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人机工程重点

安全人机工程重点

安全人机工程重点
安全人机工程重点

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安全人机工程学 安全人机工程学---就是从安全的角度与着眼点研究人与机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立足点放在安全上面,以活动过程中的人实行保护为目的,主要阐述人与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 2.人机功能分配 人机功能分配---对人与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的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 3.人机结合面 人机结合面---就就是人与机在信息交换与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 4.人的反应时间 人的反应时间---人从接受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 5、疲劳 疲劳---就就是人体发生可以概括为失去功能或打乱这样的变化,引起生理活动的变化就就是发生机能变化、物质变化、自觉疲劳与效率变

化的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安全人机工程学主要就是从安全的角度与以人机工程学中的安全为着眼点进行研究的,其研究对象就是人、机、人机结合面三个安全因素。 2. 人能够产生视觉就是由视觉对象、可见光、视觉器官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3.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4.颜色视觉的三种特性明度色调饱与度 5、“三同时”就是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行 6、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将人的行为分为技能性、规则性、知识性三种类型。 7、所接受的信息中视觉信息所占比例最大、听觉信息次之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生理性疲劳除与劳动速度、强度与身心活动简单的因素有关外,还与(AB)工作环境因素有关。 A、劳动方式 B、持续时间 C、温度 D、照明 E、色彩 2、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中,由人的失误引起的事故占有较大比例,而不注意又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据研究引起不注意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1

吉林建筑大学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人机工程学在轿车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 与分析 名姓 号学 级班安全121班 业专安全工程 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马池香

2015年6月19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大幅度提高,随着物质条件的优越,人们对现代化交通工具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加大,比如说轿车,以往,轿车只不过是少数人的特权产物,但是如今,他早就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了大家外出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且,所扮演的戏份也是越来越大。而轿车的设计,也要充分的的人机工程尤其是安全人机工程的角度来考虑轿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而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也越来越看重这些,所以轿车内的设施与配置的设计与安全人机工程的联系也显得越来越举足轻重。 本设计主要针对于轿车,分析人机工程学在轿车安全性设计中的应用,通过主动与被动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在主动安全系统中,驾驶员与轿车构成了典型的人机系统,其中驾驶员是系统的核心,通过对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应用对轿车进行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操纵装置、仪表显示装置和驾驶视野的设计,从而提高了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目录 第一章人机学的基本理 论 (1) 第二章轿车的显示装置设 计 (2) 2.1显示装置的概 念 (2) 2.2显示器的分类与选 择 (2) 2.3仪表显示器的设 计 (2) 2.3.1仪表显示装 置 (2) 2.3.2表盘的设 计 (3) 2.3.3 字符 ........................................................... 4 2.3.4 指针 ........................................................... 4 2.4信号灯显示装 置 (5) 2.5显示装置的布 置 (6) 第三章控制装置设计的人机分析及改 进 (8) 3.1方向盘的设计分 析 (8) 3.1.1 方向盘的角度设计 ............................................... 8 3.1.2方向盘的位置设 计 (9) 3.1.3方向盘大小的设计 ............................................... 10 3.2变速杆设计分 析 (10) 3.2.1变速杆的形状 ................................................... 10 3.2.2变速杆的高度及位置 ............................................. 11 3.2.3变速杆的操纵角度及位移 .........................................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课 程 设 计 课程安全人机工程学 题目学生公寓卫生间的人机工程学改进设计院系安全与环境工程系 专业班级安全技术管理1000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学生公寓卫生间的人机工程学改进设计 安全技术管理1002班朱永祥 [摘要]当今中国高校的学生公寓已经公寓化,服务性设施也在改进。根据需求对现在的学生公寓卫生间进行改进设计,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对其做一些“人性化”的改善,以求在我们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本设计通过对学生公寓卫生间的主要人机关系进行实测和整改设计。运用了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全面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因素,考虑其型式及居住的空间能适合人的生活方式,人与卫生间系统综合的宜人性,借鉴一般卫生间的设计的情况,取长补短,使之达到安全、舒适、合理的效果。 [关键词]人性化;安全性;舒适性

【ABSTRACT】:In today's Chinese college student apartment has Residence form service facilities in improving also.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students' apartments toilet now improved design, full consideration of factors, some of the "human nature is changed" improvement, in order to study in our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n have a comfortable life environment. The design of toilet to students through the apartment main man-machine relationship was measured and repair design. Using a safe man-machine engineering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method, th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physiological, psychological factors, consider its type and living space can be suitable for people's way of life, and man and toilet system comprehensive agreeableness, using the general the design of toilet, learn from each other, so as to meet the safety, comfort, reasonable effect. [key words] : Humanization;safety;comfort

安全人机工程复习总结

第一章概论 安全人机工程学,可以定义为: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出发,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系统中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包括人体形态特征参数,人的生物力学特性、人的感知特性、人的反应特性、人在劳动中的心理特征等。 2)研究人机功能分配。功能分配要根据两者各自特征,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高效、安全、舒适、健康的目的。 3)研究各类人机界面。研究不同人机界面的特征以及安全标准的依据,研究不同人机界面中各种显示器、控制器等信息传递装置的安全性设计准则和标准。 4)研究工作场所和作业环境。研究工作场所布局的安全性准则,研究如何将影响人的健康安全及工效的环境因素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使环境条件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创造安全的条件。 5)研究安全装置。许多设备都有“危区”,若无安全装置、屏障、隔板、外壳将危区与人体隔开,便可能对人产生伤害。因此,设计可靠的安全装置,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任务之一。 6)研究人员选拔问题。研究如何依据人机关系的协调性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者方法。 7)研究人机系统的可靠性,保证人机系统的安全。主要研究人因事故的预防和人误的控制。8)研究人机系统总体安全性设计准则和方法以及安全性评价体系和方法。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目的:对人和机以及围绕着人和机器而产生的关系及其环境条件的综合体建立合理的方案,更好地在人机之间合理地分配功能,使人和机有机结合,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人提供安全卫生和舒适的环境,同时带来活动效率的提高。

第二章人体的人机学参数 测量基准面:人体测量基准面是由三个互为垂直的轴(铅垂轴、纵轴、和横轴)来决定的。 ——对应于百分位α的百分位数; ——样本均值 S——样本标准差 k——与α有关的变换系数 大脑生理学角度把大脑意识状态划分为5个阶段: 阶段0:无意识,无反应能力(失去知觉,睡眠)。主要脑波是δ波。 阶段Ⅰ:过度疲劳、单调作业、饮酒等引起知觉能力下降。主要脑波为θ波。 阶段Ⅱ:习惯上的作业,不需要考虑,无预测能力和创造力。主要脑波为α波。 阶段Ⅲ:大脑清醒,注意力集中,富有主动性。主要脑波为β波。 阶段Ⅳ:过度紧张和兴奋,注意力集中一点,一旦有紧张情况大脑将马上进入活动停止状态,成为旧皮层优势状态。脑波状态是β和更快频率的脑波。 在运用人体测量数据进行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准则: 1、最大最下准则 2、可调性准则 3、平均准则 4、使用最新人体数据准则 5、地域性准则 6、功能修正与最小心理空间相结合准则 7、标准化准则 8、姿势与身材相关联准则 9、合理选择百分位和适用度准则 产品尺寸设计任务的分类: Ⅰ型产品尺寸设计:需要两个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上限值和下限值的依据(属双限值设计)Ⅱ型产品尺寸设计:只需要一个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上限值或下限值的依据(属单限值设计)ⅡA型产品尺寸设计:只需要一个人体尺寸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上限值的依据(属大尺寸设计)ⅡB型产品尺寸设计:只需要一个人体尺寸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下限值的依据(属小尺寸设计)Ⅲ型产品尺寸设计:只需要第50百分位数产品尺寸设计的依据(平均尺寸设计)确定功能修正量和心理修正量: 1、为什么修正: 有关国家标准公布的人体数据是在裸体或穿单薄内衣的条件下测得的,测量时不穿鞋。而设计中所涉及的人体尺度是在穿衣服、穿鞋甚至戴帽条件下的人体尺寸。因此,考虑有关人体尺寸时,必须给衣服、鞋、帽留下适当的余量,也就是应在人体尺寸上增加适当的着装修正量; 为了克服人们心理上产生的“空间压抑感”“高度恐惧感”等心理感受,或者为了满足人们“求美”“求奇”等心理需求,在产品最小功能尺寸附加一项增量,称为心理修正量。

安全人机工程学考试大纲

化工学院安全工程专业 《安全人机工程学》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2小时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主要包括学生对安全人机工程学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人机工程学的历史、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其他各学科的关系。重点掌握人体测量参数、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指导实践中的设计。在学习过程中,认识人机工程学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业设计中的广泛应用。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概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人机工程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

第二章:人体的人机学参数 掌握人体尺寸的测量方法,掌握相关的国家标准及其意义。熟悉人体测量参数在设计中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人的生理特性与人体生物力学特性 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1.人的生理特征及在安全设计的应用 2.人的心理特征及在安全设计的应用 3.人体生物力学及在安全设计的应用 4.疲劳与恢复及在安全设计的应用 5.部分有关的规章制度及国家标准 第四章安全人机功能匹配 简单了解以下内容: 1.人机系统中人的传递函数 2.人机功能匹配 3.人机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第五章人机系统的安全设计 详细了解并掌握以下内容 1.工作(规范)设计方法及其实例

2.岗位设计方法及其实例 3.显示器设方法计及其实例 4.控制器设计方法及其实例 5.作业环境设计方法及其实例 6.安全防护装置设计方法及其实例 第六章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实践与应用 讨论以下问题: 1.控制室的安全人机工程学 2.显示终端的安全人机工程学 3.办公室的安全人机工程学 4.产品人性设计中的安全人机工程学 5.计算机键盘的安全人机工程学 在讨论中发现问题,找出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品的不足之处,并探讨改进的可能性。 四、考试题型及试卷结构 考试题型: 1、填空20~ 30分

1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是什么

1.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是什么? 人体特性的研究、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的设计、环境控制与安全保护设计 实测法(Measure method),实验法(Experiment method),分析法(Analysis),调查研究法(Survey),计算机仿真法(Simulation),感觉评价法(Sensory inspection),图示模拟和模型试验法(model) 2.简述坐姿作业空间设计的主要内容和采用的人体参数。 坐姿作业空间设计主要包括:工作台、工作座椅、人体活动余隙和作业范围等的尺寸和布局等. 其设计用人体参量(坐姿10个数据) 3.知觉的基本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 人脑中产生的具体事物的印象总是由各种感觉综合而成的,没有反映个别属性的知觉,也就不可能有反映事物整体的感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到的事物个别属性越丰富、越精确,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完整,越正确。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4.信息编码的意义和方法是什么?分析操纵装置特征编码的方法和意义。 (形状、大小、颜色、标志) 5.仪表显示装置设计时主要考虑哪些方面?在各部分的设计中,主要考虑哪些影响因素?模拟(指针表盘等的设计) 数字(形状、格式、显示器) 6.脚操纵装置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形式、操纵方式、力量,尺寸、形状位置) 7.人与“机”特性的比较主要从哪些方面考虑? 速度,逻辑推理,计算,可靠性,连续性,灵活性,输入灵敏度,智力,操作处理能力,功率输出,综合能力,记忆 8.安全防护装置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这些原则的应用 a)以保护人身安全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原则。 b)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安全可靠的原则。 c)安全防护装置与机械装备配套设计的原则。 d)简单、经济、方便的原则。 (举例:自己任意) 9.安全人机工程学对安全工程设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体结构,匹配,结构及环境设计)

安全人机工程复习总结样本

第一章 1. 何谓人机工程学?它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是什么? P5 答: 人机工程学是运用人的生理学、心理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知识, 使机器和人相互适应, 创造舒适和安全的工作与环境条件, 从而提高工效的一门科学。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 设计机器和设备及工艺流程、工具以及信息传递装置与信息控制设备时, 必须考虑人的各种因素——生理的和心理的及人体测量参数、生物力学的需要与可能; 使人操作简便、省力、快速而准确; 使人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安全卫生和舒适; 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机系统协调, 保障安全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人的因素方面, 主要包括人体生理、心理、人体测量及生物力学、人的可靠性; 机的因素方面, 主要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等物的设计; 环境因素方面, 主要包括采光、照明、尘毒、噪声等对人身心产生影响的因素; 人机系统的综合研究, 研究人机系统的整体设计; 岗位设计; 显示器设计; 控制器的设计; 环境设计; 作业方法及人机系统的组织管理等。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实测法、实验法、分析法、调查研究法、计算机仿真法、图示模拟和模型试验法、感觉评价法 2. 何谓安全人机工程学? 它所研究的科学对象是什么? 其内涵是什么? P5、 P10 答: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 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 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研究对象: 人、机、人机结合面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 研究人机系统中人的各种特性; 研究人机功能合理分配; 各种人 机界面的研究; 作业方法与作业负荷研究; 作业空间的分析研究; 事故及其预防的研究 3. 如何理解安全人机工程学与工效人机工程学的关系? P13 答: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以人机工程学中的安全为着眼点, 侧重于人体的安全卫生; 而 工效人机工程则是从工作效率的角度和着眼点侧重于用人保证机的作用。二者均属人机工程学不同方向上的应用学科。 4. 安全人机工程学在安全工程学学科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 P13 答: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实现安全工程学的科学依据和最活跃的人的作用因素; 安全设备工程学是实现 安全工程学的物质条件; 安全管理工程学是实现安全工程学的”人与物关系”的组织手段; 安全系统

安全人机工程考试A卷

《安全人机工程》期末考试试卷( A卷) 学院: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题) 掩蔽效应: 明适应: 人为失误: 视觉疲劳: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 )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美国完成的。 A美国B德国C法国D英国 2.阳光下煤快的反射率要比黄昏时粉笔的反射率高,然而人们仍然把粉笔看成白的,把煤快看成黑的,不会依反光率的高低而颠倒黑白,这是知觉特性的 ()性。 A恒常性B整体性C理解性D选择性 3.在人的三种视野中,()范围最大。 A静视野B动视野C注视野D视平面 4.有限度的或受身体延伸所限制的空间尺寸(象抓握物体的可及距离、控制器的位移、显示器与测试点位置、安全防护罩上的空隙等),应以第( )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A 50 B 20 C 10 D 5 5.人的感觉印象最多的来自( )。 A耳朵B眼睛C嗅觉D其他感官 6.只有频率在( )范围内的声音人耳才能感觉到,即才能引起听觉。 A20~20000Hz B10~20000Hz C40~200000Hz D30~200000Hz

《安全人机工程》期末考试试卷( A卷) 7.人耳对声音的( )的感觉最灵敏。 A广度B响度C强度D频率 8.为了保证安全作业,在机器设计中,应使操纵速度( )人的反应速度。 A大致等于B低于C大于D远大于 9.疲劳程度的轻重决定于( )。 A劳动强度的大小和持续劳动时间的长短 B劳动强度的大小 C持续劳动时间的长短 D作业者的满意度 10.在物质代谢过程的同时发生着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称为( )。 A自然代谢B新陈代谢C能量代谢D心理代谢 11.下列( )不属于疲劳测定方法。 A闪光融合值测定B空气含氧量测定 C能量代谢率测定D心率测定 12.为了防止和减轻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人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有,但下列()对防止和减轻眩光无明显效果。 A限制光源亮度 B采用直射光源 C合理分布光源 D适当提高环境亮度以减少亮度对比。 13.( )是指在作业面及其周围光的照度。 A照度B光强C光的数量D亮度 14.温度计、速度计均属于( )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概念

培训教案 培训教材:安全管理学 培训内容:安全人机工程学 培训时间:2014、9、12 15:00—16:00 培训教师:侯柏林 培训地点:热电总厂会议室 一、安全人机工程学的概念 安全人机工程学就是从安全的角度与着眼点研究人与机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立足点放在安全上面,以活动过程中的人文实行保护为目的,主要阐述人与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也就就是说,在实现一定的生产效率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的安全健康与舒适愉快。这主要就是从活动者的生理、心理、生物力学的需要与可能等诸因素,去着重研究人从事生产或其她活动过程中在实现一定活动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免受外界因素的作用机理.为预防与消除危害的标准与方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达到实现安全卫生的目的,确保人类能在安全健康、舒适愉快的条件与环境中从事各项活动。 安全人机工程学侧重于人与机的安全、减少差错、缓解疲劳等课题的研究。二、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历程

人机工程学在欧洲就是以劳动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英国就是欧洲开展人机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于1950年成立了英国人机学研究会,1957年创办会刊 《Ergonomics》。美国于1957年成立人类因素工程学会,同时发行了会刊。日本于1963年成立日本人间工学研究会。苏联、德国、法国、荷兰、瑞典、丹麦、芬兰、澳大利亚等国也先后开展了人机工程学的研究。1960年成立国际人机学协会。我国进入80年代以后,也开始人机工程学的研究。 关于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命名,各国有所不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欧洲称作Ergonomics(人机学),美国称作Human Engineering(人类工程学)与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人类因素工程学),日本称为人间工学,目前普遍采用的就是 Ergonomics,我国曾译为人类工效学,人机工程学、人机学等。 三、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 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大体包括: 1. 研究人机之间分工及其相互适应问题。分工要根据两者各自特征,发挥各自 的优势,达到高效、安全、舒适、健康的目的。 2. 研究信息传递过程。人与机器在操作过程中要不断传递信息,因此,机器上各 种显示器、控制器要设计得适合于人使用。 3. 研究作业环境,创造安全的条件。生产场所有各种各样的环境条件,例如高 温、高湿、振动、噪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工作地的状况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人的健康。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目标,就是要将这些因素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使环境条件符合人的生理与心理要求,从而使操作者感到舒适与安全。 4. 研究安全装置。许多设备都有“危区”,若无安全装置、屏障、隔板、外壳、 将危区与人体隔开,便可能对人产生伤害。因此,设计可靠的安全装置,就是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任务。 5. 选择合适的操作者。人的个体差异,使操作者对工作的适应程度不同。在人 事安排上,要研究人机关系的协调性,人适其职,才有利于安全生产。 6. 研究生产过程中,操作者疲劳的特点以及减轻疲劳与紧张度的措施。 7. 研究人机系统的可靠性,保证人机系统的安全。研究事故的预防与危险情况的控制。 四、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科学对象

安全人机工程学复习终极版

第一章 1.人机工程学是运用人的生理学、心理学和其他有关学科知识,使机器和人相互适应,创造舒适和安全的工作与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工效的一门科学 研究内容:人的因素方面,机的因素方面,环境因素方面,人机系统的综合研究2.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以安全为目标,以工效为条件研究内容:除人机学所研究的内容以外,还研究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学科体系、人机结合面的安全标准依据、人机系统的安全设计等问题。 第二章 2.测量基准面:矢状面,正中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眼耳平面 5.人体生理学参数测量内容:1、最大耗氧量及氧债能力: (1)耗氧量和摄氧量,单位时间内,人体通过循环、呼吸系统摄入的氧气量称摄氧量;人体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氧气量称耗氧量。一般情况下,摄氧量=耗氧 (2)氧债与劳动负荷:需氧量与实际供氧量之间的差额称为氧债;根据摄氧量和耗氧量之间的关系,可将人体负荷量分为:常量负荷、高量负荷、超量负荷。 6.人体测量数据的运用准则:大最小准则、可调性准则、平均准则、使用最新人体数据准则、地域性准则、功能修正与最小心理空间相结合准则、标准化准则、姿势与身材相关联准则、合理选择百分位和适用度准则 第三章 1.从形态和功能上将机体划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系统和神经系统共九个子系统。在人机系统中,人与机的沟通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其它的六个系统起到辅助和支持作用。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组成 感觉和知觉 (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视觉:三要素:可见光、视觉对象、视觉器官 视错觉 7.反应时间影响因素:反应时间随感觉通道不同而不同、反应时间与运动器官有关、反应时间与刺激性质有关、反应时间随执行器官的不同而不同、反应时间与刺激数目有关、反应时间与颜色的配合有关、反应时间与年龄有关、反应时间与训练有关 8.影响人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因素:人的神经活动规律,动机与积极性,学习和训练,疲劳,年龄、性别、经验、季节,人体的信息传递效率,人的大脑所处的意识水平 9.人体生物节律的概念:生物节律又称生物韵律、生物节奏或生物钟描述的是生物体(包括人在内的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内生理功能、行为表现及形态结构等随时间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人体生物节律的应用(对安全生产意义):客观存在,要尊重它,影响人的行为,也就对安全生产有着较大的影响。对于某些危险性较大的操作岗位,为了防止操作人员误操作导致事故,可以采用人体生物节律控制方法;在人体生物节律处于高潮期时,是安全作业的好时期,是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好时期,

安全人机工程试题

安全人机工程试题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全人机工程试题1.作业者在疲劳状态下继续作业,立即可能发生的直接后果是使工作效率下降、____,并且会使作业者作业后的恢复期延长。 A.易患职业病 B.事故率上升 C.企业经济效益降低 D.企业经济效益增加 答案:B 注:作业疲劳又称为工作疲劳或产业疲劳,是劳动者劳动机能衰退的正常的心理、生理反应,与休息相对应,它们是消耗与恢复的交替过程。而过度疲劳则不能被认为是正常的生理或心理反映,它的直接结果在一定的情况下则会导致事故率的增加。一般意义上的疲劳,与职业病不具备直接的因果关系,通常不会导致立即发生职业病,但有时职业病却是过度疲劳积累的结果,如噪声性耳聋,就是听觉疲劳长期积累的结果。 2.在劳动者、机器设备和作业环境这三者组成的系统中,从人的生理、心理、生物力学和劳动科学诸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称为____。 A.系统工程学 B.工程心理学

C.劳动经济学 D.安全人机工程学 答案:D 3.按疲劳产生的原因,它可分为心理性疲劳和____。 A.环境疲劳 B.全身性疲劳 C.产业疲劳 D.生理性疲劳 答案:D 4.站着不动、长期或经常重复地弯腰、躯干扭曲并倾斜的姿势、经常性重复地单腿支撑的姿势和手臂长时间前伸等姿势极易产生疲劳。这几类姿势容易导致产生疲劳,究其原因,主要为____。 A.动态作业 B.动作力量过大 C.动作幅度过大 D.静态作业 答案:D 5.人们往往伸手取物直接伸向物品,穿越空地走斜线;为图省事直接从有限高度的设备或货物堆上翻越而过等,按所谓的"动作经济原则"

安全人机工程学知识点

人机工程学定义:研究各种工作环境中人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在工作、生活中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人机工程学是运用人的生理学、心理学和其他有关科学知识,使机器和人相互适应,创造舒适和安全的工作与环境条件,从而提高功效的一门科学。 我国1979年出版的《辞海》对人机工程学给出了如下定义,即人机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运用人体测量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力学以及工程学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综合地进行人体结构、功能、心理以及研究控制台上各个仪表的最佳位置。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 1、设计机器和设备及工艺流程、工具以及信息传递装置与信息控制设备时,必须考虑人的各种因素—生理和心理的及人体测量参数、生物力学的需要与可能; 2、要使人操作简便、省力、快速而准确; 3、要使人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换环境安全卫生和舒适; 4、最终目的是为了是人机系统细条,保障安全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1、人的因素方面,主要包括人体生理、心理、人体测量级及生物力学; 2、机的因素方面,主要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等物的设计; 3、环境因素方面,驻澳包括采光、照明、尘毒、噪声等对人身心产生影响的因素; 4、人机系统的综合研究:研究人机系统的整体设计;岗位设计;显示器设计;控制器设计;环境设计;作业方法及人机系统的组织管理等。 研究方法:人体尺寸实测法、心理实测法、实验法、分析法、调查研究法、计算机仿真法、图示模拟和模型试验法、感觉评价法。 世界上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就在客观需要的条件下,提出了“操作方法”课题,如进行过“铁锹作业试验研究”、“砌砖作业实验”、“肌肉疲劳试验”。 安全人机工程学可以定义为: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接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安全人机工程学主要是从安全的角度和以人机工程学中的安全为着眼点进行研究的,其研究对象是人、机和人机接合面三个安全因素。 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对上述综合体建立合理的方案,更好地在人机之间合理的分配功能,使人和机有机结合,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人提供安全卫生和舒适的环境,达到保障人的健康、舒适、愉快地活动的目的,同时提高活动效率。 人机工程学被分为安全人机工程学和功效人机工程学,其区别是: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以人的安全健康与舒适愉快(即要求机适合人)的前提下,保证工作效率;而功效人机工程学则是从工作效率的角度和着眼点侧重于用人保证机的作用,立足与设备的效应,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效应仪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保证活动者必要的安全卫生条件和活动环境。 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即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任务是为工程技术设计者提供人体的数据与要求,包括:1、人体的安全阀值(不致伤害的高低限度和环境要求);2、人体的允许范围(不影响工作的效率)即各种承受能力; 3、人体的舒适范围(最佳状态); 4、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必须适合于人使用时的各种要求等。以这些数据和要求指导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具体工程设计,从而在实现生产效率的同时确保劳动者的安全。 P24页计算题 氧债与劳动负荷:劳动开始时,由于人体呼吸,循环机能跟不上氧需,致使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活动,这种供氧量与需氧量的差值,称为氧债。 常量负荷:指劳动时摄氧量与需氧量保持平衡的负荷,即需氧量小于最大摄氧量的各种负荷。此时,只有作业开始2~3min内,由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活动暂时不能适应氧需,略欠了氧需。其后转入稳定状态,这是人体可以持久作业的最理想的状态。稳定状态结束后,归还所欠氧债。 高量负荷:指需氧量已接近或等于最大摄氧量的负荷。此时,氧债也是在氧需量上升期间出现,到达最大摄氧量后,便维持稳定状态。 超量负荷:若劳动强度过大,需氧量超过最大摄氧量,人体一直在缺氧状态下活动形成较大的氧亏,处于“假稳定状态”下的负荷。由于机体负担的氧债能力有限,活动不能持久。而且劳动结束后,人体还要继续维持较高的

安全人机工程复习试题【精编版】

安全人机工程复习试题【精编版】

一、填空题(本题30分) 1.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平均声能,称为声强,用I表示,单位为 W/m2。 2.当显示器不是为了记录准确的读数,而是为了对机器的运行状态作出定性显示时,选用模拟式仪表更 为有利。 3.影响人机系统的因素有人的可靠性、机的可靠性、环境因素。 4.在物质代谢过程的同时发生着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5.蜂鸣器它是音响装置中声压级最低、频率也较低的装置。 6.听觉传示装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音响及报警装置;一类是语言传示装置。 7.安静代谢率是人仅为保持身体平衡及安静姿势所消耗的能量。一般在工作前或后进行测定。其值一 般取为基础代谢率的1.2倍。 8.人体在作业时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如进出工作岗位、在工作岗位进行短暂的放松与休息等),人体自 由活动所需要的范围,即作业活动范围。 9.人机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表达了人机系统设计的对象和范围,从而建立解决劳动工具和劳动主 体之间矛盾的理论和方法。 10.人体的疲劳分为全身性疲劳和局部肌肉疲劳。 11.物体振动导致周围介质(如空气)的振动,而分子的振动最终引起人耳鼓膜的振动。 12.在听觉阈限范围内的声压级变化范围为0-120分贝。 13.影响热环境条件的主要因素有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 14.动态显示是处于变动状态,或显示停留时间很短或显示不停地连续变化。

15.如需要人的视线突然转动时,应要求慢一些才能引起视觉注意。为此,应给出一定标志,如利用箭头 或颜色预先引起人的注意,以便把视线转移放慢。或者采用有节奏的结构。 16.人的知觉一般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与社会知觉等。 17.人机工程学的分支有安全人机工程学和工效人机工程学。 18.由于生理、心理及各种光、形、色等因素的影响,人在视觉过程中,会产生适应、眩光、视错觉等 现象。 19.作业方法研究包括作业的姿势,体位、用力、作业顺序,合理的工位器具和工卡量具等的研究,目的 是消除不必要的劳动消耗。 20.判断声源的距离主要依靠声压和主观经验。一般在自由空间,距离每增加一倍,声压级将减少6dB。 21.模拟显示最常用的有刻度盘指针仪式和灯光显式式。 22.物体的振动有强有弱,所以人耳听到的声音就有大有小,可用声压或声强来反映声音的大小。 23.刻度盘指针仪表最宜用于检查显示和动态显示。 24.人机系统设计是在环境因素适应的条件下,重点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安全、身心健康及人机功能匹 配优化的问题。 25.人机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是指安全、高效、经济。 26.疲劳有一定的积累效应,未完全恢复的疲劳可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存在到次日。 27.光源的光色包括色表和显示性,色表就是光源所呈现的颜色。 28.就人、机、环境的总系统而言,人与环境、机与环境可以作为子系统来对待。 29.在功能分配时,首先考虑机器所能承担的系统功能,然后将剩余部分功能分配给人。 30.安全人机系统主要包括人、机、环境三部分。 31.若女性身高的第95百分位数为165.9CM则有5% %女性身高大于等于165.9CM。 32.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向是:把人-机-环境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工作的 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 33.在非彩色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 34.人在观察物体时,由于视网膜受到光线的刺激,光线不仅使神经系统产生反应,而且会在横向产生扩 大范围的影响,使得视觉印象与物体的实际大小、形状存在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视错觉。

安全人机工程学提纲【史上最全】【考试覆盖率100%】稳准狠

安全人机工程学提纲, 第一章,概论 人机工程学定义,人机工程学是根据人的心理、生理和身体结构等因素研究系统中人、机械、环境相互间的合理关系,以保证人们安全健康舒适的工作,并取得满意的工作效果的一门科学, 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机系统,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目的, 1. 设计机器人和设备及工艺流程工具以及信息传递装置与信息控制设备时,必须考虑人的各种因素生理的和心理的及人体测量参数生物力学的需要与可能, 2. 要使人操作简便省力快速而准确, 3. 要使人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安全卫生舒适, 4. 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机系统协调保障安全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1.人的因素方面,主要包括人体生理心理人体测量及生物力学人的可靠性, 2.机的因素方面,主要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等物的设计, 3.环境因素方面,主要包括采光照明,尘毒噪声等对人身心产生影响的因素, 4.人机系统的综合研究,研究人机系统的整体设计显示器设计控制器的设计环境设计作业 方法及人机系统的组织管理等, 安全人机工程学目的,对活动过程中的人实行保护 定义,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出发,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系统中人机结合面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研究对象,人、机和人机结合面, 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 1.研究人机系统人的各种特性, 2.研究人机功能分配, 3.研究各类人机界面, 4.研究工作场所和作业环境, 5.研究安全装置, 6.研究人员选拔问题, 7.研究人机系统的可靠性,保证人机系统安全, 8.研究人机系统总体安全性设计准则方法以及安全性评价体系和方法, 安全人机工程学研究的方法, 研究问题的角度和着眼点主要侧重于从适合人的安全性特征去研究人机界面, 安全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目的,对上述的综合体建立合理的方案,更好的在人机之间合理地分配功能是人和机有机结合,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为人提供安全卫生和舒适的环境,同时带来活动效率的提高, 第二章,人体的人机学参数

(完整版)安全人机工程学测试题及答案

湖南工程学院安全人机工程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安全人机工程学 2、人机结合面 3、人机功能分配 4、反应时间 5、安全色 6、人误 二、填空题:(共13小题,共26分) 1、人机工程学的分支有____人机工程学和____人机工程学。(2分) 2、人所接受的信息中____觉信息所占比例最大、____觉信息次之。(2分) 3、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将人的行为分为____、____和____三种类型。(3分) 4、若男性身高的第5百分位数为158.3CM则有____%男性身高大于158.3CM。(2分) 5、若女性身高的第95百分位数为165.9CM则有____%女性身高大于等于165.9CM。(2分) 6、人体测量的数据常以百分位数来表示人体尺寸等级,最常用的是以第____、第____、第____三种百分位数来表示。(3分) 7、人的感觉按感觉器官分类共有8种,通过眼,耳,鼻,舌、肤五个器官产生的感觉称为“五感”,此外还有____、____、____等。(3分) 8、感觉器官经过连续刺激一段时间后,敏感性会降低,产生____。所谓“久居兰室而不闻其香”就是这个原因。(1分) 9、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出或由光滑表面的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称为____。(2分) 10、提高作业的____是减轻疲劳、提高作业安全可靠性的根本措施。(1分) 11、经验人机工程学时期的三项著名试验是____、____、____。(3分) 12、大脑Ⅲ级觉醒水平是最佳觉醒状态,其维持时间约____分钟。(1分) 13、由于生理、心理及各种光、形、色等因素的影响,人在视觉过程中,会产生____等现象。(1分) 三、问答题:(共6小题,共50分) 1、人机功能分配的原则有哪些?(8分) 2、简述提高机器设备可靠性的方法。(8分)

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附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安全人机工程学 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研究人与机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立足点放在安全上面,以活动过程中的人实行保护为目的,主要阐述人与机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才能保证人的安全。 2.人机功能分配 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的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 3.人机结合面 人机结合面---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 4.人的反应时间 人的反应时间---人从接受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 5.疲劳 疲劳---就是人体发生可以概括为失去功能或打乱这样的变化,引起生理活动的变化就是发生机能变化、物质变化、自觉疲劳和效率变化的

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安全人机工程学主要是从安全的角度和以人机工程学中的安全为着眼点进行研究的,其研究对象是人、机、人机结合面三个安全因素。 2.人能够产生视觉是由视觉对象、可见光、视觉器官这三个因素决定的。 3.情绪状态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4.颜色视觉的三种特性明度色调饱和度 5.“三同时”是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行 6. 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将人的行为分为技能性、规则性、知识性三种类型。 7. 所接受的信息中视觉信息所占比例最大、听觉信息次之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生理性疲劳除与劳动速度、强度和身心活动简单的因素有关外,还与(AB )工作环境因素有关。 A.劳动方式 B.持续时间 C.温度 D.照明 E.色彩 2.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中,由人的失误引起的事故占有较大比例,而不注意又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据研究引起不注意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学参考文本

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学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安全人机工程学参 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为响应国家保护环境的号召,北京东方化工厂已将原 有2台燃煤锅炉改为1台燃气锅炉,并收到良好效果。但 在技术改造过程中,由于是在原有厂房内进行,空间有 限,新设锅炉只能与控制室同一个座厂房内,南北向依次 布置。这就导致控制室存在距离现场较近、面积较小、工 作环境较差的缺陷。燃气锅炉定岗为2人,并且是24小时 监控,因此为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是保证 生产安全和工作效率所必需的。为此,厂领导充分考虑职 工的需要、并遵循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对控制室进行 了以下整改: 安全人机工程学要求作业空间在保证经济合理的前提下,

同时给职工的操作带来舒适方便。而控制室面积较小(约20m2),需在内设置仪表操作盘,并摆放办公桌椅,因此针对职工主要进行锅炉本体和仪表监控作业的实际情况,遵循岗位设计原理,采取了以下方案:1. 仪表盘靠北侧布置,显示器、操作按钮均朝向南侧,保证白天有足够的自然光照射,并节省空间,便于职工操作。 2. 室内设2张标准办公桌,均靠南侧墙壁放置,职工正常状态下面向作业现场(北侧),便于对锅炉运行情况的监视;并且控制室墙壁均采用透明塑化玻璃,职工的正常视野较为宽阔,大大减轻了由于空间狭小所带来的压抑感,保证了职工作业时有较为轻松的心理状态。 座椅采用非固定的,职工可改变座椅的朝向来调整坐姿,以缓解疲劳,并有利于在锅炉和仪表盘之间进行监视角度的转换。 3. 办公桌之间、办公桌与仪表盘之间均保留有1m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