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____气体练习题与答案

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____气体练习题与答案

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____气体练习题与答案
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____气体练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气体

一判断题

1.氨的沸点是- 33℃,可将100 kPa、-20℃时的氨气看作理想气体。............()

2.通常,高温低压下的真实气体可被看作理想气体。.......................................()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不仅适用于单一组分的理想气体,也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

4.某系统中充有CF4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当压力增大二倍时,体积也增大二倍。........................................................................................()

5.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6.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中,R为8.314 J·mol-1·K-1。若体积的单位为m3,则压力的单位是kPa。.......................................................................................()

7.在同温同压下,N2与CO 的密度不相等。............................................................()

8.在同温同压下,CO2和O2 的密度比为1.375。......................................................()

9.在298K 和101 kPa 下,0.638 g 的某气体体积为223 mL,则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2。.......................................................................................()

10.质量相同的N2和O2,在同温同压下,它们的体积比为7:8。....................()

11.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压是指该组分气体具有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和温度时所产生的压力。....................................................................................()

12.某气体A 的压力为101 kPa,300 K 时体积为2.0 L。气体B 的压力为202 kPa,300 K 时体积为1.0 L。将两者充入1.0 L 真空容器中,保持T 不变,则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404 kPa。.............................................................................()

13.在某混合气体中,若N2与H2的质量相等,则p (N2 ):p (H2 ) = 1:14。.......()

14.等温等压下,气体A 和B 的体积分别为V A和V B,将它们混合,保持温度不变,则它们的分压比为p A:p B= V B:V A。..............................................................................()

15.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摩尔分数与体积分数不相等。..................................................................................()

16.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体积是指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温度、相同压力时该组分气体单独存在所占有的体积。................................................................()

17.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分体积V (A) = n(A) R T / p

(A)。..........................................()

18.含有N2和H2的混合气体中,N2的分体积V (N2 ) = n(N2 )R T/ p (总)。...........()

二选择题

1.下列条件下,真实气体与理想气体之间的偏差最小的是...........................()。

(A) 高温、高压;(B) 高温、低压;(C) 低压、低温;(D) 低温、高压。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用于真实气体的条件是.........................................................()。

(A) 低温、高压;(B) 高温、高压;(C) 低温、低压;(D) 高温、低压。

3.某真空系统中充有氦试样,为了测定其压力,在23℃下,将系统的体积由100 mL,压缩到 1.35 mL, 测得压力为 3.36 kPa,推算该真空系统氦的压力为...................................()。

(A) 4.54 kPa;(B) 4.54×10-2 kPa;(C) 45.4 kPa;(D) 0.454 kPa。

4.已知一定量的CH4气体,其p1 = 10.0 MPa,V1 = 2.0 L,T1= 30 ℃,则当p2 = 10.0 kPa,V2 = 4.0 m3时,其T2 = ..............................()。

(A) 60 K;(B) 606 K;(C) 60℃;(D) 606℃。

5.某一充有气体A 的密闭容器中,其温度为300 K,压力为30.0 kPa,加热使其温度升高至450 K,则其压力为...................................................................................................................()。

(A) 20.0 kPa;(B) 15.0 kPa;(C) 30.0 kPa;(D) 45.0 kPa。

6.已知2.00 mol 气体B,其p1 = 10.0 kPa,T1 = 50.0 ℃,则当p2=80.0 kPa,T2=50.0 ℃时,其V2 = .............................................................()。

(A) 67.0 L;(B) 10.0 L;(C) 83.0 L;(D) 10.0 m3。

7.在温度相同、容积相等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气体A 和B。若气体A 的质量为气体B 的二倍,气体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气体 B 的0.5 倍,则p(A) : p (B) = ................................................................................................................()。

(A) 1/4;(B) 1/2;(C) 2;(D) 4。

8.某氧气钢瓶的容积为40.0 L,压力为2.02 ×106 Pa,则在25 ℃时钢瓶中氧气的质量为.....................................................()。

(A) 32.4 g;(B) 1.04 ×103 g;(C) 8.62 ×103 g;(D) 3.28 ×103 g。

9.由NH4NO2加热分解制取氮气,在23 ℃、96.0 kPa 条件下,得到干燥氮气的体积为0.60 L,则m (N2) = ..................()。

(A) 0.66 g;(B) 660 g;(C) 8.4 g;(D) 0.33 g。

10.16.0 g O2,在温度为400 K、压力为700 kPa 时的体积为.......................................()。

(A) 4.75 m3;(B) 2.38 L;(C) 4.75 L;(D) 2.38 m3。

11.等温等压下,10 mL A2气体与5 mL B2气体完全反应生成10 mL 气体C,则C 的化学式是..............................................()。

(A) AB2;(B) A2B;(C) A4B2;(D) A2B2。

12.对下列各种烃来说,使其在充有足量氧的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若燃烧前后容器的温度(120 ℃)和压力都保持不变,则此气态烃是.................()。

(A) C2H6;(B) C2H4;(C) C2H2;(D) C3H6。

13.对下列各种烃来说,使其均处于气态并在充有足量氧的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若燃烧前后容器的温度(130℃) 和压力都保持不变,则此气态烃是...()。

(A) C6H6;(B) C4H8;(C) C4H6;(D) C3H4。

14.对下列各种烃来说,使其均处于气态并在充有足量氧的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若燃烧前后容器的温度(140℃) 和压力都保持不变,则此气态烃是......................................................................................................()。

(A) C3H6;(B) C3H8;(C) C2H4;(D) C2H2。

15.标准参考温度计都是气体体积温度计,其原理是依据气体压力不变时体积膨胀划分刻度。某氢气温度计在25℃、1.0 kPa 时体积为150 mL,在沸腾的某液态单质中体积降为121 mL,则该单质的沸点为.............................()。

(A) -30℃; (B) -33℃;(C) -36℃;(D) -27℃。

16.液态溴在25℃时的饱和蒸气密度为1.94 ×10-3g·L-1,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则液溴在25℃时的蒸气压是...................................................................................()。

(A) 30.1 Pa;(B) 30.1 kPa;(C) 30.1 MPa;(D) 60.2 kPa。

17.某气体A3按下式分解: 2 A3 (g) → 3 A2 (g)

在298 K、1.0 L 容器中,1.0 mol A3完全分解后系统的压力为.........................()。

(A) 3.7 ×103 kPa;(B) 2.5 ×103 kPa;(C) 1.7 ×103 kPa;(D) 101.3 kPa。

18.已知反应Cu + 4 HNO3 ( 浓) → Cu ( NO3 )2 + 2 NO2 ( g ) + 2 H2O,若有4.00 mol HNO3被还原,则产生的NO2气体在273℃、202 kPa 下所占的体积为........................................................()。

(A) 22.4 L;(B) 44.9 L;(C) 89.9 L;(D) 180 L。

19.300 K、101 kPa 的O2恰好和4.0 L、400 K、50.5 kPa 的NO 反应生成NO2,则O2的体积为................................................................()。

(A) 1.5 L;(B) 3.0 L;(C) 0.75 L;(D) 0.20 L。

20.在标准状况下,1.00 m3CO2通过炽热的碳层后,完全转化为CO,这时的温度为1173 K,压力为102 kPa, 则CO 的体积为...............................................................................................()。

(A) 4.26 m3;(B) 4.26 ×103 m3;(C) 8.54 m3;(D) 8.54 ×103 m3。

21.583 K 、100 kPa 时气态磷单质的密度为2.56 g·L-1,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则磷单质的化学式为..........................()。

(A) P;(B) P2;(C) P3;(D) P4。

22.已知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在1273 K 时,98.7 kPa 压力下,硫的蒸气密度为0.5977 g·L-1,则硫的化学式为................................................................................................()。

(A) S;(B) S8;(C) S4;(D) S2。

23.80 ℃、15.6 kPa 时某气态氟化氙试样的密度为0.899 g·L-1,氟、氙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9、131,则氟化氙的化学式为..........................................................................................()。

(A) XeF6;(B) XeF;(C) XeF4;(D) XeF2;。

24.分压定律适用于真实气体混合物的条件,除在所处的温度区间气体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外,这些气体所处的状态是.........................................................................................()。

(A) 高温,低压;(B) 高温,高压;(C) 低温,低压;(D) 低温,高压。

25.常温下,在一容器充有0.10 mol O2、0.30 mol N2和0.20 mol H2,混合气体总压为a kPa,则N2的分压为......................()。

(A) a kPa;(B) (a / 2)kPa;(C) (a / 3)kPa;(D) (a / 6)kPa。

26.常温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充有0.30 mol N2、0.10 mol O2和0.10 mol He,总压为100 kPa,则O2的分压为...........................()。

(A) 40 kPa;(B) 50 kPa;(C) 60 kPa;(D) 20 kPa。

27.在一定温度下,于某一容器中充入A、B 两种理想气体,若组分A 的摩尔分数为0.200,混合气体的总压为101 325 Pa,则组分B 的分压为..........................................................()。

(A) 20.3 kPa;(B) 81.1 kPa;(c) 16.2 kPa;(D) 101.3 kPa。

28.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分压是指........................()。

(A) 相同温度时,该组分气体在容积为1.0 L 的容器中所产生的压力;

(B) 该组分气体在273.15 K 时所产生的压力;

(C) 同一容器中,该组分气体在273.15 K 时所产生的压力;

(D) 相同温度时,该组分气体单独占据与混合气体相同体积时所产生的压力。

29.在一密闭容器中,充有各组分互不发生反应的混合气体,总压为p,组分i 的分压为p i。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使总压增大为 2 p,则此时组分i 的分压为..........................................................()。

(A) p i;(B) 2 p i;(C) 0.5 p i;(D) 4 p i。

30.在同一容器中充入下列气体各1.0 g,其中分压最大的物质是...................()。

(A) CO2;(B) O2;(C) Ne;(D) N2。

31.在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含有相同质量的H2、O2、N2 和He 等气体,其中分压最小的是...........................................()。

(A) N2 ( g );(B) O2 ( g );(C) H2 ( g );(D) He ( g )。

32.混合等物质的量的NO 与N2,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

(A) 58 g·mol-1;(B) 30 g·mol-1;(C) 28 g·mol-1;(D) 29 g·mol-1。

33.混合等物质的量的NO 与O2,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A) 62;(B) 30;(C) 32;(D) 31。

34.在298 K 和101325 Pa 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1.0 mol 纯氢气,则所收集到的混合气体体积为.......................................()。

(A) 大于( 22.4 ×298 / 273) L;(B) 等于22.4 L;

(C) 等于( 22.4 ×298 / 273) L;(D) 小于22.4 L。

35.在25 ℃、101.3 kPa 下,将KClO3加热分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O2,得到250 mL 气体,则n (O2 )..........................................()。

(A) 大于1.02 ×10-2 mol;(B) 等于1.02 ×10-2 mol;

(C) 小于1.02 ×10-2 mol;(D) 等于10.2 mol。

36.将25℃、101.3 kPa、1.0 L O2和0℃、202.6 kPa、2.0 L H2以及-60℃、303.9 kPa、3.0 L N2充入 2.0 L 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在25℃,则.......................................................................................()。

(A) O2的压力降低,H2、N2的压力升高;

(B) H2的压力降低,O2、N2的压力升高;

(C) N2的压力降低,H2、O2的压力升高;

(D) O2、N2、H2的压力都降低。

37.将相同温度、压力为101.3 kPa、1.00 L N2和压力为202.6 kPa、1.00 L O2充入2.00 L 的真空容器中,如果温度不变,则混合气体的总压为..................................................................()。

(A) 101.3 kPa;(B) 202.6 kPa;(C) 304 kPa;(D) 152 kPa。

38.温度为303 K、压力为111.5 kPa、体积为3.0 ×104 m3的空气中n ( O2 ) 为...........................................................................................()。

(A) 1.3 ×106mol;(B) 2.8 ×102 mol;(C) 1.3 ×103 mol;(D) 2.8 ×105 mol。

39.在等温等压下,使 5.0 m3的空气与过量碳反应,全部生成CO,则反应后比反应前气体体积增加的分数为......................................................................................................................()。

(A) 42%;(B) 21%;(C) 100%;(D) 36%。

40.在23℃时,一金属捕集器中充有N2和CF3COOF 的气体混合物,压力为 5.80 kPa,CF3COOF 经放电分解为CF4和CO2,此时压力为

7.76 kPa,则CF3COOF 的起始分压为....................()。

(A) 3.92 kPa;(B) 0.99 kPa;(C) 1.96 kPa;(D) 6.78 kPa。

41.某煤气柜的压力为104 kPa,温度为298 K、体积为1.6 ×103m3,298 K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7 kPa,则气柜中煤气的物质的量和水蒸气的质量分别为...............()。

(A) 6.5 ×104 mol 和37 kg;(B) 6.5 ×107 mol 和3.7 ×103 kg;

(C) 6.5 ×106 mol 和0.13 kg;(D) 6.5 ×104 mol 和1.3 ×102 kg。

42.将25 mL 含有NO 和NO2 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压力,发现气体体积缩小为15 mL (不考虑水蒸气),则原混合气体中NO 和NO2的体积比为...........................................................()。

(A) 4:1;(B) 1:4;(C) 2:3;(D) 3:2。

43.200 mL 含有N2 和CH4的混合气体与400 mL O2混合,点燃后完全反应生成CO2和H2O,用干燥剂除去水分,干气的体积变为500 mL(各种气体体积都是在相同的温度、压力下测定的〕。则原来混合气中N2和CH4的体积比为...................................................................()。

(A) 3:1;(B) 1:1;(C) 2:1;(D) 4:1。

44.混合气体中某组分A 的分体积V (A) = ....................()。

(A) n (A) R T / p (A);(B) n R T / p;(C) n (A) R T / p;(D) n (A) T / p。

45.在相同温度下将压力均为101.3 kPa 的1.00 L N2和1.00 L O2充入2.00 L 容器中,如果温度不变,则混合气体中N2的分体积为.............................................()。

(A) 0.5 L;(B) 1.0 L;(C) 1.5 L;(D) 2.0 L。

46.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分体积是指........................()。

(A) 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所占的体积;

(B) 该组分气体在298.15 K 时所占有的体积;

(C) 相同温度下,该组分气体在标准压力时所占有的体积;

(D) 该组分气体单独存在且具有与混合气体相同温度和压力时所占有的体积。

47.常温下,在一容器混合气体的体积为V,其中充有0.10 mol O2、0.30 mol N2和0.20 mol H2,则N2的分体积为....()。

(A) V;(B) V / 2;(C) V / 3;(D) V / 6。

48.一混合理想气体,其压力、体积、温度和物质的量分别用p、V、T、n 表示,如果用i 表示某一组分的气体,则下列表达式中错误的是............................................................()。

(A) p V = n R T;(B) p i V = n i R T;(C) p V i = n i R T;(D) p i V i = n i R T。

三填空题

1.对处于高温低压下的真实气体,因其分子间的距离较__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较________,分子本身的体积相对于气体体积________ 忽略不计,因此,可将真实气体看作________。

2.质量为1775 g 的Cl2(Cl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5〕的n( Cl2 ) = ________mol,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V = ________m3,它含有________ 个Cl2分子,其密度为________g·L-1。

3.温度为300.0 K、压力为101 kPa,体积为10.0 L 的O2 (g),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质量为________kg;若是F2 (g),则n (F2 ) = ________mol,质量为________kg (F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

4.将一定质量的KClO3(s) 加热分解为KCl (s) 和O2 (g),分解后其质量减少了0.48 g,在21℃时,得到的O2(g) 经干燥后的压力为97.1 kPa,则n (O2 ) = ________mol,V (O2 ) = ________L。

5.体积为40.0 L 的某氮气钢瓶,在23℃时,使用前压力为15.0 MPa,使用2 h 后,压力降为2.00 ×103 kPa,共使用了氮气________kg。钢瓶剩余的氮气质量为________kg。

6.15℃、101 kPa、1.0 L CO 与0℃、102 kPa、1.0 L O2完全反应,剩余物质是________,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在28℃、99.7 kPa 下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体积是________L。

7.辛烷(C8H18 ) 是汽油的主要成分,其燃烧反应方程式为:C8H18 (l) + 121

O2(g) → 8CO2 (g) + 9H2O (l),在298 K、101.325 kPa 下,使114 g 辛烷完全燃2

烧生成CO2与H2O。则需要n ( O2 ) =________mol,n ( 空气) = ________mol,V ( 空气) = ________m3,生成的n ( CO2 ) = ________mol。

8.人在呼吸时呼出气体的组成与呼入空气的组成不同。在36.8℃、101 kPa 时,某典型呼出气体的体积组成是:N2 75.1%、O2 15.2%、CO2 3.8%、H2O 5.9%,则p (CO2 ) =________kPa,

p (O2 ) = ________kPa。

9.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恒压下,温度变化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____ 变。恒温下,压缩体积,使压力变化时,各组分的分压将____ 变。

10.某理想气体混合物,组分i 的分压p i与总压p的关系是p i =________ p,若保持T、V不变,p i与其它组分是否存在________ 关。当系统的总压增大,p i不一定________,若T、n i一定,系统体积增大,p i ________。

11.当温度为T (K) 时,向容积为V (L) 的真空容器中充入N2 (g) 和Ar (g),容器压力为a (kPa),已知N2 (g) 的分压为b (kPa),则Ar (g) 的分压为____________kPa,Ar (g)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12.在恒温条件下,将33.3 kPa、50.0 mL N2和46.7 kPa、75.0 mL O2充入250.0 mL 的真空瓶中,则

p (N2 ) = ______________ kPa,p (O2 ) = ______________ kPa。

13.氨生产过程中,合成气中N2与H2的体积比为1:3。经压缩后压力由3.80 MPa 升高至11.0 MPa,则p (N2 ) 由________ kPa 变为________ kPa,p (H2 ) 由________ kPa 变为________ kPa。

14.已知混合气体中C2H3Cl、HCl、C2H4的体积分数分别为88.0%、10.0%、2.00%。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在101 kPa 下,除掉全部HCl 后,剩余气体中p (C2H3Cl) = ____________ kPa,p (C2H4 ) = ____________ kPa。

15.合成氨原料气中含H2 (g) 和N2 (g) 的体积比为3:1。除这两种气体外,原料气中还含有 4.0% (体积分数)的其它气体,原料气总压力为15 MPa,则H2 (g) 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N2 (g) 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p (H2 ) = __________kPa,p (N2 ) = __________ kPa。

16.17℃、100.6 kPa 下,在水面上收集氮气150.0 mL,17℃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9 kPa,则p (N2 ) = __________ kPa,经干燥后被除掉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 g。

17.20℃时,将质量为0.3897 g 的C2H6和C4H10的混合气体充入200 mL 的真空容器中,容器压力为101.325 kPa,该混合物的n (总) = __________ mol,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

18.恒温下,将1.00 L、204 kPa 的N2 (g) 及2.00 L、303 kPa 的O2 (g) 充入容积为3.00 L 的真空容器中,则N2 (g) 的分压为__________ kPa;O2 (g) 的分压为__________ kPa;容器的总压为__________ kPa;O2 (g) 的摩尔分数为______________。

19.在25℃和相同的初始压力下,将5.00 L N2(g) 和15.0 L O2(g) 充入容积为10.0 L 的真空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152 kPa,则p (N2 ) = __________kPa,p (O2 ) = __________kPa,当温度升至250℃时,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__________kPa,25℃时N2(g) 的起始压力为__________kPa。

20.在体积为60.0 L 的密闭容器中,含有140.0 g CO 和20.0 g H2。若温度为27℃,则p(CO) = __________kPa,p(H2 ) = __________kPa,p(总)= __________kPa。再加入氮气,保持温度不变,则p(CO) 将__________。

21.在容积为50.0 L 的容器中,含有140 g N2和320 g O2。温度为30℃,则p(N2 ) = __________kPa,混合气体总压为__________kPa。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氮气,则p (N2 ) 将________,p (O2 ) = __________kPa。

22.20.0℃、202 kPa、2.00 L A 气体,n (A) = __________mol,20.0℃、303 kPa、3.00 L B 气体,

n (B) = __________mol,将两者混合充入30℃、6.00 L 的真空容器中,则p

(A) = __________kPa,

p (B) = __________kPa。

23.已知293 K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33 kPa。在293 K、101.325 kPa 的条件下,有1.00 L 干燥空气(体积组成为:O2 21%,N2 79%〕缓慢通过盛水的气瓶后,饱和湿空气的总体积为________L,湿空气中O2的分压为________kPa,N2的分压为________kPa,H2O 的分压为________kPa。

24.27℃时,将电解水所得到的含氢、氧混合气体干燥后贮于60.0 L 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6.0 g,则p (H2 ) = ________kPa,p (O2 ) = ________kPa,p(总) = ________kPa,氢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25.在20.0℃、101 kPa 下,将H2和N2混合气体120.0 mL 缓缓通入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瓷管中,待反应完全并干燥后,恢复到原来的压力和温度,测得体积为30.7 mL,则原来混合气体中氢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反应后生成_______g 铜(Cu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6〕。

26.在25℃、101 kPa 压力下,某丁烷气中含有1.00%(质量分数〕的H2S(S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1),则p(H2S) = ________kPa,p(C4H10 ) = ________kPa。

27.在温度为T (K),压力为a(kPa) 时,某理想气体的密度为d (g·L-1 ),则它的摩尔质量表达式为________。若只考虑空气中氮、氧两种组分,则其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_ g·mol-1;标准状况下,其密度为________ g·L-1。在标准压力下,100℃时,其密度为________ g·L-1。

四计算题

1.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碳64.7%、氢10.77 %、氧24.53%。质量为0.1396 g 的该气态化合物样品在147℃和90.22 kPa 时占有体积41.56 mL,通过计算确定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2.硼和氯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0.81 和35.5。现有含硼、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3%、77%的固体硼氯化物试样0.0516 g,在69℃完全蒸发,蒸气在 2.96 kPa 时占有体积268 mL。通过计算确定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3.已知在25℃时苯的蒸气压为12.3 kPa。现有0.100 mol 苯,试计算25℃时,

(1) 当这些苯刚好全部气化时应占有的体积;

(2) 若苯蒸气体积为10.2 L 时,苯气体的压力是多少?

(3) 若苯蒸气体积为30.0 L 时,苯气态的压力又是多少?

4.某气体化合物是氮的氧化物,其中氮的质量分数为30.5%。某容器中盛有该氮氧化物的质量是4.107 g,体积为0.500 L,压力为202.7 kPa,温度为0℃。

(1) 计算在标准状况下,该气态的密度;

(2) 计算该氮氧化物的摩尔质量;

(3) 确定该氮氧化物的化学式。

5.某实验采用以空气通过乙醇液体带入乙醇气体的办法来缓慢加入乙醇。试计算在20.0℃、101.325 kPa 下,引入 2.3 g 乙醇所需空气的体积。(已知20.0℃时,乙醇的蒸气压为 5.87 kPa)。

6.空气中氮和氧的体积分数分别为79%和21%。让其通过灼烧的焦炭,使氧气完全耗尽。混合气体的压力、温度恢复到原始状态,测得体积增加了6%。试计算混合气体中CO2和CO 的体积分数。

7.将1.0×10-2 mol PCl5充入200 mL 容器,加热到473 K,发生下列反应:

PCl5(g) → PCl3 (g) + Cl2 (g);当PCl5解离40.0%时,容器总压力、各组分分压分别为多少?

8.已知在25℃、101.325 kPa 下,含有N2和H2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为0.500 g·L-1。试计算N2和H2的分压及体积分数。

9.实验室用排水集气法制取氢气。在23℃、100.5 kPa 下,收集了480.0 mL 气体,已知23℃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81 kPa,试计算:(1) 23℃时该气体中氢气的分压;(2) 氢气的物质的量;(3) 若在收集氢气前,集气瓶瓶中已充入氮气20.0 mL,其温度和压力保持不变,而收集氢气后气体的总体积为500.0 mL,问氢气的物质的量是否变化?氢气的分压是多少?

10.今有27℃、505 kPa、5.00 L 的O2和27℃、202 kPa、10.0 L 的H2及-73℃、202 kPa、3.00 L 的N2;将三种气体充入10.0 L 的容器中,并维持温度为27℃。试计算混合气体的总压及各组分的分压和摩尔分数。

11.在一实验装置中,使200.0mL 含N2、CH4的混合气体与400.0 mL O2混合。点燃后,其中CH4完全反应。再使反应后的气体通过干燥装置脱去水分;最后测定干气体积为500.0 mL。求原混合气中N2和CH4的体积比(各气体体积都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测定的)。

12.某容器中充有N2与CO2的混合气体,它们的质量分别为a (g) 和b (g)。试计算在温度为T,压力为p时容器的体积及N2和CO2的分压。

13.乙炔与氯化氢气体的温度相同,今将119.2 kPa 乙炔与127.9 kPa 氯化氢分别以755 m3 / h 和780 m3 / h 的速率混合,形成相同温度、压力为117.8 kPa 的混合气体(二者未反应)。试计算乙炔和氯化氢的摩尔分数及分压。

14.已知在0℃、101.325 kPa 下,某混合气体中含有80.0% CO2、20.0% CO (质量分数)。试计算100.0 mL 该混合气体的质量及CO2和CO 的分压。

15.SO3可解离为SO2和O2,在627℃、101.325 kPa 下达到平衡,此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为0.925 g·L-1。求SO3的解离度(S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16.使0.0396 g Zn-Al 合金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在25℃、101.00 kPa 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27.1 mL 氢气,此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17 kPa,计算合金中Zn 和Al 的质量分数(Zn 和Al 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65.4 和27.0 )。

17.在相同温度压力下,将45 mL 含CO、CH4和C2H2的混合气体与100.0 mL O2混合,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g),并用分子筛除去H2O,在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力后,体积为80.0 mL,用KOH 吸收CO2之后,体积缩减为15 mL。求原混合气体中CO、CH4、C2H2的体积分数。

第一章气体

一判断题

1.错

2.对

3.对

4.错

5.错

6.错

7.错

8.对

9.对

10. 错11.对12.对13.对14.对15.错16.对17.错18.对

二选择题

1.B

2.D

3.B

4.B

5.D

6.A

7.D

8.B

9.A 10.B 11.B 12.B

13.D 14.C 15.B 16.A 17.A 18.B 19.C 20.C 21.D 22.D 23.D 24.A 25.B 26.D 27.B 28.D 29.A 30.C 31.B 32.D 33.D 34.A 35.C 36.A 37.D 38.D 39.B 40.C 41.A 42.C 43.A 44.C 45.B 46.D 47.B

48.D

三填空题

1. 远;弱;可;理想气体。

2. 25.0,0.560,1.51×1025,

3.17。

3. 0.405;1.30×10-2;0.405;1.54×10-2。

4. 1.5×10-2;0.38。

5. 5,84;0.898。

6. O2,2.4 ×10-2,4.2 ×10-2,1.1。

7. 12.5;59.5;1.46;8.00。

8. 3.8;15.4。

9. 不;改。

10. n i /n;无;增大;减小。

11. a - b;( a - b ) V / RT。

12. 6.66;14.0。

13. 9.50 ×102;2.75 ×103;2.85 ×103;8.25 ×103。

14. 99.0;2.02。

15. 72;24;1.1 ×104;3.6 ×103。

16. 98.7;2.1 ×103。

17. 8.32 ×10-3;46.8 g·mol-1。

18. 68.0;202;270;0.748。

19. 38.0;114;267;76.0。

20. 208;416;624;不变。

21. 252;756;增大;504。

22. 0.166;0.373;69.6;1.57×102。

23.1.02;20.8;78.2;2.33。

24. 83.1;41.6;124.7;66.7。

25.74.4;0.235。

26.1.70;99.3。

27.d·R·T / a;28.8;1.29;0.942。

四 计算题

1.解:

M = mRT pV = 01396831490224156103....g J mol K (273+147)K L -1-1??????-kPa = 130 g·mol -1 (2 分)

n (H) = 1300.10771.0? = 14 (4 分)

n (O) = 1300.245316? = 2 (6 分) n (C) = 1300.64712? = 7 (8 分)

所以其化学式为C 7H 14O 2。 (10 分)

2.解:

M =m RT pV

= 0.0516g ×8.314J mol K (27369)K 2.96kPa 0.268L 11??+?-- = 185 g·mol -1 (4 分) n (B) = 185

0231081?.. = 3.9 ≈4

(6 分) n (Cl)=?=185********...

(8 分) 则化学式为B 4Cl 4。 (10 分)

3.解:

(1)V = nRT p = 0.100mol 8.314J mol K K 12.3kPa -1-1????298= 20.1 L (3 分)

(2) 压 缩 体 积, 苯 液 化,C 6H 6 ( l ) 体 积 忽 略,p 仍 等 于 蒸 气 压,p = 12.3 kPa (7 分)

(3)p 1 V 1 = p 3 V 3

p 3 = 123.kPa 20.1 L 30.0L ? = 8.24 kPa (10分)

4.解:

(1) ρ = 4107.g 101.325kPa 0.500L 202.7kPa ?? = 4.11 g·L -1 (2 分)

(2) M = mRT pV =4107831427315...g J mol K K 202.7kPa 0.500L -1-1????? = 92.0 g·mol -1 (6 分)

(3) n (N) = 920030514..? ≈ 2.0 n (O ) = 9201030516

.(.)?- ≈4.0 所 以 化 学 式 为 N 2O 4 (10 分)

5.解:M (C 2H 5OH) = 46 g·mol -1

n = 2.3 g / 46 g·mol -1 = 5.0 ×10-2 mol

(2 分)

p n 11=p n 22

n ( 空 气 ) = 5.010mol (101.325-5.87)kPa 5.87kPa -2??= 0.813 mol (6 分)

V =????=0813

29320.mol 8.314J mol 101.325kPa L -1-1K K (10 分)

6.解: 设 原 空 气 物 质 的 量 为 a mol , 生 成 x mol CO 2,y mol CO ,

n (N 2) = 0.79 a mol ,n (O 2) = 0.21 a mol 。

反应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06amol , (2 分)

C + O 2 → CO 2; C + 12O CO 2

→ 反应后 n / mol x x 0.5y y (4 分)

+ 0.5 = 0.21 a 0.79 a + + =1.06 a x y x y R S T

x = 0.15 a

y =0.12a (6 分)

??(%%(%%CO )=0.15a 1.06a CO)=0.12a 1.06a 2?=?=1001410011 (10 分) 7.解: PCl 5 (g) → PCl 3 (g) + Cl 2 (g)

开 始 时 n i / mol 1.0×10-2

反 应 后 n i / mol 6.0×10-3 4.0×10-3 4.0×10-3

(α= 40.0 %) (2 分)

Σn i =1.4×10-2 mol

p = nRT V =1410831447302002...?????-mol J mol K K L

-1-1= 2.8 ×102 kPa (4 分) p (Cl 2 ) = p (PCl 3) =(...)40101410

2810322????--kPa = 8.0 ×10 kPa (8 分) p (PCl 5 ) = 1.2 ×102 kPa

(10 分) 8.解:

pV = nRT = m M RT M =ρRT p =0.500g L 8.314J mol K 298.15K 101.325kPa

111?????---=12.2g·mol -1 (3分) M r (N 2 ) = 28.0,M r (H 2 ) = 2.0

设 N 2 的 体 积 分 数 为 x

28.0 x + 2.0 (1 - x ) = 12.2

x =0.39 (7 分)

p (N 2 ) = 0.39 ×101.325 kPa = 40 kPa

p (H 2)=101.325kPa-40kPa=61kPa (9 分)

? (N 2 ) = 39% ?(H 2)=61% (10分)

9.解:

(1)p (H 2)=(100.5-2.81)kPa=97.7kPa (2 分)

(2)n (H 2)=97.7kPa 0.480L 8.314J mol K 296K

11????--=1.91×10-2mol (6 分) (3)n (H 2) 不 变 (8 分) p (H 2)=

n RT V ()H 2=1.9110mol 8.314J mol K 296K 0.500L

211?????--- =94.0kPa (10分) 10.解:

p (O 2 ) = 505kPa 5.0L 10.0L ? = 252 kPa (2 分) p (H 2 ) = 202 kPa (3 分)

p (N 2 ) = 202kPa 3.00L (27327)K (27373)K 10.0L

??+-? = 90.9 kPa (6 分) p ( 总) = (252+202+90.8) kPa =545 kPa (7 分) x (O 2 ) = 252kPa 545kPa

×100% = 46.2% (8 分) x (H 2 ) = 202kPa 545kPa

×100% = 37.1% (9 分) x (N 2 ) = 16.7% (10分)

11.解: CH 4 (g) + 2 O 2 (g) → CO 2 (g) + 2 H 2O (g)

吸 水 后, 减 少 的 V = 2 V (CH 4 ) (2 分) V = [ ( 200.0 + 400.0 ) -500.0 ] mL = 100.0 mL (4 分) 所 以

V (CH 4 ) =12

×100.0 mL =50.0 mL V (N 2)=(200.0-50.0)mL=150.0mL (8 分) V (N 2):V (CH 4)=3:1 (10 分)

12. 解:pV = (28)a b +44mol RT V =4428

1232a b p

+mol RT (4 分) p (N 2 ) = a RT

V

a RT a

b RT p 28282844mol mol mol =+() =444428ap a b + (7 分) p (CO 2)=b p a b bp a b 442844

284428+=+ (10 分)

13.解: 在 同 一 温 度 下,p 1 V 1 + p 2 V 2 = p V

在 1 h ,119.2 kPa×755 m 3 + 127.9 kPa×780 m 3 = 117.2 kPa ×V

V =1.61×103m 3 (2分) x ( C 2H 2 ) = 119.27551.6110117.8

3??? = 0.475 (4 分)

x ( HCl ) = 127.97801.6110117.83??? = 0.526 (6 分) p ( C 2H 2 ) =0.475×117..8 kPa = 56.0 kPa (8 分)

p ( HCl ) = 0.526×117.8 kPa = 62.0 kPa (10 分)

14.解:

n = 101.325kPa 0.100L 8.314J mol K 273K 11????-- = 4.46×10-3 mol (2 分)

以1.00 g 混 合 气 体 为 基 准 计 算 x (CO 2)= 0.80

440.80440.2028

+ =0.72 (4 分)

x (CO) = 0.20

280.80440.2028

+ =0.28 (6 分)

m = 4.46 × 10-3

mol (0.72 ×44 + 0.28 ×28)g·mol -1 (8 分)

= 0.18 g

p (CO 2 ) = 0.72 ×101.325 kPa = 73 kPa

p (CO)=0.28×101.325kPa=28kPa (10 分)

15.解:

pV = nRT = m M RT M = ρ·RT p

= 0.925 g·L -1 × 8.314J mol K (627273)K 101.325kPa 11???+-- =68.3g·mol -1 (6 分)

SO 3 (g) SO 2 (g) + 12O 2 (g)

平衡n /mol : (1-α) α 12α (8 分)

n (总) = (1 + 12α) mol

(1)(10.5)-+αα ×(32 + 48) + αα?+64(10.5) + 0.5(10.5)αα?+32 = 68.3 α=0.35=35% (10 分)

16.解: 设 合 金 试 样 中 含 有 x mol Zn ,y mol Al,

n (H 2 ) = (101.00 3.17)kPa 27.110L 8.314J mol K 298K 311-?????--- =1.07×10-3mol (2 分)

反 应 中 有 关 物 种 的 物 质 的 量 变 化 关 系

Zn+2H +→Zn 2++H 2 (3 分)

-x mol x mol

2Al+6H +→2Al 3++3H 2 (4 分) -y mol 1.5y mol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3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 得分统计表: 一 1. 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 溶液蒸汽压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基元反应NO 2 + CO = NO + CO 2的速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测定某矿石中铁的含量时,获得如下数据:79.58%,79.45%,79.47%,79.50%,79.62%,79.38%。置信度P 为90%时经Q 检验无可疑数据要舍弃,则标准偏差s 为________;置信度P 为90%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______________。(已知置信度为90%、n =6时,t =2.015) 4. 已知HAc 的p K a ?=4.76,则0.01 mol ·L -1的HAc 溶液的pH 值为________。 5. 已知NH 3·H 2O 的解离平衡常数p K b ?=4.76,则NH 3·H 2O-NH 4Cl 缓冲体系可用于配制pH 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之间的缓冲溶液。 6. 室温下,AB 2型难溶性物质的溶度积常数为K sp ?,则其溶解度为____________;AB 型难溶性物质的溶解度为s mol ·L -1,则其溶度积常数为_______________。 7. 已知E ?(Ag +/ Ag )=0.799V ,E ?(Fe 3+/ Fe 2+)=0.771V ,则298.15K 时,反应Ag ++ Fe 2+→Ag (s )+Fe 3+的标准平衡常数K ?为 。 8. 原子R 的最外电子层排布式为m s m m p m , 则R 位于_____周期,_____族,其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9. 配合物[CoCl(NH 3)4(H 2O)]Cl 2命名为 ,中心离子的配位体为________________,配位数为 。该配合物的磁距为4.9玻尔磁子,按照价键理论,中心离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已知Co 的原子序数为27) 10. 浓度为1.12×10-3g ·L -1的Fe 2+溶液, 与1,10-邻二氮杂菲反应,生成橙红色的络合物,该络合物在波长510nm ,比色皿厚度为1cm 时,测得A =0.18,则1,10-邻二氮杂菲亚铁的吸光系数a = ,摩尔吸光系数 = 。(已知Fe 的摩尔质量为56 g ·mol -1)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 √;错 ×) ( )1.稀溶液的依数性定律不适用于浓溶液和电解质。 ( )2.接近绝对零度时,所有的放热反应都将成为自发反应。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1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1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 √;错误 ×) 1. 具有sp 3等性杂化轨道类型的分子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型。( ) 2. 一个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热效应都相同。( ) 3. 与纯溶剂相比,溶液的蒸气压一定降低。( ) 4. 分析测定的精密度高,则准确度必然高。( ) 5. 电子的波动性是电子运动时呈波浪式的前进。( ) 6. 标定NaOH 溶液常用的基准物有邻苯二甲酸氢钾。( ) 7. 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符合。( ) 8. 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 4SCN 标准溶液滴定Ag +时,应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 ) 9. 在EDTA 配合滴定中酸效应系数愈小,配合物的稳定性愈大。( ) 10. 有色溶液显现的颜色是透射光的颜色。(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稀溶液依数性中起决定性的性质是( ) A.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B. 溶液的沸点升高 C.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 D. 溶液具有渗透压 2. 单位质量摩尔浓度的溶液是指1mol 溶质溶于( ) A. 1 dm 3溶液 B. 1000 g 溶液 C. 1 dm 3溶剂 D. 1000 g 溶剂 3. 反应 A + B C ,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10摄氏度,其结果是( ) A. 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 不改变反应速率 D. 使平衡常数减小 4. 分几步完成的化学反应的总平衡常数是?( ) A. 各步平衡常数之和 B. 各步平衡常数之平均值 C. 各步平衡常数之差 D. 各步平衡常数之积 5. 可以减少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措施是( ) 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B. 进行方法校正 C. 进行空白试验 D. 进行仪器校正 6. 当反应A 2 + B 2 → 2AB 的速率方程为 υ = k(A 2)(B 2)时,可以得出结论:此反应( ) A. 一定是基元反应 B. 一定是非基元反应 C. 无法肯定是否为基元反应 D. 对A 来说是基元反应 7. 基态原子的第五层只有2个电子,则原子的第四电子层中的电子数( ) A. 肯定为8个 B. 肯定为18个 C. 肯定为8~32个 D. 肯定为8~18个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全

第8章习题答案 1.命名下列配合物: (1)K2[Ni(CN)4] (2)(NH4)2[FeCl5(H2O)] (3)[Ir(ONO)(NH3)5]Cl2 (4)Na2[Cr(CO)5] 解:(1)四氰根合镍(Ⅱ)酸钾 (2)五氯?一水合铁(III)酸铵 (3)二氯化亚硝酸根?五氨合铱(III) (4)五羰基合铬(-Ⅱ)酸钠(参考P172) 2.写出下列配合物(配离子)的化学式? (1)硫酸四氨合铜(Ⅱ) (2)四硫氰?二氨合铬(III)酸铵 (3)二羟基?四水合铝(III)离子(4)二苯合铬(0) 解:(1)[Cu(NH3)4]SO4 (2)(NH4)[Cr(NH3)2(SCN)4] (3)[Al(H2O)4(OH-)2]+ (4)[Cr(C6H6)2] 6.试用价键理论说明下列配离子的键型(内轨型或外轨型)、几何构型和磁性大小。 (1)[Co(NH3)6]2+ (2)[Co(CN)6]3- 解:(1)Co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3d74s2 Co2+的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2+:3d74s0 [ ][ ][ ][ ][ ] [ ] [ ][ ][ ] [ ][ ][ ][ ][ ] 3d7 4S0 4P0 4d0 [ ][ ][ ][ ][ ] [ ][ ][ ][ ][ ][ ] [ ][ ][ ] SP3d2杂化、成键,形成[Co(NH3)6]2+ 因为:形成[Co(NH3)6]2+时用的是Co2+最外层4S、4P、4d空轨道以SP3d2杂化、成键,而且中心离子Co2+形成配离子的前后单电子数没变,所以:该[Co(NH3)6]2+配合离子是外轨型,SP3d2杂化,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因为:以SP3d2杂化、成键形成[Co(NH3)6]2+后,具有3个单电子,所以:[Co(NH3)6]2+的磁矩为:,因为具有单电子分子是顺磁性分子,无单电子分子是抗磁性分子,所以形成[Co(NH3)6]2+后,具有3个单电子,[Co(NH3)6]2+是顺磁性分子。 (2) Co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3d74s2 Co3+的最外层价电子排布为:27Co3+:3d64s0 [ ][ ][ ][ ][ ] [ ] [ ][ ][ ] 3d6 4S0 4P0 [ ][ ][ ] [ ][ ][ ][ ][ ][ ] d2SP3杂化、成键,形成[Co(CN)6]3- 因为:形成[Co(CN)6]3-时用的是Co3+内层d轨道,即(n-1)层d轨道与nS、nP空轨道以d2SP3杂化、成键,而且中心离子Co3+形成配合离子前有4个单电子,形成配合离子后没有单电子,中心离子Co3+形成配合离子前、后内层电子发生了重新排布,所以:该[Co(CN)6]3-配合离子是内轨型,d2SP3杂化,几何构型为正八面体。 因为:以d2SP3杂化、成键形成[Co(CN)6]3-后,没有单电子,所以:[Co(CN)6]3-的磁矩为:,因为具有单电子分子是顺磁性分子,无单电子分子是抗磁性分子,所以形成[Co(CN)6]3-后,没有单电子,[Co(CN)6]3-是抗磁性分子。 7.有两个化合物A和B具有同一化学式:Co(NH3)3(H2O)2ClBr2.在一干燥器中,1molA很快失去1molH2O,但在同样条件下,B不失去H2O。当AgNO3加入A中时,1molA沉淀出1molAgBr,而1molB 沉淀出2molAgBr。试写出A和B的化学式。 解:∵在干燥器中,1molA很快失去1molH2O,但在同样条件下,B不失去H2O知,说明A中的H2O 是外配位体,而B中的水是内配位体。当AgNO3加入A溶液中时,1molA沉淀出1molAgBr,而1molB 沉淀出2molAgBr,说明1molA中外配体为1mol Br-,而1mol B中外配体为2 mol Br-。因此它们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1、化学试剂分为几大类实验室中最普遍使用的一般试剂分为几个等级如何选用化学试剂答:化学试剂的选用应以实验要求,如分析任务、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分析对象的含量及对分析结果正确度要求等为依据,合理选用不同等级的试剂。不同等级的试剂价格差别很大,纯度越高价格越贵,试剂选用不当,将会造成资金浪费或影响实验结果,故在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选择试剂的级别应就低而不就高。 此外应注意,不同厂家、不同原料和工艺生产的化学试剂在性能上有时会有显着差异,甚至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同一类试剂在性质上也很难完全一致,因此在较高要求的分析中,不尽要考虑试剂的等级,还应注意生产厂家、产品批号等事项,必要时应作专项检验和对照实验。 2、在容量分析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中,哪些玻璃仪器在用蒸馏水淋洗后,还要用待装溶液淋洗简述玻璃仪器的一般洗涤过程及其是否洗净的检验方法。 答:容量分析操作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有滴定管、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和锥形瓶,其它可能使用的玻璃仪器还有烧杯、量筒等,其中滴定管、移液管和吸量管在清洗干净和用蒸馏水淋洗后,还需用少量待装溶液淋洗2~3次,各次淋洗时待装溶液的用量约为10mL、5mL、5mL。 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应根据实验的要求、污物的性质及其弄脏程度来选择,洗涤玻璃仪器的一般步骤是:⑴用自来水刷洗:用大小合适的毛刷刷洗,使附着在器壁上的灰尘和不溶性杂质脱落,再用自来水冲刷掉已脱落的灰尘、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⑵用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用大小合适的毛刷蘸取去污粉或合成洗涤剂刷洗,使附着器壁的有机物和油污脱落,再用自来水冲洗;若油垢和有机物仍洗不干净,可将合成洗涤剂或肥皂液适当加热再洗涤。⑶用洗液洗涤:先将玻璃仪器中的水尽量除去,再把洗液加入玻璃仪器内,洗液用量约为玻璃仪器总容量的1/5,倾斜仪器并慢慢转动(注意!勿将洗液流出),使仪器内壁全部被洗液润湿。数分钟后,将洗液倒回洗液瓶中(可反复使用至洗液颜色变绿色时才失效),再用自来水完全洗去残留在器壁上的洗液。 洗涤过的玻璃仪器用水淋湿后倒置,如果水即沿器壁流下,器壁上留下一层薄而均匀的水膜,没有水珠挂着,则表示玻璃仪器已被洗净。洗净后的玻璃仪器不能再用布或滤纸擦,因为布或滤纸的纤维会留在器壁上,弄脏仪器。 3、粗食盐中的可溶性杂质有哪些各用什么试剂除去这些杂质除杂试剂的加入次序是怎样的其原因是什么 答:粗食盐中含有钙、镁的硫酸盐和氯化钾等可溶性杂质。BaCl2溶液除去食盐溶液中的SO42-离子,Ca2+、Mg2+离子则用Na2CO3的NaOH溶液除去,KCl的溶解度大于NaCl,且在食盐中的含量较少,可在NaCl结晶时留在溶液中达到除去的目的。除去杂质的沉淀剂需按BaCl2溶液、Na2CO3的NaOH溶液和HCl溶液的次序依次加入。一般来说,除去天然样品中的阴离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A)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5) 闭卷适用专业年级:2004级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本试题一共五道大题,共四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以下为试题正文) 一、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20分) 1、Δc H mθ(C,石墨)=Δf H mθ(CO2,g) 。( ) 2、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3、共轭酸碱对的K aθ·K bθ=K wθ。() 4、升高温度,只能加快吸热反应,对放热反应没有影响。() 5、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6、稳定单质的Δc H mθ,Δf H mθ,Δf G mθ, S mθ均为零。() 7、缓冲溶液pH的大小,决定于K aθ或K bθ的值。() 8、在NaH 和H2O分子中,H的氧化数相同。() 9、螯合物比一般配合物更稳定,是因为形成的配位键更多。() 10、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是弱的氧化剂与弱的还原剂作用,生成强的氧化剂与 强的还原剂() 11、单一金属离子(M )用配位滴定的方法进行准确滴定的条件是 lg c M计Kˊ稳≥8 。() 12、选择指示剂的原则:变色敏锐,最好是混合指示剂。() 13、衡量一组测量数据的好坏,首先考察准确度,然后考察精密度。准确度高的, 测量结果是可靠的。() 14、碘量法中,误差的两个主要来源是:标定Na2S2O3溶液产生的误差和单质I2的

挥发。 ( ) 15、用直接配制法可配制HCl ,NaOH ,K 2Cr 2O 7标准溶液。 ( ) 16、影响酸碱滴定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是K a 或 K b ,与酸碱溶液的浓度无关。 ( ) 17、误差分为两大类,即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 ) 18、0.01mol/L 的Na 2H 2Y ·2H 2O 的水溶液显碱性。 ( ) 19、甲基橙可作为强碱滴定弱酸的指示剂。 ( ) 20、 ( ) 二、 选择填空(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 共50分) 1、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热越多,反应速率越快。 B.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 C. 平衡常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D.△r G m θ 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 2、金刚石的燃烧热为-395.4kJ/mol ,石墨的燃烧热为-393.5kJ/mol ,由石墨生成金刚石的热效应是多少?( ) A. 1.9kJ B. -1.9kJ C. - 395.4kJ D. - 393.5kJ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色散力仅存在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B 诱导力仅存在于极性分子于非极性分子之间 C 取向力仅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 D 分子量小的物质,其熔点、沸点也会高于分子量大的物质( )。 4、在NH 3.H 2O 溶液中,加入少量NH 4Cl 溶液,溶液的pH 将(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能判断 5、在Cr (H 2O)4Cl 3的溶液中,加入过量AgNO 3溶液,只有1/3的Cl ˉ 被沉淀,说明:( ) A. 反应进行得不完全 B. Cr (H 2O)4Cl 3的量不足 C. 反应速率快 D. 其中的两个Cl -与Cr 3+形成了配位键 15 00.2000.25=-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A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A)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成绩: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请将答案填入下表中, 未填入表中则不计分): 1. 提出测不准原理的科学家是( ) (A) 德布罗意( de Broglie ) (B) 薛定谔( Schrodinger ) (C) 海森堡(Heisenberg ) (D) 普朗克( Planck ) 2. 在一个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套量子数(n,l,m,m s )的电子,能量最大的电子具 有的量子数是( ) (A) 3,2,+1,+ (B) 2,1,+1,–(C) 3,1,0, –(D) 3,1, –1,+ 3. 原子序数为19 的元素的价电子的四个量子数为( ) (A) n=1,l=0,m=0,m s =+ (B) n=2,l=1,m=0,m s =+

(C) n=3,l=2,m=1,m s =+ (D) n=4,l=0,m=0,m s =+ 4. 下列电子层的结构(K,L,M,…)中不是卤素的电子结构者为( ) (A) 7 (B) 2,7 (C) 2,8,18,7 D) 2,8,7 5. 下列离子半径变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F->Na+ >Mg2+ >Al3+(B) Na+ >Mg2+ >Al3+>F- (C) Al3+>Mg2+ >Na+ >F-(D) F->Al3+>Mg2+ >Na+ 6. 反应的焓变可代表KCl晶格能的是( ) (A) K+(g) + Cl-(g) = KCl(s) (B) K(g) + Cl(g) = KCl(s) (C) K(s) + Cl(s) = KCl (s) (D) K(s) + Cl2 (g) = KCl(s) 7. 极化能力最强的离子应具有的特性是( ) (A) 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大(B) 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小 (C) 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小(D) 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大 8. 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成键轨道是sp3 杂化的是( ) (A)苯(B) C2H4(C) C2H2(D) NH3 9. NCl3 分子中,N 原子与三个氯原子成键所采用的轨道是( ) (A) 二个sp轨道,一个p轨道成键(B) 三个sp3 轨道成键 (C) p x p y p z 轨道成键(D) 三个sp2 轨道成键 10. 下列各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CH4,CO2非极性分子(B) CHCl3 ,BCl3 ,H2S,HCl极性分子 (C) CH4,H2S,CO2非极性分子(D) CHCl3 ,BCl3 ,HCl极性分子 11. 下列各体系中,溶质和溶剂分子之间,三种范德华力和氢键都存在的是( ) (A)I2的CCl4溶液(B)I2的酒精溶液(C)酒精的水溶液(D)CH3Cl的CCl4溶液 12. 体系对环境作20 kJ 的功,并失去10kJ 的热给环境,则体系内能的变化是( ) (A) +30 kJ (B) +10 kJ (C) ?10 kJ (D) ?30kJ 13. 对于任一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系所作的功与反应途径无关(B) 体系的内能变化与反应途径无关 (C) 体系所吸收的热量与反应途径无关(D) 以上叙述均不正确 14. 某反应在标准态和等温等压条件下,在任何温度都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 H m>r S m>0 (B) Δr H m<0 Δr S m<0 r H m>r S m<0 (D) Δr H m<Δr S m>0 r 15. 如果一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则反应( ) (A) 能自发进行(B) 是吸热反应(C) 是放热反应(D) 处于平衡状态 16. 下列物质在0 K 时的标准熵为0 的是( ) (A) 理想溶液(B) 理想气体(C) 完美晶体(D) 纯液体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章课后习题

第1章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等压下加热5%的下列水溶液,最先沸腾的是() A. 蔗糖(C12H22O11)溶液 B. 葡萄糖(C6H12O6)溶液 C. 丙三醇(C 3H8O3)溶液 D. 尿素((NH2)2 CO)溶液 解:选D。在等压下,最先沸腾就是指溶液的蒸气压最低。根据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变化规律,溶液质量摩尔浓度增大,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这里,相同质量分数下,溶质的摩尔质量越小,质量摩尔浓度越大。选项D中非电解质尿素的摩尔质量最小,尿素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最大,蒸气压最低,在等压下最先沸腾。 2.0.1mol·kg-1下列水溶液中凝固点最低的是() A. NaCl溶液 B. C12H22O11溶液 C. HAc溶液 D. H2SO4溶液 解:选D。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虽然不能用拉乌尔定律进行统一的定量计算,但仍然可以参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进行定性描述。即溶质的粒子数目增大,会引起溶液的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溶液的渗透压增大。此题中,在相同质量摩尔浓度下,溶液中的粒子数目估算出来是H2SO4溶液最多,所以其凝固点最低。 3.胶体溶液中,决定溶胶电性的物质是() A. 胶团 B. 电位离子 C. 反离子 D. 胶粒 解:选D。根据胶团结构,胶核和吸附层的整体称为胶粒,胶粒中反离子数比电位离子数少,故胶粒所带电荷与电位离子符号相同。即胶粒带电,溶胶电性由胶粒决定。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经纯化后的Fe(OH)3溶胶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其原因是() A. 胶体的布朗运动 B.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 C. 胶团有溶剂化膜 D. 胶粒带电和胶团有溶剂化膜 解:选D。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和聚结稳定性,而聚结稳定性是溶胶稳定的根本原因,它包含两个方面,胶粒带有相同电性的电荷,当靠近时会产生静电排斥,阻止胶粒聚结合并;而电位离子和反离子形成的溶剂化膜,也会阻隔胶粒的聚结合并。由于纯化的Fe(OH)3溶胶具有这种聚结稳定性,从而可以存放数年而不聚沉。 5.有浓度同为0.01 mol·L-1的电解质①NaNO3②Na2SO4③Na3PO4④MgCl2,它们对Fe(OH)3溶胶的聚沉能力大小顺序为()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③②④① 解:选D。根据哈迪-叔尔采规则:起聚沉作用的主要是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相反电荷

无机及分析化学-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题(1) 闭卷 适用专业年级: 学号 专业 班级 本试题一共三道大题,共四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 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 1. 含有Cl -和Br -的混合溶液,欲使Br -氧化为Br 2而不使Cl -氧化,应选择 ( ) (θ /Sn Sn 24++? =0.15 V ,θ /Cl Cl 2-?=1.3583 V ,θ/Br Br 2-?=1.087 V ,θ/Cr O Cr 3272+-?=1.33 V , θ/Mn MnO 24+-?=1.51 V , θ/Fe Fe 23++?=0.771 V ) A. SnCl 4 B. K 2Cr 2O 7 C. KMnO 4 D. Fe 3+ 2.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PbSO 4(S) Pb 2++SO 42- K sp Θ(1) PbS (S) Pb 2++S 2- K sp Θ(2) 反应PbSO 4+S 2- PbS+SO 4- 的K 为 ( ) A. K SP Θ(1) . K sp Θ(2) B. K sp Θ(1) /K sp Θ(2) C. K sp Θ(2) /K sp Θ(1) D. ( K sp Θ(1) /K sp Θ(2) )2 3. 0.04mol·L -1的H 2CO 3的水溶液, K 1Θ﹑K 2Θ 分别为它的电离常数,该溶液的c (H +) 浓度和c (CO 32-)的浓度分别为 ( ) A. 04.0θ1?K , K 1Θ B. 04.0θ1?K , 04.0θ2?K C. 04.0θ2θ1??K K , K 2Θ D. 04.0θ1?K , K 2 Θ 4. 已知某一元弱酸的浓度为c ,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溶液的c (H +)浓度为 ( )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上学期)

实验粗硫酸铜的提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粗硫酸铜提纯及产品纯度检验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台秤和pH试纸的使用以及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不溶性杂质:直接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Fe2+、Fe3+等:先全部氧化为Fe3+,后调节pH ≈4,使其水解为Fe(OH)3沉淀后过滤;其它可溶性杂质:重结晶留在母液中。 三、实验内容 5g硫酸铜20mL H2O 搅拌、 加热溶 解 2mL H2O 2 滴加 NaOH至 pH≈4 静置100mL 烧杯 Fe(O H)3↓ 倾析法过滤 滤液承接在蒸发皿(另留10d 于试管中用于检验纯度) 2~3dH2 SO4蒸发至刚 出现晶膜 冷 却 抽 滤 取出晶 体,称重

pH1~2 10d待测液6mol·L-1 NH3·H2O 深蓝色 溶液 过 滤 NH3·H2O 洗涤滤纸蓝 色 弃去蓝色溶液3mL HCl 接收 滤液 2dKS CN 比较颜 色深浅溶解 沉淀 产品外观、色泽;理论产量;实际产量; 产率;纯度检验结果。 四、思考题 产品纯度高,得率高的关键 1、水解时控制好pH值:pH过低,Fe3+水解不完全;过高会生成Cu(OH)2沉淀。 2、蒸发浓缩时控制母液的量:母液过多,硫酸铜损失多,产率低;母液过少,杂质析出,纯度低。

实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一)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正确读数。 2、练习酸碱标准溶液比较,学会控制滴定速度和判断终点。 二、实验内容 1、酸式滴定管旋塞涂油:给酸式滴定管的旋塞涂油(P18),试漏。 要求:姿势正确,旋塞与旋塞槽接触的地方呈透明状态,转动灵活,不漏水。 2、碱式滴定管配装玻璃珠:为碱式滴定管配装大小合适的玻璃珠和乳胶管。 要求:不漏水。 3、洗涤:洗涤滴定管和锥形瓶(P5)。 要求:内壁完全被去离子水均匀润湿,不挂水珠。 4、润洗:用待装溶液润洗滴定管(P19)。 要求:操作姿势正确。 5、装溶液: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内装入指定溶液,赶除气泡(P19),读数。 要求:无气泡,读数姿势及记录的数据有效数字正确。

无机与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无机与分析化学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 取同浓度的Zn2+-EDTA配合物的溶液A、B两份。A份:用NaOH溶液控制pH=10.0,其 表观稳定常数记作K'ZnY,A;B份:用氨-氯化铵缓冲溶液控制pH= 10.0,其表观稳定常数记作K'ZnY,B。则: (A) K'ZnY,A = K'ZnY,B(B) K'ZnY,A > K'ZnY,B(C) K'ZnY,A < K'ZnY,B(D) 无法确定 2. 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使用的指示剂是: (A) Ag2CrO4(B) 二氯荧光黄(C) 甲基橙(D) FeNH4(SO4)2 3. 在下列物质中,不能将KI氧化成I2的是: (A) KIO3 (B) FeNH4(SO4)2(C) Fe(NH4)2(SO4)2(D) CuSO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非构晶离子的盐浓度越大,沉淀溶解度越大 (B) 非构晶离子的盐浓度越大,沉淀溶解度越小 (C) 两种沉淀的溶度积相比,溶度积小的溶解度也一定小 (D) 同种类沉淀的溶解度越大,溶度积越小 5. 从磷元素的电位图φo (V) H2PO2-____-2.25V____P4_______________PH3 |_____________-1.23V____________| 可知标准电极电位φo P4/PH3为: (A) -1.02 V (B) -1.74 V (C) -0.89 V (D) -1.16 V 6. 在配离子[Co(C2O4)2(en)]-中(en为H2N-CH2-CH2-NH2),中心离子Co3+的配位数是: (A) 3 (B) 4 (C) 5 (D) 6 7. 用Na2C2O4标定KMnO4,加入第一滴KMnO4时,KMnO4的紫红色不会立即退去,这是因 为反应速度不够快,若使第一滴KMnO4很快退色,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加大Na2C2O4浓度(B) 加大酸度 (C) 事先加入Mn2+(D) 加快滴KMnO4的速度 8. 下列混合离子能用氨水分离的是: (A) Cr3+和Cu2+(B) Cu2+和Zn2+(C) SO42-和Cl-(D) Fe3+和Al3+ 9. 在酸性溶液中,以0.1000 mo l?L-1的Ce4+溶液滴定0.1000 mo l?L-1的Fe2+溶液,化学计量 点的电位为1.06V,对此滴定最适宜的指示剂是: (A) 次甲基蓝(φo=0.53V)(B) 二苯胺磺酸钠(φo=0.84V) (C) 邻二氮菲亚铁(φo=1.06V)(D) 硝基邻二氮菲亚铁(φo=1.25V) -1 pH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lgαY(H)23.64 18.01 13.51 10.60 8.44 6.45 4.65 3.32 2.27 1.28 0.45 0.07 0.01 (A) 3.0 (B) 4.0 (C) 5.0 (D) 6.0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指导

有关分析化学的实验基础操作 1.称量 2.搅拌溶解 3.定容 4.容量瓶相对校正:用25 mL移液管移蒸馏水至250 mL容量瓶,移取10次,看液面是否和容量瓶的刻度一致。 5.滴定 实验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比较 一、目的 1.练习滴定操作,初步掌握准确地确定终点的方法。 2.练习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比较。 3.熟悉甲基橙和酚酞指示剂的使用和终点的变化。初步掌握酸碱指示剂的选择方法。 二、原理 浓盐酸易挥发,固体NaOH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CO2,因此不能直接配制准确浓度的HCl和NaOH标准溶液;只能先配制近似浓度的溶液,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其准确浓度。也可用另一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滴定该溶液,再根据它们的体积比求得该溶液的浓度。 酸碱指示剂都具有一定的变色范围。0.1 mol·L-1NaOH和HCl 溶液的滴定(强碱与强酸的滴定),其突跃范围为pH 4~10,应当选用在此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例如甲基橙或酚酞等。NaOH溶液和HOAc溶液的滴定,是强碱和弱酸的滴定,其突跃范围处于碱性区域,应选用在此区域内变色的指示剂(如酚酞)。

三、试剂 1. 浓盐酸 2. 固体NaOH 3. 0.1 mol·L-1醋酸 4. 0.1%(质量分数)的甲基橙指示剂 5. 酚酞指示剂(用6+4乙醇—水溶液配制) 6.甲基红指示剂(用6+4乙醇一水溶液配制) 四.步骤 1. 0.1mol·L-1HCl溶液和0.1mol·L-1NaOH溶液的配制 通过计算求出配制250mL浓度为0.1mol·L-1的HCl溶液所需浓盐酸(相对密度1.19,约12mol·L-1)的体积。然后,用小量筒量取此量的浓盐酸,加入水中(分析实验中所用的水,一般均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故除特别指明者外,所说的“水”,意即蒸馏水或去离于水),并稀释成250mL,贮于玻塞细口瓶中,充分摇匀。 同样,通过计算求出配制250mL浓度为0.1mol·L-1的NaOH溶液所需的固体NaOH的量,在台秤上迅速称出(NaOH应置于什么器皿中称?为什么?)置于烧杯中,立即用250mL(用量筒量取蒸馏水即可)水溶解,配制成溶液,贮于具橡皮塞的细口瓶中,充分摇匀。 固体氢氧化钠极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分,所以称量必须迅速。市售固体氢氧化钠常因吸收CO2而混有少量Na2CO3,以致在分析结果中引入误差,因此在要求严格的情况下,配制NaOH溶液时必须设法除去CO32-离子,常用方法有二: (1)在台秤上称取一定量固体NaOH于烧杯中,用少量水溶解后倒入试剂瓶中,再用水稀释到一定体积(配成所要求浓度的标准溶液),加人1~2mL 200g·L-1BaCl2溶液,摇匀后用橡皮塞塞紧,静置过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4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及答案4得分统计表: 1. 对于可逆反应,当升高温度时,其速率常数k正将;k逆将 。当反应 为吸热反应时,平衡常数k0将增大,该反应的ΔG0将。 2. 2.0 × 10?3 mol?L?1 HNO3溶液的pH = ______________。 3. 写出下列物质共轭酸的化学式:(CH2)6N4_______________;H2AsO4?________________。 4. 同离子效应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___ _____;盐效应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___ ____;后一种效应较前一种效应_______得多。 5. 已知难溶盐BaSO4的K sp = 1.1×10?10, H2SO4的K a2 = 1.02×10?2, 则BaSO4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mol?L?1, 在0.10mol?L?1,BaCl2溶液中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_mol?L?1(不考虑盐效应)。 6. 任何电极电势绝对值都不能直接测定,在理论上,某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E是将其与_________________电极组成原电池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而得到的电极电势的相对值。 7.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描述了滴定过程中电对电位的变化规律性,滴定突跃的大小与氧化剂和还原剂两电对的__________有关,它们相差越大,电位突跃范围越__________。 8. 某配离子[M(CN)4]2-的中心离子M2+以(n-1)d、ns、np轨道杂化而形成配位键,则这种配离子的磁矩将,配位键的极性将。 9. HCl地沸点比HF要低得多,这是因为HF分子之间除了有外,还有存在。 10.一碱液可能是NaOH或Na2CO3或NaHCO3,或它们的混合液。用HCl溶液滴至酚酞腿色耗酸V1mL;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酸V2mL。根据V1、V2的关系判断该碱液的组成:当V1>V2时,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当V1=V2时,组成是 ___________ 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 分) 1.在光度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A)调节仪器透光度的零点;(B)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 (C)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D)消除溶液和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2.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称取试样的绝对误差为0.0002g,则一般至少称取试样:( ) (A)0.1g (B)0.2g (C)0.3g (D)0.4g 3. 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A)25ml (B)25.0ml (C)25.00ml (D)25.000ml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的反应一定比气相中反应速率大;(B)反应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大;(C)增大系统压力,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加入催化剂,使E(正)和E(逆)减少相同倍数。 5. 下列符号表示状态函数的是:()

无机与分析化学试题(数据处理)

1. 误差的正确定义是() A.某一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 B.含有误差之值与真值之差 C.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D.错误值与其真值之差 2.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0.2g试样,正确的记录应是( ) (A)0.2g (B)0.20g (C) 0.200g (D)0.2000g 3. 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A.随机误差小 B.系统误差小 C.平均偏差小 D.相对偏差小 4. 算式 3 14.410(27.4321.6)10 1.1031 ?-? 结果的有效数字表达为()。 A. 五位 B. 三位 C. 两位 D. 一位 5. 以下各项措施中,可以消除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的是()。 A 进行仪器校正 B 增加测定次数 C 增加称样量 D 提高分析人员水平 6.14.410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A. 五位 B. 三位 C. 两位 D. 一位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精密度高,偶然误差一定小 B. 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C. 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好 D. 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 8. 0.0263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A. 五位 B. 三位 C. 两位 D. 一位 9. 下列情况中哪个不属于系统误差:( ) A. 滴定管未经过校正 B. 所用试剂中含干扰离子 C. 天平两臂不等长 D. 砝码读错 10. 下列属于随机误差的是() A.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测不准 B. 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C.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 D. 重量法测定SiO2时,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 11. 下述有关随机误差正态分布曲线特点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横坐标x值等于总体平均值μ时,曲线有极小值; B. 曲线与横坐标间所夹面积的总和代表所有测量值出现的概率,其值为1; C. 小误差出现几率小, 大误差出现几率大; D. 纵坐标y值代表概率,它与标准偏差σ成正比,σ越小,测量值越分散,曲线越平坦。 12. 0.0203是()位有效数字 A.二 B. 三 C.四 D. 五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是在第三版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化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的生物类各专业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规范要求,结合近年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发展而进行修订的。 目录: 绪论 0.1化学实验的目的 O.2化学实验的学习方法 第一部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第1章化学实验规则和安全知识 1.1化学实验规则 1.2实验室安全知识 第2章化学实验基本仪器介绍 第3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1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3.2基本度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3.3加热方法 3.4试剂及其取用 3.5溶解和结晶 3.6沉淀及沉淀与溶液的分离 3.7干燥器的使用

3.8气体的获得、纯化与收集 第4章天平和光、电仪器的使用 4.1天平 4.2离子计 4.3分光光度计 4.4电导率仪 第5章实验数据处理 5.1有效数字 5.2准确度和精密度 5.3作图技术简介 5.4分析结果的报告 第二部分实验 第6章基本操作训练和简单的无机制备 实验一玻璃管操作和塞子钻孔 实验二氯化钠的提纯 实验三硫代硫酸钠的制备(常规及微型实验) 实验四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常规及微型实验) 实验五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实验六滴定操作练习 实验七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常规及微型实验) 第7章化学原理与物理量测定 实验八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实验九中和热的测定 实验十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测定 实验十一醋酸标准解离常数和解离度的测定 实验十二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 实验十三硫酸银溶度积和溶解热自测定 实验十四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十五电位法测定卤化银的溶度积 实验十六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实验十七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第8章元素化学实验 实验十八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实验十九卤族元素 实验二十氧族元素 实验二十一氮族元素 实验二十二碳族元素和硼族元素 实验二十三铬、锰、铁、钴 实验二十四铜、银、锌、汞 实验二十五水溶液中Ag+,Cu2+,Cr2+,Ni2+,Ca2+的分离与检出 实验二十六纸色谱法分离与鉴定某些阳离子 第9章分析化学实验 实验二十七容量器皿的校准

《无机及分析化学》试卷(样板)

肇庆学院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样板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允许使用科学计算器) 13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用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溶胶的基本特征是( )、( )和热力学不稳定性。 2.植物可将根部吸收的水分输送到高达数十米的叶端,这是利用了稀溶液依数性的( )原理。 3.NH 3中N 的氧化数为( ),S 2O 3 2-中 S 的氧化数为( )。 4.水变成水蒸气,该过程系统熵变△S 符号为( )。单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判断,该过程( )自发进行。 5.用氧化还原法测得纯FeSO 4·7H 2O 中Fe 含量为20.10%,20.03%,20.04%,20.05%。其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 )、平均偏差为( )、相对平均偏差为( )、标准偏差为( )、相对标准偏差为( )。(表示偏差取两位有效数字)。 6.电极电势θ ?越小,电对的还原态还原能力( )。 7.盐效应使弱电解质解离度( )。 8.[Ir(ONO) (NH 3) 5] Cl 2的化学名是( ),五氯·氨合铂(Ⅳ)酸钾的化学式为( )。 9.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00253021090670...÷?的结果为( ) 10.已知θ?(Fe 2+/ Fe)=-0.441V ,θ?(Fe 3+/ Fe 2+)=0.771V ,电对(Fe 3+/ Fe)的θ?=( )V 。Fe 2+( )发生歧化反应。 11.电子排布遵守三原则:保里不相容原理,( )和( )。 12.在600K 时,测得下列反应2NO + O 2 = 2NO 2的 1-12s L mol 202.0d )(NO d ??=-t c ,此时的t c d ) (O d 2=( )-11s L mol ??-,t c d (NO) d =( )-11s L mol ??-。 13.甲同学平行测定某试样的含氮量共12次,12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 1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发生( )作用,还原剂发生( )作用。 15.浓度为0.031L mol -?的盐酸,其pH 为( ),浓度为0.11 L mol -?的NaOH 溶液,其pH 为(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1.已知在某温度时 (1) 2CO 2(g) = 2CO(g) + O 2(g) A θ1=K (2) SnO 2(s) + 2CO(g) =Sn(s)+ 2CO 2(g) B θ 2 =K 则同一温度下的反应 (3) SnO 2(s) =Sn(s)+ O 2(g) 的θ 3K 应为( )

无机及分析化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溶液和胶体 1、溶液浓度表示c B,b B等表示及x B,w B。 2、稀溶液的依数性:与溶质的本质无关、只与溶液中单位体积的粒子 数目有关的性质。 拉乌尔定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蒸汽压下降:△p = p o·χ ,p=p o×χA。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蒸气压等于纯溶剂的蒸气B 压乘以溶液中溶剂的摩尔分数。 溶液沸点的升高和疑固点下降——△T b = K b×b B△T f=K f×b B 溶液的渗透压(П)——П×V = n B×R×T即П= c B×R×T,应用求分子量。 3、胶体溶液,胶团的结构:AgI溶胶:(KI过量) {(AgI)m · nI-·(n-x)K+}x-·xK+。 第二、三章: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概念:状态函数,热和功(注意规定符号)途径函数。 U = Q + W 热力学第一定律,标准态 。 状态函数:用于确定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系统的状态函数。 性质:a.单值性:系统的一个状态对应一组状态函数(状态一定,状态函数一定)。b. 状态函数的变化只与系统的初始状态和终了状态有关,即与过程有关而与途径无关。

热:系统与环境间因温度差而交换的能量 功:除热以外,其他各种形式被传递的能量都称为功。 2、热化学,恒容反应热Q V= ?U- W = ?U ,恒压反应热:Q p = H2 -H1 = ?H,?盖斯定律:一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相同。换句话说,也就是反应热效应只与起始状态和终了状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ΔH表示一类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这类化学反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该化学反应为封闭系统,其经过一个或一系列的变化,该变化过程中必须是非体积功为零,定容或定压。 3、?f H m的定义:在标准状态下(100kPa,298K),由稳定单质生成1摩尔的纯物质时的反应热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r H m= νB?f H m(B)(可以用298.15K近似计算)。 ∑ B 4、?c H m的定义:1mol标准态的某物质B完全燃烧生成标准态的产 ν物的反应热,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r H m= -∑ B ?c H m(B)(可以用298.15K近似计算)。 B 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C(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 焓。 5、熵(S)——混乱度的量度,热力学第三定律:纯净物质的完美晶体熵值为0即S*( 0 K ) = 0 ,标准摩尔熵S m (B,T ), νB S m(B) (可以用298.15K近似计算) ?r S m =∑ B 注意:参考状态单质S m (B,T )不为零,而?f H m,?f G m及(H+,aq)的人为规定值为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