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滑空间与块茎思维_德勒兹的数字媒介诗学

光滑空间与块茎思维_德勒兹的数字媒介诗学

光滑空间与块茎思维_德勒兹的数字媒介诗学
光滑空间与块茎思维_德勒兹的数字媒介诗学

光滑空间与块茎思维:

德勒兹的数字媒介诗学3

麦永雄

内容提要 在当今全球化的数字时代和电子传媒理论领域,法国哲学家德勒兹思想的影响日益凸显。作为当代西方“赛博空间的哲学家与预言家”、“创造概念的大师”,德勒兹以他的一系列关键性概念为理解电子数字媒介构造的赛博空间以及视觉文化艺术提供了具有启迪性的理论阐释。德勒兹和加塔利的学术名著《千高原》被视为“游牧”星球———赛博空间的“哲学圣经”,其中关于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的游牧美学思想,以及充满差异哲学意蕴的“块茎”论,构成了德勒兹的数字媒介诗学的核心。本文侧重从德勒兹关于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的游牧美学、块茎思维与树状模式之关系的哲理运思,试图探讨德勒兹数字媒介诗学的内蕴、特质与美学意义。

关键词 德勒兹 光滑空间 块茎思维 游牧美学 数字媒介诗学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全球化数字时代。电子媒介和电脑网络渗透乃至占据了我们的生活,虚拟现实与日常经验互相交叠缠绕,变动不居,无限膨胀。数字化的电子媒介挟蓬勃发展之势,压倒或糅合各种传统媒介,后来居上,渐成数字化时代的主导传媒。

作为当代西方“一流哲学家”①,德勒兹(Gilles Deleuze,1925—1995)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对今日电子媒介研究的影响日益凸显。德勒兹和加塔利合作的名著《千高原》(1980),尤其是开篇的“块茎”论,被视为“游牧”星球———赛博空间的“哲学圣经”②。2006年11月,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曾举行“德勒兹研讨会:论媒介与运动”(Deleuze Conference:on Media and Move ment),主办者在阐发研讨会论旨时提出:媒介(涵盖电影、电视、网络视频、多媒体广告、光驱、数字图书馆等)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刻录的境遇、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正在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边缘移到中心③。德勒兹以差异哲学和游牧美学观照赛博空间和电子媒介,已经引发不同领域(美学、实践、观念、技术等)的一系列共振④。德勒兹与加塔利所创造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千高原、块茎、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运动—影像与时间—影像、晶体影像、褶子、无器官身体、欲望机器、游牧美学、生成论、多元符号论等,对探讨数字媒介诗学问题,具有无可替代的理论价值。齐泽克曾化用詹明信关于跨国资本主义的观点和德勒兹的无器官身体概念,在其著作《无身体的器官》(2004)中把德勒兹称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思想家”,并认为“赛博空间的诺斯替幻想”(Gnostic fantasies of cybers pace)是晚期“数字”资本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⑤。

 文章编号:0257-5876(2007)12-0075-10

本文侧重从德勒兹关于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的游牧美学、块茎思维与树状模式的哲学构想来探讨德勒兹数字媒介诗学的内蕴、特质与美学意义。

一、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

德勒兹的游牧美学旨趣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空间哲学家”,德勒兹的空间思想广泛渗透和影响了形而上学玄思、文化传媒理论、电影研究、城市规划、政治技术等领域。其中,光滑空间(s mooth s pace)和条纹空间(striated s pace)是一对颇为重要的概念,对研究赛博空间和电子传媒文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概念主要出自德勒兹和加塔利的《千高原》一书。《千高原》不依常规结构的写作给人留下独到而奇崛的印象,被认为是“摇篮版超文本”。它借用地理学上的“原”(高原或平原)概念取代传统书籍中的“章节”概念,虽然每一“原”都标明日期,但不同“原”的时空互相交叠、巧合、分支延展,构成了多元互联、流转多变的共振域。高低不同的千面高原之间隐伏着纵横交错的指涉(参照)性话语,读者可以从任何一个序列进入阅读。

德勒兹与加塔利指出:空间混杂着光滑与条纹的力量,涵盖政治、历史、文化、艺术、传媒诸多领域,可以根据光滑和条纹的程度加以测度。这是一种地理哲学意义上的游牧美学的特殊表达。光滑空间意味着无中心化的组织结构,无高潮,无终点,处于变化和生成状态。块茎、火、中亚游牧族的大平原、沙漠、大海、极地冰雪、空气、风景、思想、音乐等等,皆属光滑空间;传媒、娱乐工业、资本主义皆可创造新的光滑空间。光滑空间没有长期记忆,没有宏大理论和堂皇叙事,只有微观历史学、微观社会学⑥。光滑空间还指一种无拘无束、浩如烟海的空间,没有等级制的边界或分野,没有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特权制和区域,因此更多地与无意识相关。它由欲望机器和力量流所充盈,更多地为事件所占据而不是为既定的事物所占据。而条纹空间则与此对应,以等级制、科层化、封闭结构和静态系统为特征,纵横交错着已设定的路线与轨迹,有判然而分的区域与边界。德勒兹关于空间的论旨,可以在法国历史学家德?赛都1984年的一篇论日常生活的文章中获得极佳的阐释:空间是一种“处境”(p lace)的话语实践,一种处境就是一种特定的辖域,可以对它命名、测度与绘图⑦。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积蓄力量,其中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的冲突不断地对空间命名、测量、占有和分配。虽然人类主体生活在社会文化的条纹空间,但同时又由此不断孕生着新的光滑空间。

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既分且合、既历时又共时,不停地互相转化与调适。光滑空间是“强度”的,条纹空间是“广度”的。光滑空间可以通过条纹空间来感知,从而对大千世界进行生活体验和审美感悟,以便对既定的处境(辖域)“解辖域化”,建立新的联系以便创造或打开一个新的空间。传统空间概念是一个同质的、总体化的概念。德勒兹从其游牧美学的光滑空间概念出发,强调光滑空间可以干扰传统空间的条纹辖域,通过无限链接展开空间化,从不同性质的处境的阻隔中创造运动变化的“时空马赛克”。由此,德勒兹启迪了空间诗学与电子传媒相结合的思路,为光滑空间与赛博空间之间的逻辑与学理联系奠定了研究的基础。

赛博空间是以新型电子传媒为标志的空间,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千高原”,是思想交流、碰撞的多元性平台,其中既有条纹,也有光滑,虽然也有定居空间,但更多地是游牧空间。由数字媒介建构的赛博空间主要是一种光滑空间,其中充盈着自由流变的游牧美学

 光滑空间与块茎思维:德勒兹的数字媒介诗学

旨趣。虽然条纹化、辖域化的现象在电脑网络上无处不在,在某种意义上,各种门户网站、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个人网页、博客……都在建设属于自己的辖域,设置自己独特处境的话语实践,但是,电子传媒的数字化链接所具有的瞬息同步性、多媒体性、超链接性、虚拟性、互动性等⑧,却无时不刻不在对这些条纹空间进行解辖域化,从而创造新的开放式的光滑空间与游牧空间。深受德勒兹影响的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列维(Pierre Lévy)把赛博空间界说为由新的传播媒介构成的电子网络空间,认为全球电脑互联和电子网络“海量信息”(流转不息的“新洪水”)的积极潜力使信息闭锁的条纹空间(信息诺亚方舟)解辖域化,成为无法焚毁的图书馆和巴别塔。列维宣称:“赛博空间是我们所居住的不断扩展的‘游牧’星球的一个重要构成。”⑨

德勒兹和加塔利在《千高原》第14原以“1440:光滑与条纹”为题,以汪洋恣肆的风格,专门从技术、音乐、数学、物理、美学及游牧艺术等层面对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加以天马行空般的精微阐发。他们认为,资本主义运作的复杂过程带动符号系统———交通模式、都市模式、传媒与娱乐工业,以及感知方式等的运作,条纹资本与光滑资本都在生成与发挥作用。“作为条纹化的结果,资本主义带来了完美的非平衡点,而循环资本有必要重新创造、重新建构一种光滑空间,人类命运将会在其中重铸……在新的光滑空间的生成中,资本主义达到了‘绝对’速度”,这是一种“解辖域化的光滑空间”⑩。“辖域化—解辖域化—再辖域化”以及“逃逸线”是德勒兹经常使用的一组关键概念,可以借此从哲学美学的维度思考和看待世界万物,包括赛博空间与电子数字传媒。例如,网页建设是一种辖域化或者条纹化的过程,它在电脑网络世界里圈定了属于自己的空间,但是电子数字媒介的超文本、超媒体、超链接的特质使之能够轻而易举地解除其封闭性,促使它呈现开放性,通过超链接打开一个个“窗口”,让条纹空间转化为光滑空间,亦即解辖域化,实现快乐的逃逸线功能,并且由此与形形色色的网页链接起来,形成新的辖域即再辖域化。这个过程永恒流转,充满差异,恰如尼采的“永恒回归”。只不过尼采谈的是时间,而德勒兹关注的是空间而已。光滑空间、解辖域化与赛博空间契合,具有游牧美学的特质。从隐喻层面说,可以把赛博空间比喻为气象万千、重重叠叠的“千面高原”,网民犹如这些高低不一的高原或平原的“游牧者”,电子数字媒介则好像他们的神骏,供他们尽情地驱策和游牧,饱览数字文化艺术的无限风光,进入各种话语实践的处境。

在微观论析层面,德勒兹与加塔利在《千高原》14原的“美学模式:游牧艺术”论题中,结合绘画,音乐,动物撕咬,欧洲北部的日耳曼、凯尔特人的迁徙,东方帝国之间的游牧民族,以及埃及、亚述、希腊、中国等“帝国之线”等等,对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加以诠释。例如,他们认为光滑空间在艺术上是一种近景和短期记忆,融艺术的视、听、触觉为一体;而条纹空间的艺术是一种远景和长期记忆,主要是一种视觉空间。绘画是近距离的、通过多种感官功能完成的,但是要从远距离观赏它。描画麦田时光滑空间太近,不见标志,需要条纹空间的呈现:画线、分层、严格的几何学构图,等等。类此,作曲家近听,而听众远听;作家以短期记忆写作,而读者以长期记忆接受。光滑空间是一种游牧空间,如动物撕咬扭打之际,它们脚下的土地不断地变向,空间不断地流转;条纹空间是远景视野,有固定不动的参照系,建构中心视角,带有想象性的普遍视界。光滑空间没有背景、平台或者轮廓,各部分之间的方向、标记、链接不断变异,如荒漠、陡坡、冰雪、海洋……条

文艺研究 2007年第12期 

纹空间会消失,打开通向新的光滑空间和另一个条纹空间的道路 λ?。因此,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游牧空间与定居空间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垒,我们的日常现实生活空间与网络的虚拟空间、传统文化艺术与新型的数字媒介艺术之间也不是简单的真实/虚拟、原本/摹本的二元论关系。按照德勒兹和加塔利的观点,各种空间的属性不同,但是可以混合并存,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也是如此。“一旦简单地指出了两者的分别,就必须讲清楚它们更复杂的差异。我们必须提醒自己,这两个空间实际上是糅合共存的:光滑空间不断地转化为条纹空间,条纹空间不断地修正、返回光滑空间。两者可共时发生,但共生并不妨碍对它们的抽象、区分。两个空间并不以同样的方式交流” λω。

“游牧”在光滑空间与条纹空间关系的理论图式中是极为重要的审美取向和诗学内核。游牧美学具有破除既有状态,在差异与重复中不断逃逸或生成新状态的性质。德勒兹被视为“游牧思想家”,这并非空穴来风或者单纯的文学隐喻。“游牧”这一概念几乎贯穿德勒兹全部重要的著述。游牧论(nom2 adis m)集中体现为生成状态,发挥着挣脱凝固、独裁、等级制的符号体系藩篱的逃逸线功能。德勒兹认为游牧“没有历史”,“只有地理学” λξ,因为历史是极权主义和权威叙事的产物,历史总是拒斥游牧者。在他的《差异与重复》中,“游牧”意味着由差异与重复的运动构成的、未科层化的自由装配状态。在游牧美学意义上,赛博空间充满着非确定性和可能性,其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千差万别的结果,因而是一种具有游牧韵味的魅力十足的光滑空间。网民、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和游牧者一样,通过他们的网上“冲浪”或者探索轨迹不断地链接或创造新的空间,从一个辖域到另一个辖域,从给定世界的条纹空间走向光滑空间。德勒兹和加塔利由此建构了一种审美的诗学叙事。

二、块茎图式与树状模式:

德勒兹的差异哲学内蕴

德勒兹和加塔利的“块茎”(rhiz ome)论具有赛博空间的“哲学圣经”之誉。块茎通常被视为德勒兹差异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从而也成为诠释数字媒介诗学的重要根基。

日常生活的块茎概念令人想起马铃薯或红薯之类的植物块茎和鳞茎,块茎的生态学特征呈现出开放性、非中心、无规则、多择化的形态。在德勒兹的差异哲学意义上,块茎意味着一种复杂的文化隐喻和游牧的思维模式。块茎导向一种无限开放的光滑空间。德勒兹和加塔利认为,柏拉图以来主导西方思想形态的是一种树状模式或树状逻辑。树状模式具有原点论、基要论、中心论、规范化和等级制的特征,指涉辖域化和归属关系,因此与条纹空间密切相关。在此意义上,块茎呈现出一种德勒兹式的哲学图式。它不再是植物学概念,而是一种思想挑战和诗学实践。

通过块茎和树状关系之阐发,德勒兹和加塔利试图揭示“一切事物变动不居的复杂互联性” λψ。他们的块茎图式与树状模式的对比涉及三种类型的书:第一种是树根之书(r oot2book),这种书摹仿世界,犹如艺术摹仿自然(德勒兹认为“摹仿”是一个极为糟糕的概念),其律则是反映论和一分为二论,“是最经典、反映最佳、最古老、最软弱的思想形式,但是大自然却并不以这种方式运转” λζ,自然的方法则是直接从一生发出三、四或五。第二种是胚根系统或簇根(radicle2syste m,or fascicular r oot)之书,这是现代性所服膺的形式,在现代,树根原则夭折了,但是根的单元存活下来,簇根体系并未真正地与二元论决裂,世界由此进入更高的统一性,即含混的或多元决定论的统一。第三种是块茎之书,也

 光滑空间与块茎思维:德勒兹的数字媒介诗学

是德勒兹和加塔利集中讨论的内容。块茎在地下匍匐衍生,既不同于树根也不同于簇根。块茎是无法用树根的一分为二的“辩证逻辑”分析的,也无法用簇根的多元决定论加以界定,它本质上是不规则的、非决定性的、无法预料的。

德勒兹的块茎论具有联系性原则、异质性原则、多元性原则、反意指裂变原则、制图学与贴花原则等基本特征 λ{,它在思考电子传媒所引发的图像时代、阐释赛博空间的视觉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理论上的契合意义,可被视为理解当代数字媒介诗学的一种理论图式。

块茎的第一和第二特征表达了“联系性原则和异质性原则”(p rinci p les of connecti on and hetr ogeneity)。块茎与仅仅立足于一点并且固定于秩序的树木极为不同。树根类型有谱系或中心论的蕴涵,而块茎类型则把中心去掉并且植入其他维度,这两个特征的核心是“多元异质链接”,而电子媒介的特质与块茎的这些特征颇为吻合。德勒兹的媒介思想,包括他的电影哲学和美学思想,扬弃索绪尔语言学和西方结构主义的框架,更多地从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所代表的多元符号论汲取丰富营养。皮尔斯的符号论具有超越语言而重视形象的多元性质。块茎论则认为,应当将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学文本与视频、声频等进行符号链的链接,并与形形色色的符码模式(生物的、政治的、经济的等等)建立联系,块茎持续不断地在符号链、权力组构(这一点显然与福柯的“话语权力”概念有某种关联)与关涉艺术、科学、社会斗争的环境之间建立联系 λ|。而电子传媒的赛博空间正是这样一个“多元异质链接”、充满复杂权力关系的当代处境。

块茎的第三个特征是“多元性原则”(p rinci p le of multi p licity)。块茎的多元性不再作为与“惟一性”(the One)相关的主体或客体、自然现实或精神现实、图像与世界的关系而存在。多元性的块茎图式与树状模式、簇根模式的伪多元性不同,它既非主体,亦非客体,只是决定、量值、运动与维度。块茎联系的拓展必然带来其性质的改变。“多元性原则”的要旨是反对树状的二元对立原则的思想传统。德勒兹的块茎论与柏拉图的洞穴神话的一个根本不同的特征,就是他主张块茎的多元生成原则,否弃真实/虚拟的二元对立理论图式。德勒兹认为西方传统思想倾向于看重真实,忽视拟像(或摹本、类像),忽视生成(意味潜在性或尚未完成的状态)的虚拟力量。虚拟力量是一种亟待生成的、强大的力量,不是走向某种既定目的或以某种已然存在的东西(真实或实在)作为基础。虚拟拥有丰富的差异性,它以无法预料的方式进行创新。由此出发来观察,文艺作品的独特性不在于描述这个世界“是”什么,而在于通过亦真亦幻的艺术形象转化这个世界。只有当虚拟的潜在性现实化之后,我们才能意识到它。文学艺术的力量在于它迥异于现实,超越停滞与静态的生活,生产出新的拟像,生成对生活的一种新的表达式。概言之,虚拟与现实之间,德勒兹认为是一种动力学的、充满着生成际遇的联系。

块茎的第四个特征是“反意指裂变原则”(p rinci p le of asignifying rup ture)。块茎可以碎裂、散播开来,但它无论在新旧环境中都仍然能够生长繁衍。人们永远无法清除蚂蚁,因为蚂蚁构成动物的块茎。即使大多数蚂蚁遭到灭顶之灾,它们也能够一次次地重新聚集起来。组织化给万物分层、赋形,把权力还给能指。块茎是反谱系学的 λ}。这个反科层化、解辖域化、反组织化、反固定意义、反谱系学的特征,与前述的光滑空间和游牧美学具有精神上的共通性。块茎式的电脑网络是诠释“反意指裂变原则”的一个佳例。电子传媒可以十分便捷地、随心所欲地进行各

文艺研究 2007年第12期 

种复制、剪贴与数码合成,用于各种目的,包

括网络犯罪与创造新型的多媒体文艺形式。其意义生生不已,其形态瞬息万变,文学艺术经典的续写、改写、逆写、戏仿乃至恶搞,在电子网络世界已经司空见惯。网络写手与受众具有无限可能性进行多元互动。

块茎的第五个和第六个特征是“制图学与贴花原则”(p rinci p les of cart ography and decalcomania),这个特征使德勒兹和加塔利的思想与任何关于发生轴和深层结构的思想观念区分开来。德勒兹提供了异质事物之间互相生成的图式和具有后结构主义意味的多元流变拼贴模式,这主要是通过对块茎图式与树状模式的思辨来加以阐发的。他们的著名例子是兰花与蜜蜂(动物与植物)的互相生成的块茎图式:两者是异质因素,却构成了一种共生的块茎图式。蜜蜂采蜜时为兰花授粉,双方由此延续了生息繁衍的生命链。块茎图式与总是企图回到“同一”树状追溯不同,在兰花生命中无法追溯蜜蜂的谱系学轨迹。块茎图式具有开放性,可以与多种维度相关联(兰花可以与蜜蜂、蝴蝶、甚至其他小昆虫相关联,同样形成图式)。同样,长期记忆或有组织的记忆(家庭、种族、社会和文明的记忆)是树状的,具有中心化特征,激发起摹仿等级制和主体化的令人悲哀的思想形象。短期记忆则是块茎或几何图式,不归连续性规律所管辖,可以在远距离、长时间之后出现或回归,具有非连续性、断裂、多元、创造的特征(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著名的“不由自主的记忆”就是这种记忆,它使得“椴花茶”、玛德莱纳甜点心与叙事者关于故乡索多姆的鲜活回忆刹那间融合,从而生成一种新的创造性体验)。

上述关于块茎图式与树状模式的多重思辨,凸显了德勒兹差异哲学的基本特征,启迪我们从哲学角度思考赛博空间和数字电子传媒问题。

三、赛博空间与数字艺术:

德勒兹的媒介诗学

从数字媒介诗学的维度来看,电子传媒作为信息时代功能最强大的媒介,创造了块茎式的光滑空间———赛博空间。块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它总有“多元性的入口、出口和自己的逃逸线”,这与赛博空间的形态及特质密切相关。本雅明所强调的“独一无二、此时此地”性质的经典艺术的“光韵”,在电子媒介网络世界只能由“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游牧体验所取代。万维网由多维度或多方向的运动构成,而普遍存于世界、也存于赛博空间的块茎恰在某种意义上构成阐释图式:“老鼠是块茎,洞穴也是块茎,它们表现出隐蔽、运用、侵入、外突等功能。块茎本身设定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从分叉的层面向四面八方衍生,结出大小不等的鳞茎和球茎。群鼠奔突之际亦是互相挤压冲撞。块茎包括了最好和最差的东西:土豆和野草” λ~。网页是块茎,网聊、网恋是块茎,博客、黑客、威客皆是块茎。块茎图式永远可以分离、联系、颠倒、修改,是具有多种入口和出口及其逃逸线的图式。块茎由“原”构成,而网页何尝不是大千世界或者“千面高原”。鼠标的点击也犹如块茎,激活极为不同的符号体系,激发信息内爆和点击经济。它通过变异、拓展、征服、捕获、分衍而运作。

N.斯皮勒主编的《赛博读本:数字时代的批判著述》(2002)是探讨电子传媒赛博文化的基础读本,该书精选和收集了1964年至新世纪西方学术界论述赛博文化的重要文献。其序言指出:在对赛博空间的探索中,“德勒兹和加塔利以他们的‘块茎’概念在哲学家中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众多性质迥然不同的学科都攫住这个概念,用来描绘我们新千年的变迁。块茎是一个非等级制的系统,

 光滑空间与块茎思维:德勒兹的数字媒介诗学

它没有中心,无法确切地掌控;当它破碎时,它会重新生成不同的形式,这种模式被赛博文化用作去构想互联网和其他非等级制系统互相联系却又难以预测的特质。一旦电脑被链接在一起,信息的流动渠道可以以任何方式出现———创造一种‘块茎’式的系统,它没有中心,持续不断地运动,变化莫测,不断地链接和重新排列组合” μυ。块茎作为“反中心系统”的象征,是理解“无结构”之结构的后现代文化观念的重要路径。

在近一二十年里,信息与传播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互联网与(移动)电讯、视听传媒日益融为一体。在全世界亿万用户的鼠标点击中,互联网正在成为最重要的传媒过程。作为超媒体的万维网几乎熔铸了传统媒介的所有类型与特征。“比如报纸(在线报纸)和杂志(电子杂志),收音机(MP3),电影与电视(流动视频)———皆为万维网所吸纳,并且以无数不同的配置构型综合起来。作为一种表现媒介,万维网模糊了形形色色的艺术形式之间的区别,还抹掉了五花八门的传统媒介类型如广告、新闻、娱乐和艺术之间的边界……万维网边界消弭的品质却使得它成为了卓越的后现代媒介……万维网不同于更为旧式的多媒体如电影和电视,它所用的一切媒介都共享着数字编码。数字特性不仅使得这些媒介可以互相转换(一台多媒体电脑能够使声音可视,或者把图像转变成为声音),而且还可以使它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拷贝下来,插入其他的表现方式中。在这种意义上……万维网可以视为20世纪艺术,尤其是学院中的先锋派运动的延续,以及造型艺术的蒙太奇和音乐中的先锋派的延续,只不过在某种程度上,万维网吸引了更多的受众……互联网是一种媒介,它的广袤无垠与异质丛生是并行不悖的” μ?。而这种仍在持续发展变化的媒介文化的特征,不断地激活当代西方媒介诗学的阐释空间。

以超文本(超媒体)问题为例。从口耳相传的口头媒介、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到当代电子传媒,媒介的更替促使文本阅读从传统的文字时代走向以视觉为核心的图像时代,超文本与超媒体摆上阅读的议程。超文本是由纳尔逊(Theador H.Nels on)在20世纪60年代创造的术语,指文本之间的相互链接;超媒体(hyper media)也是由他创造,是超文本的拓展性术语,指链接不限于传统的文字文本,还包括图表、影像、声音等。这两个术语都指向全新的信息技术———电子传媒所创造的多媒体文本形式。根据纳尔逊的说法,超文本是一种“无序写作的文本,它横生枝节,让读者可以选择,最好是在互动的屏幕上阅读” μω。当代西方许多文艺美学家都曾经从不同角度思考与论述过超文本与超媒体问题。例如巴尔特和福柯关于文本的描述和思考都与超文本、超媒介有程度不同的暗合。巴尔特在其名著《S/Z》中曾描绘了一种理想的文本性,类似今天电子传媒的超文本概念———文本可以由大量的词语或图像构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链条或踪迹进行链接,呈现出开放的、未完成的文本性,可用链接、节点、网络和路径等术语加以描绘。巴尔特说:“在这种理想的文本中,网络是多元而互动的,谁也无法凌驾于他人之上;这种文本是能指的星系,没有所指的结构;它没有开端,它是可逆的;我们通过多个入口进入它,没有哪一个入口可以钦定为主要入口;它动态地进行编码,延展无限,穷目难尽。这些编码都是不确定的……基于语言的无限性之上。” μξ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也曾从网络与链接的维度来思考文本问题:“一部司汤达的小说或一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的各自差异不同于《人间喜剧》的诸篇的各自不同,而《人间喜剧》中各不相同的诸篇又相异于《奥德赛》、《尤利西斯》之间的差异。这是因为书的界线从来模糊不清,从未被严格地划分。”

文艺研究 2007年第12期 

“书还被置于一个参照其他书籍、其他文本和其他句子的系统中,成为网络的核心……它只能建立在话语复杂的范围基础上” μψ。而德勒兹作为“赛博空间哲学家”,身体力行其块茎思维。德勒兹的块茎理论图式更具阐释电子媒介特质的哲学力量。兰铎在《超文本2.0》(1997)中辟专节“作为块茎的超文本”,引征德勒兹和加塔利的思想说,超文本和超媒体两词常常互相换用,电子链接包括视觉信息、声音、动画和其他资料形式,超文本将影像、图表、声音链接起来。在德勒兹和加塔利那里,即使是《千高原》一书本身也成为一个超文本的范本。读者可以从任何地方、任何顺序阅读它。这部块茎之书被设计成为一种独立的矩阵。作者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虚拟联系的网络,形成一种超文本链接的网络。确实,德勒兹和加塔利赋予块茎的许多属性都与超文本类似。文本簇构成网络,一个‘原(平台)’总是在中间,既非开端,亦非结尾。块茎由原构成” μζ。千高原、超文本(超媒体)和电子传媒空间,都如同块茎一样具有多种入口与出口,万维网就是一种的电子网络的超文本环境。

当我们把光滑空间与赛博空间、把块茎思维与媒介诗学结合起来时,可以发现赛博空间显然是一个不断拓展的开放式的光滑空间,超媒体、超文本、超链接实际上是一种块茎链接,网民在互联网上遨游可说是一种万花筒般虚拟现实的游牧。其中充满着身份、年龄、性别、种族、主体的戏仿和互动;电子传媒的剪贴、数码合成导致传统文化艺术边界的消失,新旧文类、媒介杂交,并不断生成新的文艺形态,多媒体文本、视频、音频的综合使得人们能够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丰富审美效应。我们现在完全可以把“经典文学录制在光盘只读存储器里,放在互联网上,以链接(超级链接)的方式提供文本。读者能够看到专家的评论、参考文献、同一作家或其他作家的相关文本、各式各样的音像文件……超文本使得互文性进入压缩的时空,从而把量的差异转变为质的差异。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读者并不需要跑图书馆查询资料,此时超级链接的(强迫症似的)诱惑是难以抗拒的……超级链接的结构不仅改变了阅读过程,而且还可能把现存的文化形式转化成为新的类型,甚至转化成全新的艺术形式。最近数十年来,我们看到了新旧媒介的混合,创造了形形色色的、复杂如迷宫的新艺术类型。的确,超媒体性的原则,不仅能够用来把传统文本与其他文本、形象或声音链接起来,而且还变成了内在于文本、作品或形象的结构原则。譬如,当作家、作曲家和导演利用电脑所提供的机遇,把超级链接与传统艺术品嫁接起来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这样创造出来的新类型被称为‘互动小说’、‘互动音乐’和‘互动电影’” μ{。当我们阅读传统文学文本和电子版的超文本、获取文学艺术的知识与资料之时,两者的分野与特征颇为明显:前者是人们熟悉的、线性时间的、条纹化的、有序发展的阅读体验;后者是不断激发新异感的、块茎思维的、光滑空间的、主体与身份隐匿的、千高原式的游牧美学感受。例如点击“微软英卡特大百科全书”光盘版的“莎士比亚”,可以很便捷地找到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伊丽莎白戏剧与莎士比亚的介绍,其中有不少重要词语、作家作品名字都是具有超链接功能的蓝色字体,如“university wits”(大学才子)、“Macbeth”(麦克白)等等,还可以打开旁边的窗口(sidebar),看到莎翁肖像画,欣赏《麦克白》一剧著名独白的英语朗诵,甚至还可与电子网络实时链接,秘响旁通,进入“海量”的信息空间。

阿?帕尔主编的《德勒兹词典》(2005)专门设置了“空间与数字艺术”(Space+D ig2 ital A rt)辞条 μ|,讨论德勒兹哲学美学思想与电子传媒艺术之间的关联性。文字不多,不

 光滑空间与块茎思维:德勒兹的数字媒介诗学

妨把要旨编译如下:开放式空间、光滑空间、边界缺席、速度、性别或种族边界含混、块茎链接和杂交式的创造,这一切描述萦绕着德勒兹的著述,并使得德勒兹成为数字艺术家的最爱。德勒兹质疑传统文化空间概念,因为这种空间观把空间作为被动的背景,人类依其为舞台表演戏剧情节。当树状思维让位于块茎思维时,空间就不再与人类表演者相分离了。空间承载了虚拟品质,存在于块茎簇丛之间,强度比广度更为突出。块茎思维能够进入电脑与数字艺术的虚拟空间,它摧毁限度,破坏二元对垒———自然与人文、人类与机器、人类与动物,或者人类与赛博人(电子智能人)———并且创造了新空间。网络数字艺术家在他们的电脑上体验着不同类别的链接,去创造杂糅体和新生体。宛如哲学家一样,众多数字艺术家质疑限度以解开对自我的锁定……数字艺术家通过消解身体的具象,通过生产“无器官身体”和欲望机器而质疑打上了印记的、确定的身体。可无限感知的电子网络链接,向新的空间和其他空间开放。这种网络取代了稳固的、确定的自我,增加了人类“生成”的可能性。数字艺术强调永恒的流变和动态的欲望。在虚拟空间, (审美)体验是通过媒介形成而不是自然形成的,数字艺术创造了杂糅体并向生成开放。拟像取代了再现。人们强调的是建构性而不是终极性。网络不停地流转,使得虚拟空间的艺术创造成为可能。德勒兹和加塔利站在数字化时代的门槛上思考与写作,创造了来自哲学、控制论和电脑屏幕的虚拟空间理论,数字艺术家常常可以被视为他们在信息理论和生物学语境中所倡导的那些概念的拓展者。这两位哲学家把世界视为一种充满差异的循环运动,而电脑网络则承载了这种功能。德勒兹和加塔利反复提到,要通过电子媒介去生成新的主体性和文化艺术。倘若他们能够看到人类与机器、信息与控制技术的新的

(条纹)空间与创造发展,那么,他们也会直率地斥责经由数字媒介和互联网世界而来的政治弊端。他们认为,科学技术可以是解放性的,能够帮助我们创造和再造一个不再存在的世界并且把它表现出来。它可以打破人类与机器之间的藩篱。它能够开辟新的虚拟空间和进行无限的生成。但是,他们也警告我们,人类不要愚弄自己:信息科学像其他科学一样,也是一种“序词”(order2word)。它抽绎出恒定,打击真正的生成。电脑与互联网目前是在金融资本主义魔咒之中,资本主义运用其序词去建立藩篱和掌控其运动,以避免它们脱离轨道,偏离目的。它抽绎永恒,帮助巩固控制社会。空间则失去其虚拟品质。然而,艺术具有逃逸资本主义经济领域的潜力(资本主义通过控制巩固自身),而数字艺术则靠虚拟空间而获得体验,富于变化,消解边界,持续不断地通过杂糅式的链接,创造与再造新的虚拟空间。

在德勒兹和加塔利学术思想最具活力、最成熟的20世纪80、90年代,国际互联网作为一种后现代文化传媒对人类文化艺术生活的全面影响尚不彰显,他们对电脑也并不十分熟悉,但是,作为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当代西方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对隐匿在电脑与互联网背后的那种强大的、异于传统思想定势的科技文化力量敏于感受,他们探讨和反思这些力量对人类生活空间和精神空间的重大影响,提示了对数字媒介和电子文化艺术可能的新的思考方向。

3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德勒兹诗学与跨语境理论意义》(07X WW002);广西“人文强桂”软科学专项

《文明冲突中的审美经验及其理论阐释》(桂科软

05111004)的阶段性成果。

① Gary Genosko曾经主编三卷本《德勒兹与加塔利:一

流哲学家评价》(D eleuze and Guattari:C ritical Assess2

m ent of L eading Philosophers,London and Ne w York:

Routledge,2001),篇幅达1500余页。编者从西方

文艺研究 2007年第12期 

浩如烟海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和学术刊物中精选了关于德勒兹与加塔利的重要著作章节或论文,汇集成三卷本皇皇巨著。

②⑤⑨ John Marks,“I nf or mati on and Resistance:De2

leuze,the V irtual and Cybernetics”,in I an Buchanan and Adrian Parr(eds.),D eleuze and the Conte m porary W orld,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p.194,p.

198,p.203.

③ htt p://https://www.doczj.com/doc/ac16426654.html,:8080/ra mgen/podcast/

deleuze/trinh_m inhha_opening_re marks.

④ 参阅Patricia Pisters,M icropolitics of M edia Culture:

R eading the Rhizo m es of D eleuze and Guattari,2002, Edit orial Revie ws Book Descri p ti on,htt p://www.nice2 books.inf o/nice2books2067/089.ht m l.

⑥ M.Bonta and J.Pr otevi,D eleuze and Geophilosophy,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L td.,2004, p.143.

μ| A.Parr(ed.),The D eleuze D ictionary,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pp.2572259,pp.2592260.

⑧ 关于这些特征的讨论,可参阅拙文《赛博空间与文艺

理论研究的新视野》,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6期。⑩

λ?

λω

λξ

λζ

λ|

λ}

λ~ Deleuze and Guattari,A Thousand P lateaus:Capitalis m and Schizophrenia,London:Uni2

versity of M innes ota Press,2000,p.492,p.4932497, p.4742475,p.393,p.5,p.7,p.11,p.7.

λψ μυ Neil Sp iller(ed.),Cyber_Reader:C ritical W ritings for the D igital E ra,London:Phaidon,2002,p.97, p.13.

λ{ 拙文《后现代多维空间与文学间性》(载《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曾经简单地列出“块茎”的这六个特征,但未展开论述。

μ? μ{ 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麦永雄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9页,第59—60页。

μω htt p://https://www.doczj.com/doc/ac16426654.html,/kair os//2.2/features/reflec2 ti ons/concep t4.ht m.

μξ https://www.doczj.com/doc/ac16426654.html,ndow,Hypertext2.0,The John Hopkins U2 niversity Press,1997,p.9.

μψ M.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6—27页。

μζ 参阅https://www.doczj.com/doc/ac16426654.html,ndow,Hypertext2.0,pp.38242.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容 明

?书 讯?

《红学何为》

应必诚 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应必诚先生的《红学何为》一书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大部分篇章曾以论文形式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报》、《红楼梦研究集刊》、《红楼梦学刊》、《复旦大学学报》等刊物上。

本次结集出版,系统地展示了作者在红学园地的研究成果。该书第一编,在对《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就《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叙述艺术、文艺思想等进行分别研究;第二编对红学研究的观念和方法进行回顾和反思,探讨红学研究中的成败得失;第三编和第四编论述《红楼梦》的版本研究对《红楼梦》研究的意义,并重点分析庚辰本的特点和历史地位、庚辰本和己卯本的关系以及程本的历史意义等。

该书针对红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聚焦红学论争的症结,通过对“红学何为”这原初的基本命题的追问,体现出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红学研究的深刻反思与鲜明的理论视野、红学观念以及方法论意识。该书主张并在研究实践上努力把曹雪芹家世生平、版本等文献资料的考证、研究与《红楼梦》本身的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该书倡导和实践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运用美学的和历史的方法,并吸收其它研究方法,对《红楼梦》这一文学经典的思想性质、悲剧精神、创作方法、人物形象、叙述艺术、审美风格特点进行多角度的研究。

全书519千字,定价49元。

 光滑空间与块茎思维:德勒兹的数字媒介诗学

文艺研究 2007年第12期 p lex of literature will live f orever though it is not the didactic paradig m of grand narrative.

Superstiti on a s Educa ti ona lM ean s:The Na ti ona l Trad iti on of Narra ti ves i n M i n g2Q i n g Novels

W u Guangzheng (34) This paper uses the concep t of“superstiti on as educati onalmeans”t o describe the narrative features ofM ing2Q ing no2 vels,including the constructi on of temporal2s patial frame work with religi ous descri p ti on,the f or mulati on of the st ory, the establish ment of narrative authority,the exp ressi on of creative intenti on,the unfolding of the p l ot,and the desig2 ning of characters.The writers used t o rely on religi ous descri p ti on t o build up a sy mbolic at m os phere of the st ory,the characters and the i m ages s o as t o elevate it ont o the phil os ophical level.T o make a hist orical survey of this narrative that bears the marks of nati onal traditi on is hel pful f or the inter p retati on ofM ing2Q ing novels,f or the discovery of the quintessence of nati onal literature,and f 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arrative theory of our own.

The D evelop m en t and Cultura l Qua liti es of the Ch i n ese C l a ssi ca l Kn i ght Novels

L uo L iqun (42)

The H istor i ca l For ma ti on of M odern Acade m i c Parad i g m

i n the Stud i es of Ch i n ese C l a ssi ca l Novels

L iu Fang and Sun X un (50)

Post2colon i a lis m,Fe m i n is m,Na ti ona lis m and I mag i n a ti on:

An I n terv i ew w ith Gaya tr i Sp i vak

Sheng A nfeng and L i X iuli (57)

Fro m S i gn s and M oney to Electr i ca l I m pulse:

Sp i vak’s Post2colon i a l Cr iti que and the Pr i n c i ples of Cap it a listM ed i a

L i Yingzhi (66) This paper exa m ines Sp ivak’s discussi ons on linguistic signs,money and modern infor mati on techniques.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se discussi ons are coherent and l ogical clues t o her critiques of cap italist culture and econom ic texts. Sp ivak not only discl oses the desire and power disguised by the objective p rinci p les of truth by way of deconstructi on, but als o reveals the functi ons of signs,money and electrical i m pulse as means of communicati on and exchanges by way ofMarxist visi on.She connects the m with the cap italist manageris m of the risks in col onial hist ory and gl obaliza2 ti on,and dis p lays very clearly the operative mechanis m and exp l oitative nature of the cap italist media.

The S m ooth Space and Rh i zo m i c W ay of Th i n k i n g:

The Poeti cs of D i g it a lM ed i a by D eleuze

M ai Yongxiong (75)

I n the p resent digital era and electrical media under gl obalizati on,the influences of Deleuze become p ree m inent.A s

a phil os opher and p r ophet of cybernetic s pace and a master of concep t2creati on,Deleuze offers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cybernetic s pace constructed with electrical digitalmedia,and gives illu m inating theoretical inter p retati on of visual

 Main A rticles

culture and art.The acade m ic master p iece of A Thousand P lateaus has been regarded as nomadic p lanets—the phil o2 s ophical B ible of cybernetic s pace,in which,the aesthetic thoughts on s mooth s pace and striated s pace as well as the rhizome theory l oaded with the phil os ophical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 make up the core of Deleuze’s poetics of digital media.This paper discusses his nomadic aesthetics of s mooth s pace and striated s pace,the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the rhizom ic way of thinking and the arborescent sche ma,and theref ore sees the i m p licati ons,qualities and aesthetic sig2 nificati on of Deleuze’s poetics of digital media.

“I nnova ti on After M a stery”:

A Ca se Study of Teach i n g of L uo Gongli u’s O il

Pa i n ti n g Se m i n ar i n the Curren t of Na ti ona li z i n g O il Pa i n ti n g

Cao Q inghui (101) This paper f ocuses on the pedagogical idea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Luo Gongliu in his O il Painting Se m inar and pos2 its it in the artistic s pace of1950s and1960s.It tries t o trace the hist ory of the idea“I nnovati on afterMastery”and of the curriculu m based on it,thus revealing the teaching endeavor made by China’s higher educati on of oil painting t o create our under the particular hist orical circu m stances.

P i cture,Portra iture and M ean i n g:The W orld of M ean i n g of Jean2L uc Nancy

Geng Youzhuang (115) This paper discusses i m ages,paintings and the nature of art by scrutinizing Nancy’s phil os ophical texts on art.Ac2 cording t o Nancy,the value of art lies in the link of meaning that it establishes bet w een man and his world.First,art t ouches man and makes man t ouched by the sensible materiality of art,thus opening a world,a world that generates meaning.Second,art is essentially a memory which app reciates the meaning of the world and existence.

The Ger man“H istor i c is m”and the For m of the“Sc i ence of Art H istory”

Zhang J ian (127) This paper ai m s t o exp l ore“hist oricis m”,hist orical phil os ophy,the“science of art hist ory”,and the narrative f or m of artistic styles by revoluti onizing the modern western thoughts on the hist ory of fine arts.By analyzing its values and li m itati ons,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basic acade m ic ideas and nor malizati on of modern science of art hist ory are still effective in the p resent research,comp ilati on and teaching of fine arts hist ory.

A Bli n d Spot i n20th Cen tury W o man L itera ture:

On The H istory of20th C en tu ry C h inese W om an L itera tu re

Guo Yanli (145)

Translated by Chen Yongguo

各种媒体的优缺点分析()

各种广告媒体的优缺点分析 一、报纸 在传统四大媒体中,报纸无疑是最多、普及性最广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报纸广告几乎是伴随着报纸的创刊而诞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版式更灵活,印刷更精美,报纸广告的内容与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报纸与读者的距离也更接近了。报纸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体。报纸的主要特点有: 1、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 对于大多数综合性日报或晚报来说,出版周期短,信息传递较为及时。有些报纸甚至一天要出早、中、晚等好几个版,报道新闻就更快了。一些时效性强的产品广告,如新产品和有新闻性的产品,就可利用报纸,及时地将信息传播给消费者。 2、信息量大,说明性强 报纸作为综合性内容的媒介,以文字符号为主,图片为辅来传递信息,其容量较大。由于以文字为主,因此说明性很强,可以详尽地描述,对于一些关心度较高的产品来说,利用报纸的说明性可详细告知消费者有关产品的特点。 3、易保存、可重复 由于报纸的特殊的材质及规格,相对于电视、广播等其他媒体,报纸具有较好的保存性,而且易折易放,携带十分方便。一些人在阅读报纸过程中还养成了剪报的习惯,根据各自所需分门别类地收集、剪裁信息。这样,无形中又强化了报纸信息的保存性及重复阅读率。 4、阅读主动性 报纸把许多信息同时呈现在读者眼前,增加了读者的认知主动性。读者可以自由地选择阅读或放弃哪些部分;哪些地方先读,哪些地方后读;阅读一遍,还是阅读多遍;采用浏览、快速阅读或详细阅读。读者也可以决定自己的认知程度,如仅有一点印象即可,还是将信息记住、记牢;记住某些内容,还是记住全部内容。此外,读者还可以在必要时将所需要的内容记录下来。 5、权威性 消息准确可靠,是报纸获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大多数报纸历史长久,且由党政机关部门主办,在群众中素有影响和威信。因此,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往往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 6、高认知卷入 报纸广告多数以文字符号为主,要了解广告内容,要求读者在阅读时集中精力,排除其它干扰。一般而言,除非广告信息与读者有密切的关系,否则读者在主观上是不会为阅读广告花费很多精力的。读者的这种惰性心理往往会减少他们详细阅读广告文案内容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报纸读者的广告阅读程度一般是比较低的。不过当读者愿意阅读时,他们对广告内容的了解就会比较全面、彻底。 7、注意度不高 在一份报纸中,有很多栏目,也有很多广告,它们竞相吸引读者的注意。这样,只有当你的广告格外醒目时,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否则,读者可能视而不见。 8、印刷难以完美,表现形式单一 报纸的印刷技术最近几年在高新科技的支持下,不断得到突破与完善。但到目前为止,报纸仍是印刷成本最低的媒体。受材质与技术的影响,报纸的印刷品质不如专业杂志、直邮广告、招贴海报等媒体的效果。报纸仍需以文字为主要传达元素,表现形式相对于电视的立体、其他印刷媒体的斑斓丰富,显然要单调得多。 二、杂志 杂志也是一种印刷平面广告媒体,尽管与报纸广告相比,它明显地缺乏时效性,而且覆盖面有限,但由于它精美的印刷,具有光彩夺目的视觉效果,故深受特定受众的喜爱。由于杂志种类繁多,雅俗均有,而且出刊周期短的杂志种类最多,影响颇大,因此,它成为现代广告四大媒体之一。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思维的进步,以往的单纯平面设计模式不断被打破,新的设计形式不断出现,这都体现着杂志广告的广阔前景。杂志的主要特点有: 1、读者阶层和对象明确 杂志的读者不象报纸广大,但分类较细,专业性较强,这便于选择特定阶层的广告非常方便,更能做到有的放矢。同类杂志的读者,在质的方面大体相同,因此,广告文案的制作也容易得多,反过来说,每一类杂志都拥有其基本的读者群,那么就可以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选择不同的杂志。所以,为了更好地利用杂志媒体,应该根据广告目标对象的。要求对能利用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美学史上的启明星 ——读亚里士多德《诗学》有感 沈星辰5091309005 在高中的时候我对朱光潜老先生非常崇拜,那种“出世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而对于他致力一生的那个神秘的美学事业也让我十分的好奇。因此在这个学期我选读了美学这门课程,也开始读一些美学的著作。这次我选择了西方美学的奠基之作——《诗学》。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著作,是欧洲美学史上第一篇最重要的文献,并且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产生以前主要美学概念的根据。阿里斯托芬和柏拉图的文艺理论不成系统;亚里士多德才是第一个用科学的观点、方法来阐明美学概念,研究文艺问题的人。在《诗学》中,他先确定研究的对象是诗,指出诗和其他艺术的异同,然后把诗分类,分析各种诗的成分和各成分的性质,逐步找规律,搜索各种诗的创作原则。当时古希腊文艺已经过一段黄金时期,成就已很可观,因此他有可能根据已发展的科学和哲学理论,对古希腊的文学实践和成就作出精细的分析和扼要的总结,提出一套有系统的美学理论。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一章就开宗明义:“史诗的编制,悲剧、喜剧、狄苏朗勃斯的编写以及绝大部分供阿洛斯和竖琴表演的音乐,这一切总的说来都是摹仿。”“摹仿”是《诗学》的中心概念和出发点,是亚氏文艺理论的基础与核心。他认为诗之为诗,不在于它压韵、分行与文采,而是因为它是摹仿的产物。但是,“摹仿”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对描写对象简单的描摹和照抄,其实质在于按照创作者对于世界的理解去摹仿。亚里士多德根本否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而认为只有具体存在的事物才是“第一实体”,肯定了艺术摹仿的对象本身是真实的存在。“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第9章)这样,艺术描写的对象本身就带有了普遍性,就富于了哲学意味。亚里士多德指出艺术家必须从“(一)过去的或当今的事,(二)传说或设想中的事,(三)应该是这

报纸媒体的优势与劣势

报纸媒体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版面大,篇幅多,可供广告主充分地进行选择和利用。 传播面广,传播迅速。 报纸具有特殊的新闻性,从而使广告在无形之中增加可信度。 广告的改稿、换稿和投稿都比较方便。劣势:时效性短。受版面限制,经常造成同一版面广告拥挤。无法对文盲产生广告效果。缺乏动态感、立体感和色泽感。 电视媒体 优点形声兼备,逼真的具体感,强烈的现场感,沉重的气氛感 诉求面广,能表现各类题材 受众广泛 缺点:时效短,信息量深度有限,快速兴奋反应多集中在大脑表层 费用高昂,联想天地相对局限 网络媒体 优点 1. 真正的互动媒体,消费者可与广告主直接互动且可立即反应。 2. 受众数量庞大,32%的人口总数已是个相当值得重视的数量。 3. 目标对象选择 性高。4. 属于富裕 市场,购买力强。 5. 可提供深度信 息,将潜在顾客转 化为实际购买者。 6. 成长迅速,发展 潜力大。 7. 信息可信度高, 但随着信息之泛滥, 已有下降的趋势。 8. 可展示产品,具 有店面与推销人员 的优点。 缺点 1. 效果依然 难以测试。 2. 选择目标对象 费用依然相当的高。 3. 尚非主流媒体, 实际效果仍有待观 察。 4. 广告位置安排, 仍有很大改进的空 间。 5. 安全与隐私保 障仍嫌不足。 手机媒体 优点 1大众性:中 国有5亿多的手机 用户,意味着传播 面广,覆盖率高, 这就意味着大多数 产品能够利用这个 媒体进行营销。 2 互动性:手机广告 具有非常好的互动 性。面对广告,消 费者能够马上回复, 延长了广告与目标 受众的接触时间, 增强广告的“黏 度”。 3便携性: 手机具有强烈的个 人属性和便携性, 手机媒介对受众的 影响是全天候的。4 抗干扰性:手机广 告直接把内容送到 目标受众的眼前, 排除了一般广告过 程中存在的干扰和 噪音,保证了内容 的及时、完整和高 效送达。 5针对性: 手机能够进行一对 一沟通,针对顾客 信息开展个性化服 务,根据目标客户 的潜在需求针对性 传播,有利于广告 价值的发挥。 缺点 1产业链及商 业模式不成熟。 2 现有的手机广告表 现手段单一。3手机 广告收入细分市场 中,以短信为主, 赢利渠道单一。 4WAP流量收费,制 约手机广告发展。 4缺乏第三方监控, 手机广告市场未规 范。 恶俗广告的影响 1对儿童的负面影 响很大 儿童身心都处 在快速成长阶段, 是非观、价值观尚 在培育中,但是模 仿和学习能力又特 别强。在接触电视 等大众等传媒的过 程中,他们很容易 接受和模仿广告传 播的观念和行为, 经常接触恶俗广告 对儿童的影响是十 分有害的。 2给社会文化、精神 文明带来不良影响 广告是社会文 化的一部分,它潜 移默化地影响着人 们的消费观念和文 化。广告中的一些 庸俗低级趣味的言 语、观点、行为会 对社会文化产生不 良影响,尤其是宣 扬奢侈享受、拜金 主义等享乐主义思 想,不利于社会精 神文明建设,也不 利于社会和谐。 3给媒体带来较大 的负面影响 刊、播、登恶 俗广告无疑会影响 媒体的品牌形象、 权威性、声誉,一 旦这种情况严重, 媒体将失去受众, 也将减少广告商的 投入。 4不利于广告行业 的发展 广告行业的良 性发展离不开对广 告专业主义价值观 和创意、理念追求, 而恶俗广告的制作 和传播,不再奉守 社会普遍认可的价 值观,而是用低级 庸俗的内容和表现 方式来刺激受众的 感官,这势必败坏 广告行业的风气, 不利于广告行业的 健康发展。 恶俗广告出现的原 因 1、广告主方面 现在媒体的主 要经济收入源于广 告,在争夺广告的 激烈竞争中,广告 主在整个传播中处 于优势地位,广告 主的一些认识直接 影响广告的传播。 如广告主过分追求 低成本,不重视创 意,不注重品牌形 象,急功近利等。 这些都直接妨碍了 广告质量的提高, 甚至导致了恶俗广 告的泛滥。 2、从业人员水平低 在行业内,有 一种对恶俗广告的 错误认识,认为只 要不违法越恶俗越 好。从业人员的人 身观、价值观扭曲, 创意匮乏,职业素 养不高。 3、媒介唯利是图 在竞争和利益 面前,一些媒体忽 视自身应承担的社 会责任,为了增收, 媒体放弃了对恶俗 广告的把关责任。 4、受众者中许多人 的审美能力比较低 5、网络亚文化盛行。 恶搞有理。网络文 化变成人们负面兴 趣释放的途径。部 分人通过网络恶搞 视频的制作、观看 和转发来发泄自己 的情绪。 国人的维权意 识还很谈薄,很少 有人对恶俗广告诉

受众对于媒体文本是否可以做多种意义的解读

受众对于媒体文本是否可以做多种意义的解读

受众对于媒体文本是否可以做多种意义的解读,其依据是什么? 我们用于表达带有意义的词语、声音、形象的总的术语是符号。在创造我们文化的意义系统的同时,这些符号仅代表了或象征了我们头脑中拥有的诸概念关系,换句话说,意义是在被表征的符号系统中构建出来的。 语义学认为,符号有明示性意义和暗示性意义;从逻辑学角度看,符号有外延意义和内涵意义;从符号学角度看,指示性意义和区别性意义。正是由于符号意义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产生了了意义的性。同时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模糊和语言符号在发展中产生新的意义使意义具有模糊性。多义性和模糊性一方面成为人们意义沟通的障碍,另一反面又产生特殊效果,多义性使受众对媒介文本有了多层次的意义理解。 德里达的延异理论与解构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依据解构主义的看法,意义是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因为能指总是流动不居,漂浮不定,在意指过程中能指与其说指向一个所指,不如说是带出另一个能指。德里达的延异理论则是由两个视角组成的:一、差异:符号或文本的意义无一不是从各种符号的关系和差异之间产生;二、延迟:符号代表了“缺席的在场”,这种替代性就延缓了意义或实物的在场,使得意义不可能是明确的绝对呈现,而是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由一种解释替代另一种解释而永无到达本真世界的可能。正如德里达所说“随着符号的出现,我们再也没有机会遇上纯粹的现实了”。 正因为符号的替代性和符号之间的差异性,媒体所呈现的新闻文

本只是被媒介符号延异了的新闻现象,这使受众对媒体文本做出多种解读成为可能。 大众传媒有一种“赋予意义”的独特功能。大众传媒通过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结构化等活动, 每日每时都在为社会事物赋予这样那样的“意义”。当然,“赋予意义”的活动并不是客观中立的, 其背后有着利益和意识形态的驱动。 霍尔《制码解码》一文的中心内容是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和传播, 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生产、流通、使用(包括分配或消费)以及再生产四个阶段。霍尔提出, 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与传播也存在同样的阶段。就电视话语的流通而言, 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对独立的存在条件。第一阶段是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即电视专业工作者对原材料的加工。这也是所指的“制码”阶段。这一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是加工者对世界的看法, 如世界观、意识形态等。霍尔同时指出, 这里的关键是理解什么叫代码。代码是解读符号和话语之前预设的, 已经存在于加工者脑海之中, 就像作为语言代码的语法, 被看作是自然自觉的过程。文化代码虽然很早就被结构人文化社区之中,它却常常想当然被认为是自然的、中立的、约定俗成的, 没人会怀疑代码系统本身的合理性。故而文化。研究的任务之一即在于如何打破代码, 将意义释放出来。 第二阶段是“成品”阶段。霍尔认为,电视作品一旦完成,“意义”被注人电视话语后,占主导地位的便是赋予电视作品意义的话语和话语规则。此时的电视作品变成一个开放的、多义的话语系统。霍尔认

数字媒体设计经验总结汇编

数字媒体设计经验总结 一、实习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实践内容 1.我于xx日开始在XX实习。 该单位为以传媒设计制作为主的公司。 我所担当的是平面设计师一职,第一个月为试用实习。该职位的工作为:参与各种传媒的设计和制作,如果有特殊要求,要参与安装工作。 2.该公司为个人企业,刚刚成立不久,所以公司整体经验不长,不过员工都是从其他公司挖来的老员工,所以公司上步很快。而且公司地址在鞍山的繁华地段,所以客户并不缺乏。 平面设计工作是一个主观认定强的创意工作,大部分的平面设计师是透过不断的自我教育来做进修、提升设计能力。譬如,平时就要多注意各式各样的海报、文宣品、杂志、书籍等的设计手法并加以搜集,或是上网浏览其它设计师的作品,以激发自己的设计灵感。平面设计师要有敏锐的美感,但对文字也要有一定的素养。因此,乎时可以广泛的阅读,增加本身的知识领域及文字敏感度。此外,平面设计师多半也会利用网路上的设群来做意见交流。 平面设计师是在二度空间的平面材质上,运用各种视觉元素的组合及编排来表现其设计理念及形象的方式。一般人认知的平面设计师是把文字、照片或图案等视觉元素加以适当的影像处理及版面安排,而表

现在报纸、杂志、书籍、海报、传单等等纸质媒体上,也就是在纸质媒体上进行美术设计及版面编排。 主要分为美术设计及版面编排两大类。美术设计主要是融合工作条件的限制及创意而创设出一个新的版面样式( format ) 或构图,用以传达设计者的主观意念;而版面编排则是以创设出来的版面样式或构图为基础,将文字置入页面中、达到一定的页数或构图中以便完成成品。 美术设计及版面编排两者的工作内容差不多,关联性高,更经常是由同一个平面设计师来执行,但因为一般认知美术设计工作比起版面编排来更具创意,因此一旦细分工作时,美术设计的薪水待遇会比版面编排部分来得高,而且多数的新手会先从学习版面编排开始,然后再晋阶到美术设计。 3.职位工作内容 1、根据内容需要,进行平面媒体的版面编排; 2、完成平面宣传品的创意设计; 3、执行公司开发项目的VI设计发展和导入; 4、完成会展、活动的整体布局,灯光舞美、气氛模拟设计; 5、完成对照片、图片的后期处理 平面设计工作是一个主观认定强的创意工作,大部分的平面设计师是透过不断的自我教育来做进修、提升设计能力。譬如,平时就要多注意各式各样的海报、文宣品、杂志、书籍等的设计手法并加以搜集,

南方周末的媒介定位与受众分析

南方周末的媒介定位与受众分析 《南方周末》是中国报业的一面旗帜,代表了一类媒体的发展方向。以其坚定准确的新闻理念,灵活及时的市场运营,超强力度的舆论监督,成为中国最出色的报纸之一 《南方周末》之所以成功,在于它的市场定位明确,读者人群清晰,内容独家性、深入性较强。《南方周末》的定位是严肃新闻周报,关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萌芽和变迁,关注社会结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悲喜故事,关注在这样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况,用现代新闻的报道方式,独有的报道视角,反映出来。 从而成为这些国内外重大事件的记录者和评说者。 《南方周末》在细分自己的读者群时这样界定,“我们的读者有思想、我们的读者有责任感、我们的读者占有社会资源、我们的读者影响中国发展。而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人们的知识与财富拥有量成正比。”《南方周末》对受众的定位是:600万的知识型读者。在《南方周末》的读者中,主动读者占全部读者的 75.3%,主动读者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和忠诚度,是报纸的核心读者;深度阅读读者(阅读70%以上版面或内容的读者)超过58.7%;《南方周末》读者平均每期读报时间达到65.2分钟,比30座城市总体居民阅读报纸的平均时间多出12分钟。《南方周末》曾这样描述自己的读者,“我们的读者有思想、我们的读者有责任感、我们的读者占有社会资源、我们的读者影响中国发展。而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人们的知识与财富拥有量成正比。”客观数据也证明了《南方周末》对其读者群的界定是准确的:它在全国的平均每期阅读率高达1.9%,在北京、上海等九个重要城市的平均每期阅读率高达2.54%,城市读者已经成为《南方周末》的重中之重。《南方周末》对市场进行了有效的心理细分,并进行集中性营销,占领城市中的知识型读者。《南方周末》的读者群中,高中/中专以上文化教育程度达90%,大专以上文化教育程度近60%,本科以上教育程度达30%以上,读者的受教育程度是比较高的。尤其当我们从中国文化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实际水平来看以上数据时,《南方周末》的读者群与其“主流市民阶层”的定位是一致的。

亚里士多德诗学分析

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83-322年)在西方文化史上首次构建了系统的美学理论,即他的诗学。他从哲学高度提炼魅力永恒的希腊艺术精神,铸成了西方美学的开山杰作. ?早期希腊以来,毕泰戈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哲人,都只从自己的自然哲学或道德原则出发,零散地论断美学思想。柏拉图的对话篇中较多地讨论了美的本质、诗人的灵感、审美主体“厄罗斯”以及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但它们是“理念”论原则的推演,附属他的政治哲学,并且表现了他对荷马以来众多诗人及其优秀作品的敌视、排斥态度。他的对话篇才华横溢、别具艺术风格,在西方文学史上颇有地位与影响,但是并未构成一种总结艺术创作经验、自成严谨体系的美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艺术作为创制知识表现现实的存在,美学是他的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和先哲们迥然不同,采取现实主义观点,探索希腊艺术的历史演变,剖析宏美的希腊艺术杰作,从中提炼美学范畴,总结艺术发展规律和创作原则,高度肯定艺术的社会功用,焕发出深刻的艺术哲学思想。他的诗学,堪称为希腊古典文明中辉煌艺术成就的哲学概括。结合他的知识论和伦理思想来探讨他的诗学,可以深化对他的美学理论包括一些有争论的问题的理解。?一、诗学的涵义 亚里士多德并不热衷于只是对美作抽象思辩,像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对美是什么所作的玄理论辩.希腊爱琴文明和古典文明中绚丽多彩的艺术作品耀射着迷人光彩,特别是荷马史诗之后,希腊古典艺术绽开多样奇葩,希腊悲剧作为古典文明中的最高艺术形式,更以震慑人心的感染力,表现希腊人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精神。希腊古典文明中丰盈壮美的艺术成果,吸引亚里士多德去总结希腊艺术的历史与现实,思索艺术的本性,探究艺术美的意义与价值,创建系统的美学理论即诗学。?《诗学》此书原名的意思是“论诗的技艺”(Poietike Techne)。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创制的技艺本来也包括制作实用物品。而“诗”的创制,则指一切艺术创作.诗人创造艺术形象,不同于实用事物,只存在于作品之中。诗即艺术创造。艺术属于创制知识,它不同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是以塑造形象方式,再现特殊事物,从中显示普遍的活动、情感和意义。而诗学就是研究艺术即创制知识的学问。对“诗”也可狭义地理解:从荷马时代至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文学作品包括颂诗、讽刺诗、史诗、悲剧、喜剧等,都以韵文形式创作。《诗学》着重研究文学创作,特别是处于希腊古典文学峰巅的悲剧.简言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和他的第一哲学、知识论及伦理思想有内在联系,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诗学》成书在亚里士多德游历外邦归来雅典之后,是他成熟时期的美学思想结晶。现存的文本是他在吕克昂学园的讲义或其门生的笔记,论证严密、风格简洁,但可能未经整理加工,有的论述较晦涩,引起不同的解释。据第欧根尼·拉尔修(Diogenes Laertius)记载,《诗学》共有两卷.可惜第二卷已失传,第一卷中说到后面还要展开讨论喜剧,可能就在第二卷。《诗学》和亚里士多德的其它著作遭到同样的命运,曾在地窖沉埋百余年,后经安德罗尼珂(Andronicus)整理、校订后,得以流传。公元6世纪译成叙利亚文,10世纪译成阿拉伯文,现存最早的抄本是拜占庭人在11世纪所抄的.至文艺复兴时期,从15世纪末叶起,《诗学》对西欧文学与美学思想的影响愈益强烈,西欧古典主义美学与文学尤其将它奉为圭臬。西方近代与现代的多种美学理论建构,也往往不能越过对它的研究,以不同态度与方式从中汲取思想养料。现代西方研究《诗学》的著作不少,较有影响的是:布乞儿(S.H.Butcher)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与艺术的理论》,毫斯(E。House)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厄尔斯(G。F。Else)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论证》等.《诗学》有数种中文译本:傅东华先生译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天蓝先生译本(东北牡丹江书店,1948年);罗念生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本及1980年修订本);苗力田先生主持翻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书名为《论诗》的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最新的陈中梅先生的译注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有较详细的注释和解释有关术语及古希腊美学思想问题等的附录。?现存《诗学》共二十六章,内容大体分三部分:(1)第一至五章,论述艺术的本性是摹仿,据以区别各种艺术形式,追溯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2)第六至二十四章及第二十六章,论述悲剧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比较史诗和悲剧。(3)第二十五章,分析批评者对待人的一些指斥,提出反驳的原则与方法.《诗学》主要论述了三个艺术哲学问题:艺术的本性,悲剧的意义,艺术的功用。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总结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骨干 教师国家级培训总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总结 9月14日,2014年度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开学典礼在哈尔滨华德学院隆重举行。我有幸参加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培训, 培训时间为两个半月,培训内容包括教学理论与方法、专业知识与技能、企业实践活动等三个方面,实行小班教学、分组训练,采取“基地培训+企业实践”模式进行。经过此次培训我有了很多收获,下面就此次国培做以下总结: 一、国培生活 哈尔滨华德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111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黑龙江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35所理事单位之一。学校植根哈工大沃土,秉承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治学传统,尊崇黄炎培老先生“金的人格、铁的纪律”的教育思想。在华德学习期间,看着校园里来来往往的年青学子,走在或曲或直的校园路上,排在食堂打饭的行列中,我又重温到以往的学生年代。 来到学校的第一天开始,就让我感受了学院领导及老师的热情与关怀,无论从生活上的任何小事,老师都为我们想的极为周到。开学之初,黑龙江教育厅领导和学院领导及生活班主任、学习班主任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加培训的老师们亲切座谈,让全体学员感受着领导的关怀。班主任的和蔼可亲、认真细致带给我们每位学员亲人般的关爱,亲切的话语为我们解疑,踏实的办事风格解决了我们来到这里所遇上的所有的问题,一件件小事,生活的点点滴滴,犹如一股股暖流,温暖着远离家乡的学员的心。

中国媒介受众心理分析

中国媒介受众心理分析作者:段鹏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更新时间:2009-10-9 11:09:55 受众,又称阅听人,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受者的总称。具体可以包括读者、听众、观众等。他们能够决定一条传播内容、一个传播媒介甚至是传播者本身的发展前途。可以说,离开了受众,传播活动就失去了方向和目的,而不能称其为传播活动。因此,近年来在中国大陆媒介学界与业界中,受众的选择性心理问题渐渐成为广泛探讨的焦点议题。 受众选择性心理溯源 受众的选择性心理本身并非新鲜议题,早在廿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传播学者克拉伯就在 其著作《大众传播的效果》中,系统阐述了受众倾向于有选择的接触那些能够加强自己信念的讯息,拒绝那些与自己固有观点相抵触的讯息这一现象。克拉伯还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归纳为选择性主义、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等三个方面。 其中选择性主义是指当大众媒介所传达的讯息符合受众的认知范围,且能够满足受众的部份需求时,才能引起受众对它的兴趣而加以注意;选择性理解是指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 化倾向和社会成员关系的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同一则媒介内容;选择性记忆则是指受众往往只记忆那些对自己有利、符合自己兴趣,或与自己意见一致的传播内容。此后,不少传播学者都对受众选择性心理展开过深入的论述,如阿尔伯特哈斯托夫、巴格拜(Bagey) 、麦克林登(Mcclelland) 、鲁巴(Leuba) 、坦卡德、梅尔文.德福勒等,他们的着述不断丰富着受众选择性心理问题。 中国大陆受众群体的变化 受众的选择性心理问题之所以近来成为大陆传播学界与业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近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受众群体正在发生着改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受众细分化 近年来不少大陆传播学者纷纷撰文指出,中国大陆受众群体已经越来越趋向于细分化:从大众群体到分众群体再到小众群体,甚至是一对一传播模式,要求我们不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节目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 (二)受众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 长期以来,中国大陆媒介所作的报导多数停留在「走马观花」的阶段,而缺乏一种「下马看花」的耐心。新闻报导深度与广度的缺乏与大陆不少电视台更为重视「名记者效应」,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编辑负责机制有关。在受众对讯息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的今天,单纯灌输世界观的讯息理应销声匿迹,而如何使编辑重新掌控新闻资源,从而为受众奉献出「色、香、味」俱佳的news package 则显得尤为必要。 (三) 受众权益观得到更多的重视- 原来在大陆媒介与受众的传受关系中,不平等始终是其主流,这一点从有线电视运行初 期的「半强制」收费和各地方台在电视剧集间大量插播广告中便可窥知一二(如大陆某有线电视台在播放港片《鹿鼎记》时,一集中插播了七十五分钟广告)。但最近重视受众权益已 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媒介机构的认同。国家广电总局近年来更是先后三次发布有关条例,对在电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一、题解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腊大哲学家、逻辑学家、科学家。他生于斯塔吉拉,父亲是马其顿王国的宫廷御医。亚里士多德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十八岁至三十八岁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跟老师柏拉图学习哲学。二十年里,亚里士多德勤奋钻研,并努力收集各种图书资料,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被柏拉图称为“学园之灵”。 公元前345年,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逝世后离开学园,游历各地。前343年,他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任13岁的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前335年起,他在雅典郊区建立了自己的吕克昂学园并开始执教。因为习惯于和学生在走廊或者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亚里士多德学派被后人称为“逍遥学派”。亚里士多德把他当时认识到的科学分为三类:一是理论性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二是实践性科学,包括政治学和伦理学;三是制作或制造性科学,包括诗学和修辞学。 公元前323年雅典发生了反马其顿的运动,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一样,被控以“亵渎神灵”的罪名。“为了不让雅典人对哲学第二次犯罪”,亚里士多德离开雅典,前往母亲的出生地,欧波亚岛的卡尔基斯,次年因病逝世。 亚里士多德一生的著作数量很大,内容几乎涉及科学的各个领域,一类是他生前公开发表供一般人阅读的,深受柏拉图影响,多为对话体,如《智者篇》、《米纳仁纳篇》、《会饮篇》等。但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把这类文体贯彻到底,因为他心中不具备老师柏拉图对先师苏格拉底的那种深切感受,因此他更多的作品是以论文体体的形式存在的。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尽管都生活在神学氛围中,可是两人的思想有明显差异。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柏拉图认为理式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实物本身包含着本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他提出了事物的“四因说”: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其中形式因高于质料因,同时兼有动力

四种传播媒介的优缺点

四中传播媒介的优点和不足 一、印刷媒介: 1、定义:印刷媒介,就是指将文字和图画等做成版、涂上油墨、印在薄页上形成的报纸、杂志、书籍等物质实体。 2、优点: (1)读者拥有主动权。读者在接触印刷媒介时,可以自由选择阅读的时间和地点,这一点上它优于电子媒介。电子媒介的受众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受众必须在一定的时间或地点才能接触到其内容。由于电子媒介的传播方式是线性的,所以受众如果想回头再看,必须付出额外的代价,比如将电视节目录下来。可以说,印刷媒介较为充分地照顾到了受众的选择性。 (2)媒介可以有效的保存,信息不易丢失,印刷媒介具有便携性和易存性。电子媒介如广播电视的传播内容是稍纵即逝的,若不经过专门录制,就会很快消失。而印刷媒介如报纸、书籍等却能将信息有效地保存下来。正因为这样,印刷媒介更能达到使受众获得反复接触的积累效果。 (3)印刷媒介更能适应分众化的趋势,不同的印刷媒介往往具有针对性而拥有特定的读者群,适应专业化和专门化受众的特殊需要,印刷媒介更能适应分众化的趋势。除了一些综合性的报纸以外,印刷媒介不像其他媒介那样强调以标准化的内容来适应大部分受众的共同兴趣。电子媒介为了这争取最大数量受众,都力求能适应大众的口味,强调老幼皆宜,雅俗共赏,这就导致了内容上的同一化趋势。而专业化、专门化的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媒介往往以其具有针对性的内容而拥有特定的读者群并对他们在某一方面施加特殊影响,这就适应了专业化、专门化受众的特殊需要。在知识界与教育界,印刷媒介更是拥有广泛的类型化受众。 3、不足: (1)时效性不强,制作周期长。 (2)使用印刷媒介需要识字能力,因而受文化程度的制约,文盲和文化程度低的人无法或不能充分使用。

浅谈亚里士多德《诗学》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在西方文化史上首次构建了系统的美学理论,第一次界定了古希腊悲剧,为悲剧从理论上下了第一个定义,也成为了西方悲剧美学理论的源头。《诗学》此书原名的意思是“论诗的技艺”。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创制的技艺本来也包括制作实用物品。而“诗”的创制,则指一切艺术创作。对“诗”也可狭义地理解:从荷马时代至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文学作品包括颂诗、讽刺诗、史诗、悲剧、喜剧等,都以韵文形式创作。《诗学》着重研究文学创作,特别是处于希腊古典文学峰巅的悲剧。简言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和他的第一哲学、知识论及伦理思想有内在联系,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诗学》的译者这样说到“《诗学》理论精辟,内容深刻,虽然篇幅不长,但气度不小,无疑是一篇有分量、有深度的大家之作。” 在这里我想首先谈谈对《诗学》中关于摹仿学的理论的理解。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所谓艺术之“属”,就是摹仿。而这里所说的“属”来自于亚里士多德的定义理论,他的定义理论是在他批判了他的导师柏拉图经验定义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此发展起的逻辑学说开创了西方二千多年的科学理论精神。“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以及大部分双管乐和竖琴——这一切实际上都是摹仿。”(第一章),这里不限于悲剧,而是指所有的艺术种类。摹仿是专门相对于艺术而言的,我们知道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的著作也是用韵文写的,习惯上也称为“诗人”但实际上并不合适,荷马与哲学家恩培多克勒除了所用的都是格律之外,并没有什么共同之处,所以我们称荷马是诗人并不为过,但后者,“与其称为诗人,毋宁称为自然哲学家”。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学说的起源均来自于对前人的成果的总结并发展,谁都没有能凭空创造了一门学问。那么这样说来,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摹仿学说是怎样依附于前人的呢? 艺术范畴的本质是摹仿,那么划分艺术门类之“种”的则是“种差”。“种差”有三:摹仿所用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不同。而这三者的不同可以决定艺术的种类。如悲、喜的划分是:“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第二章),这是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划分的。这种好坏人的划分,我们可以嗅到柏拉图的气味,这就是道德主义的气味。在这一点上,柏拉图的目的论与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是相同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现实的事物包括人的活动,就是真实的存在,具有多样的意义;诗摹仿人的活动,在作品中创制出艺术真实的存在;“摹仿”不只是映象外在的形象,更指表现人的本性与活动,显示人的这种存在的意义。 通过对《诗学》的仔细研读,我总结出了关于摹仿学理论的几个个重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三个点。首先,一切艺术产生于摹仿;其次,摹仿是人的本性,艺术在实现人的本性中进化和完善;最后,摹仿应表现为必然性、或然性和类型。 我认为《诗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当属是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理论详尽、深入而系统的阐述。他提出了悲剧史上第一个悲剧概念,他在《诗学》第六章里说到: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他的媒介是言词,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亚里士多德还给悲剧制

传统四大媒体的优势和劣势

传统四大媒体的优势和劣势,移动通信进入成都市场如何整合 各种媒体的运用情形可以用媒体的广告费投入来衡量。我国各种媒体费用投入的发展。情况大致如下:报纸广告营业额在80年代一直处于第一位,到91年以后就被电视超过。总体趋势是80年代保持相对稳定,而90年代则开始下降,到90年代末降到低谷,21世界以后,随着房地产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又略有回升,成为与电视媒体并驾齐驱的两大龙头媒体。电视广告费所占比例额在几年时间增长很快,有83年的6.9%增长到97年大的24.8%,从四大媒体中所处的第三位跃居到首位,并远远超出杂志和广播媒体,此后一直保持稳定。四大媒体之外的其它广告费所占比例有所下降。总体上说,电视和报纸仍是广告的最主要媒体。广播与杂志,作为传统四大传播媒体的另两大媒体,与电视和报纸相比,一直都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 以下是四大传统媒体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比较: (一)报纸 报纸是一种静态媒体 优势:1.阅读的主动性,报纸把许多信息同时呈现在读者眼前,增加了读者的认知主动性,读者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此外读者还可以在必要时将所需要的的内容记录下来。 2.易保存报纸本身是一种读者的脑外记忆储存器,读者可以把有关信息部分剪下保存起来已被以后查阅。可信性高,报纸消息准确可靠,是报纸获得信誉的重要条件。 3.灵活性,在广告版面的大小、颜色和有关细节可灵活掌握,广告主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以及市场对产品、对广告的反应随时对广告讯息进行修改。 4.高认知度,报纸读者的广告阅读程度比较低,不过当读者愿意阅读时,他们对广告内容的了解就会比较全面、彻底。 劣势:从广告形式上看,不具动感,形式空间小,却反动态感、立体感和色泽感。因而对读者的吸引力不大,同事也难以使读者产生情感联想。相对呆板和局限,视觉冲击不足.且由于油印的缘故,有时刊登质量也有误差;从报纸的受众看,由于发行量等问题,相对有局限性,广泛度少弱电视等;从观看习惯上看,受版面影响,被动收看率低,只能依靠主动阅读,相对效果弱了点。 (二)杂志 杂志与报纸一样,同属印刷媒体。它也具备了报纸的某些优势。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优势:1.读者针对性强。大多数的杂志都是针对一定范围的读者,级每一种杂志都可能有其独特的读者群。 2.重复性。杂志的内容丰富多彩,读者毕竟要仔细阅读,而且常常会分多次阅读,深知保存下来日后阅读。读者多次翻阅增加了他们与杂志广告接触的机会。 3.视觉吸引力强。与报纸广告相比较,杂志广告能印上色彩精美的照片和图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总结

数字媒体技术导论 1.数字媒体的概念:把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传播的信息媒体称为数字媒体。 2.数字音频文件格式(P35):WAV、MIDI、CDA、MP3、MP3 pro、WMA、MP4、SACD、Quicktime、VQF、DVD Audio、MD、RA、Liquid Audio、Audible、VOC、AU、AIFF、Amiga、MAC、S48、AAC。 3.数码相机如何选购?有哪些优势?结合章节内容分析(P61)。 单反的画质更好,景深控制范围更大,对焦更快,连拍更强、可换镜头。 像素不是越高越好,变焦倍数不是越大越好,防抖机身/镜头也不是必要的。 全幅/半幅,就是感光元件CCD的尺寸,价格上,半幅有优势,尺寸重量上,半幅更轻便,镜头群上,半幅更有优势,半幅也能用全幅,而全幅不能用半幅。追求高感画质,全幅有优势,普通消费者半幅就OK。 切,扯了半天,还不是选品牌看销量比价格。 4.简述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如果是你即将

要购买一部数码相机,你将关注它哪些方面的数据指标呢? 当按下快门时,镜头将光线汇聚到感光器件CCD上,CCD是半导体器件,它代替了普通相机中胶卷的位置,它的功能是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对应于拍摄景物的电子图像,但是它还不能马上被送去计算机处理,还需要按照计算机的要求进行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ADC(模数转换器)器件用来执行这项工作,接下来MPU(微处理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并转化成特定的图像格式,例如,JPEG格式。最后,图像文件被储存在内置存储器中。至此,数码相机的主要工作已经完成,剩下要做的是通过LCD(液晶显示器)察看拍摄到的照片。 购买一部数码相机主要关注数据指标有: 镜头、镜头焦距、镜头口径、对焦速度、图像传感器、变焦能力、光圈、快门、开机速度和连拍能力、白平衡模式、曝光补偿、ISO、微距能力、数据传输接口、LCD显示屏、存储卡、电源等。

媒介与受众

媒介与受众 -------浅谈媒介与受众的关系 1.报纸、杂志、电台、电影媒介时代,媒介单一化,受众若要获取信息只能选择这些单一 的媒介,受众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在此期间因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媒介也一度作为战时的宣传工具。媒介的影响力能够直接作用于人的大脑,并且迅速产生传播者想要制造的传播效果,而受众无力抵制媒介的影响,只能按照传播者所期望的方式行事。媒介威力巨大,受众孤立无援、在媒介面前显得软弱无力。随着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功能独特地新媒介逐渐涌现,支配着人们的生活,由于这些新媒介所开发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丰富个人生活而设计,大众更多地感受到它日益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学习、交流工具,有些人花在媒介上的时间甚至多于与朋友、家人的相处时间,在这些人看来,媒介的出现及发展并非是在腐蚀人们的思想、造成社会混乱,相反它是温和的,大众传播工具越来越丰富,受众甚至可以主动地选择、运用媒介来获取信息,满足自身的需求,通过对媒介内容的分析从而做出不同的反应,这就是“使用与满足理论”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它更多地关注的是受众对媒介主动、积极的使用,而并不关注媒介对受众产生的负面效果。媒介技术不断进步,媒介内容不断丰富,公众越来越依赖媒介,媒介在公众生活中的作用似乎又回到了大众社会理论时期的那种状态;不同的是,公众在面对众多媒介和信息时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媒介的影响力是通过受众对它们的自由选择表现出来的,因而媒介技术倾向于个人化方向发展,如数字电视、电子邮件等技术媒介的出现,媒介并不能强制我们去认同它的观点,相反受众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能影响媒介内容的采集,从这一点上说,我们似乎又处在“有限效果论”时代。新媒介越来越倾向于与受众的互动或是提倡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特别是网络技术地不断更新和完善,网络媒介的作用力也越发明显,人们更多地通过这种新的媒介方式进行人际交流、获取信息,这也表明大众传播中将逐渐蕴含人际传播的内容,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谁影响谁的层面,而是朝着相互影响这一更为复杂的层面发展,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也促使媒体和受众的关系的重新审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视、因特网等媒介技术进一步成熟,信息内容不断的丰富,公众不仅有了平等接受信息的机会,而且积极地寻求信息为己所用,在面对同一信息时不同地受众有不同的解读,受众在接受过程中表现出主动性和选择性。网络技术更是给人们搭建了自由言论的平台,受众变得更为积极,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现在的受众甚至会充分运用媒介发布信息,变受者为传者。以60年代为界,之前的研究注重媒介效果,是传者本位的时代;之后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对媒介受众的研究,是受者本位的时代。如今,在新媒介背景下绝对受者与绝对传者的角色被淡化甚至消失,媒介与受众的绝对界限越来越模糊,两者关系越来越暧昧,媒介本应扮演信息真实再现者的角色,生产信息发布给受众;受众应扮演着信息接收者的角色。随着新媒介的不断涌现,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媒介充分挖掘受众自我实现的需求,更多地以受众而不是以客观的新闻事件为主题去生产信息,迎合受众; 而作为受众则更多地利用媒介发布自己的信息,而不是接收媒介发布的信息,受众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 2.受众是由不同层次的各个群落组成的,他们分别根据自己的信念、爱好和需要,有分析、 有选择地接受大众媒介的传播,而且他们还会积极地参与媒介传播活动。如果媒介的传播活动没有受众的参与就不能说是完善的,有时候受众既是接受者又是传播者,有时候受众还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监督者。所以传统的大众传播活动中,以传者为主导的信息“推入” 的传播定式是不可取的。那么大众媒介与受众的关系究竟怎样呢?大众传播学认为,传播

亚里士多德诗学分析 2

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83—322年)在西方文化史上首次构建了系统的美学理论,即他的诗学。他从哲学高度提炼魅力永恒的希腊艺术精神,铸成了西方美学的开山杰作. ?早期希腊以来,毕泰戈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哲人,都只从自己的自然哲学或道德原则出发,零散地论断美学思想。柏拉图的对话篇中较多地讨论了美的本质、诗人的灵感、审美主体“厄罗斯"以及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但它们是“理念"论原则的推演,附属他的政治哲学,并且表现了他对荷马以来众多诗人及其优秀作品的敌视、排斥态度.他的对话篇才华横溢、别具艺术风格,在西方文学史上颇有地位与影响,但是并未构成一种总结艺术创作经验、自成严谨体系的美学理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艺术作为创制知识表现现实的存在,美学是他的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和先哲们迥然不同,采取现实主义观点,探索希腊艺术的历史演变,剖析宏美的希腊艺术杰作,从中提炼美学范畴,总结艺术发展规律和创作原则,高度肯定艺术的社会功用,焕发出深刻的艺术哲学思想。他的诗学,堪称为希腊古典文明中辉煌艺术成就的哲学概括.结合他的知识论和伦理思想来探讨他的诗学,可以深化对他的美学理论包括一些有争论的问题的理解. ?一、诗学的涵义 亚里士多德并不热衷于只是对美作抽象思辩,像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对美是什么所作的玄理论辩。希腊爱琴文明和古典文明中绚丽多彩的艺术作品耀射着迷人光彩,特别是荷马史诗之后,希腊古典艺术绽开多样奇葩,希腊悲剧作为古典文明中的最高艺术形式,更以震慑人心的感染力,表现希腊人追求真、善、美的艺术精神.希腊古典文明中丰盈壮美的艺术成果,吸引亚里士多德去总结希腊艺术的历史与现实,思索艺术的本性,探究艺术美的意义与价值,创建系统的美学理论即诗学。?《诗学》此书原名的意思是“论诗的技艺"(Poietike Techne)。从希腊文的词源意义来说,“诗”有“创制”的含义。创制的技艺本来也包括制作实用物品。而“诗"的创制,则指一切艺术创作。诗人创造艺术形象,不同于实用事物,只存在于作品之中。诗即艺术创造。艺术属于创制知识,它不同于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是以塑造形象方式,再现特殊事物,从中显示普遍的活动、情感和意义。而诗学就是研究艺术即创制知识的学问.对“诗”也可狭义地理解:从荷马时代至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文学作品包括颂诗、讽刺诗、史诗、悲剧、喜剧等,都以韵文形式创作。《诗学》着重研究文学创作,特别是处于希腊古典文学峰巅的悲剧。简言之,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研究艺术的美学,和他的第一哲学、知识论及伦理思想有内在联系,是他的哲学体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诗学》成书在亚里士多德游历外邦归来雅典之后,是他成熟时期的美学思想结晶。现存的文本是他在吕克昂学园的讲义或其门生的笔记,论证严密、风格简洁,但可能未经整理加工,有的论述较晦涩,引起不同的解释.据第欧根尼·拉尔修(D iogenes Laertius)记载,《诗学》共有两卷。可惜第二卷已失传,第一卷中说到后面还要展开讨论喜剧,可能就在第二卷。《诗学》和亚里士多德的其它著作遭到同样的命运,曾在地窖沉埋百余年,后经安德罗尼珂(Andronicus)整理、校订后,得以流传.公元6世纪译成叙利亚文,10世纪译成阿拉伯文,现存最早的抄本是拜占庭人在11世纪所抄的。至文艺复兴时期,从15世纪末叶起,《诗学》对西欧文学与美学思想的影响愈益强烈,西欧古典主义美学与文学尤其将它奉为圭臬。西方近代与现代的多种美学理论建构,也往往不能越过对它的研究,以不同态度与方式从中汲取思想养料。现代西方研究《诗学》的著作不少,较有影响的是:布乞儿(S。H。Butcher)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与艺术的理论》,毫斯(E。House)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厄尔斯(G.F.Else)的《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论证》等。《诗学》有数种中文译本:傅东华先生译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天蓝先生译本(东北牡丹江书店,1948年);罗念生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本及1980年修订本);苗力田先生主持翻译《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书名为《论诗》的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最新的陈中梅先生的译注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有较详细的注释和解释有关术语及古希腊美学思想问题等的附录。 现存《诗学》共二十六章,内容大体分三部分:(1)第一至五章,论述艺术的本性是摹仿,据以区别各种艺术形式,追溯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发展。(2)第六至二十四章及第二十六章,论述悲剧的特征及构成要素,比较史诗和悲剧。(3)第二十五章,分析批评者对待人的一些指斥,提出反驳的原则与方法。《诗学》主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