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家哲学名言

道家哲学名言

道家哲学名言
道家哲学名言

道家哲学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道家哲学名言,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4、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5、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9、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0、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1、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12、所求多者所得少,所见大者所知小。

1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4、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15、土处下,不在高,故安而不危;水下流,不争先,故疾而不迟。

16、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8、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1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20、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

21、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2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3、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24、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25、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26、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7、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8、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2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0、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31、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32、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4、天与地卑,山与泽平。

35、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36、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37、天生万物,唯人为贵。

38、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39、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40、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41、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4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4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44、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45、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6、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47、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48、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49、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50、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51、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

52、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53、见素抱朴,少私寡欢。

54、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

说。

55、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5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57、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58、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59、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60、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6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6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63、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64、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65、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6、清静处于,虚以待之,无为无求,而百川自为来也。

67、金石有声,不考不鸣。

68、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69、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70、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71、大天之内,复有小天。

72、凡物不以其道得之,皆邪也。

73、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7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75、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76、知足则不辱,知止则不殆。

7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78、上天生了人,畅行于世,人,至尊。

79、道德,天地之神明也。天地,道德之形容也。

8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81、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82、无名者道之体,而有名者道之用也。

8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哲学名言警句

哲学1-4课名言警句 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2)世界的本原是一团火 (3)气者,理之依也;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与天地;凡可状者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有气。 (4)水是万物的始基。 (5)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 (6)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7)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世界一切运动都是从这地方到那地方,并且都是原子在动 (2)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3)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4)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3、辩证唯物主义 (1)世界联系、发展、并充满矛盾的世界 (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

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 (1)吾心就是宇宙;心外无物;仁者心动;心外无物;心即是天;心者,万物之主(2)存在即被感知 (3)物是观念的集合 (4)我思故我在 (5)人是万物的尺度 (6)万物皆备于我 (7)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8)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9)掩耳盗铃 2、客观唯心主义 (1)理生万物 (2)上帝统治人间 (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4)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也没用 (5)超自然的神灵创造了世界,决定着自然、社会、人类 (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7)中外“神创论”, (8)高考算命 (9)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理主动静;存天理,灭人欲;理念世界;理性推理(10)绝对精神

中国哲学史知识点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三代之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获得了第一次大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哲学派别,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传统,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发生 1.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在“三皇五帝”的传说中,就表现出了中国思想发展的最初内涵与性格特征。 2.殷商与西周,都以氏族社会为基础,但在观念形态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殷人以“帝”为最高信仰,而周人“祈天”的同时却提出了“敬德”的观念。殷周之际的中国思想世界的这一变化,在中国最古老的两部著作───《尚书》与《易经》中集中体现出来。 3.春秋时期出现了社会结构的大变动。这种社会结构的大变化,反映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由宗教走向理性。这一思想过程在《诗经》中鲜明地反映出来。 4.进入战国时期后,改革变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结构大变动,出现了新兴的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士阶层。时代的变迁与士阶层的兴起,促成了中国思想世界的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格局。对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及阴阳家。 第二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1.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由他的学生们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保存了孔子的言论思想,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献。 2.孔子的哲学观念结构集中体现在“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语中。孔子一方面认可“命”,表现出中国人的思想由尊“天”到信“命”的观念变化;另一方面则第一次鲜明地凸显了“仁”,形成了一个仁学体系。孔子以“爱人”为“仁”的基本含义,其“仁学”体系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仁”的情感性,二是“仁”的普遍性,三是“仁”的族群本位性,四是“仁”的实践性。 3.孔子对何以成“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他的“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与“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 4.孔子的思想对以后中国哲学、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孔子以后,儒家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展开了他的思想,形成了儒门的分化,也促成了儒学的发展。 第三章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多数研究者认为,老子即较孔子年长的老聃。《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思想,但其成书有一过程,并非一人所著,亦非一时所成。《老子》有多种文本,既有传世本,也有近30年出土的帛书本和竹简本。

经典人生哲理名言50句

经典人生哲理名言50句 经典的人生名言,生动形象地提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经典人生哲理名言,希望大家喜欢! 经典人生哲理名言精选:1.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周 2. 人生意义的大小,不在乎外界的变迁,而在乎内心的经验。 3. 人生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前进。 4. 小时侯,幸福是很简单的事;长大了,简单是很幸福的事! 5. 小时候觉得父亲不简单,后来觉得自己不简单,再后来觉得孩子不简单。 6. 人生是伟大的宝藏,我晓得从这个宝藏里选取最珍贵的珠宝。 7. 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8. 炫耀什么,缺少什么;掩饰什么,自卑什么。所谓正常人,只是自我防御比较好的人。真正的心理健康,是不设防而又不受害。 9. 我总是怀念迟墨衣服上花的精魂,怀念他如同撕裂的夕阳般的笑容。只是我的乐律,却无法给我救赎,等待是一千年吗?还是一万年? 10.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1. 那些绵延的战火,温度诅咒了没一寸大地,汹涌的潮水翻涌

上滚烫的堤岸,沿路冲刷,沿路焚毁。那种孤单形影相随。湮没了一个又一个沉甸甸的黄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你怎么知道我就不寂寞?人的价值蕴藏在人的才能之中。 2.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3. 我终于发现自己看人的眼光太过简单,我从来没有去想面具下面是一张怎样的面容,我总是直接把面具当做面孔来对待,却忘记了笑脸面具下往往都是一张流着泪的脸。 4.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5. 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 6. 爱情,你的话是我的食粮,你的气息是我的醇酒。 7. 爱情只在深刻的、神秘的直观世界中才能产生,才能存在。生儿育女不是爱情本身的事。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能够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并从这当中得到快乐。 8. 爱情里要是掺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真的爱情。爱情使人心的憧憬升华到至善之境。爱情是理解和体贴的别名。 9. 真正的爱,在放弃个人的幸福之后才能产生。 10. 当你喜欢我的时候,我不喜欢你,当你爱上我的时候,我喜欢上你,当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却爱上你,是你走得太快,还是我跟不上你的脚步,我们错过了诺亚方舟,错过了泰坦尼克号,错过了一切的惊险与不惊险,我们还要继续错过,我不了解我的寂寞来自何方,

中国古代哲学名言名句汇编

中国古代哲学名言名句汇编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比喻标准,法度。 3、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廪(lǐn):粮仓。实:充实。 4、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解读]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缪(miù):错误。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 [解读]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解读]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解读]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解读]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9、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解读]高地变成山谷,深谷变成山陵。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多变。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解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1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解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躬自:自己。“厚”后省略了一个“责”字。责:责备,要求。 1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解读]木料经过木工用墨线(木工用具)划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能锋利。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人经过学习磨练,自我反省,就会变得聪慧明智,不犯错误,也越来越坚强。砺(lì):磨刀石。

经典哲理名言、蕴含哲理的名言_名人名言

经典哲理名言、蕴含哲理的名言_ 名人名言 ★希望,只有和勤奋作伴,才能如虎添翼。 ★沉湎于希望的人和守株待兔的樵夫没有什么两样。 ★没有风浪,便没有勇敢的弄潮儿;没有荆棘,也没有不屈的开拓者。 ★世上所有美好的感情加在一起,也抵不上一桩高尚的行动。 ★奋斗的双脚在踏碎自己的温床时,却开拓了一条创造之路。 ★站在巨人的肩上是为了超过巨人。 ★泉水,奋斗之路越曲折,心灵越纯洁。 ★如果缺少破土面出并与风雪拚搏的勇气,种子的前途并不比落叶美妙一分。 ★竹笋虽然柔嫩,但它不怕重压,敢于奋斗、敢于冒尖。 ★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 ★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 ★耕耘者的汗水是哺育种子成长的乳汁。 ★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硕果。 ★让珊瑚远离惊涛骇浪的侵蚀吗?那无异是将它们的美丽葬送。 ★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 ★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 ★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

让别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平时没有跑发卫千米,占时就难以进行一百米的冲刺。 ★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 ★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 ★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生祸福,皆多年累积。 ★命运总是光临在那些有准备的人身上 ★唯有行动才能改造命运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可以解决的事情不用担心;不能解决的事情担心也没用。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多少,而在能坚持多久。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http://

名人学习哲学名言警句

名人学习哲学名言警句 1. 只有那些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跌入坑中。——泰勒斯 政治无道德。——马基雅伟利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知识就是 力量。——培根 2. 存有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有。——黑格尔我正在说谎。——罗素 3. 他人就是地狱.人对人是狼。——萨特 4.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叔本华 5. 把精神说清楚是一个巨大的诱惑。——维特根斯坦 6. 人们惧怕自由和责任,所以人们宁愿藏身在自铸的樊笼中。——弗兰茨.卡夫卡 7. 我手中的灯笼使眼前黑暗的路途与我为敌。——泰戈尔 8.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9. [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 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 娄上》 10. [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我们的 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 乱了套。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比喻标准,法度。 11.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12. [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 道荣誉耻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 虑老百姓的生活。廪(lǐn):粮仓。实:充实。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13. [解读]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即时纠正,最后就会 造成大的错误。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 或极小。缪(miù):错误。 14. 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 15. ——海德格尔 16. 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 17. ——海德格尔 18.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荷尔德林 19.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维特根斯坦 20. 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卢卡奇 21. 哲学家们仅仅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22. 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 23. ——卡西尔 24. 物体的意义是通过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确定的。——梅罗.庞蒂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中国哲学史的考试重点 以下内容是摘自书中,个人理解或多或少有不足之处敬请原谅。如有错误请及时提出更改。 一、翻译题(英译汉)共计十题 题目组成是关于仁和道的古文,题目为英语,答题用汉语。五句关于仁,五句关于道。 1.“The child cannot leave the arms of its parents until it is three years old. This is why the three years' mourning is universally observed throughout the world.” 答:“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 2.“Let the ruler be ruler, the minister minister, the father father, and the son son”. 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The superior man comprehends yi; the small man comprehends li.” 答:“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ish yourself.”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The man of jen is one who, desiring to sustain himself, sustains others, and desiring to develop himself, develops others. To be able from one's own self to draw a parallel for the treatment of others; that may be called the way to practice jen.” 答:“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superiors in the employment of your inf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your inferiors in the service of your superiors.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fore, to precede those who are behind.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in those who are behind, to follow those who are before.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right, to display toward the left. Do not use what you dislike on the left, to display toward the right. This is called the principle of applying a measuring square.” 答:“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壬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絮矩之道。” 7.“Chung and shu are not far from the Way. What you do not like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 ...Serve your fa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on to serve you. ...Serve your rul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subordinate to serve you....Serve your elder brother as you would require your younger brother to serve you. ...Set the example in behaving to your friends as you would require them t o behave to you...” 答:“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8.“Our master's teaching consists of the principle of chung and shu, and that is all.” 答:“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9.“The reason why the superior man tries to go into politics, is because he holds this to be right, even though he is well aware that his principle cannot prevail.” 答:“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0.“Is jen indeed far off? I crave for jen,and lo! jen is at hand.” 答:“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11.“The wise are free from doubts; the virtuous from anxiety; the brave from

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概念解释 忠恕: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即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绝不强加给人。 浩然之气: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即浩大刚正的精神。 良知良能: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孟子把良心称为本心,本心是性善的基础或根据。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岀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道”所反映岀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岀来。“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 心斋:心斋,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意为打扫屋子里的杂物才可以放更多的东西,放下只为更好的拿起。心斋就是虚空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审美态度。 坐忘:“坐忘”,静坐的姿态,“忘”的状态,是一种用身心求正道的实有的生命状态,不是一种自我陶醉或麻醉。然而不是他忘完了,而是已经融入到血液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忘记并不见得是坏事,记得也不见得就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见其行,“心不动故。”“形都泯故。”以实现心灵之清净;以超越自我、回归生命为寄托来实践身心的超越境界、完美境界。 化性起伪: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 制名以指实:区分贵贱尊卑,使人各安其位,并揭露诡辩和欺瞒。 三表: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谶纬: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 一类书。 黄老之学:黄老,黄帝和老子的并称。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 始人,故名。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黄老学派假托黄帝的名义,弓I进法家学说,改造老子的道家思想,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这就是黄老思想。黄老思想的特点是“无 为而治”。 今文经学: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学派。今文经,指西汉学者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传授的儒家经典。 古文经学: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古文经是指汉初发现的先秦时期的古文经籍三纲领八条目:朱熹在

名言哲学_名人名言

名言哲学 1、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毕达哥拉斯 2、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泰勒斯 3、哲学是们进行思考,推理和想象的思维形式,也是人类生存的真正的价值所在——查·埃利奥利 4、水是最好的。——泰勒斯(古希腊) 5、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6、人只有在不断追求中才能得到满足。像爱情一样,诗、哲学、科学的真正精神恰恰就是不断地追求,永远站在起跑线上——赵鑫珊 7、哲学家们告诉我们,做我们所喜欢的,然后成功就会随之而来。——巴菲特 8、谁占有法律语言谁就占有相关的资源和利益。——布迪厄 9、政治无道德。——马基雅伟利 10、我认为做企业要有这些素质,特别在中国市场上,那就是:诗人的想像力、科学家的敏锐、哲学家的头脑、战略家的本领。——宗庆后 11、知识是为了预见,预见是为了权力。——孔德 12、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阿那克西曼德 13、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费尔巴哈 1 / 5

14、从哲学中,我至少学会了要做好准备去迎接各种命运——第欧根尼 15、人生在世,不过是过路的旅客。——托马斯·阿奎那 16、人生的本质就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帕斯卡 17、没有物体,只有运动。——伯格森 18、我们的职业的精神和哲学的原理,我们的工作的要求就是如此;为了给学生一颗知识的火星,教师应当从整个知识的海洋中吸取营养。——苏霍姆林斯基 19、人有自由意志,成人成兽全靠自己。——卢克莱修 20、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的出现概率是零。——古德尔 21、信仰和哲学是吹出的气,而事件则是铜管乐器——赫尔曼·梅尔维尔 22、人在生存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被动工具。——霍尔巴赫 23、哲学家生来彼此就不相爱。鹰隼翱翔天际,独来独往。燕雀只好听其自然...盘旋天际,伸爪伺机,此乃伟大天才的命运。——尼采 24、目的总是为手段辩护。——马基雅维利 25、母亲们是天生的哲学家。——斯托夫人 26、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叔本华 2 / 5

北大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笔记含各章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 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 (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 (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 (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 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 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 (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

◎夏朝----“有夏服(受)天命” 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 ◎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 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 (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 (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奴隶主统治者新兴地主阶级及同盟者小生产者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及“中庸”的观念 —竭力鼓吹有意志的天 ---人文主义思潮老子—提出“道”与“无为”学说 墨子—提出“兼爱”“非命” 孙武—总结我国作战经验,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 (三)战国时期社会特点及哲学发展 1、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及不同的解决主张----知识分子和奴隶农民的不同主张 2、百家争鸣—田氏官学 (1)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派----自由民因军功获得土地,或由工商业手工业转化过来的地主阶级代表---商鞅,孙膑,管子,后期墨家,荀况韩非

经典哲学名言与解释

1. 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泰勒斯 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伊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古希腊有文献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哲学家。早年是商人,后游历巴比伦,埃及等国,学到数学和天文知识,后从事政治和工程活动,晚年转向哲学。几乎涉足人类的全部思想和活动领域,被尊为“希腊七贤之首”。 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2. 人的本性在于求知亚里士多德 哲学家与船夫的故事 求知是人的本性,人类不会先衡量一门学问是否有用再去决定是否继续思考下去。同样,哲学不会因为有用和无用而被人类有所取舍,实际上,你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着哲学中,人说到底是“哲学的”存在。所以,哲学永远不会消亡,因为人不能否认自己的本性。3.聪明的人应该像猪一样不动心皮浪 古希腊怀疑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认为,感觉是我们感受外在世界的唯一通道,但是感觉又是不真实的,所以,感觉并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理,什么是错误。我们一点也不能相信他们,应该保持不介入,无意见,不动摇,对任何一个东西都说它既不是也不非,既同为是和非,又不同为是和非。提出:不作任何决定,悬搁判断。就是中止,不肯定也不否定,首先应该沉默,然后就是没有任何烦恼。“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就像影子随着形体一样。” 4.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地球阿基米德 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居里夫人: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 5.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 因为万物皆变,此河流已经不是彼河流了。很多事情根本无法回到过去,与其对着逝去的河流空自悲切,还不如珍惜现在,把握现在。 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叔本华 拥有的想放弃,没有的想拥有,也许这就是生活。但生活也同时告诉我们,有些东西可能失而复得,如健康,金钱,地位,朋友等,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便不会再有,如青春,生命。 6.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莱布尼茨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所以,你要对自己严格,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你要对别人宽容,因为别人和你一样,尽管有时候这种差别微乎其微。 【QQ:2460103120】第1 页共1 页

中国哲学史简介

我崇拜朝气,欢喜自由,赞美胆量大的,精力强的。一个人行为或精神上有朝气,不在小利小害上打算计较,不拘于物质攫取与人世毁誉;他能硬起脊梁,笔直走他要走的道路,他所学的或同我所学的完全是两样东西,他的政治思想或与我的极其相反,他的宗教信仰或与我的十分冲突,那不碍事,我仍然觉得这是个朋友,这是个人。我爱这种人也尊敬这种人。因为这种人有气魄,有力量。这种人也许野一点,粗一点,但一切伟大事业伟大作品就是这类人有份。他不能避免失败,他失败了能再干。他容易跌倒,但在跌倒以后仍然即刻可以爬起。 沈从文:《篱下集》题记 用这段话来形容约翰-克利斯朵夫-克拉夫脱,应该是最合适的。 看前几卷的时候,我觉得克利斯朵夫——除去他的优点来说——固执,敏感,自尊心过强,做事不够理智,情商不够。今天上晚自习的时候,一个人坐在那,听着老师讲着一些很肤浅的东西,突然明白了克利斯朵夫之所以为他自己。克利斯朵夫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向世俗屈服的啊!多么伟大!克利斯朵夫!我懂你了!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读过克利斯朵夫故事的人和没有读过的人。 从十二月7号开始“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到23号星期二在杨星星的新闻史课上读完最后一卷,十六天里克利斯朵夫与我紧紧相伴。在罗曼罗兰的笔下,克利斯朵夫从一个坚强而倔强的孩子长成一个伟大而孤独的音乐家。年轻的时候,他敢于反抗一切陈规旧俗,俗世权威。成年以后,他又敢于开创着属于自己的真正的伟大的音乐,直到亲人好友都离去,最后孤独的死去。 他的一生是那么曲折,说不上快乐的童年,过早的就要承担家庭的重任,最初的两个爱人都相继离开他。萨皮纳也离去。与阿达交往,与城里人反目。流落巴黎,最初无比穷困,走投无路。后来终于遇到奥里维,却是以安多纳德的离去为代价。终于有了朋友了!奥里维!第七卷是最为意外的一段,突然插入耶南的家族史,与前文相对应,引出后面更加精彩的内容,让人直呼过瘾!然而巴黎动乱,奥里维离去了,葛拉齐亚出现了,带给他新的慰藉,却也没能陪他走到最后。他孤身一人了,最后死去了。克利斯朵夫! 其实在中间每读到一些地方,都有一些感想的,只是我急着尽快要读完,就没有记下来。当多年以后,克利斯朵夫重回那个故乡的时候,遇到童年的爱人弥娜,那一段可真有趣!克利斯朵夫在外流浪多年,有些名气,更多的是曲折。而弥娜此时已经嫁为人妇,看到克利斯朵夫,热情的介绍着自己现在的生活。克利斯朵夫心里则是别有一番滋味! 看完克利斯朵夫,我也好想写一个这样的故事,可以写啊!写一个90年代出生的人,他所经历的一生。要太早一点的话,如80年代,70年代,就不行,因为我没有那些经历就写我所在的时代好了,90年代出生,经历初高中应试教育。进入大学,

(完整版)哲学经典名言名句汇总

哲学名言名句汇总 哲学的意蕴就在于它以简单明了的词句表达深刻的意义,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 验。 思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 ——叔本华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泰勒斯 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就是人的最终目的。 ——费希特凡是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现实的。 ——黑格尔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奥古斯丁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 ——费尔巴哈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的出现概率是零。 ——古德尔客观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 ——谢林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 ——叔本华我们喜欢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 ——爱尔维修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 ——尼采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 ——培根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 ——霍布斯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康德一切确定的皆否定。 ——斯宾诺莎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 ——洛克没有物体,只有运动。 ——伯格森一开始,问题就是要把纯粹而缄默的体验带入到其意义的纯粹表达之中。 ——胡塞尔 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 ——海德格尔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 ——海德格尔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荷尔德林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维特根斯坦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 ——卢卡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 ——卡西尔物体的意义是通过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确定的。 ——梅罗.庞蒂 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 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福柯 科学性的语言游戏希望使其说法成为真理,但却没有能力凭自己的力量,将其提出的道理合法化。——利奥塔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 ——罗素 在任何事物中,美和善二者的本质特征都是相符的,因为它们正是建立在同一形式的基础上,所以善

中国哲学史重点(1)

目录 1. 谈谈你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产生 与发展的历史。 以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哲学思想及其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以整个中国哲学的历史演化过程为研究范围,以揭示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基本任务。 首先,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一般哲学史学科的总体特征;其次,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对象,体现着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特质。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特定的自然环境,经历了自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塑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质的思维方法和表达方式。这使得中国中国哲学具有自己特定的话语体系、基本范畴、问题意识和思维内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样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以其独特的方式回答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以及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哲学基本问题主要体现在天与人、心与物、道与气(器)、形与神等关系的回答上,其主要内涵是如何获得关于天道和人道的认识以及如何表达这样的认识。 2. 你怎样认识中国哲学的精神气质? (1)“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2)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致思路经;(3)“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4)阴阳相生的辩证法传统; (5)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6)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3.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得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 (1)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2)有助于提高精神境界;

(3)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4. 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1)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注重研读哲学经典文本; (3)注重全面学习和理解; (4)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第一章中国古代哲学的诞生 5. 为什么说中国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包含了中国哲学的萌芽?宗教信仰是同两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是灵魂观念;二是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这两种观念的基础上,才产生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最后上升到神灵崇拜为核心内容的宗教信仰。透过先民的宗教信仰和“绝地天通”的两次宗教改革,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先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魂与人、灵魂与外部世界,以及神与人、神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正是在对这些关系的思考中出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萌芽。第二章孔子的哲学 6. 概述孔子“仁”学的思想要旨。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具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孔子在《左传》的基础上对“仁”作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抽象,把“仁”熔铸成为一个统摄诸多伦理条目的哲学概念。这主要表现在,用德来说明“仁”,认为修德是成仁的关键。 孔子对“仁”论的贡献还体现在他把“仁”和人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对人本身进行了哲学反思。用“仁”来规定人,认为“仁”与人具有直接同一性,从此出

14个经典哲学典故

14个经典哲学典故 智者的顿悟: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第一辑贵族的精神,精神上的贵族——哲学和哲学家 1. 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泰勒斯 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伊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古希腊有文献记载以来的第一位哲学家。早年是商人,后游历巴比伦,埃及等国,学到数学和天文知识,后从事政治和工程活动,晚年转向哲学。几乎涉足人类的全部思想和活动领域,被尊为“希腊七贤之首”。 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2. 人的本性在于求知亚里士多德 哲学家与船夫的故事 求知是人的本性,人类不会先衡量一门学问是否有用再去决定是否继续思考下去。同样,哲学不会因为有用和无用而被人类有所取舍,实际上,你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着哲学中,人说到底是“哲学的”存在。所以,哲学永远不会消亡,因为人不能否认自己的本性。 3. 滚开,别挡着我的阳光狄奥根尼 哲学上“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人生信条:一,返于自然。二,我宁可疯狂也不愿意快乐。主张不要政府,不要私有财产,不要婚姻,并鄙弃奢侈与一切认为的对感官快乐的追求,拒绝接受一切的习俗,无论是宗教的,风尚的,服装的,居室的,饮食的或者礼貌的。决心像狗一样活下去。这是一种德行,能在财务面前无动于衷,是追求从欲望之下解放出来的道德自由。 4. 聪明的人应该像猪一样不动心皮浪 古希腊怀疑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认为,感觉是我们感受外在世界的唯一通道,但是感觉又是不真实的,所以,感觉并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是真理,什么是错误。我们一点也不能相信他们,应该保持不介入,无意见,不动摇,对任何一个东西都说它既不是也不非,既同为是和非,又不同为是和非。提出:不作任何决定,悬搁判断。就是中止,不肯定也不否定,首先应该沉默,然后就是没有任何烦恼。“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就是灵魂的安宁,就像影子随着形体一样。”

史上最牛的中国哲学史笔记【完整版(1)】

史上最牛的中国哲学史笔记【完整版(1)】 第一讲:导论* 哲学与中国哲学哲学与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一. 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中国哲学的特点* 中国哲学的 历史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需要三个条件:* 惊讶闲暇(精神)自由1. 中国哲学的特点(1).中国哲学产生之条件:* 从宗教到哲学人文关怀忧患意识(2).中国哲学的特点:*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1)、合知行(2)、一天人(3)、同真善(4)、重人生而不重知论(5)、重了悟而不重论证(6)、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2. 中国哲学的历史:* 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 两汉经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 魏晋玄学: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 隋唐佛学: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 宋明理学:理学、气学、心学* 清代朴学 二. 哲学与哲学史* 哲学史是哲学思想的展开哲学就是哲 学史 三.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1.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第一部中国人写的《中国哲学史》2.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中国哲学史》蔡元培认为胡书有四个特点:* 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 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完整的《中国哲学史》窃查此书,取材谨严,持论精确,允宜列入清华丛书,以贡献于学界。——陈寅恪4.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第一部以问题为主题的《中国哲学史》5.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建国后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中国哲学史 四. 思考* 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如何?* 谈谈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第二讲:孔子* 孔子与儒家* 秩序与礼仁中庸天命君子与圣人一.孔子 与儒家* 孔子其人孔子与周公孔子与六艺孔子与儒家1. 孔子其人*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史记·孔子世家》2. 孔子与周公*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腾文公上》* 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荀子·解蔽》3.孔子与六艺*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夡

人生哲理名言名句,句句经典,值得深思!

人生哲理名言名句,句句经典,值得深思! 1. 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2. 使人成熟的是经历,而不是岁月。 3. 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 4. 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5.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6. 患难与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府。 7. 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 8. 既然是生活,就免不了酸甜苦辣。既然是人生,就免不了人情冷暖。 9.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苏格拉底 10. 互相尊重是第一种美德,而必要的距离又是任何一种尊重的前提。 11. 谁不愿一生顺顺当当,不写悲伤;谁不愿感情不离不弃,一生珍藏。 12. 人心,是交换的;情义,是积攒的;帮助,是相互的;朋友,是取暖的。得饶人处且饶人,话到嘴边留三分。别忘了,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与人为善活得心安。

13. 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苏格拉底 14. 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15. 人生没有捷径可以走,横着省下的路就会变成竖着的坑。 16. 谁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左右自己。 17. 须交有道之人,莫结无义之友。饮清静之茶,莫贪花色之酒。开方便之门,闲是非之口。 18. 人到中年,爱情化作亲情,海誓山盟的激情归于茶米油盐的平淡。心累,但仍有不舍!心有所累,尽力而为。 19. 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苏格拉底 20. 现实看淡了,悲伤骨感。人情看淡了,烦恼不填。缘分看淡了,随心聚散。是非看淡了,计较变浅。成败看淡了,顺心自然。得失看淡了,自在坦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