法D过程性目标设定法 4 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 C )特征。 A 竞争性 B 纲领性 C 全局性 D 客观性 5 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合理组织业务活动、提高效率而作出的决策就是日常管理决策又称为( B )。 A 战略性决策 B 业务性决策 C 策略性决策 D 战术性决策 6 考评管理人员的理解能力和组织执行能力主要通过向( A )获取信息。 A 上级部门 B 关系部门C下属部门D 协作部门 7 沟通的深层次目的是( B )。 A展示才能和影响力B激励或影响人的行为C将工作布置下去D将信息传递给别人 8 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 ( B )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 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 激励因素 B 保健因素 C 成就因素 D 效价因素 9 控制是一种动态的、适时的信息( D )过程。 A.披露B 下传C 上报D 反馈 10.在管理学中 组织的静态方面含义就是指( C )。 A.人事关系B 组织目标C 组织结构D 责权利关系 二、多项选择 11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些权力包括( ABD )。 A 传统的权力 B 理性一合法的权力 C 纯粹的权力 D 超凡的权力12. -个高效率的领导班子其组成人员必须搭配合理。这些构成要素包括( BCD )。 A.兴趣结构B 能力结构C 知识结构D 年龄结构 13.当一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会产生挫折感 受挫后的防范措施一般有( BC )。 A.紧张不安的措施B 积极进取的措施C 消极防范的措施D 寻求激励的措施 14 战略计划与作业计划相比较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BC )。 A战略计划的内容具有纲领性B战略计划的对象是组织全局 c战略计划的风险性较高D战略计划的任务是提供实现目标的方法 15.定性决策方法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的分析来进行决策的方法。主要的定性方法有( ABD )。 A 德尔菲法 B 头脑风暴法 C 盈亏平衡点法 D 哥顿法 三、判断正误 16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 17.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 ×) 18.在组织管理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需要运用管理技巧有效地解决冲突千万不能激发冲突。( ×) 19.目标路径理论认为环境因素和领导风格互为补充下属的特质决定了他对环境因素及领导风格的评价。( √) 20企业组织实施稳定型战略就是保持企业的原有状态。( ×) 四、简答题 每小题10分 共40分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请从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20分。)1.D;2.A;3.A;4.B;5.D;6.A;7.D;8.A;9.A;10.B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D)的重要性。 A.组织B.预测C.预防D.计划 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其中“理想的”是指现代社会( A )组织形式。 A.最有效和合理的 B.最符合需要的C.最经济和合理的D.最先进科学的 3.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A)。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A.管理系统B.评估工具C.指标体系D.激励手段 4.在预测过程中,如果缺乏或难以获取足够数据的资料,而主要运用个人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这时需要采用(B)。 A、时间序列法 B、定性预测法 C、定量预测法 D、简单平均法 5.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年度产品定单为10000件。据此,单位可变成本降到(D)元/件时才不至于亏损。 A.300B.130C.60D.30 6.企业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A)。 A、权责利关系 B、实现企业目标 C、分工合作关系 D、一项管理职能 7.在管理人员选聘的测试办法中,考查人员事先不拟订谈话形式和内容的框架,而是以漫谈形式让备选人员自由发挥的方法是(D )。 A、即席发言 B、无领导小组讨论 C、结构式面谈 D、非结构式面谈 8.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A)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需要因素 9.全面质量管理体现了全新的质量观念,它强调(A)。 A.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B.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也是检验出来的 C.产品的服务质量D.产品的最终检验过程 10.协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主要指的是(B)。 A.正式途径内的关系B.正式途径外的非正式关系 C.上下级之间的关系D.工作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二.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划√;错的划×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专项计划是为完成特定任务的计划,是某项重要项目的特殊安排,所以在拟订时不必考虑综合计划。× 2.在目标设立过程中,目标要略低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保证企业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实现。目标过高,会因无法完成任务而使职工丧失信心。×2.×在目标设立过程中,目标要略高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 3.当能够收集到足够可靠的数据资料时,运用时间序列法是可取的。√ 4.管理幅度越大,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多,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4.×管理幅度越大,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少,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 5.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5.×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关系 6.组成领导班子的成员,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即由不同的知识水平的人,按照一定的比

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管理学基础是广播电视大学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尽管各种具体的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的目标。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的基本原理和 原则却是一样的,这就是管理的共性,也就是管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由于管理学研究的容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三方面,它必然同许多学科如经济科学、技术科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联,吸收和运用与之有关的研究成果。因此它是一 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同时它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应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同学们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 一般方法并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为日后的实际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管理学基础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数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基础之上的独立的应用科学,以它为基础派生的课程为相关专业的专业理论与技术课程,诸如市场营销学、工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管理学基础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掌握管理学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思想。 3.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做出贡献。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1.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 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中国实际,使之既忠实于学科原貌,又通俗易懂。 2.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 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验,给学生接触实际、动手分析的机会。 3.日常的面授辅导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建议布置适量的作业题,以综合练习和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教学过程中,按“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管理学基础试卷C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试卷C及答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1.单选题 2.王力是一民营企业的职员,他工作中经常接到来自上边的两个有时甚至相互冲突的命令。以下哪种说法指出了导致这一现象的最本质原因(D) A.该公司在组织设计上采取了智能结构;B.该公司在组织运作中出现了越级指挥问题。 C.该公司的组织层次设计过多。D.该公司组织运行中有意或无意地违背了统一指挥原则。 3.企业面临的境况正日益变得更为复杂多变,企业的决策越来越难以靠个人的智力与经验来应付了,因此现代决策应该更多地依靠:(B) A.多目标协调B.集体智慧C.动态规划D.下级意见 4.有位教师一直认为研究生时不需要课堂闭卷考试的,但学校规定研究生考试必须采取闭卷形式。结果,这位教师在考场上对学生翻阅参考资料采取了默许的做法。作为一位管理者,你将如何对待这种情况(C) A.组织学校管理人员,加强考场巡视,以彻底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 B.找到这位老师谈话,对他的这种做法进行批评,让其不能再放任自流。 C.设法消除这位教师的心理抵触情绪,以取得该教师对学校做法的理解。 D.任何事物都不能绝对化,这位老师不主张闭卷考试,就不必强求。 5.不少人分不清管理和领导者两种概念的差别。其实,领导是指:(C) A.对下属进行授权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B.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控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实现。 C.通过沟通,影响组织成员,使他们追随其所指引的方向,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D.通过行政性职权的运用,指挥组织成员按既定行动方案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6.在何种情况下,金钱可以成为“激励因素”,而不是“保健因素”:(B) A.那些未达到最低生活标准,基于要养家糊口的人的计件工资; B.组织在个人取得额外成就而很快给予的奖金; C.以上两种情况均可使金钱成为“激励因素”;D.无论什么情况下金钱都只是“保健因素” 7.80年代,面对日本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时间引起了世界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但最近几年,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出现之后,一方面显示了美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你赞同以下哪种说法( 8.D) 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 B.日本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经济时代的需要;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知识归纳 1管理: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完成工作。(书上) 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有效果的同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课件)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强化企业的核心利润源,谋取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增长的利润; 管理是一种过程: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组织机构内的人员以及其它资源以实现组织机构所要达到的目的 和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要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活动;管理目标 衡量指标: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做事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效果: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做事的结果)——正确的做事 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 2)与管理的政务和事务的难易程度和规范程度有关。管理的事务越难、越不规范,则要求管理幅度要小些 3)与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有关。管理者水平高,管理手段先进,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4)与被管理对象有关。被管理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能独立胜任工作且忠于组织,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5)不同管理层次和工作性质。管理幅度也应有差别。 6)与组织法规健全与否有关。对于一个法规、程序健全的组织,幅度就可大些。 3霍桑试验 由哈佛大学的工业心理学教授梅奥组织进行。梅奥的结论是: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小组对个人的行为有重大的 影响;小组的标准是由单个工人的产出确定的,金钱在决定小组的产出标准上小组的情绪和工作保障来说是相对次要的因素。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管理方面对人的行为因素的新的强调。 霍桑试验结果:1)管理者不但需要做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工作,还要不断建立一个人际的社会机构。 2)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方法使人们容易与其他群体结合。 3)管理人员的风格的重要性。 4)首创“社会人”的概念。 4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和做事的方式,他影响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 七个维度:关注细节:期望员工表现出精确性、分析和关注细节的程度 成果导向:管理者关注结果或成果,而不是如何取得这些成果的程度 员工向导:管理决策中考虑结果对组织成员影响的程度 团队向导:围绕团体而不是个人来组织工作的程度 进取性:雇员富有进取性和竞争性而不是合作性的程度 稳定性:组织决策和行动强调维持现状的程度 创新与风险承受力:鼓励雇员创新并承担风险的程度 强文化:强烈支持并广泛共享基本价值观的文化。 特点:价值观广泛共享;关于“什么事重要的”,价值观传递的信息是一致的;大多数员工能讲述关于公司历史或 影响的故事;员工强烈认同价值观;共有价值观与行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优点:雇员对组织的承诺更多一些;提高绩效(快速反应并解决问题) 缺点:妨碍员工进行新的尝试,特别是在处于快速变革时期时。 5目标管理 一个组织成员共同确定组织目标并依据这些目标的达成与否来评估员工绩效的过程 在这种管理体系下,雇员与他的管理者共同确定具体的绩效目标,然后定期评审实现目标方面的进展情况。奖励是基于在实现目标方面的发展。目标管理方法不仅仅将目标作为一种控制方法,而是同时把它作为激励雇员的方法。 目标管理有助于提高员工绩效和组织的生产率。但是此方法要求相对稳定的环境,在动态的环境下,可能会失去作用。

《管理学基础》试题1及答案

试卷代号:?座位号□□安徽电大芜湖分校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计算机应用专业《管理学基础》试题 2004年1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资源和一一一。 A分配资源 B组织劳动 C组织活玫 2、马克思认为,管理活动的性质是二重的,就是一一一。 A技术属性和人文属性 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C科学属性和社会属性 3、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管理学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该学派实质上是传招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被称为一一一。 A经验教学 B案例学派 C案例教学 4、经济活动中,指明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卖的方针和一般规定,这就是一一一。 A策略 B目标 C政策 5、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A管理系统 B指标体系 C指标管理系统 6、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常采用一一一的方法。 A市场预测 B定性预测 C定量预测 7、小批量生产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对企业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技术权利要求分散,适于采用一一一组织形式。A集权式 B职能式 C分权式 8、激励方法得当,有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美国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一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一一一。

A 70—80% B 80—90% C 90%以上 9、着眼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根据偏差探究原因,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使之改进工作的控制活动,就是一一一。 A直接控制 B间接控制 C现场控制 10、管理幅度、管理层次和组织规模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管理幅度既定时,一一一。 A组织规模越大,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越多 B组织规模越大,需要设置的管理层次越少 C组织规模的大小,对管理层次的设置没有影响” 二、判断正误(请指出正误并改正。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决定一个组织经济效益大小和资源效率高低的首要条件是资源的最优西“置和最优利用,其手段都是管理。 2、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3、反馈控制是控制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努力促使整个管理过程不发生偏差的控制方法。 4、两个企业力争夺同一个市场而在价格、技术等方面发生的冲突,属于竞争。 5、事先对未来行为所做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管理 2、计划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摘要:管理是管理者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地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总结。管理学是为管理活动提供概念、理论、原则和方法的学科,为日常的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因此,本文从课程的主要内容入手,归纳、总结了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例如:含义、作用、特征等)和结合本职工作的原理应用。最后是本课程的学习体会和心得。 关键词: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一、课程主要内容 《管理学基础》是一个管理者有效达到组织目标的知道工具书籍。通过两年的学习,我基本了解到了有组织、有意识地进行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并在生活实践中充分得到体会和贯通。选择学习《管理学基础》对我的人生大有裨益。 《管理学基础》主要内容主要讲述了十四章的内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讲述了管理的概念及性质和管理的职能及作用,还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做出了描述。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管理作为协调各成员以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行为,虽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发展,同时虽人类社会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管理职能即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讲述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经验概括和理论总结,出现了大批的管理科学学者和工作者,他们做出了巨大贡献。泰罗—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经营管理之父;韦伯—管理之父;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第三章,计划,主要叙述了计划的含义,特征,种类以及编制方法,编制方法有很多,如滚动计划法,网络计划计数法,线性规划法。作为一个管理者,应对每一个计划方法都有所了解,并不一定非常精通。计划是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组织中的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要按计划执行,否则就是盲目的行动,组织目标也难以实现。计划工作具有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效率性的特征。第四章,目标管理,讲述了目标的确立和目标管理的产生,发展和应用。目标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出点,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企业目标是由各层次目标组成的体系。他用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的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第五章,预测,主要讲述了预测的含义和类型以及程序和方法。计划使企业明确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企业行动的指南。预测就是对尚未发生,目前还不明确的事物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是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第六章,决策,主要讲述了决策的含义方法和特征,决策具有以下特征:超前性,目标性,选择性,可行性,过程性和科学性方法有战略,战术和业务决策。决策是计划的核心。第七章,组织概述,主要讲述了组织的概述,组织的作用和原则。组织是一切管理活动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无论是作为静态的组织者,还是作为动态的组织职能,组织在管理活动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第八章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的设计中,要充分意识到制约其设计的因素,应合理的进行职能分解与设计,制定合理的组织框架,保障组织运行。要注意反馈与及时修正,合理授权与分权。第九章,人员配备,其任务是物色人选,严格考核,科学论证,促进组织结构功能的有效发挥,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人员的配备的原则体现在:经济效益原则,任人唯贤原则,量才适用原则,程序化、规范化原则。合理制定管理人员需要量,做好选聘工作,做好培训,并多方面、多渠道的选择开发人才。第十章,领导,领导的实质是影响,主要有法定权利和自身影响两方面。法定权是组织上赋予领导的岗位权利,有明显的强制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组织本身,领导者表现在许多类型,但一个好的领导都是一个有修养有素质的,能听取意见并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答案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选择。每题2分,共20 分) 1.由于管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管理所下定义也各异。法约尔认为,() A. 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B. 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C. 管理就是决策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 ()。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理论》 3.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 A.社会技术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经济系统 4.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引导, 实现 (),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A.资源配置的优化 B.利益的再分配 C.劳动力的合理利用 5.例外决策,具有极大偶然性、随机性,又无先例可循且具有大量不确定性的决策活动,其方法和步骤也是难以 程序化、标准化,不能重复使用的。这类决策属于()。 A、风险型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C非程序化决策 6. 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则。 )原 A、责权利相结合 B、分工协作C目标任务 7. 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 这就是人员配备的()原则。

A、因事择人 B、因人择事 C、量才使用 8.领导者与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工作人员在职权范围内有自主权。这种领导方式属于(导。 )领 A、集权型 B、分权型 C、均权型 9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 30 %;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 A、60-70% B、70-80% C、80-90% 10 .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 A、正式组织 B、非正式组织C企业结构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有对有错,请指出错误所在并改正。每题 2 分,共20 分) 1.? 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在经营,而经营的核心是计划。 2.组织的效率,是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经济效益大小。 3.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 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人的组织”。 4.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由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及控制等环节组成。\ 5.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 6.依靠人的知识和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这就是经济预测。它往往用于对事物远期前景 的预测。 7.究竟采取扁平型或是高层型组织结构,主要取决于组织规模的大小和组织领导者的有效管理幅度等因素。因为 在管理幅度不变时,组织规模与管理层次成正比。规模大,层次多,则呈高层型结构;反之亦然。 8.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的职务。该方法能全面培养管理者的能力,就是管 理人员培训方法中的职务培训。 9.大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产品品种少,主要进行标准化生产,对职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适于 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10.企业要顺利运转,必须根据经营目标,对各生产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使各要素间能够均衡配置,各 环节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这里的统筹安排和全面调度就是组织,它需要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来执行。 三.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0 分) 1.行为科学

(完整版)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一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一 1、“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经济学家的观点?(C ) 选择一项: A. 泰罗 B. 法约尔 C. 西蒙 D. 韦伯 2、管理的首要职能是( A ) 选择一项: A. 计划 B. 控制 C. 协调 D. 指挥 3、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C) 选择一项: A. 科学技术 B. 加强人的管理 C. 提高劳动生产率 D. 增强责任感 4、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 B )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选择一项: A. 生产管理 B. 生产流程 C. 作业管理 D. 操作规程 5、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企业目标的()。 选择一项: A. 层次性

C. 变动性 D. 重合性 6、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 A ),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选择一项: A. 管理系统 B. 评估工具 C. 指标体系 D. 激励手段 7、战略管理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的远景和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的行动纲领。这就是战略管理的( A )特征。 选择一项: A. 全局性 B. 纲领性 C. 长远性 D. 客观性 8、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的简单化决策,属于( B )。 选择一项: A. 日常管理决策 B. 程序化决策 C. 确定型决策 D. 风险型决策 9、在管理学中,组织的静态方面含义就是( C )。 选择一项: A. 人事关系 B. 组织目标 C. 组织结构 D. 责权利关系 10、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B )原则。 选择一项: A. 因人设职

管理学基础简答题

管理学基础第一章 简答题 一、如何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 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2管理的本质是协调;3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之中;4协调的中心是人;5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也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二、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各是什么? 1、管理学研究的对象: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 2、管理学研究的内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研究内容可以分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2)从历史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3)从管理者的工作或职能出发,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问题; 三、什么是管理学的两重性?掌握管理的两重性有何重要意义? 1、管理的自然属性: (1)管理由人类活动的特点所产生,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必定具有各种管理职能; (2)管理也是由社会分工所产生的社会劳动过程的一种特殊职能; (3)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的上述性质并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我们称之为管理的自然属性; 2、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实质上就是“为谁管理”的问题。管理的预期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协调。管理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而管理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所谓必要性:就是说管理是生产过种中固有的属性,是有效组织劳动所必须的;所谓目的性:就是说管理直接或间接地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反映生产资料所有者组织劳动的目的; 掌握管理两重性的重要意义:(1)认真总结我国五十多年来在管理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逐步实现科学管理;(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3)结合实际,有效地学习和运用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管理学基础第二章 简答题 一、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有哪些内容? 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1技术职能:即设计制造;2经营职能:即进行采购、销售和交换;3财务职能:即确定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4安全职能:即保证员工劳动安全及设备使用安全;5会计职能:即编制财产目录,进行成本统计;6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创新等;法约尔的贡献是在管理的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方面提出了斩新的观点,为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行为科学”学派中“需要层次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人是有需要的动物,其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2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个需要才会出现;3人的需要分为五级: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保健因素:当卫生保健工作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可以预防疾病,但不能冶病。同理,当保健因素低于一定水平时,会引起职工的不满;当这类因素得到改善时,职工的不满就会消除。但是,保健因素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保健因素可以规纳为十项:企业的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工资、工作安全、个人生活、工作条件、地位。2激励因素:这类因素具备时,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的作用;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这类因素规纳起来有六种: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重视、提升、工作本身的性质、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责任。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中心的,而保健因素则与工作的外部环境有关,属于保证工作完成的基本条件; 四、“X、Y、Z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 X理论观点: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有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由于人有厌恶工作的特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仅用奖赏的办法是不足以战胜期厌恶工作的倾向,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甚至惩罚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付出足够的努力去完成即定的工作目标;一般人都胸无大志,通常满足于平稳地完成工作,而不喜欢具有“压迫感”的创造性的困难工作; Y理论观点:人并不是懒惰,他们对工作的喜欢和憎恶决定于这工作对他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在正常情况下,人愿意承担责任;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 按X理论来看待工人的需要,进行管理就要采取严格的控制、强制方式;如果按Y理论来看待工人的需要,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王丹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作者:王丹 学校:宁河电大 专业:10春—行政(专)学号:1012001405589 指导教师:王连彬 2012年03月

目录 内容摘要 (1) 正文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 4 - 一、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 4 - 二、实际应用......................................... - 7 - 三、心得体会........................................ - 10 - 参考文献............................................ - 11 -

内容摘要 《管理学基础》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训练学生管理基础能力的核心课程,是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现代社会对经营管理理念的重视,管理学课程正逐步走进各个专业并彰显其重要性。 通过两年的学习,我我基本了解到了有组织、有意识地进行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并在生活实践中充分得到体会和贯通。选择学习《管理学基础》对我的人生大有裨益。 本课程的重点是如何实现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大职能上,强调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的结合。

管理学基础课程综述 管理学基础是相关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的是使学习者能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基本工具和基本方法,树立现代管理的思想观念,懂得运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工具、方法和过程进行管理实践,为后续的学习和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及从事实际的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管理知识基础和通用管理能力基础。21世纪,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它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正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改变目前管理不景气的状况,我们必须加强对管理学基础的学习和了解,并对传统管理理论及实践进行反思,图变求新。求变的基础是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为此,本文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对管理理论做了介绍和说明。 一、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一)什么是管理 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去做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泰勒)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法约尔) 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德鲁克)

《管理学基础》试卷(A)及答案

《管理学基础》(A) 一、单选题 1.对大多数企业主管来说,最令他们困扰的不是如何与竞争对手抢夺市场,而是如何找到、训练和留住优秀的员工,对高技术企业尤其如此。请你为这些主管在下几项中找出最佳的一种方法。(C) A.提供诱人的薪水和福利 B.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C.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D.提供自由工作的便利 2.实施事业部制组织形式可能带来的主要问题是(C): A.有临时观念,且双重领导 B.最高领导者一旦退休,后继无人 C.可能发生内耗,难以协调 D.多头领导,削弱统一指挥 3.某企业管理部门在制定劳动定额时,出现了以下四种分歧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比较正确(D): A.劳动定额主要是为了考核用的,所以应选择最先进的标准。 B.为使绝大多数员工都能超额完成任务,应该选择最低的定额标准。 C.考虑到员工操作水平的差异性,定额标准宜取最先进与最低标准的平均值。 D.定额标准的确定应该结合企业实际,并考虑有助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 4.决策是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进行的活动,但人们对起含义的理解不尽相同,你认为以下哪种理解较为完整?(C) A.出主意 B.拿主意 C.即出主意又拿主意 D.评价各种主意 5.不少人分不清管理和领导这两个概念的差别。其实,领导是[C] A.对下属进行授权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B.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控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C.通过沟通,影响组织成员,使他们追随其所指引的方向,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D.通过行政性职权的运用,指挥组织成员按既定行动方案去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6.80年代,面对日本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一时间引起了世界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但最近几年,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出现之后,一方面显示了美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你赞同以下哪种说法?(D) 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

管理学基础知识要点

第3章计划 1.简述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1)目的性:计划工作旨在有效地达到某种目标。首先就是确立目标,然后使今后的行动集中于目标, 朝着目标的方向迈进。 (2)主导性: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都是为了支持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计划职能在管理职能中居首要地位。具有主导性特征。 (3)普遍性: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的。 (4)效率性:计划的效率是指从组织目标所作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划所需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在制定计划时,要时时考虑计划的效率,不但要考虑经济方面的利益,而且还要考虑非经济方面的利益和损耗。 2.计划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企业部门管理职能之不同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生产计划、财务成本计划、供应计划、劳资计划、安全计划、人员培训计划、研究与开发计划、销售计划等等。 按计划内容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 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可以将计划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第4章目标管理 1.企业目标的特征是什么? 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其主要特征为: (1)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现。 (2)目标具有多重性。 (3)目标具有层次性。 (4)目标具有变动性。 2.确定企业目标的原则是什么? (1)现实性原则。目标的确立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其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 (2)关键性原则。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组织,要以合理的成本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实现这一宗旨的企业发展目标很多,企业必须保证其将有关大局的、决定经营成果的关键内容作为企业目标主体。 (3)定量化原则。组织目标要实现由上到下的逐级量化,使其具有可测度性。 (4)协调性原则。各层次目标之间,同一层次目标之间要协调,保证分目标实现的同时,企业总体目标必然实现。 (5)权变原则。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地实现企业宗旨。 3.目标管理具有哪些特点? 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目标管理具有这样的特点:

管理学基础各章重点问答题剖析

管理学基础各章重点问答题(请同学们仍然要看书) 管理及其性质。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管理的性质 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管理一方面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3.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2.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外部环境可以理解为对组织各种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交叉性、变动性特征。 组织外部环境构成因素包括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文化教育环境、自然地理环境。 概括起来说,组织与外部环境间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二是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1.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1)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决定性作用。(2)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制约作用。(3)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影响作用。2.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有两种基本的形态:一是消极、被动的适应;二是积极、主动的适应。任何组织要想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都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3.管理的作用 管理可以维持组织的存在。 .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效率。 4.人际关系学说的内容。 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1.职工是“社会人”。金钱并非是刺激职工积极性的惟一动力,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等等社会的和心理的欲望的满足,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土气(所谓士气,就是指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协作精神等结合成一体的精神状态),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有重大的区别,在“正式组织”中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而在‘啡正式组织”中则以情感的逻辑为重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人际关系学说也为以后的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企业再造理论。 企业再造(又称业务流程重组,简称BPR)是迈克尔·海默与杰姆斯·钱皮在《企业再造工程》提出的新理论。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生产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企业再造的实施方法是,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顾客中长期需要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产品增值无实质作用的环节和过程,建立起科学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使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规模发生质的变化。企业再造强调以顾客为导向和服务至上的理念,对企业整个运作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并加以彻底的改革。企业必须把重点从过去的计划、控制和增长转到速度、创新、质量、服务和成本,以便吸引顾客、赢得竞争和适应变化。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