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婚姻与继承法 知识点不完全总结

婚姻与继承法 知识点不完全总结

婚姻与继承法 知识点不完全总结
婚姻与继承法 知识点不完全总结

1.婚姻法,是规定和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继承法,是调整遗产的继承关系,确定遗产归属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3.《婚姻法》1950年第一部,1980年第二部婚姻法(增加了计划生育,保护老人合法权益,提高了法定婚龄,增加了登记结婚后互为家庭成员,改进离婚制度),2001年修正案(禁止与有配偶者同居,禁止家庭暴力,删除了麻风病不能结婚,增加了婚姻无效与可撤销婚姻,补充了夫妻约定财产,修改了对军婚的保护,增加了“女方终止妊娠6个月内不能离婚”,增加了离婚后探望子女的保护规定~~)

4.婚姻:是男女双方以终身共同生活为目的,依法自愿缔结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两性结合。

必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男女双方以终身共同生活为目的;一夫一妻制;男女结合必须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确认

5.家庭:指因婚姻、血缘、法律拟制所产生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一定范围的亲属所组成的共同体(家庭产生的原因:婚姻、血缘、法律)

6.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a.婚姻自由原则(婚姻自由、离婚自由,禁止干涉婚姻自由和借婚姻索取财物);

b.一夫一妻制度(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重婚可能要触犯刑法,但是不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无配偶者不是重婚罪。一方有重婚或婚外同居的行为,另一方诉请离婚,可视为感情确已破裂,无过错一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c.男女平等原则;

d.保护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离婚时在程序上,财产分割上保护女方;子女有接受父母抚养的权利,不同类型的子女在法律上是一女平等的,如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育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对子女的义务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子女有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等~~);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其他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e.计划生育原则;晚婚(23、25)、晚育(24)、少生、优生、优育

f.夫妻应互相忠实、尊重的原则;

g.家庭成员敬老爱幼、互帮互助的原则

7.继承法的基本原则: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继承人享有继承权不受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公民的继承权受到他人的不法侵害可以起诉);

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

养老育幼、照顾病残原则(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抚养义务不分或少分;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可以适当分遗产;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适当分遗产;遗产分割应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互谅互让、和睦团结原则;

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尽扶养赡养义务多的多分;遗嘱继承附有义务的,应履行责任;继承人如果接受继承,则也要承担有关财产义务)。

8.亲属——血亲(自然血亲、拟制血亲(养父母养子女、抚养关系的继父母继子女))、姻亲(血亲的配偶(如儿媳、女婿、嫂子)、配偶的血亲(公婆、岳父、小舅子、小姑子)、配偶的血亲的配偶(如妯娌、连襟))、配偶

9.直系血亲指具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即生育自己或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血亲。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养父母与养子女、形成抚育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为拟制直系血亲

10.直系姻亲是指己身的晚辈直系血亲的配偶或己身的配偶的长辈直系血亲。公婆、岳父母、儿媳、孙媳

11.旁系血亲指具有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即,指直系血亲以外的、与自己同出自一源的亲属。

12.罗马法亲等计算法:排除己身,旁系相加。

直系血亲的亲等计算--排除己身的时代,向上或向下数,一世代为一亲等。如,自己与父母为一亲等,与祖父母为二亲等。

旁系血亲的亲等计算--从己身上数至同源最近的长辈直系血亲,再从该同源人向下数至要计算的旁系血亲。世代数相加之和为亲等数。排除己身的世代,而要包含旁系血亲的世代。如,自己与表侄女,同源的长辈为外公外婆,己身至外公为2亲等,外公至表侄女为3亲等,所以自己与表侄女为5亲等的旁系血亲。

13.寺院法亲等计算法:排除己身,旁系血亲取大数。

直系血亲的亲等计算同罗马法计算。

旁系血亲的亲等计算,从己身和该旁系血亲分别上数至最近的同源长辈直系血亲,取世代数多的一边为双方的亲等数。如,自己与表侄女,同源的长辈为外公外婆,己身至外公为2亲等,表侄女至外公为3亲等,所以自己与表侄女为3亲等的旁系血亲。

14.我国的代份计算:类似于寺院法,但是要加上己身。即,寺院法亲等加1即为我国的世代。

直系血亲计算,罗马、寺院法加1。自己与父母为2代,与祖父母为3代

旁系血亲计算,寺院法加1。自己与表侄女为4亲等的旁系血亲。

15.亲属的产生:自然血亲,拟制血亲,配偶,姻亲

一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有互相扶养义务,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具有法定共同财产,一定范围内血亲禁止结婚,特定亲属代为承担民事责任。

亲属的终止:一方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收养关系解除或无效,离婚或一方死亡。(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未再婚仍与亡偶的父母等亲属生活在一起的,视为姻亲关系存在。)

16.结婚: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重要民事法律行为。

17.结婚条件:必备条件a.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应附加任何条件,不是经父母、第三人的干涉,婚姻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是,并且具有结婚行为能力。凡未达法定年龄、丧失行为能力的人所作出的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无效)

b.结婚必须达到法定婚龄(20、22周岁)

c.符合一夫一妻制(有配偶者不得再婚)

禁止条件d.禁止一定范围内的血亲结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原则上拟制直系血亲之间不能结婚,如养父母与养子女。原则上拟制旁系血亲之间,只要不存在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关系的,可以结婚,如继兄弟姐妹之间。传统上不允许直系姻亲结婚,如岳母与女婿。旁系姻亲之间,没有禁止结婚的血缘关系,可以结婚,如男方和小姨子。)

e.禁止患一定疾病的人结婚--为了避免遗传给下一代(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不与结婚登记。)(主要分为:正处于发病期间的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患者;性病患者未经治愈的;重度智力低下,痴呆症患者;正处于发病期间的法定传染病)

18.婚姻登记——确立婚姻关系的唯一法定程序

登记机关---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

男女双方共同到场,申请--审查--登记

不予登记——未到法定结婚年龄;非双方自愿;一方或双方已有配偶;属于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

婚姻登记的效力,确立夫妻关系,确定夫妻间权利义务关系

19.婚约指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所做的事先约定。

婚约没有法律约束力。解除婚约无须通过任何法定手续,双方要求解除即可自行解除,一方要求解除,只要通知对方。

因婚约解除或短暂婚姻离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应当支持a.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b.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c.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20.无效婚姻: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指男女两性的结合因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结婚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违法结合。

21.宣告婚姻无效的事由:

重婚的。

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未到法定婚龄的。

22.宣告婚姻无效的程序:有请求权的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婚姻无效的诉讼,应以判决的方式结案。

在处理有关婚姻效力的纠纷时,不能因为双方当事人对本属无效的婚姻并无争议

就不加追究。

人民法院在宣告婚姻无效时,应对子女和财产等问题一并处理。

法院正在处理离婚案件时,经审查书婚姻无效的,应当作出婚姻无效的判决。

23.可撤销婚姻:相对无效的婚姻,指已有效成立的,因欠缺了婚姻成立的某些要件,请求权人通过诉讼程序得以撤销的婚姻。

24.婚姻撤销的事由:因胁迫结婚。

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

时效: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5.婚姻撤销与婚姻无效: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间所得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当事人所生子女,使用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

请求主体不同:撤销只能是受胁迫的配偶本人,无效可以由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主张。(当事人的近亲属、未达法定婚龄的近亲属、与患病者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宣告机关不同:无效只能由人民法院宣告,撤销可以由婚姻登记机关和人民法院宣告。

提起的期间不同:撤销在登记或自由之日起一年内,一年内如果没有明确表明要行使撤销权的,不能再提出撤销。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申请时,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的,不予支持。

26.事实婚姻:指没有配偶的男女,未经结婚登记,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其是夫妻关系的,有条件的确认为事实婚姻。

对事实婚姻——相对承认,相对不承认

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钱,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1994年2月1日以后,符合事实婚姻要件的,应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婚姻登记的,按同居关系处理。

双方符合事实婚姻条件,生存同居伙伴享有对死者遗产的继承权。如果不符合事实婚姻条件,且双方未补办结婚证的,不能继承财产。

27.离婚:配偶双方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

离婚与婚姻无效、撤销的区别:离婚指合法婚姻的解除;离婚的原因一般产生于结婚之后,而后者大的原因发生于结婚前或结婚时;离婚的效力无溯及力,;离婚只能由当事人提出。

28.登记离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且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

当事人从取得离婚证时起,解除婚姻关系。

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的分割问题发生纠纷或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假离婚情况,如果一方持离婚证与他人另行结婚的,应承认后一婚姻有效。

29.诉讼离婚:夫妻一方当事人基于法定理由,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之诉,应法院调解或判决而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制度。

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必经程序。

当事人协议离婚未成,事先达成的附离婚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协议没有生效。

30.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除军人有重大过错外。

重大过错——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31.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可以在此期间提出,或者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的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32.判决离婚——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

认定感情确已破裂:

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一方重婚,进行诉讼离婚的,先由刑庭处理重婚问题,依法解除非法重婚关系,再进行离婚案件。)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因感情不和分局满两年的

其他原因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配偶一方婚后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的。配偶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他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的。男女双方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的。结婚登记后,为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夫妻就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破裂的。)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的,应当准许。

33.离婚的效力:1离婚后父母子女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仍然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应收杨形成的拟制血亲,也不因养父母离婚而消除。)

子女的抚养,哺乳期内的子女,原则上由哺乳的母亲抚养。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应考虑其意见。双方就抚养问题协商不成的,由法院判决。

父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

34.离婚后的财产:先确定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共同财产: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除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以外;其他应该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一方的财产:婚前财产;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其他。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 (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例如15÷3=5,所以15能被3整除,3能整除15。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 、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因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28=2×2×7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因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完全版

一、必修本 绪论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从结构上说, 除病毒以外, 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 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 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6.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细胞膜具 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 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2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1.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22.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23.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5.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6.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 生命活动。

材料力学重点总结

材料力学阶段总结 一、 材料力学得一些基本概念 1. 材料力学得任务: 解决安全可靠与经济适用得矛盾。 研究对象:杆件 强度:抵抗破坏得能力 刚度:抵抗变形得能力 稳定性:细长压杆不失稳。 2、 材料力学中得物性假设 连续性:物体内部得各物理量可用连续函数表示。 均匀性:构件内各处得力学性能相同。 各向同性:物体内各方向力学性能相同。 3、 材力与理力得关系, 内力、应力、位移、变形、应变得概念 材力与理力:平衡问题,两者相同; 理力:刚体,材力:变形体。 内力:附加内力。应指明作用位置、作用截面、作用方向、与符号规定。 应力:正应力、剪应力、一点处得应力。应了解作用截面、作用位置(点)、作用方向、与符号规定。 正应力 应变:反映杆件得变形程度 变形基本形式: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4、 物理关系、本构关系 虎克定律;剪切虎克定律: ???? ? ==?=Gr EA Pl l E τεσ夹角的变化。剪切虎克定律:两线段 ——拉伸或压缩。拉压虎克定律:线段的 适用条件:应力~应变就是线性关系:材料比例极限以内。 5、 材料得力学性能(拉压): 一张σ-ε图,两个塑性指标δ、ψ,三个应力特征点:,四个变化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拉压弹性模量E ,剪切弹性模量G ,泊松比v , 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得比较: 安全系数:大于1得系数,使用材料时确定安全性与经济性矛盾得关键。过小,使构件安全性下降;过大,浪费材料。 许用应力:极限应力除以安全系数。 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 7、 材料力学得研究方法

1)所用材料得力学性能:通过实验获得。 2)对构件得力学要求:以实验为基础,运用力学及数学分析方法建立理论,预测理论 应用得未来状态。 3)截面法:将内力转化成“外力”。运用力学原理分析计算。 8、材料力学中得平面假设 寻找应力得分布规律,通过对变形实验得观察、分析、推论确定理论根据。 1) 拉(压)杆得平面假设 实验:横截面各点变形相同,则内力均匀分布,即应力处处相等。 2) 圆轴扭转得平面假设 实验:圆轴横截面始终保持平面,但刚性地绕轴线转过一个角度。横截面上正应力为零。 3) 纯弯曲梁得平面假设 实验:梁横截面在变形后仍然保持为平面且垂直于梁得纵向纤维;正应力成线性分布规律。 9 小变形与叠加原理 小变形: ①梁绕曲线得近似微分方程 ②杆件变形前得平衡 ③切线位移近似表示曲线 ④力得独立作用原理 叠加原理: ①叠加法求内力 ②叠加法求变形。 10 材料力学中引入与使用得得工程名称及其意义(概念) 1) 荷载:恒载、活载、分布荷载、体积力,面布力,线布力,集中力,集中力偶,极限荷 载。 2) 单元体,应力单元体,主应力单元体。 3) 名义剪应力,名义挤压力,单剪切,双剪切。 4) 自由扭转,约束扭转,抗扭截面模量,剪力流。 5) 纯弯曲,平面弯曲,中性层,剪切中心(弯曲中心),主应力迹线,刚架,跨度, 斜弯 曲,截面核心,折算弯矩,抗弯截面模量。 6) 相当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应力圆,极限应力圆。 7) 欧拉临界力,稳定性,压杆稳定性。 8)动荷载,交变应力,疲劳破坏。 二、杆件四种基本变形得公式及应用 1、四种基本变形: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重点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1-6年级所有重点知识点汇总 数学法则知识 1.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三条 A.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加起; C.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笔算两位数减法,要记三条 A.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减起; C.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 3.混合运算计算法则 A.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运算; B.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C.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四位数的读法 A.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千位上是几读几千,百位上是几读几百,依次类推; B.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 C.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5.四位数写法 A.从高位起,按照顺序写; B.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依次类推,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6.四位数减法也要注意三条 A.相同数位对齐; B.从个位减起; C.哪一位数不够减,从前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7.一位数乘多位数乘法法则 A.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B.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8.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A.从被除数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 B.除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9.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A.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个位对齐; B.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十位对齐; C.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0.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A.从被除数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它比除数小, B.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商; C.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1.万级数的读法法则 A.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B.万级的数要按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C.每级末位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12.多位数的读法法则 A.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B.读亿级或万级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往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C.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13.小数大小的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类推。 14.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的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位置,点上小数点。 15.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16.除数是整数除法的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17.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运算法则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几位,被除数小数点也向右移几位(位数不够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18.解答应用题步骤 A.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材料力学重点总结-材料力学重点

材料力学阶段总结 一.材料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材料力学的任务: 解决安全可靠与经济适用的矛盾。 研究对象:杆件 强度:抵抗破坏的能力 刚度:抵抗变形的能力 稳定性:细长压杆不失稳。 2.材料力学中的物性假设 连续性:物体内部的各物理量可用连续函数表示。 均匀性:构件内各处的力学性能相同。 各向同性:物体内各方向力学性能相同。 3.材力与理力的关系 , 内力、应力、位移、变形、应变的概念 材力与理力:平衡问题,两者相同; 理力:刚体,材力:变形体。 内力:附加内力。应指明作用位置、作用截面、作用方向、和符号规定。 应力:正应力、剪应力、一点处的应力。应了解作用截面、作用位置(点)、作用方向、 和符号规定。 压应力 正应力拉应力 线应变 应变:反映杆件的变形程度角应变 变形基本形式: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4.物理关系、本构关系虎 克定律;剪切虎克定律: 拉压虎克定律:线段的拉伸或压缩。 E —— Pl l EA 剪切虎克定律:两线段夹角的变化。Gr 适用条件:应力~应变是线性关系:材料比例极限以内。 5.材料的力学性能(拉压): 一张σ - ε图,两个塑性指标δ 、ψ ,三个应力特征点:p、s、b,四个变化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拉压弹性模量,剪切弹性模量,泊松比 v , G E (V) E G 2 1 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的比较: 变形强度抗冲击应力集中

塑性材料流动、断裂变形明显 较好地承受冲击、振动不敏感 拉压s 的基本相同 脆性无流动、脆断仅适用承压非常敏感 6.安全系数、许用应力、工作应力、应力集中系数 安全系数:大于 1的系数,使用材料时确定安全性与经济性矛盾的关键。过小,使 构件安全性下降;过大,浪费材料。 许用应力:极限应力除以安全系数。 s0 塑性材料 s n s b 脆性材料0b n b 7.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 1)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实验获得。 2)对构件的力学要求:以实验为基础,运用力学及数学分析方法建立理论,预测理 论应用的未来状态。 3)截面法:将内力转化成“外力” 。运用力学原理分析计算。 8.材料力学中的平面假设 寻找应力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变形实验的观察、分析、推论确定理论根据。 1)拉(压)杆的平面假设 实验:横截面各点变形相同,则内力均匀分布,即应力处处相等。 2)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 实验:圆轴横截面始终保持平面,但刚性地绕轴线转过一个角度。横截面上正应力 为零。 3)纯弯曲梁的平面假设 实验:梁横截面在变形后仍然保持为平面且垂直于梁的纵向纤维;正应力成线性分 布规律。 9小变形和叠加原理 小变形: ①梁绕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② 杆件变形前的平衡 ③ 切线位移近似表示曲线 ④ 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叠加原理: ① 叠加法求内力 ② 叠加法求变形。 10材料力学中引入和使用的的工程名称及其意义(概念) 1)荷载:恒载、活载、分布荷载、体积力,面布力,线布力,集中力,集中力偶, 极限荷载。 2)单元体,应力单元体,主应力单元体。

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汇 禄新中学小学部:黄玉粉 一、常用计算公式表 1、长方形面积=长×宽,计算公式S=ab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计算公式S=a×a=a2 3、长方形周长=(长+宽)×2,计算公式C=(a+b)×2 4、正方形周长=边长×4,计算公式C=4a 5、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计算公式S=ah 6、三角形面积=底×高÷2,计算公式S=a×h÷2 7、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计算公式S=(a+b)×h÷2 ★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8、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计算公式V=abh 10、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计算公式V=a3 1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写成:底面积×高,计算公式V=sh 9、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平方,计算公式V=πr2 ★圆的周长=л×直径或л×半径×2即C =лd或C = 2лr ★半圆的周长= 圆的周长的一半+ 直径即:лr + 2r

★环形的面积=3.14×(大半径的平方-小半径的平方) ★圆柱体的表面积=2个底面积+ 侧面积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体的体积= 底面积×高 (二十)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二十一)同分母带分数加减的法则 带分数相加减,先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二十二)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二十三)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二十四)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二十五)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二十六)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号去掉,同时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二十七)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和把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完整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重点知识汇总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重点知识汇总 高中生物学了三年,你知道高中生物哪些是重点吗?为了方便广大同学们学习生物以及更好的复习,高三网小编整理的史上最全的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更多内容尽请关注高三网! 2017年高考生物核心知识点汇总高考生物最易错易混淆的考点汇总高考生物的高频考点有哪些?高中生物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总结1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

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8、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整数部分 (1) 二、小数部分 (2) 三、分数和百分数 (2) 四、数的整除 (4) 五、整数、小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6) 六、简易方程 (7) 七、比和比例 (8) 八、量的计算 (10) 九、平面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11) 一、整数部分: 十进制计数法;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一级一级读,读出级名(亿、万),每级末尾0都不读。其他数位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一级一级写,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数较大,数位相同最高位上数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比看第二位

较大就大,以此类推。 二、小数部分: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如1/10记作0.1,7/100记作0.07。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叫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第二位叫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如0.36是两位小数,3.066是三位小数 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整数读,小数点读点,小数部分顺序读。 小数的写法: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 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0去0大小不变。化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变化:右移扩大左缩小,1十2百3千倍。 小数大小比较:整数部分大就大;整数相同看十分位大就大;以此类推。 三、分数和百分数 ■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母;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2、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用特定的“%”来表示。百分数一般只表示两个数量关系之间的倍数关系,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3、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计量单位。 4、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分数的种类

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归纳 常用单位换算 1、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 4、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5、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 1元=100分 6、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常用数量关系等式 1、份数: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倍数: 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路程: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价量: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数据运算: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常用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h: 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圆形(S:面积 C:周长d=直径 r=半径) 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面积=半径×半径×π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πr或πd)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底面积×高,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v:体积h:高 s:底面积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v=sh÷3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

材料力学总结Ⅱ(乱序,建议最后阶段复习)

材料力学阶段总结 一.材料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1. 材料力学的任务: 解决安全可靠与经济适用的矛盾。 研究对象:杆件 强度:抵抗破坏的能力 刚度:抵抗变形的能力 稳定性:细长压杆不失稳。 2. 材料力学中的物性假设 连续性:物体内部的各物理量可用连续函数表示。 均匀性:构件内各处的力学性能相同。 各向同性:物体内各方向力学性能相同。 3. 材力与理力的关系,内力、应力、位移、变形、应变的概念 材力与理力:平衡问题,两者相同; 理力:刚体,材力:变形体。 内力:附加内力。应指明作用位置、作用截面、作用方向、和符号规定。 应力:正应力、剪应力、一点处的应力。应了解作用截面、作用位置(点)、 作用方向、和符号规定。 变形基本形式:拉伸或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4. 物理关系、本构关系 虎克定律;剪切虎克定律: 拉压虎克定律:线段的拉伸或压缩。 E ——I 巴 EA 剪切虎克定律:两线段 夹角的变化。 Gr 适用条件:应力?应变是线性关系:材料比例极限以内。 5. 材料的力学性能(拉压): 一张C - &图,两个塑性指标3、书,三个应力特征点: p 、 s 、 b ,四个 变化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拉压弹性模量E ,剪切弹性模量G,泊松比v , G E 2(1 V ) 正应力 压应力 拉应力 应变:反映杆件的变形程度 线应变 角应变

6. 安全系数、 许用应力、工作应力、应力集中系数 安全系数:大于1的系数,使用材料时确定安全性与经济性矛盾的关键。 过小,使构件安全性下降;过大,浪费材料。 许用应力:极限应力除以安全系数。 脆性材料 7. 材料力学的研究方法 1) 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实验获得。 2) 对构件的力学要求:以实验为基础,运用力学及数学分析方法建立理 论,预测理论应用的 未来状态。 3) 截面法:将内力转化成“外力”。运用力学原理分析计算。 8. 材料力学中的平面假设 寻找应力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变形实验的观察、分析、推论确定理论根据。 1) 拉(压)杆的平面假设 实验:横截面各点变形相同,则内力均匀分布,即应力处处相等。 2) 圆轴扭转的平面假设 实验:圆轴横截面始终保持平面,但刚性地绕轴线转过一个角度。横截面 上正应力为零。 3) 纯弯曲梁的平面假设 实验:梁横截面在变形后仍然保持为平面且垂直于梁的纵向纤维; 正应力 成线性分布规律。 9小变形和叠加原理 小变形: ① 梁绕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 ② 杆件变形前的平衡 ③ 切线位移近似表示曲线 ④ 力的独立作用原理 叠加原理: ① 叠加法求内力 ② 叠加法求变形。 10材料力学中引入和使用的的工程名称及其意义(概念) 1) 荷载:恒载、活载、分布荷载、体积力,面布力,线布力,集中力, 集中力偶,极限荷载。 2) 单元体,应力单元体,主应力单元体。 3) 名义剪应力,名义挤压力,单剪切,双剪切。 4) 自由扭转,约束扭转,抗扭截面模量,剪力流。 塑性材料 n s n b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图

第7单元 第21 章生命的发生与发展 生命起源的几种论点:1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2 化学进化论(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生命的开端)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化石显示生物进化的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地球上的生命史:前寒武纪时期(原核到真核,单细胞到多细胞)古生代(三叶虫时代、有水生到陆生,出现裸蕨类植物—煤)中生代(恐龙)新生代(哺乳类和鸟类、被子植物)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他认为,生物的微小变异使生物更能适应环境,经过多代,这些有利变异在物种体内积累,这就是自然选择,他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环境的定向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现代类人猿: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直立行走是人类和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人类进化过程: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现代人: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 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分类的7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基本单位 生物命名法:林奈的双名法 原生生物:藻类 植物的主要类型:苔藓(无真正的根)蕨类(有疏导组织)、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动物的主要类型: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虫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有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因素:生物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生物系统:在一定的自然区域,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有自我调节能力但是是有限的。 第24章人与环境 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方法 酸奶:乳酸菌,米酒:酵母菌。沼气:甲烷菌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棱锥:棱锥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小学毕业试题中分值约为4分,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的形式出现,难易度属于简单。近几年主要考察:①棱锥的体积问题。②棱锥的侧面积问题。突破方法:牢固掌握有关棱锥的概念,边角之间的关系。这个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掌握。 认识位置与方向:认识位置与方向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小学毕业试题中分值约为3-6分,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难易度属于简单。近几年主要考察一下几个方面:①给出三视图,说出组成物体最少或最多立方体的个数。②给出物体,画出三视图。突破方法:①平时注意积累。②熟练掌握三视图的画法。 图形的直观认识:图形的直观认识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小学毕业试题中分值约为6-12分,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证明题的形式出现,难易度属于中等。主要考察一下几个方面:①圆的问题,多数是计算题。②三角形的计算问题。突破方法:①对圆的各个性质熟记,能简单画图。②熟练掌与三角形有关的性质等等。 直线和线段:直线和线段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小学毕业试题中分值约为4-8分,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易度属于简单。近几年主要考察一下几个方面:①线段长度的计算。②数轴上点的

距离问题。突破方法:①掌握有关线段的比,线段的中点的概念。 ②熟练掌握数轴概念。 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小学数学试题中分值约为3-6分,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易度属于简单。近几年主要考察一下几个方面:①角的分类。②角的计算。突破方法:①牢固掌握有关角的概念。②熟练掌握角的计算问题,特别是是多个角的问题。 长方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与正方形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小学毕业试题中分值约为5-10分,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形式出现,难易度属于中等。近几年主要考察一下几个方面:①面积和周长问题。 ②体积,边长问题。突破方法:①牢固掌握有关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概念:如边,对边,角等,特别是对角线的概念。②熟练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各种性质。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小学毕业试题中分值约为4-8分,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形式出现,难易度属于中等。近几年主要考察一下两个个方面:①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与面积。②等腰梯形的周长和面积。突破方法:①牢固掌握有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②等腰梯形的性质等等。

材料力学知识点总结教学内容

材料力学总结一、基本变形

二、还有: (1)外力偶矩:)(9549 m N n N m ?= N —千瓦;n —转/分 (2)薄壁圆管扭转剪应力:t r T 22πτ= (3)矩形截面杆扭转剪应力:h b G T h b T 32max ;β?ατ= =

三、截面几何性质 (1)平行移轴公式:;2A a I I ZC Z += abA I I c c Y Z YZ += (2)组合截面: 1.形 心:∑∑=== n i i n i ci i c A y A y 1 1 ; ∑∑=== n i i n i ci i c A z A z 1 1 2.静 矩:∑=ci i Z y A S ; ∑=ci i y z A S 3. 惯性矩:∑=i Z Z I I )( ;∑=i y y I I )( 四、应力分析: (1)二向应力状态(解析法、图解法) a . 解析法: b.应力圆: σ:拉为“+”,压为“-” τ:使单元体顺时针转动为“+” α:从x 轴逆时针转到截面的 法线为“+” ατασσσσσα2sin 2cos 2 2 x y x y x --+ += ατασστα2cos 2sin 2 x y x +-= y x x tg σστα-- =220 22 min max 22 x y x y x τσσσσσ+??? ? ? ?-±+= c :适用条件:平衡状态 (2)三向应力圆: 1max σσ=; 3min σσ=;2 3 1max σστ-= x

(3)广义虎克定律: [])(13211σσνσε+-=E [] )(1 z y x x E σσνσε+-= [])(11322σσνσε+-=E [] )(1 x z y y E σσνσε+-= [])(12133σσνσε+-=E [] )(1 y x z z E σσνσε+-= *适用条件:各向同性材料;材料服从虎克定律 (4)常用的二向应力状态 1.纯剪切应力状态: τσ=1 ,02=σ,τσ-=3 2.一种常见的二向应力状态: 22 3122τσσ σ+?? ? ??±= 2234τσσ+=r 2243τσσ+=r 五、强度理论 *相当应力:r σ 11σσ=r ,313σσσ-=r ,()()()][2 12 132322214σσσσσσσ-+-+-= r σx σ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生物的特征核心知识 | 生物的特征练习题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小学数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小学数学必背知识点汇总 基本性质 ※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小数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单位要相同) ※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一.公式 路程=速度×时间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总价=单价×数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圆形的周长=直径×(半径×2×)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圆形面积=半径×半径× 扇形面积= 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即: 正方体面积=棱长×棱长×6 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有12条棱:4条长,4条宽,4条高,六个面; 正方本有12条棱:每条棱都相等,有六个面,每个面都相等。 长立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柱体体积=半径2××高 圆锥体体积=半径2××高× 当赚钱时 卖价=成本×(1+赚率) 求赚了多少=成本×赚率 成本=卖价÷(1+赚率) 赚率=[(卖价-成本)÷成本]×100% 当赔钱时 卖价=成本×(1-赔率) 求赔了多少=成本×赔率

初中生物知识点全归纳、(全!).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 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光、温度、水和等 生物因素:影响某一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看七年级上册19的例子 5、*生态系统的组成 植物——生产者 生物动物——消费者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空气、阳光、水等 6、*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食物链,他们之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解能力,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当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8、*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种类有: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 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生态系统——沼泽; 农田生态系统——农田. 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如: ① 从非生物因素来说.阳光普照所有的生产者 ②从地域因素来说,各种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 ③ 从生态系统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看书P30 12、*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3、*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看书P36 1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内含酸、甜、辣和色素)、叶绿体 15、*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6、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细胞核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17、*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染色体细胞核细胞质形成细胞膜形成细胞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