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大量进口稀有金属“铼” 或用于新航空发动机★★★★★

中国大量进口稀有金属“铼” 或用于新航空发动机★★★★★

中国大量进口稀有金属“铼” 或用于新航空发动机★★★★★
中国大量进口稀有金属“铼” 或用于新航空发动机★★★★★

中国大量进口稀有金属“铼”或用于新航空发动机★★★

★★

稀有金属“铼”有哪些用途?

“铼”属于稀有金属,是地球上储量很少的有色金属之一,金属铼不仅可以用来当做化学上用做“催化剂”,而且可以制造“电灯丝、人造卫星和火箭的外壳、原子反应堆的防护板”等。

铼是一个真正稀有的元素。

铼是一个非常稀少而且分散的元素,它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所有的稀土元素都小,仅有10-7%,仅仅大于镤和镭高纯铼粉这些元素。再加上它不形成固定的矿物,通常与其他金属伴生,主要存在于“辉钼矿”中。这就使它成为存在于自然界中被人们发现的最后一个元素。

“铼”,作为锰副族中的一个成员,早在门捷列夫建立元素周期系的时候,就曾预言它的存在,把它称为dwi-manganese (次锰),而把这个族中的另一个当时也没有发现的成员称为eka-manganese(类锰)。

后来莫斯莱确定了这两个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是75和43。由于某个未知元素往往可以从和它性质相似的元素的矿物中寻找到,所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从锰矿、铂矿以及铌铁

矿(钽和铌的矿物)中寻找这两个元素。

但直到1925年,才由德国的诺达克、塔克和贝格利用X光谱从大量的矿物和岩石的浓缩产物并命名75号元素为rhenium,元素符号定为Re。

金属铼还可用来制造特种白炽电灯泡及高温电偶。

“铼和钨、铁”形成合金,硬度很高,抗磨性和抗腐蚀性很强。它对很多化学反应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催化功能,因此,也常用作“催化剂”。

铼具有很高熔点,钨铼热电偶在3100℃也不软化,是一种主要的高温仪表材料。

铼和铼的合金还可作电子管元件和超高温加热器以蒸发金属。

钨或钼合金中加25%的铼可增加延展性能;

铼在“火箭、导弹”上用作高温涂层用,宇宙飞船用的仪器和高温部件如热屏蔽、电弧放电、电接触器等都需要“铼”。铼能够同时提高“钨、钼、铬”的强度和塑性,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铼效应”。

铼主要用作石油工业的催化剂。

铼具有很高的电子发射性能,广泛应用于无线电、电视和真空技术中。

中国将大量采购稀有金属“铼”4只概念股或受热捧

发表时间:2014-06-16 09:23:11

同花顺财经获悉,据美媒报道,中国即将批量生产更为优秀的航空发动机。新发动机将适应更高的内部温度,拥有更出色的性能或耐用性,很可能被安装在作战飞机上。

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6月16日(提前出版)一期报道称,这一动向之所以被曝光,是因为有消息称中国正在市场上询价购买大量“铼”,而铼这种稀有金属能够提高涡轮叶片的耐热性。不过,中国生产新型或改进型发动机的时间尚不得而知,但采购需求将从2016年开始,其中部分需求将很可能用于储备。

报道称,除军事效用以外,此举还将威胁到西方三大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厂商(通用电气公司、罗尔斯罗伊斯国际有限公司和普惠公司),因为这些企业有许多重要产品需要用到铼。全球铼供给和铼需求保持着微妙的平衡,生产商会迅速做出反应,满足中国等新客户的需求。

铼的用途还有很多,尤其被石化产业用来生产“催化剂”,但一位了解谈判情况的业内人士称,中国官员已经表示他们的需求将用于生产涡轮发动机。不管怎么说,人们从全球铼消费模式就能看出中国人购买铼的原因:全球约80%的铼用于生产航空发动机。

报道称,经过改进的高温合金将几乎肯定被用在战机发动机上,比如为歼-10和歼-11战斗机生产的涡扇-10发动机。而

中国的铼产量不高,每年两吨左右,国内需求相应的不是很高,但这种状况即将改变。有业内人士估计,从2016年起中国的进口需求将达到每年4.5吨到5吨。

同花顺财经了解到,铼几乎全部伴生于“钼矿”床中,一般钼精矿中铼的含量在0.001%-0.031%之间。

目前A股市场上能够生产“铼”的个股主要有:“炼石有色、新华龙、洛阳钼业、金钼股份”等是市场较为认可的“钼矿”概念股。

可由冶炼辉钼矿的烟道尘中获得的Re2O7。然后加入KCl,再用氢还原而制得。

“炼石有色”上周三明确表示,公司的“铼钼分离”技术前期已委托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进行了多次铼钼分离的工

业化实验,目前公司已经掌握了“铼钼分离”技术,并共同申报了铼分离技术专利,由公司独家使用。★★★★★

此外,铼几乎全部伴生于钼矿床中,目前我国铼的保有储量为237吨,集中分布在“陕西金堆城钼矿、河南栾川钼矿、吉林大黑山钼矿、黑龙江多宝山铜(钼)矿”等矿床中,合计占全国铼总储量的近90%。其中公司钼矿石中伴生有约176.1吨铼金属,约占全球已探明储量的7%。★★★★★

公司根据成都航宇项目进度,计划下半年启动铼钼分离项目。

从盘后的同花顺龙虎榜数据来看,今日铼概念龙头炼石有色

的买入主力是游资。该股今日在买入榜前5个席位中,买一席位为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杭州文二路证券营业部,买入1873万,占当日成交金额的5.43%。买二席位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航空路证券营业部,买入金额为1566万。买三席位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益田路证券营业部,买入金额是1474万元。买四席位是国泰君安交易单元,买入金额1397万元。买入榜5个席位今日合计买入金额7516万元,占该股今日总成交比例的21.78%。

而在卖出榜5个席位中,卖一席位是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深南中路证券营业部,卖出金额3933万元。卖二席位是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世纪大道证券营业部,卖出金额1330万元。卖三席位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贸证券营业部,卖出金额852万元。卖出榜前5个席位合计卖出的金额7575万元,约占全天总成交比例的21.95%。买卖净差-59万元,资金小幅流出。

铼概念股今日的强势,让我们想起了10年9月的稀土炒作,历史能否再一次重演?我们从今日龙头股炼石有色发现,多家游资资金均大幅买入,但是卖一席位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深南中路证券营业部,卖出金额高达4千万,虽然其余的卖出席位表现得相对惜售。我们认为一家营业部独大式的卖出或影响该股短期高度,同时今日炼石有色放量过

大,前期高点13.4元压力过大,短期怕是难以顺势突破。建议投资者等回调后,再适时逢低关注铼概念股。

(同花顺财经原创中心)

中国大量进口稀有金属“铼”或用于新航空发动机

木木毛毛发表于2014-6-16 19:54

报道称,“铼”的使用暗示着涡轮冶金技术的两大进步:提高镍基高温合金的性能;尤其重要的是,可以制造出用于单晶叶片的合金。这两项技术都能使涡轮(尤其是高压涡轮)在更高温度下工作。这样的话,设计者就能加大涡轮压力,进而提高作业效率;或者发动机可以加快燃料燃烧的速度,进而产生更大的推力。另一方面,人们可以把作业温度维持在较低水平,扩大实际作业温度和涡轮机最高允许温度的差值,这样就能延长使用寿命。人们还可以兼顾两方面的考量,同时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耐用性。

据报道,中国工程师已向外国同行证明自己有能力制造出单晶叶片,但中国人在批量生产方面遇到了困难。一名外国工程师表示,有中国同行告诉他,中国只有10%的单晶叶片能够满足使用要求。另一位刚刚和中国工程师聊过相关技术的外国工程师称,中国能否在批量生产过程中保持产品质量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即使制造不出单晶叶片,但只要把铼添加到镍基高温

合金里,就可以提高涡轮叶片的作业温度。铼的熔点为3182摄氏度,镍只有1455摄氏度。

报道称,经过改进的高温合金将几乎肯定被用在战机发动机上,比如为歼-10和歼-11战斗机生产的涡扇-10发动机。据报道,中国的铼产量不高,每年两吨左右,国内需求相应的不是很高,但这种状况即将改变。有业内人士估计,从2016年起中国的进口需求将达到每年4.5吨到5吨,从2016年前后开始发货。这一购买量大约相当于全球产量的10%。假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战机项目全力投产,与之配套的普惠公司F135发动机项目的“铼”消费能力大概也就如此。★★★★★

不过,报道称,发动机的出货情况不会和原料供应完全一致。组装发动机之前必须首先加工原料并制造出优质零部件。假如制造商难以利用新技术提高产量,那么成品产量落后于原料供应量的情况就会更加明显。此外,如果有不合格的叶片被报废,那么用于最早批次产品的大量原料就会被浪费。最后,金属是可以储存的。假如重要原料供应有限,而中国又属于那种不愿依赖外国人的买家,那么购买金属用于储备的可能性就会很高。

世界“铼”储量最高的是智利。

“北方四岛”周边大约蕴藏着16亿吨的石油,1867吨黄金,

9284吨白银,397万吨钛,2.73亿吨铁,1.17亿吨硫,36吨稀有金属铼,号称是世界唯一的高纯度铼矿。

2020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考研考研大纲目录参考书考研经验考研难度解析-盛世清北

2020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考研大纲目录参考书考研经验考研 难度解析-盛世清北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世界上公认的核心技术门槛最高、整体结构最复杂的工业产品,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工业和国防的综合实力。近年来,清华大学多措并举促进航空发动机研究发展。学校已依托航天航空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等成立了多学科交叉的航空发动机研发平台,此外,清华大学还承担了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相关项目研究100余项。 揭牌仪式上,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清华大学具有开展航空发动机研究的良好基础,同时积聚了相关的人才和学科支持。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将立足国家发展前景,聚焦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加强与航空产业界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创新发展。 据介绍,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具有工科基础齐全雄厚、国际交流便利及军民融合深入三大优势。研究院计划在2020年完成科研机构设置和100人左右的队伍建设,并利用2025年到2029年五年时间对标国际化的航空发动机先进技术,在部分核心技术上具备比较优势。2030年到2039年能够形成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创新理论和关键技术,成果产出和转化显著,为“高、远、快、智”飞行器动力提供支撑。 一、招生目录 盛世清北老师解析: 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为清华大学2018年12月18日新成立的学院,将通过人才培养、学科支持等途径,进一步加强与产业界深度融合,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创新发展。 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设计专业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其专业研究方向为行家哦那个宇航科学与技术,初试科目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 202 俄语③301 数学一④960 理论力学,复试内容:材料力学。 盛世清北,专注专注清北考研-保研-考博10年品牌,只为报考清华北大硕博考生及清华北

2020年航空发动机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航空发动机行业分析报告 2020年2月

目录 一、我国航空发动机国产化势在必行,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将迎来重大 发展机遇期 (5) 1、国家级基金战略扶持:预计2017年启动的国家级两机专项计划投入规模 6在3000亿以上 ........................................................................................................ 2、国家安全战略重要保障:两机是工业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是国家安全的重 7要战略保障 .............................................................................................................. 3、产业链条足够长、市场空间足够大:预计未来10年全球两机市场规模将 达到6000亿美元,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发展空间巨大 (8) 二、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现状及标的梳理 (12) 1、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特点:技术壁垒高、经济回报高、研制周期长 (12) (1)技术壁垒高 (12) (2)经济回报高 (13) (3)研制周期长、研制投入大 (13) 2、我国国产军用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 (14) (1)仿制和改进 (14) (2)部分自主设计 (15) (3)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15) 3、我国航空发动机等两机产业链标的梳理 (16) 三、两机产业链:全球维度看切入两机供应体系,国内维度看自主可 控加速技术与产品落地 (17) 1、航发动力:我国航空发动机制造龙头企业,整机制造处垄断地位 (18) 2、应流股份:两机叶片千亿美金赛道,从此有了中国制造 (19)

最新中国高空台建设计划(航空发动机)

世界航空强国" 高空台" 一瞥及二十一 世纪中国" 高空台" 建设计划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是提高飞机性能和更新换代的决定因素之一。作为典型的高科技军民两用产品,航空发动机对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我国至今还没有实现从引进、仿制到自行设计的战略转变,没有一个发动机型号走过自行研制的全过程并装备部队。目前,我国不仅民用航空动力市场几乎已全部被外国占领,而且所有已研制的的军用飞机也是在买装或仿制国外发动机,这种状况不但与我国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而且一旦国际形势突变,或者在周边地区发生局部战争,我空军将因动力受制于人而陷入极大的被动。落后就要挨打! 这种局面令人十分担忧!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现上,航空发动机技术复杂,研制难度大、花钱多、周期长,国家工业和技术基础薄弱;主观上,对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复杂性和规律性认识不足,技术储备不够,经验少;加之摊子大,战线长,重复建设,造成力量分散,包袱重,投资不足;引进、仿制机种过多又没有良好地消化、吸收和创新,特别是一直比较注重型号研制,而对预先研究、打基础的工作却重视不够。世界肮空动力发展的历史说明,一个国家想成为航空强国,建立强大的、高水平的国家级航空发动机试验条件是十分必要的。 从1937 年德国建立起第一座冲压式发动机高空试验设备起,全世界已有德、美、英、法、前苏联和中国相继建立了包括不同类型的高空台在内的大型航空动力装置试验研究基地几十个,高空试验舱近百个,以及不计其数的部件试验设备,这对世界航空动力装置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世界各国航空动力装置试验条件建设的发展历程 1、二十世纪40 年代至60 年代中期的蓬勃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由于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的诞生和发展使飞机突破了音障,并很快发展到两倍以上的音速。这样,单从部件试验和海平面试车台的试验结果己难以准确地确定发动机高空性能和工作稳定性。因此,大型试验设备建设在美、英、苏、法等国得到大力发展。 在这段时间内,美国了建立近10 个试验基地,拥有10 座高空台,包括几

大型飞机发动机的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分析

第23卷第6期2008年6月 航空动力学报 Journal of Aerospace Pow er Vol.23No.6 J une 2008 文章编号:100028055(2008)0620976205 大型飞机发动机的发展现状和关键技术分析 刘大响1,金 捷2,彭友梅1,胡晓煜3 (1.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北京100012;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数值仿真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3.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12) 摘 要:对军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阐述,从国家大型飞机工程的战略目标、大型飞机发动机的重要性和市场前景等方面,对我国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需求、现状和差距进行了初步分析,简要介绍了我国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总体方案,提出了发展我国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主要关键技术,并分别从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国际合作、材料工艺试验条件建设等方面,简要论述了关键技术解决途径与措施建议. 关 键 词: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综述;需求分析;关键技术;措施途径中图分类号:V23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7208209;修订日期:2008204208 作者简介:刘大响(1937-),男,湖南祁东人,教授、博导、工程院院士,主要研究方向:发动机发展战略、发动机总体、稳定性分析 和评定、发动机数值仿真技术等. Summarization of development status and key technologies for large airplane engines L IU Da 2xiang 1,J IN Jie 2,PEN G Y ou 2mei 1,HU Xiao 2yu 3 (https://www.doczj.com/doc/ac4783484.html,mitte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Aviation Indust ry Corporation I , Beijing 100012,China ; 2.Aeroengin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earch Center ,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 ronautics ,Beijing 100083,China ;3.Develop ment and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 Aviation Indust ry Corporation I , Beijing 100012,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 ment stat us and trends of military and civil high bypass pressure ratio (BPR )t urbofan engines for large airplanes has been summarized in t he paper.In t he as 2pect s of st rategical goals ,importance and marketing foreground of t he high BPR t urbofan engines for national large airplanes engineering in China ,t he requirement s ,stat us and gap s of high BPR t urbofan engines in China have been analysis briefly as well as t he int roduction of t he overall engine scheme for t he high BPR t urbofan engines wit h t he main key technolo 2gies for t he engines.In terms of military and civil high BPR t urbofan engines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and test facilities ,some suggestion and app roach have been discussed for t he technical challenges wit h t he develop ment of high BPR t urbofan engines in China. K ey w ords :highbypass pressure ratio (BPR )t urbofan engine ;summarization ; requirement s ;key technologies ;app roach

2016-2022年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现状调查及十三五运营管理深度分析报告

2016-2022年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现状调查及十三五运营管理深度分析 报告 中国报告网

2016-2022年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现状调查及十三五运营管理深度分析报告 ?【报告来源】中国报告网—https://www.doczj.com/doc/ac4783484.html, ?【关键字】市场调研前景分析数据统计行业分析 ?【出版日期】2016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2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现状调查及十三五运营管理深度分析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向、市场前景、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以及我中心对本行业的实地调研,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它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有关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本报告是为了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综述13 1.1 航空发动机的相关概述13 1.1.1 航空发动机的定义13 1.1.2 航空发动机的分类13 1.1.3 航空发动机属“四高”行业14 (1)高技术14 (2)高投入15 (3)高风险15 (4)高壁垒16 1.1.4 航空发动机价值拆分情况17 (1)发动机占飞机价值的30% 17 (2)发动机生命周期费用拆分18 (3)航空发动机部件价值拆分19 (4)航空发动机制造成本拆分20 1.2 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的发展综述21 1.2.1 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工业的短板21 1.2.2 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历程分析22 1.2.3 航空发动机行业生命周期分析23

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近期出台 投入高达千亿

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近期出台投入高达千亿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从有关渠道了解到,备受各界瞩目的航空发动机重大科技专项,日前已经上报国务院,并有望于近期出台。 根据已有信息,该专项预计投入至少千亿元资金支持国产航空发动机的自主研发与制造,这是迄今为止所有重大专项中投资规模最大的一个。 业内人士预计,高达千亿的专项研发资金如果能落实到位,将有效弥补国产飞机发动机自主研发制造能力不足这一长期短板。而随着专项的实施,国内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对于中航工业航空发动机板块的整合预期,也将进一步增强。 政策落地在即 “我们已经开始准备报项目了。”一位业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该专项由工信部而非早先认为的科技部牵头制定。按照工信部等有关部委要求,目前有航空发动机业务的相关企业正在积极准备项目申报,希望能争取到更多专项资金。“该专项资金预计最先投入到基础研究与材料领域,随后会向生产制造环节逐步倾斜。” 这意味着,从去年开始酝酿的航空发动机重大科技专项,出台时间已经愈发临近。去年11月,两院院士师昌绪向国务院建议,将航空发动机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今年6月传出消息,由师昌绪牵头提出的“我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工程咨询研究报告”封笔,航空发动机被列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已经板上钉钉。

长期以来,飞机制造领域受到发动机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的困扰。今年7月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航空装备产业列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第一个项目,明确提出要突破航空发动机核心关键技术,加快推进航空发动机产业化。 今年9月4日-6日,国务委员马凯、工信部部长苗圩、国资委主任王勇、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等一同前往陕西,调研了包括西安航空发动机在内的多家航空企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领导首次带队对中国航空工业进行为期3天的调研,足以说明国家的重视程度。 “目前业内普遍预期专项资金规模是1000亿元甚至更高,我们现在都等着方案最终出台。”一位买方航空分析师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业内人士分析,参照“十一五”有关重大科技专项政策,预计专项方案中除了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相关技术装备研制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外,或还将通过制定相关采购管理办法以及税收优惠政策来鼓励航空发动机的研发制造。 弥补长期短板 在整个飞机制造过程中,航空发动机投入最大、研制周期最长、技术难度最高,是影响整个飞机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所在。因此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也是国内飞机制造业木桶上的一块短板。 飞行器结构力学和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早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国内航空发动机以引进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改进或仿制。

航空发动机叶片材料及制造技术现状

航空发动机叶片材料及制造技术现状 在航空发动机中,涡轮叶片由于处于温度最高、应力最复杂、环境最恶劣的部位而被列为第一关键件,并被誉为“王冠上的明珠”。涡轮叶片的性能水平,特别是承温能力,成为一种型号发动机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个国家航空工业水平的显著标志【007】。 航空发动机不断追求高推重比,使得变形高温合金和铸造高温合金难以满足其越来越高的温度及性能要求,因而国外自7O年代以来纷纷开始研制新型高温合金,先后研制了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单晶高温合金等具有优异高温性能的新材料;单晶高温合金已经发展到了第3代。8O年代,又开始研制了陶瓷叶片材料,在叶片上开始采用防腐、隔热涂层等技术。 1 航空发动机原理简介 航空发动机主要分民用和军用两种。图1是普惠公司民用涡轮发动机主要构件;图2是军用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是飞机涡轮发动机内的温度、气流速度和压力分布;图4是罗尔斯-罗伊斯喷气发动机内温度和材料分布;图5为航空发动机用不同材料用量的发展变化情况。 图1 普惠公司民用涡轮发动机主要构件 图2 EJ200军用飞机涡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图3 商用涡轮发动机内的温度、气流速度和压力分布 图4 罗尔斯-罗伊斯喷气发动机内温度和材料分布 图5 航空发动机用不同材料用量的变化情况

1变形高温合金叶片 1.1 叶片材料 变形高温合金发展有50多年的历史,国内飞机发动机叶片常用变形高温合金如表1所示。高温合金中随着铝、钛和钨、钼含量增加,材料性能持续提高,但热加工性能下降;加入昂贵的合金元素钴之后,可以改善材料的综合性能和提高高温组织的稳定性。 1.2 制造技术 生产工艺。变形高温合金叶片的生产是将热轧棒经过模锻或辊压成形的。模锻叶片主要工艺如下: (1)镦锻榫头部位; (2)换模具,模锻叶身。通常分粗锻、精锻两道工序;模锻时,一般要在模腔内壁喷涂硫化钼,减少模具与材料接触面之阻力,以利于金属变 形流动; (3)精锻件,机加工成成品; (4)成品零件消应力退火处理; (5)表面抛光处理。分电解抛光、机械抛光两种。 常见问题。模锻叶片生产中常见问题如下: (1)钢锭头部切头余量不足,中心亮条缺陷贯穿整个叶片; (2) GH4049合金模锻易出现锻造裂纹; (3)叶片电解抛光中,发生电解损伤,形成晶界腐蚀; (4) GH4220合金生产的叶片,在试车中容易发生“掉晶”现象;这是在热应力反复作用下,导致晶粒松动,直至剥落。 发展趋势。叶片是航空发动机关键零件.它的制造量占整机制造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航空发动机叶片属于薄壁易变形零件。如何控制其变形并高效、高质量地加工是目前叶片制造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先进航空发动机关键制造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先进航空发动机关键制造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轻量化、整体化新型冷却结构件制造技术1 整体叶盘制造技术整体叶盘是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实现结构创新与 技术跨越的关键部件,通过将传统结构的叶片和轮盘设计成整体结构,省去传统连接方式采用的榫头、榫槽和锁紧装置,结构重量减轻、零件数减少,避免了榫头的气流损失,使发动机整体结构大为简化,推重比和可靠性明显提高。在第四代战斗机的动力装置推重比10 发动机F119 和EJ200上,风扇、压气机和涡轮采用整体叶盘结构,使发动机重量减轻20%~30%,效率提高5%~10%,零件数量减少50% 以上。目前,整体叶盘的制造方法主要有:电子束焊接法;扩散连接法;线性摩擦焊接法;五坐标数控铣削加工或电解加工法;锻接法;热等静压法等。在未来推重比15~20 的高性能发动机上,如欧洲未来推重比15~20 的发动机和美国的IHPTET 计划中的推重比20的发动机,将采用效果更好的SiC 陶瓷基复合材料或抗氧化的C/C 复合材料制造整体涡轮叶盘。2 整体叶环(无盘转子)制造技术如果将整体叶盘中的轮盘部分去掉,就成为整体叶环,零件的重量将进一步降低。在推重比15~20 高性能发动机上的压气机拟采用整体叶环,由于采用密度较小的复合材料制造,叶片减轻,可以直接固定在承力环上,从而取消了轮盘,使结构质量减轻70%。目前正

在研制的整体叶环是用连续单根碳化硅长纤维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制造的。推重比15~20 高性能发动机,如美国XTX16/1A 变循环发动机的核心机第3、4 级压气机为整体叶环转子结构。该整体叶环转子及其间的隔环采用TiMC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英、法、德研制了TiMMC 叶环,用于改进EJ200的3级风扇、高压压气机和涡轮。3 大小叶片转子制造技术大小叶片转子技术是整体叶盘的特例,即在整体叶盘全弦长叶片通道后部中间增加一组分流小叶片,此分流小叶片具有大大提高轴流压气机叶片级增压比和减少气流引起的振动等特点,是使轴流压气机级增压比达到3 或3 以上的有发展潜力的技术。4 发动机机匣制造技术在新一代航空发动机上有很多机匣,如进气道机匣、外涵机匣、风扇机匣、压气机机匣、燃烧室机匣、涡轮机匣等,由于各机匣在发动机上的部位不同,其工作温度差别很大,各机匣的选材也不同,分别为树脂基复合材料、铁合金、高温合金。树脂基复合材料已广泛用于高性能发动机的低温部件,如F119 发动机的进气道机匣、外涵道筒体、中介机匣。至今成功应用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有PMR-15(热固性聚酰亚胺)及其发展型、Avimid(热固性聚酰亚胺)AFR700 等,最高耐热温度为290℃~371℃,2020 年前的目标是研制出在425℃温度下仍具有热稳定性的新型树脂基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构件的制造技术是集自动铺带技术(ATL)、自动纤维铺放

2020年中国航空研究院624所招生简章

2020年中国航空研究院624所招生简章 2016年硕士招生简章 中国航空研究院624所(又名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隶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我国大型航空发动机预先研究中心和综合试验研究基地。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200余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专家4人,省部级专家21人,省学术与科技带头人5人,研究员48人,高级工程师312人)。拥有比较完整配套的整机试验设备--大型连续气源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简称高空台),以及大、中型零部件试验设备37台(套),其中1/3的试验设备属于国内领先水平或是独一无二的。高空台(亚洲唯一)在96年被评为'95全国10大科技成就之一,97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特等奖,并确定为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重点试验室。另外还配有比较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动机设计软件。 中国航空研究院624所是国内高性能航空动力装置预先研究的技术抓总单位、航空发动机核心机的总设计单位,已取得各项技术成果1600多项,其中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180多项,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美、俄、英、法、德、日、加拿大、印度等国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经常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 中国航空研究院624所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40余人,研究生导师46人。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多年来与北航、西工大、南航等高校共同致力于高层次航空人才的培养。 目录说明 一、工学硕士专业: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14人);航空制造工程(1人) 二、招收的研究生均为定向培养,从录取报到之日起即为我单位职工,免交学费,定期发放生活补贴并根据成绩享受奖学金,毕业后留单位工作,待遇从优。

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2016年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现状及2017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近年来,我国已经形成较完整的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和相应的 生产布局。2011年我国整个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约为200亿元人民币,其中军 用约占70%;民用约占30%,预计到2020年,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市场规模将 突破千亿元大关。 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及预测,2011年-2020年如下图所示: 一、航空发动机整体情况 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动力源,是决定飞机性能的重要因素。航空发动机集中 了机械制造行业几乎所有的高精尖技术,因此航空发动机技术水平的高低是一个 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能制造飞机的国家很多,但是能独立研制 航空发动机的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而全球民 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基本被欧美企业垄断。 航空发动机产业空间广阔,未来20年全球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将达到 14,360亿美元,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将达到4,300亿美元。 二、航空发动机电子技术 随着发动机测试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发动机系统已从传统的机械系 统向机电系统发展,而且发动机电子技术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在航空发动机领域, 以发动机参数采集器和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为代表的发动机电子系统的采用极 大推动了发动机电子技术的发展。 (一)发动机参数采集器基本情况 发动机参数采集器属于发动机状态监视装置。这类设备主要进行发动机重要 参数的采集、处理和存储,发动机气路参数趋势分析,发动使用寿命监视,发动 机振动监视,发动机健康管理等。发动机参数采集器可以跟踪采集航空发动机运 行中的工作状态和故障信息,并进行处理,分析出航空发动机部件的性能退化情 况或者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对故障进行诊断、分析故障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 势,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这类电子状态监视与故障诊断系统对航 空发动机早期故障诊断征兆的及时发现与及时处理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避免相关 事故的发生,保障飞行安全,同时还可以“视情维修”,大大节省维修成本与维修 时间,对使用方和维修商都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目前国内外飞机都逐渐采用发动机参数采集器取代传统的发动机仪表,新飞 机制造和老飞机改造产生了较大容量的市场。晨曦航空是国内率先研制发动机参 数采集器的企业之一,是国内直升机发动机参数采集器最大供应商。 (二)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领域基本情况

中国航空发动机现状·症结·差距

中国航空发动机现状·症结·差距 近年来,中国的航空事业呈现井喷发展之势,每年各型新飞机以超过大众想象的速度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也常常被业内外人士提出:现在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到底怎么样?何时能迎头赶上?中国航发有值得珍视的“家底” 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创建于抗美援朝时期,历经维护修理、测绘仿制、改进改型、自主研制等发展阶段,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如果从开始整机研制的1956年算起,至今恰好62年。回顾往昔,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航发事业不仅为航空武器装备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技术与产业基础。这是不争的事实,有值得我们高度珍视的“家底”。家底1.基本建成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体系 以发动机设计研究院所和主机生产企业为核心,建成了包括一批专业化配套生产企业和科研所在内的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体系。迄今,我国以航空发动机为主业的企事业单位共26家,其中设计研究所4家,主机生产企业6家。年销售收入大约300亿元,军航发和民航发之比大致7:3,其中军航发的制造与维修比例5:1,民航发维修与零部件转包

比例接近1:1。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AECC)成立时,对外公布的集团从业人员9.6万,总资产1100亿元。家底2.基本具备研制生产所有种类航空发动机的能力 关于中国航发的产能似乎一直未作正式发布。笔者从2009年的中国航空博物馆空军装备展上获得了一组公开数 据(截止时间应为2008年),在对未列品种和产量数据进行补正后,笔者估算:从1956年至2008年的52年间,涡扇、涡喷、涡桨、涡轴和活塞式发动机等5类航空发动机总产量约57000台。按年平均数外推10年,即从1956年到2018年的62年间,我国航空发动机的总产量不低于67000台,即年产量大约1100台。国产航空发动机数量占现役军用配套总数的90%以上,基本满足了国产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和直升机等航空装备的需求。近年来,一批新的高性能发动机开始研制,有的已经获得突破,如“太行”系列大推力、推重比8一级涡扇发动机,并有了2的量产能力。家底3.构建7基本完整的科研条件与基础设施即使是在国家财力不够、投入不足的过去,仍然构建了包括高空试验台等在内的一大批高水平基础科研设施。近十多年来,国家对航空发动机的投入大幅增加,科研设施条件得到全局性的显著改善。 中国上海的COMAC的总装厂内,C919第一架机正在安装CFM国际LEAP-1C发动机的推力反向装置。

西安各大研究所待遇(超详细)

很多虫子在此发帖问及研究所待遇情况,在此搜罗一些资料供大家参考,很多都来自互联网,本人曾在以下某研究所工作多年,了解一些行情。(2012年4月以后的数据) 第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618所 主要业务:飞控,惯导,光学;主要对口空军。公认西安第一所,确实!大多数部门都不错,基本年总收入超过10万,差点的部门也超过8万。地理位置好,福利不错。工作强度适合工大学生,不是太忙,但也不闲,时不时的加班。建议去。 第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03研究所(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主要业务:陆军总体单位。陆军兵种基本都涉及到,非常好!人均收入可以说超过了618,由于是总体单位,所以项目很多。南理工,北理工的学生多,工作强度与618相似。地理位置也不错,位于丈八东路上。也可以建议去以下配套单位,收入近今年增幅较大,逐渐与总体单位持平。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04研究所(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含能材料研究,主要面对海陆空常规武器弹药研发,同时具备民用爆破、液晶材料、无弗催化剂、农药等民用材料的研究能力;薪酬待遇含年终奖(1.5万-4万不等),硕士工程师(5-7万/年),博士及高级工程师(6-9万/年),研究员(8-12万/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05研究所(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光学制导技术研究;薪酬待遇含年终奖(2万-4万不等),硕士工程师(6-7万/年),博士及高级工程师(6-10万/年),研究员(9-12万/年);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第206研究所(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兵器电子技术研究;薪酬待遇含年终奖(1万-3万不等),硕士工程师(5-7万/年),博士及高级工程师(6-8万/年),研究员(8-10万/年); 第三,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504所 兵器集团206所主要业务:地面雷达,面向陆军兵种。。。也属于总体单位,人均收入7-9万。福利好!504所主要业务:卫星导航,空间天线等。。。面向空军。。。收入实际没有大家说的那么高人均(也就7-10万),福利也还可以,同学聚会时聊到这两个所:觉得206比504好一些,缺点:都是长安县,优势:房子便宜,两个能去就去,较好。 第四,中电20所,航空631所(并列) 20所主要业务:通讯产品,海军雷达,导航;面向海军,空军。内部计算出的2010年全所平均收入超过7万(不算车间的工人),有分房可能性,工作强度也不大,福利还可以。 631所主要业务:机载计算机产品,面向空军。收入略高于20所,比20所累一点,分房可能性不大。 20,631离得比较近,地理位置都不错,周围学校较多,后代上中小学很方便。总的来说能去就去吧,也不错的。 第五,6院11所,623所,212所,213所 其他不说了,收入基本都是5万,也凑活,没其他offer去这几个所,混个温饱,找个媳妇生个娃,也能混。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630研究所(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631研究所(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现状和发展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现状和发展 田明 (航空工程系飞动1601 学号:1240801160145) 摘要:燃烧室(又称主燃烧室)是用来将燃油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将压气机增压后的高压空气加热到涡轮前允许的温度。燃烧室是航空发动机三大核心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发动机性能。本文将介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发展的现状和未来,涵盖对燃烧室的设计要求、一些先进的创新燃烧室、燃烧室的一些技术特点和先进的低污染燃烧技术以及对与未来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方面的展望。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主动燃烧控制;氢燃烧;低污染燃烧技术 0 引言 现代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建立在高性能、高可靠性、宽稳定工作范围的设计基础上。由于发动机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推重比,因此,它必须在更高压比和燃烧室进、出口温度下工作,同时期望高功率下热力循环更有效,这将使未来的发动机工作循环不可避免的产生较高的NOx 和烟排放,因此,低污染设计就成为燃烧室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1]本文主要论述现代军用发动机燃烧室和新型燃烧室,并简明论述传统燃烧室的重要改进和设计思想、方法的变化,提出研发的主要框架。 1 现代燃烧室的技术特点 燃烧室是由进气装置(阔压器)、壳体、火焰筒、喷嘴和点火器等基本构件组成,根据主要构件结构形式的不同,燃烧室有分管(单管)环管和环形三种基本类型。 燃烧室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而燃烧室的零组件主要是薄壁件,工作时常出现翘曲、变形、裂纹、积碳、过热、烧穿等故障。[2]为此,燃烧室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地面和空气的各种气象条件和飞行条件下,启动点过迅速可靠。 (2)在飞行包线内,在发动机一切正常工作状态下,燃烧室应保证混合气稳定的燃烧,具有高的完全燃烧系数和低的压力损失系数。 (3)保证混合气在尽可能短的范围内完全地燃烧,燃气的火舌要短,特别是不能有余焰流出燃烧室,还应减少排气污染物的产生。 (4)出口的燃气温度场沿圆周要均匀,沿叶片应保证按涡轮要求的规律分布。 (5)燃烧室的零组件及其连接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及良好的冷却和可靠的热补偿,减小热应力。 (6)燃烧室的外轮廓尺寸要小,轴向尺寸要短,重量要轻,具有高的容热强度。燃烧室的结构要简单,有良好的使用性能,维护检查方便,使用期限长。 2 燃烧室设计和研究方法的进展 2.1 燃烧室设计的重要改变 (1)火焰筒是燃烧室的主要构件,是组织燃烧的场所。由于燃烧室进、出口温度的提高使火焰筒主燃区温度很高,火焰筒壁面温度相应升高,因此,需要更多的冷却空气用于火焰筒壁面冷却,这相应减少了火焰筒头部的进气量。 (2)火焰筒按其制造方法,可以分为机械加工和钣金焊接两种类型;按其冷却散热方式,又可分为散热片式和气膜式。火焰筒进气规律的创新设计与传统设计不同。传统设计是指主燃孔、掺混孔和气膜孔的进气规律;创新设计是指采用火焰筒头部和喷嘴的进气占总进气量的80%~85%,其余为气膜冷却进气的进气规律,基本上无主燃孔和掺混孔,以此实现足够的温升和保证发动机循环工作中的燃烧效率。这更减少了火焰筒的冷却空气,与长寿命设计有很大矛盾。

全球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经验状况

精心整理 全球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状况 ???航空制造是制造业中高新技术最集中的领域,整个制造过程对材料、工艺、加工手段、试验测试等都有极高的要求,而航空发动机技术则是高新技术中的尖端代表。美国国家关键技术计划说明文件将航空发动机技术描绘成“是一个技术精深得使新手难以进入的领域,它需要国家充分保护并利用该领域的成果,长期数据和经验的积累,以及国家大量的投资。 (一)航空发动机技术特点 ???航空发动机的特点在于其工作状况复杂、制造要求高、研制周期长、研制费用高。 表1?航空发动机特点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全球航空涡轮发动机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表2?发动机性能特点 ???国外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战斗机、运输机和直升机这三种类型的发动机上: 表3?三类涡轮发动机发展趋势 ???战斗机发动机和运输机发动机在性能的要求上是各有不同的,战斗机发动机追求的是极限性能和高负荷;而运输机发动机则要求的是可靠性、经济性等指标。而越来越显着的特点就是高性价比则是军用和民用发动机都追求的目标。 ???处于航空发动机技术前列的国家不断实施各种技术发展计划,推动着发动机各项性能的提高,在实施这些技术发展计划的过程中,不断涌现着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趋势显示出高效和经济性是发动机未来发展方向。 表4?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不断涌现的新技术 #p#分页标题#e# (二)国内外航空发动机应用 ???1、军用航空发动机国内外仍具有代差 ???军用航空发动机整机研制生产的国家不多,这与航空发动机技术在各国之间市场化交流相对较少,处于较封闭的状态有关。为了战略考虑,一般各国战斗机所装配的发动机在各国国内或联盟内采购。

航空发动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航空发动机行业现状及发 展趋势预测分析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2016年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现状及2017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近年来,我国已经形成较完整的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和相应 的生产布局。2011年我国整个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约为200亿元人民币,其中 军用约占70%;民用约占30%,预计到2020年,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市场规 模将突破千亿元大关。 中国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及预测,2011年-2020年如下图所示: 一、航空发动机整体情况 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动力源,是决定飞机性能的重要因素。航空发动机集 中了机械制造行业几乎所有的高精尖技术,因此航空发动机技术水平的高低是 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能制造飞机的国家很多,但是能独 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只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 而全球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基本被欧美企业垄断。 航空发动机产业空间广阔,未来20年全球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将达到 14,360亿美元,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将达到4,300亿美元。 二、航空发动机电子技术 随着发动机测试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发动机系统已从传统的机械 系统向机电系统发展,而且发动机电子技术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在航空发动机 领域,以发动机参数采集器和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为代表的发动机电子系统的 采用极大推动了发动机电子技术的发展。 (一)发动机参数采集器基本情况 发动机参数采集器属于发动机状态监视装置。这类设备主要进行发动机重 要参数的采集、处理和存储,发动机气路参数趋势分析,发动使用寿命监视, 发动机振动监视,发动机健康管理等。发动机参数采集器可以跟踪采集航空发 动机运行中的工作状态和故障信息,并进行处理,分析出航空发动机部件的性 能退化情况或者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对故障进行诊断、分析故障原因、性质、部 位及发展趋势,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维护措施。这类电子状态监视与故障 诊断系统对航空发动机早期故障诊断征兆的及时发现与及时处理具有重要作 用,可以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保障飞行安全,同时还可以“视情维修”,大大 节省维修成本与维修时间,对使用方和维修商都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目前国内外飞机都逐渐采用发动机参数采集器取代传统的发动机仪表,新 飞机制造和老飞机改造产生了较大容量的市场。晨曦航空是国内率先研制发动 机参数采集器的企业之一,是国内直升机发动机参数采集器最大供应商。 (二)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领域基本情况

解析 国内外微小型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解析国外微小型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及趋势 导读微小型航空发动机是航空发动机的一个分支,它与用于大型飞机的“航空发动机”有明显区别。微小型航空发动机(Micro Aero-Engine)是一种比较复杂和精密的热力机械,主要为无人机、巡航导弹等提供飞行所需动力,也可以为地面装置提供电力。微小型航空发动机的技术难度没有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那么高,很多国家都可以自行设计并制造微小型航空发动机,实力比较突出的国家有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捷克等。微小型航空发动机主要包括小型涡喷发动机、涡扇发动机、活塞发动机、转子发动机等,其涡轮发动机的推力在500公斤以下级别,活塞发动机功率在100KW以下。太阳谷出版的《国外微小型航空发动机发展状况及市场需求调研报告》针对国外微小型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现状、趋势,国外微小型航空发动机市场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市场规模、未来发展趋势等作了深入研究,对于微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单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国外微小型航空发动机发展现状分析国外微小型航空发动 机的主要研制单位包括:赛峰集团Microturbo公司、荷兰AMT Netherlands B.V.公司、捷克PBS VelkáBíte?公司、奥地利ROTAX公司、德国Jet Cat公司、塞尔维亚EDePro公司、美国Williams International公司等。相关企业在该领域的研

发历史较长,产品较多,技术实力雄厚,特别是Microturbo 公司、ROTAX公司、AMT Netherlands B.V.公司、Williams International公司等拥有许多明星级的产品,在该领域享有国际声誉,产品竞争力非常强。 美国在微小型航空发动机领域拥有很强的技术实力,普·惠公司、Williams International公司、洛克菲勒·马丁公司、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等在该领域都拥有很强的研发实力。 俄罗斯在微小型航空发动机领域也取得了许多成果,俄罗斯的TBД-10涡轮螺桨发动机,是20世纪70年代的产品,俄罗斯把它作为基准发动机,通过改进改型,发展了6种不同功率、不同用途的发动机,这些系列产品是TB,L1-10E,TB Д-20. PZL-IOW,BCY-10和用于运输机上的燃气涡轮发动机、以及用于轻型飞机的涡轮喷气发动机。俄罗斯在巡航导弹领域拥有非常强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开发能力,所研制的巡航导弹在世界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其动力装置的研发实力也在国际上数一数二。 法国的赛峰集团Microturbo公司是微小型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Microturbo公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微小型航空发动机企业之一,其拥有众多型号的微小型航空发动机可供各种单位选择。2014年,中法两国航空制造业巨头宣布将成立一个全新的合资企业,以打造成面向全球市场的民用涡桨发动机部件世界级供应商。

航空发动机的世界发展史及在我国未来的发展

摘要: 航空,作为三大交通方式之一,虽然研究应用的起步最晚,但其迅猛的发展,已使其在现如今交通运输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发动机作为精密机械,是航空器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对其发展历史的回顾和未来前景的预测,无疑对整个航空乃至航天领域,都有不可言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精密机械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1.引言 航空发动机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首次动力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个时期,活塞式发动机统治了40年左右。第二个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70多年来,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取代了活塞式发动机,开创了喷气时代。 本文将分“活塞式发动机”、“燃气涡轮发动机”、“世界及我国航空发动机现状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2.活塞式发动机统治时期 传统的活塞式发动机可以分为“液冷发动机”、“气冷发动机”、“旋转活塞机”等三种类型。 提到液冷发动机,有两个不能不想起的人,那就是莱特兄弟。1903年,莱特兄弟把一台4缸、水平直列式水冷发动机改装之后,成功地用到他们的"飞行者一号"飞机上进行飞行试验。这台发动机只发出8.95 kW的功率,重量却有81 kg,功重比为0.11kW/daN。发动机通过两根自行车上那样的链条,带动两个直径为2.6m的木制螺旋桨。首次飞行的留空时间只有12s,飞行距离为36.6m。但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作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成功飞行。[1] 活塞式发动机的发展史同内燃原理的发明密切有关。尚在1673年,荷兰的一位物理学家格尤庚斯的著作中就提出了内燃原理,作者制造了一台利用大气压力的火药式机器的试验装置,首次使用了活塞气缸以转化能量。格尤庚斯的学生巴冰后来承继了他的工作, 同时“发现在气缸内利用火药不可能获得真空”,就想用别的工具——蒸汽,于是他也放弃了内燃原理的研究,后来的热力发动机的发明家和设计者也都走了这条路,而且几乎在二百年期间制造的都是蒸汽发动机。不过蒸汽机的年代对我们非常有意义,因为在此期间,使用了而且在制造上形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