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旅游发展史

世界旅游发展史

世界旅游发展史
世界旅游发展史

世界旅游发展史

人类旅游活动从何时起,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论,但是毫无疑问,旅游并不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旅游旅游旅游旅游是属于人类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活动。原始社会的人类的迁徙迁徙迁徙迁徙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生存的要求,更换生存环境,从而改善生存条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种迁徙的行为不属于旅游活动。旅游不是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真正意义上旅游,是19世纪中叶才开始发展起来的。随着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快速的发展,同时,人们财富的增加,交通工具的改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一系列有利条件大大地推动了旅游活动的发展,以致于在19世纪中叶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该旅行社的出现标志着旅游作为产业开始,也标志真正意义上旅游活动的开始。

一、古代的旅行活动

(一)古代西方的旅行活动

1、古希腊时期(公元前5世纪)

医疗旅行:公元前3世纪,希腊旅游者开始外出旅行,前往药神所居住的胜地访问。

宗教旅行: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宗教旅行的发展最为突出。古希腊的提洛岛、特尔斐和奥林匹斯山是当时世界著名的宗教胜地。在建有宙斯神庙宙斯神庙宙斯神庙宙斯神庙的奥林匹亚,名为“奥林匹亚庆典”是最负盛名的庆典,宙斯大祭之日,前来参观着络绎不绝,节日期间,举行赛马、赛车、赛跑、角斗等运动,这种运动后来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导游手册在公元前4世纪已经问世,其中介绍了雅典、特尔斐、斯巴达等地点,从这一时期开始,广告也以标牌的形式出现了,沿着标牌所引的方向,参观者可以找到路边的旅店。

2、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30年到公元476年)

跨地域旅游:到罗马帝国时期,旅行才开始变的重要起来,罗马帝国的钱币为各国所接受,拉丁语成为当时的通用语言,罗马人可以到西西里、希腊、罗得岛、特洛伊和埃及旅行,而且从公元3世纪起还前往圣地旅行。罗马人还推出了他们的导游手册,用不同的符号来表明各个客栈的等级。

本土旅游:本土旅游也出现繁荣的景象,早期最受青睐的游览地集中在那不勒斯湾一带。大约在公元前150年,罗马人为了军事目的,开始修建公路。到了图拉真皇帝时(公元98—117年),罗马已经拥有8万公里的公路网,北到苏格兰英国和德国、南到埃及和地中海南部沿岸,东至波斯湾,即现在的伊拉克和科威特。随着公路网的完善,在公路边出现了专门住宿设施,如驿站。这些有利条件促使罗马人作远途旅行。

3、阿拉伯帝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16世纪中叶)

宗教朝圣:西方中世纪封建社会比较黑暗,旅行活动处于低潮。但是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兴起极大地推动旅游活动的发展。阿拉伯帝国横跨亚、非、欧洲,在公元8、9世纪到达鼎盛时期,帝国以巴格达为中心,驿道四通八达,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伊斯兰教规定每为信徒要到麦加、麦地那或耶路撒冷朝觐,所以在驿道上宗教朝圣的旅客,络绎不绝。

4、资本主义扩张时期(15世纪起)

海外扩展:15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已是海

上强国,开始对外扩张和财富掠夺。

环球旅行:西方科学已经证明地球是圆的,并且土耳其占据远东、近东,通往印度、中国的海上通路被割断,所以寻找新的航路势在必行,后来才有了哥伦布哥伦布哥伦布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的环球旅行。

5、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初开始)

大旅游:从17世纪初开始,大旅游成为文艺复兴运动所预示的追求自由、渴望知识这一潮流的直接产物。在伊丽莎白的统治下,想在宫廷中谋求一职的年轻人都受到鼓励,纷纷到欧洲大陆旅行以完成学业。西方从17世纪初开始,上流社会的人认为完成绅士教育的人,“大旅游”是其必走的一步。1670年,“大旅游”一词已经得到使用,参与这种活动的人要在一位导师的陪同下,花3年或3年多的时间,遍游欧洲各大文化中心。旅游日程旅游日程旅游日程旅游日程首先在法国长时间逗留,主要是巴黎,然后再在意大利呆上一年,参观热那亚、米兰、佛罗伦萨、罗马和威尼斯,最后经德国和低地国家(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三国),取道瑞士返回。18世纪末,这种风尚已在社会的中上阶层中牢固地确定下来。(二)总结:古代旅行活动的特点

1、旅行活动兴起和发展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直接的关系,从整个古代时期来看,旅行活动主要繁荣在古代文明国家,如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和古中国等。

2、古代旅行中商务旅行人数较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西方和中亚由于政教和一,宗教旅行较为活跃。而在东方,帝王巡游和文人旅行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古代旅行参加人数有限,消遣性旅行只限于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人士。

4、旅行活动的范围与交通工具有很大的关系,在古代旅行时期,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船,速度较慢,所以决定当时的旅行仅是区域旅行活动。

二、近代旅游的兴起

(一)近代旅游业兴起的标志

近代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产业革命,它促进交通方式的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购买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市场,需求的发展刺激旅游供给的发展。

19世纪中叶,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该旅行社的出现标志着旅游作为产业开始,也标志真正意义上旅游活动的开始。

(二)产业革命对旅游的影响

产业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阶段。它首先发生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之后很快向欧洲大陆和北美传播,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上半叶,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以发明和使用机器为主要特征,它在生产领域和社会关系上引起了根本性变化,也为旅游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1、产业革命首先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导致工人实际购买力的提高。

2、产业革命培育了一个巨大的商务旅行市场。产业革命之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不断地向外输出商品。印度是受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的典型国家,棉纺织业首当其冲。

3、工业革命极大地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城乡之间人员的流动量,这种人口的迁移活动间接地刺激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4、产业革命推动了新式交通工具的产生,促进旅游蒸汽时代到来。

(三)托马斯·库克与旅游业的诞生(附:库克简介与旅游业的诞生)

三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二战以后,世界结束了长期战争局面,经济开始持续稳定地发展,交通稳步改善等,旅游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旅游需求持续稳定的扩大,促进旅游供给不断地增长,同时,各地区之间、国家之间旅游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并且,旅游需求的增长,也推进旅游方式的改变,在传统度假旅游的基础上,各种新兴旅游活动层出不穷,如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探险旅游等等,这些特征共同构成现代旅游。

(一)现代旅游发展的战后背景

1、飞机在旅游中的应用

2、私人汽车的普及

3、大众旅游兴起:二战以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和支付能力的提高对旅游的迅速发展和普及起了极其重要的刺激作用。大众旅游的时代已经到来。

(二)现代旅游兴起的原因

1、战后经济的发展

2、个人收入的增加

3、闲暇时间增多

4、运输条件的改善

5、政府对旅游业的扶持

(三)现代旅游发展的特点

1.增长的持续性。自上世纪50年代起,世界旅游活动的发展持续不衰。在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国际旅游者平均每年递增9%。进入70年代,受能源危机、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国际旅游发展速度有所减缓,旅游者人数平均增长率为4.6%。80年代以来,国际旅游人数年平均增长4%,90年代平均增长6.5%。并且,据有关专家介绍,世界旅游活动持续增长的趋势还将继续保持下去。

2.普及性、大众化。与古代旅游和近代旅游相比,旅游活动主体的构成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二战之前,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精神享受,其参与者主要以社会的上层人士、统治阶级为主,他们仅是社会力量中极少的一部分。而在二战之后,随着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社会财富增加,越来越多人们有经济能力去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从而使旅游活动在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演变为一种社会性活动。

3.地域的广泛性。战后世界格局总体和平稳定,旅游资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加上各个国对旅游业的重视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洲际旅游、南北极旅游、巅峰珠穆朗玛登山游甚至月球旅游等。

4.旅游需求的多样性。面对经济全球化潮流,旅游业在推进标准化的同时,个性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包价旅游已经远远地不能满足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新兴的自主游、自助游将逐步超过包价旅游的发展,从而领导世界旅游的潮流。同时,旅游队伍逐步扩大,各种各样的旅游需求要求旅游供给的相应发展。如生态旅游,就是旅游者要求回归自然的强烈体现。探险旅游、自驾车旅游、绿色旅游等等各种名目繁多的旅游产品都是旅游需求多样化的具体表现。

5.竞争的激烈性。国际旅游是服务贸易的重要部门,国际旅游收入相当于世界货物与服务出口收入的8.1%,大大超过了汽车、化工、食品及石油等产品的出口收入。今后旅游业的竞争将不仅表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国家与

国家的竞争。

(四)现代旅游市场划分

1、欧洲市场:

欧洲旅游市场包括整个欧洲地区,它是全球最大的客源输出地和最大的旅游接待地。

2、美洲市场:

美洲旅游市场,包括51个国家和地区,通常把美洲分为北美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3、东亚及太平洋市场:

东亚及太平洋市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东帝汶、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其他南太平洋岛国和地区。

4、南亚市场:

南亚市场,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等国。

5、中东市场:

中东市场,包括西亚的伊朗、巴勒斯坦、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联酋、阿曼、科威特、卡塔尔、巴林、土耳其、塞浦路斯和北非的埃及等国。

6、非洲市场:

非洲市场,共有53个国家,目前已全部独立。非洲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迷人的自然风光,奇异的野生动植物,发展旅游业有较大的潜力。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正文 (3)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5)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6) 三、我国旅游业发展对策 (7) 四、旅游营销的变革 (8) 参考文献 (12)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06春工商管理专科 XX小四号、宋体 【内容摘要】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 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旅游业一般分为国际旅游业和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持续快速增长,旅游产业对社会经济作用的带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旅游业三大市场实现全面恢复并较快增长,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 2011年全国旅游业的预期目标为:旅游业总收入1.72万亿元,增长11%。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国内旅游业是为国内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业,它关系到国内游客、旅行方式、膳宿供应设施和其它各种事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投资趋势及对策 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旅游业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山川秀丽;进入21世纪,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世博会、亚冬会等;加之全国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的形成趋势,新形势的出境旅游、工业,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等,必将给我国旅游业带来蓬勃发展。下面先看看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从《中国旅游发展现状》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到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如下: (一)经济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业发展规划范本

上海市浦东新区“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纲要版 第一章本规划编制的背景、任务、作用与目的 一、规划背景 浦东新区功能定位及相关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历史转折和机遇。上海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浦东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快速发展的要求和“一个作用、三个区”的新定位为现代服务业在更高能级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先导性产业、同时作为浦东“1+4+4”现代服务业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发展同样面临着新的机遇。而另一方面,浦东旅游业经过“九五”、“十五”期间市场驱动下的超常规发展后也开始进入平稳期,并同时暴露出超常规发展所伴随的一些问题,旅游业自身也有借助新的机遇实现能级提升和开拓性增长的内在要求。基于对上述背景的认识开展本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项目 《浦东新区“十一五”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其中包括住宿业发展规划(参见《上海市浦东新区旅游住宿业发展专项规划》)。 三、作用与目的 根据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指导浦东旅游产业发展、引导社会旅游资源配置、决策重大旅游项目安排;确定浦东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产业布局、规模、速度以及具体对策、措施,为未来五年内浦东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宏观指导性意见。

第二章浦东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一、发展现状与成绩 1、成绩和经验 初步确立了旅游业产业地位。2005年,浦东新区旅游业景点、旅行社和宾馆三大行业共接待游客1650万人次,“十五”期间年均增长7.5%。2005年,三大旅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57.71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2%。2005实现旅游总收入202亿元,根据市统计局提供的经验数据,浦东旅游增加值约占GDP比重为3.6%(低于当年上海市相应比重6.4%),占新区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基本实现了“十五”旅游规划确定的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目标定位。 形成了良好的旅游接待能力。截至2005年底,在浦东注册的旅行社83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家,国内旅行社70家,分别约占上海市总数的11.9%和20.72%。共有各类宾旅馆470家,客房23524间,床位40,076张。其中高星级宾馆28家,客房8626间,占上海市总量27.5%。拥有万豪、凯悦、洲际、喜达屋、雅高、香格里拉等6家全球知名的国际酒店管理集团旗下共13个国际著名酒店品牌。拥有14个主要旅游景点,其中国家4A级景点4家,占上海市总量23.5%。形成了良好的旅游接待能力。 建成了相对成熟的陆家嘴—花木都市综合旅游会展板块。经过“十五”期间的继续开发,陆家嘴-花木地区基本形成了景点相对集中、旅游服务设施比较齐全、能在空间上产生集聚效应的旅游板块。同时区域集中专业会展场馆和高星级宾馆为主的会展场馆面积已超过15万多平方米,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会展基础和接待设施体系。2005年,该区域接待游客近1500万人次,举办各类会议1500多次,出租展览面积237.87万平方米,占上海市总量63%,奠定了作为重要会展城区

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史

中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史 孔若水1006101207 中国旅游历史很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并且从未间断过。这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国旅游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化。 早在几千年前的神话传说中,就出现过好多类似于现代的旅游的事情,比如皇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尧舜禹都曾经云游四方。大禹为了治水,走遍了九州,三过家门而不入。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与故事虽然属于虚构的畴,但依然是远古时代人们现实生活在某种程度上的客观反映。它们至少说明:旅游几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旅游的第一个重要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道路交通比商周时期有了提高,商旅因此而兴盛,于此形成了中国早期的旅游思想。 此时期,交通比以前有所发展。陆路交通方面,当时已有“国中之道”和“野鄙之道”的区分。驿路四通八达,形成了陆路交通网。还有许多历尽艰难筑成的道路工程,如国修筑的褒斜道栈道,齐鲁建设的黄淮交通网络等。水陆交通方面,这时期不仅利用自然河道,还广为开凿人工运河。比如吴国开凿的邗沟,国开凿的鸿沟等等,大大便利了南北航运。此时的造船业已较为发达,吴越两国是其代表。战国时期中国的造桥技术也臻于成熟,国建造的中渭桥是中国古代相当著名的一座桥梁,充分显示了当时造桥技术的高超。随着旅行活动的频繁,此时期的旅游业也有较大的发展。 此时期各诸侯国为了自己的生存与争霸,竭力发展经济,并非常

支持商业,因此商业旅行十分兴盛。而君主贵族的狩猎旅游活动十分普通,楚襄王、蔡灵侯、楚昭王等人都是典型的旅游君主。此外,民间的旅游娱乐活动已相当普遍。此时期的孔子就是一位大旅行家。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周游列国,足迹遍及、、、四个省份。 汉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初盛期。远行成为这一时期的旅游活动的主要特色。 始皇统一全国后,规定车宽一律六尺,一边通行全国。水路交通方面,凿修了长34公里,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使南方地区只经水路便可与中原荆楚吴越相通。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相继修筑了“回中道”、“褒斜道”、“子午道”等,并最终形成了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交通网。汉代又不断开拓对外交通。当时有著名的丝绸之路,还有一条通向南方的“灵关道”。汉时代的交通工具较以前也有很大发展。 此时期的旅游活动中,最突出的是帝王巡游,代表人物是始皇和汉武帝;使者远行,突出实例是骞通西域;学者周游考察,典型为司马迁周游写《史记》。 旅行与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进行一种文化交流,不同的旅行者就是不同文化的传播者。汉时代,通过众多的旅行者,中国文化从东西南三个方向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广泛交流。 而且,游记在此期间萌生。比如枚乘《七发》和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除游记外,汉时期还有一些反映旅游活动的诗歌。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内容摘要 本文叙述了中国旅游业从入境旅游到国内旅游直至现如今可以出境旅游,之间一次次的跨越,一次次的改革。最后说明只有发展好科技才能使旅游业继续兴旺发达。本论文主要从网络上和各大报纸上调查,从中了解到了我国旅游业一次次大的跨越,科技的提高对旅游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旅游业的提高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持续发展旅游业,必须不断完善和提高科学技术。 关键词:旅游业、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科技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一、简述旅游业 旅游是在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适度满足后的一种新的消费行为,一种带有浓厚文化内涵的群体活动。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的旅行和暂时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业是以旅游市场为对象,有偿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所有行业和部门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旅行社、交通客运部门和以旅馆为代表的住宿业部门。居于这三个部门的企业因而也构成为三种类型的旅游企业,即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三者构成了现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疆域辽阔,既有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也有粗犷豪迈的西北风情;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目前已经公布了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还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习俗和风情很容易使人产生很强烈的向往之情。所有这些,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阶段 我国的人口众多,国土辽阔、风景秀美,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旅游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经过了和其他一些国家不同的发展历程。一般来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先发展国内旅游,再发展国际旅游,我国却先发展了入境旅游,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发展了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 (一)入境旅游的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国家旅游局设立在外交部下,当时完全是出于外交的需要,旅游接待活动的对象主要是友好国家的团体和友好人士,为其提供民间交往的便利方式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入境旅游。 1978年,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中国旅游业基本上是一张白纸。在这个背景下,邓小平同志从资源综合利用和经济产业高度提出要积极发展我国旅游业.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尤其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时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旅游业,他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中国旅游业从70年代末开始崛起。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讲课讲稿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2008-5-16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在加入北京2008将举办奥运会,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形成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等时代特点的推动下,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其新趋势较为显著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会蓬勃发展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随着教育,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进入21世纪,人们的旅游需求向多层次方向发展,因而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成为新的热点。 (一)工业旅游的兴起所谓工业旅游,就是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线,生产工具,产品和厂区等为对象的专项参观活动。20世纪工业旅游起源于法国,当时雪铁龙公司让游客参观其生产流水线,欣赏其汽车生产工艺。后来,世界各地著名现代化工业企业纷纷仿效,汽车、钢铁、飞机、酿酒、饮料、陶瓷等行业先后开放生产制作过程,让游客一饱眼福。甚至,在美国,生产美元的印钞厂也向游人开放。对游客来说,游览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最初是出于好奇心理,后来在参观过程中增长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尤其是专业爱好者,还侍机加深了对生产企业的了解。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不仅能获得一定的门粟收入,而且通过旅游等宣传,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不花钱发布广告的作用。所以,工业旅游发展将势不可挡。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工业企业很少对公众开放,90年代后工业旅游悄然兴起。例如,神龙轿车,可口可乐等著名公司均把生产车间对游客开放;青岛海尔集团和青岛啤酒厂,南京熊猫集团,柳州两面针集团,浙江农夫山泉公司均让公众参观;南京还推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条工业旅游线路,让旅游者了解到南钢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我国工业旅游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旅游产品中的一页空白,为旅游业的发展拓宽了思路。通过工业旅游,宣传了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品牌,

第一章 旅游业发展概述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概述 章节名称:旅游业发展概述 授课时数:一周 教学目的和任务:让学生了解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介绍旅游活动及其分类,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难点是对于旅游市场的把握。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过程: 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一、旅游活动 首先,让学生介绍他的或者是他的亲朋好友的旅游经历,再来分析什么是旅游以及对旅游发展的认识。再通过对比介绍旅游的定义、性质、特点以及旅游活动基本要素和种类。 (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二)旅游的概念 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注意旅游与旅行的区别。 (三)旅游活动体系 客源地(旅游输入地区)、交通运输部门、目的地(旅游输出地区)(四)旅游活动基本要素 游客、旅游吸引物(广义和狭义之分)、旅游服务及设施

二、旅游活动的种类 (一)按地理范围划分 1、国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2、国内旅游 注意:国民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境内旅游包括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1、休闲、娱乐、度假类 2、探亲访友类 3、商务、专业访问类 4、健康医疗类 5、宗教、朝拜类 6、其他 第二节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 首先,介绍旅游活动的主体包括哪些,然后分析什么是旅游资源(注意与旅游吸引物的区别),旅游资源的分类有哪些,中国旅游资源有何特色。 一、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 注意区分旅行者、游客、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 二、旅游活动的客体 (一)旅游资源及其功能 1、概念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对旅游资源的认识,

中国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发展历程 2009-09-18 10:20:26 来源:一大把网站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一场新的全球性产业革命。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核心和国家战略资源。作为当代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 中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了从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并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电信通讯、信息技术和旅游业将成为21世纪服务行业中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那么这三者的结合即旅游业信息化将融合为一种更大的驱动力,不仅给电信通讯、信息技术等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更赋予旅游业发展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现代旅游的流动频度和广度都较传统旅游有了相当大的提高,旅游目的地作为旅游信息最基本的综合体,必须要拥有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以便为各行业、部门及游客提供及时准确的旅游信息服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旅游目的地管理机构,陆续开始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统筹和规范旅游目的地旅游信息的收集、汇总处理和有序发布。把建立、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看作旅游目的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与趋势。 旅游业信息化发展在中国刚刚起步 旅游信息是旅游产业各环节联系的纽带。我国旅游信息化发展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 信息技术最早应用于我国旅游企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国外旅游企业进军中国市场,计算机技术在一些外资和合资旅游企业中率先得到应用。1981年,中国国际旅行

中国旅行社发展历程

及在中国旅行社现形势下对旅游人才的要求托马斯·库克于1845年在英国的莱斯特正式成立了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开始专门从事旅行代理业务。从此,为方便旅游者并服务于旅游者的旅行社诞生了,这标志着近代旅游业开启了新篇章。中国近代旅游业发源于上海。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旅行社是爱国人士陈光蒲先生与1923年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的旅行部,1927年更名为中国旅行社,现为香港中国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之后,我国与1949年在厦门成立了华侨旅行社,现为中国旅行社;于1954年再北京成立了中国国际旅行社;于1979年再北京创建了中国青年旅行社。从而,建成了我国知名度最高的三大旅行社。从旅行社发展历史来看,中国旅行社业发展起步较晚。并且虽然我国旅行社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但是直到1978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后才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行业。 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过程可将其话费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旅行社业发展的前期(1978年以前)。我国实施对外开放以前,我国仅有中国国旅和中国旅行社及其在各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在此阶段,旅行社数量少,从业人员少,旅游活动少,不具备行业规模,但却累积了不少经验,培养了一批人才,为今后旅行社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旅行社发展的初期(1978—1989年)。这一阶段我国旅行社形成国旅、中旅、和青旅三足鼎立的行业垄断的局面。在1985年,为加强旅行社行业管理,国务院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这是我国旅行社行业的第一部管理法规。 3、旅行社发展的增长期(1990—1994年)。1989年国际国内形式风云变幻的背景下,我国旅行社遇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负增长,在旅行社经营者的努力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国际入境旅游得到恢复和更大的发展。 4、旅行社的调整时期(1995年至今)。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管理条例和规定,为我国旅行社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显示,到2000年,我国旅行社总数为8993家。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普及,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已经来到。

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新趋势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新趋势

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新趋势 作者:鲁华 来源:《财讯》2016年第16期 旅游业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被称作“永不落幕的朝阳产业”。旅游不仅包含了历史古迹与城市风貌等元素,也丰富着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其发展也显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旅游业生态旅游旅游 当前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旅游业产业体系和行业规模不断壮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并拓宽了就业空间,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产业中的“朝阳产业”。 (1)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持续增长 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国内居民出境游热度持续增加,出境游人数由2010年的5738.65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10727.55万人。国内旅游热度不减,2010年国内游客达21.03亿人,2014年增长到36.11亿人。居民的旅游热潮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增长幅度较大,2014年达到30311.86亿元。国际旅游收入也保持一定的增幅,2010年为458.14亿美元,2014年增长到569.13亿美元(表1)。为协调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关系,旅行社个数呈逐年增加趋势,相配套的星级旅游饭店个数基本保持在一定数量(表2)。 (2)居民旅游支出逐步增加 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人们越来越多趋向于走出家门,游览山水人文,在消费支出中,旅游所花费的数额呈增长趋势(表2)。2005年国内游客为12.12亿人,旅游总花费5285.9亿元,人均消费436.1元,2014年,国内游客人数翻了3倍,旅游总花费翻了接近6倍,人均花费增加1倍。 (3)旅游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的高速发展,给相关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以住宿和餐营业为例,注册从事餐饮住宿的企业法人由2010年的37308家增长到2014年的45508家,从业人员数量波动不大,体现出该行业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营业额增幅较为明显,2010、2011和2012这三年,增长势头较足,基本保持在每年增长1000亿元的水平,2014年较2013年增幅不大,为8150.6亿元。 旅游业新趋势 (1)出游地的选择发生转变

第三章-国内外奖励旅游发展历程

第八讲课程教案

第三章国内外奖励旅游发展历程 20世纪伊始,奖励旅游从销售业中孕育、诞生,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己经成长为现代旅游业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国内外奖励旅游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 第一节国外奖励旅游发展历程 一、国外奖励旅游的起源 20世纪初,北美和欧洲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方,相对发达的商品经济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了奖励旅游萌生的沃土。早在1906年,美国“全国现金注册公司”就向客户提供了一次免费参观其代顿(Dayto的总部的活动。 二、三十年代在美国芝加哥的汽车销售业中,有的公司管理者为了提高销售额而在开展销售竞赛活动时,为销售人员规定了定额指标,只要超额完成销售指标,销售人员就有资格参加免费的旅游活动。在当时,活动的组织者潜意识中把这样的免费旅游活动归纳为促销手段的一种,认为可以“生利还本”,也就是说这种活动可以给公司带来足够的利润来支付免费旅游的费用,其结果也证明了活动组织者预想的正确性。 于是作为促销手段而产生的免费旅游活动逐渐演变成了奖励旅游活动,并首先受到了销售企业的认可,成为销售企业中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方法。在当时,奖励旅游的最终使用者主要是汽车经销商、电器分销商和保险公司推销员等销售业精英,而这种奖励旅游活动包括全部免费和部分免费两种。 几乎在同一个时期的欧洲,前苏联采取了全面规划以加速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从1928年开始实施了第一个5年计划,斯大林为了激励那些完成政府5年计划的人,曾把他们送到黑海度假两周,形成了最早由政府实施的奖励旅游方式。但是这种奖励旅游活动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并且阶段性明显,对国际奖励旅游的影响不大,所以在文章中没有重点考虑。 俄罗斯休假期 8月是俄罗斯人休假的季节。莫斯科大有“人去楼空”之感,市内以往堵车的路段如今基本畅通无阻,因为大家都出城休假去了。而这时候如果想找谁采访就难了,办公室和家里都没人,手机八成也关机。好不容易打通了,对方回答“我正在某地休假,一切事儿等我休假后再说”。休假是俄罗斯人每年的头等大事,从领导人到黎民百姓,这都是雷打不动的。一位俄罗斯朋友十分认真地对《青年参考》报记者说,“休假是我们的权利,我们必须要用好这一权利。列宁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我们认真休假就是为了更认真地工作。”苏联时期,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甚至集体农庄的工会都给本单位职工发放免费暑期疗养证,提供优惠甚至是全免费的休假疗养条件。如今,除了少数单位和大公司还延续这一惯例之外,绝大多数人休假就只能靠自掏腰包了。俄罗斯人夏天休假不是去旅游观光或参观名胜古迹,而是清一色地奔着阳光、海水和沙滩去的。俄罗斯的冬季漫长,一年中

旅游业的发展历史要点

h旅游业的发展历史 纵观中外历史,旅游是很早就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象。就我国而言,历史上,上自帝王`官宦,下至平民,都有出游的记载。 早在4500年前,就有黄帝出游五山的传说,《牧田之状》记载了周五王西游,秦始皇执政期间七次巡游天下,汉武帝周游天下,隋炀帝三下江南等等,就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而言,其规模之大、行程之远都是惊人的。清代康熙、乾隆二帝也都曾远距离出游,并把江南的园林建筑搬到北方宫廷和御花园中。 除帝王外,官僚、王公贵族外出谋官游称为“宦游”;有识之士,怀抱壮志,游历四方称“壮游”,文学家、画家、僧道的漫游,一般称“玄游”或“遨游”,四处游说者称“周游”。老百姓相伴出游称“冶游”或“郊游”。唐朝以来,元宵节逐渐形成一个“夜游节”,届时,百姓纷纷在夜晚出游观灯;清明出游更冠有“踏青”的美名;重阳登高、赏菊、赋诗等等也都流传至今。 我国历史上记载这些出游的书籍很多,如《诗经》、《山海经》、《重贡》、《水经注》、《徐霞客游记》、《梦溪笔谈》、以及《西洋番国志》、《佛国记》等等,都是出游者的亲见所闻,具有史的意义和及高的文学价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郦道远的《水经注》和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他们已对某些客体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十分有见地的看法,近代的代表作是1934年张其昀的《浙江风景区之比较》和1940年任美锷的《自然风景与地区构造》。 西方的情况也大致相似,在其历史上也出现了许多的旅行家、探险家。马可波罗不仅游历了欧洲,而且到过中国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在他的《东方见闻录》的诱惑下从哥伦布、迪亚士、达伽马直到麦哲伦绕地球一周,进一步兴起了探险旅游的高潮。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以一本《世界珍观奇闻》记录了他5万公里的游程。 近代旅游开始于19世纪中叶,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组织了第一个旅行团,去参加一个禁酒大会。之后,旅游业在欧洲一些国家逐渐开展起来,并成立了旅行社之类的企业。到20世纪50年代,旅游业开始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以后的几十年里,旅游已发展成大众化的活动,旅行业也以成为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收益较高的实业。 导游人员与旅游业的关系。 旅游业是经济产业,导游员的工作,可以实现旅游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可使旅游资源转化为财富。旅游又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通过导游的服务,旅游者可在旅游活动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享受。同时,由于旅游活动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所以导游讲解中要避免谈一些敏感的政治话题。导游员在外国游客面前,代表着祖国,通过导游员的服务工作,可以让外国游客体验和感受我们国家的精神风貌。人们外出旅游,是出于不同的动机,但究其本质旅游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满足人们对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的欣赏和享受。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说:“人们旅游的目地不是有力无处使,有钱无处花,而是为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因此,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以审美为突出特征的消闲活动,是综合性的审美实践。而导游人员正是整个团队的中心,所以导游人员也就成了旅游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从业人员。 导游人员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 学习各类知识,掌握传播技巧,帮助游客体验景观的美学价值。导游员在旅游者的审美活动中,是旅游审美信息的传递者。这就要求导游员必须广泛学习各类知识,认真掌握传播技巧,在导游服务中,通过自己对旅游审美信息的有效传播,帮助旅游者体验旅游景观的美学价值。要做到这一点,导游员就要从以下几点下功夫: 广泛学习各类知识。 当今社会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是很多的,特别是旅游专业更应该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入手,导游是一个杂项,不要求各种知识学的多精,但是应该知道一些。除了专业院校外,如今社

历史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中 国 旅 游 史 期 末 考 查 论 文 2014年12月29日星期一

历史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费倩倩20124050106 摘要:近年来旅游业迅速的发展壮大,预计在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旅游出入境人数最多的国家。然而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除了部分自然资源的开发外,便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而对这一部分的资源的开发,则关系到我国旅游形象的定位,历史文化传承与未来旅游发展的情况等。论文从旅游主体,历史文化本身和社会的要求三个方面研究了历史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怎样运用历史文化很好的服务于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资源游客心理旅游业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旅游从表层意思是指对体现国家历史人、事、物和各种遗迹的旅游。深层次意思是指在旅游的三要素中,旅游吸引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其文化内涵则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历史文化旅游中的旅游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吸引物。 历史文化与旅游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支柱,是旅游发活动进一步扩展的内核,可以从一些历史文化旅游发展很好的地方如西安,利用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来发展旅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并很好的将其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旅游则是传承历史文化思想价值的最佳载体,旅游用其强大的文化传播作用将中国有价值的思想传播弘扬开来。 历史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一、对于旅游者来说 (一)历史文化在旅游的过程中有助于旅游者减缓压力 在当前社会,生存压力非常大,人们更多的选择出游来化解内心的压力,缓解疲劳的身心。忙碌的追求物质生活,失去了内心的信仰,心态的平和,精神世界的遨游。在旅游过程中历史文化的感染下旅游者可以沉浸在历史故事中,领略故事的艺术魅力,感受老祖先的生活,为人处世,丰功伟绩,精湛技艺和留于后人的思想教训等。这些无不给旅游者以净化心灵,抚慰伤痛,补充能量的功效。

改革开放30年旅游业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旅游业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旅游业发展 ?内容摘要 旅游业有"无烟产业"和"朝阳产业"之称,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旅 游业发展环境逐步改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经济效 益逐步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进 入"十五"时期,旅游业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 最具活力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 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1978年转换机制,发展产业型旅 游业。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 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 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 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 济地位。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 点产业,之后,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 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旅游业 被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199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 点。此后,国家计委把旅游项目列入国债项目,铁路部门

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发展阶段来看,1980年以前,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六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提高,国内旅游开始起步;“七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继续发展,国内旅游有较大发展;“八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发展,国内旅游迅猛崛起,这一时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九五”计划时期,产业基础夯实,稳步发展;2001年受世界旅游业整体负增长的形势影响下,中国的旅游业是在困难中继续前进,但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2年中国旅游业是整体回升,四项旅游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10%。"十五"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旅游业坚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发展方针,形成了"三个市场"相互驱动、相互补充的良好局面。 发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回头望去,我国旅游业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不就是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吗,这里面既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智慧,也有无数旅游从业者的智慧,正是大家一起努力奋斗的结晶,使得我国的旅游业也飞速发展,翻天覆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旅游业发展史简介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简要回顾sO100 (一)从“事业型”到“产业型”的转变 我国旅游业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举世瞩目。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1978年转换机制,发展产业型旅游业。1984年中央提出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齐上、自力更生与利用外资一齐上的旅游建设方针,揭开了全方位发展旅游产业的序幕。1986年国务院决定将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正式确立其国民经济地位。1992年中央明确提出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重点产业,之后,中共中央提出的《关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建议》,旅游业被列为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序列的第一位。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此后,国家计委把旅游项目列入国债项目,铁路部门及时开行了数百列旅游专列。中央和国务院的支持为旅游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从发展阶段来看,1980年以前,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六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提高,国内旅游开始起步;“七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继续发展,国内旅游有较大发展;“八五”计划时期,入境旅游有较大发展,国内旅游迅猛崛起,这一时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九五”计划时期,产业基础夯实,稳步发展;2001年受世界旅游业整体负增长的形势影响下,中国的旅游业是在困难中继续前进,但增长速度有所下降;2002年中国旅游业是整体回升,四项旅游经济指标增速均超过10%(见表1)。 表1我国不同时期主要旅游经济指标增长情况(1991~2002年) 注:①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50年》,人数和收入数据为时期加总数; ②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2001年统计公报》; ③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2002年统计公报》。 总之,我国旅游业借改革开放之力,2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二)从旅游小国到旅游大国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2002年接待海外旅游者达到9791万人次,跃居世界第五大旅游吸引国、亚洲首位旅游大国。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2002年增至204亿美元,占全球的4.4%,成为世界第五大旅游创汇国。2002年,中国公民出国(境)人数达1660.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6.84%,成为亚洲地区令人瞩目的新兴客源输出大国。2002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78亿人次,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大、增速最快、潜力最强的国内旅游市常 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1年底,中国旅游涉外饭店11000家,其中,已评定星级饭店8018家;各类旅行社超过1000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300多家;中国旅游业固定资产值达7000亿元,共有各类旅游企事业26万个;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598万人,间接从业人员约为2980万人;共有开办旅游教育的院校1152所,在校生34万人。

中国旅游业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均列世界第五,成为亚洲第一旅游接待大国,成为世界上新兴的旅游大国。我国旅游业的强劲发展对增加就业,解决我国转型期结构性失业发挥重要作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对外开放,促进了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随着入境、出境、国内旅游三大市场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新增长点,全国已经有28个省、市自治区明确将旅游产业定位在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或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可以这样认为,旅游产业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优势产业、动力产业、富民产业和生态产业。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轨迹从一开始,就表现为一种不同于发达国家旅游业发展过程的超常规的发展模式,即旅游业的发展是以接待入境旅游。这种发展模式是由中国旅游业起步发展时所面临的特定历史背景决定的。首先是因为在中国旅游发展的初期,经济发展的水平较低,迫切希望通过旅游行业的波及效应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其次,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外向型特征,是创汇的良好工具。对于缺乏创汇能力产业而又急需外汇发展经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中国来说,发展国际入境旅游不失为良好的选择;通过入境旅游的发展,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可使吸引外资等一系列政策得到落实。因此,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创汇型入境旅游导向,这种发展模式对于在短期内迅速加强接待能力,提升我国旅游业在世界旅游业中的地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超常规发展模式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以入境旅游为主导的超常规发展模式本身就隐含着这样的缺陷:当国内旅游开始大规模发展的时候,大多数旅游企业的供给仍然是与入境旅游的需求相对应的,由此造成了国内旅游需求与供给的严重错位与脱节。 二、主要城市接待功能得到强化,中小城市被忽略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以主要城市为依托起步的。主要的原因,一是这些主要城市受历史社会发展的影响,大都具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客观上会形成一定规模与数量的旅游需求;二是这些主要旅游城市原有基础较好,是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并且具有良好的旅游综合服务能力,旅游接待设施和旅游交通发达;三是通过重点建设这些入境旅游接待的主要城市,可以全面带动以城市为主体范围内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建设,逐渐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重点的入境旅游接待格局体系。可以说,这种以主要城市为主的接待格局是我国旅游业超常规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进入90年代后期,由于旅游生产力布局大多集中于这些主要城市,许多地方出现了接待能力过剩的现象,旅游企业之间的价格大战频频发生。而与此同时,随着旅游产品开发的深入和国内旅游的兴起,中小城市却出现了接待能力不足的情况。 三、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旅游生产力布局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首先,沿海地区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实力,原有基础较好,尤其交通运输条件较好,在短期内能形成较大的旅游经济生产能力;其次,沿海地区与国外旅游客源国及旅游中转国的经济距离较近,旅游需求强度较高;第三,沿海地区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与国外的经济文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

丽江旅游业发展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1990年~1994年上半年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1990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仅有9.8万人次,到1994年也只有2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100万元。? 1994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明确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启动迪庆,带动怒江”的旅游发展思路,并提出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会议结束时提出的12条意见中,积极准备工作、将丽江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列为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会后,丽江市提出并实施了“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加强了机场、公路、玉龙雪山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省长现场办公会议的诸项工作,把旅游业作为骨干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丽江旅游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到1995年游客人数增加到了84.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加到了2.4亿人民币。? 1995年上半年,省政府正式同意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政府提出的申报要求,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同年6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主持会议,召集国家8位A级专家进行论证,正式确定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园林为我国1997年度世界遗产申报项目。丽江古城为首选项目。同年12月25日,丽江县政府决定成立申报工作组,申报工作全面展开。?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全国瞩目的7.0级大地震。丽江又抓住“2.3”大地震机遇,加大丽江的对外宣传,让世界了解丽江,让丽江走向世界;利

用恢复重建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旅游业发展;同时利用恢复重建的条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加快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并取得成功,游客大幅增加。? 1997年12月4日,意大利那布勒斯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尚无文化遗产的空白。随后,丽江游客大幅增加。? 经过1996年至1998年三年的地震恢复重建,丽江由云南改革开放的末端走向前沿,成为中国西部极具发展活力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 1998年以后,丽江抓住′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了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树立丽江旅游品牌。1999 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达到了28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8.7亿元,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八五”打基础、创品牌,“九五”抓机遇、图发展,实现数量扩张和规模发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要素,促进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2001年9月,丽江市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丽江旅游要实现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在保持游客数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并围绕提质增效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首先实行了旅游行业自律管理,以行业协会为主,通过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引导,制定行业自律公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有效地遏制了旅游行业的低价恶性竞争。同时实施集团化管理,通过组建旅行社集团公司,实行统一采购、统一促销、统一服务质量、统一对外宣传。旅游主管

绍兴地区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绍兴地区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绍兴市概况 绍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也是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东方威尼斯”。绍兴位于长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西接杭州,北邻宁波,北濒杭州湾。绍兴地处杭州湾南岸,会稽山北麓。东与上虞市接界,东南和西南分别于嵊州市诸暨市毗邻,西和西北部与杭州市萧山区接壤,北部滨海,腹部横贯越城区。东西宽46.6公里,南北长68.5公里,周边长356.59公里。绍兴市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总人口429万,其中市区人口32万。 境内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山脉、平原、海岸兼有。受江山——绍兴大断裂影响,西南部山丘与东北部平原间,界限比较明显。东北部为水网平原,西部为丘陵山地,丘陵山地约占全市面的2/3。绍兴有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人力资源等。 境内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光照充足,年平均温度16.4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处于中、北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地带,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丰富,湿润温和。“三大盆地”气候各具特色。局地性小气候资源丰富。但洪涝。干旱和低温冷汗等常有出现。 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河姆渡文化开始,绍兴至今已有约7000年历史。绍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遗迹、得到印证。越国古都筑城于公元前490年,是春秋时期140多座诸侯城中6个幸存者之一。历史上曾两度为都。中华民族的立国始祖、治水英雄大禹归葬于此,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此,书圣王羲之超凡绝伦的《兰亭序》作于此,陆游千古爱情绝唱的《钗头凤》题于此,范蠡、西施、嵇康、徐渭、秋瑾、蔡元培、鲁迅、周恩来等等历史人物都哺育于此、根系于此。毛泽东有诗赞“鉴湖越台名士乡”。 绍兴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专业市场继续推进,房地产、交通、信息、物流业不断发展壮大。环境建设加强,城乡面貌呈现新气象,人民生活也达到新水平,绍兴正在逐渐发展成一个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新型城市。 二、绍兴地区旅游业(主要指人文旅游)发展swot分析 绍兴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1、文化遗存十分丰厚、完备。从史前古文化遗迹、尧舜遗迹、越国故址、秦汉碑刻、唐宋 摩崖到明清古居,可谓是一应俱全。据统计,绍兴的名人史迹、底蕴深邃的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广泛众多的历史事件共同构成了辉煌灿烂的绍兴文化。这一历史文化的深度和厚度。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2、绍兴市古越文化的发祥地、中国越文化的中心。而越文化是中国历史上三大文化之一。 绍兴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的良渚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之间,是我国古代南方百越文化的中心,又是春秋越国都城。这几千年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及其中心地位和影响,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力上是首屈一指,无可替代的。 3、绍兴名人文化独领风骚。绍兴历史名人占全国的1/30,而且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有重 要的地位,以舜禹、越王勾践、西施、王羲之、陆游、鲁迅等为代表,曾在绍兴生果果,并且可以成为名人,甚至伟人的至少有97人之多。他们留下的史迹、故居、记事及文学巨作,一直闻名海内外,成为我国和世界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宝库中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一部活生生的文史教科书。 在以上人文旅游资源特质基础上,绍兴所衍生形成的“三乌文化”、“酒文化”、“桥文化”、“兰文化”、“石文化”、“戏曲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等,又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增加了独特地域文化个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