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复评定技术习题集一

康复评定技术习题集一

康复评定技术习题集一
康复评定技术习题集一

第一章总论

习题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A题型)

1.康复评定分为()和功能评定两个部分。

A临床评定B病因评定C病理评定

D解剖评定E诊断

2.在进行功能评定前,必须深刻地理解疾病、残损、()、残障之间的区别。

A损伤B活动受限C参与限制

D环境E残疾

3.临床检查是康复评定的基础,但前者提供的信息量有限,且多偏重于基础疾病本身。两者的主要区别有()。

A病情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B对象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C对象不同、病情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D对象不同、病情不同、目的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E对象不同、病情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4.检查、测量、评估、评价和评定在领域中有不同的内涵,()是根据测量和评估的结果对被测对象作出最后判断的行为。

A评价B评估C检查D评定E测量

5.康复医学是一门多学科性的专业,在康复评定和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多个专业的人员参加,如由()、康复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家、假肢和矫形器师、特殊教育工作者等组成康复协作组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治疗、训练和教育,以争取最大的康复效果。

A骨科医师B神经科医师C儿科医师

D康复医师E老年科医师

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规定:“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六类残疾人。于2006年4月1日零时开始的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所采用的标准就是该分类方法。它暂未包括()残疾。

A语言B心脏C内脏D脑卒中E听力语言

7.肢体残疾一级是指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不包括:

A四肢瘫:四肢运动功能重度丧失B截瘫: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C双大腿缺失D偏瘫: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E单全上肢和双小腿缺失

8.听力残疾二级是指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A81~90dBHL B≥91dBHL C61~80dBHL

D41~60dBHL E≤40dBHL

(二)多选题(X题型)

1.等级资料的量化评定是将定性评定中所描述的内容分等级进行量化,即将等级赋予分值的方法,如临床上通常采用的标准化量表,如():

A徒手肌力检查BBrunnstrom评定CBarthel指数

D肢体长度的测量E肢体周径的测量

2.通过对()等层次全面的评定,制订出个性化、整体性的康复治疗计划。

A损伤、活动受限和参与限制

B 残损、残疾和残障

C个体功能和环境

D肢体功能和内脏功能

E残疾人家庭和所在社区

3.由于康复的范畴涉及医疗、职业、教育和社会等领域,康复评定的内容包括()等方面。

A躯体B言语C心理D社会E内脏

4.肢体残疾四级是指基本上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包括以下():

A单小腿缺失

B单前臂及其以上缺失

C双下肢不等长,差距在5cm以上(含5cm)

D单大腿及其以上缺失

E双手拇指或双手拇指以外其他手指缺失

二、名词解释

1.康复评定会 3.肢体残疾

2.日常生活活动 4.言语残疾

三、问答题

1.常见的言语残疾包括哪些?

2.如何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A题型)

1.A

2.E

3.E

4.D

5.D

6.C

7.C

8.A

(二)多选题(X题型)

1.ABC

2.AB

3.ABCD

4.AC

二、名词解释

1.康复评定会是由康复医师负责组织的、针对某一位患者具体的功能障碍和康复治疗计划进行讨论的康复协作组会议。在康复评定会上,康复医师介绍该患者的病情和一般功能状况,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临床心理学家、假肢和矫形器师、康复护士等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角度报告评定的结果,并提出康复治疗计划,包括治疗目标、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最后由康复医师总结康复协作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一个完整的康复治疗计划。

2.日常生活活动是全面地描述个人总体活动能力的最常用的术语,它是通过作业(如写字)而不是部位(如手功能)定义的,正如一个无臂的人仍可能通过脚写字一样。

3.肢体残疾是指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而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

4.言语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1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两年者),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3岁以下不定残)。

三、问答题

1.答:常见的言语残疾包括:

1)失语:是指由于大脑言语区域以及相关部位损伤所导致的获得性言语功能丧失或受损。2)运动性构音障碍:是指由于神经肌肉病变导致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不会说

话、说话费力、发声和发音不清等。

3)器官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是指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其代表为腭裂以及舌或颌面部术后,主要表现为不能说话、鼻音过重、发音不清等。

4)发声障碍(嗓音障碍):是指由于呼吸及喉存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失声、发声困难、声音嘶哑等。

5)儿童言语发育迟滞: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语言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不会说话、说话晚、发音不清等。

6)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是指由于听觉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不会说话或者发音不清。

7)口吃:是指言语的流畅性障碍,常表现为在说话的过程中拖长音、重复、语塞并伴有面部及其他行为变化等。

2.答: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设定康复目标:由于年龄、职业、文化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不同,其康复欲望和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康复目标。适宜的康复目标应建立在全面准确的评定基础上,包括:①在评定中发现的问题;②心理状况,如患者对问题、目的和性格的调整和适应;③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的希望;④家庭护理、身体和情绪环境、家庭反应;⑤患者的职业计划和目标。康复目标包括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2)制订康复治疗和训练方案:通过对患者全面的评定。掌握其功能障碍情况,了解其需求,制订确实可行的康复目标,接下来便是选择为达到康复目标所需的治疗手段,安排适当的治疗量,并提出注意事项。

第二章人体发育和形态评定技术

习题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A型题)

1.对脊髓反射检测的阳性或阴性反应在()个月的正常儿童可能存在,超过()个月的儿童阳性反应持续存在,可能预示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迟缓,阴性反应是正常的。

A2、2 B4、4 C6、6 D12、12 E1、1

2.在出生后前()个月,脑干反射的阳性或阴性的存在可见于正常儿童,超过()个月的儿童仍存在阳性反射可能提示运动发育迟缓,阴性反应是正常的。

A2、2 B4、4 C6、6 D12、12 E1、1

3.调正反应是在红核上方的中脑整合的,不包括大脑皮质。调正反应相互作用,使头和身体在空间保持正常位置。它们是出生后第一批发育的反射,到10~12个月时达到最大效应。当皮质控制增加时,它们逐渐改变并受到抑制,到()时消失。

A1岁末B2岁末C3岁末D4岁末E5岁末

4.这些反应是由于大脑皮质、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相互之间有效作用的结果。平衡反应的成熟标志着运动发育进入人类等两足动物阶段,它们在肌力正常时出现并提供身体对重心变化的适应,出生后()个月平衡反应开始出现。

A3 B4 C5 D6 E12

5.上肢长测量时,患者坐位或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医疗人员测量从()到桡骨茎突或中指尖的距离。

A肩峰外侧端B喙突C锁骨肩峰端

D肱骨头E大结节

6.测量手长时,患者将手置于手指伸展位,医疗人员测量从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的连线中点

到()的距离。

A中指B中指指尖C大拇指

D示指E第三掌骨头

7.下肢长:患者仰卧位,骨盆水平,下肢伸展,置髋关节于中立位。医疗人员测量从髂前上棘到()的最短距离。

A外踝尖B足跟C内踝

D大拇趾E内、外踝之间的中点

8.大腿残端围度:从坐骨结节直到断端末端每隔()测量一次围度。

A2.5cm B5cm C2cm D5.5cm E10cm

9.腹围:患者取坐位或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测量通过()或第12肋骨的尖端和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的围度,注意皮尺与水平面平行。测量腹围时应考虑与消化器官和膀胱内容物的充盈程度有关。

A脐B剑突C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

D脐与剑突连线的中点E胸骨上窝与耻骨联合的中点

10.身体质量指数(BMI)是以体重和身高的相对关系来判断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的指标。肥胖是指身体质量指数(BMI)为()。

A<18.5 B18.5~24.9 C25.0~30

D>30 E>35

(二)多选题(X型题)

1.属于脊髓反射的有()。

A屈肌收缩反射B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C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D伸肌伸展反射

E仰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

2.自动运动反应包括()。

A两栖动物反应B保护性伸展反应C拥抱反射

D视觉调正反应E抬躯反射

3.病理反射常用的()已经成为常规检查项目。

AChadock征BOppenheim征C霍夫曼征

DGordon征E罗索里莫征

4.常见的浅反射有()、轻触咽后壁、中腹壁反射、下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足底)反射、肛门反射等。

A角膜反射B咽反射C呕吐反射

D上腹壁反射E膝反射

二、名词解释

1.病理反射 3.脊髓反射

2.身体质量指数 4.自动运动反应

三、问答题

1.姿势异常对人体的影响有哪些?

2.反射发育具有那些特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A型题)

1.A

2.C

3.E

4.D

5.A

6.B

7.C

8.B

9.A 10.D

(二)多选题(X型题)

1.AD

2.BCE

3.ABD

4.ABCD

二、名词解释

1.病理反射是在正常情况下不出现,中枢神经有损害时才发生的异常反射,但在灵长类及1岁以下的婴儿则是正常的原始保护反射。随着动物的进化或锥体束的发育成熟,这些反射被锥体束抑制,当锥体束受损,抑制作用解除,这类反射即又出现。

2.身体质量指数(BMI)是以体重和身高的相对关系来判断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的指标。BMI的计算公式为BMI=体重(kg)/[身高(m)]2。

3.脊髓反射是脑桥下1/3的前庭外侧核传导的运动反射,它协调四肢在屈曲和伸展模式中的肌肉,对脊髓反射检测的阳性或阴性反应在2个月的正常儿童可能存在,超过2个月的儿童阳性反应持续存在,可能预示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迟缓,阴性反应是正常的。

4.自动运动反应作为一组反射可在婴幼儿身上观察到,严格地说,它不是调正反射,但这些反应是随着头部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涉及半规管,或迷路,或颈部的本体感觉。如调正反射一样,自动运动反应出现在发育的某个阶段,它的持续存在或缺乏可见于某些疾病的患者。

三、问答题

1.答:姿势异常对人体的影响有:

(1)不对称或单侧姿势异常引起肌肉和韧带的不平衡

1)肌肉变薄:长时间被拉长的肌肉将变得薄弱。

2)肌肉缩短: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的肌肉在那种体位是强壮的,但在全范围的关节活动中将失去其原有的力量,这样它们就习惯于习惯的体位而短缩。

3)韧带失去张力:被拉长的韧带,由于不断地增加被动张力,从而失去了它们支持和保护关节的能力。

4)关节脱位:关节没有韧带或肌肉的支持将失去某一方向的活动度,可出现半脱位或脱位。(2)对称性姿势异常引起关节负重和所受压力的异常分布:长时期异常的负重压力可引起关节软骨的异常,从而导致早期关节退行性变化。例如,膝内翻使得外侧膝关节面受压,同时也增加了内侧韧带的牵拉应力;骨盆的过度前倾引起腰椎体后部异常压力,同时也增加了腰5和骶1椎间盘的压力,腹肌被牵拉,髂腰肌相应缩短,腰5潜在滑脱的可能。

(3)某种异常姿势可导致相应的病变:为了维持可接受的、直立的姿势,某种姿势的异常可导致其他的异常。例如,增加腰部负荷,可以通过增加胸椎和颈椎的负荷来代偿;膝关节屈曲畸形,需要增加股四头肌的活动,这样就增加髌股关节的压力,为了维持直立姿势,必须增加髋、踝关节的屈曲,这样腰部的负荷也增加了。

(4)异常姿势可引起疼痛:疼痛是痛觉感受器对牵拉或压力的反应,如果这种机械性的应力不去除,将产生炎症,导致疼痛综合征。通常有两种情况:

1)姿势不正确:不正确姿势的维持(如过度弯腰或在太高的桌子上写字)可引起姿势性疼痛,通过活动可减轻这种疼痛,这时肌力正常或有弹性。

2)姿势功能异常:由于长期的不正确姿势习惯或损伤后产生的组织粘连和挛缩,软组织适应性短缩和肌肉无力均伴有疼痛;时间长了,将引起炎症、损伤和退行性功能障碍。

2.答:发射发育的特点有:

(1)时间性:特定的反射均在一定阶段出现或消失。若原始反射在一定的发育阶段延迟出现,或超过了应该消失的时间段而持续存在,则可视为病理现象。正常的反射发育的时间性大体分为4种情况:出生即有且终生存在,如吞咽反射、牵张反射;出生即有且短期存在,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拥抱反射;出生以后形成且短期存在,如紧张性颈反射、阳性支持反应;出生以后形成且长期存在,如翻正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平衡反应。

(2)损害发生的标志:反射发育水平的延迟或倒退常因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而破坏。如脑性瘫痪因脑受损害,运动反射或反应出现异常导致患儿躯干和肢体运动障碍;成人的脑卒中、

脑外伤后,高层次中枢神经系统对下一级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可以使早已抑制的原始反射“获释”或重现,妨碍了正常运动的执行,而出现抓握反射、紧张性颈反射,原有的随意运动、平衡反应以及保护性伸展反应也出现障碍,产生运动反射的发育向初期退化的现象等。

第三章运动功能评定技术

习题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在曲肘动作中主动肌是()。

A三角肌B胸大肌C鱼际肌D肱二头肌E以上都是

2.在深膝动作中,股直肌是()。

A原动肌B拮抗肌C固定肌D中和肌E协同肌

3.在肩关节前去动作中,固定肌是()。

A肘肌B肩袖肌C鱼际肌D肱肌E以上都是

4.人们习惯把副动肌,固定肌,中和肌统称为()。

A原动肌B拮抗肌C固定肌D协同肌E以上均不是

5.引体向上运动,身体向上运动时,肱二头肌做()。

A等速收缩B等长收缩C等张离心收缩D等张向心收缩E以上均不是

6.下列不适宜肌力检查的是()。

A肌肉断裂愈合后B正中神经损伤后C失用性肌萎缩D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E以上均不是()。

7.徒手肌力评定法,肌力相当于正常肌力50%时,此时的肌力为()。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E 5级

8.俯卧位时两手抱头后,脐以上身体在桌缘外,固定两下肢,伸直脊柱使上身凌空或水平位,维持此姿势的时间超过多少秒,腰背肌视为正常。()。

A 15秒

B 30秒

C 45秒

D 60秒E以上均不是

9.握力测试属于()。

A等速收缩B等长收缩C等张离心收缩D等张向心收缩E以上均不是

10.颈椎前曲正常活动度为()。

A0-50度B0-45度C0-55度D0-60度E以上都不是

11.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包括()。

A两关节面面积大小的差别B关节囊的厚薄以及松紧度C关节韧带的多少与强弱

D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状况E以上都是

12.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痉挛,关节活动度常见()。

A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减少B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增加C主动活动减少,被动活动基本正常D主动活动减少,被动活动增加E以上都是

13.固定臂摆放在()。

A关节的运动轴心B与关节的近端骨的轴线水平C与关节的远端骨的长轴水平

D与关节的近端骨的长轴垂直E以上均不是

14.肘关节屈曲20-90度表示肘关节屈曲度数为()。

A 20度

B 70度

C 90度

D 110度E以上均不是

15.膝关节—15度表示()。

A膝关节屈曲15度B膝关节过伸15度C膝关节屈曲30度D膝关节过伸30度E以

上均不是

16.肩关节前曲轴心位于()。

A肱骨侧面肩峰B肱骨头C肱骨大结节D三角肌粗隆E以上均不是

17肘关节轴心位于()。

A肱骨侧面肩峰B锁骨C肘关节侧方肱骨外上髁D桡骨茎突E以上均不是

18.前臂旋后固定臂则在()。

A与腕关节掌侧横纹平行B与腕关节掌侧横纹垂直C与地面平行D与地面垂直

E以上均不是

19,髋关节屈曲轴心位于()。

A股骨侧面外上髁B内髁C膝关节侧方股骨内上髁D股骨大转子侧面E以上均不是20.档被动牵伸痉挛肌时,初始产生较高阻力随之被突然的抑制发动而中断,造成痉挛肢体的阻力突然下降是()。

A巴宾斯基反射B阵挛C脑强直和去皮质强直D折刀样反射E以上都不是

21.改良Ashworth分级较Ashworth分级增加()。

A0级B1级C2级D3级E以上都不是

22.钟摆试验常用于()。

A上肢肌痉挛B颈部肌肉痉挛C下肢肌痉挛

D腹肌痉挛E以上均不是

23.临床上常用肌电图检查()来反映脊髓节段内运动神经元及其他中间神经元的活性。A心肺试验B等速运动CM反射

DH反射E以上均不是

24.视觉属于()。

A躯体感觉B特殊感觉C内脏感觉

D视力感觉E以上均不是

25神经兴奋阈值高,对较强刺激才能感知,感受到刺激的性质不变的是()。

A感觉减退B感觉过度C感觉错位

D感觉过敏E以上均不是

26.症状表现为双侧对称性的四肢末端手套样及袜套样感觉障碍,常表现为近端轻远端重,上肢轻下肢重是()。

A神经干型损害B神经丛损害C后根损害

D末梢型神经损害E以上均不是

27.下列()不适宜进行感觉检查。

A脑血管病变B臂丛神经麻痹C糖尿病

D意识丧失E以上均不是

28.患者第3肋间以下感觉发生障碍,提示损伤在于()。

AT10 BT3 CL5 DL3 E以上均不是

29.小脑主要功能为()。

A不参与姿势平衡B持正常肌张力C维持协调的运动和姿势

D反射性地维持肌张力E以上均不是

30.肢体保持试验是()。

A被测试者双手张开,一手向上,一手向下,交替转动,速度逐渐加快。

B被测试者拇指依次与其他四指相对,速度可以由慢渐快。

C将上肢保持在前上方水平位;将下肢膝关节保持在伸直位。

D让受试者双肩外展90°,肘关节伸直,然后双手靠近,用一手示指触及另一只手示指。

E以上均不是

31.站立时支撑面包括()。

A双足底面积B单足底面积C两足间的面积

D双足底在内的两足间的面积E以上均不是

32.(),身体稳定性增强。

A支撑面面积越大B地面质地越软C地面不平整

D支撑面面积越小E以上均不是

33.视觉系统()。

A感觉身体的位置和运动

B提供头部相对于环境的物体位置的变化以及头部的定位信息

C向中枢传递加速度信息

D维持平衡、感知机体与周围环境相关

E以上均不是

34.当人站立于地面上,受到外力干扰较小的时候,可以以踝关节为轴心进行前后转动或摆动,以保持身体平衡的是()。

A神经调节机制B大脑调节机制C踝调节机制

D髋调节机制E跨步调节机制

35.承重反应期由()参与收缩。

A胫前肌B腘绳肌C股四头肌

D臀大肌E以上均不是

36.足下垂、内翻、内收。受试者支撑相髋内收和内旋,膝关节过度屈曲,同时足呈马蹄形,足趾外展是()。

A蹒跚步态B前冲步态C偏瘫步态

D脑瘫步态E以上均不是

37.疼痛步态表现()。

A髋关节屈曲痉挛者,行走时,骨盆前倾,腰椎过伸,足尖点地,步幅短小

B在摆动相出现足下垂,以过分屈髋屈膝代偿,同时支撑相早期由全脚掌或足尖先接触地面C患侧处于站立相时,肩和腰出现代偿性侧弯

D患侧下肢站立相时间缩短,跨步长缩短,步速下降

E以上均不是

38.胫前肌步态是()。

A支撑相早期缩短

B行走时蹬离动作的爆发性减弱,身体前移力量减小,运动减慢

C不能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支撑相膝后伸、躯干前倾,重力线落在膝前

D患侧处于站立相时,肩和腰出现代偿性侧弯,以增加骨盆稳定度

E以上均不是

39.在站立和行走过久后,感到足部疲乏,酸痛不适,足呈外翻、外展及背伸位,活动明显受限是()。

A短腿步态B腓肠肌步态C平足

D前冲步态E以上均不是

(二)多选题(X型题)

1.肌力的影响因素包括()。

A肌肉的生理横断面B肌肉的初长度C运动单位募集程度

D杠杆效率E以上均不是

2.肌力评级依据包括()。

A外加阻力B重力作用C有无肌肉或肌腱的收缩D杠杆效率E运动幅度

3.等速测试可以提供()等数据。

A最大肌力矩B肌肉的爆发力C做功能力

D功率E耐力

4.肌力评定的适用证包括()。

A失用性肌萎缩B骨折愈合后C严重高血压

D脑卒中E截瘫

5.测量关节活动度的工具()。

A量角器B电子角度计C皮尺

D拍X线片E血压计

6.引起关节活动度异常的原因是()。

A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疼痛B肌肉痉挛C软组织挛缩

D肌肉无力E关节内异常

7.下颌关节的活动度以()来表示。

A张口度B颌前突C颈屈

D左右偏位E颈侧屈

8.痉挛肌的特殊表现有()。

A巴宾斯基反射B折刀样反射C阵挛

D去脑强直E去皮质强直

9.肌张力迟缓的主要原因有()。

A影响小脑或锥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B折刀样反射

C阵挛

D外周神经系统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E原发性肌病

10.以下哪种感觉的感受器属于内感受器()。

A平衡觉B本体觉C听觉

D温度觉E嗅觉

11.以下哪些是感觉障碍的刺激性症状()。

A感觉过敏B感觉倒错C感觉缺失

D感觉减退E感觉过度

12.以下关于浅感觉的检查哪些是正确的()。

A触觉检查每次给予的刺激强度应一致

B触觉检查时刺激的速度不能有一定的规律

C痛觉麻木的患者检查从正常部位向障碍部位逐渐移行

D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部位向障碍部位逐渐移行

E瘫痪的患者压觉检查常从有障碍的部位开始直到正常的部位

13.协调运动的产生需要()。

A小脑B基底节C脊髓后索本体觉D温度觉E嗅觉

14.平衡可以分为()。

A静态平衡B动态平衡C身体平衡

D反应性平衡E卧位平衡

15.人体平衡的维持需要()。

A听觉配合B感觉输入C轮替运动

D中枢整合E运动控制

16.当人体平衡发生变化时,主要通过()来实现身体的平衡。

A踝调节机制B大脑调节机制C神经调节机制D髋调节机制E跨步调节机制

17.通过观察受试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平衡表现,进行平衡评定的方法有()。ARomberg试验BTandem Romberg试验

C单腿静态站立试验D卧位倾斜反应

E膝手位反应

18.步行周期分期包括()。

A首次着地B站立中期C迈步初期

D迈步末期E负荷反应期

19.步态临床观察要点包括()。

A步行节律B疼痛C肩、臂

D足接触面E运动控制

20.距离参数包括()。

A步长B步频C步行速度

D步宽E跨步长

二、名词解释

1.肌力11.平衡

2.等长收缩12..踝调节机制

3.等张收缩13.跨步调节机制

4.肌肉的生理横断面14.步态

5.关节活动度15.足偏角

6.肌张力16.定量分析

7.痉挛17.时空参数

8.僵硬18.地反应力

9.躯体感觉19.关节力矩

10.协调

三、问答题

1.肌肉收缩的影响因素。

2.Lovett分级法。

3.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

4.肌力评定的目的。

5.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步骤。

6.脊柱旋转活动度的测量方法。

7.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8.钟摆试验。

9.屈曲维持试验。

10.感觉的分类。

11.常见的感觉障碍。

12.周围神经型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13.常见的协调障碍。

14.平衡性协调试验。

15.非平衡性协调试验。

16.平衡测试系统的平衡测试。

17.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病理步态。

18.步态的动力学分析。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A型题)

1.D

2.A

3.B

4.D

5.D

6.D

7.C

8.D

9.B 10.B 11.E 12.C 13.B 14.B 15.B 16.A 17.C 18.D 19.D 20.D 21.E 22.C 23.D 24.B 25.A 26.D 27.D 28.B 29.D 30.C 31.D 32.A 33.B 34.C 35.A 36.A 37.B 38.C 39.D

(二)多选题(X型题)

1.ABCD

2.ABCE

3.ABCDE

4.ABE

5.ABCD

6.ABCDE

7.ABD

8.ABCDE

9.ADE 10AB

11.ABE 12.ABDE 13.ABC 14.ABD 15.BDE

16.ADE 17.ABCDE 18.ABD 19.BDE 20.ABCD

二、名词解释

1.肌力肌肉自主(随意)收缩产生最大的力量。

2.等长收缩指肌肉收缩时,肌张力明显增加,但肌长度基本无变化,不产生关节运动。

3.等张收缩是肌肉收缩时肌张力基本不变,但肌纤维长度改变,引起关节活动的肌肉收缩方式。

4.肌肉的生理横断面指该肌肉内所有肌纤维横断面的总和。

5.关节活动度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最大运动弧度。

6.肌张力是指人体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保持一定紧张状态的能力。

7.痉挛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8.僵硬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各个方向的关节被动活动阻力均增加的现象。

9.躯体感觉是由脊髓神经及某些脑神经的皮肤、肌肉分支所传导的浅层感觉和深部感觉。

10.协调是指人体进行平稳、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

11.平衡是指身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通过自发的、无意识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以恢复重心稳定的能力。

12.踝调节机制当人站立于地面上,受到外力干扰较小的时候,可以以踝关节为轴心进行前后转动或摆动,以保持身体平衡。

13.跨步调节机制当外力干扰过大,导致重心超出稳定极限,人体会自动地向用力方向快速跨出一步,来重新建立身体平衡。

14.步态是指人体步行时的姿势。

15.足偏角指贯穿一侧足底的中心线与前进方向所成的夹角,通常用°(度)表示。健全人约为6.75°。

16.定量分析是借助于一定的器械或专用设备对步态进行分析,为评定治疗效果提供客观数据。

17.时空参数指时间与距离的参数,是临床常用的客观指标,它能监测受试者行走能力的变化。

18.地反应力人在站立、行走及奔跑中足底触及地面产生作用于地面的力量时,地面产生的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19.关节力矩是力与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的乘积,它是使关节发生转动的力,是肌肉、韧带和摩擦力作用的最终结果。

三、问答题

1.答:肌肉收缩的影响因素有: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2)肌肉的初长度。

(3)运动单位募集程度和神经冲动发放频率。

(4)杠杆效率。

(5)肌肉收缩的类型。

(6)中枢神经系统调动功能的协调性。

(7)年龄与性别。

2.答:Lovett分级法分六级。

0级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1级肌肉有轻微的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运动;

2级在减重状态下可作关节全范围的运动。

3级能抗重力作关节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

4级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

5级能抗重力、抗阻力运动。

3.答:肌力评定中的注意事项为:

(1)体位情况。

(2)阻力情况。

(3)间隔时间。

(4)测试时机。

(5)两侧对比。

(6)肌力测试不适用于上位运动神经损害的运动功能评估。

4.答:肌力评定的目的为:

(1)判断有无肌力低下及肌力低下的范围与程度。

(2)发现导致肌力低下的原因。

(3)协助进行神经肌肉疾病的损伤定位诊断。

(4)为制订治疗、康复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5)检验治疗、训练的效果。

5.答:关节活动度测量的步骤为:

(1)体位:确定测量体位,保证体位舒适,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测量时关节活动不受限。(2)介绍情况:让受试者了解测量过程、测量原因,以取得受试者的配合。

(3)量角器的放置:先确定量角器放置的关节活动面,然后确定其轴心(通常是骨性标志点),最后确定量角器的固定臂及移动臂。

(4)关节活动:在关节可能的关节活动范围之内,轻柔地移动关节,以确定完全的被动关节活动度,并注意观察受试者有无疼痛或不适感。

(5)记录:摆放量角器并记录主动关节活动终末位的角度及被动关节活动终末位的角度。

6.答:脊柱旋转活动度的测量方法:

(1)体位:仰卧位或直立位。

(2)运动测量:要求受试者在维持骨盆中立位的同时旋转上躯干,直立位时尤其要注意固

定骨盆。运动范围以角度为单位来记录,以头顶心为旋转轴并通过肩的旋转来测量运动弧。

7.答:影响肌张力的因素为:

(1)体位的影响。

(2)精神因素的影响。

(3)并发症的影响。

(4)神经状态的影响。

(5)其他。

8.答:钟摆试验:受试者仰卧位,尽量放松肌肉,患侧小腿在床外下垂,当小腿自伸直位自由落下时,通过电子量角器记录摆动情况。正常摆动角度运动呈典型的正弦曲线模式,而痉挛的肢体则摆动运动受限,并很快地回到起始位。

9.答:屈曲维持试验:受试者坐位,患肩屈20°~30°,外展60°~70°,肘关节置于支架上,前臂旋前固定,用一被动活动装置使肘关节在水平面上活动,用电位计、转速计记录肘关节位置角度和速度,用力矩计记录力矩。

10.答:根据感受器对于刺激的反应或感受器所在的部位不同,躯干感觉又分为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

(1)浅感觉:包括皮肤及黏膜的触觉、痛觉、温度觉和压觉。浅感觉的感受器大多表浅,位于皮肤内。

(2)深感觉:包括关节觉、振动觉、深部触觉,又名本体感觉。

(3)复合感觉:包括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感觉、体表图形觉、实体觉、重量觉等。

11.答:感觉障碍根据病变性质可分为刺激性症状和抑制性症状两类。

(1)刺激性症状:①感觉过敏;②感觉倒错;③感觉过度;④感觉异常;⑤疼痛。

(2)抑制性症状:①感觉缺失;②感觉减退。

12.答:周围神经型感觉障碍:

(1)末梢型神经损害:为周围神经末梢受损害所致。

(2)神经干型损害:某一周围神经干受损时,其支配区域皮肤的各种感觉呈条状、块状障碍。

(3)神经丛损害:当颈、臂、腰、骶丛的任何神经丛损害时,则出现该神经丛支配区的各种感觉障碍。

(4)后根损害:感觉障碍呈节段性带状分布,在受损的后根支配区域内各种感觉减退或消失,常伴有神经根痛。

13.答:当大脑和小脑发生病变时,四肢协调动作和行走时的身体平衡发生障碍,此种协调功能障碍又称为共济失调。根据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病变部位,共济失调分为小脑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脊髓后索共济失调3种。

(1)小脑共济失调:因小脑病变部位的不同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小脑共济失调。症状主要是四肢和躯干不能灵活、顺利、准确地完成动作。

(2)基底节共济失调:此类病变的受试者主要是肌张力发生改变和随意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震颤、肌张力过高或低下、随意运动减少或不自主运动增多。

(3)脊髓后索共济失调:脊髓后索病变造成深感觉障碍,此类受试者不能辨别肢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14.答:平衡性协调试验是评估身体在直立位时姿势、平衡以及静与动的成分。常用的试验方法有:①双足站立测试:双足并拢站立;一足在另一足前方站立;上肢交替地放在身旁、头上方或腰部;在保护下,出其不意地让受试者失去平衡;弯腰,返回直立位;站立位睁眼和闭眼;②单足站立;睁眼和闭眼单足站立;③步行:直线走,一足跟在另一足尖之前;侧方走和倒退走;变换速度走;环形走和变换方向走。

15.答:非平衡性协调试验是评估身体不在直立位时静止与运动的成分。

(1)指鼻试验:嘱患者将前臂外旋、伸直,以示指触自己的鼻尖,先慢后快,先睁眼后闭眼,反复上述运动,称指鼻试验。

(2)指指试验:让受试者双肩外展90°,肘关节伸直,然后双手靠近,用一手示指触及另一手示指。

(3)交替指鼻和对指:嘱患者用示指交替指自己的鼻尖和检查者示指。检查者可变换位置来测试患者对变换距离、方向的应变能力。

⑷对指试验:被测试者拇指依次与其他四指相对,速度可以由慢渐快。

⑸轮替试验(前臂的旋前与旋后):被测试者双手张开,一手向上,一手向下,交替转动,速度逐渐加快。

⑹跟膝胫试验:被测试者仰卧,抬起一侧下肢,先将足跟放到对侧下肢的膝盖上,再沿着胫骨前缘向下推移。

⑺肢体保持试验:将上肢保持在前上方水平位;将下肢膝关节保持在伸展位。

⑻绘圆或横“8”字试验:受试者用上肢或下肢在空气中绘一圆或横“8”字,测评下肢时取仰卧位。

16.答:平衡测试系统是定量评定平衡能力的一种测试方法。这类仪器采用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和电子计算机技术,能准确地感知受试者与受力平台接触部位的压力变化并记录相关压力数据,同时把这些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在专用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分析,描绘出姿势图,来评定受试者的平衡功能。

(1)静态平衡测试:重心转移或摆动测定是目前评定人体在静立状态下姿势的稳定性即静态平衡功能的主要方法。

(2)动态平衡功能测试:动态平衡功能所反映的是人体的随意运动控制能力。

17.答: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病理步态:

(1)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所致的异常步态:①偏瘫步态;②脑瘫步态;③蹒跚步态;④前冲步态。

(2)周围神经受损导致的异常步态:①臀大肌步态;②臀中肌步态;③股四头肌步态;④胫前肌步态;⑤腓肠肌步态。

18.答:动力学分析是指对步态进行有关力的分析。

(1)地反应力:人在站立、行走及奔跑中足底触及地面产生作用于地面的力量时,地面产生的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2)关节力矩:是力与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的乘积,它是使关节发生转动的力,是肌肉、韧带和摩擦力作用的最终结果。

(3)肌电活动参数:在下肢相应的肌肉表面固定皮肤肌电电极,通过肌电图机将接收到的肌电讯号进行放大和记录,分析步行中肌肉活动模式、肌肉活动的开始与终止、肌肉在行走过程中的作用、肌肉收缩的类型以及和体位相关的肌肉反应水平。

康复评定技术 课程标准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64学分:4 适用专业:康复技术 先修课程:考试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康复医学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共同构成现代医学体系。《康复评定技术》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也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康复评定技术为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康复机能评定理论与技术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求体现“三基”思想,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不仅实用、适用、够用并达到全国康复治疗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它要以《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疾病概要》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桥梁,也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康复机能评定的含义,掌握康复机能评定的具体方法,如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平衡协调能力的评定、步态分析、ADL评定及疼痛和感觉功能的评定等。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职教理念,应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和“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和“教”,即学生在做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做中传授理论和培养学生技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课堂给学生;而教师是主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4学时,学分为4学分。该课程是依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

康复评定选择题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首次康复功能评定目的的叙述,下列哪项不妥:( E ) A.寻找导致功能障碍的病因 B.判定功能障碍的性质,严重程度 C.判断病损部位 D.制订康复目标 E.判定康复治疗效果 2.康复功能评定的内容有:( E ) A.评分量表、问卷调查功能表 B.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功能评定 C.精神心理功能评定 D.听、言语功能评定 E.器官水平或系统水平、个体水平与社会水平功能评定 3、下列就是康复功能评定的意义,除外哪一项:( C ) A.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 B.评定康复疗效 C.相当于疾病诊断,确定疾病性质与类型 D.确定康复治疗目标 E.制订康复计划的依据 4、康复评定的目的就是: (E) A、客观地找到病因 B、为客观地判定疗效 C、为残损功能障碍定性 D、评定功能障碍程度 E、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趋势、预后与结局及评定疗效与治疗计划 的依据 (二)多项选择题: 1、康复功能评定的目的:( ABCDE) A.了解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与结局 B.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C.动态观察残疾的发展 D.评定康复治疗效果 E.开发新的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2、康复功能评定方法应具有:(ABCD) A.可行性 B.有效性 C.灵敏度 D.统一性 E.哲理性 3.康复评定包括: ( ABDE ) A.躯体功能B.言语功能C.感觉功能D.心理精神功能 E.社会适应性 第二章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一)单项选择题: 1.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量角器移动臂的正确放置方法就是:( A ) A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 B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 C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垂直 D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垂直 E 以上都不对 2.限制关节活动的因素有韧带、关节囊以及( D ) A 关节腔 B 二骨的关节面面积的比例 C 关节软骨 D 肌肉 E 滑膜 3.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量角器固定臂的正确放置方法就是:( B ) ′ A.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 B.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 C.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垂直 D.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垂直 E.以上都不对 4.主动关节活动度小于被动关节活动度提示 ( B ) A.肌肉协调性障碍 B、肌力下降 C、肌肉耐力下降

康复评定试题库康复评定的题库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功能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言语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定。2.初期评定:是首次对患者进行的评定。目的是发现和确定患者的功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复潜力和预后,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中期评定:是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进行的再次评定。评定的目的是对前一阶段的康复治疗进行总结,判断障碍是否改善、改善的程度以及治疗方案有无必要调整。一般在患者住院中期予以评定,也可以根据患者康复进展情况的需要组织多次评定。 4.末期评定:是在患者出院前结束治疗时进行。目的在于判定康复治疗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遗留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二、填空: 1.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包括、、三阶段。 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评定结果 2.根据不同的时间,将康复评定分为、、、。 初期评定、中期评定、末期评定、随访。 3.康复医学临床决策模式的相关步骤、、、、。 康复评定、设定康复目标、制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计划、评估康复疗效 三、问答题 1.请比较康复功能评定与临床诊断的差异 答:临床诊断与康复功能评定的区别 临床诊断康复功能评定 目的查找病因,明确诊断明确功能障碍部位、程度 范围反映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反映机体功能的水平及能力 方法 体格检查、专项检查 实验室生化检查综合运动功能评估 影像学检查残疾评估 组织学和形态学检查日常活动能力评定 基因检查生活质量评定 电生理检查电生理、生物力学检查 精神检查就业能力、环境评定、高级脑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技术习题集一

第一章总论 习题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A 题型) 1. 康复评定分为()和功能评定两个部分。 A 临床评定 B 病因评定 C 病理评定 D 解剖评定 E 诊断 2. 在进行功能评定前,必须深刻地理解疾病、残损、()、残障之间的区别。 A 损伤 B 活动受限 C 参与限制 D 环境 E 残疾 3. 临床检查是康复评定的基础,但前者提供的信息量有限,且多偏重于基础疾病本身。两者的主要区别有()。 A 病情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B 对象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C 对象不同、病情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D 对象不同、病情不同、目的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E 对象不同、病情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4. 检查、测量、评估、评价和评定在领域中有不同的内涵,()是根据测量和评估的结果 对被测对象作出最后判断的行为。 A 评价 B 评估 C 检查 D 评定 E 测量 5. 康复医学是一门多学科性的专业,在康复评定和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多个专业的人员参加,如由()、康复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家、假肢和矫形器师、特殊教育工作者等组成康复协作组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治疗、训练和教育,以争取最大的康复效果。 A 骨科医师 B 神经科医师 C 儿科医师 D 康复医师 E 老年科医师 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规定: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 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六类残疾人。于 2006 年 4 月 1 日零时开始的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所采用的标准就是该分类方法。它暂未包括()残疾。 A 语言 B 心脏 C 内脏 D 脑卒中 E 听力语言 7. 肢体残疾一级是指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不包括: A 四肢瘫:四肢运动功能重度丧失 B 截瘫: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C 双大腿缺失 D 偏瘫: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E 单全上肢和双小腿缺失 8. 听力残疾二级是指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A81~90dBHL B >91dBHL C61~80dBHL D41~60dBHL E <40dBHL (二)多选题( X 题型)

康复评定试题库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功能评定:就是用客观得、量化得方法有效与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得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与预后。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言语功能与社会功能等方面得评定。2.初期评定:就是首次对患者进行得评定。目得就是发现与确定患者得功能状况与存在得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复潜力与预后,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可靠得依据。 3.中期评定:就是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进行得再次评定。评定得目得就是对前一阶段得康复治疗进行总结,判断障碍就是否改善、改善得程度以及治疗方案有无必要调整。一般在患者住院中期予以评定,也可以根据患者康复进展情况得需要组织多次评定。 4.末期评定:就是在患者出院前结束治疗时进行。目得在于判定康复治疗效果如何、就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遗留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得方法与建议。 二、填空: 1.康复评定得工作流程包括、、三阶段。 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评定结果 2.根据不同得时间,将康复评定分为、、、。 初期评定、中期评定、末期评定、随访。 3.康复医学临床决策模式得相关步骤、、、、。 康复评定、设定康复目标、制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计划、评估康复疗效 三、问答题 1.请比较康复功能评定与临床诊断得差异 答:临床诊断与康复功能评定得区别 临床诊断康复功能评定 目得查找病因,明确诊断明确功能障碍部位、程度 范围反映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反映机体功能得水平及能力 方法 体格检查、专项检查 实验室生化检查综合运动功能评估 影像学检查残疾评估 组织学与形态学检查日常活动能力评定 基因检查生活质量评定 电生理检查电生理、生物力学检查 精神检查就业能力、环境评定、高级脑功能评定

《康复功能评定学》期末考试试题(B卷)参考答案

广州医学院天河学院 《康复功能评定学》期末考试试题( B 卷) 姓名:学号: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题,每题 2 分,共40 分) 1.关节内外存在急性炎症损伤通常在被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A A.抵抗之前出现疼痛 B.疼痛和抵抗同时出现 C.抵抗之后出现疼痛 D.只有抵抗无疼痛 2.非关节囊型关节运动受限常见原因及特点不包括: B A.韧带粘连 B.关节囊组织纤维化 C.关节内紊乱 D.关节外损伤 3.Brunnstrom 肢体功能恢复分离运动阶段指的是: C A.第Ⅲ阶段 B.第Ⅳ阶段 C.第Ⅴ阶段 D.第Ⅵ阶段 4.以下有关反射 -等级模型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运动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或由感觉输入诱发 B.运用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 https://www.doczj.com/doc/af14215338.html,S 损伤的恢复没有特定的顺序 D.交互抑制支配是协调运动的关键 5.引起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D A.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挛缩 B.肌肉无力 C.关节内异常、关节骨性强直 D.关节活动末端韧的感觉 6.主动肌的收缩力量和拮抗肌的伸展力量越大: A A.关节活动度越大 B.关节活动度越小 C.肌张力越高 D.肌张力越低 7.肩肱关节伸展活动度测量时的参考值范围是: A A.0-60 度 B.0-70 度 C.0-80 度

D.0-90 度 8.肩关节水平外展时主要动作肌是: D A.胸大肌 B.冈上肌 C.大圆肌 D.三角肌 9.以下哪项不属于浅反射: B A.腹壁反射 B.下颌反射 C.跖反射 D.肛门反射 10.下列哪项不属于躯体构图障碍: D A.单测忽略 B.左右分辨障碍 C.手指失认 D.视觉失认 11.以下 CNS 多系统模型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运动是多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B.系统是动态、自我组织和多层交织结构的 https://www.doczj.com/doc/af14215338.html,S 以等级方式组织 https://www.doczj.com/doc/af14215338.html,S 损伤后可见其他系统的变化 12.下列哪项不属于病理反射: D A.抓握反射 B.手掌斯基征 C.髌阵孪 D.跟腱反射 13.肛门反射所对应的脊髓节段是: C A.S1-2 B.S2-4 C.S3-5 D.S1-3 14.下列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D A.特异性的感觉刺激才能诱发出特定的运动反应 B.检查中仔细观察被查检者对于刺激的反应 C.发育性反射的系统评定无须观察反射如何影响运动功能 D.注意发射及发应出现 ,消失的时间 15.旋毛虫肌病会出现以下哪种异常电位: A A.纤颤电位 B.正锐波 C.束颤电位 D.复合性重复放电 16.引起协调运动障碍的疾病包括: B A.小脑、基底结损伤 B.脊髓前索损伤

2016康复评定技术试题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 1.康复评定的目的是:(E) A.客观地找到病因 B.为客观地判定疗效 C.为残损功能障碍定性 D.评定功能障碍程度 E.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趋势、预后和结局及评定疗效和治疗计划的依据 2.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量角器移动臂的正确放置方法是:( A ) A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 B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 C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垂直 D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垂直 E 以上都不对 3.主动关节活动度小于被动关节活动度提示( B ) A.肌肉协调性障碍 B、肌力下降 C、肌肉耐力下降 D、结缔组织异常 E、关节异常 4.测定ROM的目的是:( A ) A.确定妨碍功能或可产生畸形的受限程度,确定增加功能活动能力或减轻畸形所需增加 的范围 B.测定运动功能障碍 C.主动ROM比被动的ROM稍大 D.关节运动时所经过的运动弧 E.被动ROM比主动的ROM稍大 5.下列哪项因素不影响关节活动度测定:( E ) A.不良体位 B.测量工具放置不当和选择的参考点不准 C.患者缺乏理解与合作 D.疼痛 E.男女老少不受影响 6.下列不是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项是:( E ) A.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 B.需测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和被动活动范围 C.与健侧对比 D.允许有3°~5°的误差 E.按摩、运动后立即进行 7.ROM测量用具包括:( E ) A.通用量角器 B.方盘量角器 C.小型半圆规量角器 D.直尺和两脚分规 E.以上都是 8.ROM测量仅允许约()误差。( C ) A.1°~2° B.2°~3° C.3°~5° D.6°~10° E.0~1° 9.下列哪项不能做ROM:( B )

康复功能评定试题b卷11

09级普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09~10学年第二学期末 《康复功能评定》试题B卷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考生所有答案必须写到答题卡上,试卷上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40分,共40个题,每题1分) 1.测定髋关节的内收、外展时,关于通用量角器的放置位置,正确的是A A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垂线;移动臂:股骨纵轴 B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C轴心:髂后上棘;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D轴心:股骨大转子;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移动臂:股骨纵轴 2.肌张力低下的特征不包括D A主动肌和拮抗肌收缩同时减弱或消失 B肢体抗重力能力减弱或消失 C肌力降低或消失 D腱反射正常存在 3.仰卧位,下肢伸直固定,患者双手前平举能抬起上半身,双肩离床,该患者腹直肌肌力为D A 5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4.背拉力指数正常值女性为C A 50~100 B 100~150 C 105~150 D 105~200 5.测量上肢整体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C A上肢自然下垂B病人坐位C前臂旋前D测量肩峰外侧端到中指尖的距离 6.社会功能评定包括D A社会活动能力 B生活质量 C职业能力 D认知功能 7.膝外翻的表现没有D A膝关节中心位于大腿和小腿的内侧 B可以是单侧的 C髂胫束紧张 D膝关节外侧组织拉长 8.平足的表现没有D A距骨向前、内和下方移位 B跟骨向下旋前 C腓骨长短肌缩短 D胫后肌和伸趾肌拉长 9.不对称和单侧姿势异常引起的问题没有D A肌肉变薄弱 B肌肉在某体位强壮 C肌肉短缩 D韧带弹性增加,增强了对关节的保护 10.某男,15岁,身高175cm,体重80kg,此人体重属于C A轻度肥胖 B正常 C超重 D中度肥胖 11.大腿周径的测量部位不包括D A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取8cm处B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取12cm处C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取15cm处D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取18cm处 12.下列哪个不是影响肌力的因素D A.肌肉的生理横断面B运动单位募集率C肌肉的初长度D认知能力 13.能对抗重力做全范围全范围关节活动,能对抗中等阻力活动,关节活动范围在50%和100%之间,肌力为C A 3级 B 3+级 C 4-级 D 4+级 14.坐位,前臂中立位,固定于检查台上,能做全范围屈腕动作,腕屈肌肌力为B A 1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疾病康复学毕业考试题及参考答案(A、B卷)

疾病康复学毕业考试题(A) 一.选择题(每题1分,满分50分) 1.冠心病I期康复,如果运动中出现下述哪种情况应退回到前一级训练() A、心率增加在20次/分左右 B、收缩压下降5mmHg C、心率增加>20次/分 D、未出现心绞痛 2.心衰的运动康复方法有() A、卧床疗法 B、慢跑 C、坐椅子疗法 D、游泳 3.有关高血压患者医疗步行与血压的关系正确的是() A、较短时间平地步行可使舒张压下降 B、较长时间平地步行可使舒张压升高 C、较长时间平地步行可使舒张压明显下降 D、无论多长时间的平地步行都绝不能使血压发生变化 4.什么是我国饮食中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A、摄入食盐过多 B、摄入食盐过少 C、摄入面粉过多 D、摄入食油过多 5.有关脊髓损伤下面哪些观点是不正确的() A、T6~8进行迈至步训练。 B、T9~12迈至步和迈越步训练。 C、越步为稳定的步态。。 D、至步也是稳定的步态 6.冠心病III期患者,运动时靶心率为() A、体质较弱者:170—年龄 B、体质较弱者:180—年龄 C、体质较强者:160—年龄 D、体质较强者:190—年龄 7.下列哪项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A、空腹血糖≥5.38mmol/l B、空腹血糖≤4.38mmol/l C、空腹血糖≥7.0mmol/l D、口服葡萄糖30分钟时血糖为6.9mmol/l 8.疼痛的评定不包括() A、口述等级评分法 B、视觉模拟评分法 C、简式McGiLL疼痛问卷 D、焦虑自解量表法 9.脑血管病康复治疗目标不恰当的是() A、恢复躯体活动 B、恢复灵活性 C、恢复正常的精神情绪状态 D、恢复ADL 10.脑血管病康复治疗中恢复躯体活动不包括() A、正确的体位 B、肌力、耐力及协调性 C、平衡、步行能力或使用轮椅的技术 D、恢复语言及社会功能。 11.成人肥胖症的诊断标准() A、超过正常体重的5% B、小于正常体重的5% C、超过正常体重的10% D、超过正常体重20% 12.简易智力测验表用来评定痴呆程度,严重痴呆属于哪种() A、总分>22 B、总分=22 C、总分<15 D、总分>15 13.脊髓损伤不同的损伤水平可以达到的康复目标不同() A、C7以上部分自理或不能自理 B、C8基本自理 C、C8以下完全自理 D、L1~L12治疗性步行,T1~T5功能性步行

康复评定技术重点考试

康复评定与临床检查的不同; 1.对象不同 2.病情不同 3.目的不同 4.检查手段不同 5.处理原则不同 肌力:是指肌肉自主收缩产生最大的力量,又称绝对肌力肌肉收缩的类型:等张收缩、等长收缩、等速收缩 肌肉收缩的影响因素: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2.肌肉的初长度 3.运动单位的募集程度和神经冲动发放频率 4.杠杆效率 5.肌肉收缩的类型 6.中枢神经系统调动功能的协调性 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 引起关节活动异常的原因:

1.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疼痛 2.肌肉痉挛 3.肌肉无力 4.关节内异常 关节僵硬5.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 体位:确定测量体位,保证体位舒适,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测量时关节活动不受限1.制;介绍情况:让受试者了解测量过程、测量原因,以取得受试者的配合2. 量角器的放置:先确定量角器放置的关节活动面,然后确定其轴心(通常是骨性标3.志点),最后确定量角器的固定臂及移动臂; 4.关节活动:在关节可能的关节活动范围之内,轻柔地移动关节,以确定完全的被动关节活动度,并注意观察受试者有无疼痛或不适感; 5.记录:摆放量角器并记录主动关节活动终末位的角度及被动关节活动终末位的角度。 肌张力;是指人体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保持一定紧张状态的能力。 痉挛;一种由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超过正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痉挛的特殊表现: 1. 巴宾斯基反射 2. 折刀样反射 3. 阵挛 4. 去脑强直和去皮质强直 僵硬: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增加,各个方向的关节被活动阻力均增加的现象。 肌张力迟缓的主要原因: 1.影响小脑或锥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可为暂时性肌张力迟缓,如脊髓损伤的脊髓休克阶段

康复评定选择题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首次康复功能评定目的的叙述,下列哪项不妥:(E ) A.寻找导致功能障碍的病因B.判定功能障碍的性质,严重程度 C.判断病损部位D.制订康复目标E.判定康复治疗效果 2.康复功能评定的内容有:(E ) A.评分量表、问卷调查功能表B.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功能评定 C.精神心理功能评定D.听、言语功能评定 E.器官水平或系统水平、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功能评定 3.下列是康复功能评定的意义,除外哪一项:(C ) A.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B.评定康复疗效 C.相当于疾病诊断,确定疾病性质与类型D.确定康复治疗目标 E.制订康复计划的依据 4.康复评定的目的是:(E) A.客观地找到病因 B.为客观地判定疗效 C.为残损功能障碍定性 D.评定功能障碍程度 E.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趋势、预后和结局及评定疗效和治疗计划的 依据 (二)多项选择题: 1. 康复功能评定的目的:(ABCDE) A.了解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结局B.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C.动态观察残疾的发展 D.评定康复治疗效果E.开发新的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2.康复功能评定方法应具有:(ABCD) A.可行性B.有效性C.灵敏度D.统一性E.哲理性 3.康复评定包括: ( ABDE ) A.躯体功能B.言语功能C.感觉功能D.心理精神功能 E.社会适应性 第二章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一)单项选择题: 1.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量角器移动臂的正确放置方法是:(A ) A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 B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 C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垂直 D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垂直 E 以上都不对 2.限制关节活动的因素有韧带、关节囊以及(D ) A 关节腔 B 二骨的关节面面积的比例 C 关节软骨 D 肌肉 E 滑膜 3.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量角器固定臂的正确放置方法是:(B )′A.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B.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 C.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垂直D.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垂直 E.以上都不对 4.主动关节活动度小于被动关节活动度提示(B ) A.肌肉协调性障碍B、肌力下降C、肌肉耐力下降

康复医学考试题库完整

康复医学试题库 康复医学试题一、A1题型(共29题,共64.4分) 1.关于康复评定的意义如下,但哪一项应除外 A.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B.又称疾病诊断,是寻找疾病病因和诊断C.评估康复疗效D.确定康复治疗目标 E.制订康复计划的依据 2.康复评定一般至少进行几次 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 3.量表评价中,评定员信度的相关系数应该超过 A.0.6 B.0.7 C.0.8 D.0.9 E.1.0 4.关于FIM总分分级不正确的是 A.126分表示完全独立B.18分表示完全依赖C.108~125分表示独立 D.90~107分表示极轻度依赖E.72~89分表示轻度依赖 5.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的内容不包括 A.自理活动B.活动与运动C.括约肌控制D.交流E.肢体畸形 6.ADL交流方面内容不包括 A.打电话B.使用交流板C.书写D.化妆E.识别环境标志 7.家庭集体心理治疗的目的是 A.协助家庭成员重新认识和适应家庭中出现残疾人的现实,重建家庭新秩序 B.协助解决家庭成员的心理障碍C.解决夫妻之间矛盾 D.解决家庭成员相互适应和面对现实 E.促进家庭关系改善 8.下列情况使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增加,但不包括 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B.膝伸肌肌力减弱C.认知障碍 D.静态平衡与姿势摇摆的客观测量E.应用镇静/安眠药 9.Lovett徒手肌力评定共分几级

A.3级B.4级C.5级D.6级E.7级 10.Lovett徒手肌力检查最适宜 A.脑卒中患者B.小儿脑瘫C.小儿麻痹症、周围神经损伤患者 D.帕金森病患者E.脑外伤后遗症患者 11.下列哪项不是被动运动 A.关节可动范围的运动B.关节松动技术C.CPM D.关节牵引 E.悬吊练习 12.Bobath技术常用的基本技术与治疗不包括 A.控制关键点B.反射性抑制C.调正反应D.平衡反应 E.持续牵伸 13.Rood技术中具有促进作用的感觉刺激方法为 A.轻微的关节挤压B.中度的温热刺激C.快速擦刷 D.对肌腱止点处加压E.持续牵伸 14.可促进患者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活动是 A.社交活动B.下棋C.打篮球D.绘画E.打乒乓球 15.作业治疗内容不包括 A.ADL训练B.感知训练C.认知训练D.职业技巧训练 E.起立床训练 16.下列关于康复医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康复医学是现有医学各科的延伸B.康复医学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残疾者的功能 C.康复医学的主要治疗方法不是药物和手术D.康复医学有其独特的治疗对象 E.康复医学需要复杂的治疗技术 17.可能采用国际残疾分类新版的行业不包括 A.保险B.社会保障、劳动教育C.经济D.学校E.社会政策和一般立法18.世界卫生组织1981年修订的康复定义最重要的是增加 A.教育的措施B.职业的措施C.社会的措施D.康复工程的措施 E.使残疾人不受歧视地成为社会的整体

康复评定试题

没能学到的不用复习。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1.康复功能评定: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定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言语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面的评定。 2.初期评定:是首次对患者进行的评定。目的是发现和确定患者的功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复潜力和预后,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3.中期评定:是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进行的再次评定。评定的目的是对前一阶段的康复治疗进行总结,判断障碍是否改善、改善的程度以及治疗方案有无必要调整。一般在患者住院中期予以评定,也可以根据患者康复进展情况的需要组织多次评定。 4.末期评定:是在患者出院前结束治疗时进行。目的在于判定康复治疗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遗留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二、填空: 1.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包括、、三阶段。 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评定结果 2.根据不同的时间,将康复评定分为、、、。 初期评定、中期评定、末期评定、随访。 3.康复医学临床决策模式的相关步骤、、、、。 康复评定、设定康复目标、制定治疗计划、实施治疗计划、评估康复疗效 三、问答题 1.请比较康复功能评定与临床诊断的差异 答:临床诊断与康复功能评定的区别 临床诊断康复功能评定 目的查找病因,明确诊断明确功能障碍部位、程度 范围反映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反映机体功能的水平及能力 方法 体格检查、专项检查实验室生化检查综合运动功能评估 影像学检查残疾评估 组织学和形态学检查日常活动能力评定 基因检查生活质量评定 电生理检查电生理、生物力学检查

精神检查就业能力、环境评定、高级脑功能评定 2.试述康复功能评定的工作流程。 答:康复功能评定分为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解释评定结果三个阶段: (1)收集资料包括了解病史、检查与测量; (2)分析资料包括确定问题、确定残存功能或能力; (3)解释评定结果包括分析障碍产生的原因、形成障碍学诊断及设定康复目标和探讨解决措施。3.康复功能评定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②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③评定前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目的和方法,消除他们的不安,取得积极的配合;④评定时间要尽量短,不引起患者的疲劳;⑤评定常由一个人自始至终的进行,以确保准确;⑥评定一般要做三次,然后求出平均值;⑦健侧与患侧要进行对照;⑧评定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不适时,应及时中止,并查找原因。 4.简述康复功能评定的目的。 答:康复功能评定的目的有:①发现和确定障碍的层面、种类及程度和拟定治疗目标;②确定康复治疗项目;③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④判定康复疗效;⑤判断预后;⑥预防障碍的发生和发展; ⑦评估投资-效益比;⑧为残疾等级的划分提出标准。 四、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首次康复功能评定目的的叙述,下列哪项不妥:( E ) A.寻找导致功能障碍的病因 B.判定功能障碍的性质,严重程度 C.判断病损部位 D.制订康复目标 E.判定康复治疗效果 2.康复功能评定的内容有:( E ) A.评分量表、问卷调查功能表 B.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功能评定 C.精神心理功能评定 D.听、言语功能评定 E.器官水平或系统水平、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功能评定 3.下列是康复功能评定的意义,除外哪一项:( C ) A.评定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 B.评定康复疗效 C.相当于疾病诊断,确定疾病性质与类型 D.确定康复治疗目标 E.制订康复计划的依据 4.康复评定的目的是:(E) A.客观地找到病因 B.为客观地判定疗效 C.为残损功能障碍定性 D.评定功能障碍程度 E.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趋势、预后和结局及评定疗效和治疗计划的依据(二)多项选择题:

《康复评定学》复习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南方医科大(清远)康复治疗学本科成人 班《康复评定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残疾 残疾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异常和(或)消失,造成人的躯体、身心、精神、社会适应等方面功能障碍。 2、病损 病损指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身体结构、外形、器官或系统生理功能的异常,干扰了个人正常生活活动,但实际操作能独立完成。 3、残障 残障指残疾者社会活动、交往、适应能力的障碍,包括工作、学习、社交等。 4、固定肌 .为了充分发挥原动肌对肌体运动的动力作用,必须将愿动肌相对固定的一端(定点)所附着的骨骼或附近的一连串骨骼充分固定,是主动肌拉力方向能始终朝着关节运动的方向,参与上述固定作用的肌群称为固定肌. 5、等长收缩 等长收缩也称为动力性收缩,其特点是肌肉收缩时肌肉基本保持不变,肌张力增高,不产生关节活动,此时肌肉收缩力与阻力相等. 6、原动肌 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称为原动机 7、中和肌 在愿动肌完成多种动作时,需要另外一些肌肉协调完成,这些肌肉的动作坐位抵消愿动肌收缩时所产生的一部分不需要的动作,使动作更准确、更经济,这些肌肉称为中和肌. 8、等张收缩 等长收缩也称为静力性收缩,其特点是在肌肉收缩时肌肉长度保持不变,肌张力增高,不产生关节活动,此时肌肉收缩与阻力相等.

9、MMT 徒手肌力检查是检查者用自己的双手、经验和判断力对被检查者的肌力进行的评定操作. 10、ROM 关节活动度是指一个关节运动时所经过的运动弧度或转动的角度. 11、平衡 是指人体无论处在何种姿势,如静止,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的状态下,能自动调整姿势并维持稳定的一种能力. 12、姿势 姿势是指身体各个器官,尤其是骨骼,肌肉以及神经系统互相关联构成的一种非强制性,无需意识控制的自然状态. 13、支撑面 支撑面是指人体在各种体位时能稳定的支持身体的重量所依靠的接触面. 14、平衡反应 平衡反映是指当平衡改变时,机体恢复原有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 15、保护性伸展反应 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离原支持点时,所发生的一种平衡反应,表现为上肢和//下肢伸展,其作用是支持身体,防止摔倒. 16、跨步及跳跃反应 当外力使身体明显偏离支撑点或在意外情况下,为了避免摔倒或受到损伤,身体顺着外力方向快速跨出一步,以改变支撑点,建立新平衡的过程,期作用是通过该反应重新获得新的平衡,来保护自己避免失衡而跌伤. 17、协调功能 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它要求在做运动时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距离、速度和肌力,准确到达运动目标. 18、步行周期 是指人在正常步行时,从一腿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的过程. 19、步幅 一侧足跟着地点至该侧足跟再次着地点之间的距离. 20、足角

康复功能评定试题b卷

09级普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09?10学年第二学期末 《康复功能评定》试题B卷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考生所有答案必须写到答题卡上,试卷上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40分,共40个题,每题1分) 1. 测定髋关节的内收、外展时,关于通用量角器的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A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垂线;移动臂:股骨纵轴 B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C轴心:髂后上棘;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D轴心:股骨大转子;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移动臂:股骨纵轴 2. 肌张力低下的特征不包括 A主动肌和拮抗肌收缩同时减弱或消失B肢体抗重力能力减弱或消失 C肌力降低或消失D腱反射正常存在 3?仰卧位,下肢伸直固定,患者双手前平举能抬起上半身,双肩离床,该患者腹直肌肌力为 A 5级 B 2级 C 3级 D 4级 4. 背拉力指数正常值女性为 A 50?100 B100 ?150 C 105~150 D 105~200 5. 测量上肢整体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上肢自然下垂B病人坐位C前臂旋前D测量肩峰外侧端到中指尖的距离 6. 社会功能评定包括 A社会活动能力 B生活质量 C职业能力D认知功能 7. 膝外翻的表现没有 A膝关节中心位于大腿和小腿的内侧B可以是单侧的 C髂胫束紧张D膝关节外侧组织拉长 8. 平足的表现没有 A距骨向前、内和下方移位B跟骨向下旋前 C腓骨长短肌缩短D胫后肌和伸趾肌拉长 9. 不对称和单侧姿势异常引起的问题没有

A肌肉变薄弱B肌肉在某体位强壮 C肌肉短缩D韧带弹性增加,增强了对关节的保护

康复评定技术重点复习演示教学

康复评定技术重点复 习

康复评定与临床检查的不同; 1.对象不同 2.病情不同 3.目的不同 4.检查手段不同 5.处理原则不同 肌力:是指肌肉自主收缩产生最大的力量,又称绝对肌力肌肉收缩的类型:等张收缩、等长收缩、等速收缩肌肉收缩的影响因素: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2.肌肉的初长度 3.运动单位的募集程度和神经冲动发放频率 4.杠杆效率 5.肌肉收缩的类型 6.中枢神经系统调动功能的协调性 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

引起关节活动异常的原因: 1.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疼痛 2.肌肉痉挛 3.肌肉无力 4.关节内异常 5.关节僵硬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 1.体位:确定测量体位,保证体位舒适,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测量时关节活动不受限制; 2.介绍情况:让受试者了解测量过程、测量原因,以取得受试者的配合 3.量角器的放置:先确定量角器放置的关节活动面,然后确定其轴心(通常是骨性标志点),最后确定量角器的固定臂及移动臂; 4.关节活动:在关节可能的关节活动范围之内,轻柔地移动关节,以确定完全的被动关节活动度,并注意观察受试者有无疼痛或不适感; 5.记录:摆放量角器并记录主动关节活动终末位的角度及被动关节活动终末位的角度。 肌张力;是指人体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保持一定紧张状态的能力。

痉挛;一种由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超过正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痉挛的特殊表现: 1. 巴宾斯基反射 2. 折刀样反射 3. 阵挛 4. 去脑强直和去皮质强直 僵硬: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增加,各个方向的关节被活动阻力均增加的现象。 肌张力迟缓的主要原因: 1.影响小脑或锥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可为暂时性肌张力迟缓,如脊髓损伤的脊髓休克阶段 2.外周神经系统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3.原发性肌病,如重症肌无力 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64 学分:4 适用专业:康复技术 先修课程:考试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康复医学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共同构成现代医学体系。《康复评定技术》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也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康复评定技术为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康复机能评定理论与技术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求体现“三基”思想,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不仅实用、适用、够用并达到全国康复治疗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它要以《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疾病概要》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桥梁,也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康复机能评定的含义,掌握康复机能评定的具体方法,如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平衡协调能力的评定、步态分析、ADL评定及疼痛和感觉功能的评定等。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职教理念,应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和“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和“教”,即学生在做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做中传授理论和培养学生技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课堂给学生;而教师是主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4学时,学分为4学分。该课程是依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

康复疗法评定重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 1.康复评定是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描述,并对其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 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并藉此制定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功能等 康复评定学是研究患者有关身体、心理、社会及其所处环境的功能状况的一门医学学科 2.康复评定的对象主要是功能障碍。ICIDH:残损(心理上、生理上或解剖的结构或功能上的任何丧失或异常)、残疾(由于残损的原因使人的能力受限或缺乏,以至于不能在正常范围内和以正常方式进行活动)、残障(由于残损或残疾,限制或阻碍一个人充当正常社会角色并使之处于不利地位)ICF:损伤(身体功能或结构问题,有显著的差异或丧失)、活动受限(个体在进行活动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参与限制(个体投入到生活情景中可能经历到的问题)六类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和多重残疾。 3.康复评定的意义 (1)从患者角度:通过评定,可以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活动能力的了解,帮助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目标,增强信心,提高对治疗的积极性,促使患者更加努力地帮助自己、主动地参与治疗。对一些伴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将会鼓励他尽早地向康复医生反映有关情况,以预防和减缓疾病的恶化和功能的减退。 (2)从康复医生和治疗师的角度:全面、系统、准确的评定,可弥补病史和一般临床检查的不足,容易早期发现问题,具体了解患者在哪些方面需要帮助,如何才能提供和得到帮助,鼓励他制定出更为全面合适的康复治疗计划,随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和功能变化,指导我们的康复医疗工作。最终,通过康复评定的结果,确定康复的后果,从而控制康复治疗的质量。(3)从社会角度:通过评定,发现在社会康复方面存在的问题,如社会对提供资助、改进服务质量、环境状况以及政策法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为社会对残疾人提供帮助提供依据。此外,评定还可以就残障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新的发病资料。 4.康复评定的作用 (1)掌握功能障碍的情况: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了解功能障碍的范围、了解功能障碍的程度 (2)制订康复治疗计划 (3)评价治疗效果:评定治疗效果、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4)帮助判断预后 (5)分析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 5.康复评定的内容主观资料(S)、客观资料(O)、功能评定(A)、制定康复治疗计划(P) (1)病史:主诉、现病史、功能史(核心)、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社会史、职业史、家族史 (2)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皮肤和淋巴、头和五官、颈、胸部、心脏和周围血管系统、腹部、泌尿生殖系统和直肠、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 (3)功能评定:四个功能(认知、言语、躯体、社会)、三个障碍层次(损伤、活动受限、参与限制) 6康复治疗计划的制定方法: 1.建立治疗目标: (1)依据:①在评定中发现的问题②心理状况③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以及个人的希望④家庭

康复评定试题

第二周试题 1.康复评定的目的有:掌握障碍情况、设定康复目标、制定治疗方案、评价治疗效果、判断预后。 2.康复评定的内容包括: ( ABCD ) A.躯体功能 B.言语功能 C.精神状态 D.社会功能 3.测量肩关节内、外旋时,量角器的轴心位于。鹰嘴 4.测定肘关节的屈、伸时,通用量角器放置位置是:( A ) A.轴心:肱骨外上髁;固定臂:肱骨纵轴;移动臂:桡骨纵轴 B.轴心:肱骨外上髁;固定臂:桡骨纵轴;移动臂:肱骨纵轴 C.轴心:鹰嘴;固定臂:前臂纵轴;移动臂:桡骨纵轴 D.轴心:鹰嘴;固定臂:肱骨纵轴;移动臂:桡骨纵轴 5.测定髋关节的内收、外展时,关于通用量角器放置位置,下列哪项正确:(A) A.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垂直线;移动臂:髂前上棘至髌骨中心的连线 B.轴心:髂前上棘;固定臂:髂前上棘至髌骨中心的连线;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C.轴心:股骨大转子;固定臂:股骨纵轴;移动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 D.轴心:股骨大转子;固定臂: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移动臂:股骨纵轴 6.3级肌力描述正确的是:(D) A.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B.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C.在减重状态下能作关节全范围运动 D.能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抗阻力 7. 有关肌张力描述正确的是:(ACD) A.是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收缩 B.是肌肉主动运动时,所显示的肌肉紧张度 C.肌张力评定主要是手法检查 D.是一种不随意、持续的、微小的收缩 8.在握力测试中,握力指数高于( )为正常。( D ) A.20 B.30 C.40 D.50 9.有关ROM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指关节运动时所达到的最大弧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