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事理论讲义: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之南海风云

军事理论讲义: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之南海风云

军事理论讲义: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之南海风云
军事理论讲义: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之南海风云

我国南海军事策略及其对我国长远发展的影响

目录

摘要 (2)

一、南海概况 (2)

二、南海问题的历史 (2)

三、南海问题的现状 (3)

四、南海问题的成因 (5)

五、南海问题的解决途径…………………………

结语 (6)

我国南海军事策略及其对我国长远发展的影响

摘要:

浩溯的南海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以及各种金属矿产资源和水生生物,在经济上、国防上具有重要意义。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其资源丰富、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周边各国争相以各种手段占据南海领土;区域外大国遏制中国政策掣肘着中国和平解决南海问题。一直以来,中国政府为和平解决南海问题而采取了一系列军事策略,这对维护我国南海领土主权的完整性,保证区域和平稳定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南海、主权、军事、和平、策略

正文:

一、南海概况

地理概况:南海国际上称南中国海,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中国称为南海。南海是一个由东北朝向西南走向的典型的半封闭海,南海背靠华南大陆,东临菲律宾诸岛,南接印尼、文莱等国,西邻越南、马来半岛。“南海诸岛”(包括岛屿、沙洲、礁、暗沙和浅滩)270多个,从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四大群岛,已经命名的岛礁有258座。水域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6个广东省的面积),是我国海区面积最大的海。

南海对中国的意义:

南海素有“亚洲地中海”之称,是沟通两大洋和联系三大洲的海上枢纽,是我国海上石油和贸易的生命线。在我国通往国外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通过南沙群岛海域,60%外贸运输从南沙经过。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激增,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而进口原油的五分之四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船只总量的60%是我国船只,南沙群岛周边海域已经成为确保国家能源和贸易安全的生命线所在地。

南海集中了三方面的利益:一个是资源利益。陆上资源总会开采光,世界上3/5是海洋,里面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南海对中国无疑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第二,从维系国家生存的海上生命线来讲,南海是中国海上生命线的一段,而且是在家门口的一段。如果失去了南海,中国有相当一段海上生命线将失去控制;第三,从军事国防角度来讲,失去了南海,也就丧失了我国南部海洋上广阔的战略纵深——国防线被压缩到海南岛一线,这是很憋屈的,南部就被封死了。

二、南海问题的历史

中国于1946年收复南沙群岛,同时以一系列法律程序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恢复行使对南沙群岛的主权。

二战期间,日本侵占了中国的南沙群岛。中国为收复被日本占领的南沙群岛进行了不懈努力。1943年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宣布,此次战争的宗旨之一是"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当时的南沙群岛被日本划归台湾管辖,《开罗宣言》要求日本归还的中国领土当然包括南沙群岛。1945年《波茨坦公告》再次确认了中国收复失地的立场。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精神,中国于1946年收复南沙群岛,同时以一系列法律程序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恢复行使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包括举行接收仪式和派兵驻守,绘制南沙群岛地图,重新命名南沙群岛及其群体和个体的名称,编写和出版最早的南沙群岛地理志。

三、南海问题的现状

由于南海地区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周边各国争相以各种手段占据南海领土。在南海50多个可以住人的小岛或浅礁中,有一半多被越南占据;中国大陆仅保有8个,最大的太平岛被台湾当局控制;剩下的一小部分则被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占据。他们每年从南沙海域采走的石油约1800多万吨。近年来,越、菲、马各国继续侵占南海岛礁,并在岛上大兴土木,增派驻军,扩大警戒范围,向中国在这一海区作业的渔船开枪,抓捕中国渔船,其他东盟国家则默不作声,使中国在自己的领土上遭遇到不公正对待。此外,越、菲、马还加紧寻求侵占的法理依据和政治支持,不断强化军事占领,抛出各种否定中国主权的解决方案,还企图使美、日等地区外大国卷入以遏制中国的行动。

南海诸岛共230个岛、礁、沙、滩(已有命名的189个),按其离海面的位置可分为:滩(bank),位于水下较深的珊瑚礁,呈广阔的台状;暗沙(shoal),由滩向上生长,距水面较近;礁(reef),位于水面下高潮和低潮之间的珊瑚礁;砂洲(sand cay)和岛屿(island),露出水面之上,高潮时也不能被淹没。

珊瑚礁的形成是造礁珊瑚及其他造礁生物对生成礁的钙物质长期积累沉积的结果,由造礁珊瑚的石灰质遗骸和石灰质藻类堆积而成的一种礁石。世界上珊瑚礁多见于南北纬30°之间的海域中,尤以太平洋中、西部为多。珊瑚礁是由石珊瑚目的珊瑚虫的骨骼组成的。这些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珊瑚的端部不断成长在死去的珊瑚虫的骨骼上。海浪、游动的鱼和其他力以及生物折断这些珊瑚,它们落入珊瑚礁的隙缝中。许多其他生活在珊瑚礁的生物的骨骼也是由碳酸钙组成的,它们也为珊瑚礁的形成做出贡献,但是珊瑚虫是最重要的。尤其海浪比较强的地方珊瑚虫所造成的结构是最主要的。它们一层一层地加厚珊瑚礁,为珊瑚礁提供了其结构强度。一般珊瑚礁长到水面就不继续生

长了。原因是大多数珊瑚虫不能在水面上生长,少数可以在水面上生长的珊瑚虫也不能长时间脱离水。

我国控制的岛礁的情况介绍:

永兴岛

位于北纬16°50',东经112°19'。面积2.10平方公里,是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是海南省西沙、中沙、南沙群岛首府。东西长约1950米,南北宽约1350米,面积2.10平方公里。地势平坦,高出海面约5米,最高处8.5米,岛西南有长约870米,宽约100米的沙堤。岛上热带植物茂盛,林木遍布,主要有麻疯桐、椰子树、羊角树等。1949年后,在岛上先后建有办公楼、邮电局、银行、商店、气象台、海洋站、水产站、仓库、发电站、医院等生产和生活设施。岛上还建有环岛公路、机场、码头,有班机、轮船通海南岛。岛上是典型的热带风光,椰树成行,风光旖旎。每月补给船到达永兴岛的时候,全岛居民都会放假二天,去码头卸鸡、鸭、猪、土豆、黄瓜、邮件等物资,这两天就是岛上的节日,人们都很高兴。守岛官兵每过两年换一批,工作人员则是半年就换一批。岛上的生活用水是经过处理的雨水,分为饮用水和洗涤用水。岛上机场,可起降波音737飞机,码头可停靠5000吨位的船只。岛上的中心在北京路,人行道旁是整齐的椰树,树下有碧绿的草坪,环境相当整洁。岛上的人文景观有日本人留下的旧炮楼、国民党立的收复纪念碑和人民政府设立的南海诸岛纪念碑,历史的痕迹被清晰保留了下来。永兴岛经过近30年的建设,永兴岛已经成为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岛上建有一条长度为2500米的跑道,使用大量硬性工程塑胶,以备大型军用运输机、预警机、重型战斗机使用。由于土质以珊瑚沙、磷质石灰土为主,地表硬度不足,施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至1982年,从国内运来了含金属材料的混凝土,用于建设800米长的跑道,地下油库等,并以钢板灌注码头。第二阶段至1994年,扩建跑道,在珊瑚礁上灌入水泥。第三阶段至2000年,修建了现代化的大型地下仓库,可储存重型武器和战斗机。以及纵惯整个西沙群岛的防空阵地。为增大防空区域,海军还在中沙群岛的隐矶礁修建了人工岛,在西部离越南岘港不足400公里的中建岛,甘泉岛部署了S300地空飞弹,相控阵雷达阵地,使对空、对海弹、炮火力一体化。对空方面,由90式双管高炮和PL9地空飞弹组成了全西沙群岛防空网。装备24部以上的PL9飞弹发射器和48门自走高炮,可同时对付48个左右的空中目标。IBIS搜索雷达作用距离40公里,有24个频率点,可自动变频,电子对抗能力很强,可捕获、跟踪10个以上的多批低、中、空目标,并有24个光电传感器与此整合。包括热成像、电视摄像机和激光测距机,能全天候自动跟踪、测距敌目标。海防方面,还环群岛装备了C801、

C802、C301岸对舰飞弹,和122毫米40管火箭炮。涵盖120公里以内海域。同时,还大量部署有各式小口径炮,并使之地下化。为使永兴机场容纳更多的作战飞机,海航基地所属的驻岛战机,包括SU27(量产三批型)FC-1、J10、JH7、J8Ⅱ(改)等全部改装成可折叠翼

式,并强化了起落架。同时,因为均使用俄制发动机,增减速性能好,故所有战机短距起降能力很强,以防跑道遭空袭。被部分破坏之后,上述飞机,仍能起飞。高潮时,连地下机库的预备战机,永兴机场一共可起降近百架军用飞机。

华阳礁(Cuarteron Reef),是南沙群岛中一暗礁。目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际控制,行政上隶属于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华阳礁距离祖国大陆有1500多公里,是人民海军在南沙驻守的最南端的一个礁盘,被誉为“南海国门第一哨”。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拥有一寸礁盘主权,国家就可以获得3个新加坡大的领海区,4个浙江省大的海上专属经济区。

领海

1958年《领海及毗连区公约》规定:国家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其海岸的海域,称为领海。领海领海

的基线是指“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但是,“在海岸极为曲折的地方,或者如果紧接海岸有一系列岛屿,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的划定可采用连接各适当点的直线基线法”。直线基线法就是在岸上向外突出的地方和一些接近海岸的岛屿上选一系列的基点,各基点依次相连,各点间的直线就连成沿海岸的折线。关于基线向外的宽度有个发展过程。在18世纪,以海岸边大炮所能打到的距离为限。那时大炮射程约为5.6km,故被当时的海洋大国所接受。而后,由于炮的射程增大,各国遂把领海向外扩大到7、11、22km或更多,不过采用22km的占多数。到1972年,南美秘鲁等国家带头,为保护其沿海渔业资源,把领海扩大到约370km。1973年召开了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第一期会议。经过九年的艰苦谈判,新的海洋法公约(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82年4月30日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第十一期会议上通过。经磋商,根据大多数国家意见通过的《公约》规定为,“每一个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的宽度,直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22km的界限为止。”但有些拉美国家仍坚持370km,未签署此公约。依照中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的领海以连接大陆岸上和沿海岸外缘岛屿上各基点之间的各直线为基线,从基线向外延伸12海里的水域是中国的领海。

专属经济区是领海以外毗邻领海的一定宽度的水域,根据《海洋法公约》规定,它从领海基线量起不得超过200海里。它的法律地位既不是领海也不是公海、法,沿海国对于专属经济区不拥有领土主权,只享有公约规定的某些主权权利。沿海国的权利主要体现在对该区域内以开发自然资源为目的的活动拥有排他性的主权权利和与此相关的某些管辖权,由此对其他国家在该区域的活动构成一定的限制。专属经济区不是本身自然存在权利,需要国家以某种形式宣布建立并说明其宽度。专属经济区的制度不影响其上空和底土本身的法律地位。其他国家在这个区域享有航行和飞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以及与此有关的其他合法活动的权利。

太平岛面积约0.45 平方公里,长约1400米,宽约400米。平均高出海面3米多,岛中部低落,外缘隆起,为珊瑚块、贝壳组成的沙砾堤。是南沙群岛中唯一有淡水的岛屿,但并不适合饮用。太平岛位于南沙群岛西北部,堪称“南海心脏”,距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守的西沙群岛约400海里,距台湾本岛的高雄市860海里,距离菲律宾苏比克湾基地约440海里,距马六甲海峡东口的新加坡仅540海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1988年中.越赤瓜礁海战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曾经在该岛停留了一周时间,补充了大量淡水和其他物资.

四、南海问题的成因分析

1、中国海军远洋控制与作战能力限制

巡洋舰(Cruisers)是在排水量、火力、装甲防护等方面仅次于战列舰的大型水面舰艇,巡洋舰拥有同时对付多个作战目标的能力。历史上巡洋舰一开始是指可以独立行动的战舰,而与此相对的驱逐舰则需要其它船只(比如补给船只)的帮助。但是在现代这个区分已经消失了。

现代巡洋舰排水量一般在0.8万吨-2万吨,装备有导弹、火炮、鱼雷等武器。大部分巡洋舰可携带直升机。动力装置多采用蒸汽轮机,少数采用核动力装置。随着海军航空兵的崛起,巡洋舰的地位日渐衰落。在现代战争中巡洋舰实际上已经消失了,它们的作用完全被驱逐舰代替。

当代世界最著名的巡洋舰为两级: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以及苏联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但现在,驱逐舰大型化,巡洋舰与驱逐舰的区别也只有吨位上了,现代巡洋舰排水量一般在0.8万吨-2万吨,中国现在最大的驱逐舰是170和171号舰满载7000多吨。现在我国最新的驱逐舰169武汉号(亚丁湾护航)排水量有7500吨。171也有7000多吨。

航空母舰(Aircraft Carrier),是一种可以提供军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军舰,所以人们称之为“浮动的海上机场”。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的机场情况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航空母舰的主要任务是以其舰载机编队,夺取海战区的制空权和制海权。航空母舰的武器就是它所运载的各种军用飞机。航空母舰的战斗逻辑是用飞机直接把敌人消灭在距离航母数百公里之外的领域。航空母舰载运的战斗机,攻击机,预警机,反潜飞机或直升机来攻击、防卫或搜索距离航母数百公里之外的敌人。其它的作战舰艇则以保护航空母舰的操作安全为第一优先,其次是支持航舰的攻击任务,并且担任人员的搜救工作。

航空母舰战斗群虽然航舰能投射大量的空中武力,但是舰艇本身的防御能力薄弱、所以需要其它舰艇,包括水面与水下舰艇提供保护。

2010年的夏天,一艘航母牵动了西太平洋。

7月25日,美韩联合军演在日本海展开,这是自1976年以来,美韩进行的最大规模军演。在韩国“天安”号事件的余波下,军演的意图显得十分微妙。但中国民间与专家却把更多的关注给了那艘近300米长的大家伙——美军惟一一艘前沿部署的航母:“华盛顿”号。在中国专家眼中,全副武装的“华盛顿”号出现在中国近海,将会是“对中国领海和海岸线的直接威胁”。“华盛顿”号航母最终出现在了日本海海上。没有人知道,“华盛顿”号的航海图在美国、中国、韩国之间经过了多少拉扯,才得以确定。有军事观察员评论说,韩国泄露了航母行踪引发了中国民间强烈反应,这让美国觉得,不该给世界留下它正在把中国逼进死角的印象。

航母是东亚国际关系的一支晴雨表。当它默默无闻时,亚洲晴空万里;反之,则是山雨欲来。但谁都承认,航母就是一种话语权的体现。美国在战后历次国际危机中的经验是,美国的强权离不开航母。

现在,提到航母,越来越多富裕了的亚洲国家都会两眼放光。一位不愿具名的海军军官向记者感慨,当中国还沉浸在善良、平和之中时,周边的国家早已在悄悄磨着自己的刀。

中国海已经成了战略洼地

提到在亚太-印度洋活动的航母,美国、俄罗斯两个传统海洋强国就不必多说了,这片区域内的国家在航母上的戏份正在加重。

印度是战后唯一一个长期保有航母的亚洲国家。“维克兰特”号虽然是英国的淘汰货,但其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取得巨大战果——据印度自己的统计,共击沉巴基斯坦舰艇8艘,击沉、俘获巴商船近百艘,让印度海军从此对航母爱到无法自拔。

2009年末,印度咬牙同意了俄罗斯对“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的新要价。从11亿美元到23亿美元,这艘二手航母的报价翻了一番,但习惯了咖喱口味的印度人还是强忍着喝下了这碗俄罗斯红汤。除了外购,印度自造3.75万吨航母的龙骨已在2009年2月铺设,印度对外宣称自制航母将在2014年下水。

除了印度,泰国也拥有一艘西班牙制造的轻型航母“差克里·纳吕贝特”号,该航母的入役标志着航母决不只是大国海军的专利,而是国家威力的象征,一度让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颇为心动。

至于东亚的几个强国,虽然至今还没有航母,但却心照不宣地玩起了门槛战略。

日本曾拥有西太平洋最强大的航母战斗群,二战结束至今,虽然日本一直没有突破拥有航母这一道槛,但却不妨碍其无限接近。2009年9月,日本“日向”级第二艘“伊势”号级直升机驱逐舰下水。按照日本的习惯,这艘拥有直通甲板的战舰被称为“护卫舰”,但最重要的探测和综合指挥系统,直接采用了航母的标准。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江新凤研究员对此深感忧虑,“日本海上军备大型化发展,目前为止还是说坚守防务,实际上已经突破了不少,说是直升机驱逐舰,其实造的就是一艘航母。”算上“大隅”级两栖攻击舰,日本已拥有5艘堪称准航母的大型舰船,但日本造大舰势头不止。

今年,日本更是将“日向”级后续舰修改成长达248米、排水量超过24000吨的巨舰,这使它几乎比“日向”级大50%。最新出版的日本《世界舰船》杂志披露,“巨型舰艇无论在吨位还是技术上,都已经超越英国、西班牙等国现役航母。”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日向”号还是“伊势”号,这些先进战舰的命名无一例外地取自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海军战沉的战列舰。这给人的印象是,日本将坚定不移地走发展“准航母”,再过渡到真正航母的道路。

另一个造船大国韩国,海洋雄心也在与日俱增。2007年,韩国两栖舰“独岛”号下水。这艘装备有美国进口宙斯盾系统、18600吨级的“两栖攻击舰”,从设计到主战能力指标,处处都瞄着日本的准轻型航母。这艘连舰名都充满着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军舰还有一个值得玩味之处,以韩国的造船能力来说,“独岛”号绝不是终点,它使得韩国海军实力也早非吴下阿蒙。

航母已经出现在亚洲多国的海军建设规划中,这种对巨大政治军事能力的期待让专家惊呼,“难道这是亚洲新一轮军备冷战的先兆?”

中国的问题出在海上

对于亚洲的海上军事态势,美国人过去十年一直未放弃过有针对性的部署。美军亚太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补强关岛。这可以说是美国保持在太平洋地区军事影响力的底牌。

关岛,是距离中国最近的“美国”。最近这些年,美军在关岛大兴土木一直没有停过。按照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报告,美国要扩建安德森空军基地,使其能够容纳海军陆战队空中联队,还要新建一座海军陆战队基地;另外,还要打造阿普拉港海军基地,新建一座深水码头,使之在不远的将来能够满足核动力航母驻泊和补给,同时成为美军新型濒海战斗舰和三叉戟潜艇的母港。

因应关岛基地的强化,美国前沿部署的武装力量也在强化之中。B-1B战略轰炸机、最新改型F/A-18“大黄蜂”战机、全球鹰、战略核潜艇等等过去的关岛过客,现在已经变成了常客。

以前的关岛,是美国和前苏联争夺西太平洋的前线基地,前苏联解体后,关岛也沉寂了很久,近些年的热闹,显然不是为了现在的俄罗斯,西太平洋沿岸的主要国家和地区基本都和美国保持着盟友或友好关系,只有两个国家除外:朝鲜和中国!

没有人会相信美国把那么多的先进武器摆在关岛,是为了吓唬几乎拿不出几艘像样舰艇正常航行到关岛的朝鲜。中国军事专家彭光谦少将说,美军此举是为了阻止中国在太平洋地区势力的不断扩张和壮大。当然,也不排除关岛美军力量的不断增强的可能原因之一,是等待中国传说中的航母。

好在在这一点上,美国“很诚实”从不讳言,“那就是遏制中国的战略。”美国军方经常以无限夸大中国威胁的方式,为持续增强驻关岛的军事力量寻找借口。

美国的军事思维可以从美国前驻华大使普里赫嘴里找到答案,多年前的台海危机时,命令两个航母战斗群向台海出动的,并不是当时的克林顿总统,而是他本人!当时,普里赫到夏威夷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上任刚刚5周。他回忆说:“华盛顿的时间比夏威夷早6个小时。”

美国的行事风格是先把航母战斗群摆在台海附近,再停下来看中国的反应,在他们认为该出动航母战斗群的时候,一刻也没有迟疑。在美国的将军们认为需要做出作战部署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直到接到总统有另外指令的指示,否则会按他们认为有利的战场态势一直推进。“我们现在已经超越该不该建航母这个时段了。”军事专家戴旭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09年中国的商船被劫,暴露了中国的三大短板:第一没有全球定位系统,船员被劫了不知道在哪儿,没法追。第二没有航空母舰,用船只追不上,舰载机可以直接过去拦住他。第三没有远洋基地。“中国威胁论?你连8个海盗都威胁不了,你能威胁谁?中国的问题都出在海上。”戴旭说。

中国的底线在哪里?

解放军上周已经成功地在黄海划下“美军航母禁入”的红线,彭光谦少将认为,美国的妥协只是在试探中国的底线。中美力量对比的变化,使得美军开始加强了对中国的围堵,重返东北亚就是实现这一动作的具体体现。

对于中国而言,保护自己海洋权益的问题越来越紧迫,航母或者是不得已的选择。

当下,南海问题依然如鲠在喉。南沙海域被分割占领,南海岛礁中,越南占了29个,是占据最多的国家;菲律宾占了8个,是占据最早的国家;马来西亚占了5个,是占据最肥区域的国家。此外,还有印尼和文莱分别占了2个和1个。这些国家在南海本来应该属于我国管辖的海域实施海洋资源开发,年产石油数千万吨。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解决海洋领土纠纷的难度可能加大。

南沙距离本土最近的机场超过1000公里,这个距离大大限制了中国战机对南海的控制能力。而据专家估算,航母编队在24小时内可以有500多海里的机动作战范围,可以控制的作战区域在300公里左右,而且其作战的能力也是普通舰艇编队的十几倍以上。

2007年9月,中国海军两艘军舰在北大西洋海域,首次参加了英国航空母舰演习。这种演习活动对中国海军是有价值的——现代航母的综合能力,更是今非昔比。

可以说,在当今世界的主要大国里,只有中国不拥有航母,而且也只有中国还有那么大面积的海洋领土争议。中国打算建造航母作为“蓝水”海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什么意外的事,事实上,中国早已经为之努力了数十年。

从萧劲光做第一任海军司令开始,就已经着手航母的准备工作,用后来的刘华清海军司令的话说:“那时候国力不行。”中国在海洋战略上曾经发生过一些摇摆,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中国分别用“商业拆船”手段,向澳大利亚、乌克兰与俄罗斯采购了“墨尔本”号(1985年)、“瓦良格”号(1998年)、“明斯克”号(1998年)与“基辅”号(2000年)四艘旧航母。按照原计划中国本可以获得1艘比较完整的前苏联航母,但是由于美国干涉,乌克兰当时迫于美国压力单方面撕毁了合同,炸毁了包括2级以上建筑在内的几乎全部设施,实际上中国买的仅有1艘“瓦良格”的空壳子。

美国媒体就曾不打自招地说,中国航母计划“被美国在1994年-1999年之间拦截了多次”。未来十年航母仍是美国海军中坚,但中国不能拥有。

今年7月,公布在互联网上的一张照片显示,停泊在大连的“瓦良格”航母正在被涂覆上某种涂料。

中国的航母梦,萧劲光做过,刘华清做过,无数期盼中国强大的中国人做过。去年3月20日,带着怀疑的态度看待着日本的行动、动机以及解释,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会见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时说:“中国不可能永远不拥有航母。”

我们不应该忽视,这几个已经事实上拥有或正准备拥有航母的国家,在海洋利益或战略利益上,都和我们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冲突。

去年底,中国军方一改昔日的低调与躲闪,首次公开表态将积极认真研究造航母。近两年来,每一个类似的言论都会引发世界各国对中国建造或采购航母意图的热议。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建国后,中国曾经在朝鲜为“联合国军”划出一条底线——38线,并为此不惜一战。1962年,印度试图挑战中国的底线,引发了两个最大发展中国之间的战争。1975年的越南战争,美国通过各种渠道打探中国的底线,周恩来总理告之为北纬17度线。整个战争中,美国地面武装力量基本没有越过这条底线。然而,在中国的海洋国土上,中国的底线在哪里?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航母是国际政治的笔尖,这算是对现代海军最精辟的注解。“强敌环伺”之下,中国人会对克林顿这句话的内涵有更切肤的认识。中国该有航母了。

2、东南亚结盟因素影响:

东南亚国家联盟于1967年8月8日在曼谷成立成员

东南亚国家联盟(10个,截至2009年底):文莱(1984年)、柬埔寨(1999年)、印度尼西亚、老挝(1997年)、马来西亚、缅甸(1997年)、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1995年)。总面积约44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6亿。观察员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候选成员国:东帝汶。

编辑本段总部

东盟秘书处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自东盟一体化后,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一个鼻孔出气,导致中国在处理南海问题上面对的力量从一个个小国变成了一个集团。这在政治上造成不利于中国的态势。南海周边国家不仅共同具备有利的区位优势,在南沙问题上也存在巨大的共同利益。东南亚十国组成的东盟组织一致要求以整体的立场与中国商谈南沙问题。1994年东盟公开宣布“今后东盟成员对外将以集体名义而不以双边名义接受谈判”,不接受任何单边或者双边谈判结果,使我国解决南沙问题变得十分复杂。

3、美日等国的介入

一个多国和松散但有共同目标的非传统行为体可能隐然在成型——“东南亚南沙集团”。——马来西亚专业军事媒体《吉隆坡安全评论》

在南沙没有主权争议但在该地区拥有影响力的美国、新加坡、印尼和澳大利亚,也认为维持南中国海航道自由航行和开放是四国根本利益。

美国军方也许正考虑建立前线基地,以期对抗中国不断增长的军事威胁。由于南中国海是相当“热点”的区域,因此分析人士称越南也许会同意美国在其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以对抗中国。

——美国防分析人士兼美国国防部顾问BobMaginnis

五、南海问题的解决之道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

中国与大部分邻国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但与少数邻国的领土边界问题还没有解决,其中有钓鱼岛和南沙群岛问题。

中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不同主张。中国政府从发展中日关系出发,在坚持一贯立场的前提下,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时同日方达成了将此问题留待以后解决的谅解。1978年10月25日,邓小平同志作为国务院副总理访日,在同日本首相福田赳夫的会谈中,邓小平同志强调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要以大局

为重,并在之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高瞻远瞩地指出,实现邦交正常化时,双方约定不涉及这个问题,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我们双方也约定不涉及。我们认为,谈不拢,避开比较明智,这样的问题放一下不要紧。我们这一代人智慧不够,我们下一代人总比我们聪明,总会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979年5月31日,邓小平同志会见来华访问的自民党众议员铃木善幸时表示,可考虑在不涉及领土主权情况下,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同年6月,中方通过外交渠道正式向日方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中方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立场。

在70年代和80年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建交时,邓小平在同对方领导人会谈中就提出了处理南沙群岛争议的合理主张:南沙群岛是历史上中国固有的领土,70年代以来发生了争议,从双方友好关系出发,我们趋向于把这个问题先搁置一下,以后再提出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不要因此而发生军事冲突,而应采取共同开发的办法。 1986年6月,菲律宾副总统劳雷尔访华时,邓小平同志向他提出,“南沙问题可以先搁置一下,先放一放,我们不会让这个问题妨碍与菲律宾和其他国家的友好关系”。 1988年4月,阿基诺总统访华,邓小平同志会见她时再次阐述了这一主张。他说,“从两国友好关系出发,这个问题可先搁置一下,采取共同开发的办法”。阿基诺总统和劳雷尔副总统都对邓小平同志的主张作出了积极的回应。除“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外,邓小平同志还阐述了“主权属我”的立场。他明确指出,“南沙群岛,历来的世界地图是划给中国的,属中国”,“我们有很多证据,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地图都可以证明这一点”。他还向阿基诺总统声明,中国对南沙群岛最有发言权,南沙群岛历史上就是中国领土。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基本含义是:第一,主权属我;第二,对领土争议,在不具备彻底解决的条件下,可以先不谈主权归属,而把争议搁置起来。搁置争议,并不是要放弃主权,而是将争议先放一放;第三,对有些有争议的领土,进行共同开发;第四,共同开发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增进相互了解,为最终合理解决主权的归属创造条件。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第三代领导人坚持邓小平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立场,同东盟有关国家领导人进行多次会谈,双方专门派代表团就南海的海洋环保、气象、渔业等问题进行具体协商,取得了一定成果。

我国至今不主张把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等方面的争端提交第三方裁决解决。随着主客观形势的变化,也有学者提出,将来未必不可以考虑,利用法律方法来解决南海争端。现在要研究它的可能性,并为此开始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解决南海问题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1、中国绝不放弃中国南沙群岛主权。

2、中国要积极作为,扭转当前在南沙群岛的颓势,巩固中国现在中国南沙群岛的军事存在,择机并逐步建立中国在中国南沙群岛的军事、民间主导地位。

3、避免引发中国与东盟全面对抗。

4、避免因南沙群岛问题引发中美全面军事对抗。

5、软硬兼施、多种准备、灵活应对。

结语:

南海始终是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南海问题的现状在短期内不可能彻底解决,但我国仍应竭力采取一系列措施收回南海主权,维护统一。对我国来说,当前应努力在南海地区实现自身的利益。从战略层面来说,我国要尽快研究制定出具有综合性、前瞻性的“南海大战略”。我国应该尽快改变海洋石油开发中的“重北轻南”的局面,重视对南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同时积极推动海峡两岸共同开发利用南海海洋资源。此外,中国政府应该建设强大的海军,扩充南海军事力量。这是和平解决南海问题最根本的保证,是捍卫我国领土完整、保卫我国海疆安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