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学生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

(试行)

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参照《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学分制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与医学教育特点,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凡被我校录取的新生须持我校签发的录取通知书及有关证件,按规定时间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须事先向学校招生办公室请假,并附有关证明。假期从报到截止日的第二天算起,最长不得超过两周,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拒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条新生入学三个月内,按照招生规定进行严格复审,合格者予以注册登记,即取得学籍;复审不合格者,由学校批准,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一经查实,取消学籍,予以退回。情节恶劣者,转交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条凡体检复查不合格的新生暂不予注册。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回家或回原单位治疗,往返路费和医疗费自理。保留入学资格者,可在下一年6月份向学校招生办公室提出入学申请,并提交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开具的健康检查及诊断证明,由学校指定医院复查合格后,经学校批准方可入学,入学手续与新生相同。复查仍不合格或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其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不享受休学学生和在学学生的待遇。

第四条学生注册工作由各学院负责完成。学生必须在每学年按学校规定准时交费,每学期开课前2天为学生注册时间。学生必须按

时持学生证、缴费凭证到学院注册。因故不能如期注册者,必须办理请假或暂缓注册手续,否则以旷课论处(旷课1天按8学时计,以下同)。未经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逾期两周不注册者,按自动退学处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凡休学、保留学籍或其它原因离校的学生,未经批准复学者,不予注册。

第五条学院对未能准时回校注册或申请暂缓注册的学生,要分别按病假、事假、旷课或暂缓注册等记载,于每学期开课的第1天分别向教务处、学生工作部报告学生到校注册情况,并附上未注册和暂缓注册学生的名单及原因。

第六条暂缓注册的学生可以参加学习和考试,但不予成绩查询。

第二章课程与学分

第七条开设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一)必修课

教学计划规定必须修读和掌握的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实践性教育教学环节。

(二)选修课

1.专业选修课:加深专业基础和拓宽专业技能的课程,在学院内选修;

2.拓展选修课:跨专业、学院、校选修的课程,在全校范围内选修。

第八条各类课程所占学分的比例:

(一)必修课约占总学分的70%,选修课约占总学分的30%。具体以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数为准。

(二)四年制学生必须修满16学分拓展选修课程,五年制学生

必须修满18学分拓展选修课程。其中,选修体育类课程学分不能超过4学分,文、法、经济类学生至少选修自然科学类课程2学分和生命科学类课程4学分,其他专业的学生至少选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8学分。

第九条每门课程学分的计算,原则上与学期平均周学时数相对应。一般每学期按18周计算,某门课程的学分=该课程课时数/18,即每18个学时为1学分。

(一)实验课、见习课等实践性强的课程,以每学期每周2学时计1学分,即每36学时计1学分。

(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原则上1周计1学分,具体由各学院规定,为必修学分。

(三)入学教育、毕业鉴定等环节,以及属于补习性质的课程,均不计学分。

第十条原则上四年制本科学生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为180学分,五年制本科学生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为250学分。具体情况详见各专业教学计划。

第十一条标准学分制

(一)四年制本科学生每学年标准学分为40学分,五年制和八年制本科学生每学年标准学分为42学分。学生按规定交纳学费后,每学年可按标准学分修读。

(二)计算学分的课程均要进行考试或考核,及格者方可取得学分。

第十二条为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校设立创新学分。创新学分的内容包括:公开发表的作品、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各类竞赛奖励、社会实践成果等。创新学分评定的标准见《南方医科大学创新学分实施细则》。

第三章学分绩点

第十三条为便于评定学生的学习质量,采用计算学分绩点的办法。

(一)按成绩折算绩点

课程成绩为90-100分记为4.0-5.0绩点(90分为4.0绩点,91分为4.l绩点,以此类推,下同),优秀(A)折合4.5绩点;

80-89分记为3.0-3.9绩点,良好(B)折合3.5绩点;

70-79分记为2.0-2.9绩点,中等(C)折合2.5绩点;

60-69分记为1.0-1.9绩点,及格(D)折合1.5绩点;

不足60分和不及格(E)的绩点为0。

(二)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

课程学分绩点:先将学生某一门课程的成绩按本条第(一)款的规定转换为绩点数,再将绩点数乘以学分数,即得出该生该门课程的学分绩点。

时段学分绩点:学生在某段学习期间修读的各门课程所得学分绩点之和即为该生在该段学习期间的学分绩点。

总学分绩点:学生修读本科全部课程所得学分绩点之和即为该生修读本科所得的总学分绩点。

(三)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某段修读期间所得的学分绩点除以同期修读的学分数即得该段时期的平均学分绩点。

学生修读本科所得的总学分绩点除以总学分数,即得该生的总平均学分绩点。总平均学分绩点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从小数点后第三位开始舍去,不四舍五入)。

第十四条学生在某一学年修读的学分数达到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学年平均学分绩点达3.5者,可作为选拔优异生智育方面的参评条件之一。

第四章主修与辅修

第十五条学有余力的学生除以本专业为主修专业外,还可以另选一个专业为辅修专业。接受辅修学生的专业,必须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总学分不低于40学分。

第十六条辅修生应修够辅修专业40学分以上。修读主、辅修专业的学生,其主修专业的总学分不变。

第十七条未修够辅修专业总学分者,其所得辅修学分,可作为主修专业的选修课学分。

对因未修够主修专业学分而未能毕业者,无论其是否修够辅修专业学分,均不发给辅修专业证书。辅修课程不及格,不影响主修专业的毕业和学位。

第十八条学生修读辅修专业课程一般从二年级开始。各学院应于二年级第1学期开学后1周内将辅修学生申请名单审核完毕。各学院所接收的辅修生,其以前所修课程平均学分绩点原则上必须达到或超过2.0。

第十九条符合辅修条件且经批准辅修的学生,可选本学院的专业为辅修专业,也可跨学院选辅修专业。选本学院另一专业为辅修专业的,填写《南方医科大学申请攻读辅修/双学位申请表》2份,由学院院长批准,l份存学院,l份送教务处。选外学院的专业为辅修专业的,须填写《南方医科大学申请攻读辅修/双学位申请表》3份,经外学院院长审核同意,报教务处批准后,分别存本学院办公室、辅修专业所在学院办公室和教务处。

辅修学生的学籍仍由主修学院管理,而辅修成绩登记则由辅修专业所在学院管理。

第二十条学生毕业时,凡修满辅修专业学分者,由辅修专业所在学院申报,发给辅修专业证书。

被批准辅修的学生若有辅修课程不及格,允许重修,但重修次数不得超过3次,若仍不及格,则取消辅修资格,其所得辅修学分记入

其选修课学分中。

第五章双学位

第二十一条双学位是指修读本校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门类的任意两个专业的学位。

完成辅修相应专业学习的在校生,思想政治表现良好,主修专业和辅修专业平均学分绩点在2.5以上者,可申请攻读第二专业(即辅修专业)的学士学位,经第二专业所在学院考核同意后,报教务处批准。

第二十二条接受第二十一条所指学生的第二专业所在学院,必须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其课程为该专业的主要基础课和专业课,总学分不低于80学分(含毕业论文)。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且符合毕业的其他条件者,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者,授予相应学士学位。

第二十三条被批准修读双学位的学生如未能取得第一专业的学士学位,则无论其第二专业的学分修满与否、成绩达到规定标准与否,均不能对其授予双学位毕业证书,但如果其修读的课程、学分符合辅修专业毕业要求,可按辅修专业处理。否则其所修的课程成绩作为选修课成绩记入成绩单中。

第二十四条被批准修读双学位的学生,在未取得第一学位以前,其学籍由原学院管理,但必须在第二学位所在学院建立学籍档案;在取得第一学位后,其学籍转由修读第二学位所在学院管理。

被批准修读双学位的学生,若有第一学位的专业必修课不及格,则暂停其修读双学位资格,待该课程重修合格后再启动第二学位课程。必修课重修2次仍不合格则取消修读双学位资格,其所得第二学位课程学分记入选修学分中。

第二十五条毕业时未修完第二专业学位课程的学生,毕业后2

年内可继续修读,但入读研究生的双学位学生,其第二专业的学位资格须同时取消。

第六章选课

第二十六条学生在入校后的第1学期按规定课表修读,从第2学期开始,可在导师指导下根据教学计划选修课程。

第二十七条选课时间

(一)教务处于每学期第16周公布下学期开课表(含课程编号、名称、简介、周学时、学分、课程类别、开课对象、任课教师、上课时间、地点、考试时间等内容)。

(二)选课时间分为两个阶段

1、预选阶段。学生于第17-18周在教务处选课学院系统中进行选课,选课范围包括必修课(含公共必修、专业必修)、选修课(含专业选修课、全校拓展选修课)。

2、退、补、改选阶段。学生在第19周和下学期第1-2周对必修课、选修课进行退、补、改选。重修、双学位、辅修、返校重修及跨院学院选修课程的学生选课也在此阶段进行。

(三)改选或补选,须经任课老师同意。

第二十八条选课程序

(一)教务处第16周公布开课表之后,各学院导师、教务秘书即向学生介绍下学期教学计划,并由导师指导学生选修。

(二)从第17周到18周,在导师和教务秘书的指导下,学生在与校园网连接的计算机上选课。

(三)第19周及开学第1-2周,对已选课程进行退、补、改选。重修、双学位、辅修、返校重修及跨学院选修课程的学生选课。

(四)教务处对学生选课数据综合处理后,开学后第3周在网上正式公布学生选课一览表,由教务秘书将选课学生点名册打印给各任

课教师。

第二十九条选课管理

(一)教务处正式公布选课一览表后,学生必须跟班听课,参加考勤、考试。不参加考试者成绩以零分记载。

(二)学校开设的拓展选修课不足30人的课程不设班开课。上述情况发生时,教务处及有关院学院将及时通知任课教师并通知学生改选。

(三)凡未办理选课手续者,不得听课,亦不承认其考试成绩。

第七章课程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三十条所有课程均应考试或考核,并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记分。考试考核成绩及所得学分、学分绩点载入成绩表,归入学籍档案。

第三十一条对于采用考试周的专业,每学期最后2周安排期末考试。某些课程的考试经学院院长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可提前一周进行。

第三十二条课程的学期成绩可参考如下办法计算:期末考试成绩占70%-80%、平时成绩(合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试)占20%-30%;在此基础上,再按每旷课1次扣除2分,计算其课程最终成绩。平时欠交某门课程作业、不参加实验累计1/3或缺课累计超过教学时数1/3者,均不得参加该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计。

学生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学完某门课程,考核及格,即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及学分绩点。

第三十三条补考

考试或考核不及格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有2次补考机会。第1次补考在课程结束后的下学期开学后进行;第2次补考时间,学生可以灵活选择,可在有该门课程(学时、学分等要求基本相同)的学期

提出申请,随该学期课程结束后的补考参加考试。最后一学期的课程只有1次补考机会,安排在课程考试结束后进行。

因在校外实习等原因,未能按时参加补考的,需学院出具证明送交考试中心(否则取消该次考试机会),返校后根据相关专业课程安排重新提出补考申请。

因不及格而补考课程的考核成绩,如果“60分≤成绩<80分”按60分记载,“80分≤成绩≤100分”按70分记载。

第三十四条免听课规定

(一)被评为具备优异生培养资格的学生,经本人书面申请,学院批准,报教务处备案,可免听某些课程,但必须完成作业,参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考试。

(二)重修课程不得申请免听,也不得申请免修考试。

(三)政治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体育课、实验课及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得免听。

第三十五条每年对毕业班学生的操行进行一次评定,具体由学生工作部按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六条公共体育课为必修课,其成绩考核由体育部按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掌握办理。

第三十七条在考试时间因病住院或因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参加正常考试者,须办理缓考手续,方可参加下一轮考试。

第三十八条免修和补修

(一)免修规定:

已取得国家承认的相应学历的单科结业证书,或参加全国性考试达到学校规定要求的,经学生所在学院核准、课程相关教研室认可后,可以申请相关课程的免修。课程成绩以已取得的成绩为准,或以教研室根据已经取得的证书核算出的成绩为准。

留级的学生,学籍异动前绩点大于2.0(含)的课程,可以申请免修。

转专业学生,学籍异动前已经取得学分的课程,可以申请免修。

(二)转专业学生,根据新专业计划需要补修的,需提出申请。

(三)需提交申请的免修、补修、补考,应在课程开设当学期开学后2周内,由学生提出申请,学生所在学院按“课程-学生”汇总,报经课程教研室同意后,报请教务处批准。相同课程最后只能有一个成绩。

(四)凡有先后修读顺序的课程,前期课程不及格者,必须补考合格后,方能修读后续课程。

(五)总学分修满后,可以在毕业前夕申请取消不合格、不满意的选修课的成绩。毕业后,所修课程一律不许再取消。

第三十九条凡擅自缺考、作弊或严重违反考场纪律者,其课程成绩以零分计。对考试违纪和作弊者,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南方医科大学考试违纪和作弊的认定及处理暂行办法》的有关条款处理。

第八章转专业与转学

第四十条学生入学后,一般应在被录取的学校或专业完成学业。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申请转专业、转学:

(一)学生确有专长,转专业、转学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二)学校认为学生就读原专业或原校,确有某种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学习者;

(三)个别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或其它高等学校别的专业学习者;

(四)符合《南方医科大学普通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要求者;

(五)其他学校认可符合转学条件者。

学校根据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

变化,可调整部分专业,并允许符合条件的学生转入该专业。

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一般不予考虑转专业、转学:(一)由一般院校转入本校者;

(二)本科三年级以上(含三年级)者;

(三)插班生;

(四)应作试读或退学处理者;

(五)已转过一次专业者(含批准攻读双专业者);

(六)其他无正当理由者。

第四十二条学生申请转专业、转学,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校内转专业的手续,详见《南方医科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

(二)本省高校的学生要求转入我校,必须经转出学校推荐,我校严格审核同意后,报省教育厅审批。

(三)我校学生要求转到本省其他学校学习,由学生向所在学院提交书面申请,送教务处审核并呈主管教学校长审批,并由教务处与拟转入学校联系,报省教育厅审批。在接到省教育厅同意转学通知后,学生方可办理离校手续,并通报学生工作部。

(四)外省学生要求转入我校学习,须由转出学校将学生的转学材料寄给我校教务处,经过严格审核,呈主管教学校长审批同意后,报省教育厅批准。待接到省教育厅同意转学通知后,学生方可办理入学手续。

我校学生要求转到外省高校学习,学生本人应向学院提交书面申请及有关证明(因病转学要有医生证明),经学院主管领导审查同意,报教务处审核,并呈主管教学校长审批同意后。由教务处发函与拟转入学校联系,报省教育厅批准,并通报学生工作部。

(五)办理校际间转学审批手续必须具备下列材料:学生转学申请报告及有关证明(因病转学要有医生证明),省一级新生录取审批表,入学以来的学习成绩单,近期的体检表,操行评定意见书,学校一级的审批意见,省教育部门的审批意见。

(六)本省跨校和跨省转学的手续,应在每年的5月份和11月份办理完毕。

第四十三条转入不同专业的学生,凡未修过的必修课要补修,已修过的同类课程成绩及格的可免修,承认其所得学分。如转入学生原校实行学年制,可按其学时、成绩计算学分、绩点。如原校学分值与我校不同,则按我校规定的学分值换算方法重新计算学分。

第九章休学与复学

第四十四条学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因各种原因需暂停学业或不能正常学习者,可申请休学或保留学籍停学。

第四十五条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休学:

(一)经校医院诊断,因病须停课时间超过六周的;

(二)一学期请病假、事假缺课累计超过该学期上课总学时三分之一的;

(三)因其他特殊原因有关部门认为必须休学的。

第四十六条学生休学一般由本人申请且家长同意,也可由学院认定,报学生工作部、教务处批准。

第四十七条休学时间一般以一学年为单位。休学时间不计入在校学习年限,但累计不得超过两年(专科生为一年)。学期中办理休学者,该学期按休学计算,已考核课程成绩有效。休学期间学校保留其学籍。

第四十八条休学的学生应在规定期限内办理休学手续离校。学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的待遇。休学学生的户口不变更,

往返路费自理。

第四十九条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可保留学籍至退役后一年。

第五十条休学者复学,应于期满前一个月向学院提交书面复学申请,并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因病休学申请复学时,须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开具的“可以正常学习”的诊断证明,经校附属医院复查合格者,学院同意,并到教务处办理复学手续。伪造诊断证明或复查不合格者不得复学。

(二)因其他原因休学者,须提供必要的证明,经学院审核,报教务处批准,方可办理复学手续。

(三)提前复学者,若缺课累计超过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编入原专业下一年级学习。

第十章升级与留级

第五十一条学生修完并获得本学年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准予升级。

第五十二条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留级:

(一)学生在一学年内取得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总学分达不到该学年所选课程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总学分的2/3(含)者。

(二)一学期内因病假、事假等原因缺课累计超过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者;

(三)一学年有五门(含)以上课程考试成绩积点达不到1.0者。

第五十三条学生留级,不合格课程门数的计算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凡一门课程因学时多,分几个学期授课,每个学期计划学时数在70学时以上,并进行考核,则每学期均按一门课程计算。

(二)凡按教学大纲规定的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单独进行考

核不及格时,按一门课程不及格计算。

第五十四条学生留级前的考试成绩积点达到2.0分(含)以上的课程,留级后允许免修。

第五十五条学生在校期间只允许留级一次,最后一学年不再留级。

第五十六条每学年开学后两周内办理留级手续,由学院汇总提交,教务处审批办理。

第十一章试读与退学

第五十七条试读

(一)第2次达到留级条件者予以试读一学年。

(二)在试读期间必修课出现1门(含)以上课程成绩绩点低于1.0或再次达到留级条件者予以退学。

(三)达到留级条件而拒不留级者,可直接进入试读。

第五十八条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退学:

(一)符合第五十七条中退学条件者;

(二)一学期旷课超过50学时者,或在校期间累计旷课超过100学时者;

(三)休学期满逾期2周未办理复学手续者;

(四)本科修读时间超过原学制2年、专科超过原学制1年者;

(五)按规定必须休学而拒不休学者;

(六)经我校附属医院或指定医院确诊,患有精神病、癫痫、麻风等疾病者,意外伤残不能坚持学习者;

(七)自费留学,经批准保留学籍1年,逾期2周未办复学者;

(八)本人申请退学者。

按照本条规定办理退学,不属于对学生的处分。

第五十九条学生退学由学院提出,经学生工作部和教务处审核,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对退学的学生,由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交本人,同时报省教育厅备案。

第六十条学生退学善后问题,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退学的学生,按规定在一周内办理离校手续并离校,回招生来源所在地落户;

(二)经学校指定医院确诊患有某种严重疾病(包括意外致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者,由家长或抚养人负责领回;

(三)退学的学生办完离校手续后,由教务处发给退学证明,符合第五十六条规定的学生同时发给肄业证书;

(四)因各种原因退学的学生,均不得申请复学。

第十二章肄业与结业

第六十一条学生没有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或未修够总学分的2/3以上,但在校学习1年以上,经考核所学过课程2/3以上成绩及格者,发给肄业证书。

第六十二条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按结业处理,发给结业证书:

(一)未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总学分者;

(二)有必修课程未获得学分者;

(三)综合素质测评不及格者;

(四)体育不达标者。

第十三章毕业与授予学位

第六十三条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德、智、体合格,修读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修满必修课学分和总学分者,准予毕业。

第六十四条本科总平均学分绩点达到或超过1.80的毕业生,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确认,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

定者,授予学士学位。具体规定见《南方医科大学学士学位评定细则》。

第六十五凡按第五十七条第(一)款和第(二)款规定作结业处理的学生,可在毕业后一年内申请返校重修其未取得学分的课程。重修考试成绩按实得分数记载,成绩及格者,即可换取毕业证书。符合授予学位条件者,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学位。返校重修生同一门课的重修考试次数,连同在校时的重修或补考考试次数不得超过4次。

此条规定不适用发给肄业证书的学生。

第六十六条毕业时因总平均学分绩点未达1.80而未授予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可在毕业后2年内向学校申请返校重修成绩低的课程,重修后符合学士学位条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者,授予学士学位。

学校不批准异地参加考试的申请。

第六十七条申请返校重修的程序:

(一)学生本人向原所在学院提出书面申请。

(二)学院院长同意学生申请,签署意见后,将申请书报教务处。

(三)返校重修手续应在开学后2周内办理,并在网上选课。教务处审核后,通知申请人按规定时间进行选课并到学院报到。

返校重修学生的食宿及医疗费自理,并按规定交纳学费。

第六十八条凡因第五十七条第(三)款规定而发给结业证书的学生,1年后可向学校申请换发毕业证书,但必须提交工作单位对其思想品德、工作实绩的鉴定材料。如确有显著进步,学校将准其申请。

第六十九条按第六十条、第六十一条规定换发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上必须注明换发日期,证书持有人的毕业或获得学位时间从证书换发日算起。毕业证书的换发时间原则上定在每年的六月份,学位证书的发放时间原则上定在每年的一月份和七月份。

第十四章附则

第七十条本规定适用于我校实行学分制的本(专)科各专业。本规定在学籍管理方面未尽事宜(如考勤、奖励与处分等),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第七十一条本规定从颁布之日起开始施行,学校其它文件规定与本《规定》相抵触者,以本规定为准。

第七十二条本规定解释权归学校教务处。

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发展史汇总

神经病学分会发展史 一、学科发展概况 广东省是我国建立神经病学科最早的省份之一。1956年中山医科大学(原中山医学院)黄兆开副教授创建了我省第一个神经科,当时设病床25张,神经病学科专业人员9名。这是我省神经病学科的摇篮。 60~70年代,广州军区总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暨南大学华侨医院、第一军医大学、广州海军医院及部分地区及医院先后建立神经科,床位数由以前的25张,发展到350张,神经病学专业人员150名。至70年代末,广州地区市级以上医院以及佛山、韶关、湛江、汕头等地区医院都建立了以脑电图、肌电图为主的神经电生理实验室,并比较普遍地开展了脑血管造影等诊断技术,至此广东省神经学科建设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省神经科的发展突飞猛进,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专科建设不断加强、神经病学研究所成立,使临床、教学、科研等水平快速发展。迄今为止,全省各市、县级医院都有神经科专业人员,全省设有神经病学科的医院60多家,神经病学科专业人员1000多名,高级职称医师400多名,床位数2000余张。诊疗条件方面,绝大多数医院都有常规的TCD、脑电图、肌电图、诱发电位、头颅CT与螺旋CT设备,30多家省、市级医院配备了MRI机和DSA机。广东省的神经病学科医疗条件空前提高。 广东省神经病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广东省医学会[原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广东省医学会[原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第一届神经病学分会成立于1986年1月,赵馥、宋雪文教授先后任主任委员,郑建仲、刘焯霖、林日仁教授任副主任委员;她的前身是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神经精神科分会,成立于1959年,莫淦明教授任主任委员,黄兆开副教授任副主任委员;文革后恢复医学会组织,成立了第二届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神经精神科学会,莫淦明教授任主任委员,赵馥、宋雪文、姚荣尹教授任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第二届神经病学分会改选于1987年7月,郑建仲教授任主任委员,宋雪文、刘焯霖、熊希民教授任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第三届神经病学分会于1993年5月改选,郑建仲教授继任主任委员,熊希民、梁秀龄教授任副主任委员。第四届改选于1996年,梁秀龄教授任主任委员、陆雪芬教授、张先绪主任医师任副主任委员。第五届神经病学分会于2000年改选,陆雪芬教授任主任委员,胡学强、陆兵勋教授任副主任委员;第六届神经病学分会于2004年6月改选,胡学强教授任主任委员、陆兵勋、曾进胜、廖卫平教授及王丽娟主任医师任副主任委员。

邵阳学院学生管理规定

邵阳学院学生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科研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院全日制普通本科、专科学生的管理。 第三条学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四条学生应当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应当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当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体魄。 第二章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第五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 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 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 (三) 申请授予荣誉称号和获得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 (四) 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五) 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或者省教育厅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学院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学院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保障学生身心健康,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树立厚德、博学、唯实、求新的校风,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学院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本科学生的学籍管理。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学校签发的《录取通知书》和《新生入学须知》中规定的有关证件,按规定日期到校办理入学报到注册手续。因故不能按时入学报到注册者,应写信并附原单位或所在街道、乡镇证明向学校请假,假期一般不超过两周。未经请假或逾期不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四条学校在新生报到时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初步审查,审查合格办理入学手续,予以注册学籍;如审查时发现新生的录取通知书、考生信息等证明材料,与本人实际情况不符,或者有其他违反国家招生考试规定情形的,取消入学资格。 第五条新生因病或应征入伍可以申请保留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期间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生和休学生待

遇。新生保留入学资格期满前须向学校提出入学申请,因病保留入学资格的,期限为一年,一年之内如果病未痊愈的,可适当延长一年,但须向学校提出申请;应征入伍保留入学资格四年。经学校审查合格后,办理入学手续,审查不合格的,取消入学资格;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且未有因不可抗力延迟等正当理由的,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六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内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一)录取手续及程序等是否合乎国家招生规定; (二)所获得的录取资格是否真实、符合相关规定; (三)本人身份证明与录取通知书、考生档案等是否一致; (四)身心健康状况是否符合报考专业或者专业类别体检要求,能否保证在校正常学习、生活; (五)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型录取学生的专业水平是否符合录取要求。 复查中发现学生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情形的,确定为复查不合格,应当取消其学籍;情节严重的,学校将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复查中发现学生身心状况不适合在校学习,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诊断,需在家休养的,可按第五条规定保留入学资格。 对学生做取消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应由学校招生管理部门提出意见,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学校应出具书面决定并送达本人,同时报省教育厅及生源地省级招生办公室备案。 第七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当按学校规定办理注册

南方医科大学实验诊断学知识重点总结

简答题: 1、什么是管型、管型的形成条件 2、什么是核左移、核右移,有什么临床意义 3、渗出液、漏出液 4、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5、正常骨髓结构特点 6、骨髓细胞发育的特点 7、尿糖、尿蛋白什么情况下出现?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 8、肾小球肾炎尿液的特点,观察到那些管型 第一章 1、分析影响前的因素 2、诊断灵敏度,特异性(联合检测意义) 第二章 1、几个参考值的范围(血常规的基本参考范围如红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血钾,血钠,GFR,血糖),以及临床意义 2、血沉加快和减慢影响因素 3、异常的红细胞形态有哪些 4、白细胞(考的多),各种情况下,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增加和减少,贫血,辐射电离,伤寒副伤寒何种细胞增加或减少 5、网织红细胞的定义,增多减少;红细胞沉降速率实验, 6、溶血性贫血几个实验的意义,渗透脆性不需要记住参考值,高铁血红蛋白症(G6PD,蚕豆病),血红蛋白电泳临床意义,combs实验用途, 7、骨髓检查的步骤,内容,方法以及正常骨髓象的形态特点。 8、粒红比值 9、POX染色临床意义,SB染色临床意义,NAP染色临床意义,类白血病的概念,ACP.AS-D NCE,α-NAE,PAS,染色的临床意义 10、最易发生DIC——M3型 11、交叉配血试验的主侧,次侧 12、溶血贫的特点1,2(尿胆原增加)

13、白血病的各个特点/几种类型/什么样的医学方法 14、MDS熟悉 第三章血栓和止血检测 1、临床上的四项检测指标 2、内源性:APTT,延长S异常 3、外源性:PT,延长S异常 4、单纯血友病哪一项指标异常 5、凝血试验一定要做对照 6、假如APTT、PT都延长说明什么 7、凝血酶时间 8、血小板活化会伸出伪足 9、原发性纤溶、继发性纤溶区分标志,异二聚体、3P实验 10、阳性排除、阴性排除 11、肌红蛋白:心梗 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 1、怎样收集尿液,应注意什么 2、病理性尿液外观;如何区别血尿、血红蛋白尿 3、管型的定义,管型包括那些,透明管型在什么条件下出现 4、正常尿液中可以见到什么? 5、蜡样管型——慢性肾炎 6、最常见的寄生虫,如黏液遍:菌痢 7、潜血、隐血 8、三管化学检查 9、渗出液与漏出液 10、脑脊液蛋白升高最明显的是什么病理状况,糖保持正常是什么病理情况? 11、脑脊液中可见的蛋白质 12、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变化表明什么

学生学籍管理细则

学生学籍管理细则 一、学籍的取得与保持 1、根据地方政府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规定,学校招收常住户籍在本辖区内达到小学毕业学历或具有同等学历的适龄儿童。 2、新招收的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持《入学通知书》,到学校按规定程序完清报名注册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到校注册的,须凭学生家长(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下同)或有关单位证明,向学校申请延期注册,但延期不得超过一周。 3、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后,即取得学籍。凡已取得学籍的学生取得相应的一个由教育局下达的全区统一编排的学籍编号。 4、在校学生在新学期开始时必须按学校规定日期到校办理注册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注册的应凭学生家长或有关单位证明到校请假。不请假者,视为旷课。未经请假而无故逾期四周不报到者,按自动退学处理。 5、实施义务教育,凡辍学学生经动员仍不入学,由学校向学生家长或单位发出《限期复学通知书》,敦促学生复学。学生自动离校,经 动员仍不能复学者,学籍注销。 6、凡已取得学籍的学生,不能同时在其他学校取得学籍。 二、转学、借读 7、学生因常住户口随家长迁移或其他特殊原因,在本校就读有困难的,可向学校申请转学,并按下列程序办理转学手续。 (1)学生或学生家长持《转学申请书》(需经班主任签字)、变更 后的《户口簿》(或户口证明)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到学校教务处提 出转学申请。 (2)学校审核,符合转学条件者,填写《初中学生转学联系表》并转教务处主任和校长签署意见。 (3)将《中学生转学联系表》报经区教育局教育科审批。 (4)持经教育局审批同意的转学联系表与户口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联系,在征得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由原校开具有关证明,到转入学校报到注册,插入适当的班级学习。

高校学生管理规定

高校学生管理规定 高校学生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称高等学校或学校)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和本科、专科(高职)学生的管理。 第二章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第五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六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四)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学籍管理 第一节入学与注册 第八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应当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应当请有关部门查究。 第十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当按学校规定办理注册手续。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当履行暂缓注册手续。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 第十一条学生应当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育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并归入本人档案。 第十二条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以及考核不合格的课程是否重修或者补考,由学校规定。 第十三条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要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 学生体育课的成绩应当根据考勤、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 第十四条学生学期或者学年所修课程或者应修学分数以及升级、跳级、留级、降级、重修等要求,由学校规定。 第十五条学生可以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申请辅修其他专业或者选修其他专业课程。学生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在他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由本校审核后予以承认。

中山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中山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三章课程考核与成绩记载第四章课程选修与免修 第五章主、辅修和双专业、双学位第六章转专业与转学 第七章休学与复学第八章退学 第九章考勤与处分第十章毕业、结业和肄业第十一章自费出国留学第十二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中山大学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校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全日制本科生。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按国家招生计划录取的新生,持学校签发的《录取通知书》,按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在规定期限内来函向学校本科生招生办公室请假,并附有关证明。请假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四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体检标准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无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学籍,退回生源地,情节恶劣者,转有关部门处理。 第五条凡体检复查不合格的新生暂不予注册。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证明,短期内治疗可达到健康标准的,由本人提出申请,校医院签署意见,报学校本科生招生办公室审批,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回家或回原单位治疗,往返路费和医疗费自理。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 保留入学资格的新生,可以在下一年六月份向学校本科生招生办公室提出入学申请,并提交医院开具的健康检查及诊断证明,由学校医院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仍不合格或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 (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 为建设国内先进、特色鲜明、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进一步加快基础医学改革发展步伐,根据《大连医科大学“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学院现状 基础医学院的前身为基础部,始建于1952年,是全校设立院、系最早的二级学院之一,1996年更名为基础医学院, 2010年所属的预防医学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和计算机教研室从学院分离。 基础医学院目前是学校本部最大的二级学院,下设12个教研室,5个教学实验室和1个校院共管的中心实验室。现拥有辽宁省重点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个、二级学科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5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 截至2011年10月,在编教职工210人,其中教师147人(教授44人、副教授43人),实验技术人员51人(高级实验师20人,实验师27人),行政管理及其他人员1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3人,博士在读者28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4人。现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6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60人。学院现有博士80人、硕士研究生195人,全日制本科生1641人。 目前基础医学院承担全校全日制本科生各专业130余门课程,同时还承担博士、硕士研究生、留学生、高职、卫校等各层次的授课任务。 二、学院“十一五”发展回顾 1、学科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14个。新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入选“辽宁省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学科5个,其中“提升学科”1个、“特色学科”1个、培育学科3个。新增辽宁省科研创新团队3个。 2、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成绩显著 出色完成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的相关工作。新增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新增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教学团队3个、辽宁省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获

教育部学籍管理规定 教育部大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教育部学籍管理规定教育部大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为提高教育质量,教育部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教育部大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生的学籍管理,“3+2”分段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前三年学籍管理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学籍管理,建立健全学籍管理部门和相关制度,保障基本工作条件,落实管理责任,切实加强学籍管理。国家、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学籍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具有统筹管理的责任。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四条按照省级有关部门职业教育招生规定录取的学生,持录取通知书及本人身份证或户籍簿,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到学校办理报到、注册手续。新生在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后取得学籍。 第五条学校应当从学生入学之日起建立学生学籍档案,学生学籍档案内容包括: 1.基本信息; 2.思想品德评价材料; 3.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成绩; 4.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学费减免的信息; 5.在校期间的奖惩材料; 6.毕业生信息登记表。 学籍档案由专人管理,学生离校时,由学校归档保存或移交相关部门。 第六条学校应当将新生基本信息,各年级学生变动名册及时输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并报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逐级审核后上报至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第七条新生应当按照学校规定时间到校报到,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因特殊情况,不能如期报到,应当持有关证明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如在学校规定期限内不到学校办理相关手续,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八条学生入学后,学校发现其不符合招生条件,应当注销其学籍,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新生实行春、秋两季注册,春季注册截止日期为4月20日;秋季注册截止日期为11月20日。 第十条外籍或无国籍人员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应当按照国家留学生管理办法办理就读手续。港、澳、台学生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办理就读手续。 第十一条东部、中部和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招收的学生,注册及学籍管理由学生当前就读学校按学校所在省有关规定执行,不得重复注册学籍。 学校不得以虚假学生信息注册学生学籍,不得为同一学生以不同类型的高中阶段教育学校身份分别注册学籍,不得以不同类型职业学校身份分别向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报学生学籍。 第三章学习形式与修业年限 第十二条学校实施全日制学历教育,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基本学

南方医科大学精神神经病学总结

神经病学 一、 头痛 1.偏头痛的主要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1)定义: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为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特征为发作性、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h ,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安静环境及休息可缓解。 (2)主要类型:有先兆的偏头痛、无先兆的偏头痛、特殊类型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基底型偏头痛、复杂型偏头痛、偏头痛等位症、眼肌麻痹型偏头痛、晚发型偏头痛) (3)典型偏头痛即有先兆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 ①先兆期:典型偏头痛发作前出现短暂的神经症状即先兆。最常见为视觉先兆,特别是视野缺损、暗点、闪光,逐渐增大向周围扩散,以及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其次为躯体感觉先兆,如一侧肢体或(和)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运动先兆较少。先兆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 ②头痛期 常在先兆症状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部搏动性头痛,也可为全头痛、单或双侧额部头痛及不常见的枕部头痛等。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可见颞动脉突出,头颈部活动使头痛加重,睡觉后减轻。大多数患者头痛发作时间为2小时至1天,儿童持续2~8小时。头痛频率不定,50%以上的患者每周发作不超过1次。女性患者在妊娠第2周或第三个季度及绝经后常见发作缓解。 ③头痛后期: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即可好转。 二、脑血管疾病 1.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的对比 2.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哪些常见并发症?* (1)再出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病情稳定后突发剧烈头痛、呕吐、痫性发作、昏迷甚至去脑强直发作,颈强、Kerning 征加重;复查脑脊液为鲜红色。20%的动脉瘤患者病后10~14日发生再出血,使死亡率约增加一倍;急性期动静脉畸形再出血少见; (2)脑血管痉挛:发生于蛛网膜下腔血液环绕的血管,血管痉挛严重程度与蛛网膜下腔血量相关,导致1/3以上病例脑实质缺血,引起轻偏瘫等局灶性体征,但体征对载瘤动脉无定位价值。病后10~14日为迟发性脑血管痉挛高峰期,是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经颅多普勒或脑血管造影可确诊; (3)扩展至脑实质内的出血:大脑前或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血液喷射到脑实质导致轻偏瘫、失语,有时出现小脑天幕疝; (4)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分别发生于发病当日或数周后,是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吸收障碍所致,进行性嗜睡、上视首先、外展神经瘫痪、下肢腱反射亢进等可提示诊断; SAH 脑出血 发病年龄 囊状动脉瘤多发于40-60岁,动静脉畸形青少年多见,常在10-40岁发病 50岁-65岁多见 常见病因 囊状动脉瘤、动静脉畸形 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 起病速度 急骤,数分钟症状达到高峰 数十分至数小时达到高峰 高血压 正常或增高 通常显著增高 头痛 极常见,剧烈 常见,较剧烈 昏迷 重症患者出现一过性昏迷 重症患者持续性昏迷 神经体征 颈强、Kering 征等脑膜刺激征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失语等局灶性体征 眼底 可见玻璃体膜下片块状出血 眼底动脉硬化,可见视网膜出血 头部CT 脑池、脑室及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出血征 脑实质内高密度病灶 脑脊液 均匀一致血性 洗肉水样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附件: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实行学历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学校开办的中等职业教育班;适用于学年制和学分制学业水平管理的中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学籍管理,建立健全学籍管理部门和相关制度,保障基本工作条件,落实管理责任,切实加强学籍管理工作。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三条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入学,也可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入学。 第四条学校按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须持录取通知书和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按规定日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报到者,须凭有关证明,向学校提出延期报到(延期一般不得超过两周)的书面申请.未经批准,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对按省(市、县)有关规定办理入学手续的学生,由学校在开学后到市、县(市、区)有关部门办理注册手续。对按专业大类招收的新生,入学后按专

业大类注册,确定专业方向后再按专业方向注册。新生在办理报到、注册手续后取得学籍. 新生注册获得学籍或从外省转入学籍后,江苏省教育厅为该学生编制全省唯一的学籍号①及电子注册号②.①学籍号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唯一身份标识码,不随学生学籍的变动而变化。学籍号为一组22位编码:1—8位为学校代码(学校代码为所属组织机构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2位的序号组成),9-12位为该学生的入学年份,13-18位为专业代码(采用教育部2010版专业代码,若修读教育部2000版专业,则前两位为0),19-20位为班级号,21-22位为班内学生序号。②电子注册号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学籍唯一标识,随学生学籍的变动而变化。电子注册号为26位编码:1-4位为该学生的入学年份,5-12位为学校代码(学校代码为所属组织机构对应的行政区划代码+ 2位的序号组成),13—16位为该学生的毕业年份,17-22位为专业代码(采用教育部2010版专业代码,若修读教育部2000版专业,则前两位为0),23-24位为班级号,25—26位为班内学生序号。 第五条学校应当对取得学籍的学生及时建立学籍档案,基本内容包括: 1.基本信息; 2.思想品德评价材料; 3.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成绩; 4.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学费减免的信息; 5.在校期间的奖惩材料; 6.毕业生信息登记表;

我市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获得 国家认可委

2009年第1期总第10期 广州市司法局司法鉴定管理处编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五日【编者按】 自2004年4月5日起,为加强司法鉴定工作信息沟通与交流,促进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改革,我们共编发了9期《司法鉴定工作信息》。从本期起,《司法鉴定工作信息》更名为《广州司法鉴定工作信息》。我们将继续面向全市司法鉴定机构、相关部门和行业组织做好编发工作,并加强与外省市司法鉴定管理部门的信息交流。 【工作动态】 我市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获得 国家认可委“双认可”证书 2009年2月5日,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通过严格的评审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简称国家认可委)颁发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双认可”证书,认可范围涵盖法医病理、法医临床、法医物证和法医毒物共33个项目,这是继去年10月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通过国家认可委“双认可”后,我市第二家综合性司法鉴定机构获得“双认可”证书,连同设立单位实验室早前已经通过国家认可委认可的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司法鉴定所,我市已有3家司法鉴定机构通过国家认可委检测实验室或检查机构认可,司法鉴定机构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验交流】 我市司法鉴定机构认证认可工作情况小结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司法鉴定管理工作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在加强司法鉴定机构规范化建设、维持良好的行业秩序、为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司法鉴定机构国家认可工作起步早、进展快、效果好,已处于国内领先行列,成为我市司法鉴定管理工作的新亮点。我局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及时确定了大力推进司法鉴定机构通过国家认可的工作思路。 司法鉴定质量是司法鉴定工作的生命线,鉴定意见是否科学、客观、公正,直接关系到案件事实的认定,关系到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为进一步提高司法鉴定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中央有关部门今年年初明确提出要遴选权威司法鉴定机构,以满足司法公正对鉴定服务的高层次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按照新的要求迅速实现从工作思路到工作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各地司法鉴定管理部门的新课题。为应对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市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成果,我局高度重视有关政策动向,加大调研力度,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开展专家咨询,研究和探索推动司法鉴定机构做大做强的可行途径。经过分析和研究,我们认识到:司法鉴定活动专门性强、

学校学生管理制度

学校学生管理制度 一、入学 (一)六年级,凡年满12周岁、户口在本学区的正常儿童入学。 (二)新生一律凭本学区户口、接种卡(或本)、照片报到,由学校填写学籍登记表,建立学籍档案或学籍卡片。 (三)依法招生。对符合条件未入学的学生,学校尽力做好其家长工作,及时让家长送孩子入学;对无正当理由又不送孩子上学者,学校有权依法向上反映。 (四)凡无本学区户口和房产证的新生,作借读生处理,具体入学条件按上级有关精神办。 二、休学、复学 (一)学生在校期间,因严格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需要请假达三个月以上的准予休学。休学期限为一年。一年后,仍不能到学校学习的可再延期休学一年。 (二)学生休学,须持医院或有关单位证明,由学生家长申请并经班主任签署意见,或教导处审批,校长同意后,记入学生学籍卡片或登记表中,再发给休学证书。 (三)学生复学,须由学生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并缴验休学证明书,因病休学的还要持医院证明,经学校审查,准予复学。复学时,原则上编入学时相衔接的年级学习。 三、转学 (一)因父母调动工作而需转入本学区的,事先必须本校办理接

收证。学校不得擅自接受转学手续不齐全的学生入学。 (二)凡要求转到外校学习的本校学生,必须向教导处提出局面申请,说明缘由,经批准后才能到外校办理接收证。待学生持有外校的接收证后,学校方可签发转学证明,并将学籍卡交给该生。要求保留学籍处出借读的学生,由家长申请,教务处备案,每年交纳政府部门规定的集资款。 (三)转学工作一般在学期结束后或开学前办理。毕业班的学生,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予转学。 (四)本学区邻近学校一般不存在转学问题,情况十分特殊的,可酌情考虑。 (五)转入的学生在办理注册手续时,必须持我校接收证和原校开出的转学证及发放的在校德育考核手册。 (六)凡无正当理由要求转入我校学习的学生,视校情由校长决定是否接收;一旦接收作借读生处理,具体转学条件按上级有关精神办。 四、退学 (一)学生在校期间,一般不准退学,对少数确有下列原因之一的,可以考虑办理退学手续; 1、因病休学两年以上,经医院证明,短期内治疗不能痊愈者。 2、因生理发育不全,或因患各种疾病,致有显著痴、呆、傻、丧失学习能力者。此条一般指下述三种情况:一是身体发育畸形,年龄在16周岁以上,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要求退学者;二是因患流行性

中央民族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中央民族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民大校发﹝2009﹞89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施学分制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学籍管理 一入学与注册 第二条录取为本校的学生必须持《中央民族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其他有关证件,按期来学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报到者,必须事先向学校招生办公室请假,说明原因。请假一般不得超过两周(含)。未请假或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三条新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学校将按照有关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并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被录取者,无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学籍,退回原家庭户口所在地;情节恶劣者,报有关部门查究。 第四条新生在健康复查中发现患有疾病者,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证明,认为在一年内可治愈并达到体检标准,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因身体健康原因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应在下一学年开

学前持入学申请书、保留入学资格证明和学校指定医院开具的身体康复诊断证明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逾期两周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不享受在校生和休学学生待遇,并应在批准后一周内办理完离校手续。逾期不离校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五条每学期开学初,学生必须按时凭学生证到各学院办理注册手续,方可取得本学期的学习资格。因故不能按期注册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请假未准、或者履行请假手续逾期两周(含)不到学校注册者,按退学处理。 第六条学生在每学年第一学期注册时,须按学校有关收费规定缴纳费用,未缴纳费用者,不得注册和修习课程。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 二学制、学分与课程 第七条标准学制为4年的,学习年限为3-5年,标准学制为5年的,学习年限为4-6年。实行双学期制,每学年分为两个标准学期,一般每学期为20周,根据当年春节日期有所调整。学生毕业时间为每年的7月份。 1.学生不能在标准学制内完成学业,可提出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延长的学习年限不得超过一年。 2.申请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应在标准学制最后一学期开学后一个月内向院系提出申请,并填写延长学习年限申请表,经院系同意后报教务处审批。逾期不予受理。

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案秩序和生活秩序,树立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规范学籍管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提高教育教案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二条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xx学院新生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 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向学校招生部门请假,请假须经学校招生部门批准方为有效。请假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三条新生入学三个月内,由各系进行政治思想品德复查,由学校医院组织健康复查。政治思想品德和身体复查合格者,填发学生证,予以新生电子注册;待新生电子注册成功后,正式取得xx学院学籍。 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被录取者,不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取消其学籍,退回父母或抚养人所在地。情节恶劣的,由学校报请有关部门查究。 第四条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可以由学校招生部门保留其入学资格一年,并在通知之日起两周内办理离校手续,回原单位或回家治疗,户口迁回原籍;两周内无故不办理离校手续者,取消其保留入学资格。 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生和休学学生的待遇。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可以在下一学年开学前两周向学校招生部门申请入学,由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复查合格后,可以按当年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五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必须按时到所在系办理注册手续。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当履行暂缓注册手续。 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交清学费或办理有关手续后予以注册。

邵阳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邵阳学院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邵院政字[]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学校的正常教育教案秩序和生活秩序,树立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规范学籍管理,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提高教育教案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二条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邵阳学院新生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 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向学校招生部门请假,请假须经学校招生部门批准方为有效。请假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三条新生入学三个月内,由各系进行政治思想品德复查,由学校医院组织健康复查。政治思想品德和身体复查合格者,填发学生证,予以新生电子注册;待新生电子注册成功后,正式取得邵阳学院学籍。 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被录取者,不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取消其学籍,退回父母或抚养人所在地。情节恶劣的,由学校报请有关部门查究。 第四条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可以由学校招生部门保留其入学资格一年,并在通知之日起两周内办理离校手续,回原单位或回家治疗,户口迁回原籍;两周内无故不办理离校手续者,取消其保留入学资格。 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生和休学学生的待遇。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可以在下一学年开学前两周向学校招生部门申请入学,由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复查合格后,可以按当年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五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必须按时到所在系办理注册手续。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当履行暂缓注册手续。 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交清学费或办理有关手续后予以注册。 未办理请假手续,逾期两周不来校注册者,由学生所在系申请,学生工作处审核,报教务处按自动退学处理并注销学籍。 第三章课程考核与成绩记载

南方医科大学机能实验-不同类型缺氧

成绩 阅卷 日期 级专业 姓名(学号) 同组人姓名(学号) 实验项目 不同类型缺氧 实验目的 1.通过复制不同类型缺氧模型,了解缺氧的分类原则。 2.观察不同类型缺氧时呼吸节律和皮肤黏膜颜色的变化规律,了解不同类型缺氧的表现特 征

材料与方法 材料: 1.成年小鼠,雌雄不拘 2.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亚硝酸钠、1%亚甲蓝 3.密封广口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吸管、注射器及针头、酒精灯等 方法: 1.观察指标: 动物一般状况、呼吸频率(次/10s)和深度、存活时间、皮肤黏膜颜色改变 2.乏氧性缺氧 1)取一只小鼠放入装有钠石灰的密封广口瓶中,观察和记录动物的观察指标,随后塞 紧,记录时间。 2)以后每10分钟重复观察上述指标1次,如有其它变化,随时记录,直至动物死亡。 3.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 1)准备一氧化碳发生装置。 2)将一只小鼠放入广口瓶中,观察其正常表现后与一氧化碳发生装置连接。 3)用刻度吸管取甲酸3ml放于试管中,沿试管壁缓慢加入浓硫酸2ml,塞紧。 4)观察。 4.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 1)选取体重相近的小鼠2只,观察正常指标。 2)分别通过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0.3 ml; 3)随后立即取其中1只动物腹腔内注入1%亚甲蓝溶液0.3 ml; 4)另1只立即注入生理盐水0.3 ml; 5)观察。比较2只小鼠的表现及死亡时间。 实验结果 观察指标 一般状况呼吸频率呼吸幅度皮肤黏膜颜色存活时间 缺氧类型 乏氧性缺氧 正常正常204 正常淡红色 缺氧1 动作迟缓102 慢暗红色存活 缺氧2 时而抽搐126 慢暗红色12’50” 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 正常正常276 正常淡红色 缺氧剧烈抽搐138 快樱桃红色8’33” 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 正常正常210 正常淡红色 亚甲蓝救治迟钝258 快青紫色10’50” 生理盐水对照迟钝210 快青紫色7’00”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教育部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 1983年1月20日,教育部 为了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必须加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中,坚持健全管理制度同加强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鼓励先进,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现对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作如下规定: 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按照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写信并附原单位或所在街道、乡镇证明,向学校请假。假期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报到的,以旷课论,超过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二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应在三个月内按照招生规定进行复查。经过复查、注册的,即取得学籍。复查不符合招生条件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徇私舞弊者,一经查实,取消学籍,予以退回,情节恶劣的,须请有关部门查究。 第三条新生进行体检复查患有疾病者,经医疗单位证明,短期治疗可达到健康标准的,本人申请,由学校批准,可准许保留入学资格一年,并应回家或回原单位治疗。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必须在下学年开学前向学校申请入学,经县以上医院证明,学校复查合格,方可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逾期不办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四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必须按时到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注册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否则以旷课论。未经请假逾期两周不注册的,按自动退学处理。

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2017年修订) 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树立良好的学风,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大学章程》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按照国家招生规定,新生入学应当持我校规定的有关证件和《录取通知书》,并按学校有关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来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的,应当事先向学校请假。假期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条学校在新生报到时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初步审查,审查合格的办理入学手续,予以注册学籍;审查发现新生的录取通知、考生信息等证明材料,与本人实际情况不符,或者有其他违反国家招生考试规定情形的,取消入学资格。 第三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3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的,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学籍。

复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录取手续及程序等是否合乎国家招生规定; (二)所获得的录取资格是否真实、合乎相关规定; (三)本人及身份证明与录取通知、考生档案等是否一致; (四)身心健康状况是否符合报考专业或者专业类别体检要求,能否保证在校正常学习、生活; (五)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型录取学生的专业水平是否符合录取要求。 复查中发现学生存在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情形的,确定为复查不合格,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学校移交有关部门查究。 第四条新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申请保留入学资格,保留资格期限为1年,学生在提交申请后,应当在一周内办完离校手续。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学生待遇。 对身心状况不适宜在校学习的新生,经学校指定医院(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或专科医院)诊断,需要在家休养的,可以按照第四条的规定保留入学资格。 新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保留其入学资格至退役后2年。保留入学资格由招生部门确定,教务处备案。 新生保留入学资格期满前应向学校申请入学,经学校审查合格后,办理入学手续。审查不合格的,取消入学资格;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且未有因不可抗力延迟等正当理由的,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