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编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概说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先秦社会与文化、先秦文学概况和先秦文学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先秦社会和文化与先秦文学的内在联系;

2、先秦文学的基本特征

课时安排:2课时

先秦:广义的“先秦”,指秦统一中国以前直至远古,包括原始社会(从远古到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时代)和封建社会确立的战国时代。至于狭义的“先秦”,“犹言秦先,谓未焚书之前”(《汉书·河间献王传》颜师古注),即主要指秦统一天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先秦文学:一般理解为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文学(公元221年以前的文学)。但春秋以前,文学作品遗留下来的不多,现存先秦文学作品主要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此,“先秦文学”,主要是指春秋战国特别是战国时期的文学。

第一节先秦的社会情况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由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大约经历了100多万年。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标志,人类以狩猎和渔捞为生。远古神话传说的“三皇”时代,反映了史前人类的生存状态。

新石器时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以磨制石器、陶器和农业的出现为标志,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是母权制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母权制演变为父权制。史书追记的“五帝”时代,反映了父系氏族社会的概貌。

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至今尚未发现夏朝的文字,出土文物对夏朝的佐证也很少,关于夏朝的历史传说,概见于后世的追述。夏朝文明已经步入青铜器时代。

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的殷商王朝是奴隶社会的重要阶段。殷商时代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发达,创造了青铜技术和青铜文化。殷人崇敬鬼神,重视占卜,将占卜的结果刻在龟甲或兽骨上,便是甲骨卜辞。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的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封建宗法制度巩固,严格规定人与人之间的上下尊卑关系,用礼乐维系统治秩序。从周武王到周幽王,西周共经历12王,将近300年的历史。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东周,封建宗法制度逐渐被破坏。东周分为春秋和旧中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霸主叠起,诸侯兼并。战国时期周王室已名存实亡,终至于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年)为秦所灭。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广泛使用铁器和牛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思想文化异常活跃。

第二节先秦文学概况

一、原始社会:

(一)古代神话:见于《山海经》、《淮南子》、《吕氏春秋》、《楚辞》等;

(二)古代歌谣:《古谣谚》(明代杜文澜)、《古诗源》(清代沈德潜)、《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

二、奴隶社会:《尚书》、《尔雅》、《春秋》、《诗经》

三、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氏族贵族礼制统治的崩溃,一个新的“士”阶层勃然崛起。他们打破了先前“学在官府”的垄断,私家聚徒讲学之风盛极一时。文化学术走向民间,诸子百家应运而生,争鸣之风大炽于天下。“诸侯异政,百家异说”(《荀子·非十二子》),特别是儒、墨、道、法、名、阴阳、纵横等家最为活跃。他们代表不同的政治利益,放言争辩,无所忌惮,形成了空前未有的思想活跃的政治局面。“百家争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散文作为记事、论争的有效工具,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国政治、外交、

军事活动的需要,发生了质的飞跃,产生了以《国语》、《左传》、《战国策》等为代表的史家之文,和以《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为代表的诸子之文。先秦散文由简而繁,从片断的文辞到语录体、对话体、再到较为系统完整的长篇大论,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而战国时期则无疑是散文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主要作品列举如下:

1、历史散文:

《左传》、《国语》、《战国策》

2、诸子散文:

儒家:《论语》、《孟子》、《荀子》

道家:《老子》(《道德经》)、《庄子》

墨家:《墨子》——先秦是显学,汉代以后后继无人

法家:《韩非子》集大成(先有《商君书》、申不害《申子》)

其它:名家公孙龙《公孙龙子》(“白马非马”)、兵家《孙子兵法》、《孙膑兵法》

3、楚辞:主要特点是浪漫主义,它是先秦时期南方的诗歌。

第三节先秦文学的特点

先秦文学具有创造性、综合性、实用性、随意性等特点。

一、创始性。文学伴随原始人类的生活而产生;诗、方、辞赋等诸体具备;诗歌开中国抒情诗之端;《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流派;叙事、记言、写人的史传散文相继诞生;诸子思想各成体系;说理文由简短的对话发展到成熟的长篇大论。

二、综合性。先秦时代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相融。文学泛指包括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在内的一切学术。《诗经》、《楚辞》属于纯文学作品,同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史传散文记载史实,却不乏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诸子散文运用多种文学艺术手法谈政治,说哲理。

三、实用性。春秋战国时期动荡变革,文学普遍重实用,或为具体社会问题而发,如《诗经》民歌之歌食歌事;或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为现实社会提供借鉴,如史传散文明是非,决嫌疑;或旨在揭示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如诸子之政论;或自怨而生,抨击现实政治,如屈原之《离骚》。

四、随意性。随意性指不受局限,放言无忌。战国时期分裂的政治局面淡化了伦理道德规范,玉成了学术思想自由。士人都想用最恰当的形式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百家争鸣促进了百花齐放。班固评论屈原“露才扬己”,也恰好说明屈原的创作具有个性的张扬。

第一章上古神话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上古神话产生、流传和保存的情况,掌握上古神话的内容和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中国古代神话的内容和特征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节神话概说

一、神话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一种流行于上古民间的故事,所叙述者,是超乎人类能力以上的神们的故事,虽然荒唐无稽,但是古代人们互相传述,却信以为真。

——茅盾《神话研究》

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二)特征:

1、时间:产生于远古时期。

2、创作者:集体口头创作,这种创作是无意识且不自觉的。

3、艺术手段:借助幻想和想象等艺术方式。

4、内容:叙述的是神,反映的是自然和社会现象。

二、神话的产生

先民们面对种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如天地形成、日月运行、风云雷电等等,都使原始人迷惑惊异甚至恐惧不安,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凭借自身的生活体验,创造出人格化的神的形象,并由此造出神的故事。

三、神话的作用和价值

神话在当日的氏族成员看来,是一种十分真实的知识,或者是非常严肃的信仰,有的甚至是无上神圣的教言,是不可亵渎、凛遵不苟的大经大法。正因为如此,神话在长期的口头传播中才具有相当牢固的稳定性。

1、保持社会习俗和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

2、维系个人和集体的精神纽带;

3、宣泄不安情绪。

四、神话的保存

(一)神话散佚的原因

1、神话历史化;

2、我国古代神话的特点决定;

3、文字记载的本身因素决定;

(二)神话的保存

1、诗歌总集:《诗经》——《大雅·生民》、《商颂·玄鸟》

《楚辞》——《九歌》、《天问》

2、史书——《左传》、《国语》、《逸周书》

3、子书——《庄子》、《孟子》、《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

4、《山海经》、《穆天子传》

(三)神话的演变

1、神话的历史化;

2、神话的文学化;

3、神话的宗教化;

第二节神话的内容及分类

神话分类是神话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的神话研究者如茅盾、林惠祥、谷德明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多种分类方法。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分为四类:1、自然神话,2、创世神话、3、英雄神话,4、传奇神话。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教材)分为如下五类:

一、创世神话

对于世界的形成的探索,构成了创世神话的基本主题。这些神话尽管形成文字较晚,且明显杂有后人意识,仍然特色鲜明,引人入胜。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后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

——《艺文类聚》卷一引徐整《三五历纪》

尽管这一记述产生于三国时期,但其渊源则很久远。这种卵生神话具有世界性的普遍意义,反映了原始思维的基本特征。与此相关的还

有《绎史》卷一引自《五运历年记》的一段记载,称盘古死后,化身为万物: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

二、始祖神话

先民对人类自身的起源也十分关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女娲造人》神话:

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蜗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絚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絚人也。

——《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义》

纳入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的《创世纪》这一古代犹太人的文献,保存了上帝用泥土造人的神话:“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在拉丁美洲发现的《波波尔·乌》(公社之书)这部古代印第安人的古典著作,也说创造者的始祖神们先用干土和湿泥做人,不过失败了,后来在太阳和曙光奶奶的指点下,用玉米面做成了人。

女娲同时也是补天的神灵: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岛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淮南子〃览冥训》

与女娲相关的还有伏羲神话,据说二人本是兄妹,宇宙开辟之时,于昆仑山中结为夫妻,繁衍了人类。近代以来,地下考古发掘出一些类似的画像,如东汉武梁祠石室画像之二、东汉石刻、隋高昌故址阿斯塔那墓室彩色绢画等。这些图象均作人首蛇身的男女二人两尾相交之状,据中外学者考证,确证其为伏羲、女娲,两尾相交正是夫妇的象征。其中一人执规,一人执矩。据说他们制定了婚礼,禁止兄妹通婚,规、矩或许表明了这点。

三、洪水神话

洪水故事是世界各地神话中的普遍主题,我国的各族人民中也流传着这类的神话。在洪水神话中,以“诺亚方舟”的类型较为普遍。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也有一对兄妹乘葫芦逃过洪水灾害的神话。但华夏神话中的洪水故事,却主要是表现现英雄和洪水做斗争的主题。在女娲补天的神话中,.曾说到女蜗也遇到了“水浩洋而不息”的情况,她于是“积芦灰以止淫水”,终于使“淫水涸”。而鲧禹治水则更为著名: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

——《山海经〃海内经》

大禹降生之后,继承鲧的遗志,召集了许多天神去攻打发起洪水的共工。他在会稽山举行了誓师大会,并杀了迟到的防风氏以明赏罚。然后北上,杀了共工的大臣——相柳氏,直捣共工的老巢,把共工赶跑,终于平定洪水,大禹也成为了治水的英雄,其牺牲精神和为民造福精神为后世所赞赏。

四、战争神话

各民族之间常发生战争,各国神话都有记载,如著名的《荷马史诗》。在我国古代神话中,亦有此类神话,如黄帝、蚩尤之战: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日魃,雨止,遂杀蚩尤。

——《山海经〃大荒北经》

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弥三日,军人皆惑,黄帝乃令风后法斗机作指南车,以别四方,遂擒蚩尤。

——《太平御览》卷十五引《志林》

五、发明创造神话

黄帝之后,神话进入英雄时代,人们把自身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得各类重大发明,以及对各种自然、社会障碍的克服,均加在一个个神话英雄身上,并视之为本部族的理想的象征。如燧人氏、有巢氏、神农氏、仓颉、后稷等。这些神话突出了人的主体性,表明了社会的进步。

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弓箭的发明是初民生活中的大事,因此人们把无上的勇力和荣誉都赋予了这个弓箭的发明者。而后羿正是凭着自己发明的弓箭和神技,为民除害,造福人类,著名的《后羿射日》反映了这一点。

第三节神话的民族精神和思维特征

一、神话的民族精神

(一)忧患意识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周易·系辞下》

忧患意识首先来源于艰苦的生存环境。汤因比在他的《历史研究》一书中曾说:“我们发现人类在这里所要应付的自然环境的挑战要比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严重得多。人们把它变成古代中国文明摇篮的这一片原野,除了有沼泽、丛林和洪水的灾难外,还有更大得多的气候上的灾难,它不断地在夏季的酷热和冬季的严寒之间变换。”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也阐释了人类在远古时代的艰难恐惧,由于面临强大的各种自然灾害与天敌,他们最基本的特征是忧惧、恐怖、崇拜。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生存状态较之于古希腊和其它文明发祥之地,要更为艰难一些。这种基于生存艰难上的忧患恐惧意识,显得尤为明显。

先秦远古时代,又是一个战争频繁的年代,在这种残酷无情的战争中,人们的生死存亡在此一举,因而人们的其忧患意识并不亚于对洪水猛兽的恐惧。

(二)厚生爱民意识

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下》

对百姓民众生命的爱护和尊重,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这在神话中颇有体现。

1、塑造保护神。如女娲、后羿等。

2、珍惜个体生命,渴望生命延续。传说中华民族的先祖神农氏遍尝百草,历经磨苦,死而复生,其目的就在于医治人民。《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山海经》有不死之说,如《海外南经》:“不死民在其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一曰在穿匈国东。”郭璞注云:“有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亦有赤泉,饮之不老。”

3、表现自然神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三)反抗精神

如邢天舞干戚、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此反抗包含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秩序的反抗。

“神话学派”的祖师——格林兄弟的学说在民间文艺学史上被称为神话学说,格林兄弟深信作为天然诗歌的神话和整个民间文学,是德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是“人民精神”之所在。诗人们的创作不过是再生的艺术、人民精神的反射,而天然诗歌则是集体的、无个性的,因而是整个人民生括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和全体人民浑然一体的。格林兄荣又尤其重视神话,认为一切民族的神话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的世界观。

二、中国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一)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即在感知自然时,将自身属性不自觉的移到自然之上,这在解释自然现象时尤为突出,如《山海经·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二)具体、形象的思维

先民的思维还不能脱离具体的物象,不能脱离那些具体的感性的材料。

(三)浓烈的情感体验,如《精卫填海》。

(四)象征和隐喻

即指某种具体的物象和某种特定意义之间的联系,如《夸父逐日》,此“日”即象征黄帝。

第二章《诗经》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基本内容、艺术特色、地位影响及对具体篇章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诗经》的收集、整理和流传;

2、《诗经》的内容以及《氓》、《采薇》、《蒹葭》等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8课时

第一节《诗经》的产生、流传和编定

一、名称:《诗经》原名《诗》,或称“《诗》三百”,战国时被儒家尊为“六经”之一,但并未视为经典;汉置“五经”博士,《诗》于是又被官方推崇为儒家的经典之一,称为《诗经》。《诗经》共收作品305篇(另有6篇有目而无辞的“笙诗”不算在内——其实三百零五篇以外还有六篇,只有题目而没有正文。这就是《小雅》里的《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和《由仪》,通常称之为“笙诗”。有的学者认为,笙诗的正文是由于战国、秦世的混乱而亡佚的;也有的学者认为它们本来就没有正文。)。它是一部乐歌总集,其305篇作品均为配乐演唱的乐歌。

二、产生的时间、地域:确切年代现已很难一一考定,但可大致论定其创作时期是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从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前后大约500年间。《诗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这在名称上便有比较明确的标识。它产生的地域是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扩展到了江汉流域。地域相当广阔。

三、收集和整理:

(一)收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诗经》作品主要来源于公卿列士所献之诗,也有一部分是由民间采集而来,但都经过周王朝各代王官、乐师加工修订。流传既久,经手亦多,因而具有集体创作的性质。

(二)整理: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诗经》就已编订成书。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孔子“删诗”之说,唐朝有人根据《左传》的记载予以驳斥。但孔子曾经说过“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篇》)的话。由此看来,孔子也许做过一番“正乐”之类的整理工作。

《诗经》最后编订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诗经》的诗歌产生的地域很广,其作者成分也很复杂,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各个阶层。

1、献诗说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

——《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2、采诗说

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艺文志》

3、删诗说

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论语?子罕》

对删诗说的质疑:

(1)先秦文献所引用的诗句,大体都在现存《诗经》的范围内,这以外的所谓?逸诗?,数量极少,如果孔子以前还有三千多首诗,照理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孔子自卫返鲁,已经69岁,在此之前,孔子已经反复提到?《诗》三百?,如《论语》中《为政》、《子路》等篇,证明孔子所见到的《诗》,已经是三百余篇的本子,同现在见到的样子差不多。

(3)《左传》记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所奏各国风诗,秩序和今本大致相同。该事在公元前544年,其时孔子8岁。

四、流传情况:

春秋至战国:“不学诗,无以言”,外交家都“赋诗言志”;

秦始皇统一中国:焚书坑儒,“偶语诗书者弃市”;

鲁、齐、韩三家诗属今文经学派,兴盛于汉武帝以后百余年间。《毛诗》属古文经学派,较“三家诗”晚出。当“三家诗”兴盛时,《毛诗》处于被压抑的地位。东汉以后,《毛诗》盛行于世。“三家诗”先后失传,传下来的便只有《毛诗》,这也就是流传到今天的《诗经》。

(一)三家诗

鲁诗:鲁人申培。

今文经学齐诗:齐人辕固。

韩诗:燕人韩婴。

(二)毛诗

古文经学毛诗:大毛公鲁之毛亨、小毛公赵之毛苌(cháng)。

齐、鲁、韩三家是官方承认的学派,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毛诗则是民间学派。到了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兼通今古文,作《毛诗传笺》,遂取得统治地位。其后三家诗渐亡,到南宋,就完全失传了。毛诗独行于世,流传至今。

以上二者合称“四家诗”:即齐、鲁、韩、毛四家诗。

(三)阜阳诗经

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汉墓出土竹简6000余枚,内容有《诗经》、《苍颉篇》等佚籍,都是现存最早的古本。

五、《诗经》的分类及编排情况:

《诗经》按风、雅、颂分类编排。这样分类编排的原因:古今学者对此聚讼纷坛,现在比较趋于一致的意见,是从“《诗》皆入乐”的认识出发,认为主要是按照音乐的特点来划分的。

(一)风:

“风”即音乐曲调之意。所谓《国风》,即指当时诸侯所辖各地域的乐曲,犹如今天的地方乐调。

风即《国风》,包括15国风,即:周南、召南、邶风、墉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收诗160篇。

(二)雅:

“雅”即“正”,又与“夏”通。周王畿一带原为夏人旧地,故周人时亦自称夏人。王畿乃政治、文化中心,其言称“正声”,亦称“雅言”,意为标准音。当时宫廷和贵族所用乐歌即为正声、正乐。《诗经》中的《雅》便指王畿之乐,是相对于地方“土乐”而言的“正乐”。这一名称,无疑反映了当时的尊王观念。至于《小雅》、《大雅》之分,则是与它们音乐之不同和产生时代之远近有关的。

雅分《小雅》、《大雅》。《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为105篇。

(二)颂:

《颂》是用于朝廷、宗庙的乐章,是祭神、祭祖时所用的歌舞曲。祭祀祖宗,祈祷神明,赞颂王侯功德,是其内容上的特点;诗、乐、舞的合一,则是其形式上的特点。《颂》诗大多简短,韵律缺乏规则,且不分章,不叠句。这都表明,它是音调缓慢、配合舞蹈的祭祀舞歌。作为庙堂乐章,表现了对上帝和祖先的崇拜,是奴隶社会神权至上的反映。《颂》在当时无疑是最受尊崇的,但今天从文学的角度看来,它的价值远不如《风》、《雅》。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第二节《诗经》的内容

一、《诗经》的内容简介

(一)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

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大多是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具有一定历史和文学价值。

周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五篇作品,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

稷。——《生民》首章

(二)农事诗

《诗经》中的农事诗,真实地记录了与周人农业生产相关的宗教活动和风俗礼制,反映了周初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周初农业经济繁荣,以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此诗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共8章88句,380字。叙述了农夫一年间的艰苦劳动过程和他们的生活情况。像这样直接反映周人农业生产生活的作品,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是《诗经》农事诗中最优秀的作品。

(三)燕飨诗

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燕飨不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有政治目的。在这些宴饮中,发挥的是亲亲之道,宗法之义。《诗经》中许多其它题材的作品也都表现出浓厚的宗法观念和亲族间的脉脉温情。《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四)怨刺诗

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中。西周中叶以后,特别是西周末期,周室衰微,朝纲废弛,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政的怨刺诗出现了。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板》首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相鼠》

这些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的作品,是政治腐朽和社会黑暗的产物。

(五)战争徭役诗

1、战争诗

《诗经》中有些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大雅中的《江汉》,《常武》,小雅中的《出车》、《六月》、《采芑》等等,大都反映了宣王时期的武功。

更多的战争诗表现出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如《小雅·采薇》是出征玁狁的士兵在归途中所赋。其末章将昔日离家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今日归来的悲凄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徭役诗

《诗经》中的徭役诗,则完全是对繁重徭役的愤慨和厌倦。无论是大夫为天子、诸侯服役,还是下层人民为国君服役,都表现出服役者的强烈不满。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鸨羽》首章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君子于役》

(六)婚恋诗

反映婚姻爱情生活的诗作,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婚姻家庭诗,还有表现不幸婚姻给妇女带来痛苦的弃妇诗。这些作品主要集中在“国风”之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

1、《诗经》中的情诗,广泛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如《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首诗以“关雎”起兴,抒发君子求偶的愿望,然后再以采荇菜起兴,抒写其相似和痛苦,感人至深。

2、在爱情受到阻挠时的极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强烈愿望。如《将仲子》: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该诗深刻的反映了女子内心情感被压抑的痛苦。

3、反映结婚和夫妻家庭生活的诗,如《桃夭》既是一首祝婚歌: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4、表现婚姻不幸的哀歌

这类诗以《氓》和《谷风》最具代表性。《氓》叙写了一个女子从与人恋爱到结婚到被抛弃的痛苦经历,一件件事情依次写来,脉络非常清楚。全市叙事、抒情、议论相互融合,抒写了弃妇内心的痛苦和怨愤。

二、作品选讲

(一)《氓》

《氓》是一首弃妇诗。一个女人叙说她的错误的爱情,不幸的婚姻,她的追悔,怨望,同时又传达出一种爱恨交集的复杂的心理。这首诗既有叙事,也有抒情和议论,完整地刻划了主人公的形象和她的心理活动过程。

1、思想内容:

全诗共分六章。

第一章:求婚与允婚(叙事)。

第二章:思念和结婚(叙事)。

第三章:痛心追悔之辞(议论和抒情)。

第四章:追叙被弃及其原因(叙事)。

第五章:追述自己在夫家的遭遇(叙事)。

第六章:复杂的心情及其感慨(抒情、议论)。

2、艺术特色:

(1)它是一部诗剧。全诗240字,完整地叙说了一个女人从初恋到结婚、婚后变化乃至最后遭到遗弃的婚姻悲剧的全过程,整体叙事是全面的,不仅有人物事件的矛盾冲突,也有主人公的心理冲突。叙事中又间插着抒情和议论。三种表达方式技巧的运用十分娴熟。

(2)结构比较特别。第三章突然中断了叙事,把将来事件导致的感触提前表达出来,然后用逐层倒叙、插叙的方式来表现事件。这样的处理方式,在形式上构成了一种情感表达的张力。此前的叙事只是作为抒情的铺垫,而后的断续叙事则完全被笼罩在痛苦的感情表现之中,因而显得没有什么明晰的思想结构。而正是如此,才恰如其分地传达了弃妇的复杂而凌乱的心理特征。

(3)成功地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引起阅读者的丰富联想。特别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其中“沃若”一词,令人想到少妇的丰姿、风韵、美丽润泽;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将女人年华已过,饱经风霜,形容憔悴的形态展示无余。如果再将两者联系对照阅读,社会人生感慨便会油然而生。

(二)《采薇》

1、内容分析: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

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前三章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之因。中间两章追述紧张的战斗生活。最后一章由追忆过去转入眼前。)

2、艺术特色:

(1)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并不是直接写刀光剑影和厮打拼杀,而是写战车、战马,写象弭、鱼服,写劳累奔波,写饥渴难当,但我们通过这些描写可以想见战争的残酷。

(2)情景交融。诗末章首四句,历代传诵不已,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斋诗话》里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3)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之美。

(三)《蒹葭》

1、内容分析:《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大约是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解说不一。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我们细味诗意,诗中并未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况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难判定。说它是讽刺诗则更无根据。

2、艺术特色:

(1)虚实相生

(2)重章叠句;

(3)情景交融;

(4)整体象征;

(5)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第三节《诗经》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一、《诗经》的艺术成就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一)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1、最早提出“赋比兴”概念的是《周礼·春官·大师宗》

最早解释三者的是东汉的郑众(曾任司农卿,相对稍晚的郑玄被称为“大郑”)

《毛诗序》:诗有六义焉(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郑众:“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也。”

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1)赋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朱熹《诗集传》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氓》

(2)比

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朱熹《诗集传》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yóu蛴qí,齿如瓠hù犀,螓qín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