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貌学原理习题

地貌学原理习题

地貌学原理习题
地貌学原理习题

地貌学原理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从河谷横剖面看,可分谷底和谷坡两大部分。谷底包括和

河床;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常有阶地发育。

2.由流水堆积在沟谷中的沉积物称为冲积物。

3.岩溶地貌中的溶蚀洼地是漏斗进一步溶蚀扩大而成。

4.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在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消融量。副热

带高压带的雪线高度比赤道附近高,说明降水对雪线高度有重要影响。

5.从结构组成特征看,多年冻土包括两部分,上部为活动层,下部为永冻

层。

6.沙丘移动的速度与沙丘的高度成反比,与输沙量成正比。

7.干旱荒漠按照地貌形态与地表组成物质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 石漠,砾

漠,沙漠和泥漠。

8.当波浪传播到水深小于 1/2 波浪波长的浅水区时,由于海底的磨擦波浪要发生

变形,并最终导致破碎。在水深小于1/20波浪波长的极浅水区,波浪在水深为 1.28 波高处发生破碎。

9.淤泥质海岸类型可以划分为堡岛型,平原型和港湾型

三种。

10.地球表面两个最大的地貌单元是陆地和海洋。

11.板块俯冲和碰撞激发出的机械能和热能是导致构造山系形成

的动力。

12.如果地貌形态与褶曲构造形态一致称为顺地貌,反之称为逆地

貌。

13.单面山是沿岩层走向延伸的山岭,两坡长度和和坡度不等。

二.判断题(每题0.5分,共10分)

1.壶穴和岩槛是河流下游砂质冲积(基岩)河床上常见的地貌类型。(×)

2.溯源侵蚀只能发生在河流源头,在近河口河段不可能出现。(×)

也可从源头开始或河口开始溯源侵蚀抑或以瀑布形式实现后退

3.河流袭夺是由于自由河曲截弯取直(分水岭迁移或新构造运动)的结果。(×)

4.由河流作用形成的、分布在谷底、洪水期可被淹没的阶梯状地形就是河流阶地。(×)

见第五大题

5.云南路南石林风景区是砂岩风化剥蚀形成(地表水溶蚀)的旅游地貌景观。(×)

6.蛇形丘是一种冰水沉积地貌,其延伸方向可用来研究古冰川的大致流向。(√)

7.冰斗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属于大陆冰盖地区(山地冰川的重要地貌)常见的冰蚀地貌类

型。(×)

8.年平均地温在0oC以下的土体或岩体不一定都是冻土。(√)

还需含有冰的地表冻结土层

9.热喀斯特洼地是一种岩溶水溶蚀作用形成的石灰岩地貌形态。(√)

10.石环是由较细粒土和碎石为中心,周围由较大砾石为圆边的环状冻土地貌。(√)

11.砾漠是冲积平原上由河流砾石组成的堆积地貌。(×)

砾漠是由沉积物(洪积物、冰积物)以及基岩风化后的碎屑残积物在强烈风化作用下,细沙和粉尘被吹走,留下粗大的砾石覆盖着地面。

12.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卯是典型的黄土沟(谷)间地地貌。(√)

13.黄土泻溜是黄土谷坡上流水侵蚀形成的坡地侵蚀地貌。(×)

黄土泻溜是由干湿冷热的物理变化,引起物体胀缩而发生碎裂,在重力作用下顺坡而下形成的碎土和岩屑。

14.大陆裂谷的成因是位于地幔对流上升、地壳拉张、岩石圈变薄陷落的结果。(√)

15.海沟-岛弧地貌形成于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块的辐合汇聚地带。(√)

16.活动褶曲构造山地是在水平挤压力的作用下,地表褶曲隆起形成的山地。(√)

17.断块山地是受正断层控制的块体呈整体抬升或翘起抬升形成的山地。(√)

18.断层三角面是断层崖形成后,受横穿断层崖的河流侵蚀,完整的断层崖被切割形成三角

形的断层崖。(√)

19.火山熔岩锥是由基性岩浆从火山口或裂隙喷出的熔岩形成的。(√)

20.熔岩隧道是石灰岩地区由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洞穴。(×)

熔岩隧道是熔岩表层冷却开始凝固形成一层硬壳,流动速度减慢乃至停止,熔岩内部尚未固结的液态熔岩仍处在不断流动状态,当无新的熔岩流补充时,熔岩内部便形成空洞。

三.名词解释(每组5分,共30分)

1. 河床与河漫滩。

河谷中的枯水期所占据的谷底部分称为河床。

河流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称为河漫滩。

2. 泥石流与洪积扇。

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含大量松散固体碎屑的洪流。

山麓带常处于构造下沉状态,地形坡度急剧变缓,河流水流分散,流速减慢,一部分水流渗漏到地下,因而山地河流带来的大量砾石和泥沙在山麓发生堆积,形成一个半锥形的堆积体,平面呈扇形,称洪积扇。

3. 鼓丘与羊背岩。

鼓丘是由一个岩基核心和冰砾组成的一种小丘。

羊背石是冰川基床的一种侵蚀地形,由基岩组成的小丘,远望如伏地的羊群,故称为羊背石。

4. 石窝与雅丹。在及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裂缩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行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称为雅丹。

陡峭的岩壁受风沙的吹蚀和磨蚀,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凹坑,使岩石表面具有蜂窝状的外貌,称为石窝。

5. 黄土塬与黄土峁。黄土塬是黄土堆积的高原面,四周为沟谷的沟头向源侵蚀,从平面上看塬常成花瓣状。

黄土峁是一种独立的黄土丘,平面呈椭圆形或圆形,峁顶地形呈园穹形。

6. 断层崖与断层线崖。断层活动形成的陡崖称为断层崖。

当断层两盘都是由软硬相间的岩层组成,先在上升盘剥蚀,顶部较坚硬的岩层被剥蚀后,露出较软的岩层,剥蚀速度加快,上升盘逐渐降低,与下盘高度相当。如果上升盘仍是较软岩层,剥蚀速度较快,结果上升盘比下降盘还低,这种断层崖叫断层线崖。

四.简述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影响滑坡的主要因素。

(1)、地下水。地下水可使岩体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而失去稳定,产生滑坡。(2)、地表水。地表水对滑坡的影响可表现为:河水的侵蚀或海浪的冲击,在河岸、海岸湖岸坡脚水面附近进行掏蚀,使岸坡物体失去支持而产生滑坡;降雨或融雪时,将一部分水分渗透到土壤中,将其浸润而使之滑动。(3)、斜坡岩石结构和岩性。岩石结构和滑坡的关系表现为滑坡常沿断层面、节理面、岩层不整合面或岩层层面滑动,岩层倾角小于滑坡倾角时最容易滑动。(4)地震。地震对滑动气促发作用,常导致许多规模巨大的滑坡。(5)人为因素。大都是人工挖土,破坏斜坡稳定而使滑坡发生滑动。

2.简述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条件。

答:(1)、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根据世界上许多三角洲的河流含沙量测定,就能形成三角洲。(2)、河口附近的海洋侵蚀搬运能力较小,河流带来的泥沙将沉积下来;(3)、口外海滨区水深较浅,坡度平缓,一方面对波浪起消能作用,另一方面浅滩出露水面,有利于河流泥沙堆积。

3.简述岩溶地貌的地带性特征。

热带岩溶:地处热带,高温多雨,年均温度高于15°,岩溶作用强烈,热带地区的地表岩溶和地下岩溶都很发育。

温带季风气候区岩溶:年降水量分配不均匀,有明显的雨季。雨季降水集中,时间短,地表岩溶地貌不发育。地下溶洞较为发育。

温带干旱区岩溶:降水很少,地表岩溶作用微弱,几乎看不到现代岩溶地貌。

寒带和高山寒冷地区岩溶:气温极低,有永久冻土和季节冻土,岩溶作用极缓慢,但仍有岩溶发育。

4.简述海蚀作用的三种基本形式。

波浪作用、潮汐作用、海流作用。

5.简述大陆裂谷的地貌特征。

(1)、大陆裂谷的高度,一般不超过3500M,说明裂谷隆起有一点的限度;(2)、沿裂谷盆地两侧山脉的形态高度不同,裂谷横剖面不对称;(3)、裂谷长度超过宽度,常形成绵延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的有规则的雁列行分布;(4)、大都是在地壳长期稳定夷平后开始分裂的,或是在裂谷形成过程中,地面剥蚀夷平,因而在大陆裂谷两侧山地广泛发育成平面。

五.试论河流阶地的成因并依据阶地结构和形态特征划分阶地类型(20分)

河流下切侵蚀,原先河谷底部(河漫滩和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

河流阶地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具有较宽广的谷底和河流下切侵蚀。河流发育到一定阶段,河床侧蚀迂回,展宽河谷,河流暂时接近相对平衡状态,这时进入河流的冲积物和河流搬运的冲积物近似相等,两者比值(相对负载)为1。当相对负载发生变化,河流的动力状态也发上变化,相对负载大于1,河流发生堆积;相对负载小于1,河流发生侵蚀,在后一种情况下河流将发生下切侵蚀形成阶地。因此河流能否形成阶地取决于河流作用的性质和负载特征能否发生变化。河流负载特征的变化又取决于河流含沙量,水量和比降的变化。能改变河流含沙量,水量和比降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变化、构造升降运动、侵蚀基准面上升以及河流袭夺。

构造升降运动:构造运动形成阶地主要是通过构造抬升或下降改变河流比降来完成的。在构造相对稳定时期,河流在均衡条件下形成宽阔的河漫滩,在强烈构造抬升时期河流下切形成阶地。地壳运动具有旋迴性,多级构造抬升的结果是形成多级阶地。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主要影响在河流中水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气候变干,河水水量减少,含沙量相对增多,同时地表植被减少,坡面侵蚀加强,带到河流中的泥沙增多,发生堆积。气候湿润时,河流中水量增多,含沙量相对减少,发生侵蚀。由于气候干湿变化引起堆积作用和侵蚀走用交替出现,就形成河流阶地。

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出现也可形成河流阶地。冰期时,寒冻作用比较强烈,河流中水量减少,大量风化物质被带到河中,河流中上游发生堆积,下游段由于海平面下降而发生侵蚀;间冰期时,河流水流量增多,河流中上游发生侵蚀形成阶地,下游段由于海平面上升发生堆积,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出现形成阶地,多在河流上游。

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的下降引起河流下切侵蚀。最新发生在河口段,然后不断溯源侵蚀,在溯源侵蚀所能到达的范围内,一般都会形成阶地,接地高度从下游向上游逐渐减小,在裂点处消失。如果侵蚀基准面多次下降产生好几个裂点,就可形成多级阶地。

河流袭夺:在发生河流袭夺的地方形成袭夺湾,袭夺湾附近有跌水形成。跌水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向被夺河上游移动,并下切形成阶地,这种阶地之分布在从袭夺湾到跌水之间。

根据阶地结构和形态特征划分为

侵蚀阶地:阶地主要由基岩组成。其上很少或没有河流冲积物覆盖

基座阶地:阶地由两类物质组成,上部为河流冲积物,包括河床相冲积物和河漫滩相冲积物,下部为基岩

堆积阶地:1.上叠阶地:形成阶地的下切深度较前一周期下切深度小,没有切穿冲积物2.内叠阶地:阶地形成时的下切侵蚀深度刚好达到阶地前一周期的谷底。埋藏阶地:把早期的阶地或冲积物埋藏在地下。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基地班《地质地貌学》期末复习题(2)

地貌学原理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 河流水流的搬运方式有推移,跃移和悬疑三种。

2. 形成河流阶地必须具有两个条件,即宽广的谷底和河流下切侵蚀。

3. 在河流入海的地段,从潮区界到潮流界的河段,称为近河口段;在潮流界以下到三角洲海陆交界线(口门界)之间叫河口段;口门向外至水下三角洲前缘坡折处,叫前河口段。

4. 溶蚀漏斗按成因可分为塌陷漏斗,沉陷漏斗和溶蚀漏斗三种。

5.石灰岩洞穴堆积物主要包括机械堆积,化学堆积和生物堆积三大类型。

6. 由粒雪转变成冰川冰的成冰过程因环境的不同有两种类型:重结晶和渗透—冻结。

7. 山地冰川地貌组合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规律。在雪线以上是以冰斗,角峰和

刀脊为主的冰蚀地貌带,雪线以下到终碛堤为止是以冰碛丘陵,侧碛堤和槽谷为主的冰蚀-冰碛地貌带,冰川末端是以终碛堤为代表的冰碛地貌带。终碛堤外缘则是冰水扇和外冲平原的冰水堆积地貌带。

8.冰川消融后,不同形式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相应得堆积物,称为冰碛物。

9. 从结构组成特征看,多年冻土包括两部分,上部为活动层,下部为永冻层。

10. 冰楔的宽度和寒冻频度成正比,冰楔的深度和寒冻程度成正比。

11. 风积地貌的形成与含沙气流结构、运动方向及含沙量的多少有关。根据含沙气流结构等特征,可以划分四种风积地貌类型信风型堆积地貌,季风—软风型堆积地貌,对流型堆积地貌和干扰型堆积地貌。

12. 沙质海岸类型主要包括沙滩海岸,沙堤—瀉湖海岸和沙丘海岸等。

13. 人类地貌过程分类中的直接人工过程主要包括挖掘过程,建造过程和影响水文的过程三类。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横线上,每题0.5分,共10分)

1.在堆积作用占主导的地区,地面发生大量堆积,沉积物一层叠加在另一层之上,由这种叠加结构组成的地貌,称为 B 。

A.切割型地貌;

B.叠置型地貌;

C.切割-叠置型地貌;

D.叠置-切割型地貌。

2.岩石地貌学是研究不同类型的岩石在外力剥蚀下形成的各种地貌。下列地貌类型主要不受岩石性质影响的是 C 。

A.岩溶地貌;

B.黄土地貌;

C.丹霞地貌;

D.流水地貌

3.从地貌学的学科分类看,不属于应用地貌学的是 A 。

A.气候地貌学;

B.工程地貌学;

C.石油地貌学;

D.农业地貌学

4.分布在滑坡体中部和两侧的裂隙是 B 。

A.环状拉张裂隙;

B.平行剪切裂隙;

C.挤压裂隙;

D.放射状裂隙。

5.马刀树可能见于滑坡发展的 C 。

A.蠕动变形阶段;

B.滑动阶段;

C.停息阶段;

D.重新滑动阶段

6.构成河流下切侵蚀终极侵蚀基准面的是 A 。

A.海平面;

B.坚硬岩槛;

C.湖泊洼地;

D.支流汇口处

7.逆行沙波多发生在 D 。

A.深槽区;

B.深水区;

C.岩槛区;

D.浅水区

8.在地壳急剧抬升时,曲流保持原形切入基岩,这时发育的曲流称为 B 。

A.深切曲流;

B.嵌入曲流;

C.内生曲流;

D.自由曲流。

9.下列地貌和天然堤伴生、常见于冲积平原中部的是 C 。

A.迂回扇;

B.冲积扇;

C.决口扇;

D.冰水扇

10.在三角洲结构中,海洋沉积主要见于 C 。

A.顶组沉积;

B.前组沉积;

C.底组沉积;

D.河口沉积

11.在入海河流含沙量高、河道分汊并经常改道、口外海滨区水较浅等条件下,多形成

A 。

A.扇形三角洲;

B.鸟爪形三角洲;

C.尖头形三角洲;

D.岛屿型三角洲。

12.在褶皱构造区,主河发育在向斜轴部,支流来自向斜两翼,可能发育的水系形式是

B 。

A.树枝状水系;

B.格状水系;

C.平行状水系;

D.放射状水系。

13.碳酸盐类岩石的溶蚀程度依次是 D 。

A.白云岩>石灰岩>泥灰岩>硅质灰岩;

B.泥灰岩>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

C. 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

D.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泥灰岩;

14.通常峰林地貌的发育过程可以用 A 地貌循环顺序来解释。

A.峰丛洼地→峰林平原→孤峰平原;

B. 峰林平原→峰丛洼地→孤峰平原;

C. 峰林平原→孤峰平原→峰丛洼地;

D. 孤峰平原→峰丛洼地→峰林平原。

15.地表岩溶不发育但地下溶洞较发育是 B 的主要特征。

A.热带岩溶;B.温带岩溶;C.寒带岩溶;D.高山寒冷地区岩溶。

16.全球雪线海拔高度最高地带主要分布在 C 。

A.寒带;

B.温带;

C.副热带;

D.热带

17.当气候变冷、雪线降低,各种不同类型冰川互相转化的一般顺序是 A 。

A.山岳冰川→山麓冰川→大陆冰川;

B. 山麓冰川→山岳冰川→大陆冰川;

C. 大陆冰川→山岳冰川→山麓冰川;

D.山麓冰川→大陆冰川→山岳冰川;

18.一般来说,黄土沟谷的发育阶段依次为 A 。

A.纹沟→细沟→切沟→冲沟;

B. 切沟→细沟→纹沟→冲沟;

C. 冲沟→切沟→纹沟→细沟;

D. 细沟→纹沟→冲沟→切沟;

19.随着火山岛下沉、珊瑚礁发育系列依次为 B 。

A.堡礁岸礁环礁;

B.岸礁堡礁环礁;

C. 环礁岸礁堡礁;

D. 堡礁环礁岸礁;

20.断层线崖是断层两侧的断块 A 。

A.上升盘地势低于下降盘;

B.上升盘地势高于下降盘;

C.上升盘地势与下降盘相当;

D.上升盘与下降盘水平错动。

二、名词解释(每组6分,共30分)

1. 石林与石笋;

石林:地表水沿石灰岩坡面上流动,溶蚀和侵蚀出许多凹槽,为溶沟,溶沟之间的突出部分,称为石牙,石林就是一种非常高大的石牙。

石笋是从洞顶滴落下来的水溅到洞底,其中的碳酸钙逐渐沉积形成的,形似竹笋。

2. 蜂窝石与风棱石;

陡峭的岩壁受风沙的吹蚀和磨蚀,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小凹坑,使岩石表面具有蜂窝状的外貌,称为石窝。

散布在荒漠或戈壁滩上的岩石,经风沙长期磨蚀,形成光滑的棱面或棱角,棱线常和风向近于一致。

3. 羊背石与鼓丘;

鼓丘是由一个岩基核心和冰砾组成的一种小丘。

羊背石是冰川基床的一种侵蚀地形,由基岩组成的小丘,远望如伏地的羊群,故称为羊背石4. 港湾海岸与峡湾海岸;

第四纪冰后期海平面上涨,淹没基岩山地或丘陵,丘陵之间的低地形成海湾,岸线弯曲,这种海岸称为海峡海岸。

高纬地区,海水进入冰川作用过的地区,一些冰川谷地被海水淹没,形成向陆地伸入的狭长的海湾,称为峡湾海岸。

5. 泥火山和隐火山

泥火山是由于地下气体喷出而带出大量泥浆堆积而成。

隐火山是由火山喷发的岩浆未能到达地表,在地下聚集所产生的现象。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泥石流固体的物质补给,(构造破碎带,岩石风化形成的大量碎屑物质,高山地区的厚层冰蹟物,强烈地震造成的滑坡);(2)泥石流水体补给来自集中降雨、快速冰雪融化和冰湖溃决;(3)、泥石流形成的沟谷坡度;(4)、泥石流形成受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

2. 画图并简述新月形沙丘的形成过程。

图P120 新月形沙丘是由饼状沙堆到盾形沙丘再到雏形新月沙丘演化而来的。

由于沙堆的存在使地面起伏,风沙流经过时,风速并不相同,从沙堆绕过的的气流在沙堆被风坡产生涡流,将沙粒堆积在沙堆后两侧,形成马蹄形小洼地,即盾形沙丘。如果风速不断加大,沙粒会在涡流的作用下不断堆积在沙堆后两侧,形成雏形新月沙丘,。雏形进一步扩大和增高,产生更大的压力差,在背风坡形成更大的漩涡,沙粒堆积到一定程度,沿背风坡下滑,被涡流吹向两侧堆积,形成了典型的新月形沙丘。

3. 简述海岸带泥沙横向移动与水下岸坡平衡剖面发育过程。

图P142 A剖面:水下岸坡的泥沙运移趋势

B剖面:中立点两侧为上下两个侵蚀带;中立点上泥沙向海岸运移在岸线附近堆积,形成海滩;中立点下泥沙搬运,堆积在水下坡岸坡脚处。

剖面C:水下坡岸演变为中立点附近连续缓倾的上凹剖面,岸线附近因泥沙堆积而变陡。

水下岸坡整个剖面上的颗粒作等距离往返而不发生位移,这一凹形坡面即为海岸平衡剖面。

4. 简述人类地貌过程分类。

人类活动直接地貌过程:挖掘过程、建造过程和影响水文的过程。

人类活动间接地貌过程:风化作用、土壤侵蚀。坡地过程、河流过程、风沙过程、海岸过程四、依据地貌侵蚀轮回理论(W.M.Davis学说),画图论述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20分)

1.幼年期:河流沿被抬升的原始倾斜地面发育,水文网稀疏,在河谷之间存在着(图a).水系尚未充分发育,只有很稀疏的水文网,在河谷之间存在着宽广平坦的分水地。随着河流下切侵蚀,河流纵比降加大,形成跌水,河谷横剖面呈"V"形,坡谷变陡,坡顶和分水地面有一明显的坡折(图b),河网密度增大,河谷加深,地面切割加剧,河谷加深,谷坡的剥蚀速度相对于大河流的下

切速度,谷坡不断展宽.较大的河流逐渐趋于均衡状态(图c).

2.壮年期:坡谷不断后退,使分水岭两侧的谷坡日益相近并相交,宽广的分水地变成了狭窄的岭脊(图d).随着坡谷侵蚀作用的不断进行,坡谷逐渐减缓,山脊变得浑圆,谷坡上部的土屑通过土壤蠕动向下搬运,下坡的岩屑主要受片状流水冲刷和坡谷侵蚀在坡谷下半部常形凹形坡。壮年期的主河一般达到均衡状态,到壮年期后期,较小的支流也逐渐达到均衡状态,此时河谷比较开阔,山脊比较浑圆。(图e).

3.老年期:河流停止下切侵蚀,分水岭逐渐下降,地面呈波形地形,河河谷展宽,蜿蜒曲折,形成曲流或截弯取直倾城牛轭湖。如有局部坚硬的岩石区,因抗侵蚀能力强或一些较高面尚未被完全侵蚀而突出的孤立山丘,称为侵蚀残丘。整个地面称为准平原,代表河流发育的终极阶段。(图f).如果地壳再次提升,河流下切将形成新的侵蚀阶段。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基地班《地质地貌学》期末复习题(3)

地貌学原理

一、判断题 (在括号内填写√或X,每题0.5分,共10分):

(×)1.醉汉林、马刀树是冻土区由冻融扰动作用(坡地地貌滑坡)形成的地貌现象。

(√)2.河谷的拓宽是河流侧向侵蚀的结果。

(×)3.泥石流是平原地区常见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

(√)4.侵蚀阶地多发育在构造抬升的山区河谷中;

( √) 5.基座阶地上层为河流冲积物,下层为基岩或其它成因类型的沉积物;

(√)6.虽然气温越高,水中CO2的溶解度越低,但喀斯特发育速度却越快;

(×)7.峰林与喀斯特平原是温带(热带,温带地表岩溶不发育)喀斯特的典型地貌组合。

(×)8.我国云南路南石林地貌景观是河流侵蚀(岩溶侵蚀)作用形成的。

(×)9.冰斗是大陆冰盖地区(山地冰川)常见的典型冰川侵蚀地貌。

(×)10.多年冻土常发育在降水量大的海洋性气候区(大陆性半干旱地区);

(×)11.石海、石河(冻土地貌)、石窝、石柱(风成地貌)都属于典型地表喀斯特地貌形态。

(×)12.风沙流中沙粒的运动以悬移(跃移)方式为主;

(×)13.新月形沙丘属于典型的横(纵)向沙丘类型。

(√)14.黄土是一种黄色、质地均一的第四纪土状堆积物。

(×)15.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主要来源于当地的岩石风化残积物质;

(×)16.在海岸岬角处波能扩散,导致堆积(波能集中,导致侵);在海湾处波能集中,导致侵蚀(波能扩散,导致堆积)。

(√)17.大洋中脊是热地幔物质上涌的地方;

(×)18.东非大裂谷形成于板块之间的碰撞、地壳挤压破裂(拉张)地带;

(×)19.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地貌现象被称为逆(顺)地形。

(×)20.火山碎屑锥(火山熔岩锥)主要由流动性较高的基性岩浆由火山口或裂隙喷出形成的;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括号内,每题0.5分,共10分):

1.终极侵蚀基准面是指(D )。

(A).水库;(B).支流与干流汇合处;(C).岩槛;(D).海平面。

2.下列小地貌主要由河流作用形成的一组是( D )。

(A)刃脊、鼓丘、岩槛、深槽;(B)羊背石、锅穴、壶穴、深槽;(C)槽谷、

蛇形丘、陷穴、终碛垄;(D)深槽、壶穴、岩槛、心滩。

3.牛轭湖是冲积平原河床(A )的产物。

(A).裁弯取直;(B).河流袭夺;(C).溯源侵蚀;(D).构造运动

4.河漫滩沉积具有典型的(B )结构。

(A)一元;(B)二元;(C)三元;(D)四元。

5.后期河流阶地形成时,河流下切深度达到发育前期阶地的谷底,可能发育

的堆积阶地类型是(B )。

(A)上叠阶地;(B)内叠阶地;(C)基座阶地;(D)埋藏阶地.

6.在河流作用占优势的河口海岸带常形成平面形态呈现(B )的三角洲。

(A)扇形;(B).鸟足形;(C). 尖头形;(D).三角形。

7.下列小地貌类型全部属于喀斯特地貌成因的一组是(B )。

(A)石芽、石环、石海、石柱;(B)石笋、石林、石钟乳、石柱;

(C)石海、石环、石冰川、石钟乳;(D)石蘑菇、石钟乳、石河、石幕。

8.从喀斯特水的动态看,落水洞主要发育在深切喀斯特地块的(A )。

(A). 垂直渗透带;(B). 季节变动带;(C). 水平流动带;(D).深部滞流带

9.全球雪线海拔最高处在(C )。

(A)南北两极;(B)赤道带;(C)亚热带高压带;(D)中纬度荒漠带。

10.下列地貌属于风化和风力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D )

(A)牛轭湖;(B)羊背石(岩);(C).蛇形丘;(D).蜂窝石。

11.黄土是一种第四纪土状堆积物,粒度成分百分比一般以(B )最高。

(A)粘土;(B)粉沙;(C)砂;(D)砾石。

12.黄土是形成于第四纪的一种特殊的土状堆积物,( D )发育。

(A)水平层理;(B)倾斜层理;(C)水平节理;(D)垂直节理。

13.下列黄土地貌属于黄土潜蚀地貌类型的一组是(A )。

(A). 黄土柱、黄土碟、黄土桥;(B). 黄土浅沟、黄土切沟、黄土冲沟;(C).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D)黄土纹沟、黄土细沟、黄土切沟。

14.理论上,当波浪入射角与岸线成( C )角时,沿岸泥沙流的搬运量最大。

(A)0°;(B)15°;(C)45°;(D)75°。

15.珊瑚礁主要在(A )海域发育。

(A)热带;(B)亚热带;(C)温带;(D)寒带。

16.红树林海岸带主要分布在( A )海域发育。

(A)热带和亚热带;(B)温带和寒温带;(C)冻土苔原带;(D)荒漠草原带。17.当海岸线与地质构造线直交,岸线曲折,称为( B )。

(A)达尔马提亚式海岸;(B)里亚式海岸;(C)断层海岸;(D)港湾海岸。18.海沟主要分布在( A )周围与大陆边缘相接地带。

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

19.在穹窿构造地区或火山锥上,常发育( C )。

(A)树枝状水系;(B)格状水系;(C)放射状水系;(D)向心状水系。

20.岩层倾角及两侧山坡均较陡的山岭称为(C )。

(A).单面山;(B). 平顶山;(C). 猪背岭;(D). 断块山

三、填空题(每题0.5分,共20分):

1、地貌发育的三要素是(构造运动)、(外营力作用)和(时间)。

2、河流阶地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宽阔的谷底)和(河流下切侵

蚀)。

3、根据曲流下切和侧蚀的情况,深切曲流可分为(嵌入曲流)和(内生曲流)两种类型。

4、三角洲的结构按地貌特征可以划分出三个沉积单元,即(顶组沉积)(前组织沉积)和(底组织沉积)。

5、树枝状水系在(岩性均一)、地形(微微倾斜)的地区最为发育。

6、影响岩溶作用的基本因素有(气候因素)、(生物因素)和(地质因素);

7、石灰岩洞穴堆积物主要包括(化学堆积物)、(机械堆积物)和(生物堆积物)三大类型。

8、根据冰川发育的气候条件和冰川温度状况,冰川类型分为(海洋型冰川)和(大陆型冰川)。

9、典型的冰碛地貌有(冰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堤)和(鼓丘)。

10、淤泥质海岸类型可以划分为(海港型)(堡岛型)和(平原型)三种。

11、地球表面两个最大的地貌单元是(海洋)和(大陆)。

12、板块俯冲和碰撞激发出的(热能)和(机械能)是导致构造山系形成的动力。

13、如果地貌形态与褶曲构造形态一致称为(顺地貌),反之称为(逆地貌)。

14、单面山是沿岩层走向延伸的山岭,两坡长度和和坡度(不等)。

15、火山通常由(火山口)、(火山喉管)和(火山锥)三部分组成。

16、马尔式火山是一种只有火山口而没有(火山锥)的火山。

17、人类活动直接地貌过程,主要包括(挖掘过程)和(建造过程)。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侵蚀的最大深度并不是无止境的,往往受到某一高度基面控制,河流下切接近这一基面后及失去侵蚀能力,这一基面称为侵蚀基准面。

2、天然堤;平原河流两侧由砂、粉砂构成的略为高起的长堤。当挟沙水流漫出河槽时,因流速降低而堆积形成。

3、羊背石;羊背石是冰川基床的一种侵蚀地形,由基岩组成的小丘,远望如伏地的羊群,故称为羊背石。

4、连岛沙坝:连接岛屿与陆地的沙坝。案外有岛屿,在岛屿与陆地之间形成波影区,波影区的波浪作用减弱,搬运能力降低,泥沙流进入波影区后将逐渐在岸边堆积下来,形成三角洲形沙嘴,并逐渐扩大,与岛屿连在一起形成连岛坝,或岛屿向海的一面受到冲蚀,被冲蚀物的物质在岛屿两侧后方堆积成两个沙嘴,最后沙嘴与岸连接也可形成连岛坝。

5、断层三角面;断层活动在形成断层崖后,收横穿断层崖的河流侵蚀,完整的断层崖被切割成许多三角形的断层崖,称为断层三角面。

五、简述题(每题5分,20分)

1、简述崩塌形成的条件。

1)地形条件。包括坡度和坡地相对高度。坡度对坍塌的影响最为明显,当坡度达到一定角度时岩屑重力的沿斜坡方向分力能够克服摩擦阻力而向下移动。坡地相对高度和坍塌的规模有关,当高度大于50m时,就可能出现大型坍塌。2)地质条件。岩石中的节理、断层、地层产状和岩性等都对坍塌有直接影响。3)气候条件。气候可使岩石风化破碎,加快坡地坍塌形成的时间。4)地震因素。地震是坍塌的触发因素。5)人为因素。人工的任意开挖,常使山坡平衡遭到破坏而发生坍塌。

2、简述河流袭夺及其形成的地貌特征

分水岭的迁移导致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河流的上游段,这种水系的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河流袭夺后,夺水的河流为袭夺河,被夺水的河流为被夺河。被夺河的上游因改道流入袭夺河,称改向河;被夺河的下游因上游被截,称断头河。在发生河流袭夺的地方,河道往往形成突然转弯,称为袭夺湾。断头河与被夺河之间,在河流发生袭夺之前原先是一条连通的河谷,河流袭夺后,他成为新水系的分水岭,但仍保存河谷状态,称为风口。

3、简述峰林地貌的发育过程。

峰丛由岩溶发育初期由岩溶水的垂直渗入溶蚀扩大而成,当峰丛之间溶蚀向深处发展,知道垂直水平循环带,这时地下河露出形成地表河,使侵蚀作用加强,峰丛从基座被切开,山峰间相互分离峰林。

4、简述新月形沙丘的发育过程。

新月形沙丘由饼状沙堆到盾形沙堆再到雏形新月形沙丘演化而来。

由于沙堆的存在使地面起伏,风沙流经过时,风速并不相同,从沙堆绕过的的气流在沙堆被风坡产生涡流,将沙粒堆积在沙堆后两侧,形成马蹄形小洼地,即盾形沙丘。如果风速不断加大,沙粒会在涡流的作用下不断堆积在沙堆后两侧,形成雏形新月沙丘,。雏形进一步扩大和增高,产生更大的压力差,在背风坡形成更大的漩涡,沙粒堆积到一定程度,沿背风坡下滑,被涡流吹向两侧堆积,形成了典型的新月形沙丘。

六、论述地貌学的研究内容(20分)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又称地形学。它是地理学的分支,亦是地质学的一部分。地貌学对工程建设、农业生产、矿产勘查、自然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均有实际意义。它也是关于地球地形特征描述与分类的学科。

地貌学的研究内容可概括如下:①地貌形态特征和形态分类,包括海、陆、山、平原、盆地等的组合形态特征,以及更微细的地形起伏特征和形态类型等。②地貌成因和成因分类。岩石和构造是造成各种地貌的物质基础,而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内营力和外营力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可划分成众多的地貌成因类型。③地貌年代。地貌年代的确定是阐明地形发展的基础。根据各种地貌形态之间的高差、交切、掩埋或重叠等关系,可确定地貌形成的相对顺序;根据古生物地层法、年间法和同位素年代法,可以确定地貌的地质年代。④地貌分带。受气候和纬度、高度的控制,地貌的分布有地带性。这种地带性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重要的影响。⑤地貌发展。地貌形态随时间而不断发展。在地貌发展的不同阶段,地貌特征及其组合均有差异。但在地貌发展的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在不同年代,同一类型的地貌重叠发育,构成地貌发展的继承性。例如在亚热带和温带的大陆中心地区,干旱气候长期存在,则发育了地球上的巨大沙漠。地貌发展的研究对于整治环境和国土规划等有实际意义。

高考专题地质地貌测试题

教学内容:地质、地貌 【教材内容】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陆地环境”第1节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第2节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初中地理》(第1册)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初中地理》(第 3册)第三章“中国的地形”。 【知识体系和要点】 (一)陆地环境组成——岩石和地貌 1.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是构成地貌、土壤的物质基础,是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 质基础,提供各种矿产资源 (1)组成岩石的矿物 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有90多种,最主要的8种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氧最多占一半, 硅其次占1/4 矿物: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常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 矿产:岩石形成过程中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在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含矿产的岩石就是矿石,优劣常用品位表示,有些岩石本身就是矿产如石灰岩、煤、花岗岩、 大理岩 (2)岩石及其成因 概念: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集合体,如花岗岩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大理岩由方解 石组成

(3)地壳物质的循环: 2.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 (l)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 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 分类 能量来源表现形式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地球本身,主要是放射 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地震 内力作用形成高山盆 地,外力作用把高山 削低凹地填平,两者 同时进行,一般内力 作用起主导作用 外力作用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和 重力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积沉岩 (2)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 ①地壳运动 性质方向概念结果关系 水平运动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 向的运动 使地壳物质弯曲变形常 形成巨大褶皱山系,有的 断裂张开,形成裂谷和海 洋 相伴发生,以水 平运动为主,垂 直运动为辅 升降运动(垂直运动)沿垂直于地球表面方 向的运动 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 沉,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 海陆变迁 ②板块构造 板块概念: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全球六大板块:亚欧、非洲、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几乎全部是海洋)

地貌学原理考试题库

地貌学原理考试题库 一( 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从河谷横剖面看,可分谷底和谷坡两大部分。其中,谷底包括河漫滩和河床 ;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常有阶地发育。 2.由流水堆积在沟谷中的沉积物称为冲积物。 3.在岩溶地貌中,溶蚀洼地是溶蚀漏斗进一步溶蚀扩大而成。 4.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在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消融量。副热带高压带的雪线高度比赤道附近要高,说明降水对雪线高度有重要影响。 5.多年冻土区的冻土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叫活动层,下层叫永冻层。 6.沙丘移动的速度与沙丘的高度成反比,与输沙量成正比。 7.荒漠地貌按地貌特征与地表组成物质的不同,可将荒漠分为四种类型: 岩漠,砾漠,沙漠和泥漠。 8.当波浪传播到水深小于 1/2 波浪波长的浅水区时,由于海底的磨擦波浪要发生变形,并最终导致破碎。在水深小于1/20波浪波长的极浅水区,波浪在水深为两个波高处发生破碎。(P138,3.波浪破碎中的第2行) 9.淤泥质海岸类型可以划分为堡岛型,平原型和港湾型三种。 10.我国四大盆地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 和四川盆地。 11.我国三大平原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平原。 二.判断题(在题后括弧内打?或?,每题0.5分,共10分) 1. 壶穴和岩槛是河流下游常见的河流堆积(河流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 ) 2. 溯源侵蚀只能发生在河流源头,在近河口河段不可能出现。( × ) 也可从源头开始或河口开始溯源侵蚀抑或以瀑布形式实现后退

3. 河流袭夺是冲积平原上自由河曲截弯取直(分水岭迁移或新构造运动)的结果。( × ) 4. 由河流作用形成的、分布在谷底、洪水期可被淹没的阶梯状地形就是河流阶地。( × ) 见第四大题第六小题 5. 我国著名旅游胜地云南路南石林是白垩纪砂砾岩风化剥蚀(地表水溶蚀)形 成的地貌景 观。(× ) 6. 蛇形丘是一种冰水沉积地貌,其延伸方向可用来研究古冰川的大致流向。( ? ) 7. 冰斗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属于大陆冰盖地区(山地冰川的重要地貌)常见的冰蚀地貌类 型。( × ) 8. 年平均地温在0oC以下的土体或岩体不一定都是冻土。(? ) 9. 热喀斯特洼地是由岩溶作用形成的石灰岩地貌形态。( ? ) 10. 石环是由较细粒土和碎石为中心,周围由较大砾石为圆边的环状冻土地貌。( ? ) 11. 砾漠是在湿润气候区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 砾漠是由沉积物(洪积物、冰积物)以及基岩风化后的碎屑残积物在强烈风化作 用下,细沙和粉砂被吹走,留下粗大的砾石覆盖着地面。 12.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流动型)沙漠。(× ) 13. 黄土塬、黄土梁和黄土卯是典型的黄土沟(谷)间地地貌。(? ) 14(大陆裂 谷是由于地幔对流上升、地壳拉张、岩石圈变薄陷落的结果。( ? ) 15. 海沟-岛弧地貌是两个海洋板块(海洋板块与陆地板块)之间的辐合汇聚地带。(× ) 16. 活动褶曲构造山地是在水平挤压力的作用下,地表褶曲隆起形成的山地。( ? ) 17. 断块山地是受正断层控制的块体呈整体抬升或翘起抬升形成的山地。( ? ) 18. 断层

习题答案《地图学原理与方法》地图制图学.doc

一、判断题 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Y 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Y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Y 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Y 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Y 1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Y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Y 19.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Y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Y 22.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Y 23. 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Y 25. 按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高程绘出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26. 经线在任何球心投影中的表象都是直线。Y 27. 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 28. 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相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相同的。 29. 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Y 31. 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34.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35. 磁偏角只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36.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Y 37. 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方法。Y 38. 面状符号表达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现象的符号。具定位特征,为依比例符号。Y 39. 众数是最佳的数字统计量,以一个群体中出现频率最大的类别定名。Y 40. 面状符号的结构中,颜色变量起很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颜色变量是形状变量的组合。 41. 光的三原色又称加色原色:黄、品红、青 42. 暖色来自于蓝、青和绿等色。感觉显得稳定和清爽。它们看起来还有远离观众的效果。 43. 色彩与人的情感或情绪有着广泛的联系,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又赋予色彩以各自含义和象征。Y

地貌学考试题A卷和B卷及答案#(精选.)

黄冈师范学院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考试课程:地貌学考核类型:考试A卷 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XXX 考试专业:地理科学考试班级:地理201101、02班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4×5=20分) 1、冰斗: 2、黄土塬: 3、雪线: 4、河漫滩: 5、雅丹地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地貌学是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分布及其的科学。 2地貌学是介于学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3、天然河道中的水流具有环流和流两种方式。 4、一个被抬升起来的石灰岩高原,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区域Karst地貌的发育将经历如下几个阶段:幼年期、期、期和老年期。 5、黄土的主要矿物成份是、和。 6、滑坡的三要素为、、和。 7、坡面侵蚀坡面侵蚀只出现在降雨和冰雪融水时期,有两种主要的作用过程。一是_____ 作用,二是_____________作用。 8、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与岩石。 9、冰川运动的速度为每年几十到几百米不等,速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冰床或冰面与冰川。 A卷【第1页共2 页】

10、未改变自然地貌基本形体的人工地貌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 ,另一种 是。 三、填图题(每一小题1分,共10分) 下图为滑坡纵切面示意图,请根据图示滑坡的特征,指出下图中1-10所指的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每1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地貌形成与演化的动力类型。 2、简述河流阶地的与主要特征。 3、简述黄土的主要特征 五、论述题(每1 小题13分,共26分) 1、论述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2、分析湖北省地貌的特征及其成因。 图1滑坡纵切面示意图 A卷【第2页共2 页】

地质地貌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 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条痕:是矿物在条痕板上擦划后留下的痕迹的颜色。 解理: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破裂成一系列光滑平面的性能称为解理 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集合体,是组成地壳和岩石圈的基本物质。 溶洞:地下水对可溶性岩体各种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间。 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和岩石。 纹泥:冰川融水携带的细粒物质在冰川前缘湖泊中缓慢地沉积在湖底的具有明显韵律层理的冰川-湖沼沉积物。 化石:凡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都叫化石。 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以粉沙为主,富含碳酸钙和大孔隙,质地均一,无层理,具有垂直解理的未固结的黄色土状堆积物。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热能、重力能和地球旋转能等所引起地壳的机械运动,主要表现在地层的变形,产生种种地质构造,同时引起了地表形态的改变。 变质作用:岩石所处的环境与当初岩石形成时的环境有了变化,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以便使岩石和环境之间达到新的平衡关系,这种变化总称为变质作用。(填空) 简答 1、任意举出5种常见矿物并根据晶体化学分类方法归类。 (1)自然元素:如石墨、自然金; (2)硫化物:如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 (3)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如磁铁矿、赤铁矿、石英等; (4)含氧盐:可细分为硅酸盐类(如橄榄石、辉石、正长石、斜长石)、碳酸盐类(如方解石)、硫酸盐类(如石膏); (5)卤化物:如萤石。

2、简述三大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 在地壳—地幔范围内,三类岩石处于不断地循环演化过程中,即: (1)在地下深部,沉积岩和岩浆岩可通过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 (2)在地球表面,岩浆岩、变质岩可通过风化—搬运—沉积转变成沉积岩。(3)当变质岩、沉积岩进入地下更深处,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被熔融形成岩浆,再经历冷却结晶作用又可生成岩浆岩。 3、比较岩浆岩与沉积岩在化学成分(或矿物组成)的异同 相同点:沉积岩的化学成分与火成岩基本相似,即皆以SiO2、Al2O3等为主。不同点: (1)沉积岩和岩浆岩中铁的总量大致相同,但沉积岩中Fe2O3的含量高于FeO,而岩浆岩中则FeO略高于Fe2O3,这是由于沉积岩形成于地表有氧的条件下,大部分Fe2+被氧化为Fe3+所致。 (2)沉积岩中K2O>Na2O,而岩浆岩则相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岩浆岩风化分解后产生的Na2O常形成易溶性盐溶于海水中。而含钾矿物如白云母在表生条件下较稳定,粘土矿物又易于吸附钾,故母岩中的K2O大部分含在白云母碎屑和粘土吸附物中进入沉积岩。 (3)沉积岩中富含H2O和CO2,这显然是由于沉积岩形成于表生条件下所致。 4、简述冰斗的形成过程 冰斗形成于雪线附近的积雪凹地,其形成的原因是在地势低洼处,剧烈的寒冻风化作用,使基岩迅速冻裂破碎。崩解的岩块随着冰川运动搬走,洼地周围不断后退拓宽,底部被蚀深,并导致凹地不断扩大形成冰斗。 5、黄土的主要特征。 (1)成分 ①粒度成分:质地均一,以粉砂为主。 ②化学成分:富含CaCO3,还有SiO2。 ③矿物成分:包括碎屑矿物和粘土矿物。 2、厚度

地图学原理考点整理

第一章地图 地图的定义: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统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概况与发展状况。 地图的基本特征:特殊的数学法则、特定的符号系统、特异的地图概括、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地图投影方法、比例尺和控制定向构成了地图的数学发展则,保证了地图的精度。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图边要素(辅助要素)。 数学要素: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 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独立地物) 图边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比例尺、接图表、等高距、坡度尺等 地图学的概念:是以空间信息图形表达、存储和传输为目的,综合研究地图实质、制作技术及其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图,任务是研究地图理论、地图制作和地图使用。 地图的制作方法:实测成图法和编绘成图法。大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实测成图法;中小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编绘成图法;专题地图制作一般采用编绘成图法。 传统实测成图法常分为:图根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内业制图和制版印刷几个过程。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 一、坐标系 1、地图上确定地理要素分布位置和几何精度的数学要素:坐标网、控制点、地图投影以及比例尺等。 2、建立数学要素:地球形状和大小(大地控制)→曲面转化为平面(地图投影)→大与小的矛盾(比例尺)。 3、椭球体的三要素:长轴a,短轴b,扁率f=a-b/a 4、大地控制的主要任务:确定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上的位置。 包括:点在地球椭球面上的平面位置(经度纬度);确定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高度(高程)。 5、地理坐标系: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系。 包括:天文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 大地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 地心经纬度:以地球椭球体质量中心为基点。 大地测量学中,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地理学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采用地心经纬度。 6、大地水准面:地球的物理表面。 7、大地体: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 二、比例尺 1、编制地图时,需要把地球或制图区域按照一定的比率缩小表示,这种缩小的比率就是地图的比例尺。 2、主比例尺:在投影过程中,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的比例尺。 局部比例尺:其他大雨或小于主比例尺的比例尺。

地貌学试题(资源)

一、选择题 1褶皱山系是重大的()的产物。 A地壳运动 B地质构造 C地槽回返 D流水作用 2绥化市域南部、西部、中部地区的地貌 类型属于()。 A剥蚀平原 B堆积平原 C洪积平原 D以上答案都不对3松嫩平原的地貌类型属于()。 A剥蚀平原 B堆积平原 C洪积平原 D以上答案都不对4绥化市域中部地区的地貌类型属于()。 A波状漫岗平原 B坡度很小的平原 C一马平川 D以上答案都不对5平原多数为()。 A剥蚀平原 B堆积平原 C洪积平原 D冲积平原 6盆地和周围山地是()的产物。 A同一构造成因 B不同构造成因 C同一构造 D不同构造 7高原或台地,是地面()的水平岩层 构造地貌类型。 A只受到轻微侵蚀 B没有受到侵蚀 C受到强烈侵蚀 D以上答案都对 8大陆裂谷是()的产物。 A地幔物质上涌和 地壳拉张 B地槽下降 C流水侵蚀 D大陆分裂 9粤北仁化县的丹霞 山,是典型的 ()。 A方山地貌 B峰林地貌 C崖壁地貌 D风成地貌 10桂林山水是() 地貌 A岩溶地貌 B峰林地貌 C崖壁地貌 D风成地貌 11地球上巨型、大型的 地貌,主要是由 ()所造成的。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人力作用 D岩浆作用 12山脉大多是() 构造抬升运动和强 烈侵蚀切割的产物 A第三纪晚期以来 B第四纪晚期以来 C白垩纪以来 D第三纪以来 13在原来稳定的板块 内部,由于(), 使一些断块强烈上 升,从而形成了断块 山。 A新构造断裂活动 B老构造断裂活动 C新构造褶皱活动 D老构造褶皱活动 14地球表面形状,指的 就是地壳表面由 (),简称为“地 形”或“地貌”。 A岩石构成的起伏形态 B构造构成的起伏形态 C土地构成的起伏形态 D岩体构成的起伏形态 15外力作用包括()。 A岩石风化作用、块体运 动 B流水、冰川、风力、海 洋的波浪、潮汐等的侵 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C生物以及人类活动的作 用 D地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 动 16气候(主要为温度和降水 量)决定着外力的性质和强 度,从而影响到其塑造的地 貌。()与气候关系强 烈。 A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 B风成地貌、黄土地貌 C冰川地貌、冻土地貌 D海岸地貌、重力地貌 17关于大陆与大洋形成的学 说很多,其中以()最 为重要。 A大陆漂移学说 B均衡说和海底扩张—板 块构造说 C灾变说 D收缩说 18地貌学是介于()之间 的一门边缘科学。 A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 B水文学和地质学 C自然地理学和水文学 D自然地理学与气象学 19高原往往是()的结果。 A大面积构造隆起过程中 而外力侵蚀切割微弱 B大面积构造隆起过程中 而无外力侵蚀 C大面积构造隆起过程中 而外力强烈侵蚀切割 D无大面积构造隆起也无 外力侵蚀 20湖南张家界天子山的黄狮 寨、顶天楼等方山,地貌类 型上属于()。 A水平岩层构造地貌类型 B褶皱构造地貌类型 C断层构造地貌类型 D直立岩层构造地貌类型 21松嫩平原构造沉降过程中 主要表现为拗陷形式,内部 ()。 A缺乏明显的断裂活动 B有明显的断裂活动 C无断裂活动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2阿尔泰山、秦岭、阿巴拉契 亚山及乌拉尔山等均属() 大陆构造地貌类型。 A褶皱—断块山类 B新生代褶皱山系 C断块山类 D断陷谷和断陷盆地 23吐鲁番、哈密、艾丁湖、尤 尔都斯及焉耆等均属() 大陆构造地貌类型。 A褶皱—断块山类 B新生代褶皱山系 C断陷谷和断陷盆地 D断陷盆地。 24我国的太行山、吕梁山、恒 山、贺兰山、庐山和泰山等 均属()大陆构造地貌 类型。 A褶皱—断块山类 B新生代褶皱山系 C断块山类 D断陷谷和断陷盆地 25汾、渭河谷等均属() 大陆构造地貌类型。 A断陷谷和断陷盆地 B断陷盆地。 C大陆裂谷 D断陷谷 26庐山的五老峰,在地貌上是 (),只有在单斜崖一

张根寿_现代地貌学测试题B

现代地貌学测试题 B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30分) 1.地貌是以—————————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地貌学研究的任务是——————————————————————————————————————————————————————。 2.山顶形态一般划分为三种,即————,————,————。 3.谷地由————,谷坡,————等要素组成。 4.山坡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有不同的形态,常见的有———、———、————、阶梯状坡在地形图上是通过等高线的——————————变化来显示的。 5.陆地地貌划分为几种主要类型,即山地,———,平原,———,———。 6.洋底是起伏不平的,地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中央海岭,深海(大洋)盆地,断裂谷,海底平顶山——--——,-——--——,--——————,——————————。 7.组成地表物质的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岩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主要是岩石的————,————————————————。 8.促使地貌发展变化的基本动力是————和————,前者作用的总趋势是————————————————————————,后者作用则是对地表形态进行————————————————————。 9.单斜构造地貌的独特地貌表现为————和——-——两种形态类型。 10.坡地的外部形态特征主要由————、————、坡形,坡度等方面表现出来。11.大陆边缘是大陆的自然延伸部分,由——--,和--——,大陆岛和大陆基四部分组成。12.组成坡地的松散堆积物或不稳定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能发生向坡下的运动,形成坡地重力地貌主要有崩塌、———、崩落、———等类型。 13.冰川侵蚀地貌主要形态有————和————,角峰和刃脊。 二.概念题(共20分,选4题回答) 1.地貌图 2.数字高程模型 3.扇形地 4.河漫滩 5.峰林 三.简答题(共30分) 1.荒漠类型及其地貌特点 2.海岸类型(组成物质划分)及其地貌变现 3.黄土墚类型及其形态特点 4.地貌图类型(根据内容) 5.冲积平原(类型) 6.扇形地及其地貌形体特征 7.山岳冰川类型8.大陆边缘地貌及其地貌结构 四.论述题(20分) 1.河床的平面形态类型(10分) 2.褶皱断块山(10分) 现代地貌学自测题B参考答案

“地貌学”试卷库及参考答案

1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河流阶地 2、沙粒休止角 3、海蚀崖 4、雅丹地形 5、潮流界 6、冰斗 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简述新月型沙丘的形成发育过程。 2、简述弯曲型河床的发育演化规律。 3、简述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与古土壤互层分布所指示的古气候意义。 4、简述石灰岩地区的Karst 地貌演化规律(即:演化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地貌组合特点) 三:问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分析海岸带泥沙的运动规律(包括泥沙的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 2、以长江三角洲为例,阐述分析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四:实践分析题(每题8分,共24分) 1、根据图1所示的某一山地之上冰斗湖(过去的冰斗冰川消融后留下的)的分布情况,试分析区域古气候的变化历史。 2、在一山区修建公路开挖路堑要经过几个不同的地质地貌边坡地段。请根据图2中的A 、B 、C 三个边坡地段情况,选择在哪一个地段工程建设最安全,哪一个地 段最不安全,并说明理由。 3、由于断层F 的水平错动,河流R 的河床 经常发生改动乃至被废弃。图3是野外实测的在断层南盘上于现代河床东侧被废弃掉的几个不同时代的古河床。试据此分析该断层的类型(是左旋还是右旋)、自距今15万年来的活动次数、每次的幅度、每次活动的时间。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河床纵剖面 2、风蚀蘑菇 3、海蚀穴 4、石林 5、黄土塬 6、峡湾地形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 1、什么是地貌学?地貌学有哪些分支学科? 2、什么是河流阶地?导致河流阶地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3、什么是Karst 漏斗?形成Karst 漏斗的原因有哪两种? 坡面 岩层产状 拟开挖路堑 拟开挖路堑 坡面 岩层产状 岩层产状 坡面 拟开挖路堑 图2 A B C 现代雪线(4000m a.s.l.) 冰斗C (3600m a.s.l., 形成年代为距今1万年左右) 冰斗B (3200m a.s.l., 形成 年代为距今3万年左右) 冰斗A (2700m a.s.l., 形成年代为距今5万年左右) 图1 废弃河床A 年代为距今 2万年左右 现 代河床 断层F 图3 30 70 150m 废弃河床B 年代为距今 8万年左右 废弃河床C 年代为距今 15万年左右

习题 答案《地图学原理与方法》地图制图学

一、判断题 1. 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Y 2.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 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 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Y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Y 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Y 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Y 14.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 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Y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Y 19. 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Y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Y 22.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Y 23. 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Y 25. 按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高程绘出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26. 经线在任何球心投影中的表象都是直线。Y 27. 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 28. 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相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相同的。 29. 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Y 31. 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34.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35. 磁偏角只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36.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Y 37. 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方

地貌学考试题A卷和B卷及答案完整版

地貌学考试题A卷和B 卷及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黄冈师范学院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考试课程:地貌学考核类型:考试A卷 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XXX 考试专业:地理科学考试班级:地理201101、02班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4×5=20分) 1、冰斗: 2、黄土塬: 3、雪线: 4、河漫滩: 5、雅丹地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地貌学是研究地表的形态特征、、分布及其的科学。 2地貌学是介于学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3、天然河道中的水流具有环流和流两种方式。 4、一个被抬升起来的石灰岩高原,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区域Karst地貌的发育将经历如下几个阶段:幼年期、期、期和老年期。 5、黄土的主要矿物成份是、和。

6、滑坡的三要素为、、和。 7、坡面侵蚀坡面侵蚀只出现在降雨和冰雪融水时期,有两种主要的作用过程。一是_____ 作用,二是_____________作用。 8、岩石的可溶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与岩石。 9、冰川运动的速度为每年几十到几百米不等,速度大小主要取决于冰床或冰面与冰川。 10、未改变自然地貌基本形体的人工地貌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另一种是。 三、填图题(每一小题1分,共10分) 下图为滑坡纵切面示意图,请根据图示滑坡的特征,指出下图中1-10所指的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每1小题8分,共24分) 1、简述地貌形成与演化的动力类型。 2、简述河流阶地的与主要特征。 3、简述黄土的主要特征 五、论述题(每1 小题13分,共26分) 1、论述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地质地貌题库

1-1 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2.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3.矿物都具有解理。() 4.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5.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 6.矿物的颜色只与其成分有关。() 7.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8.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 9.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 10.石英、玛瑙、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因此它们是同质多象矿物。() 11.某火成岩含50%的SiO2,即其含50%的石英。() 12.橄榄石具橄榄绿色的条痕。() 13.克拉克值高的元素易富集成矿。() 14.岩石无例外地都是矿物的集合体。() 15.出露在地表的火成岩都是喷出岩。() 16.地下深处正在结晶的岩浆其温度比同源喷出地表的熔浆低。() 17.火成岩根据石英含量多少,可进一步分成超基性、基性、中性与酸性四类。() 18.组成花岗岩的石英都不具自形特征,故它们都是非晶质体。() 19.因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的,所以凡由上述三种矿物组成的岩石必为花岗岩。() 20.粗碎屑岩中的粗碎屑都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 21.沉积岩广泛分布于地表,是地壳组成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岩石。() 22.岩石的颜色只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有关。() 23.只有沉积岩才具有成层构造特征。() 24.变质岩只形成于地壳的较深部位。() 25.重结晶作用只发生在变质作用过程中。() 26.鲕状是岩石的一种构造特征。() 27.沉积岩中不可能含有火成岩和变质岩的成分。() 28.酸性岩浆侵入并同化基性围岩后,可进一步提高岩浆的酸性。()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地形学复习题()

《军事地形学》复习题 一、理论复习题 1、什么是军事地形学? 军事地形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地形对军队战斗行动的影响,以及如何驾驭这些影响的军事课程。 2、军事地形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1)各种地形对军事行动的影响。 (2)在准备和实施战斗时,研究和评价地形战术性能的方法。 (3)根据地形图、特种地图和航空卫星相片在实地判定方位和实地测量的方法。 3、为什么要学习军事地形学? (1)熟知地图的特性,并能在战斗情况下,毫无差错地阅读及正确使用地图、航空相片和卫星相片。 (2)根据地图和相片快速地研究和评价地形的战术性能。 (3)能在生疏地形上,特别是在夜间通视条件受限并在急行军的条件下,有把握地判定方位。(4)用地图指挥所属分队行动,并指示目标。 (5)根据地图和相片准确算出被发现目标和其它地物的坐标。 (6)迅速准确地把战斗队形和侦察结果标绘在地图上。 (7)以必需的精度完成野外测量工作。 (8)在不同的地形上,组织和实施战术训练。 4、什么是地形?地貌?地物? ·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 ·地貌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 ·地物是指分布在地球表面上,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物体。

5、人们通常怎样划分地形的类别? 由于不同地貌与地物的错综结合,人们按照不同的需要将地形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别。 (1)按地貌分为平原(高原)、丘陵地、山地、水域。 (2)按地物的分布和土壤的性质,又可将平原(高原)分为水网稻田、麦田、高梁地、黄土地形、沙漠、戈壁、沼泽等等;将丘陵地分为高丘陵、低丘陵;将山地分为土山、石山、森林、荒山、梯田;将水域分为岛屿、海岸、礁石等等。 (3)按军事价值又可将以上地形分为开阔地、荫蔽地、断绝地。 6、地形在军事上有哪些作用? 地形对军事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隐蔽军队的行动 2、制约军队作用的发挥 (1)制约高技术武器作用的发挥 (2)、制约军队的机动 3、影响战术手段的运用 (1)地幅的大小,决定了战斗规模的不同 (2)地形的不同,决定了战斗样式的不同 (3)地形的复杂,决定了协同方式的多样性 7、什么叫山地?山地在全国总面积和福建省总面积中占的比例各是多少? 定义:地面起伏显着,高差一般在200米以上的高地叫山。群山连绵交错的地区叫山地。 我国山地面积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福建省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5%。 8、我省的主要山脉有哪些?我省山区有什么特点? 我省主要山脉有武夷山、杉岭、鹫峰山、戴云山、玳瑁山、博平岭、太姥山。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学 2.第四纪地质学 二.问答题与讨论题: 1.地貌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2.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3.研究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4.简述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相互关系。 5.论述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6.论述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简史。 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一.名词概念解释: 1.地貌 2.地貌的形态 3.地形线 4.地形面 5.地形点 6.谷中谷 7.地貌的基本形态 8.地貌的形态组合 9.地文期 10.现代地貌 11.古地貌 二.问答题与讨论题: 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 2.地貌形态测量包括哪几个方面?

3.如何绘制地图割切程度图? 4.为什么要对不同大小的地貌进行分级?共划分了几级?各级的地貌特征是什么? 5.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6.进行地貌的成因研究,要从哪几方面入手? 7.什么是顺构造地形?什么是逆构造地形? 8.为什么说地貌形成的动力是内外地质营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9.形成地貌的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哪几个方面? 10.试述内外地质营力作用在地貌发展中的意义。 11.影响地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12.什么是进行地貌基本形态分类的依据? 13.划分地貌形态组合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14.为什么地貌具有分带性? 15.何谓地貌的分带性? 16.地貌有几种分带? 17.温湿气候带地貌的特点? 18.什么是地貌的年代? 19.岩石和地质构造在地貌形成中有什么作用? 20.地貌发育中有哪些重要特点? 21.说明地貌学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22.如何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 23.确定地貌地质年代的方法? 24.什么叫坡地? 25.试述Davis的侵蚀旋回理论及地貌的发展。 三.填充、判断与选择: 1.形成古地貌的气候条件 是。 2.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 是、、。 3.地貌的相对等 级、、、、 、。 4.地貌形态测量的标志 是、、、。 5.造成地貌的主要营力 是、。 6.确定地貌相对顺利通常根 据、、。

地图学 学习指南(课程导学)

学习指南(课程导学) 课程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地图学原理与方法》为主,多种参考资料与教材为辅,并有配套的实习指导书。主要以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作业、参观、录像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充分利用已研制的“地图学网络教学系统”、系列多媒体教学课件、地图馆资源,展示各类地图、地图集及有关模型和图片,另外有完备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电子教材。 课程首先从感性出发利用大量的地图实例引起学生对课程的极大兴趣,然后学习地图与地图学的有关基本概念,通过对地图投影、地图符号和制图综合基本知识的学习及大量读图识图练习,逐步加深理解地图的基本特征和概念。通过对各类空间信息在地图上的表示方法学习,深刻认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在参观先进的数字地图出版系统与印前系统的基础上,了解常规地图和数字地图的生产与出版过程。通过对电子地图特征与设计制作方法的学习,认识当前最常用的地图品种。通过对地图分析方法与主要应用的学习,逐步全面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地图学的理论体系。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学习思路,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实际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对理论部分和平时各类作业、实践部分分别进行考核。 学生学习基本方法: 1、以课堂听讲为主,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认真完成课堂作业; 2、多读图、多看资料,增强感性认识,开阔眼界,认真完成读图报告; 3、注重实践性教学,认真完成课堂、上机实习作业。 4、重视课后作业,进行知识的巩固与补充。 各章学习思路: 第一章地图与地图学:通过参观地图馆或阅读大量各种类型的地图作品,增加对地图的感性认识。深刻理解地图的特征、定义、功能和内容。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采用听讲、讨论和对典型地图数学基础的阅读、分析法学习主要知识点。 第三章地图符号:通过理论学习和作业加深对地图符号、视觉变量理论、地图色彩及地图注记基本理论的理解。 第四章地图内容的表示:通过自学和读图,对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深入理解,完成普通地图阅读与专题地图表示方法的作业。 第五章制图综合:通过各要素制图综合作业练习加深对制图综合概念、原理的真正理解。 第六章数字地图制图:通过练习使用制图软件加深对数字地图制图过程及原理的学习。 第七章电子地图制图:通过上网浏览各种电子地图网站加深对电子地图基本概念与特征的认识。 第八章地图分析与应用:通过课后参考资料的阅读,深入了解地图分析的基本方法。

(完整版)地貌学论述题.doc

第一章 1、简述影响地貌形成发育的基本因素 2、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和彭克的地形分析学说的中心思想。 3、现代地貌学的发展特点。 一.影响地貌发育的基本因素 一)地貌形成的内外营力 二)岩性和地质构造 三)内外力作用时间 四)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地貌形成的内外营力-- 内力 1)内力的来源 ---由地球内能:热能、 化学能、重力能以及地球旋转能等。2)主要表现形式 --- 地壳运动、地球深 处岩浆活动和地震等。 内力作用的总趋势: 加大地表起伏,形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形态。 陆上的山地、盆地、高原等,大洋底部海岭、海盆、海沟等一些巨型、大型的地貌 形态主要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一)地貌形成的内外营力-- 外力 1)外力的来源 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重力能和生物活动而产生的营力。 2)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 按照外力的性质可分为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以及生物作用、人类活动的作用等;按 照外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外力作用的总趋势:使地表起伏趋向缓和 二)岩性和地质构造 -- 岩性(岩性是指反映岩石特征的一些属性,如颜色、成分、结构、构 造、胶结物、及胶结类型、特殊矿物等。) 1. 岩性不同本身就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火山地貌、岩溶地貌、黄土地貌。 2.岩性的差异可形成不同地貌形态 石英砂岩和石英岩在任何气候条件下总是形成正地形;页岩多数形成负地形;酸性脉岩多半形成正地形;而基性脉岩多半形成负地形。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的地貌形态随气候带及产状的不同而异 二)岩性和地质构造 --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地貌形态的骨架,在地质构造影响下,出现各类构造地貌,按构造地貌的规模 可分为三级: 全球构造地貌——大陆和洋底。 大地构造地貌——如大陆上的褶皱山脉、大型拱起高原,洋底的洋中脊、海岭和深 海平原等。是地壳运动、大地构造的表现。 地质构造地貌——指由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三)内外力作用时间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作用时间长短不同亦会出现不同的地貌形态,显示出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例如:急剧上升运动减弱初期出现的高原,外力作用虽然强烈,但保存了大片高原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原面在外力作用下侵蚀殆尽,成为崎岖的山区,再进一步发展,可转化为

中国农业大学地质与地貌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2012

(XXXX-XXXX)中国农业大学 地质与地貌学课程模拟试题 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 1.洪积扇:洪流在山口或沟口的堆积物叫洪积物,洪积物形成的扇状堆积体即为洪积扇。2.地质构造:岩石/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发生变形、变位的形迹。 3.岩性:三大类岩石由于形成环境与过程不同,所表现出他们各自在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方面不同的特征。 4.地下水:存在于地面以下沉积物孔隙或岩石裂隙、溶穴中的水。 5.自由曲流:指在冲积平原上发生的曲流,外形蜿蜒弯曲,河谷宽阔,河床不受河谷约束,能自由地迂回摆动,以裁弯取直的方式逐渐演变。 6.雪线:在地球某一海拔高度上, 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这一海拔高度就是雪线,也即每年最热月积雪区的下限所在的大致相同的海拔高度。 二、填空题(共15分) 1.第四纪共划分为4个世,它们分别是(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1分) 2.岩溶水具有垂直分带性,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带:(包气或垂直循环带)带、季节变动带、(饱水或水平循环带)带和滞流带。(1分) 3.黄土中多层埋藏古土壤的存在常标志着(沉积间断或沉积速度减缓),说明在黄土沉积的漫长时期内气候有多次(干冷与温湿)的变化。(1分) 4.构造地貌有(断层三角面山)、(背斜谷)、(向斜山)、(断块山)等。(2分) 5.三角洲的结构分为(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1.5分) 6.河漫滩的二元结构是指(上层的河漫滩相细粒物质,下层的河床相粗粒物质)。(1.5分) 7.岩层产状200?∠30?中,200?和30?分别表示岩层的(倾向)和(倾角)。(1分)8.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三种。(1.5分) 9.地震发生时产生的三种主要地震波为(横波S )、(纵波P )和(面波或混合波)。(1分) 10.多年性冻土可分为上下2层:(活动层)和(永冻层)。 11.有一岩石,其矿物成分90%以上为石英,为砂质结构,硅质胶结,野外常见到层理,该岩石是(砂岩)岩;另一岩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也是石英,其为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则该岩石是(石英岩)岩。(1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