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学知识点

质量管理学知识点

质量管理学知识点
质量管理学知识点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1)产品和服务的特性给定的规格要求,通常是定量化要求-技术标准2)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期望-顾客需求。

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企业标准化:企业为了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过程中获得最佳秩序而从事制定、实施一整套标准的活动。

质量管理小组(QC)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质量认证:由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的权威机构对组织产品质量或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证实的活动。

质量功能展开(QFD):把顾客对产品的需求进行多层次的演绎和分析,最终转化为产品的设计质量,是一种新产品开发的质量工具

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是一种可靠性分析的重要定性方法,按照一定格式有步骤的分析每一个部件、单元可能产生的故障模式,每一种失效模式对系统的影响及失效后的严重程度,是一种失效因果关系分析。

产品质量波动:在生产实践中,即使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加工方法、测试手段、生产环境等条件都相同,生产出来的一批产品的质量特性值也并不完全相同,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过程能力:指工序过程中生产出合格产品的能力,也是指过程在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即人员、材料、机器设备、方法、环境、检测等质量原因充分规范化,处于稳定控制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保证工序过程质量的能力。

质量检验: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三检制:是指“自检”“互检”“专检”三者相结合进行的一种检验制度,“自检”是指生产者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按样图、工艺或合同中规定的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的活动;“互检”是指生产者之间对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相互之间进行检验的活动;“专检”:是指由专业检察人员进行的检验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管理者和全体员工都应根据不同岗位,识别各自的顾客理解并确定顾客当前或未来的需求,满足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2领导作用:确定企业同意的宗旨和期望,创造并保持员工能充分参与并实现企业目标的内部环境。

3全员参与:提高满意度、忠诚度,充分、资源参与能创造收益,良好运作

4过程方法: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过程,通过控制能获得可预测、具有一致性的改进结果

5管理的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企业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6持续改进: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在所有层次实现改进能使企业提高反应能力、业绩、竞争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决策

8互利的供应商关系:二者良好合作能增强其创造价值的能力,优化资本和资源,对市

场和顾客的要求联合做出快速反应,均获益。

质量管理的三个历史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三种职能分开。有人专职制定标准;有人专职负责制造;有人专职按照标准检验产品;存在:如何经济科学的制定质量标准、怎样防止在制造过程中产生不合格品、全部成品检验可行度的问题

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在指导思想上,由以前的事后把关转变为事前预防;在控制方法上,广泛深入地应用数理统计的思考方法和检验方法;在管理方式上,从专职检验人员把关转移给专业质量工程技术人员控制。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2)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各部门各个环节,3)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管理、技术、操作人员;4)质量管理方法多样化

企业标准化构成要素:技术标准体系(主体,企业内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反应企业内各类标准间的层次和相互关系及标准的数量等)、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质量管理小组(QC)类型:

1问题解决型:攻关型QC小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操作者;解决技术难题;投入资源多)、现场型(操作者;改进产品质量、工艺,降低能耗;是能持之以恒改进的基础)、管理型(管理人员;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管理水平)、服务型(服务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和社会效益,服务现场)

2创新型:创新的思维方式、方法,开发新刹那品、工具、工艺已实现预期目标的课题ISO 9000族的四项核心标准:

-ISO 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通俗的语言阐释了质量管理领域所用属于的概念,以八项基本原则为框架,基础,保证组织持续成功

-ISO 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供组织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的提供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产品的能力时应用,增强顾客满意

-ISO 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持续成功的管理一种质量管理方法》以八项基本原则为基础,为组织在复杂、要求更高的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获取持续成功提供管理指南。还采用过程方法提高相关方的满意度。

-ISO 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审核的基本原则、审核方案的管理、环境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的实施以及对其审核员的要求提供指南ISO 9000族标准的特点:

1标准的通用性更强(所有产品类别、不同规模、类型组织)

2标准内容更先进,指导性更强

3强调以顾客为关注焦点,进而关注顾客的顾客,并考虑了所有相关方的利益和要求,将顾客满意或不满意的信息的监控作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重要手段。

4强调对各部门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的划分、计划、协调,从而使组织有效的、有秩序的开展各项活动个,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5强调领导是关键

6强调以预防为主,消除不合格潜在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从而降低成本

7突出持续改进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以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要求,达到顾客满意

8强调全体员工的参与及培训确保员工素质能满足工作要求病是每个员工都有较强的质量意识。

9采用过程方法,是标准的逻辑性功能更强

10以文件化的模式实现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克服人治的弊端,在嘴角国内工作途径

下达到内部法制化管理,减少管理被动引起的内耗。(计划-实施-评价-改进)11由关注程序向关注结果转变,强调结果至关重要

12标准概念明确,语言通俗易懂,易于理解翻译和使用,并用概念图形式表达属于之间的逻辑关系

13提高了与环境管理体系等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相容性

质量认证制度的意义:

有利于消费者选购商品;有利于产品质量提高;促进组织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国家计量水平提高;减少重复检验,节约试验费用;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组织信誉;利于国家宏观管理;降低组织产品责任风险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作用:

1有理论与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

2为提高组织运作能力提供了有效方法(过程方法,持续改进框架,增加了顾客和其它相关方满意的机会)

3有利于增进国际贸易消除贸易壁垒:国际范围内互认并纳入合格评定程序

4有利于组织的持续改进和持续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5减少社会重复检查费用经过认证组织,就可以避免不同的供方实施重复的第二方审核。

企业自产与外购的选择:

1经营环境分析:企业所在行业的整体状况、发展态势、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企业产品的社会需求现状及未来预测、竞争对手的决定

2市场供应情况:某种零部件的社会供应能力、价格、质量等,企业要建立潜在供应商档案,并随时维护

3企业自身情况:实力、核心业务、发展战略,衡量外购的风险和自产的优势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谨慎审视自身,评价需要和期望

供应商的质量控制:

1产品设计和开发阶段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

1)设计和开发策划阶段

2)试制阶段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要求供应商提供样品,批量小库存少,供货及时、价格要求宽松,通过四方面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

A与供应商共享技术和资源:签合同后,提供技术文件

B对供应商提供的样件的质量检验:全数检验或抽样检验

C对供应商保证能力的初步评价:质量、价格、供货的及时性、信誉

D产品质量问题的解决:改进、妥协、更换供应商

2批量生产阶段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

A对供应商质量保证能力的监控:(定量分析的方法)防止质量下降,确保质量实现顾客满意;与供应商发现共同改进的机会寻找改进切入点,在更高层次上创造价值B质量检验的管理:对进货检验(重点)的管理及对供应商的检验工作进行适当的评价和控制。要防止由于异常因素影响产生的突发性波动批的产品使用。在采购产品入库或投产前进行进货检验,要视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核对性检查。

C库存质量控制:进入企业仓库的采购产品的质量控制:到货控制(验收,检查产品标识)、入库前检查(合格证明、数量、包装、质量、规格型号、检验记录)、入库手续(通知采购、财务人员,入库或生产线、登记)

供应商业绩评定的主要指标:

1供应商的产品及服务质量

产品质量(产品实物质量水平-主要性能指标;检验质量-批次合格率、零部件让步接收

情况、质量问题重复出现情况;产品寿命-三包期内未故障数)、服务质量(售前服务质量-供应商的业务人员与企业相关部门沟通交流;售中-及时保质保量,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售后-出现问题后供应商的反应速度、处理了态度和问题解决的结果)

2订货满足率和交货及时率:决定企业生产计划的完成与否。与供应商建立供货档案,签署契约明确违约责任

企业如何对供应商进行动态管理:

针对供应商的不同业绩表现分级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是企业不断优化供应商队伍、强化供应链质量优势的有效手段。对供应商点数为一的情况A类供应商的订单交配为100%,继续与其维持紧密的合作关系;B类供应商的订单交配为100%,但需开发该外购件的新供应商;如果此供应商为C、D类,应尽快更换供应商。

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的核心思想(基本原理是质量屋):注重产品从开始的可行性分析到产品生产都是以顾客需求为驱动,强调将顾客的需求明确的转变为产品开发的管理者、设计者、制造工艺部门及生产计划部门等有关人员均能理解执行的各种具体信息,从而保证企业最终能生产出符合顾客需求的产品

质量功能展开的构成:

包括狭义的质量功能展开和综合的质量功能展开(质量、技术-成为障碍的技术问题、成本-制定各费用项目和零部件的计划、和可靠性展开)

质量功能展开的特点:

1质量功能展开的整个过程是以满足顾客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每一个阶段的质量屋输入和输出都是顾客的需求驱动的

2在整个质量功能展开系统中,各个阶段都是将顾客需求转化成管理者和设计人员能明确了解的指标信息

3质量功能展开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需要什么和怎么满足

4质量无是建立质量功能展开的基础工具

质量功能展开的意义:

1有助于企业争取把握顾客的需求,并将这戏需求转化为可操作的规范信息

2有助于打破公司机构部门间的隔阂,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

3质量功能展开与其他质量保证方法构成了完整的质量工程概念

4最终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质量屋的质量需求展开过程:

1获知顾客需求:A原始数据:顾客关于商品要求的信息,以文字形式表述B属性数据:提出原始数据的顾客的所属特征-年龄

2变换质量需求:对整理的原始数据考察并以此为基础遵循自己的语言描述、不拘泥于形式、不问其抽象程度等要领提取需求项目;转换成质量需求

3分析质量需求:记载卡片上,将相同内容摒弃,内容相近的整理

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目的:

分析产品中每一个潜在的故障模式,并确定其对产品所产生的故障影响,根据故障分析,进一步真多故障原因和故障机理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从而提高产品的可控性。

故障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用途:

1其结果可确定单点件和重要件的单点故障和薄弱环节,发现设计生产中的薄弱环节,有助于设计人员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措施

2协助确定可靠性单点件和重要件(改进设计、可靠性增长、生产质量控制的重要对象) 3为产品的检验程序、故障试点设置、维修分析、保障分析提供依据可谓维修性分析、测试性分析、安全性分析保障性分析等提供信息。

波动的类型及特点:

1正常波动:有随机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这些随机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大量存在,对产品质量经常发生影响,但它所造成的质量特征值波动往往比较小,一般情况下这种质量波动在生产过程中是允许存在的。

2异常波动:有系统原因引起,并非大量存在,不经常产生影响,而一旦存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就比较显著。由于这些原因引起的质量波动大小和作用方向一般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或倾向性,因此比较容易查明、预防和消除。不允许存在。

波动的影响因素:

1人:操作者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文化素养、熟练程度和身体素质等

2机器:机器设备、工具夹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态等

3材料: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外观质量等

4方法:加工工艺、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正确程度等

5测量:测量设备、试验手段、测试方法

6环境:工作场地的温度、湿度、含尘度、照明、噪音、震动等

保持产品稳定性均值过程的能力:

当生产处于稳定状态时,产品质量分布特性图往往呈现正态分布,波动分布的分布中心值,称为均值,数据离散程度由标准差西格玛表示,西格玛越小,说明过程的产品特征值的波动小,加工精度搞,即过程能力强。在实际计算中,常以样本值估计参数值。

质量检验过程:

1)准备:熟悉规定要求,选择检验方法,制定检验规范。

2)测量或试验:按以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观察、测量、试验、得到需要的量值和结果。

3)记录:对测量的条件、得到的量值和试验过程中的技术状态予以记录

4)比较和判定:将测量或试验得到的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从而判定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

5)处理:对合格品放行,对不合格品做出返工、返修或报废处理。对批量产品,决定接受还是不接受,对接收的批产品,还要进一步做出全检、筛选或报废的处理。

质量检验主要职能:

1)鉴别职能:依据产品或服务的规定(如标准、产品样图、工艺流程等),采用相应的测量、检查方法,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特性进行度量,判断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鉴别职能是质量检验各项职能的基础。

2)把关职能:对鉴别发现的不合格品,实现严格把关,确保不合格品不会进入产品生产流程,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把关职能是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

3)预防职能:主要表现在A首件检验和巡回检验:预防批量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B进货检验、中间检验和完工检验:既起把关作用、也起预防作用,是对前过程的把关。C过程能力的测量和控制图的使用:观察过程状态是否稳定,预防不稳定的生产状态出现,防止大批不合格品的发生。4)报告职能

质量检验方式:

1按检验的数量划分:A全数检验:对所考虑的产品集合内每单位产品被选定的特性都进行检验B抽样检验:从所考虑的产品集合中抽取若干产品进行的检验

2按质量特性值:A计数检验B计量检验

3检验的方法:A理化检验:应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产品进行的检验B感官检验:依靠人的感觉器官对质量特性或特征做出评级和判断

4按检验后检验对象的完整性:A破坏性检验:是指被检产品被检验后本身就不复存在

或不能再使用了,其只能采取抽样检验方式B:非破坏性检验:指检验对象被检验后仍然完整无缺

5按检验地点:A 固定检验:指在生产单位设立固定的检验点B流动检验:检验人员直接去工作地点检验

6检验目的:A验收检验:确定批或其他一定数量的产品是否可接受的检验B监控检验:即过程检验C监督检验:是用户、受托的第三方机构或具有监督职能的管理不能对检查对象实施的检验活动,是第三方检验

7检验方式:A第一方检验:生产方检验B第二方检验:买方检验、验收检验C第三方检验:监督检查

质量检验的基本过程:

1进货检验:对采购的原材料、辅料、外购件、外协件及配套件等入场时的检验

2过程检验:即工序检验,是对原材料投产后陆续形成成品之前的每道工序上的制品所做的符合性检验

3完工检验:即最后检验,是对某一车间加工活动结束后的半成品或装配车间装配完成后的成品进行的检验

不合格产品的管理内容:规定对不合格产品的判定和处置的职责和权限;当发现不合格品时,应依据不合格的管理程序及时进行标示、记录、评价、隔离和处理;通报与不合格品有关的职能部门,不要是也应通知客户。应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不查清不合格产品不放过,不查清责任者不放过,不落实改进措施不放过”。

六西格玛概念:

1统计学解释:西格玛在统计学上用来表示标准差,用以描述总体中的个体离均值的偏离程度。对于连续可计量的质量特性而言,西格玛越大,说明数据的离散性越大,对同一质量特性而言,西格玛控制在不同的范围之内,就意味着失误和缺陷数量的多少,显示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六西格玛的不合格品率或差错率仅为3.4PPM,即100万个产品中只有3.4个不合格,意味着卓越的管理、强大的竞争力和忠诚的顾客。

2管理含义:

A实施六西格玛并不是一定要达到六西格玛管理水平的质量,而在于对过程进行突破性的改进和创新

B六西格玛是一套系统的业务改进方法体系,是旨在持续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实现顾客满意的管理方法,从而提高质量和服务、降低成本、缩短转运周期、最终达到顾客完全满意,增强企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六西格玛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主线,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利用对数据和事实的分析,改进提升一个组织的业务流程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一套灵活、综合的管理方法体系。

DMAIC模型将六西格玛项目的实施分为五个步骤:

1界定:是识别顾客要求、确定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就是要明确亚解决的问题,找准需要改进的产品或过程,决定实施改进项目需要的资源。

2测量:是六西格玛项目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没有测量,也就没有改进,其是定义缺陷,收集和管理有关产品或过程现状的数据,确定改进目标。

3分析:主要是分析测量阶段收集的数据,确定和检验组织可能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最难以预见的阶段。

4改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步骤,包括你定改善方案,对方案进行试验、持续改进,达到或超过顾客的期望要求。

5控制:是将主要变量的偏差控制在许可范围之内,其核心是保持所取得的成果,防止

流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识别顾客:顾客的识别,即首先解决谁是企业的顾客问题。顾客是“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如消费者、委托人、最终使用者、零售商、受益者和采购方。对于企业来说,有时候其顾客是单一的顾客,比较容易识别;有时候接受企业产品的组织和个人需要通过一定中间环节,如批发商或中间商、在这种情况下,批发商、中间商、最终使用者都成了组织的客户,顾客识别需要认识到”顾客是多种角色组成的阵容“。在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事实和改进的适当阶段,管理者代表或高层管理者可以组织跨职能的质量管理小组(综合各职能部门的意见,对顾客进行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利用“头脑风暴法”(迅速列出明显的顾客,接着还会出现一些补充客户)来回答“谁是外部顾客‘这一问题。

识别顾客的需求:解决顾客真正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的问题。顾客的需求是不断变化、多种多样的,为了对这些需求进行研究,

可以将顾客需求进行分类:表达需求、真正的需求、感觉的需求、文化的需求。

1)表达的需求与真正的需求:顾客通常从他们的视角、用他们的语言来表述他们的需求,例如,顾客购买产品,顾客可能会就他们希望购买的商品表述他们的需求,然而,他们真正的需求是产品能够提供的服务。若不能掌握两者之间的差异,会造成错觉,把表面的东西作为真正的东西,造成决策的错误。

2)感觉的需求:顾客很自然的在其感觉的基础上陈述他们的需求,其中一些感觉是与产品有关的,而其他的似乎与产品毫无关系,这种需求有时候不合理甚至疯狂,但它确实是顾客的一种需求,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该对这些需求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3)文化的需求:有时候顾客的需求超出了产品或服务质量特性的范围,还包括其他更广泛意义上的属于文化模式的因素,企业应对此加以重视。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质量管理:

1全面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企业管理者要及时用技术规范或其他形式的企业语言表达顾客需求,并在企业内部进行有效沟通,以保证顾客的需求得到实现和满足2确保企业的各项目标能够体现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企业在策划和实施质量目标时,应以顾客满意为出发点,充分考虑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3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整个企业中得到沟通,企业的全部活动均应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目标

4有计划地、系统的测量顾客满意度,并对测量结果采取改进措施

5处理好与顾客的关系,力求顾客满意

6对关注客户的榜样进行鼓励和奖章

自学考试_00153质量管理学_复习资料全

自考“质量管理学” 名词解释题汇总(1) 1、质量: 根据国家标准GB/T6583—94,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2、实体: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产品,也可 以是组织、体系、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3、产品:某一活动和过程的结果。 4、产品质量:反映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5、真正质量特性: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 6、代用质量特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 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 7、过程: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8、质量环: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 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9、质量管理:国家标准GB/T6583—94 给质量管理下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 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10、质量管理学: 关于质量的一般规律、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通俗地说,就是研究产 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过程客观规律的学科,既涉及经济学、管理学 等社会科学,又涉及数学、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并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属于“边缘学科”。 11、五方受益者: 顾客、职工、所有者、供方、社会 12、全面质量管理: 国家标准( CB/T6583—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对全面 质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 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 管理途径。”具体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均能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

2014质量管理学基础复习题

一、填空 1. 质量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 )、(生产制造过程 )和 ( 服务过程 )。 2. 可以用量具、仪表进行测量而得出的连续型数值称为:(计量值 )。 3. 不可以用量具、仪表进行度量的,一般用计数的方法得到的非连续性的 正整数值称为:(计数 值 )。 4. 描述直方图的特征数据有两个 ,一个是(平均值X )另一个是(标准偏差S )。 5. 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人、(材料 )、设备、(方法)、环境和检验等方面因素 的影响。 6. 我们将5M1E 的微小变化所产生的误差称为 (正常原因 ),引起这种误差的因素称 为(偶然性原因)。 7. 我们将5M1E 的大变化所产生的误差称为 (系统误差 ),引起这种误差的因素称 为(系统性原因)。 8. 因果图大体上有三种类型,既(问题分解型)、(原因罗列型)和(工序分类 型)。 9. 当变量x 增大时,变量y 却有减小的趋势,说明两变量之间呈 (强线性负相关)关 系。 10. 表示(相邻观察数据)相差的绝对值被称为移差,计算公式是: ( )。 11. 控制图采用3 b 为控制界限,是因为在该点(错发警报)的错误和(漏发警报 ) 的错误造成的总损失最小 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C P =( “冃% J "分二“佃 )。 16. 当1.00

质量管理学试题答案(1)知识讲解

质量管理学 一、理解卓越绩效模式要点 卓越绩效模式指的是: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使组织和个人得到进步和发展,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为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造价值,并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 卓越:方方面面无短板,持续保持竞争力,管理成熟,方法多样,理念先进。绩效:在公司战略领导下,进行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评估,绩效激励,并不断循环。 模式=理念+系统+方法。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一:大质量,强调持续改进和满足顾客要求。 卓越绩效的实质,卓越绩效准则是全面质量管理(TQM)的一种实施框架,是对以往全面质量管理实践的标准化、条理化、和具体化;是经营质量的管理标准的成功途径,事实上的企业管理国际标准。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二:利益相关方、长短期利益的平衡。 五大利益相关方指的是:股东,顾客,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社会。卓越绩效模式要求均衡地考虑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利益,卓越绩效是一种卓越经营的哲学和方法,旨在使五大利益相关方综合满意,为五大利益相关方创造平衡的价值,追求利益相关方的和谐共赢。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三:非规定性、开放性和发展的管理框架 卓越绩效模式为组织提供了一种构建企业TQM、追求卓越的有效的系统管理框架,对于框架的要求是非规定性的,企业应该采取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并不断创新。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四:诊断式的评价旨在发现组织之最强和最需要的改进;而管理体系审核是对一般过程的合格评定,重在发现与规定要求的偏差。 卓越绩效模式为测评组织TQM的实施,测评组织经营管理的成熟度提出了一个测量诊断仪。管理就是不断地把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固化的过程,固化成文件、制度、程序、标准等,使之可以重复持续地进行。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五:学习循环,突破自我,超越对手和标杆,追求卓越。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之六:组织成功的路线图:以卓越的过程创取卓越的结果 绩效管理是主线。 领导是关键,战略作导向,关注两个面:外面市场、里面顾客,资源是基础,测量分析与改进不间断,以卓越的过程使得卓越的结果得实现。 理解卓越绩效模式之六:组织成功的路线图:以卓越的过程创取卓越的结果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请从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2分,共20分。)1.D;2.A;3.A;4.B;5.D;6.A;7.D;8.A;9.A;10.B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D)的重要性。 A.组织B.预测C.预防D.计划 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是由马克斯·韦伯提出来的。其中“理想的”是指现代社会( A )组织形式。 A.最有效和合理的 B.最符合需要的C.最经济和合理的D.最先进科学的 3.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A)。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活动结合起来。 A.管理系统B.评估工具C.指标体系D.激励手段 4.在预测过程中,如果缺乏或难以获取足够数据的资料,而主要运用个人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这时需要采用(B)。 A、时间序列法 B、定性预测法 C、定量预测法 D、简单平均法 5.某公司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万元,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本年度产品定单为10000件。据此,单位可变成本降到(D)元/件时才不至于亏损。 A.300B.130C.60D.30 6.企业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A)。 A、权责利关系 B、实现企业目标 C、分工合作关系 D、一项管理职能 7.在管理人员选聘的测试办法中,考查人员事先不拟订谈话形式和内容的框架,而是以漫谈形式让备选人员自由发挥的方法是(D )。 A、即席发言 B、无领导小组讨论 C、结构式面谈 D、非结构式面谈 8.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A)不能直接起到激励的作用,但能防止人们产生不满情绪。 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 C、成就因素 D、需要因素 9.全面质量管理体现了全新的质量观念,它强调(A)。 A.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B.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也是检验出来的 C.产品的服务质量D.产品的最终检验过程 10.协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主要指的是(B)。 A.正式途径内的关系B.正式途径外的非正式关系 C.上下级之间的关系D.工作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二.判断正误(下列各题有对有错,对的划√;错的划×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专项计划是为完成特定任务的计划,是某项重要项目的特殊安排,所以在拟订时不必考虑综合计划。× 2.在目标设立过程中,目标要略低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保证企业经过一定努力能够实现。目标过高,会因无法完成任务而使职工丧失信心。×2.×在目标设立过程中,目标要略高于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能力 3.当能够收集到足够可靠的数据资料时,运用时间序列法是可取的。√ 4.管理幅度越大,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多,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4.×管理幅度越大,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少,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 5.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正比关系。√5.×也就是说,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关系 6.组成领导班子的成员,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即由不同的知识水平的人,按照一定的比

质量管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质量管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为使质量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是( )。 A.质量管理 B.质量保证 C.质量控制 D.质量体系 2.日本被誉为战略型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使用的武器就是( )。 A.资源 B.技术 C.垄断 D.质量 3.提出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14个要点的质量管理专家是( ) A.戴明 B.休哈特 C.石川馨 D.费根堡姆 4.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认证标志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5.在ISO9000族标准中,其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度的标准是( ) A.ISO9000 B.ISO9001 C.ISO9004 D.ISO19011 6.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的最终责任是面向( ) A.管理层 B.一线员工 C.外部顾客 D.内部顾客 7.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全部活动的总和,其含义为( ) A.质量体系 B.质量职能 C.质量控制 D.质量保证 8.在PDCA 管理工作方法中,关键是( )。 A.P 阶段 B.D 阶段 C.C 阶段 D.A 阶段 9.我国第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系列标准是( )。 A.GB/T 19000—ISO9000 B.ISO9000 C.GB/T —19000.1—ISO9000-1 D.GB/T19002—ISO9002 10.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的阶段是( ) A.SQC 阶段 B.质量检验阶段 C.TQC 阶段 D.TQM 阶段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质量管理 2.质量改进 3.产品质量 4.质量控制 5.顾客满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质量检验的功能。 2.简述质量改进的程序。 3.简述引起质量变异的两类原因(按性质)。 4.简述质量监督的重要意义。 四.计算题(每题10) 某零件内径尺寸公差为025 .001.020+-φ ,加工100件以后,得到x =20.011,S=0.005, 求工序能力指数。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质量管理学考试复习重点

质量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1、“3C”是指变化、顾客和竞争。 2、质量:一组固有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 3、质量特性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类:①技术或理化方面的特性。这些特性可以用理化检测仪器精确测定。例如机械零件的耐磨性、汽车的耗油量;手表的防水、防震;②心理方面的特性; ③时间方面的特性;④安全方面的特性;⑤社会方面的特性。 4、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成了四大类①服务②软件③硬件④流程性材料 5、狩野纪昭讨论了三种主要的质量特性:① 魅力特性指如果充足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足也不会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② 必须特性是指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兴奋和满意,但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的那些质量特性;③线性特性是指那些提供得越充分就越能导致满意,而越不充分就越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例如,商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 6、“大质量”观认为①产品是所有类型的产品;②过程包括制造、支持和业务在内的所有过程;③质量被视为经营问题;④顾客是所有受影响的人,不论内外。 7、促进重视质量的主要原因有:①科学技术的增长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更提出了对质量重视的严格要求;②政府对于质量的管制;③消费者权益运动日益高涨;④在质量方面的国际竞争日益增强。 8、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9、在质量管理活动中频繁地应用着三个管理过程,即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这些过程称为“朱兰三步曲”。在质量管理“三步曲”中,质量计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10、全面质量管理(TQM)是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的最高境界。ISO8402:1994将其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足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1、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效。包括高质量、低成本、高收益、顾客忠诚和员工的活性化。主要表现在:①高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最直接的成效;②高质量会意味着更低的成本;③高质量会带来更高的收益;④全面质量管理为组织造就忠诚的顾客;⑤全面质量管理还为组织造就了活性化的雇员。 12、当前,质量正在日益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关注的焦点。 13、质量成本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以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 14、质量成本可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 15、内部故障成本是交货前发现的不良有关的成本。包括:①废品损失;②返工费;③复检和筛选费;④停工损失;⑤不合格品处理费等。 16、外部故障成本是产品到达顾客手中之后发现的与不良有关的成本。包括:①保修费;②索赔费;③诉讼费;④退货费;⑤降价费等。 17、预防成本是指为了使故障成本和鉴定成本保持最低而发生的成本。在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与内部故障成本成反比。 18、质量成本计算方法有:①质量成本法,这一方法着重于质量成本分析;②过程成本法; ③质量损失法 19、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质量检验阶段②统计质量控制阶段③全面质量管理阶段。1956年美国的费根堡姆首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QC)”概念。

质量管理学_尤建新_试卷2 --人造板质量控制--课件 ppt 期末考试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试卷(B卷) 2006 - 2007 学年第 1 学期 课号:010378 课程名:质量管理学考试考查: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得分 1.质量的好坏由谁来评判?() A、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B、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 C、质量管理机构 D、质量认证机构 2.判断商品质量的优劣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A、品牌 B、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的满足程度 C、价格 D、性价比 3.“Juran质量螺旋曲线”包含()个环节 A.13 B. 12 C. 10 D. 9 4.下列关于2000版ISO 9000族标准说法正确的是() A. 通用性加强 B. 增加了程序文件的数量 C. 与环境、安全等管理体系难以兼容 D. 是对20世纪90年代的ISO 9000族标准进行局部修改而形成 5.将企业在废次品上发生的成本比作“矿中黄金”的质量管理专家是()A.Feigenbaum B. 石川馨 C. Juran D. Crosby 6.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企业应确立一名()A.质量管理专职人员 B. 质量管理经理 C. 内审员 D. 管理者代表 7.排列图又被称为() A.帕累托图 B. 分类法 C. 石川图 D. 相关图 8. 计算过程能力指数是以过程质量特性值服从()为假设前提的。 A.F分布 B. 指数分布 C. 正态分布 D. 威布尔分布 9.在制作直方图时,如果分组过多,容易出现() A.偏态型 B. 平顶型 C. 双峰型 D. 锯齿型

10.可靠性指标和技术性能指标的主要区别在于() A.复杂性 B. 时间性 C. 可行性 D. 客观性 二多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得分 1.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主要解决了质量检验阶段的那些不足?() A.操作与检验职能没有分化 B. 事后检验 C. 全数检验 D. 破坏性检验(判断质量与保留产品之间发生矛盾) E. 缺乏管理分工 2.下列属于质量保证成本的费用项目是() A.质量奖励费 B. 专职检验和计量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基金 C. 事故分析处理费D. 诉讼费 E. 产品降级损失 3.下列属于质量策划的输入的因素有() A. 组织的战略 B. 对法律法规要求的评估 C. 对产品性能数据的评估 D. 过去的经验教训 E. 已识别的改进机会 4.PDCA循环的工作程序包括()。 A计划 B.执行 C.控制 D.检查 E.改进 5.在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时,需要考虑() 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交付及以后的活动 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D.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E.外部审核方要求 三是非题:10分(每小题2分)得分 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的目的是形成一套体系文件。()2.人的因素(如心理的、社会的)不属于工作环境范畴。()3.计量抽样方案的优点在于手续简便、费用节省,且无需预先假定分布律。()4.当产品进入偶然失效期时,产品寿命分布服从指数分布。()5. 若点子全部处于控制界限内,但出现7个点子连续上升,则判断过程不稳定。() 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得分 1.ISO 9000族标准提出那些质量管理原则?这些原则以哪一条原则为核心,为什么?

管理学基础名词解释新编

1.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2.外部环境:民族文化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便成为影响管理活动的外部环境. 3.管理职能:即是管理的职责的权限。管理职能有一般职能和具体职能之分。 4.决策: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系统的目标,在占有信息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客观的条件,提出各种备选的行动方案,借助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从中选择出一个最满意的方案,以之作为目前和今后的行动指南。 5.协调:即和谐,指企业的一切工作都能配合得适当,以便于工作使企业的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并有利于企业取得成功。 6.组织的效率:指组织活动达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 1.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1)工厂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试验;3)谈话研究;4)观察试验。: 2.行为科学: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寒舍环境中人的千米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组织行为学: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4.企业再造:企业再造的实施方法是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为手段,以顾客中长期需要为目标,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规模发生质的变化。 5.管理理论的丛林: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6.案例教学:经验学派所谓的经验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 7.企业文化: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8.战略管理:根据对企业经营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总的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并且制定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战略,使企业达到经营宗旨和经营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动。1.计划工作: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所需达到的具体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目标:是组织在一定时期要达到的具体成果,它是为实现组织目的或宗旨而提出的。3.策略:拽确立组织的基本长期目标,合理分配必需的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 4.政策:拽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 5.程序:规定了如何处理那些重复发生的问题的方法、步骤。6.规则:是对具体场合和具体情况下,允许或不允许采取某种特定行动的规定。 7.规划:是综合性的计划,是这实现既定目标、政策、程序、规则、任务分配、执行步骤、使用资源以及其他要素的复合体。8.预算:作为一种计划,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9.专项计划:又称专题计划,是指这完成某一特定任务而拟订的计划. 1.企业目标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的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 2.企业经营思想: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指导思想的理念。3.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4.目标分解:是把企业的总目标分解成各部门的分目标、个人目标,使企业所有员工都乐于接爱企业的目标,并且在完成这一目标中承担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1.预测:是对尚未发生、目前还不明确的事物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协助管理者掌握情况,选择对策。2.宏观经济预测:是对社会总供求、经济增长速度、物价指数,就业善等有关国民经济发展总体状况的分析和推断,它主要是为政府制定经济和社会民展规划、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等服务的。3.微观经济预测:主要是指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所作的各种经济预测。 4.市场预测:是企业制定新产品开发计划、生产计划、生产准备计划、财务收支计划的前提和基础。 5.定性预测:指依靠人的知识的经验,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作出定性的描述。 6.定量预测:指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定量。 1.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2.战略决策:指事关企业兴衰成败、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大政方针所作的决策。 3.战术决策:指为了实现战略目标而作出的带有局部性的具体决策。 4.业务决策:指属于日常活动中有前提高效率和效益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的决策。

质量管理学重点

1、质量:根据国家标准GB/T 6583—94,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2、实体: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它可以是活动和过程,也可以是产品,也可以是组织、体系、人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3、产品:某一活动和过程的结果。 4、产品质量:反映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 5、真正质量特性:直接反映顾客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 6、代用质量特性:企业为了满足顾客期望和要求,相应地制定产品标准、确定产品参数来间接地反映真正质量特性。 7、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8、质量环: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9、质量管理:国家标准GB/T 6583—94给质量管理下的定义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10、质量管理学:关于质量的一般规律、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通俗地说,就是研究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过程客观规律的学科,既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又涉及数学、数理统计等自然科学,并且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属于“边缘学科”。11、五方受益者:顾客、职工、所有者、供方、社会。12、全面质量管理:国家标准(CB/T6583—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对全面质

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加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具体地说,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为中心,全体职工以及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使组织、全体成员和社会均能受益,从而使组织获得长期成功和发展。13、三全一多样: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的概括。它是指: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和多方法的质量管理。14、标准:国家标准GB/T 39351—83对标准所下的定义是:“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15、标准化:国家标准GB/T 3951—83对标准化下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16、质量信息:反映企业产品质量和产供销各个环节的基本数据、原始记录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反映处理的各种情报资料。它是质量管理的耳目,也是一项重要的资源。17、产品责任:制造者、销售者对用户使用该产品造成的伤亡、损害事故所应承担的法

质量管理学期末试题二及答案

质量管理学期末小测(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为使质量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是____。 A.质量管理 B.质量保证 C.质量控制 D.质量体系 2.日本被誉为战略型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使用的武器就是______。 A.资源 B.技术 C.垄断 D.质量 3.田口方法是一种_____的方法。 A一次性设计 B.稳健性设计 C.容差设计 D.参数设计 4.采购的质量职能就是为产品提供一种_____的保证。 A.“早期报警”B.“中期报警” C.“晚期报警”D.“警钟常鸣” 5.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就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所进行的正式评价就是_____。 A.过程审核 B.管理评审 C.质量审核 D.计划审核 6.在PDCA管理工作方法中,关键是____。 A.P阶段 B.D阶段 C.C阶段 D.A阶段 7.把收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意见、观点、想法和问题,按它们之间的相互接近关系加以归类,汇总的一种图示技术是_____。 A.树图 B.因果图 C.亲和图 D.矩阵图 8.将过程、产品和服务质量同公认的处于领先地位的竞争者的过程、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比较,以识别自身质量改进机会的方法,称为_____。 A.标杆法 B.分层法 C.调整法 D.统计法 9.质量监督是对产品进行宏观管理的_____。

A.非常措施 B.重要手段 C.一般要求 D.重要原则 10.质量法制是_____。 A.关于产品质量和权利、义务、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关于质量检查评审的一系列的方法的制度 C.关于《产品质量法》的简称 D.关于质量监督的重要法律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质量环 2.质量改进 3.产品质量 4.质量职能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质量信息的分析与评价。 2.简述质量改进的程序。 3.设置质量控制点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在采购阶段进行质量管理。 2.试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 12345678910 A D B A B D C A B A 二.名词解释。 1.质量环是指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又称为质量螺旋或产品寿命周期。

北邮远程 质量管理学基础 第一次作业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100.0分) 1. 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要通过用户的使用来评价。 2. 1.正确 2.错误 知识点:第一次阶段作业第一组 学生答案:[A;] 标准答 案: A; 得分:[1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3. QC小组活动是日本式质量管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4. 1.正确 2.错误 知识点:第一次阶段作业第一组 学生答案:[A;] 标准答 案: A; 得分:[1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1. 质量特征值是以数值表示的数量化的质量特征。 2. 1.正确

2.错误 知识点:第一次阶段作业第二组 学生答案:[A;] 标准答 案: A; 得分:[1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1. 适宜的质量体系应能满足现实质量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而有效的。 2. 1.正确 2.错误 知识点:第一次阶段作业第二组 学生答案:[A;] 标准答 案: A; 得分:[1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1. 用以分析质量特性与原因关系的图叫因果图。 2. 1.正确 2.错误 知识点:第一次阶段作业第三组 学生答案:[A;] 标准答 案: A; 得分:[1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1. (错误)标准偏差表示数据与质量标准的差异程度。 2. 1.正确 2.错误 知识点:第一次阶段作业第三组 学生答案:[A;] 标准答 案: B; 得分:[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1. (错误)偶然因素是指对产品质量偶然起作用的因素。 2. 1.正确 2.错误 知识点:第一次阶段作业第四组 学生答案:[A;] 标准答 案: B; 得分:[0]试题分 值: 10.0 提示: 1. 排列图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抓质量的关键性问题。 2. 1.正确

质量管理学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质量管理(一) 试卷 (课程代码 00153)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自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l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小质量”观把质量视为 A.技术问题 B.经济问题 C.经营问题 D.管理问题 2.构成现代质量管理的各种模式的精神实质是 A.全面质量管理 B. 卓越绩效模式 C.IS09000族标准 D.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3.表示组织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的是 A.组织的使命 B.组织的宗旨 C.组织的核心价值观 D.组织的愿景 4.通过“排除故障”或采取“纠正行动”使过程恢复到原有的水平,这样的行动是 A.质量策划 B.质量保证 C.质量控制 D.质量改进 5.在传统的生产和服务领域,尤其是在高竞争的市场上,主要的组织绩效测量指标是 A.质量 B.成本 C.产量 D.时间

6.为设备加润滑油、定期检查、日常维护等,属于 A.预防性维修 B.纠正性维修 C.强制保养 D.生产性维修 7.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认证标志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8.商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餐饮菜肴的味道属于 A.魅力特性 B.必须特性 C.线性特性 D.非线性特性 9.欧洲质量奖的逻辑模型中的第一要素是 A.过程 B.领导 C.战略 D.资源10.在顾客关系管理的重要环节中,确定组织与顾客关系的前提是 A.明确顾客接触要求 B.有效的投诉管理 C.全面分析顾客关系价值 D. 寻求战略伙伴与联盟11.在对顾客满意度数据进行分析时,主要用于高级分析的技术是 A.边际分析 B.方差分析 C.数据语义分析 D. 频数分析

质量管理学期末试题一及答案

质量管理学期末小测(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质量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 A.管理 B.控制 C.质量 D.评审 2.“在质量大提的保护下生活”是著名质量管理学家朱兰博士提出的。朱兰是___。 A.英国人 B.美国人 C.日本人 D.中国人 3.我国第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系列标准是_____。 A.GB/T19000—ISO9000 B.ISO9000 C.GB/T—19000.1—ISO9000-1 D.GB/T19002—ISO9002 4.质量责任制是企业建立经济责任制的____。 A.根本环节 B.关键环节 C.首要环节 D.最终环节 5.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全部活动的总和,其含义为_____。 A.质量体系 B.质量职能 C.质量控制 D.质量保证 6.销售后的质量管理主要指的是_____。 A.售后的附加利益 B.售后信息反馈 C.售后服务 D.售后消费引导 7.在PDCA管理工作方法中,关键是_____。 A.P阶段 B.D阶段 C.C阶段 D.A阶段 8.把收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意见、观点、想法和问题,按它们之间的相互接近关系加以归类,汇总的一种图示技术是_____。 A.树图 B.因果图 C.亲和图 D.矩阵图 9.企业赢得“货币选票”的最基本条件就是______。 A.赢利 B.品牌 C.特色 D.质量 10.1903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认证标志,即用BS字母组成的_____。 A.风筝标志 B.蝴蝶标志 C.小鸟标志 D.钻石标志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标准化 2.质量体系 3.质量控制点 4.因果图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成本质量的构成。 2.简述成本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3.简述质量监督的重要意义。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何在企业中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实施系列标准。

最新质量管理学期末考试1

《质量管理学》模拟样卷二 一、选择题(16%) 1、质量的好坏由谁来评判?…………………………………………………………() A、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B、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 C、质量管理机构 D、质量认证机构 2、判断商品质量的优劣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A、品牌 B、顾客的期望和需求的满足程度 C、价格 D、性价比 3、如果产品存在瑕疵,担保人应承担…………………………………………………() A、产品质量民事责任 B、产品质量刑事责任 C、产品质量审核责任 D、产品质量行政责任 4、工序检验费用属于………………………………………………………………………() A、预防成本 B、内部损失成本 C、鉴定成本 D、外部损失成本 5、兴趣点质量可以导致……………………………………………………………………() A、没有时,顾客产生不满 B、没有时顾客产生强烈不满 C、具有时顾客满意度增长 D、具有时顾客满意度大幅度增长 6、按认证内容要求来划分,质量认证可以分为…………………………………………() A、国家认证、区域性认证和国际认证 B、强制性认证和自愿申请认证 C、安全认证、合格认证、环境认证、卫生和健康认证 D、企业自我认证、第二方认证和第三方认证 7、控制图中表明生产过程质量失控是……………………………………………………() A、所有样本点都在控制界限内 B、位于中心点两侧的样本点数相近 C、接近中心线的样本点较多 D、样本点程周期性变化 8、按检验的质量特性值划分,检验方式可以分为………………………………………() A、记数检验和计量检验 B、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 C、理化检验和感官检验 D、破坏性检验和非破坏性检验 二、是非题(7%) 1、ISO9000是质量保证标准……………………………………………………………() 2、全面质量管理所采用的方法不包含质量检验………………………………………() 3、质量成本的概念最早由J.M.Juran提出……………………………………………() 4、产品质量是工作质量综合反映………………………………………………………() 5、QC小组最早起源于日本………………………………………………………………() 6、由于设备故障引起的质量波动属于系统性波动…………………………………() 7、“6σ管理”由摩托罗拉公司提出,本质是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三、简单题(40%) 1、简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的主要进步和存在问题。 2、简述质量管理的八条原则?并以第一条原则为例说明在质量管理实践中运用的收益。 3、什么是审核?什么是第二方审核?质量审核应遵循哪些原则?

质量管理学基础考前复习提纲

《质量管理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 (复习时请到综合练习题及教材中去寻找答案) 一、填空 1.质量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生产制造过程) 和(服务过程)。 2.可以用量具、仪表进行测量而得出的连续型数值称为:(计量值)。 3.不可以用量具、仪表进行度量的,一般用计数的方法得到的非连续性的正整数值称为: (计数值)。 4.产品质量散差从数理统计的观点加以分类,可以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和( 平均值、标准偏差)。 5.描述直方图的特征数据有两个,一个是(平均值X)另一个是(标准偏差S)。 6.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人)、(材料)、( (设备)、(方法)、(环境)和( 检验)等方面 因素的影响。 7.我们将5M1E的微小变化所产生的误差称为(正常原因),引起这种误差的因素称为( 偶 然性原因)。 8.我们将5M1E的大变化所产生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引起这种误差的因素称为( 系 统性原因)。 9.因果图大体上有三种类型,既(问题分解型)、( 原因罗列型) 和( 工序分类型)。 10.当变量x增大时,变量y却有减小的趋势,说明两变量之间呈(强线性负相关)关系。 11.表示(相邻观察数据)相差的绝对值被称为移差,计算公式是:。 12.控制图采用3σ为控制界限,是因为在该点(错发警报)的错误和(漏发警报)的错 误造成的总损失最小。 13.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有照片)。 14.U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有照片)。

15.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连续3点中有2点超过2 线,被称为:( 接近)。 16.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连续11点中有10点在中心线同一侧,被称为:( 偏差)。 17.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C P= 有照片)。 18.当1.00

《质量管理学》题库

《质量管理学》题库(第十章) 第十章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一、单项选择题 1. 审核是一项基于()的活动,是对审核证据进行收集,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A 审查核实 B 审核证据 C 证实评价 D 纠正处理 答案:B 较易 2. 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是()。 A 审核信息 B 质量信息 C 审核证据 D 质量记录 答案:C 较易 3. 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计准和进行评价的结果是

()。 A 审核结果 B 结果证实 C 审核评价 D 审核发现 答案:D 较易 4. 确定审核应完成的事项是()。 A 审核计划 B 审核策划 C 审核目的 D 审核宗旨 答案:C 较易 5. 在审核分类中,按审核主体划分可分为()。 A 第一、二、三方审核 B 质量审核、环境审核 C 内部、外部审核 D 体系、产品审核 答案:C 较难 6. 在质量认证制度中,按规定的试验方法对产品的样品

进行试验,以证明样品符合标准或技术规范的全部要求属于()。 A 市场抽样检验 B 企业现场抽样检验 C 形式试验 D 抽样试验 答案:C 较易 7. ( )是指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 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 A 质量检督 B 质量检验 C、质量检查 D 质量审核 答案:D 较难 8. 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认证的有效期是 ( ) A 1年 B 2年 C 3年 D 没有 答案:C 较易 9. 明确与审核活动有关的原则应该通过()确定。 A 真实性和规范性 B 独立性和系统性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培训教材(DOC 185页)

质量管理基础知识 培训教材 第一章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质量常用术语 1、质量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要求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顾客 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4、顾客满意 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5、体系(系统)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6、管理体系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7、质量管理体系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8、质量方针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9、质量目标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10、最高管理者 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11、质量管理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12、质量策划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13、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 14、质量保证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15、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16、持续改进 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机会的过程是一个持续过程,该过程使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其结果通常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17、组织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18、相关方 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19、产品 过程的结果。有下述四种通用的产品类别: 1)服务(如运输); 2)软件(如计算机程序、字典); 3)硬件(如发动机机械零件); 4)流程性材料(如润滑油)。 20、程序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21、特性 1)物理的(如:机械的、电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特性); 2)感官的(如:嗅觉、触觉、味觉、视觉、听觉); 3)行为的(如:礼貌、诚实、正直); 4)人体工效的(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 5)功能的(如:飞机的最高速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