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讨论稿.doc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讨论稿.doc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讨论稿.doc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讨论稿.doc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讨论稿.txt两人之间的感情就像织毛衣,建立的时候一针一线,小心而漫长,拆除的时候只要轻轻一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讨论稿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日益加剧。2006年中国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从1990年起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死亡构成比持续居首位,目前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约40%。如果不加以控制,我国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仍将持续增加。因此控制心血管疾病蔓延成为我国21世纪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中之重。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包括: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脑卒中、腹主动脉瘤和外周动脉疾病,是心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早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存在,常在首次发病就有致死、致残的高风险。一系列儿童和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干预研究和动物研究证实,在症状出现前的早期病理阶段有效控制致病因素,将延缓或阻止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成临床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即指已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存在,而疾病尚未发生,或疾病处于亚临床阶段时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以预防个体发生首次心血管事件和减少群体发病率。

ACC/AHA

1997年制定了第一个《心血管病及中风一级预防指南》,并于2002年作了更新,此后相继发布了大量的一级预防循证证据,2006年ACC/ASA联合发布了《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06年WHO公布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和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更新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都强调了心血管一级预防的重要性。我国目前尚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指导性文件,为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战线前移,提高中国医生对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视,合理规范应用一级预防治疗措施,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内科杂志》共同发起,联合心血管病专家、神经科专家、外周血管病专家、肾内科专家共同讨论,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目前我国尚没有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来制定一项完全本土化一级预防指导性文件,但近半个世纪不同国家和种族所作的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研究一致显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适用于全球各国,因此本共识借鉴国外相关一级预防指南,同时应用我国已有的一级预防证据,使之更具有本土化特点。

一、加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将心血管疾病防治战线前移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循证证据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导致的心血管事件和心血管死亡增加,主要是由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据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因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中,大约50%归因于高血压,31%归因于高胆固醇,14%归因于吸烟,大约65%的心血管死亡归因于此三个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2004年全球52个国家参与的Interheart研究结果公布,再次证明,个体未来心肌梗死的发病危险90%可以由目前已知的9种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预测: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精神紧张、大量饮酒。

在我国不同地区14组人群(年龄35~59 岁,17 330 人)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平均随访6.4

年,结果显示,我国人群中缺血性心血管病(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同样与目前公认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约34.9% 归因于高血压, 31.9%归因于吸烟,

11.4%归因于高胆固醇, 3%归因于糖尿病, 约24%归因于其他因素。

欧美发达国家近20年来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下降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密切相关。在欧美发达国家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下降的同时,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却急剧增加。《2006年心血管疾病年报》公布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现患脑卒中700万人;每年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现患心肌梗死200万人;下肢动脉硬化症患病率为2.1%~22.5%。估计目前每年全国心血管病死亡人数达300万人。每年用于心血管病的直接医疗费用已达1300亿元。

但我国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不利。2002年公布的中国城乡居民健康营养调查表明,我国高血压患者1.6亿,烟民3.5亿,被动吸烟5.4亿,血脂异常患者1.6亿,糖尿病4000万,肥胖6000万,超重2亿。1992

年至 2002 年 10 年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患病人数增加了 1 亿,同期大城市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上升40%。每年新增高血压或血脂异常人数1

000万人。在我国人群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的发病率增加的同时,控制率却极低,2002年调查资料显示全国血压控制率仅为6.1%,2006年第二次中国临床血脂控制状况多中心协作研究表明,血脂控制率仅为50%,高危、极高危人群仅为49%和38%,2006糖尿病调查表明糖尿病患者HbA1c达标(<6.5%)仅占25%。吸烟者中只有26%的人希望戒烟,戒烟成功率仅为11.5%,超过70%的吸烟者没有意识到吸烟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在我国,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任重而道远。

二、危险因素评估方法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20世纪末以来,国际上各种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均一致强调,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整体危险评估和危险分层治疗策略的重要性。

目前全球研发的心血管危险初筛工具包括:Framingham危险评估模型、欧洲SCORE危险评估模型、WHO/ISH风险预测图、中国缺血性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模型。Framingham危险评估模型应用最广泛,但该模型高估了我国人群的心血管风险。武阳丰教授等建立国人缺血性心血管发病危险的评估方法和简易评估工具,用于预测我国人群未来10年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血压、总胆固醇水平、超重与肥胖、糖尿病和吸烟。根据该量表,未来1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10%的人群定义为:50岁以上且有3项以上危险因素。该量表仅适用于年龄范围35-59岁人群。

上述危险评分工具计算的是个体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绝对风险,对于年轻个体来说,其未来10年心血管事件绝对风险很低,不能准确识别出危险程度较高的对象,因此2008年内科医师协会心血管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心内科分会组织相关临床和流行病学专家共同制定了“know

your risk”

相对危险评估量表,该量表包括6种元素:年龄、性别、血胆固醇水平、血压、糖尿病和吸烟,强调与同龄健康个体比较未来10年心血管疾病相对危险增加的倍数。健康个体未来10年冠心病平均危险和相对危险量表使用方法见附表1,附图1。该量表适用年龄范围35-65岁人群。

根据不同危险分层决定控制目标和干预力度,不但有益于降低高危患者心血管风险,同时避免了低危患者的医疗风险和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2002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指南建议:40岁以上个体应至少每5年进行一次危险评估。共识专家组建议有2个以上危险因素的个体,应每年进行一次危险评估。

共识:

危险因素评估:40岁以上个体应至少每5年进行一次危险评估。有2个以上危险因素的个体,应每年进行一次危险评估。

危险评估推荐使用国人缺血性心血管病综合危险评估模型,所有40岁以上个体应该了解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的绝对风险。对绝对风险低的个体推荐使用“know your

risk”危险评估量表,了解其心血管疾病的相对危险程度。

三、动脉功能无创检测在一级预防中的应用

加强筛查和早期诊断动脉硬化病变是提高心血管病防治水平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大量证据显示,早在动脉管腔出现明显狭窄或闭塞性病变之前,动脉血管壁即已经发生功能及(或)结构改变。早期筛查并积极干预大动脉功能异常有助于延缓甚至避免管腔病变的发生。目前公认的无创动脉功能检测方法主要为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动脉结构检测方法主要有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踝臂指数(ABI)。

PWV:是反映动脉僵硬度的早期敏感指标,是动脉硬化性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多采用测定颈动脉-股动脉(carotid-femoral artery

PWV, cfPWV)和肱-踝动脉(brachical-ankle artery

PWV,baPWV)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健康成人一般cfPWV<900mm/s,和baPWV<1400mm/s,国内尚缺乏统一的正常值标准。Cf增大提示主动脉硬度增高,baPWV增大提示大动脉和外周动脉的硬度增加。

推荐一级预防使用人群:1)年龄≥60岁的老年人;2)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或有2项以上其他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肥胖、持续精神紧张、缺乏运动);

IMT:是采用高频B型超声探头测定的动脉腔-内膜界面与中膜-外膜界面之间的距离,多选择颈总动脉测量。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颈总动脉IMT是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的独立预测指标。颈动脉IMT每增加0.1mm,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11%。该指标可用于评估整体心血管危险水平。

ABI:是指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的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比值<0.9为异常。通常认为ABI在0.41-0.90时提示血流量轻到中度减少;ABI值≤0.40时常提示血流严重减少。ABI 异常增高(>1.3)时,可能提示下肢动脉僵硬度增加。与下肢动脉造影相比,ABI诊断下肢动脉疾病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阳性预测值为90%,阴性预测值为99%,总的准确率98%。随着对ABI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指标不仅仅限于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诊断,作为

心血管系统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与心血管死亡率以及全因死亡率密切相关。ABI应成为所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高危人群的常规筛查项目之一。

推荐一级预防使用人群:1)年龄<50岁的糖尿病患者伴有一项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2)年龄在50-69岁之间有吸烟或有糖尿病史者,3)年龄在70岁以上者,4)下肢动脉搏动异常者。5)正常时,应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

四、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主要措施

目前公认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精神紧张、大量饮酒。除年龄、性别、家族史和种族不可改变,其他9种心血管危险因素都是可以改变的,因此也是可以预防的。除上述已知的危险因素,血小板的激活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事件的最终共同环节,因此抗血小板治疗也是一级预防的重要内容。

关于“新”的危险因素:近年来,由于研究的深入,“新”的危险因素(主要有C反应蛋白,载脂蛋白a

,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不断出现。2003年美国统计2万余例致死和非致死的冠心病患者的资料,结果发现: (1)

85%以上病例曾至少暴露于一种传统危险因素。(2)早发(男性55岁,女性65岁)冠心病患者中只有10%

~15%没有暴露过任何一种传统危险因素。另外,在复习了373篇关于“新”危险因素的有关文献后,未能证实它们在传统危险因素之外增加对冠心病的预测效果。因此目前认为,从疾病防治角度看,首要的目标仍然是已明确的传统危险因素。

(一)生活方式干预

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膳食不平衡(饮食缺少蔬菜水果、肉类和油脂量过高、食盐摄入过多、大量饮酒)、缺乏运动、吸烟和精神紧张,不仅是超重及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高胆固醇血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还可以直接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炎症和氧化应激加强、促进血栓形成等。研究显示,70%的总平衡膳食

多项研究证实,饮食中降低盐的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增加蔬菜水果、海鱼和谷类纤维素摄入,可显著降低已知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病率。目前所有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指南均建议合理饮食的目标是:低盐、富含水果、蔬菜、低脂(饱和脂肪的摄入量低于总热量的7%,胆固醇摄入<200mg/d)。

规律运动

规律的体育锻炼有益于延长寿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危险。体育锻炼的保护作用主要通过降低血压、控制血糖和体重以及改善心血管功能实现。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以及国家健康学院公布的运动建议中推荐: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93,94]。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相当于快步走等活动。

控制体重

控制肥胖症是减少慢性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一个关键因素。Calle

EE等对100万例健康人随访16年,亚组分析显示超重使心血管死亡增加1.5倍,肥胖使心血管死亡增加2-3倍[95]。一项meta分析探讨体重指数(BMI)和死亡风险的关系,纳入全球57个研究,共90

0000例研究对象,平均随访8年,校正年龄、性别、吸烟和不同研究之间的差异,发现BMI 在22.5-25kg/m2之间死亡率最低,BMI大于25kg/m2后,每增加5kg/m2,总死亡率增加30%[98]。我国超重和肥胖人数逐年增加,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因此控制超重和肥胖是我国心血管一级预防的重要内容,控制肥胖的源头是改善不健康生活方式。

心理平衡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情绪应激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以及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我国一项“初发急性心肌梗死研究”显示,心理压力水平和6个月内负性生活事件对AMI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别为36.03%和14.83%,仅次于吸烟排在第二位[中国初发急性心肌梗死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Interheart研究显示心理社会因素可预测28.8%的AMI风险。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一级预防中应重视心理问题的干预。

共识

1、合理膳食

每天摄入蔬菜300g~500g,水果200g~400g,谷类250-400g,胆固醇少于300mg/d,食用油少于25-30g,每日饮水量1200ml。

限制饮酒。每日啤酒355ml,红酒2两,白酒1两为宜。

减少钠盐摄入,每天食盐控制在6g以内;增加钾盐摄入,每天钾盐≥4.7 g。

2、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每周3天、每天20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避免连续2天不运动。推荐每天快步走>6000步,速度是每分钟100步。

每周进行至少2次抗阻训练(如负重训练、爬楼梯),每种运动重复10-15次/天。

老年人每周至少2天,每天至少10分钟的柔韧性运动

3、控制体重,使BMI维持在18-24mg/kg2,腹围:男≤90mm,女≤85mm。

4、戒烟

5、保持心理平衡

(二)血脂异常干预

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和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血浆胆固醇水平与发生冠心病风险之间成线性相关。经典研究包括:Framingham研究、MRFIT研究、七国研究以及Interheart研究等。亚太地区队列研究发现胆固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胆固醇每增加1mmol/l,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25%。我国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血脂异常是我国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人群归因危险度为11.4%;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增高不仅增加冠心病发病危险,也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

有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降脂治疗在冠心病、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重要作用,如:woscops 研究、AFCAPS/TexCAPS研究、MEGA研究、ASCOT研究,多个大规模临床研究从不同人群(包括血胆固醇水平明显升高或无明显升高的心血管高危人群)一致显示,应用他汀类药物降脂

治疗可显著降低各种心血管事件约30%,降低脑卒中约30%,且心血管事件绝对危险的下降与胆固醇下降的绝对值密切相关。中美心肺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控制血脂水平可减少我国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约10%。

《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强调心血管危险评估的重要性,不同的危险分层,降脂治疗的措施和血脂目标值不同。用于血脂异常危险评估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1)高血压(2)吸烟(3)低HDL-C血症(4)肥胖(BMI≥28kg/m2)(5)早发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男性亲属发病<55岁,一级女性亲属发病<65岁)(6)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

共识

1、血脂测定正常人群,每2-5年检测一次血脂;40岁以上人群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血脂检测。

2、所有血脂异常患者首先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3、LDL是降脂治疗的首要目标,首选他汀类药物。在LDL达标时,非HDL成为降脂治疗的次级

目标(LDL-C的目标值+0.78mmol/l),当TG≥5.65mmol/l(500mg/dl)时,首要目标是降低TG,首选贝特类药物。

4、根据危险分层决定血脂达标值

低危:指无高血压且其他危险因素<3个。治疗目标值为:TC<6.2mmol/l,LDL<4.14mmol/l。中危:指高血压或其他危险因素≥3个。治疗目标值为:TC<5.18mmol/l,LDL<3.37mmol/l。高危:指糖尿病或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治疗目标值为:TC<4.14mmol/L(160mg/d1), LDL-C<2.59mmol/L(100mg/d1)。

(三)戒烟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致病因素,原则上也是唯一能够完全完全控制的致病因素。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吸烟与心血管疾病的因果关系。戒烟治疗所花费用远远低于药物治疗的费用,或者不花费用,因此戒烟是挽救生命最经济的干预措施

Interheart研究不仅明确了当前吸烟是全球范围心肌梗死第二大危险因素,同时强调吸烟对年轻人的危害,吸烟是年轻人心肌梗死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与老年人相比,年轻吸烟者心肌梗死危险进一步增加了400%。

我国现有3.5亿吸烟者,有近1/2的人口遭受被动吸烟的危害,更让人忧心的是开始吸烟年龄较1984年提前了4-5年,而且15-19岁吸烟和女性吸烟人数在增加。控烟形式不容乐观,任重道远。

烟草依赖是一种成瘾性疾病,戒断很困难,未进行戒烟干预,每年戒烟率只有2%。一系列研究显示,行为治疗、心理社会支持以及戒烟药物治疗可增加戒烟率。约70%-90%的吸烟者每年与医生接触,约70%的戒烟成功者由医生的劝告实现,医生仅给予3分钟戒烟咨询,可提高戒烟率30%,因此医生在劝导吸烟者戒烟中发挥重要作用。

共识

 劝告所有吸烟者戒烟。每次诊视询问吸烟情况,劝导每个吸烟者戒烟,评估戒烟意愿的程度,通过咨询和拟定戒烟计划帮助戒烟,进行随访,

转至戒烟专业部门或给予药物治疗

 避免环境中二手烟的危害

(四)血糖干预

糖尿病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诊断糖尿病之前,经历很长一段糖代谢异常时期。2007年上海糖尿病调查显示:每年新诊断的糖尿病患病率为 4.9%,而糖耐量损害发生率高达11.7%。大量研究证明,心血管损害早在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异常(IGT)或空腹血糖受损(IFG)]就已经发生。因此对血糖的干预应该提前到糖尿病诊断之前。糖耐量异常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可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瑞典MalmoIGT研究和中国大庆IGT研究,分别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可使糖尿病发病危险降低50%和30%-50%。STOP-NIDDM研究和DPP研究为两项IGT干预研究,证明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可延缓或预防糖耐量异常进展为糖尿病。

共识

 健康人45岁开始或超重者应定期检测血糖,正常时3年检查一次。有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常规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正常时每3年检测一次。

 积极干预IGT,首先进行生活方式改变,3-6个月无效可口服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

(五)控制高血压

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研究证实,血压从115mmHg开始和心血管风险之间呈连续的正线性关系,且为独立危险因素。我国研究资料显示,高血压是我国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首要危险因素,其独立治病的相对危险为3.4,人群归因危险度为35%。《2008

ESO缺血性卒中/TIA指南》中关于脑卒中一级预防建议最佳血压水平为120/80mmHg以下。

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有1.6亿,2002年的城乡居民营养调查资料显示,无论北方或南方,无论城市或农村,血压控制率均低于10%。2006年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脑中风死亡人数大约是心肌梗死死亡人数的3-5倍。鉴于血压水平尤其是收缩压水平与脑卒中成正明确的相关关系,降低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急需加强高血压知识普及和提高血压控制率。

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强调高血压治疗中总体心血管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建议根据血压水平、危险因素数目、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存的临床疾病,评估未来10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危险的程度,根据危险分层决定降压治疗的策略。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血压、年龄(男>55岁,女>65岁)、吸烟、血脂异常、糖耐量异常、腹型肥胖、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将高血压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状态。

共识

 健康成人每2年监测血压一次,40岁以上成人至少1年监测血压一次。

 高血压诊断、治疗中应综合考虑总心血管风险的评估,首先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 所有高血压患者降至140/90 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应降至更低,糖尿病以及中风、心梗以及肾功能不全和蛋白尿患者至少降至130/80

mmHg以下。所有高血压患者最佳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以下。

 根据2005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结合2007ESC/ESH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如下:

1)

对于没有其他危险的高血压患者:1级高血压(SBP140-159或DBP90-99mmHg)改变生活方式,持续数月后,若血压未得到控制,则开始药物治疗;2级高血压(SBP160-179或DBP100-109mmHg)改变生活方式,持续数周后,若血压未得到控制,则开始药物治疗;3级高血压(SBP≥180或DBP≥110mmHg)改变生活方式+立即药物治疗。

2)对于有1-2个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正常血压(SBP 120-129或DBP 80-84mmHg)和正常高值血压(SBP 130-139或DBP

85-89mmHg)改变生活方式,1级和2级高血压改变生活方式,持续数周后,若血压未得到控制,则开始药物治疗;3级高血压(SBP≥180或DBP≥110mmHg)改变生活方式+立即药物治疗。

3)有3个以上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有靶器官损害或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正常血压改变生活方式,正常高值血压及1-3级均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同时药物治疗。

(六)动脉粥样硬化血栓事件一级预防

阿司匹林是目前唯一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抗血小板药物,其效益通过六项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证实,包括英国医师研究(BDT)、美国医师研究(PHS)、血栓形成预防试验(TPT)、高血压最佳治疗研究(HOT)、一级预防研究(PPP)和妇女健康研究(WHS)。对全部六项一级预防试验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使主要心血管病事件减少15%,心肌梗死相对风险降低30%。出血并发症的相对危险增加69%,主要危险来自于胃肠道出血和颅外出血,出血性脑卒中风险有所增加。该研究提示未来10年心血管事件风险>8%的个体服用阿司匹林获益大于风险。

2009年抗血栓治疗试验协作组(Antithrombotic

Trialists’Collaboration,ATT)对6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试验重新进行汇总分析。该研究首次采用了个体加权汇总分析的方法,增加了结果可信度。结果显示:对于未来10年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6%的个体,阿司匹林使每年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2%,脑出血发生率从0.03%升至0.04%,胃肠道和颅外出血发生率从0.7%增加至1.0%。阿司匹林对男性和女性的心血管预防作用并无差异性。老年、男性、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既为血栓高危人群,同时也是出血高危人群。该研究提示,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一级预防要评价获益-出血风险比。对于未来10年严重心血管事件风险<6%的个体,应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一级预防风险大于获益。

获益-风险比主要取决于人群的心血管病危险程度,即该人群在今后若干年内发生主要心血管病事件的概率。美国心脏协会的心血管病和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认为,高危患者、特别是10年冠心病事件危险性≥10%的患者,应使用阿司匹林75~160

mg/d。欧洲2007年版高血压指南提出,高危和极高危的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有效控制后可使用阿司匹林75~100

mg/d。美国糖尿病协会建议,对于心血管病危险增高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40岁或伴有其他危险因素如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白蛋白尿),应采用阿司

匹林进行一级预防(75~162

mg/d)。2008美国胸科医师学会的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推荐阿司匹林用于10年心血管病事件危险>10%的中、高危患者,剂量75~100

mg/d,不需加用氯吡格雷。

系列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导致胃肠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60岁),有上消化道疼痛症状、消化道溃疡或出血史、正在使用NSAID类药物、使用皮质激素。美国心脏学会(ACC)、美国心脏病学会(AHA)联合美国胃肠学会(ACG)共同发布《减少抗血小板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导致胃肠道并发症的专家共识》,建议谨慎权衡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和出血风险,胃肠道出血高危患者如需服用阿司匹林,建议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共识

建议阿司匹林75~100mg/d作为以下人群的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措施:

 所有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前应仔细权衡获益-出血风险比

 糖尿病患者40岁以上,伴有1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白蛋白尿

 高血压但血压基本控制(<150/90 mm Hg),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年龄50岁以上;②有靶器官损害,包括血浆肌酐中度增高;③糖尿病

 未来10年心脑血管事件危险>10%的患者或合并下述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①血脂异常,②吸烟,③肥胖,④50岁以上;⑤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 30岁以下人群缺乏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的证据,故不推荐使用

 80岁以上老人获益增加,但胃肠道出血风险也明显增高,应仔细权衡获益-风险比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决定是否使用阿司匹林

 胃肠道出血高危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建议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

五、动脉粥样硬化一级预防的特殊人群

(一)糖尿病

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重要危险因素。与无糖尿病患者比较,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5倍,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增加1.8-6倍,有症状的外周动脉疾病风险增加4倍,未来10年发生心肌梗死危险高达20%。荟萃分析显示,在HbA1c水平>5%的患者中,HbA1c 水平每升高1%,心血管危险增加21%。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研究)、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DCCT)以及DCCT-EDIC研究报告进一步证实随着HbA1c的降低,微血管并发症显著下降,心血管疾病风险有降低趋势。但VADT、ACCORD研究显示与标准治疗组(HbA1c<7.5%)比较,强化降糖(HbA1c<6%)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目前认为心血管事件风险与血糖干预时机呈线性相关,在糖尿病病程初期,强化治疗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而病程后期,强化治疗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

Steno-2研究、ADVANCE研究和CARDS研究分别证实糖尿病多重危险因素综合干预获益大于单纯控制血糖。

有两项经典研究HOPE研究和LIFE研究显示ACEI、ARB在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预后方面有独特作用。

共识

 健康人45岁开始或超重者应定期检测血糖,正常时3年检查一次。有高血压或

冠心病患者常规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正常时每3年检测一次。

所有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联合应用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6mmol/l(108mg/dl),糖化血红蛋白≤6.5%,在没有低血糖发生的情况下,HbA1c的目标要尽可能的接近6.0%。

 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到130/80mmHg以下,首选ACEI或ARB。

 应用他汀强化降脂治疗,使TC<4mmol/l,LDL<2.6mmol/l;如TG>4.5mmol/l,首选贝特类药物,使TG<1.7mmol/l

(二)无症状下肢动脉狭窄

无症状下肢动脉狭窄是指下肢没有急性或慢性缺血症状,但静息ABI<0.90,或运动后ABI下降20%,与心血管死亡率以及全因死亡率增加密切相关,70%的无症状下肢动脉狭窄患者最终死于冠心病和脑卒中。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以及肥胖是发病的高危因素。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无症状下肢动脉狭窄将有利于降低总心血管风险。

共识

 心血管高危人群定期进行ABI检测。若正常,每5年检测一次。

 改变生活方式:戒烟,控制体重,坚持运动

 无禁忌症,所有无症状下肢动脉狭窄患者推荐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无禁忌症,所有无症状下肢动脉狭窄推荐应用他汀类调脂药物,目标值:TC<160mg/dl (4.14mmol/L),LDL-C<100mg/(2.6mmol/L)

 控制血压<140/90mmHg

 控制血糖,HbA1c<6.5%

(三)无症状颈动脉狭窄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与脑卒中关系目前不确定。一系列关于颈动脉狭窄自然病程的研究,最长随访时间为10-15年,显示颈动脉狭窄50%-99%且无症状患者,每年卒中风险为1%-3.4% 。其中男性、颈动脉狭窄超过75%且病变不断进展或合并心脏病史,为未来发生脑缺血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的高危因素。上述结果为他汀类药物应用前数据,他汀类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后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下降。

目前有二项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评估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益处。无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ACAS)随访5年,医学研究委员会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研究(ACST)

随访7年,两个研究得到的一致结论是,颈动脉狭窄手术治疗的获益与手术风险密切相关,当围手术期并发症超过 2.7%-3.1%时获益程度降低,提示该治疗对手术技巧要求很高。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临床已应用多年,目前的临床研究有限,不能证明该方法优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手术治疗颈动脉严重狭窄是否获益尚不能确定。

 无禁忌症,所有颈动脉狭窄患者推荐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无禁忌症,所有颈动脉狭窄患者推荐应用他汀类调脂药物。目标值:TC<160mg/dl

(4.14mmol/L),LDL-C<100mg/(2.6mmol/L)

无症状颈动脉狭窄如存在如下高危因素:男性、颈动脉狭窄超过75%且病变不断进展或合并心脏病史,如手术风险<3%,推荐预防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无症状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可能优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手术治疗前仔细评估获益和手术风险。

(四)肾功能损害和肾脏疾病

慢性肾脏病(CKD)与心血管病两者关系密切,二者互为因果。2006

WHO《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将肾衰或肾功能受损定义为心血管高危状态,提出无需进行危险分层来制定治疗决策。对我国5个省市、自治区1239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CKD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即使轻度CKD,心血管疾病患病危险已明显增加。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加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逐渐增加,预后不良加剧。

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是指尿白蛋白排泄率超过正常范围,但低于常规方法可检测到的尿蛋白水平。具体数值为白蛋白滤过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在30~300 mg/24 h(20~200

μg/min),或尿白蛋白肌酐比(ALB/Cr,UACR)范围:男性2.5~30 mg/mmol,女性3.5~30 mg/mmol。研究发现,无论是糖尿病、高血压或是普通人群,微量白蛋白尿都是心肾靶器官损害的标记物,是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是心血管事件发生及死亡的预测因子。

对CKD高危人群,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应重视MA的早期筛查。2007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治疗指南建议:对于1型DM病史>5年、2型DM一经确诊时即应检测MA,之后仍需每年复查,以期尽早发现糖尿病肾病。2007ESC/ESH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微量白蛋白尿应作为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检查。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对MA进行积极干预可以逆转或延缓肾病进展,降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及相关病死率。血糖和血压控制是DN

防治的基础治疗措施。目前血糖控制的靶目标为HbA1c<7%(ADA糖尿病防治指南),血压控制的靶目标为<130/80mmHg(ADA,ESC/ESH)。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1拮抗剂(ARB),是目前惟一有大量循证医学证实的DN防治的有效干预措施。《2007ADA糖尿病治疗指南》和《2007ESC/ESH高血压治疗指南》相关建议如下:1型DM伴不同程度蛋白尿者,不论有无高血压,首选

ACEI 治疗延缓肾病进展;2型DM伴高血压患者伴MAU,ACEI/ARB均可延缓进展至大量蛋白尿;

2型DM伴高血压、大量蛋白尿、肾功能不全者,应用ARB可延缓肾病的进展;如果一类药物不能耐受,可选择另一类替代。

共识

1、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一经确诊检测微量白蛋白尿,每年复查一次。

2、有微量白蛋白尿患者:

 首先改变生活方式

 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HbA1c<7%,血压<130/80mmHg,血胆固醇<4mmol/l。

3、除禁忌症,有微量白蛋白尿或轻中度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首选ACEI或ARB治疗。

(五)高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一级预防

80岁以上的老年人称为高龄老年人。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专为80岁以上高龄老人设计的临床试验不多。有限的临床研究(如PROSPER研究,HYVET研究等)证实,即使高龄老人,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同样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由于高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减退及药物的代谢动力学改变,且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易于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对高龄老人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时给药方案应个体化,剂量不宜太大,对危险因素的干预达标即可,具体推荐如下:

 改变生活方式,但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饮食方案

 控制血压≤150/80mmHg

 控制血脂:根据心血管病的危险分层和个体特点确定降脂治疗的目标值,胆固醇达标即可,避免使用大剂量他汀,注意监测肝功能和肌酶。

 控制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0mmol/L。

一级预防的有效施行需要医务工作者很好理解一级预防的内涵,需要医生和患者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医务工作者每天面对越来越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疾病的早期阶段,使用干预手段降低总的心血管风险,让更多的患者意识到一级预防的好处从而积极参与和坚持,应是今后临床实践的重要内容。

我国是卫生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这就要求医生在医疗行为的每个方面“规范行医”,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解决普通大众实际面临的问题。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来说,“规范行医”就是把准确的医疗保健信息和预防医学、循证医学的证据规范整合到医疗行为的每一方面。只有坚持循证医学的原则,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合理使用循证药物,才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表1 10年缺血性心血管病绝对危险参考标准

年龄平均危险(男)平均危险(女)

35-39岁 1.0 0.3

40-44岁 1.4 0.4

45-49 1.9 0.6

50-54 2.6 0.9

55-59 3.6 1.4

精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发展史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可分为恢复发展时期、改革调整时期和健全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一、恢复发展时期(1978~200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卫生防疫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5年) 这一阶段通过加强条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大大促进了卫生防疫体系、特别是其主体机构----卫生防疫站的恢复与发展。1978年9月,在1955年《传染病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颁布了《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条例的实施加强了卫生防疫体系在预防控制传染病中的责任、地位和作用。 1979年,卫生部在《卫生防疫站暂行办法和各级卫生防疫组织编制规定》的基础上,颁布了《全国卫生防疫站工作条例》,同年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联合下发了《卫生防疫人员实行卫生防疫津贴的规定》。 1980年,国家编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各级卫生防疫站组织编制规定》;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县卫生防疫站工作和几点意见》。

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使卫生防疫体系从几十年的行政管理开始步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食品卫生法(试行)》的实施也极大地强化了卫生防疫体系的社会职能。 1982年,卫生部成立了国家预防医学中心(1985年改为预防医学科学院),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为全国卫生防疫机构提供业务技术指导、高层次专业人员培训等服务。 到1985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3410个,比1965年增加了911个,专业(站)1566个,比1965年增加了744个。卫生防疫人员增至194829人,比1965年增加11765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增加了87821人,卫生防疫工作力量得到了显著增强。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联系紧密的业务技术服务和信息沟通网络系统。 (二)规范建设阶段(1986~2000年) 这个阶段是我国卫生防疫工作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革,深化改革,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重要时期。 内涵建设:在这期间通过推进科学管理,开展和规范有偿服务,制定实施各级、各类卫生防疫站的技术规范,加强县级卫生防疫站的规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卫生防疫站等级评审,加强卫生防疫机构主要领导和骨干的现代管理培训、应用型专业高级培训,促进了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

关于规范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室设置的意见

关于规范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室设置的意见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部科室的合理设置是保证落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等有关卫生法律法规中明确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与义务,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服务和应变、应急能力,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现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室设置提出如下意见一、科室设置原则 (一)管理规范,精简高效 以有利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为出发点,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提高机构内部中心领导层与科室二级管理效能,避免出现职能空白和工作盲区。 (二)功能一致,职责明确 履行政府疾病预防控制职能,为辖区开展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服务、业务指导、技术支持、人员培训、考核评价,同

时兼顾辖区主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现状,有利于防病、应急反应和技术储备等能力提高,避免出现科室间职能和工作内容的重复与交叉。 (三)结构合理,资源共享 根据机构现有人员条件,使不同业务水平人员合理调配,优化组织结构,明确科室职责和岗位工作任务,以发挥组织的整体合力,完善团队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效能,节约运行成本。 二、科室设置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内部管理实施中心主任、科室科长二级管理。全国统一基本科室设置,各省可根据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与卫生防病需要设置其它相关的业务科室。 (一)基本科室(必设科室) 综合防治管理科、传染病防治科、免疫规划管理科、健康教育与促进科、卫生科、检验科、行政管理科。 (二)增设科室(选设科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试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 (试行) 1.总则 1.1目的 为加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规范化管理,保障国家核心业务信息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增强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特制定本规范。 1.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救灾防病与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职责》 《艾滋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1.3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管理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 1.4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1.4.1责任单位 管理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各级各类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包括该机构的信息管理部门及相

关业务管理部门。 1.4.2责任人 (1)各级责任单位指定负责信息系统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系统用户管理的责任人。 (2)各级责任单位信息系统相关业务部门指定业务专业人员为该业务应用系统管理责任人。 2.用户管理 2.1用户类型 2.1.1系统管理员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授权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履行用户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唯一责任人。2.1.2业务管理员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由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指定负责管理该业务权限分配的唯一责任人。 2.1.3本级用户 指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它机构各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或单位,由本级业务管理员分配的具有不同权限和业务操作功能的同级用户。 2.1.4直报用户 指由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管理员审核,各系统业务管理员授权的通过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录入报告各类信息的用户。 2.2用户职责 2.2.1职责分类 (1)系统管理员职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导意见(2008 版) 流感是由A、B、C 3 个型别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77 年以来,每年在全球流行的流感病毒为A(H1N1)、A(H3N2)和B 型。该病潜伏期1-4 天(平均2 天),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肌痛、头痛、不适、干咳、咽喉痛和鼻炎等,一般呈自限性,多数患者症状3-7 天即可缓解。部分患者可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加重既往基础疾病,或继发细菌性肺炎、鼻窦炎、中耳炎及其它合并感染,严重者导致死亡。流感可致各年龄组人群发病,其中儿童感染率最高。但老年人、婴幼儿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流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率和死亡率最高。 流感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近距离和接触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传播,也可能存在空气传播(含病毒颗粒的≤5μm 飞沫核可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该病毒传播迅速,在养老院、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易引起暴发。在我国北方地区,流感秋冬季流行,12月至次年1 月出现流行高峰,夏季传播基本停止,表现为典型的温带季节性流行特点;在华南地区,全年均有流感活动,但秋冬季和次年夏季(7 至8 月)可出现两个流行高峰,呈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流行模式。 我国当前流感防治的主要策略是加强流感监测,积极参与全球监测活动,推广流感疫苗接种,指导抗病毒药物的合理使用,做好暴发调查和控制,加强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个人卫生的公众指导。 一、流感监测 我国的流感监测系统是全球流感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

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流感病毒的活动强度、季节特征和病毒变异情况,为全球疫苗毒株的选择提供依据。目前我国流感监测网络由197 家哨点医院和63 家网络实验室组成。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流感样病例的报告、流感病毒分离鉴定、毒株的抗原性、基因特性和耐药性分析等。针对近年来监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监测单位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各哨点医院要严格按照流感样病例的定义和监测科室的设置要求,报告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数和就诊病例总数,每周一录入到“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周末和十一、春节长假期间要安排好病例报告工作,杜绝漏报、迟报和节假日缺报现象。 (二)各哨点医院要严格掌握标本采集对象,保证每周最低采样量,不得集中突击采集标本;严格遵循标本采集、保存和运送的技术要求,努力减少上述环节对病毒分离率的不利影响。采集的标本应在4℃条件下,24 小时内运送至监测网络实验室;未能24 小时内送达的,应置-70℃或以下保存。 (三)网络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病毒接种、传代技术,提高收获病毒的血凝滴度。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在24 小时内处理标本和接种病毒,并在完成病毒分离鉴定后24 小时内,将结果录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对于MDCK 细胞分离阳性的,要将留存的原始标本继续接种鸡胚,进行病毒分离。 各实验室应用中国疾控中心国家流感中心下发的标准参照血清进行病毒鉴定时,发现对所有下发标准血清HI 效价均≤20 的毒株,

(整理)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进展.

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内科医生须重视冠状动脉以外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治,尽可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狭义的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是指除冠状动脉之外的主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的狭窄、闭塞或瘤样扩张疾病,其病理生理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一致,是外周动脉闭塞的重要原因,包括颈动脉疾病、椎动脉疾病、上肢动脉疾病、主动脉疾病、肠系膜动脉疾病、肾动脉疾病、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y disease,LEAD)以及多动脉疾病。 广义的PAD还包括先天性动脉畸形,各种药物、肿瘤、免疫和全身疾病合并的动脉血管病变。本文主要综述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PAD的治疗进展。 一、PAD的危险因素 PAD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类似,但不同部位的PAD,各危险因素与之的相关性不同。目前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大都集中在LEAD 方面,其他的外周血管疾病较少。 调查表明,中国自然人群LEAD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民族、身高、腹围、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中吸烟及年龄

的相关度最高,相对危险度分别为6. 06、5. 12。吸烟对于LEAD的危害似乎比冠心病(CAD)更大。而糖尿病与其的相关性国内外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血糖控制状况、病程长短、病情严重程度、气候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关。 二、PAD的诊断 详细地询问病史对于PAD的诊断及血管评价尤为重要。除了临床症状(如肢体的静息痛、跛行、头晕等)外,还应包括危险因素、用药情况、相关疾病史等。 目前诊断PAD的金标准仍然是血管造影,但是因其有创、设备要求较高、有一定的技术难度等,难以在基层医院以及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中运用推广,因此一些无创、简便、有效的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静息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运用最为广泛,其诊断LEAD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6%、79%。 但是如果患者合并有糖尿病,ABI的敏感性将下降50% - 60%。此外常用的检查还包括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TcPO2)、彩色多普勒、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照影(CTA)、磁共振血管照影(MRA)检查方法等。 随着各类检查手段的不断丰富,PAD的检出率不断升高,但临床上仍需警惕漏诊、误诊发生,尤其是主动脉夹层的误诊;对于突发的胸背部疼痛患者,如心电图、心肌酶谱不支持冠心病诊断,需警惕主动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刘爱东 一、概述 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重要时期,儿童必须每天从膳食中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婴幼儿时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体格发育等方面并不完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能力不足,对营养物质需求量较大是相互矛盾的两个主要方面。婴幼儿膳食营养物质供给不足或比例失衡,都可以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营养不良不仅影响体格发育和健康状况,更重要的是影响智力发育、学习能力和成年后的活动效益。 中国婴幼儿膳食指南是根据营养学原则结合我国国情,针对教育和指导婴幼儿抚养人采用平衡膳食,合理安排日常膳食,以达到促进婴幼儿健康为目的的指导性意见。为了帮助婴幼儿抚养人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该指南的主要内容,同时又制定了相应的中国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以便直观的告诉抚养人婴幼儿不同时期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和合理的数量。 二、0到6个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 母乳是六个月以内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生后0到6月龄的婴儿应坚持给予纯母乳喂养,6个月内婴儿喂奶时应按需喂奶,每天喂奶6到8次以上,同时婴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少量营养补充品,如维生素 D 或鱼肝油。 三、0到6个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的制定依据 0到6月龄婴儿生长发育及膳食摄入特点:正常足月儿出生体重和出生身长分别约为3.3公斤和50厘米,婴儿出生后体格发育及开始快速生长,到6个月末婴儿的平均体重和身长分别增加到约7公斤和63厘米,此时期婴儿的消化系统远未发育成熟,因此严重制约了6月龄以下婴儿对食物的选择。母乳是这个时期婴儿最佳的膳食营养来源,完全符合0到6月龄婴儿对营养的需求,及自身消化吸收特点。母乳中维生素 D 、维生素 K 以及铁的含量稍低,因此在婴儿喂养过程中需要加以注意。

2021年度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2021年度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xx年疾病预防控制(爱国卫生)工作要点 1、以落实《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为重点,加强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开展综合性的调查研究和督导检查,开展边境地区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状调研,完成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设机构和工作规范、基层防保组织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等阶段性研究工作,修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工作规范》,研究制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考核标准》。 2、继续推进盛地两级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干部的科学管理培训工作;开展市(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管理人员培训;完成实验室常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培训材料的编写,组织开展培训;继续推进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工作,开展以案例研讨为主要形式的培训;结合疾病预防控制重点项目的实施,组织开展相关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3、加强督导、检查,推进中央转移支付项目疾病预防控制专项资金执行效率,提高执行效益,促进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加大《传染病防治法》等疾病预防控制相关法律法规实施力度。进一步规范全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加强疫情报告信息的分析

利用工作,组织开展网络直报工作及新修订传染病报告卡使用情况的督导检查。加强部门间传染病防治协调,充分发动群众,提高防病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公共卫生建设的新局面。 4、加强全国鼠疫监测和国家级鼠疫监测点建设,有效应对和控制人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加强霍乱监测,坚持肠道门诊制度,大力开展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防止疫情的暴发。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及早发现非典和人感染高致病性 ___病例,提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流感监测哨点的工作水平,逐步建立区域流感中心,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和应急预案各项工作的落实和督导检查工作。继续加强对重点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保持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覆盖率100%;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保持在70%及以上;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保持在85%及以上,开展耐药结核病以及结核并艾滋病双重感染控制工作。做好其他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治工作,制定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规范。 5、做好《艾滋病防治条例》及《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xx—xx)年》发布后的贯彻工作,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措施。成立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团,争取到xx年底,将全国50%的县级以上主管领导干部培训一次,落实“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xx年完成详细工作方案的制订,在流入地和流出地深入开展宣传,使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65%。进一步完善监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EC-专家共识2009-08-30 10:55:13 阅读35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过去的100年,世界范围的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心血管疾病导致全球总死亡的比例从20世纪初的1/10发展到21世纪初的1/3,已成为全球首位死因,且流行趋势不断加剧。2006年中国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1],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与全球完全相符,心脑血管疾病从1990年起一直是国人的主要死亡原因,目前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1/3强。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20年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将再增加50%。因此控制心血管疾病蔓延成为我国21世纪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中之重。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包括: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脑卒中、腹主动脉瘤和外周动脉疾病,是心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早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存在[2,3,4],常在首次发病就有致死、致残的高风险,有报道男性约60%、女性约45%首发症状即为急性心肌梗死【Murabito et al Circ 1993 88: 2548】,70%首发症状即为脑卒中[2006stroke]。一系列儿童和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干预研究和动物研究证实[5,6,7],在症状出现前的早期病理阶段有效控制致病因素,将延缓或阻止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成临床心血管疾病,即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 ACC/AHA 1997年制定了第一个《心血管病及中风一级预防指南》,并于2002年作了更新,此后相继发布了大量的一级预防循证证据,2006年ACC/ASA联合发布了《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06年WHO公布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和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更新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都强调了心血管一级预防。我国目前尚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指导性文件,为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战线前移,提高中国医生对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视,合理规范应用一级预防治疗措施,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发起,联合心血管专家、神经科专家、外周血管病专家、肾内科专家共同讨论,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目前我国尚没有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来制定一项完全本土化一级预防指导性文件,但近半个世纪不同国家和种族所作的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研究一致显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适用于全球各国,因此本共识借鉴国外相关一级预防指南,同时应用我国已有的一级预防证据,使之更具有本土化特点。 一、加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将心血管疾病防治战线前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导致心血管死亡和事件增加,主要是由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据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因心血管疾病所致死亡中,大约50%归因于高血压,31%归因于高胆固醇,14%归因于吸烟,大约65%的心血管死亡归因于此三个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2004年全球52个国家参与的Interheart研究结果公布,再次证明,个体未来心肌梗死的发病危险90%可以由目前已知的9种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预测: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精神紧张、大量饮酒【8】。 欧美发达国家心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充分证明了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加强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的重要性。美国从20世纪初开始心血管死亡逐年增加,但从1950年代把心血管病预防、积极控制危险因素纳入国家卫生工作重点后,近40年来美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了25%。2007年美国卫生统计报告分析了美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的原因,发现44%-76%归功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只有23%-47%与治疗相关。其中强调控制血压达标、控制胆固醇达标以及吸烟率下降功不可没,贡献值分别为降低胆固醇24%、降低血压20%、减少吸烟12%。增加体育锻炼5% 。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 医院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染病、慢性病及部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前沿阵地。为加强我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经院长办公会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强化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能,将公共卫生服务与临床医疗服务紧密结合,并融入到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形成工作职责更加明确、服务更加规范、保障更加有力、群众健康权益得到更好维护的防治结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二、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地点 三、主要工作 医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主要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诊疗管理、结核病防治管理、性病艾滋病防治管理、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治管理、预防接种服务管理、精神疾病防治管理、疾病监测与报告、实验室生物安全与放射防护、爱国卫生与健康教育等。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相关制度,并督促落实。 (二)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和考评。 (三)做好本院传染病防治综合管理工作: 1、制定传染病防控重点工作流程并组织实施,包括预检分诊工作流程、传染病患者或可疑者就诊转诊流程、传染病报告卡传递流程、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递流程、传染病诊断会诊流程、死亡病例传染病排查流程等;

2、依法承担职责范围内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信息报告、异常信息收集与统计等工作; 3、制定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四)承担院内死亡信息监测、报告与管理工作,组织做好死因登记报告培训工作。 (五)组织做好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食源性疾病的病例报告和监测统计工作。 (六)落实区域内的预防接种和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七)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放射安全防护等措施。 (八)督促院内感染预防措施的落实,发生院内感染事故时督导相关控制措施。 (九)组织开展卫生知识宣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求,承担社会人群健康教育工作任务。 (十)配合疾控机构督促做好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卡介苗接种和新生儿信息的采集、上报工作。 (十一)承担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收集、审核、报告、转诊、汇总分析以及减免政策落实情况等工作。协助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样本、采取控制措施等。 (十二)负责传染病报告管理,按要求协助疾控机构做好调查、样本采集及转诊工作。 (十三)承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肿瘤、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的诊疗、监测等信息的收集、报告与管理工作。 (十四)承担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完成属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交办的其他疾病预防控制任务。 五、保障措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二○一一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1.目标:以现代生物医学理论与技术为支撑,加强与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技术密切相关的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研究,为寄生虫病防治策略与防治技术的创新研究提供依据。 2.主要研究内容 (1)与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技术相关的寄生虫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 与诊断和监测技术、抗寄生虫药物作用方式和作用靶点以及保护性免疫密切相关的重要寄生虫生物学基础及其效应的评价,新发寄生虫病病原生物学等。 (2)与控制重要寄生虫病传播相关的媒介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 与重要媒介(医学节肢动物、医学软体动物、医学贝类)控制策略、监测技术、防制药物、防制技术密切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及其效应的评价,新发寄生虫病媒介的生物学等。 (3)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新发寄生虫病病原与宿主的相容性、发病机制,重要寄生虫病免疫机制等。 (4)寄生虫病防治创新技术的研究 在(1)、(2)、(3)研究的基础上的检测、诊断、监测技术以及新型防治(制)药物、疫苗与技术等研究。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开放研究课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 申请者: 所在单位: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 申请日期: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二○一一年制

填报说明 一、填写前请先查阅《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和开放研究课题申请指南。 二、申请者对本表所列各项,必须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扼要,用词严谨,外来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三、申请书复印时一律用A4复印纸,左侧装订成册。各栏空格不够时,可自行加页。一式四份,由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科技业务处转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通讯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207号,邮政编码:200025 E-mail: ipdwzzp@https://www.doczj.com/doc/ad14810517.html,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09版)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09版) 来源: 中国医学前沿网作者: 单位:入站时间:2009-08-29 11:10:00 过去的100年,世界范围的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心血管疾病导致全球总死亡的比例从20世纪初的1/10发展到21世纪初的1/3,已成为全球首位死因,且流行趋势不断加剧。2006年中国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显示[1],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趋势与全球完全相符,心脑血管疾病从1990年起一直是国人的主要死亡原因,目前已占全国总死亡人数的1/3强。如果不加以控制,到2020年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将再增加50%。因此控制心血管疾病蔓延成为我国21世纪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中之重。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包括: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脑卒中、腹主动脉瘤和外周动脉疾病,是心血管疾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早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存在[2,3,4],常在首次发病就有致死、致残的高风险,有报道男性约60%、女性约45%首发症状即为急性心肌梗死【Murabito et al Circ 1993 88: 2548】,70%首发症状即为脑卒中 [2006stroke]。一系列儿童和青年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干预研究和动物研究证实[5,6,7],在症状出现前的早期病理阶段有效控制致病因素,将延缓或阻止无症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成临床心血管疾病,即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 ACC/AHA 1997年制定了第一个《心血管病及中风一级预防指南》,并于2002年作了更新,此后相继发布了大量的一级预防循证证据,2006年ACC/ASA联合发布了《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06年WHO公布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和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更新的《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都强调了心血管一级预防。我国目前尚没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指导性文件,为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战线前移,提高中国医生对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重视,合理规范应用一级预防治疗措施,

(完整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机制目前仍不能全面解释,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学说,脂代谢紊乱学说、内皮损伤学说、炎症反应学说、壁面切应力以及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等,这些学说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 1、脂质代谢紊乱学说 高血脂作为AS的始动因素一直是相关研究的热点。流行病学资料提示,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与AS的发生呈正相关。在高血脂状态下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升高,携带大量胆固醇的LDL-C 在血管内膜沉积,并通过巨噬细胞膜上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携带胆固醇进入细胞内。同时血液中及血管内膜下低密度脂蛋白(LDL)经过氧化修饰后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其对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清道夫受体(如: CD36,SR-A,LOX1)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导致Ox-LDL 被迅速捕捉并被吞噬。然而Ox-LDL 对巨噬细胞具有极强的毒害作用,可以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的快速激活增殖聚集退化,然后凋亡为泡沫细胞,这些泡沫细胞的大量聚集便形成了As 的脂质斑块。此外,Ox-LDL 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LOX1 结合导致细胞内信号紊乱并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Ox-LDL还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不断增殖并向外迁移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从脂代谢紊乱学说的病变过程中可以看出,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和氧化应激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环节。同时对于AS 动物模型的诱导当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方法是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促使脂代谢紊乱。 2、内皮损伤学说 在正常情况下动脉血管内膜是调节组织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屏障。由于多种因素(如: 机械性,免疫性,LDL,病毒等)刺激内皮细胞使其受到严重损伤导致其发生功能紊乱与剥落,进而改变内膜的完整性与通透性。血液中的脂质会大量沉积于受损内膜处,促使平滑肌细胞和单核细胞进入内膜并大量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的不断累积便形成脂肪斑块。同时内皮细胞的凋亡与脱落促使血液中血小板大量粘附与聚集,功能紊乱的内皮细胞、巨噬细胞、血小板分泌产生大量生长因子和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刺激中膜平滑肌细胞不断增生并进入内膜,同时导致血管壁产生收缩。其结果是脂肪斑块不断增大,同时管腔在不断缩小,进而导致AS 病变的形成。 3、炎症反应学说 As 并不是单纯的脂质在血管壁沉积性疾病,而是一个慢性低度炎症反应的过程,氧化应激过程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的整个过程。某些脂类如溶血磷脂、氧固醇等作为信号分子与细胞的受体结合后可激活特定基因表达,生成许多促进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中,血管内膜功能受损,导致ICAM1、M-CSF、MCP1、VCAM1、MMP 等细胞因子和炎性因子的表达明显增加,促进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迁移进入内膜并吞噬Ox-LDL 形成泡沫细胞,促使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向内膜方向迁移摄取脂质形成泡沫细胞。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炎性细胞和吞噬了Ox-LDL 的巨噬细胞增多,并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IL-1)等多种重要的炎性因子进一步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C 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炎症反应物质,在临床研究中常作为全身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同时研究证明CRP 是动脉硬化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对于心血管疾病预测的价值超过LDL-C 及一些传统的心血管预测因子。而CRP 不仅是炎症标志物也是一种炎症促进因子,直接参与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聚集,促使炎症反应放大。综上所述,炎症反应可能是众多危险因素致As的共同通路,这为As新的防治策略——以炎症机制的不同环节为靶向研发新的抗炎药物、用于As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4、壁面切应力

动脉粥样硬化症状

动脉粥样硬化症状 看看符合哪几条?太原市中心医院生物细胞治疗中心的专家介绍到不管是哪种疾病,在发病的时候都或多或少会表现出一定的症状,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异常的症状,提高警惕,就可以及时的接受治疗,把危害程度降低到最小!动脉粥样硬化也是如此,我们可以根据症状来初步的进行判断是否患有此病,一旦发现要立即接受检查、治疗! 如果可以早些认识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些症状,可以提高警惕,对治疗疾病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我院专家为大家总结了几点: 神经衰弱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多呈现一种神经衰弱的症状,医学上称为“动脉病性神经衰弱”,表现为头痛、头晕、头部有紧箍和压迫感,有耳鸣、嗜睡等症状,记忆力减退,容易疲劳。 感情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早期易激动,缺乏自制力,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渐出现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对人缺乏热情。容易激动,有时无故悲伤或嬉笑、焦虑、紧张、多疑、恐惧。对工作有时消极怠工,有时欢快积极。 判断能力低下 常表现为不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想象力降低,处理问题不果断,往往要靠别人协助处理,对突然出现的生活琐事表现惊慌和忧虑。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表现为皮肤划红症(皮肤被抓划后可发红并隆起),手脚发冷,全身及局部发汗,头发早白、早秃。 行动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中后期可出现走路及转身不稳,表现为步态僵硬、缓慢或行走不稳。 癫痫痉挛发作 局限性癫痫是动脉粥样硬化后期的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身体某部位发生阵发性、痉挛性抽搐。有的病人可出现不自主的运动。严重者可因动脉粥样硬化出

血、血栓形成而出现昏迷瘫痪等。 以上这些症状,希望通过专家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更加的了解这种疾病,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先不要自己妄下结论,还要到医院接受检查才能最后确诊!如果还存在任何疑问,欢迎点击咨询我院的在线专家! 动脉粥硬化的是怎么发病的?太原市中心医院生物细胞治疗中心的专家介绍说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一组血管病中常见而最重要的一种,其特点为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由于管腔内壁呈黄色粥状,故称为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这种疾病的病因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包括以下这些因素: (1)年龄: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见,49岁以后进展更快,但近年来青壮年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这可能与营养过剩和运动明显缺乏有关。 (2)性别: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2:1,女性常见于绝经期后。 (3)职业:从事体力活动少,脑力活动多,经常有紧迫感的工作较易患本病。 (4)吸烟:吸烟可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支数成正相关。 (5)肥胖:超标准体重的肥胖者易患此病,体重迅速增加者尤其如此。 (6)遗传:家族中有在较年轻时患本病者,其近亲得病的机会可5倍于无这种情况的家族。 (7)饮食:常进食较高热能,较多动物性脂肪、胆固醇、食糖和钠盐者易患此病。西方的饮食方式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8)高血脂:常进食多量脂肪和糖类,导致血脂代谢失常。 (9)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60%~70%有高血压,高血压病病人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较血压正常者高4倍,而且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增高都与本病密切相关。 (10)糖尿病:糖尿病病人本病发病率较无糖尿病者高2倍。 (11)其他:某些微量元素,如锌、硒、锰等摄入不足;性情急躁、进取心和竞争性强、工作专心而不注意休息、强制自己为成就而奋斗的A型性格者,也被认为是本病的易患者。 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这就是太原市中心医院生物细胞治疗中心的专家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工作机制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工作机制 发表时间:2013-03-21T14:16:44.1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杨君伍利燕肖铁燕 [导读] 没有学历以及学历低下和与本系统无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整个系统中所占的比例非常的高。 杨君伍利燕肖铁燕(贵州省天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56699) 【摘要】目的对我县目前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现状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将现存的一些问题以及控制对策进行深入的分析。方法对我县2011年的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采取调查的方式来完成调查。结果经过对该系统数据的调查发现,整个系统中存在人员的配置不合理以及基层技术人员技术及业务水平较差等现象,并且该系统中,使用的仪器设备陈旧、老化等一些问题。结论要改善目前我县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不足,必须加大对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对系统中陈旧、老化仪器设备进行更新,引进一些先进设备。 【关键词】疾控预防控制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363-02 随着目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人民的生命保障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十二五”期间,我县为了更进一步的加大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投入力度,建立并完善了县、乡、村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我们人类也在时刻面对新的问题出现,因此,我们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也是首当其冲,面临着更大、更严峻的挑战。 1 目前的工作机制与面临的问题 1.1目前的工作机制 我县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设,建立并完善了以县疾控中心为主体的疾病监测预警机制,同时也开展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以及和健康相关的一些危险因素的监控。 1.2面临的主要问题 1.2.1加强监测预警职能目前,我们国家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正在逐步的完善并开展一系列的疾病监测以及与健康相关的危险因素的监控工作。但是由于受到监测资料的利用度以及实验室的检测技术水平和技术员的作业水平的影响,从而导致我们的监测工作无法做到位。因此,对监测信息的综合分析利用能力以及对监测资料的预警信息转化力度不够。所以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能力,以及进一步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和技术员的业务水平。 1.2.2人员的配置不足,结构的不合理 经过对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调查,从此次的调查来看,我县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人员数量和其他各级别所需的人员都没有达到国家所要求的编制规定,对整个系统中的人员结构安排也是非常的不合理。所有的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学历以及学历低下和与本系统无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整个系统中所占的比例非常的高[1]。 1.2.3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 目前,在公共关系卫生体系中,医疗卫生机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承担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还承担着传染病报告以及疾病的监测和健康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导致目前出现有的医疗卫生单位积极性不高以及存在管理上的薄弱,对部分相关的卫生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 1.2.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不对称 对于目前来说,我们县里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现有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性质以及工作内容和重点方向不同,再加上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没有实现网络互通和资源共享的原因,使得疾病预防控制的信息没有及时地在全县传播开来,因此,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服务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2 对整个系统存在问题现象的原因分析 对这几年的疾病控制工作,大多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没有实际大的行动。疾病控制工作也没有得到社会群体和部分上级领导的真正重视,导致目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绝大多数人的认识就是没有病就踏实过生活,得了小病就去药房拿点药吃,只有在得了大病,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到医院,对于疾病控制这项属于幕后英雄性质的工作不能充分的肯定和予以支持,更严重的是,一些直属的领导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认识到疾病预防控制的真正职能作用。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重医轻防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这个是目前导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很难展开的一个重要的原因[2]。在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很多的领导对本体系内的一个医疗情况根本就不是很了解,更不用说预防的工作信息了,那更是很少有人去深入了解和研究。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医疗团体和一个领导的问题,主要还是要我们的整个社会团体有这个意识并积极参与到疾病预防控制这个工作中来,一起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到位。 3 关于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工作机制的思考 3.1建立和健全相关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对本县的疾病预防控制资源进行完善和整合,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县级的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将全县的卫生服务信息进行互通,对重大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行重点建设,还有对突发性的卫生事件进行完善。对传染病以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防。努力为全县的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服务。 3.2疾控机构重要性的宣传 目前,社会上对该系统的认知都比较差,要得到更多人的认可,那么就要对广大的市民进行宣传和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市民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到该系统的重要性。同时也把自己的服务理念以及自身的作用进行宣传,以提高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进而肯定它的价值存在。 3.3完善设备,强化业务技能 在整个系统中,医疗设备仪器那是相当的陈旧和落后,对于这种现象就必须得到重视,要向相关的领导和机构进行汇报。对陈旧的设备进行更换,引进一批先进的设备,对该系统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对所有的人员进行技术的培训,进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资源管理办法

附件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资源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建立信息采集、管理、利用和发布的管理机制,实现信息资源的科学化、规化、制度化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疾控中心信息资源,是指中国疾控中心在开展监测、干预、科研、教育培训、服务和部管理等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集合。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由国家财政经费、国家科研经费、国家协调的大型国际、国项目经费支持的监测、调查、干预、研究和教育培训等项目或任务所产生的业务信息资源。 第四条中国疾控中心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连续过程,包括对信息采集、管理、利用和发布的全过程中相关要素的管理。 第五条中国疾控中心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信息化领导小组)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最高领导组织,全面负责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第六条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由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信息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负责组织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标准规、质量管理办法和技术指南等的制订及具体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处理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的相关日常事务。

第七条各单位和部门均须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并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第二章信息采集 第八条各业务部门应根据其职能提出业务需求,由信息管理部门配合建立相应业务模型,制定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的工作流程、规和管理制度,明确各类数据的处理需求,制订清晰的业务管理需求说明。否则不予批准建设信息化建设项目。 第九条各业务部门在信息采集过程中须按照相关标准、办法和指南实施必要的质量控制,撰写、提交信息采集质量控制报告。信息资源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各业务部门信息采集过程和质量控制报告组织评估。 第十条凡在全国围或通过设立监测点开展监测活动的业务工作和项目,均须通过中国疾控中心信息网络平台管理,统一规划信息采集方式。否则不予行文在全国部署。 第三章信息管理 第十一条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并提供信息资源的数据存贮、管理、维护和共享等服务。各业务部门采集的属于本办法适用围的数据须提交数据中心进行备份存储。否则不予办理项目结题手续,不得以中国疾控中心名义继续申报相关研究课题和成果,属于财政经费支持的工作与项目不予下拨年度工作经费,同时不得使用中国疾控中心备份数据。 第十二条各业务部门在建立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管理、维护和推广工作中,须严格按中国疾控中心颁布的相关信息标准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第三章建设条件与建设选址 (8) 第四章工程技术方案 (12) 第五章实施进度计划与施工保证措施 (20) 第六章组织管理与劳动定员 (22)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 (35)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0) 第九章社会效益分析 (44)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新建 3、建设单位:**市卫生防疫站 通讯地址:**市永安路71号 联系电话: 4、建设单位法人代表: 5、上级主管部门:**市卫生局 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山东**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二、可研工作依据 1、**市卫生防疫站与山东**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签订的工程咨询合同书 2、建设部、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3、山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山东省卫生厅、山东省财政厅鲁计社会[2004]41号《关于下达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项目建设规划方案的通知》 4、国家计委颁发的《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试行管理办法》 5、建设单位的有关建设意见

6、有关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和证明文件 三、可研工作概况 山东**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在接受**市卫生防疫站关于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后,立即成立了可研小组,到有关部门进行搜资调研,并根据国家对卫生防疫工作的基础要求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划设计方案,编制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建设单位概况 **市卫生防疫站建于1956年,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经费属财政全额补助。2004年底资产总值4446.9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750.5万元。现有职工130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35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67人,其他人员23人。共设3个行政科室和16个业务科室。主要承担全市的传染病、地方病防治计划;免疫、消毒、杀虫、灭鼠的技术指导;食品行业、公共场所、厂矿企业、学校等单位的公共卫生监督监测、科研培训和健康教育等工作。全站占地面积15.93亩,其中办公用地6.32亩,宿舍用地9.61亩。全站建筑总面积7536m2,其中办公与附属用房2018m2,宿舍用房面积5518m2。 五、可行性研究范围 1、项目建设必要性 2、建设条件与建设选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