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知识考点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知识考点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知识考点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知识考点

九年级上册考点

1、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2、古印度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由雅利安人创立

3、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也称“释迦摩尼”

4、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小国寡民

5、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最高峰的统治者是:伯利克里

6、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但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

7、公元前27年,罗马成为罗马帝国,当时的统治者是:屋大为。罗马帝国地

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8、希腊建筑风格典型代表是:帕特农神庙;罗马的建筑艺术典型代表是:大竞

技场,

9、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

10、基督教于公元一世纪,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11、

11、封君与封大臣的关系: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有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

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12、西欧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西欧庄园

13、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罗马民法大全》,

评价: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还对财产、买卖、债务、锲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构成:它是由《查士丁尼法典》(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集合)、《法学汇纂》(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汇编)、《法理概要》(指

导学习法律的文献)、《新法典》(查士丁尼自己执政时期的法

令编辑)等4部法律文献构成。

14、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进了封建社会。

这次改革是仿效唐朝典章制度,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15、伊斯兰教在公元前七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创始人穆罕默德

16、阿拉伯数字

发明创造者: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改造传播的,

阿拉伯文化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融合精神,是东西方文化交

流的桥梁,阿拉伯人是文化交流的使者。

17、文艺复兴开始于公元14世纪中叶的意大利。

代表人物:a.但丁,《神曲》,

b.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c.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18、探寻新航路

哥伦布发现美洲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意义: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19、三角贸易以贩卖黑奴为中心,

核心国家是:英国,后来号称日不落帝国

20、英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确立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21、美国独立战争

领导人是:华盛顿

战争过程当中发表的文献:《独立宣言》,1776.7.4,美国国庆日

发表的意义:标志美国诞生,

评价:a.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

b.第一个人权宣言

1787年美国宪法:

a.依据分权制衡原则,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b.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c.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22、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启蒙运动性质和意义:

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号,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重要文献:《人权宣言》,宣告了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拿破仑最大的贡献:《拿破仑法典》

23、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

开始的标志: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代表性成就是:改良的蒸汽机广泛使用

工业革命的成果有:

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富尔顿发明轮船,

影响:a.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4、马克思主义

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

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组成部分:a.马克思主义哲学

b.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影响: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25、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全册)

九年级上册历史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第10课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人被发现”的时代 1、时间:14—16世纪; 2、进程: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3、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基础) 4、性质(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5、特点:借古典文化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6、指导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7、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①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意大利,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代表作:长诗《神曲》; ②文艺复兴的艺术家: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③文艺复兴的文学巨匠:戏剧家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8、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 (1)根本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和黄金的渴望; (3)客观原因:商路受阻、造船技术进步、地圆学说流行、指南针得到广泛应用。 2、实质:殖民掠夺、殖民扩张的侵略活动。 3、过程: (1)迪亚士:发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2)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3)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当地居民称印第安人; (4)麦哲伦:首次实现环球航行。 4、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②欧洲大西洋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消极影响:为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一、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编写总体情况 (一)教材编写的时代背景 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突出立德树人的责任;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砥砺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 增强人文素养,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二)世界历史教材的体例结构 打破专题编排方式,按时序叙事; 呈现方式:“点——线”结合体; 单元——课——子目; 正文及辅助部分。 (三)世界史学科价值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 一部分。只有了解人类的其他文明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文 明,定位中国;而没有中国的世界历史是不完整的历史。近 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就是不断走向世界的历史,不断认识世界

并不断变法图强的历史,全球化时代尤其如此。总之中国历 史与世界历史不能分割。 新一代的青少年要有家国情怀,同时具有国际视野和国 际意识,具有天下情怀,义务教育《世界历史》课程和教师 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责任。历史教师首先自己要有这样的 情怀,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仍然可以作为我们世界史学科的座右铭。 二、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内容重点提示 (一)总体情况 (二)学习世界历史的要求——课标 通过学习世界古代史,知道主要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历史 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 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 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 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它们创造的文 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初步树立 起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 华的开放心态。 通过学习,了解世界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 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理解世界逐渐形成 一个整体;初步学会对同类历史事物进行比较、概括和综合;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以极其野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1课,古代埃及 1、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 2、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3、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4、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5、古埃及文明没能延续。★★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2、“两河流域文明”大体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周围。★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4、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并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鼎盛。★★★ 5、《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5、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6、《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1、古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印度河流域。★★★ 2、古印度文明遗址:哈拉巴遗址和摩亨佐·达罗遗址。★★★ 3、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4、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5、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的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6、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后世称他为释迦牟尼。★ 7、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7、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古代希腊城邦 1、古代希腊的地理特点:多山、耕地有限、港湾众多。★ 2、希腊最早的文明是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 4、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政治权利)。★★★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3、雅典的民主不是充分的民主。★ 三、亚历山大帝国 1、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统一希腊,并建立了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推荐电影:《亚历山大大帝》) 2、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东征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罗马共和国 1、位置:意大利半岛。★ 2、罗马共和国的权力长期掌握在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 3、平民和贵族斗争争取到的政治权利: (1)设立保民官。★★★ (2)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4、罗马通过布匿战争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部地中海地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尼罗河) ﹡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③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胡夫→金子塔。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尊严的象征。哈佛拉→狮身人面像。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宣扬“君权神授”)。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三、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嘴(婆罗门),手(刹帝利),腿(吠舍),脚(首陀罗)。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 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公元前2070年。地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五、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整理

考点考中 一.历史人物 1.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制订者(汉谟拉比) 2.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时期的执行者(伯利克里) 3.7世纪中期,推行大化改新的日本天皇(孝德天皇) 4.伊斯兰教的创立者,也是阿拉伯帝国的建立者(穆罕默德)

考点考中 5.8世纪前期,经过他的改革,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查理?马特) 6.公元前4世纪,他出兵东征,建立起地 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亚历山大) 7.在元朝时来到中国,生活了17年,后来由他口述,其狱友执笔的一本书曾风靡欧洲,该书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马可?波罗)8.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

考点考中 9.基督教的创始人 (传说中的耶稣) 10.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还发明了螺旋式水车的科学家(阿基米德) 11.加工整理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荷马史诗》的是(荷马) 12.古希腊悲剧作家,将古代悲剧艺术推向了成熟,《俄底浦斯王》的作者 (索福克勒斯)

考点考中 13.他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 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长诗《神曲》的作者(但丁)14.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艺术大师,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15.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的文学工匠,代表 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16.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

考点考中 17.他及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启程,穿越大西 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 18.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主持修订 1787年宪法,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19.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了《法 典》,对外发动多次战争,既大几了欧洲 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拿破仑) 20.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课程标准: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一、埃及 1.概况: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约在公元前3100年,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 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象征。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 二、古巴比伦王国 1.概况: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首都是巴比伦。 2.《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性质),也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地位)。 三、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1.概况:古印度指整个南亚次大陆。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城邦。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 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四、四大文明古国 ①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②古代印度——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③古巴比伦——两河流域;④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 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课程标准: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一、爱琴文明 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兴起)历时约800年,先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 二、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 ⒈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⒉伯利克里当政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政治的最高峰。 ⒊改革措施:①通过抽签,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各级官职;②公民大会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任何公职人员不能专权;③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给工资或补贴,以便贫苦公民广泛参政。 三、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⒈罗马奴隶制共和国的出现: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中部。 ⒉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的扩张与西地中海强国迦太基 ...发生冲突,两国在

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建议

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建议 一、高度重视 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 把好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关的战略选择; 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奠基工程的高度。 强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 历史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做到以下几 点: 由对知识的知晓转化为对知识的理解; 由对史事的记忆转化为对历史的思考; 由对知识的接受转化为对历史的探究; 由对教材的复述转化为对历史的建构; 由对升学的追求转化为对素养的培养。 ——叶小兵 相关史事: 中共十九大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战略规划,将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分为两个阶段来安 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 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 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强化教师的责任担当。用心研究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强化学生对学习世界历史意义的认同。总主编齐世荣先 生曾说过:今天的世界,不再是相互分散隔绝的世界,而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国家发展、到学术研究、再到个人 生存、都需要对世界的过去和现在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了解 世界史,是每个受过教育的21世纪公民应当具备的素质。 二、明确认识 1. 对唯物史观的认识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论,唯物史观认为,人类 历史上一切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发展动力是 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关系的变 革,其中存在着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从纵向 看,人类历史经历了不同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由此引起的不同 社会形态的更迭,即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 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民族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知识点 第一课:人类的形成 1、人类的出现:猿类——正在形成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人(猿————人)。 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 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2、人类的进化:完全形成的人分为四个阶段 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晚期猿人——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晚期智人——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3、人种及分布: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澳洲;黄色人种——亚洲; 黑色人种——非洲、南美洲 4、氏族社会: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进入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群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财产公有,以采集和鱼猎为生。家务劳动为主,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婚姻相对固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从事犁耕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出现商品交换和私有制,部族和首领是男人。 5、原始人群居生活的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原始,物质相当匮乏,只有依靠集体才能生存。 6、比较:父系氏族社会代替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及后果。 相同点:⑴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⑵都实行财产、分配公有制。 不同点:⑴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社会中站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⑵母系氏族社会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社会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⑶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解体。 第二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四大文明古国 古埃及(前约3500年)——尼罗河流域——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权力与尊严的象征古巴比伦(前约3500年)——两河流域(“新月沃地”)——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古印度(前约2500年)——印度河、恒河——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古中国(前约2070年)——黄河、长江流域——分封制 2、古文明与大河的关系(大河文明的自然条件):气候湿润,地势平坦,日光充足,适合人生 存;大河定期泛滥——提供水源和肥土,利于农业生产。 3、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种姓制度:在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过程中形成。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四个等级。下一等级不得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的等级不得通婚。影响: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统编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难度系数: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亚非文明以大河为中心,黄河、长江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尼罗河孕育的文明是()(如图一) 图一 A古巴比伦王国B古希腊C古印度D古埃及 2、古代文明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属于古巴比伦文明的是()①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②发明计数法60进位制③《汉谟拉比法典》④种姓制度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它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誉有“黄金之国”、“大象之国”的美称;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佛教的发源地,此文明是() A古罗马文明B古希腊文明C古印度D古埃及 4、请根据提示,得出信息:①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②是奥利匹克运动的发源地③实行城邦制,著名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由此可知,此文明是() A古希腊文明B古罗马文明C古雅典文明D古爱琴文明 5、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 A《查士丁尼法典》B《十二铜表法》C《罗马民法大全》D《法学汇纂》 6、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这位古希腊哲学家是() A德谟克里特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 7、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是我们熟知的欧洲强国。这三个国家的雏形是在哪一帝国的基础上形成的?() A查理曼帝国B罗马帝国C亚历山大帝国D拜占庭帝国 8、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而中世纪的欧洲,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确立封建制度的标志是() A天子与诸侯B封臣与封君的出现C国王与封建主D地主与农民 9、西汉在长安兴办太学;戊戌变法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而12世纪的西欧兴起了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的教育。此教育是() A太学B初级中等教育C高级中等教育D大学 10、欧洲民法的基础,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此法律文献是()A《十二铜表法》B《罗马民法大全》C《拿破仑法典》D《法理概要》11、这次改革是受中国的影响而发生的改革,并使该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此次改革是() A大化改新B戊戌变法C俄国十月革命D明治维新 12、“时势造英雄”。六世纪末七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上部落之间相互仇杀,社会矛盾十分激烈,阿拉伯社会各阶层迫切要求统一,这一时期挺身而出的是() A耶稣基督B穆罕默德C释迦牟尼D哈里发 13、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一、人类的形成 1、起源:人类形成于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的非洲,四个阶段。 2、人种产生:人种的形成是长时期自然条件影响的结果。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将现代人类划分为黄种人(蒙古利亚人种)、黑种人(尼格罗人种)和白种人(欧罗巴人种)三大人种。 3、氏族社会 (1)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居于支配地位。 (2)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居于支配地位,财产由父系继承。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尼罗河) ﹡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③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胡夫→金子塔。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尊严的象征。哈佛拉→狮身人面像。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 三、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 ﹡印度的等级制度嘴(婆罗门),手(刹帝利),腿(吠舍),脚(首陀罗)。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 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公元前2070年。地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五、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文明(西方文明与海洋有关)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历时约800年)发祥于克里特岛 二、雅典城邦(公元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的繁荣 1、建立:前8世纪。 2、发展: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3、繁荣鼎盛: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执政期间。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部编版九年级上历史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思维导图】 第1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孔雀王朝统治时期种姓制度、佛教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 【思维导图】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课程标准】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1.希腊城邦 (1)范围:包括希腊半岛(主体)、爱琴海诸岛等地区。 (2)特点: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3)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此后进入荷马时代。 (4)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 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

2018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尼罗河) ﹡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 ③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胡夫→金子塔。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尊严的象征。哈佛拉→狮身人面像。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宣扬“君权神授”)。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三、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嘴(婆罗门),手(刹帝利),腿(吠舍),脚(首陀罗)。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 供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公元前2070年。地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五、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提纲】

九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1.(亚非农业文明)大河流域的四大文明古国是: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最早的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古代埃及文明的发祥地是非洲的尼罗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最高统治者法老的陵墓金字塔,法老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古埃及天文学成就是创制太阳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埃及被西亚的波斯帝国灭亡。 2.两河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最为强盛的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或目的是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古巴比伦的三个社会等级是: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 3. 印度河孕育了古代印度文明。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是古代印度的早期文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第一等是级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贱民”。种姓制度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实质是等级制度。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 4.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被尊称为“释迦摩尼”。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5. (欧洲是海洋文明)西方文明之源是古代希腊。希腊最早的文明是爱琴海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希腊城邦的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二者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雅典建立民主政体,在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部编版丨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最新整理】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鼎盛: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森严的种姓制度 (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2)主要内容

(完整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1、古埃及发源地: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 2、古埃及的发展历程: (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了若干小国家 (2)、公元前3100年,初步实现统一, (3)、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4)、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地跨亚非。 (5)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4、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称为法老,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5、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政治上:建立奴隶制君主专制 文字: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天文历法:太阳历,是世界最早的太阳历 医学:制作木乃伊 建筑雕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注意】 1、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地图 2、金字塔图片、象形文字图片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发源地:亚洲西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2、古代两河流域的发展历程:(1)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2)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初步统一。 (3)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象征:文字:楔形文字 历法:阴历 算术:60进位制 律法:《汉谟拉比法典》 建筑:空中花园 4、《汉谟拉比法典》: (1)、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3)、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内容:①社会等级: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②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奴隶主要来自战俘 ③经济领域:有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5)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6)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 长。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注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 第1课人类文明的开端 一、人类的出现 ﹡现代人类从非洲南方古猿进化而来。人类在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完全形成的人”:①早期猿人: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②晚期猿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印度爪哇人;③早期智人:中国丁村人、德国尼安德特人;④晚期智人:中国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 ﹡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 ﹡三大人种(即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出现的原因: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种族无优劣: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且具有共同的祖先。 ﹡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特征:生产力低下,人类社会平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二、氏族社会 ﹡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氏族社会的不同阶段: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母系氏族:群婚制。妇女在采集和家务劳动中举足轻重,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也以集体为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父系氏族:婚姻关系相对固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男子逐渐取代妇女成为主要劳动力,开始支配社会,父系氏族逐渐取代母系氏族。“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私有财产→私有制→奴隶制→军队,监狱,法庭→国家形成。﹡国家的产生:父系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如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被称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尼罗河) ﹡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 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③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金字塔(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胡夫→金子塔。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尊严的象征。哈佛拉→狮身人面像。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汉谟拉比法典》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宣扬“君权神授”)。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三、古代印度(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征服当地居民并把他们变为奴隶,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嘴(婆罗门),手(刹帝利),腿(吠舍),脚(首陀罗)。 ①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②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③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④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四、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公元前2070年。地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五、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 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文明(西方文明与海洋有关) 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历时约800年)发祥于克里特岛 二、雅典城邦(公元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的繁荣 1、原因: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奴隶被普遍使用,中小奴隶主数量增多。中小奴隶主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扩大政治权利。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顺应了这一趋势和要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奴隶主统治基础,把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雅典的奴隶制经济也达到高度繁荣,形成了文化昌盛,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的局面。 2、建立:前8世纪。 3、发展: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4、基本特点:人民主权。 5、繁荣鼎盛: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执政期间。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繁荣表现:①经济:雅典近海,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②政治:伯利克里扩大公民的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③文化教育:伯利克里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评价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 积极影响: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 局限性: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广大的外邦人、妇女、奴隶没有民主权利。 ☆启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的发展能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斯巴达城邦的繁荣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共25题;共50分) 1.埃及考古学家打开了在吉萨高地金字塔区发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的石棺。石棺的发现,更加证明了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建造的。下列关于金字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它是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巨型陵墓 B. 它是埃及国王权力尊严的象征 C. 它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D. 它是国王和奴隶主智慧的结晶 2.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它不仅具有经济价值,它那精美的图案所体现的文化内涵,集流通、观赏、收藏、研究等价值于一身。下图这张精美的纸币应是() A. 美元 B. 英镑 C. 欧元 D. 埃及镑 3.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A. 《汉谟拉比法典》 B. 《人权宣言》 C. 《民法典》 D. 《九国公约》 4.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的制定者是() A. 摩西 B. 秦始皇 C. 拿破仑 D. 汉谟拉比 5.某国的媒体常有关于青年男女结婚,仅仅因为种姓不同而被父母活活被打死、烧死的报道。这个国家是() A. 印度 B. 伊拉克 C. 埃及 D. 以色列 6.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产生的相同原因有() A. 经济发达 B. 地处大河流域 C. 人类出现较早 D. 较早的建立奴隶制国家 7.每年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都要吸引国内外近2万名运动员参赛。这一体育项目来源于() A. 罗马征服地中海 B. 亚历山大东征 C. 布匿战争 D. 希波战争 8.在古代欧洲有一个国家,工商业繁荣,民主政治发达,人们崇尚文化,眼界开阔。它是() A. 斯巴达 B. 雅典 C. 罗马帝国 D. 西罗马帝国 9.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下图)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填空(带答案)

第2课 1、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似一轮弯月,土质肥沃,有“新月沃地”之称。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_____汉谟拉比____ 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为维护奴隶主的利益,__汉谟拉比_________制定了一步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将社会分四个等级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 吠舍、首陀罗。 第3课 1、西方文明之源是希腊文明_,发祥于___克里特_____岛。它的特点是从 _海洋______ 兴起的古代文明;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在雅典执政时期,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大权,罗马共和国被__帝国_______取代。 3、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的霸权与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 第4课 1、1世纪前后,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时,大和统一了日本。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新成为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7世纪时,他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__伊斯兰_______教的创立有助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其教历的元年是_622______。 第5课 西欧_城市__________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通过武力赢得了自治权。_琅城____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例子。 第7课 1、很早以前,一条条商道把亚洲、欧洲、非洲连接起来,其中最著名的是连接 亚欧的“丝绸之路”。 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阿拉伯数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