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计算机历年真题

第六章 计算机历年真题

第六章 计算机历年真题
第六章 计算机历年真题

一、选择题

1、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就是()。

A.保证数据传送的数据信息不被第三方监视和窃取。

B.保证传送的数据信息不被篡改。

C.保证发送方的真实身份

D.保证发送方不能抵赖曾经发过来某种数据信息

2、关系数据库中的候选键是指()。

A.能唯一决定关系的属性

B.不可改动的专用保留字

C.关键的很重要的属性

D.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

3、用生命周期法开发信息系统时,在每个阶段都有名明确的任务,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是()。

A.明确系统“做什么”

B.明确系统“怎么做”

C.明确系统“何人做”

D.明确系统“何时做”

4、下列关于数据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数据的逻辑结构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B.树和线性表都是典型的数据结构

C.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器上的实现

D.数据结构不包含数据运算

5、信息系统设计中的概念结构是(

A.独立于

B.依赖于

C.参照一种

D.参照多种

)数据模型的信息结构。

6、用E-R.图说明的概念结构与数据模型(如层次、网状和关系)之间的关系是()。A.相互独立B.相互依赖

C.概念结构依赖于数据模型D.数据结构依赖于概念结构

7、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一类数据密集型的应用系统,下列关于其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绝大部分数据保留时间长

B.计算机系统用内存保留数据

C.数据可为多个应用程序共享

D.数据模式面向系统全局应用

8、下列信息系统中,属于信息分析系统的是()。

A.办公信息系统C.教学管理系统B.决策支持系统D.电信计费系统

9、大型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中常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软件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在实际应用中,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相互排斥B.结合使用C.必须以后者为主D.必须以前者为主

10、若关系R 和S 有相同的模式和不同的元组内容,并且用“-”表示关系运算的“差”运

算,则R-S 和S—R 的结果(A.相同

C.有时相同,有时不相同

)。B.不相同D.不可比较

11、用E-R 图可建立E-R 概念结构,E-R 图表达的主要内容有(A.实体,存储结构,联系

B.主键,存储结构,联系

C.实体,属性,联系

D.实体,主键,存储结构

12、在信息系统的结构生命周期开发中,具体的程序编写和调试属于()。

)阶段的工作。

A.系统规划B.系统分析C.系统设计D.系统实施

13、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物理数据库指长期存放在外存上的可共享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B.数据库中存放有“元数据”

C.数据库系统支持环境不包括操作系统

D.用户使用SQL 实现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14、关系R 和关系S 有相同的模式,且各有20 个元组,若这两个关系进行“并”运算,运

算后所产生的元组个数为()个。

A.20 B.任意C.40 D.大于等于20,小于等于40

15、关系决策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系统。

A.信息分析B.信息检索C.辅助技术D.办公信息

16、在信息系统开发中,除了软件工程技术外,最重要的核心技术是基于(

技术。

)的设计A.结构B.模块C.数据库系统D.面向对象

17、下面关于一个关系中任意两个元组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以全同C.不允许主键相同B.必须全同

D.可以主键相同其他属性不同

18、数据库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指按应用单位的需求,最终设计出()。

A.数据模式和应用程序C.E-R 图和应用程序B.概念结构和存储结构D.数据模式和实施纲要

19、在SQL 数据库三级体系结构中,用户可以用SQL 语言对()进行查询。

A.基本表和存储文件C.视图和存储文件B.存储文件和视图D.基本表和视图

20、目前在国内所建的数据库系统中,普遍使用()数据模型。

A.层次B.网状C.关系D.面向对象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系统出现在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系统之前

B.为解决软件危机,人们提出了结构程序设计方法和用工程方法开发软件的思想。

C.数据库软件技术、软件工具环境技术都属于计算机软件技术

D.设计和编制程序的工作方式是由个体发展到合作方式,再到现在的工程方式

22、关系R 的属性个数为5,关系S 的属性个数为10,则R 与S 进行连接操作,其结果关系的属性个数为()。

A.15 B.>15 C. 15 D.10

23、信息系统是多种多样的,从信息处理的深度进行划分,决策支持系统属于()。A.业务信息处理系统B.信息检索系统

C .信息分析系统

D .辅助技术系统 24、下列关于 SQL 用户试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使用 CREAT

E VIEW 来定义视图 B .用户视图与基本表不同,它只是一个虚表 C .用户视图就是局部 E-R 图 D .用户视图是全局关系模式的子集。 )。

25、ORACLE 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 )数据模型。 A .层次

B .关系

C .网状

D .面向对象

26、下列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信息系统属于数据密集型应用,数据具有持久性。 B .信息系统的数据可为多个应用程序共享

C .信息系统是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要目的的应用系统

D .信息系统涉及的数据量大,必须存放在内存中

二、填空题

)。 1、关系数据库设计的基本任务是按需求和系统支持环境,设计出( 用程序。

)以及相应的应

2、在信息系统开发中,数据库系统设计分为三个阶段,一次为概念结构系统设计、 )

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

3、在短期内定义用户的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首先开发一个具备基本功能、实验性的、建议 的应用软件,然后在相应开发工具的支持下,反复完善直到软件最终符合用户的要求,这种 系统开发方法称为(

)开发方法。

4、在用 SELECT 语句进行数据库查询时,可使用(

)子句给出查询选择的条件。

5、一个关系模式的主键是能够唯一标识该关系中元组的属性或(

)。

三、判断题

1、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获取与识别技术、通信与存储技术、计算技术、控制与显示技术 等内容。( )

2、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方法、企业管理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各种类型的制造业信息系统。 (

3、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一类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数据密集型、人机交互的计算机应 用系统。(

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包含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 )等技术 信息系统,但不包含 ERP 等管理信息系统。(

5、可以向二维表中重复插入相同的元组。( ) )

6、数据库是应用单位所涉及的数据的综合,它不但要反映该单位数据本身的内容,而且要 反映数据之间的联系。(

7、数据独立性包括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一、

历年真题

2005 年:

50、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

A、系统用户模式独立于数据存储模式C、应用程序独立于系统逻辑模式

B、系统逻辑模式独立于数据存储模式

D、应用程序独立于系统用户模式

15、为将现实世界中的对象及其复杂的关系最终反映到数据库中去,需要一个逐步转化的过程,不同层次的数据库模型是每一步转化的结果,这些数据模型是:。

A、物理模型E、数学模型

B、现实模型

F、概念模型

C、关系模型

D、逻辑模型

20、对应于数据关系模式R(A1,A2,A3)的一个关系中有三个元组,若对其进行任意的行位置

和列位置交换操作,则可以生成个新的关系表。

14、数据库系统的全局概念结构模式独立于具体的计算机和DBMS。

15、数据库是指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长期存放在内存上的一组可共享的相关数据集合。

2006 年:

36.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的查询语句的一种形式为“select A1,A2,…,An from R1,R2, …, Rm where F”,其中,select 子句中和where 子句可以分别实现关系代数中__________。

A.投影、选择运算

B.选择、投影运算

C.并、交运算

D.交、并运算

6. 下列关于电子商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 电子商务是指整个贸易过程实现电子化

B. 在Internet 网上购物也属于电子商务

C. 商品交易的全过程包括商谈、订货、付款和商品派送都在网上进行

D. 无形商品和服务也可属于电子商务范畴

10.DBMS 把__________作为应用程序执行的基本单元,它包括一系列的数据库操作语句,

并规定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

9.在关系数据模式中,若属性A 是关系R 的主键,则A 不能接受空值或重值,这是由关系数据数据模型的实体完整性规则保证的。

2007 年:

25.已知学生关系:学生(学号、姓名、年龄、住址),若有SQL查询语句:select

姓名,年龄from 学生where 住址=‘江苏’,则该语句对学生关系进行了操作。

A.交和选择B.投影和选择

C.选择和连接D.连接和投影

26.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集及实体集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

A.层次模型B.面向对象模型

C.网状模型D.关系模型

56.数据库系统是具有管理和控制数据库功能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同操作系统中的文件

系统相比,数据库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A.数据共享性低,冗余度高B.数据结构化

C.系统灵活,易于扩充D.数据独立于程序

70.电子商务中的“电子数据交换”的英文简称是。

87.简单地说,数据结构是程序设计中由若干数据元素按照一定方式构成的复合数据以

及作用于其上的函数或运算。()

93.视图是数据库系统中提供的一种以用户模式观察数据库中数据的重要机制,可以由

基本表或其他视图导出。它同基本表一样,同样作为一个实际存储数据的表。()

2008 年:

30、下列关于数据库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关系模型是目前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模型之一

B、从组成上看,数据库系统有数据库及其应用程序组成,不包含DBMS 及用户

C、SQL 语言不限于数据查询,还包括数据操作、定义、控制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功能

D、Acces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Office 软件包中的软件之一

31、机构化生命周期法是开发信息系统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将信息系统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

5 个阶段。下列关于5 个阶段名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

B、需求分析、目标规划、结构设计、编程调试、系统切换

C、系统分析、系统规划、系统重构、系统设计、系统安装

D、系统分析、系统规划、系统设计、系统测试、系统评估

56、开发信息系统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实施阶段。在该阶段中,测试工作非常重要,它通常包

括一下几个方面

A、仿真测试

B、验收测试

C、系统测试

D、模块测试

70、设有下列关系模式:学生S(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课程C(课程号,课程名,教师)、选课SC(学号,课程号,成绩),若需查询选修课程名为“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

学生姓名,其中SQL-Select 语句将涉及个关系。

93、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系统中数据逻辑

结构改变,应用程序不需改变。

2009 年:

16、数据结构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它们是。

A、数据的存储结构、数据的一致性和完备性约束

B、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间的联系和它们的表示

C、数据的逻辑机构、数据间的联系和它们的存储结构

D、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

30、假定有关系R 与S,运算后结果为W,若关系W 中的元组既属于R,有属于S,则W 为R 和S 运算的结果。

A、交

B、差

C、并

D、投影

31、在SQL 数据库三级体系结构中,用户可以用SQL 语言对进行查询。

A、基本表和存储文件C、虚表和存储文件

B、存储文件和视图D、基本表和视图

56、关系式一种规范化的二维表。下列关于关系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的行

B、关系中列是不可再分的

C、关系中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D、关系中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70、在关系数据模型中,二维表的行称为元组,通常对应文件结构中的记录,二维表的列称

为,通常对应文件文件结构中的字段。

93、在E-R 概念模型中,实体集之间的只能存在一对一联系或一对多联系。

2010 年:

29.在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合理性及相容性(一致性)称为数据的。A.完整性B.保密性C.共享性D.安全性

30.设有两个表: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和成绩(学号,课程,成绩),若要查询每个

男生各门课程的成绩情况,则可实现的操作是。

A.SELECT 姓名,课程,成绩FROM 学生,成绩SET 学生.学号=成绩.学号AND 学生.性别=男’

B SELECT 姓名,课程,成绩FROM 学生,成绩SET 学生,学号=成绩.学号OR 学生.性别=男‘

C.SELECT 姓名,课程,成绩FROM 学生,成绩WHERE 学生.学号=成绩.学号AND

学生,性别=男’

D.SELECT 姓名,课程,成绩FROM 学生,成绩WHERE 学生.学号。成绩.学号OR 学生,性别=’男’

31.若关系R 和S 模式相同,R 有6 个元组,S 有8 个元组,则下列表示RUS、RnS 结果

关系元组数的四种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8、6 B.10、1 C.11、3 D.14、O

56.下列关于关系数据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关系模型是目前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模型

B.关系模式反映二维表的内容,而关系反映二维表的静态结构

C.关系是一种规范化二维表中行的集合

D.常用的关系操作有并、交、差、插入、更新、删除、选择、投影、和选接等

70.在数据库中,只是一个虚表,在数据字典中保留其逻辑定义,而不作为一个表实际存储数据。

93.一般而言,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完全冗余的,这是数据库的一大特点。

2011 年:

一、1、B

10、B

19、D

2、D 11、C 20、C

3、B 12、D 21、B

4、D 13、C 22、C

5、A 14、D 23、C

6、A 15、A 24、C

7、B 16、D 25、B

8、B 17、C 26、D

9、B 18、B

二、1、数据模式 2、逻辑 3、原型 4、where 5、属性组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2009年12月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第一章 1.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P11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系统程序,一类叫应用程序。 2.源程序转换到目标程序的方法。 P12 源程序是用算法语言编写的程序。 目标程序(目的程序)是用机器语言书写的程序。 源程序转换到目标程序的方法一种是通过编译程序把源程序翻译成目的程序,另一种是通过解释程序解释执行。 3.怎样理解软件和硬件的逻辑等价性。 P14 因为任何操作可以有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任何指令的执行可以由硬件完成,也可以由软件来完成。对于某一机器功能采用硬件方案还是软件方案,取决于器件价格,速度,可靠性,存储容量等因素。因此,软件和硬件之间具有逻辑等价性。 第二章 1.定点数和浮点数的表示方法。 P16 定点数通常为纯小数或纯整数。 X=XnXn-1…..X1X0 Xn为符号位,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其余位数代表它的量值。 纯小数表示范围0≤|X|≤1-2-n 纯整数表示范围0≤|X|≤2n -1

浮点数:一个十进制浮点数N=10E.M。一个任意进制浮点数N=R E.M 其中M称为浮点数的尾数,是一个纯小数。E称为浮点数的指数,是一个整数。 比例因子的基数R=2对二进制计数的机器是一个常数。 做题时请注意题目的要求是否是采用IEEE754标准来表示的浮点数。 32位浮点数S(31)E(30-23)M(22-0) 64位浮点数S(63)E(62-52)M(51-0) S是浮点数的符号位0正1负。E是阶码,采用移码方法来表示正负指数。 M为尾数。P18 P18

2.数据的原码、反码和补码之间的转换。数据零的三种机器码的表示方法。 P21 一个正整数,当用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时,符号位都固定为0,用二进制表示的数位值都相同,既三种表示方法完全一样。 一个负整数,当用原码、反码、补码表示时,符号位都固定为1,用二进制表示的数位值都不相同,表示方法。 1.原码符号位为1不变,整数的每一位二进制数位求反得到反码; 2.反码符号位为1不变,反码数值位最低位加1,得到补码。 例:x= (+122)10=(+1111010)2原码、反码、补码均为01111010 Y=(-122)10=(-1111010)2原码11111010、反码10000101、补码10000110 +0 原码00000000、反码00000000、补码00000000 -0 原码10000000、反码11111111、补码10000000 3.定点数和浮点数的加、减法运算:公式的运用、溢出的判断。 P63 已知x和y,用变形补码计算x+y,同时指出结果是否溢出。 (1)x=11011 y=00011 (2)x=11011 y=-10101 (3)x=-10110 y=-00001

案例分析一《王安电脑公司》

案例分析一:《王安电脑公司》 1: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哪一种? 答: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是属于外向性格的人,他的人性观属于“自我实现的人性假设”。此假设认为: (1)工作可以成为满意的源泉; (2)人们在实现他们所承诺的目标任务时,会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3)对目标、任务的承诺取决于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后能得到的报偿的大小; (4)在适当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但懂得接受,而且懂得去寻求负有职责的工作; (5)在解决组织问题时,大多数人具有运用相对而言的高度想象力、机智和创造性的能力。 2:如果用M(积极性的高低)=E(期望值)*V(效价)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请你指出这个模型中什么是目标、变量和关系? 答:如果用M(积极性的高低)=E(期望值)*V(效价)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这个模型中的目标是: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这个模型中的变量是:公司对人的尊重、理解和信赖程度。这个模型中的王安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与公司高层领导和下面经理人员的关系。要做到对他们的充分信任,王安认为信赖是对部下的信条,是公司得以生存的基础。他把权力和责任越来越多的交个经理人员,努力发挥他们的才干。平日里,王安从不插手一个具体的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只是在他认为非要他管不可的时候,他才路面。 (2)与公司有创造性的技术人员的关系。王安在具体工作,能够根据员工的不同类型、特点、技术和专长和生活的需要,是行不通的管理方式,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他把设计和研制产品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看成公司的灵魂,给他们特殊的礼遇以示尊重,甚至在用词上都特别讲究,从不用“雇佣”之类的词,只用“聘用”,以完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尊重他们。而对一个有创造性的技术人才,即使他有令人难以容忍的错误和缺点,或是骄横自负,或是两个工程师相互对立,王安都能和他们搞好关系,并努力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从而使他们明白公司最高领导人最了解和懂得他们的贡献。(3)与公司的员工的关系。对公司的员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关怀,认真听取公司每一位员工的意见,王安公司有一条热线电话,不管是谁,凡是自认为有好主意的人,都可以通过热线和王安直接交谈。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一套越级联系制度,使员工们能与他们相隔一级以上的其他负责人保持联系。另外,公司很少解雇员工,只有在公司处于最严重的困境时,才会解雇少量的人员。

(完整版)2019年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试题题库(附答案)

2019年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试题题库(附答案) 一、选择题((1)-(40)每小题1分,(41)-(50)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列各题 A) 、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涂黑,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 应用软件是指 A) 所有能够使用的软件 B) 能被各应用单位共同使用的某种软件 C) 所有微机上都应使用的基本软件 D) 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制的软件 (2) 下列述叙中错误的是 A) 计算机要经常使用不要长期闲置不用 B) 为了延长计算机的寿命,应避免频繁开关计算机 C) 在计算机附近应避免磁场干扰 D) 计算机用几小时后,应关机一会儿再用 (3) 下列字符中,ASCII码值最小的是 A) A B) a C) Z D) x (4) 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属于 A) 第一代 B) 第二代 C) 第三代 D) 第四代 (5) 下列各不同进制的四个无符号数中,最小的数是 A) (11011001)2 B) (37)8 C) (75)10 D) (2A)16 (6) 二进制数1110111.11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 A) 77.C B) 77.3 C) E7.C D) E7.3 (7) 下列各无符号十进制数中,能用八位二进制表示的是 A) 296 B) 333 C) 256 D) 199 (8)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可分类为 A) 程序与数据 B)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D) 操作系统与语言处理程序 D) 程序、数据与文档 (9) 486机中的CPU同时能处理的二进制位数为 A) 8 B) 16 C) 32 D) 64 (10) 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启动DOS,则要

计算机第六章

第六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036.1大纲考点 1、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关系、关系运算、属性、域、元组、码、分量、关键字的概念。 2、Access数据库的组件。 6.2知识点一、PowerPoint基础知识 1.PowerPoint 概述 PowerPoint 是Microsoft Office 中的一个组件,用来创建和编辑演示文稿。一个演示文稿是由若干张幻灯片组成的,其扩展名为.PPT。当前流行版本是PowerPoint2003。 2.PowerPoint的启动与退出 (1)启动方法 “开始”→“程序”→“MicrosoftPowerPoint”;“开始”→“运行”,用命令方式启动;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打开任意一个PowerPoint文档。 (2)退出方法 单击标题栏右上角的关闭按钮;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双击标题栏左上角的控制菜单按钮;按Alt+F4组合键。 3.演示文稿的新建 (1)用“内容提示向导”创建 启动PowerPoint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内容提示向导”单选框,在7种演示文稿类型中选择一种,然后按照向导提示一步步完成创建。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其中的内容,或添加新的幻灯片,以便得到自己所需的演示文稿。 (2)用“设计模板”创建 启动PowerPoint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设计模板”单选框,选择模板→“确定”→“新幻灯片”对话框,在此为幻灯片选择版式,并输入内容。在“新建演示文稿”对话框中若选择“演示文稿”选项卡,窗口中也列出了许多模板类型,用户可从中选择一种。“演示文稿”与“设计模板”选项卡不同之处在于,“演示文稿”不仅提供设计方案,还建议实际内容。 (3)用“空演示文稿”创建 启动PowerPoint→“空演示文稿”单选框→“确定”→“新幻灯片”对话框,在此为幻灯片选择版式,并输入内容。 4.演示文稿的打开与保存 (1)打开演示文稿 启动PowerPoint→“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单选框→“确定”→“打开”对话框→选择驱动器和文件夹→在列表框中用鼠标双击需要的文件名。 (2)保存演示文稿 保存新建的演示文稿:“文件”→“另存为”→“另存为”对话框→设置想保存演示文稿的驱动器和文件夹→在“文件名”文本框中键入所需的文件名。 保存已有演示文稿的修改,则使用选择“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 5.视图方式 PowerPoint提供了普通视图、大纲视图、幻灯片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幻灯片放映视图和备注页视图6种视图。可使用“视图”菜单或幻灯片编辑区左下角的视图按钮进行视图方式的切换。 (1)普通视图

计算机网络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二章习题 2. 3,1 单项选择题 [1 1适合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对象是( D )。 A.信息 B.数据(C.信号 D.二进制数 [2] 。 [3]利用一根同轴电缆互连主机构建以太网,则主机间的通信方式为( C )。 A.全双工 B.半双工 C.单工 D.不确定 [4] 一个1Mbps的网卡将1000比特数据全部发送到传输线上需要( D ). A Is B. C. D. [5]E1标准采用的复用方式是( A )。 A.同步时分复用 B.统计时分复用 C.频分复用 D.码分多址 [61若采用同步TDM方式通信,为了区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发送端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C )。A.在数据中加上数据源标识 B。在数据中加上时间标识 C.各数据源使用固定时间片 D.各数据源使用随机时间片 [7]若采用同步TDM方式通信,接收端要将信号解复用,接收数据时要按照( B )。 A.时间片上的目的地址 B.数据上的时间标识 C.数据上的数据源标识 D.与源端相同的时间顺序 [8] 若采用统计TDM方式通信,只有当数据源有数据发送时才分配时间片,并在时间片中( )。A.仅附加发送信道序号 B.仅附加接收信道序号 C.附加发送信道序号和接收信道D.无须附加信息 [9]交换机采用的多路复用方式是( )。 A.同步TDM B.统计TDM C.FDM D.WDM [10]现有16路光信号通过过波分复用系统复用到一根光纤上,每条支路的速率为2. 5Gbps,则复用后的速率为( D )。 A. 2. 5Gbps B. lOGbps C. 20Gbps D. 40Gbp [11]传统的模拟电视系统采用的复用方式是( C )。 A.同步TDM B.统计TDM C.FDM D.WDM [12]当对数据率不同的多路信号采用同步TDM方式复用时,通常采用的技术是( )。 A.脉冲填充 B.压缩时隙 C.降低数据率 D.限制数据源 [13] 与同步TDM相比,统计TDM需要解决的特殊殊问题是( A )。 A.性能问题B.线路利用率问题 C.成帧与同步 D.差错控制 [17] 数据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主要功功能是( D )。 A.将信号从信源发送到信宿 B.将信源的数据转发到传输介质上 C.将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 D.产生适合在传输系统中传输的信号 [18]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作用一般不包括( C )。 A.调制信号 B.适配电压 k C.检错和纠错 D.暂存数据 [19] 以下为数字数据的是( D )。 A.声音 B.电视视频 C.气压值 D。硬盘保存的图像文件 [20] 传输计算机内的文件可用的信号形式有( )。 A.微波信号 B.脉冲信号 C.红外线信号 D.A、B、C都可以 [2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1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

大学计算机考试重点 1、CAD是指_计算机辅助设计。 2、CAM是指_计算机辅助制造 3、在计算机工作时,内存用来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4、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是低级语言。 5、 CAI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 6、关掉电源后,RAM的存储内容会丢失_。 7、只读存储器简称ROM。 8、 8位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最大的无符号十进制整数为255。 9、电子元件的发展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 10、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等特点。 11、根据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计算机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12、 bit的意思是位_。 13、计算机可分为主机和外设两部分。 14、随机存储器简称内存。 15、计算机主要是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精度高。 16、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类。 17、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18、在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总线有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19、计算机的存储容量通常都使用KB、MB或GB等单位来表示。 20、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均表示为二进制数。 21、根据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2、计算机系统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3、常用鼠标器有机械式和光电_式两种。 24、随机存储器的英文缩写是RAM。 25、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的计算机语言。 26、计算机中的数,除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外,还常用十六进制_。 27、将十进制数-35表示成二进制码11011101,这是补码码表示。 28、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29、计算机的语言可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类。 30、八进制数126对应的十进制数是86_。 31、控制器_是对计算机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 32、程序必须位于_内存内,计算机才可以执行其中的指令。 33、将十进制数34转换成二进制数是101110_。 34、CPU在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时是按字节_进行的。 35、微型计算机的字长取决于总线宽度宽度。 36、软盘的每一面包含许多同心圆,称为磁道。 37、软盘上的写保护口可以防止用户将非法数据写到磁盘上。 38、常用的鼠标器有两种:机械式和光电式鼠标。 39、目前,局域网的传输介质主要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40、用户要想在网上查询WWW 信息,必须安装并运行一个被称为浏览器的软件。 41、Internet 称为国际互联网。

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真题

1.Word2010插入题注时如需加入章节号,如“图1-1”,无需进行的操作是()(A)将章节起始位置套用内置标题样式 (B)将章节起始位置应用多级符号 (C)将章节起始位置应用自动编号 (D)自定义题注样式为“图” C 2.Word2010可自动生成参考文献书目列表,在添加参考文献的“源”主列表时,“源” 不可能直接来自于() (A)网络中各知名网站 (B)网上邻居的用户共享 (C)电脑中的其他文档 (D)自己录入 B 3.WORD文档的编辑限制包括:_______。 (A) 格式设置限制 (B) 编辑限制 (C) 权限保护 (D) 以上都是 D 4.Word中的手动换行符是通过()产生的 (A) 插入分页符 (B) 插入分节符 (C) 键入ENTER (D) 按SHIFT+ENTER D 5.关于Word2010的页码设置,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页码可以被插入到页眉页脚区域 (B)页码可以被插入到左右页边距 (C)如果希望首页和其他页页码不同必须设置“首页不同” (D)可以自定义页码并添加到构建基块管理器中的页码库中 B 6.关于大纲级别和内置样式的对应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文字套用内置样式“正文”,则一定在大纲视图中显示为“正文文本” (B) 如果文字在大纲视图中显示为“正文文本”,则一定对应样式为“正文” (C) 如果文字的大纲级别为1级,则被套用样式“标题1”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D

7.关于导航窗格,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能够浏览文档中的标题 (B)能够浏览文档中的各个页面 (C)能够浏览文档中的关键文字和词 (D)能够浏览文档中的脚注、尾注、题注等 B 8.关于样式、样式库和样式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快速样式库中显示的是用户最为常用的样式 (B)用户无法自行添加样式到快速样式库 (C)多个样式库组成了样式集 (D)样式集中的样式存储在模板中 A 9.如果WORD文档中有一段文字不允许别人修改,可以通过:_______。 (A) 格式设置限制 (B) 编辑限制 (C) 设置文件修改密码 (D) 以上都是 B 10.如果要将某个新建样式应用到文档中,以下哪种方法无法完成样式的应用()(A)使用快速样式库或样式任务窗格直接应用 (B)使用查找与替换功能替换样式 (C)使用格式刷复制样式 (D)使用CTRL+W快捷键重复应用样式 B 11.若文档被分为多个节,并在“页面设置”的版式选项卡中将页眉和页脚设置为奇 偶页不同,则以下关于页眉和页脚说法正确的是() (A)文档中所有奇偶页的页眉必然都不相同 (B)文档中所有奇偶页的页眉可以都不相同 (C)每个节中奇数页页眉和偶数页页眉必然不相同 (D)每个节的奇数页页眉和偶数页页眉可以不相同 D 12.通过设置内置标题样式,以下哪个功能无法实现() (A)自动生成题注编号 (B)自动生成脚注编号 (C)自动显示文档结构 (D)自动生成目录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高频考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 算法 1、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2、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特征包括:(1)可行性;(2)确定性(3)有穷性(4)拥有足够的情报。 3、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4、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5、基本运算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6、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7、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8、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 9、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10、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 1、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 (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 (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2、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3、线性结构条件:(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 1、线性表是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在复杂线性表中,由若干项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而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又称为文件。 2、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 (1)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 (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结点个数n称为线性表的长度,当n=0时,称为空表。 3、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 (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4、顺序表的运算:插入、删除。 栈和队列 1、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允许插入与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不允许插入与删除的另一端称为栈底。栈按照“先进后出”(FILO)或“后进先出”(LIFO)组织数据,栈具有记忆作用。用top表示栈顶位置,用bottom 表示栈底。 2、栈的基本运算:(1)插入元素称为入栈运算;(2)删除元素称为退栈运算;(3)读栈顶元素是将栈顶元素赋给一个指定的变量,此时指针无变化。 3、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队尾)进入插入,而在另一端(队头)进行删除的线性表。Rear指针指向队尾,front 指针指向队头。 4、队列是“先进行出”(FIFO)或“后进后出”(LILO)的线性表。 线性链表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 1946年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英文名称是。(答案O A.ENIAC B.IBM https://www.doczj.com/doc/ac18066527.html, D.PC '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 _____________ 年诞生。(答案:B ) A.1940 B.1946 C.1960 D.1980 .体系。(答案:B ) A.比尔?盖茨 B.冯?诺依曼 C.唐纳德?希斯 D.温?瑟夫 2、世界上首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是 B _ 型计算机。 B 冯?诺依曼 C 温?瑟夫 D 唐纳德?希斯 【计算机的特点】 1.处理速度快 '现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钟数千亿次 (通常以每秒钟完成基本加法指令的数目来 '表示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这不仅使得许多大型数据处理工作时间大大缩短,促成了天气预 '报、数值模拟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使得许多实时控制、在线检测等处理速度要求较高的工 '作得以实现。同时,计算机具有很高的逻辑运算速度, 这使得计算机在非数值数据领域中得 '到了广泛的应用。 ' 2 .运算精度高 '计算机一般都有十几位甚至更多位的有效数字,加上先进的算法,可得到很高的计算精度。 '例如,对圆周率n 的计算,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 数学家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算到小数 '点后500多位,而使用第一台计算机仅仅用了 40秒钟就打破了这一记录。 ' 3 .具有逻辑运算和记忆能力 :计算机的存储器具有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功能, 它可以存储的信息量越来越大。计算机不仅可 '以进行算术运算,而且可以进行逻辑运算,可以对文字、符号等进行判断、比较,因而可解 '决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 ' 4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计算机内部的操作、 运算是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的, 它能够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完成指 定的任务,而不需要人工干预。 ' 5 .通用性强 '计算机是靠存储程序控制进行工作的。 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 只要编写和运行不同的应用软 :件,计算机就能在任一领域中很好地完成工作。针对不同的需要, 设计不同的程序,这就能 '使计算机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I 计算机的特点有 A.运算速度快 B.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C.存储容量大 D.计算精度高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年—1958年) 1946 年 2 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现代的计算机系统都属于 冯?诺依曼 现代计算机时 A 比尔?盖茨 。(答案:ABCD )

大学计算机二级考试试题及其答案 !!!

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试题 【1.1】以下不正确的C语言标识符是____。 A) int B) a_1_2 C) ab1exe D) _x 【1.2】以下是正确的C语言标识符是____。 A) #define B) _123 C) %d D) \n 【1.3】下列四组字符串中都可以用作C语言程序标识符的一组是。A) print B) i\am C) Pxq D) str_l _3d one_half My->book Cpp ??? oodbs tart$it line#pow ??? aBc 3pai His.age while 【1.4】下面各选项组中,均是C语言关键字的组是。 A) auto,enum,include B) switch,typedef,continue C) signed,union,scanf D) if,struct,type 【1.5】下列不属于C语言关键字的是。 A) default B) register C) enum D) external 【1.6】C语言程序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所以这个函数要写在____。 A) 程序文件的开始 B) 程序文件的最后 C) 它所调用的函数的前面 D) 程序文件的任何位置

【1.7】下列关于C语言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 A) 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的意义相同 B) 不同类型的变量可以在一个表达式中 C) 在赋值表达式中等号(=)左边的变量和右边的值可以是不同类型 D) 同一个运算符号在不同的场合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1.8】在C语言中,错误的int类型的常数是。 A) 32768 B) 0 C) 037 D) 0xAF 【1.9】执行语句 printf("%x",-1);屏幕显示____。 A) -1 B) 1 C) -ffff D) ffff 【1.10】已知 long i=32768;执行语句printf("%d",i);屏幕显示____。 A) -1 B) -32768 C) 1 D) 32768 【1.11】已知 long i=65539;执行语句printf("%d",i);屏幕显示____。 A) 65539 B) -3 C) 3 D) 程序不能执行 【1.12】在C语言中,整数-8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是。 A) 1111 1111 1111 1000 B) 1000 0000 0000 1000 C) 0000 0000 0000 1000 D) 1111 1111 1111 0111 【1.13】C语言中字符型(char)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是____。 A) 原码 B) 补码

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操作题考点汇总

全国计算机一级B考试操作题考点总结 一、基本操作 1.新建文件或文件夹:新建文本文件、Word文档 2.文件的复制与移动 3.按条件搜索文件或文件夹:*与?的使用方法 4.文件的删除 5.设置文件的属性 6.创建文件的快捷方式 7.文件或文件夹的重命名 二、文字录入 注意:英文名称、专业术语、特殊符号等 三、文字处理 1.新建文档并保存 注意:文件名、文件类型与保存位置 2.插入文件 方法: 使用【插入】|【文件】命令,打开对话框,选择需要插入的文件即可。 3.将几段合并为一段 4.设置文字格式:字体、字号、颜色、下划线、加粗、倾斜、字符间 距、效果与动态效果等 5.设置段落格式:对齐方式、左缩进、右缩进、段前间距、段后间距、 行距等 6.替换和高级替换 方法: 使用【编辑】|【替换】打开对话框,分别填入“查找内容”和“替换内容”,如果题目要求对文字的格式进行替换就必须打开【高级】按钮。 注意:第一遍设置错误后如何进行修改(【不限定格式】按钮的使用)。

7.添加项目符号和编号 方法:打开【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命令对话框,按照题目的要求选择对应的项目符号。 8.设置段落边框,文字底纹 注意:应用于段落和文字的操作方法的区别。 应用于段落:选中整个段落,包括段落分隔符。 应用于文字:选中文字内容,不能包括段落分隔符。 9.分栏 方法:使用【格式】|【分栏】命令打开对话框,设置栏数、栏宽(每个栏的宽度)、间距(栏与栏之间的距离)和分隔线。 注意:在设置分栏前,需要明确的是选定需要分栏的内容; 文章中间的段落和最后一个段落在设置上的区别。 10.页面设置:纸型(纸张大小)、左右边距、页眉与页脚高度、行网 格与字符网格等 11.设置页眉和页脚 注意:奇偶页不同的页眉与页脚、页脚处显示页码、页脚处插入自动图文集、页码内侧对齐与外侧对齐。 12.新建表格 方法:使用【表格】|【插入】|【表格】命令,打开【插入表格】对话框,设置行数和列数。 13.设置表格属性:行高、列宽、表格对齐方式、单元格对齐方式等 注意:设置行高与列宽时的度量单位。 设置对齐方式时水平居中与垂直居中。 水平对齐使用工具栏上各类对齐按钮即可。 垂直对齐需要选中单元格,鼠标右键单击弹出快捷菜单,在【单元格对齐方式】中选择合适的对齐命令。 14.表格中插入或删除一行、一列,合并单元格 15.用公式计算表格中数据 方法:单击目标单元格,选择【表格】|【公式】命令。 对左边数据求和使用公式“= SUM(LEFT)”,对上方的数据求和使用公式“=SUM(ABOVE)”,在此基础上对选择其它函数与对象。 注意:不连续区域的计算,需使用单元格地址。 16.将表格中数据排序 17.设置表格的边框线和底纹

计算机二级常考考点汇总

全国计算机二级MS Office考试常考考点汇总 1.结构化程序三种基本结构是:顺序、选择和循环。 2.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算法:特定的输入法有关。 3.链式存储结构的优点是:插入与删除运算效率高。 5.代码编写阶段可进行的软件测试是→单元测试。 6.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系统软件。 7.字长越长,计算机的数据处理速度越快。 8.操作是对象的动态性。 10.计算机系统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11. 软件设计常用工具:图形工具(程序流程图,N_S.图,PAD图,HIPO) 表格工具(判定表,语言工具,PDL) 结构图 13.有序表可以用链式存储方式存储在不连续的空间内 14. ★环形→型拓扑结构是将网络的各个节点通过中继器连接成一个闭合回路。 ★星型→每个节点与中心点连接,中心点控制全网通信 15.226整数, 0.229浮点数 229E_2指数,“229”字符串 16.软件工程三要素→方法,工具,过程 17.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18. 快速排序最坏情况比较次数→n(n_1)/2 ★堆排序最坏情况→nlog2n ★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最小),比较次数 ——堆排序O(nlog2n) ★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 ★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最低的是→堆排序。 ★希尔顿排序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O(n1.5) ★快速排序,冒泡排序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O(n2) ★在希尔顿排序法中,每经过一次数据交换后,——能消除多个逆序。 19.对象特点——标志唯一性,分类性,多态性,封装性,模块独立性 20.需求分析——解决软件做什么 21.cpu——主频,表示内核工作的时钟频率 22.编译程序——可以将高级语言的源程序翻译成可执行程序。 23.计算机执行速度单位——MIPS 25.软件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 27.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两关系间有公共域,公共域的等值进行连接(有公共的属性) 28.计算机指令系统能实现——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 29. ★软件定义阶段——确定软件开发工作必须完成的目标,确定工程的可行性。 ★需求阶段——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评审,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 ★软件开发阶段——分析,设计和实施分析,其中分析,设计包括→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实施包括→编码,测试 (不包括→可行性研究) 30.结构化方法软件需求工具——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判定树,判定表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officeexcel真题

目录 EXCEL第一套条件格式、sum average mid & 分类汇总 (1) EXCEL第二套vlookup、sumifs、averageifs (2) EXCEL第3套条件、sum average mid 汇总簇状图 (3) EXCEL第4套mid & sumifs averageifs 图表 (4) EXCEL第5套vlookup 透视表图表 (4) EXCEL第6套名称vlookup 透视表图表 (5) EXCEL第7套vlookup sumifs 透视表图表 (5) EXCEL第8套自动填充数据有效性区域转换汇总 (6) EXCEL第9套vlookup 透视表图表 (7) EXCEL第10套条件sum average 汇总图表 (7) EXCEL第一套条件格式、sum average mid & 分类汇总 请在【答题】菜单下选择【进入考生文件夹】命令,并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下面的操作。(做题注意:边做边保存) 注意:以下的文件必须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小蒋是一位中学教师,在教务处负责初一年级学生的成绩管理。由于学校地处偏远地区,缺乏必要的教学设施,只有一台配置不太高的PC可以使用。他在这台电脑中安装了Microsoft Office,决定通过 Excel 来管理学生成绩,以弥补学校缺少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不足。现在,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刚刚结束,小蒋将初一年级三个班的成绩均录入了文件名为"学生成绩单.xlsx"的Excel工作簿文档中。 请你根据下列要求帮助小蒋老师对该成绩单进行整理和分析: 1. 对工作表"第一学期期末成绩"中的数据列表进行格式化操作:将第一列"学号"列设为文本,将所有成绩列设为保留两位小数的数值;适当加大行高列宽,改变字体、字号,设置对齐方式,增加适当的边框和底纹以使工作表更加美观。 2. 利用"条件格式"功能进行下列设置: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中不低于110 分的成绩所在的单元格以一种颜色填充,其他四科中高于95分的成绩以另一种字体颜色标出,所用颜色深浅以不遮挡数据为宜。 3. 利用sum和average函数计算每一个学生的总分及平均成绩。 4. 学号第 3、4 位代表学生所在的班级,例如:"120105"代表12级1班5号。请通过函数提取每个学生所在的班级并按下列对应关系填写在"班级"列中: "学号"的3、4位对应班级 01 1班 02 2班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新版-第六章)整理后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2012年版)教材知识点概括 第六章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概述 一、简答题 1、系统开发的特点P198 (一)复杂性高 (二)集体的创造性活动 (三)质量要求高 (四)产品无形 (五)技术更新快、开发经验不足 2、系统开发的指导原则P199 (一)系统开发的目的性:确立面向用户的观点 (二)系统的环境适应性:适应环境变化,易扩展、易维护 (三)文档化管理:查询和核对、便于沟通、衔接工作、规范化开发活动 (四)用户参与:是最终评判者 3、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P199 主要任务是对现有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充分掌握现有系统的作用、环境和真实情况,完成用户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4、系统分析阶段的团队P199-200 (一)系统分析师 作用:是开发过程的领导者,也是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之间沟通的桥梁 要求:①高度的责任心②优秀的技术能力③具有逻辑抽象能力合创造性思维④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⑤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二)业务人员 作用:提出业务需求、介绍业务流程、参与原型设计评估和反馈 要求:精通业务管理,具备必要的计算机知识 (三)计算机技术专家 系统需求分析 一、名词解释 1、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用于描述企业组织结构的现状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可以用来观察组织进行横向和纵向划分的形态。P202 2、信息关联图——企业内部和外部随时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图,这个信息是企业决策、控制、协调的基础。 3、业务流程图——是系统调查阶段使用的图标工具,以一项或一组相互关联的业务为描述

对象,对它们的处理过程及所涉及的信息进行描述。 二、简答题 1、系统调查的任务和原则P200 系统调查的核心任务是要清晰、全面、准确的了解情况。遵循的原则是 1)自上而下的进行 2)事先制定计划 3)深入沟通交流 4)避免先入为主 5)保守用户的商业机密 2、系统调查的内容P202 (一)系统的基本情况 (二)系统需要支持的与业务流程和信息处理状况 (三)系统资源情况 (四)各类人员对新系统的态度 3、系统调查的工具 (1)组织结结构图 (2)信息关联图 (3)业务流程图 (4)输入/输出信息一览表 4、系统数据调查的基本步骤P205 (一)分析和确定数据来源 (二)全面收集各种载体上的有用数据 (三)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净化 (四)对有效数据进行保存和整理 5、系统数据调查常用的方法P206 (一)直接查阅和收集文字资料、报表、账册等纸质数据和电子化数据 (二)有计划的访谈,收集具有变动性和灵活性的信息 (三)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解数据的相关特征 (四)现场观察和实践参与,了解实际进程,识别无效工作。 6、需求分析报告及作用P206 需求分析报告是系统分析人员为了明确需求,以用户容易理解的方式编写的文件报告,主要说明系统功能和企业业务之间的关系。 7、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的内容P207 (1)经济可行性(2)技术可行性(3)管理可行性(4)法理可行性 建立系统逻辑模型 一、名词解释

计算机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知识点整理 一、 word高级应用 1、Microsoft公司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应用软件 2、制作使用文档的一般过程(简答) 文本录入、文本编辑、格式排版、文档修饰、图文处理、文档保存、 步骤一文本录入中,对于一些非常特殊的字符,可选择插入菜单中的符 号命令来输入 步骤3格式排版中,格式中的“字体”和“段落” 3、长文档制作的准备工作(简答) ●构思文档内容,准备所需的各种素材; ●草拟文档大纲,设置各级标题的文本内容及编号样式; ●在各级标题下添加具体正文内容、图形、表格、注释等内容; ●统一设置文档格式,设施页面、插入目录、编制页码、设置页眉 页脚、文档输出等。 4、页面视图其编辑排版、察看效果较好;各种特殊版式只有在页面视图 下才有效;大纲视图更适用于对标题结构的制作、组织及查看整体结 构;大纲视图中可进行书稿各标题级别的升降级处理、顺序结构的调 整。 5、关于插图的编号和交叉引用题注 引用说明文字和图片是相互对应的,称为“交叉引用” 右键单击图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题注”命令,打开“题注” 对话框 将一个文档的所有图片采用“题注”命令进行编号后,可使用“交叉 引用”命令为插图设置引用说明。 F9键可使word自动更新域 6、目录的作用: 方便读者可以快速的检阅或定位到感兴趣的内容,同时比较容易了解文章的纲目结构 (在制作时,按ctrl+enter键可插入一个分页) 7、邮件合并 ①邮件合并的概念(简答):在邮件文档的固定内容中,合并与发送 信息相关的一组通信资料,批量生成需要的邮件文档,从而大大提高 工作效率。 ②邮件合并的特性中,文档内容分为固定不变部分和变化部分,其变 化的部分有数据表中含有标题行的数据记录表来表示 ③邮件合并的基本过程(简答):建立主文档、准备数据源、将数据 源合并到主文档中 ④邮件合并工具栏上的插入word域选择下一记录,目的是实现一页 中可输出多个记录 二、excel高级应用 1、excel提供了许多分析数据、制作报表、数据运算工程规划、财政运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真题题库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真题题库2 2016年3月 (总分100, 做题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英文缩写CAM的中文意思是()。 A 计算机辅助设计 B 计算机辅助制造 C 计算机辅助教学 D 计算机辅助管理 该问题分值: 1 答案:B CAM是计算机辅助制造。 2. 若网络的各个节点通过中继器连接成一个闭合环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称为()。 A 总线型拓扑 B 星型拓扑 C 树型拓扑 D 环型拓扑 该问题分值: 1 答案:D 环型拓扑结构是指各个节点通过中继器连接到一个闭合的环路上,环中的数据沿着一个方向传输,由目的节点接收。 3. 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 A 自然连接 B 交 C 投影 D 并 该问题分值: 1 答案:A 关系R和关系S有公共域,关系T是通过公共域的等值进行连接的结果,符合自然连接,选A。 4. 对下列二叉树进行前序遍历的结果是()。 A DYBEAFCZX B YDEBFZXCA C ABDYECFXZ D ABCDEFXYZ 该问题分值: 1 答案:C 前序遍历是指在访问根结点、遍历左子树与遍历右子树这三者中,首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并且,在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前序遍历描述为:若二叉树为空,则执行空操作。否则:①访问根结点;②前序遍历左子树;③前序遍历右子树,C正确。 5. 字长是CPU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之一,它表示的是()。 A CPU的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长度 B CPU一次能处理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C CPU能表示的最大的有效数字位数

XXX大学计算机网络考点整理

名词解释: 单播:只有一个发送方和一个接收方的点到点传输。 组播:将一个数据包发送给一组机器,即所有机器的一个子集。 广播:将一个数据包发送给所有的目标机器。 面向连接的服务:按照电话系统建模,服务用户首先必须建立一个连接,然后使用该连接传输数据,最后释放连接。 无连接服务:按照邮政系统建模,每个报文都携带了完整的目标地址,每个报文都由系统中的中间节点路由,而且路由独立于后续报文。 服务:由一组原语正式说明,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原语来访问该服务。 频分复用(FDM):将频谱分成几个阶段,每个用户完全拥有其中的一个频段来发送自己的信号。 波分复用(WDM):整个波长频带被划分为若干个波长范围,每个用户占用一个波长范围来传输。 时分复用(TDM):每个用户周期性的获得整个带宽非常短的一个时间。 对等通信(P2P):对等链接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只有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链接连接,他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DNS:一种层次的,基于域的将主机名(域名)映射成IP的命名方案。 计算机网络:表示一组通过单一技术相互连接起来的自主计算机集合。 TCP/IP协议: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它还包括许多别的协议,组成了TCP/IP协议簇。TCP提供运输层服务,而IP提供网络层服务。TCP/IP协议作为一个网络体系结构,它分为四个层次,自底向上依次为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运输层和应用层。 ARP:地址解析协议,根据IP地址获取以太网地址的协议。主机A通过广播请求拥有目标IP 地址的主机,目标主机返回一个包含自己以太网地址的应答,这个广播和应答的过程所用的协议就是ARP协议。 ICMP:控制消息协议,通过向数据包的源地址报告有关事件使网络运行正常。 TTL:time to live,生存时间,IP头里面用来限制数据包生存期的计数器。 汇集树:依照最优化原则,从所有的源到一个指定目标的最优路径的集合构成的一棵以目标节点为根的树。 多路复用:一种信道的共享形式,用单根线缆传递多个信号。 带宽:单位时间内可以传递的数据位数,或对于介质而言没有明显衰减的一段频率范围。协议:通信双方为了正常通信所进行的一组规则或约定的集合。 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在网络内部使用私有地址,在网络外部使用共有地址。使用源端口号+私有IP地址映射为新的原端口号,私有IP转换为公有IP。解决IP短缺问题。ADSL:非对称用户数字线路。将线路带宽划分为多个信道,其中一大部分用于下行数据,一小部分用于上行数据,保留单独的语音信道,并使用几个信道隔离数据信道和语音信道。隧道技术:当两端网络属于同一种网络时,中间网络采用的一种封装技术。在网络中间使用新的协议头驱动,在两端网络使用原有协议头驱动。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是一组用于在网络结点间传递数据的协议,各项数据和控制信息都以比特为单位,采用“帧”的格式传输。 交换机:数据链路层,多端口的网桥。根据帧目的地址转发,常被用来链接独立计算机。路由器:网络层,当一个分组进入到一个路由器中的时候,帧头和帧尾被剥掉,位于帧的IP 分组被传递给路由软件,路由软件利用分组的头信息来选择一条输出路线。 网关:传输层,应用层。应用网关是一个网络和另一个网络进行相互连通,提供特定应用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