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三篇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三篇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三篇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三篇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三篇

篇一: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知识

1.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3.根据国标《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的规定,安全贮存危险品的基本要求主要是:

(1)贮存危险化学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

(2)危险化学品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贮存危险化学品及贮存

数量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危险化学品贮存仓库。(3)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4)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5)贮存的危险化学品应用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100的规定。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悬挂最高等级危险品的性能标志。

(6)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分为3种: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

(7)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贮存。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

(8)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4.生产、加工、销售化学品的企业无论是对自己生产的化学品,还是对购买的化学品,都必须了解和掌握全部有关使用、储存和处置方面的安全信息和注意事项,并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

5、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6、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具)、保健品,安全设施、设备,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和职业卫生,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奖惩等规章制度。

7.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卫生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安全操作法)和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作业安全规程。

8.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设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当经考核合格。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9.盐酸的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10.盐酸的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1.氢氧化钠的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篇二:危险化学品知识安全教育培训

一、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分类:第一类:爆炸品。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易燃液体。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毒害品。第七类:放射性物品。第八类:腐蚀品。

我们厂作为一个危险化学品生产厂,生产过程中要接触诸多危险化学品,如产品氯酸钠,原辅材料盐酸、片碱、红矾钠和氯化钡等等。我们对这些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禁配物和采取的预防及应急处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学习了解,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对我们人体、设备及环境的危害。

二、主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知识

1、氯酸钠

氯酸钠相对分子质量106.44。通常为白色或微黄色等轴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3晶体。味咸而凉,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氯酸钠危险性类别为5.1类氧化剂,在酸性溶液中有强氧化作用,300℃以上分解出氧气。氯酸钠不稳定。与磷、硫及有机物混合受撞击时易发生燃烧和爆炸,易吸潮结块,有毒。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对人体健康危险:粉尘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害,甚至窒息。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禁配物: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醇类、强酸、硫、磷、铝等,远离火种、热源,避免撞击、摩擦。操作要佩戴防尘面具、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穿聚乙烯防护服。

急救措施:与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与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食入,立即催吐、洗胃、导泻,给予牛奶、蛋清等保护胃粘膜,同时立即就医。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雾状水、砂土、干粉灭火剂闷熄。

泄露应急处理:切断火源。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处理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戴自给式呼吸器,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预备消防器材。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可燃物、有机物接触。小量泄漏:用扫帚、铜铲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的密闭容器内。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处置。在处理过程中,禁止使用铁制器具。尽量勿用水冲洗,若必须用水冲洗时,应将冲洗水收集后进行处理。防止冲洗水进入下水道、排洪沟。加入水中稀释到3%,用硫酸或盐酸调节pH值至2,再逐渐加入过量的亚硫酸氢钠,待反应完后废弃。

操作处置与储存: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口罩、防护手套、化学防护眼镜、防护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有机物接触。工作后沐浴更衣。储存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醇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2、红帆钠(重铬酸钠)

红矾钠又叫二水合重铬酸钠,化学式为Na2Cr2O7·2H2O,红色至桔红色结晶。略有吸湿性。100℃时失去结晶水,约400℃时开始分解。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水溶液呈酸性。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有腐蚀性。容易被还原成三价铬。我厂主要用于保护氯酸钠电槽电极的保护。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吸入后可引起急性呼吸道刺激症状、鼻出血、声音嘶哑、鼻粘膜萎缩,有时出现哮喘和紫绀。重者可发生化学性肺炎。口服可刺激和腐蚀消化道,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等;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紫绀、休克、肝损害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慢性影响:有接触性皮炎、铬溃疡、鼻炎、鼻中隔穿孔及呼吸道炎症等。该品助燃,为致癌物,具强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禁配物:强还原剂、醇类、水、活性金属粉末、硫、磷、强酸。避免与潮湿空气接触。

急救措施:与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与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砂土灭火。

泄露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75%。包装密封。应与还原剂、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3、氯化钡

氯化钡化学式为BaCl?,白色结晶或粒状粉末。味苦咸。微有吸湿性。在100℃时即失去结晶水,但放置在湿空气中又重新吸收二分子结晶水。易溶于水,溶于甲醇,不溶于乙醇、乙酸乙酯和丙酮。主要用于沉淀粗盐水中硫酸盐,产生难溶的硫酸钡沉淀。氯化钡不燃,高毒。

健康危害:口服后急性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缓、进行性肌麻痹、心律紊乱、血钾明显降低等。可因心律紊乱和呼吸肌麻痹而死亡。吸入烟尘可引起中毒,但消化道症状不明显。接触高温本品溶液造成皮肤灼伤可同时吸收中毒。慢性影响:长期接触钡化合物的工人,可有无力、气促、流涎、口腔粘膜肿胀糜烂、鼻炎、结膜炎、腹泻、心动过速、血压增高、脱发等。

禁配物:酸类,强氧化剂,与三氟化硼接触剧烈反应。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2%~5%硫酸钠溶液洗胃,导泻。就医。

泄露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4、盐酸

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一元无机强酸,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强烈的刺鼻气味,具有较高的腐蚀性。浓盐酸(质量分数约为37%)具有极强的挥发性,因此盛有浓盐酸的容器打开后氯化氢气体会挥发,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产生盐酸小液滴,产生酸雾。我厂是购买约31%浓度的浓盐酸,用水稀释成稀盐酸用于生产。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与氯酸钠接触反应,会产生二氧化氯,有剧毒。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禁配物: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或可燃物,我厂禁止用含氯酸钠物料的水配置稀盐酸。

急救措施:与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与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

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泄露应急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灭火方法: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5、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我厂主要用于盐水、氯酸钠电解液、尾气处理槽酸碱度的调节。并用于盐水沉淀镁离子。

氢氧化钠属于第8.2类碱性腐蚀品,与酸发生中反应并放热。遇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产生放热,具有强腐蚀性。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环境危害:由于呈碱性,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对植物和水生物应予特别注意。

禁配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

急救措施:与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与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停止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牛奶或蛋清、就医。

泄露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立即切断泄漏源,将泄漏物用水冲洗回收。注意防止冲水飞溅,造成灼伤。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储存注意事项: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及酸类物质分开存放。

篇三: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

一、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你是否听说过举世震惊的造成20万人中毒、2500人死亡的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你是否知道造成2亿多经济损失的深圳清水河危险化学品仓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这些都是危险化学品事故。目前世界上大约有500至800万种化学品,经常使用的约有10万种,在这么多的化学品中,凡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就称为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腐蚀品等。

二、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险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很多,我们开山用的炸药、工厂常用的天那水、稀料和汽车用的汽油等这些化学品,具有火灾和爆炸危险性,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农药、老鼠药、氰化钾等化学品具有毒性,容易发生中毒事故;烧碱、硫酸等化学品具有腐蚀性,能把人体烧伤。所以,危险化学品危险性主要表现在易燃易爆性、有毒有害性和腐蚀性上。

三、危险化学品其实并不可怕

危险化学品在许多企业是很常见的,一是生产油漆、农药的化工厂,加工石油的炼油厂等危险化学品生产性企业;二是电镀厂、家具厂等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三是油库、液化气库等储存、经营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四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企业。看了上面的例子,你可能觉得危险化学品是只猛兽,碰不得。事实上危险化学品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用的,每家每户使用的液化石油气、美发

用的发胶就属于危险化学品。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危险化学品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不管接触那种化学品都要学会看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虽然化学品种类这么多,但每一种化学品的包装上都贴有安全标签,表明这种物质属于哪一类物品,同时,化学品一般还附有安全技术说明书,详细介绍该种化学品性能、操作注意事项、应急处理方法等,员工只要学会识别安全标签和查阅安全技术说明书,按照上面的要求使用是可以保证安全的。

四、我们日常使用危险化学品要注意什么

许多危险化学品具有毒性和腐蚀性,因此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不要用化学溶剂去洗手,更不要误服,特别是接触到腐蚀性化学品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易燃易爆场所禁止使用明火,如果确实需动用明火,如进行烧焊等,事先要得到批准,并做好充分的防范措施才能动火;在火灾、爆炸危险的工作场所,不要穿化纤服装或带铁钉的鞋,因为化纤服装会产生静电,鞋钉撞击地面会产生火花。

危险化学品的搬运一定要小心,特别是硫酸等腐蚀性物品经常用陶瓷容器装,搬运时捆扎不牢固极意发生意外;因工作需要购入危险化学品,不能搭乘公共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也不能在邮件中夹带;对于没有使用完的危险化学品,千万不能随意丢弃,否则可能会发生意外事故。如往下水道倒液化气残液,遇到火星会发生爆炸;鼠药随意乱扔,可能会使其他人误服中毒。此外,还要按规定戴好防护用品,防止工作过程中人体受到伤害。

五、我市常见危险化学品品种有哪些

我市常见危险化学品有: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氰化钠、氰化钾、液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汽油、丙酮、苯、二甲苯、乙醇、乙酸乙烯、油漆(含易燃溶剂)、胶粘剂(含易燃溶剂)、油墨(含易燃溶剂)、稀料(苯、二甲苯等混合剂)和香蕉水(正丁醇、甲苯、乙醇、丙酮等混合剂)、液化石油气、乙炔、一氧化碳、漂白粉(次氯酸钙)、溶剂油(主要成分二甲苯)、双氧水、氧(压缩的、液化的)、氨(压缩的、液化的)、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烧碱、火碱)、甲醛(福尔马林含20%-40甲醛)

六、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各类标示图GB190-1990

危险化学品分8大类:

第1类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a.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b.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怀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第6类有毒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进入机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液体LD50≤2000mg/kg;经皮肤接触24h,半数致死

量LD50≤1000mg/kg;粉尘、烟雾及蒸汽吸入半数致死量L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制造业、制冷业等。

第7类放射性物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

我市不常见

第8类腐蚀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y的固体或液体。

七、我市常见爆炸品的危险特性及安全预防和救援措施

爆炸品(烟花爆竹、炸药、雷管)

本类物品危险特性:在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撞击、震动时有发生爆炸危险,并引发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爆炸品预防及救援措施:控制该类物品受热、接触明火,避免遭受摩擦、撞击、震动;一旦发生事故,救援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救援,用大量水灭火。遇大火时切勿轻易接近。禁止用砂土压盖。

八、我市常见危险化学品气体的危险特性及安全预防和救援措施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液化石油气、乙炔、液氨、液氯、二氧化碳、氧气、氮气、一氧化碳等)

本类物品危险特性:本类物品一般盛装在气瓶或储罐内,在受热、撞击下,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发生泄露时,造成周围温度剧降,有冻伤危险。

液化石油气、乙炔、液氨、一氧化碳等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明火、热源或火花,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应避免与氧气、氯气等接触,液化石油气具有麻醉作用,长时间吸入可导致呼吸停止,另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因此,长时间吸入一氧化碳后,会造成缺氧死亡;

液氯、液氨还属于毒害品,并具有腐蚀性,吸入高浓度时可致人立即死亡。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预防及救援措施:避免接触明火、热源,防止撞击、敲打,注意轻卸轻放。

液化石油气、乙炔、一氧化碳等气体一旦发生事故,首先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应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液氯、液氨一旦发生事故应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露时隔离150m,大泄露时隔离450m,严格限制出入。急处理人员应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稀释;

氮气、二氧化碳发生泄漏时,应加强通风扩散,避免人员靠近。

九、我市常见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及安全预防和救援措施

易燃液体(汽油、丙酮、苯、二甲苯、乙醇、乙酸乙烯、油漆(含易燃溶剂)、胶粘剂(含易燃溶剂)、油墨(含易燃溶剂)、稀料(苯、二甲苯等混合剂)、香蕉水(正丁醇、甲苯、乙醇、丙酮等混合剂)、溶剂油(主要成分二甲苯))

本类物品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火花、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双氧水、高锰酸钾等)能发生强烈反应。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苯、二甲苯及含苯化合物溶剂常时间接触其蒸气,能引发神经衰弱综合征、白血病等职业病。

易燃液体预防及救援措施:避免接触明火、火花、热源及强氧化剂。

发生泄漏时,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并切断火源。急处理人员应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转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所处置;

发生火灾事故时,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注意用水灭火无效。

十、我市常见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及安全预防和救援措施

易燃固体(硫磺)

本类物品危险特性:遇明火、热源极易燃烧,燃烧产物具有毒性。与金属粉末接触剧烈反应。其粉尘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易燃固体预防及救援措施:避免接触明火、火花、热源及强氧化剂。

发生泄漏事故,应立即切断火源,使用无火化工具收集回收;

发生火灾事故,灭火须佩戴好防毒面具,在上风向灭火,遇到小火用砂土闷熄。遇到大火可用雾状水灭火。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上,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沸溅。

灭火剂:水、砂土、干粉。

十一、我市常见遇湿易燃品的危险特性及安全预防和救援措施

遇湿易燃品(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

本类物品危险特性:强还原剂,与水相互作用时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和热量,由于反应异常迅速,反应时放出的气体和热量又多,使所放出来的可燃性气体迅速地在周围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一旦遇明火或由于自燃而引起爆炸加热或接触明火会引起燃烧。暴露在空气中会被氧化。

遇湿易燃品预防及救援措施:避免接触水、酸类、氧化剂,应密封包装。

泄漏时,避免扬尘,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收集到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发生火灾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

十二、我市常见氧化剂的危险特性及安全预防和救援措施

氧化剂(漂白粉、双氧水)

本类物品危险特性:氧化剂本身一般不燃,但却是可燃物发生燃烧或爆炸的必要条件。能与可燃物、有机物或易氧化物质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经摩擦、加热或遇火源可导致燃烧或爆炸。

氧化剂预防及救援措施:避免接触还原剂。

双氧水发生泄漏时,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严格限制出入。急处理人员应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露: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的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露物稀释成不燃物。

灭火方法:根据物质危险特性而定。

十三、我市常见毒害品的危险特性及安全预防和救援措施

毒害品(氰化钠、氰化钾、液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

本类物品危险特性:本类物品吸入、口服、经皮吸收均可引起中毒。少量进入人体即可引起猝死。

毒害品预防及救援措施:应尽量避免接触,接触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剧毒品泄漏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应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十四、我市常见腐蚀品的危险特性及安全预防和救援措施

腐蚀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甲醛(福尔马林含20%-40甲醛))

本类物品危险特性:本类物品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气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

腐蚀品预防及救援措施:应尽量避免接触,接触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隔离泄漏污染区,严格限制出入。急处理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露: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的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露: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十五、我市常见毒害品储存安全注意事项

毒害品及腐蚀品

1、剧毒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库房内,要符合公安部门要求进行统一管理。

2、剧毒化学品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场所,不得漏天存放,不要接近酸类物质。远离火种、热源。贮存方式、方法与贮存数量必须符合《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规定。

3、剧毒化学品库内不准存放其它物品,在库的剧毒品必须保证帐、物、卡相符(包括品种、规格、数量)。

4、剧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应执行“双五”制度,即: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人发货、双把锁、双本帐。

5、腐蚀性物品容器要具有耐腐蚀要求,严密不漏。氧化性酸远离有机易燃品。酸类腐蚀品应与氰化物、遇水燃烧品、氧化剂隔离,不宜与碱类腐蚀品混储。十六、我市常见易燃易爆品储存安全注意事项

易燃易爆液体

1、易燃易爆液体必须贮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贮存室内,贮存方式、方法与贮存数量必须符合《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规定,并由专人管理,出入库须进行核查登记,库存危险化学品应当定期安全检查。

2、化学性质相抵触的化学品严禁存放一起;灭火方法不同的化学品严禁存放在一起。易燃可燃气体、液体远离火源、热源、氧化剂、氧化性酸类,防止静电危害。

3、易燃液体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对安全、消防、卫生等的要求,设置明显标志,悬挂(或张贴)“安全标签”、“安全周知卡”等,标明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当定期检测。

企业安全培训内容

企业安全培训内容 第一部分安全知识概论 第二部分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一、企业安全教育的目标:总的目标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这要通过强化安全意识、发展安全能力、增长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等来实现。 二、企业安全教育的对象;法人代表及其他决策者们(董事长、总经理、总监、经 理)、各级管理者(中层及基层管理干部)、安全专业人员、企业职工和家属。 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有着不同的教育目的: 1对各级领导要求重点掌握安全认识和安全决策技术; 2对安全专业人员要求重点掌握安全科学技术; 3对企业职工要求重点掌握安全态度、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 4对企业职工要求重点了解职工的工作性质、工作规律和相关的安全知识。 三、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安全常识和安全技能、安全政策和安全法规、安全标准 和安全技术、安全科学理论等。 在企业通常分为: 1决策层安全教育培训:要求懂得方针政策、安全法规和有关技术法规、标准。 懂得安全法规是了解违反安全生产法规应受到治安处罚或行政处罚,应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在什么情况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安全生产的技术法规包括:安全生产的管理标准、机具和生产工艺的安全卫生标准、防护用品标准等。 2决策层安全教育培训目标: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安全能减损更能增值的安全生产观。 3管理层安全教育培训: 中层干部应懂得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具有企业安全管理、机械安全、电气安全、防火防爆、工业卫生、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等知识,侧重掌握防火防爆方面的安全知识。应懂得推动安全工作前进的方法:如早会宣导、定期检查、奖罚激励法等。应熟悉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基层班干部应掌握与本班工作相关的安全知识及有关事故案例;应掌握与本班工作相关的安全操作技能。 4管理层安全教育培训目标: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带头遵守安全法规制度,不违章指挥;异常处置上报。 5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除了生产技术知识教育外,还需要以下知识教育: 一般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 单位内危险设备、区域分布及基本注意事项和安全防护知识; 有关电气设备的基本安全知识; 起重机械和厂内运输有关的安全知识; 企业中一般消防制度和规则; 个人防护品的正确使用和伤亡事故报告办法 事故时的紧急救护措施、方法。

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主要内容

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主要内容 一、安全基本知识 二、安全管理基础 三、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标准化 四、安全合格班组 五、事故管理 六、事故案例分析 七、事故隐患排查 安全是全家人的期盼,是朋友的祝福,是幸福的保障,是终身的希望 安全是一条港湾,微风轻佛,浪花朵朵,从这个港口涌出的是幸福的源泉,伴你走向胜利之门,成功之门,幸福之门。具有不安全行为的人就像走钢丝,永远令人担心,令人紧张,令人纠结、令人不安······ 1、安全意识不强-认为不会发生事故。 2、安全素质较低-不清楚如何应对。 3、习惯性违章-经常这样做的,未发生事故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如果生命都不存在了,其他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为了社会的和谐,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为了企业的发展,让我们: 安全相关术语 风险与风险管理R=f (F,C) 式中:R为风险度,F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为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企业内部存在风险: (1)经营风险 因原材料供应、能源、技术、产品价格、商品销售、业务结构、特许经营、汇率调整等原因,对公司经营造成的实质性影响。因产品销售价格、市场变化对经营造成的风险(2)资产风险 因大股东出资不到位、公司资产不实,大股东长期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资产而侵害公司利益,上市公司为大股东抵押担保等原因,对公司资产安全形成隐患。 企业外部风险 (1)行业风险 因公司所处行业状态,对相关产业的依赖程度而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以及行业竞争所带来的风险。 (2)市场风险 因经济、金融形势及相关行业对市场造成的波动,市场变化及产品的可替代性对公司经营损益造成的影响。 (3)项目风险 因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包括人力资源、技术和管理等)对项目财务目标造成影响,以及市场变化对公司预期收益带来的影响。 政策风险 因相关政策的规定和调整对公司造成的限制和影响。 股市风险 因公司股票价格受企业经营状况及利率、通货膨胀、有关政策等因素影响而造成较大波动,涉及的股市风险对公司再融资功能产生的影响。 第一类危险源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题汇总(试题及答案)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题(答案版) 单项选择题 1.集装箱和成组货物的危险货物标志应该贴在( C )。 A.侧面和顶端 B.两个顶端 C.4个侧面 2.下面( A )是化学品标签中的警示词。 A.危险、警告、注意 B.火灾、爆炸、自燃 C.毒性、还原性、氧化性 3.标明了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和防护基本要求的是( B )。 A.化学品标志 B.化学品安全标签 C.危险化学品标志 4.浓硫酸属于( B )化学品。 A.爆炸品 B.腐蚀品 C.易燃液体 5.下面对剧毒品的描述中, ( C )是错误的? A.不准露天堆放 B.必须双人收发 C.不能用玻璃瓶储存 6.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可以使用( B )采暖。 A.蒸汽 B.热水 C.机械 7.下面( A )物质属于自燃物品? A.黄磷 B.盐酸 c.丙酮 8.工业上使用的氧化剂要与具有( A )性质的化学品远远分离。 A.还原性物品 B.惰性气体 C.腐蚀性液体 9.搬运剧毒化学品后,应该( A )。 A.用流动的水洗手 B.吃东西补充体力 C.休息 10.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 A )冲洗。 A.热水 B.冷水 C.弱碱溶液 11.吸湿性强、遇水释放较多热量的化学品沾染皮肤后应立刻( C )。 A.用清水清洗 B.用冷水清洗 C.用软纸、软布抹去 12.遇水燃烧物质起火时,不能用( B )扑灭。 A.干粉灭火剂 B泡沫灭火剂 C.二氧化碳灭火剂 13.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 B )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14.进行腐蚀品的装卸作业应该戴( B )手套。 A.帆布 B.橡胶 C.棉布 15.以下物品中露天存放最危险的是( C )。 A氯化钠 B.明矾 C遇湿燃烧物品 16.在易燃易爆场所穿( C )最危险。 A.布鞋 B.胶鞋 C.带钉鞋 17.下面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 )。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计划doc

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篇一: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为了加强医院制度教育,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师们执行各项制度的自觉性,切实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特拟定我院《XX年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建设的战略规划,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活动精神: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开展医疗质量和安全培训教育活动,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旨在使全院医务人员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思想,增强法律意识、职业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服务意识,增强我院全体职工的主人公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质量。 三、计划安排:XX年医疗安全培训教育活动由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总体负责,统一安排。在全院范围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并且定期分层指导及评估考查,以促进教育培训的深刻意义。具体安排和要求如下; (一)、科室管理与自身建设。

1、科室全面管理制度完善,人员岗位职责明确,日常管理资料齐全。 2、科室及所开展技术依法准入,医务人员依法执业。 3、制定科室发展长期规划和近期计划,注意科室人才梯队建设。 4、科室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廉政要求,无违法乱纪情况发生。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 ㈠科主任、护士长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齐全,运用科学的组织、计划、控制等方式创新性进行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 ㈡有全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的实施方案和落实措施,科室质量控制有标准、有措施,建立日常检查、分析、评价、反馈、处理等制度,建立医疗服务质量可追溯制度,实行质量责任追究制。 ㈢定期开展科室全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 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健全,落实到位,有核心制度落实保证措施,有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及记录。医疗质量关键流程,主要指危重病人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等,管理制度落实好。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临床操作规

医疗安全与风险防范教育培训制度

医疗安全与风险防范教育培训制度 为了使科室工作人员能够正确掌握医疗安全知识,提高医疗安全意识,降低 医疗安全风险,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 、利用科室晨会、业务学习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2 、新入职人员需经过科室岗前培训,教育内容包括: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及医院科室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主要仪器设备的性能、项目操作规范、实验室、院感知识等。经考核合格,方可进行相应的工作。 3 、科室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培训,将医疗安全的法律法规、实验室生物安全、仪器设备安全使用、检查项目规范操作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4 、科室不定期的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医疗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技能。 5 、对脱离岗位半年以上的员工,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6 、 在新技术、 新项目开展前, 新设备、 新产品使用前, 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规程, 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方能进行操作。 7 、对违规、违纪进行操作,造成事故或未遂事故的人员应停止工作进行医疗安全培训学习。造成重大医疗事故和恶性未遂事故的,上报医务科,按照医院相关制度进行处罚。 8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小组定期对安全教育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主要内容:学习计划、签到情况、学习记录等。 检验科 医疗安全与风险防范教育培训制度 为了使科室工作人员能够正确掌握医疗安全知识,提高医疗安全意识,降低

医疗安全风险,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利用科室晨会、业务学习时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2、新入职人员需经过科室岗前培训,教育内容包括: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 法规及医院科室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主要仪器设备的性能、项目操作规范、实 验室、院感知识等。经考核合格,方可进行相应的工作。 3、科室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培训,将医疗安全的法律法规、实验室生物安全、仪 器设备安全使用、检查项目规范操作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4、科室不定期的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医疗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 理技能。 5、对脱离岗位半年以上的员工,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方可上 岗作业。 6、在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前,新设备、新产品使用前,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方能进行操作。 7、对违规、违纪进行操作,造成事故或未遂事故的人员应停止工作进行医疗安 全培训学习。造成重大医疗事故和恶性未遂事故的,上报医务科,按照医院相关 制度进行处罚。 8、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小组定期对安全教育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主要 内容:学习计划、签到情况、学习记录等。 检验科 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不要随意发脾气,谁都不欠你的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 一、什么是危险化学品? 答:凡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会对人、设施、环境 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二、危险化学品分几类? 答: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 1、爆炸品。如:黑索金、TNT、硝铵炸药、高氯酸铵等。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易燃气体氢气、甲烷、乙烷等;不燃气体氧气、氮气、氩气等;有毒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等。 3、易燃液体。如:天那水(主要成分苯类)、汽油、煤油及部分柴油、酒精等。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如:红磷、白磷、锂、钠、钾等。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剂,如:双氧水、双氧化钠、二氧化镁等。 6、毒害品。 7、放射性物品(不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管理范围之内)。 8、腐蚀品。如:酸性腐蚀品硝酸,硫酸,盐酸等;碱性腐蚀品烧碱、氨水等,及其它腐蚀品氯化铜、氯化锌等。 三、危险化学品有哪些主要危害? 答:危险化学品的主要危害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环境污染等。 四、控制与消除火源具体措施是哪些? (一)明火主要是生产过程中的加热用火、维修焊割用火及其他火源,它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最常见的原因。 1、加热用火 加热易燃危险化学品时,应尽量避免采用明火设备,而宜采用蒸气或其他载热体加热。一定要用明火加热设备时,应远离可能漏气易燃气体或蒸气的工艺设备和贮罐区,并应布置在其上风向或侧风向。 2、切割用火 焊接切割时,飞散的火花及金属熔融碎粒的温度高达1500?2000℃,高空作业时飞散 距离可达20米远,容易引发火灾,在焊割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没有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禁止动火。 (2)可以移出易燃易爆危险区域的动火作业,禁止在油气危险区域内动火。 (3)动火单位必须派有资格的安全监护人在现场执行现场监护任务,否则不准动火。(4)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禁止交叉作业。 (5)动火周围(至少15米范围)的易燃物质清除干净;附近难以移开的易燃物品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6)凡盛装过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易燃危险物品的容器、管道必须洗刷干净,不能确认为干净的,必须用惰性气体置换到氧气浓度低于2%,或者用水置换。 (7)凡动火点盛装油、气等易燃物品的容器、管道相连的必须用盲板隔开或者拆开连接,呈断开状态。 (8)动火现场必须配备适合的、足够的灭火器材。 (9)动火作业结束后,动火人员必须彻底清理现场火种、残留物,经监护人检查确认没有火险隐患后,才能离开现场。 (10)气焊作业时,应将乙炔发生器放置安全地点,以防回火爆炸伤人或将易燃物引着。(二)摩擦与冲击 1、机器中轴承等转动部分的摩擦,铁器的相互撞击或铁制工具打击混凝土等,都可能发生

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常识 危险化学物品,系指国家标准规定的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物品和腐蚀品八大类。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泄露等事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将产生严重影响,甚至造成生命危险。 一、应急措施: 1、发现危险化学品泄露等事故后应立即报告环保、安监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无关人员尽快撤离事故现场,情况严重的应立即向119报警。同时禁止启动现场车辆,阻止其它车辆进入现场。 2、在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期间,如现场任何人出现中毒的可疑迹象或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进行紧急治疗,并视病情需要尽快护送到医院请医生诊治。 3、现场发现中毒病人时,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现场状况及症状,及时采取不同的临时救治措施,然后速送医院诊治。临时救治要点是:若皮肤接触,因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马上用大量的水冲掉皮肤上的化学品,至少冲洗15分钟以上;若有化学灼伤情况,按化学灼伤治疗要求进行治疗;若眼睛接触化学品,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以上;若病人为吸入性中毒,应立即将病人从污染的空气中转移到新鲜空气处,检查病人是否在呼吸,以及有无脉搏,如无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若无脉搏,需进行心脏按摩;若病人为摄入中毒,视摄入化学品是否为腐蚀品决定是否可采用催吐法;神志不清时,不要给病人口服任何东西。 危险化学品是指:天然气、液化气、管道煤气,香蕉水等油漆稀释剂、汽油、苯、甲苯、甲醇、氯乙烯、液氯(氯气)、液氨(氨、氨水)、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氢、过氧化物、氰化物、黄磷、三氯化磷、强酸、强碱、农药杀虫剂等。 二、应急要点: 1、呼吸防护:在确认发生毒气泄漏或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马上用手帕、餐巾纸、衣物等随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手头如有水或饮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湿。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 撤离:判断毒源与风向,沿上风或上侧风路线,朝着远离毒源的方向撤离现场。 2、洗消:到达安全地点后,要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特别是曾经裸露的部分。 3、救治:迅速拨打“120”,将中毒人员及早送医院救治。中毒人员在等待救援时应保持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从业人员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一、大纲 1.食品中常见污染及预防控制 2.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基本要求) 3.加工操作规程 4.食品安全事故处理/过程监控要求 二、食品中常见污染及预防控制 1.具体的能引起食物中毒和食源性传染病的部分病原菌 2.食品中常见的可致病的病毒最常见的是甲肝病毒 (一)食品中常见污染及预防控制 1.人感染寄生虫病大多是由于生食、半生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或食品加热不彻底所致 2.生物毒素人体摄入的后极易引起中毒、重者死亡。常见的有发芽马铃薯、青蕃茄、苦杏仁、鲜黄花菜、生黄豆等 (三)食品中常见污染及预防控制 1.部分有毒食品 河豚鱼、青皮红肉鱼 四季豆、扁豆、荷兰豆 生豆浆

野蘑菇(颜色鲜艳的大都有毒) 2.能污染食品的物质 有机磷农药,蔬菜 瘦肉精,猪肉、猪内脏 亚硝酸盐 桐油 贝类毒素 三、餐饮服务监督管理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2月8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一)餐饮服务基本要求 餐饮服务提供者必须依法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经营,并在就餐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或者摆放《餐饮服务许可证》。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二)餐饮服务基本要求 被吊销《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5年内不得从事餐饮服务管理工作,并且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聘用此类人员从事管理工作。 (三)餐饮服务基本要求 1.应当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采购记录制

工艺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水泥厂工艺操作安全生产及注意事项 一、均化及喂料系统 (1)工作场所应保持道路畅通,照明充足,严禁乱堆乱放杂物。 (2)开机前应认真检查所属机电设备的安全状况,确认正常后,方可开机。 (3)生料均化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4)处理卸料器堵塞时,应将活动平台支稳,要防滑、防跌,打开检查门时,人应侧面作业,防止生料喷出造成伤害。 (5)绞刀机壳盖板必须完好、固定,严禁在上面行走;库内检查门、测量孔盖板必须安全可靠,做到谁开谁盖,严禁乱打开盖板。 (6)机电设备检修时,必须切断电源,挂警告牌,现场设专人监护。 (7)生料均化时,应经常检查库内容量,不可把库内物料进得过满,料位控制在 60%~80%。 (8)加强机电设备的巡检工作,如发现缺油、超油、超电流、振动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处理,确保安全运行。 二、回转窑系统 (1)严格遵守回转窑工艺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回转窑工艺技术参数。 (2)回转窑点火喷煤时,操作人员不得靠近窑门附近,非工作人员应撤离窑头平台,避免“放炮”回火伤人。 (3)在操作室外作业时,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禁止穿短袖衫及化纤工作服;看火时必须使用看火面罩,并戴好皮手套。 (4)烘窑点火时,须确认本系统所有设备、仪表处于良好状态,确认预热器、窑内无杂物(铁器),并通知有关生产岗位做好点火前的准备工作,符合点火条件才能点火。 (5)遇阴雨天点窑时,应及时观察窑筒体变化,勤翻窑,并尽快连续转窑,防止窑筒体受热不均造成弯曲变形。 (6)点火升温时,及时掌握窑温,间歇翻窑,随着温度不断升高而减短翻窑间隔时间,从而达到连续转窑。 (7)烘窑升温结束后,通知分解炉岗位,检查排灰阀及预热器锥体部分是否有积灰,并打开循环吹堵进行清理后,才能正式投料生产,避免投料造成堵塞。 (8)正常操作时,严格控制工艺技术参数,经常观察窑内火焰、窑状况和窑筒体温度,如发现异常时及时调整。掉砖红窑应立即停窑,并及时向工段或厂部汇报。 (9)窑尾缩口结皮和预热器堵塞处理时,必须严格遵守清理窑尾缩口结皮及捅堵的安全操作规定。 (10)停窑检修时,应切断电源,并在操作台上挂“禁止启动“警告牌,确认窑的前后设备均处于停机状态时,才能进行检修作业。 (11)入窑检查或清除窑皮时,须搭好跳板,确认牢固可靠,方可入窑。进窑前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戴好安全帽,禁止穿化纤工作服,如有悬挂窑皮应先处理。 (12)突然停电时,应及时切断电源,通知发电机房立刻发电,并配合托轮工,电工及时恢复窑的安全运转。 三、回转窑及托轮 (1)开机转窑前,应对本岗位的所属设备和现场环境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安全可靠,方可进行操作。 (2)须严格按照设备工艺要求,经常检查轴瓦润滑情况和冷却水系统,确保设备润滑及水路畅通。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7396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 识(正式版)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础知识(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危险化学品概念及类别划分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分别是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物;第6类,毒害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 二、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类型和过程 1 燃烧爆炸分类 (1)简单分解爆炸。引起简单分解的爆炸物,在爆炸时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其爆炸所需要的热

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产生的。属于这一类的有乙炔银、叠氮铅等,这类物质受轻微震动即可能引起爆炸,十分危险。此外,还有些可爆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特别是在受压情况下,能发生简单分解爆炸。例如乙炔、环氧乙烷等在压力下分解爆炸。 (2)复杂分解爆炸。这类可爆物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稍低。其爆炸时伴有燃烧的现象,燃烧所需的氧气有本身分解产生。例如梯恩梯、黑索金等。 (3)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所有可燃性气体、蒸汽、液体雾滴及粉尘与空气(氧)的混合物发生的爆炸均属于此类。这类混合物的爆炸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混合物中可燃物浓度、含氧量及点火能量等。实际上,这类爆炸就是可燃物与助燃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遇火点火源产生的带有冲击力的快速燃烧。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

第一部分概述 生产经营是一种在特定条件和特定环境中,根据对象的不同,以不同的方式向自然界索取或对其进行加工的、有组织、有目的进行的人类活动。一般而言,生产经营单位既是这种活动的组织者,也是这种活动的场地使用者。不同的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着不同的、可能对人体有害的因素。例如,矿山采掘可能发生坍塌、漏水、瓦斯爆炸;交通运输可能发生撞车、沉船、飞机失事等等;几乎各行各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伤害风险。因此,员工们要了解危险,生产经营单位要向员工告诉危险,这既是双方的法律义务,又是双方的法定权利。而让每名员工掌握相应的预防事故的知识、技能和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则更是生产经营单位不可推卸的责任。显然,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正是生产经营单位履行这一职责,员工享有这一权利,进而促进安全生产的不可或缺的最佳形式。 第一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用 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预防事故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赋予各级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的重要职责。《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企业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履行职责。根据《安全生产法》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同样要求:即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试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 据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80%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是由于员工法制观念不强,安全意识薄弱造成的。不按操作规程作业,未能掌握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在紧急情况下缺乏应急措施和自我保护能力,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项目部将按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求,着力做好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如果员工拒绝参加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教育培训,项目部将按照规章对员工进行批评教育或处分;由此而导致的重大责任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还将实施责任追究,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 员工进入工作岗位后,应了解和熟悉岗位作业环境,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获得安全操作技能,掌握处理和应对紧急或突发情况的本领,从而预防和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保障自身安全和生产的正常进行,作到“三个不伤害”(即,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

生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 每个人都希望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个公司都希望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每个人都想通过自身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可。通过参加不同的培训,或多或少都能有一定的体会和收获。但培训二字有两层意思:培养道德情操(素质)、训练业务技能(工作能力),其实两者都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当你具有一定的职业操守、职业素养、做人做事准则,这也是一个人立世为人做事的基本要求,可以理解为社会责任,也可以说是对自身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的价值认识。业务技能学习那只是时间问题。一般这不属于安全培训范畴,但是安全学习是很枯燥的,要明白学习的意义和作用。社会上很多学习是个人的权利,而安全培训学习却是义务。(在《国家安全生产法》中有明确要求)。安全学习,从小说,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大的说,是对别人的生命、企业生存发展负责。安全工作不是一会儿功夫不是一蹶而就,而是动态的、长期的坚持。中国化工行业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份额,化工行业在国家GDP中又占很大比重,我们重庆就是一个化工重地,看看我们周边到处都有,工作机会也有很多,大家学习它会有一定的好处,工作机会多一点。各个行业有不同的工作标准,但安全是一个通用管理标准。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确保人员“四不伤害”。 一、我国安全生产法律基本体系 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我50多年来制定的颁布 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有280项。 ①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②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能力; ③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则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及时予以处理。 二、安全管理基础 1、安全术语 (1)安全生产: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2)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制度

医疗质量与安全培训制度 全体职工正确掌握医疗安全知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认识搞好医疗安全的重要意义,重视新都区和国家的医疗安全方针和法律法规,认真地遵守有关医疗安全的规章制度,保证实现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利用职工会、晨会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 二、诊疗科目及医疗设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三、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一)入院教育 1、新进人员需经过院领导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和院感科进行岗前培训; 2、医疗安全教育内容包括:学习医疗、护理、药剂等有关的有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院规章制度等;具有医疗安全特点的重大典型事故案例、安全注意事项和职业病的预防等知识。经考核合格,方可分配到科室。 (二)科室、岗位教育 科室的安全教育由科室负责人负责,教育内容包括:科室内诊疗操作规程、主要设备的性能、特色技术操作规范、科室刮玻璃制度、科内医疗设施设备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经考核合格,方可进行相应的工作,教学课时不少于24小时。 (三)现场教育 现场安全教育由代教老师负责,教育内容包括:工作特点,主要设备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及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事故案例及事故预防措施、医疗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和等。 四、全员安全教育 1、医院必须对各级管理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培训,主要学习医疗安全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标准、制度、安全管理,安全知识和医疗安全工作经验教训等内容。 2、对医院、科室内部岗位调动及脱岗半年以上的员工,必须重新进行科室级和现场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五、新项目、新技术的开始教育 在新项目。新技术开展前,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使用前,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对相关义务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方能进行操作。 六、特种作业人员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1999年,国家经贸委令第13号)《特种作业人员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培训、考核没去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上岗工作。 七、事故教育 1、对违规、违纪操作造成事故或未遂事故的人员应停止工作进行医疗安全培训学习。 2、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和恶性未遂事故后,医院医务科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学习,吸取事故教训,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工厂安全知识培训

安全知识教育 一、实习车间安全生产规定 1.按时上、下班,不准旷课、迟到、早退,不能中途离岗,实习期间没有课间休息。 2.实习期间必须穿戴工作服。佩戴工具。 3.认真听课并作好笔记,以便老师随时抽查。 4.必须听从老师的安排,服从分配听指挥。 5.工作期间不准在车间追逐打闹,不准在车间吃东西。 6.不能随意启闭电闸。不能随意调节钢瓶阀门。 7.不能随意启闭制冷系统上的三通阀。 8.爱护实习设备,节约实习材料。 9.车间工具借用要登记并负责保管,用后立即归还,若有遗失照价赔偿。 10.值日生每日打扫卫生,将废材料、螺钉、焊条收集归类,最后关电、关水、关气、关窗、关门。 二、焊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必须戴好防护用品,操作时必须戴好防护镜。 2.焊接和气割前要认真检查工作场地,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应将这些物品搬离焊接工

作地点10m以外。 3.严禁在有压力的容器和管道上进行焊接和气割。 4.氧气瓶及附件焊接工具绝对禁油,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去开启氧气或乙炔气阀门。胶管不能粘油和泥垢,操作者手上不能粘油。 5.氧气瓶、乙炔瓶管道严禁漏气,若有漏气马上关闭阀门,报告实习老师处理。检查设备、附件及管路是否漏气时,只准用肥皂水试验。试验时,周围不准有明火。严禁用火试验漏气。气管破裂处不准用胶布缠绕使用。 6.开启氧气、乙炔气瓶阀时,禁止将阀门转过半周以上,严禁使用躺倒的氧气瓶和乙炔瓶。 7.氧气软管为红色,乙炔软管为黑色(绿色),与焊炬连接时不可错接。 8.氧气、乙炔的减压阀、以压力表必须灵敏可靠。氧气表压力通常采用0.1~0.15Mpa;乙炔表压力采用0.05Mpa. 9.工作时,先开乙炔枪阀,然后稍微开些氧气枪阀使之混合后点火,切不可开度太大。关火时,先关乙炔后关氧气。 10.焊枪、割枪不用时应立即熄火,不准在点燃火时随意放下枪离开。 11.焊接时火焰不得烧坏其它部位,不得烧热水泥地板,以免炸裂。 12.使用时,如果发现焊枪有漏气现象或者漏出的气体已经燃烧,此时切勿将焊枪乱丢,应迅速关闭乙炔、氧气瓶阀,停止所有供气的阀门,把火熄灭。 13.工作完毕后,将所有阀门都关好,把焊枪、气瓶放在安全的地方。氧气乙炔胶管放在规 定的位置上,清扫工作场地。 制冷维修操作规程 1.一切工具使用前必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实习老师处理。 2.制冷设备检修前要认真分析故障现象,正确判断故障部位,做到心中有数。

医院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医院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医院安全教育培训关于如何安排?有哪些内容?那么,下面请看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医院安全教育培训内容,供大家阅读参考。 医院安全教育培训内容1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建设的战略规划,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活动精神: 医疗质量和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开展医疗质量和安全培训教育活动,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旨在使全院医务人员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思想,增强法律意识、职业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服务意识,增强我院全体职工的主人公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质量。 三、计划安排: xxxx年医疗安全培训教育活动由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总体负责,统一安排。在全院范围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并且定期分层指导及评估考查,以促进教育培训的深刻意义。具体安排和要求如下; (一)、科室管理与自身建设。

1、科室全面管理制度完善,人员岗位职责明确,日常管理资料齐全。 2、科室及所开展技术依法准入,医务人员依法执业。 3、制定科室发展长期规划和近期计划,注意科室人才梯队建设。 4、科室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廉政要求,无违法乱纪情况发生。 (二)、医疗质量与安全: 一科主任、护士长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齐全,运用科学的组织、计划、控制等方式创新性进行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 二有全面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的实施方案和落实措施,科室质量控制有标准、有措施,建立日常检查、分析、评价、反馈、处理等制度,建立医疗服务质量可追溯制度,实行质量责任追究制。 三定期开展科室全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教育培训。 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健全,落实到位,有核心制度落实保证措施,有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及记录。医疗质量关键流程,主要指危重病人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等,管理制度落实好。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临床操作规范,无违规操作现象。 五有科室医务人员“三基三严”培训计划、考核计划及实施方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一、课程项目: 消防理论知识培训、消防技能培训、消防走火实战学习培训。 二、培训目的: 为了更好地做好公司安全工作,让全体义务消防员掌握一定的消防常识及灭火、疏散和逃生等技能,提高全员安防意识确保公司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 三、培训地点: 四、培训方式:授课讲解、案例分析、动作示范、个人操作。 五、授课人: 六、受训人员:全体义务消防员。 七、培训内容: 1、公司周围及内部环境的了解。 2、消防理论知识培训。 3、消防技能培训。 4、灭火、走火演练培训。 5、火险处理程序。 课程详细内容:

一、燃烧的基础知识: 燃烧,俗称着火,是指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作用下发生的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和发烟的现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叫火灾。 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生必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并且三者要相互作用。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2、助燃物: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 3、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称作着火源。 二、燃烧的类型与火灾形成的条件: 1、燃烧的类型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等几种。 2、火灾形成的条件:必须要有着火源、可燃物、助燃物缺一不可。 3、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 三、预防火灾就是要消除产生燃烧的条件 1、控制可燃物

2、隔助燃物 3、消除着火源等措施破坏产生燃烧的条件。 除了从物质上、客观环境上做好防火工作外,强化人们的防火防灾的主观意识更为重要。只有让人们懂得了怎样防火并重视防火,才能自觉遵守各项防火规章制度,杜绝火源,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消除产生火灾的条件。 四、火灾有哪几种类型,各类火灾怎样选用灭火器具 凡失去控制,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叫火灾。按燃烧的性质划分,火灾有五种类型,各类火灾所适用的灭火器如下: A类,指含有碳固体火灾。可选用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 B类,指可燃液体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只适用于油类火灾,而不适用于极性溶剂火灾。 C类,指可燃汽体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易发生上述三类火灾部位一般配备ABC干粉灭火器,配备数量可根据部位面积而定,一般危险场所按每75平方米一具计算,每具重量为4公斤。4具为一组,配有一个器材架。危险性地区或轻危险性地区可适量增减。 D类,指金属火灾,目前尚无有效灭火器,一般可用沙土。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最新版)

( 安全试题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最新版) Regular examinations and questions are an important means to supplement and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of personnel in the company’s security positions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最新版) 一.单项选择题 1.集装箱和成组货物的危险货物标志应该贴在(C)。 A.侧面和顶端 B.两个顶端 C.4个侧面 2.下面(A)是化学品标签中的警示词。 A.危险、警告、注意 B.火灾、爆炸、自燃 C.毒性、还原性、氧化性 3.标明了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和防护基本要求的是(B)。 A.化学品标志 B.化学品安全标签 C.危险化学品标志 4.浓硫酸属于(B)化学品。 A.爆炸品 B.腐蚀品 C.易燃液体 5.下面对剧毒品的描述中,(C)是错误的? A.不准露天堆放 B.必须双人收发 C.不能用玻璃瓶储存 6.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可以使用(B)采暖。

A.蒸汽 B.热水 C.机械 7.下面(A)物质属于自燃物品? A.黄磷 B.盐酸c.丙酮 8.工业上使用的氧化剂要与具有(A)性质的化学品远远分离。 A.还原性物品 B.惰性气体 C.腐蚀性液体 9.搬运剧毒化学品后,应该(A)。 A.用流动的水洗手 B.吃东西补充体力 C.休息 10.强酸灼伤皮肤不能用(A)冲洗。 A.热水 B.冷水 C.弱碱溶液 11.吸湿性强、遇水释放较多热量的化学品沾染皮肤后应立刻 (C)。 A.用清水清洗 B.用冷水清洗 C.用软纸、软布抹去 12.遇水燃烧物质起火时,不能用(B)扑灭。 A.干粉灭火剂B泡沫灭火剂C.二氧化碳灭火剂 13.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应该向(B)方向疏散。 A.下风 B.上风 C.顺风

医院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医院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一、医院的一般防火要求 (一)医院的火灾危险性 1.人员密集,患者较多,不易管理。公安部107号令将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确定为重要的人员密集场所之一,主要原因就是门诊楼、病房楼内医护人员、患者密集,病员较多,而且大多行动困难,兼有大批陪护和探视病员的家属、亲友,人员复杂,消防安全意识程度不同,消防安全知识掌握有很大差距,一旦发生火灾伤亡大,影响大。2005年12月15日,辽源市中心医院火灾死亡人当中大多为住院病人。 2.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多,用火用电多,致灾因素多。医院内大量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如酒精、氧气、二甲苯等,且有存储。此外,病房因医疗消毒,必须使用电炉、煤气炉、酒精灯等加热工具消毒加热;还有的病人或家属防火意识淡薄,违章在病房或走廊内吸烟,烟头到处乱扔,这些明火若遇可燃物极易引发火灾。因此必须加强对医院的用火、用电、易燃易爆物品以及病人及陪护人员的管理。 3.重点防火部位多,火灾危险性大。医院的危险品库、易燃药品库、氧气瓶库、锅炉房、变电室等要害部位,都是重点防火部位。这些重点部位在日常维修施工作业常需动用明火,不仅火灾危险性大,而且一旦出现事故会燃烧甚至爆炸,直接危及病人生命安全。同时医院内贵重仪器多,价值昂贵,设备移动困难,一旦发生火灾,将会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将直接影响病人治疗,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4.消防设施不完善,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现在许多医院的部分建筑还都是五六十年代建造的老建筑,建筑面积狭小,消防设施不完善。随着社会对医疗的需求逐年增加,门诊量日趋增大。几十年来,有的医院建筑没有扩大,但门诊量增加了许多倍,床位也增加许多。一旦发生火灾,只依靠消防队扑

教职工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五常一中教职工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一、加强学生管理,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1、宿舍的安全防范。 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性,以防坏人有机可乘。 ②不要让不太熟悉的人随意进宿舍,以防水测。 ③晚上睡觉前要关好门窗,并检查门窗插销是否牢固。 ④夜晚有人来访,不要轻易开门接待。对陌生人绝对不能开门。 ⑤假期不能回家的学生,应集中就寝。如只剩下一人对,应和老师说明情况,让老师妥善解决。 ⑥夜晚到室外上厕所,一定要穿好外衣,找同伴一起去,如遇到坏人应全力呼救,并进行自卫,最好不要单独一人上厕所。 ⑦宿舍内一旦遭到坏人袭击,不要害怕,要鼓起勇气与坏人搏斗,并大声呼救,以获屗来人救援。

⑧学生应按时就寝,班主任要及时深入宿舍,查询。 ⑨放学回家,应结伴而,遇到不坏好意的人挑逗或侵害要给予严历斥责,并高声呼救。如果四周无人,又来不及逃脱,要设法其周旋切不可鲁莽与罪犯搏斗。 ⑩学生不得在宿舍内点蜡烛,不得在床上打闹。 2、加强门卫工作,门卫一定要尽职尽责,严格按门卫制度办事。 3、午休期间,所有住校学生统一在学校休息,不得私自逃出校门。 4、各班主任要尽职尽责,严明纪律,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 5、各班主任要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本细则,消除一切不安全隐患。并制定出本班的安全管理细则。 二、体育活动的安全预防 ①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运动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工作,要使学生知道每一项运动动作的技术要领,懂得锻炼和保护的方法以及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和应注意的事项。

②体育教师要与医务人员密切使用,建立学生体格检查制度,对于有病与体弱的学生,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才能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 ③体育教师要和体育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合理划分运动场地和设置警示标志。并根据具体情况规定运动秩序和规则。 ④学生上体育课,教师要指导他们做好准备和整理活动,避免肌肉、韧带拉伤,坚决杜绝“放羊式”体育课的出现。 ⑤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衣服要宽松,不应穿带有口袋的制服,身上不要佩带金属徽章(如团徽)、别针、小刀和其它尖利或硬质物体,女生不得穿高跟鞋、男生不得穿皮鞋,要穿运动服和无跟软底鞋。 ⑥体育活动要严密组织,严格纪律。 ⑦体育设施必须安装牢固。 ⑧学生不得攀爬有关体育设施,如:兰球架等。 三、防止触电事故 ①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不能接近、触摸电源和电器。 ②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更不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