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文史(二)考试大纲

古文史(二)考试大纲

古文史(二)考试大纲
古文史(二)考试大纲

北宋初期文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宋初“三体诗”和晏殊词。学习要求:①准确了解宋初诗风和文风的整体面貌及其基本走向;②重点掌握王禹偁诗歌、西昆体诗歌的创作特征;③重点掌握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

识记:①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②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理解:“白体”。

应用: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二)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

识记:①《西昆酬唱集》;②杨亿的生平;③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理解:①西昆体;②晚唐体。

应用:①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②林逋诗歌的特点。

(三)晏殊的令词

识记:①晏殊的生平;②《珠玉词》。

应用: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欧阳修、王安石以及梅尧臣、苏舜钦等的文学创作。学习要求:①识记并理解有关北宋中叶诗文革新的情况;②重点掌握欧阳修的各体文学创作成就,深入理解他在诗文革新中的领袖地位;

③重点掌握梅尧臣和苏舜钦诗歌创作的特点,深入理解他们对宋诗风格的影响;④重点掌握王安石的各体文学创作成就;⑤翔实理解曾巩、苏洵和苏辙散文创作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

(一)欧阳修的文学贡献

识记:欧阳修的生平。

理解:①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②《秋声赋》的艺术特点。

应用:①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②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③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④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

(二)梅尧臣和苏舜钦

识记:①梅尧臣的生平;②苏舜钦的生平。

理解: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

应用:①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②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

(三)王安石的文学成就及其他

识记:王安石的生平。

理解:①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对词境的开拓;②王令诗歌的特点。

应用:①王安石散文的特点;②王安石诗歌的创作成就;③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

(四)曾巩、苏洵和苏辙

识记:“三苏”。

应用:①曾巩散文的艺术风格;②苏洵散文的特点;③苏辙散文的特点。

苏轼的文学成就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均为重点内容。学习要求:①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全面把握苏轼各体文学创作的成就,深入理解苏轼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②重点掌握苏轼散文创作的成就;③重点掌握苏轼诗歌创作的成就及其对宋诗风格形成的重大贡献;④重点掌握苏轼词创作的成就及其对词体发展的重大贡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苏轼的生平。

(一)苏轼的散文成就

理解:苏轼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应用:①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②苏轼散文的总体特色。

(二)苏轼的诗歌创作

识记:①“东坡体”;②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

理解:苏轼诗歌分前、后期。

应用:①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②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苏轼词的革新意义

理解:苏词的超旷高远襟怀。

应用:①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的贡献;②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③苏词的创作风格;

④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

庭坚与江西诗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黄庭坚和江西诗派的诗歌。学习要求:①识记并理解有关江西诗派的情况;②重点掌握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创作特色;③重点掌握陈师道和陈与义诗歌创作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江西诗派。

(一)黄庭坚的诗与词

识记:①黄庭坚的生平;②“山谷体”。

理解: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

应用:①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艺术特色;②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

(二)陈师道和陈与义

识记:①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②“后山体”;③“简斋体”。

理解:陈与义诗分前、后期。

应用:①陈师道“后山体”的艺术特征;②陈与义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③陈与义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④“简斋体”的艺术独特性。

柳永与北宋词坛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北宋词的创作。学习要求:①翔实了解北宋词的发展演变情况,熟知北宋词坛重要词家词作;②重点掌握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以及晏几道、贺铸、朱敦儒的词创作成就,深入理解他们在北宋词坛的地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北宋词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及各期代表词人。

(一)柳永的慢词

识记:柳永的生平。

应用:①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对词境的开拓;②柳永对词体的开拓;③柳永词的艺术特点;④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二)秦观、晏几道和贺铸

识记:①秦观的生平;②晏几道的生平;③贺铸的生平。

应用:①秦观词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②晏几道词作的艺术特点;③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

(三)周邦彦及其清真词

识记:周邦彦的生平。

理解:周邦彦词的集大成。

运用: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

(四)李清照和朱敦儒

识记:①“易安体”;②“樵歌体”;③李清照的生平;④朱敦儒的生平。

理解:李清照词分前、后期。

应用:①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②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③朱敦儒词作的艺术特点。

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辛弃疾的词创作。学习要求:①真切理解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辛派词人创作的联系;

②重点掌握辛弃疾的词创作成就,深入理解他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③扎实把握其他辛派词人的创作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①辛弃疾的生平;②“稼轩体”。

(一)辛词的题材内容

应用:辛词题材内容的主体及其多样性。

(二)辛词的艺术成就

应用:辛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

(三)辛派词人

识记:①张元幹的生平;②张孝祥的生平;③陈亮的生平。

应用:①张元幹词的特点;②张孝祥词的特点;③陈亮词的特点;④刘过词的特点。

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陆游和杨万里、范成大的诗歌。学习要求:①全面了解南宋中叶诗文创作概况;②重点掌握陆游诗歌创作成就,掌握他的词作、散文的创作特点;③重点掌握杨万里、范成大的诗歌创作特色。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中兴四大诗人”。

(一)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

识记:陆游的生平。

理解:陆游散文的特点。

应用:①陆游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期的主要特点;②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③陆游词作的特色;④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多样风格。

(二)杨万里和范成大

识记:①“诚斋体”;②杨万里的生平;③范成大的生平。

理解:杨万里的“活法”诗。

应用:①“诚斋体”的艺术特色;②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三)朱熹与南宋散文

识记:朱熹的生平。

理解:①朱熹诗歌的特点;②朱熹散文的特点;③南宋中叶散文之两派;④南宋各体散文的一般特征;

⑤南宋“小品文”概况。

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姜夔、吴文英以及张炎、史达祖等南宋清雅词派的创作。学习要求:①识记并理解南宋清雅词派的特征和概况;②重点掌握姜夔、刘文英的词创作成就,深入理解他们在词史上的地位;③翔实理解张炎、史达祖、周密、王沂孙等清雅词人的创作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南宋中后期的清雅词派。

(一)白石词

识记:姜夔的生平。

应用:①白石词的情思内涵;②白石词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词史的贡献。

(二)梦窗词

识记:吴文英的生平。

理解:吴文英“论词四标准”。

应用:①梦窗词的分类及其情感内涵;②梦窗词的艺术特色。

(三)史达祖、周密、王沂孙、张炎等

识记:《词源》。

应用:①史达祖咏物词的艺术特点;②周密的词风特征;③王沂孙咏物词的特点;④张炎的词风及其在词史上的意义。

南宋后期文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刘克庄的文学成就以及“永嘉四灵”、“江湖诗派”的诗歌创作。学习要求:①全面了解南宋后期文学创作概况;②重点掌握刘克庄的诗、词创作成就;③翔实把握“永嘉四灵”的诗歌创作特征、“江湖诗派”的诗歌艺术追求以及文天祥等爱国作家的文学创作情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南宋后期文学大势。

(一)永嘉四灵

识记:“永嘉四灵”。

理解:“四灵”与晚唐诗歌的关系。

应用:“永嘉四灵”诗歌的艺术特点。

(二)刘克庄与江湖诗派

识记:①刘克庄的生平;②“江湖诗派”的主要诗人。

理解:①刘庄诗歌分前、后两期;②“江湖诗派”及其诗歌的艺术追求。

应用:①刘克庄诗歌的艺术特点;②刘克庄词的艺术特点;③戴复古诗歌的特点。

(三)文天祥与遗民作家

识记:文天祥的生平。

理解:①汪元量诗歌的思想内涵;②刘辰翁词作的特点。

应用:文天祥诗、文、词的思想情感内涵。

辽金文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元好问的文学成就和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学习要求:①翔实了解辽代文学、金代文学的概况;②重点掌握元好问的诗、词创作成就及其诗歌思想;③重点掌握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的改作及其艺术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辽代文学

识记:①耶律倍及其《海上诗》;②耶律洪基及其《题黄菊赋》;③契丹女诗人萧观音、萧瑟瑟;④汉族诗文作家赵延寿、王鼎。

理解:①辽代文学创作概况;②寺公大师《醉义歌》;③辽代诗文体现着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

(二)金代文学的发展

识记:金初文坛作家构成。

理解:①金代文学发展大势;②金初主要诗文作家;③“国朝文派”及其主要诗文作家;④金代后期主要诗文作家。

(三)元好问

识记:元好问的生平。

理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体现的审美追求和诗学观念。

应用:①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②元好问词作的特点;③元好问的文学成就。

(四)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识记:诸宫调。

应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的改作及其艺术特点。

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元代杂剧发展概况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乔吉等作家的杂剧创作。学习要求:①翔实了解元代杂剧创作的发展概况(包括元杂剧的体制、分类、发展分期、各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以及元杂剧兴盛的原因等);②重点掌握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乔吉等作家的杂剧创作成就;③熟悉主要作家代表作品的故事情节、思想倾向、人物设置和艺术表现手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元杂剧的兴盛及其基本面貌

识记:“元曲四大家”。

理解:①元杂剧的体制;②元杂剧分为五类。

应用:①元杂剧兴盛的原因;②元杂剧发展分为前后两期及各期代表作家作品。

(二)前期作家白朴、马致远等

识记:①白朴的生平创作;②马致远的生平创作。

理解:①纪君祥及其《赵氏孤儿》;②郑廷玉及其《看钱奴》;③康进之及其《李逵负荆》;④石君宝及其《秋胡戏妻》。

应用:①白朴《梧桐雨》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特色;②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特色;③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创作特色。

(三)元代后期杂剧作家

识记:①郑光祖的生平创作;②宫天挺的生平创作;③乔吉的生平创作;④秦简夫的剧作。

理解:元代后期杂剧发展态势。

应用:①郑光祖《倩女离魂》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②宫天挺《范张鸡黍》的思想内容;③乔吉《两世姻缘》的情思内涵和艺术特色;④秦简夫《东堂老》的内容和特点。

关汉卿与王实甫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均为重点内容。学习要求:①全面了解关汉卿、王实甫的杂剧创作,理解他们在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②重点掌握关汉卿及其《窦娥冤》的创作成就;③重点掌握王实甫及其《西厢记》的创作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

识记:①关汉卿的生平、性格;②关汉卿的创作及其分类。

理解:①公案剧《鲁斋郎》、《蝴蝶梦》的思想深刻性;②妇女生活剧《救风尘》的思想

内容;③历史剧《单刀会》艺术特点;④关汉卿杂剧题材内容的特点。

应用:①《窦娥冤》的故事渊源及关汉卿的改作;②《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及其悲剧性。

(二)王实甫和《西厢记》

识记:①王实甫的生平创作;②“董西厢”;③“王西厢”。

应用:①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的故事演变;②王实甫《西厢记》的剧情和体制;③王实甫《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元代散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元代散曲创作概况以及关汉卿、马致远、乔吉、张可久、张养浩等的散曲创作。学习要求:①识记并理解有关元代散曲的形制、一般风格等情况,翔实了解元散曲的发展演变及其主要作家作品;②重点掌握关汉卿、马致远、乔吉、张可久、张养浩等的散曲创作成绩。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元散曲的创作情况和基本特点

识记:①散曲及其形制;②小令(叶儿)、套数(散套)、带过曲。

理解:①元代散曲创作分前、后两期;②元代散曲创作的豪放、清丽两种主要风格;③元代散曲的语言风格。

(二)前期散曲作家作品

识记:①元代前期散曲作家的构成;②元代前期散曲的代表作家。

应用:①关汉卿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②王和卿散曲的风格特征;③马致远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三)后期散曲作家作品

识记:①元代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②张养浩的生平。

应用:①张养浩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②乔吉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③张可久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宋元南戏和话本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宋元南戏和话本。学习要求:①翔实了解宋元时期南戏和话本的创作概况,以及有关南戏和话本的一般知识;②重点掌握南戏作家高明及其《琵琶记》的创作成就;③重点掌握“四大传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④重点掌握宋元话本小说和讲史话本的艺术表现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南戏和“四大传奇”

识记:①南戏;②“《永乐大典》戏文三种”;③“四大传奇”。

理解:①南戏产生的年代;②元代南戏创作概况。

应用:①南戏与杂剧在体制上的区别;②“荆刘拜杀”四大传奇各自的剧情及艺术特点。

(二)高明和《琵琶记》

识记:高明的生平。

应用:①《琵琶记》的主旨和剧情;②《琵琶记》的人物形象塑造;③《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三)宋元话本

识记:①话本;②宋代“说话”四家;③元代讲史话本的存留情况。

理解:“讲史”和“小说”的区别。

应用:①宋元话本小说的分类和保存;②宋元话本小说的一般艺术特征;③元代话本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的内容和特点;④讲史话本的一般艺术特点;⑤讲史话本的依傍史实与艺术虚构。

元代诗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元代诗文创作。学习要求:①翔实了解元代诗文发展概况,以及各

个时期主要的作家作品;②理解和把握元代中期是元代文学发展的高峰;③重点掌握刘因、戴表元、虞集、揭傒斯、杨维桢、张翥等诗文作家的创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元代诗文发展三期。

(一)元代前期诗文

识记:①耶律楚材的生平;②郝经的生平;③刘因的生平性格;④戴表元的生平;⑤赵孟頫的生平。

理解:①元代前期诗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代表作家;②赵孟頫对元代诗风转变的意义。

应用:①耶律楚材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特点;②郝经的文学观念及其诗歌创作特点;③刘因诗、词的艺术特点;④戴表元的诗歌主张及其诗歌创作特点。

(二)元代中期诗文

识记:①“元诗四大家”;②姚燧的生平;③虞集的生平;④揭傒斯的生平;⑤黄溍的生平;⑥马祖常的生平。

理解:①元代中期诗文发展的两个阶段;②元代中期的文风和文学追求;③元代中期诗文创作繁荣概况;④虞集的文论与文风。

应用:①姚燧散文的特点;②虞集的诗论及其诗歌创作特点;③揭傒斯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④黄溍的文论及其散文创作特点;⑤马祖常诗歌的思想内容。

(三)元代后期诗文

识记:①铁崖体;②杨维桢的生平;③萨都剌的生平;④张翥的生平;⑤戴良的生平。

应用:①元代后期诗文创作概况;②杨维桢诗歌的特点;③萨都刺诗歌的特点;④张翥诗、词的特点;

⑤戴良诗、文的特点。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均为重点内容。学习要求:①识记并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分别代表着“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的最高成就;②识记并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各自的素材来源、成书过程和主要版本;③重点掌握《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各自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④重点掌握《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各自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①“历史演义”小说;②“英雄传奇”小说。

(一)《三国演义》

识记:①罗贯中的生平创作;②《三国演义》的主要版本。

理解:《三国演义》的素材来源和成书过程。

应用:①《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②《三国演义》的文学成就及其影响。

(二)《水浒传》

识记:《水浒传》的两个版本系统及其主要版本。

理解:①《水浒传》的素材来源和成书过程;②《水浒传》的作者问题。

应用:①《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②《水浒传》的文学成就及其影响。

西游记和金瓶梅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均为重点内容。学习要求:①识记并理解《西游记》和《金瓶梅》分别代表着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的最高成就;②识记并理解《西游记》的素材来源、成书过程和主要版本;③识记并理解《金瓶梅》的主要版本及其作为第一部文人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的文学史意义;④重点掌握《西游记》和《金瓶梅》各自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⑤重点掌握《西游记》和《金瓶梅》各自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①神魔小说;②世情小说。

(一)《西游记》

识记:《西游记》的主要版本。

理解:①《西游记》的素材来源和成书过程;②《西游记》的作者问题。

应用:①《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内涵;②《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

(二)《金瓶梅》

识记:①《金瓶梅》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②《金瓶梅》的主要版本。

理解:①《金瓶梅》的成书时间;②《金瓶梅》的作者问题。

应用:①《金瓶梅》的主要内容及其社会思想意义;②《金瓶梅》的艺术成就及其对中国小说发展的贡献;③《金瓶梅》的文学影响。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三言”、“二拍”。学习要求:①整体把握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创作

概况;②重点掌握“三言”、“二拍”的思想价值和文学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拟话本。

(一)冯梦龙的“三言”

识记:①《红白蜘蛛》;②《六十家小说》;③《清平山堂话本》;④《熊龙峰刊四种小

说》;⑤冯梦龙的生平;⑥冯梦龙整编的文学作品;⑦“三言”。

理解:冯梦龙的思想和文学主张。

应用:①“三言”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②“三言”的艺术特色。

(二)“二拍”及其他拟话本

识记:①凌濛初的生平;②“二拍”;③“二拍”是文学史上最早由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专集;

④《今占奇观》;⑤明末清初的其他白话短篇小说。

理解:“二拍”的艺术成就弱于“三言”。

应用:“二拍”的主要内容及其社会思想意义。

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明代的杂剧和传奇创作。学习要求:①全面扎实地了解明代杂剧和传奇的创作概况;

②重点掌握徐渭以及康海等杂剧作家的创作成就;③重点掌握汤显祖以及沈璟等传奇作家的创作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明代戏剧包括杂剧和传奇两种类型。

(一)徐渭与明代杂剧

识记:①朱权《太和正音谱》及其杂剧创作;②朱有燉的杂剧创作;③徐渭的生平创作。

理解:①明代初期的政治环境与其时杂剧的题材内容;②明代中后期杂创作概况;③王九思《杜甫游春》;④徐复祚《一文钱》;⑤王衡《郁轮袍》;⑥冯惟敏《僧尼共犯》;⑦孟称舜《桃花人面》。

应用:①康海《中山狼》与明代杂剧的演变;②徐渭《四声猿》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二)明代的传奇

识记:①明代“传奇”;②吴江派;③临川派;④《曲律》;⑤《元曲选》;⑥《六十种曲》;⑦《盛明杂剧》。

理解:①明代前期传奇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家作品;②明代中期传奇的新变及三大传奇的思想内容;

③明代后期传奇创作繁荣概况及主要作家作品;④“汤沈之争”。

应用:沈璟曲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传奇创作。

(三)汤显祖和《牡丹亭》

识记:①汤显祖的生平和思想个性;②“临川四梦”;③临川派其他作家的传奇作品。

理解:《紫箫记》、《南柯记》、《邯郸记》的主要内容。

应用:①《牡丹亭》故事来源与汤显祖的改作;②《牡丹亭》的人物塑造;③《牡丹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

明代散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明代散文创作。学习要求:①全面把握明代散文的发展演变概况以及各时期的主要流派、代表作家作品;②重点掌握归有光与唐宋派、袁宏道与公安派、钟惺与竟陵派以及宋濂、刘基、李贽、张岱等的散文创作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明代散文创作成就概况。

(一)宋濂、刘基与明初散文

识记:①台阁体散文及代表作家“三杨”;②宋濂的生平;③刘基的生平;④《郁离子》。

理解:宋濂的文学思想。

应用:①宋濂散文创作的成就;②刘基寓言性杂文的特点。

(二)归有光与唐宋派散文

识记:①唐宋派;②《唐宋八大家文钞》;③归有光的生平。

理解:唐宋派的文学主张。

应用:归有光的文学主张及其散文创作。

(三)公安派与晚明时期的小品文

识记:①“小品”与小品文;②李贽的生平思想;③公安派;④竟陵派;⑤《诗归》;⑥张岱的生平。

理解:①李贽“童心说”;②公安派“性灵说”;③钟惺、谭元春的文学主张。

应用:①李贽散文的创作个性;②袁宏道小品文的创作成就;③竟陵派小品文的艺术特征(以钟惺小品文为例);④张岱小品文的艺术特色。

明代诗歌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明代诗歌创作。学习要求:①全面把握明代诗歌的发展演变概况以及各时期的主要诗歌流派、文学社团和代表作家作品;②重点掌握高启、李东阳、前七子、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以及复社、几社的诗歌思想和诗歌创作;③翔实了解明代散曲和民歌创作和发展概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明代诗歌创作成就概况。

(一)高启与明前期诗

识记:①高启的生平;②“台阁体”与“性理诗”;③李东阳的生平;④茶陵诗派。

理解:明代前期诗歌创作大势。

应用:①高启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②李东阳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二)明中期的诗坛盛况

识记:①李梦阳的生平;②何景明的生平;③“前七子”;④“后七子”;⑤李攀龙的生平;⑥王世贞的生平;⑦《四溟诗话》。

理解:①明代中期诗歌发展盛况;②“吴中四才子”的思想;③唐寅诗歌的特点;④祝允明诗歌的特点;⑤文徵明诗歌的特点;⑥谢榛诗歌的特点。

应用:①李梦阳的诗歌主张及其诗歌创作;②何景明的诗歌主张及其诗歌创作;③李攀龙的诗歌主张及其诗歌创作;④王世贞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三)晚明诗歌

识记:①公安派;②竟陵派;③复社;④几社。

理解:①公安派的诗歌思想;②袁宏道诗歌的特点;③竟陵派诗歌的一般特征;④复社、几社共同的文学主张。

应用:陈子龙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四)明代散曲

理解:①明代散曲发展大势及创作概况;②朱有燉及其《诚斋乐府》;③康海、王九思的散曲与北方曲家豪迈质朴的风格;④王磐及其散曲创作;⑤陈铎及其散曲创作;⑥梁辰鱼及其散曲创作。

应用:冯惟敏散曲的创作特色。

(五)明代民歌

识记:①《挂枝儿》;②《山歌》。

理解:明代民歌的繁荣及文人的喜爱。

应用:《挂枝儿》、《山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清代诗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清代诗歌创作。学习要求:①全面把握清代前中期诗歌创作概况以及主要的诗学思想和代表作家作品;②重点掌握钱谦益、吴伟业、王士稹、袁枚、黄景仁的诗歌创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清初诗歌

识记:①“江左三大家”;②钱谦益的生平;③吴伟业的生平;④“梅村体”;⑤“南施北宋”。

理解:①钱谦益的思想性格;②吴伟业诗歌分为前、后期。

应用:①钱谦益的诗学思想及其诗歌创作;②“梅村体”的艺术特征。

(二)遗民诗

理解:①顾炎武诗歌的特点;②吴嘉纪诗歌的特点;③钱澄之诗歌的特点;④屈大均诗歌的特点。

(三)王士禛与康熙诗坛

识记:①“神韵说”;②《宋诗纪事》。

理解:①赵执信对王士禛诗论的辩驳;②宗宋诗人查慎行、厉鹗的诗歌创作。

应用:王士禛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四)乾嘉诗风

识记:①“格调说”;②“肌理说”;③“乾隆三大家”;④“性灵说”;⑤《随园诗话》。

理解:①乾嘉诗风的走势;②沈德潜“格调说”的内涵;③翁方纲“肌理说”的内涵;④赵翼、蒋士铨、郑燮的诗歌创作。

应用:①黄景仁诗歌的特点;②袁枚“性灵说”及其诗歌创作。

清代文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清代文章创作。学习要求:①全面把握清代前中期文章创作概况及其代表作家作品;

②重点掌握桐城派的古文理论及其创作成就;③掌握清代骈文复兴概况及汪中的骈文创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学者之文与文人之文

识记:“清初三大家”。

理解:①清初学者之文概况;②侯方域散文的特点;③魏禧散文的特点。

(二)桐城派古文

识记:①桐城派;②阳湖派;③《论文偶记》;④《古文辞类篡》。

应用:①方苞的古文理论及其古文创作;②刘大櫆古文创作的艺术特色;③姚鼐的古文理论及其古文创作。

(三)乾嘉学者之文

理解:①乾嘉学者对桐城派的批评;②钱大昕散文的特点。

(四)汪中与清代骈文的复兴

识记:《骈体文钞》

理解:清代骈文复兴的社会条件和学术背景。

应用:汪中骈文的特点。

清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清词。学习要求:①全面掌握清词发展演变概况,深入理解清词中兴;②重点掌握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的词学思想和艺术追求;③重点掌握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张惠言的词创作特色。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清词中兴。

(一)清初词坛

识记:①阳羡词派;②浙西词派;③陈维崧的生平;④朱彝尊的生平;⑤《词综》;⑥《词律》;⑦纳兰性德的生平。

理解:①阳羡词派的词学思想及其艺术追求;②浙西词派的艺术追求;③顾贞观《金缕曲二首》。

应用:①陈维崧词的艺术特点;②朱彝尊的词学思想及其词作的艺术特色;③纳兰性德词的艺术特点。

(二)常州词派

识记:①常州词派;②张惠言的生平;③《宋四家词选》。

理解:常州词派的词学思想和艺术追求。

应用:①张惠言词的艺术特点;②周济的词论及其词作的一般特点。

清代小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清代小说创作。学习要求:①全面了解清代小说发展演变概况以及主要作家作品,深入理解清代小说创作的繁荣;②重点掌握蒲松龄《聊斋志异》、吴敬梓《儒林外史》的思想意蕴和艺术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清代小说创作繁盛。

(一)清代小说家的文体意识和主体意识

应用:清代小说家的文体意识和主体意识。

(二)清代小说创作的繁荣

理解:①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小说《水浒后传》、《说岳全传》、《祷杌闲评》、《隋唐演义》;②世情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醒世姻缘传》、《平山冷艳》、《玉娇梨》、《好逑传》;③才学小说《镜花缘》;④神怪小说《西游补》、《绿野仙踪》;⑤话本小说《无声戏》、《十二楼》;⑥清代讲唱文学概况。

应用:①《醒世姻缘传》的社会意义;②《镜花缘》的思想意义;③李渔话本小说的特点。

(三)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识记:①蒲松龄的生平与《聊斋志异》创作;②《聊斋志异》的主要版本。

理解:《聊斋志异》的素材来源。

应用:①《聊斋志异》的思想意蕴;②《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四)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识记:①吴敬梓的生平与《儒林外史》创作;②《儒林外史》的主要版本。

应用:①《儒林外史》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蕴;②《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曹雪芹与《红楼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均为重点内容。学习要求:①识记并理解曹雪芹的家世、思想性格与其《红楼梦》创作;②重点掌握《红楼梦》的思想蕴涵及其悲剧意义;③重点掌握《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巅蜂之作。

(一)曹雪芹的家世、思想与《红楼梦》的成书

识记:曹雪芹的生平。

理解:①曹雪芹的思想性格与《红楼梦》创作;②《红楼梦》的版本系统。

(二)《红楼梦》的思想意蕴

理解:《红楼梦》思想内容的三个层次。

应用:《红楼梦》厚重深刻的思想蕴涵及其悲剧意义。

(三)《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应用:《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清代戏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清代戏剧创作。学习要求:①全面了解清代戏剧发展演变概况,以及主要戏剧流派和重要作家作品;②重点掌握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的思想意蕴和艺术成就;③翔实把握李玉的戏剧创作、李渔的戏剧理论和创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清代戏剧创作概况。

(一)清初戏剧

识记:清初戏剧三派。

理解:①苏州派戏剧的一般特点;②吴伟业、尤侗等“文人派”戏剧的一般特点。

应用:①李玉及其戏剧创作;②《清忠谱》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

(二)李渔的戏剧理论与创作

识记:《闲情偶寄》。

理解:李渔戏剧理论的主要内容。

应用:李渔的戏剧创作及其艺术特点。

(三)洪昇与《长生殿》

识记:洪昇的生平创作。

应用:①《长生殿》的思想蕴涵;②《长生殿》的艺术成就。

(四)孔尚任与《桃花扇》

识记:孔尚任的生平创作。

应用:①《桃花扇》的思想蕴涵;②《桃花扇》的艺术成就。

(五)清中期戏剧

理解:①清中期戏剧衰落的原因;②唐英、蒋士铨、杨观潮等的戏剧创作。

清代弹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清代弹词。学习要求:①全面了解清代弹词的创作概况,理解弹词的女性文学特征;

②重点掌握《再生缘》、《天雨花》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①弹词及其渊源、得名和基本特点;②清代弹词的两种不同面貌。

(一)可观的创作成就

理解:①清代弹词创作概况;②清代弹词的题材分类;③清代弹词发展的三个时期。

(二)独特的女性文学色彩

应用:清代弹词的女性文学特征。

(三)《天雨花》与《再生缘》

识记:陈端生的生平。

理解:《天雨花》的思想内容。

应用:《再生缘》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近代诗词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近代诗、词。学习要求:①全面了解近代诗、词的整体面貌及其发展走向,掌握主要诗歌流派及其代表作家作品;②重点掌握龚自珍、黄遵宪的诗歌创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①近代诗坛大势;②近代词的基本面貌。

(一)龚自珍与诗风新变

识记:龚自珍的生平和思想性格。

理解:近代诗风新变。

应用:龚自珍诗歌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二)宋诗派和同光体

识记:①宋诗派;②同光体。

理解:①宋诗派主要作家程恩泽、何绍基、郑珍等人的诗歌创作;②陈三立的诗歌创作;③宋诗派和同光体的共同特点。

(三)诗界革命与清末诗坛

识记:①南社;②王闿运与汉魏六朝诗派;③张之洞与唐宋派;④樊增祥、易顺鼎与晚唐诗派。

理解:①诗界革命;②康有为的诗歌创作;③丘逢甲的诗歌创作;④苏曼殊的诗歌创作;⑤秋瑾的诗歌创作。

应用:黄遵宪诗歌创作及其“新派诗”的特点。

(四)近代词的嬗变

识记:近代词论著作——刘熙载《艺概·词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况周颐《蕙风词话》、王国维《人间词话》。

理解:①蒋春霖词的特点;②顾春词的特点;③王鹏运词的特点;④文廷式词的特点;⑤王国维词的特点。

近代文的新生面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近代散文。学习要求:①全面了解近代散文的整体面貌及其发展走向,掌握主要文派及其代表作家作品;②重点掌握梅曾亮、曾国藩、梁启超的散文创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近代主要文派。

(一)经世文风的兴起

识记:①龚自珍是经世文风的开创者;②魏源、冯桂芬的经世文章。

理解:①经世文派的两个特点;②沈垚《记小皮受挞》。

(二)后期桐城派及湘乡派

识记:①“姚门四弟子”;②湘乡派。

应用:①梅曾亮的文论及其散文的艺术特色;②曾国藩的古文理论及其古文创作特点。

(三)从时务文到政论文

识记:“新文体”。

应用:梁启超“新文体”的特点。

近代小说与戏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近代小说。学习要求:①全面了解近代小说、近代戏剧的整体面貌及其发展走向,掌握各类小说创作的主要作家作品;②重点掌握石玉昆《三侠五义》、韩邦庆《海上花列传》、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等影响较大小说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近代小说繁荣的原因。近代小说最明显的特点是政治性和娱乐性。

(一)侠义小说与狭邪小说

识记:①侠义小说;②狭邪小说。

理解:①文康《儿女英雄传》;②俞万春《荡寇志》;③陈森《品花宝鉴》;④魏秀仁《花月痕》;

⑤俞达《青楼梦》。

应用:①石玉昆《三侠五义》的内容和特点;②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的内容和特点。

(二)清末小说诸派

识记:①“小说界革命”与新小说;②新小说的主要作家作品;③“谴责小说”;④“鸳鸯蝴蝶派”。

理解:①李宝嘉《官场现形记》;②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应用:①刘鹗《老残游记》的思想内涵;②曾朴《孽海花》的思想内涵。

(三)清末翻译小说

识记:清末翻译小说概况。

理解:林纾及其翻译的小说。

(四)清未戏剧演变与话剧诞生

识记:①昆腔剧种衰微,花部剧种发展;②花部的主要剧种。

理解:①京剧演变成熟过程;②京剧丰富的剧目;③近代戏剧改良运动;④汪笑侬改编的京剧;⑤“春柳社”与中国话剧的诞生。

古文史1基础知识

第一编先秦文学 第一章上古文学 1.“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出自《吴越春秋》;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吕氏春秋》。 2.保存神话较多的材料《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第二章《诗经》 1 汉代采诗说(关于诗经编订情况):班固《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天子。”;何休《春秋公羊传》“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天子。” 2《诗经》内容上分1.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之中《维天之命》、《武》、《载芟》《閟宫》 2.颂赞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 3.怨刺诗《民劳》、《桑柔》、《节南山》、《小弁》)、《北山》等; 4.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静女》、《野有蔓草》 5.征役诗《载驰》、《采薇》、《无衣》(看书P34-50)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1.《尚书》:上古之书,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以记言为主。 2.《春秋》:鲁国的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重大史实。上起鲁隐公元年(-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481),共二百四十年的史实。(《春秋》的记事极为简略,在记事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春秋》以一字为褒贬的写法和微婉含蓄的风格,对后代散文有不小的影响。)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以记言为主。记载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语录体散文。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编纂而成。传至汉代出现了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今天所见《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而成。 2.《墨子》:墨子及其弟子与后学在不同时期的著作,成书于战国中期。语录体散文,但少数篇章初论说文的规模。显示出由语录体象论说文过渡的痕迹。 3.墨家学派的主要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三表”又称“三法”。 4.《孟子》:孟子晚年和弟子编纂的书,全书包括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反映了孟子的基本思想:1.仁政2.道德修养“尽心、养性、诚心、寡欲”“浩然之气”“舍生取义”3.文艺见解“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5.《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 6.《荀子》:共有三十二篇,系汉代刘向编定。荀子主张“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荀子有《成相》和《赋篇》两篇韵文。清代卢文弓召《成相》为“后世弹词之祖”。 7. 韩非的主张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的寓言有“守株待兔”、“郑人买履”。 8.《吕氏春秋》以道家黄老学派的观点为主流。强调统一的思想。 第五章屈原和楚辞 1.屈原的作品:共二十三篇,包括《离骚》、《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天问》、《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出自《招魂》。 2.关于《离骚》的解释:司马迁“离忧”;班固“遭受忧愁”。 3.宋玉的作品有《招魂》、《九辩》、《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神女赋》、《对楚王问》。其中《九辨》被后人推崇为“悲秋之祖”(悲哉!秋之为气也。) 汉代文学:辞赋论说文诗歌史记与汉书 第二编汉代文学 第一章汉代辞赋 1.关于赋的解释:《文心雕龙》“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错误)。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汉书》:“不歌而诵谓之赋。”(正确的观点) 2.汉赋分为骚体赋和散体赋。骚体赋是从《离骚》发展而来与屈原一脉相承。内容大多是抒情言志。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服鸟赋》。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东方朔、刘向、刘歆、王褒、扬雄。东汉后期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3.枚乘的代表作品《七发》。它是汉赋发展史上一篇带有转折性的作品,它的显著特点是夸张铺叙。它

自考古代文学史二讲义

古代文学史二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 识记:①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②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理解:“白体”。 应用: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二)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 识记:①《西昆酬唱集》;②杨亿的生平;③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理解:①西昆体;②晚唐体。 应用:①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②林逋诗歌的特点。 (三)晏殊的令词 识记:①晏殊的生平;②《珠玉词》。 应用: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一节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 识记: 刘开、穆修:倡导复古和坚持写作古文,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宋初“三体诗”:白体、昆体、晚唐体 理解: 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主要诗人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 应用: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的贡献 1.王禹偁在诗、文两个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1)在诗的方面,他的五、七言古诗有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其近体诗、绝句则不乏平淡清远的格调; (2)在文的方面,他既能写古文,又是四六文的高手,但他尤其致力于倡导古文,改变五代以来的雕绘习气,始为古雅简淡之作。 2.王禹偁的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文在宋初重现,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第二节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 识记: 《西昆酬唱集》★ 杨亿等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共收诗人17位,其中杨亿、钱惟演、刘钧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杨艺生平:宋初著名文臣。作诗宗主李商隐、讲究辞采、风格典丽。以表现才学和功力,但亦不乏清峭感怆的讽刺之作。 西昆体: 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 西昆的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西昆”因创始人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西昆体讲究修辞,诗中大量用典,以学问为诗。

自考古代文学史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王禹偁:考点 1.白体:白体是宋初出现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李昉、 徐铉、王禹偁;白体学白居易,诗风平易晓畅。 2.简述王禹偁的诗歌创作成就:(1)促进宋初诗风变革。 (2)早年学习白居易的诗歌,侧重学习白居易的闲适 唱和诗。(3)贬官商周以后,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 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4)兼擅各体,五、七言古诗有 意效法白居易的平易诗风,近体诗、绝句不乏平淡清远 的格调。 3.在宋代顾问运动中,柳开是先驱者。(柳开、穆修等人的 倡导复古和坚持写古文,为后来宋代的古文运动开了头)4.王禹偁的散文: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 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文在宋初重现,成为欧 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5.宋初诗派: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学白居易,诗风

平易晓畅,主要诗人李昉、徐铉、王禹偁。 6.柳开:河北大名县,《河东先生集》。自觉地以恢复韩愈、 柳宗元古文的传统为己任。(1)反对五代浮艳文风(2)主张文道合一。(3)鼓吹复古(4)倡导质朴文风 黄庭坚:考点 1.黄庭坚的词无论豪放、旷达还是婉丽之作,都带有他的个性色彩,即:兀傲俊洁。(都带有的个性色彩) 2.黄庭坚:自号山谷道人,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称黄庭坚诗为‘山谷诗体’,严羽《沧浪诗话》将其列为‘山谷体’。 3.诗论黄庭坚诗歌的艺术特色:山谷体诗的基本特征(求生避熟,求雅脱俗)其艺术特点有三: (1)喜欢用拗句。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拗句、拗律的体制。(2)‘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长于点化铸造,富有思致和机趣。(3)风格生新瘦硬,兼有自然晓畅的一面。好奇尚硬,造语洗尽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拔,同时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

整理古文史——第三编

整理古文史——第三编(鸣谢365网友)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建安风骨 1 、建安诗坛的时间断限。 建安诗坛,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196 )下迄魏明帝太和六年(233 ),即汉末魏初时期文学。(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 2 、建安风骨形成的原因。 建安时代,汉末的动乱现实一方面给建功立业提供了可能,激发起士人们积极进取的强烈愿望,一方面又是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给士人带来岁月不居人生无常的深沉叹息。因此形成慷慨任气,以悲凉为美的风尚。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是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 第一节曹操与曹丕 1 、曹操生平及思想、性格。 曹操,字孟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曹操是一个注重实际的人,知道乱世用儒学不能及时奏效,所以用刑名法术之学。精通音乐、书法、围棋,为人简易。动乱板荡的时局,戎马倥偬的经历,统一天下的雄心,交织在他的诗歌中,形成了他古直悲凉、慷慨沉雄的艺术风格。 2 、曹操诗歌创作成就。 ①开创了文人" 拟乐府" 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 ②曹操的诗有一种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 3 、曹丕生平及感情特点。 曹丕,字子桓,三十一岁立为魏太子,三十四岁代汉自立。曹丕博学多识,感情敏锐而细腻,对人生苦短有特别强烈的凄怆感受,诗作中更倾向于对个体感情的体会与抒发。 4 、曹丕对七言计的贡献。 曹丕对七言诗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他的《燕歌行》二首,不仅为乐府产生一新体制,且为中国诗学开一新纪元。至曹丕始形成纯粹的七言诗。但还是逐句押韵形式,韵脚尚嫌单调繁促。 5 、曹丕诗歌的特点。

2018年10月自考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卷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试卷 (课程代码0053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苏舜钦的诗歌风格是 A.豪犷雄放 B.平淡瘦劲 C.生新瘦硬 D.沉博绝丽 2.王安石议论文的特点是 A.平易流畅,委曲婉转 B.结构严谨,析理透辟 C.雍容典雅 D. 纵横博辩 3.苏轼词的主要风格特征是 A.清丽典雅 B.思深辞丽 C.豪放旷达 D.清空婉约 4.陈与义的诗歌被称为 A.山谷体 B.后山体 C.简斋体 D.诚斋体 5.李清照后期词的风格是 A. 清丽淡雅 B.沉郁哀痛 C.清空骚雅 D.浓艳密丽 6.朱熹诗歌的主要特点是 A.以诗言事 B.以诗喻理 C.诗风豪放 D. 诗风典丽 7.元杂剧《赵氏孤儿》的作者是 A.白朴 B.乔吉 C.康进之 D.纪君祥 8.高明《琵琶记》的创作主旨是 A. 宣扬忠孝伦理观念 B.揭示官吏贪赃枉法

C. 提倡神仙道化思想 D.抒写离别相思之苦 9.元代讲史话本的艺术特点是 A. 说一故事而立有结局 B.悲喜连缀而贯通一体 C. 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 D.淋漓酣畅而声韵兼美 10. 赵孟颊《钱塘怀古》诗最具特色的是 A. 极富唐诗的意境与韵味 B.同于宋诗的警策与深致 C. 表现一种离黍麦秀之感 D.以见解超人的议论取胜 11.元代后期诗文创作的两大中心是 A. 江西和婺州 B.婺州和吴中 C. 大都和平阳 D.平阳和泽州 12. 除了《三国演义》以外,罗贯中还作有杂剧传世,名曰 A. 《冲漠子独步大罗天》 B.《黑旋风仗义疏财》 C. 《赵太租龙虎风云会》 D.《雌木兰替父从军》 13. 南戏觌范化和广泛流行后,“传奇”指称的是 A. 杂剧 B.明清中长篇小说 C. 散曲 D.明清中长篇戏剧 14. 汤显祖的传奇作品中,取材于唐人蒋防《霍小玉传》的是 A.《紫箫记》 B.《邯郸记》 C.《南柯记》 D.《牡丹亭》 15.“台阁体”散文的风格特点是 A. 醇深典正,浑穆雍容 B.雍容和雅,平易畅达 C. 平易自然,纡徐和缓 D.简练明快,笔力雄健 16. 下列作家中,长于记述家庭琐事而极富人情味的是 A.袁宏道 B. 李贽 C. 归有光 D.张岱 17. 明代前期散曲作家中,朱有燉影响最大,其散曲集曰 A. 《诚斋乐府》 B.《沜东乐府》 C. 《秋碧乐府》 D.《碧山乐府》 18.遗民诗人屈大均诗歌的主要特点是 A.闲适 B.雄直 C.绮丽D.险怪 19.以下诗句中,由赵翼创作的是 A.“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B.“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C.“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D.“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20.侯方域、魏禧和汪琬并称“清初三大家”,其最重要的创作成就是 A.诗歌 B.古文 C.小说 D.戏曲 21.下列作家中,既是阳湖派古文的代表人物,又是常州词派开创者的是 A. 张惠言 B.恽敬 C.侯方域 D.汪中 22.周济编选《宋四家词选》,“宋四家”指 A.晏殊、晏几道、柳永、欧阳修 B.周邦彦、李清照、朱敦儒、张孝祥

医古文

医古文考试大纲 (摘自《广东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考试大纲》,广东省中医药局编印,2004年) 一.目的: 掌握阅读古医籍的方法,培养理解中医药古文献文意和读出其学术信息与学术价值的能力。并从中了解相关的古代文化、医史文献和传统中医药知识,了解中医的思维方法和治学方法,开阔眼界,活跃思维,从而提高阅读古医籍文献的兴趣和钻研中医传统学术的能力。 二.教材: 《医古文阅读训练》(赖文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 三.内容 考试内容为以下六十则古代中医药短文的断句、文意理解、摘要、提炼观点和概括宗旨(详见每篇文选后的练习题)。 (一)周学海《读医随笔》 (二)程衍道《医法心传·自序》 (三)林珮琴《类证制裁·自序》 (四)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下·医非小道记》 (五)王孟英《归砚录·弁言》 (六)《医碥》赵林临序 (七)孙一奎《赤水玄珠·序》 (八)张杲《医说·神医·以医知名》 (九)桂超万《皇清例授文林郎先考羲桐府君传略》节选 (十)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二·傅山传》 (十一)李中梓《医宗必读·四大家论》节选 (十二)《重庆堂随便》杨照藜序 (十三)《存存斋医话稿》陈锦序 (十四)柯琴《伤寒论注·自序》节选 (十五)邵达《订补明医指掌自记》

(十六)吴谦等《医宗金鉴·正骨手法总论》 (十七)王孟英等《增补评注温病条辨·解儿难题词》 (十八)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记尝所治病二十三证》 (十九)《幼幼集成》梁玉序 (二十)《诊家正眼》尤侗合镌三书序 (二十一)陈修园《长沙方歌括·古文加减论》节选 (二十二)程林《医暇卮言·卷上》 (二十三)张子和《儒门事亲·水解》 (二十四)《药徴》跋 (二十五)吴崐《医方考·自序》 (二十六)《傅青主女科》祁尔诚序 (二十七)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卷一》 (二十八)王纶《明医杂著·处方药品多少论》薛已注 (二十九)朱肱《伤寒总病论·辩论》 (三十)陈修园《陈修园医书·十药神书注解·丁字保和汤》节选(三十一)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黄连》节选 (三十二)莫枚士《研经言·释喘》 (三十三)张介宾《质疑录·诸痛不宜补气》 (三十四)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痈疽叙论》 (三十五)吴鞠通《温病条辨·汗论》 (三十六)《临证指南医案·脾胃》华岫云按 (三十七)《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华岫云按 (三十八)绮石《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 (三十九)喻昌《医门法律·秋燥论》节选 (四十)吴师机《理瀹骈文·略言》节选 (四十一)张从正《儒门事亲·谤峻药》 (四十二)孙应科《寡刻跌损妙方启》 (四十三)张璐《张氏医通·诸失血证》节选 (四十四)《医贯》薛三省序 (四十五)赵献可《医贯·阴虚发热论》 (四十六)孙一奎《赤水玄珠医案·三吴治验》 (四十七)苏轼《盖公堂记》节选 (四十八)魏之琇《续名医类案·衄血》 (四十九)周振鹤《回春录新诠·沈裕昆妻》 (五十)吴崐《医方考·喉闭门》 (五十一)王肯堂《郁冈斋医学笔塵·卷下·余云衢》 (五十二)吴又可《温疫论·体厥》 (五十三)蒋希曾《经验医案·暑湿蒙蔽清阳似热结证》 (五十四)张介宾《景岳全书·杂证谟·倪孝廉》 (五十五)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上·经不调》 (五十六)陈桷《石山医案·痛经》 (五十七)李修之《旧德堂医案》 (五十八)曹仁伯《过庭录存·安徽程》

古文史知识点笔记(明代篇下.

1.明代戏剧家的杰出代表是汤显祖,他思想上师承泰州学派,并受到李贽与佛学大师达观的深刻影响,崇尚真性情,反对假道学,其文艺思想与当时崇尚个性解放的思潮是一致的。他认为“世总为情”、“人生而有情”,主张“以情格理”的“情至”观,强调“性无善无恶,情有之”。 2.《牡丹亭》(又名《还魂记》)是汤显祖戏剧创作的代表作,成为明代戏曲最杰出的代表。明代沈德符《顾曲杂言》称:“《牡丹亭梦》一出,家传呼送,几令《西厢》减价。”《牡丹亭》取材于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以及《法苑珠林》李仲文、冯孝将儿女事,搜神记》、《列异传》谈生事。 3.临川四梦:汤显祖的《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以及《牡丹亭》,都有梦境的描写,故称《临川四梦》,又因汤显祖的书斋玉茗堂,故又称《玉茗堂四梦》。 4.《紫钗记》是根据作者早年写作的《紫箫记》改编而成,约写于万历十五年。《紫箫记》取材于唐代蒋防的《霍小玉传》。 5.《邯郸记》和《南柯记》是汤显祖晚年写作的传奇。《南柯记》取材于唐人小说《南柯太守传》。《邯郸记》以唐沈既济《枕中记》为依据,但也吸取了元马致远《黄粱梦》杂剧的某些情节。王骥德评此二剧“可令前无作者,后鲜来哲,二百年来,一人而已”。这两出剧标志着汤显祖在创作上从爱情题材扩大到社会政治题材。从“以梦写爱情”到“以梦写政治”,这是作者在戏剧创作道路上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6.唐代的《大唐西域记》,记录了玄奘取经的故事,宋代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西游故事见于文字的最早雏形。取经故事的基本定型是在元代,已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形象。 7.《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西游记》最早的完整刻本是万历二十年世德堂本。《西游记》可分三部分:前七回写孙悟空的来历;第八回到第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和取经的缘由;第十三回到结束写取经的全过程及东返成正果。 8.明嘉靖至崇祯间,白话小说就题材而言可以分为世情小说、神魔小说、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等类别,《金瓶梅》是其中最杰出的作品,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明代小说中的“四大奇书”。 9.《金瓶梅》如实地描绘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标志着中国长篇白话小说发展的新阶段。10.《金瓶梅》现存最早的版本为万历四十五年“东吴弄珠客”序的《金瓶梅词话》,清康熙间又有张竹坡评点的《第一奇书金瓶梅》。 11.《金瓶梅》是从《水浒传》“武松杀嫂”一段推演而成的,表面上所叙的内容是北宋末年的事,实际上却是明中叶以后社会生活的写照。 12.《金瓶梅》以后有影响的同类作品有《玉娇丽》。 13.神魔小说在《西游记》之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模仿《西游记》的,如《四游记》(《八仙出处东游记传》,吴元泰著;《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即《南游记》,余象斗编;《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传》,即《北游记》余象斗编;《西游记传》,杨志和编)、《西游补》(董说著)、《三宝太监西洋记》(罗懋登著);二是别叙故事讲神魔之争的,如《封神演义》(许仲琳著)。 14.历史演义小说中较著名的是冯梦龙的《新列国志》,这部作品是除《三国演义》外流传最广的通俗历史演义小说。清代蔡元放又将《新列国志》修订润色,并加上评语,改名为《东周列国志》于乾隆年间刊行,其他如写明代的《英烈传》、《承运传》、《于少保萃忠全传》、《梼杌闲评》等。 15.英雄传奇小说中代表作是《北宋志传》,公案小说有《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和《包龙图判百家公案》等。 16.中国的白话小说是由说话衍变而来的,据宋人笔记《都城纪胜》、《梦梁录》记载,当时说话伎艺分为讲史、小说、讲经、合声四科。讲史话本成为我国长篇白话小说的先驱,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必备)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一、名词解释 1.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一个诗歌流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领袖是黄庭坚,其它主要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韩驹等。江西诗派的特色有三: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2.江湖诗派:南宋后期继永嘉四灵而兴起的一个诗派。大都是一些落弟的布衣文士或不得志的末宦。由于功名上不得意,进退无据,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维生,或游走干谒公卿权贵之门,或结友招群于市井乡间,在相互唱和酬咏中消磨岁月,形成一种彼此相近的作诗习气。当时有书商陈起与江湖诗人相友善,刊刻《江湖诗集》,后以江湖集内诗气味相似,故称之曰江湖诗派。 3.国朝文派:金世宗大定和金章宗明昌年间,金与南宋议和,偃武修文,建学养士,于是涌现出一批在金朝领土上成长起来的作家,如蔡珪、党怀英、王庭筠以及王寂等,他们的创作风格不同于由宋入金的文人,属于真正的金代作家,使金代文学的发展进入了自具风格的新时期。元好问在其所编的《中州集》中将他们归为“国朝文派”。 4.唐宋派:是出现在明代中期嘉靖年间,以反驳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流派。要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其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 5.阳羡派:清初陈维崧的词师法苏、辛,尤其接近辛弃疾的豪放苍凉词风。因陈维崧是江苏宜兴人,宜兴古地名称“阳羡”,所以以陈维崧为代表的词派被称为“阳羡派”。属于这一词派的还有曹贞吉、蒋士铨等。 6.浙西派:清初朱彝尊推举南宋姜夔、张炎一类婉约词人之作,认为张炎所说“清空”境界为作词的最高标准。在实际创作中,比较注重词的格律和技巧,而对词的意境和内容有所忽略。他的词论主张和词作受到许多浙西词家的认同,许多人都以朱彝尊所标榜的姜夔和张炎为楷模,一时此风大盛,其影响波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年词坛。后来龚翔麟选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嗥日、沈岸登及其本人的词为《浙西六家词》,遂有“浙西词派”之名。 7.桐城派:清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流派,因其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被称为“桐城派”。其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为清王朝政权服务为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散文理论。方苞是桐城派的创始人,其散文理论的核心是“义法”二字;姚鼐使桐城派理论更加完整和系统化,提出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的理论,并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作家队伍。 8.阳湖派:嘉庆年间,当桐城派极盛之际,恽敬和张惠言接受桐城派理论影响,对桐城派的理论作了一些修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他们二人及其大部分追随者都是阳湖人,故被称为“阳湖派”。 9.宋诗派:道光、咸丰之际,诗歌在题材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诗体、作诗之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方向是“宗宋”或“学宋”。故民国后论者以宋诗派或宋诗运动称之。所谓“宋”与“宋诗”,概指以苏轼、黄庭坚为主的宋人诗风,上溯开启宋代诗风的杜甫及韩愈。“学宋”大体上是提倡以学问补充性情之不足,以文法入诗,同时以宋诗的开拓精神去扩大表现范围。 10.汉魏六朝诗派:清道光咸丰时期,湘人王闿运别树一帜推尊汉魏六朝诗歌,史称汉魏六朝诗派,亦称湘湖诗派。王闿运论诗自尊八代,明言复古,其所作,亦刻意模仿,各种拟作层出不穷。但后世论者一致指认其诗墨守古法。这表明拟古之倡在时代巨变中已无出路,故随着此派另外两位作者邓辅纶、高心夔的下世,湘湖诗派亦告式微。 11.湘乡派:桐城派中兴之主曾国藩为湖南湘乡人,由于曾对桐城派的承续和改造,既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时代变迁和文风转换对散文的需求,又为桐城派所讲求的身心义理之学培土固基。曾的散文学识宏通,持论坚劲,入情切理,骈散杂厕,声采炳焕,为其弟子服膺,故形成并兴盛于同治年间的曾氏及其门生弟子被人称为湘乡派。 12.常州词派:嘉庆时期,常州人张惠言与其弟张琦及周济等崛起于词坛。张惠言从内容质实的角度主张恢复风骚传统,强调比兴寄托。为了矫正阳羡派的粗犷和浙西派的轻弱,他提倡“以国风、离骚之情趣,铸温、韦、周、辛之面目”,要求词要通过比兴手法达到“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并要求文辞之“深美闳约”的体式。由于张惠言的重大影响,这种理论在当时相当流行,张琦、周济、董士锡、周之琦等积极追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常州词派。13.茶陵诗派:成化至弘治年间,李东阳以内阁大臣的身份主持诗坛,追随者趋之若骛,形成了一个以李东阳籍贯命名的茶陵诗派。诗风仍属台阁体余波,但李不满于台阁体的无病呻吟、千篇一律的纤弱文风,主张以杜甫的诗风来加以匡正,并且注重诗歌语言的艺术,具有脱离台阁体公式形式的意义,成为从台阁体向前七子之间的过渡人物。 14.公安派:指明代后期以袁宏道为首,包括袁宗道、袁中道在内的文学派别,因他们三兄弟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他们以李贽的“童心说”为指导,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用“独抒性灵”来反击文学领域中理学的束缚,找到了以独创的精神来表现个人真情实感这一文学的最高境界,主张创新,比较重视文学的时候精神,在诗歌的抒情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5.竟陵派:由于仿效公安派的诗歌日益显露出“陋”、“俚”的弊病,所以有竟陵派出来加以匡救。竟陵派因其首领钟惺和谭元春都是湖广竟陵人而得名。他们继承了公安派关于抒发“性灵”的文学主张,但他们认为“性灵”不来自诗人的胸臆,而来自古人的篇什,所以他们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一种孤僻的情怀。在艺术上,他们不满于公安末流的浅易风格,力倡所谓“幽深孤峭”的风格,不惜用怪字,押险韵,有意破坏语言的自然之美。使其作品佶屈聱牙,刁钻古怪,走向了极端。 16.清雅词派:指南宋中后期词坛崛起的一个词派。此词派的开山大师是姜夔。他在题材内容方面主要承袭周邦彦词写恋情和咏物的传统,在词的格调、意境方面有新的开拓,格调高雅,词境疏朗开阔,以其“清空”、“骚雅”的风格特色,成为南宋雅词的典范。此后,自吴文英、史达祖至王沂孙、张炎、周密等均沿此路作词。在遣辞和音律上益求清丽工整,重咏物,多用典,追求人工之巧,使词由共赏变为纯粹的文人吟唱。他们的作词途径和特色虽各有不同,但追清趋雅却是共同的。17.苏辛词派:北宋词中的豪放词派。南宋伟大爱国词人辛弃疾,一生以英雄自诩,其稼轩词充分表现了他的英雄抱负,补襟怀磊落,慷慨淋漓,将气高天下的东坡词风在南宋发扬光大,加之与当时渴望恢复的国势民情相推移磨荡,又与南渡初期的张元幹、颖孝祥诸家的词风相翕合,又有陈亮、刘过等词人追步唱和,遂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 18.西昆体:是北宋初期影响极大的诗歌流派。有广狭二义,狭义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兼指其四六文。西昆之名,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共收诗人十七位,皆西昆健将,而以杨忆、钱惟演、刘筠为魁首。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

自考:汉语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

自考:汉语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 1.宋初诗坛最早流行应答酬唱、浅切以晓的“白乐天体”,代表人物有徐铉、李昉,李昉编纂大型类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诗徐铉文总集《文苑英华》。 2.晚唐体有寇准、林逋、魏野、潘阆等人,尊崇对象为贾岛、姚合,多写山野闲逸情趣,以锤炼字句为能。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以梅、鹤为伴,称梅妻鹤子,以咏梅诗诗著称,传世佳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山园小梅》) 3.宋代最早提倡复古和文体复古的代表人物是柳开,著有《柳河东集》。王禹偁著有《小畜集》,其诗取法白居易,是宋初创作实绩最为丰厚的诗人,是宋代文学创作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代表作诗《对雪》、《山行》,散文《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4.王禹偁著有《小畜集》、《小畜外集》,其诗取法白居易,是宋初创作实绩最为丰厚的诗人,是宋代文学创作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代表作诗《对雪》、《山行》,散文《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5.西昆诗派(西昆体):北宋诗人杨亿将在皇家藏书秘阁参预编纂《册府元龟》诸人“更迭唱和”的诗作编为《西昆酬唱集》(西昆,指秘阁藏书之所,因《山海经》言昆仑山之西有群玉山,为先王藏书册府),西昆诗体和诗派便由此而得名。《西昆酬唱集》共收录杨亿等十七人的诗作二百五十首,全部为近体律诗。西昆派作家均是身居清要的馆阁之士,代表作家为杨亿、刘筠、钱惟演。诗的内容无外乎歌咏宴饮生活,咏物、咏史及泛咏男女情爱,创作追求用典丰缛,属对工整,下字丽艳,音节铿锵;诗文标榜学习李商隐,其中杨亿、刘筠以骈体文著称。西昆派多数作品缺乏真情实感,堆砌过甚,不免剽窃之讥。西昆派作家惟美风格固然是对宋初浅俗的白体诗风和缺乏文采的复古文风有所矫正,但其创作脱离现实,偏离传统的文学标准,馆阁气十足、仅重外表精美的艺术趣味,注定了主导文坛的时间不会长久,但在北宋文坛仍有一定影响。 6.石介片面强调复古,鼓励了古文中险怪奇涩的“太学体”的形成。 7.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是宋诗革新的开拓者,梅尧臣,有《宛陵先生文集》。 8.宋初词坛仍承续五代花间词派余绪,袭用艳情、别情的旧有题材,采纳令词小曲的传统形式,促使词进一步雅化、文人化。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有晏殊、欧阳修等人。 9.晏殊,字同叔,词集名《珠玉词》(全部为小令),词风“温润雅洁”、“明朗清峻”。名句:《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诗人之忧生”,又以之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一境”。

医古文心得体会

扁鹊传 常谨遇之:接待间与语曰:私下不出三日必间:病愈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甚,很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假使高明的人能预先知道隐微的病症,能让高明的医生及早治疗,那么疾病可以痊愈,身体可以存活了。人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疾病多;而医生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 华佗传 太尉黄琬辟:征召当引某许:处所,此指部位 病亦应除:立即所患寻瘥:随即 人命所悬,宣含宥之:宽恕何患无疾去药,以待不祥:藏 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华佗告诉吴普说:“人体要得到运用,只是不应当让身体疲惫。运动那么食物能够消化,血脉能够流通,疾病不能产生,譬如门轴(门的枢纽)不腐烂就是这个道理。” 丹溪翁传 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少;能遂辐凑于道:聚集若将浼焉:玷污 又当消息而用之:斟酌 翁教之亹亹(伟伟)志疲:勤奋不倦貌其利溥哉:广大 《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 汉兴,改秦之败:弊病今删其要:选取 朕甚闵焉:忧虑 今其技术晻昧:湮没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於平。 经方这类书,依据药物的寒温特性,估计疾病的轻重,凭借药物的作用,依据四气感应的适宜情况,分辨五脏六腑所适用各种性味的药物,得到各种特性的方剂,用它们疏通闭病解除结症,恢复到正常状态。 《伤寒论》序 崇饰其末,忽弃其本:此指名利荣势;身体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出众企踵权豪:踮起脚跟,形容急切仰望赍(肌)百年之寿命:持志躯徇物:追求身外之物危若冰谷:(履)薄冰,(临)深谷,比喻险境以演其所知:推衍,扩大,扩充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验之事不忒:差误 冰弱龄慕道: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左右 幸遇真经,式为龟镜:用;借鉴岁月既淹:久至道流行,徽音累属(嘱):德音,美音;连续承接。属,接续 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解除疾病的缠绕,拜托疾病的痛苦,保全真元通导元气,拯救百姓使他们长寿,救助体弱多病的人使他们获得安康的,不是三圣的理论,就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了。 《本草纲目》原序 亦仅仅晨星耳:比喻稀少,此指人才稀少解其装,无长物:多余的东西兹岂仅以医书觏(够)哉:看见,此谓看待 盍锲之:何不

古文史二

古文史二资料 1、西昆体注重和模仿李商隐的诗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3、《吕天成》《曲品》为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批评的专著,王冀德《曲律》为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南北曲源流。 4、阮大铖明代最著名的喜剧大师。 5、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其主要人物杜丽娘。 6、吴伟业有“一代诗史”之誉。 7、王士提出“神韵说” 9、论述〈长生殿〉的艺术成就:〈长生殿〉在艺术上达到了戏曲史一座高峰,赢得了“千百年来曲中巨壁”的美誉。(1)对创作素材的剪裁和提炼。为了表现主题和塑造人物,作者对各种材料进行大胆的剪裁和提炼,从而更好表现主题,塑造人物。(2)宏伟严密的结构艺术。作者在表现情缘虚幻的的主题,组织排场相当严密周全。用爱情与政治的矛盾来说明人生虚幻,设计了爱情与政治两条线索。(3)优美抒情的曲词艺术艺术。作者善于吸收唐诗宋词元曲的语言艺术营养,创造出生动活泼的而又充满诗意的戏剧语言。 10、论述《桃花扇》的结构艺术。(1)以主要人物的爱情被换作为铺演情节的基点。作者巧妙地以候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悲欢离合作为铺演全剧情节的基点,细针密线,环环相套。(2)以典型道具作为贯穿全剧的主线,作者以候方域赠给李香君的诗扇作为全剧的贯穿线索。(3)以中介人物作为联结正邪双方的纽带。一边是正直而注重名节

的复社文人,一边是卑鄙无耻的魏阉余孽;一边是候、李爱情,一边又是弘光王朝的政治闹剧。 11、简述《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 (1)作者为作品所规定的勾画出一个“理之必无”而“情之必有”的理想世界的题材和主题本身,决定了他必然采用充满理想色彩的艺术手法。这就是作者在剧中使得炉火纯青的富于幻想的艺术构思。(2)作者本人的抒情诗人气质,也为本剧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增色不少。 12、论述《西游记》浪漫主义精神。《西游记》在艺术上最鲜明的特点是在奇幻思维基础上的幽默和诙谐风格,这就决定小说的基本笔法是奇笔和戏笔的圆熟运用和水乳交融。奇笔是主要旋律,戏笔是巧妙的伴奏与和声,二者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形成了小说奇幻诙谐的美学风格,从而使作品极富烂漫主义精神。(1)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牛魔王力大无比,火焰山的惊险壮阔。(2)集动物性,神性和人性于一身的人物形式。如:孙悟空是猴精,形态像猴子,具有动物特征又具有人间英雄的品格,大公无私,勇猛机智。(3)寓庄于谐的讽刺艺术。从如来到各地妖魔鬼怪, 13、简述《西厢记》对元杂剧的创新: 西厢记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来叙写崔、张的恋爱故事,像是用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连台本。打破了元杂剧由一人主唱的通例,在第一本的第五折,第四本的第四折等若干折里,采用了由末、旦轮流的主唱方式。这种体制上的突破和创新年,不仅能以比较完美的戏剧形式安排剧情,使戏剧冲突波浪迭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试卷 (课程代码00539) 本试卷共5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杨亿为代表的西昆体的创作特色是 A.讲究气骨 B.讲究修辞 C.讲求妙语 D.讲求兴趣 2.“王荆公体”的主要体裁是 A.古诗 B.绝句 C.律诗 D.歌行 3.苏轼词的特点是 A.以文为词 B.以赋为词 C.以诗为词 D.以论为词 4.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是 A.“词虽婉美,然格力失之弱” B.“儿女英雄兼而有之” C.“清空”、“骚雅” D.“如七宝楼台” 5.陆游的诗歌创作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中期诗歌的特点是 A.雕饰藻绘 B.清薪拔俗 C.豪放悲壮 D.清淡秀逸 6。杨万里创作的诗歌被称为 A.山谷体 B.易安体 C.稼轩体 D.诚斋体 7.金代著名文士蔡珪等被称为 A.“中兴四家” B.“国朝文派” C.“吴中四杰” D.“一代词臣” 8.元代石君宝的著名杂剧是 A.《李逵负荆》 B.《柳毅传书》 C.《赵氏孤儿》 D.《秋胡戏妻》 9.元代讲史话本的创作特点是 A.取材世俗而富于夸张 B.说一故事而立有结局 C.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 D.虚构史实而带有悬念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考知识点汇总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目录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1.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 2.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3.“白体” 4.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5.《西昆酬唱集》 6.杨亿的生平 7.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8.西昆体 9.晚唐体 10.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 11.林逋诗歌的特点 12.晏殊的生平 13.《珠玉词》 14.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15.欧阳修的生平 16.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 17.《秋声赋》的艺术特点 18.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 19.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 20.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 21.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 22.梅尧臣的生平 23.苏舜钦的生平 24.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 25.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26.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 27.王安石的生平 28.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 对词境的开拓 29.王令诗歌的特点 30.王安石散文的特点 31.王安石诗歌的创作成就 32.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 33.“三苏” 34.曾巩散文的艺术风格 35.苏洵散文的特点 36.苏辙散文的特点 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 37.苏轼的生平 38.苏轼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39.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 40.苏轼散文的总体特色 41.“东坡体” 42.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 43.苏轼诗歌分前、后期 44.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 45.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46.苏词的超旷高远襟怀 47.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 的贡献 48.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 49.苏词的创作风格 50.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 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51.黄庭坚的生平 52.“山谷体” 53.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 54.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艺术 特色 55.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 56.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57.“后山体” 58.“简斋体” 59.陈与义诗分前、后期 60.陈师道“后山体”的艺术特征 61.陈与义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 62.陈与义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 63.“简斋体”的艺术独特性 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 64.北宋词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及各期 代表词人 65.柳永的生平 66.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对词境的 开拓 67.柳永对词体的开拓 68.柳永词的艺术特点 69.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70.秦观的生平 71.晏几道的生平 72.贺铸的生平 73.秦观词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宋词 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74.晏几道词作的艺术特点 75.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 76.周邦彦的生平 77.周邦彦词的集大成 78.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 79.“易安体” 80.“樵歌体” 81.李清照的生平 82.朱敦儒的生平 83.李清照词分前、后期 84.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 85.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 86.朱敦儒词作的艺术特点 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87.辛弃疾的生平 88.“稼轩体” 89.辛词题材内容的主体及其多样性 90.辛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 91.张元幹的生平 92.张孝祥的生平 93.陈亮的生平 94.张元幹词的特点 95.张孝祥词的特点 96.陈亮词的特点 97.刘过词的特点 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98.“中兴四大诗人” 99.陆游的生平 100.陆游散文的特点 101.陆游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期 的主要特点 102.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 103.陆游词作的特色 104.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多样风 格 105.“诚斋体” 106.杨万里的生平 107.范成大的生平 108.杨万里的“活法”诗 109.“诚斋体”的艺术特色 110.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11.朱熹的生平 112.朱熹诗歌的特点 113.朱熹散文的特点 114.南宋中叶散文之两派 115.南宋各体散文的一般特征 116.南宋“小品文”概况 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中医药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制度

中医药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制度 为了确保我科中医药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质量,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并结合我院中医药工作现况及体制,特制定本制度: 一、培训对象 (一)从事中医药工作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研究生。 (二)从事中医住院医师工作的往届本科毕业生。 (三)具有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大、中专毕业生及其他的中医主治医师以下级别的工作人员。 (四)从事中医药工作不满三年的其他医务工作者。 二、培训目标 经过规范化培训,使培训对象达到中医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条件所规定的中医主治医师水平。 三、培训年限 (一)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培训五年。 (二)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研究生,培训三年。 (三)往届本科毕业生按其毕业年份及临床工作实际水平参加相应年度的培训,不得少于两年。 (四)非本科毕业的中医住院医师,按其取得中医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年份及现有知识和能力,比照相应各届本科毕业生的要求确定年限,不得少于三年。 四、培训内容和方法 (一)中医药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原则上按二级学科进行培训,参照目前中医科设置情况,现阶段暂设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内科、针灸科等。 (二)中医药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应注重临床工作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知识的补缺培训,同时重视医德医风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临床实践、专业理论以及医古文、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等。 (三)中医药工作人员规范化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在岗实践训练,主要在科室负责人和上级医师指导下,通过临床实践进行。整个培训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学科基础培训,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培训时间为三年,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本科研究生培训时间为两年。培训对象为参加本学科及中医药相关科室的医疗工作人员,并且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严格的临床工作训练,学习和掌握本学科基本诊断、治疗技术以及相关的专业技能。同时,学习有关的医学理论和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巩固和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成为能独立从事本学科工作的住院医师。 第二阶段为专业定向培训,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培训时间为两年,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届研究生培训时间为一年。在第一阶段培训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培训,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学科临床工作的各种技能,继续学习有关专业理论,使培训对象全面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临床医疗工作的能力,达到中医主治医师水平。 五、考核项目和办法 (一)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项目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临床实践时间、专业技能、医学理论、专业外语、医古文和计算机应用等。 (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考核类型: 1.轮转考核。中医药工作人员必须完成3个以上西医临床科室和3个以上功能科室转科,每轮转完一个科室,由该科室主任或者医务科对其在本科室轮转期间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