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句式练习

文言句式练习

文言句式练习
文言句式练习

文言句式练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

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

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予本非文人画士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

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B.夫晋,何厌之有子何恃而往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7.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毋宁毙于虞人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9.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卿欲何言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③吾属今为之虏矣

④不然,籍何以至此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⑦子何恃而往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

10.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

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D.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11.下列句子补充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今予家(居)是溪,而名莫能定

B.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

C.激昂(于)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D.戊申晦,五鼓,(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12.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B.(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C.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而改之

13.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

C.以臣为愚 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14.下列句中省略宾语的一句是( )

A.见一老公而问之曰 B.遂持驹去

C.齐桓公出猎 D.明日朝,以告管仲

15.下列各组句子全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一组是( )

A.乃人见,曰:“何以战?”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B.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C.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

D.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16.下列句子中“见”不表被动的一句是( )

A.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D.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也

17.下列省略句补充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良曰:“(我)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B.今少卿乃教(我)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刺谬乎

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之)

D.死马且买之(于)五百金,况生马乎

18.下面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人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B.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C.乐毅畏诛而不敢归 D.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9.下面句子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句是( )

A.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B.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

20.下列句子中都省略了介词“于”的一组是( )

A.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B.沛公欲王关中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

D.遂与秦王会渑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1.D.(“屈平”句为陈述句,其余为判断句。)

2.B.(其余为否定性判断句。)

3.A.(主谓倒装。)

4.D.(“大阉之乱”一句没有宾语前置。)

5.A.(都是宾语前置,且以“之”“是”为标志;B“何C“安在”,即“在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王”句无前置宾语;D“子”句无前置宾语,“臣”句,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6.B.(都表被动。)

7.C.(“于”表动作涉及的对象,不表被动。)

8.A.(其余被动句。)

9.D.(①④⑦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②⑥判断句;③⑤⑧被动句,“举”,被推举。)

10.C.(A“日三四里”省略谓语动词“行”;B三处省略主语;D省略“鸣”的宾语“之”,代指钟磬。) 11.A.(“家是溪”即“家于是溪”,“家”名词作动词,安家;“是溪”表处所:中间省略介词。) 12.D.(省略谓语动词,其余省略主语。)

13. B.(介词,“为何”;其余表判断。)

14.D.(省略介词宾语:以告,以之告。)

15.B

16.B.(“见德”之“见”,动作涉及的对象;ACD的“见”都表被动。)

17. B.(A应为:沛公,C应是“以剑舞为乐”;D应是“为”)

18. B(“见丁宁”即“叮咛我”,ACD为被动句)

19.C.(“出与(之)战”,B“以(之)为然”,D“城中(齐人)相与”“立(之)以(之)为”)20.A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C.六国破来,非兵不利,战不善

D.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

2.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C.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不能容于远近

3.下列各句中是定语后置现象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子何恃而往?

C.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刘备,天下枭雄

4.下列句子中,没有状语后置的一项是()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一旦山陵崩,信陵君何以自托于赵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D.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5.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神仙之说,所谓画蛇添足

B.夫天者,人之始也

C.然是说也,余常疑之

D.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6.下列句子中,没有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B.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夫晋,何厌之有?

7.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8.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②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B.①甚矣,汝之不惠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D.①大王来何操?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9.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A.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B.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C.虞兮虞兮奈若何?

D.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10.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1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A.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人非生而知之者

C.竖子不足与谋

D.翩翩两骑来是谁

12.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A.以勇气闻于诸侯

B.求人可使报秦者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

13.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君何以知燕王?

C.重为乡党所笑

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1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亚父者,范增也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C.夫战,勇气也

D.洎牧以谗诛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5.下列句子中,不同于其余三项的是()

A.余是以记之

B.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C.大王来何操?

D.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16.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A. 神仙之说,所谓为蛇画足

B. 蔺相如者,赵人也

C. 然是说也,余犹疑之

D. 其人勇士

17.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A.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B.庭中始为篱

C.灭六国者六国也

D.汝是大家子

18.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A.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B.且相如素贱人

C.臣本布衣

D.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19.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B.秦人不暇自哀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王见之曰:“牛何之?”

20.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A.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B.且焉置土石?

C.余是以记之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21.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②虽董之以严刑

B.①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C.①唯弈秋之为听②忌不自信

D.①臆!微斯人吾谁与归?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22.找出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A.①请其矢,盛以锦囊②何陋之有?

B.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②不然,籍何以至此?

C.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②能谤讥于市朝

D.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二、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1)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2)“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3)泰然谓美莫己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1)

(2)

(3)

2.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1)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2)“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也。”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

(1)

(2)

3.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1)张仪恶陈轸于秦王曰:“轸重币轻使秦、楚之间,将为国交也。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轸者,轸自为厚而为王薄也。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王谓陈轸曰:(2)“吾闻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轸曰:“然。”王曰:“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士尽知之矣。昔子胥忠于其君而天下争以为臣,曾参孝于其亲而天下愿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闾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曲者,良妇也。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3)忠且见弃,轸不之楚何归乎?”王以其言为然,遂善待之。

(1)

(2)

(3)

三、高考真题再现

(一)(2008年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则人谁肯固矣( ) (2)其必济( )

(3)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 ) (4)侃率之以乘城( )

2.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项城为叛军困 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D.为君翻作《琵琶行》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力不足,死焉,职也。

译文:

(2)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译文:

4.杨氏对胥吏百姓的一番陈词使得“众皆泣”,原因是(2分)

5.联系全文,概括杨氏的性格特点。(2分)

答:

(二)(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子产①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洫④,庐井有伍⑤。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选编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

〔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文中加“ ”的都是人名。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④封劣: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⑥舆人:众人。⑦褚:储藏。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克救也克:能够。

B.郑伯如晋如:到……去。

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贿:贿赂。

D.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鄙:边远的地方。

7.下列句中的“病” 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B.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C.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D.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8.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

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

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⑥德,国家之基也

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⑧夫令名,德之舆也

A. ⑧②

B. ⑥⑤

C. ①③

D. ⑦④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

C.子产认为治国应该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

D.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的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闻忠善以报怨,不闻作威以防怨。(3分)

译文:

(2)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4分)

译文:

(3)子产而死,谁其嗣之?(3分)

译文:

文言句式专练答案

1.A(A项是被动句,BCD三项都是判断句)

2.C(C 项中“于”只引进对象,不表被动,AB D三项都是被动句)

3.A(“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意思是“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是定语后置;B 是宾语前置;C是被动句;D是判断句)

4.C(宾语前置句;AB D都是状语后置)

5.C(A为无标志判断句;B “者……也”表判断;D“……也”表判断)

6. A(判断句)

7.D(A “黑质而白章”省略主语“异蛇”;B “请以剑舞”省略谓语“为乐”;C “告以事”省略宾语“之”)8.B (①是倒装句,②是判断句;A 都是判断句;C都是被动句; D都是宾语前置句)

9. D (A宾语前置;B省略句,两句都省略“于”;C固定句式)

10.D (判断句。A(我)弗敢专也;B (予)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予)手自笔录,(予)计日以还;C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11.C (例句和C项都是省略句,分别是“以钟磬置(于)水中”“竖子不足与(之)谋”;A B D 三项都是判断句)

12.A(状语后置;例句及 B C D定语后置)

13.B(宾语前置;A状语后置; C D被动句)

14.C(判断句; A B D被动句)

15.D(省略句,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A B C均为宾语前置句)

16. C( C项为陈述句;其余为判断句)

17. B(B项是陈述句,其余为判断句)

18.D (D项是宾语前置句,其余为判断句)

19.A ( A 项是判断句,其余是宾语前置句)

20.D (D项是状语后置句,其余是宾语前置句)

21.D (①为宾语前置,②为状语后置;AB均为状语后置句;C两句都是宾语前置句)

22.A (A①是状语后置,②是宾语前置; B都是宾语前置; C都是状语后置; D 都是被动句)

二、1.(1)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

(2)这镜子使我好痛苦。

(3)安然自得地认为,没有像自己漂亮的人了。

2.(1)我重用你,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2)我凭着文章和正直的品德任职,不是庸庸碌碌靠人帮忙才做官的。

3.(1)张仪在秦惠王面前诋毁陈轸说。

(2)我听说您要离开秦国到楚国去,有这样的事吗?

(3)忠于国君还要被摒弃,我不到楚国去到哪里去呢?

三、1.(上海卷)(1)坚守,固守(2)成功(3)一起(4)防守,登

2. B

3.(1)(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也是你的职分。

(2)即使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不像差役、百姓这样。

4.杨氏设身处地为胥吏、百姓考虑(1分),激发出众人保卫家园的志气(1分)。

5.深明大义(1分)、有勇有谋、热爱国家(答对任意一点得1分)。

6.C(贿,意思是“钱财”)

7.B(B项与“郑人病之”同属意动用法,译为“以……为病”,即译为“对……感动担忧”;A成为病态,动词;C 患病,动词;D使……成为病态,使动用法)

8.C (①写子产劝宣子治国以德,表现了子产治国以德思想。③写子产不赞成毁乡校,善于听取人民的各种意见,表现了一定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C;②写子产能区别对待卿大夫,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A;④写乡校的作用,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D;⑤写人要爱人,就要让他做有利于他的事,这是怎样“爱人”的问题,与以民为本关系不大,故排除B;⑥这是直接表现治国以德的思想;⑦写子产从谏如流;⑧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用比喻说明好名声的重要)

9.A,“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错。

10.(1)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

(2)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

(3)子产死了,谁来继位?

参考译文(上海卷)

建中四年(公元738年),项城被叛军围困。县官李侃不知怎么才好。他的妻子杨氏说:“您是县官,叛贼到当守卫;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职守。您假如逃跑,那么谁来守城?”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杨氏说:“假如不守住,县城将被叛贼抢夺去,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叛军的积蓄,政府的财库都成了他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夺取贼兵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重赏鼓励敢死的士兵,那一定能成功的。”

于是在庭院召集胥吏百姓。杨氏说:“县官,确实是一城之主,虽然如此,任期满了就离职而去,不像吏人百姓那样。吏人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相互出力死守这个县城,怎能忍心丧失自身而成为叛贼俘虏呢?”众人都流泪答应了。得到数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上了城墙。

项城是小地方,没有长戟劲弩精良武器,没有高城深沟来固守。叛贼气焰嚣张,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跳过城墙而攻下项城。此时守城士兵用普通的弓箭射贼人,射中了他们的统帅,落马而死。叛贼失势了,接着全都逃跑了。项城的人没有伤亡。

参考译文(江西卷)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郑国的上卿)子皮想让尹何掌管(他自己的)封地(邑)。子产说:“(他太)年轻,不一定行。”子皮说:“(他很)善良,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子产说:“不行!人要爱护(一个)人,是要(做)利于他(的事)。如今您爱护(一个)人就让他从政,(这就)犹如还不会拿刀就让他切割,他(将受)的伤肯定很多。您爱人,以伤害他为结果,那谁还敢企求受到您的爱护啊?您有美好的绸缎,不会让人学着做衣服;大的官职、大的封地,身家所托付的东西啊,却让学习的人去治理,那不是为美好的绸缎着想得(比官职、封地)更多吗?(我)侨听说的是(先)学习然后主政,没听说过用执政来学习的啊。如果一定这么做,必定有所损害。

范宣子当权,诸侯向晋国贡献的负担很沉重。郑国的人把这事看作忧患。二月,郑国国君往晋国,子产(公孙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委托书信给子西(子西随郑伯如晋),带给范宣子,信上说:“您为政于晋国,四邻诸侯没听

说(您的)的美德,却听说(向诸侯索取的)贡纳很重,我呢,对此很不理解。我听说君子掌管国家的,不是担忧没有财物,而是担忧没有好名声。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德行,是国家的根基。有基础就不致毁坏,为什么不致力于此呢?(在位者)有美德就能与大家共同享乐,众人快乐就能统治长久。范宣子很高兴,于是减轻了诸侯的进贡。

子产让城市和乡村有所区别,上下尊卑各有职责,土地四界有水沟、庐舍和耕地能互相适应。对卿大夫中忠诚俭朴的,听从他,亲近他;骄傲奢侈的,依法惩办。子产参与政事一年,人们歌唱道:“计算我的家产而收财物税,丈量我的耕地而征收田税。谁杀死子产,我就助他一臂之力。”到了三年,又歌唱道:“我有子弟,子产教诲;我有土地,子产栽培。子产死了,谁来继位?”

判断句练习题

一、根据要求做题:

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今君乃亡赵走燕

B、嬴乃夷门抱关者

C、旬乃还第

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

[答案]B

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天下之大贼也

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不知木兰是女郎

[答案]D

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B、故木受绳则直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位卑则足羞

[答案]C

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梁父即楚将项燕

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D、若即若离

[答案]A

二、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

1.灭六国者,六国也。

[答案]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

形式:……者,……也。

2、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答案]现在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形式:用“为”表示判断。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答案]这就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

形式:用“则”表示肯定判断。

4、环滁皆山也。

[答案]环绕滁州的都是山。

形式:用“皆”表示判断。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答案]这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

形式: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被动句练习题

一、按要求做题:

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败秦师于崤

B恐为操所先

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答案]A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D受制于人

[答案]A

宾语前置句练习题

一.按下列要求做题

1.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A何以知之?

B未之有也。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 唯才是举。

答案:C

2.A君安与项伯有故?

B唯余马首是瞻

C君何以知燕王?

D寂寥而莫我知也。

答案:A

二.请翻译下列划线的文言句子,并指出宾主语前置的条件。

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答案:大王来时拿什么礼物?

条件:疑问句中,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2、沛公安在?(《鸿门宴》)

答案:沛公在哪里?

条件:疑问句中,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孔子云:“何陋之有?”

答案: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

条件:“之”作为提宾的标志

4、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答案:好像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功劳!

条件:“之”作为提宾的标志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答案:不理解句读,不能解决疑惑。

条件:“之”作为提宾的标志

6、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答案:离开我三十里,只听从命令。

条件:“之”作为提宾的标志,

7、古之人不余欺也。

答案:古代人没有欺骗我。

条件:否定句中,宾语是代词,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句练习题

一.按下列要求做题:

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疆土之新辟者,移民以居之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答案:B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它的形式。

①中心词+之+定语+者;②中心词+而+定语+者;③中心词+之+定语。

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答案:村中一个多事的少个驯养了一只虫。

形式:中心词+定语+者

2、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答案: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随着歌声而相和伴奏。

形式:中心词+定语+者

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答案:能不改变自已志向的官员,全国这样大的地方,有几个人呢?

形式:中心词+而+定语+者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答案: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形式:中心词+之+定语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答案:铿然有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

形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状语后置句练习题:

翻译下列状语后置句。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答案:月亮从东山的上面升起,在斗牛之间徘徊。

2、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答案:州官登门,催促之心比星火还急。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答案: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背着或头顶着重物在路上走了。

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的综合练习题:

一.阅读下文,找出文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并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师旷琴撞晋平公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日:“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衣襟)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日:“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日:“释之,以为寡人戒。”

1、写出短文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句。

答案:

(1)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

译文: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

(2)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译文: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3)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译文:“刚才有个小人在旁边胡说八道,

2、写出短文的两个宾语前置句。

答案:(1)、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译文:没有比做君主更快乐的事了!只有他的话没有人敢违抗。

(2)、公曰:“太师谁撞?”

译文:晋平公说:“太师,您撞谁呀?”

文言虚词练习

一、课文巩固

1、指出下面句子中“之”的意义或用法。

①我见相如,必辱之。()②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④何陋之有?()

⑤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⑥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⑦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⑧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2、指出下面句子中“而”的意义或用法。

①蟹六跪而二螯。()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④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⑦吾尝终日而思矣。()⑧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3、指出下面句子中“以”的意义或用法。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③秦亦不以

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④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⑤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

⑥(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⑦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⑧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⑨敛赀财以送其行。()

⑩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4、指出下面句子中“于”的意义或用法。

①得复见将军于此。()②故燕王欲结于君。()

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指出下面句子中“为”的意义或用法。

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④而为之记,亦以明生死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⑤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为1:()为2:()⑥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⑦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为1:()为2:()

⑧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1:()为2:()

6、指出下面句子中“因”的意义或用法。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④我欲因之梦吴越。()

⑤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⑥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⑦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⑧蒙故业,因遗策。()

⑨相如因持璧却立。()

7、指出下面句子中“乃”的意义或用法。

①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②良乃入,具告沛公。()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⑤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⑥今君乃亡赵走燕。()

⑦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⑧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⑩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8、指出下面句子中“其”的意义或用法。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③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④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⑥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⑦其皆出于此乎?()⑧其孰能讥之乎?()

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⑩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9、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或未易量。

A、人或易之,人或损之。

B、冀君实或见恕也。

C、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10、下列“所以”的意义不同于其他几项的一项是()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复音虚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是()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②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③失向来之烟霞。

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⑤可以一战,战则请从。⑥观于天地山水鸟兽虫鱼,往往有得。

⑦然而成败易变,功业相反也。

A、①③⑥

B、②⑤⑦

C、①⑥⑦

D、④⑤⑥

二、课外拓展。

(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武帝欲杀乳母,乳母告急于东方朔,朔曰:“帝忍而愎①,旁人言之,益死之速耳。汝临②去,但屡顾我,我当设奇以激之。”乳母如言,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今已大,岂念汝乳哺时恩耶?”帝怆然,遂舍之。

注释:①愎:执拗。②临:临刑。

12、与例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乳母告急于东方朔。

A、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B、赵氏求救于齐。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业精于勤,荒于嬉。

13、与例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我当设奇以激之。

A、以乱易整,不武。

B、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将帅二三子以蕃。

D、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缟为冠也,而越人徒跣剪发,游不用之国,欲无穷得乎?”

14、选出与“而徙于越”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缟为冠也,而越人徒跣剪发。

B、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C、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D、吾尝终日而思矣。

15、选出与“或谓之曰:…子必穷!?”中的“或”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或曰:“此鹳鹤也。”

B、或师焉,或否焉。

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D、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张仪于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反见辱,怒,念诸侯莫可事者,独秦能苦赵,乃遂入秦。……张仪既相秦,为文檄告楚相曰:“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

16、下面对词语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①“已学”是“学成之后”,“已而”是“不久”、“接着”,表示相隔时间不长。

②“子毋读书游说”之“毋”,表示否定,相当于“不要”。③“安得此辱乎”是反问语气,是“怎么会有这种屈辱呢?”

④“念诸侯莫可事者”之“莫”,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⑤“乃遂入秦”,“乃遂”是同义词连用。

⑥“张仪既相秦”之“既”与“张仪已学”之“已”是同义词。

⑦“我不盗而璧”之“不”,用法同现代汉语。

⑧“文檄”中的“若”、“而”、“汝”是同义词,都是第二人称。

A、①③⑤⑧

B、②④⑥⑧

C、①②④⑦

D、③⑤⑥⑦

(四)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文信侯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吾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甘罗曰:“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君其试臣,何遽叱臣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

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请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也。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

17、对下列句子中的“而”字解释不确切的一项是()

A、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表承接,有因果联系的意思。

B、而不肯行——表转折,相当于“却”。

C、我自行之而不肯——表转折,相当于“却”。

D.七岁为而为孔子师——表承接,相当于“就”。

18、下列各组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之:①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其:①君其试臣,何遽叱臣乎?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以:①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D、于:①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与?②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19、对下面三个句子的语气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君侯何不快甚也?②汝安能行之也?③何遽叱臣乎?

A.三句都是反问语气B.①是询问,②③是反问

C.①②是询问,③是反问D.三句都是询问语气。

答案一、

1.①他。②到,去。③这。④提宾的标志。⑤我。⑥我。⑦的。⑧取消句子独立性。

2.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④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⑤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⑥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⑦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⑧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①拿。②凭。③把。④因为。⑤在⑥率领⑦相当于“而”,表并列。⑧表承接。⑨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来”、“用来”。⑩因为。

4.①在。②跟、同。③对、对于。④比。⑤被。⑥被。

5.①给,替。②给,替。③因为。④写。⑤为:是。为:用作助词,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⑥与⑤的第二个“为”意义相同。⑦为:替。为:谋划。⑧为:治理。为:被6.①通过,经由。②趁此,趁着。③依靠,凭借。④因为。⑤根据,依照。⑥趁着。⑦缘由,机缘。⑧沿袭。

⑨于是,就。

7.①表示顺承,可译为“就”“于是”。②表示顺承,可译为“就”“于是”。③表出乎意料,译为“竟(然)”。④表出乎意料,译为“竟(然)”。⑤表转折,译为“却”。⑥表转折,译为“却”。⑦表轻微的转折,译为“才”“这才”。⑧表轻微的转折,译为“才”“这才”。⑨表第二人称,译为“你的”。⑩表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8.①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他、的。②用作第三人称,他。③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④指示人、事、物,那。⑤指示人、事、物,那。⑥其中,其中的。⑦表示测度语气,可译为“大概”。⑧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难道”。⑨表示期望语气,可译为“可要”。⑩表示婉商语气,可译为“还是”。9.B(或许,①有的,③有的人,④或者)

10.D(表手段,方式,译为“靠他来”)

11.C(②把……当作③刚才④于是,写⑤可以,凭借)

二、

(一)12.B(介词,向。A:在。C:比。D:由于)13.C(连词,表目的。A:介词,用。B:介词,表原因。D:介词,表方式,凭)

(二)14.B(表顺承。A:表转折。C:你。D:表修饰)15.C(表选择的连词,译为“或者”,其余译为“有的”)(三)16..A(②相当于“不”。④相当于“没有谁,没有哪一个”。⑥既:已经。已:停止。⑦不:没有。)(四)17.C(表递进,可译为“尚且”)18.D

一.教学内容:

文言虚词

二. 重点、难点:

1. 了解常见虚词的用法

2. 了解常见虚词在句中位置

预测题型(1)几组常见虚词语境义异同辨析;(2)虚实兼类现象的辨析;(3)不同的语境中辨析同一个虚词的用法;(4)在语句翻译中解释虚词的意义;(5)几个不同读音的虚词在一定语境中用法相同的辨识

三【模拟试题】(一)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B. 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

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C. 人遂竞贡新果。

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

D. 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

2. 下列各项中两个划线词的词性,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B.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C.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3. 与“华而不实”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C.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D.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 下列八句中划线的“之”“其”全部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3分)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3)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4)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之许寡人!

(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6)而余亦悔其之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7)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之入也

(8)会其之怒,不敢献

A. (3)(4)(6)(7)

B. (2)(3)(6)(8)

C. (3)(5)(7)(8)

D. (1)(4)(5)(8)

5. 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3分)

(1)汝归勿遽言(2)奈并累若属何

A. (1)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2)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B. (1)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2)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C. (1)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2)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D. (1)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2)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6. 选出与例句划线虚词用法相同的一句(2分)

例句: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

A. 以攻则取,以守则用,以战则强

B.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C.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D.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E. (土地房屋)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

7. 下列句中的“其”字已按意义作了分类,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2分)

(1)百姓多闻其贤,未闻其死也(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3)君其勿复言,将令斯(李斯自指)得罪(4)欲加之罪,其患无辞乎(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6)一之谓甚,其可再乎(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8)君子其无废先王之攻

A. (1)(2)/(3)(8)/(4)(6)/(5)(7)

B. (1)(5)/(2)(7)/(3)(8)/(4)(6)

C. (1)(4)/(3)(7)/(2)(8)/(5)(6)

D. (1)(3)/(2)(6)/(4)(7)/(5)(8)

8. 下列句中的“之”字已按意义作了分类,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2分)

(1)故水旱不能使之饥(2)晏婴,齐之习辞者也(3)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4)虽鞭之长,不及马腹(5)何以令之有妻(6)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7)居倾之,其母死,吴起终不归(8)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9)吾有老父,身死则莫之养也(10)久之,秦召燕王

A. (1)(3)/(2)(4)(8)/(5)(6)/(7)(9)(10)

B. (1)(6)(9)/(2)(5)/(3)(7)(8)/(4)(10)

C. (1)(4)/(2)(5)(9)/(3)(8)/(6)(7)(10)

D. (1)(5)(9)/(2)(6)/(3)(4)(8)/(7)(10)

9. 下列句中的“于”字已按意义作了分类,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2分)

(1)王若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子贡贤于仲尼(3)是何以异于刺人而杀之(4)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5)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舜流共工于幽州(8)余方知大声发于水上(9)彼所求者,于我如瓦石耳(10)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A. (1)(3)/(2)(6)/(4)(7)/(5)(10)/(8)(9)

B. (1)(2)/(3)(7)/(4)(8)/(5)(10)/(6)(9)

C. (1)(2)/(3)(10)/(4)(7)/(5)(8)/(6)(9)

D. (1)(4)/(2)(8)/(3)(6)/(5)(10)/(7)(9)

10. 下列句中的“而”字已按意义作了分类,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2分)

(1)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2)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3)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4)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5)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6)秦军灭滑而还(7)人莫能左画方而右画圆也(8)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9)而母,婢也(10)楚不用吴起而削(削弱)乱,秦行商君而富强

A. (1)(8)/(2)(5)/(3)(7)/(4)(10)/(6)(9)

B. (1)(7)/(2)(9)/(3)(8)/(4)(10)/(5)(6)

C. (1)(8)/(2)(7)/(3)(5)/(4)(6)/(9)(10)

D. (1)(7)/(2)(8)/(3)(9)/(4)(10)/(5)(6)

11. 下列句中的“以”字已按意义作了分类,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2分)

(1)丁乃以身翼翁而进(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而始流(3)以德报怨,何如(4)其为人也,善射以好思(5)先生伏踬就地,匍匐以进(6)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7)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8)君主明以严,将帅智以武(9)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10)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A. (1)(3)/(2)(5)/(4)(8)/(6)(10)/(7)(9)

B. (1)(4)/(2)(5)/(3)(8)/(6)(10)/(7)(10)

C. (1)(4)/(2)(5)/(3)(6)/(7)(8)/(9)(10)

D. (1)(3)/(2)(6)/(4)(8)/(5)(10)/(7)(9)

12. 下列句中的“焉”字已按意义作了分类,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2分)

(1)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倍(增加)邻(2)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3)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5)天下之父之归之,其子焉往(6)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7)焉有为人妇不事舅姑者(8)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A. (1)(3)(7)/(2)(4)(8)/(5)(6)

B. (1)(5)(7)/(2)(3)(8)/(4)(6)

C. (1)(4)(6)/(2)(3)(8)/(5)(7)

D. (1)(3)(6)/(2)(5)(8)/(4)(7)

13. 下列各句中的“也”都是表语气的,按其表示的语气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3)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4)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5)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6)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7)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8)窃为大王不取也(9)独五人之者,何也(10)君谓皇上何如人也?(11)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12)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A.

(1)(2)(3)(5)(11)(12)/(4)(6)(7)/(8)/(9)(10) B. (1)(2)(3)(5)/(4)(6)(7)(8)/(9)(10)(11)(12)

C. (1)(2)(5)(11)(12)/(4)(6)(7)/(3)(8)/(9)(10)

D. (2)(3)(5)(11)(12)/(1)(4)(6)(8)/(7)(9)(10)

14. 下列各句中的“矣”按表陈述、感叹、祈使、疑问语气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1)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2)甚矣,汝之不惠(3)年几何矣(4)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5)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6)尔来二十有一年矣(7)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A. (1)(2)(6)/(3)/(4)/(5)(7)

B. (1)(4)(6)/(2)(7)/(5)/(3)

C. (1)(2)(3)/(6)/(4)/(5)(7)

D. (1)(4)(6)/(3)/(5)(7)/(2)

15. 下列划线的“已”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 庭有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

B.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C. 其间衰老者或者代谢,然已不下二十余人。

D.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

16. 和“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中的“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句是(2分)

A.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B. 盖一岁之犯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C. 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

D.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17. 下列划线的“若”按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1)若毒之乎?(2)安有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3)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5)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6)急湍若箭,猛浪若奔(7)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8)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9)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10)以若说论之。

A. (1)(3)(10)/(2)(6)(7)/(4)(8)(9)/(5)

B. (1)(3)/(2)(6)(7)(10)/(4)(8)(9)/(5)

C. (1)(3)/(2)(6)(7)/(4)(5)(8)/(9)(10)

D. (1)(3)/(2)(6)(7)/(4)(8)/(9)(10)/(5)

18. 下列划线“遂”意义和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 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

B. 群下莫敢正言,福复上书……上遂不纳。

C. 秦王度玉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D. 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19. 下列各句中“所”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1)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2)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3)载舟覆舟所宜慎。(4)羸闻如姬父为人所杀。(5)乐土乐土爰得我所。(6)师之所为,郑必知之。(7)我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8)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9)顾计不如所出耳。(10)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

A. (1)(2)(7)/(3)(4)(8)/(6)(9)(10)/(5)

B. (1)(7)/(4)(8)/(2)(3)(6)(9)/(5)(10)

C. (1)(7)/(2)(4)(8)/(3)(6)(9)/(5)(10)

D. (1)(2)(4)(7)(8)/(3)(5)(6)(9)(10)

20. 下面各句中的“者”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 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

B. 我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 予为斯序……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D.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21.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全作兼词的一项是(2分)

(1)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2)如若不信,盍试为之。(3)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以北。(4)居心叵测。(5)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6)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7)青麻头伏焉。

A. (3)(5)

B. (1)(5)(7)

C. (4)(5)(6)

D. (2)(6)(7)

22. 对划线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日,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以”可换成“于”,引进时间)

B.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可用“乃”代替,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C.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之”可换用“其”,代词,代“这件事”)

D. (1)公子畏死邪?何泣也?(2)年几何矣?(<1>句中“也”和<2>句中“矣”同表疑问语气,“矣”可换用“也”)

二. 1. 下列句中“安”的用法与其它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

B.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C.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 下列句中“但”的用法与例句中的“惟”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我亦无他,惟手熟耳。(《卖油翁》)

A.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

B. 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采草药》)

C.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D. 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3. 下列句中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释担而立,睨之。(《卖油翁》)

A.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B.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富(《隆中对》)

C.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D.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4. 下列句子中“何”作疑问副词的一项是:()

A. 刘豫州今欲何往?(《赤壁之战》)

B. 春者何?岁之始也。(《公羊传·隐公元年》)

C.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D.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5. 下列句中的“或”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A.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为政》)

B.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C.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文言句式专项练习

文言句式专项练习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 C.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 D.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 下列句子哪一句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 A. 予本非文人画士 B. 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Cxx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3. 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A. 甚矣,xx之不惠 B. 古之人不余欺也 C. 天大寒?…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亮)每白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忌不白信,而复问其妾/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 C. xx公安在/大王来xx

D. 微斯人,吾谁与归/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担不毂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B. 夫晋,何厌之有/子何恃而往 C.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 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6.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B.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 C.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D.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乙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A. 故内惑于xx,外欺于xx B. xx毙于xx人 C.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D. 不拘于时,学于余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 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B. xx恐不可得,徒见欺

文言文句式理解练习全

第三讲: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练习一、翻译下列句子,指出判断句类型。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3·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6·人非生而知之者。 7·刘豫州王室之胄。 8·非死则徙尔。 9·梁文即楚将项燕。 10·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11·环村居者皆猎户。 12·予本非文人画士。 1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4·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 15·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16·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17·夫鲁,齐晋之唇。 1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9·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2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21·且相如素贱人。 22·臣本布衣。 2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4·此为何若人也。 25·视之,非字而画。 26·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27·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 2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9·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版本。 30·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练习二:在下面文段中找出判断句,并翻译它。 1、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2、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崐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二·被动句 (三)练习: (1)指出被动句式的句子类型,并翻译句子。 1、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4、惠连幼有奇才,不为父方明所知。 5、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 6、季布留邸一月,见罢。 7、有备则治人,无备则治于人。 8、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 9、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10、汝可疾去吴,且见禽。

2019文言句式练习题

文言句式练习题9、26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C.六国破来,非兵不利,战不善 D.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 2.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C.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不能容于远近 3.下列各句中是定语后置现象的一项是()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子何恃而往? C.欲与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D.刘备,天下枭雄 4.下列句子中,没有状语后置的一项是() A.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一旦山陵崩,信陵君何以自托于赵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D.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5.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神仙之说,所谓画蛇添足 B.夫天者,人之始也 C.然是说也,余常疑之 D.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6.下列句子中,没有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B.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夫晋,何厌之有? 7.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燕赵之君,始有远略 8.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②《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B.①甚矣,汝之不惠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②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D.①大王来何操?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9.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A.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B.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文言句式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 一、判断句练习题 (一)根据要求做题: 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今君乃亡赵走燕 B、嬴乃夷门抱关者 C、旬乃还第 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 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天下之大贼也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D不知木兰是女郎 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B、故木受绳则直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位卑则足羞 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梁父即楚将项燕 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D、若即若离(二)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 1.灭六国者,六国也。 [答案]: 形式: 2、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答案] 形式: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答案] 形式:。 4、环滁皆山也。 [答案] 形式: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答案] 形式: 二、被动句练习题 (一)按要求做题: 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败秦师于崤 B、恐为操所先 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D、受制于人 (二) 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被动的标志。

3、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被动句) 二.阅读下文,把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是何种句式。(2003年全国高考题) ①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我!”及弥子色衰而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尝矫驾吾车,又尝食我以余桃。”②故弥之行未变于初也,前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至变也。(《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 答案: ①过去弥子瑕被卫君宠爱。(被动句) ②所以,弥子的行为和当初相比没有变化,以前被称赞而以后却(因此)获罪的原因,是因为人的爱憎感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被动句) 四、宾语前置句练习题 (一)按下列要求做题 1.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A何以知之 B未之有也。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 唯才是举。 2. 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A君安与项伯有故 B唯余马首是瞻 C君何以知燕王 D寂寥而莫我知也。 二.请翻译下列划线的文言句子,并指出宾主语前置的条件。 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答案: 条件: 2、沛公安在(《鸿门宴》) 答案: 条件: 3、孔子云:“何陋之有” 答案: 条件: 4、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答案: 条件: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答案: 条件: 6、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答案: 条件: 7、古之人不余欺也。

(完整版)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带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 (一) 1、选出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 )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D、斯固百世之遇也 2、选出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 A、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B、洎牧以谗诛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智勇多困于所溺 3、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 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B、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C、安在沛公能急人之困也 D、何由知吾可也 4、选出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 ) A、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5、选出不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项( ) A、洞庭君安在哉 B、以勇气闻于诸候 C、青,取之于蓝 D、虽董之以严刑 6、选出不属于省略句的一项( ) A、今以钟磬置水中 B、吾从而师之 C、沛公居山东时 D、百姓之不见保 7、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何以能鼓乐也 B、不然,籍何以至此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8、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 9、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此世所以不传也 C、夫水,智者乐也 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10、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而诸侯敢救赵者 B、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C、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D、客有吹洞箫者 11、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既而得其尸于井 B、句读之不知 C、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D、会于西河外渑池 12、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王语暴以好乐 B、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 13、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为大梁夷门监者②至于激于义理者不然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④忌不自信⑤见羽旄之美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带答案)教学内容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带答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题练习 (一) 1、选出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 )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D、斯固百世之遇也 2、选出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 A、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B、洎牧以谗诛 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D、智勇多困于所溺 3、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 A、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B、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C、安在沛公能急人之困也 D、何由知吾可也 4、选出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 ) A、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B、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5、选出不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项( ) A、洞庭君安在哉 B、以勇气闻于诸候 C、青,取之于蓝 D、虽董之以严刑 6、选出不属于省略句的一项( ) A、今以钟磬置水中 B、吾从而师之 C、沛公居山东时 D、百姓之不见保 7、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何以能鼓乐也 B、不然,籍何以至此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8、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B、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 9、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B、此世所以不传也 C、夫水,智者乐也 D、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10、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而诸侯敢救赵者 B、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C、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D、客有吹洞箫者 11、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既而得其尸于井 B、句读之不知 C、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D、会于西河外渑池 12、选出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A、王语暴以好乐 B、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 13、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为大梁夷门监者②至于激于义理者不然③保民而王,莫之能御④忌不自信⑤见羽旄之美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⑦未可以为信也⑧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⑨赵氏求救于齐⑩南冥者,天池也 A、①⑩/②⑤/③④/⑥⑧⑨/⑦ B、①⑦/②⑩/③④/⑤⑥/⑧⑨ C、①⑩/②⑧/③④/⑤/⑥⑨/⑦ C、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⑩ 14、选出对下列文言语句归类正确的一项( ) 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③惟兄嫂是依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教师用) 一、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习题:[答案]B 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就是 A、今君乃亡赵走燕 B、嬴乃夷门抱关者 C、旬乃还第 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 2、“就是”表判断的一项就是[答案]D A就是天下之大贼也 B就是胜之舍人也 C就是吾剑之所从坠 D不知木兰就是女郎 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就是[答案]C 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B、故木受绳则直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位卑则足羞 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就是[答案]A A、梁父即楚将项燕 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D、若即若离二、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 5、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就是被动句的一项[答案]A A败秦师于崤 B恐为操所先 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6、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就是(D)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7、从句式瞧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就是( A)。 A、甚矣,汝之不惠 B、请其矢,盛以锦囊 C、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D、梁,吾仇也 8、下面的句子句式两两相同的就是A与C,B与D。 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C、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齐人勿附于秦 16、下列句子有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D介词结构后置,E句子成分的省略(即省略句)请在句后括

号内标上序号注明。就是省略句的,要补出省略成分。属两种句式的,同时写出。 ①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A)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 ③不拘于时,学于余。(B D)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D)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E) 1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她各句不同的一项就是( C)。 A、时人莫之许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就是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24、下列疑问句不表示反问的一句就是(C )。 A、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B、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C、谁为哀者? D.安能屈豪杰之流……发其志土之志哉? 2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就是(B)这就是考倒装句的,B没有倒装,其它都有。 A、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C、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D、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三在后面的括号内标出句式类型(写序号)。 A、判断句 B、被动句 C、宾语前置 D、定语后置 E、省略句 F、介宾短语后置 G、主谓倒装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B ) 2、大王来何操?( C ) 3、《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C ) 4、就是以后世无传矣。( C ) 5、而君幸于赵王。( B ) 6、惟您就是问。( C ) 7、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B ) 8、沛公安在?( C ) 9、问今就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A ) 10、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A E ) 1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 12、微斯人,吾谁与归?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C ) 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B ) 1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B ) 15、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C ) 16、率师以来,唯敌就是求。( C ) 17、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座上。亚父受玉斗,置之(于)地,拔剑撞而破之。 18、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 ) 1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 )

最新中考初中文言文句式+文言文练习题

中考初中文言文句式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文言文中,判断句有以下八种形式: (—)、用“……者,……也”来表示。 1、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3、吾之妻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者……也”来表示,即主语后面不用“,”号。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3、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 4、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知殊遇,欲报之于殿下也《出师表》 (三)、用“……者也”表示判断,翻译时“者也”不译。 1、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 3、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四)、用“……也”来表示。这有两种情况: (1)主语后有“,”号,翻译时便去掉“,”号,再加“是”。 1、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山市》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5、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 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2)主语后无“,”号,只在主语后加“是”,“也”字不译。 1、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2、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6、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五)、用动词“为”作判断,把“为”直接翻译成“是”,语序不变。 1、此为何若人《公输》 2、为与此同类《公输》 3、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文言句式专项练习题

文言句式专项练习题 1、判断句: (1)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4)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5)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6)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倒装句: (1) 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2)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宾语前置) (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定语后置) (4)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定语后置) (5)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定语后置) (6)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定语后置) (7) 吴儿善泅者数百。(定语后置) (8)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状语后置) (9)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状语后置) (10)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

(11)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状语后置) (12)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状语后置) 文言文句式练习 一、与众不同的判断句是 A、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屈原列传》) B、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C、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 D、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治平篇》) 二、全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2)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3)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4)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卖炭翁》) (5)宋何罪之有?(《公输》) (6)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几时有》) (7)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 (8)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 A、(2)(3)(5)(7) B、(2)(3)(5)(8) C、(3)(5)(7)(8) D、(3)(4)(6)(7)

文言句式练习精品(含答案)

文言句式练习1 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 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 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1.D. “屈平”句为陈述句,其余为判断句。 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予本非文人画士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2.B.(其余为否定性判断句。)

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古之人不余欺也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3.A.(主谓倒装。)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 C.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4.D.(“大阉之乱”一句没有宾语前置。)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B.夫晋,何厌之有?/ 子何恃而往?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5.A.都是宾语前置,且以“之”“是”为标志; B.宾语“何”前置 C.“安在”,即“在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王”句无前置宾语; D.“子”句无前置宾语,“臣”句,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6.B.(都表被动。)

文言句式练习

文言句式练习 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 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 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予本非文人画士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 A.甚矣,汝之不惠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 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B.夫晋,何厌之有子何恃而往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7.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毋宁毙于虞人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8.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 A.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9.下列句子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卿欲何言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③吾属今为之虏矣 ④不然,籍何以至此⑤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⑦子何恃而往⑧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 10.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省略现象的一项是( ) A.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B.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C.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教师用)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 (教师用) 一.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习题:[答案]B 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今君乃亡赵走燕 B、嬴乃夷门抱关者 C、旬乃还第 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 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答案]D A是天下之大贼也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D不知木兰是女郎 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答案]C 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B、故木受绳则直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位卑则足羞 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答案]A A、梁父即楚将项燕 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D、若即若离

二、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 5.灭六国者,六国也。 [答案]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形式:……者,……也。 6、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答案]现在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形式:用“为”表示判断。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答案]这就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形式:用“则”表示肯定判断。 8、环滁皆山也。 [答案]环绕滁州的都是山。形式:用“皆”表示判断。 9、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答案]这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形式: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10、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答案]A A败秦师于崤 B恐为操所先

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11 A同舍生皆被绮绣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D受制于人 [答案]A 12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被动的标志。 1、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2004上海高考题) [答案]您赶快离开,不要留下来!(否则),您会被楚国抓住。 13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D)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14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 1.甚矣,汝之不惠 2.请其矢,盛以锦囊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4.梁,吾仇也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其势弱于秦 7.痛哉斯言 8.其两股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9.何以谓之文也 、7/2、6/3、5/4/8/9 、4/2、3/5、6/7/8/9

(完整版)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 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 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予本非文人画士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 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 D、微斯人,吾谁与归//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B、夫晋,何厌之有//子何恃而往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 C、生孩六月,慈你见背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7、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毋宁毙于虞人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及练习题一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一 判断句练习题 一、根据要求做题: 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今君乃亡赵走燕 B、嬴乃夷门抱关者 C、旬乃还第 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 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天下之大贼也 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不知木兰是女郎 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B、故木受绳则直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位卑则足羞 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梁父即楚将项燕 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D、若即若离 二、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 1.灭六国者,六国也。 2、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环滁皆山也。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动句练习题 一、按要求做题: 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败秦师于崤 B、恐为操所先 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D、受制于人 二、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被动的标志。 1、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2004上海高考题) 2、天监初,父为吴兴原乡令,为奸吏所诬,逮诣廷尉。(2007年佛山一模) 3、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5、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6、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 7、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二 省略句练习题: 一、请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补充省略的成分,并指出省略的成分。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 3、项伯乃夜弛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二.阅读下文,把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是何种句式。(2003年全国高考题) ①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

高中文言句式练习题带答案

一、判断句练习题 1、“乃”帮助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 A、今君乃亡赵走燕 B、嬴乃夷门抱关者 C、旬乃还第 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 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 A、是天下之大贼也 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不知木兰是女郎 3、“则”辅助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 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B、故木受绳则直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位卑则足羞 4、“即”辅助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 A、梁父即楚将项燕 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D、若即若离 二、被动句练习题1、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 A、败秦师于崤 B、恐为操所先 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 D、受制于人 三、20选择题检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刘备天下枭雄 C、《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妪,先大母婢也 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 专业word可编辑.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予本非文人画士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3、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 A、甚矣,汝之不惠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也 C、沛公安在//大王来何操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5、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B、夫晋,何厌之有//子何恃而往 C、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D、子非鱼,安知我不知鱼之乐//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其印为予从辈所得报充里正役 C、生孩六月,慈你见背//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7、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毋宁毙于虞人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 专业word可编辑.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项练习

文言文特殊句式专项练习 班级姓名成绩 一、句式判断 1、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A.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 何为其然也? B.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C.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 D. 沛公安在? 3、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拘于时,学于余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为天下笑者,何也? D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4、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 )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C.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C.不能容于远近 D.此亡秦之续耳。 6、从句式角度看,对下列两组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④客有吹洞萧者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7、从句式角度看,写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不同的是()

A、聚之咸阳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 D、戍卒叫,函谷举。 8、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D、是社稷之臣也。 9、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10、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A、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B、而又何羡乎?而今安在哉? C、吾属今为之虏矣! D、徘徊于斗牛之间 11、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妪,先大母婢也。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徒也。 C、大王来何操? D、余威震于殊俗 12、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凌万顷之茫然 A、铸以为金人十二 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D、以为桂林、象郡 1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A、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金城千里 D、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14、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而耻学于师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渺渺兮于怀 D、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15、下列句式不属于判断句的一项是() 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竖子不足与谋 C、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6、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 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

文言文文言句式专项训练及答案讲解学习

文言文文言句式专项训练及答案

文言句式练习(一)判断句 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夫战,勇气也。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环滁皆山也。 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9、非我也,兵也。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刘备天下枭雄 C 《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妪,先大母婢也 D.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予本非文人画士 B.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 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D.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3.下列句中“为”字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 C.以臣为愚 D.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子其他三句的是( ) A.管仲贤佐也 B.桓公霸君也 C.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D.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三、阅读下文,指出划线句子是何种句式。 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1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桓公曰:“2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zì)牛,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3傍邻闻之,以臣为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4此夷吾之愚也。 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5桓公,霸君也;管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及桓公、管仲者与。”(《说苑?政理》) 文言句式练习(二)被动句 一、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及其特点。 1、不拘于时,学于余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3、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7、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8、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二、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其印为.予从辈所得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D.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 2.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句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不能容于远近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教师用)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4377 更新时间:2009-10-15 文 章录入:admin] 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题(教师用) 一.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习题: 1、“乃”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今君乃亡赵走燕 B、嬴乃夷门抱关者 C、旬乃还第 D、而陋者乃斧斤考击而求之 [答案]B 2、“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A是天下之大贼也B是胜之舍人也 C是吾剑之所从坠D不知木兰是女郎 [答案]D 3、“则”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如此则荆吴之势强 B、故木受绳则直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位卑则足羞 [答案]C 4、“即”表示判断的一项是 A、梁父即楚将项燕 B、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C、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D、若即若离 [答案]A 二、请翻译下列判断句,并指出它的形式。 5.灭六国者,六国也。 [答案]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形式:……者,……也。 6、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答案]现在别人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形式:用“为”表示判断。 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答案]这就是岳阳楼雄伟的景象。形式:用“则”表示肯定判断。

8、环滁皆山也。 [答案]环绕滁州的都是山。形式:用“皆”表示判断。 9、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答案]这不是曹孟德被周郎围困的地方吗?形式:用“非”表示否定判断。 10、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败秦师于崤B恐为操所先 C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答案]A 11A同舍生皆被绮绣B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C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D受制于人 [答案]A 12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被动的标志。 1、子急去,勿留!且为楚所得。(2004上海高考题) [答案]您赶快离开,不要留下来!(否则),您会被楚国抓住。 13阅读下面句子,找出句式不同的一句是(D ) 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14从句式看将以下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 1.甚矣,汝之不惠 2.请其矢,盛以锦囊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4.梁,吾仇也 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6.其势弱于秦 7.痛哉斯言 8.其两股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9.何以谓之文也 A.1、7/2、6/3、5/4/8/9 B.1、4/2、3/5、6/7/8/9 C.1、2/3、4/5、8/6/7/9、10 D.1/2、3、4/6/7/8/9 15、下面的句子句式两两相同的是 A 和C ,B 和D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