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我的家 我的国”的家国情怀

试论“我的家 我的国”的家国情怀

试论“我的家 我的国”的家国情怀

影视聚焦

3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

试论“我的家 我的国”的家国情怀——以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栏目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节目为例

杨清媛/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栏目主编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新时代各大媒体共同面对的“命题作文”。怎样写好这篇“作文”,怎样讲好中国故事? 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继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节目《家国40年》后,再次勇于担当,历时数月筹备,打造了三期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节目《我的家 我的国》。

结合新中国成立70年间的代表性事件,以三个关键词为主题,挑选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人物及故事。每期通过讲述两至三组嘉宾及其家庭70年的变迁、发展等故事,以“家”为主体,以小见大,讲述他们与国家一同成长的家国70年,展现浓重的家国情怀。

关键词:家国;故事 ;70年;走心;创新;同频共振 一、内容为王,真情真意真故事的走心讲述1、生命中的无上荣光——那一天

第一期节目以10月1日“那一天”为关键词,选取的两组嘉宾他们人生中难忘的“那一天”都是10月1日国庆节这一天。

93岁的抗战老兵董成森,半生戎马、一生爱国。1949年10月1日,是他“喜忧参半”的那一天。那一天,23岁的他有幸参加了开国大典,却因打靶成绩的两环之差未能进入受阅方队而留下遗憾。国庆阅兵梦一梦70年!

2019年10月1日,那一天,董成森的重外孙宋杰出现在阅兵式受阅方队中。一家四代,15位军人,跨越70年的国庆阅兵梦,终于圆满了!

节目中最燃的一幕,就是到场的四代8位“董家军”一起重温入伍宣言,句句有力,字字铿锵!。

于海,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指挥,他历经五代领导集体、四次大阅兵,他是中国指挥国歌次数最多的人,也是为国歌提案立法的人。他手握指挥棒,见证着新中国伟大崛起的一个又一个重大历史瞬间。

这其实就是家国,唇齿相依的家国。从一个人、一个家庭到一个国家,10月1日“那一天”都是最重要的日子,期盼、欢庆、展望。70年来,我们在每一年的“那一天”里都能看到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变迁、国家的进步。个人与家庭的命运永远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2、用我的名字向你告白——你好,国庆

特别节目第二期以《你好,国庆》为题,祝福祖国、为新中国庆生;同时也是与所有名字叫国庆的人打招呼,用生动轻松的方式讲述不同“国庆”的国庆记忆。

80后花式篮球教练沈国庆,用三届全国花式篮球冠军、一个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声宣告“玩儿”也能玩儿出精彩、为国争光。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新时代石油工人苏国庆,27年,42项修井创新成果,9项国家专利,创造6000多万元效益,他用奋斗创新演绎新时代石油工人的精彩人生。名字都带“国”字的“五朵金花”的大姐蔡国庆,家国情怀早已成为他们家庭的存继之本,一家七口人的基层党支部,学习笔记已有厚厚一摞;国字辈的五朵金花,每人的入党申请书都是父亲用毛笔亲笔誊写。焦裕禄的长子焦国庆,已近古稀之年的老人,仍时时刻刻谨记着父亲的临终嘱托“千万不能搞特殊”。

他们年龄、地域、职业等各不相同,对自己的名字却有着同样浓烈的热爱。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付出,为自己的名字更为祖国增光添彩。

3、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无悔的抉择

第三期以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无悔抉择为主题。

人称“麦爸菜妈”的农业科学家茹振刚、原连庄夫妇,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守护着中国人的饭碗和菜篮子。他们曾立下两个十年之约,以家务活为“赌注”,先比谁先培育出新品种,再比谁的品种推广成效好,二十年间两人相互鼓励,你追我赶,最后不分伯仲,至于家务活,茹振刚说“人家太

辛苦,既要搞科研又要顾家里,我当然要多帮着些的”。他们也是被科研耽误了的诗人,几十年来他们用诗互诉爱意,积攒了十几本“诗集”。

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夏国洪,已是耄耋之年,经历过四次手术、两次肺癌大手术,却依然“想要为国家为人民为航天多做点事情”。他的一生见证着中国航天领域的飞速发展。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故事,生活与展望、梦想与抉择,总是关乎家国。何为爱国?何以报国?一颗赤子之心足以!

二、“旧瓶新酒”,与新中国同频共振

与《家国四十年》类似,特别节目《我的家 我的国》仍以先导片和时代回声首尾呼应,各有侧重。

先导片提纲挈领,滴水纳海;时代回声,延续情感,总结升华,聚焦与主题相关的同类人群,如第二期节目,采访了更多叫国庆的普通人,他们真诚地诉说着对“国庆”这个名字的理解,那种家国情怀的自然流露直抵人心。回声绕耳,以小见大,由个体的心路历程展现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70年的沧桑巨变,展现“从人到众”的爱国情怀,与新中国同频共振。

三、凝心聚力,创新求变,家国情怀的多角度表达 1、“手段”多样,体现宏大背景下的青春视角

三期节目均运用了丰富的“电视手段”锦上添花。如第三期,以一组智能机器人的舞蹈体现高科技的趣味性、贴近性;同时,用导弹模型、税票等道具作关键词,引领故事走向,掌控整体节奏。让“好家风”、家国情怀这样的宏大主题有了更受年轻人青睐的青春化的独特表达。

2、标志性“动作”,打造特别节目专属标签

三期特别节目的现场观众都自带“标签”、有备而来,他们参与互动,成为节目重要元素及标志性亮点。第二期,现场观众大部分都叫国庆,现场惊现的两位“00后”国庆,更是打破了大众对“国庆”的固有印象。父母取名时的殷切期望、他们自身对名字的认同和对祖国的热爱,都体现在了“国庆”这两个字上。

在每期节目结尾,也会有固定“设计”:全体合唱爱国歌曲,为新中国而歌!优美嘹亮的歌声中,展家国情怀,燃爱国热情!

3、权威解读,助推家风及爱国情怀的升华提升

特邀电视节目评论员俞伯鸿、新华社高级编辑吴学兰任观察员。从专业角度剖析、深化主题,把握政治导向,提升节目品质及影响力,升华家风内涵,深化家国情怀。

关于爱国,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表述:“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它扎根在亿万同胞的血肉里,深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里,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情怀和担当。

《中华好家风》以这样三期走心、走情怀、走血脉的特别节目,祝福新中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