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美国宗教文化及中美宗教文化差异

浅论美国宗教文化及中美宗教文化差异

浅论美国宗教文化及中美宗教文化差异
浅论美国宗教文化及中美宗教文化差异

浅论美国宗教文化及中美宗教文化差异

作者:张敏

【摘要】一直以来,我对美国人几乎全民笃信基督教感到十分好奇,先不说我本身生活在一个无宗教信仰的环境里,但就了解美国人对科学,对理性的信奉,让我觉得这两者怎么能在同者身上共存呢。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内心总无法理解他们对神的信仰。当然人是环境的产物,我无法理解他们,他们也很难理解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宗教信仰。带着这样的好奇,我了解了一下美国的宗教文化,涉及方方面面,当然不可能很全面,只是挑我个人交感兴趣的方面作下探讨。

【关键词】美国宗教文化精神文明中国的基督教信仰

一美国国内宗教信仰状况

“今天的美国,每10个人中就有9个人自称相信上帝,有8个人认为宗教对他们的生活非常重要,有7个人属于某个宗教组织,有大约6个人每天祈祷,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上帝是美国民主的道德引导力量,有4个人每周去教堂,以及有30多万座教堂寺庙遍及美国城乡这一事实时,我们也许就没有理由怀疑存在于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背后的美国宗教在美国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个数字很大概,但是也很能说明宗教在美国所占的分量。

“美国的钞票上,赫然印着“我们信仰上帝”。美国的国歌里,有“上帝保佑美国”的歌词。美国总统就职,要手按圣经进行宣誓。国会参众两院的每一届会议都是以国会牧师主持的祈祷开始。美国的军队里有牧师,神甫等各种不同宗教的随军神职人员,身穿军官制服,在军中提供宗教服务。

美国的大学校园里,活动着大量的学生宗教团体。美国的医院、监狱、机场及其他许多公共与民间机构中也都有专职或兼职的宗教职业人员提供宗教服务。美国85%以上私立中小学校的学生就读于教会学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许多著名的美国大学最初都是由教会创办的。

今天,美国有1200多家宗教广播电台播放宗教节目,每12家电视台中就有一家是宗教电视台,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美国的宗教节目增加了75%。人们也许并不了解讲求实际、讲究金钱、喜欢新奇、刺激和追求物质享乐的美国人,每年观看橄榄球、棒球、篮球、网球、赛车等各项体育比赛的人数总和约有4亿人次,而参加宗教活动的高达52亿人次。美国人在20世纪90年代每年奉献给宗教事业的捐款约为500亿美元,而花在棒球、篮球、橄榄球上的费用不到50亿美元。”

从上面我引用的几段话中可以看出宗教文化实在是渗透到美国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各个年龄层次的人身上,宗教就如同仁们呼吸的空气一样令人们自在,他们当然不会拷问为什么要信仰宗教正如他们不会怀疑自己是否需呼吸空气。

二宗教——美国的精神支柱

有人说,科学和宗教构成了美国社会的两大支柱,科学是美国物质文明的支柱,宗教是

美国人民的精神支柱。最近一次的盖洛普民意测验,进一步说明了宗教信仰在美国人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在接受测验的1500个成年人中,66%的人把上帝看作他们一举一动的“法官”,87%的人每天都向上帝祈祷,以前一般都是上了年岁的人、患病的人、生活境况不佳的人向上帝祈祷,现在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生活富裕、年富力强的人也虔诚地向上帝祈祷,以达到精神上的满足。美国人把自己工作上的成就、地位的提高、生活的改善都视为是上帝对他们保护和恩赐的结果。一个美国人如果参加了宗教组织,他便在社会上获得了某种身份和地位,精神上便会感到安慰,别人也不会对他另眼相看。为此,他们也更加虔诚地按上帝的标准做人。美国人传统价值观中的许多成份,如平等自由、友爱互助、同情弱者、尊重他人、自尊自爱、自强自立都源于宗教信念中所提倡的价值准则和处世哲学。总而言之,美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以及道德标准在相当大大程度上受宗教思想的影响,宗教是美国人精神生活的支柱。

三宗教对美国文化产生影响内在原因分析

(1)宗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组织,它是由一群具有共同信念的信徒所组成。宗教还具有许多固定和带有象征意义的宗教仪式及教会组织的宗教活动,这样可以使宗教的信徒之间建立稳定的相互关系,这就为宗教信徒互相传递思想、形成自身的文化提供了条件。

(2)美国的宗教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有关资料表明,自1967年以来,美国宗教信徒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一直没有低于65%。因此,拥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美国宗教对于社会文化风气的形成造成巨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由外部环境分析,美国的政治体制及开放的文化特性也为宗教的介入提供了机会。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使得宗教团体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介入政治活动,自由开放的文化特点也给宗教团体参与文化形成提供了自由。此外,美国的政治体制将任命官员的有效权力赋予了公民而不是政党,这也为宗教影响政治文化提供了可能。

(3)在美国,宗教可以影响文化还有一个内在原因,那就是在美国,教会不仅仅给信众提供一个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还开办许多面向社会的服务机构,这些由教会开办的机构同其他世俗机构一样,都要接受政府的管理和社会的评价。因此,政府所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对于教会所开办的各种机构有着很大的影响,教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积极介入政治文化。另外,联邦税法还规定,教会可以有条件地进行免税,部分教会的活动还会带动经济,因此宗教还对社会经济文化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一定程度上说,没有宗教信仰就没有美国的文化。宗教信仰是美国文化的发源地,它给美国人民的精神上带来原动力,同时又带来凝聚力,同时这种动力和凝聚力又反过来推进物质社会的发展,虽然从唯物论的角度来讲,美国文化中的宗教因素仅仅是一种形而上学或唯心论,但它通过强调精神、心灵的重要性而把物质放在次要地位的方式,对美国人民乃至社会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宗教仍然是美国文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中美对待宗教为什么有如此差别

(1)中国的宗教信仰

中国人与外国人的交往中常有人问起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当他们得知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时,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是中国的实际,并且至少已经存在了二三千年。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非常疑惑的问题,当然到现在也没能想透彻,只是有些管窥之见。

(2)原因何在

其实,我们了解了第二个问题——宗教是美国的精神支柱,那么美国人对宗教的忠诚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当社会已经形成了这种文化氛围,生活其中的每个个体都会选择与之相适应,以使自己融入到集体中,获得一种集体的归属感与个人的认同。如果你说为什么美国会形成这种氛围而中国就没有形成呢,我不能正面回答,因为我毕竟不是专业研究这个的,对美国宗教的传入也不甚了解,我只能按照我的理解来说个一二:首先,我们可以想一想,中国有多少年的历史而美国存在了多少年呢?周立波笑侃“中国的历史可能比美国的未来还长”,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也有过全民性仰宗教的时代,比如南北朝佛教的兴盛,当然虽然是兴盛却也并没有达到“垄断”的地步,因为除了佛教,中国还有道教,儒教(至于儒学算不算宗教一直没有定论)等,中国人有这么多样的思想,有这么多的选择,当然在思想上会更加的兼容并包,更加多元化,所以会比较难形成比较统一的信仰。另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美国人有很大不同,拿我们中医来说,那就是头痛医脚,脚痛医头,而不像西医那样“哪痛往哪贴”,因为中医认为人全身的穴位都是相同的,这就是中国人的综合性思维方式。在这样的思维方式指导下,中国人很会把各种思想进行融会,从而结合为自己最喜欢的思想。同时,综合的思维方式启发人们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降低了天的地位,太高了人的地位,因此可以说是人思想上的解放,二人对于天或者对神的迷恋就会大打折扣。

五基督教在中国农村的传播

虽然中国人普遍没有坚定的宗教信仰,但是近些年美国人笃信的基督教在中国农村似乎很有市场,据有关权威部门统计,中国的基督教信徒已从改革开放初的300万猛增至现在的1亿左右,其中80%的在农村。那么,改革开放后基督教在中国农村地区蔓延如此迅速,其原因是什么? 农民的精神信仰究竟出现了怎样的状况,以致于基督教文化能够在中国农村地区如此盛行?

我个人认为农村居民精神上的空虚是很重要的原因。相对于文化水平高的人来说他们在精神上更容易感到迷茫,更需要精神支撑。此外,在公共生活比较贫乏的当代农村,宗教活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沟通交流的作用,农民可以通过这些宗教活动寻求心理安慰和社会认同。另外,基督教所宣传的信仰可以强身健体,避灾避害也很大程度上迷惑了他们。

我们政府一直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是宗教信仰在中国社会所起到的影响积极与佛都是我们很关切的,毕竟我们不同于宗教性最盛的美国那样把宗教已融入空气,所以对老百姓的宗教信仰还是应该做了解必要时给予隐性的引导。

结语:在美国的宗教文化熏陶下,很多美国人认为,作为上帝选择的一个特殊

国度,美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命运承担着一种特殊的责任,负有把世界从“苦海”冲拯救出来的“使命”。美国的宗教文化作为其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也试图在全球扩张中发挥作用。研究美国宗教文化,我认为,不仅对研究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很大意义,也对我们自己在全球化的今天如何自处有很大意义。

【参考文献】《美国文化概论》《孔子vs 基督》

浅论美国宗教文化及中美

宗教文化差异

——外国文化风情赏析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

1018016911

张敏

从宗教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论文)

从宗教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内容摘要】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体系,其本质内在蕴含的是一种社会形态整个发展历程中沉淀累积下来的文化。从一个宗教的形成、发展以及这个宗教在当今社会,在它所在的文明中的地位形态,我们可以很大程度的知道这个宗教所对应的文化体系的构成。了解东西方的各个主流宗教有益于我们知道并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 【关键词】宗教,文化差异 【正文】 一、东西方宗教起源 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因为地域的不同,产生的文化、政治、经济的形态也不同。当然,文化的差异也包括了宗教为文化的差异。其实,在不同的地域宗教产生的方式不同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纵观东西宗教的起源,可以清楚地知道:东方宗教文化是产生于当时士族的嫉妒奢糜物质追求下的欲望的扩张;西方宗教文化却相反,他是在血腥的政治斗争里,人们在精神上的寄托,而产生的信仰。 在中国,宗教很大程度上都寄托了人们太多的物质的欲望。道教,产生时就是用来球不老之术的,炼仙丹,求福避祸,基本都是物质追求的寄宿地。 佛教,烧香拜佛,求的也只是物质上的富足,肉体上的平安。儒教,和前两个宗教不同,两千多年都是用于政治,统治者用它束缚人们的思想,现代,则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 西方,不管是哪个宗教,人们的信仰都是精神上的。信耶稣,真主安娜,圣母玛利亚,人们相信有上帝,相信有天堂,西方人进教堂就是释放自己精神的压力,把自己心里的负担告诉上帝,不会祈求物质上的富足,追求的只是精神上的解放。 二、宗教的发展 有听过这样的说法,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政治和文化密不可分,它们是相互影响着发展的如今的状态的。确实,东西方的宗教,由于地域上的差异也渐渐发展到如今的状态。 西方地形相对破碎,海岸线极长,人们为在生存斗争中获得更多资源,

宗教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宗教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梁子毓英语学院英语137班 摘要: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又是发达国家中最具宗教色彩的国家,可以说美国的发展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宗教从美国建国伊始至今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是根本性的,这种影响绝不仅仅只是停留在道德方面,在政体的确立、民主制度的促进等方面都有着同样深远的作用。如今,宗教在美国的影响力有增无减,信仰上帝的人越来越多了,宗教在美国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宗教对美国发展的影响更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特征,可以使我们对宗教在美国社会的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宗教美国社会影响 引言 美国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其宗教性。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移民带来了他们自己的宗教,使美国成为多宗教的国家。各种不同的宗教必然会对美国的社会产生影响,同样也融入了美国的文化。在众多宗教中,影响最大的是新教众多教派中的清教,清教在发展过程中,其影响超越了宗教领域,渐渐渗透到了美国宗教以外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使美国政治、经济、文化都带有明显的清教主义特征。清教主义因而成为美国文化和社会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因素。美国的文明都刻有明显的清教主义印记,清教主义文化也造就了独特的美利坚精神与文化。 一、基督教新教对美国历史的影响 美国虽然只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但却从一个英属殖民地逐渐成为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民选总统,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体,这些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这些都与基督新教及其伦理道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关系甚至是决定性的。 早期殖民北美的新教1徒的新教信仰,构成了北美早期社会思想风潮的主调,也构成了以后美利坚的民族精神以及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美国独立战争的发生,是因为早期移民北美的多数人都是新教教徒的缘故。由逃亡的清教徒们建立的美洲殖民地,在宗教上,一直与英国本土的宗教处于对立状态。美洲大陆的宗教主流为清教徒,英国的国教则为天主教与新教的混合体圣公会安力甘宗,安力甘宗作为英国国教一直是清教徒改革的对象。在美国独立战争及18世纪二十年代,英国本土和美洲殖民地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伟大复兴”运动,这场运动在美国是新教教义的普及和强化运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新教教义在新大陆被强化的运动,这场运动最后导致了新教的进一步振兴,从而在思想上与英国国教彻底脱离了关系。宗教运动进一步促进了北美殖民地人群的主体意识,进一步加强了殖民地与英国本土的在宗教上和政治上的离心力,为独立战争做了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准备。北美殖民地与英国本土上的宗教对立,对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有着深远的影响。 对美国近代发展奠定基础的南北战争,实际上也有着深刻的宗教原因——美国清教对南方奴隶制的憎恶而引起的南北方对立。废奴主义一直是基督教教义的传统。在新教中这被理解为上帝爱世上的每一个人。这种思想成为西方人权思想的源头。既然上帝爱每一个人,个 1新教:新教(Protestantism)是由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罗马天主教的一系列新教派的统称,主流教派有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圣公会。

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 、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文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正因为如此,中西两种文化在对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 文化的不同带来价值观念的在不相同。如lo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老”在中文里表达尊敬的概念,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先生等。“老张”,“老王”,透着尊敬和亲热,“张老”“王老”更是尊崇有加。中国人往往以年龄大为荣。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姜还是老的辣”。在我们看来,长者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威望的象征。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老,更不会倚老卖老。在西方文化中,他们把年龄作为个人极为重要的隐私看待。尤其是女士,更忌讳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即使愿意谈论自己的年龄,也要别人猜测其年龄,而此时,他们的真正目的的期望别人恭维他们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是多么年轻。又如,英美人忌讳莫深的fat一词,见人说fat会令人沮丧不快而且反感。说到fatmeat(肥肉)多半会被认为是毫无价值的该扔掉的废物。而中国人见了小孩子说“胖嘟嘟”“胖乎乎”,表示对孩子的喜爱,对成年男子说fat有“发福”之义,对成年女子讲fat有“丰满”之义,都有赞美恭维之意。日

谈谈对宗教的认识

所谓宗教,就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宗教的特征可以集中表现为特殊的超自然现象、形而上学,出自于宗教法律的道德要求或生活方式。 看过一本书,叫《天使与魔鬼》,表达了对信仰丧失和科学万能论的担忧。人类的科学水平不断提高,而心灵、道德的发展相对来说却有些滞后,当二者的失衡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可能出现的后果就难免令人忧心忡忡。

大洋彼岸的美国, 虽然经济高度发达,但社会道德却有很高的水准,整个社会高度文明,美国政府没有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的倡导机构,但美国社会的道德文明程度显然不算低,究竟是什么在背后发挥着作用? 原来这和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宗教在美国人民的精神生活领域占着统治地位。在美国,有95%人信上帝,这是一个上帝的土地,一个让上帝上了钱币(所有硬纸币刻印着“In god we truse”我们相信上帝)的国家,许多美国人认为,只有敬畏上帝的人,才会在世上规矩、诚实、恭敬地做人;不怕上帝的人,则极可能胆大妄为,自我膨胀,为所欲为,并最终陷入罪恶。因此,美国人用上帝的震慑力量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规范自己的道德操守。 宗教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个人精神信仰和社会道德的源泉,它要求人们在日益物质化的社会中,保持个人的精神信仰、虔诚、忠贞和团结。美国人传统价值观中的许多成分,如平等自由、友爱互助、同情弱者、自尊自爱、尊重他人等都导源于宗教信念中所提倡的价值准则和处世哲学。对于各种社会问题,如吸毒、犯罪、同性恋、艾滋病、道德败坏、非婚生育等等他们都希望用重建人们的宗教信仰来解决,用宗教填补那些由科学和理性无法占据的心灵空间. 在谈到宗教信仰对美国人的影响时,有82%的人指出:宗教思想及其提倡的价值观使他们增强了自我意识和自信心。他们的宗教信仰使他们分清了是非,从而在干错事时,内心就会有一种道德标准阻止他们这样干。宗教思想不仅使他们知道尊重自已,同时也使他们懂得应该尊重他人。 人们试图朝各个不同方向逃脱可见的世界而来到不可见的世界,有一种追求精神支柱的深切欲望—对上帝的渴求。 美国虽然坚决奉行私有制,但美国宗教信仰者认为:金钱财富等世俗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是上帝托管于个人而已,并不永远属于自己,因此最后要如数归还于上帝。这种宗教文化理念就是“取之社会,还之社会”。宗教就像他们的精神家园,他们在宗教中获得深刻精神体验,走出教堂后就会有快乐的随时准备帮助他人和回报感觉。 美国《时代周刊》报道,2002年,美国人捐赠的金额为1900亿美元,相当全国生产总值的2.1%,为近30年来的最高纪录在美国,虽然富翁们捐献惊人,但每年天文数字般的捐献中,据有关统计,来自公司企业和其他机构的捐款仅占15%,85%是民众个人捐的.每4个美国公民中就有3个是慈善事业的定期捐助者,每年每个家庭的捐款超过1000美元。如果说富人捐献的动力是部分地来自政府税收政策的导向和压力的话,那么低收入者的捐献热情却是真正自觉行为,而且他们都是选择匿名捐献。美国人不仅损献金钱,还捐献时间,每年捐献200多亿小时, 价值约为2000亿美元左右, 13岁以上人口中的一半每周平均志愿服务4个小时,他们辅导儿童,探访病人,照顾老人

中美文化差异论文: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中美文化差异论文: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而引起的经济、技术乃至政治、法律制度等文化领域参差不齐。虽然说经济全球化让各国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小,但每个国家和民族所拥有的那些由于长期共同生活而逐步形成并世代保持的传统,仍旧以最纯粹的形式保留下来。 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融合体,近年来两国在文化上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将这两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国家进行对比,能够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美国的文化,并重新审视中国五千年来积淀下的文化传统。 一、中美文化宏观比较 (一)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我认为,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差别是两国最主要的差别。在这里首先引入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定义。 集体主义,指的是一种强调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强调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体利益之上的文化价值观念。[1]个体主义,认为个人虽然离不开社会集体,但是正是由于个人对自我利益和幸福的不断追求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因此在社会事务中应首先考虑个人的幸福和需要。

[2] 中国流传了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重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强调集体主义、权利差距和团体内部和谐。在天地之间人为贵,江山社稷以人为本。作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的孔子和孟子,他们的思想核心分别是“仁”、“性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念把人为的等级统治秩序同自然的血缘和亲属关系柔和为一,维护着整个社会的有序运作。 美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其文化历史深受欧洲文化的影响,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认为人为其自己的目的而活着才有意义的价值观念,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个性解放,都决定了美国浓厚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奋斗、自主、独立,以自我为核心。这些观念充斥着美国人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其价值观念体系的灵魂。 (二)“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中国人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人应当顺从自然规律和对自然的膜拜,世间万物都是一个统一体,而且大自然有生命且有灵性。人作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适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条件为人类服务,而不是去改造自然,破坏自然。而美国人则认为宇宙间的天地万物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自然与人类是相对

浅议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浅议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 摘要: 宗教自古以来对我们中西方的文明有着重大的影响,对社会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西方的宗教差异,说到底是中西文化的差异,本文就佛教和基督教进行对比,主要分析两者发展过程和文化上的差异,旨在更好地了解西方和西方宗教文化。 关键词:中西方、宗教、文化差异、佛教、基督教 中西方的宗教均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在其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生产方式和水平的限制,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流,由此发展出了拥有许多不同之处的中国宗教和西方宗教。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 一.中西方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差异 1、佛教传入中国 早在秦汉初期,中印文化交流便已出现,佛教盛行印度,国王派遣佛教徒云游四方,传播佛教,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2.基督教在西方社会产生 《圣经》上记载:犹太人耶稣在30岁开始在犹太省的犹太人群中传道,并在罗马取得成功。从2世纪末起,罗马帝国内忧外患,人们从动荡不安的现时中逃离,投身宗教以求得心灵上的安慰;与此同时,统治阶级也急需为即将破灭的罗马王朝寻求思想支柱,这为基督教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从此,基督教进一步一步迈上了西方社会统治的最高峰。 由此可见,无论是佛教还是基督教都是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于民众的情感空虚之时,盛极于统治阶级的推崇与利用之下。 二.佛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及西方的发展方式差异 1、佛教传入中国后的主要发展时期及特点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之后,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存在深刻影响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佛教在中国不问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汉化佛教:此时佛教刚传入中国,主要传播活动仍是佛典翻译,这个阶段的译经工作为以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 (2)南北朝佛教:有了佛典翻译作基础,此期佛典更足被大量翻译,并且中国僧侣开始自创佛学论著,佛教在中国盛极一时。 (3)隋唐佛教:唐朝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趋势加强,佛教发展空前繁荣,创立了不少新宗派。 (4)宋元明清佛教:此阶段佛教由盛转衰。北宋统治者虽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但是并无新宗派产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只是利用佛教帮他巩固初建立的明朝政权。清朝末期中国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佛学研究者,但在佛教理论方面,并无创新。 2、基督教在西方社会的主要发展时期及特点 (1)早期基督教:罗马帝国时期为基督教创立早期阶段。此阶段基督教强调的是耶稣救赎的恩典。教会虽在第二、第三世纪遭遇大逼迫,但教会依然茁壮发展。 (2)中世纪的基督教: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是在日耳曼、基督教和希腊罗马三重文化因素的整合运动中逐渐形成的西方共有文化。它为中世纪的文化奠定了最主要的根基,构成了中世纪文化的核心理念。

美国流行文化给世界各族文化带来的影响

World culture will become more or less American No one can deny that American culture has great influence over other countrie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its international companies all over the world and advance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mainstream of American culture has been exported abroad fiercely and “Americanization” has become a global phenomenon which is unavoidable to many countries.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used to drink Coca Cola, eat food from McDonald's, wear clothing made in America or of American style, watch Hollywood films and NBA games, save and carry dollar as a hard currency, speak American English, use the Windows and Intel system day and night on the Internet. These are all the output of American culture. Therefore, I strongly argue for the claim that world culture will become more or less American. In order to support this argument, the following evidences are listed. To begin with, I want to talk about how American is changing the food people eat. KFC, McDo nald’s, Starbucks and some other international chains which were founded in America are now famous and popular through the whole world. Just as Vicente said (24), McDonald’s has become a worldwide brand with more than 40,000 franchises located in over one hundred counties. Here we take China as an example. In China, you can find more than one KFC and McDonald’s almost in every city. According to Ouroussoff (40), McDonald’s and Dairy Queen can be found in Shenzhen decades ago. Also, people love to spend their leisure afternoons in Starbucks chatting with friends or just enjoy the atmosphere there. Meaning while, American media also lead the trend of the world and help American culture to penetrate into other cultures. American TV series enjoy huge popularity, especially among the youths. Many non-American Teenagers or college students can name some well-known American TV series such as “Friends”, “desperate housewives”, “Two broke girls”and so on. In turn, the habits, customs, value Americanize them in secret. Moreover, CNN contribute to the process of Americanization as well. According to Pico Iyer (194), CNN had reaches over 140 counties. Most importantly, Hollywood acts a method to deliver American culture to other countries. Many films of Hollywood are released not only in American but also in Europe, Asian. American celebrities such as Jordan, Madonna, and Angelina Jolie have become a new generation idol with fans of different nationality, different race and different religions. This film and television culture works contain a lot of information about entertainment, fashion or even language, which advocates American culture intensely and make it possible for American culture to expand extensively. For instance, the widely use words in American TV shows such as “cool”, “come on”, “guys” almost become universal globally since even people who don’t speak English can also understand these words. Another point to mention, the dress style of heroine in the movies affects the audience's aesthetic largely. In the 1950s, most of famous American actors in Hollywood movies wore jeans. With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

浅析中西文化之异同 【摘要】当今社会,文化生产力已成为综合国力主要构成。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巨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因此,进行文化对比分析,从而取长补短、推动本族文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比了中西文化,找出中西文化差异,包括思维模式的差异、道德观念的差异、价值观念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并浅析其成因。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 【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差异、原因 文化是个宽泛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文化影响着经济政治,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中西经济政治差异,而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与西方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中西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文化的覆盖面极为广泛,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探究这个复杂系统的中西差异并找出其内因,减少杜绝文化冲突显得非常必要。 1、思维模式的差异 形象的来说,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状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型的。在语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 一、中西方言谈的差异 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了。一个中国学生得知其美籍教师生病后,会关切地说“you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你应该到医院看看)。”不料,这句体贴的话反而使这位教师很不高兴。因为在这位教师看来,有病看医生这种简单的事情连小孩都知道,用不着任何人来指教。如果就某种小事给人以忠告,那显然是对其能力的怀疑,从而大大伤害其自尊心。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解为不文明的行为。因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加菜添酒,而且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因此客人吃饭后,主人不必劝他再吃。一位美国客人看到中国主人不断地给他夹菜很不安,事后他抱怨说“主人把我当猪一样看待。” 中国人路遇熟人时,往往会无所顾忌地说:“啊呀,老兄,你近来又发福了!”或者以关切的口吻说:“老兄,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而西方人若听你说“you are fat(你胖了)”或“you are so thin(你又瘦了)”, 即使比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和难以作答。 二、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1.个人荣誉感与谦虚谨慎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以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满。“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你的英文很好),” “No, no, 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我的英文很差)”;“You’ve done a very good job(你的工作做的很好),” “No, I don't think so. It's the result of joint efforts(不,这是大家共同努力得结果).” 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在资本主义的竞争市场是行不通的。 2.自我中心与无私奉献 西方人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强,主要表现在:(1)自己为自己负责。在弱肉强食的

中西方宗教的对比

浅谈中国和西方宗教的对比 宗教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东西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存在的文化现象。宗教最初的产生是人们对于自己无法理解的现象的精神寄托,简单来说即是对神灵的崇拜,而神则是人的外化。引用费尔巴哈的话来说,人是按照自己的形象来创造了神。而对于不同的文化地域,其所产生的宗教文化也是截然不同的。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也不例外。本文结合了部分书籍和我自己的了解,简单谈谈中国与西方宗教的对比。 一、天生之神与人身成神——神的形成 在西方的宗教体系里,上帝是唯一的神,而这个神是天生的,由他创造了世界,而耶稣则只是他在人间的使者,代理他在人间传道,而耶稣也只不过是肉体凡胎,只因为他是耶和华之子,“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知识和敬畏耶和华的灵。”上帝是永恒的,他居住在天国,是一个超脱于整个世俗的净土之地,远离人世,高高在上。 相比之下,中国虽然在早期也曾有过“天帝”、“上帝”的传说,但那不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人格神,而只是指某种外在于自己的神秘的自然的或社会的力量。中国的大多数神显得“亲民”得多,他们大多是有名望、有过巨大功绩的或是有大智慧的人,经过一代代中国百姓的传说,逐渐被捧上了神坛。例如,道教所尊奉的太上老君的原型就是老子,他是春秋是一位有名的智者;佛教中所传的大肚子弥勒佛的原型就是五代时一位布袋和尚。此外中国历史上的很多杰出的人物在后来也由于各种原因成了神,享受百姓的祭祀和侍奉,例如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商代的名臣比干都被尊奉为神,而且受到历代从皇家到黎民百姓的虔诚祭祀。在中国还有个有趣的现象: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所尊奉的“祖师爷”,在老一辈的从事这一行业的人的眼中,如果不尊重自己的祖师爷,那就是欺师灭祖的行为,是很严重的罪行。这种“祖师爷”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神,比如工匠行业的鼻祖鲁班,戏曲行业的鼻祖唐玄宗等,都可以被奉为他们所在行业的神灵。 二、一家独大和三教并存——一元的西方宗教和多元的中国宗教 西方的基督教从罗马帝国灭亡起就已经成为西方世界唯一的宗教,因此基督教认为自己世界上唯一合法的宗教。基督教是一个具有绝对性和排他性的宗教,可以说一元论始终贯彻于基督教的教义中。耶和华就曾通过摩西向以色列人说:“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对于基督教的信徒来说,他们被要求只可以信奉一个宗教,侍奉一个神。如果有教徒信奉了其他的神,或是其他的宗教,那么就会被判为异端,受到极其残酷的惩罚。帕斯卡尔说:“凡

美国宗教与文化

美国的宗教与法律 当我们提及美国时,很多人经常想到是什么呢?想到的是美国很富有,美元很重要,汇率降一分牵动多少万人的心,美国的次贷危机间接引发了全球性金融危机;其次是美国科技很发达。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鉴证了一个人的一小步可以成为全人类的一大步。微软巨头把电脑这个原本由技术人员才能操作的复杂高科技工具,变为普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工具,开创了电脑平民化时代。另外还有美国的军事。有一条的手机短信说,“我是美国,我想打谁我打谁”。从扔到日本的广岛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到伊拉克战争中空地压制武器“哈姆”反辐射导弹,其实力之强毫无疑问。 美国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确实是有目共睹的,但很少有人想到美国的宗教。让我们讲讲宗教在美国的地位。 一方面,根据美国一些比较有名的科研机构,比方说盖洛普这样的权威机构在几十年间的跟踪统计,美国大概每十个人里头,有九个人自称是相信上帝,也就是92%到93%的人是相信上帝的;有八个人认为,宗教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非常关键的内容;有七个人属于某种宗教组织,但不一定是基督教,可能是各种其他宗教:有六个人每天祈祷;有四个人每周去教堂,也就是说有40%的人每周上教堂。这个

数字一百多年来都没有改变,只是在9.11以后,突然上升到70%多,后来有一个回落,但是基本稳定在40%多。美国是所有西方国家里,进教堂人数最高的国家。美国的教堂有30多万个,如果你去美国,会看到一个十字街角会有好几个教堂矗立在那儿,不同的风格,没有一个教堂和另一个教堂是相同的。30多万个教堂分布在美国城乡的各个角落里。另一方面,美国人每年观看橄榄球、棒球、篮球这些重要比赛的人数,大约是4亿人次,但是参加宗教活动的人数,是52亿人次。美国人在20世纪90年代,每年给宗教事业的捐款达500亿美元;但是花在棒球、篮球、橄榄球三大球上的钱是50亿美元。由此可见宗教对美国人的公共生活有多么重要。 除此以外宗教对美国人的政治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我们信赖上帝”一语不仅铭铸在美国政府发行的硬币上,而且也赫然悬刻在国会大厦的墙壁。联邦国会开会的开场白是牧师的祷告,最高法院也要先诵读“上帝拯救合众国和这个可尊敬的法院”后才可以开庭,联邦军队中也设有随军牧师,即使你去法庭作证,也要像总统宣誓就职一样,必须手按圣经,发誓你所说的一切句句属实,否则你是必输无疑,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当然对于美国教育和文化,宗教也有其重要的影响。美国的私立中小学基本上都是教会办的。美国有一些很著名的

(完整版)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 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探讨中英文化差异——以宗教习语翻译为案例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试析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 2 合作教学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3 Scarlett’s Pragmatism in Gone with the Wind 4 论罗伯特?佩恩?沃伦《国王的人马》中对真理与自我认知的追求 5 从《远眺》看翁达杰的立体主义叙事形式 6 论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 7 从英汉广告语言特点分析中西方文化价值观 8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of Love in Charles Dickens’s A Tale of Two Cities 9 信用证中英语语言特点及应用研究 10 《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 11 12 英语姓名的文化内涵 13 A Study 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Phonetic Teaching of Spoken English in JEFC 14 英汉礼貌原则的比较分析 15 A Probe into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Neologisms 16 欲望与死亡——对马丁伊登的精神分析 17 A Contrast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Scarlet Letter 18 简?奥斯丁的女权主义在《理智与情感》中的体现 19 女性主义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的柯林斯 20 商务合同英语的语言特征 21 Feminist Consciousness Shown on Scarlett O'Hara Impacts upon Today's Female 22 对《别对我说谎》中非言语因素的分析 23 从生态主义观解读《愤怒的葡萄》 24 性别差异在外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25 跨文化交际中的商务礼仪 26 从《纯真年代》中的女性角色看伊迪斯?华顿的女性意识 27 由女性“奴性”潜意识解析玛利娅姆多舛命运 28 从文化角度谈旅游翻译 29 《简爱》和《藻海无边》的女主人公的对比研究 30 论奥斯丁女性主义观点在《爱玛》中的体现 31 论交际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32 试比较中美中学历史教育中历史思维的培养 33 论爱丽丝·沃克《紫色》中西丽女性自我的缺失与重塑 34 跨文化交际中恭维语的语用失误及其文化透视 35 On the Disposal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36 美国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 37 浅析英语粘着词素及其在词汇教学中的实用价值 38 文化语境维度下中餐菜名的英译研究 39 中文商标英译研究 40 中英植物词语隐喻的文化对比 41 大卫王:在希伯来世界中的社会地位 42 浅析小组合作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宗教信仰在美国的重要性

宗教信仰在美国的重要性 一提起美国,人们都会想到是一个极度发达的国家。在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很强大。当然也避免不了一些社会问题。但这些都不足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美国,。要说明美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宗教。美国人最信仰的教是基督教和天主教。美国是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犹太教、东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宗教亦有一定信众,信仰宗教的公民在总人口中约占91%。这就充分说明了,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背后宗教信仰在美国社会所产生的作用。 宗教信仰在美国的各个部分中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首先谈谈对于政治的影响。年改制的在美国,历任总统就职,都把右手放在圣经上宣誓,牧师在一旁作证。政要的演讲往往以上帝保佑美利坚作结语。奥巴马总统在他就任的第一个星期里已采取了不少行动来改变他的前任布什的方针。但是他们两人有一方面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宗教信仰在美国生活中的重要性。奥巴马保留了布什发起的以信仰为基础的方案,支持宗教机构开展的社区项目。奥巴马说“美国和世界都需要用宗教信仰的力量来团结民众、为大众谋福利”。据了解, 美国的一些宗教社团经常为代表其利益的候选人助选, 拉拢大量选民。在总统选举和国会选举中 ,保守派总统和议员候选人往往基督教右派结成联盟 ,在共同利益的驱动下 ,以用通讯、电报、电视广播等媒体手段扩大教会的影响; 而且美国各派教会从来不放弃对“政治精英”进行游说的机会。在对外政策上 ,美国常“以宗教不容忍 ,大规模宗教迫害”为由, 攻击别国 ,插手别国内政 ,甚至武装干涉 ,推行宗教霸权主义政策。冷战结束后, 美国常对其他国家进“行道德训诫” ,就宗教自由状况说三道四 ,在双方关系上不断制造麻烦,在多边场合连续发难 ,甚至进行武力干涉 ,从而围绕宗教问题引发了一系列对立和紧张。 其次,宗教信仰也对美国经济产生着影响。在美国,信用制度的建立也有赖于宗教信仰,美元上印有“我们信仰上帝,”不仅表明美国人的信仰,也表明美国人以上帝的名义起誓,证明钞票的信用。早期时,如果一个人宣称他没有宗教信仰,很可能无法从银行得到钱。因为银行认为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是没有信用可讲的。 接着,宗教信仰对美国文化的影响。圣经从来都是最畅销的书,音像制品销量最大的不是流行音乐,而是教堂音乐。一个美国人如果参加某个宗教组织,他便在社会上获得了某种身份和地位,使他意识到自己在社会团体中拥有一席位置而感到心安理得。在许多社会团体中,一个不信教的人可能会受到人们的种种非难,被视为怪癖和不原接近的人。宗教对大多数美国人之所以重要,更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国的教堂是人们互相交往的重要场所。教堂不仅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还是教育、文化和社交中心。在美国人的一生中,许多重要活动都与宗教有联系。无论是出生结婚还是死亡都要举行宗教仪式。美国人不参加宗教仪式,都必须态度严肃,衣着整齐,不能交头接耳,吃喝东西或随便出入。如果到美国人家中做客,或许会碰见他们在饭前做祷告,如果客人不信仰他们的宗教,可以不参加祷告,主人也不会介意。另外,星期日关门不营业不娱乐法对犹太教徒,周六安息日派和其它宗教信徒造成里极大的困难。 最后谈谈,宗教对美国教育的影响。最初的九所长青藤大学: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威廉·马丽学院、宾大、哥伦比亚、布朗、王后学院、达特毛斯都是出于宗教原因建立的。教徒因其信仰和重视教育的传统,纷纷捐资兴办大学。宗教不仅是美国早期高等教育的原动力,而且后世的美国人对教育的慷慨解囊也凸显了宗教的力量。纵观美国近 40 年来的捐赠历史和捐助领域,最突出的就是把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宗教信仰是美国教育捐赠的基本动因。此外,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宗教机构与大学之间出现了微妙的关系。每当高等教育因为落于与时代需要改革时,宗教便作为影响进步的消极因素之一,被激进的自由派拉出来批判;而当高校学生因为酗酒、打架、吸毒、性丑闻和暴力事件等涉及伦理道德问题增多时,宗教传统与道德规范又往往成为学校维护纪律的工具加以倡导。 虽然政教分离是美国的基本国策,但这并不影响宗教对美国的重大影响。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