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生物联合絮凝的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化学-生物联合絮凝的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化学-生物联合絮凝的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化学-生物联合絮凝的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化学-生物联合絮凝的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郑兴灿,张悦,陈立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74)

摘要:在化学絮凝沉淀处理技术和生物絮凝吸附处理技术集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化学-生物联合絮凝沉淀法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并详细介绍了该处理工艺的构成、原理和特性。现场试验的结果表明了这一工艺在节省药剂、减少污泥产量、提高处理系统的可靠性与运行灵活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城市污水;化学絮凝;生物絮凝;空气搅拌;污泥回流

近年来,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引起排水同行的关注。不少排水工作者提出在近期内先建一级半处理厂,经过化学强化一级处理(投加化学药剂)或生物絮凝吸附强化一级处理,以较少的投资削减较大的污染负荷,取得较好的投资环境效益,待有条件时再建成完整的二级处理工艺。这种分阶段建设方案对我国确实具有现实意义。 对于强化一级处理,采用空气混合絮凝反应和污泥回流,利用外加的化学絮凝沉淀剂和污水 中的天然生物絮凝剂,可达到经济有效地高程度去除磷酸盐与SS 、中等程度地去除COD 、BOD 5的目的。因此,可以把这种以化学絮凝沉淀作用为主、生物絮凝起重要辅助作用的工艺称为化学-生物联合絮凝沉淀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1 工艺的构成

该工艺由絮凝反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空气混合系统构成(见图1)。污水经过机械处理 及提升后进入絮凝反应池,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与空气混合实现化学-生物联合絮凝,形成沉降性能良好的污泥絮体和磷酸盐化学沉淀物,然后在沉淀池完成固液分离。快速混合时间为1min 左右(采用机械或空气混合),絮凝反应池的停留时间按生物絮凝反应控制(30min 左右),沉淀池的停留时间为15h 左右,污泥回流比根据实际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化学药剂投加量主要根据进水磷浓度和除磷要求确定,PAM 投加量为0.1~0.5mg/L 。 

2 原理与特性

2 1 污水中污染物的粒径分布及去除方法

城市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粒径一般在001~100μm 范围内,初沉出水的污染物粒径<50μm 。 在城市污水研究中,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依次用沉淀、离心和过滤划分为4种不同粒径的部分,即可沉组分(>100μm)、超胶体组分(1~100μm)、胶体组分(0.1~1.0μm)和溶解组分(<01 μm),其中可沉部分约占25%,超胶体组分约占20%,胶体组分约占15%,溶解组分约占40%。各种污水处理单元技术的有效性受到污染物粒径的影响,不同的单元技术有不同的适用粒径范围,沉淀适用于10μm 以上的粒径,化学混凝适用于0.1~1.0μm 的粒径,活性污泥的适用粒径范围最广,

从10-5~10μm 以上。污水中粒径<0.1μm 的有机物实际上都是溶解性的,虽然非溶解组分(>0.1μm)在活性污泥法中也能被去除,但主要是被生物絮体捕获,然后被微生物转化或分解。 22 工艺的特点

技术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化学絮凝强化处理与生物絮凝强化处理相结合,以化学强化絮凝沉淀作用为主,生物絮凝沉淀作用为辅,可以取长补短,达到处理效果稳定可靠、明显降低药剂消耗量、减小污泥产生量、降低处理成本的目的。通过化学絮凝沉淀作用、生物絮凝 与不完全氧化作用,可以提高和保证SS 、COD 、BOD 、TP 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一般为COD :60%~80%、BOD 5:60%~80%、SS :80%~90%、TP :75%~90%、TN :25%左右。 

以空气混合絮凝反应和污泥回流为特征的化学-生物联合絮凝沉淀工艺具有下列特点: 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纯的化学絮凝沉淀处理相比,可以节省药剂20%

以上。由于药h t t p ://w w w .c h i n a c i t y w a t e r .o r g

中国城镇水网

剂消耗量减小和空气混合絮凝反应过程的生物氧化作用使污泥量有较明显的降低,从而使污泥固体总量减少20%以上。 

②根据某城市现场试验结果,按照设计进水水质在满足处理出水水质要求的情况下,单 纯化学絮凝沉淀处理的药剂投加量为Al ∶P(摩尔比)=(3~4)∶1(考虑进水浓度的波动,实际投加量 要高于此值);聚铝与PAM 复配化学絮凝沉淀的Al ∶P 摩尔比为26∶1;化学-生物联合絮凝沉淀处理的Al ∶P 摩尔比为(15~2)∶1,复配PAM 有助于进一步降低药剂投加量和降低污泥含水率。 

③在采用空气混合絮凝反应的情况下,处理系统可按3种方式运行:化学絮凝沉淀强化一 级处理、化学-生物联合絮凝沉淀强化一级处理、生物絮凝沉淀强化一级处理,以适用不同时期水

质水量的变化,运行灵活性明显提高。 ④试验测试表明,在单纯化学絮凝沉淀处理中,化学除磷所需的药剂投加量为:Al 3+(或Fe 3+)∶P 摩尔比为3∶1以上,一般情况下约为4∶1。必须过量投加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原污水中的其他组分与药剂发生非除磷的"竞争性"化学絮凝沉淀反应 ;其二是Al 3+与Fe 3+的磷酸盐沉淀物一般颗粒小、分散程度较高,并且通常与污水中难以沉淀的悬浮颗粒结合在一起(这一点与污水三级处理和一般的水处理不同),如果没有絮凝作用的话很难沉淀下来,因此必须投加明显过量的药剂,生成大量具有很强絮凝吸 附作用的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铁),使悬浮物和分散的金属磷酸盐沉淀物能够得到有效的絮凝沉淀去除。而在化学-生物联合絮凝沉淀工艺中,化学絮凝、生物絮凝与不完全氧化作用实 现了悬浮固体颗粒与金属磷酸盐沉淀物的凝聚及污水中溶解性组分的转化(去除),减小了非除磷的"竞争性"化学絮凝沉淀反应,且不再需要投加明显过量的药剂来生成大量的氢氧化 铝(或氢氧化铁)以保证絮凝作用,从而使药剂消耗量明显减少(Al 3+或Fe 3+∶P 摩尔比=15~20),并提高了除磷效果(如果生物处理程度提高,药剂投加量可以进一步减 少,在常规活性污泥系统中Al 3+或Fe 3+∶P 摩尔比可以降低到10~15)。 

⑤化学-生物联合絮凝沉淀处理系统通过污泥回流和保持较高的反应池污泥浓度,一方 面提高了化学药剂的有效利用率,生成的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铁回流到反应池后可以继续与磷酸盐反应生成沉淀物,降低药剂消耗量;另一方面,污泥回流可以加快絮状物的形成,加上污泥浓度的提高,在沉淀池中迅速形成污泥层,增强网捕过滤作用,可明显改善分散性悬浮物和金属磷酸盐细微沉淀物的固液分离和沉淀去除效果,加快絮凝沉淀物在沉淀池中 的沉淀。除此之外,污泥回流还可以提高污泥的密度。 

⑥在空气混合絮凝反应情况下,增加污泥回流和生物絮凝作用可以明显改善絮凝反应条件 ,这是因为混合絮凝反应的效果取决于G·C·t 值(G :速度梯度,C :反应池悬浮颗粒〈污泥〉浓度,t :絮凝反应时间)。在化学-生物联合絮凝沉淀运行方式中,反应池污泥浓度为1000~4000 mg/L ,是无回流化学絮凝沉淀的5~20倍,混合和絮凝反应得到了有效保证。 

⑦在单纯的化学絮凝沉淀处理中,投药量与进水浓度变化的协调和同步控制非常困难。 比如说,最佳投药量(Al 3+或Fe 3+∶P 摩尔比)为35时,如果投药量低于此值,则不能达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如果超出此值,则药剂明显浪费。污水处理厂的进水磷浓度往往是高度不稳定和波动的

(如2~6mg/L),而这种波动值又是难以连续预测的,在实际运行中只能设定一个投加值,而这个设定的投加值一般情况下只能依据最高平均值(如5mg/L)或最高值确定(如6mg/L),以保证所有情况下都能满足处理出水水质要求,这就必然导致药剂的浪费。而化学-生物联合絮凝沉淀处理系统的反应池中污泥浓度较高,对进水水量和水质浓度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缓冲作用,处理系统内的实际金属离子(Al 3+或Fe 3+)∶P 摩尔比可以得到较有效和稳定的控制,明显缓解了药剂投加量与水质浓度变化不协调和难以控制的问题,连续投药的投药量可以根据进水磷浓度平均值(如4mg/L)和最佳摩尔比确定,从而减小药剂的浪费。

3 化学絮凝药剂的选择

h t t p ://w w w .c h i n a c i t y w a t e r .o r g

中国城镇水网

磷酸铁沉淀物最低溶解度的pH 值为55,磷酸铝沉淀物最低溶解度的pH 值为65,污水pH 值一 般在65~75。在污水三级处理中,采用铁盐的絮体较密实,含水率低于铝盐所产生的污泥,但在一级强化处理中,差别不大。铁盐的弱点主要表现为腐蚀性强、处理出水的色度较高 ,聚铁对悬浮物的去除效果较差。硫酸亚铁(或酸洗废液)需要氧化预处理(加氯)转化成高铁,才能发挥絮凝沉淀作用。 

在一级化学强化处理中,影响污泥含水率的主要因素是药剂投加量。在污泥总量中,金属氢 氧化物所占比例越大,含水率可能越高;投加摩尔比越大,则金属氢氧化物所占比例越大。因此药剂消耗量的降低不仅节省药剂费,而且减少污泥生成量,并提高污泥的含固率。 

根据多种类型药剂的实际污水比较试验结果,三氯化铁、硫酸铝、聚铁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采用聚铝的效果最好。聚铝与PAM 复配时,药剂消耗量有较明显的降低,如采用化学-生物联合絮凝沉淀处理可以进一步降低药剂投加量。复配PAM 有助于污泥浓缩性能的改善和药 剂消耗量的进一步降低。 4 混合与絮凝反应实施方式的选择 混合与絮凝方式包括水力混合絮凝反应、机械混合絮凝反应和空气混合絮凝反应。 空气混合絮凝反应的优点是控制简易、运行维护工作量较小、处理效果好、可节省药剂。根据水处理方面的文献报道,空气絮凝优于机械絮凝,主要体现在:水中空气泡进行特殊的机械搅拌,在气泡表面形成固相水解产物的微晶体,多余二氧化碳从水中分离出去,空气中的 氧对有机物进行生物氧化,絮凝条件得到改善。目前国外大部分化学除磷污水处理厂的药剂投加点均设在曝气池,通过空气混合与絮凝反应,取得理想的除磷效果。 

与机械絮凝相比,空气絮凝的另一重要特性是可以按多种方式运行,根据进水水质、水量和季节的变化进行灵活切换,在满足处理要求的情况下降低运行费用,优化运行。 

4 1 按化学絮凝处理方式运行

按化学絮凝处理方式运行时,仅提供适当强度的混合作用,在快速混合池投加药剂,在絮凝 (慢速)混合池复配投加PAM 以改善絮凝效果,降低药剂投加量,其能耗与机械混合相近。一般而言,在高强度空气混合区(快速混合,G =200~300N·s/m 2,停留时间为0.5~1.0min)投加药剂,

在絮凝反应区(慢速混合,G =70~40N·s/m 2,

停留时间20~25min)完成磷酸盐化学沉淀反应与絮凝反应。 42 按化学-生物絮凝处理方式运行

空气混合可以强化进水悬浮固体的活化、生物絮凝作用,反应池污泥浓度越高,供气越充足 ,效果越好。根据实际需要,回流比可以在10%~50%的范围内调节,使絮凝反应池的悬浮固体浓度在10~4g/m 3范围调整,其供气能耗高于机械混合和单纯空气混合化学絮凝。通常在反应池前端反应区(回流污泥所含药剂与磷的沉淀反应,生物活化和氧化反应)的停留时间为10~15min ;在高强度空气混合(快速混合)区投加药剂(聚铝),快速混合所需的速度梯 度为300m/(s·m),停留

时间为0.5min ;在絮凝反应(慢速混合)区,絮凝混合所需的速度梯度为70~40m/(s·m),停留时间为10~15min ;PAM 的投加点在絮凝反应(慢速混合)区出口端与沉淀池之间,利用跌水混合,投加PAM 0.1~0.3mg/L(在生物絮凝发挥作用的工况下,PAM 投加量有所降低),进一步改善分散性絮体的固液分离效果,降低污泥含水率,提高排放污泥的浓度。

43 按空气生物絮凝方式运行

在进水有机物浓度和磷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按此方式运行。通过增加污泥回流比,强化生物絮凝和生物氧化作用,不投加化学药剂(聚铝)就可满足处理要求,必要时可投加少量PAM 以改善生物絮体的固液分离性能。 

5 结语 

h t t p ://w w w .c h i n a c i t y w a t e r .o r g

中国城镇水网

我国的城市污水中碳/氮比普遍偏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具有除磷要求高、氨氮和 总氮去除要求不太高的特点。因此,对于中高浓度污水(BOD 5在200mg/L 左右及以上),采用生物除磷及脱氮工艺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但对于低浓度(BOD 为120mg/L 左右) 和超低浓度(BOD 5为60mg/L 左右)污水,生物除磷处理往往难以满足处理要求,需要增加化学除磷处理。另一方面,随着污染物总量控制观念和污水处理目标分阶段实施观念的 产生和逐步得到接受,以化学絮凝沉淀法和生物絮凝吸附法为主导的污水强化一级处理技术得到了国内污水处理界的广泛关注。 在上述背景条件下,针对中低浓度城市污水的强化一级处理、超低浓度污水的二级处理以及 小城镇污水的简易高效处理需求,在"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专题科技攻关中,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等单位根据国内外的文献报道 、工程实践和试验研究,通过化学絮凝沉淀处理技术和生物絮凝吸附处理技术的集成,开发了化学-生物联合絮凝沉淀法污水强化一级处理工艺。试验研究的结果验证了这一工艺在节 省药剂、减小污泥产量、提高处理系统的可靠性与运行灵活性等方面的优势。 参考文献: [1]Henze M,Harremoes P,la Cour Jensen J et al Wastewater Tr ea tment-Biological and Chemical Processes [M ]New York:Springer Verlag Berlin He idelberg,1997 [2]WEFDesign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M ]Alexandri a,1998

[3]WEFBiological and Chemical Systems for Nutrient Removal [M ]Alex andria ,1998

[4]Richard I SedlakPhosphorus and Nitrogen Removal from Mun icipal Wa stewater-Principles and Practice [M ]New York:Lewis Phblishers,1991

[5]艾嘉和香港昂船洲污水处理厂[J ]中国给水排水,1999,15(6):38-40

[6]邱慎初化学强化一级处理(CEPT)技术[J ]中国给水排水,2000,1 6(1):26-29 [7]郑兴灿,李亚新污水除磷脱氮技术[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 8 

[8]蒋展鹏等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新工艺-活化污泥法[J ]中国给水排水 ,1999,15(12):1-5 

[9]尤作亮等回流污泥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的研究[J ]给水排水,1999,2 5(4):12-14 [10]任洁等上海合流污水物化法强化一级处理的中试研究[J ]给水排水,1999,25(9):8-9[11]尤作亮等城市污水强化一级处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给水排水,1998,14(5):28-31

h t t p ://w w w .c h i n a c i t y w a t e r .o r g 中国城镇水网

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生物膜法

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生 物膜法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污水的生物处理方法——生物膜法 教学要求: 1)掌握生物膜法的微生物学特征和工艺特征 2)掌握高负荷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以及生物转盘三 相传质和工艺运行特点。 3)掌握生物接触氧化特点及其工艺设计 第一节概述 生物膜——是使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一类的微生物和原生动 物、后生动物、藻类、真菌一类的真核微生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 生长繁殖,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 生物膜法:污水经过从前往后具有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从 表至里具好氧→兼氧→厌氧的生物处理系统而得到净化的生物处理技 术。 一、生物构造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 1 生物膜的构造特征 生物膜(好氧层+兼氧层+厌氧层) Array+附着水层(高亲水性)。 2 降解有机物的机理 1)微生物:沿水流方向为细菌—— 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食物链 或生态系统。具体生物以菌胶团 为主、辅以球衣菌、藻类等,含

有大量固着型纤毛虫(钟虫、等枝虫、独缩虫等)和游泳型纤毛虫(楯纤虫、豆形虫、斜管虫等),它们起到了污染物净化和清除池内生物(防堵塞)作用。 2) 污染物:重→轻(相当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寡污带). 3) 供氧:借助流动水层厚薄变化以及气水逆向流动,向生物膜表面供 氧。 4) 传质与降解:有机物降解主要是在好氧层进行,部分难降解有机物经 兼氧层和厌氧层分解,分解后产生的H 2S ,NH 3等以及代谢产物由内向外传递而进入空气中,好氧层形成的NO 3--N 、NO 2--N 等经厌氧层发生反硝化,产生的N2也向外而散入大气中。 5) 生物膜更新:经水力冲刷,使膜表面不断更新(DO 及污染物),维持 生物活性(老化膜固着不紧)。 二、生物膜的主要特征 1 微生物相方面的特征 1) 参与净化反应微生物多样化; 2) 食物链长,污泥产率低; 3) 能够存活世代较长的微生物; 4) 可分段运行,形成优势微生物种群,提高降解能力。 2 工艺方面的特征 1) 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适应性; 2) 污泥沉降性能好,宜于固液分离; 3) 能处理低浓度污水;

污水处理絮凝剂

污水处理絮凝剂 一、概述 造纸生产中用水多、消耗化学药品多、污染非常严重,在造纸工业中的污水处理剂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助剂。污水处理最常用的是絮凝沉淀剂。絮凝剂是能使溶胶变成絮状沉淀的凝结剂。絮凝剂能使分散相从分散介质中分离出絮状沉淀,其凝结作用称为絮凝作用。用于促进废液中废物沉降、过滤、澄清等过程的普通絮凝剂,包括无机物和有机高分子。两者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但配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效果更佳。 1.絮凝原理制浆造纸的废液中所含杂质范围很大,从呈稳定的胶体状态的杂质,到只有流动状态下的悬浮,以至在静止时沉淀的较大颗粒等杂质。它们在水中不容易沉淀,必须添加药剂改变物质的界面特性,使分散的胶体聚合,然后形成大颗粒,使这些胶体粒子易于沉降或浮上分离,此过程称为絮凝。在废水处理中,水中胶体粒子多数带负电荷,这些带负电荷的粒子吸引水中的阳离子,而排斥阴离子,这也是胶体粒子得以稳定的原因。因此,在胶体粒子表面附近,阳离子浓度高,阴离子浓度低。这样胶体粒子表面形成Zeta电位。絮凝剂多为电解质,加人水中电离出带相反电荷的部分与腔体粒子的电荷中和,粒子间斥力作用也随之消失,便可形成大颗粒而沉降,水即可澄清。一般认为,如果将粒子表面Zeta 电位降到±5V,可以得到良好的絮凝效果。由此看出,微小粒子聚集形成大颗粒的絮凝作用是由于静电力、化学力或机械力的作用或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是一般絮凝的原理。 2.絮凝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絮凝过程主要包括4个阶段 ①向废水中添加絮凝剂; ②絮凝剂在液体中扩散; ③为了使絮凝剂和悬浮物粒子接触而进行搅拌; ④为了使接触后的粒子成为大而重的颗粒而进行的搅拌。实际上这些阶段有的也很难分开。 从以上过程看,絮凝是一种物理化学过程,所以,影响因素较多,除了废液中胶体粒子的种类、胶体粒子的大小、表面特性、胶体粒子的浓度和絮凝剂的种类与特性等因素外,还包括溶液的pH值,共存物质(特别是盐类)的种类和浓度,反应温度和温度变化,搅拌的方法及絮凝剂用量等等。 总之,胶体粒子的絮凝是较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对实际废水进行絮凝试验,选出最佳絮凝剂及其絮凝条件。 从诸多因素影响来看,只要废液和絮凝剂一定,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胶体粒子浓度和搅拌条件。胶体粒子越浓,粒径犬小越不均匀,粒子间接触的几率越大,絮凝效果越好。同时搅拌仅对絮凝效果有很大影响。为了便于胶体粒子与絮凝剂有良好的接触,搅拌越剧烈效果越好。而在絮凝颗粒生长过程中,搅拌太剧烈则使颗粒破坏或长不大,此时则应缓慢搅拌。所以絮凝过程中,加入絮凝剂后搅拌应先快后慢。加入絮凝剂在溶液中电离出离子的电荷和絮凝剂的用量也影响很大。一般电离出离子电荷越高,浓度越大,絮凝效果越好。除化学法外,造纸厂废水处理还可采用机械法、沉降法、过滤法、离心分离法、生物化学法等,且各种方法均有一定的效果。废水应用何种方法处理,需要根据其中所含物质的成分及浓度、要求净化的程度、排放标准、回收废物的综合利用等诸多因素来考虑。为了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可将多种方法合用。常常采取的是多级综合处理法: 一级处理:即预处理,常用物理机械法和化学法如筛选、沉降、混凝、浮选、调整pH 值等除去固体物、酸、碱等。 二级处理:一般采用生化处理,以除去被微生物分解或氧化的有机物和悬浮体。.如废

污水处理新工艺

第15章污水处理新工艺 15th. 生物1101张昭参考2013年以来文献,增补的污水处理新工艺概略: 一、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新工艺 采用“甲烷化+半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自养脱氮”新工艺,实现了生活污水能源质回收及氮素低碳化去除。结果表明,联合工艺出水NH4+-N≈0,NO2--N≤0.5mg,NO3—N 平均为3.6mg/L,溶解性COD<10mg/L,去除率高达98%。其中,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固定床(U A F B)实现甲烷化,能去除80%以上的进水溶解性C O D。 采用序批式反应器(SBR)实现半亚硝化,亚硝化累积率达到97%,出水基本达到厌氧氨氧化进水基质配比(NH4+-N∶NO2--N=1∶1.13),半亚硝化的主要作用是转化NH4+-N,转化率为36.59%. 厌氧氨氧化(ANAMMOX)反应器氨氮去除量、亚硝态氮去除量和硝态氮生成量之比为1∶1.18∶1.25,总氮容积去除负荷为0.62 kg/m3·d,对氮素去除的贡献率为56.91%,为氮素脱除的主导工艺环节. 新工艺通过厌氧产甲烷实现能源质回收,并通过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实现自养脱氮,为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改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技术. 孙学影, 甲烷化. 基于能源回收的城市污水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新工艺[J]. 二、改良SBR脱氮新工艺 基于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与改良序批式反应器(MSBR)联合工艺,针对改良SBR处理模拟养殖废水脱氮效果进行单因素研究,通过正交实验获得影响因素的规律排序,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回流比为200%,循环周期组成为曝气175min,沉淀时间为60min,排水时间为5min,HRT为8h,进水COD为800mg/L。在最佳条件下处理稀释后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出水,NH3-N去除率为74.02%,出水NH3-N为24.86mg/。 雷英春, 李勇力, 张克强, 等. 改良SBR 脱氮工艺参数优化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13, 33(8): 55-58. 三、生物同步脱氮除硫 1 反硝化除硫工艺 反硝化除硫工艺原理:反硝化除硫菌以NO3- 或NO2为电子受体,将硫化物氧化为SO4+或单质S。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5.05.13成绩: 班级:石工12-班学号:12021367姓名:善人教师: 同组者: 实验九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絮凝剂(即混凝剂与助凝剂)净化水的现象,了解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性质。 2. 掌握一种寻找絮凝剂最适宜质量浓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的净化可使用各种絮凝剂。在絮凝剂中,能使水中泥沙聚沉的物质叫混凝剂。常用的混凝剂主要有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如羟基铝、羟基锆等,这些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可在水中解离,给出多核羟桥络离子,中和固体悬浮物表面的负电性。此外,也可用三氯化铁、三氯化铝和氧氯化锆等化学剂通过水解、络合、羟桥作用,形成多核羟桥络离子,起到羟基铝、羟基锆同样的作用。 混凝剂并非用得越多越好。因混凝剂使用浓度过高将使泥沙表面吸附过量的铁离子而带正电,致使铁的多核羟桥络离子对它失去聚沉作用。因此,混凝剂的使用应有一个最适宜的质量浓度。 配合混凝剂使用,从而使它的净化效果提高、用量减少的物质叫助凝剂。助凝剂多是水溶性高分子。高分子的分子(或其缔合分子)可将被混凝剂聚结起来的泥沙颗粒进一步聚结,从而加快它的聚沉速度。常用的助凝剂有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钠羧甲基纤维素和褐藻酸钠等。 同样,助凝剂也并非用得越多越好。因助凝剂超过一定质量浓度,就可在水中形成网状结构,反而妨碍了泥沙颗粒的聚沉。因此,助凝剂的使用也有一个最适宜的浓度。 三、实验仪器、药品与材料 1.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感量0.001g)、具塞比色管、小滴瓶、小烧杯、温度计。

2. 药品与材料 三氯化铁(化学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工业品)。污水(在1L 水中加入60g 高岭土,高速搅拌20min 后,在室温下密闭养护24h) 四、设计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中用目视比色法观察絮凝剂的净水现象和作用效果,以表格形式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1、单独使用混凝剂,测定实验条件下净化污水所需混凝剂的最适宜浓度。 2、单独使用助凝剂,测定实验条件下助凝剂的最适宜使用浓度。 3、助凝剂配合混凝剂使用,确定在助凝剂存在下混凝剂的最适宜浓度。 五、数据处理 计算净化污水所用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最适宜质量浓度(用mg/L表示)。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与原始数据记录表 混 (滴) 凝 剂

污水处理生化调试技术方案

污水处理生化调试技术方案 一污泥的培养 方法有同步与异步培养与接种,同步是培奍与驯化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异步是先培后驯化,接种是利用类似污水的剩余污泥接种。 活性污泥可用糞便水经曝气培养而得,因为粪便污水中,细菌种类多,本身含有的营养丰富,细菌易于繁殖。?通常为了缩短培菌周期,我们会选择接种培养。?先说粪便水培菌?具体步骤:?将经过过滤的粪便水投入曝气池,再用生活污水或河水稀释,至BOD约为300-400,进行连续曝气。这样过二,三天后,为补充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和排除由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应进行换水,换水根据操作情况分为间断和连续操作。?1.间断操作:?当第一次加料曝气并出现模糊的活性污泥绒絮后,就可停止曝气,使混合液静止沉淀,经1-1.5小时后排放上清液,把排放的上清液约占总体积的60-70%。?然后再加生活污水和粪便水,这时的粪便水可视曝气池内的污泥量来调整,这样一直下去,直至SV达到30%。一般需2周,水温低时时间要延长。 在每次换水时,从停止曝气,沉淀到重新曝气的总时间要控制在2小时之内为宜?成熟的污泥应具有良好的混凝,沉降性能,污泥内有大量的菌胶菌和终生?纤毛类原生动物,如钟虫,等枝虫,盖纤虫等,并可使污水的生化需氧量去除率达90%左右 2.连续操作:?在第一次加料出现绒絮后,就不断地往曝气池投加生活污水或河水,添加粪便水的控制原则与间断投配相同。往曝气池的投加的水量,应保证池内的水量能每天更换一次,随着培奍的进展,逐渐加大水量使在培养后期达到每天更换二次。在曝气池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后不久(0.5-1)就开始回流污泥,污泥的回流量为曝气池进水量的50%?驯化的方法:可在进水中逐渐增加被处理的污水的比例,或提高浓度,使生物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时,被处理污水的加入量可用曝气池设计负荷的20-30%,达到较好的处理效率后,再继续增加,每次以增加设计负荷的10-20%为宜,每次增加负荷后,须等生物适应巩固后再继续增加,直至满负荷为止。?如果被处理工业污水中,缺氮和磷以及其它营养物时,可根据BOD:N:P为100:5:1的比例来调整。?个人认为在此阶段,必要的超赿管路要具备,工艺没设计的可用消防管代替。 而且各种分析要跟上去,和种参数需及时测定,特别是镜检,因为有经验的人可能通过镜检和数据就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务,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比较重要,有些现象要果断处理,有些则需等侍再认定上面是异步法,同步就是在污泥培养过程中,不断加入工业污水,使污泥在增长过程中逐渐适应工业污水的环境,这样虽可缩短培养和驯化的时间,但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又缺实践经验则难以判断问题出在哪一个环节上。 若有条件,就是接种培养,这样可缩短时间,若是相似的污水的污泥,更可提高驯化效果。 二、试运行

第七章 废水生物化学处理基础

第七章废水生物化学处理基础 本章重点: 如何建立单个细菌以及生物膜或生物絮体的数学模型。 1947年,首次出现了“生物化学工程”( Biochemical engineering)一词。1965年Aiba等人的专著《物化学工程》(Biochemical Engineering)出版,标志着这一学科的正式出现。1971年Coulson及Richardson等著述的化学工程标准教材新添了第三卷,其中包括了一章生物化学反应工程,标志着生物化学工程已成为化学工程的—个新的组成部分。此后出版的生物化学工程专著有Atkinson的《生物化学反应器》(Biochemical Reactors,1974年),Bailey及ollis 的《生物化学工程基础》(Biochemical Engineering Fundamentals.1977年)等书。 生物化学工程中应用的发酵器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利用微生物絮体的作用,这与废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相类似;另一种是利用微生物膜的作用,这与废水处理中的生物滤池法相类似。 以生物化学工程的方法来研究废水的生物处理,提高了它的理论深度,应该是发展的方向。把废水的生化处理看成是生物化学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学科体系上可能更合适—些。 §7.1 单个细菌的模型 从细菌结构及代谢途径来看,如果要按实际情况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几乎无法着手。所以目前一般采用一个远为简化的模型,而这个模型也起到了对营养物传入细菌内的整个过程,给出明确概念的作用。 底物一般是通过细胞的粘液层、细胞壁与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的,而代谢作用只发生在

细胞内部的细胞质区。发生代谢作用后,底物也就消失了。 这里,我们假设: ①不考虑复杂的代谢过程; ②把底物的消失引用流体力学中“汇”的概念来解释; ③粘液层、细胞壁、细胞膜等作为底物传递的边界。 这样就得到一个细菌的简化模型,如图7-1所示。 扩散区指细胞壁外粘液层的部分,其表面积为a d cm 2,,底物通过扩散区时服从Fick 的第一扩散定律,即底物的通量为: Nd = -D γρd d (7-1) 式中,下标d 表示扩散区, γρd d 表示晏半径γ方向的浓度梯度,D 仍然表示分子扩散系数。 扩散区的内面为透酶区。这一区指细胞膜的透酶所起的运输作用。透酶是细脑膜内的一类立体专一性载体分子,这类分子也是一种蛋白质,取名透酶以示区别于代谢酶。透酶区的通量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P ' p P K a N ρ+ρ= (7-2) 式中的下标p 表示透酶区,a p 及Kp 为两个常数,ρ’为透酶区外的底物浓度。 通量Np 只与透酶区外的底物浓度ρ’有关,而与代谢区中的底物浓度ρ’’无关。当ρ’> ρ’ 时,称为被动运输;ρ’< ρ’时,称为主动运输。 代谢区指细胞膜内的区域。这一区域内虽然产生了许多极复杂的代谢途径,但组成代谢途径的每一个反应都是由酶控制的,因而服从于Michaelis —Menten 方程。代谢区内底物消耗速率可以表示为: ' 'm ' 'm ''K a dt d ρ+ρ=ρ (7-3) 式中,ρ’’表示代谢区中底物的浓度,a m 及K m 为Michaelis-Menten 方程的常数。 当代谢区消耗底物的速率恰好和底物通过两个运输区的速率相等时,便得到一个稳定的状态,这时存在下列关系: ???? ??ρ+ρ=??? ? ??ρ+ρ=???? ??-γρ''m ''m m 'p 'p p r d K a V K a a d d D a d (7-4) 式中,a d 为扩散区的外表面积,下标r d 指浓度d ρ/d γ计值的扩散外径,a p 为透酶区的外表面积,V m 为代谢区的容积。 当底物不需透酶区的运输时,式(7-4)简化为:

第二节 生物处理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地位

第二节生物处理工艺在废水处理中的地位 一、有机污染物在废水中的存在形式及其主要去除方法 1、颗粒状有机物(>1μm): 可以采用机械沉淀法进行去除的颗粒物; 2、胶体状有机物(1nm~100nm): 不能采用机械沉淀法进行去除的较小的有机颗粒物; 3、溶解性有机物(<1nm): 以分散的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的有机物 4、生物法处理的主要对象: 废水中呈胶体状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废水中溶解状态的营养元素N和P。 二、废水处理程度的分级 废水处理程度的分级:一级处理——预处理或前处理;二级处理——生物处理;三级处理——深度处理 1、一级处理: 去除效果:E BOD≈ 30%, E SS≈ 50%; 主要功能:①去除颗粒状有机物,减轻后续生物处理的负担;②调节水量、水质、水温等,有利于后续的生物处理。 主要方法:物化法,如:沉砂、沉淀、气浮、除油、中和、调节、加热或冷却等 2、二级处理: 去除效果:E BOD≈ 85~90%,E SS≈ 90%; 主要功能:大量去除胶体状和溶解状有机物,保证出水达标排放; 主要方法:各种形式的生物处理工艺 3、三级处理: 主要目的:①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残存的SS、有机物,或脱色、杀菌, ②脱氮、除磷——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方法: 主要方法:①物化法——超滤、混凝、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加氯消毒等; ②生物法——生物法脱氮除磷,等 早期,在国内还将脱氮除磷作为深度处理看待,认为在我国水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还只是有机物,对氮、磷引起的污染的严重性还认识不足;但近年来,随着国内多个大型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和近海海域赤潮现象的日益增多,对于控制废水中的氮、磷的排放逐渐有了新的认识,因此,在新的排放标准中,也将氮、磷指标列入,并且在很多新建污水厂的设计和运行上对于氮、磷的控制都有了明确要求,因此生物脱氮除磷已经逐渐转变为二级处理的范畴,不再作为三级处理来要求了。 三、我国水环境中有机物污染的严重状况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油田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1/11/1 成绩: 班级:石工09-10 学号: 09021452 姓名:任 婷教师: 同组者:周霞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絮凝剂(即混凝剂与助凝剂)净化水的现象,了解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性质。 2.掌握一种寻找絮凝剂最适宜质量浓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的净化可使用各种絮凝剂。在絮凝剂中,能使水中泥沙聚沉的物质叫混凝剂。常用的混凝剂主要有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如羟基铝、羟基锆等,这些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可在水中解离,给出多核羟桥络离子,中和固体悬浮物表面的负电性。此外,也可用三氯化铁、三氯化铝和氧氯化锆等化学剂通过水解、络合、羟桥作用,形成多核羟桥络离子,起到羟基铝、羟基锆同样的作用。 混凝剂并非用得越多越好。因混凝剂使用浓度过高将使泥沙表面吸附过量的铁离子而带正电,致使铁的多核羟桥络离子对它失去聚沉作用。因此,混凝剂的使用应有一个最适宜的质量浓度。 配合混凝剂使用,从而使它的净化效果提高、用量减少的物质叫助凝剂。助凝剂多是水溶性高分子。高分子的分子(或其缔合分子)可将被混凝剂聚结起来的泥沙颗粒进一步聚结,从而加快它的聚沉速度。常用的助凝剂有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钠羧甲基纤维素和褐藻酸钠等。 同样,助凝剂也并非用得越多越好。因助凝剂超过一定质量浓度,就可在水中形成网状结构,反而妨碍了泥沙颗粒的聚沉。因此,助凝剂的使用也有一个最适宜的浓度。 三、仪器、药品与材料 1.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感量0.001g)、具塞比色管、小滴瓶、小烧杯、温度计。 2.药品与材料 三氯化铁(化学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工业品)。

ao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A/O生物接触氧化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操作简单,运转费用低,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能有效地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1、工艺流程 见下图: 经处理后的餐饮污水 2、工艺说明 污水由排水系统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格栅井,去除颗粒杂物后,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调节池中设置预曝气系统,再经液位控制仪传递信号,由提升泵送至初沉池沉淀,废水自流至A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酸化水解和硝化反硝化,降低有机物浓度,去除部分氨氮,然后入流O级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好氧生化反应,在此绝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通过生物氧化、吸附得以降解,出水自流至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后,沉淀池上清液流入消毒池,经投加氯片接触溶解,杀灭水中有害菌种后达标外排。 由格栅截留下的杂物定期装入小车倾倒至垃圾场,二沉池中的污泥部分回流至A级生物处理池,另一部分污泥至污泥池进行污泥消化后定期抽吸外运,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再处理。 3、工艺设施 (1)格栅井 设置目的: 在生活污水进入调节池前设置一道格栅,用以去除生活污水中的软性缠绕物、较大固颗粒杂物及飘浮物,从而保护后续工作水泵使用寿命并降低系统处理工作负荷。 设置特点: 格栅井设置钢筋砼结构,格栅采用手动机械框式。 (2)调节池 设置目的: 生活污水经格栅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量、水质的调节均化,保证后续生化处理系统水量、水质的均衡、稳定,并设置预曝气系统,用于充氧搅拌,以防止污水中悬浮颗粒沉淀而发臭,又对污水中有机物起到一定的降解功效,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和处理效果。 设计特点:

调节池设计为钢筋砼结构。 (3)调节池提升水泵 设置目的: 调节池内设置潜污泵,经均量,均质的污水提升至后级处理。 设计特点: 潜污泵设置二台,液位控制,水泵采用无堵塞撕裂杂物泵。 (4)沉淀池 设置目的: 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生化池中剥落下来的生物膜和悬浮污泥,使污水真正净化。 设计特点: 设计为竖流式沉淀池,其污泥降解效果好。 采用三角堰出水,使出水效果稳定。 污泥采用气提法定时排泥至污泥池,并设污泥气提回流装置,部分污泥回流至A级生物处理池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也减少了污泥的生成,也利于污水中氨氮的去除。 该池设计为A3钢结构。 (5)A级生物处理池(缺氧池) 设置目的: 将污水进一步混合,充分利用池内高效生物弹性填料作为细菌载体,靠兼氧微生物将污水中难溶解有机物转化为可溶解性有机物,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以利于后道O级生物处理池进一步氧化分解,同时通过回流的硝炭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可进行部分硝化和反硝化,去除氨氮。 设计特点: 内置高效生物弹性填料,又具有水解酸化功能,同时可调节成为O级生物氧化池,以增加生化停留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该池设计为A3钢结构。 (6)O级生物处理池(生物接触氧化池) 设置目的: 该池为本污水处理的核心部分,分二段,前一段在较高的有机负荷下,通过附着于填料上的大量不同种属的微生物群落共同参与下的生化降解和吸附作用,去除污水中的各种有机物质,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大幅度降低。后段在有机负荷较低的情况下,通过硝化菌的作用,在氧量充足的条件下降解污水中的氨氮,同时也使污水中的COD值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使污水得以净化。 设计特点: 该池由池体、填料、布水装置和充氧曝气系统等部分组成。 该池以生物膜法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特点。 池中填料采用弹性立体组合填料,该填料具有比表面积大,使用寿命长,易挂膜耐腐蚀不结团堵塞。填料在水中自由舒展,对水中气泡作多层次切割,更相对增加了曝气效果,填料成笼式安装,拆卸、检修方便。 该池分二级,使水质降解成梯度,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同时设计采用相应导流紊流措施,使整体设计更趋合理化。 池中曝气管路选用优质ABS管,耐腐蚀。不堵塞,氧利用率高。 该池设计为A3钢结构。 (7)沉淀池 设置目的: 进行固液分离去除生化池中剥落下来的生物膜和悬浮污泥,使污水真正净化。 设计特点: 设计为竖流式沉淀池,其污泥降解效果好。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

污水处理的生化调试 摘要:通过工程实例总结,就如何缩短污水生化调试所需时间,从调试前期准备到污水全负荷投入运行,分3个阶段予以解剖分析。介绍了前期准备工作的内容和所需物料的种类及数量;调试各阶段物料投加量及所需控制的条件;调试过程所需注意的事项。文中所述内容尤其适用于以鼓风机曝气为主的生化处理设施。 污水处理设施在正式投入使用时,其生化处理装置均需进行污泥接种、驯化(俗称调试)。对于规模较大的污水处理设施尽量缩短调试时间,使处理主体尽快投入正常运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多个日处理万吨的污水处理设施的生化调试发现,在生化调试过程中,如果准备充分,正常气温下一般7~10d即可完成生化设施的培菌接种工作;10d后就可以对污水进行驯化,20d左右便可进入正常运行。 本文将分三方面对生化调试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方便起见,文中所列数据均以生化池体积5000m3为基准。 1、前期准备阶段 1.1、物料准备 ①污泥准备 对于万立方米级污水处理装置而言,其生化池体积较大,为了保证生化池初始污泥浓度,需要准备投加的原始污泥量很大。理论上讲,投加后生化池的污泥的质量浓度最好控制在2 500mg/L左右。实际运行时,为了节约成本,调试期间初始污泥的质量浓度可控制在1 500mg/L左右,一日处理1×104m3污水生化时间为12h的污水处理装置为例,调试前需准备含水率在80%的活性污泥约40m3。污泥品种最好是同类或相似的活性污泥。如有困难,其它活性较强的污泥也可使用。污泥在使用前为保证一定的活性,对待用的污泥需进行喷水保湿处理,在保湿条件下污泥的活性至少可保持15d以上。 ②碳源培养寄的准备 生化调试过程中理想的碳源是大粪及淀粉。一般来说调试前期以加入大粪为主,中后期以加入淀粉为主,为节省成本,淀粉可用地脚面粉替代。由于大粪无法事先储存,因此,事前需和有关部门确定好调试期间需要的数量。调试期间碳源准备量一般按如下原则进行估算。每天投加到生化池的COD量按混合后生化池COD的质量浓度在200~300mg/L水平计,其中地脚面粉COD的质量折算量约为1t[COD]/t[面粉]。大粪的COD折算比较困

污水处理常用药剂

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药剂介绍 为了使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进行回用,在处理过程需要使用多种化学药剂。根据用途的不同,可以将这些药剂分成以下几类: ⑴絮凝剂:有时又称为混凝剂,可作为强化固液分离的手段,用于初沉池、二沉池、浮选池及三级处理或深度处理等工艺环节。 ⑵助凝剂:辅助絮凝剂发挥作用,加强混凝效果。 ⑶调理剂:又称为脱水剂,用于对脱水前剩余污泥的调理,其品种包括上 述的部分絮凝剂和助凝剂。 ⑷破乳剂:有时也称脱稳剂,主要用于对含有乳化油的含油废水气浮前的 预处理,其品种包括上述的部分絮凝剂和助凝剂。 ⑸消泡剂:主要用于消除曝气或搅拌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泡沫。 ⑹pH调整剂:用于将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的pH值调整为中性。 ⑺氧化还原剂:用于含有氧化性物质或还原性物质的工业废水的处理。 ⑻消毒剂:用于在废水处理后排放或回用前的消毒处理。 以上药剂的种类虽然很多,但一种药剂在不同的场合使用,起到的作用不同,也就会拥有不同的称呼。比如说Cl2,应用在加强污水的混凝处理效果时 被称为助凝剂,用于氧化废水中的氰*化物或有机物时被称为氧化剂,用于消毒处理自然就被称为消毒剂。 什么是絮凝剂?其作用是什么?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领域作为强化固液分离的手段,可用于强化污水的初次 沉淀、浮选处理及活性污泥法之后的二次沉淀,还可用于污水三级处理或深度 处理。当用于剩余污泥脱水前的调理时,絮凝剂和助凝剂就变成了污泥调理剂 或脱水剂。

在应用传统的絮凝剂时,可以使用投加助凝剂的方法来加强絮凝效果。例 如把活化硅酸作为硫酸亚铁、硫酸铝等无机絮凝剂的助凝剂并分前后顺序投加,可以取得很好的絮凝作用。因此,通俗地讲,无机高分子絮凝剂IPF其实就是 把助凝剂与絮凝剂结合在一起制备然后合并投加来简化用户的操作。 混凝处理通常置于固液分离设施前,与分离设施组合起来、有效地去除原 水中的粒度为1nm~100μm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降低出水浊度和CODCr,可用在污水处理流程的预处理、深度处理,也可用于剩余污泥处理。混凝处理 还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生物、病原菌,并可去除污水中的乳化油、色度、重 金属离子及其他一些污染物,利用混凝沉淀处理污水中含有的磷时去除率可高 达90~95%,是最便宜而又高效的除磷方法。 絮凝剂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水中胶体颗粒微小、表面水化和带电使其具有稳定性,絮凝剂投加到水中 后水解成带电胶体与其周围的离子组成双电层结构的胶团。采用投药后快速搅 拌的方式,促进水中胶体杂质颗粒与絮凝剂水解成的胶团的碰撞机会和次数。 水中的杂质颗粒在絮凝剂的作用下首先失去稳定性,然后相互凝聚成尺寸较大 的颗粒,再在分离设施中沉淀下去或漂浮上来。 搅拌产生的速度梯度G和搅拌时间T的乘积GT可以间接表示在整个反应时间内颗粒碰撞的总次数,通过改变GT值可以控制混凝反应效果。一般控制GT值在104~105之间,考虑到杂质颗粒浓度对碰撞的影响,可以用GTC值 作为表征混凝效果的控制参数,其中C表示污水中杂质颗粒的质量浓度,而且建议GTC值在100左右。 促使絮凝剂迅速向水中扩散,并与全部废水混合均匀的过程就是混合。水 中的杂质颗粒与絮凝剂作用,通过压缩双电层和电中和等机理,失去或降低稳 定性,生成微絮粒的过程称为凝聚。凝聚生成微絮粒在架桥物质和水流的搅动下,通过吸附架桥和沉淀物网捕等机理成长为大絮体的过程称为絮凝。混合、 凝聚和絮凝合起来称为混凝,混合过程一般在混合池中完成,凝聚和絮凝在反 应池中进行。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汇总

1物理法: 1.沉淀法:主要去除废水中无机颗粒及SS 2.过滤法:主要去除废水中SS和油类物质等 3.隔油:去除可浮油和分散油 4.气浮法:油水分离、有用物质的回收及相对密度接近于1(水的密度近似1)的悬浮固体 5.离心分离:微小SS的去除 6.磁力分离:去除沉淀法难以去除的SS和胶体等 2化学法: 1.混凝沉淀法:去除胶体及细微SS 2.中和法:酸碱废水的处理 3.氧化还原法:有毒物质、难生物降解物质的去除 4.化学沉淀法:重金属离子、硫离子、硫酸根离子、磷酸根、铵根等的去除 3物理化学法: 1.吸附法:少量重金属离子、难生物降解有机物、脱色除臭等 2.离子交换法:回收贵重金属,放射性废水、有机废水等 3.萃取法:难生物降解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 4.吹脱和汽提:溶解性和易挥发物质的去除。 重点介绍 (随着各种工艺不断改进,原有缺点不断被修正,因此只列出各种工艺的优点) 4生物法 1.活性污泥法:废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micro-organism)悬浮在水中的各种方法的统称。 (1)SBR法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工艺流程图:

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优点: 1)工艺简单,节省费用 2)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力大、效率高 3)运行方式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 4)防治污泥膨胀的最好工艺 5)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 (2)CASS法 CASS法是SBR法的改进型,特点是占地小、运行费用低、技术成熟、工艺稳定。 CASS法是在CASS反应池前部设置生物选择区,后部设置可升降的自动滗水装置。 工艺流程图: (3)AO法 AO工艺法也叫厌氧好氧工艺法,A(Anacrobic)是厌氧段,用与脱氮除磷;O(Oxic)是好氧段,用于除水中的有机物。 工艺流程图: 优点: 1)系统简单,运行费低,占地小 2)以原污水中的含碳有机物和内源代谢产物为碳源,节省了投加外碳源的费用 3)好氧池在后,可进一步去除有机物 4)缺氧池在先,由于反硝化消耗了部分碳源有机物,可减轻好氧池负荷 5)反硝化产生的碱度可补偿硝化过程对碱度的消耗 (4)AAO法 AAO法又称A2O法,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厌氧-缺氧-好氧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工艺流程图:

废水处理过程中絮凝剂的应用_林桂炽

文章编号:1001-7445(2004)增-0153-03 废水处理过程中絮凝剂的应用 林桂炽,黄玲珍 (广东省水产学校,广东广州510320) 摘要:目前,随着工业废水排放量的迅速增加,废水处理问题的日益突出.混凝法是一种被广泛采用和成本低 廉的处理方法,它能够极大地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絮凝剂的选择,本文就无机、有机和复 合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和性能进行探讨,同时,就部分新型的絮凝剂进行介绍. 关键词:絮凝剂;废水处理;应用;性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1 絮凝剂处理水的作用原理 将不同絮凝剂按一定比例调成水混凝剂,定量均匀溶于废水中形成胶体溶液.经过絮凝作用废水中悬浮微粒形成矾花,在沉降过程中矾花互相碰撞,使絮状物颗粒变大逐渐沉淀于底部.上清液通过布水槽、溢流堰由上部进入多功能池.上清液胶体通过河沙、炉渣、石子等滤料形成动态膜.动态膜具有吸附分散颗粒,去除悬浮有机物微粒的能力.废水中悬浮有机物微粒通过沙层、炉渣层等滤料微孔,定时自流过滤除去废水中杂质. 2 絮凝剂介绍 2.1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有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两大类.常见的有聚二乙基二甲基氯化氨,聚胺,天然聚合物(改性淀粉、腐植酸等),聚丙烯酸钠,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水处理中投加量少,絮凝速度快,受共存盐类、介质及环境温度影响小,生成污泥量也少;而且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大分子中可带-COO -,-NH -,-SO 3-,-OH -等亲水集团,具有链状、环状等多种结构,利于污染物进入絮体,脱色性好. 由于大多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本身或其水解、降解产物有毒,而且合成价格较高,故开发和利用受到一定限制,单独应用实例较少. 2.2 无机絮凝剂 (1)无机低分子絮凝剂 无机低分子絮凝剂包括硫酸铝、氯化铝、硫酸铁、氯化铁等,其中硫酸铝最早是由美国开发的,迄今为止一直是重要的无机絮凝剂之一.但用于水处理时,低分子絮凝剂存在着成本高,腐蚀性大,在某些场合效果还不理想等缺点. (2)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60年代后在传统的铝盐、铁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水处理剂,和传统药剂相比,它能成倍地提高效能,且价格相应较低,因而有逐步成为主流药剂的趋势.目前,在日本、俄罗斯、西欧以及我国,无机高分子絮凝剂都已有相当规模生产和应用,聚合类药剂生产占絮凝剂总产量的30%~60%[1]. 第29卷增刊 2004年9月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 nal of G uangx i U niv er sity (N at Sci Ed)Vo l.29,Sup. Sept.,2004 a 收稿日期:200305作者简介:林桂炽(1977广东省水产学校助理讲师.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工业废水处理理论 一、工业废水(Industrial Wastewater)的含义和分类 定义:指工业企业各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废水。 包括:生产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两大类。 二、工业废水的分类、种类、指标 1分类 按行业的产品加工对象:冶金、造纸、纺织、印染等。 按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分:无机废水(电镀、矿物加工),有机废水(食品加工) 按废水中污染物的主要成分:酸性、碱性、含酚等 按处理难易程度和危害性分:易处理危害性小的废水,易生物降解无明显毒性的废水,难生物降解又有毒性的废水。 2工业废水造成环境污染的种类 1)含无毒物质的有机废水和无机废水的污染; 2)含有毒物质的有机废水和无机废水的污染; 3)含有大量不溶性悬浮物废水的污染; 4)含油废水产生的污染; 5)含高浊度和高色度废水产生的污染; 6)酸性和碱性废水产生的污染; 7)含有多种污染物质废水产生的污染; 8)含有氮、磷等工业废水产生的污染。 三、工业废水处理方法概述 1 工业废水的物理处理(Physical Treatment) 定义:应用物理作用没有改变废水成分的处理方法称为物理处理法; 操作单元(Operating Units):调节(Adjust)、离心分离(CentrifugalSeparation)、除油(Oil Elimination)、过滤(Filtration)等。 废水经过物理处理过程后并没有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本性,而仅使污染物和水分离。 2 工业废水的化学处理(Chemical Treatment) 定义:应用化学原理和化学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转化为无害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称为化学处理。 操作单元(Operating Units):中和( Neutralization)、化学沉淀( Chemical Precipitation)、药剂氧化还原(Chemical Oxidation Reduction)、臭氧氧化(Ozone Oxidation )、电解(Electrolysis)、光氧化法(Photo- Oxidation)等。 污染物在经过化学处理过程后改变了化学本性,处理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化学变化。 3工业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Physic-chemicalTreatment) 定义:废水中的污染物在处理过程中是通过相转移的变化而达到去除的目的的处理方法称为物理化学处理。 操作单元(Operating Units):混凝(Coagulation)、气浮(Floatation)、吸附(Adsorption)、离子交换(Ion Exchange)、电渗析(Electro-dialysis)、扩散渗析(Diffusion Dialysis)、反渗透(Reverse Osmosis)、超滤(Ultra Filtrate)等。 污染物在物化过程中可以不参与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直接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也可以经过化学反应后再转移。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一.物理法: 1.沉淀法:主要去除废水中无机颗粒及SS 2.过滤法:主要去除废水中SS和油类物质等 3.隔油:去除可浮油和分散油 4.气浮法:油水分离、有用物质的回收及相对密度接近于1(水的密度近似1)的悬浮固体 5.离心分离:微小SS的去除 6.磁力分离:去除沉淀法难以去除的SS和胶体等 二.化学法: 1.混凝沉淀法:去除胶体及细 2.中和法:酸碱废水的处理 3.氧化还原法:有毒物质、难生物降解物质的去除 4.化学沉淀法:重金属离子、硫离子、硫酸根离子、磷酸根、铵根等的去除 三.物理化学法: 1.吸附法:少量重金属离子、难生物降解有机物、脱色除臭等 2.离子交换法:回收贵重金属,放射性废水、有机废水等 3.萃取法:难生物降解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 4.吹脱和汽提:溶解性和易挥发物质的去除。 重点介绍 (随着各种工艺不断改进,原有缺点不断被修正,因此只列出各种工艺的优 点)

四.生物法 1.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micro-organism)悬浮在水中的各种方法的统称。(1)SBR法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工艺流程图: 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优点: 1)工艺简单,节省费用 2)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力大、效率高 3)运行方式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 4)防治污泥膨胀的最好工艺 5)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 (2)CASS法 CASS法是SBR法的改进型,特点是占地小、运行费用低、技术成熟、工艺稳定。 CASS法是在CASS反应池前部设置生物选择区,后部设置可升降的自动滗水装置。 工艺流程图: (3)AO法

废水生化处理工程

《废水生化处理工程》 习题 河北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5年10月

目录 第一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 1 第二章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 4 第三章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 -------------------------- 5 第四章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一)——生物膜法 ----------------------------- 6 第五章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二)——活性污泥法 -------------------------- 8 第六章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 10 第七章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 ------------------------------------------------------------- 11 第八章污泥处理和处置 ------------------------------------------------------------------- 12

第一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1、概述水体污染控制的主要水质指标。 2、概述我国我省的水排放标准。 3、概述我国水环境质量标准。 4、水污染控制技术可分为几大类型?简要介绍重要的控制技术。 5、污水处理方法与污染物粒径有何关系?试举例说明之。 6、什么叫水体的自然净化?水体自然净化能力取决于哪几个方面的因素? 7、某河流受有机废水污染到A点已完全混合,此时La=20mg/L,Da = 5mg/L,流速0.9m/s,水温20℃。求10天内的氧垂曲线和最大缺氧点的位置及最大亏氧量。(每隔2天取一个t值)K1=0.1,K2=0.2。 8、某河川La=15mg/L,K1=0.1,K2=0.2,在污水与河水相混合处氧不足量为Da=3mg/L,求定:1d后的缺氧量和最大缺氧量是多少。(先求出最大缺氧点的日期(取整数),再计算最大缺氧量) 9、已测定出某废水20℃BOD5=250mg/L,K1(20℃)=0.1,求30 ℃时BOD5。 10、某一水样20℃的生化需氧量(Yt)测定结果如下: (K1=2.61b/a La = 1/2.3k1a3)试确定此水样的K1、La及BOD5(Y5)值。 11、如某工业区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混合污水的2天30℃生化需氧量为200 mg/l,求该污水5天20℃的生化需氧量(BOD5),如在20℃时, K1=0.1d-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